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叫什么布衣,关于医术渊源是什么意思的

医生趁看病推销自己的书,还要脸不?医生趁看病推销自己的书,还要脸不?微言微评百家号有这么个历史故事。猛张飞曾自诩,天下没有让他害怕的事,包括死亡。这话咋听下去没毛病。是啊,作为个人,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然而,偏偏诸葛孔明不服气,要和张飞叫板。他什么也没说,直接在张飞手心里写个字。张飞看后,当下心服口服,连声说,丞相说的对,我真的怕这个。到底是什么,让连死都不怕的人真心的臣服。谜底解开后,所有人都表示认可,那就是-----病。人生在世,不管你是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亦或是平民布衣,沿街乞讨者,对于病那真的是无可奈何。病这玩意,按照外国的说法,是打开潘多拉盒子所造成的。之所以每人都害怕,是他的力量太强大了。他可以让你生不如死,饱受摧残。任你有九牛之力,八面玲珑的本事。那么,问题来了。病就没有人来制服他吗?当然有,那就是素有白衣天使美誉的医生。基于此,医生的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俗话说,想吃烂肉,不要得罪烧过的。想要迅速康复,更不能得罪医生。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在过去,就有说法,医者仁心。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乃医者仁心的最高境界。如果不能做到心存善念,医生这个职业是断然做不好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走向了更高的境界,但稀奇古怪的病也多了起来。医生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如果遇上大的手术,其辛劳度自然无需多说。付出就有收获,也是天经地义。医生也是有家人朋友的,也要生活。拿工资,收诊金无可厚非。可是,与之其他更暴利的来钱方式相比较,时间久了,难免有医生内心不平衡,也开始变得无比黑心,导致医患关系愈来愈恶化。这不,山西省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始玩幺蛾子了。其下所属银屑病科的张英栋医生更是开创了医学界的先河。找他看病的患者首先要经过考试。如若达不到及格,对不起,恕不接待,另请高明。考试的什么内容呢。也不跑题,都是医学类的。考题的来源很简单,就是张英栋医生所著书内。书本从哪里来,花钱买就是。价格不贵,四本书捆绑,才130元。当然,引发舆论关注后,张英栋医生也表明态度,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考试,考试只针对住院患者,而且是慢性患者,急性发作的患者,一般都会先救治。不过,等病情稳定了,还要参加考试。考试是为了让病人认识健康,治病不能只治表面问题,还得让病人知道怎么才能不得病,得了病怎么办。至于为什么考试的内容大部分出自他的书里,这是为了让病人有个学习的方向。真的,张医生的解释有条有理,完全是为了病人着想,可谓把医者仁心发挥的淋漓尽致,如若我在场,估计会感动的泪流成河。这是种什么精神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准表现。更可喜可贺的是,这样的疗法医院也是认可或者予以默默支持的。建议在全国推广。这样的话,能为医生节省时间,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从源头切断部分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杜绝医患事件的发生。不过对于急需的患者而言,也不必担心。考试不过,可以买张医生的书,另外,还有论文。购买的多了,估计也能顺利通过。如果连书都买不起,活该你看不起病。说到这点,其实我对张医生挺佩服的,截止到目前,已经出了四本书,好像第五本马上也要印刷出版,这非常了不起啊。现在不难分析,之所以不愿给太多的病人看病,个中原因已经清楚,想留出更多的时间完成巨著啊,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瑰宝。必须为您点赞。做人,讲究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种做法,促使以后能让张医生成为多面手,甚至能华丽的演变为书商。那样的话,财富与功名同在。人生于此,夫复何求,真是羡煞我等凡夫俗子。干活还讲个男女搭配,才不累。看病搭售卖书,自然也不算稀奇。以后,希望这样的事情更多些。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彻底的共同致富,为国家和政府减少些管理方面的困难,何乐而不为?素有医痴名头的名医叶天士曾言,学生行医三十于载,深知医道通于天道。医者有割股之心,而不可有丝毫一已之念,。这医术乃济世之术,医者关乎千万人之性命,人命关天, 若把医术当成求名求利之术,则无异于盗匪。学生深知医术万不可和钱财扯在一起, 只有无私无我,医术方可圆融如意,医道方可为正道。不知,张英栋医生是否知道医痴,不知道看了他的言语又有何感想。(文/孙新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微言微评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新闻评论,原创随笔,给你真实的声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已解决问题
有没有女主是医生的穿越小说,介绍介绍一下啦!~~~~~~~.请阿里巴巴生意经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浏览次数:7896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神医傻妃拈花笑:毒医弃后国手棋医迷你女神医【女尊】毒医弃后巫医魔恋&医女闯古代都是人家发给我的,我唰选了一下,就这些了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医术仁心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是九辰凌天创作的一部古典仙侠类的网络小说,首发于,故事开始于明末清初时期,主角林逸仙面临桎梏不久,由掌门允许,邀四大门派豪杰一同历练。
医术仁心小说简介
明末,清初,乱世乱人间,在这才子佳人倍出的动荡年代,在这腐朽的明朝统治之下,在这江湖伫立的四大门派面前,就连后金努尔哈赤的铁蹄都尤显得苍白无力,真正令人惧怕的,是深藏不露的乱魔们,与他们暗暗操纵的这盘大棋。
医术仁心角色介绍
医术仁心主要角色
林逸仙性别:男
绰号:仙医
宗派:逍遥观
职业:医师 炼丹师
简介:为了桎梏,他可以涉险;为了朋友,他可以放弃,这是一种信念。自儿时就入观修炼的他,虽然对攻击技法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对于治愈疗伤系的技法,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见解,至于攻击技法,相信当一扇门关闭之时,定有另一扇窗的开启。
马潇潇性别:女
绰号:潇方
宗派:逍遥观
职业:方士
简介:冰冷寡言,沉默又沉着,她是逍遥观公认的冷面女神,身为林逸仙的师姐,与那孙傲松有着葛藤般之纷,剪不断,又是谁称了谁的心意?
孙傲松性别:男
绰号:傲异
宗派:万妖宫
职业:异人
简介:幽默风趣,却又极为固执,冷静时刻犹如孔明,玩闹起来甚胜垂髫,只因上届武道大会送剑事件,让这位万妖宫年轻佼佼者心头不宁。
白魅儿性别:女
宗派:万妖宫
职业:魅者
简介:相貌妖娆,拥有着天下女子无不惊羡的身段,她却不乐意以此示人,甚至厌烦了自己充满诱惑的声音,但她一旦施展魅术,敌人无不中招于无形中而亡。
赵炎羽性别:男
绰号:羽甲
宗派:神机营
职业:甲士
简介:身形略显发福,憨憨的性情之上却戴上了一顶“饭桶”的名号,其祖父是神机营的前任掌门,只是他,却不怎么好于修炼。赵家与林逸仙家关系甚好,而他却一直落后于小己一岁的林逸仙身后。
皇甫凌性别:女
绰号:凌射
宗派:神机营
职业:射手
简介:展现自己泼辣的一面的同时,早已将乖巧、温柔神马的抛掷脑后,或许只有她形单影只时,才会露出本性。她凭借习得的“神机三珠箭”技压同龄人一筹,神机营大姐大可非浪得虚名,只是这称谓,早已与她的年龄不对称了。
跃千愁性别:男
绰号:千刀
宗派:昆仑山
职业:刀客
简介:像所有西域昆仑弟子一样,他也练就了一套比动物都高明的生存本能,他的陷阱,无论临时还是定位,效果都能令人惊叹不已。
邵霖霜性别:女
绰号:霖侠
宗派:昆仑山
职业:侠客
简介:与其他侠客不同,她认为,配合才是王道,侠客的精髓也就在此了,相比起她修炼的时间,她的时间大多数都用在了技能配合上面,一点点的磨练自己,直到大乘。
医术仁心其他角色
简介:逍遥观掌门,内力已达纳天境巅峰,器重林逸仙甚过其他弟子。
简介:医师新生代首席弟子,有着剧毒体质,精于毒术但惧怕具有解毒效用的药物。
简介:医师所在百草堂的主人,医术极高,只手回天也并非不行。
简介:万妖宫的掌门,享有“众妖之王”的名誉。
简介:魅舞楼魅者宗师,白魅儿是她的干女儿,魅术极精。
简介:神机营前任掌门,赵炎羽的祖父,爱谈笑,洞察力较强。
简介:林逸仙的父亲,仙山小有名气的布衣名医。
简介:金陵商人,常在杭州金陵两地进行贸易往来。
简介:神机营现任掌门,亦是朝廷钦定将军。
简介:神机营后账药铺掌柜,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简介:傲世帮卧虎堂堂主,性格豪爽,但睚眦必报。
简介:傲松帮帮主,无泪之城城主,孙傲松的大哥。
简介:傲世帮巧燕堂堂主,心无泪的未婚妻。
简介:傲世帮战龙堂堂主,为人忠义。
简介:傲世帮金凤堂堂主,帮中之谋士。
简介:花若怜名义上的妹妹,炼丹术极高,又有一身盗贼的本领。
简介:傲世帮卧虎堂香主,常常因申屠威的甩手而替他管理仓库,属于任劳任怨的人。
王梓榆(子羽将军)
简介:曾为傲世帮金凤堂香主,创下过单笔交易净赚八千银两的神话,但后被证明为谎言,本人其实为乱魔组织中的一员。
杨执事(神愈执事)
简介:曾助烟雨帮与傲世帮战斗,与子羽将军有关系,应同为乱魔组织中人。
简介:烟雨帮二长老,与杨执事关系密切。
简介:断浪派九阳殿术士们的宗师,娘炮一枚,曾被乱魔组织左护法邀请帮助烟雨帮对抗傲世帮。
简介:其父在京城有着大本生意,可他却不习文而习武,在杭州独力开张福兴镖局,已打出不小名声,与心无泪关系甚密。 寒月泷
简介:烟雨帮帮主,与乱魔有着不为人知的计划,其建立的烟雨帮在江湖极为神秘。
医术仁心门派宗派
简介:逍遥观“逍遥”源于中国古老的宗教,道学分派,并有一套独特修炼方法,即运行“太和阴阳气”,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相信来世今生轮回,相信人通过内外兼修和积德行善就能位列仙班,相信只要顺应天道和天运,人的精神是可以运用自然的力量的。  逍遥观之百草堂  百草堂乃是逍遥观医师们的重要习术地,医师能疗伤解困,更能起死回生,因此肩负着重任。医师不仅扶弱,也能锄强,能弄光使幻,更能以毒攻毒。  逍遥观之神武殿  神武殿则是方士们的主要教学的地方,方士之术,源于天地,但有符咒,火冰风电,无不听命,能击妖魔鬼怪于千里之外,是逍遥观之主战力量。
