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男朋友说他父母年轻的时候梦幻体力活力最佳使用干多了,现在总是腰腿疼,我想给他们准备点点缓解疼痛的药物,有什么推

您当前的位置:
京市行业图说
数量:0 来源:《江苏地方志》
&&&&&& &【卖元宵】
&&&&&&&& 元宵是元宵节时守夜的点心,是节日的特色食品。后来演变为日常生活中民众喜爱的小吃。民国时,南京城卖元宵的摊担随处可见,到处游走,边走边买。城南深街小巷听到&笃笃&的梆子声,就知道卖元宵的担子来了。那时,元宵的品种不断翻新,多种多样。大元宵最出名的是四喜元宵:肉馅、豆沙馅、玟瑰糖馅、芝麻糖馅。一碗四个,事事如意,又好吃,又吉祥。小圆子元宵:桂花酒酿小元宵、赤豆元宵、莲子藕粉小元宵&&还有炒元宵、炸元宵,每个小担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喊得最多的是&桂花酒酿小元宵&。
&&&&&&& 【卖甑儿糕】
&&&&&&&& 甑是人类在远古时的一种陶器,到了民国时期南京的甑发展为木制的了。小贩在甑旁边放一木盆,木盆里是米粉。甑里放水,放在锅上蒸。甑上有圆孔,插入糕模。糕模是木制品,圆形空心,下小上大。小贩用半边蚌壳把米粉铲松,然后向模子里放入米粉,加入糖,盖上木盖,插入圆洞蒸制。只要一二分钟,就可见木盖冒气,这样就蒸熟了。拔出木模,从下往上顶,甑儿糕就出来了。由此产生了&甑儿糕一屉顶一屉&的歇后语。由于甑儿糕里放糖,非常松软,孩子们喜欢吃,所以甑儿糕是有孩子家庭必买的早点。不过,甑儿糕不经饱,吃了几个还是饿,所以有&茉莉花喂骆驼&的笑谈。
&&&&&&&& 【卖炒米粑粑欢喜团】
&&&&&&&&& 炒米粑粑欢喜团是两种炒货。民国时期,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都有,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零嘴。不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炒货店都有这两样供应,只不过是市民平时买得不多。炒米粑粑的原料是籼米,泡一夜后,用砂子把米炒熟,冷却后再用糖稀把炒米粘成掌心大小的粑粑,这就是色泽金黄的炒米粑粑。欢喜团的原料是糯米,蒸熟后打散开,一粒粒铺在大匾上。冷却后再炒,使米粒澎胀开,再用糖稀粘成一个个圆球。欢喜团是过年的吉祥物,取其欢欢喜喜,和和美美之意,老南京家家必备。小贩沿街叫卖:&炒米粑粑欢喜团&&&市井百姓听了都会产生好感。
&&&&&&&&【卖棉花糖】
&&&&&&&&&棉花糖的制作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技艺。当一勺白糖倒入机器的小口,那旋转的机器发出呜呜的声音,不到一分钟,就见蚕丝飞卷而出,在空中曲折回旋,盘卷成一个足球大小的丝球,像一卷棉花,也像天上落下的云朵,赏心悦目,深受顾客喜爱。民国时期在南京夫子庙的摊贩市场,卖棉花糖的小摊旁,里三层,外三层,挤着观看的人群,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欣赏这神奇的制作,生意自然出奇的好。每到节假日,夫子庙热闹的市口都少不了棉花糖呜呜的机器声。民国时机器是脚踏的,到了解放后就改为电动的了,棉花糖更加蓬松,又大又软,直到今天的街头巷尾有时也能见到。
&&&&&&&&【五香鸡蛋】
&&&&&&&& 五香鸡蛋又叫五香茶叶蛋,因用卤煮而风味独特。五香鸡蛋取料贵在新鲜,先将鲜蛋洗净后用清水加盐煮熟,再将壳敲碎,使之入味,然后再加上茴香、丁香、八角、桂皮、陈皮、茶叶、酱油、盐等八种调料用文火烹煮,煮的时间长些才能入味。有人喜欢吃老蛋,就要煮得更久些。头天煮好,闷一夜再卖。在南京五香鸡蛋有个传说哩。家住城南的一家夫妻俩做小生意,丈夫胃口不开,妻子特意做五香鸡蛋给他吃,正合他的口味。后来,丈夫外出因做生意亏了本,很长时间不敢回家。一天听到五香鸡蛋的叫卖声,出门一望,原来是妻子找他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吃了五香鸡蛋,闻有茴香之味,遂产生了回乡的念头,于是跟着妻子一道回南京城了。
&&&&&&& 【卖状元豆】
&&&&&&&&&南京的状元豆可谓天下一绝。不放辣椒,不搞刺激,完全利用黄豆天然的香气,加入红曲,进口就让人感到甘美如饴,吃得再多也不厌,吃了回味还有滋味。最令人惊叹的是小商小贩都能做出状元豆,放在大篮内,在街头坐下,孩子们来买就舀一勺,很受欢迎。大人带半斤一斤回家哄孩子也是常事。状元豆深受市民的喜爱,还有一个原因。状元豆是秦淮状元秦大士发迹的吉祥物。正因为有这状元豆的相助,秦大士才得以由一个平民百姓,一步登天,成为殿试的魁首。所以市民都希望能得个好兆头,带走状元的吉祥,日后处处能走在人前。
&&&&&&&&【卖牛肉干】
&&&&&&&& 南京有一种小贩胸前挂着簸箕形的货架,货架上有三四个方格,每个方格里放着不同风味的牛肉干。小贩以此便利的售卖,可以东奔西跑,专捡南京最热闹的地方去,边走边喊:&五香牛肉干&&麻辣牛肉干&&酱香牛肉干!&他们把时间算得准准的,新街口大华电影院要放映了,小贩正好到了,在进场的人流中兜售。新街口摊贩市场说书的要开场了,小贩也赶到了,在听书的人群中穿梭。夫子庙各大茶馆里,卖牛肉干的小贩川流不息。茶客们喜欢买肉品茶。牛肉干都是带着汁水的,吃起来一点不觉得喉咙干燥。小贩虽说只有一个人,可是货架上的招牌却是有头有脸的,比如&乾王记牛肉干&,让人不得不相信它的正宗。
&&&&&&& 【卖牛巴】
&&&&&&&& 牛巴就是牛身上的大块腱子肉,经过烹调后制成的大众美味食品。当时南京城里的牛肉店,以七家湾、夫子庙、膺福街三处的牛巴最为著名。牛肉比猪肉、羊肉、驴肉、狗肉都难烧烂,何况还是腱子肉!腱子肉是牛身上最坚硬的肉块,不但要烧烂,而且还要做成美味,其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大块腱子肉经过浸卤、清洗、切腌、涂抹、叠翻、起缸、入锅、出锅等复杂工艺后,还要用微火闷上一夜,这才让腱子肉里外透酥。每到夏季傍晚时分,牛肉店门前就摆出长条肉案,上面放好了砧板快刀。旁边的肉架上挂着熟透了的大块牛腱子肉。顾客买多少称多少,然后用快刀切成薄片,洒上调料,用荷叶包好。一家店铺一晚上就能把整条牛的牛巴都卖光,这有点像今天俏卖的盐水鸭。
&&&&&&& 【卖凉粉】
&&&&&&&& 在民国时期,不论哪处景点,不管大小餐馆,甚至地摊小担,都有凉粉出售。凉粉是一种制作便利的食品,山芋、豌豆、扁豆、绿豆、荞麦都能做凉粉。绿豆凉粉碧如翡萃,豌豆凉粉晶莹透亮,荞麦凉粉柔软滑爽,各有特色。凉粉制作要经过浸泡、磨浆、过虑、冷却等工艺。三伏天来临,南京热如火炉,旅游者到达灵谷寺,大汗淋淋,深山老林中吃一碗凉粉真快活。秦淮河烈日高照,路边的凉粉小担,送来了清凉,特受欢迎。南京凉粉不讲究辣,讲究鲜美,吃了让人神清气爽。小摊上的凉粉做成一个大包,用刨子在上面刨成面条形状,也有切成方块的,至今夫子庙还有不少凉粉店家和摊点。
&&&&&&& 【油酥饼】
&&&&&&&& 油酥饼是大众化的甜饼,从早到晚街头巷尾都能见到小摊,大小酒楼、茶馆都做油酥饼。油酥饼起源于唐代,由于松酥甜软,民国时期的南京人人爱吃。油酥饼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四道工序。同样的油酥饼,各家的名气却不相同,以夫子庙最享盛名,称为美品。民国张通之所撰的《白门食谱》,特地写到&利涉桥迎水台油酥饼&:&迎水台,紧依利涉桥,却丁家帘前咫尺。一湾碧水,时载歌声而来。登此台品茗,亦大佳也。而主人又善治油酥饼,饼厚酥,以猪油煎成,味香而面酥,油滋而不膩,耐人索味。与御道街之教门馆以麻油煎饼薄而脆者,同为美品,皆能教人食不厌也。&
&&&&&&& 【卖驴肉】
&&&&&&&& 每到夕阳西下,小巷深处就回荡着么喝声:&卖五香驴肉嗳。&很快就有人喊:&买五香驴肉。&这时一付小担子就停下了。在担子的前面摆着大块的驴肉,和各种作料:五香粉、辣椒粉、酱油、麻油、葱末、蒜末等。在担子的后头,摆着砧板、刀、枰。小贩问:&要哪一块。&客人用筷子搛起一块驴肉,放在枰上。小贩称后,报出重量和钱数。客人点头说:&行。&小贩把驴肉放在砧板上,切成薄片。然后问:&要五香的,还是要辣的?&客人要五香,就洒五香粉;客人要辣,就洒辣椒粉,然后客人才付钱。驴肉的薄片就像浓缩的天下美味,极其鲜美。难怪那时南京人喜爱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呢。
&&&&&&& 【卖秋油干】
&&&&&&&& 秋油干儿又称酱油干,是因为干子中加了酱油,有一股酱香的甘美,所以南京街头特别畅销,城南人家隔三岔五都要在饭桌上摆出秋油干做的菜。民国时,南京市里的豆腐店,都是前店后坊的夫妻店。但并不是所有的店铺都在闹市口,那些背街背巷的冷清店铺,就得把干子拿到菜市去卖。于是摆摊设点,&秋油干&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秋油干有两种:一种是方干,口味比较重,有咬劲,年轻人喜欢吃;另一种叫蒲包干,把豆浆汁倒在蒲包里做成的,是圆形的,外面有蒲条一楞一楞的交叉痕迹,里面分布着细孔,吃在嘴里松软润滑,老年人特爱吃。现在只有到过年时,才能见到蒲包干了。
&&&&&&& 【卖叮当面】
