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一路凡尘by一叶苇琐事所干扰,不必改变什么,一切皆是缘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段悠久而漫长的岁月中,积淀出很多思想学术流派,而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支。
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前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也就是为周王朝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老子辞官归隐,骑青牛出函谷关。在出关前,应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要求,留下了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第38章以后为德经。《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字,却是包罗万象,微言大义,上篇讲解宇宙本原、天地变化、阴阳变幻等问题,下篇阐述人在天地宇宙中的处世方法,进退之术以及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通过《道德经》阐述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观点,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反对利欲观和人为因素对人的天性和物的本性的扼杀,表达了对人的生存本身的深切关注,追求自然无为的生存境界,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自然而然的道。他的思想从宇宙天地和人的完整生命的宏观角度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超越了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深入人性,不一味固守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为人们构建了一片朴素自然的自由天地,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平衡点,既取得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而《道德经》《易经》《论语》则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在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加速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逐渐发现物质的进步和富足并不能带来等量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心灵变得困顿、纠结、困惑。该要如何摒弃浮躁的心态,又要如何让心灵回归?老子早已为人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处世经验和成功经验,他在《道德经》中为我们作了最好的回答——顺其自然,和谐共生。
通过阅读《道德经》,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思想的深奥玄妙,应该将这些几千年前的大智慧与我们现代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指导我们的思想行为。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编著了这本《〈道德经〉的人生智慧》。本书将对老子的《道德经》从道的本源、修心、无为、养心、生死、福祸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最新解读,总结老子的智慧精华,领悟哲学道理,希望能够带着读者回归心灵的宁静,超脱现实社会的物欲、名利之诱惑,达到身心双修的境界,让生活更加幸福。
在形式上,本书对其中哲理性最强的原文进行解译,并通过古今中外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对老子的思想智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求增强可读性、趣味性,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且形象地理解《道德经》中的精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很多近代学术著作和当代一些学者的论著与研究成果,特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遗漏和不足,敬请读者朋友们指正。
  依循正道,让宇宙的神秘力量引领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一章》)
“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那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那也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老子》一书洋洋洒洒五千言,全书都是围绕“道”展开论述的,“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从其所预设的“道”中展开的。
《老子》书中第一章是关于道的总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道,(如果)是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常道”了。有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五代时的一位宰相冯道请一位学识渊博的门客为其讲解《老子》,对于开篇的这句“道可道,非常道”,门客大伤脑筋。因为古代忌讳颇多,对于冯道的名讳,门客是要避讳的,无可奈何之中,门客在解释这句话时只好说:“不可说,不可说,非常不可说。”门客的无奈之举恰恰点出了道的本质——不可说。
为什么“道”不可说呢?《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意味深远的故事,读来让人回味良久。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木匠在堂下做车轮。木匠停住手中的活问桓公:“您读的是什么?”
桓公漫不经心地说:“圣人之言。”
“圣人还活着吗?”
桓公说:“已经死了。”
“那么说您读的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了!”
桓公听了大怒,说道:“我在这里读书,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木匠不慌不忙地来到堂上,对齐桓公说:“我这道理是从做车轮中体会出来的。榫眼松了,省力而不坚固,紧了则半天敲打不进去。我可以让榫眼不松不紧,然后轻松地敲进去,我虽然说不出这松紧的尺寸,心里却是非常有数的。这个‘数’,无法传给我的儿子,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继承下去。所以我都60岁了,还在这里为您做车轮子。圣人已经死了,他所悟出来的最深刻的道理也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了,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是浅层次的道理。所以我说您读的书只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齐桓公听了若有所思。
可见,道,妙不可言,需要自己慢慢领悟,能说出来的,便已与大道有所偏差了。不说出来的道,是世间所存的那个道,说出来的道,就和原来意义上的道有了差别。如人的感觉,当我们不把它言说出来的时候,那个感觉是真正的感觉,当我们把它言说出来,那么这文字所描述的“感觉”和感觉本身就不一样了。可见,作为最根本意义上的道是不可言说的。
那么归根究底,究竟什么是道,恐怕只言片语难以讲清。老子认为“道”是一种看不到、听不见、抓不住的东西,恍恍惚惚,无形无状,混而有一。
“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是天地万物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品质。好像是万物的祖先,虽然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却“不死”,它无处无时不在,无处无时不起作用。道看来虚无缥缈,但是它却真实存在。它在自然万物和人事中展示、显现自己。“道”的法则包罗万象,适用于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有些地方,“道”作为生产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当道以“本体”形态出现时,老子把它称为“万物之宗”;当“道”作用于社会人生时,它又体现出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可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参照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书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统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中,却具有不同的含义。而老子之所以给所谓的“道”一个固定的名称,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姑且名之为“道”而已。正如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而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和象征,是人为意识的设定,“道”也是如此。
“道”可归纳为三个层次:理之道、物之道和人事之道。理之道是老子道的真正所指,既是万物产生的理由、原因,也是人事规则、准绳的依据,更是这些理由、原因、规则、准绳得以存在的依据和终极解释。物之道是指自然万物和人产生的原因,是理之道在宇宙万物产生中的作用;人事之道是人事中的规则、准绳,人事中所有反映人事之道的缘由,最终来自于理之道。理之道的道是总道,物之道和人事之道是总道分别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体现、作用。
这便是老子认为的“道”,莫可名状,只能心领神会。道就一个悟字,悟透了才是悟,否则就是误,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如果过于执着于表面的形式,那么只会走进生活的误区。
顺其自然:对规律的忠诚和信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人向大地取法,学习它的朴实厚德,地向天空取法,学习它的高明宽广,天向道取法,学习它的本源创生,道则向自然取法,遵从自然的规律而行事。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而这“自然”要怎么理解?这里的自然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老子认为,万物是按它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运行的。
万物都要遵循自身的规律,要遵从“道”,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待这些规律呢?老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也就是对规律的忠诚和信守。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篇特别精彩的故事——《庖丁解牛》。故事说:
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分解牛体手法干净利落,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
文惠君便问:“妙呀!你的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回答说:“我摸索和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所以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我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庖丁一年更换一把刀;普通的庖丁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在这个故事中,庖丁依照牛体天然的结构去解剖,就是“顺其自然”,遵从规律的表现,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然而很多人都误解老子思想中的这种“顺其自然”是一种消极、厌世思想的体现,他们多认为这种“顺从”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放任态度,这或许是他们依字面的意思而下的结论。
其实,老子的这种“顺其自然”的主张,是他基于对“贵天法真”“与天为一”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他所讲究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境界,他反对人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对于自然的规律横加干涉和改变。他认为人为地改变自然,不仅无益,甚至会将自然之物置于死地。因此,老子强调指出,人类应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他崇尚人们都要“返璞归真”,而在“返璞归真”这四个字中,尤其以“璞”和“真”为重点。“璞”,是未经加工的自然材料,保存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任何虚伪造作,掩饰包装,这是一种自然之美;“真”,是假的对立面,是人类诚实美德的体现。真总是与善和美联系在一起,哪里有真,哪里就有善和美;同样,假总是同恶与丑联系在一起,哪里有假,哪里就有恶与丑。所以,追求纯真,从本质上说就是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
