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的意象中表示思念意象的代表诗有哪些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
“杨柳”本意解析&&&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等等。&&&
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的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
那么,柳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杨柳”呢?对此,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传奇《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舟之人护其阴,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其后明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获在《隋唐演义》四十回中又分别演绎了以上传说,使得该说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考诸典籍,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开通济渠和邗沟、命人在渠沟旁修筑御道(即后人所说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树,这是史籍有载、确有其事的。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诗中亦有句云:“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炀帝赐“杨”姓于柳之说在《隋书·炀帝纪》和《北史·隋本纪》等史籍中均无记载,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其实,“杨柳”一词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该书《小雅·采薇》篇中便有这样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外,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明显地都是指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因为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叶圆、树高、枝挺,是绝无“依依”、“袅袅”之态的。&&&
其实,现代植物分类学意义上的杨类植物在我国古代被称作“白杨”、“青杨”、“天杨”、“癷杨”等,而我国古代诗文典籍中所说的“杨”是“柳”的一种——蒲柳。对此,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为秦汉时期的学者对春秋战国秦汉旧文进行增添修改而成)《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如下记载:“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宋代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于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编撰而成的《广韵》(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一书中亦云:“杨,赤茎柳。”而西汉学者毛亨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即《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中亦曰:“杨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训诂学专著《尔雅义疏》一书中亦说:“《诗》言&杨柳依依‟、&有菀者柳‟、&东门之杨‟,皆一物耳。《尔雅》柽、旄、杨通谓之柳,蒲柳又谓之杨,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杨”、“柳”是同义的,这从《全唐诗话》中的一则诗话中亦可得到进一步地印证:该书《李泌》篇引《邺侯家传》云:“泌赋诗讥杨国忠曰:&青青东门柳,岁宴复憔悴。‟国忠诉于明皇,上曰:&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乎?‟”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对古汉语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战国策·西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在该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叶,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语却为“百步穿杨”;我国神话传说中观音菩萨手持的净瓶名为“杨枝净水瓶”,可瓶中插着的却是柳枝;唐代诗人刘禹锡受民歌影响而创作的“杨柳枝词”诗体,又名“柳枝词”。&&&
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情与景结合的角度评价《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折柳——作为送别的意象,最早的应该是晋陆机的《折扬柳行》&&&
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聩。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仰悲朗月运。坐观璇盖回。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升龙悲绝处。葛ぱ变条枚。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榷弭意无足欢愿言有馀哀。(《乐府诗集》三十七)
古往今来,在诗人们的眼中,“柳”是他们所钟爱的意象之一。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诗经》中的“杨柳依依”之句,其意境只有垂柳才可以担当。于是乎,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凡此种种,“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
咏柳喻人,在这类咏柳诗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推李商隐的《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的手法,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的宛若一个多情的倩影。咏柳实则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
下面这首出自清代诗人厉鹗的《杨柳枝词》也堪称咏柳喻人的佳作。&&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此诗写女子相思,妙在以柳喻人。那笼烟带雨的柔美的杨柳,正是相思缠绵绵少女的绝妙写照。&&&&
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是以柳比喻女子,对女子容颜娇美形容的绝句;而宋代诗人张先的“细柳诸好处,人人道柳身”也不失为这类诗词中的佳作。无怪乎,世人常以“柳叶眉”、“柳腰身”、“杨柳腰”来比喻女人们的千姿百媚。&&&&
提到以柳喻人的诗词,我们不妨再提一提宋代词人王观的一首咏柳词:&&
