浅谈格律诗的用韵:是用美科和新韵哪个型号好好,还是用旧韵好

写作格律诗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
我的图书馆
写作格律诗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
写作格律诗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谈谈我对格律诗用韵的看法壮图山人& 22:57:59有些喜欢格律诗写作的朋友问我,写作格律诗到底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两者都是写作格律诗时的用韵依据,不能简单地说用新韵好或是用旧韵好。严格地说,两者都有缺陷,应该都要改进,如果能够把两者的优点整合起来,那样用韵才算是真正地符合了语言发展的规律。现在我发现有一些写作格律诗的人,动不动就搬出这种韵书那种韵书,比如什么平水韵、中华新韵、词林正韵等,来评价别人的诗词是否合格,这种做法实在是肤浅得很,让人无法接受,甚至他们自己细想起来也会觉得很搞笑。谁都知道,古人写作诗词,在用韵上一般都是严格按韵书来操作的。这是写作诗词的游戏规则,任何人写作时都必须遵守,那是不能讲变通的,这肯定是正确的做法。问题是这些韵书的编订者都是古人,他们编写韵书的时候,采集的是古人的读音。因此古人用旧韵写作,写出来的诗是押韵的。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两句诗就是押韵的,因为“斜"在旧韵中读作“xiá”,和"家"的韵母相同。但是这两句诗如果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来读,就不押韵了,因为"斜"现在读“xié”了 。这样,问题就来了。从理论上讲,今人写作格律诗是给今人看的,不是给博物馆收藏的,也不是穿越到古代去和古人唱和的。那么我们写作格律诗时,是继续用今天读来不押韵的旧韵还是用今天读来押韵的新韵呢?答案己经很清楚了,那就是那些不押韵的旧韵肯定不能再用了。如果坚持要那么做,今人是不会打收条的。如果今天再说“歌”和“多”是押韵的,那就真的是误人子弟了。如果认为既然是格律诗就必须用旧韵,那更是荒谬,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弄清韵书的编写目的和古韵的由来。但是,是不是用新韵就好呢?这个说法也比较片面。因为新韵是主张邻韵通押的,严格地说通押就是不押韵。一首诗如果没有了韵脚,那就真的不能算是格律诗了,只能算是沾了格律诗一点边的打油诗。如果真要那么写,还不如不写格律诗。因此使用新韵写作格律诗,用韵时最好是使用韵母相同的字,而不应借用邻韵。最后的结论应当是,旧韵中那些在现代汉语里读音已经发生变化的字,使用旧韵的人如果再用就是出韵;新韵中那些邻韵通押的诗作,无可疑义地应认为是出韵。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写作格律诗时,如果使用旧韵,则应当尽量避免现代读音己经发生变化的字。如果使用新韵,则绝不能邻韵通押。如果做到了这点,你的格律诗就应该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图片来自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
馆藏&19973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网上公益讲座:新旧韵大PK,写诗词到底用新韵好还是旧韵好
几乎所有写诗词的人,都会遇到新韵与旧韵之争。网上、报刊上、会议上甚至酒桌上,这种争论随处可见。主张新韵的人认为应该与时俱进,我们今天的语音与古代大不相同了,用旧韵写的诗词,读起来根本就不符合格律,为什么还要抱着旧韵不放呢。主张旧韵的人则认为既然写的是旧体诗词,就应该尊重传统,平水韵沿袭了近千年,这当中语音在不断变化,为什么历朝历代不与时俱进,到我们就要与时俱进呢。两种说法似乎各有道理,但实际上都有缺陷,结果往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讲座就是要讲出一番新的道理出来,而且自信是一番最具说服力的道理。
题目:写诗词到底是用新韵好还是用旧韵好
主讲人:李子(曾少立)
时间:日(周二)晚7:30——9:30
地点:桃花源诗社网上公益课堂(QQ群号:)
适合人群:适合所有诗词爱好者,尤其是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的人。
费用:公益讲座,完全免费,加群即可,来者不拒。
形式:QQ群语音
条件:能上网,有QQ,有耳麦。
注意事项:提前20分钟进QQ群的“群视频”,并记住关闭麦克风。
桃花源诗社每周都有一至二次公益讲座,热烈欢迎诗词爱好者参加。参加者请加QQ群
【主讲人简介】
