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海轮”在“荡漾的意思”吗

越&南&印&象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去了趟越南国。
&“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这首现今无论词曲仰或是旋律我早已朦胧的歌曲,却是我少儿时代耳熟能详得,或许,那便是我对那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越南最原始的认识与记忆吧。
A日晚十九时,旅游团队根据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的统一安排,乘旅游专车离开了北海市区,前往北海深水港码头。经联检、出入境手续查验等一系列安检完毕后,我们便登上了“奥兰德”号邮轮。晚二十一时五十分,邮轮在高亢的汽笛声中,犁开了北海那蔚蓝的海水,抛开北海蜿蜒连绵的海岸线,徐徐地朝着西南方向那黝黑深邃的海空驶去,不一会儿,邮轮便没入在那浩瀚无垠的南海中。
“奥兰德”,一艘巴拿马籍豪华邮轮,它排水量为一万八千吨,邮轮全长一百五十米,宽二十五米,高九层,最大航速为十九点五节。
&放置好随身行李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登上邮轮的甲板,甲板上早已簇集着许多人了,舷杆扶手边也伫立着密密匝匝的游人,想必他们也亦如我们一般:举目远眺,叹洋之阔。那欣喜的神情如一帧帧定格的图片,随着海浪不停地拍打着船舷,荡漾在所有人的脸上。
&八月的海风,清清爽爽,掠在人的身上,通体舒泰。
&我未曾真正意义上地见过海,更未曾乘坐过海轮,新奇的感觉如拍打着邮轮的海浪一般在我的心中涌动。我走向船尾,攥握着舷杆俯身向下看去,那螺旋桨激起的雪白的浪花,那船体十多米的高程,却让我产生了一阵阵地眩晕。忽然,我的脑海中竟浮现出“泰坦尼克”,还有“泰坦尼克”最后入水时那被船尾高高耸起的巨大的螺旋桨的叶片。
&在与同伴们吹够了海风,真正海阔天空地感慨了一番后,待大家回舱休息时,已是午夜时分了。掏出手机,手机屏幕上那红色的行书“中国移动”赫然在目,但不知何时,当我再次打开手机时,“中国移动”的文字不见了,手机屏幕上只孤独地遗下一幅同样是孤独的火星桌面图案,惟有那一串的阿拉伯数字还忠实地显示着我的北京时间。
&哦,进入越南了。
&越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它地处中南半岛东部,东临北部湾,南毗南海,西与老挝、柬埔寨相邻,北和我国的云南、广西相接壤。狭长的略呈S形状的三十二万九千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生息着人口约八千四百一十一万之众的越南人民。与我国一样,越南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六十多个民族中,80%为越族,亦称京族,其他有诸如岱、傣、侬、苗、加莱、高棉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它通用越南语,民众多信奉佛教与天主教。
&朦朦胧胧中,当我被轻轻摇晃的船身以及舱外纷杂的声响扰醒时,已是B日清晨时分了。
&拉开舷舱的窗帘,异国的第一缕晨光便迫不及待地倾泻在我们那狭窄的客舱里。一夜十余小时的海上旅程,“奥兰德”已悄无声息地将揽在它怀中的那些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人们,送进了越南,送进了下龙湾。
下龙湾,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一个令多少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下龙湾,一个人间仙境,一个海上桂林。
它位于越南北端城市广宁省下龙市之南,是越南最美丽的旅游景点,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予它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称号,人们常以“海上桂林”来形容它的秀美与神奇。在这里,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平静、美丽的海面上,矗立着三千多座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喀斯特地貌岩石的岛屿。游船徜徉其中,两舷鬼斧神工般的景色总在不停地变幻着,恍如仙境一般。
伫立在邮轮舷杆扶手旁,极目远眺,早就神往的但似乎此生永远是渴望却遥不可及的下龙湾就静泊在眼前。远远地,在海天交界处,星星点点的渔船更凸显得下龙湾岛屿的挺拔与突兀,那些岛屿,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姿态万千。有的一山独立,直指苍穹;有的两山相峙,一水中分;有的峰峦重迭,绵延十几公里。下龙湾,多少个岛?多少座山?或许一如天上的繁星,难穷其数。
上午十时四十分,“奥兰德”静静地停泊在下龙市深水码头中。
海湾里,越南渔民的机动小渔船和各式船只来往穿梭着,一派繁忙。一艘越南海防的汽艇停驻在“奥兰德”旁,边防人员取走了我们人手一本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后,我们便被中方导游分组集中在船首的大舱内,待越方签证、登岸。
当我再次手执通行证缓步走下“奥兰德”的舷梯,当我略带惊恐地将手中的通行证递交给目光严峻的海防人员,当我抬眼望去海湾游艇上那一面面随风猎猎飘荡的越南国国旗,我的心中,一种从未有过的难以言喻得情愫,犹如那下龙海湾的波澜,揣揣不安地弥漫着。
中越双方导游人员暂短地交接完毕后,我们便随越方导游登上游艇。在越方导游阿环饶有风趣地介绍了他的姓名后,游艇便向着我们的第一个旅游景点下龙湾的纵深处驶去。他说,他名字中的那个环,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羞花的杨玉环。
一路风光旖旎,景象万千。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行。我们在导游阿环甚至是喋喋不休的讲解声中,目不暇接地尽情领略着下龙湾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秀美景色。
与所有的游客一样,我们下龙湾的终极目的地是“斗鸡石”。
“斗鸡石”,一大一小两块浑然天成的海礁。那小块的海礁酷似一只不屈不挠的斗鸡,它昂着头,咄咄逼人,凛然地与它面对面的一块体形庞大却塌邋低垂着脑袋形似肥犬的海礁对峙着。阿环告诉我们,那斗鸡寓意着越南人民,而那块丑陋硕大的海礁,则象征着曾统治了越南一百多年的法国侵略者。
