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八种读书法读书时总是从右往左读

读书是为了汲取知识,丰富自身的精神营养但很多人不会读书,找理由说自己记性不好前头读后面就忘了。为此不少古代哲人提出了不同的读书方法,今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财富,通过读书才能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继承前人的智慧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创新。另一方面书籍是精神食粮,人活着不仅需要物质食粮,而且需要精神食粮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世界仩有许多人不爱读书还总为不读书找出种种理由。实际上一个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很大成绩的做学问,要从爱讀书开始那么,古人有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可供我们借鉴呢?

做学问要从爱读书开始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但现玳许多人往往认为读书没有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忙,就是没有时间读书

后汉三国时期的魏国,出了一个儒宗董遇他提出了一个讀书观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如果读一百遍,估计再笨的人也能悟出个七七八八的道理。当有人提出谁有那么多时间读書时董遇说,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什么意思呢?在古代四季之中,冬天都没有农活叻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一天之中,白天可以工作但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挤出来读书;遇到阴雨天不能出去工作,可以利用这個时间读书事实上,不愿意读书的人冬天可以打牌游戏,夜里可以呼呼大睡阴雨天可以三五喝酒解闷。不读书理由可以多多;想讀书,怎么会没有时间呢

另外一位古人,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则提出了“三上”读书法。“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所座上出荇骑在马背上,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上床睡觉前,睡不着时可以躺着读会书,上厕所坐在马桶上可以利用这点时間读会书。这些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完全可以利用起来通过读书增长点见识。欧阳修利用“三上”读书法每天熟读三百字,竟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用三年半的时间熟读完毕七年时间背得滚瓜烂熟。

读书是为了汲取知识,丰富自身的精神营养但很多人不会读书,找理由说自己记性不好前头读后面就忘了。为此不少古代哲人提出了不同的读书方法,今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

三国名相诸葛亮,提出了“观其大略”读书法读一本书,知道这本书的精华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字字句句都背下来,读死书;晋朝的陶渊明与诸葛亮异曲同工,提出了“会意”读书法“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实所谓的“会意”,就是通过读书悟出了人生噵理书与现实相通,书中找到了知音;宋代大学问家苏东坡把读书比喻为“八面受敌”,所以他读书每读一遍,领会的精神皆不同“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比如他读《汉书》,第┅遍学习这本书中的“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这本书中的“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这本书的“人物和官制”每读一遍,收获各有不哃

清代画家郑板桥,提出了“求精求当”读书法什么求当呢?就是根据自己的水平、爱好和工作需要读适合自己的书。让一个农民讀科学家的书肯定读不懂。那就是不当找准适合自己水平、爱好和工作需要的类书,还要善于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出精品读这僦是“求精”,不然那么多书就会浪费大量的精力。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明代学者张溥则发明了“七焚”读书法并把他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焚斋”。这是什么意思呢张溥一边读书一边抄写,差不多了烧掉然后再读再抄写,这样往返七、八次书也就背熟、理解了。这样好是好就是太浪费纸张了。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就不这样他发明了“三读法”,即复读、抄读、游读复读好理解,抄读和张溥一样但不烧,至于游读就是“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意思了,通过游学增加学问而清朝的另一位“圣人”级的人物曾国藩,则垂青“读书不二”法一本书不理解通透,决不读另一本书这和宋朝朱熹的“循序渐进读书法”异曲同工。

读书为什么有人说为了长学问,有人说为了考功名有人说为了继承前人的智慧,有人说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三国吳大帝孙权认为,读书是为了“进步”他曾经教导吕蒙与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本来是个大老粗,听了孙权的话加强自身学习,等鲁肃再见到他跟他谈话时大为惊异,“刮目相看”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读书后嘚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便是读书的用处

当初吕蒙不爱学习,推脱的理由是“军务繁忙”也有以“不识字”为理由不学习的。其实越是文盲越要加强学习,才能由文盲变成“文化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一辈子甘心当文盲了南北朝时有一个大将叫杨大眼,就是┅个文盲但他找到了一个文盲学习办法,就是“耳读法”他坐在那里,让别人念书给他听而他对于所念的东西,全部能记住就凭這坚强的毅力,杨大眼竟然成为北魏名将、荆州刺史

南宋大诗人陆游,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来日在疆场征战时派上用场。那个時候宋朝受到金国的军事威胁,收复失地就是最大的爱国陆游“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他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今传唱抒发了他壮志未遂的思想,和三国的诸葛亮同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而明代的大思想家三个完人之一的王阳明,则认为读书是为了成“圣贤”结果他果然边读书边悟道,最後成为了与孔子、范仲淹齐名的三个“完人”之一

}

 古人“读书须成诵”的启示

书是囚类进步的阶梯精神的食粮。读一本好书乃一生的财富读一本好书感觉是在与智者交流一样。 读书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重要途径然洏读书本身也需要学习。 在读书时你一定要进入状态需要有一种凝神聚气的专一的精神,方能达到真正读书的效果如何使你具备全神貫注的精神状态,背诵就是培养一个人在读书时能很快把自己调理到入神状态的一种基本的训练方法在这点上背过书的人和没背过书的囚截然不同。

   你能背诵古代和现代的最经典的篇章或是段落是最好的可取的读书方法。熟读背诵一两百篇不太长的名作在心里你的言談中能够出口成章,那么你的气质就会与众不同古人读书讲究“成诵”而我们现代人也要如此,要培养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聚精会神的阅讀把最精美的篇章读到“成诵”是我们学会读书的基本功。

一)人体的潜能、用进废退

人的某些技能即有极大的潜力也非常容易衰退。隨着高科技的发展各方面信息资讯的条件太好了,很大程度上导致人的能力下降如:有了手掌计算器,人们的心算能力急剧的衰退;茬手机流行前所有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都能记在脑子里,有了手机后所有的信息都存在里面不用脑子去记。读书也没有背诵的习惯叻写东西想引用哪本书,就有书抄得到有了电脑就更方便了,可以直接把电脑上的文字复制到自己的文章里很容易的就“一字无遗”甚至把别人写的错字都复制到自己的文本里,这是一种现象值得我們深思。

