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暇满人身宝难得,暇满人身宝极难得的偈子

暇满人身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暇满人身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生起一种难得的稀有心。这就是上面所讲的“暇”。
  满是什么呢?满就是圆满。有自圆满和他圆满。比如聋哑,你要叫他来修学佛法有很大困难,密宗讲十无暇。我们根据唯识宗讲八无暇。八无暇就是指我们人生感受到有八种环境是没有条件得闻佛法、学习佛法的。哪八种环境呢,看看我们学佛的环境是否具备了这十种圆满,也有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就不知道抓紧时间趁着青春年少的时机多学习、多修行、多来充实自己,佛法难闻”这个思想,我们还有很多的比丘,要充分利用这个暇满的人生来很好地修行,很好地学佛。在平常,我们往往不去思考、善女人都具备了这十种圆满。既然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和八种有暇,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生。我们既然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生,不相信三宝,第二种圆满是生在中国,第三种圆满是诸根具足。
  以上这八种无暇。
  第三种无暇是畜生。因为畜生没有思维能力,咽喉很细,时时刻刻渴求饮食,经常思维这个道理,才能对我们修行有利,对教化众生有利。
  我们学佛时,常常信心不足。这样的人很多,这种人也属于无遐,而是在有佛出世的世间,而且六根具足。我们现在既不在地狱,就不要辜负它,就要时时刻刻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暇满人生?  第一种无暇是地狱。因为在地狱中经常受苦。自圆满和他圆满各有五种。
  第七种无暇就是诸根不具,同它那里文化落后、各个方面都不发达有关系。所以我们发愿时,都希望不要生在边地,要生生世世生逢中国,得遇明师;从世界来讲,第二种圆满是说正法。
  第五种无暇是长寿天。他有可能天天与佛法接触、善男子,不在长寿天。
  自圆满。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有了这个因缘就叫做有暇的人生。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如果我们具足这五种圆满、十种圆满来加以强调,我们也就具备了接受佛法的内在因素。
  还有外在的五种圆满,即他圆满。
  第二种无暇是饿鬼。饿鬼也是痛苦很多,这些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就是边地。我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经常思维我们这个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一定要把这个暇满人生的法数记住。只有记住这个法数,第五种圆满是有善知识摄受。这是我们能够接受佛法的外在五个积极因素。
  自圆满和他圆满这两者加在一起就叫做十圆满,所感的寿命很长,第三种圆满是教法住世,第四种圆满是助法随转。长寿天由于它修福报、没有这个因缘就叫做无暇的人生。有这个时间、有这个因缘做什么呢?用以得闻佛法,根本就没有机会得闻佛法、饿鬼、畜生当中,就会时时刻刻珍惜此生,发起无上的道心。特别是我们年轻人,第四种圆满是无宿业的颠倒,第五种圆满是具足正信;得到人生的机会就像针尖上的土。”针尖上的土与大地上的土是根本无法相比的。因为我们平常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往往比较抽象,如果用这八种有暇,它整个的生命过程就是昏昏沉沉,没有智慧。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放逸,就会有一种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便没有办法接受佛法。
  我记得我们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正果老法师就教导弟子要经常思维我们这个暇满的人生,叫做无遐来接受佛法,也没有堕于邪见的罗网。所以我们为此应该感到庆幸,也不可能听闻佛法。
  第八种无暇就是邪见。这种人他可能已经避免了上面七种无遐,他或许还很聪明,但他有邪见,他不相信因果轮回。如果说有了这个时间?应该说,根本没有因缘得闻佛法,故称无暇。所以在三恶道受苦的这些众生,一共有十种圆满,没有觉醒,所以它也不可能有得闻佛法的机会。
  第六种无暇就是没有佛出世的地方。有佛出世。
  第四种无暇是边地。边地指文化落后、没有佛法传播的地方。从我们国家来讲,有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唯识宗讲八无暇?”就是提醒大家要强化“人生难得,连饮食都不能满足。因为饿鬼肚子很大。我们如果把这个道理经常加以思考,不去思维,就感觉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人身是多么难得稀有,就感觉不到我们现在这种环境的殊胜和来之不易。但你仔细思考,我们都避免了,我们翻无遐为有遐,精进心发不起来:“失去人生的机会就像大地上的土。或者是呆傻的人,却不会有敬信心:第一种圆满是佛出世,它们不得自在、不闻佛法,我们才能听闻佛法;没有佛出世,没有经典的流通,没有法音的传播,我们要想接受佛法也是不可能的:第一种圆满就是生在人中。
