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是啥东西?刚才插了220瓦交流电 感觉里面有东西想,打开一看里面电容快爆了

爬行纲是什么东西
谭群住哪的
09-08-28 &匿名提问
蛇是一种爬行动物,身体呈长圆筒形,没有四肢,全身长着鳞片,里面有许多的肋骨。蛇没有脚,但是会行路,它靠身体的曲伸和肚皮下鳞片的帮助来爬行。蛇的肋骨末端是能够动的,腹面的鳞片扁阔,像屋瓦一样排列着。当蛇爬行时,肋骨的尖,顶着腹面的鳞片,钉着地面,支持身体。前节钉住了,后节就往前移动;后节钉住了,前节就往前移动。全身的肋骨和下面的鳞片,交相更迭地运动起来,蛇就蠕蠕地溜动了。但是,蛇不易在光滑的地上爬行。 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物.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阴谋的启始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爬行纲  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肺呼吸、 混和型血液循环的变温动物,体表被鳞(蛇、蜥蜴)或骨板(龟、鳖),无毛、无羽,发育有羊膜出现。现存的爬行纲动物分为2型、3亚纲、6目,即无窝型(Anapsida):龟鳖亚纲龟鳖目,有220种(中国有24种);双窝型(Diapsida):古蜥亚纲鳄形目,有21种(中国有1~3种);鳞蜥亚纲原蜥总目喙头目,有1种;有鳞总目蚓蜥目,约有100种,蜥蜴目约有3000种(中国约有120种),蛇目有2500种(中国约有180种)。除极寒区域外,世界性分布,中国南方温热潮湿地带较多。  爬行动物最早出现于上石炭纪(约2.8亿年前),在中生代大发展。到白垩纪后期(8000万年前),有好些分支绝灭,只余下5目约5000种,体型和重量也大大变小,如最长的蟒约12.3米,最大的棱皮龟重865千克,而古代的恐龙有的长达50米,重达4.5吨以上。  特征 本纲动物皮肤无呼吸功能,也绝少皮肤腺,这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头颅的软骨颅,除鼻软骨囊外,全部骨化,外面更有膜成骨掩覆,以一个主要由基枕骨形成的枕髁与脊柱相关联,颈部明显,第1、2枚颈椎骨分别特化为寰椎与枢椎,头部能灵活转动,胸椎连有胸肋,与胸骨围成胸廓以保护内脏。这是动物界首次出现的胸廓。腰椎与两枚以上的荐椎相关联,外接后肢,正如肩带的连接前肢。除四肢消失的种类(如蛇类)外,一般有两对5出的掌型肢(少数的前肢4出),水生种类掌形如桨,指、趾间连蹼以利于游泳,足部关节不在胫跗间而在两列跗骨间,成为跗间关节。四肢从体侧横出,不便直立;体腹常着地面,行动是典型的爬行;只少数体型轻捷的能疾速行进。  脑部有屈曲,大脑小脑比较发达,大脑有左右脑室,出现了新皮层,脑神经12对,外耳孔出现,眼内有栉膜,眶周有骨环,鼻腔附近有锄鼻器。 呼吸用肺。心脏3室(鳄类心室虽不完全隔开,但已为4室)。无动脉圆锥。动脉弧3对,大动脉弧左右不对称,体循环动脉内杂有静脉血,体温随环境变动,为变温(旧称冷血)动物。肾脏由后肾演变,后端有典型的泄殖肛腔,雌雄异体,有交接器,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幼体从富含卵黄、具羊膜、有韧皮或钙质外壳的受精卵孵出,羊膜水保护幼体完全脱离水域发育生长。  爬行动物第一次形成骨化的口盖,使口、鼻分腔,内鼻孔移至口腔后端;咽与喉分别进入食道和气管,从而呼吸与饮食可以同时进行。  意义 爬行纲是脊椎动物演化关键性的一环。胚胎发育不必再回水域,鳃和侧线都已消失,呼吸用肺,初现外耳。颈椎特化为寰椎、枢椎与颅底的枕骨髁合成活动关节使头部得以灵活转动。胸部有胸肋与胸骨构成的胸廓,腹部也有腹膜肋,肋末互相联结,并连接剑胸骨或剑胸突,成为保护体腔内脏的框架。爬行纲动物前承两栖纲、蜥螈的构型,后开鸟、兽两纲的发展,首次征服陆地,无论从体型构造、生理机能、胚胎发育,生态适应以及演化过程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爬行动物的实用价值很高。鼋、鳖、海龟、鼍、鳄、蛇的肉和卵均可食,味美而富有营养。蟒、大型蜥蜴、鼍、鳄的鳞皮可作琴鼓与皮膜,鞣制成革后可作提包、腰带、皮鞋。玳瑁硬甲久负盛誉。龟、鳖、蛇、蜥、蛤蚧均可入药,蛇胆和蛇酒尤为传统名药。蛇毒可止痛,治麻痹、风湿及癌症。蛇和蜥蜴大量吞食虫蚁,大型蛇类食鼠,是虫鼠的天敌。蛇的颊窝和腹部对天气与地震敏感,可用以作指示生物。  分类介绍   古脊椎动物学者从爬行类头骨的构造上找到了比较简单而实用的分类办法。根据头骨颞孔的有无,数目及其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据此将爬行纲分为四个亚纲:  无孔亚纲,或称缺弓亚纲(Anapsida)——无颞孔  杯龙目(Catylosauria),最原始的爬行类  龟鳖目(Cheloia),具有甲壳的爬行类  中龙目(Mesosaurda),原始小型淡水中生活的爬行类  双孔亚纲(Diapsida)或称双弓亚纲——有两个颞孔  鳞龙次亚纲(Lepidosauria),原始的双孔类(或变更的双孔类)  始鳄目(Eosuchia),原始的双弓类  喙头目(Rhynchocephalia),现有残存的活化石——Sphenodon(喙头蜥)  有鳞目(Squamata)蜥蜴类和蛇类  初龙次亚纲(Archosauria),进步的双孔类  槽齿目(Thecodontia),三叠纪的初龙类,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爬行类的祖先  鳄目(Crocodilila),鳄类和短吻鳄类  翼龙目(Pterosauria)飞行的爬行动物  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Ornithischia) 都是恐龙类(Dinosauria),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类。  上孔亚纲(Euryapsida)或称阔弓亚纲——一个颞孔位于眶后骨和鳞骨的上方,海生的爬行类  联龙次亚纲(Synaptosauria)——眶后骨和鳞骨构成颞孔的下界  蜥鳍目(Sauropterygia),包括幻龙类(Notgosauria)与蛇颈龙类(Plesiosauria)  木盾齿龙目(Placodontia)  鱼龙次亚纲(Ichthyopterygia)——眶后骨和鳞骨之上的后额骨和上颞骨构成颞孔的下界  鱼龙目(Ichthyosauria),海生鱼形爬行动物  下孔亚纲(Synapsida)或称单弓亚纲——一个颞孔由眶后骨和鳞骨构成其上界  盘龙目(Pelycosauria),原始的似哺乳爬行动物  兽孔目(Therapsida),进步的似哺乳爬行动物   爬行类的起源及进化   从生物学或化石方面的论证,爬行类无疑是起源于两栖类,特别是迷齿亚纲最接近于爬行纲的祖先。  最早的爬行类化石见于上石炭统下部,即杯龙类的Hylonomus。但其具体特征与迷齿类对比,还不是很理想。从比较解剖学出发,发现于美国德克萨斯西蒙城下二叠统的Seymouria(蜥螈或名西蒙螈)倒是介于爬行类和两栖类之间的过渡型。Seymouria的头骨及牙齿保持了两栖类的特点,而头后的骨骼则具有爬行类的特点。由于Seymouria的出现时间太晚,已不可能是爬行类的祖先了。  从最早的含有爬行类化石的地层上石炭统中便已见到有大鼻龙类、阔齿龙类、盘龙类和中龙类许多类群,这说明爬行动物在晚石炭世之前早已分支进化了,它们有可能是多源起源。再经过二叠纪的分支进化,爬行纲的各亚纲均已出现,为中生代爬行类的大发展打好了基础。中生代开始它们不仅横行于大陆,而且还占领了天空和水域。中生代的中期分支进化出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很多类群更发展成庞然大物。在当时的地球上,它们是占居绝对统治地位的动物。所以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又叫做“恐龙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是巨大爬行动物——恐龙的兴旺时期。它们不仅个体发展得特大,而且体态乃至食性也非常特化。在白垩纪末期,这些在地球上经历了1亿多年的庞然大物终于绝灭了。渡过中生代而又残存到新生代的只有龟鳖类、鳄类和有鳞类(蜥蜴和蛇),而很少的喙头类可以看做是爬行类的活化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爬行纲的描述一、爬行纲动物的研究简史    爬行纲动物Reptilia的词源来自拉丁文Reptile,研究这纲动物的学科名称叫蛙蛇学 Herpetology,词源来自希腊文Herpeton,也是爬行动物学的意思,但是还兼含着两栖纲动物。我国从前称爬行纲动物为爬虫类,然而“虫”字的内涵极其广泛,故自1955年起,依据中国科学院公布的《脊椎动物名称》,统一改称为爬行纲,一直沿用至今。    有关西洋动物学记载,可追溯到阿里斯多德(Aristotle,B.C.384—322)时期。阿里斯多德把有血四足动物(即脊椎动物)分作两群:一群为四足卵生的被鳞动物,另一群是四足胎生的无鳞或有毛动物,而将蛇类划归另册。前一群动物的征状正是指的爬行动物。林奈(Linnaeus,)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十版于1758年问世后,动物分类学的系统才比较合理。林奈在这本书里称爬行纲为两栖纲(Class Amphibia) 下分3目(Orders):    Ⅰ. (有足)爬行目(Reptiles pedati) 下分4属:陆龟(Testudo),飞蜥(Draco),蜥蜴(Lacerta),蛙(Rana),蜥蜴属兼含鳄、蜥蜴和鲵等。    Ⅱ.(无足)蛇目(Serpentes apodes) 包括蛇、蛇蜥和蚓螈等。
   Ⅲ.无鳞(具鳍游泳)目(Nantes pinnati) 有七鳃鳗、鲨、鳐、鲟、海龙、河鲀等一些无鳞鱼。    由于林奈创设双名制,从而为生物的分类奠定了命名基础,他的动物分类系统也保持了很长时期。据Guibé(1970)考证,第一位将爬行类作为纲名的是Lyonnet,他在1745年翻译莱塞《昆虫神学》(Lesser:La Theologie de Insects′,德文版)的附记中写道:“我给予一个更适当的名词——爬行纲(La Classe des Reptiles)”,其中包括蛙、蟾、蛇、龟、鳄等。1756年,Brisson 将动物分为9纲,其中之一也采用爬行类作为纲名。过去,一般都认为 Laurentius 于1768年出版的《爬行纲提要》是分类学范畴里正式作为纲名的起始,也把这一纲分为3目:    Ⅰ.跳跃爬行目(Reptilia Salentia) 后来叫无尾目(Anura),又称蛙形目 (Raniformes)。