铜驼陌上新正後,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这首词以轻快活泼、清丽自然的笔调,借柳喻人。通过对柳的特性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风流、多情、柔美的丽人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于身为下贱、心性美丽的风尘女子的同情乃至于赞美。&&&&
古人以柳喻人,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毛泽东在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写道:&&&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里的“柳”指的是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骄杨”指的是诗人的夫人杨开慧烈士。一语双关,甚是巧妙。&&
以柳喻人,或取其形,或取其貌,或取其性,诗人们各取所需,各领风骚,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千古绝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聊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
还是让我们看看李商隐是怎么说的:&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商隐的这首《离亭赋得折杨柳》属于咏柳送别的代表作品。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
“柳”做为“留”的代名词,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无边的聊色,碧绿的枝条,如雪的飞絮,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相思与忧怨。而这种情绪一直延伸到我们今天的生活。200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便将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纳入其中。我们不妨将视线拉回到2002年的高考,再次去感受一下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002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是一道新题,也是一道好题。其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考题将问题的设置上,以“折柳”为中心。考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儿。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就有柳咏的《雨霖霖》一词。而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杨柳岸”不是一般的写景的文字,它会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会联想到折柳惜别的情景。当然,对于那些阅读面宽泛的考生来说,回答这一问题,则会有更大的联想的空间。在这里,我们不妨摘录几首相关的诗句。&&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北朝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枝》)&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乐府·塞下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唐·戴叔伦《堤上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唐·施肩吾《折杨柳》&&&
在众多的送别诗里,唐代诗人雍裕之的《江边柳》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无法说清楚离人手中那青青的柳枝何时枯槁,但折柳这个动作却一年一度地重复着。最后升华为一种优雅的伤怀之美,升华为我们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典型意象。&&&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阿谁?&&&&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在谈到“意象”时指出: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依据这一点,我们想到了“柳”。为一个客观的物象,诗人在将其纳入自己的作品中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和自己的情感。于是,缘“柳”抒情的诗作也就纷纷地飘入我们的世界。&&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关于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有人将其列为以柳喻人之作,说是为舞伎小蛮写的,并以白居易曾有“杨柳小蛮腰”来佐证。依这种看法,这首诗的前两句以春风吹着柳枝摆动以及柳枝的颜色和姿态来写小蛮优美的舞姿;而后两句则以柳树在尽日无人的荒园里无人过问,感叹小蛮将来不知归谁所有。而我则更倾心于将这首诗列为咏物言志的七绝。诗的首句形容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次句极写柳枝秀色夺目,婀娜多姿。这两句把垂柳的勃勃生机,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其生动。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理应受到人们的欣赏,为人珍重。但诗人笔锋一转,写了环境的荒凉冷落。“西角”、“荒园”极写柳的“寂寞”,极写无人欣赏。在这里,流露出了诗人的不平与惋惜。而后两句的孤寂落寞,又与前两句的楚楚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抒发了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有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慨叹。&&&&
无独有偶,唐代诗人唐彦谦也以“柳”为题,写下了著名的《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咏垂柳 ,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
也未渲染柳的色泽光彩。但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锇死”的故事,托物寄兴,将讽刺的矛头直指统治集团,于柔情之中见犀利,于含蓄之中露锋芒,堪称“咏柳”一绝。&&&&
当然,缘柳抒情并不是古人的专利。当历史的烟云离我们渐渐远去的时候,而“柳”却仍在诗人们的笔下翩翩起舞。&&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当现代诗人徐志摩再次徜徉在异国他乡的母校时,“柳”便成了诗人寄托情怀的对象,而我们从中示难休味到诗人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诗言志。“柳”和其他的意象一样,为诗人们提供了一种抒情的方式,而风姿秀出的“柳”也道出了诗人们对生活的感悟。“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丝柔情。”(宋·吴文英《风如松》)柳有多少柔情有多少。柳树数不清,情岂能又有数可数呢?&&&&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民谚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西城杨柳弄春柔”(宋·秦观《江城子》),“漏泄春光是柳条”(唐·杜甫的《腊日》),自古以来,柳树以其婀娜多姿的风采深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逸闻趣事。&&&&
