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成事已在斯须,前进钢铁雄心2 事件修改莫自疑,月在酉申垂手得,雨般志意欲何为

[转载]务川旧志
& 南园纪事(二)
清·申绍伯&& 编辑
申伯符&& 增订
申公讳佑字天锡,世居火炭垭,幼有至性,颖异不群,稍长,补郡庠弟子员。婺川至府山行五日,每裹粮徒步就学不倦。常从父之田,父忽为虎衔去,公挺身提杖尾击之,虎逸父免咥焉。正统戊午年,中云南乡试,入国学肄业。时祭酒李时勉以言忤,旨下狱枷寘国子监门。公首倡,六馆诸生伏阙申救,且愿代其死,上为之霁威。公寻登乙丑进士,拜四川道监察御史,立朝忠谠,多所补益,每与各道议事,公谈论辄数百言,咸当机宜,众皆推让。出按庐凤等府,所至辄进诸生讲论经文疑义,至安庆,诸生私相谓曰,御史贵州人,千字文秀才也。公微闻之,次日摘起翦颇牧作题试之,诸生大沮其精敏,多类此也。十四年己已,英庙北征,公以侍御扈从,至土木乘舆北狩遂死之。公之大节如此,西麓子曰:先民有言,父生之,君治之,师教之,天下之三本也。故惟其所在,则致死焉,于公尽之矣。古之孝子固有冒白刃而赴亲之难者矣,若猛虎搏人,志在吞噬,非盗贼比也。公以孑然童子,直犯爪牙,至九重震怒,生死叵测,当时寄言责,拥重任者何限,且环视扼腕,莫敢櫻逆鳞之威。公以太学生毅然申辩,无少难色,非卓然不易之见定于中,见义必为之勇,随以发乎然。公于亲之难,师之难,已致死矣,而卒不死。且济其事,终之以土木之祸,始尽节焉。天其或者有以默而相之欤,胡为乎委曲拥翊夺其死于初年,炳烺砰訇,重其死于晚节也。或曰:斯难也,万众同冒,何异秦坑之惨,虽愿无死不可得也。噫!以公前事观之,则仗节死义之忠,固其素抱,不待取决于土木矣!夫岂猿鹤沙虫,同时俱化者比哉。昔唐段太尉,笏击贼泚而死,人且以为武人一时激发之行。德宗在奉天闻其死,辍朝至七日,当时宰相尚有难之者,及柳宗元上其逸事。而后,太尉平时奉直守正,树立不凡之大节,始暴白于天下,异议至今,斩然矧公,远方孤士泯灭无闻,实攸宜也。余髫龄时,司谏朴庵君,每举公事迹以训,既又于乡先生李立之孟震处,时时闻之。访公之后,则无招魂之墓,片石之纪,所存者诰命一道而已。其诸恩荫恤典俱未及也,今夏与郡博钟君谒公祠,言及公事,因叙次其所闻如此。尚乞有位君子刻之祠下,以永我乡国仪型,不胜废幸。
嘉庆元年壬午岁孟春月
吏科左给事转户科都给事中郡人田秋顿首拜撰。
附录俞汝本劝申氏族人,修忠节公祠堂碑原稿。
婺邑望族,以申氏为最,申氏人物以忠节为著,缘忠节,生当明代,脱亲于虎尾,救师于逆鳞,殉主于从龙,民生于三事之如一,忠节其当之矣!顾其旧祠在城东荒烬泯没,子孙视之不甚恤。余不禁喟然叹曰:修废举坠余何能辞责焉?爰谋诸山长,申君清瑞山长亦曰:“是余之责也。”越日捐资,并聚族而谋,乃改建于北门波罗山之麓,鸠工筑建缭以垣墉,暨茨丹艧,香龛霭霭,夏屋渠渠,又择子孙之醇谨者,朔望司香烛,春秋官为致祭,并立规勒石以纪。工竣,详其事于大宪中承贺偶庚,先生手书“一鹗孤骞”四字匾其坊,且曰崇尚先贤,以风示末俗,一时府司道宪额对交骈。余为迎神之词曰:“婺山兮苍苍,婺之水流兮且长,笃生伟人兮,植此纲常。嗟公之仕兮。运值逆珰,导帝北巡兮,濒于危亡。公仗节兮慷慨,代乘舆兮气激昂。一去不返兮,摧我肝肠。行道兮饮泣,吊古兮神伤。嗟公之没兮,史不及详。一疏入奏兮,其节乃彰。公其来归兮,式享蒸常。春露兮秋霜,芹正碧兮荔黄。登瑶筵兮绮席,奠柱醑兮兰浆。望中原兮故国,安魂魄兮此乡。公归兮不复,我心西恕兮乱我心曲。陟彼几筵兮,神无怨讟。以妥以佑兮,绥以多福。神来兮林青,神返兮波绿。灵旗翩翩兮羽仪肃肃,驾潜蚪兮霄腾。策神龙兮水宿寝成,其孔安兮复我邦族。严颂立懦兮坐镇雅俗,公孙振振兮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兮,俾尔戢谷。
道光辛丑岁仲春月,上丁之吉。
赐进士出身,署婺川县事,古越后学俞汝本顿首拜题。
依此文看来,则祠非公建,而实申氏子孙所自建也。庸庸不识,以为系公建庙宇,且设公共机关于中,殊属荒谬之甚,深愿吾氏族人可持此向政府随时提及。将主权早日收转,俾列祖之牌位,有所寄托幸甚。
附录祠内匾额对联
于殉节十六人中,独缺其名,无得而称,是为至德。
从请祠三百年后,里修兹庙,奚斯所作,乃曰閟宫。
虎口活父,剑下全君。生民以来,无此忠孝。
天上游龙,人间瑞凤。霜露所坠,莫不尊亲。
&&&&&&&&&&&&&&&&&&&&&&&&&&&&&&&&
代巡胡平运顿首拜题
断脰续山河,一寸丹心,可酬三宗二祖。
危身安社稷,两间正气,不愧百行五常。
&&&&&&&&&&&&&&&&&&&&
思石道副使金陵宗孙申用嘉拜题。
视死如生,七尺浮躯捐土木,
欲生有甚,千秋正气壮山河。
&&&&&&&&&&&&&&&&&&
安化县知县准南后学韩如愈顿首拜题
土木吊忠魂,千古英灵如在。
春秋隆祀典,万年俎豆攸光。
&&&&&&&&&&&&&&&&&&&&
安化县知事唐承祚顿首拜题
志笃忠贞,慷慨一身当国难。
祀崇功德,馨香万载阐幽光。
殿&&&&&&&&&&&&&&&&&&&
古濠后学李敦本顿首拜题
&&&&&&&&&&&&&&&&&&&&&&&&&
贵州藩司贺偶唐拜题
三峡水长流,洗尽腥羶还砥柱。
千秋名不朽,馨香俎豆照丹心。
&&&&&&&&&&&&&&&&&&&&&&&&
思唐后学张明伦顿首拜题
北地风霜寒,千载来吹不散忠臣气魄,
南天日月朗,百世后犹照见孝子精魂。
&&&&&&&&&&&&&&&&&&&&&&&&
婺邑文士荣敬题
岁有百,死无二,共对君亲师,问孰是彝伦至德,
生于三,事如一,独全忠孝义,数公为大道完人。
任福建德化县知县裔孙元继沐手敬书
移孝作忠躯捐土木,
全君报国血食牂牁&
道光辛丑仲冬谷旦 督学使者襄平后学钟 裕敬题
号斗垣,邑之桃符坝人,与兄炳章皆为县学生员。致济匪之乱,炳章散财募士,剿贼洞头岩,庐家岗。维藩常司援应,故所向有功。贼帅申水烟三据大面坡,邹明彪攻之不克,维藩调龙插背劲练攻其前,而密遣生员申成章购通摇彭水贼卡攻其后,贼败奔长安坝,我军追之又奔偏刀水,邑东二百里,贼众尽扫。既而独山降贼田元复判,计署令远长令维藩统协成、洁行二团,并陈元顺练勇剿之,维藩令元顺攻纲子溪,而自攻独山贼垒,多掘土坑,枪炮不能中,遣兵断其水道,贼又有别水可汲,相持两月不下。贼中有贺成宾者,本徐家坝降贼,维藩爱其勇收置帐下,后因事复入白号。一夕忽来谒维藩云:“田元所恃,惟岑头盖募来之数人耳,若啖以重金,缚元献麾下,小人亦得免死归田,何幸如之?”维藩信之,约于山僻处交银,及往被擒囚于伪乡正严相营。同治元年,田署令庆治攻雨坛堡,伪靖山王李治高与严相勒,维藩致书其兄炳章,请退师。炳章不报,治高手书遗炳章曰:“不知县官何故犯我白号地,闻尔实在戎行,尔弟前为独山擒,赖我保全,若能退师,则尔弟可望生还。否则,三尺剑恐不能再宥也。”炳章以书呈田令,乃报书曰:“弟兄私情也,讨贼公义也,来书所云,仆何能强官兵以必不肯从之事乎?足下名列胶庠,当知大义,奈何捐妻子,弃庐墓,而为此不道之事,蹈累卵之地耶,何去何从,仆愿为先容焉,舍弟身为俘馘,咫尺天涯,既赖足下保全,是仆之弟,即君之弟也,生死惟君所命。”治高亦不报,未几遂杀维藩。事闻,诏赠知县世袭云骑尉。炳章号星垣,积功保同知,补缺后以知府用,赏戴花翎,贼平谒选吏部,卒于京邸。
号雪松,邑庠生,居濯水之南客寨。咸丰五年,铜匪之乱,各乡奉札立团,率多虚应故事,惟元贞部,勒子弟悉如兵法,讨擒教匪冉楼二,威望颇著。八年春,致匪杨二掠邑城,屯天半寺,邑令阮文藻檄元贞与生员刘靖宇等分途进剿,元贞由柏香坪渡河攻中路,贼凭高下石势如骤雨,元贞率壮士百人冒死先登,贼弃寺南奔,追之至兰杆子,适靖宇兵由西路来会,夹击大破之。未几致匪胡黑二据丰乐坝,遣其党扬五复陷邑城,阮令奔南克寨,与元贞议攻丰乐坝,以断城贼归路,令桐子园富户申允德出钱,石背丫富户项仁德出米供军,初俱如议。师至镇南桥,而钱米不至,众欲散,元贞激以忠义,直抵丰乐坝,得鹅池寺馈米及文昌达团兵。元贞子廷璧,首先突阵,诸团继之,大破贼军,蹙之丰乐河边,溺死无算。方欲进窥邑城,而协匪贺济泮反于濯水,遂引还。济泮者,本元贞团丁,铜匪梅济鼎陷思南,尝从元贞赴援,而其仇杨小白杀妻子。济泮控于官,富户陈周全为之营救,连年不得直,遂与土匪王代周、李治高等袭杀杨陈家口,各聚徒众,号十大房。济泮自称忠孝王,所居曰太平寨。元贞谕之不从,自以密迩贼巢虑为所并,乃集本团二万人,令覃其恩、陈洪尧攻花台冲,欧阳观贤、向必义攻偏岩黎村,田尚清、陆裕德攻水口寺,而自督大队接应。水口寺者,杨三邦寨也。四面皆田,左为八角寨,右为大寨,相距里许,贼以大炮守隘,与尚清相持,见花台冲火起,贼阵忽乱,尚清乘势突入,连克三寨,斩三邦,其恩观贤等亦克花台冲、偏岩、黎村。元贞大喜,以为贼不足平,遂回砚山坡为从子娶妇。而城贼杨五忽由沙阡子来援,众号十万。元贞仓猝迎战,败入南客寨。形如釜底,贼围之数重,乘高置炮发无不中,从子庆恩赴援,兵败被杀,以手足送元贞,元贞骇绝,夜与子廷壁遁去。贼乘乱入寨屠千人。以阮令还城,元贞与生员李治华入川请兵。十年春,川东道程祖润、提督孔广顺军濯水,元贞率团众先驱,积劳病卒。子其恩,攻拔云峰寨,降陆蛇皮四,又从克太平寨、花盆洞,斩逆首王代周等,戮济泮尸,协匪悉平。事闻,元贞恤赠训导,世袭云骑尉,其恩建昭忠祠于濯水,祀其父兄及阵亡将士。
号静山,思南府饶家坝人(距小岩关数里)。道光丙午科举人,敦尚名节,有人伦鉴。咸丰丁已,刘义顺之乱,以爵率团兵讨贼,识副将邓第武于卒伍,拔为前锋,渡石板溪攻木尧坡,鏖战五昼夜,尽平横岩银匠洞贼巢,军声颇振,进至大尖顶,为刘逆义子刘老么所围,代理府事汪丽金檄人和团唐冠群救之,阻贼卡不得进。半月粮尽,先杀马骡,割死尸煮及皮骨。贼屡说降不从,所部数千人亦无一变心者,既而草根树皮又尽,率兵溃围出。值山水涨,溺死过半,以爵仅以身免。伪师秦黑胡子再陷郡城,分党围饶家坝,以爵与第武表里夹击,歼贼千计,方议乘胜复城,旋以积劳病卒,时论惜之(子继善中光绪己丑恩科举人)。