&&&&&&&& 卖叮当面的小贩摇动手中的那把铃当鼓,铃当鼓的声音十分清脆:&叮当、叮当&&&夜深人静时,那声音传得更远。听到这声音,人们便知卖叮当面的来了。叮当面小担是马鞍形的,前担是锅和炉,后担是面条和作料。小贩则在月牙形的中间位置挑起担子,四方游走。那面条是手工擀制的,叫小刀面,吃起来特别爽滑。面汤是大骨头汤,鲜美无比。下面条时小贩向炉膛添柴火,向锅中下入小刀面,向碗里舀入骨头汤,无一不是精美的原料,当场下熟。当人们夜间工作或打麻将、推牌九,需要吃夜宵,叮当面便是最好的选择。
&&&&&&& 【卖豆腐涝】
&&&&&&&& 卖豆腐涝的小担到处游走,每个小担都有自己的老客和熟悉的停靠点。豆腐涝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老少皆宜,男女都爱吃,所以特别受欢迎。把豆浆里加入石膏或盐卤,再把开水倒入,凝固后就是豆腐涝,制作十分简单,人人都会,但要打出名气却不简单。夫子庙的六凤居茶馆,豆腐涝最享盛名。原因是六凤居发明了葱油饼与豆腐涝的配搭,一干一湿,把香脆与湿润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饮食文化的奇妙,从而使六凤居成为南京的小吃名店,在民国时期久盛不衰。解放后豆腐涝搭葱油饼,成了&秦淮八绝&小吃之一。
&&&&&&& 【油炸臭干】
&&&&&&&&& 臭干是越闻越臭、越吃越香的豆制品,专门用来做油炸干的臭干,则是特制的。大小在一寸见方,厚薄要像橙子皮,干子内部要有气孔,比一般的干子要松软。这样在进入油锅后正好能在高温中撑开成一个空壳,且又留有点水分。由于高温油炸使臭干出现香臭溶合的奇妙滋味,让人产生强烈的食欲,不买点尝尝就觉得欲罢不能。这是油炸臭干的诱人之处。民国时卖油炸臭干的小摊,满街游走,闹市更少不了。担子前面是油锅,炉中烧树枝。担子后面放干子。干子下锅时是黑色的,炸熟时是金黄的。吃油炸臭干的作料有红辣椒、酱油。
&&&&&&& 【油炸糍粑】
&&&&&&&& 糍粑以糯米为原料。糯米淘好了,在下锅时,水里放入盐;饭烧好后,倒入木模板中,压压平整,然后用刀划成一块块长方形,再把模板撤掉,糍粑坯子就做好了。天麻麻亮,摊主在街边支起炉子,把锅里油烧好,就可以把一块块糍粑放入锅里炸。这时锅里炸得&吱吱&地响,炉前客人已排成了长队。刚起锅的糍粑特别诱人,满街飘着香气。不过做糍粑也是有讲究的。饭不能烧得太硬,否则油炸后就会过于干燥,吃了上火;若是饭烧得偏烂,炸出来的糍粑外面黄,里面软,还带有一定的水分;而不干不燥,又脆又润,那就是炸糍粑的高手了。
&&&&&&& 【卖茶干】
&&&&&&&& 茶干是酱油干的一种,只不过制作考究,增加了贵重辅料,是酱油干中的上品。茶干在民国时期为销量很大的一种茶食。各大茶馆酒楼、大豆腐作坊,以及大酱品店都能做茶干。到茶馆喝茶、到酒楼吃饭,都要点一份茶干搭搭嘴。但是沿街叫卖的茶干却不是南京土产。从民国到解放后八十年代,采石茶干在南京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小贩这样叫卖:&采石干子,采石干子。&顾客买了干子,一折两半,干子里竟有一只整虾子。原来有五香干、虾仁干的品种。早晨干子运到南京,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其次是陆郎茶干,再其次是桥林茶干,都是南京人喜爱吃的。
&&&&&&&&【糖炒栗】
&&&&&&&& 过去,卖水果的店家在水果摊旁边架起一口大锅,锅里放上大半锅砂粒,把砂粒烧热后,再把栗子倒入锅中,与砂粒同炒。炒到锅里香气扑鼻时,再倒入糖稀,使得栗子的表面既亮又甜。这时栗子就炒熟了,故而便叫糖炒栗子。南京的糖炒栗子摊点遍布,升州路、新街口、中华路、杨公井、下关等热闹地段,都能看到现炒现卖的糖炒栗子。炒栗人两手抓住铁铲,把大铁锅中的砂栗,一层一层地从锅的这半边翻到锅的那半边,然后再一层一层地翻回来,直到炒熟为止。南京糖炒栗子以良乡栗子为正宗。良乡是指栗子的产地。良乡栗子大小适中,甜绵爽口,有一股浓郁的野味的香气。民国时的糖炒栗子店,都挂着&良乡栗子&的大招牌。
&&&&&&& 【烧饼油条】
&&&&&&&& 烧饼油条称得上是南京的早点之王。凡是卖早点的小贩,都会将这两样东西同时做,决不会只做烧饼不做油条,或者只做油条不做烧饼。原因在于这两样早点是绝配。烧饼是炕出来的,比较干燥,油条是炸出来的,比较油腻。若是让这两种早点同时入口,那就既不干燥,又不油腻,而且香酥可口,诱人口味大开。烧饼夹油条,馋得口水冒。顾客买早点一般都会两样同时买,生意也就做活了。南京做烧饼油条的店家遍及大街小巷。民国时烧饼店最有名气的是永和园,此店酥烧饼独占鳌头,一块烧饼要卖别家两块烧饼的钱,生意非常红火。
&&&&&&&&【卖橄榄】
&&&&&&&&&南京人称橄榄为青果,是梅子一类的零嘴。橄榄味苦而涩,人们之所以会拿橄榄当个宝,另有其原因。其一、橄榄性寒,有活血化瘀,润喉止咳的功效;其二、橄榄在民间是吉祥物,长腰腰的,中间鼓鼓的,像个元宝。久传江南的元宝茶,其实就是橄榄茶。大年初一,有客人来拜年,茶中一定放两只橄榄,叫喝元宝。民国期间这风俗在南京久盛不衰,人人喜欢,图个大吉大利。正是药性与民风之故,使橄榄成为大多南京人家家必备之物。出售橄榄有两种:一种是鲜橄榄,以青绿色为好,黄色的就是陈货了;一种是制橄榄,有甜的、咸的两种。
&&&&&&& 【卖菱角】
&&&&&&&& 民国时期南京城里遗留下许多水塘,这些水塘大大小小,分布在老城南的边边角角。城墙的边缘都是种菜的好地方。正是在这些水塘里,延续着几百年来的特产&水八仙&。这&水八仙&之一就有菱角。卖菱角的有三种:一种熟菱角,一种生菱角,还有一种是挂件菱角。后一种是农家的别出心裁,乡土的艺术表现。每到蚕豆上市,农民把蚕豆煮熟,用线串起来,像个项练,挂在孩子脖子上,又好玩,又好吃。菱角也是这样,一个个用线串起来,下面还配个坠子,成串地挂着,成为带艺术性的果品。家长们总是为孩子买一串挂着,那外形活像一串元宝,逗人喜爱。
&&&&&&& 【熟老菱】
&&&&&&&&&菱角又叫老菱。老菱虽然好吃,却伤胃,吃多了胃疼,特别是冷老菱不能吃。所以卖老菱的小贩看准了南京人怕吃冷老菱这一点,专门供应热老菱。小贩把老菱煮熟后,随即倒进木桶内,然后用棉布盖子盖严,使老菱保持热腾腾的状态。随后,小贩把秤挂在左肩,把桶扛在右肩,这就上路去了。一路上沿街叫卖:&热老菱嗳&&&想买的人听到声音,就回应:&买热老菱。&小贩歇下,把棉盖揭开,果然老菱热气蒸腾,抓着还烫手。特别是一些妇女纷纷围了上来,你也抓,我也抓,很快一桶老菱就卖光了。人们买到手,总是趁热吃:又绵、又香、又软、又甜。
&&&&&& 【冰棒】
&&&&&&&&&马头牌冰棒是南京名符其实的老牌子,最早生产于民国时期。1947年企业家马燮庆收购位于傅厚岗的鼓楼制冰厂,又增添了冰激凌机器,以及大容量的冰箱,开始生产马头牌冰棒,一下就风行整个都城。当时正值盛夏,销售量大大超过了生产能力,供不应求。马头牌冰棒一下子成为南京人最喜爱的冷饮品牌。小贩卖冰棒是用一个木箱子,箱子上有背带可以背在肩上,箱子里有棉胎可以保温。小贩在街巷边走边喊:&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有的小贩手里还拿一个木冰棒,用来敲箱,引人注意。马头牌冰棒有好几个品种:豆沙的、赤豆的、桔味的。
&&&&&&& 【摆水果摊】
&&&&&&&&&民国时水果店遍及南京城,囊括了全国各地的水果。南方的香蕉、荔枝、菠萝,北方的苹果、梨子,本地的花红、柿子、樱桃、桃子&&一年四季,水果从不断档。然而小贩们的水果摊也不示弱,一个长条桌、一辆三轮车,就能在街边摆出一个五颜六色的水果摊,而且总是让顾客吃得方便。樱桃是玄武湖摘来的,先尝一个不要钱。菠萝太大,可以买一片泡在盐水里的。柿子是数天前摘下的,在缸里闷熟了,又红又软。无论哪个品种,都能让顾客选上选,剔上剔,让人看不到一个歪瓜劣枣。
&&&&&&& 【卖西瓜】
&&&&&&&&1929年,南京的农业部门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特点,从日本引进两种西瓜品种&旭大红&、&旭大黄&加以培育。这样南京就出现了西瓜新品种&华东24号&。由于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在南京刚刚建成,所以民间俗称陵园西瓜。陵园西瓜有的是红瓤,有的是黄瓤,就是因为当初引进的两个品种。陵园西瓜个头不大,属于中型瓜,小籽味甜,红瓤或黄瓤。绿皮上有紫色的花纹,小巧玲珑,非常讨喜。由于皮薄,破瓜时刀子刚下去,瓜就炸开了。陵园瓜一直卖到居民家门口,瓜农在瓜堆上插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包打包开&,意思是包熟,不熟不要钱。
&&&&&&& 【卖菜】
&&&&&&&& 这里所说的菜,是指专门提供给南京市民冬季腌制的菜。腌菜的特点是要能经得起盐水几个月的浸泡,所以菜质丰厚而硬脆。民国时,南京四郊的菜农冬季喜欢种两种菜:一种叫雪里蕻,又叫九头鸟。这种菜有一股清香,散发野味的芬芳,南京人喜欢吃。由于雪里蕻是热性,容易上火,所以市民购买不多,一家腌二三十斤就不错了。一种是可以腌制的大青菜。它是一种高脚青菜,有二尺多长,是千百年来南京菜农专门培育的腌菜品种。市民见到卖菜的,一般都要买一二百斤,一腌一大缸,这样可以解决越冬吃菜的问题。菜农在种植时,就考虑到少种雪里蕻,多种青菜。
&&&&&&& 【卖鲜花】