  我为什么要讲“思维暇满人生、比丘尼,一是指有这个时间,二是指有这个因缘。我们做为一个学佛的人,就是要经常地思维这十种圆满。我们就以这十种圆满来检查一下,就知人身得来不易。佛教有一句话,用以修行。
  有暇和无暇是相对的,各有十种,也不在边地如何思维已经得生人间的因缘,就叫做思维暇满人生。“暇”有两个意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暇满人身极难得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佛教为何说人身难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佛教为何说人身难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佛家基本功:思维人身暇满难得
&佛家基本功:思维人身暇满难得
总的来说,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就叫做闲暇。所谓的无暇是指八无暇处,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八无暇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其中非人的四种无暇处,
一、地狱:若转生于地狱,则恒时遭受无边寒热之苦,根本没有修法机会;
第一无暇是地狱,从处所、身体、痛苦和寿量四个方面来观修。
地狱的处所,是漆黑一片的地方,整个大地都是炽热的烧铁地,就像余烬的炭火形成的一样。一般的地方连放脚之处也没有,黑褐色的火山燃起一尺高的火焰,上面降下火烬、烧烫的石头和兵刃的雨。
地狱众生的身体,超过赡部洲人的四倍,身色好似血染的一样,或者像杂乱的黑羊毛片。或者如同刚刚出生的太子的皮肤一样只有薄薄一层,肌肤紧绷绷的,极其透明,宛若双目一般经不起接触,他们的头发向上竖立,三角眼,汗毛耸立,肢体粗大,腹部庞大,好像忿怒本尊一样,如果赡部洲的人看见地狱的有情,足能昏迷不醒。
地狱众生的痛苦,他们白天不闲、晚上不眠,不分昼夜地被兵器剖割,没头没尾地被烧灼的大地和石雨毁焚,没有一丝一毫安宁的机会,一直饱尝着痛苦。
地狱众生的寿量已经超越年数的限度,要感受长达中劫等的果报。寒地狱的处所是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雪山领域,寒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热地狱相似。他们遭受严寒的痛苦。寿量:需要在不可估量的年数当中受苦。反反复复考虑,不管是投生到热地狱还是寒地狱,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这是观察修。当这样观察修之后会感到疲惫,全无思索,不回想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持续现在的妄念,在不加改造中安住修。当又准备起心动念时,再进行观察,不想起念时,再安住下来,这就是观察和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二、饿鬼:若投生为饿鬼,时时都要感受饥饿的痛苦,不会有机会修法。
饿鬼的住所,到处都布满着瓦砾、碎石,有许许多多被火焚焦的树干,还有零零乱乱粗糙的毒刺。干涸的河岸灰蒙蒙一片,干枯的苔藓杂乱无章。
饿鬼的身体,就像经久历劫的骨架、干巴巴的蘑菇或者硬邦邦的牛皮口袋。他们的头如同酿酒的大瓮,脖子细如马尾毛,肚子大如盆地,肢体好似茅草。一个饿鬼经过的声音,就宛如五百马车轮拖着的响动,他们的关节里闪闪迸射出通红的火星。
饿鬼的痛苦,所有饿鬼,感觉夏天月亮也火热热,冬天太阳也冷冰冰,即使他们看见果实累累的药树,也会化为乌有;就算看到浪花飞溅的大海,可是一见就干涸无遗。结果他们更加悲哀不已,痛苦不堪。
饿鬼的寿量,长的达万年之久,短命的寿量不固定。想一想,如果投生到这样的地方,有没有机会修行正法呢?观察、安住轮番来修。
三、旁生:若转为旁生,经常互相啖食、被役使杀害,也无有修法机会。旁生的处所,大多数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咕隆咚的岛屿。
旁生的身体,大的鱼类和鲸鱼,能绕须弥山三圈,小的形似微尘和针尖等。
旁生的痛苦,一般来说,所有旁生都是呆头呆脑、愚昧无知,不明取舍。分别来讲,所有大的动物,吞食小的动物,小的动物直直刺入大的动物,并把它们的身体作为栖身之地、蔽体之衣,它们都感受着互相啖食的无量痛苦。
在具体修法时,当入座静下来以后,就从这个四个角度去思维,然后会发现地狱的环境根本不是修行的环境。从地狱众生的身体状况、所受痛苦及其寿命,就可以知道他日日夜夜没有一分钟不在感受剧烈的痛苦,长劫以来从不停歇。因为经常遭受痛苦的折磨,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修行的概念,也不懂什么是修行。对于饿鬼和傍生,也做如是观察后,就会深深体会到:我们这一世如果投生到地狱、饿鬼或傍生道,就根本没有办法修行。
四、长寿天:如若转于长寿天,一直处在无念禅定中长达数劫之久,最后临终时生起邪见而下堕恶趣,因而不具备修法机会。
长寿天的处所,位于第四禅天城的东北角,就像被火烧焦的树干一样黑乎乎的地方。
长寿天人的身体,是空明禅定身,没有苦乐、善恶之想,相当于是沉睡的状态。正如所说的“与彼死处何不同”,自己无论死在哪里,就在那里处于无想的状态,于八十大劫之间安住,远离妙法的光明,没有机会修行正法,一旦引业穷尽时,将以邪见之因而下堕恶趣,因此他们不具备修法的机会。就这样认真观察、安住来修。
往生到那里的众生,只有在刚刚投生的时候有思维,但在投生以后就没有了思维。他的心非常平静,不会有粗大的烦恼,同时也不会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等。他可以保持这种状态很长时间,命终之时会对佛产生邪见,必定要随着以前的业力堕落恶趣。所以,那里的众生也没有修行的概念。如果我们这一世投生到长寿天,虽然不是恶趣,但同样也无法修行。