号居之,婺属齐八甲之茶园头人,龙泉县学附生,才气豪迈,见义勇为。咸丰丁已,川贼刘义顺与江家寨民何恭言谋逆,印江廪生王梦兰、安怡然等皆附之。宅仁告龙泉令茹含章,茹幕曹某,纳贼金斥为争团挟嫌,置不问。未几,刘逆反,陷思南、安化、印江,据城头盖,遣党袭茶园,欲甘心于宅仁。宅仁尽散家财,募壮士,立永协团营,扼守汤坳,又合马头山、长水亭圻诸团,袭安怡然于中岑,燔其积聚。怡然忿甚,与王梦兰等并力攻之,宅仁众寡不敌,败走龙泉。侦里堡屯贼守空虚,攻克之,得谷数千石,号召丁壮,势复振。同治壬戌夏,伪朱王合八逆团众围龙泉,连营四十里,号称十万。邑绅李璠苦守匝月,将不支,茹令征四十八团入援,皆畏贼不敢进,宅仁遣子仕优,率五百人为前锋,而自统大军继之,仕优道入贼营,见数贼方博,问大众何在,或云赴饮某所,或云打粮未归,即杀博者,烧其营。更入一营,亦如之,知贼气已怠。缒城谒茹令,急发在城精锐与宅仁夹击,大破之。初,贼见二营火起,以为援兵大至,欲相抗拒,而悍酋多出掠,仓猝难齐,于是四散狂奔,各不相顾。我军奋力追剿,擒斩数千人,坠崖落涧者,更不计数,朱逆易服遁去。龙邑被围,内守赖璠,外援赖宅仁,十余年竟未失陷。滇督刘狱昭,淅臬李元度,先后援黔。宅仁率团助剿,从克绥阳县城。杨保寨、庙坡、观音山、山梨盖、岑头盖皆有功。元度下札嘉奖,许为龙邑团绅之冠,旌其军为忠正军,保知县加花翎同知衔。子仕优,保千总。
廪生安明修,号西堂,宅仁从弟,力学敦品,疾恶如仇。与宅仁同发义顺逆谋,义顺恨之切骨,汤坳之败,明修被执,至岑头盖将脔之,甫一割,忽闻雷震,贼惧,遂断其首而罢。
婺属陇水武举安浩然,龙泉增生安润弟也。己未春二月,从蒋提台玉龙攻烟卓崖,兵败被执,送江家寨,浩然大骂贼狗,被脔。
廪生罗安长,婺属沙溪沟人,庚申冬从熊焕章攻陇水石笋岩,为伪帅刘么老所擒,至岑头盖被脔。
安化县之大堡人,兄弟四人俱精技击,何恭言反,招之不从,杀其父,大洪奔濯水,闻思南克复,乃归集壮士二百人,号忠义勇军,击贼屡胜。恭言与胡黑二合攻之,寡众不敌,兄弟皆战死。
号玉英,邑庠生,居东门城墙沟,兄弟八人并擅材武,咸丰八年,靖宇兄弟率练勇三百人剿济匪于红丝塘,军败皆被执。伪帅田兴朝谓之曰:“降则不杀”。靖宇骂曰:“吾来取若头,岂降若耶!”贼怒皆杀之。事闻,得恤祀本邑昭忠祠,世袭云骑尉。&&&&&&
国学生,邑之三坑司人,以贩朱砂矿致富,慷慨好施,排难解纷,乡里宗仰之。胡黑二反,邑令阮文藻檄诸团剿贼,学太与火炭丫申乔明合兵二千,进屯淘沙沟,逆弟黑二以数骑来觇。学太凭栅呼曰:“尔等速降,保无族灭。”贼弗应去。夜三鼓,忽来劫营,学太设伏败之。翼日贼大至,而申团多习贼教,斋头申水烟三乘学太出战,纵火燔其营,自后攻之,团军惊溃。学太、乔明亦遇害。学太子士楷、士模收敛父尸,以头在贼所,不敢盖棺,居月余,贼中有怀德者,窃头来归,面目如生,尸亦不腐,乃合而大敛焉。事闻,得恤祀本邑昭忠祠士楷袭云骑尉,求得手刃父者,取其心以祭。
生员,化彰之父,居甘鱼桥,为致匪所执,骂不绝口而死。
邑庠生,大堡人,与千总张凤翔剿贼,马蹄溪遇伏战死。
邑廪生,致匪陷城,胁之降,不从,褫其衣。汉玉骂曰:“吾读纲鉴,从未见有褫衣贼。”贼怒杀之。
字履平,邑贡生,授徒于正安州属之高马头。同治二年,粤匪石达开犯州,相林骂贼被杀。
广西人,充城练什长。咸丰九年八月,独山贼入黄背岩,壮役龚忠,以六百人御之败还,黄令君泽欲出走,陆三呼曰:“吾等衣食婺川,已逾一载,贼至不击,焉用练为?”乃复战于崖前,三斫阵先入,诸军继之,贼败退。三亦战死,百姓葬之书院侧,岁时祭扫。
号东垣,龙邑庠生,居官塘。贼至被擒,送岑头盖胁降不从,遇害。
龙邑庠生,居戴家坝,家贫,挈妻至赶场坪,授徒糊口,因乱回家遇贼岩头阿,夫妇不屈,皆被杀。&
石仟周家沟人,贼至胁之降,大骂不从,与子大珍皆遇害。
邑贡生,候选训导,军兴,为洁行团首,醇谨老成,承办军粮,无论多寡,刻期不误,团民争竟剖之,莫不折服。战守有法,一方赖之,以劳卒。
国学生,同治甲子,邑大饥,时号匪广掠谷米,籴&
于庙坝、独山等场,宗高请得公款,独身入贼中,易谷米而归,全活甚众。
(先大父忠义纪终于此。)
按“忠义”两字,自满清政府推倒以后,民权大张,一般人民深悉国家为民众之所共有,人民即国家之主人翁,论忠则须忠于国,决不忠于君主一人。故民国肇兴以后,并无忠君之事实可纪。至义字,则推衍甚广,亦无专事可述,以后分附孝友诸栏中。
齐八甲之黎家寨人。父学孟,子四人,大元居长,与弟附生作栋,以授徒为业。大元事亲孝,每食必进酒肉,天寒则炽炭于室,温衾枕衣褐以待卧起。父尝患疽,穷乡无医药,大元以舌舐之,匝月竟愈。咸丰戊午,妖贼刘义顺据岑头盖,八甲村寨多被扰。时大元母已殁,独负父腾越水以免于难。又惜字纸,近则手自检拾,远则广送竹箩,劝人收之,父卒年九十一,大元亦年七十,犹号慕如婴儿。
号仁斋,相传为明尚书铁铉族裔。铉死建文之难,族人惧祸,易姓刘入黔,有名文选者,秉铎来婺,遂家焉。文选孙世楷,复姓铁,两传至宁安,父启绪生子四人,宁安居长,与弟宁宗服贾积资五千金,尽以让诸弟,徒手经营又累钜万,诸弟后倾其资,宁时周恤之。老友王泰来负宁安数百金,贫不能偿,每值宁安招饮,常托故不会,宁安觉之,使子弟要之来,尽出旧券焚之。又捐数千金建宗祠,设家塾,广置田庄厘舍,岁收租息,为春秋祭扫,保节字孤,迎师应试之费,皆手订条规,传之后嗣。同治中,大军平黔,以助饷,得保千总,卒年八十六。(以下增订)
伯父石渠公&
天性纯笃,对祖父温清侍养,早为合邑人士所赞许,对吾父克敦友爱,亦殊实为常人所罕及,后得任四川唐家沱厘差。每次寄银转家,分赠诸姑戚族辈,于贫者尤特别厚予,不许家庭隐匿分毫。以故戚族人众觇之无异望。岁癸卯,予父北上,殁于途,柩还,驰讣至川,伯哭泣不视事者,旬日后积郁成痨,竟致不起,临终有哭小屏弟诗四章,(诗载文艺)遍散亲友。噫!非克敦伦理而得情性之至者,孰能与于此乎。
叔祖允厚公&
早年不幸逝世,而天性友爱,有足传者弟兄三人,兄即予祖南屏,弟即三祖元高也,幼年家计寒迫,祖又肄读,三祖年又稚,曾祖父母衰老,病颓无力以赡活全家,朝夕衣食惟叔祖一人是赖,然叔祖毫不辞苦,日入商场小事经纪,晚必怀钱以归,时人呼之为申夺弄云。至予祖成立入邑庠,家庭之责,始归予祖继任,衣食较前粗足,然不久叔祖逝矣,至今伯叔兄弟辈念之,犹觉耿耿于怀。噫!人有一善,后人传之,已觉不朽,况予叔祖有此伦常至德,因续南园纪事,并为附入。
堂伯子亭公&
与伯氏石渠公嫡堂弟兄也,友爱甚敦,会伯氏二次,北上无偕行者,祖恐其途次失事,甚忧之。其时亲谊中又无可托者,踌躇不决,诸旬日,堂伯毅身出禀曰:“是侄之责也,不敢辞。”乃整装同往。试归,渡黄河,伯氏失足堕泞泥中,身陷及腰际,舟人相顾失色,莫敢前挽,渐将没顶,众竟唤奈何,堂伯忽踊身一跃入水中,手擎伯氏翻波踏泥而出。噫!伯氏之不死,堂伯之力也。吾深愿后之为弟兄者,以此为模式焉可矣,况彼苍不负,足能庇其生,而泽其后乎。
予三姑母铁申氏&
字铁子垣公(邑庠生),铁光琪、铁淮清、铁少元等即其后也未出阁,侍祖父即以孝闻。于归不久,子垣公病,割左臂肉和药以进,一服即愈,后其母病割右臂,亦应手而效,三次,救夫复割左臂,不效,一痛而绝。家人多方援救,始苏,待诸子诸媳以贤母称,里党咸赞曰:“当女以孝闻,事夫以敬闻,待子媳以慈闻,真巾帼中希有之贤母也。”
本城商人子,幼有至性,年甫十二,其祖母纪氏患病不起,割左臂肉煎汤以进,一服即愈,髫年稚齿,即能作此孝行之事,殊为难得。
本城商人邹洪太第三子,年十八,母氏聂患病垂危,疆割臂急救,母服后活二十一年。
本城李本琛之女,举人李庆云之族娣也,侍母孝,虽出阁,犹未常离孝养之事。民国三十年,母病,割左臂肉和药以进母服,后其病爽,然若失至今,母年七十余犹在。
生员杨维新之女,茶园儒童安世芳之聘室也,世芳先妻某氏,生子仕道而卒,继聘杨氏未婚,而世芳又卒,氏过门抚孤,恩义尽至,仕道年十八而夭,夫兄宅仁,以孙显名,继仕道后。光绪元年秋七月,巡抚曾奏奉&
俞旨,建坊旌表,前龙泉县知县邹元吉撰词,题额词曰:
“安杨氏,生员杨维新之女,儒童安世芳之聘室也。贞静幽娴,温恭淑慎。夭桃将赋,伤长吉之先亡。农李未赓,痛终军之早逝。仰天一恸,城欲全崩。指日长号,玉思立碎。缘以慈亲,逻守姊姒劝言。因念先室有儿,何怙何恃。孤子无母,靡瞻靡依。怜硕果之仅存,甘茹荼以终老。鸣鸠广惠,不啻毛里之亲,画荻流徽,无愧义方之训。嗟乎!死节之杵臼,曷若存孤之程婴,殉夫之齐姬,何如教子之孟母,彤管所垂,斯人其选。”
吴氏女,年十八适伍立善。六载,立善死,节妇守节,抚孤四十余年乃卒。道光丁未,旌表建坊。举人龚继昌以诗表之,诗云:“吴门闺秀伍家母,秉性自天醇且厚。亲老儿稚家苦贫,青年遽折鸳鸯偶。仰事俯蓄一身肩,篝灯夜绩谋升斗。邻家饭熟怕儿啼,难缺高堂介寿酒。可怜翠袖衣无完,冰霜常耐五更寒。深宵欲哭不敢哭,度此光阴难不难。群雏粥粥幸长成,少年头角看峥嵘。弟兄努力渐成家,门户隆隆气象更。此日无忧寒与饥,当是贤母食报时。享受无多人已死,茫茫天道殊难知。匪苓匪柏生来苦,凄绝芭蕉阵阵雨。烈魄贞魂三尺碣,三尺碣兮一坯(抔)土,富贵功名何足有,须臾变幻同苍狗。惟有节孝千古传,濡水罗山长不朽。”
监生萧学太之次女,适庠生高宣枝之长子,枚年十九而寡,时舅姑老且贫。妇无子女,或有劝其改节者,则以死谢之。未几,致匪陷邑城,节妇转徙流离,生计益困,而志终不变,日夜纺织以养舅姑及殁丧祭尽礼。戚族孝焉,卒年七十四,以从子椿为后。
县属长滩简正发女,年十九适贡生田宏梅之子太泽,三载夫殁。遗腹子宗煋,姑李氏多病,家赤贫,恃节妇针黹度日。致匪陷邑城,节妇负姑挈子夜走鲁家坝,无所得食,采野蔬充膳,姑殁。节妇年已衰,犹作孺子慕。光绪丁亥请旌表,卒年八十二。
&县属泽门田氏女,年二十一,适陈嘉言,生子清文。嘉言客重庆死,节妇年二十四,家贫纺织抚孤,清文业儒有文名,弱冠病殁。节妇依夫族以居,年七十余茕茕独处,戚族罕睹其面。
余氏女,适邑人田泰钧。道光三十年夏大水,泰钧淹死,节妇年二十五有娠,誓不嫁,弥月生子,余成家贫,卖糍粑为活,卒年七十四。
