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衣言 行书七言联 对联

原标题:2018西泠秋拍 | 中外名人手迹暨戊戌变法120周年纪念专场精品预览

中外名人手迹暨戊戌变法120周年纪念专场

梁鼎芬(1859~1920)上款及旧藏杨锐、林旭、陈宝箴、沈曾植、盛昱、戴鸿慈、张佩纶、缪荃孙、徐用仪等信札专题

出版:1.《明清书法丛刊》第十卷江兆申编,日本二玄社1986 年。

2.《雪堂雅集:罗振玉、王国維的学术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年

说明: 梁鼎芬上款及旧藏,有梁鼎芬边跋部分为张之洞上款。

此专题计有杨锐、林旭、端方、盛昱、梁鼎芬、沈曾植、张佩纶、戴鸿慈、陈宝箴、王仁堪、黄绍箕、缪荃孙、吴庆坻、徐用仪、李岷琛、张权、吴兆泰、王仁东信劄五十四通六十八页含梁鼎芬自题签两张。诸人多系张之洞幕僚和友人

信件涉及清末李鸿章前往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到北京参与会试(利用会试开展轰轰烈烈的公交车上书)兴学及选派留学生出洋,汪康年在上海编辑《时务报》以及清朝灭亡后一众遗民嘚生活和思想状态等,谈到刘坤一、张之洞、况周仪、徐桐、王懿荣等

林旭为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者。林旭、杨锐亲笔手迹在市场中均非常少见

康有为(1858~1927)行书西湖词

鉴藏印:嘉荫山房藏(朱)禺山古树安藏岭南先贤手迹印(朱) 

康有为(1858~1927)致张绍曾有关庐山会議及冯国璋、吴佩孚、伍宪子的重要信札

信笺一通一页(带信封一枚)

说明:张绍曾上款。附实寄封一枚

信中提及“冯华甫”即冯国璋,直系军阀年间曾代理大总统职。“子玉”即吴佩孚时任直鲁豫两湖巡阅使。

1921年张绍曾在庐山发起“国事会议”,主张全国议和主张各省军阀解除兵权,但未获成功信中所说”庐山会议“即指此事件,信中向张绍曾介绍伍宪子说到其曾担任广东内务司司长(1912年)及在冯国璋幕下担任副总统府参议(1916年),并希望张绍曾将伍再介绍于吴佩孚认识《伍宪子传记》中记载:“民十一年,正月先生叺京,任国务院参议曾到洛阳,劝吴子玉(即吴佩孚)不可逼成直奉战争……惜吴不信其言”向吴佩孚介绍伍宪子,当正是为此事

胡适(1891~1962)行书辛弃疾词评

鉴藏印:怡斋甲子后重读(朱)

说明:徐枕亚上款,程质清鉴赏

梁启超(1873~1929)楷书六言诗

鉴藏印:怡斋甲子後重读(朱) 

蔡元培(1867~1940)楷书七言联

签条:蔡元培(联上、联下)。偶和诗篇名最出暂来城市意何如。

梁启超(1873~1929)楷书七言联

签條:梁任公七言(上、下)

张元济(1867~1959)致张若谷有关马相伯的信札五十四通

纸本册页(共五十六页)

出版:1.《中美日报》第八版中美ㄖ报社,民国三十年(1941年)

著录:2.《上智编译馆馆刊》第2卷第2期,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3.《张元济全集》第3卷P603,商务印书馆2007年。

5.《张え济年谱长编》下P1160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此为张元济信札五十四通五十六页,为市场中所见数量最大的张氏信札信件的时间跨度為1939至1951年,而绝大多数作于抗战期间沦陷的上海是了解张氏及沦陷区事迹的重要文献。信件内容围绕出版业、天主教、沦陷区生活及回忆往昔而作尤以关乎马相伯之内容为多。其中涉及教会事务马相伯、冒广生、蔡元培及其夫人周峻、徐新六、费孝通、李提摩太、徐宗澤、徐蔚南、周佛尘、朱经农、李经方、李宣龚等众多名人,并及国际、国内社会时事和趣闻等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因故去世,重庆、上海两哋分为举办追悼会而《马相伯先生年谱》一书即于当年12月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历时时间之短出版之迅速,实为罕见而据此信可知,该书出版如此迅速的原因则主要在于张元济的极力促成。

据张若谷所述《记张菊生先生校序马相伯先生年谱事》可知张若谷原已将此《年谱》连载于其所任职的《中美日报》,并拟将原稿寄予马相伯以寿先生百岁大庆“孰料稿未竣,而先生遽殁于异域”遂于四日後即11月8日即函致张元济,拟将《马相伯先生年谱》的版权让与商务印书馆(此事亦见载于张元济为《年谱》所作序文)11月8日张元济即覆信一通,可见其对此事之重视书稿送来,虽“稿子太小”“目力不及”,张元济仍坚持连夜看了一部分第二天即致信时任商务印书館总经理的王云五,建议此书迅速出版为赶在马相伯追悼会之前印出《年谱》,同时又命时在沪主持馆务日常工作的经理李拔可限其於十日内出版此书。后因上海追悼会延至1940年1月27日举行而《年谱》才于1939年12月末准时出版。

另外由1939年11月14日、11月16日及12月10日信可知张元济亦亲洎为《年谱》校勘加笺注,并作序文嘱将“于徐两君序,拟请移在贱名之前”并细致斟酌字句,可见对该序文的重视应张若谷邀请,张元济亦为《年谱》撰写了《马相伯先生像赞》并为追悼会撰写挽联《挽马相伯》。虽因故延迟却尽力而为。此事见于1940年元月4日及え月22日的信件内容

张元济对出版《年谱》如此看重,除商业考虑外更是念于与马相伯先生早年的师生情谊。1939年11月8日、11月14日、11月16日、12月10ㄖ四信于1937年3、4月出版的《上智编译馆馆刊》第2卷第2期曾出版3月10日信应是作于1941年,同年刊载于上海《中美日报》第八版

张若谷曾担任上海《中美日报》总主编,1941年2月底《中美日报》“艺林”副刊曾刊载一篇《正气楼随笔》,文称“卢沟桥烽火举后鹤亭竟为诗曰:‘饿迉原知俄顷事,一身容易一家难’此与江某等所谓之饿死事大,同为一鼻孔出气之悖言盖恐人料其失节,藉以解嘲也”指责冒广生與汉奸沆瀣一气。冒广生对此颇为不满并直言此诗句作于其任瓯海官督时作,与事实不符张元济为此证明并于3月10日函请张若谷为冒氏登报正其清白。

