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电器厂 上联,上上海上上笱

千古绝对!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下联经典到爆!千古绝对!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下联经典到爆!老王说杂史百家号能够被称为千古绝对必然有着它的难处,这幅对联的难处就在于不管是正读还是反读它都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且这幅对联遇着严格的逻辑性,并不是随意的凭空捏造。因此,在第一次被人堆出来之前,这幅对联一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1、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下联:人过大佛寺佛大过人和上联一样,下联中的“人过大佛寺佛大过人”无论正读还是反读它的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其次,他的逻辑性也非常强,不过下联中唯一欠缺的就是上海和人过不是很对称,但作为第一个对出来的人,这个下联非常完美。2、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下联: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和第一条一样,下联中的“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无论正读还是反读它的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其次,它弥补了第一条内的缺陷,上海对山东、两个同为地名十分完美。此外落花生也是山东独有的称呼。3、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下联: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和前两条一样,下联中的“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同样正反都十分通顺,且上下联平仄对称,陕西对上海、自来水对悬空寺,十分契合。最后,和往常一样,我们再次留下一个上联共大神们消遣娱乐。上联: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老王说杂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上至神话正史,下至小说野史,痛快聊畅快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上联:“上海人住在海上”下联:?_百度知道
上联:“上海人住在海上”下联:?
上联:“上海人住在海上”下联:?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山牧马人马牧山下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海南护卫舰卫护南海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京北输油管油输北京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运煤车煤运西山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飞机场机飞西山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关交通道通交关下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山长生树生长山中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青岛绿杨柳杨绿岛青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内蒙连绵山绵连蒙内
西湖垂柳丝柳垂湖西
山西会仙桥仙会西山
蜜蜂采蜂蜜蜂采蜂蜜
花莲浣纱女纱浣莲花
内湖吹风机风吹湖内
西湖灵隐寺隐灵湖西
天上龙卷风卷龙上天
船上女子叫子女上船
狂风暴雨夜雨暴风狂
床上客人叫人客上床
花莲净土适土净莲花
美好包皮制皮包好美
中国山中有中山国中
情人欠钱借钱欠人情
酒好享同好同享好酒
马下花香闻香花下马
内湖养鱼池鱼养湖内
地下珠宝引宝猪下地
伦敦床上人上床敦伦
头城打炮王炮打城头
花莲印刷厂刷印莲花
洛河飘香茶香飘河洛
狂风暴雨夜雨暴风狂
中山停云堂云停山中
景美的内衣内的美景
小三看妹妹妹看三小
大牛比较懒较比牛大
妈祖你干嘛干你祖妈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山东留情人情留东山
山东储备粮备储东山
山东大地数地大东山
山东猛虎山虎猛东山
山西红日落日红西山
山西落日头日落西山
山西长生树生长西山
山西侠行客行侠西山
山西产煤处煤产西山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西安督察史察督安西
西湖回游鱼游回湖西
西湖绿柳堤柳绿湖西
西湖泊船只船泊湖西
西湖游乐船乐游湖西
南湖雁回峰回雁湖南
湖南有美女美有南湖
南海护卫舰卫护海南
海南菩萨蛮来自南海
南通柏油路由北通南
南山长生松生长山南
长城计算机算计城长
长江明月升月明江长
中山黄花菜花黄山中
中山长生果生长山中
下陆铁金矿采于陆下
下关奔驰车驰奔关下
下流口香糖香口流下
上街往来人来往街上
北京输油管油输京北
北京供电站电供京北
北京卧佛寺佛卧京北
北京演出团出演京北
青岛绿草坡草绿岛青
青岛多树木树多岛青
宁波无风港风无波宁
强国论坛有坛论国强
南京跑马场马跑京南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中国人在不在国人中
中国文学家学文国中
中国医学士学医国中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黄土高坡上坡高土黄
科兴技旺时旺技兴科
民丰国富日富国丰民
赠书林翰帖翰林书赠
雪梨飘喜报喜飘梨雪
人过大佛寺佛大过人
长寿不倒翁倒不寿长
西渠出嫁女嫁出渠西
画上荷花是花和尚画
英美计算机算计美英
国庆红灯亮灯红庆国
粮食生产线产生食粮
天津向日葵日向津天
小米大碗饭碗大米小
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
月亮住常娥常住亮月
野山落叶松叶落山野
武威少年郎年少威武
真王画女是女画王真
网上联对联对联上网
燃灶液化气化液灶燃
梁山跑马场马跑山梁
江中武昌鱼游去江中
酒杯一尽更尽一杯酒
家国两分又分两国家
花朵三开重开三朵花
民国大定安定大国民