姓聂氏,年十九适伍圣敏,两载生子绍连,而圣敏疾笃,节妇割臂肉和药以进,终不起,节妇绝食四日,将以身殉,舅姑泣谓曰:老人无次男,藉延伍氏祀者抱中孙耳,妇死将焉置之,节妇强起承命,绍连幼善病,节妇忧之,废寝食,而独不使舅姑知。咸同年间,妖匪七陷邑城,节妇挈子出避崎岖榛莽中,备历艰苦。绍连善承母教,温文劬学,为邑诸生。妻刘氏,生子女各三人,节妇犹亲见之,晚景虽丰,未尝见笑容,戚族延饭,从不一赴,即母家亦希往还云,卒年六十五。
举人聂树楷有文云:“节母为树楷仲姑所适,圣敏公又为树楷母舅,尝闻树楷母言,咸丰八年四月,廖田等贼陷城,两家男女皆出走,汝姑负绍连行缓相失,吾父母姊娣投罗溪,汝姑投阳山坝申氏戚家,土豪申顺喜,与吾家有仇,突入戚家殴伤汝姑,劫绍连去。汝姑呼天抢地,日欲觅死,戚家哀之,为出钱赎还。汝姑恐其再至,夜窜荒谷,走罗溪,尝过野渡无舟,手擎绍连行水中失足几殆,遂得咯血症云云。姑尝病召树楷至前,曰:守节抚孤,妇人之常道,吾事翁姑,并不能有异于众,乃翁姑过爱,辄加贤孝之名,深用耿耿,吾死慎无请旌以重吾疚也。树楷自有知识,觅食四方侍姑日少,姑卒时,树楷又客黎平,不得执隅烛,仅得叙所见闻如此。”
生员李深彩之女,王某之妻。同治二年,粤逆石达开窜型家山,烈妇为贼所执,诱之不从,逼之,夺贼刀自杀。
邑之猪头山人,贼首田碧之弟妇也,碧将反,郭氏阻之不听,自缢死。
土溪人,举人宜仁之从孙女也,年十二,父母继没,弟继承,生甫数月,女守贞抚弟幼读壮婚,恩义兼尽,经营先业,家计益饶,年六十余长斋闭阁。亲戚罕见其面。
(原本终此。以下系予所增。)
吾族祖姑也,年十九适吴廷秀,才一年,吴客江浙不得归,家贫亲老无以养赡,生一女尚在怀抱,仰事俯蓄端赖十指,数年有客浙西还者,云吴已亡。姑抢地呼天,几不欲生。未几,翁姑又逝,齐葬并营,心力俱瘁。女渐长成,适符氏。姑命符至浙询问,寻得吴骸骨以归。邑人哀其节志之坚,又嘉其孝亲抚孤,一生尽礼,为之请旌建坊,坊在南门外水井旁,今已倒塌不存。忆伯父石渠公,当年有古风一篇刊坊上,今录之如左:“余年七岁甫读书,得闻大母言大姑。今年束装将北上,家严命根写其状。嗟根何能状大姑,大姑节孝绝世无。相传十九适吴门,检点荆叙与布裙。作妇不曾逾一载,顿教伉俪两离分。吴郎为客走江浙,年复一年归不得。盼断西湖无信音,仰事俯蓄一身侧。最惨翁姑相继亡,空教血泪洒灵床。营葬营斋才事毕,于归促女整奁妆。仰屋徒嗟一无有,乃命符郎浙西走。寻得行人旦暮归,此身或弛担负否。谁料贫家事事非,迎来白骨已成堆。玉环金块物犹在,从此大姑心死灰。吁嗟夫!金石坚,大姑节孝本乎天。芩连苦,大姑节孝谁与伍。既无伯叔可依,又无子嗣可抚,只嬴得三尺碣一坯(抔)土,赖得清风明月照千古。至今里巷犹传闻,没世之名乃盛名,仅陈颠末写其状,尚有高风记不清。”
姓周氏,陈凤廷之妻,邑增生陈其常之母也,质并松筠志怀霜雪。咸丰三年,奉旨建坊,坊在南门外福泉下,与伍吴氏坊上下屹立。先祖南屏公,为题古风一篇,至今依稀可读。诗云:“俯仰天地间,何者为不朽,忠孝与节廉,并堪垂永久。我羡周孺人,不为物所诱。金石固性生,冰霜由天授。当其入陈门,相期共白首。岂料璧双清,顿使镜分剖。无难殉同穴,伊谁抚其后,伯叔既终无,兄弟亦鲜有。孤苦一身当,零丁一身受。所以余此生,聊复事井臼。凡事识艰辛,辄恐形掣肘。课读夜灯前,令读不绝口。课绩西窗下,令绩不停手。课种事东皋,课耕事南亩。本其所性然,历常而非偶。迄今号素封,仪型说亲友。子既喜成立,女亦适嘉耦。夫子如有知,可以告无咎。尤幸受皇恩,辉光贯牛斗。白石凿巍峨,贞珉勒蝌蚪。试问巾帼中,有此几人否?”有对联一副并附于此:“有节秋竹竿青林鸟鹊轻珠玉。无波古井水瑶池冰雪是心肝。”
香芸,桐梓园士族女也,适张氏,未过门而夫死,芸请命父母雇舆一乘,诣张灵成孝登堂,请拜父母毕,遍告族人,遂不归焉。善居积,持家井井有条,以夫弟之子成鼎为嗣,未达成人卒。后又以后家兄弟之子尚金为子,现年已六十余,家累钜万。会城中修建中学,芸慨以洋二十万元为助,地方人拟专筑教室一间,题名曰:“香芸教室”以表之。历任县长及前贵州省长任可澄均有匾旌其庐,实节义两全之贤女也。
适谭永桢,过门十日,而永桢夭。先是永桢病已笃,其家人密不使知,其兄寿萱请于予兄禹畴,乞迎娶吾家人,亲属均不允,嫂氏唐阴怀陷害之意,竟允之。故过门才十日,而永桢遽夭云。姊氏以吾家累代书香,人尽知礼,矢志不嫁,至今已年逾五十。寿萱家称素封,弟兄之产并未分析,乃衣食寒暖卒不相顾,依现在民法规定,女子有分析产业权,姊氏又以两家家声不弱,不忍以涉讼而使堕,宁乏衣寡食饮恨终身,每年仗予给一份田与收,以资度活。予常谓天道,殊甚聩聩,若稍有灵响,其于姊之苦节,报施应如何耶,寿萱之吞产,予之顾骨肉,其报施又应如何耶,录之以示后人。
二妹高申氏&
本城申文华之女。予姑父高蓬仙(名崇瀛邑贡生)之媳,表弟高德培之妻也。过门甫半载,高因事出外不得归家,不丰衣食过度,专赖斗指,至今已二十余年。苦节坚贞,人咸钦重,惜无坊以表之,否则彤管生辉,当不亚于曩年诸淑女也。
(行八人呼为龚八妹)文庠龚伯鸿之女娣也,年十八,适本城申尚仁。才一载,尚仁经商死于外,贞悲痛几绝,誓不嫁,长斋茹素已三十余年。端庄幽静,人少见其笑容,现年四十余,尚在。
人力,学是学,此不学,虑是虑,此不虑,知得不学不虑,脉路任人,只管学,只管虑都是不学不虑。擢滇左参政近溪罗公,为屯田使,公至,与之合并精神,学益进。自言,予昔日工夫亦有起灭,远溪大喝通身汗浃从出,这身汗自是欲罢不能,所著有先贤诸集藏于家,大儒治规行于世。
侍御申公佑传
申公佑,字天锡,婺川举人。正统三年乡试,十年成进士,除四川道监察御吏,出按庐凤,安庆诸府,以蹇谔称。十四年瓦剌也先入寇,塞外城堡皆陷没。巨珰王振挟帝驾亲征,公以侍御&
扈从。约数百人至土木堡,敌已近逼,不敢动,守隘诸将多败死者。帝仓卒命群臣选貌似己者,众推公,公遂冒乘舆,师溃遇害。扈从得脱者数人,而帝蒙尘以全。先是校尉袁彬阴悉奄人喜宁通贼,状告公共图之。公与鸿胪寺卿杨善及彬密谋杀宁,公寻死,善间得脱,而宁降也先,导之掠帝去,复奉也先命,还京索礼物,彬密书报边臣,宁至独石,参将吴俊擒送京,殩于市,其谋盖公先成之也。自幼有孝行,十余岁,父俊为虎所攫,公奋挺斗虎,虎舍之去,父子皆无恙。乡举后,肄业太学。祭酒李时敏与王振有隙,枷示国子监门,公纠诸生疏救之,或畏王振势,持不可。公曰:“六馆生何无一人男子气耶!”遂独与石大用各抗疏,捶登闻鼓称冤,请身代祭酒。荷校六馆生和者千人。因释时敏,人皆难之。景帝立,降敕褒美,录二子入监,兵阻未往。宏治中,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上疏言:“前土木之役死王事者,虽蒙报礼,其间尚有遗珠漏玉,悲贻山石。如井源数十烈君子,骨弃鳞介之乡,名落封简之牍,致有血溅帝衣而不获。颐指鼎鼋,人愁天恫,轸慧复炽。天顺辛已之变,曹钦五丑作孽,幸怀宁伯一扫妖尘,玉烛重辉。虽圣祖神宗,威灵炫赫,而酿此之祸犹必有由。臣伏思之,前御史申佑烈加稽侍中,而报不及一断臂女子,国祀无闻,里中不尝一豆荫袭,忘其裔叶,此其故,臣甚怜焉。良以佑远在天末,子孙望金阙高于天,辟当路不为阐幽也。昔梁公灭淫祀,独存忠孝廉节四祠,使申佑先梁而生,亦必在所深恤。恳祈敕下各道有司,籍其事实条奏,使大典无残缺而追封,谥荫如吴瑾孙铛诸臣,俾世风有激劝,而忠英亦与效灵臣议,至公固不为一御史鸣也。”报闻,乃建祠乡里,而谥荫仍未议行。万历中,邑人萧重望,剑斗巡按宣大,见土木堡忠臣庙,尚无申侍御木主,复疏请,庙祀、谥恤,皆报可,而施行之议未详。敖忠庆梅坡作佑传,称忠节申公不知为赐谥否?明史附王佑传
(伯符申钺章编辑)
性廉赣,接物仁慈,丙午科中式。还家受上征聘,拨甘肃委用,初委两当县知事。到任士绅夙例,必醵金购礼抬盒以献,公不知,见盒内盛一大蛇,以手挥之呵呵曰:“速抬出。”士绅不知,以为公嫌其小也,另换一大者入。公大怒曰:“何事迭以蛇来吓我?”左右曰:“此士绅等之赆礼也。”公问何事须赆,左右曰:“例也。”公曰:“我不用此,速抬出。”须臾,又以银二百奉献。公问:“有何求?”左右代禀曰:“向例如此,各任官均不却也。”公又怒曰:“无事而馈人以金,非礼也。汝等以非礼之事陷我,宁得毋罪乎。”呼左右仗门者,士绅齐集叩邀。公曰:“我临民希望以清廉著,不愿以贪墨名也。向虽有此例,我今废之。汝等爱我,以后祈勿以此类事辱我也。”众绅惊叹而出。在任三年,行同秋水。百姓戴之如父母。上宪查悉,调升平凉府知府。时捻匪正乱,有支匪将假道平凉,城中又无兵卒可调,公乃避居附城民塞中,拟檄直属各县会击之。殊匪等闻公誉,相戒曰:“蔡青天官声好,我辈宁绕道,勿以兵事累之也。”卒未入城。事后上宪闻知,亦并不以弃城之事罪。公任满告归,囊清如洗,薄俸尽以购药材及书籍之类。途次有贼百余人,自山林出,将劫其箱担。公自轿中伸头出曰:“箱担中无可值钱者。”众开视之,果然。问姓字,公曰蔡宇光。众曰:“蔡青天耶,我辈瞎眼矣!”一体跪轿前,连声谢罪。且为沿途知会贼众勿相犯。故公行经数千里,卒无恙以归。归后,犹任罗峰书院山长,数年始卒。生子二,长子世金,县贡生;次子世瑄,壬午科举人。
号艺园,岁贡生。敦品绩学,疾恶綦严,然事过即忘,人无怨之者。尤笃于伦谊。兄弟六人俱早世,遗子女七人,教养婚嫁皆以身任之。年五十无子,其六弟临终泣曰:“吾兄乏嗣,岂天道哉!死而有知,当为吁于神,必得其请乃已。”未几,果生子二。咸丰同治间,号匪之乱陷城七次,县官委公管城防局务,调团募练,动辄数千人,供应无缺。筑推磨旋寨,为邑人避寇之地。暇则集诸生讨论经史,创兴社课。虽干戈扰攘中,犹时闻弦诵之声。事平,主讲罗峰书院,请将叛产拨学,以益膏火。宾兴奖进士类,惟恐弗及。刘令树勋,称为一邑儒宗。子允熙,光绪甲午科本省举人。
县属之落坝头人,道光壬辰中顺天乡试举人。盩厔路闰生太史,赏其文,延为子师。以科场事谪陕西,遇赦归。致匪之乱,剿贼白马山,兵败被执。贼重其名望,欲说降之。绍中佯病不食,乃放还,仍立营白马山。时龙泉之人,颇有传其通贼者,茹令遣人召之至城,以客礼羁留之。未几,发愤卒。
兹将本县自顺治起至光绪止,所有城乡举人及贡廪增庠等尽搜纪于后。
田茂颖& 石马人,顺治庚子科中式第二名,官四川龙安府通判。
