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战时期中一战时各国士兵的装备普遍没有装备钢盔

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普遍没有装备钢盔?-真格学网-IT技术综合网站
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普遍没有装备钢盔?
来源: &责任编辑:小易 &
相信很多人在看抗战片或是抗战电影的时候都会发现,面对装备精良甚至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士兵,而我们的士兵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没有的穿更别说人人都头戴钢盔了。就算是在武器装备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仍然战胜了日寇侵略者,在这里向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抗日士兵致敬。
其实并非没有装备过钢盔,但由于战时钢盔是进口的,数量有限,经过八年抗战,越打越少,而且并不是所有中国军队都配备钢盔作战,也只有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装备到较多的钢盔,下面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要配备过的几款钢盔吧:
法式“亚德里安”钢盔
曾经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虽然战力在历史上起伏不定,但是在军事装备的研究上似乎从来都是世界领先水平的。
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军用制式头盔它由法国生产的 “亚德里安头盔”,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的武装力量配发有相当数量的法军“亚德里安头盔”,其原因在于我国云南地区与越南接壤,而越南当时是属于法属殖民地,因此越南的法军及越南当地部队配发法军头盔,由于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比较容易得到法军“亚德里安头盔”。这款头盔一直被滇军使用到解放战争结束。
这种钢盔是英国陆军的标志,不仅因为陆军广泛装备,而且还正是由于特殊的造型,英国军队在一战与二战使用的“飞碟盔”十分著名,一战时期的“飞碟盔”型号为MK1钢盔,二战时期的型号为MK2钢盔,可以说MK2为MK1的升级版本,但是变化不大,至于M1917钢盔,其实就是“飞碟盔”美国版本,直到美国生产M1钢盔之前,美国军队也一直在生产及使用“飞碟盔”。当时的中国军队,从不同的渠道购买到英产或美产的“飞碟盔”配发军队,还有一部分“飞碟盔”为国内“土造”,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29军的士兵佩戴的就是MK/M1917钢盔。
相信大家对这款钢盔并不陌生,因为各种影视剧作品里都能看见这款钢盔的身影,但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军队都装备了这款德式钢盔,也仅仅只有国军中央军的几个精锐德械师才有所装备的。
1935年,德国的M1935钢盔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使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19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917钢盔很像,但是M35比M19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M年开始生产,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他们并没有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1935,直到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1935钢盔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府和德国曾有过一段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因此,M1935钢盔便在中国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都有解放军官兵使用M1935钢盔的具体案例。
返回学网,查看更多
