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事中,说明郭沫若故事是个什么样的人?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清风明月心)
(今年没下雪)
第三方登录: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郭沫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从他与这三位历史名人的趣事中可以看出郭沫若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有人说他是一个文化学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有人说他作风有问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其实大家说的都对,作为一个学者,他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虽有有些诗写得相当蹩脚,同时他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伪君子,情人无数,还曾想挖开秦始皇陵看看。郭沫若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些年头,有些故事经过一代人的相传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今天小编就选了三个与郭沫若同时代的历史名人,通过他们之口我们了解一下郭沫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胡适胡适是一位长者,他在学术界的地位远远超过郭沫若。胡适与郭沫若没有私人恩怨,但是却在日记中记下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当年胡适从北平飞往上海,在上海期间徐志摩请胡适吃饭,郭沫若也在场。在吃饭期间,大家一起闲聊,徐志摩对郭沫若说:“胡适先生看过你的文章,他觉得很不错。”其实明白人都知道,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客套,可是郭沫若好像当真了一样,马上跑到胡适跟前,抱着他深深的在他脸上吻了一口,而且高兴的跳了起来。时候胡适在日记中写道:郭沫若为人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2.鲁迅鲁迅和郭沫若有很多“笔战”,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鲁迅那句:远看像条狗,近看原来是郭沫若先生啊。说来也奇怪,凡是被鲁迅骂过的人后来大多出名了,郭沫若也不例外。其实鲁迅和郭沫若之前关系还是不错的,两人甚至还想在上海一起创办《创造周刊》,听到这个消息鲁迅是高兴的,可是还没等合作开始,郭沫若就在各大报刊发文污蔑鲁迅,说他“麻痹青年”“比反动者还反动”。鲁迅没有想到,自己原本打算诚心合作,可是却被人如此诽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经此骂战,郭沫若的名气提升了不少,后来鲁迅也只有评价郭沫若为“流氓加才子”。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郭沫若到底是怎样的人?
我的图书馆
郭沫若到底是怎样的人?
郭沫若:“若国亡家破,文人与匹夫甚区别。”郭沫若(),曾留学日本学医,归来后,见国将不国,便弃医从文又见自由文人多弱小,便投戎从政,于北伐军总政治部任宣传部长。其实郭沫若是一个严重被历史所曲解的人,其编著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篆》、《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至今仍然是研究甲骨文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其所编撰的《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同样也都是伟大的著作。但是,书中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如“二王共政”的划分,还有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史究竟能不能简单划定为奴隶制时期和封建时期,这些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却不可否定郭沫若先生在这一方面的成就。郭沫若最为人诟病的是他的新诗,其实他早期的诗还颇有可取之处,如《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时郭的新诗,还注重平仄,比如上句平起头,下句便用仄起头,同时还注重字数,音韵,意境。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作者由日本归国,看到当时黑暗的社会,涌生出向往光明的希翼。后期的诗,更像是口号,可以明显看到,这时期的诗词,已经抛弃了对意境的追求,而是加诸了口号化,符号化色彩。可是有一点被人忽视了,那就是此时郭的写作对象发生了转变,郭的受众发生了改变,新文化运动时期,郭等一批知识分子主要想唤醒的是同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希望他们救亡图存,发扬爱国主义。后来证明这一条路行不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要发扬无产阶级力量。而郭一开始的资产阶级信仰也在此时发生了改变,转而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向着苏联求学,也因此有了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职位。此时,郭的文化写作对象与受众都发生了变化,由受过教育的知识青年变成了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为了使这些人听懂,看明白,自然使越口语化越直白越口号化越好。对于历史人物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无限贬低。郭的历史戏剧:《屈原》、《武则天》、《棠棣之花》、《高渐离》、《孔雀胆》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寓救国于戏剧中,扩大了受众范围,同时又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