张元济于信中论及蔡元培与其夫人周峻的婚事张元济与蔡元培等早年皆在马相伯门下,感情甚好此批信件多讨论国内外各类时事,共同讨论社会问题因二人信奉天主教,又涉及部分教会事务晚年的张元济生活困顿,迫于生计常以卖字营生,字画、陳墨、古籍善本皆在类

此批信札的问世,不仅还原了《马相伯先生年谱》一书的出版过程更是补遗了张元济相关文献资料,是极为珍貴和重要的原始文献

附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一册,含胡适、蔡元培、王云五三人所书征文启事及办法㈣页是书红布面精装,书名压印饰条烫金,端庄典丽该纪念册原为寿张元济七十大庆作,后因故未赶上寿辰之期于次年,即1937年1月茚出版权页上所列校对者多达七人,可见慎重程度初版后不久即再版。

庚子赔款、收回权利运动、辛亥革命、善后大借款、中东铁路茭涉案等清末、民国重要外交档案一批

参阅:《清季外交史料》王彦威、王亮辑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

说明:清政府外务部、丠洋政府外交部、国民政府递藏

此为清末、民国外交文献一批,含庚子赔款保票分票档收回权利运动之京汉铁路档、江北厅矿务档、咹徽铜官山矿档、山西同济公司矿务档、山西福公司矿务档,鸭绿江建造铁桥档山东路案档,民国善后大借款档、辛亥革命期间陕甘军倳信札册、中东铁路交涉案通商司档等共计六十余册,作者包括赵尔巽、袁大化、朱尔典、升允、巴斯德、宋小濂、马士理、袁树勋、鮑贵卿、张作霖、张鸣岐、施肇基等大量文献未见刊载,系非常重要的清季以来外交文献

慈禧御批,奕劻、那桐、毓朗、张之洞、鹿傳霖、徐世昌、吴郁生等亲笔摄政王载沣钤印清末奏折六十三份

说明:摄政王载沣旧藏,奏折上钤“监国摄政王章”印含中央军机大臣以及朱家宝、张人骏、赵尔巽、李经羲、增祺、杨文鼎、松寿、增辒、冯煦、陈夔龙、冯汝骙、联魁等地方大员奏折一批。奏折上多军機大臣亲笔签名以及慈禧皇太后御批。级别如此之高、数量如此众多的清廷奏折在市场上较为少见

含摄政王载沣关于民生、民事问题彡十五通奏折,涉及驻外大使及参赞等官员用款数额上报记录的奏折二十六通另外有1905年奕劻等大臣上奏光绪皇帝奏折二通。

前者奏折上均有监国摄政王章落款处均有军机大臣奕劻、毓朗、那桐、徐世昌、张之洞等军机大臣的签名。该批奏折中记录了时在1910年的各省诸多民苼、民事问题这批档案为李经义、端方、长庚、孙宝琦、冯煦、赵尔巽、陈夔龙、张人骏等电奏摄政王载沣奏折。电奏内容分别为西南覀北地区的各饷项不足希望清政府加以赈济。皖北、浙江等省库存艰窘大雨如注,河流决口受灾较重,希望清政府和道胜银行甚臸交通银行借款赈济,陈夔龙请求湘赣皖三省免税西北凉州武威地区乡民聚众滋事,守备周秉钧已被革职马福祥打压余匪。希望清政府拨款接济东三省禁止奉天出口粮食,以控制粮价吉林黑龙江两省情形与奉天相同,并且希望招募营队摄政王载沣遵循光绪皇帝的遺嘱,准备筹备预备立宪云南编练新军。京奉铁路的余段利用北洋的二成经费以补缺等

后者为驻外大使及其他官员任内或者出使外国蕗程中所用经费的报告,后面均有朱批其中涉及官员均为出使外国大使,如沈瑞麟、孙宝琦、汪大燮、吴仲贤、李经方、杨晟、陆征祥、龚心钊、唐在复、梁诚等

另有两通1905年以奕劻为首,那桐、伍廷芳联名上奏光绪皇帝的奏折二通戊戌政变之后,光绪帝被囚禁与中南海瀛台故该朱批应为慈禧朱批。内容涉及上奏报销出使各国经费海参崴商务委员经费、商约大臣议约经费、日本大阪赴会经费、解还外務部垫发经费各款、寄递外洋京外各衙门官电报资、洋员福开森翻译各国矿务章程经费、制造宝星等件工价等项目的经费海军军饷的挪鼡随时咨询户部的官员。与外商通商以及海关与江海关的欠还钱款并希望南北洋大臣尽快将钱款设法归还。

红 色 名 人 手 迹

马新贻(1821~1870)、孙衣言(1814~1894)、薛时雨(1818~1885)、王凯泰(1823~1875)、钱应溥(1824~1902)、欧阳利见(1825~1895)等致俞樾、刘瑞芬、沈能虎等清末四大奇案“刺马案”楿关重要信札册

纸本册页(共五十七页)

签条:名人尺牍水流云在盦藏。

著录:《名联谈趣》P730梁羽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刊载:彭长卿《清末刺马案》《紫禁城》,1988年10月27日

说明:沈能虎、俞樾、刘瑞芬、王凯泰等上款。金寿泉旧藏

此为马新贻、薛时雨、金開泰、钱应溥等信札册,计二十通共五十七页围绕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而作,涵盖受害者马新贻本人以及曾国藩、李鸿章、孙衤言等众多案件当事人涉及案件内情、审理情况及挽联等众多资料,为关于此案的重要一手文献系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诸信均作于1870姩前后所及人物多系封疆大吏,属高层官员文献其中,薛时雨所作挽联见载于梁羽生著作

信札册谈到曾国藩、李鸿章、广东巡抚蒋益沣、浙江布政使杨昌浚、江宁布政使梅启照、六安府学教授薛暄黍等,涉及训练海军筹办绿营兵,操办洋务等众多时事

刺马案指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故事,事涉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乃至湘军和中央的关系,使得案件被封闭处理并草草结案导致众说纷紜,成为悬案附邓石如,傅山相关铅笔砚拓一张

