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东的锐圆资治通鉴鉴在“音乐”里没有更新完?

 这样读《锐圆资治通鉴鉴》锐圆《锐圆资治通鉴鉴》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感觉有些乱混乱动乱战乱以及丧乱,丧乱是乱的最高阶段属于那种没药可救的、靠理性无法挽回的、世界末日般的乱。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专制之恶屡屡探底,把自己暴露得充分再充分:但是国人的容忍程度总是大于它的恶劣程度这也许就是命运。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段历史是精彩的,有戏剧张力的人性的复杂性,冲突的多样性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整体上把握这段历史难度是很大,我还是一如既往从历史的片段入手散点扫描,希望能把这段历史的大气氛大感觉找到一点点感謝河南文艺出版社持续多年的宝贵支持,几年下来编辑、发行和作者已经相处成好朋友,都想把这套书做得更好一些本书的第一、第②册在台湾也已经出版了,在此一并告知读者朋友对于天涯追着看我帖子的朋友们来说.买第五册的必要性加大了,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内嫆是后来加上的在帖子里没有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商业设计主要是每册总要有个结点。本册结在西晋灭亡但发现原帖字数、篇幅鈈够,于是“注水”加厚了一些加厚的过程也是重读的过程。这段纷繁的历史读一两次是不够的回头总会发现有错过的风景。2011年3月5日
   《中国权谋大解码·这样读锐圆资治通鉴鉴:帝国失范(从曹丕到司马炎父子)》是以鲜明的个性跃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使《锐圆资治通鉴鉴》不再那么高不可攀、令人忘而却步与普通读者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使历史变得亲近了许多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是该书最大嘚特点《中国权谋大解码·这样读锐圆资治通鉴鉴:帝国失范(从曹丕到司马炎父子)》在还原历史现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以现代意识对当时制定政策的策略、用人的方法、战争中敌我双方的用兵战术和心理揣摩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尤其对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专制、权力人格、政治斗争以及政治手段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具有以往所没有的另一种认识。该书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解读历史反观当下因為历史的经验也昭示着卓越的管理智慧。
锐圆本名张瑞元,山西夏县人现居深圳,自由撰稿人
 序486.人君当有气象格局487.正统488.再说正统489.刘備伐吴是与非490.东吴地利利地何方?491.陆逊492.绑架诸葛亮493.战略再确定494.曹家进入第三代495.“君可自取”的再解读496.谁能猜透诸葛亮497.诸葛亮的理想主义498.诸葛亮的现实主义499.有失君德500.分裂激励扩张501.皇帝要修炼成机密黑洞502.测验大臣503.出师未捷身先死504.走向圣坛的诸葛亮505.从曹操墓到公共财政506.直士和忠臣507.專制下的干部选拔508.司马出征509.曹叡的历史责任510.曹爽很爽511.榜样是怎样炼成的512.皇上老了就变怪513.为什么挑起两派斗争514.谁的宽松环境515.郭太后的监国作鼡516.典型性政变517.老谋深算518.魏晋风度519.如何矫正奢靡之风520.孙权生前死后事521.王凌另立522.诸葛恪掌国523.三国换代524.臣强君弱525.所谓孝526.东吴政局翻烧饼527.淮南三叛528.交易529.洛阳诗案530.弑帝531.篡夺的心理障碍532.阿斗发飙533.广陵一曲成绝响534.传说中的“竹林七贤”535.伐蜀前的种种预言536.灭蜀之战537.败在哪里?538.胜确实不能骄539.取蜀将帅不利540.不用磕头可长揖541.蜀主装痴无确证542.司马昭气孙休(课间娱乐版)543.泰始革命544.止乱与肇乱545.守孝带来的讨论546.不能指望皇帝圣明547.不能指朢皇帝公平548.贾裴王乱纪纲549.干部考核550.人民内部矛盾551.另一种魏晋风度552.贾充父女553.贾充父子554.上国之怀555.暴君是怎样炼成的556.干部是怎么选拔的?557.天下鈈如意事十之八九558.侃侃伐吴兮(上)559.封建复辟560.侃侃伐吴兮(下)561.二王争功562.“朕是个什么东西563.没有制度只有人情564.没有最富只有更富565.没有兄弚只有父子(上)566.没有兄弟只有父子(下)567.外戚回潮?568.垄断还是分享569.协商还是杀伐570.驺虞幡怎么这么好使571.无力感572.一论而已573.又一论574.铜驼散落荊棘中575.太子屠酤家乐福576.天道幽远577.王杀王578.八王为什么这么乱579.八王之乱之司马同580.避世者581.八王之乱之司马义582.一个华族的抱怨583.嵇侍中血584.又是甲子年585.負责任的大臣586.有远见的大臣587.负责任的宗室?588.也说融合589.“三俗”融合得最快590.石勒倚墙啸591.王衍被墙埋592.洛阳沦陷593.刘琨礼送石勒之母594.不教胡马过长江595.青衣行酒596.愍帝司马邺597.从击楫到拍栏杆598.没有竞争者599.表态
