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祠堂对联面一家化妆店一个人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呢?

谁有有经验的开化妆品店的人啊,我想请教一下,应该怎么和客人交流,我刚开化妆品店,旁边对面啊都有化妆_百度知道
谁有有经验的开化妆品店的人啊,我想请教一下,应该怎么和客人交流,我刚开化妆品店,旁边对面啊都有化妆
谁有有经验的开化妆品店的人啊,我想请教一下,应该怎么和客人交流,我刚开化妆品店,旁边对面啊都有化妆品店,比我们大,我想知道怎么样才能也吸引客户,
我有更好的答案
虽然我没开过店,但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给你点意见吧,首先你可以在门口贴点购买送礼品,或者其他优惠信息,这样别人才会 进去看,服务态度要很好看,给顾客推荐适合她用的
嗯嗯好的,就害怕的是人家店面大给比下去
用心做好服务,首先你得让你的店有吸引力,让顾客进店是第一步,这个很重要的。要不然你做的再好没人进去不是白搭?
采纳率:35%
搞些活动,然后门口放些便宜点的东西,比如五元一个的,用大的纸板在上面写上5元一个,要醒目,这样顾客就会愿意过来看,到了门口了,自然会进去转转
新店开张多做推广活动,比如免费送试用装,免费修眉等,提高客户进店量,了解我们店相比其它店的不同与优点,化妆品行业竞争非常的大特别是刚开业的新店这个时候一定得抓紧,做好第一批客人的服务质量抓住客户,所以员工的培训绝对少不了, 多做一些活动宣传!
嗯嗯好的三Q
拼质量 拼产品 办会员 免费试用
你做的是什么牌子的?
韩国太平洋,里面有雪花秀兰芝
嗯,不管你做的是什么牌子的。首先你要抓住客户的心里,看到她需要什么,推荐适合她的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开化妆品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期货综合交易的倡导者
字号:大 中 小
  本次出行,历时18天半,往返行程约6500公里,驻足观察过的地方清单如下。三分之一的目的为赶路,三分之一的目的为旅行,三分之一的目的为考察(社会考察,民俗、饮食、经济的田野调查)。
  择印象深刻的书写出来,以飨读者。为比较,也把元旦前后的一次出行,以及归家之后的一次出行的见闻写入其中。
  同一级别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二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郊区
武汉市蔡甸区,靠近绕城高速。
成都东站东广场,靠近东三环。
为何,武汉的工地永远那么多?
--------------------------------------------
宜昌市(V亭区)
  黄山市,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所在。原来的黄山地区,行政中心在歙县,歙县的县城在徽城镇,自古如此。在当地主要农耕区――新安江盆地中,歙县的徽城镇,接近几何中心,周边地势开阔;也是个码头,可以很快进入新安江。但黄山设市却设在了屯溪镇。屯溪地处峡谷,地势逼仄,城市扩张只能从北部突围,导致新旧两城隔山相望。重要的景点黄山、太平湖,离屯溪近90公里,机场、高铁,都距离遥远,但经济基础不支持未来能扩张到那么远。我翻开地图,宏观地看,屯溪的位置偏向浙皖赣交界处,是人口稀少的地方。而歙县徽城镇几乎位于周边地级中心市(杭州、宣城、池州、景德镇、衢州等)的等距离位置,符合城市分布的空间规律,具有最高的经济和交通辐射效率。
  总之,整个徽州地区的其他县的人,对屯溪的行政老大地位非常不服气,也不屑,也不满,当然也无奈、悲哀。当年发生这事的背景,我未考。但对于现代中国,权力对于任何地区的最终面貌的塑造都有决定性的力量,且力度远超几千年的传统时代。公路铁路的最终走向,可以决定地区兴衰,而这规划,是主观的。不像传统年代里,人口的聚集和道路的形成,只能依地势等自然禀赋客观决定。
  黄山强调它的历史地位的正统性,但这个在古老的徽州,不算什么。黎阳老街和屯溪老街是历史所在,当然,现在已经变成了仿古商业街。在全中国泛滥成灾的仿古商业街中,这不算什么。我在淡季时去,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真替这里的商家着急。
  当下,商业街都离不开餐饮这样的体验型消费吸引人流,购物已经不能吸引人气。但徽州菜其实不具备很强的号召力,可能也就《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过的毛豆腐,算是一绝。所以,街区整体的冷清,在如今大量的打历史牌的景点竞争下,是必然的。
  乐山市,可能是最保留传统川味的城市了。
  乐山这个地级市,给人的感觉却像是浙江的一个大集镇。当然,山城加江城的特性,让街区分散分布,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历史、地理上来说,乐山,靠近成都平原这个四川发展的中心地带,但现在的成都平原上的成都、绵阳、德阳,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城市,传统淡去。所以,剩下的未被明显工业化的,就是乐山了。乐山地区没有重要的矿产资源,古代是水路枢纽,但现代已经不是重要的交通中心,这应该是逃离工业化侵蚀的原因吧。当然,泸州我只到过外围,宜宾还没有进城,但这两个城市的酒文化印记过于突出。传统,最容易保存在寻常之中。所以,说乐山,是保留传统川味最好的城市,应该差不离。当然,乐山,建城的历史也早,这是保障。
