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零元好的赚钱项目和迄今的区别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迄今发现并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目前保存于()
A、大英博物馆
B、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C、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D、德国历史博物馆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天天日报》
B、《南华早报》
C、《虎报》
D、《东方日报》
A、美国广告公司协会
B、中国广告公司协会
C、香港广告公司协会
D、国际广告组织
A、《商品说明条例》
B、《广告标准》
C、《电视广告标准》
D、《商标条例》
A、无线电视
C、香港电台
D、丽的电视台
A、香港广告商会
B、香港广告联合会
C、广告商会
D、香港华资广告业商会  苦逼的 考公务员者。。。。。。。。。。。。你们辛苦了 你们心哭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呀,科举基本公平。  
  以前只考文科!
  回复第1楼,@不沾衣  有呀,科举基本公平。   --------------------------  +1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和你一起凯旋 4楼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科举可取寒门,公考多取门阀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转怪 5楼
22:53:49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考题有问题。比八股文还那啥。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转怪 5楼
22:53:49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面试吧,操作的空间太大。笔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于题目比较杂,内容啥都有,面广,但是不够深。至于上面有人说八股,估计指的是申论吧。可以理解,公文的套路,就跟你做会计要懂报表,搞it的会写程序一个道理吧。分值不多但是很关键。
  @东方之永远不败 9楼
23:11:02  如果朝廷有当年历朝历代科举的一半 哪怕1/3 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连皮毛都算不上 如今的社会已经没有寒士的立锥之地了  -----------------------------  科举真是相当难滴,别看满街的大学生 研究生 博士生啥的,十个有九个是很难考中秀才滴。
  科举是皇帝选拔治国人材,公考就是走过场,假的,所以说一个是封建社会,一个是奴隶社会。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转怪
22:53:49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和你一起凯旋 10楼
23:16:31  面试吧,操作的空间太大。笔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于题目比较杂,内容啥都有,面广,但是不够深。至于上面有人说八股,估计指的是申论吧。可以理解,公文的套路,就跟你做会计要懂报表,搞it的会写程序一个道理吧。分值不多但是很关键。  -----------------------------  实际上,目前的公考还是非常公平的,笔试就不说了,几乎没法子作弊,因为行测都是机器阅卷的,申论作弊也很不容易,即便阅卷人里面有你能收买的人,你的卷子能到那人手上的几率实在很低很低。面试也很难操作,因为考官是随机的,而且都是外调的,不是本地人,你想搭上关系也很难,就算你巧合认识,还要随机随的到才行。以上这些措施当然不能完全排除作弊的可能,这个世界上除了在死神面前绝对公平外,其他的公平都是相对的,例如直接改分数之类的,能量大到一定程度或许能行,但是这么有能量的有背景的恐怕都不屑当公务员了,赚钱的手段多得是。  至于考试内容,我觉得吧,行测考的是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必要的。申论呢,考的是写作能力以及对热点问题的分析、概括、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很重要,把它说成是八股文很不妥,况且某些职位不考申论而是考专业知识,例如警察类的,这也是很有必要考察的。
  自己考公考不上就怪不公平。哥啥关系门路都没找,考了2个行政编!尤其是第二个,270招2个,其中70个研究生,真是千军万马考出来!  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有可能开后门的基本都被笔试给刷掉了!而真正能开的上后门的背后最少都要有个市党委的老爹,至于网上曝光的什么体检作弊之类的,都是最低端的人所为,都是不动脑袋的人所为。考到那种地方算你们倒霉。  另外,凡是考试就会有漏洞,有窍门。至少,我认为公务员考试笔试是有窍门可循的。笔试成绩达不到招录人数的名次的人不要说啥不公,先回去看书吧。  最后,我所说的公考指的是国考和省考,至于事业编的市考,你们懂的。背景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这是一个好制度。英国的公务员考试就是从中国的科举借鉴过去的。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举孝廉,官方说法是看人的品德。但我觉得关键在于如何执行,监督很关键  
  @battlefront 16楼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一个县一届出10个举人,哪儿有十个县丞的空缺?
