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韵部属于平水韵106韵完整版里的那个部位

大家都在找:
当前位置:&&&平水韵app下载
平水韵官方介绍
古典诗词爱好者的工具。
内含根据《诗韵合璧》整理的韵部,以及平声部对应的《笠翁对韵》。
供古典诗词爱好者、创作古典诗词时查找韵部详单及单字所属韵部。
手机平水韵app截图
平水韵技巧攻略新闻
平水韵下载地址
安卓手机版
官网版本:2.1.1APK大小:4.04MB
手机平水韵app评论
平,八庚,为何进了一先?零也不在一先里面啊,应该是九青的韵部!建议核准后再发布吧!有的韵部归集上不准确,串了!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筒子们,这本平水韵不可或缺啊
平水韵app相关搜索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5
京公网安备 50 备平水韵是怎么一回事?诗词对联创作用韵一定要用中华新韵吗?
前天有位姓夏的文友发信息给六甲番人,说:“能否普及一下平水韵的知识和概念?”本来六甲番人是不敢接这个任务的,不是难易问题,只是担心说不清楚,反而让大家更加迷惑。
但是关于声韵的知识又确实很有必要普及,否则会影响大家阅读朗诵古代诗歌和创作鉴赏旧体诗词,六甲番人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鉴于网络资料的混乱,在此不自量力,简单介绍关于平水韵等声韵方面的知识。
一、当代普通话读唐诗为什么有时会不押韵?
当代人用普通话读唐诗,经常会发现有些诗歌并不押韵,甚至有些拗口,这是因为汉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音发生了一些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1、现代普通话取消了入声;
2、现代普通话读音中,部分汉字的声部、韵部和声调发生了一些变化。
而使用一些地方方言比如广府方言、潮州方言、客家方言等读唐诗,却发现听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这是因为这些方言保留了中古汉语时期的发音。
二、各朝代汉语标准音的演变:
一种语言不可能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口迁移和民族融合,汉语标准音的发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是各朝代汉语标准发音的演变过程:
上古音:先秦至魏晋,声母大约30个,韵部大约30个,至于声调方面当前的研究资料意见不统一;
中古音:南北朝至唐宋,韵部主要是根据隋代陆法言所著的《切韵》,共有193韵部,而声母则被认为大约36个,声调则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各有清浊两种发音,也就是将四声分为阴阳两类,加起来一共有8个声调,中古声调的发音特点和当代潮州话方言完全一致;
近古音:元明时期,北方方言主要参照元代周德清的戏曲曲韵专著《中原音韵》,韵母有19韵部大约40多个,声母大约20个,声调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已经很接近现代标准音了。明朝时则主要参考《洪武正韵》,有76韵,保留了入声韵和全浊声母。
现代音:清代至今,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了,同时声母和韵母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入声韵完全消失了,大部分的韵尾也消失了,后来还进行了尖团合流改革。
三、诗词用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诗词的用韵也是有变化的:
1、上古音时期,有关发音注音方面的韵书今已不可考,目前已知的韵书如三国时期孙炎的《尔雅音义》和李登的《声类》仅留下书名,内容已佚。
2、《切韵》:是目前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有193韵部,韵分平、上、去、入四部分,原书已佚,是隋文帝时期由陆法言召集当时八位著名学者一起讨论审音原则后编写的,反映了当时汉语官音,开创了韵书编撰的先例,从此以后各朝代均有官方韵书。
3、《刊谬补缺切韵》:唐王仁煦编撰,有195韵部,是《切韵》的增修版本,藏书故宫博物院。
4、《唐韵》:唐玄宗时孙缅所著,已佚,有195韵部。
5、《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时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切韵》、《唐韵》等修订而成,有206韵部,分列上平、下平、上、去、入五部分,正文共收26194字。
6、《集韵》:宋仁宗时丁度等人重修韵书,206韵部,按韵编排字数有52525字。
7、《壬子新刊礼部韵略》:金朝时刘渊(山西平水人)所著,其书合并了《切韵》、《广韵》同用的韵,有107韵部,其书已散佚。
8、《平水新刊韵略》:金朝时王文郁(山西平水人)编撰,有106韵部,也是《广韵》的一种略本。
9、《韵府群玉》:元初阴时夫编撰,有106韵部,自此以后,文人诗韵多用之,通称为“平水韵”。
10、《洪武正韵》:明太祖时乐韶凤、宋濂等十一人奉诏编撰,有76韵部。
11、《佩文韵府》:清康熙时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76人奉敕编撰,是在《韵府群玉》和明代《五车韵瑞》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按106韵排列,每字下注反切和解释,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四、现代人诗词用韵的困惑:
由于汉语标准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运用当代的汉语标准音普通话去朗诵古代的诗词难免出现音韵方面的问题,同时,运用普通话发音去创作古典诗词也经常会有音韵方面的困惑,到底该用当代的普通话读音去创作,还是使用唐宋时期的音韵?
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推出了《中华新韵》,韵部以普通话读音为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归类划分为14个韵部,分别是“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寅齐支姑”,韵部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同身同韵”、“只分平仄,不辩入声”、“音随意定、韵依音归”。
同时,中华诗词学会也认为: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六甲番人认为,《中华新韵》的推出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有利有弊,比较适合习惯使用普通话的朋友去创作和读诗,同时由于新韵简单、宽泛、容量大,对于诗词的推广和繁荣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中华新韵完全取消了入声,用韵过于简单,和平水韵差异太大,有些诗词格律特别是词牌是不能运用的,也不适合于朗诵古代诗词和当代运用平水韵创作的诗词对联。
所以,六甲番人坚持使用平水韵创作诗词对联,也鼓励大家学习平水韵,鼓励大家使用方言创作诗词,如果我们创作时只是一味地迁就大家的认知,那么诗词对联创作迟早会走入死胡同。
我是六甲番人,更多精彩,请您关注:六甲番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9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平水韵里的多韵部字(多音字)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平水韵里的多韵部字(多音字)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77|
上传日期: 07:55: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平水韵里的多韵部字(多音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水韵总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