其实,“斗鸡石”景不起眼,普普通通,甚至猥琐,其形其喻实在是牵强附会,虽如此,所有的游客还是都会被安排前往观光。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观光景点,莫不如说是越南的一种彰显,一种裹含着大于观光的政治色彩。那块丑陋硕大的海礁,可以定义为法国侵略者,但同样可以定义为一切外来的侵略者。“斗鸡石”景点,它应是这个国家的一种文化,一种教育,一种民族气节,一种精神。
转瞬已是晌午时分了,游艇将我们带进了一片风平浪静的港湾中,那是一个水上憩息地,锚泊着几只专为游客提供休息、用餐的水上浮箱连排。
几种小吃,几味地道天然的海鲜,几碗异国他乡的菜肴,虽陋,亦不丰盛,但却别样情趣。梦幻的感觉,新奇的体会,在此时,实在不啻于那满桌满钵的海味山珍。只是船上的酒水忒贵了些,一瓶普普通通的当地白酒,要价竟为四十元人民币,在越南,那可是八万越盾之数呀。
下午十五时,我们遵循行程计划的安排,入住在下龙市玉梅宾馆。
门楣上的三星赫然显目,可进得屋内,破败陈旧得家什、洁具,实在是令人不敢与三星级宾馆相苟同。打开室内浴室,蚊蝇翩舞,一切都是那样得简陋,甚至龌龊。其实,在国内象玉梅宾馆这般的设施与住宿条件,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般的招待所而已,根本不可与星级宾馆相提并论。
下龙市,越南广宁省省会所在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餐过后,我们便结伙信步上街闲逛着。迎着惬意的海风,聆听着异国的言语,踏着他乡的国土,目睹着异乡那别样的景致。可恍惚间,这一切的一切,又是那样的熟悉,那样如故,象走在那熟悉的小巷,如踏在那回家的路上,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境界中。越南,中国;中国,越南。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度,可太多太多的相似,如万缕千丝,使他们彼此牵连着,甚至混淆着,
临海湾边,有一处小商品市场,准确地说应是一个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那里大棚蔽顶,四周无遮无拦,商品却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大凡来到下龙湾的游客,大都会到这儿来选购一些他自认为新奇的物件,做为纪念。在一处摆放着装饰别致的荷包的小摊前,我停住了脚步。看摊的是一位越南少女,年纪约十七、八岁,鼻翼宽厚,嘴唇丰满,眼神散漫着淡淡的忧郁,那被亚热带重重阳光漂洗过的皮肤,在灯下泛着黝黑得光泽,她似乎很腼腆,不像其他摊位上的摊主那样大声招徕着过往的游客,她只是静静地端坐在摊位边,捧着一本厚厚的书,低头看着。我猜想:她一定还是一位学生吧。我指着荷包:“多少钱?”她用手比划着一口生硬的中国话:“十五块。”
“十块?”她摇摇头,微微地抿动着双唇。我掏出十二元人民币:“十二元,好么?”她看了我一眼,忽然嫣然一笑:“好,买你。”那种神情,真正令人过目不忘。她笑起来很美,牙如贝,靥如花。
在回宾馆的路上,当我们行走至被高楼上那扑朔迷离的霓虹灯映照的光怪陆离的三角坪时,街边按摩屋外几个妖冶的女子招呼着我们,其中一个女子竟尾随着我们:“小姐,按摩。”见我们不睬,许是惟恐我们没听懂她的意思,她紧跟两步,一声大喝:“打炮!”弄得大伙儿哭笑不得,只得落荒而逃。
C日,恰逢农历七月十五,这一习俗,中越两国相通相同。
清晨六时三十分,我们便起床洗漱完毕,七时,在玉梅宾馆的餐厅里草草地用过早餐后,根据越方导游阿环的安排,我们乘坐了一辆中巴旅游车,早晨八时,旅游团队便向着越南首都河内进发了。
一路颠簸,一路细雨霏霏。
车上,阿环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新奇的越南故事和风土人情,他言语风趣,诙谐,常常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他问:“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越南有那四大苗条?”
众人面面相觑。
“我们越南,一是国土苗条。在版图上,那三十二万九千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象是一个巨大狭长的S形状,最窄处,东西宽约五十公里,而我们的海岸线南北长约三千二百多公里。再一个就是我们的公路苗条。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中,一切百废待兴,但我们现在也到处都有高(树)公路。”大伙愕然,他似乎明白我们未能领会他的话语,便指着车窗外公路两旁那高大挺拔的亚热带树木调侃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高(树)公路。”众人会心大笑。
“第三,我们越南的房屋建筑苗条。在我们越南房屋的建筑面积是按住户的正门也就是临街面的宽窄来丈量的,所以,一般百姓居民的房屋建筑门面开间都十分狭窄,但庭院住宅却很深长,因此,房屋建筑自然苗条。还有一个,众所周知,那就是我们越南人的体形清瘦苗条。象我阿环这样一米六多的身材,在这里也可以算得上是高大魁梧的了。”
已近首都河内,旅行车依旧颠簸,车窗外的景致依旧平平淡淡,遥遥远远地望见几处略显辉煌的红砖碧瓦,但瞬间就被湮没在那鳞次栉比的寻常百姓居民小楼的汪洋中。
一路上,田间地头,到处可见那新奇别致的形如太师椅状般的坟茔,它们常常是一片或一簇簇地聚集在一起。坟不大,却很精致,坟墓的装饰虽说不上是雕栏玉砌,但却大都冠冕堂皇。阿环告诉我们,越南人是很讲究和注重安葬的。人死后,先入棺土葬,待三年后,掘坟起柩,开棺拾取骸骨,将骸骨置入盛满香水的骨瓮中,再择时择地,重新厚葬,精致坟墓。一般来说,安葬一位先人,约花费四千万越盾以上,折合人民币为二万余元。越南人如此注重和铺张这死后的做法,是因为他们深信,死亡不是生命的永远消失,而是生命的再生和重塑,因此,人若死时富有,到来生亦就富有。这种理念,虽迷信,但却朴实,近乎人性。或许,这与越南民众多奉信佛教,笃信生死轮回之间有着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渊源吧。
中午十一时许,旅行车越过红河,进入首都河内。
河内,越南最大的都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人口约为四百多万之众,它原名升龙,一八三一年改名为河内。
根据旅行社的安排,我们在河内参观了越南圣地——巴亭广场,主席府,胡志明故居,独柱寺,博物馆等景点。
巴亭广场,越南国家广场。若按其性质来说,它应与我国的天安门广场并论。但事实上,无论从其占地面积、广场建设、规格形式,它远不及我国一个省府广场乃至远不及一个市、县的广场来的气派。在几百平方米的广场地面上,粗糙的混凝土地面是它的主体,黑色的沥青充填在它的伸缩缝中,那象征着国家主权的国旗旗杆围栏及基座,简陋的令人难以置信。站在广场上,我抬眼望去,所有的一切景物给我的印象,那就是:诧异!