简介:万妖宫世风日下,魔由心生。这一派势力多寄生于地府。洞穴或破落的庙宇和宅院,掌握着黑暗的力量。这是一个诡异的组织,妖狐鬼怪混杂之中,其中也不乏天性善良却无法摆脱异类身份的成员。  万妖宫之通幽池  通幽池乃万妖宫异人之地,通幽通幽,代表的是异人们的性格与向往。异人之术,擅召幽灵。一草一木,皆有性灵,为己所用,力半功倍。异人成日只能与自己召唤出来的幽魂相伴,用冥界的风光电宣泄心中的愤怨。  万妖宫之魅舞楼  魅舞楼顾名思义为魅者之地,魅者之魅,在风,在光,在幻,在一颦一笑一挥手间。听这声声词牌,如梦如幻,却能夺人七魄,谁知有情无情。
简介:“神机营”是中国明朝永乐前期创建的京军三大营之一,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着“内卫金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下辖机弩营、铁甲营、水师营、火器营、战车营和辎重营,装备了盏口炮、碗口炮、将军炮、手把铳、单飞神火箭等各类火器。成绩在北拒辽东,东拒倭寇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任指挥过神机营的名将有:戚继光、孙承宗、熊延弼、袁崇焕。  神机营之机弩营  机弩营由神机营之射手组构而成,射手自然善射,箭或带烈火,或似冰棱,或淬剧毒,常在千里之外即取敌首,是神机营之中坚力量。  神机营之铁甲营  铁甲营则由众多甲士在此聚集,甲士拥有任何人无法匹敌的体格,身着厚重的护甲,冲锋陷阵于万军之中,又擅用火震慑敌方,为神机营的坚强之盾。
简介:昆仑山“昆仑”前身据传说是波斯进入中原的摩尼教,因为年代久远,传播不利,其教义已遗失,如今完全成为一个江湖中的大组织,昆仑山附近是其总部,在各地还有诸多分部。其武学体系庞杂,十八般兵器,三十六种阵法,七十二种武学,无一不在其中。  昆仑山之天薇堂  天薇堂是侠客修炼之地,侠客有着天生温暖的性格,能助队友于危难之中,更激励他们战斗的勇气。而对待恶徒时,侠客又会冷若冰霜。  昆仑山之天鹰堂  天鹰堂的刀客有着动物般极强的生存本能,最擅布陷阱辅助杀敌,又善于将武器淬毒,以毒伤敌于不治之地。
简介:断浪派本与逍遥观出于同一前古大宗:乾坤宗,在南宋后期,乾坤宗因对教义理解产生分歧,逍遥本道家思想以仁为人,而断浪却认为若世道不公,不如取而代之,以武服人,遂分家。  断浪派之九阳殿  九阳殿是断浪术士之位,术士之术,生于真火,上至三昧真炎,下至玄冥黑火,无不任之挥舞,所到之处,灭于光和热。  断浪派之万劲门  万劲门为武者之地,武者一职,创时与晚,但发展之快,令人惊叹,武者之劲,源于自身,不假借与天地,不诓骗与他人,勇之一字,势不可挡。
医术仁心修炼相关
医术仁心修炼等级
内力在江湖中无处不在,前人将内力分为六个阶段,150个等级。  第一阶段:0级—69级内力刚刚入门,只能称为纳力。  第二阶段:69级—89级此时内力已发生质一般的改变,称为内力,而修内力者称为纳人境。  第三阶段:90级—109级,在这时虽未改变内力,但内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称为纳地境。  第四阶段:110级—129级,内力仍未改变但这时内力已经可以将身体彻底改造,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同时称为纳天境。  第五阶段:130级—149级,内力在这时以越位为神力,可以使用神力改造天地万物,但消耗极大,同时称为通神境。  第六阶段:150级,神力在此可化为无限了,因为这时亦可抽取万物化为神力。每当三界有人达到此阶段,只有两种后果:一是造福万物,二是毁灭万物。  每到一阶段即将进入下一阶段时,都会有一种桎梏禁锢着修行者的内力不再增长,只有得到机缘才有机会进入下一种境界。当修炼者在69级以下时,内力呈乳白色,到了70级四大门派的内力颜色就会改变。逍遥观为银色,万妖宫为紫色、昆仑山为棕色、神机营为金色。
医术仁心修炼者装备
装备分为普通装备、黄金装备、套装、精锐装备、神圣装备、神器、鬼器  普通装备:一般铁匠都能打造的装备,当然,一般人也能使用。  黄金装备:在普通装备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精金,使得装备只有经过内力的灌溉才能够使用出其最大效用,它会散发出橙色的光芒。到此以后的装备又称为修炼者装备。  套装:是所有装备中最鸡肋的装备,它单一的装备提升修炼者的能力太少,只有收集齐全才能大幅度的提升修炼者的能力,但江湖上能收集齐全的无一二。(散发着绿色光芒)  精锐装备:是装备中最神秘的,传说精锐装备中最至尊的可与神器一较高低。而最低级的或许只比套装中的单件高一丝丝。(散发着蓝色的光芒)  神圣装备:神圣装备或许才是最适合修炼者的装备,有先人的能量保护使用者不被反噬,而提升使用者的能力又是较高的。(散发着红色光芒)  神器:神器是装备中除鬼器外最好的装备,但由于有神灵的守护,得到它的人少之又少。(神器散发着紫光)  鬼器:鬼器是三界中最好的装备,它的装备核心封印着一只恶灵,它虽比神器好,但数量却比神器多,不是没人用,而是得到鬼器承认的人太少。如果强行使用下场只有一个字:亡。而鬼器也散发着与神器几乎相同的紫光。  每件装备有内力等级限制,如果一件要求内力60级的精锐装备木剑,以自己59级的内力去使用的话,那它只是一件普通装备。内力限制越高的装备提升使用者的能力越高。同时,当装备由修炼者使用时,其装备也会发出异同的光芒,每件装备发出的光芒颜色深浅也不同,越深颜色的装备越好,普通装备是不会有光芒的。
.起点中文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遇见最美的本草:一位临床医生的中药暖心散文集
第1页 :基本资料+序
书名:遇见最美的本草――一位临床医生的中药札记
作者:楚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精彩的中药散文集。作者将目光聚焦人间最美的草木――能够活人救命的本草。从中药说开去,把药理医理、博物知识、传说故事、处世体验、人生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五十篇美丽的本草故事。
文字清新,感情真挚,娓娓道来,温馨怡人。在一次次本草与人的奇妙邂逅中,一味味中药犹如一个个至情至性的人跃然纸上。
本书文笔优美、意境动人、感情真挚,既向读者普及中药知识,又和读者分享为人处世和修养自身的体验。字里行间,充满温情、温馨和温暖。让读者在轻松和愉悦的阅读中,回归健康,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回归和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医药文化类佳作。
作者简介:
楚林,本名周世菊,生于汉水之滨的古城襄阳。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为襄阳市某医院医生,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专栏作家。爱本草,爱自然,爱文学,爱生活。有大量文字散见于《北方文学》《本草生活》等报刊。
插画作者:孙莉群,祖籍安徽,生于湖北荆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文理学院教授,湖北省襄阳市水彩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水彩硕士生课程班毕业,加拿大梅迪逊学院访问学者。其作品连续在全国第九届、第十届美术大展上展出并获奖,办有《孙莉群水彩作品撷英》水彩专题展览,出版有水彩研究专著《水彩画艺术》等。
【试读连载】
一枚神奇的无花果
大院楼下种有几株无花果。没几年,已经比一层楼还高,浓密的枝叶层层叠叠,遮掩了半边道路。每到春天,不见花开,枝丫处却有小果颖出,初时米粒大小,渐渐地,如绿豆、如黄豆、如樱桃、如葡萄……待长到杏子大小,深绿变成淡黄,便可以食用了。
世间的果子都是花的儿子。不见花开却见果熟的树,恐怕只有无花果了。无花果何以如此神奇?当今年的无花果又一次颖出时,楚林送来她的《遇见最美的本草》,开篇恰巧是《无花果》。
“如果说童年是有味道的,那我的童年就是甘甜、清香、绵软的无花果的味道。”楚林的第一句话就把我吸引住了。接下来,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她一步步向“无花果”走去……《无花果》是一个故事,一个童话,一个小秘密。《遇见最美的本草》里的五十篇文章,就是五十枚神奇的无花果。楚林说:“我常常觉得,每个悬挂的小青果里,都藏着一个童话,一个故事,一个小秘密。”《遇见最美的本草》好看,好读,就因为它娓娓道来,讲述的都是一个个童话,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小秘密。
人们都知道本草可以治病,却未必知本草还可以医心。楚林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医者的细心和作家的灵性,通过病情识世情,通过药理悟事理,通过药性解人性,觉出人即本草,本草即人;药理即事理,药性即人性。黄连清苦,赤芍热情,白芍含蓄,甘草中庸……每一味中草药都和人一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有自己的独特“人生”,读本草就是读人生,读懂本草,有助于读懂人生。用好本草,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医心。
楚林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游,领着我们悠然漫步杏林,和我们一起领悟人生本草,本草人生。人们常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殊不知,草木也是有情的。楚林说:“这些植物都是五谷之外的庄稼。只要有土地就会生生不息。每每念着这些植物的名字,就像在呼唤着我家乡的兄弟姐妹们。”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感,《遇见最美的本草》里的文字,都有情义,有温度,可以摸到脉搏,能够听到心跳。一味味本草,鲜活,有生命,有喜怒哀乐,承载并传递着情感。
《肉桂》里那几个到南方闯天下的小女子,如果不是有桂树、桂花和桂果的陪伴,她们也许很难度过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枸杞》里大伯、大妈和小妈,因战乱而分居海峡两岸,是枸杞这种有色彩、带情意的果子,把他们的心联结起来,相互牵挂,相互温暖;《苍耳》里的四哥,也许因鼻子中滴的苍耳油太多,遂有了苍耳的秉性,他想与苍耳一样,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
更有意思的是《木瓜》,女儿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总是在木瓜树下数木瓜,这一数,居然能预测学校能出几个北大清华学生。草木真有如此之灵性吗?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杜仲》。文章的主人公三表叔是个倔人,也是个怪人。责任田分到户,别人都忙着在地里种庄稼,他却执意要种生长期很长、当时并不值钱的杜仲。他不管不顾,直至为杜仲树付出自己的生命。一个人为什么倔到如此?痴到如此?
