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假如鲁迅还活着活着会怎样”这一问题的角力

当前位置: &
57年毛泽东说过如鲁迅活着要么坐牢要么沉默?
13:38:29 & &
文革时期以为题材的宣传画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12期,原标题为“言有易,言无难:再谈‘毛罗对话’”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一时沸沸扬扬的“毛罗对话”——1957年7月,罗稷南在上海询问毛泽东:“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毛答:“鲁迅么,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有了黄宗英的“亲聆”之后(《炎黄春秋》2002年第12期,可贵的是还配有一张现场照片),从一个史家的角度看,已经可以“定案”了。但若从史学的角度看,则还有些话可说。首先,是黄宗英先生所谓“孤证”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便只有“孤证”,她当不当说?说了又管不管用?当初黄先生的律师史保嘉说起这事,我即表示,“孤证”,在黄先生的立场,倒无须考虑;一件事讲得有没有道理,当由史家去评定,是属于史家的问题。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好比当庭对质,原告的举证是否有理当由法庭评定,他只管讲他的理由就是了,别的则不必管。我还想转告黄先生的是,过去人们重视,甚至是单一地依赖文字史料,现在“口述历史”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治当代史,并不能只靠文字史料(直到现在,经某书“广泛查询”而不收录的事情还是常见的),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社会史,都不能不依靠口说的史料,哪怕仅是一个“小人物”,讲的只是“乡里琐谈”。这是史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新的潮流。其次,还得从《百年潮》2002年第9期那篇反驳文章说起。该文通过大量“考据”,斩钉截铁地认为“毛罗对话”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原因倒不是毛有无机会来上海(这是对话的地点),也不是他在1957年曾否来过(这是对话的时间);而是罗稷南这样一个“小人物”,他哪里“够胆”向毛讲这些话(所谓并非“锋芒毕露”之人)?又有什么资格这样讲话(“同毛泽东有多熟悉”)?一句话,“以(罗)这样的性格,又看不出他同毛泽东有多深的交往,很难想象他在7月7日晚上那次座谈的大庭广众之下能当面向毛泽东提出‘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话题来”。事后看来,所有这些推论,哪有一句能站得住?在我(一个历史学者)看来,这件事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连带着一个史学上的道理,即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证明它“有”,则易;证明它“没有”,却很难。使我想到这一问题的,是多年前(大约1994年)俄国著名的中国通、外交家和史学家齐赫文斯基来华,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在阅读了已经解秘的档案材料之后,可以断定,苏共当初并未反对过中共渡江“解放全中国”。这是不是太“轻巧”了?轮到大家提问,我便提了几点,算是“矫情”一番——毛与若干中共领导人为何在这个问题上要公然“骗人”(“好长脸”么)?翻译师哲没听说过,是否即可表示苏联人没有说过(当时五大书记中至少刘少奇、任弼时二人俄文都有相当功底)?更关键的问题却在于:档案里没有的,事实上就一定没有吗?其实,这并不是我“发明”的道理,而是有一句老话,就叫做:“言‘有’易,言‘无’难”。说来话长,1927年王力(语言学家)在清华做研究生论文时,他的指导教师赵元任即为他批了这几个字。据说,这成为王先生的座右铭,一辈子受用不尽。(吴辛丑《“言有易,言无难”》,《读书》1998年第12期)这个论点,正点出了前述《百年潮》文章的“不讲理”处。该文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它引述了毛泽东一段话(讲述时间“待考”,但已收录于《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又不敢写……他也会不写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以我浅薄的经验来看,这段话没准倒可以证明毛确实谈过“要是鲁迅活着会怎样”这一问题。它与本文开头所引那段对话的区别,也没有那么大——如果再考虑到这种文本在发表前还要经过多少道修饰、修改的话。毛为什么要在那36个文人、知识分子面前讲这番话?这或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可能还是与他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朋友”有关,所以他才“率性任情”地讲了;换了另一个场合(如在党的会议上),则不大可能(大约也不会有类似的提问)。毛是哪一种人物,我们不好随便定义,但他决不是“寻章摘句”的“腐儒”,也不是什么“文秘”。我想对这样一些基本的判断,我们都不该会错了意。最后我想说的是,黄先生所说,恐怕并非“孤证”。《书摘》(2002年第12期)有一篇罗稷南侄子陈煌的文章即曾谈及此事。所以周大公子海婴知晓此事,其来路自不止一处——读者一查,便知分晓。刚刚又读到一段文字,据说,1936年初鲁迅曾对共产党人冯雪峰说:“你们来时,我要逃亡,因为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周正章《1936,鲁迅为何坚拒赴苏》,《同舟共进》2010年第6期)但它若只是一个“孤证”呢?我想只好引用如下的话,以示吾道之“不孤”:有人铁口断言孤证没有说服力,但我相信在某些情况下,孤证是假象世界里唯一的真实。(刘洪波《解传广先生笔下的伊拉克》,《南方周末》日)在我看来,这种问题不知还会碰到多少次,是为此文,以就正于方家。