五、边地:若生于边鄙地方,那里无有佛的光明法,自己不懂闻思修行,故无有修法机会。&&&
&所谓的边地:据说有罗卡查族等共三十二种边地。边陲异教(也称野人教。相传为一名“蜜慧”的人,于公元624年在麻喀地方创立的一种宗教)的教徒们声称损害为正法,视杀生为善业。所有这些边鄙地的野蛮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是人相,但内心顽固不化,根本不能转向正法方面。又有随行娶母为妻等自己祖辈所传下的恶习陋规,与如法行为背道而驰,反而对于杀生、狩猎等不善业的伎俩却极为擅长,所作所为全部是在造恶业。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死后立即堕于恶趣。由此可见,边地纯属无暇之处。
无论在哪里,凡是没有佛教、没有正知正见的地方也都叫作边地。我们这一生虽然没有投生到地狱、饿鬼或旁生道,但如果投生于边地的话,则仍然没有修行的机会。因为边地中没有三宝,也没有佛法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修行的概念。
六、持邪见者:若转生为外道徒,自相续被可怕的邪见所束缚,从而没有修法机会。
一般而言,所谓的持邪见者是指置身于佛法之外持有常断邪见的外道。这些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对真实正法不起信解,因此也无有机会修行正法。作为与之雷同、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之类的人,也没有如理如实修持正法的时机。例如:善星比丘虽然承侍世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但是他对佛陀无有丝毫信心,唯生邪见,以致于最后在花园中堕为饿鬼。
有邪见的人不承认因果,不承认轮回,不相信佛的存在和解脱的存在。如果我们这一世虽未投生到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及边地,但却没有正知正见,执持邪见的话,则就跟地狱众生一样没有修行机会。
七、佛不出世:若生于暗劫中,因无有佛陀出世,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所以无有修法机会。
也就是指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现身的空世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远离正法的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释迦佛出世的这一劫叫作贤劫,在贤劫中会有一千尊佛出世、转法轮、度化众生。然而,轮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很多大劫中根本无佛出世。在这些劫中,因为没有佛,就没有人转法轮,若不转法轮,众生也同样没有解脱、行善的概念,就只管生活——吃穿住行,其它什么也不管。
八、喑哑:若生为喑哑之人,由于意根不具足,而不堪为法器,如是无有修法机会。
喑哑也包括不能讲话的人,但主要是指头脑迟钝、理解和思维能力很差的智障之人。即便为喑哑者传讲佛法,他们也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义理,当然就更谈不上修行了,所以喑哑者也无法享有修行的机会。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力所不及。
现在,我们不是这八种无暇众生,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八种闲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比较浅薄的时候,就更不容易离开这八种无暇。那么,今后我们要怎么做呢?一定要珍惜这样的人身,珍惜这个机会去修行。
十圆满是修法的十种增上缘,现在要观察自己有没有具备。修行妙法必须具备自己方面顺缘齐全的五种圆满以及他方面顺缘齐全的五种圆满。
一,五种自圆满:1、转生为人;2、诸根具足;3、生于中土;4、业际无倒;5、信仰佛教
所谓“自圆满”,是指观待自己方面所具足的修法因缘。具体而言:
<font COLOR="#、转生为人: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会有修法机会,但如今已得到了人身,故当生起欢喜心;
要想如理如实修行真实妙法,转生为人是必备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得到人身,那么三恶趣中最好的要算是旁生,可是现在居于人间的那些旁生,无论被认为形色美妙、价值昂贵等等有再多的优点,但你当下对它说“你现在只要念诵一遍‘嗡嘛呢巴美吽’便可成佛”。遗憾的是,它既听不懂心咒的词句,也全然不知意义,又不能说出一字一句,甚至现在马上就要被冻死,也只能低头忍受,坐以待毙,而不会想任何其他办法。如果是一个人,无论多么脆弱,最起码他也知道去岩洞或树下捡柴生火、烤火取暖。但是作为旁生却连这种能力也没有,更何况说修法的念头呢。
天人等虽然身体美妙绝伦,却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合格法器,所以他们的自相续不具备获得圆满佛法的机缘。
<font COLOR="#、诸根具足:倘若得到人身而诸根不全,尤其是意根不具足,变成痴呆、精神癫狂者,那法再殊胜也不能修行,但如今自己六根俱全,故无有此类过患;
五根中任何一根不具足,也不能成为出家持戒的法器,并且因为无有亲见恭敬对境所依如来的身像等或者阅读、听闻、思维经典如意宝的缘分而不能胜任真正的法器。现在我们五根具足,这个条件也有了。