越南主席府,一座金黄色的四层小楼,它的前身是法国印度支那的总督府。一枚巨大的越南国徽庄严端正地镶嵌在三楼正中的廊檐边,这里曾是越南最高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周恩来总理出访越南时,胡志明主席曾在这里接见过他。主席府,面积不大,却也典雅别致,四周郁郁葱葱的草木与庭前姹紫嫣红的锦花簇拥着它。但与其说这是一个国家政府首脑的办公场所,真正莫不如说是一处富家豪邸来得恰当。可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却也昭示了一种艰苦朴素,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不言而喻的魅力。
胡志明主席故居,越南称之为1954房间。法殖民地时,这里是一个电工居住的地方,胡志明主席1954年至1958年曾在这儿居住和办公。故居内陈设俭朴,但却窗明几净,马克思列宁的彩色画像并排高挂在临窗的办公桌正上方;餐桌上寥寥的碗碟,似乎正默默无语地述说着主人生前那节俭与朴素的生活。离1954房间不远,一座在越南司空见惯的高脚木屋,静静地坐落在南国棕榈与绿荫蔽日的怀抱中。这座高脚屋,就是胡志明主席一九五八年五月至一九六九年八月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半坡斜瓦屋顶面;屋外四周环绕着自檐向下垂挂着的草绿色竹帘;木结构小屋通体红色油漆鲜艳夺目;高脚屋下一方洁净的水泥地面;卧室内一张木制单人小木床,床上一帘竹席,一方毡巾,一盏台灯,一只闹钟,一架家用的台式摇头电风扇;三部老式电话,一顶钢盔,一张书桌,几样家什。这就是主席生活起居的全部,这就是一个有着四千八百一十一万人民的主席故居,那种清贫与俭朴,那种与人民同甘共苦,实在是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敬仰与爱戴。
导游阿环告诉我们,胡志明主席为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与建设,呕心沥血毕生,他终身未娶,无有子嗣后人。但阿环说:越南四千八百一十一万人民都是我们伟大的领袖胡志明爷爷他老人家的孩子!那种人民对领袖的爱戴,那种对领袖的崇敬与缅怀,在他的脸上,在他的言语中,处处闪烁着。
下午,我们冒雨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大使馆,在越南军事博物馆观看了越南独立解放战争的史料片后,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们回到中午入住的越南河内市栋多郡泰盛街110号H
A C I N C O酒店稍事憩息后,便驱车前往预订的饭店就餐。
旅行车刚驶出酒店,顷刻间就被如潮的摩托车流包围了,水泄不通。
越南河内,好一个摩托车的王国。
此时正是下班时分,各条大街小巷的摩托车如过江之鲫,密密匝匝;亦如万千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汇入到那原本就并不宽阔的河流中。河水满了,涨了,溢了,远远望去,车流如躁动的蚁群,甚至如蛆如蛹,缓缓攒动。那发动机的轰鸣声,摩托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沸沸扬扬。我真的钦佩越南民众那娴熟的摩托车驾驶技术,在如此密集的几乎是车与车之间相携相拥首尾相接的车流中,无论男女驾手,他们都显得那般从容与自如,游刃有余地穿梭着,一如庖丁解牛一般。旅行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坐在车中,竟如坐在一艘颠簸在那片摩托车的海洋中的一叶小舟上,那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伴着街道两旁林立的缀满如蜘网一般线路的低矮的电线杆子,实在令人目眩。
河内街上的摩托车流;如织如雾的地上电网,我,刻骨铭心。
D日清晨,一夜初秋的雨水将河内漂洗的格外清明,湿漉漉得空气中挟带着几分清凉。我们今天的惟一的活动就是前往胡志明陵,瞻仰胡志明遗容。
当我们来到巴亭广场时,广场四周的警戒较之昨日明显地森严了许多。此时,广场上已聚集了许多人,人群中,有白发苍苍胸佩着军功章的老战士;有满脸稚气生机勃勃的学生;有神情庄重普普通通的越南民众;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不远万里前来瞻仰主席遗容的世界各地的人们。
验票口,几位身着越南民族服装的女工作人员,正认真地查验着所有前来瞻仰主席遗容的人们的随身携带物品与着装。说实在的,与大街小巷中所有的越南姑娘一样,她们的身材看上去都非常窈窕轻盈,那飘逸的越式旗袍,或纯净洁白,或一袭海蓝,淡淡雅雅,令人赏心悦目。由于旗袍开衩直到腰间,身下却又穿着那肥大的裤子,那种视觉上造成的反差,使人感觉到那纤纤细腰实在不盈一握,而头上的那一顶锥形斗笠,更显得别有一番异国风情。但此时她们那凝重的神情与一丝不苟,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踏上陵墓阶梯,走进瞻仰大厅,人们秩序地鱼贯而入,大厅中那清冽的空气笼罩着所有的人们,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了喧哗,没有了国籍,只留下了轻轻的脚步,只留下肃穆,只留下人们崇敬的心。
胡志明主席静静地安卧在水晶棺内,他面目安详,栩栩如生,四位雕塑般的越南战士持枪挺立在他的棺椁周围。我们放慢脚步,轻轻地从他的身旁走过,唯恐扰醒了正在安息的老人家。为了越南社会主义民族共和国的建立,为了八千四百多万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历腥风血雨,呕心沥血终身,或许,他老人家真的是太累了,他需要休息,他需要在他的人民的怀抱中安息。
安息吧,胡志明爷爷!