(责任编辑:李东舰 CN031)
陕西女老板穿着汉服卖包子,生意兴隆一夜成&网红&
尴尬!整容院员工以身作则去整鼻 结果鼻孔没了
美两架B-52战略轰炸机&飞近&广东沿海? 岛内兴奋
吃火锅竟吃出干电池 “煮”了半小时外皮已脱落(图)
情侣闹分手割掉“爱情文身” 女子一刀下去要了男友命
公司女厕多了三样奇怪物件 知道真相的女员工崩溃了
男孩公交上踢到男子 遭其过肩摔后头部还被踩三脚
女子因拿工资补贴娘家 遭丈夫拳打脚踢住院16天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2d8c710dbe43e3-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朱正)[楼主]&作者:
&发表时间: 15:31
&&&&&&&&点击:294次
“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
&&&&&&&&&&&&&&&&&&&&&&&&&&&&&&&&&&&&&&&&&
370-3711971
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现在的杂文怎样写,还没有经验,我看把鲁迅搬出来,大家向他学习,好好研究一下。(第263页)
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小说恐怕写不动了,大概是文联主席(第253~254页)。
7261973737
1957681957
19371019 19401
194910191950 230
我这里说的还不确切,事实上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在“四人帮”形成之前,就已经是这样做的了。这里随手举两个例吧。
为了配合对苏联“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就把《我们不再受骗了》一文选到中学语文课本里去了。鲁迅这篇文章内容上的问题,我已经发表文章分析过了,这里不再重复。就说文字技巧,在他的作品里,这一篇也决不是上乘之作,实在够不上作语文课的范文。直到后来中苏交恶,才把这一篇抽了下来。
在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那一场政治运动中,《文艺报》就从《且介亭杂文末编》的“附集”里找出一篇短短五百字的《难答的问题》,重新发表。让鲁迅来配合对《武训传》的批判。其实这一篇的主旨是批评当时儿童读物的作者的。
到了文化大革命中间,就更是变本加厉了。某日的《人民日报》上,以整版篇幅全文刊印了《论“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一文,文前加有一条长长的按语,说是要用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来打击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云云。日鲁迅逝世三十周年,《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都发表了纪念社论。《红旗》杂志社论的题目是《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其中说:
鲁迅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于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崇敬和热爱。……他始终坚定地跟着毛主席走,勇敢地捍卫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真正的革命者,都要像鲁迅那样,坚决跟毛主席走,走到底,按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
这说的还不算特别离奇,更离奇的是《人民日报》的那篇题为《学习鲁迅的硬骨头精神》的社论,它一字不差地是这样说的:
我们学习鲁迅,就要像他那样,在斗争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灵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迎着斗争的暴风雨奋勇前进!
请注意这一段引文的标点符号。其中没有一个句号,一直是逗号到底。如果这里有谁向这篇社论的执笔者或审稿者提出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根据这篇白纸黑字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社论,答案是现成的:他会戴上“红卫兵”的红袖箍,积极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果社论作者说这里用的标点符号有误,那么好吧,就把能改用句号的地方都改用句号。改了之后,鲁迅依然可以被评为“学毛著的标兵”。而且他还不是一般地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哩,他是遵照林副主席所倡导的“活学活用”的方法来学习的!
