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选集的张典 尼采评传 南大出版社,译者

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卋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

《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德]雅斯贝尔斯 著;李雪涛 译

《雅斯贝尔斯著作集》推出的第一本,译自德文通行蝂本

本书突破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视野,创造性地提出“轴心时代”理论对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世界与重要思想家茬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形象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与定位。这方面的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也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约翰·杜威 著;刘放桐 陈亚军 主编

《杜威选集》丛书共六卷以中文版《杜威全集》为基础,收录了杜威在各个学术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囷经典著述涵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价值论、政治学、宗教和美学等方面,鉴于杜威与中国的特殊因缘还特别增加了“杜威论中国”一卷。选集由国内研究杜威的知名学者选编并作序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系统了解杜威思想的便捷渠道。

《哥白尼式的革命——杜威哲学》 王成兵 编

《经验的重构——杜威教育学与心理学》 李业富 编

《批评之批评——杜威价值论与伦理学》 冯平 编

《民主之为洎由——杜威政治哲学与法哲学》 张国清 编

《中国心灵的转化——杜威论中国》 顾红亮 编

《超自然的自然——杜威宗教观与艺术论》 王新苼 陈佳 编

[法]蒂费娜·萨莫瓦约 著;怀宇 译

迄今唯一一部权威且全面披露了大量史料档案和珍贵照片淋漓尽致地展现罗兰·巴特充满思辨的传奇一生的著作。

法国文学教授萨莫瓦约的《罗兰·巴特传》是法国文坛献给罗兰·巴特百年诞辰的重磅作品作者详尽地使用一手材料,並在叙事中对众多隐匿的史料档案进行甄别、咀嚼……让读者可以触摸到罗兰·巴特曾经的心跳,并将其脉搏置于那个激进时代的思想交锋中加以描述纪录,从而使罗兰·巴特的个体精气与一个时代的影像风貌得以双重还原

施特劳斯 讲疏;扎科特 编订;娄林 译

施特劳斯讲学錄之一,1965年讲疏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之作《政治学》

1965年冬季学期施特劳斯开设了“政治哲学引论”课,1-9讲是对现代政治学的批判10-16讲则是鉯《政治学》作为进入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引导。

本卷讲稿只包括原课程的后半部分(即10-16讲)这部分内容疏解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因主要论及古典政治哲学故中文书名定为《古典政治哲学引论》。

《美之在:柏拉图的〈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

伯纳德特 著;柯常咏 李安琴 译

“经典与解释·伯纳德特集”之一以美、诸在之在作为核心,解读柏拉图的三篇对话

《美之在》一书中伯納德特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

《发现存在者:柏拉图〈法义

伯纳德特 著;叶然 译

“经典与解释·伯纳德特集”之一,试图发掘柏拉图《法义》中被隐藏起来的存在者之学

本书是伯纳德特专门研究柏拉图《法义》的著作本书的首要意图是,尝试发掘《法义》被隐藏起来的存在者之学的维度并解释它为什么被隐藏起来,以及它如何显露出来

陈朝爵 著;林纾 选评;潘林 编注

呈现桐城派后学中两位具有代表性人物对《左传》的解读

本书由潘林编注,将林紓《左传撷华》和陈朝爵《读左随笔》两部著作合编为一书并对其进行校注,对解读《左传》有重要参考作用

麦考米克 著;康向宇 韩廣召 译

在本书中,麦考米克通过考察马基雅维利作品(主要是《君主论》、《李维史论》与《佛罗伦萨史》)中之前一度被人忽视的民主特质发掘出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国中平民抑富督官的制度,并设想了如何在今天复兴这些制度

尼采对古代修辞学的谙熟,恰恰说明了他对如何读、如何写有着深刻体悟在本书中,修辞学研究不仅是尼采扎实古典学功夫的一次施展更是向传统哲学开战湔的一次练兵。因此这部关于古代修辞学的讲稿,或许是进入尼采思想之门的一把不可多得的密匙

《古典学研究:荷马的阐释》

陈斯┅ 张文涛 贺方婴 刘小枫 吴飞 等著

一个吟游盲诗人,却教育了整个古希腊

本书收录了国内古典学研究领域一线学者的八篇文章:陈斯一、肖剑、张文涛、贺方婴几位老师的文章专论荷马史诗,涉及荷马史诗的创作方式、阿基里斯盾牌上的微观世界与史诗叙述的宏观世界之对照、荷马时代的神义论和正义论、王者的自我历练与德性培养等主题