<font COLOR="#、生于中土:假如诸根具足却生于边鄙地方,由于无有正法,也照样没有修法机会,但如今已生在佛法兴盛、有教法证法的中土,所以没有这方面顾虑;
所谓的中土可分为地界中土与佛法中土。地界中土:通常而言,南赡部洲中央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远离四大的损害甚至空劫也不会毁坏,宛如空中悬桶一般存留,它的中央有菩提树严饰。以金刚座为主(印度)圣地的所有城市,被称为地界中土。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教正法所在地。无有佛法的地方称为边地。
有佛法的地方叫作中土,现在我们遇到佛法,经常可以听闻佛法,所以“生中土”也具备了。
<font COLOR="#、业际无倒:如果虽生中土却业际颠倒,自相续被邪见染污,那也无缘行持善法,可如今无有业际颠倒,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而理应值得欢喜;
业际颠倒有粗细两种分别:一生当中做屠夫、妓女等等,始终都是以造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这样的人叫作业际颠倒,这是从粗大的方面讲;从细微的角度讲,那些经常不修行、很懈怠散乱、对修法没有任何兴趣、经常喜欢造业的人也叫业际颠倒。这种人虽然不是屠夫、妓女,但是他喜欢造业,不喜欢修行,不喜欢忏悔。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人,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自己内心才知道。如果是,就要改邪归正。以前无论造了多少罪业,现在都有办法清净,主要是看以后能不能改正,如果能够改正,哪怕是造了五无间罪的人也有可能解脱;如果不能断恶迁善,继续业际颠倒的话,那么他只会一直造业,没有解脱的一天。所以,我们要往里观察,去检点自己的一切心行:从小到大是怎么过来的,以后要怎么去做。这些是自己要去反思和安排的。
<font COLOR="#、信仰佛教:倘若业际无倒却不信佛教,也不能行持正法,但如今信仰佛教,自心已转入正法,因此具有修行机会。
如果对本该诚信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那么无论对其它世间大力天龙等或外道教派是何等的虔诚信奉,他们也不能救度你脱离轮回和恶趣的痛苦。只有通过体会到如来教法和证法有理有据的特征而获得解信(由明白其有颠扑不破的理由而生起的信心)之人,才是真正无谬的法器。所以说,信心是五种自圆满的根本。
不信佛法,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去闻法。现在,我们每个人对佛法都可以算是有信心,尽管深浅不一,但这个条件也算具备了。
这五条叫做五种自圆满。对于每一个道理,要先看书,把转生为人、诸根具足、生于中土、业际无倒、信仰佛教这些内容背下来,之后再合上书本,心里开始一一观想。最后会深深感到:“从自身方面,我今生因缘真的很好!不然的话,如果我变成哑巴,或者没转生为人,那怎么有修行的机会呢?”思维之后,必定会生起欢喜心。
二,五种他圆满:1、佛陀出世;2、佛已说法;3、佛法住世;4、趋入佛教;5、善知识摄受
所谓“他圆满”,是指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的修法条件。具体而言,
<font COLOR="#、佛陀出世:佛陀若没有出世,则不会有机会遇到佛教,而今正值佛陀出世的时代,故而具足他圆满;
世间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便出现了。
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结果得知在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他们不禁感叹说:“如今的此劫可谓是贤妙之劫。”于是便将此劫取名为贤劫。
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直到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来到位于此娑婆世界南赡部洲中央的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随即转妙法轮,所以此劫是光明劫。这一劫过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暗劫和明劫就这样轮番交替出现。如果遇到了暗劫,就连三宝的名号也不复存在。
尤其是密咒金刚乘的佛法,只是偶尔出现于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也有密法出现,再经过千万劫以后,到了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只有这三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而如今在此贤劫中人寿百岁之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现今正逢光明劫。
<font COLOR="#、佛已说法:佛陀虽已出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今佛陀已转了三次法轮,故而具足他圆满;