   Ⅱ.步行目(Gradientia) 包括鲵、螈及蜥蜴,即现代的有尾目(Caudata,又称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与蜥蜴目(Lacertiformes)。 Ⅲ.蛇目(Serpentia) 包括蛇和蚓螈,当今之蛇目(Serpentiformes)与蚓螈目(Caeciliformes)。    Lacépède()在《四足卵生动物与蛇类自然史》一书中,主张将爬行纲分作4目:    Ⅰ.四足卵生有尾目 鱼、鳄、蜥蜴、蝾螈等。    Ⅱ.四足卵生无尾目 蛙、蟾。    Ⅲ.两足卵生目 只包括缺失前肢或后肢的蜥蜴。    Ⅳ.蛇类或卵生无足目。    以上各目只是就动物体貌可见的特征作为分类依据,而对体内构造、繁殖方式与发育过程均未涉及。因而分类项目内所包括的物种类别纷繁驳杂,尤其与两栖纲动物混淆不清,难于区分。爬行纲动物的分类在此期间可谓是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的开始可以Brongniart 1800年在巴黎学士院宣读其《爬行动物自然分类试论》算起,他以动物的体内构造、繁殖方式与发育过程立论,毅然把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分为两部:    第一部为爬行部(Reptiles),包括下列3目:    Ⅰ.龟鳖目(Chelonii)。    Ⅱ.蜥蜴目(Saurii) 兼含鳄、鼍。    Ⅲ.蛇目(Ophidii) 包括蛇、蛇蜥、蚓螈和蚓蜥。这些目的动物其心脏都有两个心室。    第二部为跳黽部(Batrachia),只有1目,蛙黽目(Batrachii),包括蛙、蟾、蝾螈等。其心脏仅具一个心室。    这个分类系统为G.Cuvier()、Latreille(),也为 Duméril ()所赞同。分类学界把两栖、爬行动物并作一纲来论述的传统,一直承袭下来。J.G.Schneider的《两栖动物汇志》()和 Latreille 的《博物学新词汇》中,都把 Brongniart 著作中的蛙黽目与其余3目分别开来;Latreille 更对蛙黽目赋予特征简述:“趾末无爪;至少在生活的一个时期有鳃;发育中有变态。”然而并未提及“两栖”字样。    Oppel 在1811年的《爬行纲的目、科、属》一书中,把蜥蜴、蛇与鳄、鼍等并合为有鳞目(Squamata)。Henri-Marie de Blainville 在1816年发表的《动物界新分类序论》,最早把两栖动物提升到相当于纲的地位;爬行动物也进行了重新分类,分别命名为有鳞两栖类和无鳞两栖类(Amphibiens Pellifères et Amphibiens Squamifères),即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他把爬行动物中的鳄、鼍分出成立鼍蜥目(Emydosauria),而将蜥蜴与蛇合为蛇蜥目(Saurophidia),但仍将爬行纲作为两栖动物下的一个组群,高出于目之上,或称之为总目。此外,他还认为有鳞两栖动物的体形构造近于鸟类,称作鸟形群(Ornithoides),无鳞两栖动物近于鱼类,名为鱼形群(Ichthyoides)。1820年,M.Merrem的《两栖纲分类试论》也将爬行、两栖动物分为具鳞与跳黽(Pholidota & Batrachia)两大类,实际上已把两者区分开来。1821年,F.S.Leuckart的《鱼形两栖类略记》则将两栖动物分为单型呼吸类和两型呼吸类(Monopnoa et Dipnoa),事实上是把爬行与两栖动物分作两个不同呼吸类型来看待。Wagler在1828年的《两栖动物分类概观》与1830年的《两栖动物自然分类》中,所论述的都是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应是两个类群。L.Fitzinger 于1826年出版的《爬行动物新分类》与1843年出版的《爬行动物分类》中,虽仍将爬行动物一词兼含着两栖动物,实际上已经把它们看成两个类群了,只是还没有分作两纲。把两者混在一起的情况,不但出现在短篇论文里,即使在Latreille et Manoncourt的《爬行类博物志》(1802)、E.M.Daudin的《爬行类博物汇编》()、Duméril et Bibron的《爬行纲通志》等巨幅著作中,也都将爬行、两栖纲动物合在一起,照样看作是一纲动物。J.E.Gray于1825年写记《两栖类与爬行类的分属概要》时,开始将两者分立,到1831年《爬行动物概览》问世时,就不兼及两栖动物了。    19世纪50年代前后,爬行类与两栖类截然分为两纲动物的立论,已从体形学的发展而获得确立,可谓是爬行动物的分类学进入第三阶段。首先是H.Milne-Edward于1847年在《博物学初阶》中引用了爬行纲动物胚胎发育中具有尿囊和羊膜,可以与无尿囊、无羊膜的两栖纲动物分别开来。C.Gegenbaur在1859年(1870年再版)的《比较解剖学导论》里,又从体形解剖的各项特征更予以肯定而划分为两个不同纲的动物。T.H.Huxley 在1864年的《比较解剖学提要》里,将爬行纲与鸟纲合称为蜥形总纲(Sauropsida),而把两栖纲和鱼类合称为鱼形总纲(Ichthyopsida),使人想起 H.M.Blainiville 所提出的鸟形群与鱼形群两个名词来。    分类学方面,同样出版了许多分述两纲的著作。Gray 在1831年写记的《爬行动物概览》和年发表的一系列有关《英伦博物馆所藏爬行动物标本目录》的论文,以及A.Guenther 于1858年写记《英伦博物馆所藏跳黽类目录》与《英伦博物馆所藏游蛇目录》都没有把两栖纲与爬行纲动物混搅在一起。年,G.A.Boulonger为英伦博物馆编写所藏两栖与爬行动物目录及1890年重新整理英属印度爬行、两栖动物志时,也是两纲分列,各具始末,互不牵涉。由此可见,19世纪后半叶,两纲动物在分类学中之各别成纲,已成公认的正确定论。Boulonger 将爬行纲分为4目:Ⅰ.鼍蜥目(Emydosauria),Ⅱ.龟鳖目(Chelonia),Ⅲ.有鳞目(Squamata,包括蜥蜴与蛇),Ⅳ.喙头目(Rhynchocephalia)。    在分别成纲的归属上,体形学与古生物学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尤以 E.D. Cope 和 M.F.Osborn 两人的研究影响特别突出。Cope于1870年以论述本纲动物的头颅骨片同源关系而序次本纲的分类系统。本纲动物的头颅骨片同位同源而各有不同变动,可循其变动的踪迹追溯它们的演化进程,安排分类序次。他在1885年的《脊椎动物的演化》和1890年的《脊椎动物分科概要》两书中,都十分注意于体形构造在各纲动物中之特点,并据此而论述其分类地位。L.Ginsburg 在1870年引用Cope1885年关于动脉弓在脊椎动物各纲中之变动的论点,并述其分纲如下:    Ⅰ.狭心纲 [[]海矛] [[]Leptocardii(Amphioxus)] 多对动脉弓。    Ⅱ.囊鳃纲 [[]圆口纲] [[]Marsipobranchii(=Cyclostomata)] 7对动脉弓。    Ⅲ.鱼纲(Poissos) 5—7对动脉弓。    Ⅳ.两栖纲(Amphibiens) 3—4对动脉弓。    Ⅴ.爬行纲(Reptiliens) 2对动脉弓。    Ⅵ.鸟纲(Oiseaux) 动脉弓1对加右大动脉。    Ⅶ.兽纲(Mamméfères) 动脉弓1对加左大动脉。    以动物体形构造密切结合动脉弓的变更情况作为分类序次的依据,易为人们所接受。此外,Osborn于1903年发表的《爬行纲动物双颞弓与单颞弓亚纲》一文中,首先提出在各类爬行动物颅骨上颞弓[[]Arcus(-a)temporalis(-a)]的不同构造,在追踪本纲演化史方面具有关键性的重要意义。Osborn依据动物颅骨两侧的颞弓及其构造,将爬行纲动物分为两个亚纲:双颞弓亚纲(Diapsida),引向鸟纲发展;单颞弓亚纲(Synapsida),引向兽纲发展,他的论点引发了动物界激烈的讨论。当时出版的专著有F.F.von Huene(1912)的《三叠纪的杯蜥》,S.W.Williston(1914)的《古今水生爬行动物》,E.S.Goodrich(1916)的《爬行动物的分类》,D.M.S.Watson(1917)的《侏罗纪前四足脊椎动物分类概要》,F.B.Nopesa(1927)的《爬行纲分科》和《爬行纲分属》(1928年),以及R.Broom撰写的《爬行动物分类》(1924)和《蜥蜴类的起源》(1924)等,几乎都从颞部的构造立论,而且探究到颞部肌肉附着点所形成的颞窝(fossa temporalia)。就爬行动物的演化史与分类学说来,颞窝比颞弓似乎显得更为重要。1925年,W.K.Gregory的遗稿《爬行纲骨骼学》中,详述了骨骼构造与物种演化及分类的关联。    动物分类既然要求能符合自然发展的史迹,当然不能忽略古生物学者的工作,就必然要提及古代的化石动物。对爬行纲化石叙述得较详细的首先是R.Owen的《不列颠化石爬行动物史述》(),继之有R.A.Zittel《古生物学手册》()、R.Lydekker的《英伦博物馆所藏爬行两栖动物化石目录》()、C.W.Andrews的《牛津粘土中的海产爬行动物志》()等,这些都是专论化石的著作。    19世纪后半期已有兼论化石与现存爬行动物的宏篇巨著。代表性著作有H.G.Bronn于1866年主编的《动物界纲目》(Klassen und Ordnungen der Tierreichs)和C.K.Hoffmann编著出版的《爬行动物》()。本世纪初,H.Gadow编著的《两栖类与爬行类》(1901)因其论述全面,会通古今和前后贯串而颇具影响。30年代出版的《动物界》(Tierreich)中,写记爬行动物专卷者为F.Werner,而60年代的后继者则有R.M.Mertens()、H.Wermuth()、A.F.Stimson(1969)等。这个时期还出版了许多综合性的著述,如J.Piveteau的《古生物学集成》(Traité de Paléontologie,1955)和P.P.Grassé所编写的《动物学集成》(Traité de Zoologie,1970),这些论著均由专家分章编撰,写得精深而涉面广泛。个人撰写的专著则有von Huene在年所写的3篇论文:《低级四足动物简述》、《蜥类史述》、《早期四足动物分类原则》;Watson于1954年发表的《论穹顶蜥(Bolosaurus)》;A.S.Romer在年先后发表的《爬行纲骨骼学》、《脊椎动物史述》和《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以及O.Kuhn在1961年出版的《现存与化石两栖、爬行动物分科》,这些都是著者汇集了几十年来前人的论述,加上自己的研究,会通古今而予以总结性的专著。1967年,N.M.Appelby等编写的《爬行纲》,发表于《化石记录》(Fossil Record),也都是邀集群贤共同协作的成果。依据这些专家的著述及F.D.Colbert.的《脊椎动物的演化》(1969),学者们一致认为爬行纲以其颞窝的不同结构,可分为下列5类(图1):    Ⅰ.无颞窝类(Anapsida,Apsid来源于希腊字Apsis,是弓环、网眼之意) 颞窝部覆盖有膜性硬骨,因而颅骨既无凹窝,也无骨弓,如龟鳖亚纲(Chelonia或Testudinata)。    Ⅱ.下颞窝类(Synapsida) 颞窝下位,窝上横有鳞骨与眶后骨合成的颞弓,如盘蜥亚纲(Pelycosauria)和兽形亚纲(Theromorpha或Therapsida)。    Ⅲ.上颞窝类(Parapsida) 颞窝下方围承以由上颞骨与后额骨或顶骨合成的颞弓,如原始蜥亚纲(Protosauria)和鱼蜥亚纲(Ichthyosauria)。    Ⅳ.双颞窝类(Diapsida) 有上、下两个颞窝,由鳞骨与眶后骨合成的上颞弓,横在两窝之间,如古蜥亚纲(Archosauria)和鳞蜥亚纲(Lepidosauria)。    Ⅴ.宽颞窝类(Euryapsida) 近似上颞窝类而颞窝位置下移,颞窝下方为由鳞骨与眶后骨合成的颞弓,而上颞窝类的颞弓则由后额骨与上颞骨或顶骨组成。以往认为是属于上颞窝类的鳍蜥亚纲(Sauropterygia)现已划归此类。    这样,就把古代和现代的爬行动物的分类统一了起来。Romer为此构思而拟出一个本纲动物的种系发生简图,即本纲的谱系图。依据Romer的构思,追溯本纲种系发生的轨迹而作爬行动物谱系简图于图2。    就现存本纲动物的研究而言,60年代颇有新著,如K.P.Schmidt.与F.Inger的《世界现存的爬行纲动物》 (1957)、R.M.Mertens的《两栖类与爬行类的世界》(1960),都是彩图精美、解说严谨而比较通俗的著作。0.Kuhn撰写的《两栖、爬行两纲的亚种与更高级的分类名录》(1967)是本纲全面性的分类专著。