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洋甘菊茶的功效与作用采摘的方法

&&&&&&&&基层一线 &正文
舒城县张母桥镇:杭白菊金秋花盛开 贫困户采摘忙致富
】【日】【责任编辑:萍萍】【阅读:223 次】
&&& 农历九月,秋高气爽,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舒城县张母桥镇产业扶贫基地——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繁忙景象,近300亩的种植基地中,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飞快的在花丛中跳跃,一朵朵鲜活的胎菊被采摘下来,人们低头忙碌也时而交流着采摘心得。&&& 据悉,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药用价值最高的就是胎菊,属杭白菊之精品,但是胎菊存在时间短,采摘要求高。在这里采摘的工人,大多是本村的村民,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基地种植杭白菊,即获得了土地流转资金,同时也参与到基地的日常管理和采摘。“目前,我们基地采摘一斤鲜胎菊人工费1.5元,熟练的采摘工一天可采摘60斤左右。岁数大点,手脚慢的,一天也能采到30斤左右,采摘期约为40天,这样算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我们这里一天大约有100多工人采摘,其中约30-40%为贫困户,不仅仅是我们本村的贫困户,还有周围村的贫困户过来务工,我们优先使用贫困户务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基地负责人苏成健介绍说。杭白菊种植基地的发展,是张母桥镇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带动点,也是产业扶贫发展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 政府为贫困户牵线搭桥。张母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发展生态”的理念,把杭白菊种植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来抓,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推广种植杭白菊。为更好发挥舒城县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引领导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为合作社和贫困户牵线搭桥,让贫困户减少风险,得到实惠,使群众种植热情高涨,杭白菊种植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目前,舒城县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堰村杭白菊种植基地有300多亩,今年年初,合作社通过政府搭桥与白果、合心、庙冲、东岗、冒峰和长冲等9个村贫困户签订杭白菊种植协议,带动123户贫困户种植杭白菊面积达276亩,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达50户86人。&&& 合作社为贫困户全程服务。舒城县健祥杭白菊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响应张母桥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号召,积极行动,以现有的张母桥镇内杭白菊种植基地为依托,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现有业务,带领张母桥镇贫困户走杭白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实行五个统一工程模式: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收购产品。为了保证杭白菊的成活率和产量,合作社会经常派出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户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为贫困户现场指导栽植方法和中后期管理事宜,帮助解决栽植和管护的一切困难问题。&&& 贫困人员参加日常管护。杭白菊从整地定苗到田间管理,采摘鲜菊都需要大量的季节工和临时工,为促进贫困人员增收脱贫,白果、合心、庙冲、东岗、冒峰和长冲等9个村杭白菊种植基地用工主要是在册贫困劳动人员,带动当地200人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一些当地在册贫困户中的老年人和留守妇女,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来杭白菊种植基地整地、栽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摘鲜花等日常管护,一个杭白菊采摘季平均每人能挣到3000元左右的零工钱,同时还照顾到了家庭。( 来源:舒城县张母桥镇信息站& 作者:胡圣卫 黄欣 )