  传统川味,首先在于城市形态,四川盆地毕竟绝大部分都是河谷丘陵的形态,重庆直辖后,地形上最优代表性的,乐山算一个。这决定了那种分散的、自给自足的、不慌不忙的城市风格。乐山老城的道路窄,窄到有些主干道居然也只能够交会车,大的也不会超过四个车道的宽度。但似乎车不多,所以堵车情况只是局部的。这种宽度的道路,对人很有亲和力,因为你觉得在马路两边来回是可以很随意的,街区的交互功能得以体现,如果道路宽到一定程度,就会感觉街对面犹如山对面。再加上,行道树长大后,可以把天空的大半遮蔽起来,这种感觉,就是小时候的感觉,以前的成都,小巷里面也有这种感觉,但现在应该很少了,2009年我去成都的时候,已经是大规模的拆旧建新。但2016年的乐山还有。乐山的行道树很多事榕树,有细细的气生根,应该是榕树的一种。
  对于“世界菜看中国,中国菜看四川”的川菜,或川味小吃,当然是所谓传统川味的最重要的部分。
  相比于大城市的名特菜或小吃,大批标准化、连锁化,导致味道也因此丢失了传统。那么,乐山,你还是能找到大量的夫妻店。比如翘脚牛肉,每家在前面加上自己的姓氏,比如“杨氏跷脚牛肉”,然后做面大旗挂在门外。我不知道这样的情景还能保留多久。这样的情愿在传统中国,是常态;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就很稀罕了。反正在长三角,这样的以口味取胜的夫妻店就算有,也是零星分布,对外地人来说很难找。而集中分布的,常被规划进了仿古商业街,就算不计较价格,做的人心态也不一样――是做给外地观光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味道有变化。但是在乐山,这样的夫妻店就是社区邻里店,乐山也不是旅游热点,到底外地人还是少,未工业化导致移民也少,所以这里的夫妻店,不论价格,还是口味,都是针对本地食客的,这就是我千里追寻的原生态in旅行――体验本地人的生活。这种夫妻店还有一个特点,因为人手少,价格低,所以它没法也不会去在形式上搞花样,做一些新奇的组合,而是,完全是拼食材本身或加工处理本身。长期精进的结果,就是一家店只做好一样或很少几样东西。网上提到,很多成都名小吃就源自乐山。
  城市小还有个好处,就是走走路就能把想去的地方逛遍。
  乐山老城是精华所在,乐山老城就是介于岷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地方,面朝大渡河。较场坝街、东大街、箱箱街、府街县街的环岛四周,就有很多我上面提到的夫妻店、熟食铺。跷脚牛肉、豆腐脑、甜皮鸭、花样繁多的包子、烧麦,都是这次我去吃到的,还有很多像钵钵鸡等,只能等下次了。而滨河路东段则有很多的吃鱼的饭店,晚上可以看临江夜景,就需要人多才好吃。这里的甜皮鸭,其实只是略有甜味,不同于苏南地区那种甜食,主要还是辣味,麻也不显著,我是很喜欢的,比什么周黑鸭、九九、精武之类喜欢多了,而且似乎也没有连锁化,绝对是传统风味。半只起卖,三分之二真空包装后带回家,被老婆无视到变味,真是可惜,也说明没加防腐剂。
  乐山的市人民医院应该算是乐山最高级的医院了。也在老城,依坡而建。跟宁波的比起来,医院不大,晚上急诊的人不多不少。第一次听到诸如“坐电梯到6楼,右转去住院楼4楼”之类的话,我以为我是耳朵出问题了还是脑子出问题了,就又问了一遍,人家好不耐烦得大声重复了一遍,好像错的当然是我。我心里暗想,要不先去看看再说。才发现原来,急诊所在楼的顶楼,是住院楼的地面,因为,这里是坡,而且很陡,我只是晚上天黑没发觉而已。对遍地山城的川民来说,确实见怪不怪了;对我这个平原思维的人来说,好不适应。
  至于乐山大佛,理论上就在大渡河和岷江交会处的对面,江面最开阔的地方,但因为雾霾,实际上在城市这边很难看到对面什么样子。因为种种原因,我也没去,我还是希望能和合适的人去这种地方。或者,我彻底绝望之后选择永远独行的时候。
  要想了解一个地域的原生态的面貌,就不能是那种出头的城市。比如,我想了解一个地域的地级中心市的原生态面貌,那么该选哪个地级市呢?对湖南来说,常德就是这么个所在,它和乐山相似,在省内各方面都不突出,但也不落后;不偏僻,但也不枢纽;不前沿,但也不边远,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非工矿业非港口非旅游热点非少数民族非交通枢纽的地级市,常德唯一能够长期倚赖延续至今的,就是农业,和其上的农业人口,它的外地移民和流动人口的比例很低。只有这样,才最容易保留传统的湘味。
  这个城市也已经利用过境的高速公路,组成了一个“口”字形的绕城高速圈,这么说是因为它的经济实力很难为自己专门建一个绕城高速。但真正的城区,却龟缩在这个圈最中央的靠近沅江的地方。其中,老城是在沅江北岸偏东,建设路以南的地方。
  桃花源路是城市西边的工业区所在,感觉空地很多,这是项目不足的表现。类似于我所见过的1998年的南京浦口。内陆所有的城市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工业园区,县有县的园区。它们从沿海发达地区取经,地方官主观上看着沿海城市赚钱也是羡慕嫉妒恨,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可信吗?这是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流毒,发展是靠长官的规划和选择,虽然也加上了一点点的因地制宜,但从来无视自发的市场选择和发展的自然规律,最终必定陷于“合成谬误”之中。
