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唐 卢论 纶》 年代:唐 作者: 姚合 谁能解释下意思

唐宋八大家:
当前位置: &
“洲岛骤回合”下一句是什么
学习古诗词必备工具,!
“洲岛骤回合”下一句是:“圻岸屡崩奔”,
这是出自于 南北朝 谢灵运 所著的《入彭蠡湖口》。
入彭蠡湖口
作者:谢灵运&&&朝代:南北朝
客游倦水宿,
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
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
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
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
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
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
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
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
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
弦绝念弥敦。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一本作劝杨
别雒下一二知己作者:谭用之
和銮舆顿戏下(一作追从銮舆夕顿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为一首
喜昼公寻山回相遇联句一首作者: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红楼下联句作者:李益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作者:
下一句歌词 作者:若人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
喜贾岛至作者:姚合
就让爱,在下一个轮回里! 作者
惜奴娇_合下相逢,作者:石孝友
舟行碧波上下一句是什么?作者:
忧来思君不敢忘的下一句是?曹丕
杜甫《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亭东
花明月黯笼轻雾&的下一句是什么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怨楼间下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什么意思?作者第二章&&移民文化
第一节&&宁夏移民的环境地理基础
气候变化是宁夏人口迁移的外因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宁夏成为人口迁移的目的地
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宁夏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节&&移民类型及其文化遗存
来自内地的移民(军民实边)及其文化遗存
来自边地的移民(少数民族安置)及其文化遗存
第三节&&移民特色文化归类
第二章&&移民文化
宁夏在历史上是国家重要的移民区。因为它地处黄河上游河套绿洲,自古就有渔盐之利,其广阔的沃土和丰富的水利资源、特殊的战略地位,再加上气候的适宜,具备移民殖边的地理环境基础,所以,是历代各种类型移民的首选地区。
历史上,宁夏的移民类型多种多样,既有来自内地的汉族移民,又有来自边地的少数民族移民;既有军事移民、政治移民、经济移民,又有文化移民;既有强制移民,又有自由移民;既有从外向内的移民,又有从内向外的移民。因此,移民是创造宁夏地域文化的主体,移民文化特色,自古以来就呈现出&五方杂错,风俗不纯&①与人地和谐、融合更新的特点。
第一节&&宁夏移民的环境地理基础
气候变化是宁夏人口迁移的外因
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得知,大约在1万年前左右的鸽子山文化遗存中,宁夏就已有了原始农业的痕迹,到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的菜园子文化遗存中,大量的证据表明,宁夏的先民们早己开始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生产。但是,当历史进入商周时代,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渐渐变成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栖息地。
先是鬼方部落进入黄河至乌水(今颉河)流域,其在西周时称猃狁支系义渠、乌氏、朐衍诸戎,分别在六盘山东麓和灵盐台地一带活动。接着,昆戎(犬戎、昆夷)在西周初年由泾河上游向祖厉河、乌水流域移动。他们总称&西戎&,&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②。今宁夏从贺兰山东麓至六盘山地区基本上都是以畜牧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可以说是宁夏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运动。
古人类选择某种经济方式,即生存手段,有着许多复杂的社会、政冶、军事等原因。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考古发现的证据己经证明:远古时期,包括宁夏在内的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曾有大量的喜暖动植物在此繁衍。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这些喜暖动植物越来越少,其活动地域逐步南移。到了西周初期,所有喜暖动物在黄河流域考古发掘的层位中全部绝迹。
这个事实说明,国际上所谓&新冰期&前期的气候现象同样出现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在大约年前的殷商至西周时期,有一次由暖湿气候向干凉气候的大变化。由于气温剧降,北方草原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原在那里游牧的西戎部族的生产生活,迫使他们向南迁移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宁夏中南部等广阔地域,寻求新的较好牧场。冷干气候同时导致黄土丘陵区齐家文化衰退解体,农耕界线南移。③(图1)
图1:等雨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分界线)。选自《看中国网》。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宁夏成为人口迁移的目的地
在古代,宁夏既有渔盐之利,又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这是大量外地外族人民移入宁夏的重要环境地理基础。
其一,独擅黄河之利。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从黑山峡进入宁夏后,由西向东流经中卫、中宁,然后冲出青铜峡折向北流,从石嘴山出境,流程397公里。由于黑山峡和青铜峡的地势均高于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这就造成了宁夏两大平原无坝引水灌溉的有利条件;再加上黑山峡和青铜峡对黄河的约束,使得桀骜不驯的河水在宁夏变得平缓而循规蹈矩,从而造就了宁夏平原&举锤为云,决渠为雨&的&塞北江南&独特地理优势,成为移民们首选的地方。
其二,相对温润的小气候。宁夏平原处于贺兰山的东南。由于贺兰山的阻挡,在整个&冷冰期&时代,北方冷空气到此大大减弱其威力,加上东南饱带水蒸气的季风又被阻挡在贺兰山东麓,因此形成了宁夏平原相对温暖湿润的小气候。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一直延续到唐宋。
据研究,从史前期历经夏、商、周,直到西汉,除西周时大约有一二百年的寒冷期外,二三千年中,黄河流域气温一直比较温暖,平均气温约比现在高2℃,冬季气温高3℃~5℃。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广泛生长着阔叶林和大片竹林,植被覆盖率很高。到了唐代,又进入了&个高温期,降雨量也比现在丰富④。
这些研究与文献记载中的古代宁夏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如《册府元龟》载:贞观二十二年(648)&灵州言河水清&。《新唐书&五行志》载:&调露二年(680)夏,丰州河清&。《文献通考》载:长庆元年(821)灵州奏黄河清,有250里见底。所谓&黄河清&,是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有资料说唐时宁夏的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水土流失少。
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宁夏大地非常适合于人类生存。因此,史料表明,这里也成了桑蚕和野生动物的故乡,不但&蝉鸣空桑林&和&野马见人惊&成了寻常风景,而且也使得唐宰相武元衡能在灵州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位朋友&遍赏芳香&,并赋诗曰:&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涂涂犹宿露,采采下盈筐。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可见其气候的温润当与今江淮流域不相上下。⑤
其三,水泉丰沛的草原和山地。宁夏除了有水利资源丰沛的卫宁、银川两大平原之外,还有广阔的草原和水泉丰沛的山地。如古代宁夏盐池、同心、红寺堡及以南的西海固地区,沃野千里,不但有黄河及其支流环绕,而且还有无数的水泉和泾溪遍布其中,气候湿润,水草丰美,资源富集,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家园。
首先,六盘山、罗山。这一带生态条件良好,适宜人类居住。在唐代以前,这里森林覆盖和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东汉时,汉光武帝西征隗嚣,由于大陇山(今六盘山)上的森林稠密,大队人马不易通过,特意选择一条树木不多的河谷&&&高平第一城苦水谷&&&进军。这里所说的&高平第一城&就是今天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苦水谷为流经今原州区城外清水河的发源处。由于苦水河水味苦咸,影响到河旁树木的生长和繁殖,这才可能成为一条人马能够通行的通道。到唐宋时期,这里原始森林的面积仍然很大,曾是历代统治阶级修建京都与宫室的主要木材採伐地之一。
其次,贺兰山。其得名的由来就与森林有关。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山上多树木,颜色青白,远处瞭望,就像马交&马一样。那时当地的游牧部落呼马交马为&贺兰&,所以就有这样的山名。
再次,罗山。古称蠡山(唐宋时也称达乐山、乐山)的森林在北宋时期虽未明确见记载,但我们从《宋史&郑文宝传》中得知,这里的森林也不少。唐威州在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村,唐五代曾一度废去。宋初打算重建。在宋夏战争期间,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郑文宝曾任陕西转运使,先后12次亲自带队从环庆(今甘肃庆阳与环县一带)督运粮草到灵州(今宁夏吴忠境内),因此,对于这一带的地理和自然环境非常熟悉。当时,北宋朝廷曾向他征求重建威州的意见,他极表赞同,说:&威州在清远军西北八十里,乐山之西。&&水甘土沃,有良木薪秸之利&。⑥可能为了达到保护运粮大道的安全,最后宋廷修筑了清远军城(今甘肃环县甜水堡)。但是,在甘宁交界&七百里旱海&之侧罗山(蠡山、乐山)上的森林之繁茂,并不是短期内的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草原。虽然在《魏书》和刁雍的疏文中有&道多沙深&的记载,但那都是指灵州以北(今内蒙古)一带。何况,既然有道路,说明今宁夏、内蒙、陕北交界处也并不是沙漠,而是含沙量较大的草原。而大量的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都证实,宁夏地区在明代以前还是&水草丰茂&的地方。如秦始皇时,驱逐匈奴取&河南肥饶之地&,徙民实之,谓之&新秦中&。两晋的北魏时期,刁雍担任薄骨律镇(即古灵州)将时,大修水利,广开农田,年年粮食大丰收,成为北方的重要粮仓。后来南北朝时期,赫连勃勃来到灵、夏地区,曾感慨这里&临广泽而带清流&,水草丰美。遂决定在这里修建丽子园作为行宫;唐代在这里设置&六胡州&,安置归附的&昭武九姓&人;又在罗山脚下红寺堡、韦州、下马关一带安置吐谷浑部,都说明宁夏地区的自然生态不错,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也适合人类生活、生产和居住。