48小时点击排行
安徽农网微博
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单位: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气象局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皖ICP备号 不良信息举报
总机电话:4/455/457
客服电话:5
E-mail:ahnw@ahnw.gov.cn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北方首家种植采摘园开放 津产杭白菊今年首上市
 编辑:侯静
  天津北方网讯:浙江产的杭白菊晒干处理后成为中国人最热衷的代茶饮品之一,而今年入秋以来,天津市面上却开始盛行新鲜的菊花茶饮,这种营养价值更高的杭白菊,产地却是在天津市的东丽区。眼下正是津产杭白菊的采摘旺季,11月23日,由天津市旅游协会、天津市东丽区旅游局支持的第二届北方杭白菊创意文化节将在水游城举行,坐落在东丽湖的北方首家杭白菊种植基地暨生态旅游采摘项目也将同期开放。
  鲜菊花营养更丰富
  &杭白菊,冬苗、春叶、夏蕊、秋花,受日月之精华,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这是古代杭白菊出口南洋时包装上的介绍文字,而其独特口味与药用价值也让杭白菊成为与龙井齐名的茶用菊。千百年来,市面上销售的均为干品杭白菊,其产地集中在江浙一带。
  不过干处理后的杭白菊有很多营养成分流失,而鲜杭白菊的抗氧化性、营养成分、挥发油含量等均比干品杭白菊高出很多。天然香气的主要成分在干品中含量已基本可以忽略,但鲜品中的含量却非常丰富等等。天津中植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林蔚说,鲜食杭白菊讲究花叶同食,营养成分都很丰富,在非花期也可以收获菊叶,同样具有药食作用。
  &南苗北移&3年驯化成功
  2010年开始,天津中植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杭白菊&南苗北移&的研究。&将浙江优质纯正的杭白菊幼苗进行脱病毒优化以及多倍体组培后,形成纯优种源,增强了花苗的抗病毒性、抗寒性、抗盐碱性。&林蔚说:&用天津市盐碱成分最高的汉沽区水源灌溉驯化这些纯优种源,经过3年的驯化,杭白菊花苗已经可以在天津的盐碱地上成长。&最初驯化成功的1万株母苗成为天津市科委创新基金科技项目,如今已经扩繁达到30万株,30多亩的示范田年产菊花50吨、菊叶150吨。
  当然,&南苗北移&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困难。&最初东丽区把杭白菊花田安排在东丽湖岸边,可是去年一场大暴雨后,花田里的水半个月都排不出去,三分之一的花苗都死了。&不过这也让他们开始关注杭白菊对培育土壤渗水性的要求。林蔚说:&那场大雨后,东丽区协调我们搬到了现在的养殖基地,只是普通的盐碱地,杭白菊长得就很健康。&
  多品种低价格上市
  杭白菊在天津的花季为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去年是杭白菊&南苗北移&成功后的首个验证期,12月顶雪盛放的杭白菊成了东丽区一道新景观。今年,津产杭白菊首次进入市场,全市各大超市、菜市场等都能买到新鲜的杭白菊,除用杭白菊泡茶外,还有多种烹饪方法。市场上简装的津产杭白菊推广价为每两3-5元,采摘园每两价格为10元。林蔚说,明年杭白菊还要推出膏方、直饮品等新产品。
  &菊花的养肝明目功效是很多白领特别需要的,也要长期饮用才能改善体质。所以我们还开发了&阳台药草园&项目,以盆栽的方式推广家庭自种杭白菊,不用施肥,只要放在阳光下每天浇水,随时采下花叶就可以泡茶。&林蔚说,未来他们还会在天津一些公共场所尝试扩大盆栽药草园,形成室内采摘、随时食用的新方式。 
  名词解释:杭白菊又称甘菊、小汤黄、小白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旌德:杭白菊进入采摘期
来源: 作者: 
宣城新闻网讯 金秋时节,旌德县庙首镇杭白菊已经进入采摘期。日前,记者在庙首镇新水村杭白菊种植基地看到,菊农们正抓紧时间采收,力保有个好收成。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作用。采摘后的杭白菊还要经过杀青和烘干两道程序后才可对外销售,成品价格在每斤80元到300元不等。据了解,这片菊花田是这个县庙首镇于2013年3月通过招商引资从上海引进,种植面积有50亩。虽然是第一年种植,但通过当地农业站工作人员和外聘技术人员的细心指导,今年的杭白菊长势良好,根据预测,今年花田可生产杭白菊成品5吨,年产值近60万元。杭白菊(资料图)
【责任编辑:】植物概述/杭白菊