楚林曾说:“一个古朴简约的陶罐要盛入本草,也要盛入风霜、雨雪、阳光、月色、忧伤和深情。这样煎熬出来的药性才更深刻,有隐约经年的暗香。”其实,楚林的文章也是如此。
就让我们顺手来摘两段吧:“在百合花开的日子,天似乎特别蓝,水也特别清,院子里很安静,空气中弥漫一种清新而明净的气息。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天天去和百合比高矮,然后屏住呼吸数花朵。有时候忍不住偷偷地去摸一摸花瓣,竟是那样的细腻柔软,凉凉的,滑滑的,仿佛摸在一片月光上。父亲和母亲看着也不发脾气,变得温柔又亲切”(《百合花》)。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农家小景!听觉、视觉、触觉,还有感觉一起告诉我们,因为有了百合花,孩子和大人的心,都变得明净了,柔软了,快乐了。
“会爬的金银花,最不老实,本来住在阳台上,爬着爬着就偷偷溜到了卧室的窗台上。翘起尾巴,开两朵小花,咧着嘴笑。这个时候,真想把它摘下来,做两个耳环,清清的,凉凉的,一边戴一个。再穿上那条绿色束腰的长裙,腰肢一动,两朵淡淡的清香,在脸颊边晃来晃去,该有多美”(《金银花》)。这是多么生动的描写!金银花像人,因为调皮而更显可爱;女孩子像花,因为爱美而愈发多情。
像这样鲜活且有诗意的描写,在《遇见最美的本草》中还有很多。如果您读了这些,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将走入如诗如画般美妙的意境。
当我要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院里的无花果已如葡萄大小,正走向成熟。在浓密的树荫里,她深藏在枝丫处,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不炫耀。楚林是个和无花果一样的女子,知性、善良、内敛。默默地,暗暗地,把功夫都用在看书、写作、积聚力量上。楚林的花像无花果一样,开放在心里。突然间献出一枚果实,便给人一个惊喜。
“冥冥之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一粒青果,悬挂在无花果树上,丰满着另一个孩子的童年。”楚林在《无花果》的结尾处这样说。我合上书,在无花果树前静静伫立……也许,楚林真的就是从这些无花果中走出来的一位神奇的女子吧!
2015年7月于澹宁居
第2页 :第一辑(无花果)
无花果真的有这么多秘密啊!它的秘密也许藏在它每一片宽大美丽的叶子里,藏在它小小的青果里,藏在《圣经》的故事里,藏在亚当夏娃的爱情里,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永远的童话
如果说童年是有味道的,那我的童年就是甘甜、清香、绵软的无花果的味道。
记忆中我是和无花果树一起长大的。进了我家院子,右边就是一棵无花果树。树不高,但长势茂盛,绿叶婆娑,团团如伞,占据了农家小院的一角。
我出生的时候,无花果树已整整四十二岁。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奶奶经常念叨。这棵树是她出嫁那年爷爷亲手种下的。奶奶命苦,结婚刚满六年,爷爷便因肺病去世。奶奶再未改嫁,独自把唯一的孩子我的父亲拉扯大。奶奶那时经常念叨无花果树种下多少年了,一定是在想念爷爷。她是把无花果树当成了爷爷的化身,伴她度过大半辈子孤单寂寞的人生。
童年的我哪里明白这些,只知道无忧无虑地玩耍。有太阳的日子,奶奶会坐在树荫下,做着她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而我呢,就在她的身边看蚂蚁上树,用小石片盖房子,把下蛋的母鸡撵得咯咯叫,有时还会拿起小竹竿去敲打树上青青的无花果。常常在我打得正起劲时,奶奶就会一把夺过我的小竹竿,大声说:“别打,别打,傻丫头,那可是你的‘奶妈妈’呀!”
奶奶说无花果是“奶妈妈”,是因为无花果有下奶通乳的功用,我们那里都叫无花果为“乳包”,基本上没有人叫无花果。村子里谁家的媳妇坐月子,都会来我们家寻几个熟透的乳包拿回家,拍碎,炖猪蹄,炖母鸡,炖野鲫鱼。拍碎的乳包里面全是小籽儿,细细密密,成千上万,溶入沸腾的浓汤里,产妇喝下,就会化作白色的乳汁。所以无花果就成了村子里每个孩子的“奶妈妈”。
我出生在秋天,正值乳包成熟的时节。无花果树碧绿宽阔的叶子间,挂满了浆果,紫红色的,奶黄色的,一个个都如乳房般饱满、丰腴,有的快要胀破,有的已经裂开,渗出甜美的果汁。奶奶兴奋地踮着小脚,跑出跑进摘了乳包去给母亲熬汤。而幸运的我也许真是因为乳包的滋养,在母亲生育的几个孩子里长得最白最胖,特别可爱。多年以后,我看到拉斐尔的油画中圣母玛丽亚丰腴的身体时,突然间眼前就呈现出那个秋天金色的余晖里,躺在床上的母亲,襁褓中的自己,忙碌喜悦的奶奶,挂满了乳包的无花果树,不也正是一幅闪耀着圣洁光芒的油画么!
我最喜欢的其实还是五六月间的无花果树。三月,别的花儿都在招蜂引蝶时,无花果树却不声不响地从枝丫处钻出一粒粒豌豆般的小青果。越长越大,到了五六月,翠翠的,绿绿的,挂满一树。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有点羞涩,有点调皮,还带着一点莫名的神秘。我常常觉得,每个悬挂的小青果里,都藏着一个童话,一个故事,一个小秘密。
曾经有一次,我以为我已经发现了无花果的秘密。因为,我发现在无花果底部,有一个幽深的小孔。我还看到一只小蜂从小孔里钻了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我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奶奶,奶奶却一点也不惊讶地笑着说,傻丫头,小蜂进去是让它开花啊。
很久以后,当教师的二哥才帮我解开了谜底。无花果不开花却能结果,原来都是小蜂的功劳,无花果的花真的是开在了心里。那个钻进去的小蜂原来是一只怀孕的雌蜂,它们是专门找到正怀春的无花果,从小孔钻进去,穿过层层迷宫,在一朵朵的小花中产卵、授粉,让自己的生命完结在那里。然后,授过粉的花儿会结出一粒粒成熟的种子。蜂儿产下的卵几周后变成了小小的雌蜂和雄蜂,它们在果内交配,之后雄蜂帮配偶打开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双双从无花果里钻出来。可怜的雄蜂一钻出果皮就会死去,而雌蜂,还来不及伤心就会飞来飞去,寻找另一只没有成熟的无花果,忙着开始新的生命轮回。
无花果为什么会那么甘甜可口,原来这蜜浆是一对对小蜂用爱恋和生命酿就的。
后来的发现更让我瞠目结舌。无花果很可能就是《圣经》中亚当夏娃偷吃的智慧果,而无花果美丽宽大的叶片,毫无疑问就是亚当夏娃最简陋也最美丽的衣裳。无花果树原产于阿拉伯,在唐朝时才沿着丝绸之路走进中国。它是人类最早培育的植物之一,在阿拉伯人的心中是圣果,是太阳果。
原来,传说中的“禁果”就是这样子的啊!从那以后,很多个夜晚,我都会在无花果树下发呆。看着那些叶子、枝柯、果实,思考着它们与人类千丝万缕的联系。青春萌动的眼睛看树已经不再是树,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树枝,每一个青果,好像都带着某种隐秘的暗示,在月光下变得神秘莫测,常常使我油然而生顶礼膜拜的冲动。懵懂的心从那时似乎开了窍:人生、爱情、渴望、追求、生与死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命题,像蛛网一样在心里缠绕,连结,构成了一张张朦胧的青春梦想图。
无花果真的有这么多秘密啊!它的秘密也许藏在它每一片宽大美丽的叶子里,藏在它小小的青果里,藏在《圣经》的故事里,藏在亚当夏娃的爱情里,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就这样,无花果在我心里定格成童话,变成一个隐秘的符号。带着这个神秘的符号,我离开家乡,离开奶奶,离开母亲和家人,踏上属于自己的漫漫人生道路。
直到学医后,在《本草纲目》里又与它重逢,终于明白,这一生,我都不可能再离开它,它注定是陪伴我一生的童话。李时珍这样记载:无花果,气味甘,平,无毒;开胃,止泻痢,治五痔,咽喉痛。原来,除下乳以外,它还可以制成丸剂治疗胃肠炎,磨成粉吹入咽喉治咽喉炎,煎水坐浴治疗各种痔疮。
中药柜里的无花果,尖尖的,早已风干,坚硬,紧缩成一团,带着黄褐色的斑点。使用时必须要放在金属的杵筒里,砸开,里面细小的紫红的籽儿如火花四溅,溅开的小籽儿像是无数双眼睛望着我。我们像老朋友一样点头、微笑、絮语。此时,我仿佛看到它们忽而变成一束细细的花蕊,忽而变成一群嗡嗡的小蜜蜂,忽而变成一只只小鸟,忽而变成我儿时的玩伴,正在向我招手,飞向遥远的天空。砸开坚硬的壳,到处都是绽放的花蕾;不追求美丽的绽放,只追求圆满的结果。有多少人的人生能够如此呢?
偶然在新疆的干果专卖店里,邂逅了无花果。精选后的无花果大小整齐,装在色彩缤纷的袋子里。我专门拿起来认真地看了看,广告词这样写着:要幸福就吃新疆的无花果,它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绿色,无污染,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看完后不禁哑然失笑,这段广告词和医院妇产科里的母乳喂养宣传单简直如出一辙。无花果和妈妈的乳汁原本就是一脉相通的啊!