  外国学了我们的科举变成公务员考试…我们再引进,就是这么回事  
  有区别,现在没乡试和童试、殿试,只有会试
  @和你一起凯旋 4楼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只要存在私有制,阶级固化就不可避免,科举也好,公务员考试也罢,不过是饮鸩止渴吧了
  推荐楼主去看两篇文章  第一篇  资本与权力的终极博弈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shtml  第二篇  刚需,伪经济学欺骗中国人的大谎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html  什么叫洗脑?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才叫洗脑
  ■■■■■■■■■■■■■■■■■■■■■■■■■■■■■■  啥叫刚需?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我坐火车从河南郑州要到北京去,火车一路上不停,车到了石家庄,火车上许多人都要到卫生间方便。列车员说,进卫生间一次,100元,想进就掏钱,不进算了,谁要是受不住了拉车箱里罚款一万元。  我憋得小肚子疼,浑身直打颤,别说100,就是200我也掏,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吧!看到没有?这就是刚需!  住房,同进卫生间一样,那是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我家有个破电视,是那种大屁股式的,现在都是超薄液晶的了。可那玩艺儿贵,我买不起,可以不买。谁厉害咱不惹,啥贵咱不吃。可我总不能几代人天天睡大马路吧!夏天睡大马路还能凑和,可是一到了冬天,下了大雪,冰冻三尺,我总不还睡大马路吧!  住房,医疗,教育,这三种东西,不能光用经济观点来分析,也不能光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因为这是民生问题。我总不能天天睡大马路,总不能让孩子不上学,总不能有病不看等着死!利用这三样东西烘托刚需,就是趁火打劫!  ■■■■■■■■■■■■■■■■■■■■■■■■■■■■■■  资本家把生活必需品炒成高价,然后再借钱给屁民买  从此屁民彻底沦为资本家的经济奴隶  这就是资本主义  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  【图文翻译贴】关注华尔街发生的那些事 (看美国屁民分享自己的故事)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95190.shtml  原标题本来是 《占据华尔街的我们都是99%》可惜刺激到精蝇了  于是在人气最旺的时候被封,还被恶意改名  没看过的推荐去看看,看完之后就明白精蝇为什么恨死那个翻译贴了  
  回复第15楼(作者:@消失一星期 于
23:46)  自己考公考不上就怪不公平。哥啥关系门路都没找,考了2个行政编!尤其是第二个,270招2个,其中7……  ==========  想做奴才而不得的社会.你做上了.有点人模样了.嘿嘿.一日看尽长安花  
  回复第16楼(作者:@battlefront 于
00:18)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  ==========  我们比封建社会进步.握爪.   
  人才能上能下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公考起码给你一个晋身仕途的机会,能不能走到底得看你的能力、运气,自古仕途狭窄,官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如此方能保证走到最后的必然是最优秀的人才
  回复第14楼,@委婉的号角1  @和你一起凯旋 4楼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转怪 5楼
22:53:49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和你一起凯旋 10楼
23:16:31   面试吧,操作的空间太大。笔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于题目比较杂,内容啥都有,面广,但是不够深。至于上面有人说八股,估计指的是申论吧。可以理解,公文的套路,就跟...  --------------------------  是啊,绝对的公平不可能,能保证绝大多数公平就不容易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话说回来,正常途径入仕的都是人才吗?  时势造英雄啊  
  科举舞弊,是要杀头的。还会连累家小。
  @和你一起凯旋 4楼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其实,取消面试更合理  虽然由“高分低能”这这一说  但是,从参考者整体而言是“高分高能”,“高分低能”只是个别现象  而加入面试因素,腐败就产生了
  科举能当上县长市长 公考算毛  
  从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不过当时人没有现在的多,而且现在的科技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了公务员的好处。  
  当年乐户、蜓民棚民,没有权利参加科举。  查看百度。  
  公考面试成绩占的比例过高,实际上20%-30%就足够了。  另外凡考试就产生的弊端,考得多了,题目就套路化了。
  科举只靠议论文,公考啥都考  科举没有年龄、地域和阶层限制,公考限制多多  科举成绩优秀者,可以拜总理为师,入赘豪门,直接当县长市长,公考通过也只能当小兵,还得拼爹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转怪
22:53:49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和你一起凯旋 10楼
23:16:31  面试吧,操作的空间太大。笔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于题目比较杂,内容啥都有,面广,但是不够深。至于上面有人说八股,估计指的是申论吧。可以理解,公文的套路,就跟你做会计要懂报表,搞it的会写程序一个道理吧。分值不多但是很关键。  -----------------------------  据我所知,面试是上级部门在县区组织部、人事局、纪委等等各部里面抽调,然后面试时然后打乱随即排序考室,而考生面试时,是现场随即抽签排序!一个考室少则10多人,多则20多,就算认识其中一两个也要去掉最高分!  没看出来者“人为因素”有多重要!!
