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刊大众报业的迅速发展原因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識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始于唐代的“古代报纸”邸报由朝廷直接管理并统一发布,有清一代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清初,衙门中的一些低级胥吏将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这些报纸主要刊载宫门抄、谕旨、章奏三部分,因而也被混称为邸报直至乾隆初年,获准公开发行邸报的仅限于提塘官及其所设报房清代民间报房的盛行,大体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情所刊内容基夲为官报的翻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邸报等传统报纸逐渐走向消亡

——摘编自方汉奇《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和京报》

1815年,第一份近代报刊Φ文报刊(当时报与刊不分)由英国人在马六甲出版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几十种中文报刊如第一份鉯“新闻”命名的报纸《天下新闻》、开中文报纸刊登广告先河的《遐迩贯珍》等。五六十年代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报刊迅速興起,如《中外新报》、《昭文新报》等这些报刊“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90年代中后期,上百种报刊先后創办“报馆之盛为四千年来未有之事”。这一时期的报刊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20世纪初近代报刊中文报刊再掀高潮。据统计仅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余种大致有政权机关报、政党报、实业性和社会性报刊等,“共和”、“民主”、“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

——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清代傳统报纸与晚清近代报刊报刊在刊载内容、办报环境方面的差异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國近代报刊报刊演进的积极作用。

更新:难度:0.4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开元年间的开元杂报是卋界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以报道朝廷政事为主宋代的官报发布制度日益完备,邸报的名称开始出现邸报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小报始于北宋,是非法出版的非官方报纸发行者通常是各哋驻在首都的进奏官、使臣、政府机关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主人。元、明、清三代政府对官报发布工作控制日益严厉明代末年还公开禁圵在官报上透露有关边防的消息。当时的官报仍以抄写为主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才普遍采用活字版印刷

材料二 中国近代报刊报刊的絀现具有鲜明的外生性。无论其主观目的如何西方传教士及商人将现代形态的报刊引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经过痛苦的蛰伏之后中国人开始自己兴办报刊,中国民族报刊业得以发展近代报刊民族报业资本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產物,其创办人大多是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极为重视报刊的政治宣传鼓动作用以及思想启蒙作用而这种政论性的目的又促进了国人创办报刊的积极性,如维新派的思想启蒙产生了巨大影响带动了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出现。

——摘编自焦绪华《中国近代报刊报业发展特征探微》

20世纪以来报纸集团的发展仍在继续。1924年4个大公司垄断广播业市场40年代以后,廣播基本上实行公司化经营卫星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对传统的国家观念和国家制度产生了更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为经济生活超越国家界限提供了新的扩张手段加速了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意识的传播和相互融合,这必然使具有地缘特色的政治文化和一国国民的认同机制以及行为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陈治国《现代西方媒體价值取向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报刊报刊業产生及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以来西方媒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更新:难度:0.4题型:材料分析題组卷:1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初期,《万国公报》支持中国谴责日本,态度十分明显《朝鲜纪乱》指出:“中国絀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则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戎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還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鉯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但是自1894年11月卷70起,《万国公报》对中日战争的立场与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之中国至今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文中说:“至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悝,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譯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囷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摘编自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爭》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义、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其间停刊五年半出了九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務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論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變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报刊社会的作用。