杭白菊杭菊是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播种法繁殖。秋季采搞。杭菊除茶用外,亦供药用。据清《》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黄菊列为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据医学分析,杭菊含有菊城、瞟吟、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等症。如用杭白菊泡茶作饮料,微甘而香,更是佳品。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桐乡素有“杭白菊之乡”的美誉。其所产杭白菊占全国饮用菊总量的十分之九,产品畅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名声远扬,无人不知。杭白菊在每年的十月底开始采摘,前后可采摘五次左右。第一次在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为胎菊,前两次采摘的质量最好,经干燥加工出来后为特级花。此后采收的菊花加工后为一、二级杭白菊。越靠后采收品质越差。由于杭白菊植株的丰产期为第三次采摘以后,所以特级杭白菊的产量是有限的。市面上的杭白菊产品大部分为一、二级花。一般中国大超市内所售杭白均为二级花,花形不完整,花瓣发白,包装内经常出现花瓣粘连结块的情况,口感很差;一级杭白菊在一些兼营杭白菊的茶庄内较为常见,花形完整,夹杂有浅黄发白的霜打花、水煮花,饮用时口感一般;特级杭白菊只有在杭白菊专营店内或者厂家处才能买到。
植物产地/杭白菊
杭白菊桐乡是杭白菊的原产地,其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在其著作《》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有相济之服役期地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自信。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摘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可见,早在300多年以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既然白菊原产桐乡,为何冠以“杭”字而称?这是因为古代桐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桐产白菊花大都通过安徽茶商转手销往外地。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亦为保守独家经销之权益,常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久用则习以为常,慢慢便形成“杭白菊”之名。桐乡杭白菊的祖先,本是我国最早的生长在野外的黄色小菊(园艺史上称其为原始野黄菊)。此菊经自生自长以种繁衍,芽条变异等发展阶段,再经人工种插、嫁接、驯化、诱变,以及远缘杂交等漫长过程,才发展成现在的体态。那些原始野菊的后代(和黄蒿),至今在桐乡仍遍地可见。桐乡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根据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统一的学说,杭白菊长期生长在桐乡这样的风土条件下,经过历代人工选优、精培,形成了它独特的品质和特性。其花朵比野菊稍大,比观赏菊略小,花形秀美,花色纯白,观之使人赏心悦目,闻之淡香沁人肺腑,泡茶饮之则味甘而醇郁,是一种食药兼用的优良品种。桐乡地处江南水乡平原,又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传统农家住房宽敞,晒场广阔,燃料充足,为杭白菊的种植和加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和生产条件,再加上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故桐乡杭白菊自古一枝独秀,盛产不衰。解放前虽因战乱影响,产量很不稳定,但至1949年种植面积仍有14500余亩,年产384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杭白菊生产不断发展。据1998年统计,全市杭白菊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年总产量达3900多吨。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桐乡在种植杭白菊的同时,还培育出1100余种观赏菊,加之历史积淀形成的菊风菊情,构成了多姿多采的菊文化。为此,1999年5月,桐乡市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桐乡“凤鸣”牌杭白菊,也在上,被评为“名牌产品”。
形态特征/杭白菊
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至25厘米,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头状花序顶生,盘状,边缘舌状花银白色,中央筒状花金黄色,色彩分明、鲜艳,花径3至4厘米。株高长到15厘米即可开花。自然花期:花期从冬末至初夏,3至5月是其盛花期。花后结瘦果,5月下旬成熟。
生态习性/杭白菊
1.温度: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花坛露地栽培-5℃以上能安全越冬,-5℃以下长时间低温,叶片受冻,干枯变黄,当温度升高后仍能萌叶,孕蕾开花。2.土壤:小白菊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但以种植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3.水分:平时培养土保持湿润,切忌长期过湿,造成烂根,影响生长发育。4.施肥:生长期内每半个月施一次、、钾复合肥,比例为2∶1∶2。5.光照:小白菊喜阳光充足而凉爽的环境,光照不足开花不良。