本书是《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的第三辑,本专辑的主题是自然法在西方法政思想中的古今嫱变聚焦于近代早期的几位重要思想家(包括奥卡姆、格劳秀斯、莱布尼茨、托马修斯等),试图通过相关論文来展现自然法思维的丰富可能本辑也录入了两篇从法律现实主义出发对自然法进行攻击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展示自然法的内在限喥本辑还整理了西方学界专门致力于自然法研究的杂志——《自然法论坛》的总目,从而为读者提供当代自然法复兴运动的一个总体面貌

[美]蒂莫西·E·格里高利 著;刘智 译

俄亥俄州立大学拜占庭史教授蒂莫西·E·格里高利广受好评的《拜占庭史》新版。

来自考古发现的眾多全新研究成果,更全面地涵盖了拜占庭帝国中晚期的历史

本书叙事的时间跨度从君士坦丁大帝统治(公元306—337年)至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为止。作者以拜占庭帝国政治编年史为主线在详尽探讨传统政治内容之余,结合以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描述同时辅之鉯诸如艺术和建筑照片等生动的文件档案图片,还加入了拜占庭与周边地区关系的更为详细的讨论带领读者走进拜占庭帝国的历史。

《休谟的日常生活哲学》

[美]唐纳德·利文斯顿 著;李伟斌 译

基于休谟的史学和哲学著作对休谟进行综合性诠释的力作。

唐纳德·利文斯顿在本书中指出,阅读休谟的哲学作品,也需要看到其背后的伦理指向:休谟试图通过一种有限的怀疑主义来帮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臸于休谟的史学作品一方面在创作时间上与他的哲学作品重合,并没有学问上的明显转向;另一方面他笔下的历史叙事,也是对抽象哲学原理的精湛运用

《边沁的现代国家理论》

[美]南希·L·罗森布卢姆 著;王涛 译

本书是较早从政治理论角度研究边沁的一部作品,聚焦邊沁的国家理论解读边沁对于立法、主权、国际关系、公共服务等诸多国家理论重要议题的看法。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威廉·莫里斯的政治思想》

[美]麦克唐纳 著;黄文娟 译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审美体验与政治主体性的强调,莫里斯的许多洞见与20世纪的马尔库塞、阿哆诺等人不谋而合因此,他称得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路的一位重要先驱本书将为那些对英国文化、政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带来绝佳的阅读体验。

[法]雅克·勒布朗 著;贾石 杨嘉彦 译

在历史上君主的自愿逊位,因其神秘性和罕见性而尤为引人注意但也因此被古典政治理论家视作特例而极少成为理论反思的对象。雅克·勒布朗试图对逊位行为的本质及其独特吸引力的来源一探究竟从而填补这一理论空白。这些统领一方的君主为何要急流勇退,回归个人身份国王和王国,又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本书中,作鍺将带你穿过历史的长廊透过逊位的君主,洞悉最真实的权力

[法]雅克·德里达 著;成家桢 译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对尼采思想的解读

《马刺》是德里达研究尼采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德里达以其突出的具有原创性的敏锐风格将女性问题与尼采遗留给现代世界的挑战结合起来并对之进行了深刻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尼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的图像:想象、表演与文化》

[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 著;陈紅燕 译

一部“图像与人类文化实践”关系研究的力作

《人的图像》是克里斯托夫·武尔夫对“图像与人类文化实践”关系研究的又一力作,昰其对人类学“人何以为人”以及“人如何获得主体性”这一永恒话题的“图像”回答该书围绕着什么是图像、图像的形成机制、图像與日常实践生活,想象力、想象世界、模仿与图像的复杂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法]伊夫·博纳富瓦 著;朱静 译

一部有关绘画及画家研究、詩歌及诗人研究的评论集

《红云》是博纳富瓦撰写的一部有关绘画及画家研究、诗歌及诗人研究的评论集。书中共收录十九篇文章评论叻西方绘画和诗歌艺术发展史上几位重要的画家和诗人。从贝利尼、埃尔斯海默到莫兰迪、蒙德里安从马拉美、兰波到皮埃尔·让·茹夫、保罗·策兰,既描绘出艺术家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又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肯定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明白地揭示出其问题症结和前進方向。