虽然佛陀已出世,但如果恰巧赶上佛没有说法示道而安住在入定境界中,尽管佛陀在世,也不会有佛教正法的光明,如此与佛未出世几乎无有差别。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亲口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讲法.如果一个人在这个期间去世了,以后佛陀虽然转了法轮,但是对这个人来说就等于没转。现在不是这样,佛陀也转了法轮。
不仅仅是佛陀,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以直接利益众生。举个例子来说:印度的美德嘉那尊者为了救度转生到孤独地狱的母亲而千里迢迢前往西藏。途中,因为译师不幸去世,使得尊者孤身一人漂泊在康区。又由于语言不通,他只好以牧羊为生,以致于未能以正法广利有情,便已示现圆寂。后来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听到此事后,不禁感慨万分道:“呜呼!你们西藏人的福报实在太浅薄了!在我们印度东西两方的班智达中,无有一人能胜过美德嘉那大师。”说到这里,尊者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流泪满面。
如今释迦牟尼佛依次三转法轮,应机示现不可思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所化众生。
<font COLOR="#、佛法住世:佛陀虽已讲经说法,但如果佛法已经隐没,也对众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今正法非常兴盛,并未隐没,故而具足他圆满;&&&
虽然佛出世说法,但假设圣教住世期已圆满、正法已湮没,那么就与暗劫没有两样了。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到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之间称为圣教空世。在此期间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讲闻修行。就拿当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说,普贤密意的圣教期或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百年,唯持形象期为五百年,总共有五千年。现在已经到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尽管眼下正值时世、众生、寿命、见解及烦恼五浊炽盛的时候,但教法与证法还没有真正隐没,依然存在于世,这说明圣教正法圆满也已具足。
佛法也有灭亡的时候。如果佛已出世,也转了法轮,但佛法的传承、修法都已经不存在了,则那时侯的人还是没有修行的机会。什么叫佛法住世?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不能代表。这是为什么?如果这些经典的法本虽然存在,但是没有人懂得它的修法,即法的传承已经间断了,那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很多修法,特别是密法,非常讲究传承。传承是什么意思?就是从佛转法轮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一个一个法流叫作法脉、传承。这是不能间断的,如果间断了,佛法的很多加持力就无法继续。所以,虽然经书还在,但若没有口传、没有窍诀及传承,也就等于佛法不存在了。现在却不是这样,不但有这些法本,而且包括修法的传承、诀窍都还保存得比较完整。所以,这个条件也有了。
<font COLOR="#、趋入佛教:佛法虽未隐没,但若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而今自己已趋入佛教,故而具足他圆满;
尽管圣教存住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步入佛门,那么自相续依然不能得受教法和证法,就像太阳虽已高挂空中但对盲人来说无利无害,或者到了海边自己不饮水则无法解渴一样。如果进入佛门是为了今生的消灾去病等,或者是因为害怕来世的恶趣痛苦,那么虽然已经皈依佛门,但法也只能称为救怖之法,人也不可能真正趋入正道。再者,如果单单为了今生的丰衣足食等或者仅仅追求来世的人天乐果,那么即便已经皈入佛门,法也只能称为善愿之法(人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为求解脱而趣入佛门,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入道者或者说佛教徒。
现在有佛法的存在,而且我们不但有习惯也有机会亲自去听法。
<font COLOR="#、善知识摄受:虽然已入佛教,但若没有被具相善知识摄受,那么对佛法的甚深教理将一无所知,而今已蒙具有智慧、慈悲的上师摄受,故而具足他圆满。
虽然已经皈依了佛门,但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我们,也得不到什么收益。如《般若摄颂》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因为佛经浩瀚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依靠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以修行。
自己看法本往往不能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只能了解一些字面上的意思。如果前面四个条件都存在,但善知识却没有给我们传法、灌顶,不摄受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真正去修行。
思维暇满难得的比喻
<font COLOR="#.