匆匆几日的越南之行,所见所闻,如浮光掠影,但我心中却有千般感慨。对越南,我不敢妄自菲薄,更不能以管窥豹而论其身,以蠡测海而言其深浅,但我知道,越南,那是一个勇敢的民族,一个人民勤劳的国家,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社会,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
惟愿中越两国世代永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7-01-16 21:15
& &q&★T★T★T★T★&r
&&&&U&&&西祠爱情第一版&&&U
qT┤&&&&&&家族成员&&&&&&├TrqTTTTTTTTTTr
U&&U&&&&&&&NO.H03&&&&&&&U&&T┤生日:&腊月22日&&&&&&│
U&&tTTTTTTTTTTs&&Ut──────────│
U&&等级&:&&&&&爱版榜眼&&&&&&U&十里平湖霜满天&&&&&&&│
U&&跟帖&:&&12289帖/排名11&&&U&寸寸青丝愁华年&&&&&&&│
U&&发帖&:&&&1233帖/排名5&&&&U&对月形单望相互&&&&&&&│
U&&酷帖&:&&&297帖/排名6&&&&&U&只羡鸳鸯不羡仙&&&&&&&│
U&&头坑&:&&&1123帖/排名28&&&U&&&&&&&&&&--留什么给你│
U&&跟红&:&&&&181帖/排名41&&&U&&爱都是开始的很美丽&&│
U&&爱币&:&&&&&&156&枚&&&&&&&U&&结束的没道理...&&&&&│
U&&身份&:&&&&&&&斑竹&&&&&&&&Uq──────────│
U&&q──────────r&&T┤&Q&Q:&&&&&&│
tT┤&&&日&&&&├TstTTTTTTTTTTs
&&&&t──────────s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我的第5册小学语文课文
我的图书馆
我的第5册小学语文课文
我的第5册小学语文课文
1 八角楼上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2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3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一个书塾,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树底下有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字是横着刻的,很象一个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又象一支小巧玲珑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老先生严厉地对鲁迅说:“以后要早到!”勤奋好学的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小小的“早”字。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4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我们的学校在小山脚下,  四周的树苗清秀挺拔;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窗外盛开着朵朵鲜花。
  多少次解题运算,观察思考;  多少回课后复习,课堂问答;  为了我们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老师啊,您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党中央的号召,  在这里有响亮的回答: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我们要飞向蓝天,让卫星  对祖国的地下资源细细考察;  我们要奔向海湾,让钻井  把祖国的海底宝藏一一开发。
  我们要驾驶高速舰艇,  在万里海疆掀起滚滚的浪花;  我们要操纵电子播种机,  在千里平原描绘丰收的图画。
  啊,我们的学校,  正培育着新长征的千军万马;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5 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的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的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了。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响声要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谁知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6 △群鸟学艺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学一样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  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凤凰接下去说:“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刚说到这里,乌鸦想:“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学会了。”乌鸦得意地飞走了。  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凤凰对小燕子说:“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拦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
7 列宁怎样作文  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按照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又清楚又整齐。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用钢笔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  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叙述得很明确,很简洁。
8 *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也围了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得多有劲儿!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胜利了,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9 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10 想起你  想起你,就想起巍巍井冈山,  就想起山上小路,崎岖蜿蜒,  就想起小路上飞动的扁担。
  当年,你和红军战士一起,  挑南瓜,挑柴草,挑米,挑盐,  直到把革命挑到天安门前。
  总司令啊,我想说,今天,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  都来自你的双脚和双肩!
  交给我们吧,你磨光的扁担,  哪怕山再高,路再险,  我们也会把整个地球挑进明天!
11 *父亲小时候的故事  我的父亲是朱德同志。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老人们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就下狠心借了高利贷送他去念书。我父亲学习非常努力。他每天跑很远的路去上学,回家还要下地干活,晚上读书到深夜。在私塾里,他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却最好。  离我家不远有条小河,附近的孩子们都爱到那里去游泳。地主家的孩子说河也是他们家的,每次得让他们先游够了,才让穷孩子下河。我父亲知道了非常气愤。有一天,穷孩子们又去游泳。我父亲带头跳进河里。等地主少爷们来了,大家把为首的那个引下河。我父亲冷不防把他按到水里灌了个饱,直到他连声讨饶,答应穷孩子们可以随便游泳才放手。这件事使我父亲懂得了,要不受欺侮,就得团结起来斗争。  有一年大旱,禾苗都快干死了,连饮水也发生了困难。有一天,我父亲上山去割草,发现有一片草长得特别茂盛,草底下的土很潮湿。他想下面可能有泉水,就约几个小朋友来挖。大家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总不见水。有的人泄气了,想不干了。我父亲仔细观察了坑的四壁,耐心地给大家讲,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哪能这么湿?可能挖得还不够深。他鼓励大家说:“我们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只要朝最湿的地方挖,一定能挖出泉水来。”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又干起来。挖了不久,一股清泉果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了。大家围着坑又唱又跳,都说他能干,为村里做了一件好事。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  我就寂寞地躺在这里;  从没见过人是什么样子,  陪伴我的是野兔和狐狸。
  我没有欢笑,也没有幻想,  总是埋怨自己没有出息;  野草和泥沼将我掩盖,  春姑娘对我理都不理。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事情会发生得这样神奇:  不知从哪儿开来这么多机器,  隆隆声打破了几千年的沉寂。
  肥沃的黑土见到了阳光,  阵阵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从此我变成祖国的农场,  人们把无数珍宝撒在我怀里。
13 会飞的水  不久以前,我访问了山里的喷灌区。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在长势正旺的玉米上,挂在就要吐穗的稻棵尖上,滴到含苞欲放的棉桃上。啊,真没想到,水长了翅膀,飞起来了。  自古以来,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今天,水竟学会了鸟的本领。水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看了几个喷灌区,才知道要让水飞起来,有好几种办法。  在山下的小河里,喷灌船像一条龙游着,吼着。船尾喷着一股白烟,击打着水面。龙头高昂着,喷出来的水,撒得像扇面,给两岸山坡上的果园、茶林洗澡。我走上前去,看清了船上装着的机器。船上的姑娘告诉我,这小河里的水,是通过机器的压力,飞上高高的山坡的。  跳跃在峡谷里的小溪,一路喧嚷而来。溪水推动者水轮机的轮叶,一圈又一圈,飞快地转着。这是山村的一座小水电站。我走上前去,碰到一个小伙子。他告诉我,用水发出电,再用电去推动水泵,水就飞起来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峡谷里的溪水,真像长出了翅膀,飞上山头,变成千万个大喷壶,浇灌着一片片庄稼。  我走了一处又一处,看到满山遍野,到处都是会飞的水,滋润着祖国的土地。长了翅膀的水啊,飞吧,飞吧!