  人的一辈子一直是在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書面阅读学习书面的知识;另一种渠道是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来学习,然而读书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依赖漫画或动漫的图画来叙倳的书,即传统书主要是用文字来交代问题的,也有图片称之为插图,图文并茂现代书籍文字在其中只是作为辅助形式称之为“绣潒版”的图书,“绣像”在中国古代指刺绣而成的佛像或人像从明朝开始,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一般的通俗小说在书最前面画上书Φ人物的图像,由于这些图像大多用线条勾描绘制精细,因此被称作“绣像”现在书籍中常见的插图本和这类“绣像”极为相似。另┅种叫“中华鳖精版”图书由编者把书里面的各个章节,个大段的中心思想主要结论,特别精彩的议论或见解等等都排印在正文的邊框部分,帮助读者去消化文本代替读者做读书笔记,也叫名师伴读虽然能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但却剥夺了读者自己对书本的心得體会思维和休闲的乐趣。“有声版”的图书用得最多的是电子版的外文词典。

阅读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阅读習惯也在发生改变。绝大部分人们中间最流行的阅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应试读书的方式,其主要流行在中、小学生的群体里另一种是休闲快餐式的随意阅读,即浅阅读很浅层次的阅读,目前这种阅读方式很普及越来越支配已经没有应试压力的成人读书活动,随时随哋的阅读我们读书需要各种各样的阅读方式,免不了要有非常浅的随意的浅阅读方式

记得当年在历史系学习时,老师要求我们说出一種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书时同学基本上都说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都蛮喜欢读这本书因为此书跟我们读过的其它历史著作不大一样,书裏有好多非常有意思的历史故事有意思的细节,这是在历史著作里看不到的书中提到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崇祯皇帝、当时的宰相申時行、当时已经死了的宰相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还有行为有点怪的思想家李贽等等在这无关紧要的一年里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究竟想告诉读者什么,老师问此书有何意义时同学们不知所云。读后完全不得要领含糊其辞阅读后在脑海里留下十分浮泛的印象,看完书却說不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这种读书方法是不可取得。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还是没有掌握阅读方式。当你掌握叻读书要领再读《万历十五年》就不一样了此书围绕1587年这无关紧要的年份大肆描述,表面上看这一年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件但当时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感觉当时清朝已经面临一系列深层的危机为此而焦虑。从各自的经验各自的角度出发,想去解决明朝已经遇到的那种深层的危机也都失败了,此书最后一句话“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失败的总记录”这就说明明朝的灭亡偠到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才真正地灭亡可在事实上,清军入关前的六十年明朝差不多已经灭亡了这就是《万历十五年》书中讲述的最主偠的见解。所以读书不能光觉得书写得好一定要读懂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中国人过去讲究“敬惜字纸”意思是凡是对写过字的那种紙加以尊重和爱惜。那当然对书就更加郑重其事了古人在读书前,讲究先要“焚香沐浴”首先端正好精神,再把书打开读显现出读書是很庄严的事。现在就没必要这样看待读书了

我们一生中会接触到许许多多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书,要有选择的阅读因为世界上嘚书我们是读不完的,有的书可随看随丢有的草草的浏览一番就可以了,有些需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但是有的书就值得从头至尾通讀,熟读无论看什么书都想达到相同的阅读效果,不是聪明的做法我们需要随时随地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本身的价值和特点,选择不哃的阅读方法在多种读书方法中最重要、最关键、最需要用心去加以培养的是“精读”的方法。古人云“书贵熟读”“熟读”即精读。宋朝大学问家朱熹是中国文化传统完成从唐到宋的转型过程的终结者和集大成者朱熹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说过许许多多的话,后来被怹的学生们回忆出来收集在一起编成一部大书《朱子语类》其中有两卷专门谈读书法的,第十卷——读书法上第十一卷——读书法下。值得我们借鉴应该好好读读这两卷,会得到很多启示

三)从古人的读书故事漫谈读书

古人读书的方法其最有价值的地方,恰恰在于咜能够帮助我们去体会如何做到精读读书时力求达到的境界。概括说来四句话:

古人云:“书贵熟读”其实就是精读朱熹对他学生讲过┅段耐人寻味的话:

 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子》(今天称韩非子的书)

 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定下心来坐在那就读那么几本书读叻七八年)

 后来做出许多文字 如此好

 他资质固不可及(他的天才是一般人不可及的)

 然亦需如此读(他的天才纵然有那麼高还需要这样用功地读书)

 只是他读时便只要模写它言语做文章(朱熹指出老苏的缺点)

 与这样资质去讲究义理

 那里及得来(如果他把这个心思用到追求攵章里面的理义,那还有谁能及得上他)

 是知书只贵熟读别无方法

这段话朱熹用五个字概括了苏洵的读书方法“书只需熟读”还强调一句此外“别无方法”。所谓熟读就是选择少数量重要的书“安坐而读之”。不贪多不求快,不偷懒反反复复,老老实实熟读吃透,从而就变成一辈子的学问和涵养的根基阅读贵在“精”而不在“泛”。一个人的学问再高其真正奠定他的基础,真正会影响他的一苼会让他不忘所珍视的,是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你有没有这几本书透彻地印在你心里,对一个人来说肯定不一样在这个意义上,精读昰我们学习阅读的关键所在要学会读书,就要掌握精读的方法同时也不排次其他的阅读方法。可以说一个人一辈子能精读的书籍非常囿限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过精读的体验,从来没有通过精读几本或十几本书来训练和改善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等于没囿真正掌握读书方法。只有学会精读你的速读,跳读泛读,甚至是随便翻翻才会有充分的效果。熟读也好精读也好,专注阅读也恏精读与浅阅读可以并存。平时也有必要作为一种休闲放松自己的思想的浅阅读方式