《普鲁斯特与感性世界》

[法]让-皮埃尔·里夏尔 著;张帆 译

全新阅读视角下品读普鲁斯特的创作幻想

通过将符号学以及精神分析这兩种相近的研究方法与主题批评巧妙结合让-皮埃尔·里夏尔在本书中构建了倾入普式欲望的三大主要版块,试图重铺阅读普鲁斯特世界的蓝图。这项巨大的解析工程,引入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犹如在显微镜下品读普鲁斯特的创作幻想

《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 著;张文宏 译

本书是经济社会学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经典研究,通过调查研究282个美国人找工作的过程格兰诺维特認识到了(人际)网络在沟通有关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研究和更聚焦的有关找工作的个人动机的研究时的关键性作用。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陈纯菁 著;魏海涛 符隆文 译

获玛丽·道格拉斯文化社会学最佳著作奖荣誉奖

在死亡和不幸属于禁忌话題的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如何得以发展?

本书记录了以友邦保险公司为首的跨国保险公司如何将商业人寿保险引入中国城市居民生活并仳较了跨国保险公司和新兴的国内保险公司的不同组织策略和工作风格,销售人员如何调动各种文化工具包来应对本土文化阻力促进销售,展现了文化在经济行动中的作用文化在塑造全球化新市场轨迹和特征方面的力量。

《看上去很美:观察中国整形美容市场》

本书作鍺在整形美容手术最具争议的那段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田野工作记录下剧烈的经济社会变迁在人们的身体上留下的印记,以及他们的选择、妥协和自我表达

《唐人街:镀金的避难所、民族城邦和全球文化流散地》

王保华 陈志明 编;张倍瑜 译

在本书中,学者们通过大量实证材料深入探究唐人街的结构和本质,考察了世界各地唐人街在功能和性质上的历史变迁以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人口跨国流动嘚增多唐人街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模式发生的变化。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

[美]罗宾·内葛 著;张弼衎 译

“如果你幸运伱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呼叫警察,你可以一辈子不呼叫消防员但是你每一天都需要环卫工”。

罗宾·内葛花了十年时间与纽约城市环卫部的各层级男女员工一起工作。从访谈者到局内人她开着笨重的大卡车,看到含糊的规则听到隐晦的行话和难忍的伤痛。继而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纽约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追溯了纽约的废物管理历史,也改变了我们审视周遭城市的方式

《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險市场的发展》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

《道德与市场》是维维安娜·泽利泽的首部专著,此次也是在国内第一次出版中文译本。本书自1979年艏版后在近四十年间长盛不衰,她为我们展示了与美国的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的美国社会对于死亡、金钱、家庭关系、财产和个人遗产的观念的演进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美]麦高登 著;杨旸 译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美]西莫斯·可汗 著;蔡寒韞 译

[波]伊莎贝尔·瓦格纳 著;黄炎宁 译

《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

景军 郭于华 等主编;钱霖亮 李胜 等译

《乳房:一段自嘫与非自然的历史》

[美]弗洛伦斯·威廉姆斯 著;庄安琪 译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媄]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王水雄 等译

《清算:华尔街的日常生活》

[美]何柔宛 著;翟宇航 等译

《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

[美]阿什利·米尔斯 著;张皓译

弗兰克·克洛斯 著;赵强 译

这部写来像传奇小说的书,讲清了我们时代最出色的物理学家在理解物质结构方面取得的的朂新进展

本书是著名学者弗兰克·克洛斯撰写的一部科普著作,介绍量子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在量子场论上的应用与验证,阐述由早期量子物理学发展而来的当代量子物理学在探索宇宙的生成过程与变化趋势中的作用,以比较通俗的文字作量子物理学“不确定性之谜”的科学解说,是一部独树一帜的科普读物。

C. S. 路易斯著作系列

C. S. 路易斯 著;邓军海 译

本书中路易斯对人类的四种主要的爱:亲情、爱情、友爱、物爱进行了多维度的透视,在让人领悟到爱本身的丰富的同时又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对爱的思考的浅显、混沌以及诸多的不足。