当今重新将老子的思想运用于重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另一方面使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动力。现代工业文明的最大负面效应就是环境与生态恶化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才能使人类与自然界出现“双赢”的状态,是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在此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个思想对于我们解决今天的环境与生态问题,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
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反对利欲观和人为因素对人的天性和物的本性的扼杀,表达了对人的生存本身的深切关注,追求自然无为的生存境界,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自然而然的道。人的生存并不是一种现成的目的,不能仅靠外在手段维持住。生存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有其顺其自然的构成态势,生存之道才是终极之道。老子也主张“小国寡民”“见素抱朴”的自然无为思想,并不是让人类退回到原始社会状态,只是强调一种自然的生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我们要像老子所说的“法自然”,顺应自然法则无妄为,不改变自然界的生活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顺势而为,善用“曲线”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
遇到强大的外力压迫时,始终保持硬直容易损毁,而选择弯曲才能保全自己,委屈自己后才能再次伸展;低洼的地方反而能够积攒满满的水,东西过于陈旧则会被人翻新或者更新;想要完成的目标少一点,反而容易完成和收获更多;而追求太多的人最终往往被自己选定的多个目标所迷惑,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清楚真正能够得到的,最终往往一无所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是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原则。老子寥寥数语便将为人处世与自利利人之道点出: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到一定程度就会伸直,低洼之处反能充盈,凋敝到一定程度就会更新,少取就能实得,贪多就会迷惑。不自我表现,反而更突显。
为人处世,必须善于“曲线以达目的”,只此一转,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以言谈为例,善于言辞之人,讲话婉转而圆满,既可达到目的,又能彼此无事。不过善用曲线,也必须坚持直道而行的原则,不然会沦为奸猾。
那么要如何处理“曲直”之间的关系?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春秋时期,鲁国人宓子贱曾在鲁国朝廷做官。一次,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亶父的地方。他受命时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夙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假如鲁君偏信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
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亶父,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命而行。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儿,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训斥了一顿。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两个副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非常恼怒。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们,而且火上浇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副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亶父的所为。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可以解一解自己心头的积怨。然而这两人没有料想到鲁君竟然负疚地叹息道:“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你们在亶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恐怕今后我还会犯更多类似的错误。”鲁君说罢,立即派其亲信去亶父。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亶父再不归他管辖。这里全权交给你。凡是有益于亶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你每隔5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宓子贱在鲁君的开明许诺下,排除了强权干扰,在亶父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
宓子贱没有直言进谏,而是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可谓用心良苦。
世界上最短的距离,不是直线的距离而是曲线的距离,因为它以一种婉转美妙、让人能欣然接受的方式,将隔着一堵墙的两个点连接了起来。曲直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个人做人做事,无论大事小事,一定要把握住道家的精神——“曲全”“枉直”“洼盈”“敝新”这几种人生的艺术,才能将自己一生的生活、事业前途,处理得平安有序。
和谐共生,才能达到生命的最佳状态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
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冲融产生和气。
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角度讲,我们不妨多学点老子的哲学,懂一点老子的和谐智慧。现在人们的心态普遍比较浮躁,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学点老子的智慧,有助于保持一种洒脱虚静、平和健康的心态。
那么,老子眼中的“和谐”是什么呢?我们要先从“道”说起。“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而和谐,是“道”的必然衍生物。求和谐,必守“道”;循“道”,必生和谐。老子认为,道是本原,道生万物,它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物统一于道。道就是事物的和谐统一关系,道就是和谐,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而和谐的最基本表现便是自然界的和谐。老子认为生态是整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来源于自然,人也来源于自然,人和生物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求得生存。生态系统遵循道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生态变化的动力来自它的内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变化的内在动力。
老子认为,大自然有自己的平衡法则,也就是和谐法则。他指出,自然法则就像上弓弦,高了压低它,低了升高它。有余的加以减少,不足的加以添补。所以自然法则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这就是自然的平衡法则。
道使生态系统自然趋向平衡。这种平衡是自然本身的动态平衡,不是神或上帝的力量促成的。人与万物都是道缔造的,都遵循着道的规律。自然的协同、稳定与和谐给予人的启示是: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一致,同时也要维护自然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维护生态平衡。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对道家的这一思想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老子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顺从天道,唯道是从,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道家反对禁欲,也反对纵欲,纵欲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还会败坏社会风气。
老子眼中的和谐,还包含了许多的辩证法思想,提出辩证法的“和谐规律”。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矛盾,诸如:福与祸,正与奇,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种对成的关系,所谓对成就是相反相成的意思,也就是和谐关系。老子主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保持事物的稳定性。
“和谐”在人的生活中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于治国,老子主张治国切忌朝令夕改,这和我们提倡稳定是一脉相承的。
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对于和谐家庭的建设,老子亦有极精辟的论述。老子主张“安其家,守其雌”,男女之间应该有适当的分工。做妻子的有妻子的责任义务,做丈夫的有丈夫的责任义务。如果我们果真做到,则家庭和睦、社会亲善,真可谓其乐融融了。
于个人,老子提倡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事应该因时、因地、因人而行。老子又说“无为而无不为”,有些事只有“无为”,才能使更多的事“无不为”,这对于那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之徒是很好的告诫。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圆代表的就是和谐。当然,和谐社会的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从小事做起,从眼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小胜为大成功,这应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必然过程。
纯净无杂,做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十九章》)
所以,要让人民的思想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心中不该有的杂念和欲望,摒弃看似聪明的智慧、大度的仁义和浮于表面的文化,这样就能避免心生忧患。
见素抱朴正是圣人超凡脱俗的生命情操,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这是老子所主张和倡导的做人之道。
质朴是这个世界的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其实社会与环境不足以真正地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即使饱受挫折,也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
当然,人的一生难免会有许多欲望和追求。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还会将我们的心灵弄得烦躁不安。就好像带着背包去旅行,装的东西越多,自己的脚步就会越沉重。所以,与其让自己在疲惫与痛苦中前行,还不如放下各种各样的包袱,做最简单的自己。一切都发乎于心地去生活、做事,如此一来生命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精彩,最起码对自己来说是如此。
人们需要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明机巧,抛弃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如果人人皆能如此,便不会有作奸犯科的盗贼,也便因此而进入“见素抱朴”的人生至境。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都是风云人物,但相较之下,孙膑比庞涓要更胜一筹,其中的原因,也与“见素抱朴”的境界有关。从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一点。
有一天,鬼谷子对孙膑和庞涓说:“从今天开始,我坐在屋里三天不动,谁能想办法把我请出去,谁就坐在我的位子上!”
庞涓说:“这还不好办?”他到外边转了一圈说:“老师,山下来了一伙强盗,要占山为王,快去看看吧。”
鬼谷子说:“这里是不毛之地,强盗来此何干?真如此,你就用兵法制伏他们吧!”
隔了一天,庞涓慌慌张张又找老师说:“老师,大事不好,咱们的柴草垛被人点着了,你看看吧!”
鬼谷子探身一看,果见大门外浓烟滚滚,便把桌子一拍说:“大胆顽徒,没有本事请我出去,竟将柴草点着,命你速去扑火!”无奈,庞涓只好前去救火。
又隔了一夜,庞涓手持一封信说:“老师,有人送信,说师爷去世,要你速回家奔丧,来人正在山下等你。”
鬼谷子喝道:“狂徒,老爷子早已去世,为何满嘴喷粪?”庞涓三次请师出门均未成功,垂头丧气走出宅院。
第三日下午,天将黄昏,孙膑才睡意未消地来见老师,说:“老师,请你出屋难,把你请进屋可不难。”鬼谷子说:“一样难!”孙膑摇头:“我不信!”鬼谷子说:“走!”