  不如科举  
  @斯忽 25楼
04:01:50  回复第15楼(作者:
@消失一星期
23:46)  自己考公考不上就怪不公平。哥啥关系门路都没找,考了2个行政编!尤其是第二个,270招2个,其中7……  ==========  想做奴才而不得的社会.你做上了.有点人模样了.嘿嘿.一日看尽长安花  -----------------------------  你的意思是你是连奴才都不如的废物????
  本质没啥区别,但是现在还找不到比这个更公平的途径。。。。。  楼主有心,就帮找个呗。。。。。
  这个,真搞不清楚
04:01:50  回复第15楼(作者:
@消失一星期
23:46)  自己考公考不上就怪不公平。哥啥关系门路都没找,考了2个行政编!尤其是第二个,270招2个,其中7……  ==========  想做奴才而不得的社会.你做上了.有点人模样了.嘿嘿.一日看尽长安花  -----------------------------  @转怪 38楼
09:15:26  你的意思是你是连奴才都不如的废物????  -----------------------------  我最讨厌那种自己没本事,一天到晚喊着腐败啊的人。看看《水浒传》就是这类人的集中描写。特别是黑宋江,拿着朝廷的钱,私下放走朝廷通缉的强盗;包着二奶,腐败的到处收黑钱,被革了职,喊着圣上不公,朝廷黑暗!  你们说,这样的人多还是少?
  @muterman 科举,三年只有三百多个名额,平均一年只有100个。  现在的公务员一年有多少个名额?  科举及第后,就是中层干部,而且升迁很快  现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就是基层办事员而已。
  科举与公考的目的都是为了“当官”,所以科举与公考没有什么区别,问题是科举只适应封建社会制度!实行“共和”必然要废除科举!
  古代是官,现代考上后还得挣扎,拍领导马屁有关系才能当官。  
  科举是公平地  
  @battlefront 16楼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晕,你想补个司书之类的职位,也要去吏部考试的吧。  会试考中,三年才几百个,超级JY了吧。当个县长和主事(中央机关的科长)还真不过分。你能用每年几十万的公务员考试与之相比吗?
  @和你一起凯旋 4楼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现在是九品中正制,哪来的科举,坐朝堂的,掌权柄的皆是商品,寒门低品能出的了宰相,大将军?
  回复第38楼(作者:@转怪 于
09:15)  @斯忽 25楼
04:01:50  回复第15楼(作者:
@消失一……  ==========  你的推理能力相当大.呵呵.小屁孩.回去多想想井底之蛙的故事罢.那里有不是一就是二的高深议析小技巧.你这种屁股决定脑袋金钱显示能力分数左右基因的分析砖家是我极度向往的钦佩的少见的.....学了点厚黑学加上点跨国资本土匪通鉴.养猪就如此厉害.着实令人侧目!  
  收买一个永远比收买一群人容易的多。
  国家有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有省级招考,县级有县级招考,反正都是领导定,有没有猫腻谁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国家统一考试统一分配的,各级领导都有各级的招考!没内幕谁信!?