唐代诗人李益从军朔方,曾走遍了宁夏北部和河套地区,对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当他来到今盐池、定边、环县一带时,他看到的景象尚是&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到了明代,这里仍然&水草丰茂&。仅一个铁柱泉,就&水涌甘冽,日饮数万骑弗之涸。幅员数百里又皆沃壤可耕之地&。至于红寺堡地区,泉水则多至数十眼。&由青沙峴以北,红寺堡以南,周环旷阻,有地数百里,水泉四十五处,草木繁茂,寇至每驻牧马,呼为小河套&。即使到了现在,我们还能从当代地图上看到,这里仅以&泉&和&水&命名的地名就有20余处。⑦
其四,盛产食盐。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期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到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盐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代宁夏及周边地区食盐资源丰富。
最早记载宁夏产盐当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主父偃说的一段话:&地固泽咸卤,不生五谷&&&后来的各种文献对此也多有记载。如《水经注》卷二载:&肥水又东北出峡注入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回乐县&&温泉盐池,在县南一百八十三里,周围三十一里。&不但如此,迟至这时已有了专业盐户,并设置了管理盐业的官署。据《唐会要&盐铁使》:&温池,置榷税使一员,推官两员,巡官兩员,胥吏三十九人,防池官健及池户六十五户。&
实际上,当时宁夏的盐池非此一处。据文献记载,唐代全国有盐池18所,其中12所在宁夏地区,包括盐州4池(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灵州7池(温池、回乐池、弘静池、红桃池、两井池、长尾池、五泉池)和会州河地池(今海原县干盐池),等等。这些丰富的盐业资源,既是当时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也是周边军民须臾不离的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当然也是宁夏历代移民重要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基础。
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宁夏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历史上,宁夏向称&关中屏障,河陇噤喉&,一直处于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交汇处,是中央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秦王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极其重视对宁夏的布防和经营。秦&因河而塞,筑四十四县城&,并筑长城;汉一度将北地郡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境内),而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整个宁夏地区成了&汉家门户&;唐设灵州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使这里成了&京畿关内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明于北国设立九边,宁夏有其二&&宁夏镇、固原镇,并在固原设总督高官,负责指挥西北地区延绥、甘州、宁夏、固原四大军镇,位居&九边重镇&之首。历代政府为了固边自给,实行军屯和移民是其必然的选择。而对北方游牧民族而言,得宁夏,便得到了水草丰美的草原和优良大牧场,也是他们进一步南下、入主中原的关钥和跳板。
第二节&&移民类型及其文化遗存
历史上,宁夏的移民类型很多,其文化遗存也很丰富。举其大者有两类:一是来自内地的移民(军民实边)及其文化遗存;二是来自边地的移民(少数民族安置)及其文化遗存。
来自内地的移民(军民实边)及其文化遗存
历史上,宁夏地处边陲,区位重要,土沃易垦,人烟稀少。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权在这一广阔的地区开展移民屯垦,并且代代继承,不断深入,使这里成了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这些内地移民,大多是强制性移民,都是为&移民实边&这个国家行为而被当时的中央政府统一迁徙安置到这里的。他们有的是军屯移民,有的是民屯移民,有的是安置灾民,有的是战争移民,其目的就是&屯垦戍边&,保卫边防。
向宁夏地区大规模移民,有文字记载,当从秦朝开始。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进军河套,北逐匈奴,尽收河南地,次年便&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⑧三十六年(前211),再次&迁北河、榆中三万家。&⑨北河,亦有河北之地,其地域当包括宁夏在内的大河套地区。秦朝在宁夏黄河岸边新建富平县(今吴忠境内),以管理屯田民众,这是宁夏北部进行农业开发的首创,成为拉开宁夏及河套平原第一次移民开发的序幕,也是农业文化通过移民进入宁夏的开始,为宁夏的历史翻开了重要的一页。
&新秦中&&这一地名就是这次移民戍边的产物。自秦朝统一以后至西汉时期,随着西北边郡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农耕经济曾经大幅度向西北推进,农耕区域一直扩展到了阴山脚下,自秦长城以南处处阡陌相连、村落相望,其中&河南地&(指关中盆地往北的黄河以南地区,今宁夏大部都属之)的新兴农业尤为繁荣,堪与关中(秦中)地区相媲美,在当时被称为&新秦中&。&
今吴忠境内的秦渠,相传因始凿于秦而得名,也是这次移民戍边的产物。秦渠渠口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经吴忠市到灵武市。秦渠又名北地东渠,据说这个名称也与它位于北地郡的黄河以东有关。历史上北地郡的建制,虽然一直延续到唐,但其辖地达到宁夏平原的,只有秦、汉时期的北地郡。除河东秦渠外,据说秦还在河西穿凿渠道,后人称为北地西渠。唐代著名诗人卢纶有诗云:&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这或许便是对秦渠的一个写照。
在秦代,除了移民,还有一种外来人口,对宁夏的地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役人&。我们知道,秦王朝征发调动内地农人服事以劳作为主要内容的徭役,规模和影响都达到惊人的程度。其中仅为修&驰道&、筑长城、为军队运送粮草的&丁壮丈夫&就多得不可计数。以至于出现《淮南子&氾论》中说:&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当时调用徭役之残酷,据说使得役者&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以致不得不发&丁女转输&。依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只要一为&役人&,几乎很难再活着回到故乡。这其实是一种&准移民&。秦朝时期,在宁夏境内,除为戍边将士输送粮草需征调大量内地&丁壮&役夫外,兴修驰道、长城和边塞44县城及沿河亭障,也需征调不少&役人&。繁重的徭役,使民众经历沉重的苦难,也使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的破坏,但是从不同地区因此而能够得到文化交汇的条件这一角度考察,却可以发现以苦难和破坏为代价的文化史的进步。农人成为役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开始经历原先未曾经历的徭役生活,劳作虽然备极辛苦,心情虽然备极愁懑,但是眼界却因此而阔远,识见却因此而丰富,不同区域人们的文化心理,也因此而得以接近。这不仅影响到当时人政治生活心理的健康,而且能够加强全国文化的统一性。今宁夏固原地区境内的秦长城及历代文人创作的相关诗文和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民歌等,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在今宁夏市境内,有一条长城遗迹,东西横贯、原州、三县,蜿蜒174公里。远远望去,雄伟壮观,。这条长城实际上是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续筑完善的。长城是古代的军事设施,与烽火台、亭、障构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今天,我们依然可见城墙内侧,每隔1000米左右设一座烽火台,成为著名的烽隧遗址。&亭&一般设在离烽火台不远的高地上,这是驻兵的。在重要的山口和关隘处,往往有城障,是附属于长城的军事城堡。这是戍边的产物,也是&役夫&&&&准移民&的劳动成果。
因这条长城,历代文人创作了不少诗词歌赋。著名的有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北征赋》、汉乐府及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这些作品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因这条长城,宁夏固原地区民间也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其基本情节与中国其它地方版本大体相同:相传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水而死。但该传说中孟姜女是彭阳县孟塬乡和甘肃省镇原县武沟乡孟庄一带人,她哭倒的长城是固原地区的秦长城,而非山海关附近的明长城。这一点与其它版本大不一样。
据《彭阳县志》记载:&公元前年之间,秦昭襄王&起兵伐义渠戎,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彭阳境内的秦长城西由原州区河川乡黄河村进入县境,向东南延伸到彭阳乡的梁坡头,然后沿偏东北方向绕崾岘乡白岔村上的长城塬到城阳乡的白马庙后走向呈东南,至涝池村的张沟圈后,直角北折入深沟上孟塬,再呈东北方向过孟塬的施坪、虎山庄、孟庄、草滩,最后从玉塬出县境入甘肃镇原县,横跨境内公里。&巧的是彭阳县境内长城的两端东有孟家塬,西有姜家洼,住着孟、姜两姓人家;而彭阳县境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姓万的人家。传说中的&孟姜女&就出生在这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就在这里广为流传。千百年来,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长城内的人家特别注重祭奠亡人,他们谓之&送寒衣&,即孟家、姜家、万家女子结伴而行,一手拎数件纸叠衣裤,俗名寒衣;另一手端一碗凉水,俗名&姜良水&。&姜&指孟姜女,&良&指万喜良。有民歌曰:&