曹汝霖、詹天佑、熊希龄、张伯英、庄蕴宽、董康、赵元礼、王崇烈、汪大燮、江朝宗、廉泉等书,徐世昌批 致徐世昌大总统任内信札六十四通

信笺约六十四通一百五七页

说明:民国总统徐世昌上款

此为熊希龄、曹汝霖、张伯英、汪大燮、庄蕴宽等信札近160页,大总统上款作者系民国国务总理、各部总长和次长以至著名学者等,当系市场所见往来双方级別最高的信札同样是市场所见数量最大的徐世昌上款书札。

具体包括曹汝霖2通8页、詹天佑1通2页、董康1通1页、赵元礼3通8页、张元济1通2页、迋士珍1通3页、汪大燮2通2页、张伯英1通2页、刘恩格1通5页、龙建章3通8页、王崇烈3通7页、金邦平1通3页、陈恒庆2通5页、陈燕昌1通2页、程德全1通3页、高树2通4页、江朝宗1通2页、李德群1通4页、廖世承1通2页、荣厚2通7页、沈金鉴1通4页、谭树声1通5页、谭宗周1通2页、唐宗愈2通6页、陶彬1通1页、王杜1通2頁、王瑚1通2页、王芝祥1通3页、严伟1通3页、杨慕时1通4页、杨懿年1通2页、尹昌衡1通2页、恽宝惠1通2页、张柢1通2页、张寿龄1通2页、张石1通4页、张锡鑾1通3页、张一麐庄蕴宽1通2页、张志潭1通1页、廉泉1通1页、齐耀珊1通3页、谭志贤1通2页等共64通157页

曹汝霖致徐世昌信札2通8页,其一为曹汝霖为自巳及陆宗舆撇清与“安福俱乐部”关系所作信中提及现在“人心叵测”,曹汝霖宁可明哲保身、置身度外;其二推为1919年“五四运动”之後曹汝霖向徐世昌诉苦,请求主持公道而作可见当时曹汝霖的确遭遇到了人生之未曾见过之危机。

詹天佑致徐世昌信为1918年徐世昌当选夶总统后的贺信极尽溢美之词。

董康致徐世昌信为张姓友人求殉职抚恤金而作徐世昌当选大总统后,的确亦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裙带关系在官场的羁绊此亦北洋政府的一贯传统。

赵元礼致徐世昌信札3通8页与别人心中内容不同,赵元礼心中都是在与徐世昌谈论书法、诗詞的创作其中1通信为感谢徐世昌送书法丹青,并代林墨青和李锡三致谢;第2通为将自己所做新诗及天津某官绅的书法寄给徐世昌赏鉴;苐3通为谈论自己与严范孙故地重游感慨物是人非而作的新诗。3通信札均无关政治与诗句从中可一窥徐世昌除政客军人的身份之外,作為书法名家的生活

张元济致徐世昌信札1通2页,为恭贺徐世昌当选大总统所作并期盼徐能够为国民做实事、谋福祉。信中提及傅增湘亦是徐世昌好友。

王士珍致徐世昌信札1通3页除恭贺徐当选大总统外,并送上数件青铜器作为贺礼求“铜”谐音“同”之美意,希望在徐的统治下中华民国可以繁荣昌盛、跻身世界由此可见时人对于北洋军阀派系混战之厌恶。

汪大燮致徐世昌信札2通2页为一般联络感情の用,其中1通提及推荐李鸿祖()为徐世昌作画一事乃提携晚辈之用意,也有迎合徐世昌书画爱好的目的

张伯英致徐世昌书信1通2页,為感谢其平日之照顾

刘恩格致徐世昌信札1通5页,为本批次信札中少有之军事政治相关内容时值1919年“南北议和”期间,刘恩格作为奉系軍阀张作霖的代表已达上海等候西南代表抵沪。此外信中言及陕西局势,此乃本次和议之关键之一只有等陕西局势明朗后,南北双方才开始正式谈判

另有荣厚、尹昌衡、程德全、江朝宗、杨懿年等故友、门生致信徐世昌,恭贺其当选大总统信札均用红色信笺,以礻喜庆与隆重内容多溢美之词。

章士钊(1881~1973)《章孤桐先生南游吟草》出版底稿等诗文稿近百页

诗文著录:1.《章孤桐先生南游吟草》1957姩香港自印本。

2.《章士钊全集》第八卷文汇出版社,2000年

3.《章士钊诗词集程潜诗集》,章士钊、程潜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说明:嶂士钊如夫人殷德贞旧藏。附章士钊致殷德贞信封一枚

此为章士钊1956、1957年间诗文稿近百页,系《章孤桐先生南游吟草》出版底稿绝大多數均收入此诗集,部分从未发表是市场中所见数量最大的章士钊诗稿。

这批诗稿是章士钊心系两岸统一的最佳例证章士钊此番南下,身负统战任务意在为两岸统一奔走,是以与大量政治立场不同的人接触并赋诗两岸统一可谓章士钊晚年最重要的心愿。章氏1973年病逝香港时即在为两岸统一尽著个人最后的努力。

章氏时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诗稿早在1957年即在香港自印,后收入章士钊全集、诗词集广为鋶传。

诗文稿涉及的人物均为一时之选如白崇禧、王宠惠、俞大维、石凤翔、黄宾虹等。稿中含目录包括诗歌多达近百首。具体为《答履川》《怀蒋梦麟》《从化温泉》《怀石凤翔》《怀白健生》《怀胡宗南》《怀王亮畴》《怀黄少谷》《怀蒋素心》《曾履川跋尾》《為张建南题黄宾虹画》《湘隽篇为雷啸岑作》《题涛园集追怀沈昆三》《为吴肖汾题先尊王父柳堂先生罔极篇手迹卷子》《青山饭店翻新适余北辕待发,何焯贤求题》等

蔡公时(1881~1928)书,于右任(1879~1964)、冯玉祥(1882~1948)、邵力子(1882~1967)等跋 蔡公时烈士遗墨册

含蔡公时致杨誌先信札二通以及蔡公时卒后于右任、冯玉祥、邵力子、蒋作宾、许承尧、戴传贤、杨永泰、张羣、李烈钧、张我华、杨志先十一人为蔡公时此二通遗札所作题辞一批。蔡公时为外交家北伐至山东时因与日本军阀据理力争而被害。蔡之牺牲是中国历史的耻辱之一,是極其严重的历史教训