14 △给自己写信的人
  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这个人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欧立希。  一九〇七年,欧立希就给自己写过好几封信。其中有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欧立希:    七月八日是你父亲的生日,可别忘了给他送去一块大蛋糕,祝贺寿辰。                        欧立希&                          七月四日  当时,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不分昼夜地进行试验。他们要制造一种新药,用来治疗正在欧洲流行的疫病。  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这封信呢?重视生日是德国人的习俗。谁过生日,亲友如果不去庆祝,是很不礼貌的。欧立希和助手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里工作,倦了用厚厚的书本当枕头,在长椅上躺一会儿就算是休息。正因为这样,他常常把亲人的生日都忘了。他给自己写这封信,为的是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不至于忘了给父亲庆贺生日。  那时候邮电事业还不够发达,即使是本城的信,也要好几天才能收到。那一次欧立希把信投入了邮筒,第三天才收到。这一回,他没有忘记父亲的生日,赶紧买好蛋糕,到父亲那里去了一趟,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实验室。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经过六百多次试验,新药终于试制成功了。
15 *三只蝈蝈  早晨,小东和小牛背着书包上学去。他们一边走一边愉快地哼着歌。走到一片向日葵地边,他们停住了。这些向日葵种在路旁的斜坡上。他们每天路过这里,总要耽搁一会儿,比一比秆子长高了多少,看一看花盘长大了多少,有时还打去几片多余的叶子。  这一回,他们俩同时发现了一棵折了的向日葵。这是一棵刚刚长出花盘的向日葵。小小的金色花盘,垂下来,搭在旁边的一棵向日葵上。  小牛托起花盘,惋惜地说:“这棵向日葵活不成了。”小东看了看叶子,看了看折的地方,满有信心地说:“叶子没有蔫,伤不算重,一定救得活。”小牛摇了摇头说:“活不了啦!”小东说:“你不信?不信就打赌。”“打赌就打赌。”小牛也不示弱,接着问:“什么条件?”小东说:“赌蝈蝈,三只蝈蝈,大个儿的,会叫的。”小牛说:“三只就三只。”  中午放学以后,小东赶回家里,找了两根小木棍和一些绳子,朝那片向日葵走去。快到地边的时候,他愣住了。只见小牛站在那棵折了的向日葵旁边。小东想,小牛想干什么呢?难道为了赢三只蝈蝈,让向日葵早点死吗?他赶紧加快了脚步,上去看个究竟。  原来他的好朋友小牛,正用两根小木棍夹住葵秆折了的地方,拿绳子一圈一圈地缠着,缠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在他脚边的地上,有一个高粱秸做的小笼子。笼子里装着三只绿得像玉一样的蝈蝈。
16 大海的歌  早晨,我们一起床就得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我们马上向码头走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大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我们登上一只浅蓝色的海轮。船开了,海轮随着海波荡漾,在海港里静静地航行。船长邀我们到驾驶室了望。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旋转;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我们的海轮驶出了海港,驶进大海。  太阳升高了,阳光在海波上闪烁着点点金光。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快乐的歌。  船在大海中航行。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这时候,有人走近我身边,指着前方叫我看。我极目了望:在海平线上,有一层浅褐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像是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他告诉我,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17 富饶的西沙群岛  祖国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象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象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象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寸步难移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海鸟蛋。树下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18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紧紧地抓住苇秆。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春装。腹部的羽毛象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细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象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就把这个愿望告诉了老渔翁。老渔翁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不容易逮啊!”我们失望了,只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9 *雨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一阵狂风,要下雨了。我赶快关紧窗户。屋里显得特别闷热。  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象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象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咯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20 黄继光  一九五二年十月,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上级下达命令,要在天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五九七·九高地。  进攻开始了。在大炮的轰鸣中,战士们象猛虎一样朝敌人的阵地扑去,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五九七·九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几十挺机枪喷射出无数火舌,交织成严密的火网,阻挡着战士们前进。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负伤的通知越来越多了。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地拿下这个火力点,天明前攻不下五九七·九高地,一夜奋战所夺取的山头就会全部丢失。黄继光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敌人,好象要把满腔的仇恨向敌人喷射出去。他忽然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黄继光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他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了他们。无数的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伏前进。突然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只剩下黄继光一个人了。黄继光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去。敌人的三四挺机枪,一齐对准黄继光,子弹象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前进,前进!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下了半边,黄继光也晕倒了。战士们飞一般地冲上去。不料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冲到半路的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黄继光睁开了眼睛。他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再望着他,祖国人民再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惊天动地的喊声沸腾起来,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占领了阵地。
21 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22 *为人民歌唱
  一九四一年夏天,一个闷热的夜晚,在重庆一个礼堂里,青年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公开演出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我担任独唱。  礼堂里挤满了人,等着观看这次演出。街道上布满了国民党特务,企图破坏这次演出。因为有许多著名人士来参加这次音乐会,特务们才不敢动手。  《黄河大合唱》以它那感人的歌词,雄壮的乐曲,独特的民族音乐,歌唱黄河的伟大气魄,歌唱人民的伟大力量,震动了全场上千名听众。我们的演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我们全体演员站在台上谢幕,突然上来许多人。一位同志告诉我:“周恩来同志来了!”从人群中,我看到了周恩来同志,看到了那两道剑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周恩来同志和我们每一个人亲切地握手。我永远忘不了他当时对我说的几句话:“你唱得好!这不是歌唱黄河,这是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下回唱的时候,要更好地发挥这一点。”  短短几句话,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那次音乐会之后,我选定了自己的志愿,我要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而歌唱。