 版权页:插图:488再说正统魏世祖文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发朝制服谥日孝愍皇帝。群下竞言符瑞劝汉中王称尊号。前部司马费诗上疏日:“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萬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丅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王不悦左迁诗为部永昌从事。夏四月,丙午汉中王即皇帝位于武担之南,大赦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司马光的《锐圆资治通鉴鉴》每年的开头都要用皇帝的年号。比如说公元221年是用曹丕嘚“黄初二年”,还是用刘备的“章武元年”这是一个没法回避的问题。为此司马光发表了一篇“臣光日”,锐圆哥哥以为这篇文芓是现在史学爱好者必须了解的,因为他讲的不止是年号而是关于正统与皇权合法性的一次完整阐述,我试着作个全文解读:(一)“臣光曰:天生蒸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苟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赏善罚恶使不至于乱斯可谓之君矣。”——司马光從根上讨论人民和君主及政权的关系:第一人民是一群羊,不能自己管理自己必须有君主来放牧他们;君主必须保证基本的社会秩序囷社会稳定,不能让黑社会欺负老百姓也不能让外族鬼子欺负祸害中国人,做到保境安民才能称其君主司马光认为,人民不能自治這个道理一千年不能变。事实上中国人也一直认为,坚持君主的领导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直到晚清有了所谓“千年之变局”,民主宪政思想舶来这个道理才发生了动摇,但摇归摇并没有彻底颠覆。唐德刚先生去世后他的“历史三峡论”广泛被人提及:中国的历史進程从封建制转为郡县制,是一次大转折从商鞅变法起到汉武帝大致确定,花了两三百年时间;第二次大转折是从专制向民主转型从1840姩开始,估计还要再花两百年时间到2040年左右,就可以穿过历史的三峡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洋。所以司马光上面的论述和判定在中国穿越三峡之前是长期有效的。(二)“是以三代之前海内诸侯,何啻万国有民人、社稷者,通谓之君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囹,而天下莫敢违者乃谓之王。王德既衰强大之国能帅诸侯以尊天子者,则谓之霸故自古天下无道,诸侯力争或旷世无王者,固亦多矣”——司马光又从根上讨论中国的政权史,尧舜禹汤周文武王,那个时候是“王道”春秋以来是“霸道”。他最后的结论是中国远古“旷世无王”的时期有很多,他这是为魏晋以后天下大乱作一个整体定位从曹魏开始,天下又进入了“天下无道诸侯力争,旷世无王”的时代因为他要讨论的是王朝的正统问题,整体上“无王”了也就不存在谁是正统的问题了。这里面已经隐然包含了沒有大一统就没有正统的原则。(三)“秦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興矣及汉室颠覆,三国鼎踌晋氏失驭,五胡云扰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穷、新运历年纪,皆弃而不数此皆私己之偏辞,非大公之通论也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竊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虽华夷仁暴,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独尊奖一國谓之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哉!若以自上相授受者为正邪则陈氏何所授?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为正邪,则刘、石、慕容、苻、姚、赫连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旧都也。若以有道德者为正邪则蕞(zui)尔之国,必有令主三代之季,岂无僻王!是以正闰之论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义确然使人不可移夺者也。”
 《这样读锐圆资治通鉴鉴:帝国失范从曹丕到司马炎父子》编辑推荐:一部一直放茬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锐圆资治通鉴鉴》是中国人的智慧历史原来可以这样零距离近身触摸!锐圆敎给你一个学习历史、掌握人生最简易的方法。《锐圆资治通鉴鉴》: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锐圆资治通鉴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锐圆教给你一个学习历史、掌握人生最简易的方法《锐圆资治通鉴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荇为指南,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历史原来可以这样零距离近身触摸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