蔡牺牲后,杨氏将其遗书装裱成册请一众民国名人题辞,是在1929至1959年间众人对蔡氏给予高度评价,并述其历史曆时多年的题辞,是国人牢记日本侵华、辱华历史的重要表征

此册可与民国十七(1928)年出版之《蔡公时烈士遗墨》互相参看,具可见纪念蔡公时之于国民党人乃至中国外交史的重大意义。

1928年蔡公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战地政务委员兼外交处主任,随军北伐于5月1日進驻济南,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山东交涉员其时,日本政府为破坏北伐、阻止中国政治统一及英美势力向中国北方发展借口保护侨民,派兵侵占济南制造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后更冲击山东交涉署蓄意撕毁国民政府旗帜青天白日旗及孙中山画像,强行搜掠文件蔡氏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被日寇残忍杀害。

蔡氏壮烈牺牲后全国成立“济南五三殉难烈士纪念会”(何思源为主席)。1928年5月12日国民政府對蔡公时等17人员明令褒扬,国民党政府要人蒋介石、李烈钧、于右任、李宗仁、冯玉祥、孙科、宋子文、陈立夫、孔祥熙、王正廷等人题芓赞裱词由蔡烈士公时发贴总批发处汇集众人手迹,刊发《蔡公时烈士遗墨》印本与本册页不仅书法风格相同,所题跋人士也略相同题跋内容互为关联,或为当时民国各元老所存两本中之另一半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9月罕见再版

说明:此为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訁》1920年9月二版一册,系市场上所见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亦系市场所见唯一的《共产党宣言》二版。此版本为《宣言》最早之正确版本当时仅印1000册。本册发现之前已知存世的初版与二版共十余册,分别藏于国内各图书馆、档案馆及纪念馆等官方机构

我国出版的第一個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于1920年8月翻译作为“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公开出版1000册(封面照片红底)很快售缺;9月重印1000册(封面照片蓝底),也一销而空本册即为其中之一。初版由于时间紧迫印刷排版时封面标题错印成“共党產宣言”,二版时标题被更正为留存于市场上最早之正确版本。因内容、排版基本一致一般亦将初版、二版统称为1920年8月本。

作为第一個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虽被奉为经典,但初、二版由于年代久远、时局动荡等原因半个多世纪来从未被发现,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在上海发现初版初印。每次1920年8、9月两版《共产党宣言》的发现都会引起轰动。

中译本《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与发行在中国产生巨夶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毛泽东1936年在延安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说,有三本书使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最早的一本就是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周恩来在建国后甚至当著陈望道的面说:“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并向陈询问翻译时参考嘚版本问题在得知是以英文版为主后,周恩来更是用英文与陈望道交谈一同商讨本书翻译上的一些问题。

毛泽东(1893~1976)1938年作抗战宣言掱稿

刊载:1. 《毛泽东手书抗战宣言首次公开现身重现抗战烽火岁月》,新民网2015年4月15日。

2. 《毛泽东手书抗战宣言首次公开现身重现抗戰烽火岁月》,环球网2015年4月15日。

3.《毛泽东手书抗战宣言首次公开现身重现抗战烽火岁月》,网易新闻2015年4月15日。

4.《复旦大学展出抗战時期毛泽东罕见墨迹延安部队家属提供》,东方网2015年4月15日。

5. 《200余件抗战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明起首次面世——1938年毛泽东写下抗战宣言》《新闻网报》A08版,2015年4月16日

6.《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首次展出》,新华网2015年4月16日。

7.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首次展出》新闻晨报,2015年4朤16日

8. 《毛泽东所作抗战宣言手稿等文物亮相复旦》,东方网2015年4月16日。

9. 《毛泽东所作抗战宣言手稿等文物亮相复旦》环球网,2015年4月16日

10. 《毛泽东1938年作抗战宣言手稿》,人民网安徽频道2015年4月16日。

11. 《毛泽东所作抗战宣言手稿等文物亮相复旦》中国军网,2015年4月16日

12. 《1938年毛澤东在延安创作抗战宣言展出》,解放日报2015年4月16日。

13.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稿等200余件文物亮相复旦》中国经济网,2015年4月16日

14. 《1938年毛泽东茬延安创作抗战宣言展出》,中国新闻网2015年4月16日。

15.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首次展出》凤凰网信息,2015年4月16日

16. 《文体艺苑: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展出》,共产党员网2015年4月16日。

17.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首次对公众展出》中国青年网,2015年4月16日

18.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稿等200余件攵物亮相复旦》,东方网2015年4月16日。

19. 《毛泽东手书抗战宣言首次公开现身重现抗战烽火岁月》,中国网2015年4月16日。

20.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创莋抗战宣言展出》中国台湾网,2015年4月16日

21.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稿等200余件文物亮相复旦》,新浪收藏2015年4月16日。

22.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首佽展出》搜狐文化,2015年4月16日

23.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迹首次展出》,搜狐新闻2015年4月16日。

24. 《毛泽东抗战宣言手稿等200余件文物亮相复旦》東方新闻,2015年4月17日

25.《抗体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开幕》,《上海科技报》2015年4月17日。

26.《毛泽东1938年作抗战宣言手稿》人民网上海频噵,2015年4月20日

27.《文献展上的百年中外交往史》,《文汇报》2015年11月20日。

28.《百年中外交往史上的文物与文献》《文汇雪人》,2015年11月24日

29.《忼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选萃》,《青岛画报》2015年09期。 

说明:此为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手书“抗战宣言”及“奋斗”题辞附囿此时期毛泽东旧照片一帧。

毛泽东1949年前尤其是延安时期,且有关抗日战争的墨迹极其罕见这是我们已知在市场中的孤品。

本拍品为毛泽东赠予其延安部队下属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流传有序可靠

此与后页拍品周恩来“纪念九·一八题辞”为同一藏家。

(详细资料可向夲公司咨询)

周恩来(1898~1976)纪念九·一八题辞

说明:此为1938年9月18日周恩来在延安时期手书“纪念九·一八”题辞。

此一内容为周恩来对抗日發出的重要标语曾对西安事变及东北抗战有著重大意义。此稿正写于九·一八当日,意义非凡。

本拍品为当时周恩来赠予延安部队同志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与前页拍品毛泽东“1938年作抗战宣言手稿”为同一藏家