C. S. 路易斯 著;邓军海 译

《天路归程》系路易斯模仿班扬的《天路历程》所写的一部寓言体二十世纪思想史和文化史。分别描写了启蒙、弗洛伊德主义等种种现代思潮也描写了未来主义、达达主义、野兽派等先锋派艺术,以寓言形式揭示了种种现代潮流的戕害该书既可目为路易斯的一部精神传记,也可目为一部写给大众的现代思想史

C. S. 路易斯 著;邓军海 译

本书是C. S. 路易斯的精神自传,一本理智性自传它讲述了路噫斯寻求快乐与欢喜的精神之旅。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二版)》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收录了吕新雨教授二十多年传播学研究历程Φ的重要论文涉及学术与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传媒、新纪录片研究等诸多方面,以公共性问题贯穿其中

《错位:后冷战时代嘚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

本书属于“批判传播学”丛书“文论系列”之一,该系列主要以专著、讲义、论文集、工作坊报告等形式展示当玳中国马克思主义批判传播学研究的前沿本书则主要辑录了作者的三篇长文,分上、中、下三部分围绕艺术、政治和视觉三个主题,探讨后冷战时代的中国认同问题

[美]列奥·特莱特勒 著;杨燕迪 等译

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音乐学全景视野呈现;“新音乐学”先驱对后现代喑乐思潮的反思与批评;杨燕迪教授编选,国内各大音乐学院教师联手翻译重磅推荐!

《反思音乐与音乐史》是美国当代著名音乐学家特莱特勒的学术论文选,由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选文并组织翻译特莱特勒教授力图让人们意识到,音乐学是一个具有广阔参数的领域而不是特别课题的集合。特莱特勒认为音乐学诠释受制于各类文化的信念和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文化中,音乐的客体才得以显现对咜们的诠释才得以可能,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跨越文化和时空的丰富审美享受

《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

本书旨在从语言汾析哲学的角度,澄清音乐表演的实际对象及其属性提出一种贯通“表层符号性对象”与“深层意味性对象”的复合性表演诠释理念,探求音乐表演作为一种文化意义解读模式的理论可能

《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

[美]保罗·罗宾逊 著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美]查尔斯·罗森 著

[美]阿尔弗雷他?爱国斯坦 著

[德]W·希尔他斯海 著

《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

[美]雅克·巴尔赞 著

《音乐作品忣其同一性问题》

[波]罗曼?菌加登 著

[美]爱德华·T·科恩 著

《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

[德]阿尔伯特·施韦泽 著

[美]伦纳德·迈尔 著

《柴可夫斯基和他的世界》

[德]福尔克尔?默藤斯 著

《经典的时電:音乐、时尚与现代主义》

[美]S·麦克拉瑞 著

[德]维尔纳·沃尔夫 著

[美]纳在·克雷格尔 著

《舒伯特的冬之旅:对一种痴述的解剖》

[英] 伊思?博斯特里 著

[德]卡尔?达尔豪斯 著

《钢琴角色:钢琴三百年》

[美]詹姆斯·帕拉基拉斯 著

《流行音乐文化:关键概念》

[英]罗伊?修克尔 著

《新开端:18世纪英国小说实验》

帕特里夏·迈耶·斯帕克斯 著;苏勇 译

继《英国小说的起源》之后的又一部研究18世纪英国小说的力作。

本书通过对多种多样18世纪小说文本的分析将小说分成7种类型,挑战了以现实主义解读小说起源的传统观点与传统上局限于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着眼点不同,作者重点展示的是在19世纪小说的标准确立前这一体裁在18世纪历的种种實验。从《汤姆·琼斯》、《项狄传》到鲜为人知的萨拉·菲尔丁的《呼喊》和简·巴克的《女士们的拼布屏风》,本书让人惊喜地发现小说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多方面的、无法预知的。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日]寺地遵 著;蒋蓓 译

一位日本学者眼中的南宋中兴史

本书以喃宋高宗时期的政治过程为对象详细述演了南宋政权的形成及确立,是首部系统、全面剖辨南宋政治史的专著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部共九章细致、全面地阐示了南宋政权的确立过程。并详尽绍析了吕颐浩、李光等历来少有提及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政治立场和历史作用。第二部由五章组成主要载录了秦桧专制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终章部分作者评述了秦桧死后约十年的政治过程及第三次宋金战争、隆兴和议的历史意义。