&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户户都团圆,人家过年酒和肉(哟),孟姜过年一杯茶(哟)。二月里来天气长,老龙抬头暖气扬,冰消雪化农时忙(哟),秦始皇下令打城墙(哟)。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祖坟,人家上坟双双对&(呀),孟姜上坟独一人(哟)七月里来秋风凉,家家户户缝衣裳,人家缝衣有人穿(哟),孟姜缝衣压柜箱(哟)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左手端着姜良水(哟),右手拿着钱和纸(哟)。唉,一送送到长城外(哟)。&
还有一首《送寒衣》的民歌:&月儿圆圆分外明,孟女丈夫筑长城。那怕万里迢迢路,送与寒衣是侬情。&&&&
&另一首民歌《孟姜女探夫》流传也很广泛:&正月里探夫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夫妻团圆住,孟姜女丈夫造长城三月里探夫是清明,家家户户祭祖坟,人家祖坟飘白纸,万家的祖坟冷清清十月里探夫小阳春,想起我夫泪淋淋,心中只把秦皇恨,强迫我夫造长城。冬月探夫雪花飘,一心要把夫君找,长城天气多寒冷,我夫无衣命难熬。腊月探夫过年忙,家家户户喜洋洋,看看新春佳节到,孟姜女两眼泪汪汪。&&
这正是役人&&&准移民&&&文化的一个典型表现。
汉朝向&河南地&(包括宁夏)的移民规模大、时间长、政策优、成效显,因此,文化遗留十分丰富。
汉朝的移民仍然来自&关东&(中原河南、山东等地),即&徙六国后及豪杰、名家&和&山东&大水的大批灾民。西汉从文帝开始向河套移民,到武帝时形成高潮,其中大的移民行动为:元朔三年(前126),&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屯垦备胡&;元狩三年(前120),&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五年(前118),徙&诏徙奸猾吏民于边&;元鼎六年(前111),&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上述移民总计百余万人。
宁夏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重点开发区,所以分配到宁夏的移民自然不在少数,有人估计占三分之一,约三四十万之多。但因战争和逃亡,最后留下来的大约不到10万人。因为人口大量迁入,所以西汉时期,仅北部引黄灌区的县制就从秦代的一个富平县,新增了灵武、灵洲、廉、眴卷等四县。并且在黄河两岸出现了一个沿黄城镇群。因县级政权的增多,又于元鼎三年(前114),将原北地郡一分为二,析置北地、安定二郡,宁夏南北地区各县分属二新郡管理。还在宁夏河西灌区的上河城设立典农都尉,专门负责管理屯田。这个时期,宁夏的水利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有效开发。《汉书&匈奴列传》说:&自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黄河南岸)以西至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东汉也在这一带发展水利屯田,且将北地郡的郡治迁至富平(今吴忠)。
汉代移民的成功,其原因有二:一是北国边疆的大形势安定,二是朝廷改秦代的强制移民徙边为&募民徙边&,制定的移民政策优惠。汉武帝对匈奴开展三次大的战役以后,浑邪王率部降汉,基本上解除了北方的边患,出现一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大好局面。
汉廷根据人民&安土重建&、&难拾祖茔&的思想观念,制定了一套完整&厚惠&的移民政策与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即十四个字:营邑(集中居住)、立城(围墙自卫)、制里(基层组织)、割宅(统一建房)、供给(口粮、耕畜、农具、籽种、冬衣)、置巫(配医)、修祭(移祖坟、建祠堂)。
汉代宁夏地区的移民经济经过近300年的繁荣发展,到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特别是在羌人起义的打击下,官府内迁,人民逃亡,移民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
虽然如此,两汉仍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移民和&准移民&文化遗产。
从目前已掌握的情况看,宁夏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到处都有规模不等的汉墓群。其中著名的有:固原北原东汉墓、固原海沟汉墓群、固原草庙汉墓、固原上饮河汉墓、固原陈家洼汉墓群、固原西郊鸦儿沟汉墓、固原三营汉墓群、西吉保林汉墓、西吉神林汉墓、海原胡湾汉墓、海原李旺团庄汉墓、同心城关汉墓(匈奴墓)群、同心王团汉墓(匈奴墓)群、同心倒墩子汉墓(匈奴墓)群、同心李家套子汉墓(匈奴墓)群、中宁龙坑汉墓群、吴忠关马湖汉墓群、吴忠韩桥汉墓群、贺兰县暖泉汉墓群、陶乐南兵沟汉墓群、银川平吉堡汉墓群、盐池县张家场汉墓群、盐池宛记沟汉墓群、灵武横城汉墓群、中卫宣和汉墓群&&等等,出土了包括陶、木、铜、铁、金、玉、石、骨等多种质地的殉葬品。这些汉墓群,连同已经发现确认的盐池张记场汉代古城遗址、同心红城水汉代古城遗址、中宁眴卷县古城遗址、彭阳朝那古城遗址&&以及光禄渠、汉延渠、唐徕渠&&等一系列水利设施,反映了两汉时期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移民屯垦、开发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为研究两汉时期宁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其中,银川平吉堡汉墓出土的数件木质耕牛模型和两个谷仓(其中的一个仓储满粟类),说明,农业是这一地区的主业,耕牛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盐池汉墓中不仅发现游牧民族常用的扁壶,而且也发现储藏粮食的陶仓,其中一仓还有颗粒完整的糜谷,说明这里当时是农牧兼营的综合经济;中宁龙坑汉墓出土的陶制棋盘及棋子属宁夏首次发现(图),从图中,我们看到,这个棋盘
图2:中宁龙坑汉墓出土的棋盘和棋子。选自宁夏日报2007年月日。
的方格及斜线,颇似今日宁夏民间流行的&下方&,这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固原发现的一件错金银铜羊,工艺精美,形象逼真,不但是畜牧文化的证明,而且还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吴忠关马湖汉墓出土的陶制庄院(见本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插图),与河南洛阳、辽宁大连汉墓出土的同类物品十分类似,不但集中反映了当时宁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地主的日常生活情境,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宁夏与中原文化的紧密关系;它与贺兰县暖泉汉墓群的发现,则证明,吴忠关马湖和贺兰暖泉一带可能就是汉代富平与廉县城的所在地。富平初置于秦代,汉代继之,东汉时为北地郡治;廉县始置于西汉,在历史上存在了余年。兴建富平和廉县之初,正值秦、汉政府向河套地区大规模移民屯守时期。宁夏平原因迁入大批移民而使农业人口骤增,引黄灌渠亦在此间开始兴修。作为管理宁夏北部地区移民屯田的富平和廉县,为宁夏早期的农业开发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汉渠(又名汉伯渠),开口于青铜峡口黄河东岸,相传为汉武帝时所开。这条渠道的引水口在秦渠渠首上方,它绕过秦渠的南面和东面,到富平北面回注黄河。《水经注》引《地理志》说:&河水别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汉渠的溉田面积要比秦渠大一些。
汉延渠,在河西,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年),由郭璜主持穿凿。相传它是在原来秦北地西渠的基础上延展而成。另一条由徐自为主持穿凿,它在汉延渠西面,与汉延渠并行向北延伸。因为徐自为官居光禄勋,所以人们又称这条新渠为光禄渠。
除此以外,还有秦家渠、尚书渠、唐徕渠、御史渠、高渠、蜘蛛渠、七星渠等渠道,共同形成了汉代宁夏移民开发文化的水利系列。
两汉也有大量的&准移民&。由于&戍边&的需要,宁夏地区驻有大量的戍边军士。这些戍边军士长年驻扎在塞上边关,死后就埋葬在戍守之地。从暖泉、兵沟汉墓群出土的各种器物不难推断,这些汉墓群下的死者,就是当时戍守边关的战士。而且这些军士中的绝大多数都非本地人,他们大都来自东方远郡。从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中的资料看,西地军士的籍贯,见诸简文记录的,有来自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弘农、河东、上党、河内、河南、东郡、陈留、颍川、汝南、南阳、山阳、济阴、沛郡、魏郡、巨鹿、常山、北海、丹阳、汉中、广汉、蜀郡、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北地、西河、渔阳、淮阳、大河、赵国、广平、高密、梁国、东平、昌邑等41郡国167县800余例。戍卒原籍郡县,占《汉书&地理志下》所谓全国&郡国一百三&的39.8%,&县邑千三百一十四&的12.7%。这也可以作为考察宁夏戍卒籍贯的参考。
两汉时期宁夏移民和&准移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在汉乐府中得到不少反映。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这篇作品不但表现了这些移民和&准移民&两地相思的精神痛苦,而且还将战国、秦汉时期的一种风俗完整地记录下来,使我们今天的人对此仍能有形象的了解。所谓&双鲤鱼&,并非指真的鲤鱼,而是指雕刻或彩绘成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木板上刻有三道线槽;所谓&尺素&,就是一尺见方的本色丝绢,信就写在绢帛上。把书写在绢帛上的信放在两板中间,合拢齐缝后,用细绳在线槽处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绳端或交叉处,封以粘土,上盖印章,以防私拆。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信函)了。收信人开启信函后,鱼形信函则分为两块,就成了&双鲤鱼&了。至于&呼儿烹鲤鱼&,则是用艺术手法,对开启信函的一种形象表达。旧时有一灯谜,谜面为&呼儿烹鲤鱼&&打一城市名&,谜底为&开封&。用的就是这个典故。用这种木制信封写信,战国、秦汉最为流行。魏晋之后,流行用纸、帛作书写材料,信封就由木板改为厚茧纸制的两片,两面仍绘有鲤鱼形。直至唐代,还在仿制鲤鱼形信封。因而,古代一直以&双鲤&代称书信。
东汉末年的&四郡内迁&,是战争移民的典型。这四郡中涉及到宁夏的,就有北地和安定两郡。因为这四郡的反复迁徙,时任尚书仆射虞诩给朝廷上了一份《请复三郡疏》,建议把内迁的安定、北地、上郡三郡迁回原地。朝廷接受他的建议,&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侯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既收到了&省内郡费岁一亿计&的效果,又使边地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遂令安定、北地、上郡及陇西、金城常储谷粟,另周数年&。所以,虞诩的《请复三郡疏》便成了宁夏地域文化的一篇重要文献。
魏晋南北朝间宁夏移民开发又出现了一次小高潮。
从全国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中华各民族和各种文化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就宁夏来说,这一时期的各种类型的移民活动也十分频繁。
先是,赫连勃勃建立大夏,据有宁夏,曾在宁夏南部置高平城(今固原市原州区),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广植果树,置&赫连果城&(今吴忠市),又称&果园城&,在饮汗城(今银川)修建&丽子园&。又在古灵州祭祀白马,并改灵州为&白口骝&,将其习俗带入宁夏。相对于宁夏南部来说,宁夏北部战事较少,因而成为大夏的后方基地,不但农业生产照常进行,而且园艺事业有了发展。郦道元说&河水又北,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余林,仍列洲上&,这就是证明。