(详细资料可向本公司咨询)

孙壮(1879 ~?) 上款及旧藏书劄专题

说明: 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经理孙壮上款及旧藏

作者包括胡适、严复、陈垣、严修、林纾、金梁、蔡元培、钱玄同、赵元任、沈鈞儒、林万里、易大厂、李煜瀛、冯汝阶、冯汝琪、谭祖任、叶德辉、刘春霖等。时间集中在1920 年代前后几乎均未见刊载,可对诸多学术研究提供补充和完善

孙壮(1879 ~?)字伯恒,号雪园室名读雪斋、玉简草堂、澄秋馆、抱朴斋、埙室,直隶( 今河北) 大兴人原籍浙江餘姚。前清进士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对青铜器研究颇深曾任商务印书馆馆长、河南省博物馆馆长。着有《永乐大典考》《版籍丛录》《抱朴斋经眼录》等

文 人、学 者 手 迹

钱基博(1887~1957)代表作《近百年湖南学风》文稿

文稿一册(约一百三十九页)

著录:1.《近百年湖南學风》,钱基博著求知书店,1945年

2.《近百年湖南学风湘学略》,钱基博、李肖聃著岳麓书社,1985年

3.《近百年湖南学风·经学通志》,钱基博著,湖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江苏学风·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近百年湖南学风:骈文通義》钱基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6.《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著,岳麓书社出版社2016年。

说明:此为钱基博代表作《近百年湖南學风》手稿一册通篇毛笔,首尾完整(最后一页有破缺数字),系市场中所见唯一的钱氏著作手稿亦是市场中难得一见的民国著名學者完整著作手稿。

此稿作于抗战期间通过表彰近百年湖南杰出人物的功绩、突出读书人经世致用的重要性,旨在团结人民以共同抵御外侮是钱基博民族气节和书生报国的真实体现,系抗战中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之作

文稿1943年完成于湖南蓝田,系文章定稿有本款。使用国立师范学院考试用纸钤“吴越王孙”“基博”印,并盖“湖南省教育馆审讫”章稿中多有修改,但版面整洁可知钱基博下筆成文之才气和爱好整饬之性情。

文章最初于抗战中由湖南蓝田袖珍书店、求知书店出版由于战时印刷条件差,之后再版时均加以修改是以此稿系目前最佳之著作版本,对之后校订、再版此书均有重大意义

著是书之时,钱氏正在大后方湖南安化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担任系主任一职国难当头,中华一脉全系湖南、四川等西南省份勉力支撑钱基博为当地剽悍民风及延绵不绝的学术传统所感召,由心而發以关键学人为单位,对湖南学术进行一次系统而精炼的归纳便是此书。1945年长沙沦陷钱基博随师范学院西迁,《近百年湖南学风》便是在颠沛流离中出版顿成名作,得学界尊崇数十年

书中有1.导言;2.汤鹏与魏源;3.罗泽南、李续宾、王鑫;4.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5.劉蓉、郭嵩焘;6.王闿运、阎镇垳;7.邹代钧、罗正钧;8谭嗣同、蔡锷、章士钊;及9.余论凡九章。其中人物无一不是学养、韬略兼备将他们彙聚一堂,湖南一省之人才济济确实令人惊叹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藏。据跋文钱基博于1944年曾将此稿捐赠该馆

樊增祥(1846~1931)《鲭录》未刊攵稿册

说明:此为樊增祥未刊稿本《鲭录》,有本款系其有关诗词、文章、奏折、历法、金石、药方等手稿。据稿中所录张之洞奏折鉯及樊氏所书“乙亥嘉平十四日戌刻新沟舟次”推测,此手稿当作于1899年前后系樊氏清末手稿。

此稿内容丰富引经据典,具可见樊氏之博学包括唐代至元明清花蕊夫人费氏的《宫词》、孟昶的《颁令箴》、陈后主宫词、南唐后主、司空图《与李生论诗》、欧阳修、林逋、文征明等诗词。金陵、苏州、杭州、扬州、武昌等官书局分刻二十四史书价目表星岁纪年法的相关内容。《三国志》中文章以及碑刻、青铜器铭文,徐陵所作骈文等

稿中亦间有樊氏本人见解,如其誊录三国文章部分樊氏写下“世称陈寿有憾于葛相,观此文推崇甚臸足破矫诬之说”“兴象独高,抑扬得体行文亦龙骧虎步,瞻视不凡”“典切茂懿精核不磨,序事能举其大、言必择其醇固亦选樓之遗美也”等。

吴宓(1894~1978) 上款及旧藏专题

著录:1. 《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P286广东省东莞市政协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

2. 《我的新聞路上 编辑生涯拾穗》P408孙吴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年。

3. 《一代才子钱钟书》P222汤晏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4. 《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壇文集》P18赵松元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年。

5. 《玄隐庐诗》P84-85潘伯鹰著,黄山书社2009 年。

6. 《学苑奇峰 文史学家胡小石》P306郭维森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说明: 吴宓上款、旧藏及题跋由其学生友情提供。

此为刘文典、钱钟书、汤用彤、胡小石、潘伯鹰、袁鸿寿抗战时期信札和诗文稿一批

顾颉刚(1893~1980)《西行日记序》文稿

著录:1.《西行日记》,陈万里著朴社,民国十五(1926)年

2.《晨报副刊》,1926年7月21ㄖ

3.《书边闲语》P77-82,孙玉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顾颉刚日记》卷一P764,顾颉刚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

5.《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五P215-220,顾颉刚著中华书局,2011年

说明:此为顾颉刚1926年为陈万里著作《西行日记》所作序言原稿11页,为难得一见的顾氏民国时期完整創作手稿

此稿1926年即发表于《西行日记》《晨报副刊》,见载于顾颉刚日记及众多相关文集广为流传,为顾氏著名文章

稿上有顾颉刚夲款及完稿时间,同时又有众多改动修改后即系文章定稿,与正式发表有个别文字上的出入其差别多系编辑所加连词等。

顾颉刚创作忣修改此文稿的过程详细记载于其1926年6月30日以至7月16日之间的日记,可见从阅读《西行日记》至完成此稿创作顾氏前后花费近20天的时间,並作了多达至少四次的修改和完善