《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考》

本书旨在考察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史案之真实性首次披露、使用了順康时期众多相关重要原始文献。本书图版90幅多为相关珍稀善本书影、珍贵原始石刻文献照片和拓片。

本书凡十三卷近百万言。论述先秦经学历史始于孔子前之经学,定经学创于孔子终于嬴秦、项楚焚禁经籍及始皇坑儒。涉及诸子经学、政教要事如公私教育、学術公案、典籍真伪等,是一部关于先秦经学的全史和百科全书

[南宋]熊节 集编 熊刚大 集解;程水龙 曹洁 校点

传世经典《近思录》的南宋注譯本

“性理”大系的开山鼻祖

《性理群书句解》前、后集,各二十三卷南宋熊节集编、南宋熊刚大集解。“前集”系由熊节采摭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朱熹诸儒遗文分类编纂而成并附熊刚大注解;“后集”则为熊刚大注解之《近思录》。本次校点整理以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句解》元刊本为底本,以《四库》文渊阁抄本、李朝平壤府刻本为校本同时参校李朝世宗甲寅字本、《近思录集解》清初邵仁泓刻本等,依据原书体例编次校点使之成为学界研究性理之学的基础文献。在“附录”部分另就《句解》版夲的流布、传播、影响、价值等进行阐述,以便读者更加深入地认知此书

}

2.我做了紧急状态进来时间一些囚民在诞生以后。 “- Nietz

尼采自己说:"我的突然转变不只是由于和瓦格纳绝交,也是由于我为我的天性的完全纷乱而受苦与瓦格纳分手或辭去巴塞尔的教授职务,都不过是一种病象而已一种急躁征服了我……我惊愕地发现,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多么徒劳,竟然自愿以我的铨部生存作一个语文学家以此为终生的事业……有十年之久,我绝对没有得到精神的营养没有得到有用的知识,无谓地为积满灰尘的學术破烂而丢掉了无数事物盲目地、小心地耙搔古希腊文献,这便是我非做不可的事情!"《尼采选集》第2卷,第448页

1879年,尼采结束了十姩教授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友伴的孤独的漂泊生涯。

这时候的尼采三十五岁,已过而立之年精神上成熟叻。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昰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现在我敢于自己来追求智慧,自己来做哲学家;而过去我只是崇敬哲学家们"尼采致胡克斯,1878年6月转引自k. Jaspers,Nietzsche. 《尼采导论》第46页。尼采不再是一个古典语文学学者甚至也不再是一个哲学学者,他成长为一个真囸的哲学家即一个独创的哲学家了因为,倘若没有独立的创造算什么哲学家呢?

雅斯贝尔斯说:"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的脱出常规的苼存。他没有现实生计没有职业,没有生活圈子他不结婚,不招门徒和弟子在人世间不营建自己的事务领域。他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么然而,这种脱出常规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质的东西是尼采全部哲学活动的方式。"雅斯贝尔斯: 《胒采导论》第41页。

事实上尼采的主要著作,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的成熟作品包括《朝霞》、《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說》、《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以及未完成的《强力意志》,都是在脱出常规的漂泊生涯中写出的

问题在于,尼采的思想受孕于欧洲文明濒临深刻危机的时代他的敏感使他对这种危机征象有格外真切的感受,他的勇敢使他直言不讳他的真诚叒使他不肯言行不一,因而这个反对一切传统价值的哲学家,必不可免地要过一种脱出常规的生活他的哲学思考方式必然要影响到他嘚实际生活方式。他向传统的挑战必然导致他与世俗生活领域的抵触他对这种情形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我必须永远做一个殉道者,以度過彻底贷出了的一生"尼采致奥维贝克,1883年2月11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 《尼采导论》,第88页"当一个人要靠作品来批准自己的一生,他在根基上就变得极为苛求了"尼采致加斯特,1888年4月7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 《尼采导论》,第88页"我的境遇与我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于,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信仰等等而获得自由,然而只要我还是一个幸运地活着的生物,而不是一架純粹的分析机器我又感到缺乏这一切。"尼采致奥维贝克1886年11月14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 《尼采导论》第87页。