李士焻& 辰溪人康熙己酉科中式第十三名,官四川监茶道。父英才。
田仁淳& 茂颖子,康熙丁卯科中式第二十五名,官国子监。
李士煃& 英才子,康熙庚午科中式第十三名。
田仁渐& 茂颖子,康熙癸酉科中式第一名。
李士熉& 英才子,康熙癸酉科中式第十三名,官安顺府教授。
田仁浣& 茂颖子,康熙丙子科中式第十七名。
李士炌& 英才子,康熙戊子科中式第十二名。
李& 至& 乾隆辛卯中式第十四名,官云南楚雄知府。
田宏域& 仁淳子,乾隆己酉科中式第十七名。
唐际远& 横担水人,乾隆丁酉中式第十六名,历官河南大康,四川崇宁县。均有政声。
李暎兰& 淅溪人,乾隆乙酉科中式第七名。北上不知所终。
申允继& 马滚坡人,乾隆甲午科中式第三十名,官福建德化县知县。
崔承业& 沿河司人,乾隆庚子科中式第一名,官锦屏教谕。
曾文显& 丰乐坝人,乾隆甲寅中式第三十七名,官威宁州学正。
申景宣& 桐梓园人,道光戊子科中式第四十名。
聂绍中& 青杠坡人,道光壬辰科北闱中式第十五名。
龚继昌& 本城人,道光癸卯科中式第五名。
吴兆麟& 本城人,道光癸卯科中式第二十三名。
本城人,道光丙午科北闱中式三十八名,历官甘肃两当、宁金等县知县,及平凉府知府。
申绍伯& 本城人,即予祖父,道光己酉科中式第六十一名。
罗亭麟& 板窝山人,道光己酉科中式第十名。
本城人,即予伯父,同治己已补行己未、辛酉、壬戌科中式第六十三名,大挑一等知县。
本城人,同治己已补行己未、辛酉、壬戌科中式第一百九十名,大挑一等,签分甘肃知县。
王者铭& 大平村人,同治己已补行己未、辛酉、壬戌科中式第一百二十三名。
火炭垭人,同治己已补行已未、辛酉、壬戌科中式第己一百二十四名,光绪丙子进士,官刑部陕西司主政。
申瀛春& 桐梓园人,同治庚午科中式第十七名。
王廷弼& 本城人,同治癸酉补行甲子科中式第三十二名。
申文钧& 本城人,光绪乙亥恩科中式第三名。
罗运文& 本城人,光绪乙亥恩科中式第四十二名。
郭雨青& 本城人,光绪丙子科中式第二十四名。
傅东藩& 本城人,光绪午科中式第二十五名。
覃懋功& 砚山坡人,光绪丙午科中式第三十二名。
申宪章& 本城人,光绪壬午科中式第二十四名。
周应光& 旦平人,光绪壬午科中式第三十八名。
龚烂奎& 本城人,光绪壬午科中式第四十名。
罗运松& 本城人,光绪壬午科中式第四十名,旋中乙酉进士。
蔡世瑄& 本城人,光绪壬午科中式第四十四名。
龚仲山& 本城人,光绪戊子科中式。
刘家福& 朱家坝人,光绪甲午科中式。
聂树楷& 本城人,光绪甲午科中式,官兴义府知府。
徐致和& 毛坝头人,光绪甲午科中式。
高崇洲& 本城人,光绪甲午科中式。
申允熙& 本城人,光绪甲午科中式。
申云藩& 本城人,即予父也,光绪丁酉科中式第四十八名。
王济辉& 本城人,光绪丁酉科中式,官山东安东知县及临江府知府。
罗伯珩& 本城人,光绪丁酉科中式。
吴光荣& 本城人,光绪丁酉科中式,官贵阳地方厅首席检察官。
字泰生,本城人,光绪庚子辛丑并科中式,曾留学日本文化大学。官本省仁怀、毕节、正安等县知县。
杨绪昌& 本城人,光绪庚子、辛丑并科中式。官奉天台安县知县。
龚& 煌& 本城人,光绪乙亥恩科中式。官平越教谕。
阮宜仁& 土溪人。
冉深源& 袁家弯人。
李贤扬& 贡。本城人。
李秉乾& 贡。本城人。
傅汝霖& 贡。本城人。
尹连乙& 贡。本城人。
刘长庚& 贡。本城人。
冯贡卿& 廪。本城人。
冉炳奎& 贡。本城人。
蔡世金& 贡。本城人。
聂世杰& 增。本城人。
申泽三& 贡。本城人。
吴子明& 贡。本城人。
李朴山& 贡。本城人。
高元音& 贡。本城人。
吴斗南& 廪。本城人。
高启霖& 廪。本城人。
李纯一& 贡。本城人。
高崇瀛& 贡。本城人。
田光甫& 廪。本城人。
娄官城& 贡。老后坪人。
傅汝楫& 廪。
田洪开& 贡。本城人。
唐钟鼎& 贡。横担水人。
田子高& 廪。本城人。
铁子垣& 庠。本城人。
李毓松& 庠。本城人。
龚汉儒& 庠。本城人。
张国栋& 廪。鱼恋溪人。
车正苑& 贡。本城人。
傅鹤龄& 增。本城人。
陈林柏& 廪。本城人。
罗会琛& 廪。本城人。
申养元& 廪。罗溪人。
徐文魁& 贡。火烧岩人。
李春江& 廪。砚山坡人。
申炳章& 庠。桃符坝人,官吏部。
申维藩& 庠。桃符坝诏赠知县。
覃元贞& 庠。濯水人。
安居仁& 附。茶园头人。
安明修& 廪。茶园头人。
罗女长& 廪。沙溪沟人。
刘清宇& 庠。本城人。
王廷魁& 庠。甘鱼桔人。
萧汉玉& 廪。本城人。
危相林& 贡。本城人。
王植三& 庠。戴家坝人。
王环瑾& 贡。本城人。
黎作栋& 附。黎家寨人。
杨维新& 庠。茶园人。
高宣枝& 庠。本城人。
田宏梅& 贡。本城人。
伍绍连& 庠。本城人。
李深彩& 庠。型家寨人。
唐世雍& 庠。横担水人。
唐国治& 庠。冷家林人。
陈其常& 增。本城人。
纪& 廉& 庠。本城人。
罗会琮& 庠。本城人。
罗会宾& 庠。本城人。
傅东明& 廪。本城人。
龚汉杰& 庠。本城人。
龚汉仪& 庠。本城人。
龚玉润& 庠。本城人。
龚玉成& 庠。本城人。
龚春堂& 庠。本城人。
陈元善& 庠。本城人。
田普堂& 庠。本城人。
谭启宇& 庠。本城人。
尹重兆& 庠。本城人。
冯祖异& 庠。本城人。
聂守真& 庠。本城人。
申文钰& 庠。本城人。
申文信& 庠。本城人。
龚远猷& 庠。本城人。
申文砚& 庠。本城人。
申& 忞& 庠。本城人。
申坤侯& 庠。本城人,官贞烽县长。
龚兆瀛& 庠。本城人,官铜仁县长。
申以义& 庠。火炭垭人。
陈嘉谟& 庠。本城人。
申国昌& 庠。本城人。
龚远馨& 庠。本城人。
汪熙堂& 庠。本城人。
王屏州& 庠。新场人。
王崇南& 庠。皂角兜人& 。
申一万& 增。本城人,即予曾祖。
申宝臣& 庠。本城人。
申味三& 庠。桃符人。
徐启贤& 庠。火烧岩人。
徐文林& 庠。火烧岩人。
陈雪凡& 庠。坡罗山人。
彭奚成& 庠。本城人。
危济川& 庠。本城人。
王伟章& 庠。本城人。
王璨章& 庠。本城人。
申铭章& 庠。转角店人。
申修光& 庠。本城人。
申勤生& 庠。罗斛县长。
文长久& 庠。学堂坝人。
唐采熙& 庠。横坦水人。
陈子嘉& 庠。大路坳人。
赵雪堂& 庠。黄都坝人。
赵恩普& 黄都坝人。
唐兆麟& 庠。本城人。
伍瑶偕& 庠。本城人。
徐世南& 庠。毛坝头人。
伍际隆& 庠。本城人。
王甫山& 庠。濯水人。
王子俊& 庠。牛塘人。
傅瑶圃& 庠。本城人。
傅雄飞& 庠。本城人。
吴正荣& 庠。本城人,官湄潭判长。
蔡汝楫& 廪。本城人。
蔡世卿& 廪。本城人。
危履平& 庠。本城人。
李秉刚& 庠。本城人。
李秉奇& 庠。本城人。
张润泽& 庠。后坪人。
冯家相& 庠。后坪人。
冯聘芝& 庠。毛天乡人。
田应常& 庠。毛天乡人。
左甫臣& 庠。牛塘人。
左应宾& 庠。牛塘人。
徐继贤& 庠。正南桥人。
徐启贤& 庠。正南桥人。
徐宾贤& 庠。正南桥人。
徐志俊& 庠。正南桥。
申少元& 庠。正南桥人。
申尚举& 庠。桐梓园人。
申沛霖& 武举。桐梓园人
申兆麟& 庠。桐梓园人。
申成章& 庠。桐梓园人。
申尚元& 庠。正南八里面人。
傅雅轩& 庠。正南桃家山人。
申卓章& 庠。桃符坝人。
申继先& 庠。桃符坝人。
冯榜元& 武举。毛天口人。
陈金堂& 武生。金鱼寺人。
杨其南& 武举。接官坪人。
龚瀛洲& 武举。本城人,龚煌子。
申文锦& 武生。青岩人。
申少先& 廪。青岩人。
申奕万& 庠。青岩人。
殷相贤& 庠。殷家沟人。
龚玉堂& 庠。本城人。
申壮猷& 武生。桑家坝人。
田相臣& 庠。椿树坝人。
陈小鹏& 庠。黄都坝人。
张志南& 武生。老鹰关人。
冯家秀& 庠。石龙门人。
冯大树& 庠。石龙门人。
冯大选& 庠。石龙门人。
陈子高& 武举。陈家弯人。
冉朴轩& 武举。旧香寺人。
王寿昌& 武生。放牛坡人。
文树堂& 武生。学堂坝人。
敖文峰& 武生。柏杨园人。
李鉴仁& 庠。分水人。
申端甫& 庠。坪上人。
孔德昭& 武生。本城人。
张树楷& 庠。李家坝人。
唐方林& 庠。洞门前人。
李& 琼& 庠。李家坝人。
徐蕴三& 庠。喻家河人。
萧绍和& 庠。沙矸子人。
萧丹岩& 庠。沙矸子人。
萧兰楷& 庠。沙矸子人。
彭寿元& 庠。白碻溪人。
王仁山& 庠。三更司人。
田树其& 庠。五马溪人。
申怀彬& 庠。三坑司人。
冉熙堂& 庠。旧香寺人。
冉国宾& 庠。蒲家山人。
冉国清& 庠。蒲家山人。
申墨庄& 庠。罗溪人。
申彦章& 庠。火石溪人。
左寅楷& 庠。网子溪人。
龚仕惠& 廪生。
王仁淑& 庠。三坑司人。
王兴仁& 庠。三坑司人。
萧仁宾& 庠。三坑司人。
萧子良& 庠。本城人。
王秉燮& 庠。本城人。
杨小衡& 庠。本城人。
邹毓松& 庠。江边人。
龚植三& 庠。本城人。
龚如松& 庠。本城人。
陈顺清& 庠。陈家弯人。
王登儒& 庠。本城人。
敖甫庄& 庠。木梁坪人。
车大用,庠。本城人
敖光廷& 庠。木梁坪人。
易见龙& 庠。本城人。
李荣畿& 庠。淅溪人。
李炳阳& 武生。淅溪人。
田宗炯& 庠。本城人。
田宗灿& 廪。本城人。
田宗焕& 庠。本城人。
田庆培& 武生。本城人。
田庆光& 武生。本城人。
田庆均& 武生。本城人。
田庆城& 庠。本城人。
田兴明& 武生。本城人。
覃如珪& 文庠。砚山人。
覃香谷& 贡。砚山人。
聂大安树楷&
天资旷绝,材艺轶群,弱冠文名籍甚,以故士林多忌之,设组联党阻制其考,愤极奔贵筑,得借其籍游泮,甲午科乡试以文干。前督抚赵尔巽,甚见欣赏,特许入场。榜揭高列前茅,还家讵儒林控制犹昔,复走兴义,投托于当道显者之门。显者,为设帐授徒,于是埋首塾中,专待乘时而动焉。会逊清慈禧后万寿,与生徒备金购彩献颂,蒙大嘉许,奖谕颁来,阖城歆动,显者益礼重之。辛亥革命告成,显者握黔中要职,得委为兴义县知事,在任颇著政声。民国五年任省署秘书长,为省长刘显世所特识。刘卸任亦致仕家居,日只以各中学国文教授及修省志为事,置业贵阳,母及妻子均迁往,卒年八十一岁。子二,并显著于时。
石渠申公讳云根&