&&&&&&&& 从清代到民国,南京花农主要集中在中华门外的花神庙。每天花农把出售的鲜花从中华门送进城来。中华门进城的这条街叫花市大街。花市大街西面有两条小巷,一条叫大百花巷,一条叫小百花巷。这一带正是南京鲜花的批发交易市场。一盆盆,一束束、一朵朵,带着露水的鲜花摆满了街道的两侧,鲜艳欲滴,芳香远传。尤其是盛夏时的白兰花、栀子花、茉莉花,香气扑鼻,给烈日下的南京人带来了阵阵清芬。每天太阳还没到头顶,这些鲜花早就运到全市各零售点去了。每当清明过后,百花盛开,花神庙的花农已经举行庆祝花神的大会,引得市民蜂拥而至,前去观赏,还有戏班子演戏,各种小吃也来助阵,煞是热闹。
&&&&&&& 【卖绒花】
&&&&&&&& 一位老人手摇铃鼓,走街串巷,肩上扛着一个大木架,木架上有五个口袋。老人在街上边走边喊:&卖花,卖花。&这卖的是什么花?怎会放在袋子里?原来卖的不是鲜花,而是绒花。绒花起源于唐代,是富贵文化的体现。自晚清到民国期间,南京手工艺人做的绒花畅销全国,惊艳世界。绒花又称吉祥花,是市民在办喜事时用的。绒花的原料是丝织品,做出来的花卉惟妙惟肖,色泽艳丽,充满喜庆,主要用桃红、水红、青绿、乳白这些明亮清丽的色彩。外国人士对绒花赞叹不已,爱不择手。绒花有鬓头花、帽花、胸花、罩花、戏剧花等几大类,销路最大的是鬓头花,最受妇女们的喜爱。
&&&&&&& 【卖柴】
&&&&&&&&&从晚清到民国,南京民众的家中都有大灶。民间每当快过年时,总是要送灶王爷,指的就是这种大灶。由于家家烧大灶,柴火的供应就成了南京城里重要的行当。每天早晨南京的各大城门口都有运送柴火的长队,有的是驴驮,有的是马拉,有的人挑,然后分散到大街小巷去兜售。从中华门进来的柴火,则在长干桥下船,分别向水西门、通济门划去,卖给沿河的人家。柴火有茅草、山柴、稻草、大块木段等。在桥头、街口、闹市,都能看到一担担柴火,等候着顾主。柴的等级是人们根据柴火干不干、熬火不熬火、好烧不好烧来判断的。价格双方协商,卖柴的总要把柴火送到顾主家中,才能拿到钱。由于南京四围丘陵环绕,山柴十分充沛。
&&&&&&& 【卖茶】
&&&&&&&& 卖茶不是指卖茶叶,而是指卖茶水。民国时期,卖茶虽然收利甚微,但却是南京城里最受欢迎的古老行当。每当烈日炎炎,南京城里像个大火炉。路上行人被晒得大汗淋淋,唇焦口燥,头昏眼花,这时突然发现路边有个小茶摊,四根竹竿撑着方布凉篷,凉篷里只有一张小方桌、两条矮脚凳。方桌上摆着大碗,碗里有满满的凉茶。桌边坐着老太婆,衣上打补钉,摇着芭蕉扇。行人大喜,走上前端起茶就喝,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又煞渴,又清凉,顿时神清气爽,全身都鼓足了劲。卖茶这行当赚的钱也许并不够糊口,但却给无数的行人抵挡住了烈日的毒焰,带来了一路清凉。直到今天水西门外还保留着大士茶亭这个古老的地名,大有普渡众生的赞誉。
&&&&&&&&【茶炉子】
&&&&&&& 茶炉子实际是卖开水的铺子,南京人俗称老虎灶。原始的老虎灶又叫大灶。在店堂有专门烧水的两口大锅,两个大锅并列,其中靠墙的锅旁边是烟囱,一直伸出房顶。在锅与锅之间有小瓦罐。大灶烧的是硬柴,也可以是茅草、锯木屑。每个大锅的锅口都有一米直径。两口锅中第一口是开水锅,火力集中在这口锅下。第二口是预热锅,是利用火的余热把水烧热。当开水锅的水快舀完时,就把预热的水舀入开水锅,这样水就开得快了。小瓦罐里装的是开水,作为储存。当大锅开水不够用时,就可舀小瓦罐里的水来代替。顾客把水瓶或水壶放在灶台上,店主左手拿漏斗,放在水瓶口里,然后右手舀起一勺开水,朝漏斗里灌下。一勺水灌完,不多不少正好就是一瓶。
&&&&&&& 【茶房】
&&&&&&&& 这里所画的茶房,不是茶馆里跑堂的,而是民国时期南京独有的,红白喜事中表现传统礼仪的指挥者。民国有一行会叫茶行,表面上是卖茶叶的行会,其实茶行承包了红白喜事过程中礼仪程序的执行工作,而这个执行人就是茶行中的茶房。顾客找到茶行,茶行就派出茶房去执行。茶房还负责招待宾客,承担茶水的供应,其中茶叶、盖碗、毛巾、茶水炉子都是专门带去。包括宴席上的牙筷、小碟、汤勺、牙签都由茶房统一安排。所有的传统礼仪都在茶房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有进有退,有起有拜,处处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茶房在不同场合都要能掌控全场,这是他们多年历炼的结果。
&&&&&&& 【跑堂】
&&&&&&&&&跑堂是南京酒楼饭馆的服务员。跑堂的工作是迎宾接客、端茶递水、送饭上菜、结账送客。跑堂的职业民国时非常兴盛,原因是南京城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名店菜帮,最盛时有一千多家酒楼菜馆,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因而跑堂的需求量很大。跑堂的工作能让顾客感到舒服就算是成功的。比如跑堂的能把每位顾客的姓报出来。&李先生驾到。&这一声呼喊,就能够让顾客心中暖洋洋的。又如跑堂端碗也是一技,只见那手臂上层层叠叠摆上八九个碗,从厨房走到厅堂,送到每个桌上,从不出错。这就显出多年磨练的技艺。跑堂的站在前面的厅堂,一声高喊:&二碗熏鱼面。&那声音震动厅堂,一直传到后面的厨房,极有穿透力,营造了餐饮的特色氛围。
&&&&&&& 【包饭】
&&&&&&&& 包饭并不是指蛋包饭、荷叶包饭这样的饭菜名称,而是指民国时期风行的一种伙食承包的方式。比如学生在学校食堂,一日三餐吃学校规定的伙食,就叫包饭。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就曾吃过包饭。南京的餐馆不论规模大小,都愿意接受包饭的业务。包饭的方式机动灵活,不拘一格,只要价钱谈好,怎么包都可以。一个人能包,一家人能包,一个单位能包;一天可以包一顿饭,也可以包三餐;既可以包月,又可以包年,也有包几天的。既可以在餐馆吃,又可以送到外面来吃。图中的师傅挑着担子,那就是送到包饭的指定地点。担子上有火锅,有饭桶,这是档次不低的包饭。这种包饭方式之所以广泛流行,是因为给买卖双方都带来了实惠。
&&&&&&& 【澡堂】
&&&&&&&&& 民国时期南京澡堂子很多。比如从颜料坊向东到白鹭洲就有铭轩、嵩江泉、乌龙池、西湖等澡堂,可见&水包皮&的习俗影响之大。澡堂子的规模大小,在南京人的心目中,自然分出了等级:三星池、大明池等属于第一流,得新池、玉清池、雨花泉等属于二流。浴室里每个休息的大厅叫一个堂口。一般来说,一流澡堂有十个堂口,二流澡堂也有七个堂口。每个堂口有领班,这领班手下有倒茶水的、递毛巾的堂倌,还有捶背捏筋做下活的工人。领班带有承包的性质:他们向老板承包,交清承包的钱,剩余部分再与工人分成。领班要比工人多得一份。所以那时顾客洗澡直接把钱交在堂口。澡资分为三个等级:单澡、硬座、软座。民国时澡堂子掌握在青帮的手中。这些人洗澡不给钱,还要收保护费。
&&&&&&& 【香烟摊】
&&&&&&&& 旧时南京卖香烟的,除了各种烟酒商店外,最能方便民众的就是街边摆小摊的。只要有个能撑起来的架子,就能摆一个木盒,里边排满了各种牌子的香烟。有便宜的,也有上等的,就看顾客喜欢哪种。路过烟摊,随手拿一包,又救急,又方便。民国时的香烟以&大前门&为最,那是有钱人抽的。穷人抽&老刀牌&,能抽&美丽牌&的家境已经不错了。抗战时的&918牌&、&三省牌&香烟畅销全国。还有&梅兰芳牌&、&金字塔牌&、&双喜牌&,都是普通老百姓喜欢买的。品牌生命力最持久的要数&大前门&,一直到今天还在卖。小摊卖香烟最妙的地方在于可以拆零卖,即一支香烟也卖,方便了社会底层的劳动者。
&&&&&&& 【卖棉絮】
&&&&&&&&& 从晚清以来,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棉花店,占据着重要市口。棉花店如此兴旺,是因为南京的冬天奇寒,零下十几度是常有的。棉花出售按质论价,不同等极的棉花价格不同。看成色、看松软,城南顾客都是行家。棉花的仓库就在江北浦口。不过,全国各地的棉业商人,都看好了南京这块肥肉,也要来分享一口。每到大雪飞扬,滴水成冰,外地的棉商就来到南京,一般住在水西门一带的旅社里,带着一批走街串巷的帮手,开始销售棉花。他们能吃苦,不怕累,一个个把棉花扛在肩上,冒着风雪喊着:&卖棉花喽。&南京的棉花店主还在烤着火等待顾客上门呢,人家就把大把的钞票赚走了。据清末民初的《点石斋画报》记载,棉商到南京带着一千多大洋做本钱,可见他们经营规模之大了。
&&&&&&& 【染衣】
&&&&&&&&&&染坊是南京的重要行业。南京染坊一般集中在城南门西和水西门一带。这是因为,秦淮河是三水汇合于一处,所含的矿物质非常丰富,不管什颜色漂染.都能达到理想的色泽。染坊只开在十里秦淮河下游一带,这样对整条河都不会产生污染。民国时水西门家家热气蒸腾,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绸缎,就连邻近的杏花村也是染坊成片。染绸缎要先把染料在缸里配比好,然后把素色绸缎放入缸里,让绸缎尽量吸足颜料,再放入锅内蒸煮后再晒干。锦绣坊、颜料坊等老街巷,也是与染坊紧密相连的。不过民国时期市内好多地方都有染坊了。
&&&&&&& 【卖布】