23 瑞雪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24 桥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两座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耸立着两个巍峨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艳丽夺目。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象等候检阅的仪仗队,站得整整齐齐。我手扶着桥栏杆,站在大桥上。眺望江面,江上的轮船象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耳倾听,一列列火车呜呜地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滔滔的江水汹涌澎湃,奔向大海。自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课文25“你们想错了”
  一九三五年一月,方志敏同志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东北部的山区,被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经过七天七夜的激烈战斗,一批又一批的战士突围出来,方志敏和几个战士跟部队失去了联系,分散隐蔽在山上密密的树林里。  敌人搜山了。反动派的两个士兵发现了方志敏,而且知道他是红军部队的领导人。他们满心希望能从方志敏身上搜出大洋来。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摸到下身,衣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之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  一个士兵右手握着手榴弹,左手拉着引线,后退一步,做出要投掷的姿势,威吓地吼道:“赶快把银元拿出来,不然就炸死你!”  “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  “你骗谁,象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拿手榴弹的士兵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什么地方了。”另一个士兵弓着背,又一次捏遍了方志敏的衣角和裤腰,希望有新的发现。  “不要瞎忙吧!”方志敏说,“我们不象你们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
26 *踢“鬼”的故事  鲁迅在家乡教书的时候,晚上常到一位朋友家去谈天。从朋友家到学堂有几里路,要经过一片坟地。  有一天,鲁迅很晚才回学堂,好在有月亮,不太黑。他走得很快,无意中往远处一瞧,看见一个白影子。  鲁迅学过医,解剖过死人。他不怕死人,也不信鬼,所以依旧向前走。  走了几步,远处那个白影子不见了。再走几步,又看见了,并且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正像人们传说的鬼那样。  鲁迅还是往前走,他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他走到那个白影子旁边,白影子缩小了,在一个坟堆旁边蹲了下去。  鲁迅那天正好穿着硬底皮鞋,他就向那个白影子使劲踢了一脚。那个白影子“哎哟”一声叫了起来。鲁迅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盗墓的。
27 古诗二首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8 *寒号鸟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  “寒号鸟,别睡觉,  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傻喜鹊,不要吵,  太阳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崖缝里冷得厉害,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说:  “哆罗罗,哆罗罗,  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暧烘烘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趁天晴,快垒巢,  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回答说:  “傻喜鹊,真罗嗦,  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  “哆罗罗,哆罗罗,  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太阳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29 爬山虎的脚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在十月以前老是长茎长叶子。新叶子很小,嫩红色不几天就变绿,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还一顺儿朝下,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30 *壁虎  夏天的晚上,我在院子里乘凉。墙上的灯亮了,招来了很多小飞虫,也招来了几只壁虎。我就仰着头,看壁虎捉虫。  壁虎把腹部紧贴在墙壁上,慢慢地移动着四只脚朝上爬。它的每只脚有五个脚趾,脚趾叉开,紧紧地扣住墙壁,看上去像爬山虎的脚。壁虎的头尖尖的,有点像三角形。我不知道壁虎的嘴是什么样的,因为它们的嘴总是贴着墙壁,看不清。壁虎有一对很小的眼睛,我想那一定是非常机灵的,不然它会饿死。它还有一条又长又细的尾巴,爬行的时候尾巴左右摆动。壁虎身子披着一层细小的鳞片,颜色有深有浅,形成天然的花纹。  壁虎趴在墙壁上,静静地一动不也不动,像贴着一块水泥。落在墙上的飞虫在它身边来回爬着,它却装着没看见似的。等聚集在身边的飞虫多起来,有的竟自己送到它的嘴边,它才用极快的动作把脖子一伸,然后又极快地缩回去。如果这时候你眨一下上,会觉得壁虎根本没动,可是它嘴边的那只飞虫却没有了。  有时候壁虎的头灵活地转动着,朝四处看。它看见大一些飞虫落在墙上,就用最快的速度爬过去。在距离尺把远的地方,壁虎忽然停下来,然后极慢极慢地向前爬,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它在移动。过了好久,壁虎才爬到飞虫跟前,猛地一蹿,把飞虫吞吃掉,接着又朝另一个飞虫爬去。
31 李时珍  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家世代行医。他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那时候,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儿子再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有一回,父亲遇到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张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药。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他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  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一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几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蕲春老家,开始写书。他整整花了二十七年,终于编写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它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
32 试航  从前的船,都是靠人力或风力航行的。蒸汽机发明以后,很多人想用蒸汽做动力,制造一种新船。富尔顿也在反复试验。  富尔顿是美国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他从小喜欢绘画和工艺。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设计制造轮船。他想,有了轮船,可以高速度航行,把大洋变为海峡,使美国和欧洲成为近邻。经过九年的试验,他和工人们终于造出了第一艘轮船——“克莱蒙特号”,准备下水试航。由于过去试验多次失败,人们不相信这次试航会成功,还把这艘船叫做“富尔顿的蠢物”。  一八〇七年八月十七年,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克莱蒙特号”要在纽约市的哈得孙河上试航。岸上站了许多好奇的观众。有些人说,“富尔顿的蠢物”要出丑了。这艘奇怪的船,中间是机器房,安放着一个大蒸汽锅炉。大烟囱正冒着黑烟。船的两头是客舱,坐了些客人。富尔顿亲自操纵机器。机器响了,声音震耳欲聋。机器带动了许多船桨,划着水,轮船前进了。  刚开出去不久,“克莱蒙特号”不动了。人们骚动起来,有人嚷着:“富尔顿,你那个蠢物真蠢啊!”富尔顿不理睬这种嘲笑。他和工人们立即检查机器,排除了故障。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克莱蒙特号”的机器又响了。岸上的观众说:“天哪,那玩意儿又开动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只见桨轮在转动,桨片出入水间,浪花阵阵翻滚。“克莱蒙特号”以每小时四英里的航速,圆满地结束了这次试航。  以后,哈得孙河上就有了这么一个水上怪物。它白天冒烟,晚上喷火,发出巨大的响声,在河上飞驶,把一艘艘帆船远远地抛在后面。“富尔顿的蠢物”变成了“富尔顿的胜利”,人们都争着去坐一坐用蒸汽当动力的新船。