李子梨子栗子,本名曾少立,工学硕士,祖籍湖南,1964年生于江西赣南山区,现居北京。1999年开始诗词创作,作品风格极具个性化,被诗词界和学界称为“李子体”,广受媒体和学界关注。现担任《诗词家》编委,中华吟诵学会理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国学中心研究员,聂绀弩诗词奖终审评委库成员。曾主持两届“中华诗词青年峰会”和“中华诗词屈原奖”,目前主持网上诗词教育机构国诗馆。
【有关评论】
?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认为李子继黄遵宪、聂绀弩之后,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诗词之路,“李子创作的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诗,亦即属于21世纪的旧体诗”( 《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现代汉诗的另类历史》,《南方文坛》2009年第6期,田晓菲著,宋子江、张晓红译)。
?吉林大学马大勇教授认为“由于新诗思维、意象、手法的深度介入,李子及其同人们的作品确实‘突破了唐宋大师古老词汇的重围’”(《种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网络诗词平议》,《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
?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等认为“李子词是一种深入命运与情感的极度个性化写作,是在内容、情感、思想、技巧、审美、创作理论等整体架构上超越于时代的开创性写作。”(王兆鹏、裴涛《深入命运与情感的超时代书写:略论李子词的艺术个性》,待刊)。
?中南大学宋湘绮教授认为“李子词是王国维‘境界说’、饶宗颐‘落想说’在21世纪词体创作实践中的回应,是人类境界的继续探索。”(《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第二章,宋湘绮著,华中师大出版社,2015年3月)。
欢迎扫码进入诗词国学微信群,扫码加不上者,请加主编的个人微信beijingIizi(注意倒数第4个字母是大写的I,不是大写或小写的L),然后再拉入群。
诗词网上公益讲座
香山国诗馆将举办诗词网上公益讲座,欢迎有兴趣者参加,凡参加者请加QQ群,并说明来意。
国诗馆简介
香山国诗馆是最早在网络上从事诗词教育的机构,从2013年起就开办了诗词的网上讲座,日《北京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国诗馆的讲座旨在从零起点开始教大家怎样写诗词,课程分为声律典故(70讲)、绝句小令(100讲)、律古慢词(100讲)三大类。讲座在QQ群用群语音进行,欲详细了解,请加QQ群。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查看: 1578|回复: 1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8135精华0帖子
转帖:俺谈旧韵新韵(一树红豆)& && && && && && && && && &&&(编者注:本题目是转载者所加,并非原题)
& &“平水韵”都是近700多年以前的语音归类了,如今语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国人已经进入了普通话时代,而那些诗坛大佬们依然还在追求平水韵呢,他们对新韵不屑一顾,且在一些论坛默认古韵,把新韵视为异类,对凡用新韵写旧体诗词都要注明是新韵,否则即被斥为出律。
& & 俺真怀疑这些人是不是现代人,这是明显的倒退。俺就对这个问题提出过质疑,得到的答复都是说“要遵循旧体诗的规矩,就该以旧体诗韵为基准。”这是混淆了概念。
& & 旧体诗词,只是表达形式,就如同一个酒瓶子装酒一样,旧体诗的格律,就是酒瓶子,诗的内容,就是酒。语音音韵就是味道。瓶子是用来装酒的,不能决定酒的质量。我们喝的是酒,喝得是味道。语音就是酒得味道,味道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变换了的语音音韵,就是陈酿的酒味,这陈酿的酒已经褪去了初始的味道,装进了这个瓶里,拿来我们再喝,这最后的味道应该是比初始味道要好,要可口的多,这样的语音才是该味正纯美的。
& &音韵是语音的发音,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现代新韵是符合现代人口味的语音规范,这怎么能和诗体的形式混为一谈呢?我们现在写诗,到底是给古人读,还是给现代人读呢?语音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寓意也随之发生变化,音韵怎么就不能改变呢?古人之所以强调语音的音韵美,那就是按当年的读音的发声方法,口腔的发声位置相近的,都归纳到一个韵部,也就是韵母相同的,在当时这也是古人科学的归纳了语音,也是与时俱进的,因为之前也没有规范语音韵部。而今天,有很大一部分的语音已经发音都改变了,再用古时的字,来作为今天的读音入诗,用于诗韵,读来音韵已经不和谐了,因为现代汉语的读音很多都完全改变了古音,再用这个字来入诗已经很难再有原来的音韵美了,甚至读来非常拗口,可是有些人还是抱着古人的韵部不放,以为这才是正宗,还停留在古代,甚至在诗词里用现代语句词汇都被斥为低俗,就是下里巴人,只有用古代涩口的字词才被认为是高雅,才阳春白雪。真不知道这些人是生活在现代还是生活在古代。