&&&&&&&& 上个世纪20年代,南京三山街天福布店的出现,是南京布业的全盛时期。凡是闹市都有大小布店。原因是那时还没有时装店,居民的家中无论是被子还是衣服,都是先买布,然后再到裁缝店去做衣裳。至于被子就简单了:买布时事先就在家量好被子的尺寸,门面多宽,长头几尺,要多少剪多少。所以不但布店生意好,就是一些小商小贩,因为价格公道,也一样受到家庭主妇的青睐。有的小贩,扛着几卷布,在闹市口一放,大姑娘小媳妇就围拢过来,比店家要便宜二三成,自然受到欢迎。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时装的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个性,服装讲究式样,布都被服装厂买去了,卖布的行当也就衰落了。
&&&&&&&&【西装师傅】
&&&&&&&&&民国时期南京穿西装的人趋之若鹜,西装的定做量也逐年增加。这就使得大型商场和服装店,出现了专职的西装师傅,如中央商场、永安商场、李恒昌服装店等。这些西装师傅对选料、式样、尺寸、裁剪、制作,样样精通。西装师傅在为顾客量好尺寸后,先做毛坯。这毛坯为下一步的改动留下了分寸。一个星期后,顾客来试穿。若是感到满意,就不再改动毛坯,直接投入制作;若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就会提出修改意见,西装师傅会根据顾客的意见,修改毛坯,然后再投入制作。顾客在镜前试装时,西装师傅会热情地为他脱帽子、拉衣角,侍候得无微不至。
&&&&&& 【估衣店】
&&&&&&&&& 估衣是外地口音的转音,也就是旧衣。估衣店就是旧衣店。不过南京在民国时期的估衣店规模是很大的,成为一种兴旺的行业。它主要集中在估衣廊、三山街、水西门、大行宫一带。因估衣店这一行业,还出现估衣廊的地名,足见这一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之大。估衣店的旧衣是成批从外地进货的,由验货师定价,然后打码,再上柜。客人去估衣店,一件件衣服挂在架上,价码都打在衣服上,一般都比较便宜,常常只有半价,这是估衣店能够兴旺的原因。小估衣店常常是夫妻店,进货后就自己根据经验定价了。估衣店进货是有季节性的,冬进皮草,夏进单衣,秋进夹衫,天天都能吸引大批顾客。
&&&&&&& 【老妈子】
&&&&&&&& 老妈子是家庭女佣的一种,不过老妈子在女佣中最辛苦,专做粗活,什么扫地、洗菜、洗衣、做饭、带小孩&&一天忙到晚,从来得不到休息。老妈子都是中年以上的妇女,吃苦耐劳,从无怨言。老妈子一般都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出来出苦力;有的是儿女生活困难,为了减轻儿女负担;有的从农村来,想挣点钱手头宽裕一点。从农村来的从小种田,进了大城市做老妈子,再苦再累也觉得比种田好。南京在民国时期达官贵人多,对老妈子需求量大,一般都是通过佣工介绍所推荐的。有的老妈子在主人家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一辈子。
&&&&&&&【伴妈】
&&&&&&&&&伴妈就是伴娘。清代结婚典礼上,新娘子的伴娘都是年长的,伶牙利齿,能帮新娘摆脱尴尬的场面。可是到了民国,提倡文明婚礼,而且集体婚礼受到称赞。伴娘的伶牙利齿用不上了,可是在保护新娘方面还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南京首次集体婚礼有三十三对新人。每个新娘都带来了伴娘。有位新娘埋怨自己的原先看好的位置被别人占了。谁知新娘们碍着脸面无人答腔,可伴娘们却忍不住互相吵了起来。随着文明婚礼在南京深入人心,老一辈伴娘的祝词:&嫁个状元郎&也用不上了。后来新娘选伴娘,竟然选同学、表妹之类的年轻人。伴娘在民国时有专用服装:上面穿半袖乳白织缎短衫,下面是粉红百折筒裙。
&&&&&&&【篾匠】
&&&&&&&&&淘米要用簸箕,买菜要用篮子,挑土要用箩筐,这都是篾匠的活计。民国时期,篾匠每天挑着前后两只大箩筐。箩筐里有各种加工好的竹丝:最细的那种是补淘米箩的,手指头宽的那种是修菜篮的。当然还有整段的圆竹,那是随时根据需要劈开加工成竹片的。篾匠的工具有砍刀、刨刀、月牙锥、齿型刨等。最重要的是齿型刨,它能把剖得很细的竹丝,从齿型的细缝里拉过,把竹丝的毛头修平。篾匠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里天天转悠,边走边喊:&修米箩嗳&&&妇女们听到篾匠吆喝,就走出门喊道:&喂,篾匠师傅,补箩哦。&于是篾匠的担子歇在了这户人家门前。篾匠手艺娴熟,拆掉断篾,换上新篾,淘米箩又能使用了。
&&&&&&& 【箍桶】
&&&&&&&& 民国时期,家家都用木桶、木盆,比如打水的桶、洗菜的盆、洗脚的盆、洗澡的盆。这些木器总有坏的时候,于是箍桶匠的生意就来了。箍桶匠挑着担子,一路喊着:&箍桶嗳&&&小媳妇、老太太就会出门喊道:&箍桶的,来哦。&箍桶匠放下担子,里面有锤子、斧子、刨子、钉子、墨斗、竹片、木板等。当旧桶拿来后,箍桶匠就把桶拆散了,重新加工成新的。箍桶都是用两道铁箍,把桶箍牢。桶是大小头,底部的箍从小头往里打,越打越紧。为了使桶的上部不漏水,在桶的腰上还要加一道箍。这就是第二道箍的作用。箍桶匠把这第二道箍做得与桶的中部一样大,这样往上打,也是越打越紧,桶就不漏水了。
&&&&&&&【木匠】
&&&&&&& 南京从古代到改革开放前,木匠一直都是很吃香的行当。在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南京的住房都是砖木结构,而且市面上也没有成品家具店,而木匠既能给人打家具,又能给人盖房,家家都离不开。一般来说,木匠做活都是要请进家门的。盖房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竖房架,房架都是木头做成的,这就需要&大木&展示手艺。婚房里的家具都是成套的,一般要有七件:帐橱、书橱、大床、梳妆台、方凳、方桌、半截橱等。这些就要木匠进门做一个多月。有的人家如添一二件家具,只要三四天就完工了。木匠进门,主人一定要管饭,若是不管饭,那就得另加饭钱。工钱可以是按天数算钱,也可以是由木匠总承包,完工后主人按事前说的钱数付账。
&&&&&& 【打铁】
&&&&&&& 在南京儿歌中就有:&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民国时期把打铁的地方叫做铁匠铺子。那时城里的秦淮河边、僻静小巷、城墙根旁都有铁匠铺子,只要搭个芦席棚子就能开张。最小的铁匠铺子只有两人。一人是老师傅,左手一把钳,夹着烧红的铁件,右手一把小锤。这把小锤相当于指挥棒。另一人是徒弟,是抡大锤的。师傅的小锤敲到哪里,大锤就打到哪里。风箱拉得呼呼响,火头窜得老高,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时伏。铁匠铺子打出的镰刀、耙子、锄头,卖给进城的农民;鱼叉卖给秦淮河上的渔户;钉子、挂钩则卖给造船的、打棺材的。
&&&&&& 【铜匠】
&&&&&&&&&家用铜器是老南京市民家中的生活必用品,如铜痰盂、铜水壶、铜脸盆、铜锁、铜手炉等等。这些铜质的日常用品一旦坏了,就要请铜匠来修理。铜匠总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带着风箱、火炉、钢锉、钳、钻、还有铜料。铜料分为青铜、黄铜、紫铜三种。铜锁坏了修铜锁,铜壶漏了补铜壶,手炉坏了焊手炉。有时市民的铜壶漏水,就从家里找出一二块铜板交给铜匠,铜匠就把铜板熔化成铜水,滴在漏水孔上,补上洞眼。铜匠使用最多的是铜片,就是事先在家把铜锭熔化成铜水,压成铜片,再带出来使用,这就方便了。
&&&&&& 【银匠】
&&&&&&& 过去把加工金银首饰的艺人叫做银匠。南京城里银匠店主要集中在三山街一带,大店有宝庆银楼,小店只有一名工匠。全市各处都有小银楼点缀着。以银子制作饰品有一整套工艺:锤碟、掐丝、炸珠、焊接、镶嵌,每一道工都要经过锤、抬、敲、扳、镂、焊、锉、錾、雕、镶、压等具体操作,从而使得这些金银饰品尽善尽美。1929年在杭州西湖办的全国&西湖博览会&上,南京送展的金银饰品大放异彩。宝庆银楼的展品&银鼎&,荣获特等奖。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宝庆银楼迁往太平南路,南京金银饰品的制作中心,才由三山街转移到了大行宫一带。
&&&&&& 【皮匠】
&&&&&&& 皮匠原意是修理皮鞋的,其实修理皮鞋却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至多不过百把年的历史。清末民初的鞋匠基本上以修理布鞋为主,那时穿皮鞋的人少之又少。从民国开始南京穿皮鞋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上流社会和其他有些身份的人士把穿皮鞋当成一种时尚。皮鞋补缝靠的是带倒刺的锥子。锥子扎穿皮,把皮对面的麻绳用倒刺钩住,再拉回来,然后把另一绳头从拉回的绳中穿过,再被皮对面的绳头拉回去。这样反复拉绳缝补,不影响皮鞋的美观。皮鞋的后跟坏了,皮匠要用刀把不平的地方削掉,再垫一块,然后用钉子钉死。修好的皮鞋要求两只一样高,而且底部平整。
&&&&&&&【泥瓦匠】
&&&&&&& 民国时期南京的居民住房,依然是千年的砖木结构。所有的墙壁都是砖砌的空心墙,所以瓦匠的需求量很大,在老城南就有瓦匠巷的地名,据说是瓦匠的集中居住地。拆房、修房、建房都是瓦匠的事;砌墙、粉刷、盖瓦都需要较高的建筑技术。修房一般来说工程不大,比如拾漏,就是把房顶上的瓦整修一下,坏瓦去掉换新的,使房子不漏就行了。也有拆除旧房盖新房的。在建筑行业中,瓦匠是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技术的工种,又脏又累,非常辛苦,但却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行当。