3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十七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连教师也无法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伽利略却怀疑这句话。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十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十一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十磅重的铁球快。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可以推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必须用事实来证明。  伽利略经过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还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他们都来看伽利略的试验,都来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二十五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许多人认为这样两个人做对手是很不相称的。有的说:“这个青年真糊涂,真固执,竟想寻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无情的事实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止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的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4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希望大家好好练习,踊跃报名。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到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小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五平,六平,八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二十比十九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二十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35 小交通员  我们在汉阳的龟山脚下安了家。地下党的县委机关就设在我们家里。孩子们都没有上学。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他老是委屈地说:“妈妈,爸爸怎么不给我任务呢?”  交通员老赵被敌人抓走以后,梅生派立安把两封要紧的信送到鹦鹉洲去。他机警地完成了任务。以后,立安就成了我们的小交通员。每天把党报和文件送到指定的地点。我把《大江报》折成长条,围在孩子的棉裤腰里,用绳子捆结实,一次可以捆八张,分送到八个地方。  腊月里,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立安冒着风雪,把报纸和文件送到工人住宅区,一天得跑十几里路。孩子对鹦鹉洲一带非常熟悉,每所房子几乎都进去过,跟每个工人都打过交道,成了那里最受欢迎的客人。每次回来,立安总要带回一点好吃的东西,糖果啦,麻花啦……都是工人们送他的。他舍不得吃,带回来分给弟弟妹妹。只有一件礼物,他自己留下了,那是王叔叔送的一对褐色嘴巴、黄色眼睛的斑鸠。他把斑鸠装进竹笼里,挂在屋檐下。  可是,下次再去,王叔叔已经不在了。推开虚掩的房门,就听见有人吆喝:“站住,干什么的?”  墙角里冲出一个人,用枪逼着他。孩子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镇静下来。  “把豆腐钱给我吧!”  “混蛋!”特务打了他一个嘴巴,“谁欠你豆腐钱!”  孩子哭着嚷开了:“你不讲理!我爹病了,叫我来收十八号的豆腐钱,你不给,还打人……”  “你瞎眼了,这是十七号!再不滚,崩了你!”  孩子趁势退了出来。  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了。随后,悄悄回到十七号门前,在墙壁上画了个记号。  立安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称赞道:“做得好!遇见敌人就得随机应变。万一落在敌人手里,就是死也不能说出实话!交通员就应该这样!”  孩子全神贯注地听着父亲的教导,一字一句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36 △我的弟弟  一九四一年,我的爸爸妈妈和只有八个月的弟弟,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牢房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弟弟六岁了,爸爸向特务提出,应当让弟弟上学。特务怕弟弟把监狱的内幕泄露出去,硬是不让。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弟弟的老师。弟弟每天由特务押着去上课,学习完了,再由特务押回女牢房。  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懂礼貌。他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允许,才跨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算术,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不懂俄语,干着急也没办法。  在牢房里,要得到一张纸一支笔,是很不容易的。妈妈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弟弟。弟弟九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他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就用小石头在地上划。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37 *亮亮  我的小外甥亮亮还不到两岁。红扑扑的小脸上嵌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他一笑起来,嘴角就露出两个小酒窝。  有一天,亮亮在院子里玩,我妈妈叫他吃饭。他乐呵呵地跑进屋,两只手上都是泥。我让他去洗手。他一听说要洗手,就紧闭着嘴,用大眼睛看着我们,好象在说:“这回不洗手,行吗?”我连忙说:“小亮亮,手脏了就得洗。用脏手拿东西吃,肚子要疼的。来,乖孩子,小姨和你一块儿去,洗得干干净净的。”亮亮真听话,让我牵着他去洗手了。  第二天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去拿馒头。亮亮看见了,大声喊起来:“小姨不乖,没洗手就拿东西吃。”他还一本正经地把我拉到脸盆边。全家人都笑起来,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  还有一次,我正在做功课,亮亮看见我手里的钢笔,硬要拿。我说:“亮亮,钢笔不能玩,小姨给你看一张画吧。”他又摇头又甩胳膊,“不要,不要!”接着就哭起来。妈妈看见了,对大家摆一摆手,大家就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捂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大家是不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我竭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把大家扫视了一遍,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以后我再做功课,亮亮也不要钢笔玩了。
38 蝙蝠和雷达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原来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分明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黑夜里,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的。它无论怎么飞,也不会撞上什么东西,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绕开。这是什么缘故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  科学家们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象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铃铛不断地响起来。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科学家们反复研究,揭开了这个秘密。蝙蝠在空中飞行,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人的耳朵听不见,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象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就听到了。蝙蝠就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  夜航的飞机上装有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无线电波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有了雷达,飞行员就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39 新星  月亮出来了。小白兔从月亮里往外看,只见许多陌生的星星,跟月亮一道绕着地球转。小白兔觉得很奇怪,就问嫦娥。嫦娥说:“那是地球上的人们发射的星星,叫人造卫星。”  小白兔请嫦娥说说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处。嫦娥挥动她那宽大的袖子,指着一颗颗卫星说:“那是测地卫星。它只要拍五百张照片,就可以拼成一张中国地图,又快又准确。那是资源卫星,它能找到地球里面的矿藏。那一颗叫通讯卫星,能传送电话、电报,还能把地球上某一个地方发生的事,让整个地球上的人都看到。”  这时候,天空中又飞来一颗新星。小白兔忙问:“那是什么卫星?”嫦娥仔细一看,说:“啊,那是气象卫星,是预报天气用的。看,那边还有两颗科研卫星,上面有望远镜,能够看到别的星星,还能探测地球上的变化。”  小白兔睁大眼睛说:“地球上的人们可真有办法。”  嫦娥微笑着说:“以后人造卫星会越来越多。你看,那是导航卫星,给飞机、轮船指航向用的;那是军用卫星,能够侦察到军队的调动情况,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小白兔越听越有趣。只听见嫦娥在轻轻地说:“我盼望老家中国的信息,已经盼了几千年了。现在有了我们中国的卫星,我住在月亮里也就不寂寞了。”