郭沫若是20世纪的文化大师,著名社会活动家。人们对他有争议的是他的情感经历和人品。郭沫若的情感经历是丰富的,他一生中有三次正式婚姻。女主分别是村姑张琼华、日本女子佐藤富子(安娜)、演员于立群。第一段,1912年与父母选定的村姑张琼华成亲,几天后他选择去日本求学,并不再回乡,村姑张琼华孤独地在郭家终老一生。第二段,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邂逅美丽多情且果敢的女子佐藤富子,佐藤富子甚至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其取名“安娜”。安娜为其生育了四子一女。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终结了这次跨国婚姻,安娜最终在中国将五个子女养育成人。第三段,1938年,在宣传抗战的活动中,郭沫若遇到早年女友的胞妹于立群,次年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于立群被称为“抗战夫人”,共为郭沫若生育了四男二女。两人从此栉风沐雨度过了近四十年光阴,在陪伴郭沫若的漫长岁月中,于立群潜心书法,工夫炉火纯青,最终成为一代大家。文-革中遭遇家庭变故,于立群受精神刺激,并在1978年郭老去世8个月后,追随而去。郭沫若的情感经历,与那个动荡的时代和他的诗人气质密切相关。一是以他的个性,情感不可能囿于老家父母的安排,二是国家遭遇变故,不管从个人前途和当时的家庭安危来说,他都不可能待在日本。三是环境的变化最终改变了他的情感命运。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运动以后,像郭沫若这样在许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这个词来形容。郭沫若在学术的若干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这些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郭沫若的批评,有的符合事实,有的是歪曲事实的。出现批评和新的看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总体上说,它会推动学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正常的学术环境应当是有批评有反批评的,但是,在对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学者采取了轻薄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注意以科学的态度来对他进行研究。郭沫若(),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回答问题先提问题:董其昌的作品难道不值钱?江郎才尽就否定《别赋》《恨赋》?一味嘲讽一个历史人物不客观,往往和少帅相提并论的郭老没那么不堪!鲁郭茅,巴老曹,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公认的,有的逝世的早,有的做文学工作一辈子,有的在特定年代面临重大抉择:老舍先生投湖,郭老明哲保身,做本职工作分内的事,身居高位,作为民主人士代表,他选择做朋友,个人本意没干什么坏事吧?随波逐流的人占大多数,不止这一个,包括你我。郭老其人除文学外,文史哲书法都挺厉害的,属于全才鬼才,前半生奋斗抗争,谁能全面否定?后半生勤勤恳恳为科学苦劳小吗?抓住一点攻击不理智(我也不喜欢郭老的晚年),应该理解一个人苦衷,人无完人,求全责备对一个有贡献的人有失偏颇。换成批判者本人,当时就一定比郭沫若先生做的更好,如果真的比他强,很多人会佩服你的,说明你是了不起的人物,历史也应有你的记载,而不是存在于化名在文章后面的一条条所谓犀利的评论里。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像郭沫若这样,在这么多的方面都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是不多的,用千年不遇这个词来形容亦不为过。郭沫若在他涉猎的每一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特别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近年来网络垃圾和无耻公知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污蔑郭老,更有些所谓学者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能用可耻二字来形容他们。
看了目前所有评论,我来总结评论一下。1,有人说,不能评价郭,没资格评价。答:不能评价的历史,都是操蛋史。不能评论的人,都是狗。2,有人说,大文豪答:没错,有点水平,但不是大,也不能说豪。如果那点水平也叫豪,朱自清,鲁迅,矛盾,老舍叫豪他爹,比较起来,who is you dady!3,有人说,爱拍马屁。答:我也爱拍马屁,但是没那么肉麻。那是因为湘潭佬爱听肉麻马屁。如果人高工资请我,我愿意听听拍,职业叫心灵安慰师。4,有人说,没骨气。答:操,当年也有骨气的,去天津张志新。当年被湘潭佬搞死了。所有有有骨气的,都搞死了。活下来就不错了,老板,你还要怎么样?你老婆孩子吃饭重要还是骨气重要?总之,一个三流文人拍肉麻马屁高升的励志故事,值得大家学习。这是我的观点。
郭沫若是男人,更是男人的楷模,贬低了郭沫若就是贬低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他的一生是科学的一生,创造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在他身上更能体现出人性的真理,所谓的“千夫指”“流氓+才子”这是对他的诬蔑,好学、好玩、好探索、好研究错了吗?这样的一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可叹!中国的郭沫若太少了,贬才们,你们的人格应该升华了。