深圳回跌股跌回圳深
更鼓三通摧通三鼓更
长春还少丹少还春长
黄河浊浪波浪浊河黄
春色百出分出百色春
采纳率:74%
上联:上海人住在海上下联:中国队立足国中
上海人住在海上南沙蟹居于沙南
土家族思念家土,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花开花东山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文学]对联学习简明教程初级.doc 5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文学]对联学习简明教程初级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对联学习简明教程(初级) (人淡如菊发表于 15:23:14)
前言 目前,为了丰富大家的对联知识,提高大家的楹联创作水平,特转载《对联学习简明教程(初级)》资料,相信对求知若渴的联友们会有所帮助。 此教程资料转自《中华国粹网》,在此对“都市村夫”站长表示感谢和敬意! *****************************************************************
第一讲 什么是对联   第一节 对联相关概念   第二节 对联四要素
第二讲 初识对联格律   第一节 对联的“内容相关”要素       (正对、反对、串对)   第二节 对联的“词性相当”要素     一、重复用字规则     二、词性分类     三、词组、句式结构对应规则   第三节 对联的“平仄相谐”要素       (“135不论,246分明”规则的相关内容)
第三讲 深入了解“词性相当”要素   第一节 词性的工对与宽对     一、名词中的工对与宽对     二、词组结构和句式结构中的工对与宽对   第二节 当句对     一、当句对的各种形式     二、当句对中的词性工对   第三节 联绵词
第四讲 深入了解“平仄相谐”要素   第一节 关于“马蹄韵”     一、马蹄韵及其“句中平仄规则”     二、马蹄韵“句脚平仄规则”和“平仄杆”   第二节 树立整体平衡观,活用声律规则     一、划分语义节奏,灵活安排平仄交替     二、运用整体平衡概念,保证节奏点平仄相反     三、以联意为重,允许适当“出律”   第三节 机巧联的声律问题   第四节 古四声问题
第五讲 深入了解“内容相关”要素   第一节 上下联内容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合掌”禁忌   第三节 无情对   第四节 分咏格诗钟   第五节 “内容相关”必读文章
(一川烟雨发表于 16:48:40)
第三讲 深入了解“词性相当”要素
 ●第三讲学习内容:(1)掌握词性工对与宽对的概念及对应规则。包括:名词的工对与宽对;词组结构中的工对与宽对(2)当句对有关知识(3)联绵词知识
第一节 词性的工对与宽对
  工对与宽对在“词性相当”要素中是个相对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包括第二、三节内容)。
一、名词中的工对与宽对
  名词可分为很多小类,以下这种划分称为“义类”,狭义的词性工对即指义类相对:
  天文类:月、日、云、星、雪、风、雨、雾、霞、雷等;   地理类:峰、山、谷、壑、江、湖、海、田、岭、原等;   时令类:晓、时、夜、晨、春、夏、秋、冬、早、晚等;   动物类:马、牛、羊、鸟、鱼、犬、鹿、猴、鸡、虫等;   植物类:松、桃、林、桂、菜、竹、花、草、柏、李等;   文学类:诗、词、歌、赋、篇、章、诏、檄、书、联等;   人伦类:父、母、兄、弟、姐、妹、舅、婶、侄、孙等;   身体类:眼、耳、鼻、舌、口、手、腰、脚、肩、背等;   宫室类:房、廊、亭、榭、庙、寺、宫、殿、斋、闺等;   服饰类:帽、领、袖、鞋、衫、裤、袜、巾、玉、佩等;   器用类:笔、墨、纸、砚、剑、锄、刀、勺、钩、筷等;   ……
  例:   荷老尚余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菊,雨-霜,属于义类相对。)
  春观鱼变   秋听鹿鸣(春-秋,鱼-鹿,义类相对。)
  实际写作中,不能局限于义类相对,“工对”和“对仗工整”并不是一回事。片面追求这种死板的工对,会束缚作者的思想。因此初学者特别需要注意,不能看见“春”,立即对个“秋”,看见“多”,只会对个“少”。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单个字词对仗工整了,却造成了内容不相关的大问题。这是网络即兴对联常见的毛病。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两河秋波朝北动。这种一个字一个字生硬对仗、不顾联句是否通顺的做法,是万万不可的。有人会提出:“无情对”难道不是这样吗?须知,无情对也必须有通畅而不生涩的完整意义。无情对的知识将在以后讨论。   初学者尚须注意另外一个问题:简单地将固定词组拆开后放在上下联中,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工整的对仗,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两河秋波朝北动”中的“流动”,就因此造成联句的不通顺。因为“流向东”是通顺的,而“动朝北”却费解了。词组拆开分别放在上下联中,是称为“嵌字格”的一种技巧,但必须嵌得通顺自然,所谓“天衣无缝”。
  名词的宽对指不同义类的对应。例:
  桂下诗朋满   杯中玉月圆   此联中,“桂”对“杯”,植物对器用;“诗”对“玉”,文学对服饰;“朋”对“月”,人伦对天文。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李白)   此联中,“树”对“溪”植物对地理;“鹿”对“钟”,动物对器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苟姓_苟姓起源、名人、家谱、起名_百家姓大全_911查询
输入姓氏的汉字或拼音,如查找沈姓起源,输入沈或shen后点查询即可
& 苟姓 苟姓起源 苟姓名人 苟姓家谱 苟姓起名上一个:  下一个:
911CHA.com提供一、姓氏源流苟(Gǒu)姓源出有六:1、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据《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又《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按拘、苟并从句得声。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的地区的),因其地多生长苟杞,因以之为姓,称为苟氏。2、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3、出自姬姓,为晋国公族荀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荀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4、出自敬姓,后晋时为避帝讳所简改。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此支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5、出自勾姓,为避帝讳所改。据《路史》载,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头为苟姓,遂又形成了另一支苟氏。6、出自北魏时他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苟氏。现存的“芶(句、勾)[芶、句、苟、钩]”是同一宗族。二、迁徙分布(缺)据《广韵·厚韵》里载:苟姓,出河内(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西河(三国曹魏时期置郡,在今山西省汾阳地区)三望。三、历史名人苟 况:赵国人,战国时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苟子子》一书。苟子反对天命鬼神之说,肯定“天行有常”,即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在人性论上仍是先验的,主张“性恶”论,但是他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坚持儒家“正名”之说,但主张“法后王”,强调注重现实和发展。以经济上,他提出了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的主张。苟变:战国时成武(今山东省)人,卫国名将。著名思想家孔伋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卫国君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但他在做地方官时,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我不能用他。”孔伋有一段精彩的比喻。他说:“英明的君主选用人才,就好比木匠选用木材,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可以合抱的优质木材,有了几尺朽腐之处,高明的木匠不会因此扔掉不用的。当前是战争年代,正是需要很多军事人才的时候,您因为两个鸡蛋就放弃了一员大将,这话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君说:“我谨受先生之指教。”苟日新:北宋湖南开封人,以文学知名。当时,安岳县迁移新县城,他任主簿,辛苦经营,有开拓之功,为一时良吏。四、郡望堂号1、郡望据《广韵·厚韵》里载:“苟姓,出河内、河南、西河三望。”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废府,改河内县为沁阳。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河南省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省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2、堂号(缺)============================================================【苟姓宗祠通用对联】〖苟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干城之将;良吏之文。——李文郑撰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战国时卫国人苟变,为吏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卫君不再任用他,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当时在卫国,对卫君说:“苟变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乘战车。圣人对于官吏,应取他的长处、舍他的短处。您现在处于战国时代,正该选拔人才,却因两个鸡蛋舍弃了干城之将。这事千万不可让邻国听说。”卫君采纳了子思的建议。下联典指北宋开封人苟日新,以文学知名。当时,安岳县迁移新县城,他任主簿,辛苦经营,有开拓之功,为一时良吏。-----------------------------------------------------------------〖苟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干城之将不可弃;楯鼻其上得为文。——佚名撰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战国·苟变,为吏时尝食人二鸡蛋,卫君弃之不用,子思进谏:“不可以二卵弃干城将。”下联典指北魏·苟济尝云:“当于鼻上磨墨作檄。”============================================================来自www.911cha.com
别人正在查
(共20个) 站长工具:
(共7个) 交通出行:
(共10个) 休闲娱乐:
(共8个) 民俗文化:
(共15个) 学习应用:
(共25个) 身体健康:
(共12个) 占卜求签:
911查询官方微信关注 ww911cha诗经里的村庄
诗经里的村庄
【www.ruiwen.com - 诗经】
  《》是中国古代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黄庭坚家门口的修河水活蹦乱跳地从我家门前流过,是去鄱阳湖的,不想在一个叫柘林的地方被一道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土坝拦住,那水就像个孩子犯了错似的,极不情愿地慢慢往回走,经过了许多的村庄、城镇,还有山川田畴,走走停停,似乎要惊动十方三世。老子说:&上善若水。&但水的善是天地不仁的大善,然后这水就走成了庐山西海。
  庐山西海自然在庐山之西,但其实当时不叫这个名字的。村里人只说一个河字。也叫柘林湖、武宁湖。北京人称积水之处为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就是这个样子。九寨沟里有许多的海子,什么五花海、犀牛海、熊猫海,就是像我家乡山野的小水塘一样的。又云南有洱海。我原来以为内陆的人或山里的人没见过世面,随便看到一洼水就称海。后来一想,凡称海的都是因为水的颜色像海,有那样的碧水蓝天景象。今庐山脚下,东有鄱阳湖,烟波浩淼,一望无边;西有庐山西海,碧波万顷,岛屿如莲。赣鄱大地,山江湖海,实在是壮观!