& & 我们学习前人的文化,继承文化遗产没有错,但也该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才是,谁见过长江倒流回去的?感吟几句:
车轮滚滚总向前,倒退从来自找翻。
江水东流归大海,谁闻海水返回川?
从心灵至笔端是诗路的长征,在平平仄仄的旅途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只要努力,就会到达高峰。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35275精华5帖子
金牌会员, 积分 352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25 积分
给力支持。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积分77250精华39帖子
拜读。问好!
忙于编辑诗词集成,不能及时跟帖,请谅解。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8135精华0帖子
黄玉成 发表于
给力支持。
谢黄老师支持,新年快乐。
从心灵至笔端是诗路的长征,在平平仄仄的旅途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只要努力,就会到达高峰。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8135精华0帖子
问张老师好。这篇帖子的部分语言有些偏激,但总体思想还是好的,尚能正确对待、处理新韵和旧韵的关系,对学习运用新韵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把它转了过来,但愿用旧韵的朋友不要产生误解,新韵和旧韵不是势不两立,只是同一个瓶子装每一个人酿造的酒,没有必要在瓶子上大做文章。你说对吧,张老师?
从心灵至笔端是诗路的长征,在平平仄仄的旅途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只要努力,就会到达高峰。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积分77250精华39帖子
新旧韵并行,诗友可自由选择。现在诗坛(具体说是诗刊、诗报、论坛
)编辑们对标明“七律”“七绝”的作品,还默认平水韵。其他不论。
忙于编辑诗词集成,不能及时跟帖,请谅解。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23699精华16帖子
红豆所言有理,平水韵施行后,之前的古韵不是也不用了吗?国家多年来就推广普通话,新韵,即普通话早晚会成为唯一的韵。试问如今十几亿中国人有几人不懂普通话,而又有几人(还不如少数民族的人多,所以不能用百分比)懂得和喜爱古韵呢?因此说,不被绝对数认可和喜爱的诗词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更别说流传千古和继承了。新旧韵并行,也是暂时的,只是个过渡。既然目前诗词界有这个规定,还是得支持和维护。再读一遍,就机会发表点个人意见。问好各位!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8135精华0帖子
& && &新韵旧韵并无根本的冲突,也无优劣之分,只是语音变化了,就应该与时俱进。不习惯新韵的朋友可以继续用旧韵,国家实行的是“双规”,没有必要相互贬扬。
从心灵至笔端是诗路的长征,在平平仄仄的旅途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只要努力,就会到达高峰。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积分77250精华39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延龙 于
10:50 编辑
我一直希望平水韵通押能放宽,觉得是个进步。现在只好说新从新,说旧从旧。自己写作,尊从自便。编起稿子来,又必须兼顾。实属不易。马凯同志在求正容变文章中主张韵放宽。诗界尚无定论。这大概是过渡期吧。
忙于编辑诗词集成,不能及时跟帖,请谅解。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23699精华16帖子
老乡老师是个开明人士,支持您的见解。远握问好!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优秀会员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优秀会员
”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2014年1月获奖勋章