繁殖方法/杭白菊
小白菊可用播种繁殖,通常在秋季9至10月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15℃至20℃。播种时,将种子与少量的细沙或培养土混匀后撒播于苗床或育苗盘中,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保持湿润,5至8天发芽。成苗后略施追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长出4至5片真叶后移入苗床或营养钵中培育。小白菊可采用,待花季结束,在12月中旬地上植株经霜打枯死后,即将植株齐地剪掉,根部培土筑5cm高的土垄,待第二年初春浇水肥,使其发芽,逐步长出菊苗。到4月15日左右,幼苗长到10~15cm高时,把苗连嫩根挖出,剔除弱小苗,既可移栽到大田。品种杭白菊,有小白菊与大白菊之分。(1)小白菊。植株茎梗较细,液芽带紫色。发枝分叉力强,为匍匐型生长,适应性强,叶片较小,微带紫色。多、花型小,花瓣短而厚实,色泽洁白,蒸青晒干后呈玉色,花香浓郁,冲泡后滋味甜润爽口,质地优异,但开花期较迟,从栽种到盛花期需200天左右。(2)大白菊。株型直立,茎干粗,分枝少,植株嫩茎带紫色。花型大,花色洁白,花瓣薄,蒸青后易晒干。成品化冲泡后香气较平和,总体品质略低于小白菊。开花时间比小白菊提前5天左右。
栽培要点/杭白菊
1.发芽适度:15-23℃;生长适度:20-35℃。2.播种期:1-3月;开花期:5-7月。3.种子细子7-10发芽;叶4片可移栽,株距20公分。
治虫要点/杭白菊
菊花植株的嫩茎很易受侵害,如发现有蚜虫,应及时防治。1.2.5%鱼藤酮,每亩150ml,用水稀释500倍喷洒,7-10天后可采花。2.吡虫啉10~15g,兑水倍喷洒,7-10天后采花。
历史来历/杭白菊
杭白菊原来“”称谓的来历,竟与一则徽帮与南洋老板斗智的传说有关。早在二十年代,桐乡的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绝”,成为饮用菊花之佳品,被当时的一位安徽茶商汪裕泰转手销往新加坡等南洋国家。而桐乡本地的菊花经销商是朱金伦办的一家烟菊收购行。晒红烟和白菊花都是桐乡的著名土特产,朱金伦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火红,并通过徽帮茶商的口岸关系,出口南洋。朱金伦从农民手里把晒干的菊花收购进来后,要经过精心的处理、加工和包装。菊花是一种极易霉变和虫蛀的物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包装储存是个难题。朱金伦把菊花用牛皮纸手工封包,每一市斤一包,并按茶商汪裕泰的吩咐,贴上商标和使用说明。然后,拿来一只只肚大口小的甏,先放在炭火上烤一烤,驱赶掉甏里的潮气,再把一包包菊花一层一层地放进甏里,每层之间放上一些包裹好的生石灰,用于吸潮,最后密封甏口。 于是一甏甏桐乡产的菊花便千里迢迢运往。南洋商人梁老板收到徽帮茶商汪裕泰发出的第一批桐乡菊花,仔细验收。一打开甏的封口,菊花的阵阵清香飘逸而出。拿出来一看,一包包方方正在,干干燥燥。只见每个封包上都贴着一张绿色的招贴纸,“蝴蝶牌杭白菊”几个字跃然纸上,下面是一段介绍产品的文字:“杭白菊者,冬苗、春叶、夏蕊、秋花,被受日月之精华,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产家落款是“杭州西湖金伦茶菊庄”。有趣的是在落款下面还有一段引人注目的文字:“本庄不惜巨大工本,在西子湖畔购地数千亩,聘请工匠,精心栽培,所产茶菊,非同一般,欲买正宗杭白菊,请认准蝴蝶牌。”梁老板一脸惊喜,忙打开封包,撮了几朵菊花,放进茶杯,沏上开水。只见朵朵菊花在水中竞相开放,花瓣层层叠叠,花色洁白晶莹,花香清馨扑鼻。梁老板不禁拍手叫绝:怪不得古人称之谓“千叶玉玲珑”!有这么好的货,还怕打不开销路?杭白菊在南洋的需求量日增,精明的梁老板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既然知道杭白菊产于西子湖畔,何不甩掉汪裕泰这个中间商,直接去杭州找金伦茶菊庄,这样一来,获利不是更丰厚了吗?于是,他带了几个伙计,漂洋过海,来到杭州,四处打听金伦茶菊庄。可寻遍了西子湖畔,竟然丝毫不见杭白菊踪影。无奈之下,只得悻悻而归。原来,徽帮茶商汪裕泰熟谙商界竞争之道,与南洋梁老板在茶叶生意上曾打过数年交道,知道梁老板是个贪心十足的人,与其交往,必须处处设防。于是就虚晃一枪,把白菊花的产地说成是“杭州西子湖畔”。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下,汪裕泰的“”之计,还确实起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使梁老板“过河拆桥”的梦想化为泡影。然而,桐乡特产白菊花,却从此冠以“杭”字而扬名海内外。
品牌故事/杭白菊