&&&&&& 【剃头担】
&&&&&&&&&&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句话道明了剃头匠的行头。自古以来,剃头匠都是挑着担子,出门做生意的。担子前面,挂着擦拭刀口的皮条、洗脸的毛巾、理发的工具和凳子;另一头是脸盆,脸盆下面是烧热水的炉子。剃完头,还要洗头,炉子上有的是热水。这就是&一头热&的由来。到了民国,虽然有了热水瓶,烧水的炉子仍然不能从担子上撤下来,因为剃几个头热水不够用。剃头匠一般来说,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所谓十八般武艺,就是指剃头以外的本领,比如推拿、掏耳朵、捶腿、捏腰&&凡是澡堂子里做下活的手艺,剃头匠都能拿得起来,还真能称得上是半个郎中。凡是到剃头挑子来的顾客,一般来说都是回头客,有的还是长年的老顾客。
&&&&&& 【卖雨伞】
&&&&&&&&民国时南京的伞店很多。伞店里卖的有两种伞,一是油布伞,一是油纸伞。油布伞下雨天打,油纸伞下小雨可以打,出太阳也可以打。平时不下雨,伞店生意比较清淡;可一旦黄梅天、雷雨天来临,这就让人为雨伞发愁了。这是伞店销售最佳时机了。因为商店里、大路旁,被阵雨挡在半途不得回家的行人多着呢。至于那些刚下火车就被大雨堵在车站的旅客更是心焦。于是伞家就动员全店伙计,每人背一捆雨伞,出门去卖。哪家商店里躲雨的人多,就到哪家去卖。&嗳,卖伞,卖伞&&&一声呼喊百人应,那些躲雨的人群开始露出笑脸,哪管价钱高低,付了钱,拿了伞,撑开就往家里赶。买伞的得到了方便,卖伞的也赚到了钱。
&&&&&& 【破布烂棉花拿来卖】
&&&&&&& 从民国到解放初,挑高箩是收破烂职业的名称。收破烂的人挑着前后两个箩筐,箩筐上还有盖子,足有一米多高,像模像样,所以这种收破烂的人,就有了挑高箩的名称。挑高箩的在小巷里边走边喊:&破&&布烂棉花,拿来卖钱。&市民在家中一听就知道是挑高箩的来了,就把家中的旧衣破被拿出来卖,其中也有值钱的东西。挑高箩的都是高手,能识别有价值的文物,只要能收到一件宝贝,就能有较大的收获。挑高箩因职业的关系,都有固定的聚会场所。城南一带的挑高箩一般在奇芳阁茶社碰头。跑了一上午后,挑高箩的就在奇芳阁吃碗面,泡壶茶,休息休息,大家在一起聊天,下午再去走街串巷。
&&&&&&& 【破玻璃拿来换糖】
&&&&&&&& 这是收破烂的又一种方式,也就是以物换物,以糖换破烂。从民国到解放初,以糖换破烂的行当从未间断过。小贩挑着箩筐,样子有点像挑高箩的,但在前面的那只箩上,放着一块面粉做的软糖,就像一块大饼。软糖旁有刀和锤。小贩边走边喊:&破玻璃拿来换糖。&许多小孩跟在后面追着跑,看着那白软糖流口水。家中不管有什么废物品,比如破玻璃、破锅、旧鞋、牙膏皮都能拿去换糖。小贩把刀放在糖上,用锤子轻轻一敲,就能分离出一小块,递给来换糖的人。小孩子拿到糖块,喜得欢蹦乱跳。换糖小贩主要是赚孩子们的钱,但赚的钱并不多,仅能糊口,不会发大财。居民用家中废物换糖,仅仅只满足哄小孩的愿望也就够了,换多换少似乎是无所谓的。
&&&&&& 【抬轿】
&&&&&&& 抬轿的人称为轿夫,社会地位低下。清代末年,南京的运输仍然处于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原始状态。陆路靠的是马、骡、驴,辅助以人力。水路完全靠人划船。价格不用担心,大致都差不多,不过雇主另外还要再付一笔钱,这笔钱的名称叫&酒钱&,相当于现在的小费。酒钱是多是少随雇主的心愿,不过最少得够人吃一顿饭。轿子有两人轿、四人轿。每名轿夫100文钱。酒钱视路程远近。若是雇轿时间从上午延续到下午,轿夫的酬金就要增加到200文钱。不过坐轿子在当时是身份高贵的象征,士大夫是从来不嫌轿钱贵的。到了民国由于黄包车的出现,才打破轿子的垄断地位。
&&&&&& 【拉黄包车】
&&&&&&& 轿子是清代最好的代步工具。到了民国,黄包车兴起,以其舒服方便,很快就取代了轿子。出门坐黄包车就像现在打的一样,招手就有黄包车停在身边。黄包车轮子大,车夫跑起来平稳,小巷子也一样能钻进去,跑起来机动灵活,市民最爱坐。一些权贵们还专门在家里养着黄包车夫,可随时使唤。烈日炎炎或风雨交加,车夫会把篷子拉起来,遮日避雨。看不起眼的黄包车就是这样实用,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凡是在重要的交通路口,都有黄包车聚集在一起,听候叫车。大行宫路口、文德桥旁、三山街边,都有黄包车夫聚集,随喊随到,非常方便。黄包车夫要价都有一定规矩,按路程远近,只要顾主感到不贵,才会坐上车。
&&&&&& 【三轮车】
&&&&&&& 轿子被黄包车淘汰了,黄包车又被三轮车淘汰了,南京的交通工具总是不断地更新换代。民国时期三轮车的出现,使市内的交通越发方便了。三轮车有现代机械的传动系统:齿轮、练条、钢珠、轴承、钢丝&&这与过去完全靠人力的黄包车有天壤之别。速度快,出力少,不颠簸,它的机动灵活,大大胜过了黄包车。三轮车能在小街窄巷中穿梭。顾客座位上有遮阳篷,还有挡雨的帘子,可以坐两个大人,一个孩子。所以三轮车在南京市内深受市民的欢迎。如果见到三轮车沿街慢慢地行驶,就表明是空车,正在四处揽客;三轮车也有在固定的地点等客的。
&&&&&&& 【司机】
&&&&&&&&&南京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有汽车了。1922年南京出现第一辆出租车。随着民国政府的成立,首都的汽车猛增,30年代初南京就有2000多辆汽车。一些达官贵人、商家巨贾家里就养着专职私人司机,取代了过去上流社会使用的轿夫和黄包车夫。那时交通管制还处于启蒙状态,私家车一直能开进夫子庙,常常成为大新闻。由于公共汽车发展迅猛,司机这个职业在南京城越来越吃香。司机在上路前,必需先学会打各种手势,比如启动前先摇手,转弯时要伸手。汽车向左转就要伸出左手,向右转伸出右手,后面的车辆才知道避让。由于南京道路拓宽,中华门、中山门都打通了,公共汽车贯穿全城,司机的需求量更大,收入也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高一些。
&&&&&& 【划船】
&&&&&&&& 在机械船还没发明之前,船夫承担了南京水上运输的全部任务。船夫的工作就是划船。民国时期,由于陆路发展,河道堵塞,划船的范围仅限于秦淮河,而且只为了游览服务,与民生已无多大关系。秦淮河以夫子庙为中心,游船主要向东航行,船夫把船划向大中桥,直奔复成桥,然后掉头回到夫子庙。当年文学家朱自清、俞平伯就是坐了夫子庙的游船,回去后写了同名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船夫划船用的是双桨、单桨和长篙。在秦淮河里划船很难,原因是河道狭窄,但游船很多,拥堵的现象常常发生,隔三岔五的就发生碰船纠纷。所以只有多年在秦淮河划船的老手,才能划得畅快,划出韵味来。
&&&&&&&【脚夫】
&&&&&&&&在车站码头为旅客运送行李、货物的人被称为脚夫。脚夫分两种:一种是运送大宗货物的,这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常常需要好多人联手才能完成,故又被称为码头工人。聂耳《扬子江风暴》就是表现民国码头工人的生活。另一种是分散在各地的零散脚夫,以搬运为生,又称挑夫。脚夫靠的是搬、抬、挑,以一根扁担、两只脚板为生。他们干的是重体力活,收入很微薄,干活又辛苦。在汽车站、火车站,脚夫看见旅客出站,带着行李,就会上前搭话,一边问去哪里,一边开价。双方谈好了,脚夫就会把扁担插入行李,或者扛在肩上。脚夫在运送重要货物时,还要填写保单,货物损坏了要赔偿。
&&&&&&& 【扛米】
&&&&&&&&&民国时期南京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沿江沿河的各大城门口成了粮食的中转站。运粮的船只停靠在大小码头,长长的跳板搭在船舷上,扛夫们扛着整麻袋的米,弯着腰,艰难地迈着步子,把米扛下船。在中华门旁的长干桥码头,一艘艘粮船停靠岸边,扛夫们从船上把米扛上岸,然后装上车,运到码头旁的仓库上架。那时中华门外大街东西两边都是米库。由此而出现米行大街的地名。扛夫们非常辛苦,每天都要把停靠船只的米全部扛完,空船开走了,才能休息,否则第二天又有载米的船来,就没处停靠了。扛米是重体力劳动,扛夫若是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天都撑不下来的。扛夫们常常聚在一起玩石锁,举石担,就是为了保持身体不衰,能够长久地扛下去。
&&&&&& 【土车】
&&&&&&& 土车又叫独轮车。车子全身上下都是木头做的,连轮轴都是圆木的,推起来不时发出&叽叽&的叫声。这是金属机械车辆没出现之前,独霸农村的交通载重工具。南京四周的郊区农民,若是进城出卖农产品,肩挑最多只能百十来斤,若是雇辆马车,投资过大雇不起,而轻便灵活的土车,则成了最佳选择。每车只要一个劳力,推送三四百斤农产品不在话下。每天早晨,城门大开,长串的土车,满载着米、油、柴、瓜,进入城来,在市内各个露天菜场停下,等候市民来买。有的土车左边堆着米,右边坐着抱着孩子的女人。农民在卖完农产品后,就在城里购买煤油、布匹、茶叶、烟等生活品,再推车返回乡下。