接着,北魏政权统治宁夏以后,一方面不断地向宁夏地区&给百姓&即移民,又一方面大量吸收汉文化,在改姓氏、改服装、改语言的同时,也改地名。这个时期,在宁夏黄河两岸出现了历城郡建安县(今宁夏陶乐镇南)、胡城(即胡地城,汉灵武县,今青铜峡邵岗境内)、汉城(北魏上河城、刁公城、薄骨律仓城,今永宁县望洪境内)等一批新的城镇和地名。所谓历城,就是北魏太和初年平三齐,将历下(今山东济南)民众迁移到塞上筑城居屯,故以其原地名命名;所谓胡城,就是北魏打败匈奴铁弗部赫连大夏国皇帝赫连昌后,将其部众集体迁徙到宁夏黄河西岸原汉代灵武县城安置的城池;所谓汉城,就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将关东一带的汉人大批迁移到宁夏黄河西岸,建城居住并屯田。总之,都是移民的产物。在改地名方面,先是将&白口骝&(灵州)改为薄骨律。郦道元说,&薄骨律&是白口骝的&音转&;后又将薄骨律改为&普乐郡&,&普乐&也是&薄骨律&的音转,取汉义;再后来又恢复灵州的地名。
在灵州称&薄骨律镇&的时期,北魏朝廷任命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刁雍(390-484)为镇将。刁雍于太平真君四年(年)履任,至兴光中(年)离任,坐镇宁夏十二年,为官清廉,不谋私利,政绩十分突出。举其大者有四:
一是向朝廷上书,请求修建艾山渠。他在奏折中写道:臣四月末到镇,看到这里古渠道因为黄河变迁,渠道高出河床二丈,无法饮水,农业艰难,百姓和军人经常饥饿。因此地缺雨水,要解决问题,只有引水另外修渠,进行灌溉。他的这个建议和计划被批准后,于太平真君六年(公元年)春动工,六十天完成,渠道长四十里,下接古渠道,总长一百二十里。艾山渠建成,可灌官田、民田四万顷;
二是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节水灌溉法&,即每一旬(十天),灌水一遍;灌水四遍,谷得成熟;
三是发展黄河水运。由于刁雍修建艾山渠采取了先进的引水技术,渠成以后,又采取了先进的农田轮溉方法,使得宁夏农业连年丰收,国库充实,民户富足,薄骨律镇也从重灾区一跃成为北方输出粮食的大粮仓。太平真君七年(公元年),刁雍奉命调集薄骨律、高平、安定、统万四镇五千辆车,将宁夏黄灌区薄骨律镇囤积的粮食五十万斛(一斛为十斗,约为一百五十公斤,后改为五斗,即七十五公斤)运往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境内),以作军粮。刁雍认为薄骨律镇到沃野八百里地,沿途道路要经过沙漠,还要渡过黄河,运输艰难。初步估算,把这么多的粮食全部运到目的地,至少要费劳力一万人,耕牛一万头,耗时三年。这势必影响农民种田,给下一年的农业生产带来隐患,所以刁雍打算采用黄河水运。他计划在牵屯山(今宁夏六盘山北)就近伐木,通过清水河把木料运到黄河岸边,就地造船二百只,从水路顺黄河而下,单程五日就可以抵达沃野,三月至六月,就能运量六十万斛,大省民力十倍多,不费牛力,也不废田。刁雍用木船在黄河运粮,这在黄河上游水运史上属于首创。&
四是修建仓城。 由于宁夏黄溉区开发水平的提高,农业得到大发展,粮食连年大丰收,即使将大量粮食外运,这里囤积的粮食还是多得没有地方存放。太平真君九年(公元年),刁雍又一次向皇帝上表,他说:自古安不忘乱,薄古律镇位居黄河平原,地接边城,现在积存的粮食都在露天堆放,安全上大有问题,建议修建一座粮仓城来储备粮食。为了不误农业生产,他打算利用一年之内的三次农闲时间,分期施工建筑仓城,然后驻兵守备。得到批准以后,在太平真君十年(公元年三月,一座崭新的仓城就建成了。北魏皇帝特别高兴下诏称赞刁雍能深思远虑,并将仓城命名为刁公城,以示表彰。
刁雍主政宁夏,还对宁夏的地域文化有重要影响。他&笃信佛道&,&怡静寡欲&。所以他主政时期,宁夏佛教大兴,民族团结,社会安定。《魏书》评价他:&性宽柔,好尚文典,手不释书,明敏多智。&刁雍还为宁夏地域文化留下了三篇奏表,即:《凿艾山渠表》、《运屯谷付沃野表》、《河西修城表》,成为宁夏地域文化的重要文献。太和八年(公元年)刁雍逝世,终年九十五岁高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近年,在宁夏固原和吴忠等地均发现属于北魏时期的墓葬多处,出土了各种陶俑、日用陶器、陶畜以及金、银、铁、铜、木、漆等质地的随葬品。特别是固原雷祖庙北魏墓出土的漆棺画,分上、中、下三栏,上栏为一排孝子故事;中栏为大型龟背纹靠近前端处画一长方形窗;下栏为一排狩猎图,有数骑猎手正在驰骋射猎,猛虎、野猪等奔突于山峦之中,山鸟穿翔其间,构图比较自由奔放。从漆棺画上,我们分明可以看出,北魏时期的移民文化&&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并而未合、汇而未融&的时代气息和特征。
北朝乐府民歌《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北方旅人(也可能是移民)艰苦的生活以及行人的孤独飘零,山路的险峻难行,北地的刺骨严寒,以及思念家乡的悲痛情绪,无不一一跃然纸上。
北周时期,向宁夏移民的规模越来越大,仅次于汉代。移民主要来自于南方水乡,这对于提高宁夏农业生产水平,改变城乡风俗习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574),首先从南方移民2万户安置于怀远县(今银川市东郊掌政境内),并在原怀远县的建置之上增设怀远郡,管辖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银川平原河西灌区的全部。也就是说,河西灌区的农业生产又得到恢复性开发。
到宣政元年(578),北周大将王轨打败南朝陈国大将吴明彻,并将其所部3万余人全部强制性集体迁移到灵州(今吴忠市利通区境内)屯田。吴明彻是陈国(都城今南京市)将军,籍贯秦郡(今江苏六合),其部将士皆为南国子弟。他们的移屯,给宁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也改变了这一带的风俗。在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一书的《灵州&风俗》中记道:&(灵州)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后来,北宋曾公亮又编成《武经总要》一书,又在怀远镇下记道:&(怀远)有水田、果园&&置堰分河水灌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也。&&
所谓&尚礼好学&,是一种社会文明,即农耕文化(汉文化、儒家文化)的典型表现;所谓&水田&,就是种植水稻之田。今宁夏人仍称稻田为&水田&,它与一般的&水浇地&不同。这也就是宁夏之所以被称为&塞北江南&的由来。宁夏平原土地肥沃,引黄自流灌溉,气温、雨水、昼夜温差,温度等气候条件、土质、水质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经过包括北周移民在内的历代移民的持续努力,终于培育出闻名天下的宁夏大米。唐代诗人韦蟾&&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说的就是大夏和北周对这一地区的移民开发这回事。而这首诗也成为宁夏移民开发文化的重要篇章。
这一时期的移民,除留下了&尚礼好学&的文化习俗及&塞北江南&的美誉外,在语言方面也有遗留。据研究,今天宁夏人常常说的&巷子&,&鞋子&,&芥(g&i)末&,&芸芥(g&i)&&解(gǎi])开&等语汇,实际上是江南人的方言。在建筑方面,今宁夏的民居建筑门口有廊檐,也是保留了&江左之风&之故&。
唐朝时期,宁夏是中原王朝在北方的重要军镇;安史之乱时(公元年),宁夏还曾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这期间,唐朝在宁夏的屯垦事业相当发达,主要是驻军的军屯和为了保障军队供应的民屯(营田),所以移民规模大、人数多。唐太宗贞观年间(&&年),政府于&沃衍有屯田之州,则置营田使&,专管屯田事宜。高宗麟德年间(&&年),宁夏平原因屯垦规模不断增加,以至出现了农业与牧业争地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将灵州境内的牧业部落迁移到黄河以北的指定范围进行放牧。武则天天授元年(年)大将娄师德&知营田事&,&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馕和籴之费。&到开元、天宝之际,宁夏共有屯从事农业生产,屯田面积达余万亩。而宁夏的人口也由东汉末年的不足万增长为余万(农牧业总人口)。注转引自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
唐代诗人魏兼恕《送张兵曹赴营田》诗,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唐代的&营田&事业,是宁夏移民文化的重要文献:&&河曲今无战,王师每务农。选才当重委,足食乃深功。草色孤城外,云阴绝漠中。萧关休叹别,归望在乘骢。&
从政治、军事的需要出发,唐在这里续修和新建了许多水利设施。见于史籍记载的有光禄渠、御史渠、薄骨律渠、特进渠、尚书渠、汉渠、胡渠、百家渠、七级渠、千金陂等。在上述众多的渠道中,以御史渠的溉田面积为最大,宋王应麟《玉海》卷二二三一《郭子仪家传》说,它由郭子仪主持开凿,溉田2000顷。盛唐时,宁夏的引黄灌溉面积总数超过100万亩。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吐蕃攻灵武,填塞汉渠、御史渠、尚书渠等水口,以破坏唐军屯田。几十年后,李听又将它恢复起来。
唐时的内地移民,一是屯田军士及其家属,二是罪犯人等。这说明唐时宁夏的生产、生活和开发条件依然比较艰苦。内地移民并非自觉自愿。
近年来,宁夏各地陆续发现和发掘了多处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凡是有墓志铭的墓主,绝大多数都是外省籍人士。比如2003年,吴忠市西郊、北郊唐墓群,共发掘建筑基坑唐墓200多座,只出土了一方墓志,这说明,这些唐墓都是平民墓。有墓志铭的墓主是&吕氏夫人&,其祖籍是&故东平郡&。唐代的东平郡在今山东郓州,因此说,&吕氏夫人&是山东人。这虽是&一方&墓志,却很有代表性。年出版的《宁夏历代艺文集》共收集了方唐代墓志铭,其中&史氏家族&虽然是&原州平高&人,但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昭武九姓&人,非宁夏土著;&皇甫家族&的祖籍也非宁夏土著,《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铭》说:墓主皇甫镛的祖先是&汉迁安定朝那&,也是外省籍人士。只有梁肃墓志说梁氏家族&其先安定人&。这样说来,这方墓志铭的主人有人是外省籍人士。这种现象说明,唐代宁夏增加的人口,主要是从外地因各种原因迁徙而来的移民。这也可从墓葬葬俗看出端倪。据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吴忠西郊唐墓》一书的&结语&说:吴忠唐墓的形制与洛阳、西安地区的形制一样,但其葬俗又略有不同:一是吴忠唐墓大多不用棺木;二是吴忠唐墓大多都头朝西、朝南;三是流行合葬与一墓二次或二次以上埋葬。这些葬俗说明,吴忠葬俗文化与洛阳、西安等地的葬俗是有历史渊源关系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地方特点,这种特点证明,唐代吴忠地区的生活水准要略低于洛阳、西安。因此墓葬显得简陋,随葬品也较寒酸。
但是,唐朝移民的最大特点是少数民族的大量迁入和羁縻州的设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关于这一点,将在下一目&来自边地的移民(少数民族安置)及其文化遗存&中予以介绍。
宋朝时期,党项人不断壮大和移居宁夏,并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西夏地方割据政权(有专章介绍)。为了解决对西夏战争的军粮问题,北宋在包括宁夏在内的西北地区大力兴办屯田和营田。在宁夏的屯田主要有:
1、灵州屯田,也称贺兰山下屯田。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陕西转运使郑文宝于贺兰山下&见唐室营田旧制&,便建议宋室采用唐朝屯田之法,解决边地军粮,开创了宋代屯田的先河。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派秘书丞何亮与转运使陈纬到灵州屯田;次年,又派名门之后裴济(唐时宰相裴济卿的八世孙)担任灵州知州兼都部署。裴济到任后,即于灵州城下屯田。咸平五年三月,由于李继迁攻陷灵州,裴济战死,灵州屯田遂告一段落。灵州屯田时间虽然很短,但屯田之利&民甚赖之&,还是颇见成果的。