  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看门前的水涨了几尺几寸。屋后有两棵遮天蔽日的苦槠树,树上有啄木鸟,有猫头鹰,它们也都很不安,常常鸣叫。还有老鹰常来抓小鸡。最怕听老鸦叫,我村人一听有老鸦叫,就要呸一句。《诗经&小雅&小弁》有云:&弁彼鸒(y&)斯,归飞提提。&鸒(y&),就是乌鸦。意思是快乐的乌鸦,成群地飞回来呀。后来又看到书上说,唐朝的人以老鸦叫为吉祥,主赦。在古代快乐的乌鸦,怎么就成了不祥之鸟呢?是后来的人没有古代的人心思安定,还是人越来越与自然不亲呢?
  所谓鱼鸟亲人,实在是自然万物对人多么有善意。夏天的早晨,小餐鯈喜欢到岸边寻食,用小钩穿上一粒米饭放下去就能钓上一条来。门口荷塘里,常听有鱼儿唧唧的嬉闹声。地方志有云:&有水名修,有鱼名鯈。天下大乱,此地无忧。&
  我们用的都是传统的捕鱼方法,如扳罾、斛凼、罩鱼等。小时候玩得最多的是放笱。春天来了,每天傍晚在山村野塘放几只笱,第二天早起来,许多的泥鳅、黄鳝在笱里跳动,沉沉的,有一种满足。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时节,就在沟坎上放大一点的笱,总有产仔的鲫鱼、鲤鱼、鲶鱼跃进笱里,起上来,活蹦乱跳不知有多么的开心。《诗经》有云:&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周朝时候的放笱,于我是那么新鲜。
  妈妈说:&猫来穷,狗来富。&猫、狗来家都不怎么欣喜,因为穷人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它们。但燕子来到堂前,就有旧相识的喜欢。又因为燕子是到过达官豪门堂前的,所以,燕子来家,不唯天下春色来到家里,似乎也带来富贵人生的华丽。每天看燕子进进出出,衔泥筑巢,生儿育女,那么的忙碌,那么的快乐,人世又还有什么忧愁呢?
  燕子衔泥筑巢,我们也要建新家。家里请了木匠,我们乡下叫博士,博士做事要人坐马,我们小孩子像个小徒弟一样,坐在架在木马上的木材上,博士拉线弹墨,用板斧将木头剁成合规合矩的梁柱。这梁柱也只有男孩可以坐,我乡下对一切创造都有个敬意。前面大路上修座拱桥,村里就有传言,说修桥要收人去的,陌生人叫不要答应。建房进门上梁出水都要放爆竹,宴工匠,凡事讲究礼数吉祥。也随妈妈到畈里碾屋碾米,坐在碾池上赶着牛咿咿哑哑走着,山光水色,安静空旷,日子真是悠长。
  西海里的水涨到六十五米就停下来。我们村子就往上迁,自然成了面朝绿水,背靠青山,田畴山川,世上人家,这样的安稳。
  我村庄名叫棠下,上迁后,仍叫此名。村庄亦植棠梨树,棠梨果熟,任小孩随意采摘。《诗经》有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这诗的意思是说棠梨树长得茂盛,不要去损坏它,因为召伯曾在树下休息工作过。《诗三家义集疏》有云:&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听政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甘棠不敢伐,歌咏之。&可见这棠下真是好名字,有德政民望存焉。
  有一幅对联似乎放在赣鄱大地都合适,上联是:青山绿水红土地,下联是:淳风朴俗客家乡。我觉得放在我们村子尤为贴切。我们这里不光有客家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的人都有,大多是饥荒年月逃来的难民,部分是迁来的移民。来这做客,而成主人,淳朴乡风,有这样可亲。旧志有云:&士矜义慨,人绝繁华,有齐鲁唐魏之遗风。&