  @battlefront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giga_fans 46楼
10:47:32  晕,你想补个司书之类的职位,也要去吏部考试的吧。  会试考中,三年才几百个,超级JY了吧。当个县长和主事(中央机关的科长)还真不过分。你能用每年几十万的公务员考试与之相比吗?  -----------------------------  中进士后哪有直接外放做县长的,一般都要在翰林里实习个几年,如果直接外放一般也是县丞,关于报考人数方面其实差不多,因为基数都在那
  回复第43楼(作者:@wuwei1027 于
10:08)  科举与公考的目的都是为了“当官”,所以科举与公考没有什么区别,问题是科举只适应封建社会制度!实行……  ==========  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封建主义下的一奶二胞.对封建统治阶级是一种进步对被统治阶级而言是一倒退!每个公司每个利益团体就是现代封建主义国家.原始奴隶特性也半点没改变消灭!消灭是个笑话  
  @斯忽 48楼
10:59:06  回复第38楼(作者:
09:15)  @斯忽
04:01:50  回复第15楼(作者:
……  ==========  你的推理能力相当大.呵呵.小屁孩.回去多想想井底之蛙的故事罢.那里有不是一就是二的高深议析小技巧.你这种屁股决定脑袋金钱显示能力分数左右基因的分析砖家是我极度向往的钦佩的少见的.....学了点厚黑学加上点跨国资本土匪通鉴.养猪就如此厉......  -----------------------------  是你自己说的“想做奴才而不得的社会”,又不是我说的,
  基本没区别,只不过古代寒门还有机会,现在时萝卜考试法。
  科举选的是官,公考选的是吏。  
  越来越像了
  @百慕大幽灵 31楼
08:30:37  科举能当上县长市长 公考算毛  -----------------------------  科举考上最低是县长的官,高中者皇帝喜欢直接招为附马,给副部长的官,当今的公考仅仅给个小吏你做,就一帮人抢破头去考。直接退回到隋唐以前。
  科举舞弊杀头抄家  公考呢?
  @qun78200x 54楼
11:38:53  基本没区别,只不过古代寒门还有机会,现在时萝卜考试法。  -----------------------------  区别大了,科举是选官,公考是选吏,吏在古代是低贱的职业,当过吏的是不能考科举的,吏永远当不上官。
  你们还在纠结公务员考试公不公平的时候,这边考试都已经连锁产业化了  你们还百事不得其节的思考在考官录取层面有没有作弊的时候,人家已经从最先的各种培训环节下手了  发现这论坛里跟不上时代的人太多了,现实瞬息万变,你们说来道去嘴里啃的只是放了2天的干瘪黄瓜
  现在的公务员跟古代科举有的比吗,以前的科举考上就能按自己的理念去治理一方土地,现在的公务员考上了能干嘛?
  @不懂国事 45楼
10:35:29  科举是公平地  -----------------------------  顶这个,在不存在内幕的情况下,科举是公平的,有本事就可以直接当官施展抱负治理国家,任何人都有机会。公务员算个什么,你考的再好,又能让你当什么官,管什么事。
  回复第15楼,@消失一星期  自己考公考不上就怪不公平。哥啥关系门路都没找,考了2个行政编!尤其是第二个,270招2个,其中70个研究生,真是千军万马考出来!   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有可能开后门的基本都被笔试给刷掉了!而真正能开的上后门的背后最少都要有个市党委的老爹,至于网上曝光的什么体检作弊之类的,都是最低端的人所为,都是不动脑袋的人所为。考到那种地方算你们倒霉。   另外,凡是考试就会有漏洞,有窍门。至少,我认为公务员考试笔试是有窍门可循的。笔试成绩达不到招录人数的名次的人不要说啥不公,先回去看书吧。   最后,我所说的公考指的是国考和省考,至于事业编的市考,你们懂的。背景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  看你的发的帖,你也就中学毕业水平。  
  @battlefront 16楼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进士一般是9品起干,县丞典吏什么的级别吧。直接干县令的很少,县令在古代不是那么好得到的差事。先发下各省,各省再放差使。一般都是各种差事做起。直接做县令的,一榜里面都极少。
  @qun78200x
11:38:53  基本没区别,只不过古代寒门还有机会,现在时萝卜考试法。  -----------------------------  @tianlaitx 59楼