Wermuth与Mertens编著的龟鳖、鼍鳄与楔齿蜥专著(H.Wermuth & R.Mertens:Schildkroten,Krokodile,Bruchesechsen,1961)是除了蜥蜴与蛇两目之外的爬行纲动物总结性报告。70年代在Grassé的《动物学集成》第十四卷第三分册中,有J.Guibé专章论述现存爬行纲分类的《爬行纲》及Ginsburg的专论《化石爬行动物》,两位学者各就所专,分别序次,为近期的主要总结性文章,已略陈于上段。C.Gans主编的《爬行纲生物学》自1967年以来,已出书15卷,内容偏重于体形构造与生理机能,偶然也涉及生态与染色体,兼论生化与实验生物学,专家论著,深入细致,堪称当时的精品之作。Mertens与Wermuth合编的《现代两栖、爬行动物名录》,从60年代到70年代陆续印行,也可视为近代较为完整的专著。年,德人H.C.B.Grzimek主编的《动物的生活》13卷问世,其第六卷为《爬行纲》,由 Grzimek 与B.H.Hediger、K.Klemmer、Kuhn、Wermuth 五人合力写成,大幅巨帙,图文并茂,且专深与浅出并举,读者不论学历深浅皆可得益。1975年又出英译本,以饷英语读者,传布益加广泛,为近代名著。    需要多人而且多方面协作以完成专著的情况,早在上一世纪已初露端倪。为及时反映和交流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学者们之间的广泛交流就显得日益重要了。为此,柏林于1835年率先创刊了《博物文库》(Archiv der Naturgeschicht,到1926年发印至第89卷而终止)。俟后,伦敦自1864年起创刊了《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s),每年一卷,分门别类,依动物分类而各别起讫,自成专帙,可从作者姓名、专题篇目与分类的门、纲、目、科三项交错查检,找到所需要的参考文献。1926年,美国生物学会协会(Union of American Biological Societies)发刊了《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接着伦敦在1936年又由博物文献学会创办了《博物文献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he Bibliography of Natural History),这些刊物都使研究情报的沟通加快了节奏和缩短了周期。前苏联于1953年起,刊行《生物学参考文献杂志》(Peφepaтиpный Журнал)半月刊,凭借其遍布全世界各地的周密情报网,收罗资料汇集成刊。美国的鱼类学者与蛙蛇学者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chthyologists & Herpetologists)于1913年起创刊“Copeia”作为纪念Cope的专门期刊;1936年,由蛙蛇学者联盟(TheHerpetologists League)于洛杉矶倡办的《蛙蛇学报》(Herpetologica),都是报道研究爬行纲动物成果的专业季刊。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蛙蛇学部附设的蛙蛇学研究组织情报机构(Herpetological Information Search System),从1967年起始又特别创刊了两种期刊:一种专门刊登研究论文的《蛙蛇学杂志》(Journal of Herpetology),另一种专为刊登文献报道的《蛙蛇学评论》(Herpetological Review),借助于这些专业期刊,既易使研究者掌握学科的全貌,也便于迅速地获得当代同行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1984年,欧洲蛙蛇学会 (Societas Europaea Herpetologica)创刊了《两栖-爬行动物》(Amphibia-Reptilia)季刊,侧重于发表西欧蛙蛇学者的研究报告。1984年,在美国召开国际蛙蛇学会议(World Congress of Herpetology),推定K.Adler为秘书长,我国赵尔宓当选为该会执行委员。    本世纪40年代发行的《动物学杂志》是我国最早的定期学术刊物,自1950年第五卷起改为《动物学报》,年曾因故暂时停刊,1973年起复刊。1952年新刊《生物学通报》,也曾于年及年两次中止出版,至1980年起继续印行。1957年,上海发行《动物学杂志》,1959年移往北京,1966年一度中止,1974年起复刊。《动物分类学报》创刊于1964年,1966年中断,1973年起恢复刊行。1980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创刊《动物学研究》。有关爬行纲动物的论著,散见于上述各种期刊。作为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的专业期刊《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于1979年8月创刊。1982年12月,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正式成立,将《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更名为《两栖爬行动物学报》,依然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印行,西文刊名保持原样(Acta Herpetologica Sinica)。1987年,中国蛇蛙研究协会创刊《蛇蛙研究》(Chinese Herpetology Research),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于1990年进行了联合办刊,并把《蛇蛙研究》改名为《亚洲蛇蛙研究》(Asiatic Herpetological Research)。《两栖爬行动物学报》于1988年因故停刊,后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与贵州遵义医学院于1992年10月联合编辑《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    我国先民认识爬行动物可以追溯到文字出现之前。最早遗留下来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人们还在陶器或其残片上看到了在甲骨文出现之前的文字发展过程,那些只是一些类似原始文字的符号,可以推断是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文物,相当于石器时期的原始文化。周本雄的《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扬子鳄遗骸》(1982)一文中说,扬子鳄遗骸散布很广,且有烧烤痕迹,与鱼、龟、鳖、蚌等残骸相杂,似为当地居民食余所抛弃。这和大汶口、安阳及襄汾的鼍鼓,乃至浙江河姆渡遗址所见之鼍骨,均可证实在新石器时代的我国黄河流域,南到浙江余姚地区,扬子鳄也像龟、鳖同样有着广泛的分布区而繁庶易得,是一种比较寻常的食用动物。这与后来《礼记》(月令&所记:“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鼍言取,羞(馐)物,贱之也”;《逸周书》:“命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元龟)”;《庄子》:“(元龟)、鼍、龟、鳖之所不能游也”的记载是一致的。由此可见,鼍与龟、鳖、(元龟)、鱼相提并论,足见它们在古代都是常见的多产之物。从遗留下来的出土事物,也可以证明我国先民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认识了这些爬行动物。    从《甲骨文编》中可以辨认出单、虫、(虫虫)、蜀、龟、鼍、龙等7个有关爬行动物的文字。殷商晚期和周代(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256年)出现的钟鼎文(简称“金文”)中也有爬行动物的一些记载。秦汉之间(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年前后)有了词汇解释的专书——《尔雅》,它是我国第一本将生物分门别类的古籍。书中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四大类,而将爬行动物归入了鱼类部。尽管该书中涉及的爬行动物名称和注释常有混淆种类或谬误之处,但依据前人的疏注已能看出有关爬行类的一些记载。    汉末晋初,约为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至西晋怀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神农本草经》问世(公元5—313年)。这是中国第一部药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 3卷,上药120种,有龙骨与龟甲;中药120种,有鳖甲;下药125种,有蛇蜕。这四者分别属于包括爬行纲在内的脊椎动物化石、龟、鳖类的甲壳和蛇类遗弃的角质外衣。    与《神农本草经》前后见世的尚有三国时(公元220—265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和郭璞(公元276—324年)的《尔雅注》,两者虽然并非新著,但对动物注释还比较符合实际而少虚夸。此外,张华(公元232—300年)的《博物志》、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的《名医别录》和北魏太和中张揖所著的《广雅》中,也都记载着一些有关爬行动物的内容。    唐代段成式(公元800—863年)撰写的《酉阳杂俎》也是著名的博物专著。其(鳞介篇&及〈虫篇&中记有避役之名,“一日十二辰虫,状如蛇医。”陆佃的《埤雅》于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由其子陆宰刊布,为尔雅之辅,在《释鱼》中记有龙、鲛、蛟、龟、鼍、鳖、(元龟)七则。沈括(公元年)的《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的名著,但关涉到爬行动物的只有记述鳄鱼之事一则,即第381则:《岭表异物志》记鳄鱼事甚详,“予少时到闽中,时王举直知潮州,钩得一鳄,其大如船,画以为图,而自序其下。大体其形如鼍,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有黄、苍二色,或时有白者。尾有三钩,极铦利,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生卵甚多,或为鱼,或为鼍、(元龟),其为鳄者不过一二。土人置钩于犬豕之身,筏而流之水中,鳄尾而食之,则为所毙”。所记真切,确是亲自目击,但生卵化为鱼、鼍、(元龟)等,正是听信讹传而误记。郑樵(公元年)在《昆虫草木略》的〈虫鸟类&中记载有关爬行动物的共五则:龟之属,贝即瑇瑁也,蜥蜴之类,蛇之类,鼍亦作鮀。    本草之学,随同医学发展而兴起。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布了李勤、苏恭等所修的《唐本草》,而且附有绘图,亦称《图经本草》,这是动、植物有详正图谱的开端,连本草和图谱共52卷,附加目录1卷,共收记药物八百余种。