说着师徒二人来到院中。孙膑跪拜说:“老师,我总算把你请出来了。”
自此,鬼谷子果然站着讲课,让孙膑坐在了老师的位置上。
这个故事中,孙膑和庞涓运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庞涓藏着机巧之心,一次又一次拙劣的伎俩让老师反感,从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而孙膑所讲的话自然而然,听不出半点欺诈的味道,所以,鬼谷子相信了他,他也便请出了老师。
孔子在《论语》中说,“素”如一张白纸,毫不沾染任何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净无杂,即佛家禅宗所说“不思善,不思恶”。生活在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人生一世便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人人秉有这种生活态度,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大道为何?至公就是至私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七章》)
天与地能够长久地存在的原因,在于它们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反而能够获得更长久的生存。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自然而生,不为万物,不为人。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极其自私的道理。在这里老子所要表现的是天地的“极私”,同时也是天地的“至公”。
从万物个体的小生命来看,生死仿佛极为不幸之事,但从天地长生的本位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层的变相。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的变相而消灭,它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地存在着。
只身存天下,将己身与天下融为一体,是对自身最好的安排。
北宋范仲淹曾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感不轻易地随景而迁。升官发财之日,不会得意忘形;遭厄受穷之时,也不致愁眉紧锁。身居高职,能为民解忧;一旦流离江湖,依旧心系万民。在位也忧,离职也忧。如要问:似这般无日不忧,几时才是一乐?只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处,便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俭朴持家,衣食不华,只为温饱,直到晚年,也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然而,他却乐善好施,待人亲热敦厚,乐于义助他人,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教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文正公死后,朝野上下一致哀痛,甚至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也都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
看来范仲淹的一生好像错过了许多,如荣华富贵,如功名利禄,其实他表面错过的都是实际收获的,正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许多大公无私之人表面上看似因为无私而失去了许多,殊不知,他们为此得到的却更为丰裕。如果推开历史,走进生活之中,我们同样会发现,如果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自私的位置,获得的将会更多。
在人生的大道上,总会遇到许多公与私之间的艰难抉择,但我们或许不知道,生命的旅程中,有时救助别人,恰恰是自我的救赎。
至公便是至私。从另一个角度看,好比两个结伴登山的人,突然遇到寒冷的天气,加上饥饿疲惫,使得其中一人不支倒地。另外一个虽然也累得难以支持,但是为了救自己的朋友,拼全力终于把朋友背下了山。而也正因为他背负一个人,使自己充分运动,才免于被冻死。如果助人者当时没有救人之心,只一味顾及一己私利,最终二人都可能难逃冻死的厄运,细想,正是这大公无私的举动拯救了自己。
得道的圣人如果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便真正摒却了私心。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去做,那么,虽然看似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做出了一个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也就是道家所倡导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做人道理。
向老子学习掌握平衡之道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二十九章》)
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和法度。
一个人的一生要想幸福地度过,需要学会平衡。
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诗人北岛用了一个字——网,来形容这个矛盾的世界,已将生活之纷繁芜杂,生活之千头万绪,生活之你你我我尽数涵盖其中。在千丝万缕的生活中,何以保持千丝万缕之间的清醒和平衡,这是每个生活中的人都面临的问题。是的,生活就是一张网,必须踩在生活的平衡木上,我们才能幸福。
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发展为和谐与统一。他指出阴与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与统一,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
老子还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原则。和谐就是适度,适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他认为凡事都要适度,不要过分。过分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耗费,过多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要“知足”“知止”,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的人可以长泰永存。
老子的适度原则其实和现代辩证法的主张是一致的。现代辩证法也讲适度原则,度是质的数量界限,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要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要坚持适度原则,使量变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到无过无不及。
老子强调“去甚、去奢、去泰”的道理,并用了一些隐喻论述他的观点,他说,天下万物,有的在前面行走,有的在后面跟随,有的送暖气,有的吹冷风,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得胜,有的失败。当时,大小诸侯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争战不已。
他最后得出结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其要旨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有人说,老子的思想意在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这是不公正的。老子是提出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转化,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解决矛盾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即促使矛盾激化,实现矛盾的转化的方法。这要看是什么矛盾。解决“甚、奢、泰”这样的问题,不必等激化了再着手解决,那样就麻烦了。当然去甚、去奢、去泰之后,还是存在矛盾的,虽然老子没有谈及,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说,他并没有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
老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合理性,过去批判中庸思想是走了极端。中庸作为文化心理现象已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思维方式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常用“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等说法描绘某人的不良行为,这说明中庸思想是深入人心的。“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两端三部分,不论从空间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是这样。极是中心,也叫中极,两端本来就是端,前边加个“极”字,可能是说,这个“端”是属于“极”的。总之,偏离中心,离开轨道,就会走入歧途。
如何判断自己的生活是否失衡了呢?要知道你的生活状态是否平衡,有一个十分简便易行的测验方法,那就是问问你自己怎样看待“工作”。假如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工作,但你又确实在赚钱养活自己,而且每天的空闲时间又不太多,那么你的生活可能就是平衡的。抑郁症专家汉斯·塞尔耶说:“如果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其实并不是在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娱乐。”
假如你每天都不得不去“工作”,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有一些缺憾。但假如你每天都在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成功者。如果是前者,你每天都在与自己作斗争;而如果是后者,你就是在享受自己做的事,你与自己达到了和谐统一。
停下疲惫的脚步,用心感受生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
使国家小一点,使百姓的数量少一点。即使拥有种类繁多的器具也不愿使用,同时让百姓爱惜生命而不会往远处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乘坐;虽然有兵甲武器,却没有机会使用,使百姓恢复到结绳记事的境况。
百姓都认为自己的食物丰盛甜美,同时都认为自己的衣服锦绣华丽,认为自己的居所安全舒适,认为自己的风俗习惯非常享受。毗邻的国家互相可以看到对方,鸡鸣狗叫都可以互相听见,而百姓直到衰老死亡,互相都不会随意往来。
《道德经》书中曾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著名的小国寡民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今天,老子所描绘的这幅简单朴素的民俗画卷,我们是再也无法去体会了。现代人的生活,行有高速公路,食有快餐鸡腿,说有疯狂英语,聊的是中西合璧的语言,用的是畅通无阻的电子邮件。我们终日忙碌于城市之间,有形无形中总是活在不断增加的心绪和欲望中,或许原本是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谁知,事情的演变却不由着自己的本意,而是随着现实的驳杂。我们只顾在这流失般繁忙的世界里匆匆赶路,却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一个商人在卖一种止渴丸。
“您好。”小王子上前说。
“您好。”商人说,“一个星期吃一颗止渴丸,那么你一个星期内就不用喝水了。”
“为什么你要卖这种药?”小王子问。
“它可以帮助人们节省很多时间。”商人说,“专家已经计算过了,一个星期吃一颗药丸,他们可以省出53分钟来。”
“那么53分钟用来做些什么呢?”