&&&&&&&【赶马车】
&&&&&&& 民国时期南京的道路开始拓宽,除了汽车开始盛行,马车一直是南京重要的交通工具。当时在南京运输市场上,马车的价格比较便宜。特别是运送笨重的货物,马车往往是最佳选择。当时市内大板车由四个人拉,其中一人掌把,三人拉牵,四个人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钱数。而马车只有一个人赶,这样一算,马车自然成为首选。马车除了运货外,客运马车也受到市民的青睐。客运马车样子像一辆放大了的三轮车,由人踏三轮变成了马拉。一车能载十余人。那时新街口有马车客站,从新街口拉到中华门,是有正规班次的,一天几班南京市民都记得,人们总是在开车前赶到上车。
&&&&&&& 【卖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在中国传统药物中是最享盛名的外用药。不论是跌打损伤,还是老人腰腿疼痛,都是狗皮膏药的治疗范围,大都显出奇效。从民国到解放初狗皮膏药在民间销售量很大,以至出现了卖狗皮膏药的专门人员。相传膏药最初附着在狗皮上,才经久耐用,所以叫狗皮膏药。膏药中有独活、川芎、威灵仙、羌活等名贵中药。在夫子庙摊贩市场,卖狗皮膏药的人,一般都是习武练功的。也有提着药箱,挑着狗皮膏药的长串招牌,沿街吆喝的。不过狗皮膏药的使用必须先在火上烘热,把黑药烘化了,还要乘热把药膏调和均匀,然后才能贴在身上。
&&&&&&& 【卖眼镜】
&&&&&&&&&眼镜在清代就有了,乾隆时的南京大才子袁枚就戴眼镜,到了晚清皇帝都请南京的验光师配镜。民国时眼镜店遍布南京。不过,到眼镜店配眼镜,又是验光,又是等候,钱花了几十块不说,等候制作还不知多少天,又费时,又麻烦。于是小贩就抓住这个商机,针对贫苦的市民,打起了小算盘。在路边支起货架,货架上排列着各种眼镜,有近视的、有老光的,从一百度到八百度,应有尽有。路人经过,拿眼镜戴着试试,觉得深了,小贩马上换一付度数浅的,直到让人感到舒服为止。这种眼镜一般是玻璃做的,成本很低。虽然不正规,却满足了一般人的需求。
&&&&&& 【卖泥娃娃】
&&&&&&&&泥娃娃就是泥人,是泥土做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泥人出名的有天津泥人、无锡惠山泥人。南京城南街头卖的泥人也很有特色。泥娃娃基本是戏曲中的人物,什么杨贵妃、武松、林黛玉、西施、关公、赵云,都是人们所熟知的,所喜爱的。不但人物的样子逼真,而且色彩丰富,五颜六色,看了很讨喜。特别是小孩子见了舍不得离开,总是吵着要大人买。泥人有大有小,大的大价钱,小的小价钱。男孩子喜欢武松,女孩子喜欢林黛玉,各取所需。南京泥娃娃有趣的是,能吹响,既能观赏,也是玩具,这是别处所没有的。
&&&&&&&【卖梨膏糖】
&&&&&&& 民国时期,梨膏糖只有夫子庙才有,别处很难买到。卖梨膏糖的有两种推销方法:一种是说唱,另一种是武功。夫子庙的晚上,广场上常常见到不少人围成大圆圈,都在观看里面的表演。表演者身穿练功服,玩石担,扔石锁,舞刺枪,嘴里还不停地吼叫着:&呔!&观众们不停地捧场:&好!再来一个!&这种表演硬气功的人,个个体魄强壮,肌肉发达。表演者会说:&诸位,你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强壮吗?就是因为吃了梨膏糖!&别小看这句话,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说唱卖梨膏糖的,影响更大。一般只要有两人就能卖,一人拉胡琴,一人清唱。因为观众听会了,回家也能唱,又通俗,又好玩,无形中起到宣传和娱乐的作用。也有拉手风琴的,自拉自唱卖梨膏糖的歌:&大姑娘吃了我梨膏糖,走起路来飘荡荡&&&还有什么:&七星炉内生炭火,八卦炉中吊梨膏&&&
&&&&&&& 【磨剪子铲刀】
&&&&&&&&&&磨&&剪子嘞&&铲&&菜刀&&&旧时的大街小巷天天响起这样的吆喝声,随着这吆喝声,在人们的视线中便出现一位磨剪刀的人。只见他肩上扛着一条长板凳,板凳上挂一瓶水,捆一块磨刀石,当然还插着铲子。磨刀人最大的享受,就是凳子上绑着的坐垫。剪刀是由对称的两个半边组合而成,剪子快不快,不是单纯地靠剪口的锋利,而是靠两个半边的锋口配合起来,产生相向切割的合力,这样才能剪开布料。假如两个锋口都锋利,但是配合不好,剪子仍然不好使。说不定旧剪刀因为锋口配合好,用起来更加顺手。过去做针线活的妇女,在剪子磨好后,只要接在手中张合几下,就能判断出剪子磨得快不快。
&&&&&& 【卖风筝】
&&&&&&&&&每年春天时节放风筝,是南京的千年习俗。民国时,孩子们放风筝时喜欢唱着这首歌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孩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早就成为一种感受春天、寄托希望、运动身体的大众娱乐活动;而扎制风筝也早已成为老南京的一门独特手艺。风筝根据构造不同,分为硬翅、软翅、长串三类,制作过程也有区别。扎风筝的艺人每年夏季就开始扎骨架、剪纸面,成批地制作风筝构件。到了春天就开始整装,然后带到大校场、中华门、雨花台这些人们喜欢放风筝的地方去卖。大约有两个月时间能卖完一年的库存。
&&&&&& 【挑粪】
&&&&&&& 清代南京没有公厕,马路边挖个坑,随人大小便,女人则在家里上马桶,城市缺少专用卫生设施。从民国开始建公厕,私人建的厕所随之大量出现,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叫粪业。南京是大城市,每天产生的粪便是四乡八镇农民种田最好的肥料,进城挑粪的农民很多。有的用粪桶,有的用粪筐,半夜进城挑粪。民国时四川军阀就堵住城门要进城挑粪的农民按挑付钱。南京则要缴纳粪税。城里的厕所都被承包,上厕所要收费。农民只好把粪桶放在墙角,任人方便,周围居民和路人也乐意使用。这危及了厕所承包者的利益,便雇用流氓滋事,常常与挑粪农民发生纠纷。市民有乱倒垃圾的,却无乱倒粪便的,这是因为农民主动上门清理,有的还出钱购买,有利城市卫生。
&&&&&& 【刷马桶】
&&&&&&&&过去马路上只有男厕所,没有女厕所。即使有女厕所,也只占很小的角落,这是因为家家有马桶的缘故。南京人卧室的布置,总是在床的旁边留一条小走道,叫马子巷,马桶就放在那里。过去一条街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马桶。城南比较贫困的人家,为了省钱,家庭主妇自己倒马桶的也不少。经济比较宽裕的人家,家庭主妇是不会自己倒马桶的。于是自会有人干这差事,挨家挨户地接洽,问一声:&要不要倒马桶?&主人自然愿意:&行,明天来吧。&一条街能有几十个马桶倒,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过去说南京评话的艺人,总结了&南京十大怪&,其中就有&马桶迎街晒,老头怕老太&的句子,说的就是南京人喜欢在大街小巷晒马桶。
&&&&&& 【扫马路】
&&&&&&&& 在城市扫马路的人被称为清洁工。民国时期南京的清洁工一开始是交通部大楼聘请的,都是从上海来的。后来南京的清洁工都有上岗证,没有证不能扫地。1946年南京大雪纷飞,大马路上不但有雪,而且雪都结成了冰。天麻麻亮,清洁工就开始清扫路上的积雪,用铁铲把冰块铲走,保证道路畅通。清洁工是苦力的一种,处于社会最下层。平时天不亮马路上能见到的人,基本上是清洁工。他们每天工作最早,必须在城市还没醒来之前,就把城市昨天留下的垃圾清理干净,以一个焕然一新的面目,迎接新的一天。
&&&&&& 【修理钟表】
&&&&&&&&修钟表是卖钟表的衍生行业。民国时就连亨得利这样的大钟表店都有专门修理的铺子。修钟表的人只要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钟表哪里出了问题,并能一口报出修理价钱来。家里的钟表坏了,总是想到去大店,或是口碑较好的店去修理,于是一些修理铺子,就打出不同一般的招牌。在中华路上,就曾有人打出:&某氏钟表修理第五代传人&的店招广告,以显示钟表修理的独门绝活,目的是为赢得顾客的信任。过去在三山街、夫子庙、太平南路、新街口、下关等地方,都有大小不一的钟表修理店,有的单立门户,有的与钟表店连在一起,也有的设在百货商店内。由于修钟表的行当技术性较强,所以往往世代相传,而且一代胜过一代。
&&&&&& 【修理钢笔】
&&&&&&&&民国已盛行钢笔。它以书写快捷、使用方便,而一举压倒了流传千年的毛笔,成为人们书写的主要工具。钢笔构造复杂,内有笔胆,外有笔套,笔尖还是金属的,还有笔舌、笔钩,所以钢笔又有金笔之称。一支钢笔少则几块,贵则几十块,上百块钱,在当时算得上是奢侈品了。于是修理钢笔的行当应运而生。钢笔坏了,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买新的,而是去修理。换个笔舌,只要二毛钱;换个笔胆只要一毛钱;换个全新的依金笔尖,只要一元钱。价廉物美,立等可取,回家就能用。在路边摆个修理钢笔的小摊,多数晚上还亮着灯,居然还有上门的生意。
&&&&&& 【刷洗小帽】