2、清远军屯田。淳化五年(994年)八月,郑文宝建议筑置清远军(址在今盐池南宁甘省界附近),并在此主持屯田。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尽管郑文宝发挥了最大的主观能动性,留屯数千人,又募民植树造林、负水灌溉,竭力改善生态环境,但终归失败。如今只留下了一座古城遗址。
3、镇戎军屯田。这是宋代在宁夏最重要的屯田。咸平四年(1001年),陕西转运使刘综首次建议在此屯田,由知镇戎军李继和充任屯田制置使。后继者还有曹玮。曹玮在镇戎军募弓箭手给以闲田,蠲其徭赋,如有战事,则可参加正规军为前锋。从此&官无资粮戎械之费&。曹玮的这个办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后,鄜延、环庆、泾原以及河东诸州都相继效法。
4、笼竿川屯田。笼竿川,址在今宁夏隆德县。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筑城;同时又于要害之处建立笼竿、羊牧隆城、静边、得胜等四堡寨,招募弓箭手屯田。由于笼竿城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至宋仁宗时,不但跃居四寨之首而一枝独秀,即使同陕西沿边的某些州郡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在王尧臣的建议下,宋朝便将德顺军治于笼竿城。目前,&得胜寨印&和笼竿城遗址均被发现。
&得胜寨印&,为铜质方形印,印面边长5.3厘米,长方形扁柱纽。印面铸汉字九叠篆体&得胜寨印&四字,竖行,自右至左书写。背面印纽两侧分别镌刻两行行书体汉字&大定四年&、&少府监造&。
2010年4月,在隆德县城东南角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段东西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的黄土夯筑的残墙,墙基最宽处为45米,墙顶最宽处为17米,墙体最高处达18米,东南角还有角楼残墩。后经进一步探察,又发现了好几处城墙的断垣残壁,将这些时断时续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一座边长约千米的矩形古城便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专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土样化验结果,断定这就是宋代笼竿城遗址。
图3:笼竿城遗址。周兴华摄
5、熙宁寨屯田。熙宁寨,址在今固原市原州区北,始置于神宗元年(1068年)。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蔡挺在此屯田养兵。其经营方式有两种:一为募人佃种,此属营田性质;一为募弓箭手和兵卒耕种,此属屯田性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固原各地发现大批宋代用于作战的弩机。弩机的&望山&(瞄准装置)上刻有何地、何人、何时制造的铭文,如&郓州都作院张安造&、&元祐三年二月上旬毛胜造&等等。这些文物是宋代在宁夏南部募弓箭手屯田的实物佐证,也是宋代移民文化的重要遗留。
元代,宁夏再次出现移民开发的小高潮。蒙古大军灭亡西夏以后,于中统二年(1261年),在西夏故疆设立西夏中兴等路行省,又或设西夏宣慰司、惠民局,或设宁夏府路,其中心都在故夏国的京畿地区,即今宁夏引黄灌区。设省之初,还命大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协助张文谦、董文用&行省西夏中兴等路&。郭守敬来到宁夏后,经过调查研究,否定了另开新渠的主张,将当时境内废坏淤塞的长400里唐徕渠和长250里的汉延渠及秦家渠等,重新修浚疏通,&更立牐堰,皆复其旧&,&溉田十万余顷,人蒙其利&。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证了当年及时耕种。他还给遭受战争摧残的当地农民和外来移民&授田种,颁农具&,为恢复和发展宁夏地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
元代把宁夏作为移民的重点地区,目的是要把宁夏建设成为西北的粮食生产基地,以支撑对西和向南庞大战争的需要。管理屯田的机构有: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屯田、宁夏营田司屯田、宁夏路放良官屯田等。移民的主要来源是&发迤南新附军&,&佥发随州、鄂州投降人民&等。他们是南宋长江中游两湖地区(今湖南、湖北)的降军和被迁赶的民众。其中新附军1382户,其他民众1107户,按每户平均老少两代5口人计,约一万多人。加上其它方面的移民,总数在七万口左右。
此外,元代在六盘山设立军事基地,又在开成建立安西王相府,所以元代不仅在黄河两岸屯田,就连六盘山地区也成为移民屯田的重点地区,还在六盘山地区设立开成路屯田总管府,曾先后有汪惟和戍守四川军队5000余人,陕西籍军人3000余人,巩昌驻军5000人,调往六盘山屯田。据《元史&成宗本纪》卷19记载,当时&自六盘山至黄河立屯田,置军万人&。至元二十六年(1289),朝廷命&徙瓮吉剌民户贫乏者就食六盘&(《元史&世祖本纪》)说明六盘山的屯田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取得很大的成绩。
&在固原市开城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忽必烈时代的&至元铜权&。这是宁夏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元朝时期的铜权。权就是校秤砣,亦即标准秤砣。这个&至元铜权&为青铜铸成,上面有方形穿鼻,下面是六面体塔形,底座是喇叭形,高10.05厘米,厚3.5厘米,底面直径5厘米。正面阴刻开成路,背面刻官造至元二十三年。此铜权铸成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即公元1286年。作为官方标准衡器,说明当时的宁夏的移民经济贸易已十分活跃和繁荣。
图4:宁夏固原发现元世祖忽必烈时代&至元铜权&。固原博物馆提供
元代移民文化,在地名方面也有反映。吴忠巴浪湖和波浪渠,元代的名称叫勃朗台湖和勃朗台渠,即是以蒙古人名命名的地名,后以音转,叫巴浪湖和波浪渠;今同心南35公里处有个叫阿布条的村庄,也是以蒙古族人名为名。今同心东南43公里处有个村子叫亚尔玛尼,这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安全&。至于同心&预旺&,原写作&豫王&,是元代豫王所住之地。其人系阿忒思纳失里、斡鲁赤之后,天历元年(1328年)由西安王进封。
在姓氏方面,今宁夏西海固地区的铁、妥、脱诸姓及吴忠地区的撖姓,据说也是由蒙古人的姓氏转来。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但是退往漠北的残元势力并不甘心失败,蒙古各部不断内犯,妄图恢复丢失的江山。宁夏地处北边要塞,自然成为明廷抗击蒙军南下的主要战场之一。明初时,由于刚刚夺取政权,控制力量有限,对于北方暂时鞭长莫及,所以宁夏府等地区被暂时放弃,组织官府和人民内撤,&空其城&,成为无人区。
洪武九年,朱明政权巩固,重新开始经营边地,将原迁出宁夏之民复迁回原地;同时又从内地&迁五方之人实之&,大量向宁夏移民,并执行&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即担任屯垦和军卫双重任务。这些戍边军屯的官员,大多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安徽老乡和帮助朱元璋发家的江浙籍将领,其所带领的子弟兵当然也以这些地区的人员为主。后来随着屯田数日益增加,也有从山、陕、甘等地招徕或自流大量劳动力作为补充。在长城、贺兰山等第一线轮流值守的国防军(班军),大都从宁夏周边各省抽调。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屯种的卫所军户约为3万户、5万多人。班军人数视形势而定,一般在3万至7万人之间。明代的移民是世袭制,凡户口定为军户、匠户等,其后代的身份也无法改变。
洪武十二年(),宁正兼领宁夏卫事,修筑汉唐时的旧渠,引河水浇灌屯田数万顷,军能自给。永乐六年(),屯军达人,军屯土地顷。到嘉靖时,宁夏总镇合计屯田15000余顷,夏秋两季共征粮19万石。万历十四年(1586年),宁夏屯田数达18825顷(以上数字均包括民屯)。
与军屯、民屯同時存在的还有商屯。所謂商屯,乃是指由商贾负责出资招募无地的贫民到边疆垦种之意。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開始实行&纳米中盐法&,即动员盐商担负输转粮饷之责:盐商输米2.5斗到边塞,戶部允许贩盐一引(200斤),以运费代纳引稅,此即所謂&省运费以给边储&。盐商爲爭得生存和发展,力求适应纳米開中制。于是自筹资金、自募农人屯耕于各地。這些富商大贾,&自出财力,自招游民,自垦边地,自艺菽粟,自筑墩台,自立保聚&,從而形成一些新的村落。這些屯村的垦殖者曾自发地在农田上及其周围开凿沟渠,引黃河水灌溉,兴筑了不少的小型水利工程。当時的商屯甚为活跃,逐漸成了永乐以后九边军饷供应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其边防起到了较大的积極作用。
图5:灵武郭家寨子遗址。&郭家&是当地一富商大贾。图中一个个圆坑系当地人&挖宝&所留下的遗迹。
明代在宁夏军屯移民,还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卫所屯堡建置,奠定了今日宁夏城市分布的基本格局。
由于宁夏区位特殊,始终属于双方交战的重要战区,所以明廷在宁夏实行军民合一、全民皆兵的军卫管理方式,于黄灌区先后设立宁夏镇,上隶陕西都指挥使司(后改由陕西三边总制节制),下辖镇城的宁夏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中屯卫(号为宁夏内五卫),辖区又分五路,即南路邵刚堡(在今青铜峡市境内)、北路平虏城(今平罗县)、中路灵州(今灵武市)、西路中卫(今中卫市)、东路后卫(即花马池,今盐池县),合称宁夏七卫。每卫各有5个千户所,千户所下辖若干百户所、总旗和小旗(按明代军事编制,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外加灵州守御千户所、平虏守御千户所、兴武营守御千户所、韦州群牧千户所,合计38个千户所。卫所之下又设屯堡和烽堠。到嘉靖时,宁夏镇有屯堡90个,烽堠485个。这些卫所、屯堡中的一部分是以江淮籍屯长的姓名命名的,其部属也多为江、淮、浙籍士兵。据《嘉靖宁夏新志》引述《宁夏旧志》云:&宁夏堡寨,以人名、事名、地名、即以其屯长姓名命堡,如叶升、李俊、王太之类是也。&属于宁夏卫的有:潘昶、金贵、李祥、杨和、王泰、王鋐、任春、叶升、汉坝、河中、河西诸堡寨;属于宁夏左屯卫的有:蒋鼎、陈俊、瞿靖、林皋、邵刚、李俊、王铨、刘亮、魏信、张政、唐铎、许旺、王澄及林武马站等诸堡;属于宁夏右屯卫的有:大坝、靖夷、杨显、平胡、威远、靖虏、雷富、桂文、常信、洪广、姚伏、高荣、周澄、镇朔、杨信、镇北、平羌、新兴诸堡;属于宁夏中屯卫的有:虞祥、汉伯、金积、中营、镇河诸堡;属于宁夏前卫的有:谢保、张亮、李纲、周澄、平虏、威镇、宋澄、黄河马寨诸堡寨;属于宁夏中卫的有:柔远、镇靖、永康、宣和、宁安、威武、石空寺、枣园、常乐、镇虏、控夷、古水井、宁安新堡等诸堡寨;属于宁夏后卫的有:安定、柳杨、铁柱泉、野狐井诸堡;属于灵州千户所的有:枣园、吴忠、惠安、汉伯、金积、中营、秦坝关、胡家、夏家、河东关、红崖站、半个城、马家园、大沙井、石沟城、盐池城、清平苑、万安苑、隰宁、萌城、磁窑寨、清水营、横城、红山、红寺等堡寨;属于兴武营守御千户所的有毛仆剌堡等堡寨;属于固原卫的有:白马城、海剌都、下马关、红古城、大湾川、黑石头、马刚、任宏寨、开城、马家硖、马祥、满受、马连川、扯木硖、高窑子、彭阳、马圈、杨见、甘礼、庙山、高山、李庄、毛家硖、苏什、张洪、、魏信、观音、李景玉、张义、沐家、古城、张玄、杨名、蔡祥、李俊、平满、双峰台、泉水、山城、胡大、杨郎中堡等诸堡寨。
随着岁月的流逝,气候的变化,这其中的一些卫所、屯堡逐渐衰落、荒废了,而另一些则发展、繁荣,变成了今日的中心集镇,有的甚至发展成中心城市。如青铜峡市叶盛镇,就是由叶昇(升)堡发展而来。叶昇,即叶升(?-年),安徽合肥人,明初军事将领,靖宁侯。洪武二十年,与陈桓统领部队镇守云南。后跟从沐英平定叛乱,此后与胡海讨伐湖广叛乱,活捉夏德忠。之后屯兵襄阳,再次与胡海讨伐赣州叛乱。之后在宁夏练兵、屯垦。洪武二十五年,因为胡惟庸案连坐而被诛杀。此后又因其家与蓝玉联姻,蓝玉被诛后,其再次受到牵连。他本人虽然命运多舛,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屯垦堡寨,却成为今宁夏著名的乡镇,其地出产的水稻,被称为&叶盛白皮大稻&,用&叶盛白皮稻&加工的精米,洁白如珍珠,故有&珍珠米&的美称。可以与北京的京西稻、天津的&小站米&媲美。是宁夏大米的上品。相传清朝时列为贡米,现在供应全国其他省市区高级宾馆和居民节日食用。