插柳游春:我国古代有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节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纪念。&&&
折柳送别: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种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著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柳树姓杨: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通济渠,并在大堤两岸栽植柳树,还御笔亲书把自己的姓赐给了柳。这样,柳树就又有了“姓杨”的称号。&&&&
植柳思乡: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时,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种植在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已成为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以柳喻美:因为柳枝轻柔细长,姿态婆娑,十分动人,所以古人还多以柳喻美丽的女子。如“柳腰”是说服女子身材苗条,腰枝柔软得像柳条;“柳眉”是说女子的眉毛细度秀美,像初生的柳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唯有垂柳管别离——古诗词春之意象二:杨柳(上)
& 唯有垂柳管别离&
&&——古诗词春之意象二:杨柳(上)
&         川  雪
&在中国古诗词中,杨柳是春天一个情意丰富的意象。古人借杨柳表达多种情意,有借杨柳抒发惜别深情,有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有借杨柳描写女子的美丽形态,有借杨柳书写爱情与闺怨,还有借杨柳揭示一些生活哲理。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交通与通讯都很不方便,此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今日的生离甚至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死别,所以古人对分别那么敏感,表现得那么哀痛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人在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习俗,在文人墨客中更为常见。我国折柳送别的习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中,《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想当年我被征入伍离开家乡时,门前的杨柳枝条婀娜、迎风摆拂,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今天我侥幸回来了,眼前却雨雪纷飞,景象寒冷凄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情,景中含情,以轻柔可爱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感伤的心情。春天,垂柳随风飘扬,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却要出门到遥远的地方去,远离家乡。当然,此处的“杨柳依依”也可以理解为被折下的柳枝传达出友人或者是亲人对“我”的依恋之情。一个“杨柳”意象就把这种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杨柳意象与离别就联系在了一起。
&有一首隋朝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诗,其作者已无法考证,诗中描写青青柳条的垂地多姿,杨花的漫天飞舞,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送别双方的情意绵绵;“柳条折尽花飞尽”,极写折柳之多,送别之頻。“借问行人归不归”,直接抒发了送别之人恋恋不舍、盼望离人速归的心情。
&再看唐代宰相宋璟写的《送苏尚书赴益州》: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这首小诗写离情有情有境,小巧而感人。“杨柳最依依”,用《小雅·采薇》诗句,借杨柳枝条婀娜多姿、迎风摆拂,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表达对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盛唐诗人王之涣的《送别》诗写道:
&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诗人从眼前景物产生联想,他看到树上的柳枝被折去不少,想到这都是那些多情的送行者所为,他从眼前的景物想到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从柳条被“攀折苦”想到离别的人多,对这一社会现象发出了深沉的感叹。
&在唐人眼中,柳与离别已结下不解之缘。“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这不仅成为它的专门职务,而且尽责尽职,任劳任怨,“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顾云《柳》);“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慕幽《柳》);刘商在《柳条歌送客》中更进一步描述道:“几回离别折欲尽,一夜东风吹又长。毵毵拂人行不进,依依送君无远近。”是柔长摇曳的柳枝既使行者不忍举步,又使送者依依不舍。如此费心伤神,难怪唐彦谦要提出“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柳》)的设问。
&大诗人李白的《劳劳亭》写送别折柳,别有意境: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劳劳亭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劳劳亭建在大道之旁,流水之畔,行客至此,或登车,或上船,挥手告别,很是方便。不过李白这天来到此地,却不为送客,而是信马由缰,游玩流连,看到这间古往今来送走了无数游子的所在,提笔写下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说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了,这联诗一笔两到,既表明了作为一个长年浪迹他乡的游子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又巧妙地提到,劳劳亭无疑又是送往迎来之中最著名的地方了。所以尽管不送客,走到这里,也忍不住会想到别离,想到感伤。接下来怎么写呢?当时正值早春二月,连柳条也没有泛青。没想到,正是这不见春意的柳枝,唤醒了李白的创作灵感,一句谁也未曾想到的佳句,在刹那间,就跳了出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我们不能不佩服李白这种过人的联想。古人有折柳枝以赠行者的风俗,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题材,而李白到劳劳亭时,连柳条都还没有绿呢!但他却才思所至,忽发奇想,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就把这首小诗提高到了众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了,乾隆皇帝的评语最是干脆:“二十字,无不刺骨。”明代文坛怪杰谭元春则说得更绝:“古之伤心人,岂是寻常哀乐?”不管说此诗“刺骨”也好,还是作者不是“寻常哀乐”也好,总之,同是伤心,李白却从寻常景物中发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明明是春风未绿江南岸之际,却被他写得有情有意,原来春风就是怕行人太伤心,才没有把柳条吹绿,这看似无理的拟人写法,却更加丰富了人间的离情别恨。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因而唐诗中描述于灞桥折柳赠别的篇章特别多。