11:56:00  区别大了,科举是选官,公考是选吏,吏在古代是低贱的职业,当过吏的是不能考科举的,吏永远当不上官。  -----------------------------  进士上榜,一般外放是9品官,一榜的升官快,但极少会直接放县令。
10:59:06  回复第38楼(作者:
09:15)  @斯忽
04:01:50  回复第15楼(作者:
……  ==========  你的推理能力相当大.呵呵.小屁孩.回去多想想井底之蛙的故事罢.那里有不是一就是二的高深议析小技巧.你这种屁股决定脑袋金钱显示能力分数左右基因的分析砖家是我极度向往的钦佩的少见的.....学了点厚黑学加上点跨国资本土匪通鉴.养猪就如此厉......  -----------------------------  @转怪 53楼
11:36:38  是你自己说的“想做奴才而不得的社会”,又不是我说的,  -----------------------------  兄弟,你跟它吵个毛线,典型的了色啊。
  @qun78200x
11:38:53  基本没区别,只不过古代寒门还有机会,现在时萝卜考试法。  -----------------------------  @tianlaitx
11:56:00  区别大了,科举是选官,公考是选吏,吏在古代是低贱的职业,当过吏的是不能考科举的,吏永远当不上官。  -----------------------------  @zenttt 65楼
14:34:36  进士上榜,一般外放是9品官,一榜的升官快,但极少会直接放县令。  -----------------------------  你和他们这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有什么好说的?看过《范进中举》吧,世界上最多的人是范进的岳父胡屠夫。  此外,现代的电视剧也是功不可没,无论哪个啥都变成了状元,然后直接4、5品官!怎么可能?真当官员是白菜!
  @battlefront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委婉的号角1 19楼
03:13:40  一个县一届出10个举人,哪儿有十个县丞的空缺?  -----------------------------  以前的县,人口也就现在的乡的规模,连好点的镇都不如。生产力更别谈了。
  吏考和官考,不好比吧
  @qun78200x
11:38:53  基本没区别,只不过古代寒门还有机会,现在时萝卜考试法。  -----------------------------  @tianlaitx
11:56:00  区别大了,科举是选官,公考是选吏,吏在古代是低贱的职业,当过吏的是不能考科举的,吏永远当不上官。  -----------------------------  @zenttt 65楼
14:34:36  进士上榜,一般外放是9品官,一榜的升官快,但极少会直接放县令。  -----------------------------  进士年轻的,不外放的,会进翰林院,相当于党校,学习政治管理  然后做言官  之后才会外放,这时候就会直接做知县的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转怪
22:53:49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和你一起凯旋
23:16:31  面试吧,操作的空间太大。笔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于题目比较杂,内容啥都有,面广,但是不够深。至于上面有人说八股,估计指的是申论吧。可以理解,公文的套路,就跟你做会计要懂报表,搞it的会写程序一个道理吧。分值不多但是很关键。  -----------------------------  @委婉的号角1 14楼
23:35:20  实际上,目前的公考还是非常公平的,笔试就不说了,几乎没法子作弊,因为行测都是机器阅卷的,申论作弊也很不容易,即便阅卷人里面有你能收买的人,你的卷子能到那人手上的几率实在很低很低。面试也很难操作,因为考官是随机的,而且都是外调的,不是本地人,你想搭上关系也很难,就算你巧合认识,还要随机随的到才行。以上这些措施当然不能完全排除作弊的可能,这个世界上除了在死神面前绝对公平外,其他的公平都是相......  -----------------------------  基本同意,尤其是国考,还是相对公平的,但面试环节有一些操作空间。认识一个在某部工作了三年的借调职员,有些关系,领导也挺喜欢,考了两次国考,都没进面试,没办法,最后只好跳槽了。
  @不沾衣 1楼
21:16:18  有呀,科举基本公平。  -----------------------------  多了去了的没上过榜真才子鄙视你没脑··
  当然有区别了,古代是君主制,现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古代没有执政党,现在是一党执政。这个背景下考试能一样吗?  