本文由提供
本文相关: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普遍没有装备钢盔?
原标题: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普遍没有装备钢盔?相信很多人在看抗战片或是抗战电影的时候都会发现,面对装备精良甚至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士兵,而我们的士兵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没有的穿更别说人人都头戴钢盔了。就算是在武器装备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仍然战胜了日寇侵略者,在这里向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抗日士兵致敬。其实并非没有装备过钢盔,但由于战时钢盔是进口的,数量有限,经过八年抗战,越打越少,而且并不是所有中国军队都配备钢盔作战,也只有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装备到较多的钢盔,下面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要配备过的几款钢盔吧:法式“亚德里安”钢盔曾经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虽然战力在历史上起伏不定,但是在军事装备的研究上似乎从来都是世界领先水平的。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军用制式头盔它由法国生产的 “亚德里安头盔”,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的武装力量配发有相当数量的法军“亚德里安头盔”,其原因在于我国云南地区与越南接壤,而越南当时是属于法属殖民地,因此越南的法军及越南当地部队配发法军头盔,由于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比较容易得到法军“亚德里安头盔”。这款头盔一直被滇军使用到解放战争结束。这种钢盔是英国陆军的标志,不仅因为陆军广泛装备,而且还正是由于特殊的造型,英国军队在一战与二战使用的“飞碟盔”十分著名,一战时期的“飞碟盔”型号为MK1钢盔,二战时期的型号为MK2钢盔,可以说MK2为MK1的升级版本,但是变化不大,至于M1917钢盔,其实就是“飞碟盔”美国版本,直到美国生产M1钢盔之前,美国军队也一直在生产及使用“飞碟盔”。当时的中国军队,从不同的渠道购买到英产或美产的“飞碟盔”配发军队,还有一部分“飞碟盔”为国内“土造”,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29军的士兵佩戴的就是MK/M1917钢盔。相信大家对这款钢盔并不陌生,因为各种影视剧作品里都能看见这款钢盔的身影,但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军队都装备了这款德式钢盔,也仅仅只有国军中央军的几个精锐德械师才有所装备的。1935年,德国的M1935钢盔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使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19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917钢盔很像,但是M35比M19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M年开始生产,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他们并没有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1935,直到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1935钢盔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府和德国曾有过一段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因此,M1935钢盔便在中国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都有解放军官兵使用M1935钢盔的具体案例。
责任编辑:
最新跟贴0条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抗战时期中日单兵装具对比:草帽草鞋大刀片Vs钢盔战斗帽军刀_ME战士_传送门