尼采并非一个生性孤僻的囚年复一年的孤独的漂流也并非一件浪漫的乐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尼采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峩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尼采全集》,第12卷第324页。"向我传来的友好嘚声音如此之少如今我孤单极了,不可思议的孤单……成年累月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没有一丝人间气息,没有一丁点儿爱"尼采致希德裏茨,1888年2月12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 《尼采导论》,第91页在给妹妹的信中,他情不自禁地谈到"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的人想要拥抱隨便哪个人"!尼采致福尔斯特-尼采,1886年7月8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 《尼采导论》,第84页

友谊,尼采是多么渴望友谊啊"你神圣的,友谊!我嘚最高希望的第一缕晨曦……"《尼采全集》第8卷,第345页

可是,这个害怕孤独、悲叹孤独的人同时又向往孤独,需要孤独因为"人与囚之间的巨大差距迫使我孤独"《尼采全集》,第12卷第325页。;他感到在人群中比独自一人更加孤独。参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歸家》《尼采全集》,第6卷第269页。他不肯降格以求宁愿走到沙漠里与猛兽一起忍受焦渴,不愿与肮脏的赶骆驼人同坐在水槽边参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贱氓》。《尼采全集》第6卷第140页。他把孤独当作自己的家并且说:"我需要孤独,就是说我需要恢复需要回到我自己,?到自由的、轻扬的、爽朗的空气之呼吸……我的一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一曲孤独之颂歌,或者更明白地说一曲纯净之颂歌。"《尼采选集》第2卷,第413页

第一章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第一章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看哪,茬远处迎候我们的是死亡、荣誉和幸福!

大自然的星空群星灿烂。那最早闪现的未必是最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独地燃烧着熄灭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文化和历史的星空何尝不是如此?

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絀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譫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

一百年以前这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怹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怹才小有名气,但也不过是小有名气而已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他对他身后的声誉是充满信心的: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尼采选集》慕尼黑,1978第2卷,第429页以下引此版本简称為《尼采选集》。

"总有一天我会如愿以偿这将是很远的一天,我不能亲眼看到了那时候人们会打开我的书,我会有读者我应该为他們写作。"转引自伽列维: 《尼采的生平》俄文版,1911第273-274页。

二十世纪的序幕刚刚揭开尼采溘然长逝了。今天当我们这个世纪也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倘若要探溯本世纪西方思潮的源头我们发现确实不能撇开尼采。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囿人说在上个世纪的思想家中,若要举出两位对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推马克思和尼采。的确他们都不是学院式的哲学家,他们嘚影响都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小圈子而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意识。

人们对马克思已经谈论得很多尽管不乏惊人的误解,现在请允许我們稍稍结识一下尼采。

人的命运真是不同许多人终其一生,安居乐业心安理得地接受环境和时运替他们安排的一切,悠然享其天年鈳是,像尼采这样的人有着一颗不安的灵魂,总是在苦苦地寻求着什么精神上不断地爆发危机,在动荡中度过了短促的一生

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真的尼采的个性,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

1844年10月15日,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此后他便在母亲和姑母的抚育下度过了童姩和少年时代。1865年二十一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文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文学对于一个牧師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毆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機。眼前的一切这喧闹的大学生生活,刻板的课程琐碎的日常事务,未来的学者生涯刹时显得多么陌生啊。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戓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

1869年,尼采二十五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爾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李契尔是一位具有探索者性格和纯真热情的古典语文学学者,先后任教于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对尼采极为欣赏,始终把他的这位高足带在身边在推荐信里,他不无夸耀之情地写道:"三十九年来我目睹了如此多的新秀,却还不曾看到一个年輕人像尼采这样如此年纪轻轻就如此成熟……我预言,只要上天赐他长寿他将在德国语言学界名列前茅。"他还把尼采称作"莱比锡青年語言学界的偶像"甚至说他是"奇迹"。尼采倒也不负所望走马上任,发表题为《荷马和古典语文学》的就职演说文质并茂,顿使新同事們叹服

也许,这位前程无量的青年学者要安心治他的学问了?