  向北过桥后右转向东,就是近郊,这时候看到的是一些有点年头的道路和工业建筑,感觉都是一些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当然还有大量的待售的高层住宅楼。为了给全国房地产经济提供一个理论依据,中央的笔杆子抛弃全球公认的“城市化”概念,而生造了一个词叫“城镇化”。即使后来又加了个定语,叫“新型城镇化”,却也不能改变挖坑造楼的老套模式。对于像常德这样不缺土地的城市,就是大片的空置楼,中国四线城市千城一面的风景。三四五线城市在2011年以后,承担了新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出路,结果除了快速消灭中国传统的集镇型小城与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外,还造出更多鬼城,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和原已过剩的产能在那三年里更加高不可攀。而我所感受到的这种人工催熟的城市,犹如另一个国家之存在。只是,与原生态时候的可爱有趣相比,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单调乏味。只有两方面可以打破无趣,就是同行的人和当地的吃。如今,大城市里的吃,已经越来越远离原生味道,哪怕它越来越精致。为了追寻这种味道,只能深入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当我回到自家城市的MALL,那铺天盖地的食肆的时候,食欲却消失殆尽。
  言归正传。
  过几个红路灯后,车确实一下子多了起来,沅江大堤的阻挡对于这样一个平原城市来说,基本封锁了在路上看江景的视线。进一步进入市中心,感觉商业味浓了起来,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城市味出来了。这让我想起了9月份在大连。那种被车流赶着的状态,到一条稍微僻静一点的街,赶紧上人行道,搜索美食密集的老城附近的住处。打了N个电话,对方少数是客满,但有房间也没有停车位,停车要自己找停车场,但是这里的停车费很贵(过夜要二三十元,住宿才70多呢),而且查处停车很严。这种感觉就和乐山完全不同了。乐山路比它窄,车比它少,路边停车管得不严,我还不知道那里停车费为何物。有人这么提醒我,我突然间就重视起来,湖南可是出过很多鱼肉人民的事迹的,比如践踏知情权的黄金大米事件,福利院收买被拐儿童和接收超生儿童然后出卖的事件,反正背后就是政府不择手段搞钱。回想在瑞安的时候,车随便停,停快车道都没人管你,可能也没人敢管。所以,作为天然一只大肉鸡的我,以后在这种穷地方就特别注意这类事情。所以,只能在更远的地方找住处,虽然也是市中心一代,但离老城有点距离了。这一带,感觉路很宽,车道众多,道路成规整的“井”字,宾馆自带停车场,房间也宽敞。安顿之后,我步行大约两公里,到老城美食最密集的高山街。
  常德也规划了专门的步行街,和很多中国城市的步行街类似,更多的服装和低档奢侈品类的店铺,我完全没有丝毫兴趣。只有美食,才是外地人驻足的意义所在。而且,我喜欢湘菜胜过喜欢川菜。
  高山街在步行街的东面,很短,两三百米,适合晚上。有新式的高大的商务楼,一些门面变成了酒店和饭店,但仍有一些路边店,数量不多,锅盔、臭豆腐、腾记九三鸭霸王等,比我预期的冷清,但据说抗战前的这里可是常德的繁华地――酒肆茶楼云集。估计,常德老城之所以没有看到老建筑的原因,主要是长沙会战时期日机的轰炸。锅盔,西南地区的一种大烧饼,特殊的处理,让炉子中的锅盔鼓得中空,但拿出来也不会完全瘪下去,外形如锅底或头盔,估计因此而得名。趁热吃还有点软弹,我最喜欢,冷了也薄脆。这是这条街上生意最好的食肆,我刚靠上柜台,后面就涌来好多人,然后就变成排队了。短短一条街,腾记九三鸭霸王至少有两家门店,但其中一家的女店长态度也太冷了,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国营商店营业员。同样是辣,但湖南是不同于别处的,也是我所喜欢的。按照我的经验,如果这里也不行,那只能去集贸市场门口找了,但那得清早。在高山街的北端或者是回旅馆的路上,具体印象中有点模糊,有一家熟食店卖得又和鸭脖王有所不同,酱板藕、各类酱豆制品、卤牛肉等卤肉,也买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尝尝。
  常德是湖南米粉的代表地。次日早晨,专门想找特色早点,找了几处,最后还是在老城所在的鸡鹅巷里找到一家,就是那种没什么招牌,看上去脏兮兮乱哄哄,但人又超多,桌子摆到门外的老店,这里米粉是最出名的,但别的主食品种也很多。我还点了个粑粑。但可能因为早上找吃的饿了太久,肚子越来越痛,到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是什么味道了。只知道米粉浇头是很辣的,让肚子的不适更加不适,所以吃完回到旅馆就只能坐马桶了,一直到中午,缓解一点才出门。大体上,论口感,湖南米粉和桂林米粉接近,特点在于浇头,广西米粉的辣是轻的。
  上饶市,地貌属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处,跨信江,它要算是省内的代表性地级市,有一点不符,就是上饶地处江西东大门,靠近浙江又是自古以来的交通枢纽,所以在很多方面受外地影响。在上饶过夜,纯粹是因为回家必经。但上饶地区自古占据江西的大概1/5面积,再怎么说,也能代表江西的1/5吧。
  上饶市的建成区,面积接近常德,加上也是平原为主临江而建,所以感觉上和常德很相似。但感觉上,上饶的人口更多、建筑工地更多、高楼更多、商业氛围更重,经济也应该在常德之上。目力所及,上饶城里人的生活方式更接近沿海发达地区。我看到好多一家三口出行的,还有小年轻的。在晚上同样的时间,上饶的小吃街人还不少呢。喜欢离开家走出来,喜欢在商业区消费,这有点都市的味道了。所以,上饶市是介于县城和都市之间的感觉。
