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2个加号原因,为什么尿蛋白反倒增加了

尿蛋白2个加严重吗
更新时间: 22:01:31
健康分享者:askgs
该经验由 ask 发布经验求助,查看TA的任务需求
我家邻居前几天去医院做了检查。,其中还做了尿检,在尿蛋白这一项里面出现了2个加,但是他自己也不懂这尿蛋白2个加是什么意思,检查完了之后因为没来得及问一声是什么结果就回家了。于是就跑来问我了,因为她觉得我些许会懂一些,但是我也是不懂的,就上网找了我的老师给他问了一下,现在我把我学到的一些经验也分享给需要的一些朋友。
步骤/方法:
当做检查尿液检查的时候,是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如果是阳性,也就是2个加的时候就说明尿液里的尿蛋白含量超标了,阴性就说明尿液里面没有尿蛋白含量。是正常的结果。
正常的人的24小时监测结果,里面的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检测时候常常不会被检测到,那么尿蛋白两个加号的意思就是说被检测者的1L尿液里含有蛋白质1.0~2.0g,这样就属于身体出了疾病了。
尿蛋白2个加是什么病导致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当患者尿蛋白有加号这就是说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这就是肾病的症状的一种,并且大量尿蛋白是促使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注意事项:
当出现蛋白尿的时候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做治疗,千万不要不以为然,当然一次的检查结果也不足以判断患者就是得了肾病了,患者最好是重复做一次尿常规检查再根据身体的其他症状请医生做断定。
订阅到邮箱
疾病常识热门相关
疾病常识精彩推荐
疾病常识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
参考价格:¥27.3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
参考价格:¥49
咨询实录推荐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共1条医生回复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咨询范围:可以通过中药的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一般不采用西医方法,可以咨询纯中医的知识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情况是,目前尿道炎正不大,建议您,多喝水治疗。
相似问答推荐
挂号科室泌尿外科
哪些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检查项目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常规
并发疾病尿频、尿急、尿痛
常用药物头孢拉定、甲硝唑、氟哌酸、左氧氟沙星
相关医院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500元
猜您可能关注的疾病
Copyright & 2011  
提示:本网站旨在提供医患咨询互动服务,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医生门诊时间也请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尿蛋白偏高怎么回事?肾脏尿蛋白有两个加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肾脏尿蛋白也称为肾性蛋白,肾性蛋白尿主要是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各种慢性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一般出现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我是「小复先生」讲肾病聊健康更多肾病诊疗知识尽在“同名”微信公众号里,问题解答,治疗建议指导!
1.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肾小球的损伤而引起的蛋白尿。多因肾小球受到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因素的损害后,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滤过膜孔径加大,通透性增强或电荷屏障作用受损,使血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血浆蛋白(以清蛋白为主)滤出原尿中。若损害较重时,球蛋白及其他少量大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增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根据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尿液中蛋白质的组分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
(1)选择性蛋白尿:主要成分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万~9万的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清蛋白。相对分子质量>9万的蛋白则极少出现。尿免疫球蛋白/清蛋白的比值<0.1。尿蛋白半定量多为+++~++++。当尿蛋白定量>3.5g/24h时,称为肾病性蛋白尿,最典型的病例是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破裂损伤。尿蛋白成分,以大和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单纯性肾小管性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较低,一般<2g/24h,定性半定量试验+~++。
肾小管性蛋白尿多见于:
肾小管间质病变:如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慢性失钾性肾病等。
中毒性肾间质损伤:由于汞、镉、铀、砷和铋等重金属类或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以及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多黏菌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类,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与坏死,又称中毒性肾病。
中草药:如使用马兜铃、木通过量,也可引起高度选择性肾小管蛋白尿,此时常伴有明显管型尿。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3.混合性蛋白尿
指肾脏疾病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或相继受损而产生的蛋白尿,其组分与血浆蛋白相似,但各种组分所占的比例可因病变主要侵害的部位而不同,尿蛋白电泳检查有助于临床对蛋白尿组成的分析、判断及诊断。
我是「小复先生」讲肾病聊健康更多肾病诊疗知识尽在“同名”微信公众号里。延伸知识:
尿蛋白还有非肾性,一般常见以下原因:
溢出性蛋白尿
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大量以中、小相对分子质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如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等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后,原尿中的含量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最大能力,而大量出现在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尿蛋白质定性,多为+~++。  可见于:  浆细胞病;  急性血管内溶血;  急性肌肉损伤;  其他:如急性白血病时血溶菌酶增高、严重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增高形成的蛋白尿。
5.组织性蛋白尿
凡肾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蛋白质、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以及肾脏组织炎症,或受药物等刺激泌尿道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等,进入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均称为组织性蛋白尿。定性±~+,定量0.5~1.0g/24h。其组成成分多以T-H蛋白为主。
如生理性蛋白尿、偶然性蛋白尿、摄入性蛋白尿和妊娠性蛋白尿。
我是「小复先生」讲肾病聊健康更多肾病诊疗知识尽在“同名”微信公众号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蛋白三个加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