曾经以为,院子里那棵越长越大的无花果树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就像小时候天真地认为奶奶、母亲都会陪伴着我们一生,永远不会离开一样。可惜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最早,是八十四岁的奶奶走了。紧跟着,母亲因为心脏病也走了。最后,就是拆迁。房,院,树,都没了。巧合的是,拆迁的那一年,无花果树的树龄也是八十四年。这对于一生孤独的奶奶,也许算是一种安慰。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生命,就是这样薪尽火传,永无止息。
奶奶走了,母亲走了,无花果树也走了。她们真的都变成了童话,变成了一只只鸟儿,栖息在我记忆的枝头。无数个夜晚,我都会在梦中回到那个郁郁葱葱,挂满神秘果的树下去寻找,寻找我的童年,寻找曾经的梦想,寻找生命的足迹,寻找我的亲人们。这些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也无法分离。冥冥之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一粒青果,悬挂在无花果树上,丰满着另一个孩子的童年。
第3页 :第一辑(茵陈)
二月里刮春风。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这是汪曾祺在《葡萄月令》里的开篇。抛砖引玉,说茵陈蒿是为了引出后文的葡萄。别说,和葡萄相比,茵陈还真是像块砖。它结实、野生,不用压枝、不用下窖、不用上架,更用不上波尔多液。葡萄就像“老戏骨”,生来是要唱大戏的,架子搭的足,先把舞台铺满才出场。而茵陈则像吃青春饭的,最多也就是个“青衣”,一身青褶子,刚把青年唱过就没戏了。
戏总是让人觉得老。茵陈其实也是老的。“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可茵陈又不老,它的根是旧的,心却年轻,逢春便发。
“三月茵陈四月蒿。”茵陈的青春只有一、二、三,数到四就没了。这要怪华佗。据说华佗老先生有次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过了一些天,他发现病人竟然好了。一问,人家说是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去采,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都没用。华佗又去问人家吃的是几月的蒿子,说是三月的。华佗恍然大悟,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可能就是三月的蒿子有用。为了摸清药性,他连试三年,终于弄清,并编歌诀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自此以后,四月的茵陈长得再高,花骨朵打得再漂亮都成了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在乡下若一个男孩子过了三十还没成家立业就会被讥笑。看看你,长过头了,再长就是一把干柴,茵陈蒿子。
所以采茵陈要趁早。二月二,采茵陈。南宋洪舜俞说:“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陈之丝。”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我也采过茵陈。风寒料峭的二月,天和地好像隔得很远,在野地里找小小的茵陈,可并未觉得冷。这时的茵陈刚出土,还是小小的一团,鲜嫩,似乎一掐都能掐出水来。需要的其实也就是这嫩汪汪的水。蒸糕、菜饼、蒸肉都被它染得绿绿的,嫩嫩的,透着稚气未脱的清香。
三月三,茵陈长大了一些,正好药用。一朵一朵,绿茵茵的,青春逼人。虽然还是清纯得很,不谙世事,可叶子的背面已经开始泛白,像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有些朦胧之意。一朵一朵地采回来,晒干。晒干后的茵陈最特别,异常柔软,绵绵的,所以又称做“绵茵陈”。小时候晒茵陈,我最喜欢把茵陈握在手里,滑滑的,像春天里刚做完就忘记的一场梦。细想,可能喜欢的就是这“绵”,一种妥帖、温暖、春风般的质地。
茵陈的戏不多,可它有“撒手锏”,它是清利湿热、祛疸退黄的高手。人其实最脆弱,湿热一旦入侵,就会浑身无力,食欲不振,像霜打过的茄子,变黄发蔫,毫无生气。刚出生的婴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全身皮肤黏膜变黄,严重时眼睛也变成黄色。大人就是“肝炎”,甲、乙、丙、丁、戊都会冷不丁地冒出来报到。
很喜欢茵陈。因为它疗效好,见效快。特别是退黄疸,立竿见影,用一天就一个样。茵陈的“青春逼人”之气一入场,那些湿气热气都会节节败退,直至退出原本不属于它们的领地。湿热是什么?在中医里没有细菌、病毒这样的名词,在这里它们统统称为邪。邪分六种,风、寒、暑、湿、燥、火。六邪都可致病,如感冒发热就是受了风寒或者风热。可能是一种邪致病,也可以是两种合在一起致病。湿邪和火邪纠结在一起就是湿热,湿和风在一起就是风湿,其余均可以此类推。六邪中,以湿最令人讨厌。它若在,该病就是缠绵的,经久不愈型。比如脚气病、肝炎、瘟病等。
有邪就有正,邪总是不能压正。上帝很会安排,一物降一物,绵绵的茵陈正好用以驱逐绵绵的湿气。
春天,是肝病易发的季节。因四时之中,春属木,春三月,万物生长发育,肝也属木,喜条达,与木的特性也相类似。《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因此,四季中春季最宜养肝。
故春天,也是用茵陈最多的季节。有很多老肝炎患者都知道,春天要早早地就去挖许多茵陈来泡茶喝。春天,只要是病人说口苦,再看到病人舌上有一层黄黄腻腻的舌苔,就在药方里添上一把茵陈,准没错。
在老北京,曾经有一个习俗是开春必喝“茵陈酒”。“茵陈酒”碧绿、微苦、清香,可舒筋活络,清热燥湿。过去北京同仁堂一到开春就会派人到天坛朝阳处去挖茵陈,晾晒一二天,取回做酒母,而制“茵陈酒”必须用一年后的酒母。泡时加入白术、法半夏、冰糖等,先放入铜罐中一段时间,再密封瓦罐中六个月。据史料记载,“茵陈酒”作为“四宝酒”(佛手酒、金橘酒、玫瑰酒、茵陈酒)之一,曾入清宫为老佛爷慈禧太后四时健身活血用的御酒。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钱老人平时喜欢喝茵陈酒写诗。台湾作家唐鲁孙也曾写道:“北平同仁堂乐家药铺有一种酒叫绿茵陈,这种酒绿蚁沉碧,和法国的薄荷酒,一样翠绿的可爱……从前梅兰芳在北平的时候,常跟齐如老下酒馆,兰芳最爱吃素炒豌豆苗,齐如老必叫柜上到同仁堂打四两绿茵陈酒来。边吃边喝……现在在台湾甭说喝过绿茵陈的,就是这个名词,恐怕听说过的也不太多啦。您在北平喝过同仁堂的绿茵陈,现在一提起来,您会不会觉得香涌舌本,其味无穷呢!”
茵陈酒我没喝过,可经唐先生这么一说,早已口舌生津,垂涎三尺。春天,多么美好的季节啊,茵陈最懂得,决不能辜负这绝美的时光。
现在一进中药房,还是喜欢有意无意地去抓一把茵陈,绵绵柔柔的,无骨一样,明明握在手心,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溜走,真像是我们的青春。
不是谁都可以做梅兰芳,可以爬得像葡萄一样高,风化成葡萄干后还是风韵犹存的“老戏骨”。可做做茵陈还是可以的。趁着这大好的春天,活出青春的朝气和蓬勃。
第4页 :第一辑(剪春罗)
新春时节,书画家林大学老师赠送一幅字:
谁把风刀剪薄罗,
极知造化著功多。
飘零易逐春光老,
公子樽前奈若何。
整幅字清新空灵,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这首古诗是宋·翁广元的《剪春罗》,起句便问是谁用风刀剪成薄罗般的花朵,原来都是大自然的极致神功。美丽的花朵让诗人触景生情,想到春光易去,花自飘零,遂劝青年人要珍惜大好时光,不可只知杯前饮酒作乐。林老师说,冬日午后偶遇此诗,提笔即一气呵成,因见诗名为一味中药“剪春罗”,故送之。心细如此,让人感动。
剪春罗,这名字真是起得极美,典雅,生动。可动可静,看着就是一幅春光烂漫的画儿。当然,剪春罗花儿,也是担得起这个名字的。如大多数的石竹科花儿,单层、简洁、大红色,小而艳丽。由春至夏,花开不绝。花圃之上疏林之下,远看繁花似锦,一朵挨一朵,一模一样的笑脸,轻浅文静,甜美可爱,分不出谁是谁。近看,那些薄罗般的花瓣,如少女额前的齐刘海,全都对镜细细地修剪过,每一朵有着每一朵的微妙与精致。
剪春罗,剪出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青春时光。最绝的就是这个“剪”字。“剪”当是属于女子的。每一个女子的化妆盒或针线包里都会藏着一把剪,我也是。小学的时候,偷偷地从母亲的箱底里摸出了一匹布,光彩潋滟的粉红色绸缎被面。关起房门,想给自己裁一条及脚踝的长裙。手握剪刀,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窗外有小鸟的脆鸣、初春的阳光,还有一缕一缕的春风拂过。内心是紧张的,拿一条旧裙比了又比,终于下定决心,闭上眼,带着悲壮的表情,一剪刀下去。一条在那个时代珍贵无比的被面就这样被我毁掉。一顿暴打,却没有丝毫悔意。当然,也剪过刘海儿,第一次给自己剪刘海儿,斜睨着镜子,左手扯紧青丝,右手握紧剪刀,怀着丑小鸭将要变成白天鹅般的希望,一剪、又一剪,颤颤抖抖地剪完。左手一松,再照镜子,没有漂亮,反而更丑,哭了起来。短了,剪得太短,白白的额头都露了出来,难看极了,却无法补救。奶奶过来了,说,傻丫头,比着长,穿着短,下剪前,要留几分。
第一次,谁会知道要留几分呢?
奶奶当然知道,她把黑发都剪成了白发。她针线篓里的剪刀又大、又长,特别重,我拿起来都费劲,她用着却得心应手,娴熟自如。奶奶拿着剪刀,手指细而瘦,如秋后忍冬的藤,边比画边说,好日子是剪出来的。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的衣服鞋帽,春夏秋冬,都是奶奶一剪一剪,一针一线连接而成。奶奶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剪窗花。新婚的人家请她去剪双、鱼儿扑莲、麒麟送子和鸳鸯戏水;大寿的人家请她去剪大大的福字、寿桃、富贵牡丹和如意灵芝;新年的时候更热闹,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民间故事都剪进了奶奶的窗花,再飞到家家户户的窗棂上,跳进一个个欢欢喜喜的心坎里。
因为一把剪,奶奶被村人敬重。在农村有句俗话:“找媳妇,要巧的。不问长多好,先看手儿巧。”舅爷的第一次婚姻磕磕绊绊,一遇到槛儿,就会来找奶奶,吃花生米、喝闷酒。奶奶边纳鞋底边慢悠悠地说:“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是一剪子,长痛不如短痛。棉花要摸丫,桃树要剪枝。电影好看,那都是剪出来的。”放下酒杯,舅爷终于在一个春天的午后痛下决心,剪。
以前看古装戏,深闺内的女子在遭遇强盗或强行施暴的恶人时,都会突然从袖内或是枕下抽出一把小小的剪刀,目光凛凛,寒光闪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把剪刀,无意中就成全了一个女子的尊严和清白。所以,柔弱的女子都要有一把剪,放在最不为人知的角落。平日里,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关键时就是兵器,是可以一招封喉的玉剑。
在妇产科实习时有两件事至今难忘。一次是在产房里,第一次操剪为婴儿剪脐带。婴儿粉嫩粉嫩的,鲜红色的脐带,可清晰地看到小血管正在跳动。紧张地握住剪刀,恍惚听见自己的心比小血管跳得还要快。扎紧脐带,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剪,“咔嚓”一声,断了。婴儿“哇”地大哭起来,我吓得手一松,剪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以为是自己剪疼了他,惊恐万分。带我的老主任说,不要怕,婴儿哭是开始呼吸,哭了才好呢!还有一次是在病房里,一位患有晚期子宫癌的老太太,慈眉善目的,拉着我的手说:“丫头,你和我说说,我到底还能活多久呢?”看着老太太恳切的眼睛,我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可能就三个月吧。”谁知老太太一听,就扑倒在床号啕大哭。明白自己说错了话,我吓得转身就跑,逃出病房。到了办公室,我也哭起来。老主任弄清原委,语重心长地说:“下次可要记着,和有些患者说话时要留几分。”
留几分?这不就是小时候奶奶常说的下剪时要留几分吗?该剪的要剪,该留的要留。所有的事情原来都是这一个理。裁衣、画画、写字、作文、行事、为人等莫不如此。
谁给剪春罗起的这个美名呢,该不会就是李时珍吧?《本草纲目》里对剪春罗的药用叙述最为简洁——气味:甘,寒,无毒;主治:火带疮绕腰生者,采花或叶捣烂,蜜调涂之。
火带疮就是带状疱疹,又称作“蛇丹、蜘蛛疮”。发作时一群密集的小水泡如腰带,或缠腰或缠胁或绕颈,灼热疼痛,异常难受。乃热毒入侵,肝经郁火而致。一朵一朵美丽的剪春罗似乎就是专为这群恶毒的小水泡而生。寒凉如春风,一剪一剪,剪破这些毒疱疹的美梦。
人生恰如剪春罗。不要太多,专注一件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即可。如我那用剪出神入化的奶奶;如我一直敬爱的“送子观音”老主任;如多年来专攻书画,精益求精的林大学老师……
第5页 :第一辑(三七)
小时候,最爱看武侠片和战争片。江湖上高手如云,大侠美女飘来飘去,忽而拳来脚往,不分高低,忽而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唯独受伤之后都是一句:“快快把那金创药拿来!”只见一层层包裹之下便是一小瓶“灵丹妙药”,武林高手用过之后再出场时又是生龙活虎。那时我便万分好奇,为这金创药的神奇疗效惊羡不已。
看《血战台儿庄》,第六十军奋勇冲锋,死战不退,日本报纸惊呼:“滇军打不死!自从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滇军外敷和内服一种白色药粉,这种神秘药粉甚至连动脉破裂都能迅速修复,从而重新上阵……”原来是开战时有人赠给云南籍的第六十军五百箱云南白药粉。
其实不仅是我等凡夫俗子称奇,不仅是日本人称奇,早在明代时药圣李时珍也曾称奇。1587年,广南府的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了几棵小草到北京,请当时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鉴别一下,并称:“此药近时出于南人军中,用为金创要药,云有奇功。”意思是这种药最近作为金创药在士兵中秘密流传,据说功效如神,却搞不清它的药理。李时珍对这种久闻其名的神药仔细研究,他特意在自己手臂上弄出伤口,然后敷上该药,结果很快愈合。他又放到刚刚受过刑的犯人身上去试验,效果也是出奇的好。李时珍大为惊讶,提笔在《本草纲目》中记下:“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在众多的中草药中,三七被李时珍唯一命名为“金不换”,可见其何其珍贵!