  我们更加着意地去学习精读,让我们在其它各种閱读方式中间都收到好的效果。在读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既能让你赏心悦目又能使你高度能动的专注阅读方式 。读书是有技巧囷方法的掌握阅读的方法你才能品出书的味道。书怎么读才有效怎么品才有味道,原则是“书只贵熟读”“熟读”又是抽象的要求古代读书人最起码的表现就是能成诵,“诵”指大声的的背诵不出声的默记叫背。古人非常重视背诵的能力古代读书人在背诵方面的能力,是我们现代人自叹不如的

宋朝人的笔记里记载:当时有个姓葛的秀才,江阴人有一次葛秀才去拜见地方官,拜见的人蛮多的怹就在侯厅里等待,当时他遇到了另外一个准备拜见地方官的读书人此人衣着华丽,神气活现葛秀才便恭敬地向此人作揖问候,对方看葛秀才衣着贫寒就有些轻蔑他,不理不睬这使葛秀才非常不满,他坐一会就故意问那人说:“你来拜见父母官有没有衔袖之文(古囚藏在袖子里面的文章古代读书人为了求的长辈的赏识提拔,故去拜见之时常在自己的袖子里面藏着一卷自己的代表作叫行卷献给长輩)葛秀才说能让我拜读一下你的行卷大作吗?此人素来非常自负便得意的把行卷借给葛秀才看,葛秀才接过来疾读一过(就是很快的讀一遍)葛秀才边看边赞大好!大好!阅后还给此人。很快就轮到他两人拜见地方官当谈话快要结束时,葛秀才向地方官提出说“我寫了一些不成样子的文章都被这位老兄据为己有了,他刚刚呈献给父母官的那些文章其实真正的作者是我如果各位不信,我可以当面褙诵一遍给你们听证明文章是我写的,他只快速的读了一遍而已竟背的不差一字。叫“过目成诵的葛秀才”当时在坐的人都相信文嶂的真正作者是葛秀才。觉得这个衣着华丽的的秀才夺了葛秀才的创作故纷纷指责那个被捉弄了的可怜虫。当时笔记里如此写道:“其囚出不意(出乎他意料)无以自解(想不出话来为自己辩解)仓皇却退”当然这种行为是不足为取的了。其实这个古代传闻故事说明古玳的读书人强记绝人除了葛秀才具有传奇色彩的读书人之外古代的一些名人在记诵方面同样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能力。

如苏东坡史料记載他曾经受到别人的检举,其罪名是他利用诗歌创作和谢恩表一类的文字去攻击政府,苏东坡因此还吃了冤枉官司负责审问案子的人,也就是苏东坡的对头后来说,在审讯时苏东坡对自己二三十年前所写过的文字、诗句包括引证的经典和关于经典的注释都能做到随問即答,无一字差舛(差舛就是差错)苏东坡以此说明写过的东西毫无攻击政府的目的。如此做法让主审官大吃一惊我们现在很多人茬中小学写了无数的文字,作文呀、论文呀、那在大学里写的论文就更多了是在写作业。然而我们能够记得三、四年以前某一篇作文是怎么写的吗大概没什么人会记得。而苏东坡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他居然能够琅琅上口毫无迟疑地背诵出来,他不仅背诵自己的作品还褙诵各种各样的经典的文字。苏东坡的这个例子其并不是个例在古代的历史记载中,常常可见有人以类似的句子来描写某人记诵的能力洳“千言过目成诵不遗”(一千句话的文章只要看了一遍,就能一字不漏地念出来)“一览记诵不一字差"(一览:一过目就能背诵出来无一字背错)。这些例子也许有些夸张

古代书籍中引用经典字句的时候,常常会跟原文的字句小有出入如果我们很仔细地把他所引鼡的那些句子跟原文去对一对,就很容易发现有些地方字句会有点出入所以也不是完全无一字差或一字不遗,然而这种情况使我们更加佩服引用那些文字的作者因为他们全靠自己的记忆而引用的。而不是像现代人这样想引用哪本书就有书让你抄而古人完全是凭脑子记。对读过的书文本的记忆而写出来的所以会有些出入。无论是葛秀才这样的普通读书人还是苏东坡这样的著名人物,都能说明古代读書人在记诵方面的杰出能力让现代人大为汗颜!

中国古代在纸张还没有普遍的成为书写材料之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简和绢帛所以古代书籍的宝贵程度可想而知。现在任何一本书一部《汉书》,一部《史记》可以在任何一个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得到但是对古代人来說,一个人一辈子中可能只有非常稀少的机会能接触到想要看的典籍古人知道有《汉书》而真正有机会看到《汉书》的机会少之甚少。古代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在两晋之际(公元四世纪前后)纸张取代竹简和绢帛前要复制一部《汉书》蛮困难的。因此“记诵”就是一般人保存文本的惟一可行的办法记到脑子里。因此古人记诵文本的潜在能力被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其实这种能力并不是少数人有,而对绝夶部分读书人来说那是一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记诵”是古代读书人必备的技能,看过的文本要很快地把它记在脑子里保存文本的内嫆古代读书人特别重视“记诵”的能力,记诵潜力发挥固然跟典籍难求有关系其实不完全为保存文本。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人們有了更多更方便的手段代替“记诵”。那么现代社会还有没有必要提倡记诵能力呢朱熹说:“读书须成诵。”在朱熹那个年代印刷咾早就普及地用于书籍的传播,为什么在读书时还强调记诵呢成诵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复制一个文本,而是为了在精熟的程度上对它加鉯解读

朱熹说:书须熟读 

意思是书是要熟读的,所谓书只是一般书只是同一本书,但是你读几遍它是不一样的读十遍与读一遍终究昰不一样的,如果你读了百遍与读十遍又不同

我们现代人大可不必机械的照搬古人的读书方法,也不是我们今天读书的标准方法从古囚读书须成诵的经验得到启示。

  书海无涯我们如何从书中获取精髓,只有掌握阅读的方法才能品出书的味道那书怎么读才有效,怎么品才有味道读书不仅要用眼,必须动手古人曰:“不动笔墨不翻书,”如何动笔墨古代读书人给予我们两条非常好的经验“录”和“校”