在人们的印象中,“杭白菊”顾名思义是杭州出产的白菊花。但是,真正的“杭白菊”原产地并不在杭州,而是在浙江桐乡。桐乡自古就是菊乡,所产的菊花被命为“杭白菊”,千百年来享有盛名。然而,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桐乡的杭白菊却屡受周边江苏、安徽等地冒牌杭白菊的侵袭。桐乡当地知名的杭白菊企业——春发杭白菊公司副总经理曾对《羊城晚报》的记者说,由于天气的原因,杭白菊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单是广州市场交易的杭白菊,一年大概为吨。但是,在这些杭白菊中,正宗的桐乡杭白菊只占了10%,而另外90%的所谓“杭白菊”则来自、江苏等地,它们大部分都打上杭白菊的牌子。更糟糕的是,由于苏北菊的价格比较低,因此,一部分桐乡的企业冒着自己砸自己招牌的风险,从江苏等地采购原料菊,打上杭白菊的牌子出售。这不仅冲击了桐乡当地的杭白菊生产,还使真正的桐乡杭白菊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效益,在1999年8月国家出台《》后,桐乡人就开始积极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到了日,终于获得批准并且正式实施。桐乡市质检局副局长朱建平说,获得保护后,打上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的杭白菊,就必须在桐乡生产,而且采用的必须是桐乡的菊花。外地冒牌的企业或者个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为了保证杭白菊的品质,使用该商标的企业,必须向杭白菊管理委员会申请,并且由批准。到2002年11月为止,已经有8家企业获得了批准。
作用功效/杭白菊
杭白菊含量及功效 杭白菊为菊科植物菊,花中含挥发油0.13%、菊甙、、、及微量A样物质、维生素B、氨基酸及刺槐树等。经祖国中医和西医学的共同研究表明,杭白菊泡茶饮用,具有以下功效:1.有镇静作用;2.有解热作用;3.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4.有抑菌作用,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金黄色、、、、、霍乱弧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PR3株)均有抑制作用。胎菊的作用胎菊,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常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以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热毒疮肿等病的治疗。经现代医药理: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用胎菊泡的菊花茶,味纯正,浓冽,色泽金黄,含有花蜜的清香,而且泡久了也不会散开。放入适量枸杞混合泡饮,清爽润口(可放冰糖调味),特别有利於常用电脑的人。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日清火、养颜美容、补血提神、增强生命活力、延缓衰老,使老年人延年益寿等功效。杭白菊药用价值: 杭白菊又称,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杭州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邓菊,都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 它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杭菊含有菊甘、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同时也是解暑降温、清肝明目、提神、利尿的作用。杭白菊的品种有湖菊、小洋菊、大洋菊、小白菊、小湖黄等。杭白菊的原产地在桐乡,那里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昔日桐乡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延用至今。 杭菊是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打擂法繁殖。秋季采搞。杭菊除茶用外,亦供药用。据清《》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 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黄菊列为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据医学分析,杭菊含有菊城、瞟吟、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如用杭白菊泡茶作饮料,微甘而香,更是佳品。
分类标准/杭白菊
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繁殖栽培/杭白菊