&先看戴叔伦的《赋于长亭柳》:
&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诗中描绘了霸桥的风景和送别之多与苦,感叹柔弱的柳条被过早折取,长不到秋天。
&杨巨源的《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则从另一个角度写道:
&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也是借替柳枝说话,叫风不要让低垂的柳枝扫路上的灰尘,突出其送别差事之苦,从而突出送别人心情之苦。
&霸岸晴来送别頻,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怎解垂丝绊行人。
&&&&&&&&&&&&&&&&&&&&&&&&&&&&&&&&&&&(唐&&罗隐《柳》)
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抒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离情别绪。杨柳啊,你自家的飞絮都留不住,怎么能垂下枝条绊留住远行的人啊!你留给多少亲朋挚友惜别的痛苦辛酸
&再看下面几首写折柳送别的诗:&
&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唐&&白居易《青门柳》)&
&青青柳树的翠绿色是“伤心色”,长长的柳条被折尽了,连春风都减弱了,这都是近来送别离人太多的缘故。诗人用“伤心色”、“减春风”极富感情色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同情。&
&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诗中描写落晖中的柳条千条万绪,随风摇摆,袅袅依依,如烟似雾,极写柳条的繁茂。最后两句劝送行人不要把柳条折尽了,留一半迎接离人的归来。表达了对离人归来的期盼之情。
&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诗中写送行人已不是以简单的柳条相赠,而要将柳条编为“同心结”赠给行人,以强调惜别之情。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处。
&&&&&&&&&&&&&&&&&&&&&&&&&&&&&&&&&&&&(唐&&戴叔伦《堤上柳》)
&青青的垂柳啊,你垂下的万条柔丝,编织了多少离情,又缝进了多少别绪,你使夫妻们肝肠寸断,又使多少情侣们爱意缠绵,泪水涟涟!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唐&&雍裕之《江边柳》)
&诗中的女主人公没有折柳送别。反而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通过柳丝这一意象,表现得何等真切,又何等凄婉。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唐&&施肩吾《杂曲歌辞·杨柳枝》)
&写到折柳送别,路旁的杨柳一年复一年被离人攀折,杨柳逢春依旧可以长出新的枝条,尽管还是折着去年那一处的杨柳,但已经不是送去年离别的人(而是又有亲友离别)了。此处的折柳还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觉令人更加感伤了。
&分别之情令人难堪,诗人不免埋怨柳的无情:
&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唐&&裴说《柳》)
&诗中埋怨柳树无情,不懂得迎接离人归来,只知道送别离人。实则埋怨离人无情,弃家远离。&&&
&北宋词人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写离别,也是以杨柳作背景: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
起笔“留人不住”四字,扼要地写出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是诚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之怨思。次句写分手前的饯行酒宴。席间那个不忍别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不下去;而即将登舟上路的男子,却喝了个“醉”&。“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上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宛啭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这景象似乎正是轻别的行者轻松愉快的心境的象征。而“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则遥应“留人不住”句,是兰舟既发后渡头空余的景物,也是女子主观感觉中的景物,所以那垂柳&“枝枝叶叶”俱含“离情”。以上四句写景,浑然一体,却包含两种不同情感的象征。
结句写情,却突然转折,说出决绝的话,寄语对方“此后锦书休寄”,因为“画楼云雨无凭”,犹言:我们青楼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来信了,从此割断情感联系吧。其实这是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妓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爱的权利,即使有了倾心的男子,也没有长聚不散之理。彼此结欢之夕,纵使千般恩爱,时过境迁,便“留人不住”了。有感于此,所以干脆叫对方“此后锦书休寄”了。话虽如此,倘不想得到“锦书”,何以特别提到?
总之,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矛盾情怀。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此乃深透之语。&
&王安国写春天离别提到杨柳,而比他早的柳永写秋天离别,也写到杨柳: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诗人,也留下了与杨柳有关的缠绵悱恻的诗意。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为什么柳永要说离别伤醉之后在杨柳岸边呢?很显然,古人分别喜欢折柳相送,因而要在杨柳岸边送别。杨柳一旦跟最伤心的离别扯上关系,就会被赋予跟离别一样的忧伤感情,因而柳永这首《雨霖铃》中运用了杨柳一个意象,就使离人更感肝肠寸断。
&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原本与送别无关。但可能是由于这一乐府题中的“柳”字,后来依此题写诗者才逐渐将惜别与柳枝相联系,南朝梁元帝《折杨柳》中已有“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的句子。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思念远方亲人,要以柳相赠,正如赵嘏《垂柳覆金堤》中描述的:“驿使何时度,还将赠陇西。”“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张九龄《折杨柳》)李白《折杨柳》中写妇女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亦云:“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而客居外地思念长安的人,也常以杨柳为寄托,元稹便曾在《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中向长安熟悉的柳树相托:“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是柳枝,将四面八方的人心系在了一起,使他们得以朝夕和睦相处:即便分开,也能时时记挂心间,崔道融《杨柳枝》中的“雾捻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这些话,可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意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