  村里人多喜欢练武,我们叫学打。武功师傅叫打师。有英常公,说是在茅山学过法,念几句口诀,运一口气,就躺在碓臼口上,叫村里壮汉用力踩碓来舂,也可用刀来砍,不伤毫发,看得人目瞪口呆。有英永公,为人治伤,不取分文。有人摔断手脚甚至脊椎,不用开刀,不用上钢筋,不用反复折腾,他一双手就能推拿好。小时看他为人治脊椎断裂,他那时已经80多岁了,与那人背对背,运一口气,喝一声,就斗上了,真是神奇。过年时,村里要戏狮灯、龙灯、船灯、车灯、蚌壳灯,又有茶戏班唱戏,这些活动都要好的身手。而且戏灯时往往要上流绳、刀、叉、剑、戟等十八般武艺。我们小孩子参与其中,一般戏灯都是小孩的马灯先出场,一行人腰上扎着马头马尾,蹦蹦跳跳作骑马状进场,口唱:&一绣紫禁城,城里乱纷纷,绣个那个曹操点雄兵&&&山村小儿,口里也常有帝王将相,历史无不在渔樵闲话中。一应节目完后,小孩子再上场,唱&好言好语说不尽哪,打马加鞭往前行啰&。戏灯是一个村里每家每户都要上门的,狮灯、龙灯有喝彩。正月初几,这样地闹一番,人的精气神就特别地旺,一番好话,让人心暖暖的,都是图个好兆头。
  正如戏灯多用锣鼓伴奏一样,唱茶戏也很少用丝竹,有这样的自然。戏班因为简单叫草台班子。没有声光电,只有几个角色,一身行头,占个小场子,就可以唱开来。《七姐下凡》头一句:&三山六水美景多,牛郎织女渡银河&&&《三宝游春》唱词:&青的山绿的水百鸟声喧,看水中那鱼儿双双作伴,见蝴蝶一对对游戏花间&&&这何尝不是村里人眼中景心中情呢?
  &五月里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这是我乡下船歌。在西海里划龙船比赛,叫龙舟赛,是端午节风俗。数条龙舟,一字排开,擂鼓助威,观者如潮。我乡下过端午,包粽子,煮茶蛋,蒸粑,插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小孩穿新衣,戴荷包,红网袋装染红的鸭蛋鹅蛋,聚到一起,都要来比一下,看谁的大。互相赠送折扇,上书&扇子扇春风,时时在手中&。《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俗云:&人有善缘,天必佑之。&扇谐音善,送扇就有这样温暖人意在其中。  我乡下耕读立身,人皆好礼。再穷出门都有一身做客的衣服,就是孔子说的&出门如见大宾&。邻里互借东西是常事,不说借,只说让,大家都有脸面。又买卖亦有一种大气,去买肉,叫剁肉,去卖粮叫送粮,去买糖说称几斤糖云云。卓文君有诗云&男儿重意气,何为钱刀为&,就是人生的豪迈。上山斫柴,都在冬天,也从不以乔木为柴。就是孟子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鱼肉有自然鲜味,蔬菜有阳光芬芳。我第一次到城里吃肉,不知是什么味,我姐说是木屑味,吃鱼有煤油味,吃蔬菜有股霉味。乡下人味觉就有这样灵敏。孔子说:&不时,不食。&如今这样岂不要饿死?我乡下劳动时亦有娱乐,有耘禾歌、打鼓歌、车水歌。读书人作的是诗,而乡下妇孺口中亦有歌谣,有如《诗经》里&国风&。孔子说:&礼失求诸野。&农耕社会,我乡下亦有这种文明。
  我家在西海北岸,南有九岭,常在云端;北有幕阜,涌翠叠峦。村里人只说南山里,北山里,就像不说悠然见的是庐山。
  我父亲喜欢讲两岸故事。多讲民间趣闻。说北岸有个村子叫新鲜卢家,南岸有个村子叫破石。新鲜卢家村子的卢奇虎要娶破石王家的小姐王文莲。坐船抬过去的花轿上联是:王无点不成玉枉为破石。想难到对方。女方请出长褂先生,回的下联是:卢(繁体字)加马便是驴活剥新鲜。不仅没占到便宜,而且被对方操骂。又一次,是北岸蔡家村子的一个青年蔡道远要娶南岸洞口的姑娘李碧玉。蔡家抬过去的花轿上联为:一根红棍打进南山洞口。李家也不示弱,请人对出的下联是:八幅罗裙罩尽蔡家河头。这种乡风婚俗也真是活泼有趣味。
  那年,我在渡船上看见小艾,正是春过江南。我妈说我出生的时候,有一声雷响,所以取乳名雷子。我看见小艾,就有那样惊心动魄。她那时穿一件红夹袄,梳一个大辫子,眼睛大大的,鼻子挺挺的,脸庞洁净圆润,看人只有一个惊喜的样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她的样子,就是无邪。这样娴静端庄,是生在豪门大家也好,生在寒门小户也宜。仿佛让人听到&关关睢鸠&的声音,看到&桃之夭夭&的画面。《诗经》的诗,讲究一个&兴&字,我觉得小艾就是这日月山川的&兴&,也是我的&兴&。
  美丽总是让人忧愁。她那时候还不解风情。我大胆去找她妈妈,不想竟得到允许。那时在外读书,觉得不管世界怎么变化,在那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个人是懂你的,是在等你的,夫复何求?