抗战时期中日单兵装具对比:草帽草鞋大刀片Vs钢盔战斗帽军刀
如果要对比抗战时期中日双方军队的情况,很多人会从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来比较,而单兵装具则是比较冷门的方面,也恰恰是从这个方面更能体现中日两军差距的悬殊。1中国军队三大件:草帽草鞋和大刀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个人装具三大件分别是寒酸的草帽、草鞋和大刀片!单兵装具一般就是指士兵所携带的个人装备,现在的单兵装具品种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与抗战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了。那么在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单兵装具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先说中国军队,当时的中国军队虽然说名义上是统一的编制,实际上各个派系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别的且不说,就连最起码的军装颜色,各派系就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中央军的夏季军服主要以黄绿色为主,冬季则主要是蓝灰色棉军服。地方杂牌部队中北方部队大多是蓝灰色军服,南方的两广部队是土黄色,而云南的滇军则是蓝绿色。连个军服颜色都搞得这样杂乱,还谈什么其他的单兵装具。相比较来说,自然是中央军比较正规一些,好歹还有些政府军的气度。不过就拿当时的情况来看,就拿中国军队最高标准的中央军来说,单兵标准个人装具也就五大件,钢盔、子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中国军队装备最好的中央军也就五大件:钢盔 、水壶、干粮袋、子弹袋和防毒面具抗战初期中央军的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德械师了,德械师的钢盔自然就不用说了,著名的德制M35钢盔。由于是1935年定型所以叫M35,刚一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足有22万顶之多。于是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使用者。M35是德军在其一战时期的M17钢盔基础上改进而成,制造工艺有所改进,采用了基本上就是现代的“热压”技术。所以比M17更轻便,对弹片的防护功能也更强。而且M35采用了全新的内盔,使佩戴起来更加舒适。所以无论是外形、材质、功能还是舒适,都是相当不错,德国货硬是要得哩!到1936年中国总共进口了31.5万顶M35钢盔,几乎将M35在1936年前的产量包圆了。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中央军部队基本上都配发了M35。现在可以从当时很多的历史照片中看到头戴M35钢盔的中国士兵,就是一个明显例证。而佩戴M35钢盔也成为中央军部队的一大标志,日军看到戴M35钢盔的部队就知道是中国军队的主力了,马上就会打点起精神全力以赴。德式M35钢盔是中国精锐部队的标志子弹袋是帆布制成的长形袋,携带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最普遍的,一长条子弹带由肩上斜绕一圈到腰间再在腰上绕一圈,最后以布带打结系在腰间。这一种长子弹袋可以放20个弹包,每个弹包里装一个五发子弹的弹夹,总携弹量100发,这个标准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绝对是高配置了。看过电影《董存瑞》的朋友肯定会记得,八路军的子弹袋看上去满满的,其实真正只有三五发子弹,别的都是用小木杆冒充子弹忽悠人的。第二种是两条较短的子弹带,或在胸前交叉如“X”形,或从两肩挂下,如同倒“U”形。还有肩上挂一条,腰上缠一条的带法。德械师中配备毛瑟驳壳枪的士官和下级军官则是配有驳壳枪专用的皮质弹匣包,可以装12个20发弹匣的弹包,用皮带扣系在后腰,然后由“Y”形肩带呈三点式支撑起弹匣包。驳壳枪手在着装时,先背上手枪套,再背弹匣包,把手枪套固定在弹匣包之下,这样行军打仗时背在身上的驳壳枪就不会乱晃。除了子弹之外,每名士兵还携带两枚M24型手榴弹,放在一个帆布袋内,帆布手榴弹袋由细布条连接挂在脖子上,袋子则挂在胸前,再在背后用布条固定。从当年留下的照片看,手榴弹袋除了两联装的,还有五联装,甚至八联装的。手榴弹袋有挂在胸前的,也有斜背在腰间的。这名士兵戴着德式盔,手里就是 M24手榴弹水壶一部分是从德国采购,一部分是国内仿制。采用椭圆形木塞盖,肩背带。这和德军部队所采用的系在腰带上的金属盖水壶不同。干粮袋为方形,背带跨肩,也与德军系在腰带上的不同。