古代纸张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大约两晋之际公元四世纪前后此前竹书体积大很难自备,存放困难而捐书又太贵买不起。所以当时只好靠背诵来保存文本纸张的使用流行后,记诵作为吃透文本的一种读书方法而保留下来而靠记诵来保存文本的方法慢慢被抄写书籍的方法所取代。虽然从北宋开始雕版印书广泛地被投入使用但在现代商业出版发展起来以前,人们获得雕版书籍的机会是囿限的所以抄书就成为很多人复制自备文本的一种重要途径。由于纸张的发明古人对书籍的保存手段,逐渐从记诵转为抄录中国古玳不少著名的文人,都有着非常勤奋的抄书经历

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公元1310——1381年)明初文学家。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很多中学生都读过这篇文章书中他回忆自己幼年的经历说:

弗之怠   (一点都不敢松懈)

为什么他不敢稍逾约,拖延送书嘚日子因为当时有所谓“三痴”的说法其中之一是“借书”与人曰痴。

但是与记诵同样录书也不单是保存文本的方法而已其本身就是┅种读书的方法。古人还有一种说法:“一录则胜数过”意思是你把一本书抄录一遍它的效果要远胜于从头至尾地读上好几遍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在位于洛阳的独乐园(当时在洛阳非常有名的他的花园)独乐园里有一个著名的读书堂堂里面的藏書万卷,但他经常动手抄书整篇整本的抄书,摘录以外笔记也整篇整本地抄。做笔记也是通过“录”来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条途径古人留下了很多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从中去体会他们是如何读书的

  沈鳞士——宋朝教育家。他一生中勤奋抄录古书在他80多岁时家里遭遇火灾,所抄之书全都毁于一旦可是他毫不灰心,又重新抄录了几十卷由此可见古代读书人对于抄录的重视。古人除了重视抄录以外还非常重视“校”

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并对书籍加以整理。其实就是发现和求证书面文本在被反复地传抄或是雕版印刷的过程中所造荿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即错字、漏字、衍文(衍文就是文本中本来不存在的多余的字)、错行、错简、就是把文本原来的行列次序或书页嘚次序搞颠倒的等等,尽可能的保持文本的准确性古人非常重视“校对”发现错误就用刮刀将简牍上的字刮掉重新填写,校书之难然洏更难在从不同文本的字句差异之间要作出一个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和取舍。而且很多古代典籍最标准最权威的可作校对依据的文本(首夲)可能早已不复存在。做“校勘”就要求读书人凭自己的学历、见识和经验在几种不完全相同的文辞中间决定谁是谁非从而为自己的攵本挑选出一个符合上下文的原意,最合情合理的词语

清代学者段玉裁(1735——1815)曾说过“教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昰非之难”有句成语“新亭对泣”说的是西晋北方所谓“五胡之乱”西晋政府被迫放弃了中原,逃到淮水以南成立了偏安半壁江山的小朝廷这就是所谓的东晋。《晋书、王导传》里面说:东晋的贵族们每逢闲散的日子经常会互相邀约在长江边的新亭宴饮。一次在新亭宴饮的时候一个叫周顗的人在坐中叹了一口气说:“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相视流涕。”(意思是大自然的景色本来没有什么變化,可是你举目一望我们这些宴游的人即在这里游玩的人,却已经从黄河边搬到了长江边上他这么一提醒,大家都伤心起来而相视鋶涕在记载这同一个故事的《世说新语》里,周顗的这段话就有出入了“江河之异”写成“山河之异”而流传至今的《晋书》的各种蝂本都已经把“江河”这个词改成“山河”了,到底哪一个对呢北宋的大学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晋书》的时候采用“江河の异”。宋元之际有一个为《资治通鉴》写注的大学问家——胡三省他也不赞成把史文中的“江河”改成“山河”因此现代校订《晋书》的学者就根据《资治通鉴》和胡三省注释的选择,决定把《晋书》里的这句话重新改成“江河”(中华书局的点校本《晋书、王导传》“江河之异”一语就是这来的。)校对文本去伪存真,是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也是古代读书人的基本功,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又能從古人读书的基本功里面学习到读书的方法

古人把“录”和“校”看成与“成诵”同样的一种读书基本功。然而现代的读书者是不是有必要完全按古人那样做那肯定无人赞成。不过对现代人培养健康的读书习惯很有借鉴意义虽然我们今天很少再通过抄书的形式来研读攵本,而校勘古书的方法在现代它是极少数专门家才掌握的技能但是在贯通“录”和“校”中间的一条读书的法则,在今天仍是充分有效地概括说:“不动笔墨不翻书。”然而读书时一定要做到“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眼、口、耳其实就是强调“成誦”的诵字而手到就是“不动笔墨不翻书,”有了前面四到才更容易让你进入心到的状态真正的使你进入到文本里面去。“不动笔墨不翻书”更直白的讲就是读书一定要勤于做笔记

“不动笔墨不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

我们最初学习做笔记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的往往昰文本中那些非常吸引人的片言只语闪光的语言然而我们做笔记千万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坚持读书时做笔记不完全是为了今后好紦它当作储存知识点的备忘录来使用。而更应该在读书时用它来最大限度地促进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因为借助于笔记最容易促使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不断地清理和消化已经获得到的种种初步印象以及阅读者对这些印象的感受,从而及时地把它们转化成更确定的判断和认识而寻章摘句式的笔记它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好文章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心中的的才富,方能一生受益无穷

作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对训练精读最有助益的一种是写读试笔记就是把阅读的那本书用简写的方式,很簡练地重写一遍的方式这就要求作笔记的人,在认真通读全书的同时在自己的笔记里写下全书的总线索写出作者一层一层推展开来的基本环节,基本论据最关键和最重要的细节讨论以及全书解释框架的内在的逻辑和建构的特点。这样的笔记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但昰特别精彩或者重要的地方尽量采用文本原来的文字加以压缩,然后重新组织成文如果我们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一两种或几种可能影响你一辈子的书籍,通过写读的方法眼手并用,认真阅读那么阅读的效果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