予伯父也。中丙子科举人,材器绝伦,而赋性忠厚。除五伦八端,恪遵虔守外,不知应变达权为何事。甫十龄童试辄冠军,举城士子以为主司看祖父情面,时生谤诼。十二岁赴考思南入黉序,犹以为碍情得售。十五赴省乡试,榜揭高列前茅。阖城大惊。于是,谣诼尽息。公日坐萤窗痴于书,及弱冠对祖父犹时露颂态。公车北上,祖为治行装,恐其少,不更事,以银一锭拴腰际,戒之曰:“汝盘费用完,可取此济之,我出此盖恐汝浪用也。”公唯唯。及在京试毕将还,计其银不敷甚,途次典卖诸物,犹毫不记忆,及抵家,祖见其行物萧条。问故,以乏用对祖。问腰中银可用否?公茫然不知所对,解下示之,举室大哗。自后祖恒以忠厚呼之。公诗词书法绝佳,时人论其诗,不减盛唐风味。字法钟王为一时冠。二次北上大挑,拨川委用,初委渝城长安寺厘差,继改调大鱼塘中白沙唐家沱等处,卒于任,时年四十有五。(有诗集行世。)
丁酉科举人也。生性骨鲠,不知阿附,中式还家,犹设私塾为业。与聂大安、罗伯珩等同时阻制,聂考为最出力,或谓聂可为,恐一旦报复。辉闻之,蔑如也。及聂委兴义县知事,驿报传来,阖城俱诧。辉始大惊曰:“斯人得志,吾夜眠不贴席矣。”乃出留学日本,毕业后走奉天,受知于省长张真武。初委安东县事,有政声,继升临江知府。有日使到,绘测地图,辉不许。使曰:“东仨省者,吾日夺之俄人而还中国也,先生何阻制如是。”辉曰:“有吾上命,准汝绘,否则勿相强也。”使嗟而罢。后调桓仁县县长。民五捣袁之役,与蔡松坡等密结,首先发难(功成入革命先烈纪籍,七年终于任。噩耗传来,阖城为办追悼纪念,颇极一时之盛云)。
予父小屏申公讳云藩&
丁酉科举人也。聪明颖异,超绝群伦。幼时二三岁即有神童之誉。祖口授诗词使诵之,记越百余首。以下纪其逸事。一日,仆背负至后街外祖蔡氏(名世暄,壬午科举人)私塾,有学友数人谓外祖曰:“此子能做起讲,先生可予题试之。”祖不信,随指卷中太极图谓之曰:“汝以此为题,可做给我听。”公脱口曰:“敢居圣人之上者,半白半黑而已。”外祖大惊。自是与吾祖缔姻,以先母归焉。又县令张华庭耳公名,令背负入署。张曰:“汝记得何诗可试背。”公曰:“我不特背得诗,还能背戏。”张诧问:“何戏?”仆代禀曰:“某某等戏四五则。”张试之,句叶音谐不错一字。大惊,且赞曰:“南屏先生两公子,长公子已蟾宫得意,此子绝俗超群,更异乃兄,真可谓高帝子孙尽隆准,隆准迥与常人殊矣。”五岁束发授书,颖异之事不可枚举。会觅铁匠打纸刀,匠曰:“闻二少爷聪明甚,我出一对,对成,给汝刀不取偿。”曰:“白面书生谁家子?”公曰:“恐汝诳我,可先予我刀,匠予之。”公出门大声曰:“黑头铁匠我的儿。”七岁赴思南童试,王司惊其稚,及睹其文,击节曰:“吾今复见神童出世也!”拟取之时,本县沙磏子,有萧姓一童九岁,亦赴考,并称许召入,萧见主司夫妇均在,并拜之,公则不拜其妇。主司曰:“汝又何不并拜?”公抗声曰:“男儿头上有黄金,岂肯低头拜妇人。”主司大惊曰:“此子心志太高,恐入后目底无人矣。”曷抑之谓曰:“汝文在萧上,当入。今暂置之,来科再给汝也。”长成,除六经精擅外,兼通算术。清末取才,文算并考,凡与公谈一席,获数言指授者,无不售。丁酉中式,应大定知府戴斐章聘,主讲文峰书院,生徒三十人。光绪二十六年,府试入泮者二十七名,儒林推教材之善,莫与伦比。卒年仅三十六岁。著有算学、蒙求两集行世。婺人赞其生平谓:“天生申小屏,前无古,后无今。”可见实千古以来一绝无仅有之人也。各地名胜题述颇多,家中诗文集未刊行者约十余种。惜戊辰城火后,毁灭无存,现推磨旋有石刻诗数首,录载文苑中。
乙亥恩科举人,英才隽拨,无与伦比。少年场屋有煌在,无敢怀抡首之望者。赴省乡试未入场,先将解元灯笼挂出,亦无敢稍与诋议者,其自负傲视若此,惜不修德行,坎坷殊甚,七赴试场,均落第归。归而见母,母必大喜,盖平素逆,母之心已伤忤至极点也。据云,煌每起行,母必于其家先前焚香击罄,而祷曰:祖宗有眼,龚煌勿中,如中我为母者恐无以为地也。故煌每入场作文,必昏罔迷乱。初拟稿三四次,均弃掷不用,必至练极不懂,始喜而录呈。而试官则望而不知其所以谓也,至拾其掷稿者,榜揭高列前茅,前后总计下二十名。后幸学院闻誉已熟,至乙亥恩科始勉予取录,然犹谓人曰:“若论其疵点,又不应予取中也。”至此人若以所叙事实论,则不应为之列传,但其才高调绝,称颂士林,实为贵州之有数才子,故纪之,俾为婺邑文人生色。
龚朴园玉芳&
性古朴,善建设。民国元年,值反正之初,匪去兵来,城民被扰不堪,乃独力创修新寨。初,民以为其地矮小,且附城较近,又后连钟家寨,凭高击下,恐不足以资防守。园毅然力建,厚其墙垣,殆成,居然坚绝。于是助资者、搭股者、翕然附从。一时城中富有之户,无不赖以迁避焉。至今乱则往避,靖则还城,数十年实利赖之。又南门两湖会馆“禹王宫”前修置颇备。咸丰八年,匪七陷邑城,毁于火。园聚资葺建,尽复旧观。先伯父石渠公曾为序其事,泐诸石,实热心公益,而有福利于民生者也。
李泰生讳庆云&
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少颖异品正行端,其岳龚朴园先生识拨之,于童年教抚兼至,卒抵成名。民国三十年任仁怀县知事,到任时匪乱正亟,公率驻军营长杨,分头痛击,擒获立正典刑,计前后共歼二百余人,各地匪徒无不销声敛迹,竟赖以宁主。乡间有到城诉讼者,不须入署。每夜微行过街以一便椅为坐,使与解决。如遇大案,须双方到庭,审讯时,先生必坐大堂,务使老幼百姓知其秉公处决,并无一丝徇情左袒处。故每一案结,百姓颂声如雷动。在任两年,德政碑之竖立至达八十余口之多,上峰查知,以先生材能关系国计民生不小,历调毕节、正安各重要阙分,实民国开元以来一瑰奇卓异之县长也。
龚伯鸿远猷&
邑庠生。宣统二年,任书院高小教员四年,出外历任各地厘差及总办等职,每思有以福利桑梓。民国二十六年丁丑,慨吾婺图书馆尚未设立,出巨资为至上海购书三百余种,电本县派员往运。时县长为萧勋华,有罚款于卸任时将携走,婺民拦阻交出,请彭君彦猷往运,并添购书又三百余种,于是本县图书馆始告成立,迄今犹存。但其中书籍有残缺而无添补,吾深愿后之有位君子,随时注意增购,俾此馆期于永久,而婺民亦受惠无疆云。
县长也,民国二十七年莅任时,婺邑无中学,乃委命陈涛将孔庙改建。殊并无的款可支,陈乃搜提各庙庙产及绝产拍卖,但控陈之案无虑数十百纸,熊卒不之理,期年而始告落成。陈固善于罗掘建设者,而犹妙于熊之能委托腹心也,是均策万世之利者,用载之,俾永千古。
申伯辉文钰&
邑庠生。举人申允熙之子,为人豪放,作事多毅力。光绪三十三年丁未,科考方停,各地纷纷创办学校,发轫之初,苦无的款可资应用。辉乃向民间挪借,聘傅雄飞(邑庠),傅瑶圃(邑庠),申味三(邑痒)等为教员。假东泉寺庙宇,遂设一崇德学校。时城中士子均科试遗才,正无所归附,尽趋而就业焉。计办两期毕业,为时约六年。城中名士罗时泽、申禹畴,曾广英、铁少元等尽出其门,亦乐育人材之俊杰也。其弟文壁,入贵阳学,东游日本毕业于士官大学,与杨柏舟、唐继尧等同期。少年英锐,极有作为,因染痨瘵遄归,卒于家,士林惜之。
按婺邑自古文事武功砰訇彪炳者,颇不乏人,只以县志千余年失修,遂致有证可稽之人物,亦为他县所窃有,后世转载相仍,竟无有人揭证其非者。除侍御申公佑祖,世居火炭垭,幼有奇迹,祠有特诏,生斯祀长斯不容假借外,他如宋之敕赠少师忠国公田佑恭,宋于观于墓志铭中,明纪为葬公于婺川归义乡(今池头坝)西山之原,附祖茔也。而思南府志载,为思南人。明思南副长官李公盘,云南巡抚敖宗庆为作传,侍御申公佑公之甥也,忘年与之友,则盘为婺人,夫更何疑?考县北四十里之辰溪巨族李氏,与火炭垭申氏,世为姻娅,盘公当系辰溪籍(其先世自京兆迁来)。又宗庆文中有云,其曾孙湜之(参政李公渭字)奉状属予传,则渭乃系盘公之曾孙。又县北慈化寺,有明探花李渭碑一口,历叙贵州山脉、河流及本籍甚详。则渭亦婺人也,而思南府志志盘为思南人,德江县志直指李渭为德江人,殊属谬误之甚。志思南者,当时从其郡,不从其县,犹可说也。志德江者无因无证,究何意也。故予今照古著更订,并附录各著于后。希望后之编县志者,有所借鉴焉。
宋敕赠少师忠国公田佑恭墓志铭&&&&
宋朝请郎& 于观
故通侍大夫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州事、克夔州兵马铃辖兼珍州南平军沿边都巡检使、赠正任保唐军承宣使、再赠开府仪同三司少师忠国公,以绍兴二十四年秋七月九日薨。越十有七日,诸孤奉襄事葬公于婺川县归义乡西山之原附祖茔也。时,观备员黔贰,熟闻公之威名重望,仁恩厚泽,恨不及见,而公已殂。未几,其子汝瑞,以门人李庄述平昔所纪公之事实,属观求状。公讳佑恭,字子礼,威名有素,未受命间,靖州失警,以急来告,乃父当行,阻疾,弗克进。公曰:“谚有之,养子所以防老也,吾敢辞难乎,代父而往,死无悔矣。”元符二年,以善干蛊,授练使。正和二年,黄杨洞酋首冉万花四族不轨,侵犯黔州,残民掠物,大为边害。郡将陈括知公之雄,乃召委其事。公既承命,躬领家僮,自备糗粮,收冉万花,俘杨文胜、冉万僚、万朝、路洗王等归至郡城,戮于藁街。朝廷褒其志勇,特授成忠郎,充思州边西巡检。五年,统义兵策应泸南,遏绝杨维总之暴。以功转武翼大夫,加荣州刺史。八年,救石泉军,至白沙寨,退戎兵,以功迁武节大夫。凯还,被召赴阙,迁武德大夫。重和元年,建筑思州有劳,迁武功大夫。宣和元年,授泸州兵马铃辖,再承诏朝参,加忠州团练使,赐金带器币等物,宠赉优隆。朝辞,加贵州防遇使,差充成都府路兵马都监,同管两路巡检,利州住扎,以母老乞免,再充思州边西巡检。建炎二年,兼知婺川县事。公化鄢未宁,知兵不可戢,且遇时乏军储,以万缗献助,朝廷以为有忧国之心,升右武大夫。王辟寇归州,图入蜀,哨聚者众,其锋甚锐。公统兵收王辟,复收郡邑,蜀赖以安。绍兴元年,覃恩迁中允大夫,再赐金带金币。已而桑仲、郭希叛于兴山,图蜀,与王辟同,而军势倍之。公复统兵击破,迁侍中大夫,以功转五官。绍兴二年,以保蜀劳勋,加华州观察使。三年,金人加犯梁洋,四川宣抚处置使张浚,会集诸路将御之,公被檄行,无逗遛。既至,金人望风退走,赏军器鞍马等物。迁通侍大夫,知思州军、州事。七年朝廷以公抚循夷民,备见勋劳,赐玺书、金带,明年,以母忧解官。又明年,被命起复,仍领州事。十一年以累大功,加边郡承宣使,又迁奉宁承宣使。二十四年,以疾薨于正寝。赠正任保康军承宣使,赠七子恩泽。乃命子汝瑞袭守。后以两郊大礼,恩赠开府仪同三司少师忠国公。当疾,召子孙立于前,诫曰:“吾自入仕仅五十年,历事三朝,治郡九域,建功立业,始终如一。今爵高禄厚,无愧无怍,尔等子孙,当效祖考,勤修乃职,慎守边方,安集居民,匪懈匪怠,勿违。”观仅依事实叙之。铭曰:“维思为州,实古黔中。田氏世领,肇唐永隆。有闻家声,刻铭在钟。传逮正永,当宋熙丰。除乱翦寇,庸亢厥宗。云聚鸠散,军枭臣雄。庆流三世,生少师公。子礼其字,讳曰佑恭。孝不辞难,代父匪躬。冉万四族,跳梁螖螽。戮于藁街,资公拆冲。解卜漏围,晏州讨凶。安宁播城,遏绝维聪。乡国连筑,白沙退戎。击走郭希,挫桑仲锋。不一其书,伟哉骏功。再朝阙庭,晋接春容。锡赐承宣,赠开仪同。剖符郡国,禄厚爵穹。策勋立业,无愧始终。少师之生,勇气贯虹。死而不泯,神明兴通。旗帜隐显,恍猶公逢。溪夷震詟,克靖四封。何以致之,曰惟一忠。资尔云来,无添乃翁。监此哀铭,永永无穷。”