小编,头条回答里,这种关于郭沫若的题目好像不止这一次,我想说,小编不太地道,你出这等题目,就等于是让人来骂郭沫若。众所周知,这些年网上对郭沫若一边倒的讽刺挖苦谩骂,没有几个说他好的。我认为小编故意出这等题目,是变相让人对郭沫若再踩一脚,再用唾沫淹死郭的灵魂。我对网络上批评郭沫若我基本认同,但毕竟人已作古,逝者为大,不赞同无休止的去谩骂、甚至引导别人去谩骂一个毫无还嘴人。
郭沫若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文人学者,在考古学,文艺诗歌等方面有很深的学问。以前对他的评价有过誉,现在一些评价也贬低。有些人对他的品德和生活作风有批评,其实有许多民国时期的文人生活作用就如此。时代造就人,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主流不相同,相同的是穷人老实人缺钱缺风流。
坦白而言,郭沫若此人,并无太大罪过。就是没有什么骨气,另外有点好大喜功。都是属于个人品行上的小问题,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大问题。只不过就在于他是个名人,所以大家伙潜意识里就是拿高于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他,觉得他作为名人,他应该有担当,有骨气,所以放大镜一照,原形毕露。
馆藏&2541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看到有人评论郭沫若是人品卑劣、无耻至极的人,怎么一回事?请详细解释一下。_百度知道
看到有人评论郭沫若是人品卑劣、无耻至极的人,怎么一回事?请详细解释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1912年,郭沫若与张琼华(1890年-1980年)  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家,  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这个不能算人品问题,张虽然可怜,毕竟是包办婚姻,不减分)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  安娜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  他们生有五个子女:长男郭和夫,次男郭博,  三男佛生,女儿淑子,四儿志鸿。  1937年,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  抗日战争结束后,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  当他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后,选择了离开,  后来还是中共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    在日本期间,他追求于立忱三年,  口口声声称与安娜没有感情,决心要摆脱安娜,  但于立忱怀孕后,马上改口  1937年五月,于立忱堕胎后自杀  他还写文章冤枉当时在日本的郁达夫和于有染  料不到于立忱有谢安莹这个闺蜜,纸包不住火    回国后,他追求于立忱的妹妹余立群  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  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共生四男二女,  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另一小儿子姓名不详。  1951年,安娜要求见郭一面,郭托辞拒绝。  请求组织帮他摆平  周恩来等人看不下去,  先是给了安娜一个副部级的待遇,  并将她安置在大连,  委托大连大学的校长李一氓全面照顾安娜的生活,  毛泽东在开会见到郭沫若之际,  偶尔还会关心地寻问郭是否给安娜寄了生活费。    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彭漪兰(安琳),  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命伴侣”,  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  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后被抛弃,下落不明;  于立忱(),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  黄定慧(黄慕兰,1907——,郭的早年密友,  大革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定居山西省;  妓女×××等,姓名不详,只知太过多情,  将性病传染给了郭沫若,并殃及安娜。  (《郭沫若传》北京文艺版,1988)    关于他整沈从文,两党之间跳来跳去什么的  就不多说了,他去世的时候  安娜那边的孩子一个也没有出席  他的儿子说,郭沫若是个罪人
采纳率:30%
1912年,郭沫若在父母的包办下无奈与张琼华(1890年-1980年)结婚,实际两人并没有感情。在享受五天新婚生活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里,张琼华孤独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佐藤富子(1894年-1995年)同居,佐藤富子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其取名“安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此后佐藤富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大连,改名郭安娜,跟儿子郭和夫住在一起。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1979年,于立群缢死于北京故居。