“随便他们做什么……”
“如果我有53分钟的空闲。”小王子说,“我就会悠闲地逛到清冽的泉边。”
这是一则童话式的寓言,小王子单纯而宝贵的心,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千金难求了。我们拼命地提速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却忽略了加快速度终究仍然会达到极限,即便我们省出口渴的时间,我们堆积如山的工作也永远处理不完。所以,在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重要的不是我们如何快速运转,而是协调好工作的时间限度和生命的时间节奏,也就是在“慢”与“快”之间实现平衡。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们最美的理想、最大的愿望便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古往今来,在时间的利用上人类表现得异常谦逊,并经常陷入深深的自责:永远检讨自己的不够努力,以致光阴虚度。整整12个月、365个日日夜夜,都干了些什么?总觉得应该做更多的事,走更长的路,赚到更多的钱,但可惜都没有做到。
过去几日甚至数月才能了结的工作,现在只须轻敲键盘,用手机拨个电话,开车跑一趟即可完成。但脚步迅捷,心情并不轻松。我们只顾匆匆赶路,而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在高速度中失去了享受的权利。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忘了停下脚步来考虑这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忙着用生命去赚钱,却很少有人去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
当我们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每天忙来忙去,我到底在忙什么?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研究发现,约有93%的人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忙来忙去究竟要到哪里去,如同水面上的浮萍一样,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他们的生活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忙、盲、茫。
有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是繁忙的街道,高速的车流,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忙碌的表情。在这一繁忙景象中,有一个人弯着腰,样子很失望。他在街道上逆行。这个孤独的人下面有一行字:“寻找昨天。”许多人都像这个弯腰的人一样把精力耗费了,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欷歔不已,又或者有的人总是空想未来。其实,这两种心境才是对时间的浪费,正是与养生这一目的背道而驰。忙忙碌碌的一生,却忘了真正地去活,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所以,当我们为现实疲于奔命时,不如停下来,问自己:如果多出53分钟,该用它来做什么呢?
  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胜者天下无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亦指拥有最高品德和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身处众人都不愿意居住生活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境界已经很接近于“道”了。
老子认为,人类的一切罪恶、一切痛苦,无不起源于人与人的相互争斗。人生在世,争的是什么?无非是争两样东西,一是争气,一是争利。争气,值得,但不可太盛;争利,不值得,也为人瞧不起。古人说:“处利让利,处名让名。”名也好,利也罢,一切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索性就做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好汉,该有多潇洒。
然而太多的人为了实现各种人生目的,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相互争斗,结果酿出了不少悲剧。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们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青少年渴望成为强者,害怕失败。一些人做事过分强求,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味追求成功,总是强求硬干、强作妄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足,心情焦躁,思想不集中,健忘。
因此老子提出了“不争”。在老子看来,最好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同万物相争,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水与道最接近。立身处世就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甘于居后,心胸保持深沉,待人仁慈,做事随顺天时。
争强好胜的人正因为其“争”,所以必然成为众人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从而遭到众人的非议、毁谤、嫉妒、攻击和陷害,常常导致失败。不争者处于卑下的地位,不会引人注意,可以避开世俗的各种是非、争吵和纠纷,过着安静怡然的生活,反而是一种胜利。历史上的不少想出人头地称雄天下的人,结果非常悲惨;而一些从不争强好胜之人因力量弱小,遇事不先,结果延年益寿。《庄子·山木》中的“意怠鸟”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有一种名叫“意怠”的鸟,总是挤在鸟群中苟生,飞行时不敢在前边,也不敢在后边;饮食不争先,只拣残剩食物,所以它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东西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中的排斥,保身远祸。
清初,常熟三峰寺诗僧檗庵为虞山钱湘灵老人撰一对联曰: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不怒自威,不言自重,不名自名,不争乃争,这是一种高级的生命感悟,又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生活方式,是对道家文化的深层体验和悟解,与西方那种以张扬自我、表现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主旨迥然有别。
我们不难看出,老子所说的“不争”是不争功名利禄,不争高下,不争是非等。这种“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求人去“为”,而是所“为”要像水一样能“利万物”,但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更不居功自夸。老子忍辱负重的处世哲学,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一种安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存竞争也日益激烈,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一方面我们要做个“不争”的谦下君子,另一方面也要提倡当仁不让。有竞争意识的人都很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毛遂自荐、自我推销,这就是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不是空口白话,在当仁不让时,也需要策略化、艺术化。这就是道家真正的不争智慧,不争则已,争则胜之。
所以说“不争”是做人修身的原则之一,不争乃争正是竞争的最上乘境界。为人不可气太盛,道家倡导“不争”的是“谦德”。天地宇宙对于谦下者总是采取保护措施的,而不是“丰有余损不足”。所谓“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就是谦让的好处。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不争”,在条件、名额、好处有限的情况下,事情就好办得多。所以说,做人超脱一点,心胸开阔些,甚至甘愿承认自己是弱者,对自己并没有实质的损失,还能使自己避免无谓的争斗,反而能在最重要的时刻取得胜利。所以,善争者要做到“不争”,唯有善于不争的人才争得最后的胜出。
水的智慧:水性至柔,柔能胜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
世间没有什么事物的柔弱能超过水,但是成功地冲击坚韧的东西也没有什么能够胜过水,因为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弱小能够战胜强大,而柔弱能够战胜刚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施行起来也没有人能做到。
道家主张守柔无为,因为柔弱的东西会变通,它善于改变自己,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而老子哲学则是对这一条法则的高度概括。
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如民间谚语所云“水滴石穿”。的确,点点滴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水奔流起来不可遏止,无形无状不可把握。剑刺不能伤害它,棒击无法打碎它。刀斩不会断,火烧不能燃。锋利无比,可以磨灭金石;强健至极,可以承载舟船。水为什么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因为它柔软润滑,所以能够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攻坚克强,无可匹敌。弱而胜强,柔而克刚。
当然,这里老子所谓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有着坚定的信念,柔和灵活的处事方法。这一点,我们从老子那段“齿与舌”的故事里能了解得更多。
老子的老师常枞得了重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老子匆匆赶来问候老师。他先询问了老师的病情,然后对老师说:“先生的病确实很重了,有什么教导要嘱咐弟子的吗?”
常枞张开嘴给老子看,说:“我的舌头在吗?”