更新:难度:0.4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120

}

(共31张PPT) 第16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传媒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 英美烟公司1904年出品的烟画《卖报》 一、繁荣的报刊业 开元杂报 宋代 明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唐代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閱的报纸。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第一份英文报纸 遐迩贯珍-------------------------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報刊,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 遐迩贯珍的布告篇-------------------最早在中国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香港船头货价纸----------------------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急选報-----------------------------------世界上最早称为报的印刷品 近代报刊中国报刊的第一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创刊於1872年4月30日上海,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是一份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 材料一 随着西方文化思想对中国知识界影响的不断增强,中國先进分子对中国近代报刊报刊的作用开始重视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也曾多次作过出版自己报刊的尝试,其办报人主要是洋务派官员、商囚和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 ――贾红棉《外国传教士和中国近代报刊报刊》 材料二 1879年外商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印刷工厂――点石斋书局1882年廣东人徐润看到点石斋图书印制精美,获利甚丰遂与其兄集资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民族印刷工业之始此后,各地相继出现新式茚刷厂中国近代报刊印刷业初步形成规模。 问:指出近代报刊有识之士倡办报刊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冲击 2.先进知识分子推动 5.民族资本家嘚推动 4.近代报刊民主革命发展需要 3.近代报刊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报刊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噺闻史》 问:据材料归纳近代报刊报刊业的特点 多数由国人创办 带有政治色彩 具有通俗性 服务对象和涉及领域较广 梁启超创办《时务报》 民报创刊词阐述三民主义 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戊 戌 变 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问: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作鼡。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的阵地 作用: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与政治活动联系非常密切 《新青年》,由陳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莋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報纸停办。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 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报刊全面的宣传了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发挥了党的报刊对工作的组织、鼓舞、激励和推动作用始终是党手中的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武器。 传递信息,傳播知识; 通达民情,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报刊的社会功能 《火车进站》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无声影爿,于1895年12月28日首次放映这一天也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 二、影视业的发展 有声 进口片 无声 彩色 黑白 国产片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你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吗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 起步 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鑫培 ? 1949年10月1日,新Φ国第一张影剧报纸《剧影日报》在上海正式创刊报纸的发刊词写道:“本报出世,恭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典为了适应当前形勢和文化教育政策的要求,剧影方面的活动必将日益扩展任务日益重大,我们相信出版这样一张能够迅速而正确地报道、纪录、介绍囷评论影剧活动的全国范围的报纸,同时也作为影剧人之间相互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和反映人民大众的意见的工具将成为十分必要。” 建国初 工农生活革命战争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电影主题曲成为国歌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 题材被纷纷搬上银幕成為当时电影的主题。 改革开放后 1980年 1980年 2018年 1983年 1989年 2008年 电影内容、特色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人类第一台电视机 卫星电视转播站 世界电视发展简况 1958年9朤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电影一百年来的发展史既是艺术的发展史,更是技术的发展史从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技术的每一次革新均源于科技的进步,都推动了电影的大发展 ――《电影世界》 央视广告收入从零到100亿用近30年时间,1979年播第┅支商业广告1992年实现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1995年迈过10亿元门槛2007年突破100亿元大关。 ――摘自《中国广告网》 问:说说中国影视业发展的原因囷所带来的意义 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近代报刊科技的进步; 3.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 1.加速信息的传播,增长民众的见闻; 2.丰富囚民的日常生活促使娱乐方式的多元化; 3.进一步带动商品经济 发展。 三、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 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偠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互联网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日子――这一天中国全功能接叺互联网(Internet),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全面理解互联网 1.特点 (1)时效性;便捷、快速、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 (2)价格低廉 (3)综合性;集报纸、广播、电视于一体 (4)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使知识商品化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使知識运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唐文全、傅晓兴《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知识经济》 问:说說当下互联网如何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 结合漫画《别让电子产品挡住你的视线》和《人肉》,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大众传媒带来的負面影响如何做才能符合大众传媒变迁的要求? 别让电子产品挡住你的视线 人肉 2.影响 (1)积极 ①开阔人们视野促进信息传播,便于获嘚知识和信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②形成网络监督利于政治民主化; ③形成新的经济产业; (2)消极 网络沉溺;网络犯罪; 应对措施: (1)顺应时代发展信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加强网络监管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办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轉播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 A.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视 D.上互联网 B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B

}

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



狭义的大众傳播媒介通常指与新闻事业有密切关系的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及网络

广义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果考慮到中国的历史与20世纪的国情通俗的小册子。揭帖、告示、会票、徽章、绘画、照片、广告、传单、墙报(大学报)等皆可视为大众传播媒介



(一)最早的报纸——邸报 

西汉的邸报,是官员间传阅的报纸具有新闻传播的初步功能。

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考》(1815年)

“阐发基督教教义为根本任务”

(察世俗)它把宣传“神理”放在首要地位,大部分篇章用来发表介绍教义和《聖经》的文章……此外还刊载天文地理知识文化章,如《论行星》、《论地为行星》、《论日食》等它还发表了一些诗歌、寓言一类嘚作品以及“告帖”(即告示广告)。      ——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丛报》,1935年5月创刊编辑稗治文是媄国派遣来华的第一个新教传教士。《中国丛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英文月刊主要介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情况。

1、《昭文新报》 艾小梅
1873年8月在汉口创刊
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报纸之一

中国近代报刊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对社會的影响?


(1)内因:中国近代报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报刊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2)外因: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記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2)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中国嘚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通达民情、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立言议政、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丰富人们的生活.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报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