赵宋建国以后,开宝嘉祐年间(公元968—1061年)曾对此几经修订,由蜀人唐慎微辑成《蜀国经本草》(公元1108年),然而该书现已全部散失。目前留存的有《政和证类本草》,书成于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收药1746种,附有图,但粗疏而难于辨识。书中所记述的爬行动物属虫鱼部,有龟甲、秦龟(呷蛇龟=闭壳龟)(附嘴蠵)、瑇瑁(附(句黾)(辟黾))、水龟、瘧龟(大头鹗龟,即平胸龟)、鳖甲、鮀鱼甲(鼍)、石龙子、(元龟)、蚺蛇胆、蛇蜕、蝮、蛇胆、蛤蚧、白花蛇(褰鼻蛇)、乌蛇、金蛇(银蛇)、蛇婆(海蛇)、蓝蛇、两头蛇等共19种,除金蛇、银蛇、蓝蛇外,余者皆可鉴别。两头蛇初见记录,依其描述:“两头蛇……大如指,一头无目无口,二头俱能行,出会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李建元向明王朝献上其父李时珍(公元年)所著《本草纲目》,王世贞序之于万历庚寅年(公元1590年)。李氏谓:“诸虫鳞介不别,草木混同”,因而把中药分成十六部为纲,部又分类为目。爬行动物被分列在介、鳞两部中:鳞分龙、蛇、鱼、无鳞鱼等4类;介分龟鳖、蚌蛤两类。龙类、蛇类就是现代的蜥蜴目和蛇目,兼含鳄形目的鼍;龟鳖类就是现代的龟鳖目。鱼和无鳞鱼皆属鱼形总纲动物;蚌蛤是软体动物。依照李氏意见,复核现代实物,肯定地确认了鳄形目1种:鼍;蜥蜴目5种:蛤蚧、守宫、石龙子、避役、蛇蜥(两头蛇);蛇目13种:蟒蛇、游蛇、赤链蛇、滑鼠蛇、锦蛇、乌风蛇、金蛇(蛇蜥,不应计入蛇目中)、泥蛇、海蛇、五步蛇(褰鼻蛇)、蝮(土公蛇或土灰蛇)、虺、蕲蛇(白花蛇)、竹叶青;龟鳖目10种:蠵龟、海龟、瑇瑁、鳖、(元龟)、陆龟、闭壳龟、龟、六眼龟、平胸龟。《本草纲目》的问世年代要比全世界推崇为分类学奠基名著林奈的《自然系统》第十版还要早170年,书中记述的动物种类也远远超过了后者。该书的撰写历时三十余年,考书八百余家,并三易其稿,终成世界巨著。本草之学,其后亦无超胜《本草纲目》的著述。    年,方以智编著了《通雅》,书中对六眼龟及蜥蜴均有正确、精辟的记录:“六目龟者,四目皆斑纹也。游宦纪闻曰,东坡谒吕徵伸,见绿毛龟。此易得耳。唐庄宗时有进六目龟,敬新磨献口号,一觉抵人三觉。岭海杂志,六目龟出钦州,只两目,余四目乃金黄花纹,圆长中黑,与真目排比。”六目龟即今之四眼斑水龟。“蜥蜴总曰螭,大者曰山龙子,缘木曰蚖蜒,在草泽者曰螈蝾(应作蝾螈),在屋曰守宫,捕蝇曰蝎虎,言其变曰十二时虫,有如蛙者曰蛤蚧。蜥蜴,亦作刺易、蚖蝾、守宫、蚖蜒、螈蝾,一名石龙子,俗谓之壁虎。亦呼蝎虎,苏恭谓之蝎虎,……盖(虫虎)(虫侯)也,而误作(虫虎),(虫虎)则螭(虫侯),谓之捕蝇。实一物也,大小长短异耳。蚖蜓为大者,丹碧色则短尾,纯青色则长尾,守宫以养丹砂而成。蛤蚧出岭南,似蜥蜴,故方言曰,桂林之中,守宫能鸣,即蛤蚧也。尝自呼其名,一岁能呼一声,其头似蝦蟆,获其雌雄合者益阳。此顾玠《海槎录》所说。”    明代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成书的《永乐大典》,是一部包括两万余卷带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巨著,惜乎全书毁于清代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焚掠中。现存的完整类书中有雍正年间(公元年)成书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该书由陈梦雷、蒋廷锡等主编,书分6个汇编。第四汇编为《博物汇编》,包括4典,爬行动物见于第三典〈禽虫典&,分属龙、蛟、鼍、鳄鱼、龟、鳖、(元龟)、鳌、蛇、蟒、蜥蜴、蛤蚧、盐龙、短狐等部,每部分列5组:汇考、艺文、纪事、杂录、外篇。从分组叙记的内容看,可知为杂收汇录,并非用作鉴别实物的著述。就这些部说来就有龙、蛟、盐龙、短狐等4部是虚拟的神异怪物,纯属杜撰之类。每部所辖也不限于一种:龟部汇考列龟名32个,蛇部汇考列名52个,蜥蜴部汇考列名24个。这些物类名称大多从各种书籍里并蓄汇总而成,并不予以解释,因此很难考证其种类的正误。根据已知国内所产的爬行动物种类来检索古名,可以推断,当时我国学者所知的物种,至少已有鼍、鳄各1种;龟、平胸龟、眼斑水龟、闭壳龟、地龟、花龟、陆龟、嘴蠵、海龟、玳瑁、智(辟黾)(棱皮龟)、(元龟)、鳖等13种龟鳖类;蜥蜴、石龙子、蚖蜓(蛇医)、蛤蚧、守宫、蝎虎、蛇舅母(草蜥)、蛇蜥、避役等属于蜥蜴目的共9种;蛇仍与《本草纲目》所记的13种相同,但水蛇应补记入李氏《本草纲目》中。至此,我国类书编著者已经凭过去书籍与各方面的知识累积,认识了国内所产的爬行纲动物27种及域外所产避役1种,共28种。    清代段玉裁(公元年)于1815年(嘉庆二十年)所著的《说文解字注》问世,堪称“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的权威著作。这与1932年出版、丁福保主编的《说文解字诂林》汇集《说文解字》注释之大成,共82册,的确都是具有极高水平的力作。然而由于受到许慎《说文解字》的规范影响,无法超越,就爬行动物的认识来说,几乎还不如《古今图书集成》的广博。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由张玉书主编印行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是字数最多的字典,爬行动物的名称散布在巳、虫、黽、龙、龟五个部首里,除(兒黾)(麻黾)释作似管(辟黾))外,别无新异字样,也无新增添的物种。清末民初(公元1909年)的《中华大字典》,收字48200余。不仅字数比《康熙字典》多,且其解释也更精详,但无补于辨识名物,所以对爬行动物的研究说来,也并无新的贡献。    林奈的《自然系统》第十版刊行于1758年,双名制在19世纪才被西欧学者引用,然而在20世纪初,由于国籍和学科的不同,还各行其是而不相统一。直到1901年召开第五届国际动物学会议时,才有命名法委员会的简单报告。1961年印行了1958年通过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才有举世公认的统一法规。    西欧视中国为天府之国,号称天国。元明期间来中国的人大都是采撷英华、羡慕文明的教士;明末清初的来华者,其目的开始转变为交流学习,然而国人在当时却自视甚傲甚少理会;清代中叶国势转弱而西欧日趋强盛,帝俄、日本、西欧各国学者和传教士纷至沓来,多次组织调查队由东北、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深入我国内陆地区,进行传道及生物资源普查。先后发表的主要调查报告有:P.S.Pallas的《亚洲东北行记》(及1811年);L.Schrenk的《北漠游记》(年);R.Maack的《乌苏里、黑龙江记行》(年);N.Przewalsky(年)于年的15年间曾4次来到我国考查,初沿甘肃、内蒙古至张家口,次则循天山山脉以行,再次到乌拉山,最后由西南入四川、西藏、新疆,深入边境,行程3万公里。彼得堡特为之举行成果展览会,J.von Bedriaga刊行《普氏第三次中亚调查之成果》(年),书中记述了Przewalsky在我国西北地区所采集的龟、鳖、蜥蜴和蛇类。Przewalsky之前,在 年尚有C.Radde的贝加尔湖之行,后于Przewalsky的年和年,又有G.N.Potanin & M.Berezovsky 的川、甘、河套之行,A.Guenther就曾经于1896年为此行撰文报道了两人所获得的两栖爬行动物及鱼类之物种。彼得堡博物馆藏有大量的中国爬行动物标本,A.Strauch曾发表了许多新种,仅龟鳖目一类的论文就写记了30年(年)左右。1840年,T.F.Cantor(年)随同英国军舰到舟山采集标本,翌年就发表了调查报告。此外,J.R.Reeves(年)将在中国采集所得的爬行纲动物寄往英国,由Gray与Guenther为之写记。同治元年(1862)年,Blakiston发表《长江五月记》;同治六年与光绪元二年(1867年、年),J.Anderson()两次经缅甸入滇,1879年刊行《云南所得动物研究报告》。E.P.Parker于光绪七年至十七年(年),循江上下,侧及闽浙,进行考查,并以其1891年发刊的《溯江游记》(Up the Yangtze)而著称于世。翌年(1892年)A.E.Pratt著《西藏踏雪记》(To the Snows of Tibet through China)于伦敦出版,所载精详,专家分别执笔其所得动物附刊卷末,为时所重。此时来华的英人尚有F.H.Stewart、W.N.Fergusson进藏,J.C.Brown、F.K.Ward入滇,D.Carruthers、J.H.Miller、M.P.Price东来我国,自蒙古经阿尔泰山,越天山,过哈密、库车直至印度;R.J.Fares于8年之间(年)两次入甘、新、川、藏诸省调查;M.P.Anderson的动物调查地区更广,北起蒙古,南迄滇中,西入陕甘,东涉冀鲁,足迹几遍中国,采集所获,悉送伦敦。英伦博物馆自Gray写记馆藏标本目录以来,勤收世界天产,亦甚留意我国爬行动物,自1844年至1921年,前后近80年,历经Guenther、 Boulenger、H.W.Parker等人,皆有著录。    18世纪时,法兰西学士院已有通讯员驻华,著名者有Parrenin和P.d′Incarville等人。俟后,又有de Plancy、D.L.Vaillant等由越南进入云南省,颇有收获,搜集的动物全部送致巴黎,由C.Bonati、L.A.Dode等为之诠释。19世纪中叶,巴黎国立博物院和教会共同资助Perè A.David神父来华专事标本采集。David于同治元年(1862年)7月抵京,翌年赴热河;两年后又到内蒙古旅行,考察动植物和地质;同治九年(1870年),只身南行和西赴川藏,深入内地,获得了大量珍异的动物种类。由A.Milne-Edwards主持,曾在巴黎举办展览会,宣扬David的功绩,并发表《中国动物研究集》总结他在华采集标本的成果。David自己也写记了旅行述闻2卷及采猎报告,俱为名著。    德国亦步尘英法,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搭弗雷加王子号(Fregatte Novara)周游世界,旅经中国期间,进行了生物采猎,标本携归维也纳,于L.J.Fitzinger的报告中刊出我国的爬行动物;F.Steindachner于同治八年(1869年)又为那次采集所得的爬行动物作了总结;E.von Martens于光绪丙子年(1876年)特作《东亚狩猎记》(Die Preussische Expedition nach Ost-Asien,Zool.Theil.),记述弗雷加王子号所猎获的动物种类。驿使O.F.von M?llendorff于光绪二年(1876年)撰《华北博物志概略》;一年后,又写记《直隶省脊椎动物汉名概略》。时值慕尼黑(Munichen)举行万国博览会,我国专送特产赴展,兼及动植物,会后赠予法兰克福博物馆,F.Werner记慕尼黑会中所见;O.Boettger依据展览会标本作《中国蛙蛇资料》(Materialien zur Herpetologischen Fauna von China,Ⅰ一Ⅲ)3篇(年),光绪丙戌年(1886年)又记M?llendorff 送来的中国爬行类新种于柏林。19世纪末(年),L.Diels写记《东亚物类》;20世纪初(),W.Filchner来华采集,西起藏疆,东迄沿海诸省,所获标本送往柏林,由P.Matschie、Werner等记之。M.Kreyenberg曾东来福建,沿海北上浙江,然后溯江经九江和汉口,终达萍乡,在华5年,采集的动物全部送至马格德堡(Magdeburg),直至1936年张孟闻于马格德堡博物馆见到其中之爬行动物时尚未进行整理总结。民国初年,Stotzner & H.Weigold(1916)溯江经鄂入川采猎动物,标本送至德雷斯顿(Dresden)博物馆,A.Jacobi(1922)对此作了记述。    