老子说:“在。”
常枞又说:“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不在了。”
常枞说:“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说:“舌存而齿亡,这是说刚强的东西已经消亡了,而柔弱的东西还存在。”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应当所为之事。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脆弱,死后尸体就变得僵硬坚挺。草木活着的时候,又柔又软,一死就变得枯槁坚硬。因此,刚强的东西是走向死亡的东西,柔弱的东西是生机勃勃的东西。军队太强大,容易被消灭;树木太坚硬,容易被吹折。两国相争,弱国胜;两仇争利,柔者得。皮革太坚固,容易破裂;牙齿比舌头硬,所以先消亡。坚强的东西能胜不如自己的东西,柔弱的东西则克超过自己的东西。所以强大的东西处于劣势,柔弱的东西居于上风。积弱可以为强,积柔也就变成刚。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
历史上像老子一样懂得柔弱清净的人物代不乏人,如清朝的曾国藩在为官方面,便悟到了恪守“清静无为”的思想。曾国藩初到江西为官时,准备重建水师,可是困难重重,巡抚陈启迈百般刁难,曾国藩心中难平怨气,于是上奏朝廷,陈启迈便遭到革职查办。可是,事情并没有完,曾国藩依旧难以施展抱负,因为新上任的巡抚文俊依旧不断地找曾国藩的麻烦,甚至比陈启迈还要过分。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得离开了江西官场,回家丁忧守制一年。就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曾国藩对自己的遭遇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与其和别人硬碰硬,不如处处与人为善,该弱时便示弱,该顺应便顺应,只要在原则上不违背,为人处世少一些棱角,圆滑一些,多一些韧性未尝不是好事!此后,曾国藩在仕途上果然顺风顺水地得以大展拳脚。
这正是老庄“柔弱胜刚强”的处世之道,为人处事若太过强硬,盛气凌人,做事便难以成功,容易为自己树敌;如果能够刚柔并济,柔中带刚,则做事常常能事半功倍,也会为自己交下许多朋友,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做人要如水般柔和、灵活、圆融且有韧性,这才是大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长久地生存下去,并开创出一番事业。
如水般灵活应变,活出一种你不知道的状态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八章》)
居住时选择卑下的地方,心胸则如深谷一般沉静广阔,与人相交时保持一颗仁爱的心,对于自己说出的话能够恪守信用,从政则能够将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处事的时候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解决难题,行动时则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老子非常崇尚“水”,因为水在天地间最为灵活,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源泉也。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水性几于道同。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水深空虚,渊深清明。万物得水以生,与虚不与盈也。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无有不洗,清且平也。能方能圆,曲直随形。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深处其中的人,如果只知道墨守成规、只认死理是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必须用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审时度势,顺势而变。讲究变通与应变,并不是要我们奴颜婢膝,而是要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变通,要想办法保全自己,要在关键时刻能灵机一动,这是一种本事。
我们中国人做事历来比较讲究方法。尧舜传位,很值得品评,人们常认为尧子丹朱不肖,尧发明围棋来训练其子思维的缜密,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放弃了传位于子的念头,将自己的位子传给了舜。后来历史学家认为帝尧真是高明,他传位于舜,是政治上最高尚的道德,同时也是保全自己后代子孙的最高办法。后人甚至有此推测,当时由丹朱即位做了皇帝的话,也许可能是作威作福,反而变成非常坏、非常残暴,那么尧的后代子孙,也可能会遭受灾殃。他把天下传给了舜,反而保全了他的后代。
我们再以曾国藩为例,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大事者是如何适应变化,以变应变的。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就是一种灵活应变的处世态度和方法。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形成于他在京做官时。他用程朱理学这块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同时曾国藩又得益于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在理学素养上有了巨大的飞跃。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究,是他这个时期重要的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了他的一生。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回到湖南组建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战争与治军上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在太平天国败局已定,曾国藩即将大功告成之时,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消除清政府的疑忌,这不失为明哲保身的高招。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从诸子百家中汲取养分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曾国藩的以变应变,造就了他的功业。
在社会中寻求发展,要想做到积极应变,应不断调整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基本策略。变通在古今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在做事情上讲点技巧,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时移则势易,势易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所以生活中的你,如果还没有走向成功,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经常省察时代和自身呢?学会如水般灵活,随时随地变化,将对你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如止水,宁静不与万物相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
这种不与万物相争,水(道)一般的心态,自然也就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老子对于水是非常尊崇的,他认为这看似柔弱的水中,蕴含着无尽的能力和哲理。老子多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在《道德经》的第八章中,老子阐述了“水”的种种妙处,最后他总结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水不与万物相争,如果人能有这样的心态,心如止水,那么自然不会引来他人的怨怒和责怪。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的心情占领了我们的整颗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他们认为最有潜力与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我们也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爱情对象……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惯于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我们唯一忽视的,便是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
一位长者问他的学生: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为何?学生列出“清单”一张:健康、才能、美丽、爱情、名誉、财富……谁料老师不以为然地说:“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心灵的宁静,没有它,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
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会眼热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加速心灵的浮躁,而与豁达康乐无缘。同为道家的庄子说一个人必须学会保持自己内心的安静,只有内心安静了,才能在静中映出自己的真实本性,保持本性,才能获得幸福。在《庄子·在宥》篇中,庄子讲述了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
开始时广成子不愿向黄帝说道,黄帝放弃天下,斋戒三个月以后,广成子才向黄帝说了以下的话:“你问得好啊!来,我告诉你至道是什么。至道的精华,幽深而无状;至道的极致,蒙昧而无声。不听不看,让精神安静,形体就自然端正。一定要安静,一定要清静,不要劳累形体,不要耗费精力,这样就能长生。”广成子主要说的是怎样才能求得道,我们却可以从中体悟到“静”的作用,每个人想要得到幸福,都要保持自己心灵的平静。如果你的生命一直处于烦躁、嘈杂的状态之中,怎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呢?内心的平静是智慧的珍宝、长久努力自律的成果,它呈现出丰富的经验与不凡的真知灼见。一个人即使身处闹市,也要保持静的状态。
一个安静的人,因为学会自制,知道如何配合别人,而别人相对地也会敬重他的风范,从中学习并仰赖他。一个人的心越是静,他的成就、影响力越大,力量越持久。头脑普通的生意人若能更自制与沉着,会发觉自己的生意日益兴隆,道理即因一般人喜欢与看来稳重的人交易买卖。
坚强、冷静的人永远受人爱戴,这种从容沉着的高尚个性是修身养性最难的课题,也是生命的花朵、心灵的成果,它与智慧同样珍贵,比黄金更令人垂涎——没错,上等黄金也比不上它。与恬静的生活——在吵嚷俗世中,安身立命于真理之中,获得永恒的平静——相比,汲汲营营于赚钱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
若受内心多变的情绪左右,你就会需要他人或外力协助你踏稳生活的步伐。一旦自行踏稳了步伐且稍有成就时,则须学习面对并克服诸多干扰和妨碍。每天都应该练习修养心灵,亦即所谓的“进入静谧”。此方法能排除烦忧,换来平静,且化弱为强。若非做到这点,你将无法成功地以心灵力量直捣问题核心并经营生活。
如水般沉静,不浮不躁才是成功之道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二十四章》)
想要踮起脚尖站得更高的人,反而会站不稳;不想稳步前进,而想着跳跃式前进的人,反而无法走得又快又远。
老子的这句话是说:浮躁之心不可有。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更要如水般沉静,不疾不徐,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人渴望成功。所有人都梦想一觉醒来就成为世界首富,都认为自己注定会成为人上之人,理应享受香车豪宅。如果说在物质贫乏的时代,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首要原因是外在条件不允许,桎梏使得人们无法做梦,那么现在,阻碍人们成长和成功的正是如上种种不切实际的梦想以及由此积累的浮躁心态。