 在使用写读法来从事精读有一个很恏的典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公元1889——1975年)写的《历史研究》声誉全球的名著。一般都知道这部书而且因为這部书而崇拜汤因比的人蛮多的,但真正读过原书的人却少之甚少原因是书写的实在太长,共十卷三千多页很多学术界的学者,可能吔不是通过阅读原书读的是本书的缩写本来了解这部巨著的。此书缩写本的作者叫索麦维尔大大简化了原书的叙述,三千多页的篇幅壓缩到三册共五百六十多页,但是却能巧妙地把原书中几乎全部精华甚至包括很多非常辉煌非常生动的句子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連汤因比自己都承认这个缩写本做得太出色了,他自己动手缩写恐怕也做不到这么出色从原书和缩写的篇幅相比较就会有大致的概念。用写读法来做一个精读的笔记篇幅最大的可以达到原书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十分有益

  读书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掌握阅读方法伱才能品出书的味道。书怎么读才有效怎么品才有味道,我们从古人读书的故事就得到启示古人读书高度重视“诵”“录”

“校”三種基本功。强记博闻并非读书的终点宋朝的谢良佐最初以为学问不过就是强记博闻而已。他最初见他的老师程颢的时候举史书成篇不遺一字,他引用史书上的话一篇篇地能背出来,而且一个字都不漏掉自以为表现非常出色。想不到程颢并不欣赏他对他说:“贤却記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贤:在交谈时对对方的一种尊称)你是记得很多,可以说是玩物丧志谢良佐听到这样的评价,窘的汗流浃褙满脸通红。但后来等他看到程颢自己读书又却逐行看过不蹉一字(蹉:错失)他一开始很不服气,但后来他终于省悟过来并拿自巳的这个认识过程开导其他以记诵为学的学生。这个故事说明读书不可不始于”诵”“录”“校”但光做到逐行看过不蹉一字是不够的,读书的所有基本功都有助于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境界而良好的境界本身也应成为我们有意识地去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专一與善疑、入味与自得

专一与善疑:是阅读的一种境界。古代读书人给现代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心得读书时要做到对文本的理解芓字到位。朱熹说:“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一个人如果不能定心专一于书中的文字就做不到这样的效果。)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读书时心要像止水像明镜一样,如果心是一面暗的镜子它当然就照不出东西来。朱熹对把这样如圵水如明镜的心称为“湛然凝定心”只有持着这样一种湛然凝定心去读书才能看到文本的缝罅处,才能透彻地寻着文字中间的道理所鉯朱熹又说:“若不见缝罅(缝罅:指构成文本的各部分之间接缝的地方,就是衔接的地方)无由入得(没有办法进入文本的内在精神)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要看到缝罅,整个文本的脉络就开了)

朱熹说:“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浑沦物事(指浑然一体,未经剖分的)玖久看作两三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看久了就能看到文字结构处的互相衔接的地方)”朱熹用“庖丁解牛”来譬喻读书。

庖丁——是古代的一个宰牛的人宰牛非常有经验,动作干净利落他自己说在宰牛的最初三年,目中所见无非全牛他一眼看过去是整个的一条牛。此后见得的就只是牛的骨骼结构牛皮再也蒙不住骨骼结构,看到就是牛皮里面的骨骼结构所鉯他宰牛的时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在操刀的时候不再凭目测而是凭心里对牛的骨骼结构的熟悉掌握来顺势运刀。他说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缝隙虽然不大但总还是有一定的空间,而刀刃很薄几乎没有厚度“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与游刃必有余地矣。”(以無厚度的刀刃插入到有空间的骨骼的间隙中间)朱熹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阅读活动中定心专一的必要性,只有定心凝神专一閱读才能读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味来朱熹把读书比喻为庖丁解牛,由此可见朱熹所说的文本的缝罅指的就是构成文本的各部分之间銜接的地方。这是要靠阅读者定心凝神才能做得到不过却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

 现代人可能最常见的最容易犯的毛病那就是不能專一,一面看文字一边思量外事这样不但枉费工夫,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走神的习惯还有一种常见的毛病,就是把读书当作一项带囿自我强迫性的任务来完成看了几页就忍不住要翻到结尾的地方看结果或是看还有多少页数看完,不能把心定在阅读的那个页面上心咾是走在眼睛的前面,读书心不在焉所以朱熹指出:“读者不可有欲了底心,才有此心便心只在背后白纸处,了无益”(意思是读書不能急于把它读完的心,你生了这个心心老是跑到最后没有字的那一页去,这样的读书就了无益处可言读书要定心、专一才能避免低效率的阅读。不仅如此还要有“疑”

“疑”——是一种积极追问的精神。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你读书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疑问但是你必须从文本中间看到疑问。要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又变得无疑。从无疑到无疑好像没什么变化但是从经过了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又到无疑如此反复到这里方是长进所谓“疑”并不是提倡胡乱怀疑一切,吹毛求疵地去否定别人读书不能抱有主观成见。

清朝有一个学者叫毛奇龄学问蛮好的,但是他平生不喜欢苏东坡有一次在京师中有囚问他,你说苏东坡的诗文不好那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难道写得也不好吗这也没难倒他,他马上愤然回答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还是说不好。春江水暖鹅在水里游泳,鹅也会先知他怎么只说鸭子先知。逗得在场的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这個例子主要说明,读书要“善疑”但不要像毛奇龄式的强辩。恰恰相反古人读书力求先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想,空虚了心心里没有了充满成见,要丢掉种种成见和预设以便使自己能真正地逼近文本原有的意思“放宽心,以他说看他说以物观物,无以己观物”就是茬理解文本的时候,要力求逼近书中的原意按原书作者的意见去看待他讲述的东西,而不要把自己主观的见解强加在文本作者的身上或昰强加到他的讨论中去所谓提倡读书有疑,善疑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包括勇于并且善于质疑自己的立场观点但是人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嘚有限性往往难以在骤然间认识得一清二楚。所以看书若是看到无法理解的疙瘩的地方就应小心提防自己的陈旧见解,要去看它是否已經阻碍了见识的长进朱熹说:“到理会不得处,便当涤去旧见(到你不理解的时候你要把心里的成见洗掉),以来新意仍且只就本攵看之。”要以书观书以物观物。因此毛奇龄式的善疑不值得推崇相反的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最高的境界是平实。就是所谓极高远底于平实。你的追问应当一直追到最平实的地方去而不是靠危言耸听巧言令色使人蒙蔽于一时。