”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2014年1月获奖勋章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突出贡献奖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突出贡献奖
“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五月获奖勋章
“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五月获奖勋章
“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六月获奖勋章
“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六月获奖勋章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class="itm noul
" hidefocus="true" href="ht文档分类:暂未分类 -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格律诗基础知识》三—奉天.doc
文档介绍:
《格律诗基础知识》(第三讲) 主讲人:奉天大家好, 很高兴再次和大家一起探讨格律诗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问题。今天是第三讲第九节“量三补五”避孤法(奉天原创)和第十节新韵与旧韵第九节“量三补五”避孤法(奉天原创) [ 方法简介] 七言格律诗中,当某句的四字平时,三字尽量用平,三字不平,五字补平。五言格律诗中,当某句的二字平时,一字尽量用平,一字不平,三字补平。[ 方法说明] 七言律诗中,四字为平的句式只有两个: 句式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一中的三字要尽量用平,此时五字可平可仄;若三字用仄了,则五字必平。即避免出现三四五字的“两仄夹一平”现象。句式二中的三字可平可仄了。因为此句五字是必平的(不然三仄尾) ,所以三字用什么都不会造成三四五字的“两仄夹一平”现象。所以犯孤平的句子只能出现在句式一中。同理,五言诗只能出现在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此时那就是“量一补三”了。律诗写作中, 犯孤平乃律诗大忌, 亦为初学者之难点。关于犯孤及避孤尚存争论, 我们初学者尽量避之为好。量三补五避孤法不仅可以用在写作律诗的过程中,即避孤,亦可用于快速检验一首律诗是否犯孤,即查孤。上面的律诗——改为格律诗首先,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先搞清楚,那就是“孤平”如何定义? 有人认为律诗某句中出现了两仄夹一平,即“仄平仄”就是孤平,是不正确的。讲师:奉天() 20:07:42 孤平的定义是:格律诗某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字是平声,那么就说此句犯孤平了。讲师:奉天() 20:08:05 在此定义基础上,我们以七言律诗(其它类推)为例,详细剖析一下: 根据律诗相替规则,一字、二字、三字、五字、六字都不可能独平。举一例说明: 假如说第六字独平,其它字除尾字外全仄,成仄仄仄仄仄平尾(韵) 这里二四字未替,必有一平,非孤。这样,就用排除法排除了除第四字以外所有字孤平的可能。那么就剩下四字有孤平的可能了。即: 仄仄仄平仄仄尾——再看这里尾字必平,为什么?否则三仄尾。所以百度百科对孤平是这样描述的:“孤平, 诗律术语。律诗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 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 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因此,孤平只能产生在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里, 因为常讲的“一三五不论”的片面性, 极易造成三字用仄, 形成“仄平仄”犯孤。为了避孤应首先考虑三字用平,这符合上述的标准式,实在不行,就必须把五字用平声,这就是所谓的“量三补五”,即尽量把三字用平,不行再用五字来补平。先举一个五绝的例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里二字是平的, 只有二三句, 二句中“河”前字平了, 后字可平可仄, 保证不犯孤。三句中“穷”前字“欲”仄了,则后字“千”必平。若换成仄声字“万”,就不行了。再举个七律的例子: 七律- 秋夜思文/ 老街味道琴点黄花香染指, 云推秋月冷无言。凭栏把酒炊方起, 借笔求词绪怎填。风雨不知生计苦, 露霜未解稼耕难。失魂倦鸟寻栖处, 恣意顽童触乱弦。