防毒面具是德制1930式面具,后来也有少量国内仿制的,防毒面具通常装在帆布袋中,而不是像德军那样装在圆筒中。但是有些当年照片上,可以看到德械师士兵携带的防毒面具也有装在圆筒中,其实那是后期仿制法国的,区别是仿制的圆筒增强纹是横向的,而德军所用的却是直向增强纹。另外,中央军单兵装具还有皮质背包、军毯、雨布、铁制饭盒、水壶、干粮袋、刺刀、两组三联装的皮质枪盒。这套豪华装具主要参考日军和德军的单兵装具设计,不过只是在阅兵和有高级将领出席的野战训练中才有机会配给士兵,真正在战时却极少配发,只能算是一种充门面的花瓶摆设。遗憾的是德械式师没有配发二战时期德军最具标志性的个人装具“Y”形背带,缺少了德式单兵装具中最有点睛意味的那一抹亮色。此外,所有中国军队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杂牌,都有配备的一种装具就是草帽。由干稻草编制而成,晴天可以防晒,雨天可以防淋,草帽上通常还有所在部队的番号或代号。那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单兵装具。草帽才是最有中国军队特色的个人装具到了抗战后期,中国军队中装备最精良的自然要属在印度接受美国训练与装备的驻印军了。由于整训初期是由英国提供服装和单兵装具,所以驻印军的个人装具,就是英制1937型个人装具组,也就叫作P-37装具组,这一套装具组包括:帆布腰带、帆布吊背带、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子弹袋等,还可根据执行任务的性质再加配其他装具,如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1937型装具组是二战时期英军以及英联邦军队采用最多的单兵装具系列,所以驻印军的单兵装具一下就达到了当时国际的先进水准行列。1937型装具组采用的帆布腰带是卡其色棉帆布制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背面缝有垂直布肋与各型袋子后方的C型金属勾连接,而腰带上没有任何穿孔式挂点,正是最典型的英式风格,这种设计非常有利于稳固性。1937型装具组还非常强调装具模块化的理念,帆布吊背带就可以结合大、小背包的背带当作是系统吊背带,也可以不挂任何背包,作为单独的负载吊带来使用,或者只用单条背带来当侧背带,用于侧挂及肩挂来使用。在使用吊带时还可以把背带、帆布腰带、子弹袋都连结起来,在结合了所有装具后就成为整套装具组的系统负载吊带。驻印军配备的帆布子弹袋有好几种,一种是指北针/手枪通用型袋,帆布质地,方形,可携带指北针也可以放置手枪弹、步枪弹。第二种是步枪帆布子弹袋,双弹袋设计,也就是说一袋两包,通常每人都携带两组字弹袋。还有一种比较大型的BASIC弹袋,也叫MK-3型通用子弹袋。这款子弹袋,既可以装步枪弹,也可以装冲锋枪弹匣,还可以装布伦机枪的弹匣。由于布伦机枪射速较快,弹药消耗自然也就大,所以需要携带更多的弹匣,而单靠机枪手携带的弹匣肯定不够,于是MK-3型通用子弹袋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这点,让步兵也能为机枪兵携带弹药以备补充。子弹袋为直式长方体,卡其帆布质地,可以穿过帆布吊背带来进行固定,也可与背包背带上的铜勾、勾跨相互连接,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深受广大官兵喜爱,成为驻印军士兵使用最普遍的子弹袋,在很多历史照片上也都可以看到。早期驻印军全部采用英式军服和个人装具除了英式装具外,驻印军还配备了少量美式装具,不过美式装具多是单个的零散配件而很少有整套装具,配件主要有M-1936型帆布腰带、M-1923型腰带式子弹袋、卡宾弹匣袋、.45手枪侧挂皮套、M-3肩挂枪套、.45手枪弹匣袋、M-1942型刺刀组等。之所以只配备了少量的美式装具的原因是英式1937装具组设计精良,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很受中国士兵的喜爱,而且补给也相当充裕。所以美式装具也就仅仅配备给有特殊任务需要的士兵以及少数下级军官和士官而已。驻印军的钢盔早期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进入缅北作战后,由于战斗中的消耗,加上英制钢盔的防弹性与舒适性都不理想,所以后来美军就给驻印军陆续配发美军现役的M-1钢盔,最早换装M-1钢盔的是新编第三十八师,后来整个新编第一军也基本换装完毕。而新编第六军除了少数直属单位得到M-1钢盔外,大部分部队依然还是英制的MK-2型钢盔。驻印军当时用的M-1钢盔是Model-1943/44型,盔体比后来的改良型Model-1956型钢盔略高,卡其色棉织悬吊带固定在内盔,在悬吊带上再结合汗圈,并在内盔有铝质凸钉来连接内盔皮带,内盔皮带的作用是在戴上头盔后,不使钢盔前后晃动,不过很少有士兵这样使用,大多数把内盔皮带挂在钢盔的前帽沿。