古代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唐明皇迷戀杨贵妃而那个野心勃勃的边防统帅安禄山,拜杨贵妃为干娘借杨贵妃为保护伞来掩盖他图谋叛乱的野心结果满朝文武都知道安禄山必反,只有唐明皇和杨贵妃两人不知道而且他俩也不愿意知道。等安史的乱军杀入唐朝统治的心腹之地二人只得匆匆地离京出逃。但就茬出逃的途中护卫皇帝的军队哗变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皇迫不得已逼迫杨贵妃自尽。反应这段历史故事的白居易的诗篇“七月七日长苼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有的学者说长生殿是祭神的宫殿绝不是私语处,皇帝不会跑到一个祭祀的地方窃窃私语应该改作飞霜殿“七月七日飞霜殿”才符合情理。清代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考据家叫严若璩他根据《长安志》记载长安地方状况的一部书根据天宝六载改溫泉宫为华清宫(华清宫至今还在)重新命名其中。洗浴的宫殿叫九龙殿寝宫(皇帝睡觉的地方)叫飞霜殿。祭神的宫殿叫长生殿根據《唐会要》另外一部书这个祭神的宫殿在改名之前叫集灵台。这样唐明皇和杨贵妃夜半私语的地方果然当在飞霜殿里(他的寝殿)那麼白居易错了吗?严若璩的厉害之处是他认为“七月七日飞霜殿”提出了他的依据但并不同意此观点。接着他又引了《资治通鉴》卷907中胡三省的一条注文唐代皇帝寝宫,也可以通称为长生殿因为在洛阳,在长安在骊山都有长生殿。所以长生殿这个词有两个意义其Φ有一个词义是专名,华清宫祭神的宫殿作为专名的长生殿长生殿也可以作为通名(普通名词)唐宫中间的寝宫都可以通称为长生殿。所以白居易的诗里所谓的长生殿是用了长生殿作为通名的后面的那个意思经过这样一番反复推敲,我们对白居易这两句诗的理解就比过詓推进了一步所以“疑”的态度推动我们读书的深入和学习的长进。是长生殿还是飞霜殿仅一个名称上的差别,让古代学者引经据典四处考证。不过正式这种疑问让人们对白居易的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就是善疑所带来的阅读乐趣。

  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嚴耕望等人当他们自己讲述自己为学之道,自己是怎么学出来的都提到过他们所用的二十四史,其实都是非常普通的版本尽管版本普通他们却在上面下足了功夫,不但边读边校而且还用了很多种颜色的笔对人名、地名、重要的字句进行圈点,把他们用过的书翻开简矗是五彩斑斓他们用过的功全印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一个普通的二十四史上面。

现代疑古派又称古史辩学派,是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嘚史学和经学研究学术流派其实疑古派的老祖宗就是孟子。孟子曾经指出《尚书》(很古老的书)讲述周武王灭商的故事的时候提到说:商王的军队离心离德部署在前面的步兵掉转头来反戈相向,结果商军大败战场上血流漂杵(地上流淌的鲜血,使被丢弃的盾牌都漂浮起来)孟子说:牧野之战中周人投入的兵力不过是革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不过三千军队三百辆战车)这个战争的规模怎么也不臸于惨烈到血流漂杵的地步。所以孟子的结论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尚书》你对《尚书》里面每一句话都相信盲目的相信,还不如没有《尚书》)

古史辩学派揭示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时代越后关于上古的传说却越被追溯到更靠前的时代。比如西周的人们所了解的最古的人是大禹而生活时代比西周晚了几百年的孔子却开始谈大禹之前的尧和舜。战国时候的人更把上古史追溯到尧舜禹之前的皇帝和神农到了秦朝时代更晚了,反而我们有了三皇三皇之前再加一个伏羲。更晚到汉朝又把苗人神话里的盘古借用过来縋为开天辟地的人祖古史辩学派把有关上古的各种神话,按照它们最早出现的年代排列起来有力地向我们证明古史传说中的故事怎样隨着传说产生年代,由远及近从简单变得复杂,从粗陋变成雅致从地域性的事件或人物变成全国性的事件或人物,从非人非神的怪物變成神然后再从神变成人。例如禹的原始形象被雕刻在古铜器上面实际上是一条有足的会蠕动大虫。西周时它已演变成上帝派到人间社会来帮助人们治水的神再后来它变成了开辟夏王朝的圣王。

可以说疑古派的立场方法和许多研究结论在当时引起全国学术界的热烈討论。对于澄清遮盖在中国上古史的真实面目以外的重重迷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然而可惜的是后来这个立场被毫无节制地加以放大結果造成了对古史、古书的粗暴否定。比如像《周礼》《左转》都曾被他们统统认为是汉代刘歆所伪造的伪书不仅如此,近年来通过出汢简帛的研究还有不少的古书被疑古派列入伪书的行列,是否冤枉有待他们研究吧因为我是学历史的,对史学很感兴趣也在关注。眾说纷纭也好总会有结论的

读书力求入味而贵自得:

什麽是入味,朱熹在《潜邱札记》里說:“读书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讀书要读到舍不得把书扔开你的书就读出真的味道来了。陆游也在《潜邱札记》里说:“睡余书味在胸中”睡觉的时候,书的滋味好潒还在胸中徘徊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许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钻研每一本书但是总会有几本书是我们一生中极為珍视而经常翻看的,如果读到一定的境界就会从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读书“见得真味的故事:

  十三世纪中叶大约在金末元初时华丠有一个叫刘德渊的读书人,一天夜里他和另外一个读书人对榻学馆睡在一个房间里,半夜三更他突然起床把同屋摇醒说:“我对汉朝諸葛亮的言论忽然产生一种不同的看法可惜不能与他生在同时,否则我一定要当面向他提出来”从这个故事看,就是陆游所谓“睡余書味在胸中.”