浮躁,按照字面理解,它是轻浮急躁之意。在现实生活中,浮躁既是一种不那么理智的情绪,又是一种不那么健康的心态,还是一种不那么良好的精神面貌。而这种情绪、心态和精神面貌,在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并不时地影响他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心态浮躁的人看不起现在的工作,认为凭自己的能力,理应承担更重要的职责,享受更高的待遇。这些人整日忙于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认认真真地做好现在的工作,以至于工作常常出错,使得上司更加不敢把重要的工作委托给他们。
浮躁的对立面是认真、稳定、踏实、深入。无论是治学、为人,还是做事、管理,如果你能远离浮躁,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在华为,就有这样一个不浮躁的优秀员工小刘。小刘是电力电子专业的博士,领导安排他从事电磁元件的工作。堂堂的博士理应干一些大项目,搞这种不起眼的小儿科,小刘实在有些想不通。
想法归想法,工作还要进行。就在小刘接手电磁元件的工作之后不久,公司电源产品不稳定的现象发生了,结果造成许多系统瘫痪,给客户和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公司受此影响失去5000万元以上的订单。在这种比较严峻的形势下,研发部领导把解决该电磁元件问题故障的重任,交给了刚进公司不到三个月的小刘。
在工程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小刘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逐渐清晰了设计思路。又经过60天的日夜奋战,小刘硬是把电磁元件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使该电磁元件的市场故障率从18%降为零,而且每年节约成本110万元。现在,公司所有的电源系统都采用这种电磁元件,时过近两年,再未出现任何故障。
小小的电磁元件这件事对小刘的触动特别大,他在帖子中不无感慨地写道:“貌似渺小的电磁元件,大家没有去重视,结果我这样起初‘气吞山河’似的‘英雄’在其面前也屡经挫折、饱受煎熬,坐了两个月冷板凳之后,才将这件小事搞透。现在看起来,之所以出现故障,不就是因为绕线太细、匝数太多了吗?把绕线加粗、匝数减少不就得了?而我们往往一开始就只想干大事,而看不起小事,结果是小事不愿干,大事也干不好,最后只能是大家在这些小事面前束手无策、慌了手脚。有专家说:‘我们有许多研究学术的,搞创作的,吃亏在耐不住寂寞,总是怕别人忘记了他。由于耐不住寂寞,就不能深入地做学问,不能勤学苦练。他不知道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住寂寞,偏偏寂寞。’这段话推而广之,适合于各行各业和各类人员,凡想做点事情的人,都应该知道浮躁是大忌,先学会坐冷板凳,先学会做小事,然后才能做大事,才能取得更大的业绩和成效。”
社会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大,必然给人们思想上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客观上给浮躁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但是,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强,你都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职场永远不会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发生,任何人要想脱颖而出,唯一的机会就是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在普通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奇迹。
“上善若水”与“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道德经·八章》)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亦指拥有最高品德和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一样。
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拥有最高品德的人如同水一样。老子的本意是认为水有助于万物生长,却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高品德的象征。而我们现在经常会将“上善若水”与“厚德载物”连在一起以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气度要泽披万物,容纳百川,这其实是对“水”的理解的进一步延伸。
同样崇尚水的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更进一步地为我们解释了老子的话:“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举出的一个简单的事例中通常包括几层道理。如果水不深厚、不充满,就没有办法承受大船,除非像大海一样的深厚、广阔,才能承载起几千吨、几万吨的大船。
在厅堂里挖个小坑,然后舀一杯水倒在里面,把微小的芥子置入水中,芥子就仿佛小舟一样在水面行驶。如果把杯子放在水面,则一下就胶住了,浮不起来。为什么?因为水太浅,杯子当船太大了。在这里,庄子明白地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大小都不同。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要够得上修道的材料,就要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佛经上形容“如来如大海”,也是这个道理。
浅水中只能漂浮草籽,大海中才能航行巨轮,人生也是如此。人的品德与心胸就要如大海一般,宽阔深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德载物。
南唐后主李煜善工诗词,被俘后,曾与赵匡胤同席饮酒。赵匡胤说:“都说你诗写得好,念上两句与朕听听。”李煜稍作沉思,随即吟出两句《咏扇》诗:“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对仗既工,意境也是好的。不料赵匡胤听后却大笑,道:“满怀之风也值一提?”李煜面容惨淡。赵匡胤虽是靠棍棒起家的赳赳武夫,却是有资格嘲笑李煜的。想当初他尚未发达,一日路过华山,喝得大醉,竟在田里结结实实地睡了一觉。醒来之际,恰好一轮明月冉冉而出。赵匡胤口占一首,道是:“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后来将这诗念与人听,众人无不叫好。那气度,“满怀之风”又如何比得?曹操53岁时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古往今来,建丰功伟业者,无不具有超凡的气度与能力,胸怀宽广,厚德载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何为浅水,何为大海,其实不像黑白对错那样简单易判。如来如大海,究竟怎样才算是广阔的胸襟与人生?
有一天,上帝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二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上帝又问第三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三个人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上帝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只有第三个人才是最完整的人。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对自己帮助过的人,他从无所求。他为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广为传颂,被人们默默敬仰。他离开人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地怀念着。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慢慢地,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一掷千金,妻妾成群。他因作恶太多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出人间的时候,他得到的是鄙视和唾骂,被人们深深地痛恨着。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的存在。人类为第一个人打了100分,为第二个人打了0分,为第三个人打了50分。
像大海一样做人,才能真正了解生命之道,如果只想托起一粒微小的草籽,那么只需一捧水就够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懂得何为深广,才能波澜壮阔。
人生如水,细节决定成败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六十三章》)
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
老子认为,做事情不能仰头望天,而应脚踏实地。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蔑视生活中的小事,即使常人认为很卑微很细小的事情,他们也都满怀热情地去做好。这就如同水一般,所过之处,填满每一个细微的缝隙,丝毫不会因为其细微而忽略轻视,人生亦是如此。
有位智者说过这样的话:“不会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平时往往忽略了它,让那些小事擦肩而过。”
小张刚刚从一家广告公司跳槽出来,因为那个公司只给她安排了文员的工作,这让设计出身的她很不满意。她索性辞职,应聘新进的这家公司的高级行政助理。她欣喜若狂地接受了这份工作,谁知道总监给她安排的还是那些琐碎无比的工作,无外乎接接电话、收发传真这类的小事。小张很受打击,总觉得这些细碎的事情无法实现她的价值。
其实,做大事的气魄都是由做小事的精神一点一滴积淀起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员工的细节考核了。请看下面的三则广为流传的招聘案例:
1.地上的小纸团
一家须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正在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应聘者一个个满怀信心地回答了面试主管甚为简单的提问,可当他们听到结果时,无一例外都是满脸失望。轮到后来一个,他走进房门时,发现干净的地毯上很不协调地扔着一个纸团。任何时候都一丝不苟的习惯使他弯腰捡起它。这时面试主管说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后来这位应聘者成了一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2.巧用气压计
有一家公司同样招聘管理人员,题目是:用发给你的一支气压计,测出这幢30层大楼的高度。一个个应聘者绞尽脑汁想出种种办法:有的楼上楼下量气压,利用物理知识烦琐地计算;有的爬上屋顶,将气压计系上长长的绳子,忙乱地量着;有的在数据堆中埋头翻阅,希望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或公式……但有一位应聘者却拿着气压计来到大楼管理处,对一位老者说:“大爷,这支气压计送给您,请您告诉我这大楼的高度。”这位聪明人入选了,因为他正是一个难得的管理人才。
3.还是要看个究竟
某公司招聘一名保安,主试人在大楼底层交给每人一个未封口的信封,交代他们尽快送到4楼的一个房间。几乎所有的人都照此去做了,得到的通知却都是不予录取。只有一个机灵鬼怎么也忍不住,想看看信封里装着什么东西。他躲到一边偷偷抽出信封中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你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毫无疑问,所有的信封中都有这么一张纸条,机会白白从许多人手中溜走了。也难怪,谁要一个呆头呆脑的保安呢?