1927年郭沫若第一次入党后不久,便因撰写《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文章揭发蒋介石背叛革命的阴谋而被国民党通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准备前往苏联躲避,后来因郭老患伤寒病愈后在党组织重新安排下去了日本。在这十年期间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回国之后,在国共团结抗战的形势下郭沫若出任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以后,其党员的身份一直没有公开。曾有少认为,郭沫若从到日本逃难时起,就已经自动脱离了与党的关系,文革之初更升级为“叛党”,但从各方面的资料证明,这些说法都是不属实的。黄定慧在手稿中还谈到:“陆定一同志嘱李兰天同志传达中央组织部意见,内定我和郭老是特别党员”。在文革期间,针对一些人对郭沫若的污蔑和攻击,日,周恩来接见外交部、外贸部、外经部、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事业局、解放军报等单位的代表,说了这样一番话:“怎么能责问郭老为什么没有跟林总上井冈山,应当先问周恩来嘛,我是前委书记嘛。把队伍带到井冈山的是朱德,而不是林彪。当时郭老并不在朱德那里,而是在贺龙、叶挺我们这支南下汕头的队伍里。汕头军事失利后,郭老辗转到上海,党批准他到日本的……。”所以有人评论郭沫若是人品卑劣、无耻至极的人。
感觉最无耻的应该是苏联了,跟法 西 斯就没啥两样,尤其是苏联后来进行各种惨无人道的恐怖实验,完全没有人性,疯狂的进行反 人 类实验来称霸,简直是丧尽天良啊!至于你提的那跟苏联比根本不算什么,不过你既然问了,我还是说一点吧。“远看是条狗,近看是条狗,到了眼前,哦,原来是沫若先生。” ——鲁迅无论在公众视野,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郭沫若道貌岸然之性,劣迹昭彰之行早已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为人所不齿。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万马齐喑,民不聊生,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居然让郭沫若如鱼得水!彼时,他出神入化、风生云起的表演惊世骇俗。他的种种劣迹,奴颜媚骨早已昭然若揭。林语堂评价“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倒也贴切。我看,将苏雪林送给鲁迅的“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转赠郭沫若似乎更恰如其分。盖因此,两份榜单都将他列入“四大不要脸”之首,可谓“名至实归”。
这是他前后相隔不到半年写的两篇《水调歌头》自己看吧:日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郭沫若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日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郭沫若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有人称郭沫若是近代 文学史上最无耻的文人。从文学造诣上来说,郭沫若确实是好的,他的很多作品也是脍炙人口。但是从人品上来说,他的人品确实是不怎么好,网上有很多讨论郭沫若“无耻文人”的资料:”好色,软弱,见风使舵,卖友求荣,什么下作的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当年在共党革龘命高潮时上串下跳,等到镇龘压时就躲到日本,抗战时也没有回来。等到日本人赶他时,才如丧家之犬抛妻弃子逃回来。然后把自己回来说得大义凛然;回来后不等屁股坐热,马上就勾搭进步女青年,要人家收容他这个难民;连夏衍当时都不得不说:郭先生这位浪漫诗人未免太浪漫了。然后在国共当中找平衡,当墙头草。鲁迅对郭很恶心,所以反感人们将他与郭相提并论;解放前,郭与鲁迅打笔仗,解放后,又以鲁迅的战友自居。跑回中国,对在日本遭受磨难的妻儿不管不问,直到最后,妻子跑到中国找周恩来。周恩来一生对郭不薄,但郭后来为了讨好江青,也表态支持当时为了批周的“批孔”,还写些狗屁诗歌叫嚣。周恩来当时病重,为此也大受刺激。中国现代著名文人少有善终的,如鲁迅,老舍,沈从文等,郭却能靠吹拍历经种种变迁,活到80年代,可见其人如何会专营。其人文笔也很糟糕,早年写的新诗,只有激情,文采极差,什么我”想你的乳龘房变成一座坟“、“爆炸爆炸爆炸”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连想歌颂他的研究者都说,郭早年主要是激情,文字比较逊色;解放后,就全是马屁文学了。动不动就是“红旗遍宇宙”的弱智口号。连他本人都说,他没有诗了。“
以上这段话是我从网络上复制过来的一段关于郭沫若的评价。从正面的角度来说,郭确实是不厚道,但是在乱世生存,郭的做法其实无可厚非,在乱世,想要活着并且想要活的好,确实是需要圆滑一些的,郭从战争时期一直活到1978年,最后死于肺病,享年86岁。这一点很重要,但是你要知道,他是病死的,而不是被批斗死的,。年那10年,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时期,郭能从动乱的战争年代一直活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已经是十分厉害了,他虽无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耻亦算是他的保护伞吧 ,那么文人伟人中,他的下场确实是好的,
其他6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郭沫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评价郭沫若?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19,332分享邀请回答11K1,0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1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沫若书法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