又如吴忠市,也是由明代的屯堡&吴忠堡&发展而来。&吴忠&是明朝早期一位屯长的姓名,他是明朝开国功臣、靖海侯吴祯之子,安徽定远人,其父逝后袭靖海侯爵,曾在灵州故地屯垦练兵,他所任屯长的屯堡便称吴忠堡;屯堡附近有个村庄叫&板桥&,据说就是以他母亲的故乡&&安徽凤阳板桥&&命名的。后因党祸,吴忠被株连致死,死后葬于其父吴祯墓旁。但&吴忠&和&板桥&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吴忠堡虽属后起,由于它处于古灵州旧地,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完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以发展很快,在明、清、民国时代,就有&水旱码头、天下大集&之称。今天已发展成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宁夏的次中心城市。
图6:明代军屯的产物&&吴忠堡,今已成为宁夏沿黄城市带中最具魅力的中心城市。樊华光水彩写生,绘于1957年。
明代的移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宁夏的不少家族都在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大槐树下来的&。至今宁夏很多人喜欢背着手走路,称&小便&为&解手&,据说,这都是明代移民遗留下的习惯和称谓。民间传说:在明洪武至永乐年间的数次移民迁徙中,官兵为防止百姓途中逃跑,往往采用反绑形式,将移民的双手背在身后捆起,然后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押解上路。在长途跋涉中,人们需要方便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语言就简略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双方就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由于路途遥远,时间长了,背着手走路成了这些迁徙人的习惯,&解手&也成了他们的特定语言。后来,他们的子孙后代继承了这一习惯和用语&&这就是今天很多宁夏人(尤其是农村人)喜欢背着手走路、称&小便&为&解手&的原因。
在民居建筑方面,宁夏旧时北部城乡都流行平顶房,这是因当地降雨量稀少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但不管天气多么干旱,几乎家家的房屋都留有前伸的廊檐,据说这是由江淮移民带来的风格和习俗;宁夏固原地区流行的&半边坡&式的建筑,则是山、陕、甘移民带来的风俗和风格。今陕西流行的&陕西八大怪&的民谚中,就有&房子半边盖&的说法。
明朝的军屯和移民屯垦,從正面讲是比较成功的,它开发了边疆,减轻了人民负担,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军饷供应,解决了财政困难,幷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复员士兵的安置。不過,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军屯除了具有以上积極性之外,也曾有危害森林、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可謂兴一利而生一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兴武营和铁柱泉的兴废。
兴武营,是明代宁夏三个守御千户所之一(另两个守御千户所是灵州和平虏),同时也是当时重要的贸易中心。在历史上,这里就是重要的移民地区,唐代六胡州之一的&鲁州&就设在这里。据考古证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都御史金濂在唐代旧城的基础上始筑此城,设都指挥守备。但今天城池已废,附近数百里已成不毛荒原。&
&&&&&&&&&&&&&&&
插图:今日兴武营古城。杨森君摄
铁柱泉位于盐池县城西南36公里的冯记沟乡。在明朝嘉靖年间,文献记载说,这里水草丰茂、沃野千里,&水涌如柱,泉水甘洌,日饮数万骑弗之涸&。嘉靖十五年(1536年),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后为兵部尚书)刘天和奉命治理三边军务。他与中丞张文魁&同谋修铁柱泉城,周回四里许,高四寻有余,厚亦如之,城以卫泉,隍以卫城,工图永坚。设操守官领之,置兵一千五百名,马八十六匹,兼募土人守之&。屯军开垦。但仅仅过了数十年,这里就因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而土地沙化。当年&水涌如柱&、&水草丰茂&、&日饮数万骑弗之涸&的泉水和&沃野&早已不见,代之而起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漫漫黄沙&&
图8:今日铁柱泉城。选自2012年6月20日吴忠日报。
清朝初年,因袭明制。当时的官员认为,要想恢复和发展宁夏的农业,一是移民,而是兴修水利。顺治十二年,宁夏巡抚黄图安提出&化兵为农&、&变兵为民&,将明末大批屯田兵转变为交纳田赋的自耕农,同时将由宁夏调往凤翔府开屯的犹如&遣戍罪军一般&的500名兵丁全部释放回宁夏;雍正二年(1724)始,废卫、所,改设府、州、县,前明军卫户籍废除,所有垦民都成为享有自由身份的自耕农民,原承种的土地也就成为这些垦户农民的自有土地。从这一变化中,可以清晰看到,宁夏广大土著人口,其祖先实际上大多是明代屯垦戍边将士的后裔,他们主要来自于皖、苏、浙和山、陕、甘等地。
今中宁县&余丁渠&、&余丁乡&的地名,就是这次变更的产物。清代编堡,余下的人丁住堡外渠旁,所以,这条渠就叫&余丁渠&,后来在此建立的乡就叫余丁乡。
顺治十五年,宁夏巡抚黄图安主持疏浚唐徕渠和汉渠;康熙后期,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主持开凿了大清渠,随后组织移民到查汗托护(蒙语名称,意为&天然牧场&,今平罗县黄河西岸大片滩地)屯垦;雍正初年朝廷派户部侍郎单畴书&到查汗托护治渠,并号召宁夏文武官员为推动宁夏垦殖出力;单畴书去世后,右通政使史在甲和兵部侍郎通智(满族)先后到宁夏主持开渠,终于开成惠农和昌润两条干渠;同时,朝廷发帑银15万两,招徕宁夏、宁朔、灵州、中卫和固原等地农民万余家到查汗托乎护等新垦区落户;雍正四年(1726年)曾在此地新建新渠和宝丰两个县,只因后来遭大地震毁坏,仍旧并平罗县;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因地震毁坏的昌润渠时,又招徕移民3500多户,耕种熟田3167顷。另一方面,清朝也在固原地区招民开垦,其规模远远超过前朝。据《万历固原州志》载:明末固原州有耕地面积68.94万亩。而据《宣统固原周志》载:到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统计,则&原额民屯更监养廉租等项地&共121.09万亩,较明末增长了约四分之三。固原地区的牧业为主的经济逐渐被种植业取代。但其结果却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起来,主要表现在森林减少,水文状况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物锐减。嘉庆、道光年间,有一位叫祁韵士的人路经六盘山,他所见到的风景已是&童山如秃,求一木不可得&;林则徐也在他的《荷戈纪程》中写他路经此地所见是:&一木不生,但见细草。&清末更加严重。据《宣统固原州志》载王学伊文称:&山则童山,野则旷野。民间炊炊悉赖搜辟荆榛&&当承平之时,薪已如桂。&可见生态破坏之严重。
来自边地的移民(少数民族安置)
历史上,由于宁夏处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界线上,所以自古以来,两大部族的迁徙,带来了两大类文化在这里互相碰撞、互相交汇、互相融合和创新发展,使宁夏地区成为天然的多民族杂居区,其文化特点也多姿多彩,并形成了移民文化为纽带,黄河文化为主调的宁夏区域文化。
商周时期少数民族移民的发端:
三四千年前的宁夏曾是西戎诸部游牧的地区。先后被称为鬼戎、犬戎、猃狁和昆夷等,而统呼&西戎&。到周穆王时代,由于&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原&10。太原,也作大原,即今宁夏固原一带。这是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中原王朝向宁夏安置的最早的游牧民族(少数民族)移民。这些进入宁夏的戎族,就是文献记载所谓的&西戎八国&的缔造者,在秦帝国统一中国后,他们或内迁融合于诸夏,或远徙加入到匈奴和边远地区其他民族的行列中去,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份与族源之一。
1973年,在固原市原州区西郊发现了一批文物,其中有青铜鹤嘴镐、锛、铃及各种青铜马具、银饰、饰珠、铁剑残段等余件。年,在原州北约公里的杨郎,发现一座匈奴或义渠族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人骨一副,透雕虎搏驴铜牌两件。年,月在固原市原州区中和乡发掘出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和车马坑,出土铜鼎、簋、陶鬲和其它铜、玉骨等器物多件;1989年,在原州区杨郎乡马庄抢救清理春秋战国时代墓葬和车马坑49座;此外,在原州三营、头营、河川、彭堡和中宁、西吉、中卫、灵武等地,也先后发现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这些墓葬形制分竖穴土坑和土洞墓两类。随葬品有青铜器、车马器、服饰品等,兵器有青铜短剑、矛、刀、鹤嘴斧、镞等,马具有衔、环、当卢等;服饰品有珠饰、动物牌饰等,其中精美的骨质车马器尤为引人注目,说明马不仅用于乘骑,也用于驾车。盛行以牛、羊、马的头、蹄殉葬。陶器数量不多,仅有单耳、双耳罐、勺等。墓中出土的骨器种类和数量也很可观。这些带有浓郁游牧民族特色的文物,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宝库。同时也说明:、移居宁夏的西戎人仍然是&马背上的民族&,农业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占比重较小,而畜牧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他们已过上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大片的墓地可以证明),这与他们的先辈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有很大差别;、尚武、好勇,战争是生活的常态;、信仰原始宗教。
插图:固原地区春秋战国戎人墓葬中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固原博物馆提供。
西汉安置匈奴人的&安定属国&:&
西汉武帝执政时期,命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大军反击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汗国。元狩二年(前121),右匈奴单于浑邪王受重创,率4万余人(号称10万人)降汉,汉廷封浑邪王为漯阴侯,食万户,并在西北境内特设五个属国,安置这批内附的匈奴人。其中在今宁夏同心县境内设立一个属国,因原属北地郡内,故名北地属国。后从北地郡析分安定郡,属国改隶于安定郡,故改称安定属国。又因属国在安定郡辖之三水县境内,也称为三水属国,其地望大约在今吴忠市境内大罗山一带的红寺堡开发区和同心县的范围内。
所谓&属国&,就是对由内迁部落,集体进行安置,存其&国号&,内部社会组织、吏治、官号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语言、习俗等均不作改变,并让原头人继续自主管理内部事务。但在政治上必须服从中央的大政方针,军事上也必须听命统一调遣,朝廷只派一员&都尉&(称属国都尉),对属国进行监管。这种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似乎已有了类似今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味道,如果这样比喻有道理的话,那么宁夏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民族自治尝试的实验区。