驻印军所用的M-1钢盔平时除素色面盔体外,也大量采用套在钢盔外面的伪装盔网,并在钢盔的左侧漆有青天白日记号以作识别。可以说驻印军的单兵装具已经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流水准,再加上美式装备和训练,确实是抗战后期中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在缅北地区取得了辉煌胜利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要明确一点,德械师也好,驻印军也好,其数量只占到当时全部中国军队的很少一部分,其单兵装具的水准比最高水准的普通中央军部队都要先进,根本不具有代表性。而更多的中国军队其单兵装具完全可以用惨淡两字来形容。由于国力贫弱,物资匮乏,防毒面具只配发给了中央军和一些如炮兵、防空兵、装甲兵这样的特殊兵种,地方杂牌部队几乎都没有装备防毒面具,遇到日军施放毒气就只能把毛巾搞搞湿捂住口鼻,如果是催泪性质的毒气还好些,要是窒息性毒气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而钢盔也不是所有部队都有,只有中央军和杂牌部队中少数主力才有配备,当时中国军队配备的主流钢盔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外形像个扁平状的锅子,也就是飞碟形状,所以也叫“飞碟盔”,这是英国沿用一战钢盔的外形,要知道一战主要是堑壕战,士兵基本上都是躲在战壕里,钢盔主要保护头部不被弹片杀伤,所以设计成锅子状。而到了抗战时期,这种形状的钢盔无论是抗弹性还是佩戴的舒适性,都已经明显落伍了。就这样的过气型号钢盔,都是中国军队中的好东西了。中国军队的官兵腰间都系皮带,士兵的是窄皮带,军官则是宽皮带,有的还配有斜背武装带。武装带最初是用来挂军官佩刀的,后来虽然佩刀被手枪所取代,但是武装带却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军官的识别标志。就这样简陋的武装带,都是军官炫耀的资本,由此也就在战场上成为日军狙击手的绝佳识别记号,因此在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军政部就明令禁止军官系武装带上战场。地方杂牌部队使用的干粮袋,也和中央军不同,是一头缝实一头开口的粗布袋,装上粮食(通常是生米或馒头干)后,把开口处用绳子系紧斜搭在肩上,或者是把棉被套在干粮袋外面,然后背在肩上。从这一点来看,就能知道当时中国军队的野战炊事供给相当落后,很难保证热食,那么体力和营养都肯定难以保证。中队军队的伙食非常粗劣,请注意士兵全都是穿的草鞋军靴就更不用提了,只有少数高级将领有马靴,普通军官能有双皮鞋就相当不错了,对一般小兵来说布鞋就是奢侈品了,所以当时中国军队尤其是南方部队的标配就是草鞋了。有张驻印军和来自国内的远征军在芒友会师的照片上,驻印军士兵钢盔军靴冲锋枪,外加全套单兵装具,而远征军士兵布小帽草鞋,步枪,帆布子弹带。两人的巨大反差,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驻印军和来自国内的远征军士兵个人装具相差悬殊而草鞋的最佳搭配就是绑腿了,这也是中国军队的一大传统。即便后来全副英美装备的驻印军也仍然坚持打绑腿。中国军队打绑腿很有特色,总是将绑腿缠到膝盖部位,而不是外国军队大多只缠绕到小腿三分之二的高度。打绑腿也很有讲究,有经验的老兵打出的绑腿既不会因太紧而影响血液循环,又不致因太松而走走就散开来。绑腿的作用是士兵在野外徒步行军时裤腿不会被地表植物所钩挂,而且特别是在长距离徒步行军时可以避免大量血液涌入脚部,造成脚部不适。综观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除了少数如德械师、驻印军这样的精锐部队外,即便是中央军也只有最基本的钢盔、子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的五大件,而地方杂牌部队,就这连五大件都配备不齐,几乎都没有防毒面具,能有钢盔和子弹带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部队就只有最最简陋的三大件:草帽、草鞋与大刀片!姑且不谈轻武器与火炮,仅仅是从单兵装具这个角度也就可以看出中国当时装备的落后与物资的匮乏,但是正是在这样情况下,中国军队依然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作战,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足以使我们后人由衷地敬佩!2日军三大件:钢盔战斗帽和军刀日本士兵的个人装具在二战时期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而且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传统,很多单兵装具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特别是钢盔、战斗帽和军刀更是成为当年日军的典型标志。