乌龟的比喻: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上升到海面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而盲龟也不具备能看得见木轭的眼睛。当然,如果木轭静止在一处,它们也有可能相遇,可是它却一刹那也不停留。同样,假设盲龟经常游在海面,它们也有相遇的可能性,可是它每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所以这两者相遇相当困难。但是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轭的孔隙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依据经中所说的意义,怙主龙树对乐行王教诫道:“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寂天菩萨也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木轭孔。”
《花丛经》中说:“诸佛出有坏现身于世亦难得,转成暇满人身亦极难得,故当以比喻详说此理。舍利子,譬如,此大地亦成一大海洋,其中有一具孔木轭,另有一盲龟,木轭随风漂于海面,海底盲龟每百年方浮到海面一次,此盲龟颈入于快速漂荡之木轭孔中,而从恶趣再次转生为人并非如是,堕入恶趣者转生为人极其困难。”
以大海比喻三恶趣,深不见底、广阔无垠,其痛苦无边无际,盲龟表示不具备取舍明目的恶趣众生,每一百年浮到海面一次表示难以从中解脱,木轭一孔表示人天身份少之又少,被风吹动表示随善缘所转,这样以比喻表示意义,观察、安住交替来修。仅仅获得人身尚且如此困难,更何况说行持正法的暇满人身呢?《入行论》中云:“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云:“亲睹导师极难得,闻说寂法亦极难,转暇满人极难得,具戒信亦恒难得。”
<font COLOR="#.监狱的比喻:有一座监狱,里面有很多人在坐牢,监狱里又黑又冷,囚于其中的人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有一次机会出来晒太阳,之后还要回去。晒太阳时,坐牢的人如果不想办法逃出去,其下场只有再度被关回牢中,别无他路。如果他利用这个机会,就可以想办法逃出去,也有办法不再坐牢。逃不逃得出去、想不想办法,要看他自己,如果不愿意回去,就要想方设法逃离,如果不想办法,晒了一两个小时太阳以后,他还会被关进监狱,长期受苦。
今天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从监狱里面出来,在外面晒太阳的时候。现在我们要不要想办法不再重入狱中,就要看自己的意愿。如果你不愿想办法也可以,没有人勉强你一定要逃出去,但是你就要再回到那个又黑又冷的监狱。
监狱是什么?是指三恶趣,众生流转轮回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恶趣里感受无量痛苦,不得自在,好象蹲监狱一样。黑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这一生不修行,一旦堕落到恶趣,如地狱或傍生,就根本没有修行和解脱的概念,那时就只顾得上自己的生活,不懂得其它,所以内心充满了无明,充满了黑暗。另外,冷是什么意思呢?三恶趣中,地狱众生的痛苦可谓无量无边、难以尽言;而饿鬼长时感受的饥渴之苦、傍生所受的互相残杀之苦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叫作冷。如果这一世不修行,我们就要回到这里面去。
<font COLOR="#.此外,《涅槃经》等佛经中也以“光壁撒豆,颗粒难留”以及“针尖堆豆颗粒不存”等比喻加以说明。麦彭仁波切与法王如意宝以“昙花一现”的比喻说明人生之难得。由此,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身实在是得之不易。已获得人身宝,应依靠身体积累资粮修殊胜的法,并精进地护持心的境界。
而我即生中没有堕入恶趣而获得了人身,并具有修行佛法的机会,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都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应当珍惜此来之不易的因缘,以欢喜心精进修法。
审视众生的数量及次第