&&&&&&&& 小帽是指清代文人学士戴的帽子,又称瓜皮小帽,形容像一块西瓜皮扣在头上。小帽里面是硬胆,外面蒙着黑丝绒,帽顶上一个黑球。家境富裕的,还在帽沿处的正面嵌一块玉,以示身份高贵。小帽是常年都戴着的,所以容易弄脏,但小帽是不能用水洗的,一洗就变形,皱巴巴的,失去了原有的挺刮。于是洗刷小帽的行当应运而生。这种行当在清代街头巷尾都有,生意红火,不愁没饭吃。这小帽就是上层人士的半个脸,脏了就得洗。到了民国,居然有一批遗老遗少,非要戴着小帽,就是不肯换别的帽子。这样一来,民国初期刷洗小帽的行当还能维持下去。在民国的许多老照片中,都能看到戴小帽的人,就是这个原因。直到解放后,这批人渐渐去世了,刷洗小帽的行当便随之消失。
&&&&&&&【打卦】
&&&&&&& 打卦是另一种算命活动,是通过卦象来推断人的命运。民国时夫子庙的算命先生都会打卦。打卦先生举着卦牌沿街游走,有人要打卦,就会喊他。那卦牌有八八六十四卦。卦的工具是个兽角尖,被劈成两半,长约三寸。打卦人拿在手中,喊:&起卦。&接着口中念念有词,眼望天空,把兽角尖向空中抛去。那兽角尖落地后,就看两片的正反,然后对照《易经》,人的凶吉祸福就这样定下来。由此产生了&望天打卦&的歇后语。那时铜钱也能打卦,方法相同。打卦在民国时期流传很广,相信的人很多,属于正当的职业,解放后被取缔了。
&&&&&& 【挑牙虫】
&&&&&&&&挑牙虫是一种江湖骗术,以剔除牙齿里的虫子为幌子,达到骗钱的目的。挑牙虫的一般都是50来岁的老太婆,手里拿着一个布袋,沿着南京的大街小巷叫喊:&挑牙虫。&如果有人循声而问:&我要挑牙虫,多少钱?&挑牙虫的回道:&按牙虫条数算钱,没有牙虫不要钱。&居民觉得合理,于是就在自家门口,摆一条板凳,病人坐着,旁边摆一个碗,倒上半碗清水。挑牙虫的就把细铁杆伸进病人嘴里,东拨拨,西碰碰,然后挑出一条白虫放在碗里,虫子飘在水上,一会儿挑出好几条。挑牙虫的说:&治好了,数虫算钱。&这骗术是有年头的,据说是从外国传过来的。白虫是挑牙虫的事先就准备好的。
&&&&&& 【看相】
&&&&&&&&&看相是一种职业。那时南京的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看相先生刊登的广告。什么张铁嘴住在哪条街,多少门牌,欢迎光顾;什么李半仙刚刚下火车,正在向南京的老顾客致意。夫子庙是看相先生的聚集地。一般来说,夫子庙的看相先生都坐在条桌的后面。条桌上放着测字的字卷,打卦的卦牌,还有文房四宝。看相先生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他们总是闲不住,只要有人围在摊子旁,他就能看准对方,这时便说些有针对性的话,吸引对方来算命。看相广告是一张人脸的正面相,在人脸的下方有&麻衣相法&的广告词,表示自己看相是正宗的,根据人的相貌就能算出祸福吉凶。
&&&&&& 【算命】
&&&&&&& 有一种叫瞎子算命的,这种人摆不起摊子,只好去走街串巷。瞎子戴着墨镜,左手拄着拐杖,右手中拿着一把小镗锣。这镗锣约碗口大,吊在手下。吊锣的绳子上系着带柄的小锤。瞎子能够用一只手,既能吊着锣,又能朝锣上打锤。清脆而响亮的&当当&镗锣声,时常在南京的小街曲巷里回响着。这锣声往往能吸引老人和妇女。他们是算命人的主要顾主。瞎子算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有一首南京儿歌曾唱道:&算命先生算八卦,一算算到中指甲。&这儿歌还真说中了要害。瞎子算命总是先问对方生辰八字,一边问,一边用大拇指在另外四个指头上掐着。其实这四个指头都有三截,三四一十二,就是十二截。这十二就包含着每个人的属相,包含着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也包含着一天一夜的十二个时辰。瞎子算命就是根据这十二截手指来推算人的祸福运辰的。
&&&&&& 【测字】
&&&&&&&&测字是根据字的结构寓意来推断人的命运和运气。民国时测字摊以夫子庙最多,但全市街边、路口摆测字摊的比比皆是。那时的中华门、水西门、通济门等地的城门口也有。一次,有个中年人来到夫子庙算命。算命先生说:&你随便拿一个字。&那人随手拿了个字卷。算命先生打开一看,是个&劣&字。那人大惊,说:&糟了。&算命先生问:&何以糟了?&那人说:&劣字是最差的字,看来我以后没有好运气了。&算命先生又问:&你想算什么?&那人说:&我想算能不能找到工作。&算命先生说:&我看你能找到工作。&那人急切地问:&何以见得?&算命先生说:&你可以把上面少字的左右两点,移到下面来。这样下面的力字多了两点,就成了&办&字。所以你想找工作会有办法的。&那人顿时喜出望外,付了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 【旧货摊】
&&&&&&&& 民国时期凡是在街边摆旧货地摊的,不少是文物买卖的高手,精通各类文物的鉴别。金器、银器、瓷器、玉器、书画、印章、杂件&&都在经营范围内,且价格不高,让人买得起。民国的大官阔佬、文人学士喜爱文物收藏,为了淘得真宝,也常常光顾这类旧货摊,只要发现有价的宝贝,不惜重金购买。这些旧货摊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建康路、朝天宫一带。这卖旧货的行当,与别的行当不同之处在于,仿佛越是不起眼的地摊,就好像越是有货真价实的东西,那些登堂入室的大店,则缺少这点神秘感。
&&&&&&& 【开当铺】
&&&&&&& 民国时当铺遍及全市。当铺的门外墙上一般都有个一丈多高的&當&,整整占了一面白粉墙,透出十分的威严。走进当铺,里面是近一人高的柜台,顾客把抵押品递上去,掌柜的居高临下,气势就很压人。一般物品只拿到二成现金。当铺就赚取这现金的利钱。来当物品的人都是因为急着用钱,但又不愿失去抵押品,被迫无奈,只好把心爱之物拿到当铺来,都指望能把原物赎回。若是物主过期不来赎取,物品就归当铺所有,当铺就赚大了。民国时当铺越开越大,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这是抵押人与当铺的契约,是合法的。
&&&&&& 【寿材店】
&&&&&&&&民国时以中华路两侧的寿材店为多,因为南京人去世大多数葬在中华门外的南郊。市区其它街道也有寿材店。寿材的价格以木料的材质为主要标准,比如楠木寿材无疑是上等的,松木寿材差了一大截。其次是看寿材的板子厚度,越厚越值钱,越薄越不值钱。穷人无钱,只能买薄皮寿材,也就是几块薄板钉成的简易寿材。有钱讲奢侈,不但材质要好,而且寿材板还要厚。有的孝子为了厚葬长辈,不惜倾家荡产也是有的。与寿材店有关的职业,除了木材商外,还有专职抬寿材的人。寿材店卖出一个寿材,立马通知手下抬寿材的人,不但要抬到丧家,而且就连出殡也包了下来。
&&&&&&& 【米店】
&&&&&&&& 民国时期中华门外的米行大街上,一家家米行排成长龙,成为供应南京一日三餐的重要粮食基地。中华门旁的水码头,是粮食进货的保障。由于米行的集中,又衍生出箩行、筲行、斛行,统称四大行。箩是装米的大筐,筲是装米的小箩,斛是量米的容器。到了今天,米行的遗留物成了文物。&大发米行&留下了店名。就在水码头旁,还有米行店主们开的茶馆。这茶馆是喝茶的场所,也是米业同行议事的场所。大家商议的事情都得执行,不能违背,甚至还得把同业公议的条文挂在店门口,才能平安营业。
&&&&&& 【买卖银洋】
&&&&&&&&民国时期外国的银元大量流入中国,有英国的、法国的、墨西哥的、日本的&&这些外国的银元统称银洋,又称大洋。其中最多的有日本的龙洋、墨西哥的鹰洋。这些银洋在南京的通行使用,与中国银行的纸币对换,是有一定比例的,于是就产生了银洋买卖的行当。从事这行当的人赚取其中对换的差价。由于外国银元真假难以辨识,许多商家还专门办了学习班,培养识辨银洋的人才。凡是从事银洋买卖的人,都是经过识辨真假银元专门学习的。他们对各种外国银元都能识辨,无论是收入还是卖出,决不会失手于假币。银洋在中国的出现在清代,民国时延续了下来。
&&&&&& 【佣工介绍所】
&&&&&&&&佣工介绍所起始于民国初年,是职业介绍所的一种。那时建立民国和南京建都,古老的城市百废待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各种职业介绍所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南京出现了:下关、三山街、夫子庙、中华路、水西门这些交通要冲,佣工介绍所随处可见,就连信府河这样的小巷子里也有一所,可见需求量之大了。最早的职业介绍所名叫荐头所,后来改为佣工介绍所。在佣工介绍所内常常看见许多妇女,那是介绍女佣、保姆的,专为解决家庭用工的。申办佣工介绍所要到官府办理手续,具体环节上要有介绍人、担保人,还要交手续费,遵守国家法令,这样才能领取执照。佣工介绍所对解决南京的用工荒,推动南京的城市建设,引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多方面的人才。
&&&&&& 【说书】
&&&&&&& 民国初年,在南京说书的舞台上,有两种表演方式:一种叫文说,一种叫武说。文说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手弹三弦,敲着锣鼓,边唱边说,其形式有点类似苏州评弹。所说的曲目大多数是《玉蜻蜓》《白蛇传》之类。武说则不同:不用乐器,没有布景,也不化装,演员说书时仅靠一把折纸扇,以及桌上一寸长的惊堂木,就可呼风唤雨,把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说得惟妙惟肖。演员讲述武松打虎的一招一式,孔明舌战群儒的妙语警句,猴王斗打的三十六变&&用手势、身段来配合每一句话,滔滔不绝,千变万化。那时的劳动人民在每天歇工后,于身心疲劳之际,花十几文钱,坐在茶馆里,边品茗,边听书,算是一大赏心乐事。此类书场大多是设在茶社内,或者是布棚、芦席的露天剧场内。每天演出时间,基本是下午两点和晚上七点。