  有区别,当然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  1 考的好未必官当的好  2 有才华的未必考得好  3 但考得好的都是有才华的  4 考试内容多为经世策论  不同  1 古代一般考前30+都能做官,但现代你考第一也未必能上岗,说不定人事代理就打发了  2 古代考题难度比较大  3 古代允许大龄考生  4 古代考官水平大多强过考生,全国闻名
  此帖让我觉得世上想当封疆之吏的人真不少  
  @battlefront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zenttt 64楼
14:33:24  进士一般是9品起干,县丞典吏什么的级别吧。直接干县令的很少,县令在古代不是那么好得到的差事。先发下各省,各省再放差使。一般都是各种差事做起。直接做县令的,一榜里面都极少。  -----------------------------  明清考中进士后有三条路:  1,名列前茅的进入“翰林院”。几年后离开翰林院就是“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一般没有大问题的话,十年后可以担任封疆大吏(总督,巡抚)或者部门长官(六部的侍郎);  2,名次居中的,进入六部担任“主事”(科长)。时间长了有望成为部门长官;  3,名次较差的,“榜下即用”去当县令(县长)。虽然其在进士中较差,但是在地方上却被尊称为“老虎班”,排在所有非进士出身的人之前补缺。但是前途有限,如果没有杰出成就,当到知府或者道台就到头了。  进士出来只能当末等的小官小吏,好像只有辽代,元代才有的事情吧。
  @宅进小楼成一统 70楼
22:28:41  进士年轻的,不外放的,会进翰林院,相当于党校,学习政治管理  然后做言官  之后才会外放,这时候就会直接做知县的  -----------------------------  明清二朝,言官外放必然是大吏,以示“尊重言官”之意。言官或者是给事中或者是御史,虽然官位小,但是职权大。明代“御史”如果外放就成了“巡按御史”,虽然品级低,但是打着“代天子巡守”的旗号,即钦差身份。清代这个“巡按御史”一变就成为“巡抚”,照例带吏部和兵部侍郎衔(以便管辖一省的官员和节制一省的军人)。  因此,言官除非升级降级,是不会外放的。而正常外放,也不会是小小的县令。一个能随时和朝中大佬说事,可以随时检举巡抚和的将军的县令,谁敢用?
  @battlefront
00:18:04  古代科举考上的可都是官,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不过都是吏。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啊 。  科举考上进士后就是7品官,做县太爷的,就算考上举人, 不继续考的话也能排上个8品的县丞。现在有公务员考试放县长或县办主任的位置给人考的么  -----------------------------  @giga_fans
10:47:32  晕,你想补个司书之类的职位,也要去吏部考试的吧。  会试考中,三年才几百个,超级JY了吧。当个县长和主事(中央机关的科长)还真不过分。你能用每年几十万的公务员考试与之相比吗?  -----------------------------  @义和拳大师兄 51楼
11:08:04  中进士后哪有直接外放做县长的,一般都要在翰林里实习个几年,如果直接外放一般也是县丞,关于报考人数方面其实差不多,因为基数都在那  -----------------------------  晕,翰林就是七品,县令是七品。翰林三年散馆大考后去当县令已经是屈才了。去当县丞,岂不是降级了吗?  进士出身算是“正途”。身份特别尊贵。只有辽,元这样不重视读书人的朝代,才会当进去去当县丞甚至小吏!
  公务员制度就是科举制度。是英国人从中国学习回去的,因为可以消除实习贵族,促进阶层流动,穷人也有机会进入上层  
  @不沾衣 1楼
21:16:18  有呀,科举基本公平。  -----------------------------  以前基本公平,并且还有对王公皇族不利的条款
  @苍狼王 20楼
03:23:10  外国学了我们的科举变成公务员考试…我们再引进,就是这么回事  -----------------------------  真的假的?