注:此墓志铭与思南府志载墓志铭,有缺损。有的字句亦有不同。
副长官司李公&
盘死节传&&&&&&&&&&&&&&&&&&&&&
西南夷有曰镇溪竿子坪,邛僰裔也,尝弄梃锄,副长李公盘从师徂征,卒于师。曾孙湜之,奉状属予传。愚少时,亦闻其概而窃敬慕之矣。兹夷近复倡獗,流毒诸郡,勤兵已五年余,尚未底绩。乃憾慨今昔,按状而传曰:公讳盘,袭副长官,其先宗兆人。宣德间镇竿苗叛,命大将往伐之。贼引匿山中,持久不出,人皆疑怯。公毅然率孤军深入,遇贼数百,公策马奋击,斩首数十余级。贼四集,援兵不至,遂被执。公素勇敢,贼畏而恶之,及执公,贼曰:“汝铜仁李耶?思南李耶?”贼旧为铜仁辖,铜仁李善抚之,故云。从卒以铜仁绐之,贼欲释公,公厉声曰:“予思南李,岂畏汝耶!”从弟百户李邦政,告急于德江副长官杨朝海。朝海,公姻戚。比二人至,公已遇害。邦政以石置树间记之。久而树合生夹石,夷人夜过树下,闻空中有点兵声,以为神,立祠树前祠公,号其地为留石坡。榇归窆府治西北十里人同村,后世子孙称为留公坡。公所披铁甲铁片,各有铜铃。所乘马高五尺,性啮,人人莫能近。公冠带乘之,则步骤如常度,披甲据鞍铜铃齐鸣,则奋跃叫号,如战阵之状。公虽武夫,乐与衣冠之徒游。御史申公佑公之甥也,忘年与之友,每论及时事,公大声曰:“身蹈白刃,血润野草,然后不愧舍生取义之道。”申公曰:“大丈夫当如此卒之。”申公亦死义于此,人皆曰二公素志云。赞曰:士死事,大夫死疆圉,分也。时有职事守疆圉者,居则食若毛役,若力嚣然以为分所宜有,又从而敲朴鱼肉之,一遇有警,即惴惴首鼠,惟恐其将及已。甚或射利邀功,偾事殃民,皆不暇顾念,况望其服勤以死哉。噫!视公当何如?春秋之法,大夫卒于师则卒之,公可以卒书矣。若子孙世有疆圉职事之责,将无念尔祖耶。&&&&&&&&&&&&&
参政李公渭传&&&&&&&&&&&&&&&&&&&&&&&&&&&&&&&
李渭字湜之,生有异质。十五病肺,孱居小楼,溽暑散发箕踞。父中宪公,尝以母不敬饬之,即奉而书诸牖目,在以资检束,第觉妄念丛起。中宪又以思无邪饬之,即奉而书诸牖。久之,而妄念渐除,恍惚似有得。及下楼与朋友笑谈楼上光景已失。于是专求本心,未与人接,自问曰:“如何是本心。”既与人接,又自问曰:“本心是如何?”嘉靖甲午举于乡,萧然布素。计偕以一仆自随,读孟子伊尹耕莘章,则曰:“尧舜君民事业,自一介不取,始交际岂可不谨。”癸卯蒋公信视学贵州,公谒之,因陈楼上楼下光景。蒋公曰:“楼上是假,楼下与朋友谈笑却真。”至一介不妄取。蒋公曰:“此犹然,楼上意思在硁硁,然小人哉。”公愧甚,以为学十四五年,只成得一个硁硁小人,不觉面赤,背汗淋淋也。由华阳知县和州知州,擢高州府同知,至则谒湛甘泉先生于嵎峒中。尝廉宿州公署,梦三蛇绕身,亟挥丈蛇。乃走诘朝、合浦,吏以美珠进,化州、吴川吏以兼金进。公皆叱之笑曰:“三蛇梦破矣,金珠非宝,固吾人蛇蝎哉。”擢应天治中南户部员外郎,知韶州府。
先是韶有二源之役,萑符之警未殄,公集诸寮谕之曰:夫子告康子“不欲”二字,千古弭盗张本。倘多欲,则身为溪壑,竭民脂膏,不足以填,百姓安得不盗?弭山中盗易弭,心中盗难。敢忘自责,闻者悚息入觐。过麻城,从楚侗先生登天台,楚侗示八语近道之,资载道之,器求道之,志见道之,眼体道之,基任道之,力弘道之,量达道之,才八者阙一不可。对曰:“渭与八者独愧见道,眼未醒耳,锲必为圣人四字,印而布之。”海内尝曰:“孔子无意,孟子不学不虑,程子不著纤毫,人力皆是不安,排知母意脉路,即日夜千思万索亦是母意,知母纤毫人力脉路,即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如此用力实无纤毫。
嘉庆二十五年夏,大水淹没三百余人,壤田庐甚多,按察使、粮道皆亲至勘灾发赈。民间谚云:五月初八,一水而括,先来粮道,后来按察。
道光三十年夏,大水坏田庐甚多,淹毙二三人。
咸丰五年冬,地震,墙屋桌椅皆摇动有声,逾年有致济匪之乱。八年,致济匪两次陷城,居民四出逃避,及冬始归。白骨纵横,秽气积郁,遂生疫瘟,患者先寒后熟,与疟疾同,而投以止疟之剂,概不见效,重者三日即死。又有虫似蚊,而小身,白嘴黑齿,叮人膝骨起小泡,奇痒,搔之即破,数日溃烂,若杯口大,血流如注,有死者,年余乃止。
同治三年春,大饥,斗米值银三两,饿死无算。夏,大水,时邑城民房尽为贼毁,田亦荒芜,但无所为灾。
光绪十三年夏,大水,淹死百余人,坏田房甚多。思南府知府周继熙亲至勘灾请赈。
十四年六月初四日,酉亥,有星白色,首大如斗,身长六七丈,自城东横行自西而没,其行甚迟,亦不甚高,若从屋脊过者。
二十二年夏,天雨椇(谣云:天雨粟,鬼夜哭,天雨椇,鬼哭泣,夜鬼白昼满天下。相传道光年间,亦雨椇)。
二十三年夏,大水,淹死数人,坏田房甚多。知县赵崇晋请赈,巡抚王委侯补知县江良醇来散赈。
二十五年,邑多豺,每黄昏时突入乡村城市,伤小儿豕犬甚多。
二十七年大饥,斗米值钱二千八百文,饿死数千人。知县聂定中请赈,巡抚邓委同知沈国良来赈发。
县城西伍家崖,相传有蟒大十余围,长数十丈,身黑须红,头有角,月明人静则出,民常见之,谓头已临萧嘉墙,尾犹在崖下。嘉庆大水后不复见云。
县属板丫坪,有丁木树叶似楠,四季不凋,逢国家大庆典,则叶一易,邑中有登科者亦然,惟中者多,则全易,中者少,则半易。
县东城上有双檬树,大合抱,高数十丈。同治初,土崩,树随之下移丈许直立不动,双树本有参差,自下移后,乃并立至今,青翠不凋。以上光绪以后诸记载不知何人所续,按此记异,止记天灾时歉,对人事物质及神怪诸异,并未备载。今予则凡县中所有,并一切而搜纪之,合并声明。
宣统四(三)年辛亥,夏,四月,有慧星横亘于天之西南角,头南尾西,长丈余,历半月始减。八月武昌事起,满清退而民国告成。
民国十四年乙丑,秋,八月,火炭垭龙塘坝,有物如牛状,浮水面,只露其背,有白云一片随护其上。城中人竞往观之,十余日后大水,始不见,咸谓为犀牛出现云。民国十二三年甲子乙丑(癸亥甲子)均旱,大饥,米一升值钱八百文,城乡饿死人甚多。
民国七年戊午,黔军谷章甫兵一连驻此,扎城皇庙,入三日渐有病者,然不过一二人,七日病至十余人,此好而彼又困,人有谓其神灵,请改扎他处,谷不信,至二十日后,死者日一二人不等,月余死者将及半,大惧。禀于神前,克日迁出后犹以一匾献神前云:噫!此日之神何其灵也。今则毁其像,而易其庙,并不见有分毫灵异矣。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冬,十二月初八日场期,有一人在县府门口忽然倒地,面躯黑口鼻均来血如染,急症者逾时始苏,叹曰:予命不永矣。适见一人偕阴差带予至阴府云:予三世前伤其命,寻觅历湘滇诸省均不见,今始寻获,非索命论抵不可,予邀求阴主者请缓,旬日回家料理一切,主者允准,词谕至严,恐十日后予不复睹人世矣,言毕四肢瘫软不能行,雇人背回家,其家住桐木岭,距城仅十五里,家人见状,咸谓其病后神昏,信口胡言耳,不之理。至十八日病者与家人围坐火铺上,病者向外视曰:阴差与原告持练至矣,状至瑟缩,家人等骤起,阖门加以重扃,并守护之不去。病者曰:其练由壁缝掷入矣。众视病者色乍黑首,偏身横仆,如有人曳之,至壁缝者,身主上壁,足犹拖曳于地,而气绝矣。尹小乙先生闻之,谓予曰:伯符,此事太确实,当其倒于地,醒悟时,予及城中人共见之。十日后死于家,又不爽累,黍可记之。为世之阴果,劝予闻而异之,为濡笔记于此,但予终不信有因果报应也。
克天坝老鹰岩处士田庆顺,活一百零三岁,其妻庄氏九十六岁,生子五人,长子田兴泉沿河文生,六世同堂,共一百三十余人。庆顺夫妇同卒于光绪戊戌年,虽属年事久远,殊为人中之瑞庆也,录之以备一格。
克天坝有杨田氏者,生三女。长、次女所适,均惬氏意,惟三女婿贫,性傲,氏忧愤成疾而卒。卒后一灵不泯,至该地场上托生田三老板家为子,两月即卒。又至某(轶其姓名)家投生,不久亦卒。后突见其三婿于途,附其襟带以归,见女嚎啕大哭,声震一室。三女惊问:“谁何?”鬼云:“我尔母也,念尔不释,是以来耳。”女闻惊悸而泣,问母由何处来?鬼云:“田三老板欠我钱百千,我已收讫,某欠我钱三十千,我亦收讫。”人见其语声凿凿,咸与问讯,鬼一一应答如响。远近之人闻其异,竞来观之,甚有与其诙谑者,终日大哗,喧闹一室。婿请巫收逐,毫不应,后卒。将其女另嫁,始寂然而息。
光绪十八年壬辰,务邑城乡豺昼出伤人无算,入夜老幼不敢上街,乡中则阖总领事门加扃,犹时遭入噬。县令刘树勋拟文祭祝于东城外马道子山王位前,越日豺颇敛迹,事之灵感,虽属子虚,而怪异殊,足以纪也。文云:“惟神本聪明正直,而一冠人民政事之,三威镇林峦百兽于焉,警伏情殷报赛,三农长隶帡幪,慨自经乱以来,祀神或懈,以致豺狼当道,尽逾岩穴而咥人。狐豕成群,每踄田塍而犯稼参横,月落忽来,呼啸之声,锄雨犁云,时肆爪牙之利。孩提闻之而梦惊,长者谈之而色变。本县奉当今天子命,作斯邑父母官,虽无百里之才,深惜万民之命。仪诚不腆,神鉴微忧,尚祈佑我藩篱,偕昆虫兮,咸若无使伤我民畜,驱虎豹而远之,尚享。