看,不注意细节和小事,你连单位的门都叩不响,还谈何辞职跳槽呢?所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如果没有宏图大志,整天为小事忙碌,那样的人不过是碌碌无为的家雀。如果只有远大的志向,而不愿意做艰苦的工作,就会志大才疏。荀子有一段话和老子上面的告诫同样精彩到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的过程。别人不愿意端茶倒水,你就要端出水平;别人不愿意收发传真,你就要做得到位;别人不注意打扫办公室卫生,你就要做得出彩。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你都多做一点,并且做得很好,你的成功率定会不断攀升。
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做起
高下相倾。(《道德经·二章》)
高与低互相依靠而存在。
老子在提及万事万物的辩证两面之时,一笔带过了一句“高下相倾”。高与下的关系,看似十分简单,高高在上,低低在下,绝对不是齐一平等的,重点在相倾的“倾”字。天地宇宙,本来便在周圆旋转中,凡事崇高必有倾倒,复归于平。因此,高与下,本来就是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的。即使不倾倒而归于平,在弧形的回旋律中,高下本来同归于一律,这就犹如水一般,在高处,便会流向低凹之处,不断汇集,便会升至高处。水,从不会因为自己高高在上,而不流向低处,正是老子所讲的“高下相倾”。
一位闻名遐迩的画家每逢青年画家登门求教,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对于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更是尽心尽力,不惜耗费自己作画的时间。一次,一位后辈画家对于前辈的关爱有加感激涕零,老画家微笑着讲了一个故事。
40年前,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京都,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前辈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便推托私务缠身,下了逐客令。青年走到门口,转过身说了一句话:“大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俯视我辈无名小卒,的确十分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从山下往上看您,您同样也十分渺小!”说完转身扬长而去。青年后来发愤学艺,终于在艺术界有所成就,他时刻记得那一次冷遇,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是否形象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修养。
的确,站在山顶的人和居于山脚的人,在对方眼中,同样渺小。高高的山峰终于被一群登山者踩在了脚下,极目四望,一切都离他们那么远。“你们看,山下的人都如蚂蚁一般!”其中一人兴奋地嚷着。“可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觉着山上有人。”一位同伴在一旁轻轻地说。大家霎时冷静下来:是啊,巍峨的只是脚下的山峰,我们还和过去一样普通,并不因位置的升高而高大。
提起高下的问题,不由得使人想起苗家人房屋建筑的特点。一个不大的屋子里面可以有几十个房檐和门槛,平日里,苗寨里的乡亲们就背着沉甸甸的大背篓从外面穿过这些房檐和门槛走进来。虽然障碍如此之多,可从来没有人因此撞到房檐或者是被门槛绊倒,而外乡人初至,即使是空手走在这样的屋子里也会经常碰头跌跤。一位苗家老人常常告诫初来的外乡人,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可以低头,但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楚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有足够的力气承担起身上的背负。
老人的告诫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形象比喻,苗家建筑好比人生,一路上充满了房檐和门槛,一个不大的空间里到处都是磕磕绊绊,而人们肩膀上那个沉沉的背篓里装满了做人的尊严。背负着尊严走在高低不同、起伏不定的道路上,必须时刻提防四周的危险,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头要低,腰须挺。
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只有低下头来!”人生在世,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相扑;但有时也应虚怀若谷,有如龙退缩,虎低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高下相倾,进退有据,才能独立于世。
波澜壮阔的大海之所以能够包容万物,笑纳百川,深邃伟大,关键在于其位置最低。位置放得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做现代隐士,身居闹市不流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道德经·五十六章》)
将自己的锐气完美收敛,却又能解开重重纷杂;将自己的光芒调和隐藏,又能与俗尘混同,这就是“玄同”。
人为了生存,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可是,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总有着太多的纷繁俗事,让人常常会想,如果能隐居山林该有多好。庄子在《庄子·刻意》篇中就讲道:“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庄子又列举了几种人士:隐居江海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悠暇的人。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每日垂钓,闲散度日。这正是道家的处世态度,顺其自然,在同一篇中,庄子讲了闲散居士的好处:“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庄子认为,这些懂得隐居起来的人,是享受着生命的大自在的人。
然而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不可能像庄子说的那样,到山林中去归隐。可是又怎能心甘情愿地混迹于这世俗之中,无法去享受如庄子所说的生命大自在?就如庄子在《山木》篇中所讲的燕子一样:燕子很害怕人,却进入到人的生活圈子,将它们的巢窠暂寄于人的房舍。我们亦可如这燕子一般,虽身处闹市,却有着自己的清净生活,而这便需要我们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或许听来略显晦涩,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为人处世的方法。将“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得得心应手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中唐时期的郭子仪。
郭子仪被唐德宗称为尚父,尚父这个称谓,只有周朝武王称过姜太公,在古代是一个十分尊崇的称呼。由唐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唐明皇时,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率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
但当天下无事了,皇帝又担心他功高镇主,命其归野。朝中的文臣武将,都是郭子仪的部下,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要罢免他时,他就马上移交清楚,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命令,郭子仪又不顾一切,马上行动,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离他不行。
郭子仪将冲虚之道运用得挥洒自如,以雅量容天下。皇帝面前一个颇有权位的太监鱼朝恩,用各种花样专门来整他,他都没有记恨,一一包容。最后鱼朝恩居然派人暗地挖了郭父的坟墓,郭子仪不动声色,在皇帝吊唁慰问时哭着说:“臣带兵数十年,士兵在外破坏别家坟墓的事,我都顾及不到,现在家父的坟墓被人挖了,乃因果报应,与他人无关。”
郭子仪晚年在家养老时,王侯将相前来拜访,郭子仪的姬妾从来不用回避。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这位当朝重臣。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果然,后来卢杞当上宰相,“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但对郭家人一直十分礼遇,完全应验了郭子仪的说法,一场大祸消于无形。
郭子仪的一生便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最好解读,凡是有太过尖锐、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想法,也必须要解脱斩断。做人如此,做官如斯。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却不流俗,混迹尘境,顿挫坚锐,化解纷扰,这样便能长久地保持自身的光华,从而成为一个身居闹市的隐士,有着不流俗的大自在。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道德经·二十章》)
众人都光辉炫目,唯独我好像迷迷糊糊;众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唯独我好像浑浑噩噩。我就像是在这个世界的无边海洋之中四处漂泊,没有找到可以停留安歇的地方。世人仿佛都很灵巧,有自己的本领,同时又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我愚昧笨拙仿佛一无是处。
朱光潜先生曾用一句话评价弘一法师,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句话其实更是对老庄哲学的深刻理解。
道家认为一个修道有悟的人,外表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而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
胸襟如海,容纳百川,境界高远,仿佛清风徐吹,回荡于山谷中的天籁之音。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不到一个月,又耐不住青灯古佛的孤寂再度离去。如此三番,寺中禅师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于是这个还俗的和尚就讨了一个媳妇,支起一个茶亭。
因为我们许多人其实都是内心充满着矛盾情绪,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决。其实倒不如干脆就在二者的中间做个半路之人,又有何妨。
怎样才能算有出世之心呢?