  @狗大师 75楼
04:41:07  有区别,当然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  1 考的好未必官当的好  2 有才华的未必考得好  3 但考得好的都是有才华的  4 考试内容多为经世策论  不同  1 古代一般考前30+都能做官,但现代你考第一也未必能上岗,说不定人事代理就打发了  2 古代考题难度比较大  3 古代允许大龄考生  4 古代考官水平大多强过考生,全国闻名  -----------------------------  高见,不过中国从隋朝开始科举,出来的状元孤陋寡闻的我只知道文天祥、秦桧、张謇等几人,可以看出也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以隋朝为时间轴,科举后的历史大约1300年,我们同样选择隋朝前1300年的历史比较,发现科举后的人物(文臣和武将)都不如科举前的水平高。这种选材方式极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埋没多少天才!
  以前 科举是全国一种专业,都写文章,有明确的名次,公务员考试全体没名次,稀里糊涂!  科举必是全国最优秀人才参与!  可现代有些人才未必喜欢考公务员,公务员未必是最厉害的人才!
  回复第5楼,@转怪  @和你一起凯旋 4楼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面试   
  回复第5楼,
@转怪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5  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人才上下交流的机制,制度本身不存在 好坏,看怎么用吧。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阶层有固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流动起来,隔阂会越来越大吧。目前的公考,虽然人为的因素较多,但是总比完全考察,类似于隋以前的察举、世袭好的多吧。  -----------------------------  我很想知道目前公考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  @gqxzhf 85楼
18:54:22  面试  -----------------------------  据我所知,省考里面,地方政府在市区,直属机构是在省会。面试是上级部门在县区组织部、人事局、纪委等等各部里面抽调,然后面试时然后打乱随即排序考室,而考生面试时,是现场随即抽签排序!一个考室少则10多人,多则20多,就算认识其中一两个也要去掉最高分!直属机构面试也差不多!  “人为因素”在哪??????
  有些人拉屎拉不出来不是怪茅房不够深就是怪地球引力太小。  蠢材就是蠢材。
  非要说不同的话,现在你要用2B写卷,古代用Mb写卷。潜规则基本相同!  
  回复第86楼(作者:@转怪 于
18:58)  回复第5楼,
@转怪  @和你一起凯旋
22:46:1……  ==========  面试考场有很多巡视员,他们是人不是机器  
  同样的八股文,同样的没落体制
  回复第39楼,@左脚5167  本质没啥区别,但是现在还找不到比这个更公平的途径。。。。。   楼主有心,就帮找个呗。。。。。  --------------------------  有 就是消灭私有制和财产继承制度 。财富要象权力一样不可世袭。  
  科举除了殿试皇帝亲自点状元,是木有面试滴  
  回复第83楼,@阿拉善左旗牧民  @狗大师 75楼
04:41:07   有区别,当然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   1 考的好未必官当的好   2 有才华的未必考得好   3 但考得好的都是有才华的   4 考试内容多为经世策论   不同   1 古代一般考前30+都能做官,但现代你考第一也未必能上岗,说不定人事代理就打发了   2 古代考题难度比较大   3 古代允许大龄考生   4 古代考官水平大多强过考生,全国闻名   -----------------------------   高见,不过中国从隋朝开始科举,出来的状元孤陋寡闻的我只知道文天祥、秦桧、张謇等几人,可以看出也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以隋朝为时间轴,科举后的历史大约1300年,我们同样选择隋朝前1300年的历史比较,发现科举后的人物(文臣和武将)都不如科举前的水平高。这种选材方式极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  体制僵化得慢一些  
  全是小白,1949年以前,中国的文盲率超过85%,能上学堂学之乎者也的所谓寒士,其实已经15%的好运人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那些公知那么怀念1949年以前的中国,认字就是15%的精英了!
  回复第39楼,
@左脚5167  本质没啥区别,但是现在还找不到比这个更公平的途径。。。。。  楼主有心,就帮找个呗。。。。。  --------------------------  @gqxzhf 92楼
20:21:45  有 就是消灭私有制和财产继承制度 。财富要象权力一样不可世袭。  -----------------------------  财富要不可世袭的话,权力就可以世袭!反之亦然,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今免费好的赚钱点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