  那时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写家乡故事。因嫌翁字老气,想跟妈妈姓王,我家就我一个儿子,父亲岂能同意,就自己取名还童,不想别人看来还是老气。就取笔名艾蒿。西方女子嫁人一般从夫姓,我和小艾还没结婚,就要随她姓,这世上可能也是仅有。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喜欢艾蒿有田野山川的味道。
  我妈妈听说我的女友姓艾,就说你翁姓是小姓,要找个大姓人家方好。妈妈没有上过学,但大姓小姓的人口繁衍情况天壤之别她是感觉到的。我说,我们这个地方古时候是艾候封国,我找到艾姓姑娘,等于是找个公主啊。妈妈就笑。她总归是依我的,请了两个媒人,就开始谈婚论嫁。《》里凤姐说林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女子受聘,俗谓&吃茶&。《七修类稿》有云:&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故以之喻女子受聘。&我们这里婚俗却是男方先到女方,女子端茶与男子,男子喝茶后,要付&见面笑&,是为行聘。然后女方再到男方&察家舍&。许多礼节,方显出是婚姻大事。
  村里大树哥带着20多个后生到南岸罗坪为我接亲,那时两岸还没有一座桥,来往只有船。我们先坐船,再坐车。到得小艾家,大树哥把带来的几样礼物交给女方,坐席吃酒。院子里都是来客,嫁妆一一摆在坪中,是一杠一杠的,因为要抬着好看,供大家评论。接了新娘子,又是先坐车,一路上有人拦车讨要喜烟喜糖的,都要给。然后坐船,一路浩浩荡荡,傍晚的时候,船一靠岸,村里早有一队人马敲锣打鼓在这里迎接,长长的接亲队伍,抬着嫁妆,披红着彩,走在乡间的道路上,有吃草的牛抬起头来看热闹,有村里的狗一路欢跑着陪伴。小孩子在屋门口坪等着新娘子撒红枣、花生、桂圆、糖子,喻早生贵子。村里一家人办喜事,门口大路上都有喜气,全村人都要出动,不唯帮忙,更是为了分享喜悦。
  新妇娶进门,世界为之一新。我每看她都想笑。想起小时候,家里搬新房,每到吃饭,我和姐姐就笑得喷饭。父亲是从小读孔子&食不言,寝不语&的,你要吃饭时说话,他就会说你&兼搭嚼饭&,每到此时,他就喝道:&碰到鬼呀,这样癫!&我每天要喜欢得唱歌,早上起来,妈妈生火做饭,总是说火也笑。而乡下火笑是有贵客来。我妈妈是从来把小艾当人客,把我这个儿子也当人客的。
  小艾真是好新妇。先是不嫌我家穷,对公婆孝敬,对亲戚都亲近。人客来家,春风满面。做起家务来,高挽衫袖,打着赤脚,总是把家里打理得清爽温馨。我常说她做事像过年一样开心。没有工作时,一心一意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有了工作,是外面的事也做得好,家里的事仍旧做得好。有时也敲打我,进门时,闻一闻我身上,说一句,怎么有香水味道呀。又或故意从我衣服上扯出一根长发来,说一句,身上怎么有长头发呀。一次鞋子有点脏,竟要问我去了哪里,要老实交代。因为每天出门鞋子都是她擦净的。我们不会吵架,但有时我实在做得不好,她会教训人。中国女人教训老公有一种精致的心思在里面,所以说骂是爱。凡我不喜欢的事她真的没做过,就是儿子不会读书,她觉得对不起我们翁家,就跑去算命。那算命的说,你这个儿子开懵晏的。又反复说,再生一个一定是个儿子,最小可以当团长。她回来和我说,我肚皮都笑痛了。
  《红楼梦》里写贾宝玉初见林黛玉,问今年几岁了,可曾上学,又可有表字,是否有玉,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我长大对于乡村风物亦不免要走走看看,也要问这问那,实在有这样一种喜欢。
  父亲也喜欢说当地人物故事。说李烈钧青年时睡屠凳,打县官,三炮定韶关。跟随孙中山革命,湖口起义,是风云人物。当省主席时到箬溪建读书楼,戎马倥偬之余,常在我们街上行走。徐若林机智幽默,除暴安良的故事最多,我后来修地方志,看到有人搜集的徐若林的故事都不及我父亲讲的丰富生动。徐若林的名气大到湖北的老百姓都来请他打官司,说有一年湖北的省长死了娘,看中一块风水宝地,当地百姓无奈,找到徐若林,他说无妨,只叫百姓去告官,状子也简单,是首诗:&湖北有块蛇势地,本来要出天子位。如今省长要葬娘,不知心中怀何意?&用现在的话说,徐若林是懂政治的,这样的舆论一造,再大的官他也不敢乱来。而如今出了一位余静赣,耕德种艺,打造装饰之乡,许多致富的梦想,成为这里普通人家的日常。余静赣的传奇,不断在全国各地传唱。   读《李宗仁回忆录》,看到有大段篇幅记载他在此征伐,北伐时,李宗仁在我村镇箬溪血战孙传芳谢鸿勋部,取得大捷。