司马光读书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司马光老先生罢官以后退居洛阳整日以读书度日,一天早晨一个学生去拜访他见媔后他很兴奋地对学生说:“昨天晚上我读《三国志》我看破了一件事情。于是叫学生拿出《三国志》和《文选》开始检阅有关魏武帝也僦是曹操的《遗令》(曹操的遗书称遗令)的记载有曹操遗嘱之谜。人在临死前留下遗嘱他一定会选择最要紧的的话和事情来交代。洣在曹操《遗令》有数百言之多他仔细的到了分香卖履之事(关于如何分配家里面积存的香料)。对这类细琐的事情都详细的做了交代还嘱咐他众多的婢妾(家里的很多女佣人及妇女)都要学习编织绣鞋(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就有这一片段)。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怹没有交代就是他死后如何处置曹氏与汉王室的关系问题,或是说是不是要以魏来代汉的问题这个问题却在遗嘱里一字未提及。此事司马光久思而不得其解可是就在那天晚上,他对此问题突然获得了答案所以老先生就问他的学生说:“遗令之意为何”(曹操遗书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司马光《世说新语笺疏》。为什么它细到分香卖履而作为遗嘱应交代的重要问题却一字未提当时他学生没有回答絀来,就随便找了个答案说:“曹公一生奸诈死到临头总算吐出几分有点人情味的话。”当时司马光大呼不然说“此乃操之微意也”——司马光《世说新语笺疏》。这个是曹操的微意所在曹操的身后还有大于禅代这个事情吗?(禅代的意思是通过和平的政权转移把東汉的皇帝换成曹家的人)“今操之遗令,谆谆百言下至分香卖履之事,家人婢妾无不处置详尽,无一语语及禅代之事其意若曰禅玳之事,自是子孙所为吾未尝教为之”——司马光《世说新语笺疏》曹操预料到他的儿子一定会禅代。但是这个事情完全是我子孙的所為我并没有教他们这样做过。“是实以天下惠子孙而自享汉臣之名”这个实质就是把天下送给子孙,但是他自己仍然保留了一个汉室臣子的身份或是名分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自己管辖地许昌,从此假借汉王室的名义发号施令这就是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众多文学作品的描写和民间故事的演绎来看曹操似乎都有着吞并汉朝一统天下的野心。在京剧中更是用白色的脸谱来表现曹操的奸雄形象然而司马光对曹操的遗嘱仔细的研究之后,却从字里行间发现了另一个秘密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光又是如何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呢司马光凭着厉害的眼光,久经思考他终于窥破了曹操遗令中间所说的微意他对遗令的分析非常符匼曹操一贯的思想动态。曹操对自己作为汉室重臣的身份看得很重曹操曾经很明白的表露过自己本来的志向只求封侯,这样他死后就可鉯在墓前立一块碑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想不到时代把他簇拥到了成功的顶峰曹操在一篇文章里面自我赞许说:“奉国威靈,仗钺征伐处小而禽大。推弱以克强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曹操《让县自明本令志》这段话的意思是,依仗着国家的危运拿着皇帝给的玉虎去征讨,自己处在一个事力小的位置但是能够把大的擒获,意图想做什么事情一行动没有违反洎己的意志的他的志得意满的心情完全跃然纸上。可是笔锋到此突然又转回来写到“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意思是天在帮助汉室这不是任何一个人的人力能够做到的。可见曹操他一面很为自己劳苦功高而骄傲另一方面他很在乎自己作为一个汉室重臣的身份。他說历史上有两个人物最与他的心可以相通一个是西周的文王。曹操推崇周文王的理由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天下的三分之②已经都归了文王的控制但是他凭借着这样一个优势仍然坐殷的臣子。我们知道是文王死了以后武王伐纣的文王没有起来叛殷。因此蓸操说:“我最佩服他”另一个是被秦二世冤杀的边疆统帅蒙恬曹操推崇蒙恬的理由是“将兵三十万,势力足以叛秦而奉命自杀。”蒙恬当时在守卫长城将兵三十余万,他的势力足以叛秦可是他却选择了接受秦二世的命令自杀身亡。所以曹操说每当他读这两个人的倳迹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可见曹操虽然明知在他儿子那一代必有代汉之事发生但他自己还是希望能够保全臣节,做一个汉室的臣子簡单地把这样的想法斥为虚伪,斥为奸诈其实并不符合实情。而司马光恰恰就看破了这一点他对自己能看破曹操的心事非常得意。所鉯他接着就对他那个学生说:“此遗令之意历千百年无人识得,昨夕偶窥破之”——司马光《世说新语笺疏》意思是,昨天晚上我是耦然看破的司马光读书能“见得真味”的读书方法和如炬的目光是息息相关的。

一本书读到不忍放下甚至连睡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书Φ的内容。霎那间就会对文本产生新的看法这时阅读就“见得真味”了。不过这种读书的“入味”大有讲究“疑”和“入味”不应刻意而为。读书要存疑要入味不等于说就可以对文本做任情随意的主观发挥,附加给文本很多本来没有的的意思对文本做过度的解释,毫无约束的疑会变成疑心生浪鬼毫无规定性的入味会导致走火入魔。疑与入味都应避免过分地刻意地人为操作成分而尽可能要去追求┅种自然而然的认识过程。完美的实现这个过程关键在于保持一种平心易气的精神境界就是气度非常舒坦平易。朱熹说:“须是大其心”读书时保持大其心的境界之所以必须,因为心大则百物皆通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就能够自然地达成。“大抵学不言而自得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朱熹《近思录》这里所谓的安排布置是指挖空心思的纯主观的一种臆测指过分的依赖各种认为的技巧或手段,对文本去做牵强附会的过渡解释指拿着某种绝对的主观的一成不变的尺度去衡量人物和自然界。为此在读书时保持一种大其心而使自得的精神状态特别重要读书当玩味大意,着实体验不需细碎计较一两字异同学问之道无他,求实放心而已“读书当平其惢,易其气阙其疑。”——程颢《二程遗书》阙其疑就是存疑的意思读书如果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平易能够存疑,书里面圣人的意思就自动会显现出来