美国学者E.D.Cope于1895年已记有海南蛙蛇。继之,H.W.Flower记述了华东地区的爬行动物;N.F.Drake在河北进行采集,所得标本寄送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J.F.Abott著之于文,六年后(1907年),卡内基学院刊印为《中国采访录(Research in China)》。哈佛大学遣Wilson随W.R.Zappey先后4次深入川藏,采集动植物12年(年),所获标本送存该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D.S.Jordan、T.Barbour为文记之。C.A.de Sowerby受美国委托采猎中华方物,北起东三省和内蒙古,西入川藏,辗转湘鄂冀察诸省,所得标本,卡内基学院时时有所报导。R.C.Andrews于光绪末年来华,民国五年(1916年),受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托,组织中亚采集团,贯串南北,无远勿往,五年后成立中亚调查团,参加成员增至百余人,前后历经10年,北起东三省和内蒙古,西涉藏疆,东极大海,南登琼崖,规模之大,历时之久,采猎之广,实难与之匹比,由北美学者分别撰成专著,即中亚调查报告汇编,共12大册,C.H.Pope所著《中国的爬行纲》(The Reptiles of China,1935)为其第十卷,为百年来集各国学者研究成果之大成,动物种类达4目15科91属224种(但未包括新疆和西藏物种在内)。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也经常派人来华采集。动植物,N.Hollistein入蒙古,J.W.Gregory进云南,Kelley & Roosevelt赴经川藏滇诸省,F.R.Wulsin & J.Rook历游冀绥蒙藏,而旅居川滇之美侨D.O.Graham亦常以标本寄美,由L.Stejneger(年)为其记述爬行动物。Stejneger致力于研究东亚天产,1898年即为文刊布台湾蛙蛇,1907年作《日本及邻近地区蛙蛇志》(Herpetology of Japan and Adjaent Territory),1913年及1925年分别专记台湾及大陆珍藏于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蛙蛇标本。    日本满铁株式会社附设资源馆专门从事我国东北的动物调查,发表的论文有T.Mori的《满蒙脊椎动物名录》(1927)、村田懋唐的《鲜满动物通鉴》(1936)、宫地传三郎(S.Makino)发表的《满洲水产动物志》(1937)和《镜泊、兴凯、达赖、贝尔四湖附近陆水生物》(1940)。1937年,日本成立了大陆科学院,陆续出版研究报告7卷,汇报7卷。在此之前,还组织了“满蒙学术调查团”,出版了冈田弥一郎(Y.Okada)的《热河省两栖类、爬行类》(1935)、川村多实二的《关东及满洲国陆水生物调查书》(1940)和大岛正满(M.Oshima)的《毒蛇解说》等。    寓居我国的外侨常为其本国搜集标本。Sowerby先后与旅沪外侨设立亚洲文会,为英国皇家学会之分支,后又设亚洲文会博物院,虽规模不大而搜罗广博;与之齐名的有法籍神父M.Heude(,年)于1868年倡建的徐家汇博物馆,后增大而易名震旦博物院,收集标本以昆虫为主,对于爬行动物则很少留意。此外,尚有E.Licent神父主持的天津北疆博物院及葛维汉主持的成都华西博物会。当时,外侨和教会还在我国各大学创设了生物系,在北京有燕京、辅仁,南京有金陵,苏州有东吴,上海有圣约翰与沪江,杭州有之江,福州有协和,成都有华西,武昌有华中,广州有岭南,香港有香港大学等。外国学者在华任教生物学的有Sowerby、N.G.Gee、L.I.Moffet、B.E.Read、C.D.Reeves、A.M.Boring、W.Hoffmann、G.A.Herklots、J.D.D.Latouche等,而研究爬行动物者仅Boring,Herklots等数人。Gee(1929)发表的《中国记录之爬行动物名录》先于Pope的《中国的爬行纲》,计5目17科97属322种。    商务印书馆于清末民初曾出版杜就田编著的中学动物学教科书,书中称爬行纲为爬虫类,叙次分类未用双名制;民国二年(1912年)出版《新字典》和民国四年(1915年)出版了《辞源》,在释述动物的条目中均无分类学名。1923年初版《动物学大辞典》时,编著者杜亚泉、杜就田,加上吴德亮、许家庆、凌昌焕共五人,辞典对不同属种的动物分别注上了双名制的学名,此举可说是我国动物书籍应用双名制学名的起始。1915年,中国科学社在美国倡立,开始创刊《科学》,迁回中国后就组织起科学名词审查会,生物学名双名制已在《科学》中运用。民国十年(1921年),该社成立生物研究所,注重调查国内天产,并开始与国内各大学生物系分别发表论文专著。    伍献文在1925年发表于厦门大学学刊Ⅰ卷1期的《浙江瑞安所产蛇类初志》,是我国学者最早总结的第一篇爬行动物论文。其次,是秉志的《浙江海蛇》和孙宗彭的《南京蜥蜴》,均于1926年分别发表在中国科学社论文集中。接着,发表的论文有秉志的《安阳殷墟龟甲》(1930)、伍献文的《杭州蛙蛇散记》(1930)和方炳文的《广西龟类志》(1930)。1931年发表的论文有石声汉、范曾浩的《中国蛇类散记》,范曾浩的《遙山爬虫类初步报告》,张春霖的《中国蜥蜴之调查》,张宗汉、方炳文的《南京蛇类及龟类之调查》,秉志的《记化石龟》等。翌年,又有刘承钊、周淑纯随Boring作《华北蛙蛇手册》,张孟闻作《四川爬虫类志略》,彭光钦、何文俊作《四川西南蜥蜴初志》,张春霖作《中国蛇类之调查》。从此,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东吴大学、华西大学、岭南大学等生物系也开始了我国爬行动物的分类研究。    1934年8月,中国动物学会在庐山莲花谷伴同中国科学社举行年会而成立,爬行纲动物的研究也以此为新的出发点,逐步走上专业的途径,分别有人专攻国内爬行动物的分类与分布:在北京有刘承钊、张作干;在沈阳有秦耀庭;在河南有傅桐生;在南京有方炳文与张孟闻;在福州有丁汉波;在广州有范曾浩。他们的工作还曾泛及外省,如张作干涉足川滇粤桂,张孟闻兼及赣浙。当时,由于研究工作尚处于初步阶段,条件比较困难,所发表的调查报告仅有张玺、成庆泰的云南附近的爬虫类,刘承钊之湖北、四川的产物,张孟闻的宜山蛇类与广西的蛙蛇略志等。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方面的工作才兴盛起来。1951年,马克勤写《花蜥蜴骨骼之研究》;1955年,李仲辉报告《华南沿海龟类》;1956年,丁汉波作《福建金环蛇志》。1957年,伍律写记《蛇岛》,由此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相继研究和发表了多篇有关蛇岛及蝮蛇方面的论著。    1958年开始,地区性的爬行动物的调查报告兴起,李致勋作《海南岛爬行纲动物的调查报告》;稽联晋作《我国的有毒蛇类》。1959年,黄祝坚作《西双版纳两栖爬行纲动物初步报告》;胡步青、黄美华、何时新发表《浙江蛇类志》;丁汉波作《福建的毒蛇》。1960年,寇治通作《西双版纳勐养附近的爬行动物》。1961年,周家兴、单元勋作《河南省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目录》;张孟闻作《黑龙江省爬行纲动物志》。    1962年,出版了由胡淑琴、丁汉波、胡步青、黄祝坚编著的《中国动物图谱——爬行动物》;刘承钊、胡淑琴发表《广西爬行动物初步调查报告》;马逸清《延边蛇类初步调查报告》等。1964年,周开亚发表《江苏爬行动物地理分布及地理区划的初步研究》。1965年陆续刊出的研究报告有胡步青、黄美华、何时新的《浙江爬行动物调查报告》;稽联晋、童瑞成、叶敏等的《中国的毒蛇》;彭风潭、钟昌富、张丰旺的《江西蛇类调查》;王者茂的《山东沿海的爬行动物》;郑辑、丁汉波的《福建龟鳖类初步调查》等。1966年,发表了胡淑琴、赵尔宓、刘承钊的《秦岭及大巴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及赵尔宓、江耀明的《云南省爬行动物调查及补充名录》。张孟闻在阐述“中国爬行动物学三十年来进展概要”(1964)时指出,自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以来三十年的爬行纲动物学进展,大都局限于分类与区系,其次是体形解剖,极少涉及生理、生态及实验各方面,更不用说到遗传、生化与仿生学等新的学科了。    1958年,西南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立,1965年设立了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为我国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的研究创建了一个专门研究的机构,也为推进爬行动物学的研究和培养造就研究人员作出了卓越贡献。    1973年初,在广州召开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志编写会议,决定立即着手筹备《中国动物志》的编辑与出版事宜。会后,兴起了各省编写动物志的高潮,纷纷组织起各省动物志的编写委员会,着手调查研究,为撰著《中国爬行动物志》打好了坚实广阔的基础。    1977年,四川省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编著出版了《中国爬行动物系统检索》,这是国人有关爬行动物分类的首次总结,据统计,当时我国记载的爬行动物有龟鳖目4科14属24种,蜥蜴目8科34属117种,蛇目8科 53属173种,鳄目1科1(2)属1(2)种,总计215(6)种,分隶21科107(8)属。1974年和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浙江省中医研究所等编著的《中国的毒蛇及蛇伤防治》,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医科大学等编写的《中国蛇类图谱》出版,为研究蛇类动物学及蛇伤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书,书中述说我国有蛇7科51属165种。    1982年12月,全国两栖爬行动物学术讨论会在四川成都市举行,同时宣告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正式成立。1987年,又由赵尔宓等发起创建蛇蛙研究协会。这两个学术团体先后出版了《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982)、《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1992)及《中国蛙蛇学研究》(1987)等专业刊物。赵尔宓于1983年应邀担任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于1989年9月出席了国际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大会,而丁汉波、毛寿先也当选为该会委员。    