我村庄有座宗祠,抗战时,30集团军王陵基司令部曾驻扎于此,从武汉来此劳军。附近山头,战壕遍布。后面观风山,从西海上望去,形似棺材,我村人叫棺材山,我乡下人说有官有财,亦是好风水。万家岭大战后,接下来就是棺材山大战,国军李仁堂部在此誓死抗敌。后又有王陵基部在此与日军争夺。我小时和伙伴在山上砍柴摘果,常能在战壕铁网间拾得刀剑枪弹。我刚出校门到西海南岸一所中学任教,这里有吴王峰,据传吴王孙权曾祖母葬在此,故名。山下孙氏族人有谱牒为证。吴王峰最高峰桃花尖,我去登过,并在上面露天住一晚。桃花尖下瓜源,因孙权祖父孙钟在此种瓜而得名。当地人说,走遍天下,好不过桃花尖下。瓜源里面是武陵岩,山下有孟姓村子,传说是孟子嫡传后人,又是陶渊明外婆家,有人考证陶渊明为此地风光。这也确实有些俗套。因为这里虽然有桃花源的美景,毕竟不如人心里的那个桃花源风光。西海之西有九宫山,亦去登临过。山下出美女,说是李自成在九宫山战死后,后宫嫔妃留在山间,从此这里美人多。去黄山谷故里双井,感受那个神童是怎样骑牛远远过前村的。我觉得他后来所有的诗都不及他小时在家写的这首牧童诗。陈宝箴老屋陈家大屋也去瞻仰过。听一个叫欧阳的中年汉子讲房子主人的故事和这里的风水,站在陈家大屋门前,后有靠,前有照,对面案山如九龙来朝。但凡到名人故居一类的地方,总觉沧桑与荒凉,似乎是地气被扯尽,譬如书画没有气韵,宝石失去光泽。所以这种地方实在不值得张扬,也不及一个普通村子有阳气灵气。吴城有西海水与赣江水入鄱湖处,是候鸟天堂,我也去看过,在望湖亭上看西海的水流进鄱湖,有美女嫁人的感觉,是清好入混浊的羞怯。在九江读书时,也去浔阳楼上喝酒,但没有题诗。常去冲好汉,从好汉坡登庐山。去谒陶潜祠,觉得&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是多么好,因为现在再偏僻的地方,人心也难得有远意。看庐山瀑布时,我在那村子留连,觉得李白当年一定在那村子住过,才有那种瀑布挂前川的亲近。
  我也拿别的地方山水来作比较。云南的洱海,是清洁干净的,高原湖泊,风花雪月,自有一番风景。与西海比起来,觉得缺乏秀美与清新。杭州的西湖可以说流光溢彩,无限江山,被苏轼比为西子一样的美丽。与西海比起来,觉得缺乏朴拙与野趣。桂林的山水自古称为甲天下,是多么惊艳。与西海比起来,觉得缺乏大气与开阔。九寨沟的水是多么圣洁,灵山圣水,有如天地之初的新鲜。与西海比起来,感觉缺乏平凡与包容。张家界的山是独一无二的,但缺乏西海这样有灵气的水。与东边、南边的大海比起来,西海是平静温柔的,有如这山水间孕育的美女,沉静而又活泼。《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西海就有这样一个自然的生机无限。西海的美就是一种自然的美,民间的美。
  村里人是很少去旅游的,因为他们本身是风景。我村子春来山花烂漫,夏至白水满川,秋深层林尽染,冬天松涛连绵,四季有这样的分明。杜鹃开满山岭的时候,就有布谷催耕。金银花满垅满畈飘香,正是人间四月天。村里的桃李杏,这里一株,那里一株,如此惊艳。多的是无名之花,就是开天辟地的无名。现在有许多开发的景点,花源谷有桃花涧、梨花涧、玉兰涧,不以岛、屿名之,而以涧名之,实在是有幽意。夏天的时候,新光满山的桃李挂满枝头。梅子黄熟时节,乘小舟随便登上一个小岛,有满山的杨梅让人生津。秋天的平尧,柿子红艳艳的像灯笼,就那么让它挂着。到七里坑,申家坪山里人家度周末,别有风味。晚上乘坐西海湾的画舫走过湿地公园,两岸亭台楼阁里有唱茶戏的,有唱打鼓歌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就像戏中唱的,到底人间欢乐多。宋朝的苏东坡来过这里,他有赏心乐事之谓,就是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云云,我村里人常就在此景此境行走,与自然有这样的亲近。
  西海到我家门前的时候,我还是个儿童,如今人到中年,而西海是这样年轻。我乡下男人叫男客,女人叫女客。李白说光阴是百代之过客。有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常想,如果人人都觉得自己是个客人,总不会把世界弄得乱糟糟的。