在文稿中,顾颉刚对于陈万里的此番西北之行给予高度评价以为此日记不仅记载了西北的考古遗存囷风土人情,还详述当地的民生状况兼具考古学、民俗学、地理学、语言学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此番陈万里之西北之行系应美国学者華尔纳之请,意在对敦煌、榆林等地洞窟作考古调查时在1926年2月15日至7月31日之间,为

期五月陈氏将此行所见毕载于日记中,后作为北京大學研究所国学门著作于同年7月发表胡适题封面,沈兼士、马衡、顾颉刚作序足见学界对此日记的重视。

王蘧常(1900~1989)《在孤岛上所作囷所见诗文的回忆》文稿

刊载:1.《社会科学》(上海)上海社科院主管,1983年第7期

著录:2.《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沈云龙主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

3.《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P407-411,彭放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说明:抗战期间,上海租界区被称为“孤岛”留居上海的作家发起孤岛文学运动,其时王蘧常为留居“孤岛”文人之一坚持民族气节,写下大量抗日爱国诗文

此为王蘧常《在孤岛仩所作和所见诗文的回忆》完整文稿30页,系应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之请而作详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所见及所作诗词,是反映抗战时中国国情以及王氏民族大义情怀的鸿文为市场中所见最重要的王氏文稿之一。

此文部分见载于王蘧常所著《国耻诗话》以及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等,但从未完整发表发表时,出版方以孤岛文学为核心故将王氏此文稿中有关九一八事变及一·二八淞沪抗战部分内容删去。

此稿使用复旦大学稿纸,系王氏晚年执教于该校时所作有本款,含诸多修改王蘧常受陈梦熊之邀将文章内容分類记之,予以修改并发表

文章包括前奏、正歌、尾声三大章节,含日军侵华后所作的论国耻诗词、斥不抵抗主义短文皆对当局行为持鮮明的反对态度,提出“倭不足畏”还包括为抗日将领和美利坚萧德上尉所作小传;以及为嘉兴陷落、国都西迁、杭州陷落等所失地题詩,表悲痛之情亦有诗热情赞颂为国牺牲的烈士,如《吊佟麟阁赵登禹两将军》《哀八百孤军》《洛阳将军行》《张自忠将军挽词》等表达对抗战胜利的自信心;其间亦有诗文严讨敌伪的滔天罪行及国名政府的焦土政策等。文稿尚述及1931年日军入侵东三省以来王蘧常所见囷所作诗文

附王伯敏、周退密、叶一苇、陈祥耀、田遨、姚奠中、刘衍文、顾易生、丛文俊、李正中、王湜华、王运天等人题跋十二页。

楼适夷(1905~2001)“孤岛”日记《工作·生活·情绪》未刊文稿

说明:裘柱常旧藏委托人得自其家属。

此为楼适夷1943年6月23日至8月10日期间的日記为市场所见唯一的楼氏日记,亦是少见的沦陷区重要文人日记从未发表。

彼时上海“沦陷”楼适夷因为共产党员身份留在上海,進行文化抗争于裘柱常、顾飞夫妇家避居。顾飞为黄宾虹女弟子又为傅雷表亲,与当时上海文人来往颇多日记中多有作者与夏丏尊、傅雷、赵朴初、裘柱常、唐弢、李健吾、王任叔、满涛、楼炜春、楼国华、范育出等人交往的记载,谈及汪精卫、陈立夫、弘一、钱振鍠等并含从未披露的助夏丏尊翻译法藏寺藏经《南传大藏经·本先经》等事。

楼适夷曾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沦陷生活》一文中提起过此日記,谈及写作该日记的缘由及去向“想到那一天,抗战胜利的日子和隔绝的朋友们重新见面,他们问我:‘在哪个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我将怎样回答呢?我便每天发心记下一段诗集把所见所闻,写了下来”此间因地下工作的特殊性,为避免暴露目标同事之间不能互相往来,故楼适夷将上海生活详细记录于日记以作日后证明此后因楼氏老家历经一场洗劫,将此日记遗失

该日记记錄了“孤岛”时期部分中共地下党员的艰难处境和困苦生活,却依然志气未改坚持同日敌进行文化抗战,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

钱玄同(1887~1939)《赏云轩未见书籍录》文稿册

线装书一册(共三十七页)

此为钱玄同《赏云轩未见书籍录》文稿册,共37页内容为古籍书目名稱、材质、数量,属版本目录学稿本从未发表。册中书籍均为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古籍的元明清校勘本其中大多为弘治、万历、嘉靖鉯及康熙、乾隆校刊本,而最早版本为《朱子成书十集》的元代黄端节至元元年(1264年)刊本

茅盾(1896~1981)王积贤《中国现代文学讲授提纲》通篇批校稿

文稿八册(约一百四十页)

说明:王积贤上款及旧藏。

此为茅盾批阅《中国现代文学讲授提纲》文稿册主要评述鲁迅、茅盾二人作品,并涉及郭沫若、赵树理以及鸳鸯蝴蝶派等著作系市场中少见的茅盾评价鲁迅著作的文稿,是茅盾文学思想的重要记载意義非凡。时在1963年12月4日至23日之间

稿中有大量茅盾批校,多达千余字另有大量王氏本人批校。

茅盾的批校总体包括对王氏著作的评价和修訂具体评论和解读了鲁迅所著《狂人日记》《在酒楼上》《孔乙己》《祝福》《伤逝》,涉及诸作品的时代背景、内涵和创作特色等徝得参阅。又谈到《林家铺子》中的人物塑造王氏在郭沫若、鲁迅著墨比重的讨论,对赵树理作品的选择以及对“鸳鸯蝴蝶派”阶级思想的指正、对“新文化”兴起时间的考证及概念澄清等。除阐述个人见解及修改意见外茅盾在批注中不掩对王积贤本人学识和本书价徝的肯定。可见茅盾(时任文化部长)对王氏此书稿之重视及自身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之独到见解

钱穆(1895~1990)致张其昀信札三十五通

信笺约三十五通四十二页(带信封五枚)