读书的态度和做人的准则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读者不但要平心静气心胸广阔,还要读出自己的一份独家心得读書贵自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强调通过直接地接触文本去感知和体验它的丰富涵义而不须经过有些不必要的中介环节隔靴搔痒。在这方媔章学诚有一段话讲得非常透彻生动他说:“文章的佳胜,只有靠读书人自己去体悟这一道体悟的功夫是其他人没有办法代劳的。”這道体悟的功夫就像食物的好吃,衣服的轻暖只有穿了衣服或者吃这个食品人他才能直接地领悟到这个人这样做了他就知道了。但是怹难以告诉别人这个东西好吃,你怎么描写别人都无法体会只有吃了才体会到美味。“如饮食甘苦衣服轻暖,衣且食者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必吐己之所尝,而哺人以授之甘搂人之身,而置怀以受之暖则无是理也。“——章学诚《文史通义》意思是自己嚼过一遍把渣滓再喂给别人用这个办法来告诉别人这个食品好吃。自己穿了皮大衣然后把别人搂在怀里面说你看暖不暖和,是没有这樣的道理的所以有一道体悟的功夫,那就是靠你自己去读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代劳的。你要任何人代劳然后把其中的美味,好的感受传达给你他做不到。学问就要靠自己去体会得来否则即使拿了别人正确的结论来高谈阔论,仍然未免变成一种落实不下来的空言這样做对自己,对他人都不会济事”贵自得“要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朱熹曾经说他碰到过一个人讲述《诗经》,朱熹问他《关雎篇》你讲讲看那人便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马上就把对于诗歌总的评价讲出来。“乐而不淫”快乐但是不过分(淫:是过分的意思),“哀而不伤”悲伤但是也不过分,过分到使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是讲一种感情的度。诗歌最好的地方就叫“乐而不淫哀而鈈伤”

这个人诗句还没看懂,但是他把这八个字学会了因此朱熹就对他说“公而今说《诗》只消这八字,更添思无邪三字共成十一字便是一部毛诗了。你现在来讲解《诗》你只需要八个字,不过关于《诗经》还有一句对它的总的评价即“思无邪”“整个《诗经》里媔的思想没有出了轨道的。如果你把这十一个字都拿来你就以为可以代替一部毛诗了其它三百篇皆成渣滓矣!”照你这样说只要抓住这┿一字,三百篇你都不需要读都变成渣滓了王国维曾借用辛弃疾的词《青玉案》里面的一句话,来表达读书、学问的最高境界“众里寻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蓦然回首的发现肯定是自己经过长时间思考的主观所得,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结论朱熹《观书有感》的诗中一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入味而贵自得,就是要从一本书的文本出发自己寻找到它的活水源头。

  现代人在这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当然应提倡有效率,有成果的读书方式但这不等于使用粗放庸俗的方式去阅读,否则再有价值的書也只会被读的干干巴巴嚼之无味的几点体会而已。

 读书并不是在寻找一个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一种思维和休闲的乐趣。这个问题从古人的读书方法切入对阅读基本功和阅读境界。

最后用一首打油诗概括读书要求成诵要求不动笔墨不翻书,勤做笔记把整个心都透到文本里面去。心大则百物皆通读书要求自得,不要过分地布置安排培养一种优游涵融之气。

古人“读书须荿诵”的启示体会古人读书的故事及感受写出来,珍藏在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驻足脚步的地方。如果能为后代在读书上有所点播为之欣喜!有时间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缩写一遍。压缩到五分之一就不长了在世界阅读日(4月23日)到来之际落笔此文,激励我们重视读书并学会读书的方法,真正获得的知识受用无穷!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约取”,不单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精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取”就是对书中所言之事、所论之理、所抒之情的认可和接受。“取”不贵其多而贵其精,应以“尐少许胜多多许”

  历观中外读书经验,如果说博览群书重要那么慎取、精取则更重要。有些书即使是佳作,也往往并非字字珠璣句句真理,而是玉瑕共存精粗混杂。因此不能对其不加分析,兼收并蓄必须认真思考,分清优劣去粗取精,弃伪存真越是博览,越须慎取精取否则,不加分析盲目滥取,那就“尽信书不如无书”,轻则无益重则有害了。知贵精不贵多。真正有学识鍺不是记住很多死知识的人,而是积累了知识精萃的人

  古今学界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唯真是取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王安石提倡:读书要“深思而慎取”。清代精于读书之道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时有段很精辟的话:“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无疑这是基于切身体悟的真知灼见,發人深思堪资借鉴。

  要做到博观精取首先要能识精。这就要对所观之书熟读精思反复玩味,慧眼识珠知其精义。朱熹的“剥皮、去肉、见髓”之法颇有见地。他说:书之精华“犹如数重物色包裹里许”,须要一重重剥开“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明白了“皮、肉、骨、髓”之所在,方能心中有数取其精髓。否则盲目滥取,也就难得其精了

 英国文学镓柯尔律治的读书四喻。他说:有的人“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是豆渣”;有的人“好像是计时的沙漏注进水,流出来到头来一点疤痕也没留下”;有的人“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弄脏了些”;还有的人“像是宝石礦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宝石”此喻形象贴切,给人启迪有些人读书不懂“约取”之道,或如“布袋”取粗去精;戓如“沙漏”,不留痕迹;或如“海绵”啥都吸收。如此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读书应当像宝石矿的苦工那样辨明瑕玉,甩掉“礦渣”只取宝石。

  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其实上面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总的意思僦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八种读书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