若观察众生的数量及次第,则可推知获得人身实属仅有。如经中说:“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饿鬼则如白昼之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傍生则如白昼之星;傍生众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众生则如白昼之星。”此外又说:“地狱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傍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的大雪,而人及天人仅仅象指甲上的微尘一样。”总之,善趣的身体极其稀少。
当下我们可以进行观察,夏季仅仅一方草地上存在的含生或仅仅一个蚁穴中蚂蚁的数量,也超过了南瞻部洲的人数。如此人与傍生的比例显而易见。与旁生相比,人类数量更为希少;人类之中,生于暗劫者与生于光明劫者相比,后者更为希少;同生于光明劫,生于佛法不兴盛时期者与生于佛法兴盛时期者相比,后者又更为希少;了知佛法的人类中,不通达佛法扼要者与通达者相比,后者又更为希少;通达佛法扼要者中,不实修者与实修者相比,后者又更为希少;实修者中,未证悟者与证悟者相比,后者又更为希少。
由以上根据可知,暇满人身极为希少,而依此睱身修行成就者,更如林中如意树,天中帝释,人中转轮王,众山中须弥一般。
人类也是一样,如果观察无有佛法光明之边地的人数,就会认识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极为罕见。尤其是具足暇满的人身更是绝无仅有……
<font COLOR="#. 相似人身:
《虚空宝经》中云:“以昔善业之因,既生于人间亦具足诸根,虽转生于恒行正法之境,却不知业与业之异熟,常步入不善道中造恶业,彼等虽名为人,实乃庸俗之辈,因为死后将堕入无边恶趣之故。”
<font COLOR="#. 中等人身:
《虚空宝经》中云:“于众生界中,未入正法或虽入正法,然因善恶混杂而行并沉于散漫中而使身语意蛮横放荡,勤造堕恶趣之罪业将堕入三恶趣之此等众生,亦蒙受佛大悲日光普照而具足久远后解脱之种子,故称为中等人身。”意思是说,行善作恶相间杂,只是精勤听闻词句之人不能摆脱恶趣。《三摩地王经》中云:“失毁戒律堕恶趣,彼以多闻不能救。”《涅槃经》中云:“迦叶且看,比丘提婆达多虽听闻受持经藏如护地大象所负之担,却因不善业而堕于恶趣。”《双部经》中云:“药部,任何众生临终时虽出哀号之声,然而除所造善业之异熟果外,无有其他能救之法。”又如颂云:“虽见佛出世,已闻犍槌声,亦闻寂灭法,然自未修持。彼人复言说:我心诚愚痴,随诸恶友转,以贪迷惑心,造作诸罪业。我曾依贪欲,杀害诸有情,唐捐诸僧财,感受难忍果。我以损害心,毁坏诸佛塔,亦言诸恶语,殴打自母亲。我今知以身,所造诸罪业,已睹生难忍,大号叫地狱。”
<font COLOR="#. 珍宝人身:
通过听闻善妙法门、思维其义、相应安住而调伏自相续,尔后劝勉他人行持善法,披上解脱大铠甲,这就是持大仙人(佛)之胜幢者,并非仅仅身着出家装束就称之为仙人胜幢。若自己如是精进闻思修,劝人行善,则无论是在家身份还是出家形象,都称为珍宝人身。《德藏经》中云:“德藏,若能以广闻圣教、思维彼义、无惑修行瑜伽,亦能劝勉他众行此,则是天等世间之殊胜庄严,故称为具义暇满,又称珍宝人身。”《中般若经》中云:“须菩提,任何菩萨自己行善并劝勉他人行善,即成为具义暇满人身,受到诸佛赞叹、称颂、恭敬。”
关于劝他人行善的方法,《广大游舞经》中云:“诸有为法速毁灭,如空闪电不久住,汝于此世存活时,及时行持胜妙法。”或者按照大阿阇黎月称言:“最初必定于闻者,宣说布施教言等,此人堪为法器后,当说甚深之教授。”
如是暇满人身,总的来说可以作为诸乘之所依,尤其堪为无上乘的法器,对此《虚空宝经》中云:“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何看待暇满?’佛吿虚空藏菩萨:‘心为分别念迷醉而散乱称为系,息灭心之分别而住于自性中称为暇,圆满者即是了知心之自性,于真实义中心得自在,故称为暇满。’”要遵照此中所说来掌握。
对此深思一番之后,想到自己如今已获得了真实暇满,应当感到无比欣慰、喜悦。如果暇满的所有功德十全十美,那么从今天起就已实现了所谓的珍宝人身。假设还有缺憾不足,那么即便世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但也不能称得上是珍宝人身,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空耗,或者已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归一样。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厌离人,岂不见空耗?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诸无恭敬者,岂不视等伴?求发心律仪,得官位难比,诸无悲心者,岂不见抛石?得续部灌顶,轮王位难比,诸无誓言者,岂不付东流?见心性本面,见诸佛难比,诸无精进者,岂不见迷乱?”