原来,神秘的金创药,云南白药,神药,都不过是来源于这种叫作三七的小草而已。
别看这样一棵小草儿,它的来历可不一般。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全中国只有云南有。全云南只有文山的三七最正宗。因为在北纬23.5度,只有文山是处在海拔米,最适合三七生长。三七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如此苛刻在植物界实在少见。原因只有一个,它是起源于二亿五千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属草本植物里的元老级别,近乎活化石。
三七苗不高,不过50厘米左右,墨绿色椭圆形的叶子,每株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只有七个叶片。花朵像一把小伞,从三七根茎的正中央长出,五片小小的花瓣儿和五根小小的花蕊挤在一起,凑成一朵小巧玲珑的黄绿色花朵,异常美丽。果实渐渐成熟后,花朵就变成了鲜艳的红色。漫山遍野中,一粒粒果实红玛瑙似的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置身其中恍入瑶台仙境。真是名副其实的“南国神草”。采挖三七当在立秋前后10天,花籽未结成时为最好。这时的三七个大,光滑饱满,质地坚实。三七形状不一,有的像猴头,有的像狮子头,有的像萝卜头……只是有一点相同,都是“铜皮铁骨”。
三七名字的来源最有意思。其一,“取孟子七年之病,三年之艾之义以示其灵效耳”;其二,三七必须种植三到七年方才有效;其三,每株三七只长三茎,每茎只有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四,三七生长的土壤必须为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则必须三层阳光七层阴凉;其五,三七种植艰辛,生长艰难,一般只有三成收获,七分损失。
民间关于三七的传说也很有趣。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一年后,张二家的药草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然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一划,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时就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万分,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名为“三七”,意为必须长到三至七年方可使用。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田七”。
小小的三七,被我们的药圣李时珍慧眼识宝,立即成为古代军队南征北战必备之金创良药,立下赫赫战功。
小小的三七,不知道修理了多少破坏的脉管,不知道多少次挽狂澜于水火之中,不知道焕发了多少青春的容颜!
乱世红尘,命如纸薄,小小的三七,宛如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救人于危难之中,七分豪气,三分细腻,抵御着残酷的暴力,维护着生命的安宁。
金庸笔下的武林中有“南帝北丐”,南帝一灯大师和北丐洪七公都是武功盖世无人能及的高手。在本草世界中则有“南七北参”,南七即指云南的三七,北参即东北的人参。两者都是响当当的药中精品。有《本草纲目拾遗》为证:“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更有最新版《中药大辞典》为证:“现代医药研究表明,三七被誉为‘人参之王’,有八大功效:止血,改善冠脉循环,镇痛抗疲劳,抗炎,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降低血脂及胆固醇。”
短兵相接,金戈铁马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原以为侠士三七可以退出江湖好生休息,谁知现在物质生活空前丰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三高人群日益增加,三七的用武之地反而越来越多,身价更是暴涨。
号称“铜皮铁骨”的三七,外皮易分离,破后会露出黄绿色铜皮的断面,内层则坚硬如铁,很难砸碎。要制作三七粉可不容易。三七就是这样,外表看似三分柔弱,内在其实七分坚韧。人的脉管是最精致的河流,每时每刻都在静静地流淌。很难想象拿在手里沉甸甸,像石头一样的三七进入这条河流之后,竟然能够轻巧地清除纤细如毛发的脉管中的那些污垢与杂质,能够软化那些顽固的肿瘤分子,能够堵住那些不正常的决口,能够及时补充新鲜的血液……这一切,如果不是一位拥有侠骨柔情的义士,谁能做到呢!
我们常说男为七,女为三,三和七,合在一起即为十,正可谓“得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三七正是因为得到了“一”,所以才能够如此神奇!
第6页 :第一辑(芥子)
尘埃里开出的花
芥子即辣菜籽,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种子。直径以毫米计算,因微小而扬名。旧时读书人常自谦为“三尺微命,一芥书生”,普通老百姓自嘲为“一芥草民”,小户人家即“芥豆大小人家”,船只太小即为“一芥小舟”……总之,芥,不过就是茫茫浮世的一粒尘埃,是一切轻微纤细,渺小卑微的代名词。
一粒草芥真的就是这样微不足道,无足轻重吗?我想,至少芥子们自己不会这样认为。要种一粒小小的芥子并不容易。一般的植物都是春种秋收,可芥子不同,它和小麦差不多,秋末播种,暑后采收,中途最惧狂风暴雪。可见,芥子完全是把自己当成一季庄稼了。纳秋之辛、夏之温,孕于冬、养于春,发芽、抽条、扬花、结荚、挂果,不慌不忙地尽享四季。芥子开花时非常漂亮,和油菜花一样,漫天漫地的金黄色,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尽性地释放着无比绚烂的青春。
一粒芥子的确是小得可怜。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不注意几乎看不见,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跑,一滴雨就能把它淹没,一片雪花就能将它覆盖。稍不留神,就会从指缝中滑落。如拢不住的时光,悄然隐匿,再也无从拾起。所以,有经验的芥农收芥子时会铺大大的油毡布,绝不能让芥子亲近尘土。值得庆幸的是,一株芥苗常常能够结出成千上万粒芥子,很少让人失望。
刚收回的鲜芥子,最适合研碎调芥末。调好的新鲜芥末,嫩黄色,娇滴滴的,很好看。第一次吃芥末,就是经不起嫩黄的诱惑,配凉菜轻轻地蘸了一点,没想到那么辛、那么辣,简直是冲劲十足,蛮横无比,瞬间就鼻筋酸蹙,涕泪横流,让人措手不及。当时心里发誓再也不吃了。上大学时流行打扑克牌“斗地主”,不知是谁提议输后惩罚吃“寂寞”也就是芥末。于是,每个星期天,宿舍就飘荡着被芥末击中的尖叫和呐喊声。“寂寞的疯狂”后来成了青葱岁月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喜欢吃芥末,后来竟恋上了芥末。隔一段日子不吃就会无比想念,想念那种辣通经脉后的舒畅与美好。想想,芥子,也只有芥子,才有这么大的能耐。极少的一丁点,就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刺激我们日渐麻木的神经,流泪、回味直至警醒。那浓烈的滋味,说是浓缩的人生也不为过。
这就是小小芥子的不羁个性,辛、温、辣、冲,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味中药,芥子也是功效独特。《本草纲目》中说: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白芥子可外敷,可内服,物尽其用,把它的魅力展现到了极致。
外贴。白芥子、甘遂、细辛、玄胡四味一起磨碎调姜汁,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贴。炎热的夏季,透过特殊的穴位,把植物的辛温气息输送至人体经脉。我们的体内犹如打开了一条神秘的通道,噼噼啪啪温暖的热风节节推进,寒湿之邪惊慌失措集体逃窜。失调的阴阳归于平衡,抵抗严冬酷寒的能力徒然而增。
内服,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老父亲生病了,咳嗽,气喘,大口大口地吐痰,进不了食,一天比一天衰弱。三个孝顺的儿子急得团团转,怎么办呢?大儿子紫苏子说:“我来消灭父亲的气喘。”二儿子白芥子说:“我来化痰止咳嗽。”三儿子莱菔子说:“我来负责消化饮食让父亲能吃下饭。”三个孝顺的儿子挺身而出,化解了父亲的病痛。这就是方剂里温情又有效的“三子养亲汤”。
可见,芥子小而不弱,渺而不卑,微小的它一直在倾情奉献。佛祖慧心,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一语惊人。一粒小小的芥子中竟藏有天地玄机,小小的芥子简直是植物里的哲学家。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有识之士争做芥子。
做芥子做得最出色的当属清代的李渔。年逾花甲的李渔,执意倾其所有在南京打造一座芥子园。李渔的芥子园除了不种芥子什么都种,他种闲情、种诗词、种剧本、种戏班、种丹青、种画谱……种什么成什么,所有如草芥般的闲情逸致都被他种成了参天大树。而他这粒草芥也因此日渐高大,成了让后人昂首仰望的须弥山峰。
张爱玲也是一枚出色的芥子,是尘埃里开出的最美的花。她的身躯柔弱思想却锋利,以一支笔绘出世间百态。只可惜她的感情遭受了“芥子劫”,那是芥末般浓烈的爱啊,清纯如水的爱啊,收获的却是苦涩和寂寞,是漫无边际的时间的荒涯。她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看得让人流泪。她的爱情之花枯萎了,文字之花却灿烂无比,成为传奇。曾见佛教经书里说过芥子辛辣异常,多用于修法,降服魔障,镇宅辟邪,消灭罪恶根源。慈悲为怀的佛,为什么没有给我们的才女也赋予这样的一粒芥子,去降服她爱情里的魔障呢?