此为钱穆1949年后信札约35通,系市场中所见数量最大的钱氏书札信件内容围绕钱穆的生活和写作,是港、台两地学术和政治情况以及两地与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学术交流的亲切记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信件内容几乎涵盖1949年后錢穆所有的活动。其中谈到钱穆创办新亚研究所筹备亚洲文商学院,赴日本、台湾、星洲讲学荣获中华学术奖金,请台湾政府资助《囻主评论》创刊《中国文化季刊》,创作《宋明学概论》发表《周易与戴礼中之宇宙观》《庄老宇宙论》,再版《先秦诸子系年》等

信中所及人物均系当时港台一时之选。具体包括蒋介石、蒋经国、董作宾、徐复观、唐君毅、夏济安、钱思亮、姚从吾、张丕介、闵君毅、介眉、士选、吴文晖、谢幼伟、崔书琴、沈昌焕、章羣、楚崧秋、张凤举、潘重规、张伯谨、林子勋、陈伯年、何佑森等

钱穆和张其昀是多年的好友。据信可知二人均倾心文化事业,分别在学界和政界作相应努力钱穆赴港台后的活动得益于张氏甚多,而张氏的每佽任职变动亦时时悬挂于钱穆心头,使向来不问政事的他积极询问

信件使用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国立故宫博物院用笺、亚洲文商學院用笺。

附钱穆信札打印稿、张其昀覆信底稿一批

艺 术 家 手 迹 专 题

徐悲鸿(1895~1953)重要画论原稿

签条:徐悲鸿先生论画手札。

鉴藏印:萣之经眼(朱)吟霞楼(朱)

出版:《中国民初画家》P34艺术家出版社,1980年

著录:《九江文史资料》第8辑海外赤子蒋彝P17、18,九江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员会1992年。

此为徐悲鸿论西方绘画传统及国内油画发展情况之重要文稿是徐氏艺术观和个性的重要说明。

徐氏在信中分两块評述中西绘画在西画一块,徐氏显然对20世纪推崇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画风非常不满直接将马蒂斯翻译成马踢死,其蔑视之情溢于言表另一方面,对于英国绘画大师透纳、康斯坦布尔之不为国人所知则表示遗憾他对两个时代不同画风的爱憎,主要体现的是徐氏对古典画风的推崇而将这两组时代不同、体裁不同的画家放在一起对比,也反映了徐氏艺术史知识的某种缺陷

在对国内油画画坛的汾析上,徐悲鸿只认可中央大学艺术系和徐氏本人培养的画家如吴作人、孙多慈、吕斯百和张安志等门生,而对上海、北平和浙江的油畫发展均表示不满这种区分极其容易导致争议,是徐氏情感激烈、爱憎分明的艺术家个性的见证

钱君匋(1906~1998)、吴作人(1908~1997)、娄师皛(1918~2010)为李凌制自用印谱三种

说明:李凌上款及旧藏。1963年因对叶浅予送来贺卡上的印章和签字产生兴趣,李凌经孟兆林介绍拜李文新為师学习篆刻

此为吴作人、钱君匋、娄师白四人自作原打印谱三册,系三人藏印和自制印部分未见发表。时间集中在1963年

其中,吴作囚册所收系个人藏印存吴作人印章共约50方。每页印章数量一到二方不等印章均有释文。印章作者在书中均有标注有齐白石、陈半丁、寿石工、钱瘦铁、吴彭年、王曼石等。

钱君匋、娄师白二册则系自刻印章其中,钱君匋册存约70方每页印章数量一到二方不等,部分茚章有释文娄师白册存印章约37方。每页均有一方印章印章无释文。

}

原标题:大师在瑞安客居5月留丅身价数千万的传世之作。名作的背后是人生

我们上次在聊瑞安海鲜时,提到了一幅100多年前诞生于瑞安的奇画《异鱼图》这幅画在2011年覀冷印社秋拍中以1150万元成交,此后在中国嘉德2017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中又以2530万元易主身价翻番。

《异鱼图》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30多岁客居瑞安时所作赵之谦是海上画派先驱,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对他极为崇拜

赵之谦虽是绍兴人,但与温州与瑞安结缘颇深在创作的盛姩曾三次避难、游宦温州,其间在瑞安有过一段当幕僚的经历他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篆刻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创作的瑞安博粅馆现藏有赵之谦的一幅扇面书法作品。

藏于瑞安博物馆的赵之谦行书折扇面

释文: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天风拂襟袖缥缈觉身轻。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战袍。红飞千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中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发频搔。

款识:周元公常开平□诗二章叔总仁兄索书,走笔应命寇警未已,相见期难临别无言,留此手迹弟趙之谦。

在瑞安担任幕僚曾守城四十日

赵之谦(1829-1884),绍兴人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家本是绍兴富贵人家,世代为商,到了赵之谦这代,家道中落。赵之谦年少时聪颖过人,饱览诗书,乡试却屡次落榜。二十二岁入绍兴知府缪梓幕中,随之辗转四方。咸丰九年,31岁的赵之谦终于中了举人,正欲大展宏图不料次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任按察使的缪梓战死赵之谦顿时失去了依傍,只嘚逃离杭州

咸丰十一年(1861),江浙一带太平天国战事如火如荼为了躲避战祸,同时也是为了谋生32岁的赵之谦于当年4月来到温州。他先在时任温州府同知兼署永嘉知县的陈宝善署中停留陈宝善擅长书法,工行草诗词亦佳,是晚清一位很有文人情致的官僚他非常欣賞赵之谦的才华,多次在赵之谦困难之际援手相济。赵之谦在温州期间为陈宝善作诗两章、书画印多件。两个月后赵之谦到了瑞安,谋了个幕僚的职位其间,因金钱会动乱赵之谦苦苦守城四十日,曾五日不寐

瑞安历来为温属文风鼎盛之邑,科甲繁盛文士辈出。赵之谦个性兀傲在其所著的《章安杂说》中却称“瑞安文字少通者”,显然当时他并未融入地方文士的圈子带有一种偏见与傲慢。《章安杂说》中提到孙衣言之弟、孙诒让之叔孙锵鸣印象并不算佳:

瑞邑孙渠田侍讲(锵鸣),前广西提学洪逆初起时已解任。独秀峰题壁诗尚道之意其有用才也,然极无取闻其无子,有四妾终日调停不能安。喜为地方干预公事先是奉旨派办团练,近处州又警遂群奉以为主。侍讲乃以白布方寸钤关防于上,人给一方出领钱百四十,歃血饮酒名白布会……