我国爬行动物学的研究,以往大多局限于交通方便的少数省份,但进入70年代后,许多边疆地区和内地各省的爬行动物调查工作有了飞跃发展,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志》(伍律等,1985),《辽宁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季达明等,1987)《内蒙古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赵肯堂,1978),《宁夏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于有志,1990),《西藏爬行动物调查及新种描述》(四川省生物研究所,1977),《海南岛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与动物地理学》(赵尔宓,1990),《滇南地区爬行类的初步研究》(杨大同等,1980),《高黎贡山两栖爬行动物新种和新亚种》(杨大同等,1979),《辽宁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赵尔宓等,1981),《湖南省两栖爬行动物及区系分析》(沈猷慧,1983) 《新疆蜥蜴调查》(赵肯堂,1985),《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田婉淑、江耀明,1986),《浙江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黄美华等,1990),《安徽两栖爬行动物志》(陈壁辉等,1991),《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赵尔宓等,1993) 等。从论文的内容看来,已经远非名录的罗列,而是循着齐全的种类,分析其成分和作出调查地爬行动物区系的特征,因而,研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此外,有些作者还对壁虎属Gekko(周开亚等,1982)、乌龟属Chinemys(宗愉、马积藩,1985)、沙蜥属Phrynocephalus、麻蜥属Eremias(赵肯堂,)、滑蜥属Scincella(王跃招、赵尔宓,1986)、龙蜥属Japalura(江耀明、胡其雄,1985)、鳖科属级分类(叶祥奎,1985)、闭壳龟属Cuora(宗愉、潘蕾,1992)作了全面性的总结,甚至把分类工作深入到种下的研究。近40多年来,我国学者所发表和描述的蛇、蜥蜴和龟鳖等新种就有140余种和亚种。至于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纪录就为数更多了。1993年,赵尔宓、鹰岩(K.Edler)出版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一书中,列举了全国的爬行动物共388种(不包括亚种),其中包括龟鳖目34种,蜥蜴目152种,蛇目201种,鳄目1种。该书是迄今所见记载中国爬行动物最齐全的专著。区系调查的开展,必然促进爬行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因而,所见的专题报导日益增多。如:《黄缘闭壳龟生态资料》(陈壁辉,1966),《榆林沙蜥生态观察的初步报告》(陈延熹,1965),《铜楔蜥卵胎生的观察》(刘承钊等,1965),《杭州四种蜥蜴的生态调查Ⅰ、Ⅱ》(王培潮,),《西域沙虎生态简介》(赵肯堂,1984),《白条草蜥的生态观察》(刘明玉等,1983),《胎生蜥蜴在我国的分布、形态及生殖习性观察》(方俊九,1983),《草原沙蜥和密点麻蜥体温变化的生态学研究》(宋志明等,1985),《鳄蜥的生物学》(张玉霞等,1985),《中国的胎生蜥蜴》(赵肯堂,1986),《多疣壁虎的繁殖生态研究》(计翔等,1991),《环境因子对荒漠沙蜥种群密度影响的研究》(刘遒发等,1993),《变色沙蜥繁殖的研究》(陈强等,1993)等。蛇类研究则有《黑眉锦蛇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丁跃华,1966),《竹叶青和烙铁头的生物学资料》(黄美华等,1991),《百花锦蛇的习性及利用》(林吕何,1975),《银环蛇的生态研究》(傅伟龙,1974),《蛇岛蝮蛇生态的观察》(伍律,1977),《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蝰的初步观察》(康景贵,1980),《八线游蛇生物学的初步研究》(何晓瑞,1983),《福建东山岛海蛇的食性分析》(石溥,1987)等。有关扬子鳄方面的研究报告有《扬子鳄繁殖生态初步研究》(李炳华等,1981),《扬子鳄卵的人工孵化及幼鳄饲养与越冬的初步研究》(李炳华,1981),《扬子鳄的人工繁殖》(陈壁辉等,1984),《扬子鳄幼鳄越冬期生长规律的观察》(张正东等,1987),《扬子鳄》(陈壁辉等,1985)等。    随着现代化仪器的运用及科学的发展,我国有关爬行动物的研究在生理生态、生物化学和细胞染色体方面也开始进行,已见的论著有《蝮蛇生理生态的研究》(王培潮,1983),《中国水蛇和铅色水蛇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和《中国石龙子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吴美锡,1980),《新疆三种沙蜥的核型分析》(吴敏等,1989),《三种锦蛇的核型初步观察》(谢兴夫等,1983),《我国四种龟类血清蛋白的比较分析》(鄂未远等,1983),《试论蛇类蛋白质与种属分类的关系》(蒋龙富,1983),《我国几种常见毒蛇毒素的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武天爱,1981),《扬子鳄和密河鳄染色体组型的比较》(史瀛仙等,1984),《扬子鳄与密河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凝胶电泳的比较》(史瀛仙等,1984),《大壁虎和蹼趾壁虎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吴贯夫等,1984),《尖吻蝮毒腺的组织学观察》(戴群力,1984),《草原沙蜥和密点麻蜥体温变化的生态学研究》(宋志明等,1985),《孵化温度与乌龟的性别》(侯陵,1985),《蛇类血液的研究》(曲韻芳等,1985),吴瑞敏、黄美华、赵尔宓、宗愉、马积藩等对眼镜蛇和五步蛇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解剖、生理、生态及能量代谢的论文()。陈壁辉等连年来专作扬子鳄的研究等。不难预见,我国的爬行动物学研究必将深入和全面展开而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二、爬行纲动物的起源与种系发生    爬行类是首批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最初出现于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已有二亿八千多万年,极度繁盛于中生代,至少包括15个目,因而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可是到白垩纪就衰落下来,很多种类大量死亡而绝灭,至今只残留下6500种左右而分隶于6个目,同时,多数种类的体型也在演化过程中趋于弱小,最长的蟒蛇全长不过12—13米,最大的棱皮龟仅重865公斤,而古代有些恐龙的长度竞能达到50米,重逾45吨,远远超过现代物种。    爬行动物起源于已经初登陆地的迷齿两栖动物。它们之所以能更加繁荣昌盛,主要是由于产羊膜卵(amniontic egg)。羊膜卵的表面具有钙质或革质的保护性外壳,以及受精卵在发育期间能由胚胎周围的胚膜向上发生环状皱褶,并在背方包围胚胎,构成两个封闭的腔,即分别由羊膜(amnion)围成的羊膜腔及绒毛膜(chorion)形成的胚外体腔。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悬浮于卵内的液体环境中发育,能防止干燥和免受机械损伤,也使它彻底摆脱水对于繁殖及胚胎发育的制约。绒毛膜紧贴于卵壳内面。在羊膜形成的同时,自胚胎的消化道后端发生单个尿囊(allanotois)。尿囊不但用以盛纳胚体代谢过程中的废物,且其外壁与绒毛膜紧贴,因富有血管而兼为胚胎的呼吸和排泄器官。爬行动物产羊膜卵为它们离水登陆征服大地,以及向各种不同生存环境开拓和往栖息地纵深分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因而是中生代爬行动物在地球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爬行动物适于陆生的特性还表现在成体用肺脏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体表被有坚厚的鳞甲,防止体液的过分蒸发,然而,它们尚缺乏完善的体温调控机制,会被动地随同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而波动。所以,对绝大多数爬行动物说来,迄今都比较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极少进入寒带。    A.S.Romer(1957)、J.A.Tihen(1960)与K.R.Porter(1972)都认为在陆生爬行动物问世前,一些水生爬行动物就先有产羊膜卵的可能,就像现存的龟鳖上陆产卵的情景那样。这一学说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是产羊膜卵在生存竞争方面有其优势。当时的肉食类大多在水中进行掠食,而产在陆地上的卵就可以免遭吞噬之害。其次是避免自然灾害,因为当时的气候特征是具有水季和旱季更迭规律。陆地产卵既能耐受大旱干涸,又能避免被洪水冲走,可保证其后嗣的存续。最早出现的爬行动物是无颞窝类杯蜥亚纲(Cotylosauria)大鼻蜥亚目(Captorhinomorpha)湖蜥科的湖蜥(Limnocelis),这是水生或半水生的动物,但有发育良好的四肢。继起的是林蜥(Hylonomus),属于同一亚目的罗默科(Romeridae),它有更为发达的四肢,适于陆上爬行。这些都是沼泽地带冲积层所出土的爬行动物化石,可见其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    现存的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不论是在骨骼、肌肉、循环系统方面还是脑部都有显著不同。爬行类大脑上的新皮层(neopallium)为两栖动物所不备。它们与两栖动物在骨骼方面存在的歧异更为明显,爬行动物的颅骨高狭呈高颅型(tropibasic),头后只有一个枕髁,前肢五指;两栖纲则头颅平扁呈平颅型(platybasic),头后有两个枕髁,前肢一般只有四指。然而原始爬行动物却与古生代的两栖动物很难区别开来,如爬行纲无颞窝类杯蜥亚纲中的阔齿蜥(Diatectes)(图3),与两栖纲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中的蜥螈(Seymouria)(图4)彼此类似,难于截然区分。正因为古生代爬行动物中的有些种类酷似古两栖动物,所以有人提出爬行纲可能不止一次地从两栖动物衍变过来,即来自多源。不过从羊膜卵构造之复杂而又全部一致的情形看来,却又很难想象爬行纲动物会不出于一源。    原始四足动物的颅骨表面覆盖着为数众多的膜性硬骨,只留有眼窝、外鼻孔及顶孔于颅表穿孔;下颚由多枚骨片构成,以关节骨与颅骨上的方骨关连。湖蜥是原始的爬行动物,但构成其颅骨后段的骨片状况则与两栖纲的差异显著,其后顶骨、上颞骨、颞间骨、板骨等骨片均已消失而被枕骨所代替,存在于两栖纲的耳凹在该蜥中也已消失。镫骨粗壮,远达方骨。耳鼓内移,表面有鳞骨等覆盖,构成脑颅旁侧的骨壁。