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步走向军国主义,特别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两场胜利之后,军事方面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几乎整个国家机器都是在围绕着军事发展运转。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军单兵装具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对外扩张的国策指导下,一切以实战需要出发,整个单兵装具系列涵盖了一名士兵在战场上方方面面的需求,可以说非常全面。作战保障方面如弹药盒、地图包;生活保障方面如水壶、饭盒;被服方面如绑腿、护腿、雨披、军毯、帐篷布;实用工具方面如步兵锹、镰刀、手斧、军镐;防护保障方面如防毒面具、护目镜、防蚊头罩、蚊帐以及携行具的腰带、背包、挎包等等,可以说是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同时,又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其在发展单兵装具时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欧,而是在很多方面都保留着极其深刻的日本风格。第一件是钢盔,日语把钢盔叫做“铁帽”。192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自主研制钢盔,参考了国外的多款钢盔式样,最后充分考虑了亚洲人的头型,以及性能、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于1930年开始正式定型并装备,因为1930年是日本皇纪2590年,所以被命名为90式铁帽,即90式钢盔。90式钢盔采用碳素钢质地,有大小两种规格,盔口圆形,整体更接近钟型,前后左右对称,所以有着良好的被弹曲面,钢盔下缘稍宽形成一个略微突出的帽檐。在盔顶上部有4个小气孔用来通风。陆军的钢盔前部正中印有陆军的五角星徽记,海军的钢盔则在同样位置印有链条缠绕的铁锚标记。钢盔内部是皮制内层,钢盔与内层之间是麻布制作的内衬。90式的固定带与众不同,采用棉布质地,并且需要士兵自己打结固定,以保证头盔与头部紧密贴合,这一设计就是典型的日本风格,古代日本武士就是这样戴帽子的。日军的90式钢盔90式钢盔研制的目的是防炮弹破片,由于碳素钢质地的缘故,硬度较大而韧性不足,对于步枪子弹的直接射击防御效果很不理想。根据日军对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的调查,日军第9师团300个被击中的钢盔样本,被穿透的就有135个,高达45%。而抗战中中国军队使用的主力步枪,7.92毫米的中正式步枪子弹可以在1000米距离轻松穿透90式钢盔。基于这个严峻的现实情况,日本于1932年开始研制新一代钢盔,并于1938年定型,命名为98式铁帽,即98式钢盔。98式钢盔抵御步枪子弹的效果比90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加装了前铁之后可以有效抵御7.92毫米步枪子弹在300米距离的直接射击。这个防御性能比起同时期其他国家的钢盔已经毫不逊色了。尽管98式的性能大大优于90式,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很快爆发,日本贫弱的军工生产能力,加上战时生产的窘迫情况,98式钢盔的产量相当有限,根本无法全面替代性能较差的90式,所以在整个抗战期间,日军装备的钢盔仍然是以90式为主。90式除了抵御步枪子弹射击效果不佳的缺陷外,由于钢盔内衬太薄,在严寒季节,很容易出现脑袋和钢盔冻在一起的情况,强行摘取的话常常会连头皮都被一起扯下,成为日军中特有的“钢盔头”伤。
近年来有文章还介绍了90式钢盔的一则趣闻,在1939年与苏联进行的诺门坎之战中,日军士兵戴钢盔的因头部中弹而阵亡的比例居然大大高于不戴钢盔的。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是90式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很大的红色星星,成为苏军士兵瞄准射击的最佳目标,于是一枪爆头的情况大大高于不戴钢盔的。这个说法有些以讹传讹,因为日军90式钢盔前面正中确实有个五角星徽记,不过这个五角星不是红色而是黄色的。至于钢盔上的红色五角星成为醒目目标,则是1980年代同越南进行边境冲突时解放军的事情了,张冠李戴了。