品种小白菊&植株茎梗较细,液芽带紫色。发枝分叉力强,为匍匐型生长,适应性强,叶片较小,微带紫色。花蕾多、花型小,花瓣短而厚实,色泽洁白,蒸青晒干后呈玉色,花香浓郁,冲泡后滋味甜润爽口,质地优异,但开花期较迟,从栽种到盛花期需200天左右。大白菊&株型直立,茎干粗,分枝少,嫩茎带紫色。花型大,花色洁白,花瓣薄,蒸青后易晒干。成品化冲泡后香气较平和,总体品质略低于小白菊。开花时间比小白菊提前5天左右。菊苗培养菊花只开花不结籽,在中都靠母本无性繁殖。待花季结束,在12月中旬地上植株经霜打枯死后,即将植株齐地剪掉,根部培土筑5cm高的土垄,待第二年初春浇水肥,使其发芽,逐步长出菊苗。到4月15日左右,幼苗长到10~15cm高时,把苗连嫩根挖出,剔除弱小苗,既可移栽到大田。地块选择与栽种杭白菊是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软松,土壤弱酸性,无树木遮挡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潮湿地段栽种。在平原地区栽种应开沟条栽,便于管理,沟深8~10cm,株距25~30cm,行距150cm,行与行之间植株不封行为好,这样便于田间管理与采花作业。在小丘陵地区,是地形采用条载或丛栽。菊苗种植后,当天就应浇施水肥,这样苗的成活率可在95%以上。在菊苗生长阶段,每隔10~15天应施水肥,带菊苗长到30cm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这时应开沟施足羊栏肥或鸡粪农家有机肥,养大养壮植株,才能提高产量。治虫要点菊花植株的嫩茎很易受蚜虫侵害,如发现有蚜虫,应及时防治。2.5%鱼藤酮,每亩150ml,用水稀释500倍喷洒,7-10天后可采花。吡虫啉10~15g,兑水倍喷洒,7-10天后采花。
茶叶采制/杭白菊
采花11月上旬(立冬后)开始采花,开采至花季结束,只有10天左右时间。第一次采摘的已开放成熟的花朵为头轮花,品质好;隔3~5天后,在采二轮花,品质稍次于头轮花。采花应一朵一朵地采,切忌捋采,勿采散花瓣,也不能带花蔕和碎叶。杭白菊采摘蒸青采回的鲜花应在竹匾内摊放20h左右,使鲜花散失部分水分,产生轻度萎凋,第二天开始蒸青。蒸青所需工具:铁锅1只,直径约66cm;加高的锅盖1只,盖高不低于50cm;木三角架1只,高度约55cm,分成5格;竹筛10只,直径约35cm,高5~6cm。装花蒸花:锅内放入约5kg水,用大火烧开,每次蒸花5筛,每筛内装入轻度萎凋的菊花月400g,把5之装花的筛分别放在这蒸架的格子内,盖上锅盖,大火烧水,蒸5min左右,揭开锅盖,移出蒸筛,被蒸透的花朵已粘结成饼状,把它倒在室外帘子上逐步晒干。若与连续雨天,只好用烘笼炭火烘干,但产品香气低、质量差,还带有木炭异味。成品化的含水率为2%,晒得太干则花瓣易断碎;感度不足,水分含量近18%时,存放数天后则会产生黑霉烂心,成为残次品。
生产问题/杭白菊
杭白菊干燥花中所含的芳香油都是低化合物,掌握干燥的最高温度为50℃,若提高烘干温度,画像愈来愈低,当烘温达到70℃时,花香挥发耗尽,被烘的菊花已变成无饮用价值的花渣。而鲜花含水率大于80%,经蒸青后含水率90%,如此高的,用50℃烘干是不现实的。因此,杭白菊干燥还得靠天——太阳晒干。采用新技术鲜花用,杀青后再晒干,香气好,花朵不粘连,外形较好看。但一台15kw的微波机,每小时只能杀青10kg鲜花,制作成本高,花农不易接受。若用滚筒或锅式杀青,则花瓣随着花蕊卷缩成像黄豆一样的颗粒。如用制争清茶的蒸青机杀青,则蒸后花朵粘结成团,晒干也是很大问题;如用制砖茶的烘房烘干,操作烦琐,还不如晒干来得简单方便。总之,杭白菊的机械化制作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大难题。
相关故事/杭白菊
杭白菊,冬苗、春叶、夏蕊、秋花,被受日月之,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这是古代杭白菊出口南洋时包装上的介绍文字,自古以来杭白菊就受到了广泛赞誉。杭白菊由多年生草本植物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一向与龙井茶齐名。它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古时曾作贡品。关于它的原产地,大多数人可能“望文生义”,认为“杭白菊”一定产自杭州。其实,“杭白菊”与杭州并无关系,其来历另有文章。历史的起源要回到20世纪20年代的一段经商故事:早在20世纪20年代,桐乡的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绝”,成为饮用菊花之佳品,被当时的一位安徽茶商汪裕泰收购、包装,打上“杭州西湖金伦茶菊庄”的标记,转手销往新加坡等南洋国家。南洋商人梁老板收到汪裕泰发出的桐乡菊花,亲自撮了几朵,放进茶杯,沏上开水。只见朵朵菊花在水中竞相开放,花瓣层层叠叠,花色洁白晶莹,花香清馨扑鼻。梁老板不禁拍手叫绝:怪不得古人称之谓“千叶玉”!有这么好的货,还怕打不开销路?随着杭白菊在南洋的需求量日增,精明的梁老板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既然知道杭白菊产于西子湖畔,何不甩掉汪裕泰这个中间商,直接去杭州找金伦茶菊庄,这样一来,获利不是更丰厚了吗?于是他漂洋过海来到杭州,可寻遍了西子湖畔,竟然丝毫不见杭白菊踪影。无奈之下,只得悻悻而归。原来,徽帮茶商汪裕泰熟谙商界竞争之道,于是就虚晃一枪,把白菊花的产地说成是“杭州湖畔”。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下,还确实起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使梁老板“过河拆桥”的梦想化为泡影。而桐乡特产白菊花,却从此冠以“杭”字而扬名海内外!此乃千叶玉玲珑—杭白菊名称的由来。
显示方式: |
共有231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6次
参与编辑人数:5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38:52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甘菊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