1983年至年发掘的同心县倒墩子村匈奴墓地,共清理墓葬座,出土随葬品余件。这些墓葬多为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比较固定,多朝向北方,骨架大多足高头低,有木棺,一般置于墓穴的左侧或洞室内。墓区墓葬分部稀疏,排列有序。随葬器物除陶罐外,还有动物铜带饰、铜环、铜带扣等青铜文化遗物。其中长方形透雕动物铜牌饰及肩部绘有一圈波浪纹或弦纹的陶罐最具特色。墓内还有数量可观的五铢钱,钱文款式与满城汉墓出土的相吻合,均为西汉铸造。另外,墓地中还有少量特殊的偏洞室墓,与土坑墓相比有明显不同。这种特殊的偏洞室墓无论从墓葬形制、葬式,还是随葬品、殉牲习俗等方面,均与固原地区春秋战国戎人青铜文化墓葬相吻合。
这些都说明:、移居宁夏的匈奴人,仍以游牧经济为基础,饮食主要来源于畜牧;、在与汉民族的交往中,也学会了种植谷物,陶器可以证明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的商品贸易也较发达;、其服饰仍以&胡服&为主,但己有了汉服的影响;、过上了定居生活,有城池和家园;、葬俗以土葬为主,基本属于竖穴式土坑墓,但也间有偏洞式墓穴,说明戎文化对其有影响;、信仰原始宗教。
另外在各地的匈奴墓葬中,还发现了上千件不同时期的动物纹器物和动物纹装饰品,这些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段创造的东西,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品。大量的动物纹饰器与殉牲习俗,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都反映着同一种文化内涵&&借动物与超自然力量沟通,表达了人们对死亡世界及其他超自然力量的理解。匈奴人尊崇天地,言必称天,给汉朝皇帝的信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单于&朝出营拜日,夕拜月。&攻战也要看日月星辰,月盛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匈奴人的这种信仰,给今天的宁夏人也留下了印记。今宁夏人视天为最高主宰,高兴或悲愤之时常呼&天啊&&,这不能不说是渊源有自。
汉乐府.铙歌《上之回》:&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驰驱,千秋万岁乐无极。&所谓&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讲的就是&属国&之事。
东汉羌族的迁聚:
羌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族部分,也是形成汉族的族源之一。西汉前期,曾与匈奴一起被逐出宁夏。神爵元年(前61),因上年西羌起事,汉宣帝于第二年便命安定、北地、陇西、上郡等地骑兵及降羌骑兵前往镇压。事平后,留万余人在边郡屯田,其中一部分羌人便留居宁夏。到了东汉(25&220)时期,宁夏地区已成为羌族的主要居住地。当时居住在宁夏一带的羌族人口,文献虽无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从东汉末年爆发的三次羌族大起义中看出端倪。
据文献记载,当时居住在宁夏一带的羌人,已经归顺东汉政府。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盛。但政治地位十分低下,饱受地方小吏、刁滑地痞的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他们&或倥偬于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11。处于苦境的羌人,不断发生骚乱。东汉永初元年(107),邓太后亲政,决定要把西域都护和田卒撤回内地,便征发金城(兰州)、陇西、天水的羌人随军掩护。被征羌人害怕远戍他乡,不能回家,走到酒泉附近,便纷纷逃跑。朝廷令附近的郡县发兵堵截,而且还把沿途羌人的房屋全部放火烧毁。羌人被逼走投无路,只好起来反抗。
永初二年(108),羌族部落头领滇零便夺取了富平(今宁夏吴忠境内),并在此称&天子&,建立了羌族历史上第一个政权。羌人力量越来越大,势力最盛时,其所控制地域包括今宁夏全境。官军屡战不利,加上郡县守令、长都是内地人,不愿意在此长期战守,都争着向朝廷建议往内地迁移。
于是,在永初五年(111),东汉政府下诏将边塞的四个郡(北地、安定、上郡、陇西)迁往内地。其中,将北地郡的富平县迁往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将安定郡(治临泾,即今甘肃镇原境内)迁往美阳(今陕西武功境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边塞四郡内迁&的&首迁&。后来,又根据形势的变化,反复迁徙过数次。于是农业经济被畜牧经济代替,游牧文化又在宁夏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位居北地郡之首的富平县,因为羌族人民的三次起义,也三迁其址,最后,于西晋初年,落户陕西怀德,即今陕西富平县。
的文化是畜牧文化。古文的&羌&字,即是&羊&、&人&二字的组合。故《说文》曰:羌&从人从羊&(段注《说文》改为&从羊儿&,儿亦古文的人字),释为&西方牧羊人&。文化入主宁夏,在生产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把以羊文化为标志的各种畜牧文化带入宁夏。他们把野羊训养成家羊,又用羊毛搓拧成为毛线,用以织&褐&。同时还用连毛绵羊皮&&织皮&。贺兰山岩画中有些图案符号与殷墟甲骨文中(羊)等字相似,说明当时宁夏境内养的羊即是羌人育成的绵羊种,而不是&咸羊&(小头无角的绵羊)。羌人也养马。东汉时期,羌人在宁夏养羊、牛、马的数量,可从几件事上看出大概:据《宁夏通史》载,汉安帝永初七年(113年),零昌别部牢羌和汉骑都尉马贤及护羌校尉侯霸大战于安定,牢羌战败,失牛驴、骡、骆驼、马、牛、羊二万余头;汉安帝元初二年(116年),汉将任尚击败羌族义军首领零昌于北地,羌人失马、牛、羊二万头;次年,汉将任尚追羌人首领狼莫于富平上河地区(今中宁东北),狼莫畜群10余万头被掠。&&
另外,牦牛也是经羌人驯养成功的家畜。这种野牛体大、力大、凶猛、狂暴,成群吃草,触怒了它,整群皆不顾死活地冲来,可以叫你立成齑粉。
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族的入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宁夏地区的居民大为减少。据统计,西汉时宁夏人口约10万(不包括军队和少数民族),而到东汉仅有2万余。这就客观上为北方各民族的内徙提供了条件。到魏晋间,宁夏地区便成为游牧民族主要的迁居地,时迁居于塞上的主要有匈奴、鲜卑等族。《三国志》载:魏齐王正始元年(240),凉州(今甘肃武威)匈奴别部休屠胡共2000落,在其首领梁元碧的率领下,移居于高平(今宁夏固原)一带,后置西州都护府予以监护。
晋帝太康五年(284),匈奴又掀内迁高潮,&其入居者有屠各种&&黑狼种&&贺赖种&&,凡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错杂&&12。据考证,&贺赖部&亦译为&贺兰部&,宁蒙交界之贺兰山得名即与此部有关。西晋末年,贺兰部又迁移至阴山一带,与鲜卑拓跋部建立军事联盟,并与之世通婚姻。后被鲜卑同化。但&贺兰&姓一直留在鲜卑族中,直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改&贺兰&姓为&贺&姓。
鲜卑族在秦汉时,一直居住于今内蒙古东北和辽宁地区。公元一世纪,北匈奴被东汉击败,鲜卑乘机占领匈奴故地。东汉末年,在南匈奴内迁的同时,鲜卑也南迁。其中,宁夏是他们迁徙、居住的主要地区之一。据《元和郡县图志》载:&贺兰山,其东北抵河处,亦名乞伏山。&而&乞伏&为鲜卑部落名称。又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载:东汉光和年间,鲜卑首领和连&出攻北地,廉人善弩射者射中和连,即死&。所谓&廉人&,即廉县屯戍的军民;&善弩射&则为廉人的文化特征。考廉县为西汉北地郡县之一。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曾将廉县改名西河亭。东汉时恢复原名,为北地郡城之一。是两汉时期管理屯田殖谷、移民实边的县级政治中心,也是贺兰山东麓的边防要塞。东汉羌族起义爆发,迫使东汉政府将包括北地郡在内的沿边郡县政府内迁,廉县全境逐渐成为羌、匈奴、鲜卑等民族的游牧之地。廉县故治在宁夏贺兰县西北境,今属银川管辖。
图9:宁夏贺兰县境的汉墓群。学界认为,此墓群附近可能即廉县旧址。
上世纪八十年代,贺兰暖泉汉墓出土了一批陶器、木器、铜器和玉饰品。其中,铜器有弩机、带钩、矛、车马具等,这是对&廉人&善弩射文化特征的一个实物注释。
《晋书&乞伏国仁载记》还记载了几则故事:西晋泰始初,鲜卑乞伏部首领右邻率其部5000余户南迁夏缘(今河套北部),鲜卑鹿结部70000余落也屯居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后来乞伏部与鹿结部互相攻击,乞伏战胜鹿结,&尽并其众,因居高平川&,再后来他们又徙居牵屯山(今六盘山及香山一带),并继续迁徙到达甘肃靖远、陇西一带,所以史称&陇西鲜卑&。
魏晋时期,先后有陇西鲜卑鹿结部和祐邻部等数万部落迁入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地区)。另外,还有鲜卑秃发部也曾在宁夏活动过。&秃发&是从&拓跋&部分出的一支。其始祖与北魏拓跋氏同源。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拓跋部首领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愤恨不平,率领一些部族人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游牧。&  传说,后来拓跋匹孤的儿子寿阗生于棉被之中,鲜卑语称棉被为&秃发&,寿阗就成为了秃发寿阗,所以这支部落就此得名,称秃发部。族人皆因首领拓跋匹孤不得继位而不平,正好由此皆改姓为秃发氏,摒弃了原拓拔姓。据考证,其实&秃发&本就是&拓跋&的异译读音。据《资治通鉴》载:公元256~263年间,西魏将军邓艾纳秃发降众数万,&置于雍、凉之间,与民杂居&,&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因主要散居于黄河以西,故又称&河西鲜卑&。河西鲜卑在宁夏的势力,从西晋年间爆发的树机能起义中可见一斑。
树机能是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其祖寿阗死后继任首领。泰始六年(270)树机能起事,在万斛堆(即今宁夏中卫沙坡头)与晋将胡烈激战并将其杀死,到咸宁五年(279)起义失败,前后共10年。先后占领了高平(今宁夏固原)、秦州、凉州等重镇,包围了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并杀死晋将牵弘及秦、凉二州刺史,晋朝野为之震动,《晋书&贾充传》说:晋武帝&每虑斯难,忘寝与食&。由此可见其影响。咸宁三年(277),树机能作战失利,除有20余万人降附外,仍有&万余落&继续战斗。由此可见晋时鲜卑人在宁夏及周边地区势力之众。
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开始进入宁夏及邻近地区。后秦弘治九年(407),匈奴人刘卫辰之子勃勃自认是夏后氏之裔,遂称大夏王、大单于,正式建立大夏政权。并认为其祖先从母姓&非礼也&,&帝王者,系为天子,是为徽赫,实在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13故改姓赫连氏,于晋义熙十四年(418)称帝,改元昌武,修筑都城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境内)建立大夏国。