拉开窗帘,秋日的阳光温情款款地穿过玻璃,安静的房间内立时多了一束美丽的白光。清澈透亮的白光里,我看见无数的尘埃在舞动,左右旋转,上下翻飞,不知疲倦。就像历史的长河中,帝王将相、王公贵族、草根百姓,都化作了这粒粒尘埃!我是哪一粒呢,是靠近地面那最小最小的一粒吧,不求轻舞飞扬,只求在尘埃里开出一朵小花,一朵金黄色的芥子花。
第7页 :第一辑(曼陀罗)
因为生得美,因为有毒,曼陀罗便被蒙上了一层诡异而神秘的面纱。
初见曼陀罗,是十年前,在自家的院子里。父亲是老中医,他爱好种花养草,尤其是中草药。他托朋友从南方带了曼陀罗的种子,清明前种下。发芽后,曼陀罗伸展出绿色的大叶片,不起眼,和一般花草没什么两样。五月,打苞,开出白色的大花,慢慢地开始与众不同。不同的是它的花朵。首先是色白,纯纯的白,清冽淡薄,质润柔软,像月色,又如云絮。其次是形态,刚开时,如百合般的小喇叭,五裂五蕊对着苍穹,一脸天真无邪。花朵开大后,好像知道了害羞,花瓣添了点粉色,向下低垂,尽显娇媚。最后要落时,花朵垂得更低,有点像日本的少妇,满怀心事,花瓣慢慢收起,蜷缩,落下。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蒴果。它可不像花朵那样柔软,圆圆的,浑身硬刺,像一个个小刺猬,满身眼睛,挺立,傲视着一切。
曼陀罗的花期很长,从初夏一直开到秋末。清丽的花朵常常让我忍不住去嗅它的香味。这时,父亲就会大声说,不要太近,有剧毒。我连忙停下近前的动作,可因这剧毒两字,不相信般,又多看两眼。开花时,父亲常说,这洋金花,开得真是漂亮。结果时,父亲却说,这毒山茄子,真是浑身是刺。
叫它洋金花是因为曼陀罗是舶来品,它原产印度,后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曼陀罗是梵语,意为“悦意”,是佛家祥瑞之花。来历是缘于《法华经》: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毒山茄是它的中文名,主要是因为它是属于植物里的茄科,长刺结果时,毒性也最强。
在西方,有许多关于曼陀罗的传说,都带有“恐怖”色彩。一种传说,是在古老的西班牙,说它似冷漠的观望者,常盛开在刑场附近,因全株剧毒,千万人之中只有一个人能有机会看见花开,但凡遇见花开之人,他(她)的最爱就会死于非命。还有一种传说是关于黑色曼陀罗的,说它是花中极品,夜开昼合,高贵神秘。每一株黑色花里都有一个精灵,它可以帮你实现愿望,却有交换的条件,那就是用你自己的鲜血去浇灌,因为精灵们喜欢这种热烈而致命的感觉。
中国的曼陀罗,大多是白色。采初开的曼陀罗,晒干,入药,小量用于止咳平喘,镇痛麻醉。应用曼陀罗最有名的当属华佗和他研制出的“麻沸散”。据说华佗当年因儿子沸儿误食了曼陀罗的果实不幸身亡,万分悲痛,在曼陀罗的基础上加了其他几味中草药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为了纪念爱子,遂将这种药命名为——麻沸散。有了麻沸散的帮助,华佗做了许多开颅和肠道手术。他曾经试图用麻沸散给关羽刮骨疗毒,勇武的关云长根本不需要药物麻醉。后又建议用麻沸散给经常头痛的曹操进行开颅手术,多疑的曹孟德闻之色变,立即将华佗处死。麻沸散的配方被狱卒的妻子烧掉,麻沸散从此失传。
说麻沸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蒙汗药”大家却不陌生。《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时,吴用使计用放了“蒙汗药”的米酒,麻翻了青面兽杨志。还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一回中,孙二娘用药酒麻倒了押送武松的两个差人,拍手笑道:“倒也!倒也!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这吴用的“蒙汗药”,孙二娘的“洗脚水”,其实就是曼陀罗。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曾有记载:“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末之,以置之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趋。”明朝郎瑛也在《七修类稿》中写道:“《桂海虞衡志》载,曼陀罗花,盗采花为末,置入饮食中,即皆醉也。据是,则蒙汗药非妄。”由此可知,蒙汗药就是曼陀罗花制成的。曼陀罗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作用可使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取名为“蒙汗药”。
同为曼陀罗,医者用其治病救人,恶者用其谋财害命。在药品与毒品的交叉点上,在善良与邪恶之间,曼陀罗就是火山之巅,夺目而美丽,却又时时有爆发的可能。
采摘曼陀罗花最有意思。传说人们采摘曼陀罗花时,如果含笑采摘,酿酒饮此花,则会一直傻笑下去;如果手舞足蹈地采摘,酿酒饮此花,则会一直舞蹈下去。曼陀罗配酒是最佳搭档。有着阴阳两性的酒,再配上有着阴阳两性的曼陀罗花,会让人虚幻,在笑盈盈中昏昏欲睡,什么痛苦忧伤都悄然而逝。所以白色曼陀罗又称做“情花”。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里,克莉奥佩特拉对安东尼相思成疾,害上了失眠症,吩咐仆人说:“唉唉!给我喝一些曼陀罗汁。我的安东尼去了,让我把这一段长长的时间昏睡过去吧。”曼陀罗由此就成了他们浪漫爱情的添加剂。
我们家的曼陀罗长得不高,就开了几朵,父亲连说可惜,不让采摘。问父亲可惜什么。他说,别看曼陀罗性情似乎阴郁,其实她最喜欢阳光。若是种植在热带,它就是木本,能长成灌木,挂满花朵,那才好看。可惜在我们这儿,变成了草本,低矮不说,花朵也少。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父亲后来再没种过曼陀罗。
佛祖拈花微笑,那花其实就是曼陀罗。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佛祖会对有着剧毒的曼陀罗如此情有独钟。后来才明白,曼陀罗本就是天上的花,如月,色白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而曼陀罗的蒴果,更是把曼陀罗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生命的终极圆满。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圆满。人性都是两面的,有善有恶,有美有丑,都在一念之间。
曼陀罗是美丽的“情花”,是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麻醉神药,是恶人手中的“蒙汗药”,更是佛祖的微笑。佛性就是人性中至善的回归,慈悲最后总是战胜邪恶。
有幸再见曼陀罗,是在云南。看到一大片柔软舒缓的云朵挂在灌木丛中,仿佛禅意正在吐纳经纬。想起玄奘曾说:“天华中妙者,名曼陀罗。”玄奘说得太好了。妙!真的是妙不可言!
第8页 :第一辑(五味子)
秋天去神农架,走到半山腰,遇见五味子。像是谁把一串一串的玛瑙挂在树间,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斜斜的阳光下,绿叶缤纷,斑驳的光影,为五味子打造出最美的空间。你若看着它,它就会调皮地对你眨着眼睛。但你若忍不住想摘一串,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五味子的藤蔓爬得高兴,想借谁的高枝就借谁的高枝,哪儿会让你够得着。若说秋天的山林是开始走向迟暮的美人,但只要五味子一成熟,那山林的青春就回来啦!
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这名字有禅意。细品,越品越有味道。古医书称它(音chí zhū)、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具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
新鲜的五味子好吃,不仅颜色诱人,口感也很美。入口酸、甜,有经霜的清爽和凉意。吃五味子不吐核。吐核的都是外地人,不会吃。核有微微的辛和苦,但核才是精华,越嚼越香。外地人不懂得,一吐核便是五味只吃了三味,差两味。这样的人生便不完美。
山里人最会吃五味子。煮五味子粥自不必说。用自然风干的五味子文火炒至微焦,配绿茶和蜂蜜就是香甜的五味子茶。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冲一杯,酸甜辛苦咸,真的是五味俱全,瞬间就驱除了旅途的风尘与疲惫。如果主人心情好,再奉上漂亮的五味子酒,那你可就是有福的贵客。五味子经清洗、风干、磨碎、炒香、入粮食酒密封,浸足半月,便是美味的五味子酒。泡五味子酒有一个诀窍,就是每天都要抱着瓶子晃一晃。摇晃才能入味,甘酸辛苦咸,晃呀晃,全晃进了醇香的高粱或玉米酒中。高粱或玉米醉了,五味子应该也醉了吧!晕晕乎乎的酒,一天比一天清亮,一天比一天透明,变成了浅浅的宝石红,就好啦!盖子一揭开,满天满地的果香和酒香。这样甜蜜相融,美丽香浓的酒,就像爱情,喝一口,能赶走孤单和寂寞,再寡淡的日子也会变得有滋有味。
俗话说五味慰五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五味子虽小五味俱全。中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子以其五味而能补五脏气,养五脏。五味子有南五味和北五味之分,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是如此。南五味色鲜红、个头小、果粒小、肉轻薄,偏于敛肺止咳,治风寒咳嗽有奇效。北五味紫黑色、个头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补心肾最益,治虚损劳伤最妙。南方人常说南五味好,北方人则说北五味好。其实都是好药,有一句诗说,南五味,北五味,南北五味慰五脏。解的就是这个纷争。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载:“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淮南公羡门子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葛洪笔下的五味子真像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其实,我也常常觉得有关五味子的种种总带着些神秘浪漫的色彩。譬如,古书上说五味子治“黄昏嗽”。“黄昏嗽”是指人在近黄昏时咳嗽加重。元代名医朱丹溪《丹溪心法》说: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这哪里像是在治病,倒像是在赴一场黄昏的约会。收敛,肃降,静心──关于健康与生命的某个密码,在貌似一杯佳茗的袅袅清香中被慢慢破译。还有,药王孙思邈说: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芪、人参、麦门冬,少加黄檗煎汤服,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这当是孙思邈和五味子定下的五月之约吧!
我和五味子也有着不期然的交集。那是高考的前几天,最爱临时抱佛脚的我秉烛夜读,却不小心睡着,烛光点燃蚊帐引发宿舍火灾。不仅自己的蚊帐、棉被烧坏,还把上铺和临铺的床上用品也烧得一塌糊涂。父亲黑着脸,瞪着眼睛要揍我。母亲边哭边叹息。床单、被罩、棉被、蚊帐、衣物等,折算成人民币要赔给同学几百元,相当于家里大半年的收入。大人心里难受,我也吓蒙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开始流泪、失眠,一上床便烙煎饼。料事如神的母亲,神一般的在高考前一天送来一瓶糖浆。 紫红色,稠稠的,酸酸甜甜。问母亲是什么。母亲说,是五味子糖浆,安神,补脑,考个好学校,什么损失都补回来了。
人生的五味瓶第一次被我打翻,却又被神奇的五味子糖浆一一拾掇起来。禅师一样的五味子,早已修行得深谙人生百味了吧!
星云大师说人生有五味——童年的时候是美味、青年的时候是甘味、中年的时候是苦味、老年的时候是涩味、修行的时候是禅味。一定是修行不够,现在的我依然会失眠。感情上的烦恼,工作上的不顺,人到中年的恐慌,思念至亲的心痛,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磕磕碰碰……这一切都会让我失眠。无奈的我只好一直延续着和五味子的约会,抑或,它终是我不能舍弃的约定。在许多清风习习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们素颜以对赤诚相见。我相信,我们一定彻夜长谈过。因为在无数个清晨醒来的时候,我的眼角总是会有一滴泪珠,晶莹、透明、清凉。滑入嘴角,涩涩的,有甘、酸、辛、苦、咸的味道一波一波地涌来。
第9页 :第一辑(辛夷)
美丽的邂逅
阳春三月,邀朋友去枣阳看桃花。万亩桃花竞相开放,灼灼其华,令人为之惊艳。中午在附近一农家山庄用餐,点了薄荷、香椿等时令野菜,还有野兔和腊猪蹄,喝的是山里人自酿的苞谷酒,一大桌人都赞酒醇菜香。
席间一友人去了后院,回来后故作神秘状:“我在后院发现了比桃花更美的花……你们猜是什么?”梨桑杏李等遍猜不着,于是一众人随她探美。过了月亮门,好大的后院,中间是几畦菜,周围种满了树,有女贞子、香椿、苦楝,最醒目的是两株“花树”——俊秀挺拔,却无一片绿叶,枝枝丫丫,粉紫色的花骨朵儿含苞欲放,淡淡幽香,怎一个美字了得!