颅顶结构与蜥螈相似,有顶孔;泪骨延展于眼窝与鼻孔之间;腭部以纤狭的犁骨隔离内鼻孔、腭骨及小型的外翼骨;翼骨与脑颅基底的基突有活动关节,翼骨上有一列细齿;颅骨腹面基底前缘是单块纤狭的副蝶骨。杯蜥的椎骨与蜥螈相似,椎体双凹型(两端凹陷如杯,故名杯蜥);椎体的凹面中空可容纳脊索,为侧椎体型;椎间体半月形而大,关节突远居旁侧,髓弓有一显著凸面,后视若外突形。脊柱不分区段,所有椎骨都有肋骨。前段椎骨上的肋骨有两头,头端(capitular head)附着椎间体,结端(tubercular head)附着横突;后段椎骨上的肋骨则两头趋向并合,头端移至椎体上部而靠近髓弓的基部,很像蜥螈。肢体短,上臂(肱骨)和股部(股骨)的骨骼从体侧横出而垂直于体轴,只能以腹部贴地爬行,用尾作为运动的辅助器官。颈短。肩带粗壮,紧接头骨之后,腹面有独立的乌喙骨,并有一枚用作胸肌附着点的锁间骨;腰带三叉形,髂骨较大而扩展,显示出对后肢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四肢均具五指(趾),也与两栖纲前后肢只有四指(趾)迥然不同。    爬行纲的头颅趋向于高而狭,与两栖纲之扁平形不同。颅骨是由三列骨片组成:中顶一列是额骨和顶骨,旁侧一列是眶骨和鳞骨,边界一列是轭骨(颧骨)和方骨。杯蜥亚纲的阔齿蜥亚目方骨呈直立状,但下端前移;方骨后面凹陷,鼓膜浮在表面,镫骨的关节愈合,不能活动;腭部的构造很像龟鳖类;原始爬行动物颅骨的颞部无孔窝,属于无颞窝类。爬行纲颚部的咬肌从眼后发生,始于颞骨,向下斜插止于下颚。很多种类的颞部骨片因相邻骨块的缩小或消失,出现穿孔现象而形成了颞窝,以容纳咬肌收缩时的膨大肌腹部;颞窝位于头侧上部的称为上颞窝类,窝下有眶后骨(也称后额骨)与鳞骨相接成上颞弓;颞窝在头侧下部者为下颞窝类,这两枚骨块所成的骨弓就围置于颞窝上方。有些种类兼有上、下两个颞窝,称双颞窝类,其骨弓就横搁在两窝之间。上颚骨、腭骨、翼骨等在腭部愈合而成一片次生腭,致使有些种类的内鼻孔从前位后移到口腔后部。中轴骨发展的总倾向是椎间体趋于萎缩或退化,二叠纪时期的爬行动物大多具有半月形的小形椎间体,而演进至中生代的种类时则椎间体已经消失殆尽。椎体有延长的趋势,容脊索通过的小孔也已消失。原始种类的椎体呈双凹型(amphicoelous),后来转变为两平型(amphiplatyan),或又变为前凹(procoelous)或后凹型(opisthocoelous)。颈部明显,颈肋缩短或缺失;荐肋在大型爬行动物中有增多和加粗的趋势,尤其在两足行走的种类显得更为显著。腹部常有腹膜肋(gastralia),成V型排列,斜置在胸骨后方的腹侧体壁内。    最早的爬行纲动物化石出土于晚期石炭纪的沼泽煤矿里,但对当时生活在陆地上的高等爬行动物类群却迄今仍然一无所知。石炭纪末期至二叠纪初期,不仅已有原始的无颞窝类杯蜥亚纲种属,还出现了更高等的下颞窝类盘蜥亚纲(Pelycosauria)盘蜥目 (Pelycosauriformes)种类。当两栖动物在二叠纪晚期正处于进化的逆境时,爬行动物就已经开始跨入了辐射演变的阶段。三叠纪是兽形爬行动物(兽形亚纲Theromorpha)兴旺发达时期,至其晚期就几乎出现了各大类的爬行动物。侏罗纪及白垩纪是爬行动物的鼎盛时代,种类繁多而异彩纷呈,到白垩纪末,爬行纲动物又由盛转衰步入了没落期,至新生代几乎已是标志为爬行纲动物发展的终止点了。只残存下蜥蜴类、蛇类、龟鳖类、鼍鳄类及喙头目的楔齿蜥等少数爬行动物,代之而兴起的则是哺乳动物时代。    这些不同类型的爬行动物被学者们归属于15—20个或更多的目中,它们可能分别从不同的原始爬行动物发生而来。学者们一致认为以爬行动物颅骨上的颞窝特征作为其种系分类的依据是一个较好的标尺,并试图据此把这些大群的动物归结其祖系而分为不同亚纲或总目。起初,大家以为原始种类具有两个颞窝,称之为双颞窝类(Diapsida),而单颞窝类是由两个颞窝合并而成,所以称为合颞窝类(Synapsida)。后来发现这样的解释有误,原始爬行动物应是颅骨完整无窝的类群,与两栖纲祖系相仿,即无颞窝类(Anapsida)。俟后,又发现单颞窝类颅骨上的颞窝位置或高或低,互不相同,于是将颞窝侧位、颞窝上方横有眶后骨与鳞骨合成的骨弓者命名为下颞窝类,仍沿用其原名为合颞窝类(Synapsida)。颞窝位于颞侧上方,颞窝下方具有眶后骨与鳞骨合成的骨弓者称为阔颞窝类(Euryapsida);颞窝高踞头侧上方,颞窝之下具有眶后骨及上颞骨合成的骨弓者为上颞窝类(Parapsida);凡是在两个颞窝之间横有眶后骨和鳞骨合成的骨弓者,仍称为双颞窝类(Diapsida)。这种依据颞窝的有无、颞窝数及其位置的高低、上下横承骨弓的不同而溯源爬行动物种系发生迹象的理论,是比较合理且近于实际的。    前述的杯蜥亚纲爬行动物的骨骼特征足以表明它们是原先祖系的原始爬行动物。后来出现的下颞窝类兽形亚纲种类则是直接从杯蜥亚纲发生而来。其他演化的族系却没有这么直接,大都有中间阶段。俟后,在原始的杯蜥亚纲类群里又出现归属于杯蜥目的大鼻蜥亚目种类。其特征是无颞窝,两颚短缩,颚关节移居枕骨之前;方骨大而直立,支持着颚关节;方骨的外侧有鳞骨,鳞骨的凹陷显示了爬行纲的新型耳凹。这个类型也许就是后来发展成爬行纲中双颞窝类及龟鳖亚纲的类群,它们的颊部结构就与这一类型非常近似。    大量的中生代古爬行动物可以归属于几个重要亚纲——鳞蜥亚纲(Lepidosauria)、古蜥亚纲(Archosauria)、鳍蜥亚纲(Sauropterygia)和盘蜥亚纲(Pelycosauria)。还有一些独立成亚纲的种类也是直接从杯蜥亚纲所演化而来,如龟鳖亚纲(Testudinata)、中生蜥亚纲(Mesosauria)和鱼蜥亚纲(Ichthyosauria)等。    龟鳖亚纲(Testudinata)只有龟鳖一目,属于无颞窝类。其颅顶常凹陷不全,但决不发生颞窝;颅骨构造上与杯蜥祖先大相径庭,显得既甚奇特,又最保守。它们体具硬壳,用作护身武器,极少变异,从三叠纪一直生存到现在,历经时世变迁而仍繁衍不衰。    龟甲由角盾与骨板共同组成,外层角盾相当于爬行动物的一般鳞片,来源于表皮层,下层的骨板由真皮层造骨细胞衍变而成。内、外两层相叠而不整齐粘合,彼此交错相嵌以加强组合力量。化石龟类的龟甲标本其角盾大多未能保留,然其痕迹则显见于骨板面上。骨板分为背甲(carapace)和腹甲(plastron)两大片,两侧以甲桥(bridge)联结。背甲中行为一纵列8块椎板(neural plate),下与脊柱的髓弓贴合。椎板两侧各有8块肋板(costal plate),更外缘是一圈缘板(marginal plate)。背甲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颈板(nuchal plate)及臀板(pygal)。腹甲的骨板数远少于背甲,除前端正中为单块内腹板(entoplastron)外,余皆成对,由前至后的序次是上腹板(epiplastron)、舌腹板 (hyoplastron)、下腹板(hypoplastron)和剑腹板(xiphiplastron)。龟甲前后留有大孔,前孔容头和前肢,后孔容尾及后肢的缩入。参与构成龟类背甲的骨板在某些蜥蜴、几种鳄及已灭绝的多种爬行动物中同样存在过,但龟类有别于这些爬行动物的是骨板在演变过程中联成了整个龟甲。腹甲似由爬行动物的腹膜肋联合加阔衍变而成,前端成对的上腹板连接肩胛骨,犹如一般爬行动物的锁骨;中间前方的单块内腹板是锁间骨(interclavicle)的同源骨,其余2对骨板均为膜性骨片。由于龟甲的形成,因此背部骨骼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动。尾短,易于卷曲。荐椎2枚,荐前椎(presacral vertebrae)10枚,除了第一枚荐前椎具活动性外,其余9枚皆与中行椎板固结贴合。8对肋骨与肋板愈合,用于增加髓弓与中行椎板愈合后支持龟甲的力度。8枚颈椎关节特殊,可使头部便于缩入甲内。肢带及肢骨也因龟鳖类身体能在骨甲内伸缩自如地生活而构造奇特。肢体从体侧伸出,划度开阔而跨步不大,与杯蜥亚纲情况相似。这种步行方式很可能就是在形成骨甲生活时自古被保持到现在的,因而肢体结构是原始类型的。肩带的膜性骨骼已参与组成腹甲。原始的肩带是个三叉形结构,三叉的汇总处是肩臼(glenoid fossa)。肩胛骨是肩带中一块向上挺拔的骨片,其下附一长突,与锁骨(上腹板)相接,第三叉是单枚乌喙骨。腰带上有一个大孔,将耻骨和坐骨几乎分离为不相接的两块骨片;髂骨高踞耻骨和坐骨之上,三骨相接处为髋臼(acetabulum)。后肢的特征是趾骨节数减少,通常为2、3、3、3、3。头骨特殊,现代龟鳖类双颚无齿而代之以角喙。腭骨愈合成整片腭板,与原始类型不尽相同。耳鼓大。方骨大而钩曲,耳区诸骨与方骨、鳞骨等广阔愈合,颚关节与脑颅坚实连结。无顶孔。左右外鼻孔并成一孔。后顶骨、板骨、上颞骨、颞间骨及后额骨等颅顶后部的骨片均消失无存。前额骨单枚,占据着原来前额骨、泪骨和鼻骨的位置。颊部无膜性骨块,空缺处成一凹缺,但并非颞窝,由此可连系到杯蜥亚纲。有人认为某些龟鳖类颅骨上所存在的凹缺可能是消失了后缘的颞窝,但从现代龟鳖目及化石种类的颅骨都比较完整而无凹缺的情况看来,应归属于无颞窝类。    原始的三叠龟(Triassochelys)比近代的龟鳖类显得更为低等,组成其龟甲的骨板中,具有特殊的中腹板(mesoplastra),中腹板的存在或许是与三叠龟的肢体不能缩入龟甲有关,所以在缘板处增长了这些骨板作为保护之用。头尾不能缩入骨甲的种类常于其表面长有保护性的骨质瘤结。肢带也甚原始,肩带和锁间骨已成为腹甲的一部分,但是还能见到其小形的匙骨;腰带则与背、腹甲彼此愈合。颅骨上可见分别独立的鼻骨、泪骨和前额骨等;外鼻孔一对;整个颞部均被膜质硬骨所盖覆;两颚虽已形成角喙,可是依然留有齿列。颊部背侧已见凹缺,但尚未出现方骨围绕耳鼓的凹缘。三叠龟可视作龟类的原始祖系。侏罗纪至白垩纪生存着一些属于两栖龟亚目(Amphichelydia)的进化类群,它们的颚齿已消亡无迹;头部或许还不能缩入龟甲,很可能是侧颈龟类和潜颈龟类的过渡类群,一直生活到始新世(Eocene)。    侧颈龟类是古代龟类演化中的一个旁枝,它和中生代龟类的不同处在于头部可以侧弯缩入龟甲内;鼻骨和泪骨或有或无;腰带仍与龟甲相连,有些种属还具有中腹板。侧颈龟类出现于白垩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现在则仅见于南半球。    潜颈龟类的颈部以S形弯曲直接缩人甲内,较侧颈龟类进步,也更获成功,从未出现过中腹板,腰带也绝不与骨甲连结。最早见于侏罗纪末期,至上白垩纪已是北半球的主要类群,且能侵入海域。潜颈龟类通常见于草原及陆地,中美洲所产的泥龟(Dermatemys)被认为是其中最原始的属,此外在白垩纪还有一些隶属于鳄龟科(Chelydridae)及龟科(Testudinidae)的锦龟(Chrysemys)、水龟(Clemmys)、池龟(Emys)等草原龟类。这些龟类起源于某些水栖的原始爬行动物,很多两栖龟还可能都是嗜水种类,生活习性很像目前的水龟类,但龟科中也包括陆栖的陆龟(Testudo),可由其骨化良好且穹背的龟甲而辨认之。整个三叠纪都有龟类,有些属种特巨大,散见于孤岛,因岛上生境既无敌害又有龟甲保护,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有些化石龟类也具魁伟庞大的身躯,其中最著名的有产于印度晚期上新世(Pliocene)的大龟(Colossochelys)。完全适于水生的海龟类出现于白垩纪,少数种类一直生活到现在。最知名的古海龟类有原顶甲属(Protosteza)和古龟(Archelon)等大型巨龟,体长可达4米左右。陆栖龟类的体躯难得达到如此巨大的水平,因为只有漂浮在水里才能有效地解决支持体重的问题,而身体庞大的动物还很少受到敌害残杀,所以它们一般都以减薄厚甲作为减轻体力的消耗。组成海龟龟甲的骨板数较少,只留下少量的主要骨架。海龟的身体结构紧凑而短;尾小;肢体为适应游泳特化成桨形,上下两段肢骨缩短而指、趾延长,有蹼,便于有力而捷速地划动。白垩纪曾生存过具有这种体型的龟类,但现在大都已经绝灭,仅海龟(Chelonia)残存至今,其身体构造仍保持着原古形式。    