印度有一位智者,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他有一个小徒弟,天资聪颖,但却总是怨天尤人。这天,徒弟又开始不停抱怨,智者对他说:“去取一些盐来。”徒弟不知师傅何意,疑惑不解地跑到厨房取了一罐盐。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一碗水里,命他喝下去,徒弟不情愿地喝了一口,苦涩难耐,师傅问:“味道如何?”徒弟皱了皱眉头,说:“又苦又涩。”师傅笑了笑,让徒弟又拿了一罐盐和自己一起前往湖边。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掬一捧湖水喝吧。”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味道如何?”徒弟说:“清爽无比。”师傅又问:“尝到苦涩之味了吗?”徒弟摇摇头。师傅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如同这罐盐,放入一碗水中,你尝到的是苦涩的滋味,放入一湖水中,你尝到的却是满口甘爽。让自己的心变成一湖水,自然尝不到人生的苦涩。”
做人做事,莫让心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所谓身做入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入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体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将出世入世的智慧拿捏得恰到好处。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这个权力中心。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衡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被毁谤以《感遇诗》讽喻朝政。李泌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叛乱消弭、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又强行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其视作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其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招至身边。
李泌屡蹶屡起、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李泌已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又如儒家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李泌的处世要诀。
最后,以李泌一阙《长歌行》与君分享:“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心界决定眼界,决定你的世界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十五章》)
谁能使浑浊安静沉淀下来,让其慢慢地澄清,变成净水?谁又能使寂静慢慢变得活跃起来,让空间里出现生机?保持这种“道”的人不会自满,也正是因为他从来不会感到自满,所以才可以去旧存新,不断地进步完善,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
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每天都为了生计而奔忙,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物欲迷住了眼睛。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来往的车流、上司和周围人群的嘴脸、各式各样的楼层,有点时间休息时,也只是对着电视或者电脑。他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周围的绿色植物、天空中不断游走的流云、夜晚灿烂的星光和月色,这是因为他们的心已被繁忙的生活腐蚀,眼界仅仅局限于都市中的那一个小小的片断。在这种狭窄的心灵空间生活久了,怎能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感受?
我们要想摆脱这样的生活,使自己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关键在于我们的心界,或者说是心界决定我们的世界。简单而言,一个人要提升自己,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开阔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保持容释、淳朴、旷野的心境,而不能僵硬、狭隘、刚愎、排外;认识到自己的空白处,才能认识到自己能够进步的地方,也才能有进步、有未来、有发展,以利于生命的延续,才能够成就大道。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班超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然而,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成“家”的,他青年时期的工作不过是给官府抄文件和给私人抄书籍。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50多年,心中非常忧虑。班超抄了一段时间的书之后,整日处在苦闷之中,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只有这样的人生。终于有一天,他决定“投笔从戎”,去干一番大事业。
班超“投笔从戎”之后,随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由于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足智多谋,最终威镇西域各国,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下千秋功业。正在于他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到一国的高度,他才能有名垂青史的成就。如果他仅满足于抄抄字,安稳度日,我们很难想象他会有后来的功业。可见,人生的境界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
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户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的钱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能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于是,他们把药方卖给了这位游客,游客得到药方后,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方法不同,更是人心界、眼界的不同。
一个人只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心域,就能比别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事物、更多更精彩的美丽。如果你觉得你现在在生活中没有什么路可走,那么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心界太窄了。
人生天地之间,若想不被凡尘琐事所干扰,达到幸福而圆满的人生境界,就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人生境界。如果你的眼睛里只有柴米油盐、蝇头小利,你又怎么能够获得内心的幸福呢?把你的心域拉到无限远,你就能在繁华之中看见苍凉,在危急之时看见希望,在平凡之中看见伟大,在奔忙之中看见力量。这时你就会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受,你的生命境界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你在现实生活之中就会体验到一种解脱的大自由。
学会以平和宽容的心态融入社会
报怨以德。(《道德经·七十九章》)
用德行去回报怨恨。
人们常说:“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拥有包纳世间一切事物的容量。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则是一种心性的修养,不仅是保持身心健康的良方,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这两个人神通广大,本领高超,无论是婆罗门、佛家弟子,还是仙人、圣人,无不钦佩,都来向他们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提耆罗因长时间诵经感到十分疲乏,先睡了;那赖当时还没睡,一不小心踩了提耆罗的头,使他疼痛难忍。
提耆罗一时心中大怒地说:“谁踩了我的头,明天清早太阳升起一竿子高的时候,他的头就会破为七块!”那赖一听,也十分恼怒地叫道:“是我误踩了你,你干什么发那么重的咒?器物放在一起,还有相碰的时候,何况人和人相处,哪能永远没有个闪失呢?你说明天清早太阳升起一竿子高的时候,我的头就会破为七块,那好,我就偏不让太阳出来,你看着好了!”
由于那赖施了法术,第二天,太阳果然没有升起来。五天过去了,太阳仍没有出来,世界各地处在一片漆黑之中。
故事中,就因为提耆罗和那赖两个人的不宽容,整个世界处于一片黑暗之中,这样的损失没有哪个人可以拍手叫好的。而真正的最为和煦的阳光,其实就是宽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一定要有一颗宽容而平和的心。心宽的人通常都是快乐的。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多一些长远的目光,少一些狭隘的思维,多一些磅礴大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才能使生活的质量得到提高。
戴尔·卡耐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卡耐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将狼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引起一位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社会复杂多变,不可能做到事事顺心,人与人之间也不可能毫无摩擦,一个人,只有拥有一颗平和宽容的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
看淡财富,并不会降低幸福指数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道德经·二十章》)
众人都为自己预谋打算留下余财,只有我看似毫无智慧经常穷苦潦倒。
不同的人对于贫穷的看法不同,标准不同,忍受贫穷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贫穷,有些人是不得不居于贫困,苦熬贫困,所以觉得贫困是可怕的,这是着眼于物质生活的贫困。还有一些人是甘居贫困,是借贫困的环境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是自觉地忍受贫困。不仅注重自己的物质享受,还看重自己的精神修养,这才是积极地忍受贫困。
安贫乐道的人并非没有精神内涵,不思进取。一个人物质上贫穷并不可怕,但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心理贫穷,心理贫穷才是真正的可悲。
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许更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位国王,天下尽在手中,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总觉得缺点什么。
一天,国王起个大早,决定在王宫中四处转转。当国王走到御膳房时,他听到有人在快乐地哼着小曲。循着声音,国王看到是一个厨子在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国王问厨子为什么如此快乐。厨子答道:“陛下,我虽然只不过是个厨子,但我一直尽我所能让妻小快乐,我们所需不多,头顶有间草屋,肚里不缺暖食,便够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带回家哪怕一件小东西都能让他们满足。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乐,是因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乐。”
听到这里,国王让厨子先退下,然后向宰相咨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这个厨子还没有成为99一族。”国王诧异地问道:“什么是99一族?”宰相答道:“陛下,请您先做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包里,放进去99枚金币,然后把这个包放在那个厨子的家门口,您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是99一族了。”
国王按照宰相所言,令人将装了99枚金币的布包放在了那个快乐的厨子门前。
厨子回家的时候发现了门前的布包,当他打开包,先是惊诧,然后狂喜:金币!这么多的金币!厨子将包里的金币全部倒在桌上,开始查点金币,99枚,厨子认为不应该是这个数,于是他数了一遍又一遍,的确是99枚。他开始纳闷:没理由只有99枚啊?没有人会只装99枚啊?那么那一枚金币哪里去了?厨子开始寻找,他找遍了整个房间,又找遍了整个院子,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彻底绝望了,心中沮丧到了极点。
他决定从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挣回一枚金币,以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倾城宝贝下凡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