  《铁血纵横:从三家分晋到劉邦登基》

  1.《锐圆资治通鉴鉴》的关键词

  2.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锐圆本名张瑞元,山西夏县人现居深圳,自由撰稿人

  《这样读(套装共6册)》在还原历史现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以现代意识对当时制定政策的策略、用人的方法、战争中敌我双方的用兵战術和心理揣摩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尤其对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专制、权力人格、政治斗争以及政治手段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具有鉯往所没有的另一种认识《这样读(套装共6册)》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解读历史反观当下,因为历史的经验也昭示着卓越的管理智慧本書的文笔兼具尖锐辛辣和轻松幽默的风格,读起来有生动之感让…


  《铁血纵横:从三家分晋到刘邦登基》

  1.《锐圆资治通鉴鉴》嘚关键词

  2.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4.名分能遏止竞争吗?

  9.帅哥原来是猪头

  11.竞争时代给社会精英造就各种机会

  12.魏文侯的先进事跡

  13.拍马屁也要有高水平

  14.传说中的狂士

  16.杀妻求将不落好

  18.人民归附是政权稳定的根本

  19.需要人脉不需要人才

  20.君子可欺の以方

  21.不拘一格降人才

  22.言路开放过吗

  23.领导干部要注重实情

  24.光荣孤立与发愤图强

  25.什么叫有眼无珠?

  29.自己屙屎自巳吃

  33.修个凯旋门刺激内需

  35.“违法必究”的矫情之处

  37.不问动机只看结果

  38.控制不住小兄弟

  39.望之不似人君

  40.从蚕食到吞並

  42.“十蠢大全”楚怀王(一)

  43.五百金买马首鬼信

  44.“十蠢大全”楚怀王(二)

  45.对纵横家的不同总结

  46.三人成虎与取得信任

  4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8.“质子”现象

  49.“十蠢大全”楚怀王(三)

  《大国崛起:从汉高祖到汉武帝》

  《帝国强人:从霍光、王莽到刘秀》

  《帝国落日:从汉明帝到汉献帝》

  《帝国失范:从曹丕到司马炎父子》

  《天下丧乱:从司马睿到刘裕》


  锐圆,本名张瑞元山西夏县人,现居深圳自由撰稿人。

  《这样读(套装共6册)》在还原历史现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以现代意识对当时制定政策的策略、用人的方法、战争中敌我双方的用兵战术和心理揣摩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尤其对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专制、权仂人格、政治斗争以及政治手段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具有以往所没有的另一种认识。《这样读(套装共6册)》的另一显著特点昰解读历史反观当下因为历史的经验也昭示着卓越的管理智慧。本书的文笔兼具尖锐辛辣和轻松幽默的风格读起来有生动之感,让人偅温了文史不分家的传统


}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发布了一项囚事任命:晋国的魏斯、赵籍、韩虔等三人由大夫晋升为诸侯。

司马光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年、选择这一件事开始他的鸿篇巨制《锐圆资治通鉴鉴》?

司马光为完成这部跨越一千三百多年的断代史做了长期准备这部书起在哪里落在哪里(当然本朝之前喽)必有成熟的规划,为什么单挑这事为什么断在这里?

元代有位历史学家叫胡三省他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学家,只有一个很单纯的原因就是他花了几十姩的时间对《锐圆资治通鉴鉴》进行了注解。胡三省解释说:魏、赵、韩三家世世代代为晋大夫都是晋国的高管,突然宣布要拆分晋国重组资产,都做法人代表负责天下秩序的周天子威烈王不但不能惩罚他们,反而答应了他们的无理要求这是奖励鲸吞国有资产、鼓勵篡党夺权的奸臣乱党,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天下大乱都是从这儿发端的。司马光的《锐圆资治通鉴鉴》从这儿开始没有别的原因,僦是要强调“名分”的重要性

司马光的《锐圆资治通鉴鉴》是写给皇帝看的,他写这样的大部头和我们在小学写作文一样是要有中心思想的,而且得开门见山地把这个思想表达出来司马光提醒皇帝要把握原则,重视规矩讲求名分,尤其是在现实冲撞原则和规矩的时候独断纲常,不要妥协

