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杨柳湖庄

  杨柳村古建筑群古朴而典雅。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民宅建筑。它的存在对研究杨柳村的村史和探索朱氏家族的发迹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依據。

  杨柳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距南京约四十公里)杨柳村地处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庄依山傍水北靠马场山,湔临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南郊江宁县龙都乡西北距龙都镇约3公里,距南京城约40公里这裏地处秦淮河平原,整个村子为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村落。全村居住着316户1348人,全部住房面积计38016平方米。村舍大都依山傍水而筑褙依马场山;前临碧波荡漾的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村里人说,杨柳村是个“砚台地”前面的杨柳湖就是“砚池”。

  楊柳村分中杨柳、前杨柳和后杨柳三个自然村按照时代顺序排列,中杨柳最早大约建于明代早、中期;其次是前杨柳,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后杨柳则为清代咸丰以后所建清咸丰年间,中杨柳村已毁于兵火只有前杨柳村的36座宅院组成古建筑群得以保存。这一组古建筑群自明万历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历时二百余年。

  关于杨柳村的形成有不少传说,传说之一是:朱孔阳兄弟二人父母早亡以做小生意为生,哥哥已有家小弟弟尚未婚配,因住屋狭小朱孔阳要将房子让给弟弟,自己一家出外谋生而弟弟要哥哥留在家,他一人出去闯二人争执不下,由族中人调处族长在二人手掌心上各写一个字,叫他们回去再看二人回到家中,张开手心一看哥哥手心上写的是“去”,弟弟手心写的是“留”于是,朱孔阳带着家小挑起杂货担,走村串户有一天,来到杨柳湖畔突然雜货担的绳子断了,他们停下来在湖边做饭。

  饭后朱孔阳妻子去湖边洗碗,不慎碗又掉进湖里为此,朱孔阳长叹一声说;“天留我也”这样,朱氏就在杨柳湖边落了户据《朱氏宗谱》中反映,杨柳村名一度称为“留杨村”或“杨留村”朱氏二十代孙朱星洲說:“过去一年一度‘晒谱’时,我在家谱中看到我们朱氏的始祖是宋代经学家朱熹。”相传宋代朱熹(即朱柏庐)曾到方山脚下的喃垾村(距杨柳村十里)访友,主人正在午睡他随手提笔写了一首诗:“庭前梧桐百尺,门外河流通江我来南垾访友,主人高卧东床”诗写好后,放在主人桌上没有叫醒主人,就走了主人醒来,一看诗笺知道是朱老夫子来访,急忙出门追赶客人已经远去,两囚只能挥手告别当年朱熹和主人挥手的地方,现仍名叫“朱子岗”

  从南京火车站到杨柳村大概路程48.3公里,全程约需126分钟,途经43个站點共换乘2次,换乘车辆线路有地铁1号线→地铁10号线→608路在杨柳村下车;约步行86.0米便到达终点杨柳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宁杨柳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