我们可以用“量三补五法”来检验它有没有犯孤现象:找四字为平的句子,有第一句、四句、五句、八句, 第一句中“黄花香”——平平平, 没有; 四句中“求词绪”——平平仄, 没有; 五句中“不知生”——仄平平, 没有; 八句中“顽童触”——平平仄, 也没有, 全没犯孤。最后,有一点我要特别指出: “孤仄”是现代文人后加的一个概念,古诗中没有这一说,所以可忌可不忌。第十节新韵与旧韵一、中华新韵(一)有关概念中华新韵简称新韵, 它是以今四声为基础的, 今四声为阴平、阳平、上(读 shang 四声) 声、去声。以普通话或《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 35 个韵母,划分为 14 个韵部。(二)新韵与旧韵的关系: 旧韵又叫古韵, 它是以古四声为基础的, 古四声包括上平声、下平声、上(读 shang 三声)声、去声和入声。上平声和下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旧韵有很多韵书, 唐后诗人写诗填词一般尊平水韵, 现在写诗既可以用新韵, 也可以用旧韵,有的组织或刊物要求参赛或投稿时新韵者要标注,也有的诗群中有此特殊要求。创作格律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入声字的读音具有短促的特点为,唐以前入声字是很受诗人们喜爱的,唐诗中几乎找不到没有入声字的诗。也许入声字读起来或顿促( 仄仄)、或震憾( 仄仄)、或有力( 仄仄), 哈哈,难怪连这些词的用字也都是仄声! 欣赏古诗我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特点,古诗人特别喜爱用仄声字写诗,特别是用入声字。关于新韵与旧韵的选择与运用,我的观点是:新人用新韵,倡新可知旧;新不妨旧,宽不碍严。(三)新韵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一声又叫阴平,二声又叫阳平,三声又叫上声,四声又叫去声。 2. 注意标准自己的普通话发音,或常查新华字典或百度搜字; 3. 多音字的归属原则:音随意定,韵依音归。讲师:奉天() 20:26:37 4. 注意有些韵母同韵。韵部表: 一麻 a, ia, ua 二波 o,e, uo 三皆 ie,üe 四开 ai, uai 五微 ei, ui 六豪 ao, iao 七尤 ou, iu 八寒 an, ian , uan ,ü an 九文 en, in, un,ün 十唐 ang , iang , uang 十一庚 eng , ing , ong , iong 十二齐 i, er,ü 十三支(-i) (零韵母) 十四姑 u 其中,二波三皆五微七尤九文十一庚,应特殊记忆。; 特别强调: an、 en 不同韵 en、 eng 不同韵; 这个与旧韵有区别“齐”、“支”不同韵。二、平水韵(一)平水韵的基本概念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 206 韵)的基础上,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后来南宋平水人刘渊, 将同用的韵合并,成 107 韵, 后人渐为 106 韵, 被称为平水韵。唐人用韵, 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平水韵包括: 上平声 15 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 下平声 15 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 上声 29 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 去声 30 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 入声 17 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注:平水韵应该学,这对欣赏古诗词是很有必要的! (二)平水韵部(略可百度) (三)派入新平声的入声字以下部分可课后收藏,便于查找或记忆 1 、按韵母排列(收集 588 个) (1 )洽〔α〕(即拼音麻韵派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 [ 阴平的入]: 八捌擦嚓嚓插锸耷哒搭嗒?褡发( 又去声入) 夹旮嘎刮括栝鸹垃拉邋抹掐袷葜撒杀刹铩煞(又去声入)刷趿塌溻踏挖呷瞎鸭压押扎匝咂拶扎吒哳[ 阳平的入]: 拔茇菝跋魃察檫达鞑沓怛妲笪靼答瘩乏伐垡阀筏罚嘎滑猾夹浃郏荚铗蛱恝戛颊旯拉匣狎柙侠峡狭硖辖黠杂砸扎札轧闸铡喋(2 )驳〔 O 〕阁〔е〕(即拼音波韵派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1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韵和美科哪个质量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