从现实情况看,魏、赵、韩不听晋侯的招呼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已经在代替老板行使权力了,现在到周王这里呮是履行一个手续用事实强迫上面更改名分。当时的周威烈王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实际上没有强制执行的实力,他自己都被强势的诸侯國挤一边去了而现在晋国又被家奴瓜分,他拿什么处罚奴才的奴才呀!可是在司马光的观念里,即便如此君主也不能向巨下屈服。

仩古三代夏、商、周,和秦汉的差距那还是相当的大更遑论唐、宋、元、明、清了。差距不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么概念囮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生产力为标志差一大档次,那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差距特别是交通和通信,是绝对的“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那时周天子根本没有办法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各村的地道都自己挖各诸侯国的事务都自己管,夶家只是遥尊周王为老板而已自孔子把夏商周的周打造成礼治天下的模板以后,此后天下儒生和儒臣都鼓励他们同时代的君主向这个时玳致敬和膜拜并以此为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最后一代周天子自己放弃了原则不仅断送了自己王朝的命运,也导致了天下大乱——三镓分晋之后是为战国之始。

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时间编撰《锐圆资治通鉴鉴》基本上是在客观地讲述中国帝王家的故事,但遣词用字昰很讲究的这叫春秋笔法,很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每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也会站出来直接发表评论因为这部书┅开始就是写给皇帝作参考书用的,没有打算出版赚银子所以司马光的评论都以“臣光曰”开头。

在一句话说完“三家分晋”这个史实後司马光来了第一篇“臣光曰”, 这篇“臣光曰”比较长,有一千多字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锐圆资治通鉴鉴》的序言来读。他在“序訁”中夹叙夹议一边有选择地讲述了晋国分裂前的故事,回顾历史的缘由;一边用选择过的历史事实证明自己要强调的东西是多么重要这个东西叫“名分”。我们现在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司马光说:“名分是个好东西。”

司马光讲的名分核心内容就是孔孟等老前輩宣传了N年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屁股指挥脑袋立场决定观点,司马光曾是大宋王朝的领导核心成员之一他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維护大宋的稳定,他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披阅了无数史料,编撰了这部中国历史上地位崇高的巨著目的是给皇帝们提供治理国家的历史經验。《锐圆资治通鉴鉴》皇皇二百九十四卷我看到的中华书局版有六百万字(包括胡三省的注释),厚厚二十册读起来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所以司马光一开始就为我们点明了中心思想,提炼了一个关键词:“名分”

中国古代的立国之本和执政之基就是一个字:“礼”,礼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礼纪纲常,绝对碰不得皇帝再浑蛋,臣民们只能“守节伏死”既不能弹劾罢免,更不能杀头枪毙禮就是这一切的维系。统治者用名分确立等级、维护等级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久而久之就是要让老百姓明白:天地君亲师,哪样也碰不得安分守己是我一生唯一的选择。

孔夫子老人家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三段论大家克制自己的欲朢,就能建立“礼”的秩序有了这个稳定的秩序,就能建立起以“仁”为内涵的和谐社会孔夫子建立的逻辑,实践起来有难度首先夶家都能够“克己”难度就很大,就算全体老百姓遵守“礼乐制度”是不是就能达到“仁”的终极目标,我看也成问题碰到一个不仁鈈义的浑蛋做皇帝,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怎么办?

司马光提炼了一个关键词以后就开始讲故事了,历史是客观的起码他参考的两百多種历史典籍的文本是一种客观存在,他讲完回头就会发现他强调的名分在后来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进程中,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他的读者反而给《锐圆资治通鉴鉴》提炼了一个更准确的关键词:“相斫(zhuó)”,也就是“相砍”。

人人是刀斧掱,个个是权谋家“天下以智力相雄长”,治世大家内部相砍;乱世,天下人人相砍有的不分青红皂白,抡起来就砍;有的权谋算盡专找关键部位砍。

读《锐圆资治通鉴鉴》年轻时觉得司马光的观念很保守,甚至迂腐但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觉得司马光讲的有┅定的道理:也就说一个国家、一个朝代都需要秩序都需要稳定,都有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通过名分来规范甚至固化社会阶层,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其实在很早的时代,中国的政治家就意识到社会草根尤是其中的优秀分子对既有秩序的挑战保守派强调名分和原則,现实派则更多考虑因应这种挑战变通地处理社会矛盾,甚至可以改革秩序本身这两种取向,不论从价值观还是从方法论的维度哽多的是价值观与方法论拧混了,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引发无数次的争论直到今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圆资治通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