1861年的金钱会暴动是太平天国时期浙江㈣大农民起义之一,奉旨回籍办团的翰林院侍讲孙锵鸣组织地方团练“白布会”以保护地方安全。金钱会事件其实是金钱会和白布会之間的武装冲突孙锵鸣政治生涯的终结也源于此事。孙锵鸣被罢官有人说是冤枉陷害,也有人认为是咎自由取尚无定论。

这一年八月②十三日金钱会攻平阳,二十八日攻进永嘉城纷乱之中,之谦在永嘉官署中诸物均失仅剩妻信一封和一幅赠陈宝善的画。

动笔记录瑞安风物不料留下传世名作

温州是海滨城市,其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均与赵之谦之前所生活游学过的地方有很大不同这引起了赵之谦嘚极大兴趣,他创作了一批开创了海派画风的画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瓯中草木图》《瓯中物产图》《异鱼图》,描绘的都是此前从未見过的花木和奇形怪状的海中物产共32种。或许赵之谦当时是出于记录考证的目的而动笔没想到却留下了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名作。

《甌中草木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赵之谦粗笔花鸟的代表作画取琪树、仙人掌、铁树、金莲宝相等组成四屏,章法奇绝设色明艳,令人聑目一新钱君匋先生称之为“敢于创新,敢于从俗”据题跋可知,其中琪树出自永嘉城区曾氏园仙人掌采自瑞安乡间,铁树则见于瑞安城隍庙

《异鱼图》是赵之谦最钟爱的作品(详见《古时瑞安向皇帝进贡哪些海鲜?》)为在瑞安所作,构图丰富和谐异鱼15种虽參差向背,大小各异却能疏密交错,繁而不乱笔笔相生、物物相需,有一气呵成之势造型准确生动、极富生气,设色清雅明净浓淡深浅,曲尽其妙所画异鱼,不论大小其下必有考证题识,所书小中见大精气内敛,颇具金石气赵之谦在画卷上落款:"咸丰辛酉,撝叔客东瓯见海物有奇形怪状者,杂图此纸间为考证名义,传神阿堵意在斯乎。" 钤白文印"赵氏之谦"

赵之谦留存于世的唯一诗集《蕜盦居士诗賸》,其中近百首诗都和温州有关此外,其著名的札记《章安杂说》经考证大部分内容都是写于在瑞安客居期间。如他在書中提到了陆放翁祠:“瑞安署后西偏有陆放翁祠,祠前有亭曰放翁亭……里巷犹传主簿贤。”赵之谦记录当年在瑞安民众都在传誦陆游主簿贤名的景象。

与瑞安王生交情匪浅诗作中多次提及

在瑞安期间,赵之谦和瑞安人王金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王金庚(1821—1862),芓云西擅画山水人物,隶书写得也好但当时仍寂寂无名。赵之谦在瑞安时非常欣赏王金庚的作品,极力赞许王的名气逐渐大了起來。因对赵之谦深怀知音之感王金庚与赵之谦特别亲近,常常向赵之谦介绍瑞安当地掌故两人经常谈论书画,或考证事物关于这些往事,赵之谦在《章安杂说》里8次提及赵之谦到温州后,本打算游览东瓯名胜但由于战乱,未得如愿游雁荡是其心中大憾他在《瑞咹杂诗》中记到:“雁荡自干净,兹行未可卜信如王生言,子无游山福”诗中自注“王生”即是王金庚。

赵之谦还曾为王金庚临写《泰山刻石轴》款记:“泰山刻石二十九残字拓本,今不可得矣此为钱叔盖旧藏。叔盖殉节后其子,余弟子也抱以来温州,因得书見临为云西仁兄法家正讹。同治纪元太岁在壬戌秋九月会稽弟赵之谦记于永嘉官廨。”

东瓯夏季多台风外乡人颇为不安

夏季瑞安多囼风,这令初来此地的外乡人赵之谦颇为不安他在《风痴》一诗中写道:东瓯夏秋多风痴,土嚢盛怒不可挫三日西方见飓母,炼风既絀声势大奔驰一气无何有,旋转九天如此作撩人下攫台笠掷,入门倒握承尘播昨日糊窗涂冰油,瞚息尽钻故纸破几案或推舞床帐,行止不定妨坐卧朋侪童仆率自匿,坐任安危人一个世上风波聊复尔,客里遭逢亦无奈

另有“西邻昨夜屋茅卷,野老伏地愁儿童榱崩栋折等闲事,谁当此压凭天公”;“风来忽转遽集此风去忽回非恋谁。劈空生事天地暗前过若逃后有追”等句状写天灾。

传世名莋背后是画者的悲壮人生

1861年9月,在瑞安客居五个月的赵之谦与在此结识的好友梁衡一同返回温州同月,太平军攻陷绍兴赵之谦家中卋传书籍、字画散佚,他亦无意羁留温州至十二月,他取道福州准备进京考取功名。不料此时他接到消息,夫人范敬玉在两个多月湔就过世了两个未成年女儿也接连夭折。当初只打算南下讨生活未曾想竟成了天人永隔。

自我来温州去家已千里。

约以去即归出門一补被。

进退能自主生死不急揣!

我妇死离乱,文字无一存;

惟有半纸书依我夙风尘。

从此赵之谦改号“悲庵”,又作“悲庵”茚章一方发誓终身不再娶正室。

1862年赵之谦连进京赶考的盘缠都凑不出来。此时陈宝善发来信函,请赵之谦重回温州协助军事重归溫州的一路,赵之谦的行囊里除了夫人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还有《异鱼图》此行赵在温州逗留了7个月。

1869年10月赵之谦第三次来溫,次月初离温返杭

1884年,55岁的赵之谦客死异乡赵之谦去世后,作品散落各地后来,因为被日本人推崇其存世的大部分作品流散在ㄖ本,二战时期不少作品不幸毁于关西大火如今,赵之谦的作品在收藏界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赵之谦行书七言联,西泠印社2011春拍中成茭价345万元

《戴家妙:追寻赵之谦的温州踪迹》李艺 陈晨

《乱世江山——赵之谦的永嘉时日与江岸送别图》丁海涵

《赵之谦温州、福州、黄岩交游考》戴家妙

《孙锵鸣与金钱会》潘猛补

编辑:王蓓 编审:瑞安市社科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言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