  刚到上饶的时候,强烈感觉到旅馆的数量和密度比常德多多了,这是作为交通重镇的反映。也因此,在非旺季和不算最中心的地方,这里的旅馆住宿费用不高,去哪儿网上团购的60元左右的房间又大又好。虽然高档商业形态的数量和层次还远不能和沿海都市相比,但晚上喝酒吃烧烤的地方非常多。正规的吃饭的地方反而很少。这适合外地人碰头聚会或者打发时间。显然与这里的外地人以经商务工为主,游客很少的状况相匹配。
  感觉另一多就是上饶的楼盘多,楼盘广告多,而且大量的那种高容积率的楼盘,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压力,在上饶可见一斑。
  上饶不是以吃闻名的城市,甚至我也不知道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食。上饶的商业步行街继续往东,过一条大马路之后,就是小吃小商品步行街了,后者窄小,都是临时摊位,地上垃圾遮盖,垃圾桶里的垃圾也都满溢。这里的臭豆腐有两家,一家黄一家黑,味道各有特色,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湖南吃到的臭豆腐(而不是号称的湖南臭豆腐)。这里也有好几家卖瓦罐汤和粥的,我觉得这应该是来自福建的饮食吧,毕竟上饶也紧邻福建。那么唯一我觉得与众不同的,就是在这条小吃街侧面的更小而暗的街里面,有一个摊位,卖一种鸡翅膀里骨头替换成米饭然后再在火上烧烤而成的食物,可以想象鸡汁浸泡的米饭味道是很鲜香的,名字好像是叫“翅饭”吧。让我感触的是,这里卖臭豆腐和卖翅饭的,都是男女搭档的年轻人,特别是卖臭豆腐的,感觉就是刚工作的那种,男帅女靓。看到他们,我就觉得,并不是所有的80后90后都是怕吃苦、怕脏、怕累、非捷径不走、非办公室不坐的,而且很可能他们也都是兼职而已,这是一种顽强的勤劳,为了在这个压力巨大的国家过上正常的日子,帮助政府完成房地产去库存化的任务。而且,他们是携手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共同努力追求梦想。这份坚毅让我刮目相看,这份同心同德让我羡慕。他们的生意也确实很好,当然,价格也是新人类的价格,哈哈,还好啦。
  次日一早,没想到找个早餐店都那么困难,后来降低预期,有吃就行,路过一个包子铺,赶紧买了就走(害怕路边停车被查),这价格好像也接近沿海发达地区了。
  以上几个地级市,我感觉最好的是乐山,它不能说繁荣,但至少保留了传统,是值得多住几天的小城;而上饶,失却传统却继承了发达地区的一些缺点,比如高物价。可是,前者在中国已经稀少,而后者则成为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常态。
-------------------------------------------------
  沿河县横跨乌江下游,隔座山就是重庆。这个县城给人的感觉是潮湿、低调、显旧,乌江西侧的半座县城,地狭坡陡人多,但倒是有不少看起来很有特色的食肆,只是,因为实在不方便停车享用,其实也想着前面还会有更好的,也就作罢。到了乌江东侧的半座县城,人少车少,地平路宽,却再也找不到什么吃饭的地方。最后看到一家写着片片鱼,大喜。结果一问,老板娘看我一个人,说鱼太大,没法给一个人做。就算了,点了牛肉锅,结果感觉牛肉也太老了,一个人的锅也要100元。性价比极低,失望。
  但我真的很惊讶上游几百万人口的乌江,居然那么清,而且真的有种乌黑的感觉,还有江中的传统特色的木船,如果是春夏秋时节,山水色彩一定会更好。相比之下,新安江富春江,算什么?
  是重庆最偏远的县之一,位于渝、黔、湘、鄂四省区结合部的中心位置,也因此是古商道的枢纽。可能得益于山间盆地的地貌,而不是大河河谷,所以县城地势开阔,无论是道路还是建筑,相对于周边其他县城来说,这里大手笔,简直是奢侈。也许秀山县也确实有钱吧。花灯大道、体育公园等,给秀山赚足了面子。还有县级的开发区。总之,这里可不像是穷地方。
  渝东和渝东南的几座县城,差不多都以旅游城市自居。作为旅游城市,该有的特点或者说毛病,秀山当然不会少。比如,花灯大道往西转,过高铁道口后,在东风路上就有大的牌坊,两侧皆有仿古街。从县城的角度来说,这里是郊区也是新区,天色已黑,灯火亮起,唯独没有见到人流。当然,也许是因为现在是淡季吧。我就是这么觉得,所以在去哪儿网上找了店并打了电话,到了以后想按网上价结算,居然跟我说要加20元。又晚又恶,想想算了,安顿之后去仿古美食街找吃的。结果发现大半的店都没开门。终于碰到一家人还挺多的吃鱼的店,结果,弄个黄腊丁鱼锅,什么配料都不点,一个人100元。是又红又油,一个人慢慢吃,也吃完了。但第二天起来,肚子就有点拉,拉完三次,都中午了,这才算正常。真是亏大了。好在肚子不怎么痛,所以不影响旅行。早餐也是在武陵北路路口附近的一家早点店里吃的。人很多,因为我也没找到附近其他能吃早点的地方,而且也不是那种自有房,也是仿古的商业铺面。反正我是感觉挺怪的,在中国,即使相距数千公里,仿古的东西感觉都差不多一个味道。既不尊重历史(到底是仿民国还是清还是明还是宋?鬼知道)和当地特色(图案到底来自哪个地方?鬼知道),也没有设计感,感觉就是抄来抄去而已。所以在这种地方吃,我没法体验真正的秀山人民的生活。好在早点的口味我还是很满意的,就是不知道点了什么,只知道要不是拉肚子,还想多点点儿的。
  家里人不着急,所以我还是慢慢逛吧。吃完早饭。往西开到郊区,然后再往回兜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座廊桥,没想到秀山也有廊桥,再后来发现还不止一座,我不知道秀山县城边的河道叫什么溪,但上面的廊桥真的很多。可惜,都是一样的被整修过的,而且都是按照“修旧如新”的原则整修的。后来才知道,大武陵山区的廊桥,也就道县和秀山两县最多,但道县靠近黔东南,和那里的廊桥一脉相承,实际上,秀山廊桥应该说是大武陵山区的一绝。如果十年前来的话,也许还能看到整修以前的样子吧。最后,就是从老县城穿过。在近郊和老城,路边和溪畔,我也看到了大量被整修过的木楼民居,看样子也就一年来的光景。秀山确实做到了目力所及之处皆整修一新的地步。