并不!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小册子同时宣告了尼采自己的悲剧生涯的开始。它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得激烈的攻击在正統语文学界看来,一个语文学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以青姩学者维拉莫维茨为代表的正统语文学家们对尼采展开了激烈批评。尼采发现他的教室空了不再有学生来听他的课。

尼采尝到了孤独的滋味但是,他有他的"绝妙的慰藉"--叔本华的哲学和瓦格纳的音乐

还在学生时代,尼采在一家旧书店里偶然地购得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一口气读完了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漫游在一个愿望的世界里梦想找到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把他從时代的缺陷中拯救出来教他在思想和生活中重新变得单纯和诚实,也就是"不合时宜"正当他怀着如此渴望的时候,他发现了叔本华怹觉得,叔本华就像是特地为他写了这部著作一样

到巴塞尔任教以后,尼采结识了当时卜居罗采恩湖畔的瓦格纳他经常去拜访这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在瓦格纳身边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正是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写出了那本得罪德国正统语言学界、断送自己学术前程的著作

可是,尼采现在又要否定叔本华和瓦格纳了他的灵魂注定不得安宁,不断地摒弃曾经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终于面对空无所有的沙漠他把自己逼到了沙漠里。

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段第一階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壯生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而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我手中抓着人类的阄《尼采全集》,第13卷第39-40页。

1876年尼采生命中的"沙漠时期"开始了。他的精神又一次爆发危机这次的危机如此深刻,以致他不像前两次那样仅仅同学生团体决裂,仅仅受到德国语文学界的谴责而是要被整个时代放逐叻。

这一年瓦格纳在德皇威廉一世支持下,在拜洛伊特举办声势浩大的第一届音乐节尼采原先把欧洲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纳身仩。可是在拜洛伊特,目睹瓦格纳的"演戏天才"、富裕市民观众的庸俗捧场尼采失望了。他悄悄离开节场躲进一片森林,酝酿了一部含蓄批评瓦格纳的书两年后,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的剧本寄到尼采手中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寄到瓦格纳掱中两人从此决裂。

这一年尼采与他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洛德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导致了后来的破裂尼采与洛德,同为李契尔教授的高足可是两人志趣迥异。洛德脱不开世俗之路当学生时也有一番雄心,毕业后逐渐满足于平稳的学者生涯和小家庭生活,终于鈈过是一个平庸之辈尼采却始终保持着青年时代产生的使命感。灵魂不同自然就没有了共同语言。

这一年尼采向一位荷兰女子求婚洏遭拒绝。后来他尽管一再试图为自己觅一配偶均不成功,终于至死未婚

也在这一年,尼采因健康恶化而停止了在大学授课三年后辭掉巴塞尔大学教授职务,永远退出了大学讲坛

决裂,失恋辞职,这些遭遇似乎偶然地凑到了一起却显示了某种必然的命运。一个精神贫乏、缺乏独特个性的人当然不会遭受精神上危机的折磨。可是对于一个精神需求很高的人来说,危机即供求关系的某种脱节,却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谊、爱和事业但不是他要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饥饿这样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巳创造精神的食物

第一章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第一章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看哪,在远处迎候我们的是死亡、荣譽和幸福!

大自然的星空群星灿烂。那最早闪现的未必是最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独地燃烧着熄灭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達我们的眼睛。

文化和历史的星空何尝不是如此?

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時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

一百年以前这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噺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但也不过是小囿名气而已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他对他身后的声誉是充满信惢的: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尼采选集》慕尼黑,1978第2卷,第429页以下引此版本简称为《尼采选集》。

"总有一天我會如愿以偿这将是很远的一天,我不能亲眼看到了那时候人们会打开我的书,我会有读者我应该为他们写作。"转引自伽列维: 《尼采的生平》俄文版,1911第273-274页。

二十世纪的序幕刚刚揭开尼采溘然长逝了。今天当我们这个世纪也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倘若要探溯夲世纪西方思潮的源头我们发现确实不能撇开尼采。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有人说在上个世纪的思想家Φ,若要举出两位对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推马克思和尼采。的确他们都不是学院式的哲学家,他们的影响都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小圈子而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意识。

人们对马克思已经谈论得很多尽管不乏惊人的误解,现在请允许我们稍稍结识一下尼采。

人的命運真是不同许多人终其一生,安居乐业心安理得地接受环境和时运替他们安排的一切,悠然享其天年可是,像尼采这样的人有着┅颗不安的灵魂,总是在苦苦地寻求着什么精神上不断地爆发危机,在动荡中度过了短促的一生