吾兄禹畴,早负才名,压倒时辈,生平厄于遭际,年四十犹困守不出,后予在省垣二十五军军部,充任编修,将委出招兄到部继任,未几卒于部。舆归葬上坝,与二兄壁元之冢相邻,其生平著述散失无存,予尚记其戏作送穷文一篇,文势峭拔,句调雄伟,转觉韩昌黎求仕之作,长而无力,兹录之如次,送穷文:“伏以,上天号至德之尊,后土蕴广藏之富,而人诞生其中者,盖与天地同鬯而同修也。今者予年五十,遇不显扬,揆之命穷,则生于富贵之家。问之时,时穷,则正天下有为之候。学为文,文穷,亦可谓无往而不售。责诸智,智穷,则可谓聪明时中。交文穷于友,则无不系显达之人,而五者偏触类皆穷,毫无所展意者,岂汝等暗中为我祟也耶?吁!何汝等不予谅之甚矣,今特拟为文,以与等约。窃闻圣贤立训,莫结冤家,释道遗文,广求解脱。汝等速各离予而去,各祷诸上帝之前,以求来生投托富贵,志惬名高。如汝等必欲缠予,予来世亦必缠汝。冤冤相报,将至何时始已。况予年届知非,时光无几。汝能释予,予亦必释而无怨,从此冤仇两解,正轨各寻。行见坐稳行端,生来莲花步步。左宜右有,开出善道。头头毋负幽毋负明,又何怪天地不予裕也哉。”
龚淑文汉仪,星桥先生之第三子也,为邑庠生,生平傲世薄俗,落落难合民伍。捣袁功成,推原祸始,皆系阿附之流妄欲鹰开国大位,今一朝事败,立足无地,乃戏拟阎罗王召祸首等速行归阴启事,笔意新颖,为士林所雅重,录之以博一粲。《阎罗王请祸首等速行归阴启》:“窃维公等造祸祖国,贻害同胞,志士腐心,仁人切齿。群思食公等之肉,寝公等之皮,以杜乱源而消祸水者久矣。不意当道,犹为姑息,以致公等得籍延狗命。但举世冤愤之气,不能上通于天曹,乃竟下彻于地府。致令丰都死囚咸思蠢动,谓以公等极恶穷凶,尚邀宽典,则彼等之罪亦在矜疑。余聆悉颇觉难于应对,因思公等既已贻臭于人间,大可藏拙于地府,谨治延于刀山之下,待佛征尘泛棹于奈河之滨,候载行李望乡台畔,犹堪仿佛当年铁狗村中,尽可逍遥永日。女青亭品艳,仍然玉软香温,剥皮亭纳凉,犹是花柔草腻,况攀龙奢望,既已遗恨于生前,而附凤痴心,何难少酬于地下。吾知四百兆国民,同声欢送十八层地狱,一律兹命拘魂销命二使,手持牌票,前往恭迎,希即连翩速贲,勿俟持叉五鬼再行催请也。十殿阎罗同启。
夫俗传怪异,每为智者所不道,但欲不记,又觉是本县实有之事,且系一种祥异,又为务人所乐道,故姑搜记之,以见由来有自云。
务川城北之三十里有一龙井坡,相传有龙伏其中,宋太宗之世卞梁帝都,宫殿失火,宫人正营救无法,忽见有龙一条,金光闪烁在宫殿之上,盘旋喷雨。又见一人异常矫健,飞腾踏火,步若凌空。须臾,火化为二人,立殿上宫。人问之,一曰:“吾坐务川龙井坡。”一曰:“吾坐务川城皇庙。”言讫皆不见。后诰书至务,敕封龙井坡之龙为护国金龙,城皇为辅德大王,准穿龙袍(后世城皇改辅德大王,穿龙袍自此始)。至今务人每至两处,无不心存敬畏,怀此一段故事,实祥异之事实也。
东泉寺,建于清康熙时,其右手&
园中挨墙,有古井一口,井上塑龙一条,颇生动。方丈某,微有道行,一日大雷雨,庙中屋瓦簸荡殊甚,某大惊,急出视井中,见井底有龙,像墙上之龙,夭娇作对舞状,势若欲走,某惊极,急返庙中取大灶锅一口出,覆井上,命徒众急筑掩之,后移其井于墙外,至今后人相沿传说,妇孺亦能口道之。
伯父石渠公,壮年家居,一夜寝酣,忽见一人如皂隶状,肃候榻侧,恭禀曰:“请老爷移驾。公莫知所谓,不觉与之偕出。”方至门,则有骡一匹,鞍鞯具备。皂曰:“请跨之。”公乘与具去。未几,入一庙,见殿上班列严整,中虚一位,左右恭请升座,公问何事?左右曰:“主者方有事,天曹嘱迓君,代决案囚。”公视殿下,候审者甚众,一一为讯判毕,仍以骡送公还所,别,左案吏叮嘱曰:切勿为外人道也。未几,又来迓,如此不计数次。忽一夜,讯案,至本县刘某,公讶其与某合犯由,为掺杂伪银事,及带到视之,果刘某也,盖即本城中街之银匠也,法应杖,命杖之,刘在下呼甚惨,公忽存悯念,陡见殿廓左侧铜柱崩裂,烧及殿台,公大惊,无所为计。左吏曰:“请公存正念,则火自灭也。”公急正心诚意,果寂然而息。信如聊斋之李伯言,又不识蒲留仙从何而得此,实纪也。杖毕,公视卷注,为当绝嗣不夺其算,公又觉恻然,乃向墀下宣与知之曰:“汝能改行,吾将宽汝判。否则,难予宥也。”刘叩头至,再曰:“不特改行,且愿改业。”公谓曰:“如此俟汝五十后不再犯,当予一子承祧。”刘叩谢,时刘才三十。公还,并不向一人露语。忽一日,刘因事谒祖父,见公伸谢关恤,不觉屈膝,祖讶问何事?公嗫嚅莫对。祖促之,公平昔以孝闻,不忍再秘,乃直告之。祖时褒谕有加,但冥司至此永不再迓矣。后刘果弃其银匠业,至五十始生子,子又生一子,予已见其两世单传也。至今务人个个具常道之。刘氏之子见予,亦随述其感谢之意,并未敢稍存隐匿。而予伯氏之子孙竟式微矣。噫,天道果有知耶!抑聩聩耶!予未敢必其究竟。以上出务人茗话。
文昌阁后之地仙。务川向无仙异之事,惟文昌阁后之地仙,不啻如电光石火瞥然一耀。相传乾隆时,予祖父值童年,读书于书院,去来均由文昌阁经过。有一老道,约五十余,布袍草履缓步阁前,见祖父必问讯,如是相见已熟。忽一日,袖出一小册授祖父曰:“汝持此回家秘藏之,终身福利不浅矣。”祖果受而藏之,一日偶为曾祖父所见,中载盖符箓密方之类。大惊,问所从来,祖一一为具陈之,曾祖曰:“汝以后可叩其居止,并为求一不死之药,俾永汝寿。”祖大喜,见道人坚问之,道人笑曰:“来,吾示汝。”同至文昌阁后,指一石谓之曰:“吾居此石之下。”言讫,以手揭石,跃身而入。须臾,石覆人渺。自此之后,永不复见其形影矣,所授之书,终祖之世,伯与吾父均宝而藏之。阖城人士无不知吾家有仙授密册。父逝之后,吾兄弟均幼,不知保护,被兄擅借与人。南街王友益,兄之学友,也曾借去阅过,尝为吾言如此。至今人能道之,而不见其书之所在。
邑城靠北之波罗山,荒冢如林,然以前并无他异。自民国七年而后,突发见磷火一朵,于夜八时前后,由山半或城皇庙后燃起,沿路而上,如人持灯夜行状,至将翻坳口,又复倒行至左山之腰始泯。然而息不分春夏四序皆有。每出见时,城中人无不伫而视之。相传有一猪贩,牵两猪至山半,突脱索而逸,贩觅得其一,后持灯觅遍两山,卒不见此一只。当其行走丛冢间,即已胆裂心惊,面无人色,后回家,家住桐木岭,不两日即死。是即此鬼灵魂不散,夜往复于此山不息云。
夫堪舆之说,要说是真,而迎师迂葬者,茫无响应。要说是假,而葬着吉穴者,一发如雷,几有不可响迩之势,是中国之神怪哲学也。兹姑不究其是真是假,只就县中怪异之实事,举而述之,俾览之者,亦见可信而不可信云。后街李子卿兄,有祖茔在二龙抢宝,宝上遇吴姓庄户置三棚于坟前,盖用以瞭窃黄熟之盗贼者也,逾时已阅一年,李妻邹氏忽有孕将届临盆。一日,李至坟,突见三棚,大怒,喝吴速拆,且拆且骂拆竣而归。妻忽叫腹痛,须臾,堕下一胎视之,中藏三子死矣。不料坟上三棚竟应其妻腹中三子,怪事也。又本城中街贺少章,其父葬于东门外黄泥垭地,师谓其地不佳,贺力请另觅,隆仪厚礼,如事尊亲,越半载,觅就迁葬讫。阅五月,其女忽殇,八月子亦殒,逾年其母死矣。贺迭遭丧,故家渐落。未几,其妻孔氏与反目,夫妇几拆居半年,妻又死矣。贺贫至澈骨,无法维持生活,售卖鸦片,会省视察下擒入,县府谓干犯禁政例,应枪决。报上,批回赴刑场正法焉。又本城名地师某,为其舅唐姓葬横担水岗上,其地系一大洞口,风水极重,某指为吉穴,葬三月,其家人口九忽殒其六,半年洞水发,冲其棺于山下,唐谓某曰:“人死太多,恐非吉穴,请姑父另觅,俾保其余。”某大怒曰:“是固为绝后发之地也,我岂害汝家者。”卒葬原处。不两月,又死二子,现只余一媳,已另嫁,不闻有甚绝发处。噫,阴阳之害人,与庸夫之泥信,真可憎而可悯也。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春二月,城乡突起痘症,凡初生及十二岁小孩遭之者,有未出而据殒,有出余而亦殒,城中日死六七命,哭声络绎不绝,至五月底始停止。计算前后死者约三百余人。实民国来罕见之浩劫也。至六月大人忽染麻脚瘟(又号抽筋症,又名鬼偷肉),染之者,足微麻渐至腹不过五分钟,身倒地而命毕矣。又忽然神昏,眼目如骤被黑云,身遂倒地,抬回家浑身之肉忽不见,不越日,而身亦殒。治之者以针刺舌底黑筋及手指尖手腕三处,急救者其血红可活,稍迟血黑则十无一二免矣,城中一日死六七人不等,但大人终较小孩易治,因个个如惊弓之鸟,稍觉不怿,便以上法治之,又或以预防药服之,故死者较少,总计约七八十人。
民国三十四年乙酉,秋七月,麻脚瘟又忽发见,计自初六日起,死者日四五人,染之者颇不易治,针之亦不见效。全城惶惶无以为御,有倡建醮者,群声附和如雷动。醮坛建西门外西泉寺,奇极经声一起,城中死者划然如截。接连至十五日病死皆无,不意送船时,道士不善用术,十六日辰,北门又突死四人,城民指骂道士訾訾不息,后于十七日,再请经生送过一场,死灾始如是告息云。此予眼见诵经能挽劫,殊奇极怪极。
民国三十四年,阴历腊月十六日,东门申茂槐有一子,名母猪,年已十六,于午后二时,突被碾码路之石碾碎。据闻两日前,其家忽闻血腥臭,次日臭愈甚,惊诧四觅,卒不得其端倪,不意是日竟遭此惨事发生焉。死后城人竞往观之,见碾死地点乃县党部门外头,南足北骨尽粉,只外皮包连腹内之食由喉迸出,脑裂为两半,髓染石一周犹铺地面广丈余。同人等云,当车上拉时,母猪回头蹬鞋,石骤至,避身不及倒地,大呼,人众声沸,渺不可闻,遂罹此难云。时拉者为城中一二保人,指挥者,为王技士王实庸,而无方者也。盖凡拉石之人必系两长索于石之两端,人只许沿索而拉,中间绝不许站立一人,今则石之左右前后,无不密密是人,相离不越一尺,石缓石急均含有莫大危险,死后茂槐夫妇拉王到县府呼冤,县长刘古桂为开会,凑洋二十万元,为葬资,人命宣告勿究。