  新县城在老县城的东南侧,都是连成一体的,但又更高的楼和更宽的马路,人多车也多,红绿灯前还要排队,披红挂绿有节日气息,元宵嘛。总之,这是大山之中一座看起来很新,也很有活力,但也很“贵”(对外地游客来说)的县城。搞不好也是大武陵山区最有钱(人均GDP)的县城吧。
  但是从自然风光角度来说,秀山县在大武陵山区是平庸的。这有利有弊,喀斯特地貌塑造优质的风景,却也留下贫瘠崎岖的土地,秀山县的喀斯特地貌比例不大。以至于要拿全国到处都有的油菜花做文章,呵呵。
----------------------------------------------------------
  习酒镇、二郎镇分别位于赤水河的东岸和西岸,隔河相望,有桥连通,真的才叫“一衣带水”呢。出的酒分别叫习酒和郎酒。行政上分别属于贵州遵义习水县和四川泸州古蔺县。两镇都是喀斯特地貌,平地奇少,所有建筑都是傍坡而建。交通上,习酒镇还更方便,离高速公路更近,而且S208省道贯穿全镇;二郎镇连省道都不通,去泸州若走高速还要借道习酒镇。这两个镇可以说是用一样的水土,做出了不一样的事情。我不能喝酒,对酒不置评。两家酒厂都是各自镇上最大的企业,厂房可以占满整面山坡,但是郎酒的广告到处都是,而且把广告打到了贵州道路沿线的墙上、山崖上,连习酒镇的墙也不放过。习酒的广告却少得可怜,连自家镇上都少见。二郎镇上显得更繁华,不但晚上灯光多,而且住宿、餐饮、娱乐设施都多,烧烤摊可以闹到很晚。可习酒镇呢?我一直想找个住的地方,居然一路没见到,一直找到天黑。最后还是被人家推荐到了二郎镇上。不是因为节日关门,而是真没见到。很多农家也装修一新搞得很豪华现代,可就是只经营饭店(这里的特色是羊肉)或网吧业务。难道是因为打击卖淫就强行把住宿给关停了?但为何这里网吧又这么多呢?不过一个镇而已嘛。反正我怎么求,人家都不愿收留我。
  两镇的如此不同,显然水土不是原因,人(文化、制度)才是原因,但具体的,我就无从调查了。
  当然,二郎镇也有个缺点,就是虽然房子很多,旅馆也很多(相对而言。其实我见到的也是一只手数的过来),却都很旧,我选的镇中心的旅馆,也很旧。大酒店倒是有,但我就不考虑了。
  这次来来回回找住宿,路不是一般的烂,都是大车压坏的样子,但现在只能看到施工的渣土车,我想,应该是早年国酒兴起的时候,络绎不绝的车队留下来的遗迹吧。当然,习酒镇的路更烂,也许是因为二郎镇的车都借道这边,也许是二郎镇翻新路面的时间更早(因为有钱)。
  沿着S208省道继续往东南开,很快出现了几十起交通事故的警示牌。通俗说,这段两河口-茅台的省道是死亡之路,傍山临水,就是修在陡坡上的,当然,也唯有此,才能见好风景。这段习水县和仁怀县交界之地,人烟稀少,脚下是赤水河,眼前是喀斯特峰丛,景色不比景区差。中间还有一处立了“国际洞穴探险和攀岩基地”的石碑。如果有大车交会的话,这路还真麻烦了。在蓉遵高速修通前,茅台酒都是从这条省道进川的。当然,现在,路面拓宽工程已经差不多了,最多一年就可竣工。
  穿过几个乡之后,还没进茅台镇呢,但已经感觉到不同。一路到处的酒厂,这是习酒镇和二郎镇所未见的。随着酒厂的密度增大,就进入茅台镇的镇中心了,仿古木楼加酒幌的景致出现了。这里的路边到处都是仿古建筑,要么是吃饭的,要么是卖酒的,色调风格和后来几天我见到过的仿古街都一个样。我感叹是不是都一个工程队施工的?在道路的右方,赤水河对岸,就是大片的厂房,正牌的茅台酒厂应该只有一家,我就不清楚哪些厂房是正牌的。显然,这证实了我在媒体上看到听到的,就是茅台搞整合,让当地的酒厂贴牌生产,有钱大家赚。一举多得,解决了当地各酒厂对茅台的品牌之争(茅台是商标还是原产地名称?),解决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当地就业的需求,解决了茅台酒厂自己的产能瓶颈,但是据说这两年茅台酒也面临库存问题,所以压缩产能必然首先从这些非嫡系酒厂开始。但再怎么说,作为有“一技之长”的一个镇,它的发展水平远远跑赢内地普通的乡镇,已经达到县城的水平了。
  说到吃,这里最多的还是鱼。真是审美疲劳啊,别以为内陆山区,又没有大的湖泊,也没法挖大片的鱼塘,这里的人很难吃到鱼。恰恰相反,这里的鱼不要太多哦。因为到处的电站水库呀。那些建在别处的大型水库里的鱼,当地峡谷居民人数有限,根本消化不了,可能也没有吃鱼这习惯,所以就运到其他地方,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西南地区,到处都能吃到鱼。作为喜欢鱼的外地游客,根本不用担心。但是我没有停下来吃。吃,是一个人旅行最大的烦恼,当吃成为重要的旅行目的的时候,我好想找个口味相投的人一起拼吃呀。
  官舟镇位于沿河县城以西,在山坡高地之上。
  德思高速是新高速,加上这里经济也不繁荣,所以路超空。随着周围喀斯特峰丛逐渐变成黑影,而且四周也没什么村庄。我感觉自己像张开翅膀在夜空中飞翔,四周被黑暗包围,但困倦的我也担心一不小心飞出高速公路一命呜呼。
  “要想富,先修路”,在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强度低的地方,当然也是穷地方,好像修了路,就能脱离贫穷,国家和地方拼命投入,结果,修出了很多没几辆车跑的路。这类地区往往自然条件恶劣,修路成本数倍于东部平原地区。但因为计划经济的方式,东部地区和西部山区的修路的标准是近似的,都是两车道加一个辅道或硬路肩。修路的密度也是近似的,现在都接近达到县县通的地步,只是因为西部县面积大,东部县面积小,所以空间上是东部路网更密,但从政区上来说,都是县县通的程度(高速路网还没完全完成,等完成之后,全国(除西藏新疆青海川西外)几乎县县通高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西部地方上欠了巨量的债务,贵州、云南、甘肃等省都是债务危险省份,同时,大量吃不饱的高速公路。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大量的车挤一条两车道的高速,出入口动辄排队,路上也常踩刹车,车速远低于限速值。