酒饮微醺,花看半开,那一刻,我们都惊呆了。真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也许就是人间最美的相遇吧?
这花儿,一行人中,独我识得,因她是一味中药——辛夷。说辛夷大家不熟悉,可说起白玉兰,却不陌生,襄阳西街,沿街都是白玉兰。辛夷又称紫玉兰,也叫木笔花,望春花。
桃花鲜艳、热闹,带着俗世的温暖。辛夷花,则含蓄、雅致,蕴涵着出世的安静。桃花是不甘寂寞的,而辛夷,则享受寂寞似的。若把她们比作茶,桃花是铁观音,浓香四溢;而辛夷则如碧螺春,淡而妥帖。若把她们比作酒,桃花是五粮液,浓郁而热烈;而辛夷则是汾酒,清冽而纯净。
人之美,在于气质,在于韵味,花也一样。辛夷花蕾未绽时,便是一管“木笔”。那花蕾也别具一格,立在枝头,嫩黄色,一层毛茸茸的外衣,把花骨朵裹得严严实实。她慢悠悠地吐蕊,欲出未出时,一朵朵花蕾俨然成了一支支画笔,银毫卓卓指天,似乎要把早春的美丽都描绘在苍穹。
“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这满树自然天成的生花妙笔,除了辛夷,谁还拥有?这满树的银毫,是在书写谁的传奇?会开出花朵的妙笔,哪个文人不曾梦想?传说李太白梦见了,从此便才华横溢。江淹也梦见了,从此便文思大进。李时珍不做梦,却最聪慧,独辟蹊径,直接取笔样花蕾,入丸入散入汤剂,让它们变成了治疗“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鼻痘后鼻疮”的良药。因“夷者荑也,其苞出生荑而味辛”,故又给她取了一个美丽别致的中药名字——“辛夷”。
辛夷还有一个寓意是“心意”。据说很早以前,一位姓秦的举人得了一种怪病,鼻孔常年流涕,不辨香臭,且散发异味。他不堪忍受,欲寻短见时,巧遇一位樵夫,告诉他,南方有一种花蕾可医此病。秦举人病愈后,很是感激,当时忘了问名字,总觉得多亏樵夫指点,自己会意,就叫此花为“心意花”。天长日久,就成了“辛夷花”。
秦举人当年的怪病,其实就是鼻窦炎。辛夷花因其辛香温散、质轻气薄、散风寒通鼻窍的特性,成了临床上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等病症的一味要药。
我们问农家山庄的女主人,这辛夷树有多少年了?朴实的女主人莞尔一笑:“不知道有多少年,这里以前是座寺庙。”她指指月亮门的上面,依稀可见“白云寺”三个大字。透过寺门再看辛夷,忽然间就多了几分寂寞和清冷。没想到来寻“桃花源”,却邂逅了“辛夷坞”,不可预知的惊喜,这就是人生的美好。这美丽的“桃花源”,安静的“辛夷坞”,都是我们梦想中的天堂。桃花与辛夷各有各的芬芳。想起《桃花扇》里,年少轻狂的侯方域题下“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侯方域是压根瞧不上辛夷的,他只认定桃花最美,认定李香君就是桃花,所以桃花扇注定是个悲剧。不懂得辛夷花的侯方域哪里又能懂得桃花。最后一次在山寺中与李香君相逢,他欣喜若狂,李香君却无法原谅他的变节,撕碎桃花扇,花瓣散落一地,从此与他分道扬镳。
只可惜避难于寺庙中的李香君,最终也在抑郁中香消玉殒。香君虽是风尘女子,如桃花般热烈奔放过,最终却又如辛夷般,在寂静无人的寺庙里,悄然开放而又无可奈何地飘零。
生命如花,终将逝去。在中药房的红木抽屉里,掬一捧辛夷,扑鼻的清香,直透肺腑。这样轻盈的花蕾,却能解除病患之苦,岂不也是一种别样的邂逅?
第10页 :第一辑(紫苏)
时光里的优雅
在北京工作的侄女怀孕三月,打电话说看什么都没胃口,突然间想吃老家的紫苏煎刁子鱼。刁子鱼还好买,可紫苏却难寻。早已搬到县城的哥嫂如同得了圣旨,让我赶快开车陪他们回老家一趟,找紫苏。
家乡有句俗话“无刁不成席”,紫苏刁子鱼是我们小时候最常吃的菜。紫苏不用种,房前屋后河边菜地到处都是,年年春天自然生长。刁子鱼也多,村旁的汉水,撒一网,就是一盘菜。刁子鱼生得白白嫩嫩,身子苗条均匀像柳叶一样,非常漂亮。说它刁是因为它是长江流域的特产,长不大,一离开水,很快就会死亡,人工根本无法饲养,真是执着刚烈刁蛮的脾气。因为是纯野生,肉质格外鲜美,其他鱼种根本不能比拟。
做紫苏刁子鱼其实很简单。鱼洗净,入油微煎成淡黄色,加清水炖,除生姜外什么调料都不用,起锅前放上一把新鲜的紫苏叶。紫苏叶一进去,香味就开始飘出来,直入肺腑。淡黄色的鱼,乳白色的汤,翡翠绿的紫苏叶子,真是天赐一方带着野趣的美味。
老家的小院空了多年,盛满我们童年时光记忆的几间房屋早已破败不堪,一派荒凉。荒不荒凉已无暇顾及,重要的是不知道还有没有紫苏。我们先到院内,院内长满了杂草,找了又找,却一棵紫苏也没有。到了院外房屋后面,只见一大片紫苏有半人高,亭亭的秆,椭圆的叶片,淡紫色的小花,贞静安然。这些紫苏相比周围的杂草明显清新脱俗、生机蓬勃充沛,简直是时光中不变的精灵。叶片嫩绿嫩绿的,像乡村女孩一样新鲜、洁净、青春不羁。偶尔风吹过,会露出叶片底下藏着的一分淡紫,有点优雅,有点寂寥,有点矜持,又有点高贵,就好像朴素的乡村女孩心中的那份天然的追求与执着在闪光。
微风轻轻掠过,看到这一片美丽的紫苏,在阳光下似乎变成了一片紫色的云雾正冉冉升起。我们有点不敢相信地跑过去,捧起叶片深吸一口气。没错,就是这样的味道,婉转轻盈的清香,能让人每个细胞都为之起舞的馨香。这也是只有紫苏才有的独特的味道。这些可爱的紫苏,还认识我们吗?在我们逃离故土的日子,你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等待,在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吗?
哥嫂两人心满意足地带着新鲜的紫苏和刁子鱼,坐上了飞往北方的航班。第二天侄女就在网上说,真是太神奇,喝了紫苏鱼汤后就感觉舒服很多。我说其实也不奇怪,紫苏梗原本就是一味安胎的中药,能宽气温中,和胃止呕。它曾用名“紫舒”,就是让人舒服的意思。
相传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在一家酒店巧遇一群青年正在比赛吃螃蟹,空的蟹壳堆了一大堆。华佗上前劝他们说:“吃多了会闹肚子,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但这群青年不听他的劝告,大吃不止。
当天,这群青年和华佗都投宿在这家酒店里。半夜,吃螃蟹的几个青年大喊肚子痛。当时还没有治疗这种病的良药,华佗非常着急。忽然,华佗想起一次他在采药时,见到一只小水獭吞吃了一条鱼,肚子撑得像鼓一样。它一会儿下水,一会儿上岸,显得很难受。后来,它爬到岸上,吃了些紫色的草叶,不久便没事了。华佗想,那种紫色的草叶能解鱼毒,一定也能解蟹毒。于是出去采了那种紫色的草,立即煎汤给几个青年服下。过了一会儿,几个青年的肚子果然不痛了。华佗为了记住这种草药,就给它取了个“紫舒”的名字,意思是服后能使腹中舒服。因为字音相近,又属草类,后人就把它称作“紫苏”。
紫苏是我国原产。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曾这样记述:“取紫苏嫩茎叶研汁煮粥,长服令人体白身香。”这样的描述太有诱惑力,让后人常常对紫苏产生无限遐想。幸好紫苏确实有过人之处,一点也没有让人失望。
就说紫苏叶和梗吧,最大的优点是解表散寒,理气宽中,解鱼蟹毒。受凉感冒的时候用开水冲一杯浓浓的紫苏叶水,再捂上被子睡一觉,醒后就会一身轻松。紫苏配鱼也缘于它的这些特性。古人最善于创造,在我国汉代时就有一道名菜叫作“鲤鱼片缀紫苏”。光看这名字就能想象到它的漂亮与美味。现代的日本生鱼片和韩国料理、意大利细面也纷纷用起紫苏叶。
早前一位儿时的女友去日本读博,在电话里说日本的生鱼片真有特色,每一个盘子里都会放上几片又香又漂亮的叶子,包着生鱼片一起吃,看着就是优雅。我笑了起来,说:“你真是崇洋媚外的典范,那叶子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天天能看到的紫苏吗,配刁子鱼天天吃的,你都忘了?”女友恍然大悟,也大笑起来:“难怪看着那么眼熟,是他乡遇故知呢。”我说:“可不是,紫苏可不是一般的植物,和你差不多,也是入得农家小院,进得西洋学堂,堪称大俗中的大雅吧。”
紫苏子也有妙用,中药名叫苏子。古时人们用来做枕头或是榨油,据说此油点灯可以明目提神,满屋药香。油灯我没用过,可苏子却是常用,用时会配上莱菔子和白芥子。这也是中药方里赫赫有名的“三子养亲汤”。老年人老慢支,又咳又喘,不思饮食,上气不接下气时,来上一碗,气马上就会顺了,呼吸也就立马通畅,饭也能咽下去。苏子如子,知恩图报。
常常在想,汉代枚乘在名赋《七发》里记录的那一盘“鲤鱼片缀紫苏”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人生最繁花似锦的那一段时光吗?