如果这篇社论不写“像他那样”这四个字,虽然意思也荒谬,但文章还是通顺的。可是不成,一定要写上这四个字才过瘾,这也就把对鲁迅的歪曲达到了顶峰。
是的,就是歪曲。那时,还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歪曲鲁迅的机构,代号叫做“石一歌”(由十一个追随四人帮的秀才组成的“写作班子”,取谐音叫做“石一歌”。)他们写的鲁迅“故事”,这里可以举一个小例:日鲁迅迁居大陆新村,不愿让太多的书籍占去起居的空间,就另外在狄思威路租了一间房子,存放不常用的书籍。石一歌著的《鲁迅的故事》却说这是鲁迅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的“秘密读书室”。事实上,鲁迅只来这里取书、找书,并不在这里读书的。
那些年里,我们看见了对鲁迅的极高的“尊崇”,也看见了对鲁迅的极大的歪曲。可以说,“尊崇”的程度和歪曲的程度成正比。这种情况正好印证了鲁迅自己在《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里说的一段话:
豫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眼前。
总而言之,第一要难于质证。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要怎样慨叹。
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成傀儡了。
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
鲁迅见事之明真是不易企及的,他看得多透,说得多透啊。他写这一篇的时候,是不是想到过:孔丘、释迦、耶稣基督的这种命运,也将是他自己的命运呢?他死了,无从质证了,任别人画他什么油画像,起草贺电呀,在密室里刻苦攻读马列呀,他总不做声,这样当然可以相安无事,稳坐在第一等圣人的宝座上,接受馨香供奉。“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呢?鲁迅自己在这里提供了答案:“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要是泉下有知,鲁迅听到了毛泽东回答罗稷南的话,是一点也不会觉得诧异的。
鲁迅生前,恐怕已经有这样的预感了。陈琼芝在这一篇文章里讲过这样一件事——
我曾经听李霁野同志谈过这样一件事:一九三六年他从英国回来,到上海看望鲁迅。鲁迅和他谈及冯雪峰,说他听冯雪峰介绍革命形势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你们来了,还不先杀掉我!”冯连连摆手,认真地说:“那不会,那决不会的!”鲁迅原意是告诉李霁野,冯雪峰这人是如何老实。但这玩笑中是不是也包含了他对危害革命的大的错误的隐忧呢?
陈琼芝的这篇文章,收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鲁迅研究百题》上(第562页)。这书出版后曾寄赠李霁野,他没有表示异议,可以认为这一转述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xjshyw/msgview-.html[]
[楼主] &[2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5:35&[][][]
昨天是冯雪峰诞辰100周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有个纪念活动,老夫子有个讲座。我便上门去索稿,推荐给大家。&[3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5:47&[][][]
回复:那么硬的骨头,早被打折了。也许也做了御用文人呢,不好说不好说……&[4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5:56&[][][]
回复: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肯定早就不是鲁迅了!&[5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6:18&[][][]
回复:多谢宿夜兄!&※※※※※※ 根深不怕风摇动 树正何愁月影斜
&&简捷回复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 )版权所有&&&鲁迅活着会怎么样? - 打喷嚏的日志,人人网,打喷嚏的公共主页
共17500篇&&
鲁迅活着会怎么样?
1957年3月以后,毛泽东以鲁迅为榜样号召人民响应他的&大鸣大放&的号召,对共产党提批评意见,但不久以后,把许多提了批评意见的人定为右派。大鸣大放说是&引蛇出洞&,不少人惊呼&上当&,有无法抹去蒙受欺骗而遭暗算的感觉。毛泽东称是&阳谋&。 在运动中,有两人属于例外,值得让人关注。一位是吾乡贤刘子衡(滕州人,平民出身的学者,&析证诸事&,衡量百家,在国共两党中有不少要人与他有过密切交往,曾受周恩来之托,以私人身份敦促李宗仁代总统与中共和谈),告诫同乡弟子张知寒在运动中不提意见,不写大字报。张知寒(山东大学教授、墨子学专家)后来在文章中写道:&在1958年&反右&中,我虽一言未发,一张大字报也没写,但仍被人诬陷了&历史反革命&。&后定右派。
另一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罗稷南(1933年在瑞金初识毛泽东,《马克思传》译者,毛泽东曾对他译这部传记表示感谢)。日,有机会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在对知识分子进行全面围攻、专政的氛围里,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提出了人人想知却又不敢设想疑问的问题&&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么样?毛泽东对此十分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毛泽东坦言无忌与他的领袖身份、统治思想相一致,态度是真诚的。但有人对它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曾引发一场争论。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版)书中首次披露&罗毛对话&,写道:&由于这段话属于&孤证&,又事关重大,我撰写之后又抽掉。幸而今年(2001年)7月拜访王元化先生,王先生告诉我应当可以披露,此事的公开不至于对两位伟人产生什么影响,况且王元化先生告诉我:他也听说过这件事情。& 周海婴得知&罗毛对话&是在1996年由贺圣谟同他谈到的。周海婴出书后,贺圣谟在2001年12月对上海《新民周刊》澄清了他向周海婴讲到的一些事实。2001年冬天,罗稷南的侄儿陈写信给周海婴,说明贺圣谟提供的情况不...
阅读(211)|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有的人活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