  言归正传,反正不急着赶路,本着不开夜路的原则,所以就赶紧先下高速了,这个地方就是官舟。
  官舟基本就是一条街,感觉路面也够烂,而且外围还能见到渣土车。但走到后来发现街很长,当时我走一小段看到旅店还凑合就赶紧停了,40元一晚,和农家住一个楼,一楼是开店的。设施很新,床很新;房间很大,床很大;淋浴器也没坏,热水也不是假的,还配了电热壶。可把我乐坏了。那是相当满意,最高性价比了。然后步行往前很远才找到一家吃的店,点了碗粉。这种夫妻店的味道总是那么地道。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这镇上最多的店是卖家私的,不但多,而且大、新。相反,卖吃的店,就比较小、旧了。旅店也不多。这是农村新现象吗?虽然后来路过的几个镇上也普遍常见家私店,但还是以官舟为最。这是当地住房升级的明证,说明这里还是相对富裕的。次日,也证明了这点,发现昨晚只是这个镇大概1/3的一段,后面还长着呢,而且,车也很多,镇中心一阵好堵,车里面也有很多运货的大车。看来,官舟是个相对繁荣之地哦。
  到大畈镇时的情形和到官舟镇时差不多。大畈镇位于通山县城以东。通山县是咸宁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幕阜山区中心偏北,接壤江西。但大畈镇在通山县还算不错。西边有隐水洞地质公园,东边有咸宁核电,国家还专门投资了核电大道,解决了交通问题。大畈核电站号称内陆首核,但是因为日本311地震之后,国家限核,所以大畈核电站停工至今。N多的投资打了水漂。在雁伏地,大量的平整土地闲置多年,这里原要作为电站宿舍区,所以管制不严,外人还能看,再往前,就不让进了。这门卫守这座空电站多年,什么心情?镇上的人,心情应该也很复杂。当年动工开建时,几千人的吃住,材料机械的运输,给这个贫困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和工作机会,但是转眼就没了。在停工期间,只有少量工人留守。好在,至少当地人也在工地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如今,国家核电政策变化,传大畈核电站也要重新开工,所以老板跟我说起这个事情,也很兴奋,就有几个工人住我隔壁,春节之后,应该还会增加。至于核电站会不会爆炸,穷人是没心思去矫情的,既然国家说安全,那就安全。我如果同意,我会是另外的原因:我有心思自己去找资料评估,我会疑虑国家会不会撒谎(在资料上和在承诺上)。
  我住的地方,好像是镇上唯一的旅店。一块大牌子立在面前,具体内容忘了,大意是说购物、吃饭、住宿,找某某,一串手机号码。这是一个很大的房子,一楼连屋里带外面的棚子,搭了好大一片,都是卖东西的,吃穿住用,什么都卖。赶上一个小超市,一大家子的人在里面,还有两个是小孩。走进去是厨房。晚上大人们也住在一楼,因为要看店防盗。二楼有吃饭的厅,洗澡的淋浴房,好像还有几间客房。三楼的厅都用来堆货和晾衣服了,其他房间都是客房。卫生间是公用的,淋浴暂时坏了。按人头算,30元/人/夜。但吃的东西挺贵的。因为上午在常德的时候肚子有点不适,不敢放肆,就点了两个当地特色的可以当主食的素菜。其中一个类似于魔芋豆腐,但是透明,感觉什么地方也吃过,名字忘了。还有一个是大杂烩,类似于泡馍,但泡的是掰碎的油炸麻花,名字又忘了。另外,油茶是这里的特产,这里有以油茶籽油和桂花做原料的金波饼。
  第二天天亮,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富水水库。
  我所在的店,是这个镇的正中心,马路对面是卖早点的。差不多他们两家就把这个镇的所有服务业功能都完成了。说来来奇怪,这一带的乡镇都类似的模子,镇中心一家购物吃饭住宿全包的店,另有一家早餐店,都只有一家!难道政府搞特许经营?这个忘了问了,因为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巧合。
  我看到吃早点的人还不少,显然应该有外地人在吃。我想已经在这个镇上住了,吃就换下个乡吧。
  这个乡在富水水库的北岸中段,是通山县最靠东边的乡镇之一,虽然杭瑞高速从乡北部很穿,却没有出入口,所以交通也谈不上便利。当然,那些在富水水库南岸的乡,比慈口更偏远不便。乡政府所在地,当然是最繁荣的地方(不过这里不叫慈口村),有一家早点摊,虽然我赶到的时候已经不早了,但人还是不少,店不大。像快餐一样,一会儿吃完就走一拨。这就是我要的,可是停车真是没办法,只能半堵人家门口了。唉,话说,中国农民有车已经不稀罕。所以,堵车其实不是城市病,而是规划病。一边是空荡荡的高速路,一边是动辄堵车的农村路。不行万里路,根本连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都会丧失。当初划宅基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通行间距和留停车位,勤劳却不幸福,怪谁?是谁给我们添堵?好在,很多地方已经农村空心化了,所以农村堵车,也只是一年中的少数时间而已。当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只考虑眼前几年,连一代人的未来都看不到,结果到处都是刨坑返工。现在发展动力不足了,我们却开始习惯于为二十年后的未来提前规划,就不怕浪费?