&&&&&& 【卖小唱】
&&&&&&&&卖小唱是没有化妆的戏曲演唱。民国时期秦淮河卖唱的歌女,她们白天在街边或在广场演唱;夜晚时坐在船上卖艺,向画舫里的游客递去曲目单,游客点中哪个曲子,就在船上当场演唱。秦淮河上琴音歌声此起彼伏。原来小唱这种表演形式,很受南京人的喜爱。歌女们标榜的是歌唱艺术,而其中绝大部分曲目是当时盛行的京剧,花钱不多却可以得到艺术享受。南京茶馆的老板们开始邀请歌女进茶馆里演唱,把小唱与品茶结合起来。这一招果然绝妙,获得了茶客的欢迎。一时间茶馆里宾客如云,每客茶钱也因此而提高了几倍。
&&&&&& 【白局】
&&&&&&&&&南京白局流行于南京城区、江宁、江浦、六合及安徽天长、来安等区域,是流传至今唯一的南京本土曲艺。它是南京的织锦工人最早在生产云锦的过程中,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一种曲艺形式,后来发展到有乐器伴奏的民间艺术。它繁荣于清末、民国时南京及周边的市井坊间。民国时期是白局的全盛时期,节目达到50个之多。《机房苦》《倒文德桥》《抢官米》《八仙过海》等,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其中一部分节目还有宣传抗日的内容。演出时有二胡、三块板、笛子、三弦以及酒盅、瓷碟、钱串等民间乐器。从文德桥到大中桥,夏天时每到夕阳西下,一路上唱白局的摊子东一处,西一处,非常热闹。其中名气最大的叫朱瞎子,演出的地方就是一个空场子,条凳上坐着三个演员,一个手拿三弦,一个手拿三块板,一个手拿瓷盘。三人又拉又弹,连说带唱,一直唱到深夜。
&&&&&&& 【戏子】
&&&&&&&&&老南京人习惯把戏剧演员叫做戏子。戏剧在民国时期空前繁荣,仅新建的大剧院就不下20多家,再加上戏茶厅、茶馆以及民间小戏场,每天的演出有数十场之多。演出的剧种以京剧为主,也有扬剧、淮剧、沪剧、豫剧等。全国各地的各种戏剧的顶尖演员,都争先恐后来南京献艺。
&&&&&& 【戏园把闸子】
&&&&&&&&民国初期南京已经有电影了,不过电影业在起步时非常可怜,没有独立的放映场所。一开始在戏茶厅放映,让茶客边喝茶,边看电影。南京人叫西洋玩意儿。给钱不给钱随茶客愿意,而且茶客也无须对号入座。后来就在空地上用布围起来,这样就可以放映了。从民国开始,南京开始建造大型电影院。一个大剧场能容纳1600多人,还有空调。南京的首都大戏院、大华大戏院、胜利大戏院、人民大戏院等等,一般是放电影的居多,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大剧院一人一座,观众凭票入场,一般电影开了15分钟,检票人就把大门关得紧紧的。这点同传统的戏园子不一样,只要不干扰其他观众,戏园可以随进随出。
&&&&&&& 【玩木头人戏】
&&&&&&&&&木头人戏又叫木偶戏,随处可玩,只要是有人的闹市,就能演出。一个三尺多长的小台子,下面用白布遮起来。人就站在这台子里,手举着木偶玩,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幕布拉开,一条耕牛拉着犁,从舞台的右侧出场,牛头在伸动,四条腿在迈动,牛尾巴在甩动;赶牛的老农,扬着鞭子,抽着牛。这里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有耕牛从舞台的右侧耕田,一直耕到舞台的左侧下场。可全场的观众全都肃静无声,全被这老牛活灵活现的动作吸引了。这里的艺术特色完全是讲究逼真,一招一式都体现出千锤百炼的硬功夫。同时幕后还配上了音乐和解说。老牛的&哞哞&叫声,老农的悠悠山歌,都增加了感染力,让人百看不厌。
&&&&&&&【卖书】
&&&&&&&&过去,南京图书的集散地一直在三山街一带。明朝这里就是全国的图书出版销售中心,明末清初著名的芥子园书铺就在秦淮。民国时以状元境的书店最为出名,当时本土的书铺有李光明书庄。但小贩卖书就不在这格局内,哪里能卖书就往哪里跑。小贩把书架扛到市口做生意。书架是折叠式的,搬时折叠,放下可打开,架上是一排排书。这种小贩卖的都是自家藏书,或者是自己收购的书。民国时一些大教授、大学者就喜欢在这种小摊旁转悠,希望能淘到有价值的书籍。一般的读书人也喜欢光临小摊寻&宝&,主要是能以廉价买到自己需要的书。这种流动的书摊是书店的补充,活跃了南京民国时期的图书市场。
&&&&&& 【书局】
&&&&&&&&书局是清代留下的名称。晚清夫子庙就有江南官书局。它集编辑、出版、销售于一体。到了民国虽然有的店家仍用书局的名称,实质上只卖卖书而已,只是个书店,其它功能没有了,这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缘故。当时夫子庙一带仍是图书集散地,大小书店一家挨着一家。全市书店分布各处,有的还有店徽。如王江生书店、南京联营书店、南京拔提书店、汉府书店等等。书局出售的书大多是刚出版的新书,店家卖书是要关注社会焦点和赶时髦的,都会对当下读者的兴趣点、兴奋点十分重视,否则进货卖不掉就会亏本,无论是大书店、小书店都是如此。
&&&&&& 【捏面人】
&&&&&&& 捏面人又称面塑,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手工艺术。面人的原料是用各色染料、石蜡、蜂蜜、糯米粉、面粉揉合在一起的。面人完全靠手工现场捏制而成。经过300多年的改进,南京面人能防裂防霉,长期保存。民国时期捏面人都集中在夫子庙,小担刚歇在广场上,马上就会有人围拢过来。捏面人的老汉全神贯注,灵巧地从原料中选取要用的原料,搓搓捏捏,在观者眼花缭乱中,那大耳袒腹的猪八戒,金鸡独立的孙悟空,手持大刀的关公、亭亭玉立的林黛玉、举拳打虎的武松&&一个个便&横空&出世了,引得孩子们一阵阵欢笑。那面塑摊的架上,插满了西施、李白、玉皇大帝&&一个个神情毕现,惟妙惟肖。
&&&&&& 【卖糖人】
&&&&&&&&卖糖人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边走边喊:&糖人,糖人。&小孩子们便成群结队地跟在后面跑。卖糖人的担子歇下来后,小孩子们顿时就围在担子四周。担子前后都是大木桶,卖糖人就把两个木桶靠在一起:前一个木桶里装着一个炭炉,炭炉上是一个白铁皮敲成的格子锅。锅的七八个格子里有黑、红、黄、蓝、白、绿、紫等各种颜色的糖稀,如要做西瓜,就用绿色糖稀;做白天鹅,就用白色糖稀;做宝葫芦,就用黄色糖稀。糖稀放在炉子上烘烤,就会化成半干的膏状,可塑性极强。这炭炉放在木桶里,冬天不怕风雪,天气再寒冷,一样能做成千姿百态的糖人。糖稀从炉子里拿出来后,插在一根芦管上:芦管是空心的,糖人一边用手捏,一边用嘴吹,在糖稀冷却前的几秒钟内,就能完成一件作品。
&&&&&& 【代写书信】
&&&&&&& 代写书信的人只要在邮局门口,或者在城门口,以及其他闹市街口,摆一张条桌,两张板凳,就可以工作了。只不过是要在桌上放一块&代写书信&的纸牌子。民国时期中华路邮政局门口的书信摊有一溜排,夫子庙广场也有好几张桌子。不过老先生都是用毛笔书写,信纸上一排排竖行小楷,显出写信的老先生书法功底不凡。后来代写书信的老先生们都开始用钢笔了,那时叫自来水笔。在中华门城门口代写书信的摊子一直没换地方,农民进城,马上就有人为他们写信,那些农民是十分高兴的。水西门、通济门等地都有代写书信的摊子。邮局门口的生意最好,以四五十岁的妇女居多。她们一般都梳着巴巴头,穿着大襟斜扣袄,说起话来&啪啪啪啪&的,像放机关枪似地直响。老先生边听边问,笔下不停地写,等妇女讲完了,信也写好了。
&&&&&& 【卖春联】
&&&&&&& 民国时期,南京老百姓家里的春联不是印刷品,而是在街上买的毛笔字真迹,若能保存到今天也算是文物了。卖春联行当,每年只有20天时间。在过年的前一段时间,卖春联的人就在街边摆张桌子,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和红纸,后面拉根长绳,挂着写好的春联,任人挑选。为了增加现场气氛,卖春联的人还当场挥毫泼墨,展示自己的书艺。市民围在旁边看,觉得好就买一副带回家。写春联的人都是读私塾的底子,有的还是前清秀才,毛笔字的功力自然深厚,称得上字字珠玑。常用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而卖春联成了街头的一道迎春风景线。   
&&&&&& 【卖花灯】
&&&&&&&& 清代南京元宵灯会都集中在评事街、上新河、夫子庙、长生祠一带,后来逐步集中在夫子庙了。民国时期,灯会、灯市在夫子庙特别吸引人。为此还专门开通了公共汽车,方便市民观灯。汽车站就设在聚星亭旁。夫子庙灯会一年比一年好看。秦淮一带的孩子们还唱起了儿歌:&娃娃哎,出来玩灯呵,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孩子们手中提着蛤蟆灯、狮子灯、荷花灯,拉着的是带轱辘的兔子灯,眼里看着的是走马灯、宫灯,还有金光闪闪的金鱼灯,举得高高的飞机灯&&自此以后,灯会年年更加璀璨,人气也更加旺盛了。
-政府网站链接-
-各省地方志网站链接--
-学术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活算是重体力劳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