第11页 :第一辑(甘草)
天下谁人不识君
只要提起中草药,大概每个人都会条件反射想到一个字——苦。中药确实大多数都是有些苦,而有一种草药,却是例外,那就是甘草。甘草,顾名思义,甘即甜也,因其性平味甘,故又被称为美草、蜜甘。
嗓子痛泡几片甘草代茶,咳嗽含几粒甘草片,可能好多人都对甘草的味道并不陌生。甘草本身便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益中气的作用。
说到此,如果你以为甘草不过就是一种味道甜美清热解毒的小草而已,那可就错了。甘草可不是一般的中药,翻开中医院里每天开出的处方,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方子里都会看到甘草的身影。甘草入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南朝时即被医药学家陶弘景尊称为“国老”。唐代医家甄权也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国老是什么?国老就是良相。前有管仲、诸葛亮、狄仁杰,后有张居正、曾国藩等等,个个都是文韬武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中俊杰。而一株甜美的小草居然能够被尊称为国老,不能不让人称奇。这就是因为甘草有着独一无二的功效:调和诸药。
中药有四气五味之说,这其实就和人的性格一样,指的是药物的个性。有的药为热性,脾气火爆,比如附子、干姜;有的药太过寒凉,会伤脾胃,比如知母、石膏;有的药峻烈刚强,会致腹泻,比如大黄、芒硝;有的药补性特强,比如人参、当归;还有的药有毒性,比如乌头、巴豆等。而甘草则具有最温和平稳的个性。和热药同用,它可以缓解热药的过热之处;和寒药同用,它可以缓和寒药的过凉之处;和补药同用,能缓和补力,使作用缓慢而持久;和寒热相杂的药物一起使用,可以协调其持平;和有毒的药物同用,可以缓解其毒性。
所以不论名贵或是寻常,是个性刚烈乖张还是冷峻阴郁,只要和甘草在一起慢慢煎熬,都会变得温和平缓,易入脾胃,达到最佳效果。甘草如和风细雨,无形之中就把它的甘平之味慢慢渗入,润物细无声。
明代陆粲《庚巳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御医盛寅有一天早晨刚进御药房,就感到头痛眩晕,随即不省人事。由于事发突然,周围的人皆束手无策。消息传出,有一位民间医生自荐为盛寅治病,取中药甘草浓煎后令其服用,不久盛寅便苏醒过来。其他的御医颇感惊奇。这位民间医生解释说:盛御医因为没有吃早饭就走进药房,胃气虚弱,不能抵御药气郁蒸,中了诸药之毒,故而昏厥。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解百药之毒,所以服用甘草水后他便苏醒了。
小小的甘草何来如此能量?我曾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近甘草。
没想到甘草竟然生长在内蒙、山西、甘肃等地的沙漠边缘,荒芜苍凉之地。在沙窝里,一丛丛,一簇簇,耐着高温,耐着风沙,只要有一丝希望,它就顽强地展开叶片。圆圆的叶片在荒凉之中看起来是那么碧绿青翠,恬淡自然。风吹沙尘让它的身姿变得纤弱矮小,不过几十厘米,可它的根却足有三四米长。又细又直的根质地坚实,柔韧无比,深深地把自己扎入沙子之中。因为顽强与坚韧,低矮的甘草和高大的胡杨一样,是沙漠里抵抗沙尘暴最有力的屏障。
甘草的甘甜,竟然是来自于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甘草内心的温和与平静,原来都是在这高温、严寒、风沙的磨砺之后。甘草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和平使者。不论自己有多苦,奉献出来的都是一缕缕沁人心脾的甘甜。无私地奉献自己,全心全意地成全他人,让万事万物和谐相处。如果没有一颗仁爱、忠厚、慈悲的心,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呢!
《本草纲目》总结得最好:“盖甘味主中,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内,有和有缓,有补有泄,居中之道尽矣。”看到此,不禁想到孔子当年因为看到人类不断地争斗、对抗、流血、陷于连续不断的苦难灾祸而不能自拔时发出的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两者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甘草可能代表的就是孔子所说的最完美的中庸之德。有许多人质疑中庸是折中调和,没有原则。辛弃疾当年也曾在《千年调》里说道:“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他用甘草可以随处入方,不拘主药寒热温凉皆能配合协调的特点,来隐喻那些俯仰随流、八面玲珑的世俗小人,来讽刺那些“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分善恶是非,万事调和的官员。
事实上甘草绝非如此。甘草的寒热随人,是为了使各种不同特性的药物能得到和谐统一,综合众药为一个整体,从而在治疗中发挥出更好的功效。即便是它的甜味,也是实实在在的甜,绝不是裹上一层糖衣故作温柔的甜。它或多或少都能缓和汤剂的苦涩,便于病人入口。药界的国老,甘草做得名副其实,劳苦功高。
甘草带给我们的是始终如一的甘甜,是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自己美,还把美奉献给大家,这样的美才能称之为大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现今社会,提倡和谐。但物欲与精神的冲突,让很多人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由于人性淡漠引起的事故更是频有发生,更让我越来越从内心深深感觉到甘草品格的可贵。在我们的身边,有甘草一样情怀的人,惜之太少。
试想,如果大家都能效仿甘草,胸怀仁爱与厚德,这个世界,会是多么美好!
第12页 :第二辑(二丑)
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和冬至遥遥相望,秀美的旱莲草和纯情的女贞子自是无缘相见。可是,在国粹中医学里,夏至的旱莲草邂逅了冬至的女贞子,竟然变成了绝妙的中药『二至丸』。
朝颜朵朵为谁开
七月的清晨,天色微明,雾色迷。情人刚走,女子正睡得香甜。淡紫色的外衣斜斜地盖在头上,丰饶的青丝婆娑而出。身上是杏黄色单衣,暗红色生丝裙裤,长长的腰带从衣衫下面伸出来,真似一朵近午时的紫色朝颜。这时,却来一男子在细格子窗前偷窥,且情不自禁探身进来说:“想来必是特别令你留恋的晨睡吧?”女子惊醒见其不像坏人,遂回道:“只恨赶在露前离去的人哟。”原来这个男子也是从情人处幽会刚出来,路过这里,心里想着趁牵牛花上的晨露未消之前赶快回家给情人写封情书,脚下却又踅进这里。——深夜,看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七月天热”里这一幕,不禁笑出声来。笑着笑着竟流出了眼泪。看这些男子都是多么的薄情啊!没想到既不浪漫也不幽默的日本人在平安时代的男女情事还有这样的约定:男方投宿于女家,天明以前必须返归,归后须修情书示爱。幸好这位女子的情书及时送到,浪荡的男子终于想起,自己的情书还未写呢,只好离去。
外面晨曦里的牵牛花此时开得正好,露珠还在。
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日本人最喜种牵牛,还美其名曰“朝颜”,即清晨的美丽红颜。因牵牛花只开半日,这名字真是起得极美,温文端丽。日本人很怪,喜欢的花几乎都是这一类,绚烂而脆弱,盛大而短促,可能是想用瞬间的美来提醒人们怜惜与珍惜生命吧。在日本,春天看樱花,夏天就是看朝颜。七月,朝颜是日本的风物诗。七月七,是日本的朝颜庙会。几万盆朝颜,近百个品种,一起摆了出来。清晨,那一大片姹紫嫣红,姿态万千的美丽红颜聚在一起,该有多美丽,多壮观!庙会结束,家家户户的庭院里又多了一盆与众不同的朝颜。
中国人似乎极少种牵牛。我所知道的只有梅兰芳和齐白石。梅兰芳种牵牛是从去过一次日本开始,齐白石则是受徒弟兼好友梅兰芳的影响。梅大师从日本带回几十个品种,种了满院。每天早上和牵牛花比谁起得更早,和小喇叭比谁的嗓音更高。梅兰芳嗅花香,侧着身子,仰着头,“卧鱼”的身段就这样出来了。瞬间大师变成了那个台上醉酒的杨贵妃,风情万种。齐白石种牵牛更画牵牛。他赠给梅兰芳牵牛花的画,还题词:“百本牵牛如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瞧这两位,一个把朝颜入戏,一个把朝颜入画,也算是顶级的“牵粉”了!
我记忆中的牵牛花,都是野的,吹着小喇叭,开在童年的篱笆墙。去年爬山时偶遇已谢的野牵牛,顺手撸了几粒籽,回来撒进花盆。没想到,今年竟然发芽了。果然是野花,性子野得很,几天就爬满了阳台。防盗网都成了它的画纸,在上面恣意地东涂西抹。先是一片绿,碧绿碧绿的底子,然后就在这底子上织花朵儿。真是朝颜呢,凌晨四点钟就起床,小心翼翼地迎着阳光,这儿一朵,那儿一朵,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小阳台变成绿色的卡通城堡啦!
一清早,推开门,一群花儿就呼啦啦地围上来,笑眯眯地打招呼:“早上好!”多美啊!恍惚又跨进了童年的小门槛,空气清新,时光烂漫,岁月无邪。想起日本的那首小诗:早上去汲水,朝颜绕井绳,惜花不忍摸,邻家借水去。
儿时和外祖母一起去摘牵牛子。有黑色的,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躲在花壳里。“黑丑、白丑,黑白丑就是二丑。”外祖母边摘边念叨。“哪里丑啊?”我甜甜地问。“牵牛花有牛,牛属丑,所以就是二丑。”外祖母说。“那牵牛花的牛在哪儿呢?”我又问。祖母笑着说:“牛啊,过几天就会来的,有人服这二丑治好了病,就会牵着水牛来向它谢恩呢!”这二丑原来还能换牛啊,我瞪大了眼睛。
摘回家的二丑被祖母晒干,清清爽爽地装进了玻璃瓶。有一次,看到姐姐偷偷把黑色的二丑选几粒,又用酒瓶子轧得碎碎的,调上蛋清,涂在脸上,看起来很滑稽。我告诉姐姐:“这可是二丑呢,你不怕变丑啊?”姐姐不理我,可又怕我告诉妈妈说她浪费鸡蛋,只好小声说:“你懂个啥,这能治雀斑。”祖母也会用二丑,只要我们贪吃肚子疼,上下不通时,祖母就会倒出几粒,压碎,混着红砂糖要我们喝下。我总是不肯喝,怕变丑,可是又经不住红砂糖的诱惑,终于还是喝了下去。
现在,我也会用二丑了。整洁的中药房里,二丑一点也不丑,端端正正地躺在小瓷瓶里。小女孩吃牛排吃得太多,几天不通气,年轻的妈妈牵着她的手来了。我说,先用几粒二丑吧,这东西苦、寒,可不能给她吃得太多哦。妈妈点点头,小女孩脸红扑扑的,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我。她一定在想,这二丑是什么呀?我没有给她解释,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明白。从朝颜到二丑,等走过这一段距离,她自然就会慢慢明白啦。
看日本画家喜多川歌的浮世绘,身着和服的美人要么手持牵牛花团扇,要么纤纤玉手捧着一小盆牵牛花。真是花美人更美,花衬人,人映花。美人一个个都是那样的娴静温婉,楚楚雅致,怎么看都看不够。再回头看看我阳台上的牵牛花,八九点钟,阳光清丽,雾露刚散,也是一朵一朵大而绚丽,开得忘乎所以。太阳越来越热烈,花儿也快谢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三医术做什么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