  言归正传。这家店里看到有一种空心的面,我很奇怪,这里的人怎么吃意大利通心粉?也太前位了吧。一问,就是空心面,我没看错。当然,点得最多的品种是热干面。但我昨天肚子刚痛过,担心没好。所以叫了一碗清水汤面。反正我形容不出这种农家地道的香味。总之,就是和超市面不一样。总之,就是喜欢。结账,4元,我以为听错,确实是4元。在川西,一碗面至少15元;在官舟好像也要10元吧。总之,我已经很多年没吃到10元以下的面了,更不用说是四元。我想起了11年前在广西崇左黑水河畔一座小山村里的2元的饭加萝卜,不过那可是2005年啊。所以,确实只有这种为本地人服务的餐馆里才能以本地人的价格吃到本地的味道。而在商业区或旅游区,以外地人的价格吃着专门为外地人做的食物,我觉得跑大老远,很愚蠢和可笑。只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旅游好赚钱,绝不会浪费雁过拔毛的机会,没有风景也要创造风景。所以,要找到这种被遗忘的角落,可真难,难道真的只能找国家级贫困县下手?经验啊!不过,后来我在网上看到空心面是手工拉成的,是历史130年起源慈口的通山特产,我就很后悔当初没点这个了,只能下次再去了。
  其实慈口乡也是有风景的,富水水库,山水相依,波光、船影,这些都是风景。虽然逃不出雾霾,但是有太阳的日子里晒晒太阳,这份惬意,也是很好的享受。我一点不觉得比被某央企开发成庐山西海的柘林水库差。柘林水库当然更大,但你的肉眼在雾霾的遮挡下,能看到的就只有这么多,再大也是白搭。而且,柘林水库太深了,没见那种分网的养殖,所以船都极少见到。所以,这性价比怎么算呢?
  在当地不算什么大镇,说它,是因为在那里看到了像城市里的楼盘一样的小高层住宅。我不知道是不是小产权房。不过,莼胡镇能算五线城市吗?这个新造的住宅区,要出售只能卖给外地人,而这,完全是因为莼胡有工业。在2008年前后,这里开了修船厂,虽然现如今一片破败,但多少还是有很多外地人在这里活动的。这是有工业的镇子的代表。有工业和没工业,决定了有没有移入人口,有移入人口,就可以有房地产开发,可以有服务业(更多的餐馆和旅馆)。当然,我认为每个镇并不一定非得都有工业。
-----------------------------------------------------
利川团堡附近的村
  白泥村是大畈镇东边的一个大村,这里的耕地连片平坦,在当地是不多见的。村子房屋密集,个别土坯房,多数砖房。路过时我看到一间祠堂,就停车拍照,后来发现不远处又有祠堂,而且还有好些人正在祠堂门口说着什么,好像刚做完什么事,要从祠堂回家去了,村子除了一家祠堂门口的这几个人,就没有看到其他人。再仔细看,其他位置也有祠堂。这一个村差不多有三四家祠堂,这些祠堂也被整修一新,显然是有人经常要进出的。不过都是水泥砖瓦结构,不是解放前留存的那种土木结构了。
  在中国农村,并不是每个村子都有祠堂,有些会被荒废。有祠堂的话,村子一般都有点儿年头,这都不算什么,但一个村有这么多祠堂,我还真的头回见到。这还只是我站在公路上望到的,也许里面还有更多。其实,这只是开始,后来一路上(幕阜山区)也见到几处祠堂,其中阳新县龙港镇的一处骆氏宗祠最为豪华。
  看到这么多祠堂,我的感觉是这里的人具有很强的宗族观念,而这种观念本身也和这里的封闭环境有关。如果是对祠堂建筑比较关注的人,倒是可以到这个地方来。
---------------------------------------------------------------
川西峡谷高原
大武陵山区
  作为中国地理第一台阶的代表,川西峡谷高原,大雪山山脉是重要的分界线,这条山脉以东,汉藏杂居,建筑也几乎都是汉式的,气候湿润,林木相对比较多。但高山峡谷,平地少。而大雪山以西,高地上的草场是藏民的生活区域,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放牧牦牛、种青稞,建筑都是藏式的,高地上的草场都是圆滚滚的山峁,理塘县是代表。大渡河和雅砻江之间的高原,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的高原,都是面积比较大的,所以虽然大的范围内仍然属于横断山区,但已经有高原的味道。再往西,三江并流区域,峡谷之间的距离又变窄。
  总之,在川西,基本上能领略整个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特点。
  同时,由于G318的改造,进入这片区域也变得比较容易。
  其实,对于知名的单车骑行318国道的美景之旅,这段路线占了大头,不论从艰辛的体验的角度,还是从美景的角度。在峡谷和高山间不停地上下。但从2015年底以后,这段只有折多山垭口可以翻越了。其他的几个垭口,只有经幡守着公路,再难见到人影。当然,还是可以主动选择走废公路去垭口的。国道318线在四川段共有6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分别为折多山(4298米)、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垭口4429米,一说4435米)、脱洛拉卡山(4500米以上)、海子山(4685米)。数字应该是垭口海拔。
  作为景色的一部分,牦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青藏高原区别于世界其他高原的标志。牦牛身边一般看不到人,它们每天早上自行从牛栏中走出,晚上走回。山上走来走去,也没有拦牛的装置,其实也拦不住。牛身上也没有明显的区分张三李四的标志。我很好奇,是因为牦牛比普通牛聪明,认主认家,还是说有其他的原因起作用?下次有机会问问。但这些漫步的牦牛,也往往横穿公路,它们似乎对汽车完全无感,有时候你觉得它要穿过去了,它又减速,或者就一直横在路中央站着,至少有两次,我感觉就快撞上它了。
  峡谷由于大量的梯级电站的修建,江水澎湃的景色无处可寻;高山又由于隧道的修建,临垭口而望远的机会也很少;只有那段长长的在高原上蜿蜒的公路(就是卡子拉山前后的路),看到的景色与从前一致。我喜欢峡谷、喜欢高山,但也喜欢这种风格的景致,哪怕现在只有冬季的枯黄。山峁的曲线如同律动的音符,慢慢感染你的灵魂,让你平静,就像波涛渐息。
  作为中国地理第二台阶中山地的代表,大武陵山区,拥有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独特的风景。尤其是它的北部,沟谷和山峰的落差更大,喀斯特地貌夹杂,正好这片也是土家族的分布区。在这片地区,一个最显著的感受就是平地很少,但这里的人口却相对密集,而且又是交通要冲。所以,自古多匪,民风不善。也不知是这里物价真高,还是对外地旅行者就是雁过拔毛的心态,总之就是一个字,“黑”!