在抗战中,中国军队曾大量缴获过90式钢盔,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不论是国民党部队还是解放军部队都曾大量使用,甚至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由于缺乏制式钢盔还从仓库中临时取出90式钢盔配备给部队,对其评价相对来说都还比较高,毕竟是根据亚洲人的头型设计,佩戴时比英国的托尼钢盔、德国的M35或是美国的M-1钢盔都要舒服一些。而建国以后,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款制式头盔——GK80型钢盔,就是在90式钢盔的基础上研制而来。解放军第一种制式钢盔GK80式钢盔就是在日军90式钢盔基础上研制的第二件是战斗帽,可以说战斗帽就是当年“大日本皇军”的典型标志了。这种帽子没有骨架,也没有硬帽舌,采用棉布或毛呢质地,两边各有3个小通风孔,透气性很好。可以戴着进行日常勤务、外出、一般仪式以及训练演习,是日军最常见的一种军帽。分为士兵版和军官版。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已有少部分日军开始试戴这种战斗帽。1938年日军修改现有军服并定型命名为98式军服。而这种款式简洁的战斗帽也就成为98式军服中的制式军帽,也被叫作略帽。之后便开始在日军中得到广泛使用,不仅日本陆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官兵也陆续开始戴这种战斗帽,海军将其称为“舰内帽”。1940年起战斗帽成为日本的国民服,官员、教师,甚至全体国民都戴战斗帽。以至于在中国,那些投靠日军的汉奸也都以得到一顶战斗帽为荣。战斗帽是日军最典型的标志战斗帽最具特色的是帽子后面那三片晃来荡去的布片,这种布片叫作“军帽垂布”,简称“帽垂”,是日军随战斗帽配发的制式用品。帽垂的来源一说是仿效法国北非军团的军帽样式,还有一种说法是源自日本古代足轻——即普通步兵的阵笠,也就是作战时戴的斗笠上的遮阳帘或是叫护颈帘。正是由于这两个名字也使帽垂的作用有遮阳和保护颈部两种说法。其实帽垂主要作用是遮阳防晒以及防止蚊蝇叮咬。最早是在1899年给占领台湾的日军配发帽垂,用于遮阳防暑。此后便陆续开始在日军中推广,由于90式钢盔的内衬太薄,光着头直接戴不很舒服,而战斗帽又软又透气,于是很多士兵就先戴战斗帽再戴钢盔,这样帽垂又可以起到保护颈部皮肤不被钢盔后面尖锐边缘划伤的作用,一举两得。如此一来,钢盔后面飘着三片帽垂的形象,就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最熟悉的鬼子兵的标准像。战斗帽后面的帽垂被中国军民叫做屁帘而战斗帽战争前期与后期在材质、做工有着很大差别,比如前期战斗帽上的陆军黄色五角星徽记是黄铜的,而后期则是黄色布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军在战争中资源日渐枯竭的真实写照。第三件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装具就是军刀了。日本刀很早就享誉世界,与大马士革刀、马来克力士剑并称世界三大名刀。这里所说的日本军刀主要是指在1934年至1945年间,日军装备的制式指挥刀。特别说明一下,军刀和武士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绝不能混为一谈。日本军刀要追溯到1880年代,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向西方全面学习军事,于是连军官佩带的军刀也受到了影响,与传统的武士刀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武士刀按传统工序完全手工锻制,用玉钢集庖丁铁两种软硬不同材质搭配而成,用水淬火。军刀纯钢打制,采用近现代工业打出造型,刃口多数以人工置入油淬火而成。武士刀重心平稳,刀身具有较高的弹性,刀锋尖锐。军刀刀身笨重,刀锋易钝,缺乏弹性,容易出现刀身扭曲。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的大刀队在与日本军刀的对决中大展神威,在这一战的刺激下,日军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军刀,又恢复到传统日本式的军刀,以应对白刃战。1934年以传统太刀样式为原型的新式军刀定型,由于1934年是日本皇纪2594年,所以这种军刀被称为94式军刀。94式作为首批新式军刀,其做工和用料都相当精良,设计上更是沿袭了武士刀的风范,但由于1938年第二代军刀——98式的服役,而被迅速取代,所以很少出现在抗战的战场上。不过因为其设计精美,制作考究,成为日军中高级军官的珍爱之物,也是战后日本军刀收藏者最热衷的目标。日军第一批新式军刀94式军刀1935年起,士官也配发军刀,这就是臭名昭著的95式士官刀。