40 会摇尾巴的狼  一只狼掉到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  老山羊问:“你是谁?为什么跑到陷阱里去了?”  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说:“我,你不认识了吗?我是又忠诚又驯良的狗啊!为了救一只掉进陷阱的小鸡,我毫不犹豫地跳了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唉!可怜可怜我这善良的狗吧!”  老山羊看了狼几眼,说:“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但是请你相信,我的的确确是狗。我的性情很温和,我还会摇尾巴,不信,你瞧,我的尾巴摇得多好。”  狼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就拖着硬尾巴摇了几下。扑扑扑,把陷阱里的土都扫了起来。  老山羊盯着狼的硬尾巴,认出了凶恶的狼。老山羊想:狼专门吃羊,吃鸡,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决不会!  狼有些不耐烦了,着急地说:“没错,没错,我可以赌咒。快点儿吧!只要你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出来马上就报答你。我可以给你舔舔毛,帮你咬咬虱子。真的,我是非常喜欢羊的,特别是老山羊。”  “算了吧!你再会摇尾巴,再会说漂亮话,也骗不了我。”老山羊上前一步,指着陷阱里的狼说,“你干尽了坏事,谁也不会救你的。”  狼终于露出了凶相,咧开嘴,龇着牙,对老山羊恶狠狠地叫嚷:“你这该死的老山羊!不快点过来,我就吃掉你!”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
41 *打猎  叔叔是个好猎手。学校放寒假那天,刚下过雪,我就来到叔叔家,缠著要他带我去打猎。叔叔同意了。  第二天清晨,我们背上枪,带了一只猎狗出发了。我们走进森林,看见松鼠在树上蹦跳,山雀在枝头歌唱,雪地上还有野兽的足迹。叔叔真是一个好猎手,半天工夫,就打了两只野兔,三只野鸡。  我们背著猎物往回走。没走几步,猎狗忽然“汪汪”直叫,只听见树丛后面传来“沙沙”的响声。  “野猪!”叔叔立即把子弹推上膛,我也握紧了枪。  一只野猪从树背后蹿出来,黑乎乎的脑袋,嘴角上露出尖尖的牙齿,样子很吓人。叔叔赶紧拉著我闪到树后。我感到心跳得厉害。叔叔端起枪,瞄准野猪。“砰”,枪响了。野猪中了弹,脖子冒出血来。受伤的野猪张开大嘴猛扑过来。叔叔一边叫我藏在树背后,一边飞快地向左边跑去,爬上一棵大树。野猪紧追过去,向大树猛撞。猎狗盯住野猪又咬又叫。叔叔蹲在树上,用上衣包起一只死兔,扔出两丈多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野猪以为是人跳下来了,就朝那边扑了过去。叔叔乘机又是一枪。野猪翻了一个筋斗,倒下不动了。猎狗追上去咬住它不放。  叔叔从树上跳下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做一个好猎手,不但要有好枪法,还必须勇敢、机智。”
42 大雪山  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  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他们衣服穿破了,草鞋穿烂了,这样冷的雪山,怎么过得去呢?但是,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倒反对派,红军要跟凶恶的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  大队人马来到大雪山脚下,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有毯子的就把毯子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把油布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到些布片和枯草,绑在脚上,当作棉鞋;有的战士找到一张羊皮,披在身上,当作大衣。  上山以前,每个战士都喝一碗辣椒汤。辣椒汤能刺激血液循环,使身体发热,可以抵御山上的寒风。  红军开始翻越大雪山了,一个接一个,一队接一队,出现在白茫茫的大雪山上。  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乌云带来了冰雹,打在炊事员挑的洋铁桶上,丁丁当当地响。冰雹刚过去,大雨又来了,冰凉的雨水淋湿了衣裳,还直往领子里灌,弄得战士们浑身是水。英雄的红军踏着没膝的积雪,一步一步向山顶前进。  越近山顶,气候越冷,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许多战士冻得嘴唇发白,牙齿格格地响。他们年轻的扶着年老的,身强的扶着体弱的,男的拉着女的,小鬼们拉着马尾巴。走啊!走啊!越过大雪山,就是胜利!  红军的宣传队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站在半山腰,敲着锣,打着鼓,挥着红旗,鼓励大家前进。  几万红军跟着红军,跟着毛主席,在白茫茫的雪山上前进。他们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前进,前进,终于翻过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下有个市镇,叫做大维。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正在那里等候这支从江西来的中央红军。两支红军在大雪山下会师了。大家跳啊,唱啊,欢呼啊,拥抱啊,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3*李闯王渡黄河  传说明朝末年,李闯王带领农民军,来到黄河边上。队伍准备渡过黄河,去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那时候正是初冬天气,滔滔的黄河挡住了农民军前进的道路。闯王只好命令大军住下。第二天,他派两个人去看黄河上了冻没有。两个人回来报告说,黄河没有上冻。他急的头发胡子白了一半。第三天,他又派了两个人去看黄河上了冻没有。两个人回来报告说,黄河仍旧没有上冻。他急的头发胡子全白了。  第四天,闯王又派两个人去看。两个人一到河边,只听见河水哗哗地响,黄河还是没有上冻。一个人说:“咱们闯王为了解救老百姓,要东渡黄河。他听说黄河没有上冻,两天工夫,急得头发胡子全白了。今天咱们回去再说黄河没有上冻,闯王更要着急了。咱们得想个办法才好。”  两个人正在商量,让黄河岸上的船夫听见了。船夫们都很感动,对那两个人说:“我们有办法,一定让大军渡过黄河。你们回去报告闯王,就说黄河已经上冻了。”  两个人赶快回去报告。闯王一听,十分高兴,马上吩咐大军四更做饭,五更出发。他来到河边,听见河水哗哗地响,还是一点儿也没有上冻。可是河面上船连船,板连板,已经搭起一座宽大的浮桥。  闯王正在奇怪,旁边来了几个船夫。他们说:“听说闯王要东渡黄河,为民除害。我们日盼夜盼,好容易盼到了这一天。我们都是黄河上的船夫,一夜工夫搭起了这座浮桥,请闯王放心过河吧!”  闯王谢了船夫,带领大军胜利渡过了黄河。
44 惊弓之鸟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吧这只大雁射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我可以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45 △神笔马良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枝笔,可以吗?我想学画画。”  大官和画师听了哈哈大笑,说:“穷娃子也想学画画?”他们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气呼呼地说:“我偏不信,穷娃子就不能学画画!”  从此,马良用心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  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没有笔。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枝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老头儿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  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过一块地边,看见一个老农和一个小孩儿拉着犁耕地。泥土那么硬,拉不动。马良拿出神笔,给他们画了一头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牢的兵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开了。马良说:“乡亲们,咱们出去吧!”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逃出去了。  大官听说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马良早已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哪里还追得着!  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那儿的地里挺干,农民们没有水车,用木桶背水,“吭唷!吭唷”真够吃力。马良说:“我来给你们画几架水车吧!”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这时候,人堆里忽然钻出来几个官兵,拿铁链往马良颈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着,“把马良绑起来!”“把他的神笔夺下来!”“快去叫画师来!”  画师来了。大官叫他画一棵摇钱树。画师拿起马良的神笔,就画一棵摇钱树。  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大官走过来,给马良松了绑,假装好声好气地说:“马良,好马良,你给我画一张画吧!”  马良想夺回神笔,就一口答应说:“好,就给你画一回吧!”  大官见马良答应了,非常高兴,把神笔还给他,叫他画一座金山。  马良不说什么话,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大官恼怒了,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大官高兴得直跳,连声说:“快画一只大船,快画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运金子去!”  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在船头上大声说:“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  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  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荡漾的近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