  禅宗有一句常用的话:&山是山,水是水。&在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再进一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悟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其中只有个人意在里面。当那山水被弄得面目全非时,人心自是芒昧的。庄子说:&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那天早上,是冬天的早上,我在乡下的屋里起得晏,出门站在坪中,就见一只桔黄色的大气球挂在东边山上的树梢上,触手可及。想一想,感觉不对。那近在咫尺的小山怎么有人玩气球,会被树枝划破的。我就那么定定地看着它,终于明白那是太阳。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说,太阳底下无新事。而人意常新,想到商汤浴盘上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要让无端的欲望蒙蔽了眼睛。
  家里阳台养了几钵兰花,是从乡下山野挖来的。头两年打很多苞,开得蓬蓬勃勃,慢慢就一个苞都没有了。还有就是兰花打苞后,如果每天去看,它就不开,乡下人说人眼很毒的。兰花美其美,香其香,寸心自知,无人自芳。不是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而是压根就没有这种心思,是一种自然的高贵。还有乡下瓜果长出后,小孩喜欢去看一看,摸一摸,大人就说,看了摸了它就不长了,知道好的东西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乡下的草木,是人间的草木,都是有灵性的。老家的屋后有座桔园,是父亲栽种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年都是桔满枝头,要用许多树枝来撑着。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桔园开了白花花的一片花,但一个桔子都没结下。有个成语,叫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谁说草木无情呢?
  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一个地方的好,总是一个地方的人好。我村中的人事真是想也想不尽。元宵送灯,清明扫墓,中元烧袱,冬至上坟。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纪念祖先。父母的坟茔在村东边山上的松林间,面朝西海,远望云山,很安静,很干净。坐在坟前,仿佛能与之对话,沐浴他们的慈爱。乡下有的妇女在祭祖时就是一面哭一面向祖先倾诉的。这世界是女人创造的,所以女人更能与神灵沟通。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个人心中有神灵,做事就不会太离谱的。
  李白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就是知道山水其味的。走过许多的名山大川,经过许多人生的风雨,到我家乡看庐山西海,只归于平静和从容。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以这样朴拙的山水为师,可以让人变得简静而有趣味。山唯有一个静,所以仁。不管人世怎样的喧嚣,亦只有无言。程颢程颐在庐山下从周敦颐学,亦悟得一个静字,明道说:&万物静观皆自得。&伊川说:&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水唯有一个平字。明代吕坤《呻吟语》有云:&天下所望于圣人,只是个安字。圣人所以安天下,只是个平字。平则安,不平则不安矣。&又说:&天地万物,只到和平处无一些不好。&妈妈常对我说,为人要心平气和。实在是,一切言行,只是平心和气就好,处天下事,亦只消得安详二字。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乡下俗话说,会说说都市,不会说说屋里。我说一点家门口的事,属于不会说。说:&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我乡下聊天叫翘天,翘起来常常就是这样无边。
本文来源:
瑞文网 ruiwen.com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上联电气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