田仁渐,入邑庠后,游学,省垣藩司某,奇其才,迎教两公子,馆于后园,与其女红闺相近。女艳丽绝伦,年正及笄,日坐小窗弄针黹,渐目挑者非一日矣,两情渐相款洽,女夜就明归,将一载,身孕腹渐涨,藩司夫妇研讯之。女云:“莫知所以。”而女转商渐,渐云:“汝以后可对有一红袍神来与合,凡三五日必一至,如此,彼自不穷追矣。”女果如渐言。藩司怒,授剪一把与女曰,彼后至,汝可剪其襟角交吾。女又语渐,渐阴持剪出,至城皇庙,剪城皇袍角归。授女曰:“彼问,以此交之可也。”女一如所嘱。藩司得袍,怒不可遏,次日诈诣各庙降香,凡服袍之神无不细察比对,至城皇庙见其袍缺合之适符,大怒曰:“汝管阴,吾管阳,不料汝竟为吾祟,吾决表奏上帝,不汝宥。”逾时未久,渐赴试场,夜将半,突见城皇立案前,戟指骂曰:“汝品堕行亏,犹欲妄取功名耶!自淫人而不自认,乃坐罪于吾,吾今已削职,特来索汝命至帝前一质对耳。”渐不觉屈膝,邀恳备至。城隍曰:“欲留汝命,须削汝名。欲得名,寿算决,不再予其速筹具答。”渐低徊久之曰:“顾得名,不问寿。”但要求回家一见捷报死不恨。城皇曰:“以汝之才,为藩司所见,许苟自认,藩司愿以女妻,乃不自揣而颠倒,如此殊为惜,本拟即索走,姑念是科,乃汝解首,吾且暂缓。”须臾,俟回家后再取可也。渐场事毕,出即就道归。未久,捷报至,果获中第一名,父茂颖大喜,为治学酒,乡中来贺者何止千人。正列席会饮间,渐忽向外视曰:“城隍来矣。”状类颠痫,乃将与藩司女前后事对父及众缕述之,述毕。父骂曰:“不肖儿,死何足惜。”渐即仆地,视之气绝矣。后闻藩司女亦另嫁。以上为石马田姓族人告予,予并无半句加减。
波罗山当东面,由马道子望至山顶,有石,白色状如马,俗人呼为波罗白马。背面有一石鸡,据云,每逢科场考试,鸡必引吭而鸣。一声捷一人,两声两人,连叫不息,必捷多人。又南门龙塘坝,前清科甲盛时,其中注水为满。相传有龙伏其中,其水流至城中,每三日必昏一次,城民谓之水潮,逢科试之年,多一日三潮。民国五年前,予犹亲见之,至今水已乾竭,连塘亦变成焦土,又不知主何意思。
务邑望族,龙姓,生子某,颖殊异甚,龙为迎师教读,十二毕六经,十五邑庠,声名噪一时。媒订倪姓女,倪亦大家,两方均已成人,亲迎有日矣。倪女忽病,迎医诊治。医出,龙往叩病状。医曰:“女体孱弱决不寿至,望生育恐非所能。”龙曰:“吾家人口寡,切望滋生,似此娶之何为?”乃不谋于子,厉然绝之。另为订婚郭姓,择吉将娶,子不敢逆父顺之而已。倪女时父已殁,一兄名煌,远在省垣,家中只一母,母自度其力不胜,且听之。会喜轿过门,女方手刺枕鸳,绣罢而俯泣。煌在省得报遄归入门,抽笔撰状,立控县署,县令某无如何,宛劝煌罢讼,而已逾年,煌入泮游学省垣,女自怨命薄,誓不嫁而幽情脉脉,无一日不在愁苦中。某娶后蜜月未终,龙饬其速图上进,毋事沉迷。时日本士官学校方招考,驰往就业,三年泛棹归,到家又不许久住,命赴省报到。求仕某居要津之友,颇众上下钻营,靡不周,乃至牌委将出又复收携。如此多次,某不解所以。时市中有一日者,术颇神,往问之,日者惊曰:“观君之相,纡青紫,如拾芥耳,惟一女子踵其后,不卜是何冤孽?”某问年状,则一一与倪女符,大惊,泣曰:“是矣。”乃将与倪女姻事,前后缕告之。日者曰:“如此亦甚易为,力问何计。”曰:“娶其女,而消其怒可矣。”某闻煌在省某寓,走谒之,极道事出,严亲非本己所能为力,今甚悔,乞为缓颊慈亲,准迎娶。煌初不许,既鉴其诚,果为函达于母,母与女覆函,命严词绝之。其淹留在省,忽忽已十余年,卒不得志。求巫问卜,一日者所云,某无奈复走乞煌,声明误令妹青春,五中如割,一日不嫁某,一日负罪,奚辞盼转禀令堂,释前过衍,容某回家跪而叩谒,苟令堂母女怒不释,吾亦当殒此身,而不复谋活人世矣。乃遄程归,向父导其所以,即走谒,倪母女见其至,扃门拒之。次日又至,觑便掩入迳,跪其母,母勃然怒,数其父而唾骂之,某不敢对,惟俯首泣。母骂毕迳去。某跪中堂整一日,将晚始起归,翌日又至。适母女方围炉对语,某突入,握女手腕不释,跪而泣。女力挣不脱,亦泣。母在旁曰:“吾家虽式微,而衣食尽足自给,女今年已三十六,转瞬即老,嫁婿更何为也,休矣,勿假猩猩作态也。”某不语情益哀,天又将晚,女亦俯首无言,母意略解曰:“如此便偕至汝家耶?”某见其意有转机,乃再拜起曰:“愿依礼迎娶返家。”备极隆仪,入门,郭女与争大小,某唾斥之。匝月父饬速赴省,某叮咛嘱女,贵即来迓。正拟整装,忽省中喜报到门,盖某处一等县缺之牌已挂出矣,某匆匆赴任,略事布署,即专伕逆女。郭闻其不逆己也,恚甚,雇夫自往,超捷先至,某见为郭,大怒曰:“吾逆倪盖为其有病而欲为之治也,汝至何为?”于是疏郭,而匿女,郭益恚,朝夕谋所以甘心。会有仆范姓,郭私结为己援,一幕友名吴安,郭啖以金,乞为画策。吴曰:“太太殆欲拔去眼中钉耶?”郭曰:“钉而不去祸将及,盲伏惟先生教之。”吴为书砒霜二字,郭大喜。命范克日购至,什袭密藏,专俟机至。无何,某为女请医至,拟方毕命范往检,范阴告郭,郭以授范曰:“事后当厚金作酬。”范果下其药于罐贯内,女服后呼号不绝者累日,旋殒。某哭之恸而不知即郭等之所为也,厚其殓具舆归葬讫,某状忽类颠痫,范与之拂逆殊甚。一日某坐堂决案,范在旁持枪作欲刺状,某大惊,夺其枪反刺之,立毙。吴不久亦病,医药误投,亦呼号越日而死。某沉迷昏罔,日益转剧,历时三月而身竟死矣。郭仅块然一身,偕二幼子扶柩回里,时已有孕,未几胎堕,视之系孽生,而血崩不止,须臾毙矣。其父龙不知子媳等之所为,每对人曰:“此事我不关心,且宽大置之。”但其中实有难罄于言者矣。未几,亦殒女。母年已七十,见女出阁未半载而竟遭如此拆丧,亦以身同殉云。
县北四十里之江边,有邹先椿(人称椿老板),妻申氏,并皆忠厚,对人惟恐有拂逆意。一日晨起,见家龛前棹上有鸡蛋十二枚,夫妇莫知所自,佥谓恐昨夜邻人或有赶场归者购而置此,忘携去耳。而终日竞无人询问,夫妇不敢移位置,小心照拂,明日忽见十二蛋变为十二银锭,大诧,是时心已隐知有神,然不敢放棹上招摇,密取而藏之于屋。夫妇阴计不知其为福也祸也,未敢即喜,至晚偶语曰:“吾家盐已食完,明日当至场购买。”翌晨忽见有盐约三斤余放灶上,相大喜,然不知是何神圣,阴叩于人。人有言:“是盖小神子之类也,须供祀。”椿乃请人书“小神子”三字,持上楼,拟觅一静地供之。殊纸才上壁,若有人夺而碎之者,片片纷裂堕地上。心悟云,此多系犯小字,又另书一“大神之位”四字供之,始宁无他云。自此家中大小恒忌称小字,凡有所须,无不应念而至。夫妇早晚献饭,亦未尝稍缺。一夜夫妇念吾家各物均不差,惟差一猫(毛上平),其神误为妈,凌晨忽见一老妪坐火铺上,状若沉迷,夫妇诧曰:“是何来者。”忽悟昨夜之语,多系神误解。乃于位前申祷之,次晨其妪忽不见,而斑斓之猫已叫号一室矣。一晚有一帮工上楼取物,隐见有十余人凌空而至于神位前,不知作何语,即纷纷向窗外飞出,工紧随其后,自身亦不觉如何,而遽与之偕也,飘忽间已至一处,见人各取物二枚,亦急取二枚审之,银也。略缓一步追逐不上,又因喉痒微嗽,其身不觉已坠于地,询之盖已在北平矣。不敢泄其事于人,以银换食问路而归,只耗银一锭,余一交于家。其家人不知工之何往也,对椿将有烦言,见归始不语,椿阴嘱其勿向人导也。数年椿累积钜万,惟恐构祸,阴欲神走。又闻人云,逐之必反,只得隐小心而不敢道,差物语如此,相安已阅十年。先是椿有一女,言语性情婉于父母命,专司供神事,至将出阁,禀神前问,欲随女去否?卜之欲随去。女亦欣愿供祀终身,将上轿之先一日,女开口哭别,先哭娘娘,神大喜,自空掷银五锭落女怀,人相羡诧。及至婿家,命婿书如此四字牌位供楼上,婿亦艳其能致富也,不禁而言语忌讳,殊不习谙,盖平常叱鸡骂犬,亦为神所不喜也。一日神怒,陡闻屋后有炉缸掷碎声,众往视之,则见家中盛酒缸六口,掷为一团,以小盛大,力扳不能出,女大惊,向婿怼曰:“是必汝开罪娘娘也。”乃于神前百端叩祝,祝毕回视,则个个出而仍置原地矣。自后婿虽力自检避,而终不怿神意。一夕,椿夫妇已睡卧,突闻有人呼门,夫妇问谁?曰:“我也。”似女子声,椿起开视,不见持灯,遍觅毫无踪迹,忽悟曰:“娘娘归矣。”入室闻楼上履声橐橐
,一似人远行归者,自后供奉如故,而椿妻献食终不若其女之殷,神似有怒簿意。挨邻下院有邹三者(人呼为三老板),亦敦厚醇谨,闻神已迁往伊家,然窃物与否,则不知其究竟云。
南园纪事(三)
申伯符& 纂辑
婺川县府,面东靠西,左为镇公所,右为司法处(旧考棚),左右环河。左水发源于北门两水井,右水发源于西门石磐古井,绕至中桥而会穿城河焉。跨河之左为小学(旧学宫),学前坝子诸杂小摊、坌集。跨河之右为肉米菜市(旧备武署),南门居其右,东门居其左,背靠左为北门,右为西门。顺府一面有街四道,一西门柴市街,一肉米市街,一考棚街,一北门街。巷两道,一彭家巷,一郭家巷。对面有巷四道,一对县府直下为姚家巷,一对考棚街直下为煤炭市,一对西门柴市为龚家巷,稍由南上为官家巷。阁城烟户不满五百户,人口不足三千人。每逢场期(三、八),集赶者约万余人。
城之南为伍家岩,现筑民寨于上。城北为波罗山,绵亘数里,山半西面有麻王古洞,为城民登高游憩之所。城东有文昌阁,高五层,相传为古阴阳家所建,用以阻阁城地脉外行者,直下水车坝有一石塔高七层,亦系此义焉。东面有山名二龙抢宝,其形颇生动,对照县府,风景甚佳。出城南之左面为女校,少上为禹王宫(湖南会馆)清光绪末年修置颇备,至今亦已荒废。沿路而上,有梓橦阁,阁三层,地甚幽雅。出阁上行,有泉名福泉,泉水清洌,颇为城民所重视。环城有古井六,东一南二北三,俱在城外。城内虽有龚家坝、杨柳井两井,不可汲食,只可作洗菜浣衣之用。
文化。自隋开皇置县,为苗夷共处,唐宋以后,稍进文明至明之世,间有科甲,火炭垭侍御申公天佑祖,实为破天荒功名之第一伟大者,迄清末叶,犹无其人与并焉。出任知事、知府者亦有,但不过一二人。文风则至清季最盛,思南府所属德、印、婺,几以婺为首屈一指。自反正后,民国元年至二十年出外任县知事者,约十余人。二十年后,国战一起,又无一人出任。
阁城商业以粮食为大宗,布匹次之。布以印江贩来者为最多,全县服料畿无一人不仰给于印,外来商价亦以印人为夥,花沙宽布则仰给于湖南之龙溪口,食盐来源系由四川武隆之江口运至。国战以前系包商,近亦解放,由城商自贩。药材杂货,亦多来自四川。
人口外来者,以川人为最多,湖南、遵、筑百无一二。近因国战事起,下江及北边人旅此者亦颇不少。
穿城河发源于南门天井堂鱼子孔,民国十年前,左边更有龙塘坝水一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烈火雄心 崔斯塔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