  这里的风景以奇险著称,同样的喀斯特峰丛,这里的高差完胜广西。在灰岩层下面,还有砂岩层,而且广泛出露,所以,这里的石漠化不严重,山脚仍然有深厚的土壤,山腰也可以开垦农田或种树。这类似于南太行,但南太行的灰岩层相对较薄,而砂岩层切割深厚。这里的喀斯特峰丛,一排与一排之间的间距也比较宽,所以视线开阔,山峰因此显得雄伟。当然,这是总体感觉。天气多阴雨雾,也加重了雄险的感觉。
  在湘西州,横跨德夯大峡谷的矮寨大桥,创下四项世界第一,是最大的跨峡谷悬索桥。我开过的时候,桥塔的上部就隐没在云雾中。但是,你在高速上,感受不到峡谷的存在,因为视线太高,只能看到山头。自然也不能感受到桥本身的高和大。
  这里的土家族饮食总体来说,不算很特别。在酉阳县城西北的公路边,我看到有家食肆门口电线杆上挂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出售黑麦面,我看这名字想是有特产吧。进店还看到了绿豆粉皮,不是那种加工成透明的绿豆粉丝的那种绿豆粉,而是像宽米粉一样,是老板一家自己吃的。白中带绿,不透明,表面凹凸不平,半潮,稍硬,易断,可加工成条状或饵块状,记得上次见到应该是在官舟镇吧,后来我也再没见过。我买了一包黑麦面和一包绿豆粉皮。带回家后,绿豆粉皮,口感糙而不剌口,粗粮的感觉,空洞多所以易吸汁入味,做主食可以减肥清肠。缺点是容易发霉不易保存,谁叫它吸潮呢。黑麦面,黄色中带不易察觉的细小黑点,很干,易保存,煮后易熟且不散,有麦香,口感软嫩,也是一款很好的粗粮食品,比超市里的所谓杂粮面,实在多了。
  作为中国地理第三台阶中山地的代表,幕阜山区,位于鄂赣湘交界处,主要是鄂赣两地,庐山是它的东缘。这片山地我只是从它偏北的部分经过。就这部分区域来说,给我的感觉就是,哪怕是在山地边缘,山形也比较陡,不像馒头,而像窝头,也经常能看到崖壁或陡坡,但山脚却比较宽平,东西走向的山脉,列与列之间距离比较遥远,甚至有小片的平原。李四光先生在庐山地区的考察,提出这是冰川遗迹――U形谷,我虽然没有经过庐山,但鄂东南的山和庐山一脉相承,我相信这也是冰川塑造的U形谷。这导致了幕阜山区的山,与浙江的山不同。我们为何要去远方?不就是为了看不一样的景,遇不一样的人嘛。虽然差别不大,但确实,我们所在的浙江的山,是最温和、最平易近人的了。
  在大广高速穿越幕阜山区鄂赣交界一带的时候,大量的隧道桥梁,比如鄂赣隧道,就超过3000米长,导致我无法进行充分地观察,只是感觉这一带的谷比较窄深,这一带的自然风貌保存的还是比较好的。在永武高速上还能看到某处的广告牌上写着,武宁,中国最美城市。呵呵,下次找机会来。
  以上三处山地,拥有巨大的对比,也是这个星球的丰富多彩之处。如果有时间,我很乐意经常在风景完全不同的地方看。
  洞庭湖的很大一块区域,已经淤积成了平原。当在杭瑞高速上从常德往岳阳方向开的时候,顺便看看这片古代的湖泊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应该说,在常德东北,仍然只是波状平原,要进入益阳境内的南县,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洞庭湖平原,准确的说,是洞庭湖淤积平原,地下水位很高,田野里水汪汪的,没有耕种的时候,就像沼泽,地平如镜无边无垠的感觉,在中国其实是不多的。民居不多,河湖相间但没有起伏,在这个枯黄的季节里,加上空气中的霾,总之是挺单调的。即使你最终看到了洞庭湖面,感觉只是依然是单调,不能称之为风景。
  我们从小被“西湖美景”这样的说法耳濡目染,在脑中植入了一种审美范式――湖=景。但现实教育了我,其实,色彩和空间的错落,是任何风景必需的。如果是无边无垠的灰色天空和灰色水面,自然毫无美感可言。当然,洞庭湖的存在又不是给人类审美用的,它的生态价值才是需要保护的意义所在。在华容境内的时候,波状平原又出现了。
  鄱阳湖与洞庭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淤积的原因、位置、速度。最大一片湖滨淤积平原是在南昌的东北方向,南昌绕城高速(银福高速)从这里经过,在路上可以感受这一代的地平如镜。无论是洞庭湖还是鄱阳湖,它的淤积平原都成了这个国家最近几十年新增的粮仓。
  但我觉得,对一个旅行者有意义的,应该是这里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它的独特之处。在滨湖一带,水网将耕地分隔,水域面积大于耕地面积,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和劳作,乃至饮食,与大多数平原居民大不相同,令人好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很多地方不通车,所以即使是现代,景色、生活和劳作,都与中国古代的景象相近,中国古代,河湖纵横,交通以船只为主,不就是这样吗?我一直想找个深入秘境的机会,但这次不行。
------------------------------------------------
  总之,这次经过的地方很有代表性。不同的区域,如同不同的国家,除了有不同的风景和人,还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class="SG_icon SG_icon214" v_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20" height="16" title="赠金笔" align="absmiddle">赠金笔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http://go.10086.c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店祠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