具有另一种海龟式体型的龟类是棱皮龟(Dermochelys),龟甲的骨板极其退化而不完整,背甲仅单块颈板;腹甲有4对骨板,位于腹甲边缘;背甲由数百枚多边形小骨板彼此嵌合而成,并被埋在背部皮肤里。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最原始的海龟式类型,但到现在尚未获得能证实这一观点的化石实物。三叠纪已发现具有完整发育龟甲的种类,而类似棱皮龟具有不完整龟甲的化石龟类,却都出现在始新世之后,这一事实也使棱皮龟的龟甲是最原始海龟式类型的见解难于得到支持。海龟类是爬行动物上陆后又返归海洋生活所遇到的第一类实例。    鳖属(Trionyx)是现存的软甲爬行动物,生活在江河中。体扁,鳖甲萎缩,骨板外覆以柔软的革质皮肤而无角盾。有些学者试图将鳖类另立为一个亚目,视作潜颈龟类中的奇特类群。鳖类是由龟类进化而来,初见于侏罗纪晚期(距今1.4亿年前)而盛于白垩纪末,但欲寻觅最早的原始鳖类却极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于本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省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一种名为维氏中国古鳖(Sinaspideretes wimani)(杨钟健,周明镇,1953)的动物化石,根据其所具有的前椎板(prenural plate)、9对肋板(一般鳖类只有7—8对),背甲上的纹饰极细,以及存在部分盾片残余等原始特征推断,这是一种世界上出现最早的鳖类代表之一。    中生蜥亚纲(Mesosauria) 爬行纲的祖先虽是陆栖动物,可是也有许多种类并不离开水域生活而几乎已成水生类群,中生蜥亚纲即是其中的一个类群。本亚纲动物体小而纤弱,最长1米左右,是晚期石炭纪和早期二叠纪的水生爬行类,头、颈、躯三部均长,尾侧扁形,长而有力,为游泳工具。前肢较短,似仅为定向之用;后肢长而坚强,有助于游泳。椎间骨构造原始,椎体广阔如杯蜥;背肋粗厚微弯似香蕉形,以单头接附横突,这一特征也见于兽纲之儒艮,可能与水生生活相关。肩带由乌喙骨、肩胛骨、锁骨各一块与单枚锁间骨构成;腰带骨化甚差。肢骨变化不大,长骨略短,第五指、趾的骨节数略有增加,有蹼。吻纤长,食鱼;腭部有齿如一般原始爬行动物;颞部有侧颞窝;颚齿侧生,数目较多而纤弱,不能切割,只在吞食小型甲壳纲动物时用作滤筛。中生蜥出现于二叠纪,是杯蜥亚纲动物早期的分枝,有人认为也许是鱼蜥亚纲之祖先,然而鱼蜥类的后肢萎缩,两者的颞窝构造也不尽相同,而中生蜥的侧颞窝比较近似兽纲的下颞窝类,可见中生蜥与鱼蜥亚纲在祖裔关系上毫不相涉。    鱼蜥亚纲(Ichthyosauria) 是最适于水栖的爬行动物,繁盛于侏罗纪,绵亘了大部分的中生代。典型的侏罗纪鱼蜥外形酷似鱼类:体躯深短,梭形而侧扁,有长大的背鳍而内无鳍骨,尾鳍如鱼而长大,尾椎向腹侧下弯;椎体短,双凹型,肋骨具头端及结端;肢带和肢骨短缩而以腰带尤甚,除肱骨和股骨外,余骨皆呈六角形或圆盘形;掌部桨状,由一系列小骨组成,只能整片同时动作而缺乏独立活动能力。腰带不与荐椎连接。鱼蜥类因四肢短拙,主要依赖其体躯及尾鳍的摆动进行游泳。头颅也由于水生而呈现较大变动,长喙尖出,外鼻孔后移;眼大而颞部相应缩短,巩膜骨环发达;有顶孔;颞窝大,高踞颅侧,为上颞窝类,其颞弓由后额骨与上颞骨构成;镫骨粗壮,示其听觉发达,犹如鲸类等次生性水栖动物。鱼蜥类曾被揣想在水中进行繁殖,认为其受精卵留在母体内发育成小动物时才产出体外。这一估计果然被后来的研究者在母鱼蜥体内获得小鱼蜥而得到证实。    二叠纪之前尚未发现有鱼蜥类的亲系,但鱼蜥类的头颅构造却可以与盘蜥亚纲相比拟。然而盘蜥亚纲的颞部又与鱼蜥类绝不相同,两者不可能从杯蜥亚纲大鼻蜥亚目的共同祖先衍生而来,所以通常都把它归结成独立的一个鱼蜥亚纲。    阔颞窝类(Euryapsida) 是一群已经绝灭了的爬行动物,分属于独立的鳍蜥亚纲(Sauropterygia),繁盛于二叠纪和中生代,科属繁多,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高位的颞窝,相当于双颞窝类中的上颞窝,下缘承以由眶后骨、鳞骨及顶骨合成的颊板。这个亚纲包括细肢蜥目(Araeosceliformes)、鳍蜥目(Sauropteriformes)、蛇颈蜥目(Plesiasaurifor- mes)、楯齿蜥目(Placodontiformes)等能游善泳的水生类群,尽管人们认为它们之间彼此互有关联,但又不洞悉其间的祖系关系。除上述诸目外还可以在早期二叠纪地层里找到具有这类颞窝的动物。    细肢蜥目中的细肢蜥属(Araeoscelis)是早期二叠纪体长30厘米左右的小型爬行动物,很像目前生活在热带地区举止敏捷的小形蜥蜴。细肢蜥的身体比较纤弱,其颅骨后部极像杯蜥;头颅与大鼻蜥类相似,具有一个上颞窝,窝上扼以大形鳞骨与眶后骨所构成的广阔骨片,这一特点为其同时期所有的爬行动物所缺乏,是古代大鼻蜥类的一个无后嗣的(如瘤蜥)分枝,可视为自二叠纪至三叠纪从杯蜥辐射出来的贫乏的阔颞窝类小形爬行动物。在鳍蜥、蛇颈蜥及椐齿蜥出现以前,细肢蜥就已被鳞蜥亚纲的类群所替代。这些类群暂时安放在细肢蜥类的早期阔颞窝类辐射分枝内。与细肢蜥相近的原始蜥亚纲(Protosauria)的个体比细肢蜥稍大而有相似的体躯比例。原始蜥的颞区情况不明,可能具有两个颞窝。    在中生代十分繁盛的蛇颈蜥属(Plesiosaurus)是蛇颈蜥目生存于三叠纪的主要海栖爬行动物代表,其近亲幻蜥(Nothosaurus又称孽龙)也被同归于鳍蜥亚纲里,两者同时发展和获得了对水生生活适应的特征,并以这些共有构造特征显示其彼此的关连:有一个上位的颞窝;颚关节位于侧生齿的下方,关节前的颊缘弧弯内陷而无方轭骨;有顶眼;外鼻孔后移到颅顶;无次生腭,翼间孔几被翼骨封闭而仅留有残迹;椎骨双凹型或两平型,胸椎肋骨以单头接附到髓弓的横突而不与椎体关连;腹膜肋合成一个腹壁的骨架,作为肢体肌肉的附着点。肢带与肢骨也有适应水生生活的变动:肢带的背部(肩胛骨、髂骨)有萎缩趋势,而腹面因发展成肌肉的附着点而扩展。荐部由于不起支持体重作用而不发达。幻蜥的肢骨保留着原始型状态,即不适于行走,也不适于游泳;蛇颈蜥的四肢特化成桨状而称桡足。    蛇颈蜥属是鳍蜥亚纲中最著名也是最后残留的水栖爬行动物,很多种类的体躯比较魁伟,最大的可长达15米,它们虽适于水生但又不同于鱼蜥。蛇颈蜥躯干平阔,头颅形状多样,位于长而可屈的颈部顶端;外鼻孔往头背后移,略如鱼蜥;颚缘有槽生尖齿;左、右翼骨之间有一翼间孔;藉桨状附肢划水,尾的游泳功能不显。肩带背部仅一肩胛骨,腹部的乌喙骨扩大成骨板,用于附生前肢壮健的肌肉。腰带中髂骨很短,松懈地联结到荐肋之末;耻骨与坐骨连合成一大形骨板,板上有一小形穿孔;肩带和腰带之间有腹膜肋构成的发达骨架;肱骨及股骨均甚发达,远端诸骨却显著减缩;桨形的掌、蹠部长,多节而指、趾之数不增。    幻蜥属是三叠纪,特别是海洋地层中更原始的阔颞窝类类群,它们的体制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水栖生活。身体比蛇颈蜥小而纤弱,颈长而弯曲。四肢变长,然其远段骨骼略为缩短,五趾型的指和趾之间可能具蹼,适于划泳,有些种类的指、趾数有增多现象。外鼻孔的位置略向后移;腭部为一整块骨片,左、右翼骨于中线密合相接,与蛇颈蜥属。留有翼间孔的情形不同。由此可以证明,由于幻蜥属较后者更加特化,所以不可能是蛇颈蜥属的先祖,至于幻蜥属的确切祖先同样至今也是一无所知。幻蜥不同于鱼蜥,很难说阔颞窝类的水生类群是直接从原始大鼻蜥类所演变过来的。    楯齿蜥(Placodus)是三叠纪初期小型阔颞窝类爬行动物中又一个类群的代表,栖于浅海,以海底软体动物为食。背部的椎骨上方有一排骨瘤并突出于体表形成护身甲。外鼻孔后移至眼前方的中间位置。下颚的冠状突高,是起点在颞弓上的咀嚼肌之附着部。着生于前颚骨及齿骨前部的牙齿具有钳子的机能,而上颚骨、腭骨和齿骨后部的齿数较少,特化成宽大的磨石状,在强劲有力的颚肌挤压下,可以轧碎坚实的贝壳。尤为奇特的是楯龟蜥(Placochelys),以其尖锐无齿的角喙代替上、下颚,似为检食软体动物之用。身体宽阔,背部被有重厚的外甲如龟,由许多骨片镶嵌而成。尽管这种外甲与龟甲比较相似,然而它们只是演化史上的趋同现象而并非近亲血缘的关联。    这些水生阔颞窝类的祖系渺无依据,但至少可以推断它们来自杯蜥亚纲大鼻蜥亚目的种类;至于细肢蜥,也并非阔颞窝类后来发展的方向,仅为其演化的最初阶段而已。    大多数中生代爬行动物的颅骨两侧各有一个由眶后骨和鳞骨构成的骨质颞弓,在这个颞弓的上、下各有一个颞窝,此即双颞窝类颅骨。许多双颞窝类爬行动物都是比较高等的类群,彼此互有亲缘关系。高等双颞窝类的类群包括鼍、鳄、恐龙及翼龙,隶属于古蜥亚纲(Archosauria);较原始的双颞窝类归属于鳞蜥亚纲(Lepidosauria),包括蚓蜥、蜥蜴、蛇及喙头蜥等,是当今最繁盛的爬行动物,也是本亚纲现存的代表。    古蜥亚纲中首先要提到的是始鳄目(Eosuchiformes)。在早期二叠纪的地层里,迄今还没有出土过双颞窝类的爬行动物化石。上二叠纪与三叠纪,首先出现的是小型的杨氏鳄(Youngina),该鳄具有原始的后颅结构及纤弱的四肢,形略如蜥。杨氏鳄不同于古蜥亚纲的其他种类,其腭部构造如一般爬行动物,腭骨有齿;翼骨在脑颅部有活动关节;颚齿增生。颅骨后背部仍有小块的上颞骨、后顶骨及板骨;具顶眼;眶前有纤吻而无窗孔;颊部后缘凹陷,呈爬行纲耳凹的初型。杨氏鳄所具有的两个颞窝是分别位于颊部低侧的侧颞窝和颅顶的上颞窝,这是极原始的双颞窝类,属始鳄目。密勒小鳄(Millerettids)可能源出于杯蜥亚纲,其头颅近似早期二叠纪的大鼻蜥亚目:颚骨缩短,颚关节前移到枕部前方,鳞骨及其下面的方骨在颊部后侧内向凹陷,为爬行纲耳凹的始型;头侧完整无窝。始鳄目中的密勒始鳄(Millerosaurus)在轭骨及鳞骨之间有一很发达的颞窝。由于它具有短颚和爬行纲耳凹的始型,并在颅骨上出现了一个侧颞窝,故而被认为是双颞窝类杨氏鳄之祖先。    原始的始鳄目动物很可能是以后演化成为更高等的古蜥类的先祖,而且更是鳞蜥亚纲的直接演进祖先。蜥蜴类与原始双颞窝类爬行动物有很多异别,最显著的就是颞部的构造。蜥蜴类的上颞窝下方有一外翼骨(ectoperygoid=横骨transversum),骨下颊部敞开,其背侧有自由活动的方骨。蜥蜴类的颊部失去了下颞弓,如早期三叠纪所见的原蜥蜴属(Prolacerta):头颅似杨氏鳄而下颞弓不全。    蜥蜴的化石在晚期白垩纪始有发现,近年来在中期和晚期三叠纪地层中也有化石出土,可能由中生代鳞蜥亚纲辐射所衍化,从类似杨氏鳄的祖先演化而来,其下颞弓已有萎缩的趋势。在真正的蜥蜴与其祖系始鳄目之间还有一系列中间动物。这些动物的分类主要以方骨的特点作为依据。真正蜥蜴类的方骨与鳞骨之间存在着活动关节,具有下颚伸张潜力,这个机能就是通过消失下颞弓而付诸实现的。再加以鳞骨的萎缩,使方骨能够更往下沉。根据原蜥蜴下颞弓的萎缩及颅后背面骨片的减少情况,可将原蜥蜴视作为高等始鳄类而不看成是真正的蜥蜴。    喙头蜥类初见于三叠纪,现有的代表动物是残存于新西兰海岸几个小岛上的楔齿蜥(Sphenodon),形如小型蜥蜴,具有某些原始特征:腭部构造如始鳄目动物;顶眼极为发达;方骨无活动性;椎体双凹型,肋骨只有一个头端接附于椎骨;雄性不具交配器等。近似始鳄目,双颞窝及上、下颞弓均保留完整;上颚吻端突出似乌喙,喙头蜥即由此而得名;颚齿与颚侧愈合,顶生而非槽生。楔齿蜥这一类群可能源出于始鳄目之杨氏鳄,然其演化史迹难于寻觅,下白垩纪后又不复再见化石遗迹,推测它们可能于三叠纪时就已经局限分布在目前的新西兰区域了。    有鳞总目包括蜥蜴目和蛇目,是现代爬行动物中最繁盛的类群,估计有6200种左右,主要分布于热带区域。蜥蜴只有一个上颞窝,位于眶后骨与鳞骨合成的上颞弓之上;原有的下颞窝因方轭骨消失而不能构成下颞弓,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拉迪瓦伊插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