大夏政权最盛时其疆城&南阻秦岭、东戍浦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在宁夏南部设高平镇,在北部设白口骝镇(亦称果园城)、饮汗城(亦称丽子园),大量移民屯垦,兴修水利。&白口骝&是什么意思呢?据郦道元《水经注》说:&赫连之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口骝&。&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有一个习俗:以白马为崇拜对象,他们在每一次重大庆典活动举办之时,常以杀白马为祭,这在文献上是有记载的。前些年发现的贺兰山岩画对此也有反映。在贺兰山之贺兰口,有一块巨石上凿有一幅岩画,根据其内容,命名为&祭祀图&。画面上有七个人连臂起舞,每个人头上都有光圈,表明七个人不是普通的牧民。他们或是部落首领、或是巫师。人前有一匹马,是献给神灵的牺牲白马。这就印证了中国古史上记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崇尚白色,并有杀白马祭祀神灵的习俗。据考证,凡是岩画比较集中的地方,就是古代少数民族最崇拜的地方。赫连氏能把修建在&河奇--灵洲&洲渚上的果园城命名为&白口骝&,说明他们对这个神奇的地方的崇拜,也可能,他们曾在此以白马为祭,搞过大型的庆典(祭祀)活动亦未可知。赫连氏入主宁夏后,&以五方之氏各有其姓,故修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有力促进了宁夏移民经济的发展。
赫连氏移居宁夏及周边地区后,即采用了建筑史上别具一格的&蒸土筑城&法,修建都城。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先把白土发酵后再板筑夯实。这样筑出的城墙坚硬如铁,可以磨砺刀斧。据说赫连勃勃派他的部将叱干阿利监工造城,常常用铁锥刺墙,以测试城墙的坚固程度。如果铁锥刺进一寸,不但令拆毁重修,而且还要把筑城工匠夯进城墙内;如锥刺不入,则将持锥者杀死。做法非常残暴。这座城规模宏伟,富丽堂皇,史书上说&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廓天池,周绵千里,其为独守之形险。&&运迈于咸阳,越美于周洛。&城内宫殿修得&崇台霄峙,秀阁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飞轩云垂,温室嵯峨&。宫内修饰得&楹雕虬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可谓是&义高灵台,美隆未央(指西汉的未央宫)。&14勃勃为这座新建的都城取名为&统万&,意思是&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赫连勃勃在宁夏占有三城:高平城(今固原)、薄骨律城(今吴忠)、饮汗城(今银川)。高平城是夏国军事重镇,也是赫连夏得以发迹的根据地;薄骨律镇就是汉灵州,也是军事重镇,传说有白马名白口骝者死此,北人崇白马,因以名城,后讹转为簿骨律,又因赫连氏在此大量种植果园,亦称果园城。饮汗城又叫丽子园,这里地势高峻,可以眺望山河壮丽景色。特别是面临滔滔黄河,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春日风波浩浩,浪花喷薄;炎夏雨打洲汀,绰影微茫;晴秋芦花飞白,水天一色;寒冬玉带冰封,红装素裹。加以草木之幽,台榭之胜,大概在赫连夏的国境中,风景之美是别的地方所无法比拟,所以成为赫连氏在首都统万城之外的一个别墅。&十六国&时期,佛教盛行。大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好大喜功。他在饮汗城(今银川)北重修一座佛塔,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称&赫连勃勃塔&,简称为&赫连塔&或&赫勃塔&,讹传为&赫宝塔&、&黑宝塔&、&海宝塔&,俗称北塔,乞今已1500多年的历史了。
南北朝的民族大家庭:
北魏时期,在宁夏设立两个大的军镇,即高平镇(治今宁夏固原)、薄骨律镇(治今宁夏吴忠),统辖宁夏全境及甘肃、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与此同时,还采取安置少数民族降众和从内地移民的办法充实这里的人口。据《元和郡县图志》:北魏破大夏赫连昌(赫连勃勃之子),收胡户徙之于汉富平县地,因号&胡地城&(又作胡城,址在今青铜峡市邵岗附近)。同时还徙敕勒(高车)3万余家于河西,西至白盐池(今宁夏盐池县北)。后来,北魏政府还多次将降附的柔然、敕勒等部族安置到高平、薄骨律等镇。皇兴四年(470),柔然万余户降魏,魏分徙其众于高平、薄骨律两镇。公元6世纪初,中亚厌哒进攻高车国,杀穷奇,高车(即敕勒)部众离散,其中一部分投奔柔然,一部分投归北魏。魏宣威将军、羽林览孟成抚纳高车降众,安置于高平镇。&&敕勒&是音译,&高车&是意译。因该部族习用高轮车而名。这种车适合多沟渠的川地和凸洼不平的山地驱驶。宁夏民谚谓:&宁夏有三大:车小轱辘大,房小廊檐大,父亲叫大大&。其中&车小轱辘大&,即高车移民文化的遗留。而&房小廊檐大,父亲叫大大&则是各民族移民文化融合的产物。
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大都以畜牧见长,加上宁夏自古水草丰茂,畜牧业发达,所以,这里自然便成了北魏的畜牧业基地。正如宋代成书的《太平寰宇记》所说,在北周时代,宁夏地方的风俗还是&本杂羌戎之俗&的特点,即证明这时仍以游牧文化占统治地位。宁夏彭阳和吴忠的北魏墓葬出土有陶俑、陶牛车等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
1981年固原南郊发现的北魏漆棺画墓,是一对夫妻合葬墓,随葬品多集中在墓主身旁,计有铜、铁、陶、金、银器及波斯银币、珠饰等余件。男棺绘制有精美的漆画,棺盖、前档及左右侧板上绘有天河图、墓主人身前饮宴图、孝子故事画。根据墓主服饰、棺木形制及漆画内容推测,年代约在北魏太和十年年前后,墓主人可能是鲜卑人。这些漆画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绘画技巧,其中由单幅画面构成的连续性孝子故事图,已构成了后世连环画的雏形。汉族的传统故事,以鲜卑装束的人物来表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风情土人情,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形象的史料。
2005年月至年月,在吴忠北郊明珠公园及明珠花园商住楼建筑工地共清理北魏唐墓座。其中墓地内的北魏墓在宁夏北部地区属首次发现。经过两年发掘,共清理16座北魏墓葬、107座唐代墓葬,在随葬品中发现了陶罐、陶壶、陶鼎以及海螺、贝壳、蚌壳等装饰品。还出土了一枚鎏金的,而这样的钱币此前只在开封发现过一枚。大量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都证明:北魏隋唐时期,今吴忠一带是长安以西最重要的城市。据悉,吴忠市北郊发现的北魏墓系首次在宁夏北部发现,专家通过对葬墓形制、随葬品和葬具的对比研究,初步确定其族属可能是鲜卑族,对研究北魏时期宁夏北部地区的民族构成、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资料。
彭阳海子塬北魏隋唐墓地,规模仅次于固原南塬北魏隋唐墓地及吴忠西郊、北郊北魏隋唐墓地。从出土器物、墓葬形制等方面分析,此处墓葬属一处平民墓地,随葬品等十分稀少,但因墓葬多未经盗掘,保存完整,对研究北魏隋唐时期彭阳墓葬的形制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对寻找和确定隋唐&百泉县&故址及其历史沿革提供了新思路。该墓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尤其是波斯萨珊卑路斯银币等,器物精美,为研究墓北魏隋唐时期宁夏固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墓葬习俗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资料。
唐代设在宁夏及周边地区的各民族羁縻州:
唐代,尤其是贞观以后,宁夏再次成为容纳包括突厥、鲜卑、柔然、粟特等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地区,移民的类型与数量又有增加,特别是少数民族移民,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从民族成份,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唐廷为安置这些少数民族,又设置了为数众多的&羁縻州&。
&羁縻州&,是以秦汉时期的&典邦国&、&典属国&发展而来,是我国古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一种带有自治性的地方行政单位。在古汉语中,羁字原义为马络头;縻字原义为牛靷。羁縻,喻牵制联系之意,藉以形容天子与边疆四裔之关系,羁縻不绝。&羁&和&縻&连用于政治术语,始于西汉武帝时。唐代的统治者把羁縻政策推向高潮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据记载:自唐太宗平定突厥,西北各少数民族便纷纷归附内属。太宗&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15。并提出了对少数民族和汉族要&爱之如一&。虽然在当时民族压迫制度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真正做到,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改善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唐代的羁縻州(府)数量很多,总数达865个之多。其中,&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隶关内道者,为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别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丽隶河北者,为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之别部及龟兹、于阗、焉耆、疏勒、河西内属诸胡、西域十六国隶陇右者,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蛮隶江南者,为州五十一,隶岭南者,为州九十三。又有党项州二十四,不知其隶属&&16。
唐时宁夏属关内道,归京畿管辖,主要安置的是内附的突厥和铁勒诸部。其中在宁夏及周边地区(灵、夏、原、盐等州)共设置51个羁縻州15府。著名的羁縻州府有鲁、丽、塞、含、依、契等&六胡州&及皋兰、高丽、祁连、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安乐州(长乐州)等。这些羁縻州府的位置大都在今宁夏中南部及与陕西、内蒙交界地带。
关于前后&六胡州&设置的时间和地理位置,《旧唐书&地理志》&灵州大都督府&条有明确的记载:&贞观二十年(646)铁勒归附,于(灵)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永徽元年(650),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679),又置鲁、丽、塞、含、衣、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属灵州都督府。&《元和郡县图志》也说&调露元年于灵州南界置&。但《新唐书&地理志》与此稍有差异,说置&于灵、夏南境&。
羁縻州有大、小之分,大者为都督府,小者为州(间有特小不称州而称县者),州属于都督府,都督府属于都护府,都护府属于边疆的道。都督府设都督,州设刺史,皆由当地首领充任,得以世袭。据《册府元龟》卷九二:羁縻州的居民有旧、熟户之分,&旧户久应淳熟。熟户既是王人,章程须依国法&。所谓&王人&,就是有编籍的百姓。
因此,&羁縻州&既是唐代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含有&民族区域自治&的初始特点:
(1)以原有的民族政权、部落活动范围作为羁縻府、州的行政区划的基础(后期也有侨居他地者,如东皋兰、燕山等州)。
(2)以原有民族政权、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递相统率,并得世袭,由都护或边州都督统领节制。
(3)居民不直接向唐王朝缴纳赋税,由首领向唐朝进献方物土产。
(4)可以保留本部兵卒,守疆卫土,但要服从唐朝朝廷调遣。这一特殊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为后世继承和防效,为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塞下曲 卢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