这款军刀虽然不如将校军刀那样锻造精良、装饰华丽,但却是装备最前线的军曹、曹长,是最典型的实战型军刀,可以说是屠杀中国人最多的日本军刀。95式军刀的闭锁装置为桥式,位于刀柄上部。此外,刀刃上有血槽,从鎺本直到刃尖。全部为机械制造。这种大规模量产的军刀,虽然被日本人称之为“铁棒”,意思是毫无美感的机械产品,但刀身材质还是相当出色,各个细节处理也相当精细,特别是入鞘时闭锁装置顺滑严密,令人赞叹。从各方面来看都不失为一把构造简单,品质上乘的白刃战利器。95式士官刀是屠杀中国人民最多的日军军刀当然,很多日本军官都不用配发的制式军刀,而使用自己的家传武士刀,比如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百人斩”比赛的两名军官之一野田毅少尉就是用的家传武士刀。但由于在战争中日军用军刀砍头的场景太过残忍血腥,所以军刀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杀戮凶器。臭名昭著的百人斩比赛中的日军军官用的是家传武士刀除了这三件最具有日本风格的装具之外,日军众多的单兵装具中还有一些也很值得一提。比如30式陆军弹药盒,1897年定型以来几乎就没什么变化,由于1897年是明治三十年而称为30式。由两个在身前的前盒和一个在身后的后盒组成,最初采用马皮线缝,到战争后期由于资源衰竭,改用橡胶、帆布甚至硬纸板。使用时穿在腰带上,盒盖上有皮拌可以固定在弹药盒侧面的金属扣上,以避免盒盖意外打开丢失弹药。后盒还附带一个枪油壶。前盒每个可容纳30发子弹,后盒每个容纳60发子弹,共计可携带120发子弹。不过使用后盒的子弹必须得经过军官批准。日军子弹盒日军的饭盒也是一件品质相当高的装具,由4个部件组成,2个可以套在一起携带的饭盒,其中1个可以煮饭,另1个煮汤,还有2个容量是盒盖一倍的托盘。铝制,分军官和士兵的不同样式。有前支架用来固定在背包上,有提手(日军称为“钓手”)可以吊着饭盒便于加热。92式饭盒上还有“4食份”和“2食份”的水量线,以方便煮饭时测量放水量。饭盒在使用中有“各自炊事”、“组合炊事”、“中队炊事”等方法。“各自炊事”是各人用饭盒烧饭,用中盖做菜,也可以把米与菜一起同煮。“组合炊事”是二人以上进行组合,主食、副食、汤或茶分别料理,最佳的组合是6人一组,即6个饭盒同时使用,分别料理。日军的饭盒非常适合野外使用,还可以作为保留火种的容器,将烧过的木炭放进饭盒,需要点火时,拿出饭盒中的木炭用嘴对着引火的绳子或布条吹气,把木炭点燃,然后再放上干树枝和枝叶就可以了。这样既便于点火,又可以避免产生烟雾暴露目标。日军饭盒也是很有特色背包是背负单兵装具的基本携行具,日军的背包最早是用牛皮制作,后来改为帆布与皮带,1938年开始出现帆布与帆布带组合的背包。单兵的装具,如军毯、携行帐篷、饭盒、小圆锹等全部可以用背包上的帆布带予以捆扎固定。背包的携行总重为:背包自身1.470公斤,衬衣衬裤1套1.604公斤,袜子2双0.134公斤,工具1套0.87公斤,口粮2日分1.704公斤,雨衣1件0.912公斤,军毯1条2.5公斤,合计约8.411公斤。日军的单兵装具还是相当完备的比起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中国士兵考虑的还是有没有的最低层次问题,而日军追求的则是设计精巧,注重功能与实用,完全不是在一个层次上。这不仅是国力上的悬殊差异,更是体现出日本一心谋求向外扩张的整体国家战略,就从这些小小的单兵装具就可以折射出日本在军事领域上的处心积虑与战略思想上的勃勃野心。然而,日本毕竟只是一个弹丸小国,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更加难以维系庞大军队的持续补给,所以在这些装具的材质方面,战争后期开始明显下降,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自以为有着雄厚的军事力量,就不自量力地发动战争,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文章来源:深度军事(ID: shendujunshi )每日回复日期编号即可查看当日军工要闻(例:6月2日回复“0602”PS:早晨就能看啦),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可在历史消息中找到哦~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ME战士”(ID:MEsoldiers)了解更多军工资讯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ME战士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ME战士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士兵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