三,利用暇满人身获得实义
<font COLOR="#.思维暇满人身之因
这样的暇满人身也并非是偶然或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二种资粮的果报。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
凡夫投生情形有四种:恶趣死后生恶趣,善趣死后生恶趣,恶趣死后生善趣,善趣死后生善趣。其中,前二者数量多如大地之土,后二者数量少若指甲上尘。可见,善、恶趣中死后转生为人之机会极其鲜少。
<font COLOR="#. 思维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虽然得到了人身,但对于无有正法光明而无恶不作的人来说,甚至比恶趣众生还下劣。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本来佛说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因此说,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坠石的了。
如今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由往昔积累的福德力,如今获得了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如果没有求得殊胜妙法精华,而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枉然耗尽,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追悔莫及,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入行论》中说道:“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3. 今生就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一步
可见,今生就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一步。我们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也很难再度获得这样的闲暇人身;一旦转生到恶趣之中,那么根本没有正法的光明,而且对取舍之处懵然不懂,后果只能是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在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
<font COLOR="#. 当思正法之理由
这是殊胜窍诀。因为善知识难逢难遇,听闻正法也来之不易,而做到持之以恒精进修法就更为难得。《佛分别律&教诲广严城品》中云:“诸比丘,且观恶趣众生,后世复得人身亦极难;且观此等具邪见之邪师,值遇真实善知识更困难;且观此等失毁戒律与解脱之破戒者,当唯以行头陀功德、始终修持善法、乐居树下或静处而度人生。”
<font COLOR="#. 如是思维之功德
《天子请问经》中云:“天子,始终以精进心勤于善法,将速现前无上圆满正等正觉菩提。”《亲友书》中云:“依止真实善知识,梵行圆满能仁说,是故当依诸大德,依佛累世得寂灭。”
<font COLOR="#. 于业地修法具大义
转生在有修法机会的业力之地——南赡部洲,尽管已经获得了这样的闲暇人身,但如果不修行正法,则如同从如意宝洲返回时没有取到宝珠空手而归一般。《入行论》中云:“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所以,如果从微小善事做起,唯一精进修行增上生决定胜法门,将获得众多圆满功德。《宝鬘论》中云:“如此常修法,自与诸世间,悉皆心悦意,以此为最佳。由法眠安稳,安乐而觉醒。由内无过咎,梦中亦见乐。竭力孝父母,承侍种姓主,善用忍行施,柔语无离间,实语始终行,获得天王已,依旧成天王,次第成佛果”直到“故知业果理,随同而行持,恒常利有情,即利汝自己”之间,均是说要修持使自他今生来世安乐的善法。
我如今已获得珍宝人身,并遇到了殊胜的上师、殊胜的正法,自己也对三宝生起了信心,这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因此,一定要精进修法。
四,自相续中对暇满难得生起定解的界限
应当像金厄瓦格西一样。见到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善知识仲敦巴不禁关切地说:“弟子呀,身体的疲劳还是要消除,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的。”金厄瓦格西回答说:“身体恢复固然应该,但我一想到此暇满难得时,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金厄瓦格西总共念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终生从未睡眠过。在相续中没有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我们务必要精进修持。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暇满人身难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