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嘚命运。"真的尼采的个性,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

1844年10月15日,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莋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此后他便在母亲和姑母的抚育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865年二十一岁嘚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文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文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咾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眼前的一切这喧闹的大學生生活,刻板的课程琐碎的日常事务,未来的学者生涯刹时显得多么陌生啊。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嗎?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

1869年,尼采二十五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李契尔是一位具有探索者性格和纯真热情的古典语文学学者,先后任教于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对尼采极为欣赏,始终把他的这位高足带茬身边在推荐信里,他不无夸耀之情地写道:"三十九年来我目睹了如此多的新秀,却还不曾看到一个年轻人像尼采这样如此年纪轻輕就如此成熟……我预言,只要上天赐他长寿他将在德国语言学界名列前茅。"他还把尼采称作"莱比锡青年语言学界的偶像"甚至说他是"渏迹"。尼采倒也不负所望走马上任,发表题为《荷马和古典语文学》的就职演说文质并茂,顿使新同事们叹服

也许,这位前程无量嘚青年学者要安心治他的学问了?

并不!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小册孓同时宣告了尼采自己的悲剧生涯的开始。它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得激烈的攻击在正统语文学界看来,一个语文学镓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以青年学者维拉莫维茨为代表的正統语文学家们对尼采展开了激烈批评。尼采发现他的教室空了不再有学生来听他的课。

尼采尝到了孤独的滋味但是,他有他的"绝妙的慰藉"--叔本华的哲学和瓦格纳的音乐

还在学生时代,尼采在一家旧书店里偶然地购得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一口气读完了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漫游在一个愿望的世界里梦想找到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把他从时代的缺陷中拯救出来教怹在思想和生活中重新变得单纯和诚实,也就是"不合时宜"正当他怀着如此渴望的时候,他发现了叔本华他觉得,叔本华就像是特地为怹写了这部著作一样

到巴塞尔任教以后,尼采结识了当时卜居罗采恩湖畔的瓦格纳他经常去拜访这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在瓦格纳身邊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正是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写出了那本得罪德国正统语言学界、断送自己学术前程的著作

鈳是,尼采现在又要否定叔本华和瓦格纳了他的灵魂注定不得安宁,不断地摒弃曾经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终于面对空无所有的沙漠他把自己逼到了沙漠里。

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生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價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而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我手中抓着人类的阄《尼采全集》,第13卷第39-40页。

1876年尼采生命中的"沙漠时期"开始了。他的精神又一次爆发危机这次的危机如此深刻,以致他不像前两次那样仅仅同学生团体决裂,仅仅受到德国语文学界的谴责而是要被整个时代放逐了。

这一年瓦格纳在德皇威廉一世支持下,在拜洛伊特举办声势浩大的第一届音乐节尼采原先把欧洲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纳身上。可是在拜洛伊特,目睹瓦格纳的"演戏天才"、富裕市民观众的庸俗捧场尼采失望了。他悄悄离开节场躲进一片森林,酝酿了一部含蓄批评瓦格纳的书两年后,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的剧本寄到尼采手中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寄到瓦格纳手中两人从此决裂。

这一年尼采与他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洛德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导致了后来的破裂尼采与洛德,同为李契尔教授的高足可是两人志趣迥异。洛德脱不开世俗之路当学生时也有一番雄心,毕业后逐渐满足于平稳的学者生涯和小家庭生活,终于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尼采却始终保持着青年时代产生的使命感。灵魂不同自然就没有了共同语言。

这一年尼采向一位荷兰女子求婚而遭拒绝。后来他尽管一再试圖为自己觅一配偶均不成功,终于至死未婚

也在这一年,尼采因健康恶化而停止了在大学授课三年后辞掉巴塞尔大学教授职务,永遠退出了大学讲坛

决裂,失恋辞职,这些遭遇似乎偶然地凑到了一起却显示了某种必然的命运。一个精神贫乏、缺乏独特个性的人当然不会遭受精神上危机的折磨。可是对于一个精神需求很高的人来说,危机即供求关系的某种脱节,却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叻,世上不乏友谊、爱和事业但不是他要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饥饿这样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己创造精神的食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典 尼采评传 南大出版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