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0忠诚的三国志13降低俘虏忠诚 为什么不被下野了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导读:三国志13里武将是非常重要的,武官能帮你打仗守城,文官能帮你治理发展,随着势力的扩张武将会越来越多,不过很快就会出现武将下野的情况,而且可能会不停的下野,那么武将...
三国志13里武将是非常重要的,武官能帮你打仗守城,文官能帮你治理发展,随着势力的扩张武将会越来越多,不过很快就会出现武将下野的情况,而且可能会不停的下野,那么武将一直下野怎么办,为什么武将会一直下野呢?1.没发工资,就是城池里的钱不够了,发不出俸禄就会降忠诚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其他城市调资金过来,要早点不然3,4次后忠诚度掉的更厉害。2.相性不对,这个是没办法的,像刘备的相性就比较高吕布就比较低,自建武将的话注意选择,只能通过提高忠诚度解决,这代忠诚度80也不保险,建议重要的武将升到95以上。3.有别人离间笼络你的武将,一般的武将就算了,重要武将赶紧送东西提高忠诚度。4.设置带公正无私的重臣,好像荀就是,这样的重臣每个季度会提高武将的忠诚。5.指定势力目标,完成后可以增加武将忠诚度。6.拒绝了武将的访问,或者长时间没有访问可以访问的武将。7.有仇恨,比如你杀了他的亲人,他会对你视为仇敌。有的玩家问我明明有钱啊,为什么还会发不出工资,那是因为你看错了左上角是你自己个人的金钱,右边的城池信息才是城池的金钱,也就是公款。还可以用修改器直接修改忠诚度或者势力什么的,不过就没有意思了。这代的访问系统那些有感叹号的就是可以访问聊天的,如果你一直不访问他,就会降低对你的好感度。其实一般的武将下野就下野了,只要和重要的武将搞好关系就可以了,那么多武将一个个访问累都累死了。
文章很赞,分享给朋友
12-3112-2812-2812-2712-2512-2512-2212-2112-1912-18从前九年、后三年之役中的诸平氏说起6
我的图书馆
从前九年、后三年之役中的诸平氏说起6
丰岛平检仗恒家”与葛西氏
《陆奥话记》提到,源赖义着了藤原经清的道,错失了一举消灭安倍氏的大好时机,便只得从长计议。赖义将奥州烽烟再起的消息飞驿送入京师,而此时朝廷已经任命了赖义的继任者藤原良纲。藤原良纲是藤原范永与藤原能通之女所生,而范永、能通都是当时著名的歌人,良纲本人也是一个文苑出身的歌人,对于奥羽的战事唯恐避之不及。说起来,藤原良纲也是源赖义的亲戚,他的岳父是源赖光之子摄津源氏之祖源赖国,而源赖国就是源赖义的堂兄。藤原良纲不愿意前往蛮荒兵乱之地受苦,而其岳父的堂弟源赖义又希望连任以发展势力,天喜四(1056)年十二月十七日的朝议之中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至十二月二十九日藤原良纲改任兵部大辅,陆奥守一职仍由源赖义担任。源赖义续任后,陆奥国却因兵乱发生饥荒,齐集的坂东大军无粮为继,便暂时散伙儿,各归本处去了。源赖义终究是老谋深算,他见强攻不行,便于天喜五(1057)年九月命金为时、下毛野兴重等游说铯屋、仁土吕志、宇曾利三郡俘囚长安倍富忠,欲与之一同夹击安倍赖时。安倍富忠控制的地方在今青森县东部和岩手县北缘,就在奥六郡北邻;而安倍富忠与赖时本为同姓,在陆奥的地位、形势又相类,赖时为解困境便亲率二千人前往拜见,晓以唇亡齿寒之理。不料安倍富忠伺机以伏兵要击赖时,赖时身中流矢,逃回鸟海栅,旋即创发而亡。源赖义大喜,便将贼首安倍赖时被讨死的消息报入京师,九月二十三日飞驿抵京。朝议赏罚未决之际,源赖义心生骄气,轻视残敌的想法弥漫全军。0 Q1 G3 q: V' k2 q" Q9 u2 [
/ z! x, X2 t+ X4 V* c& O: ^
: F( x8 J. p4 A, t. Z3 i
十一月,源赖义仅率一千八百余人前往讨伐安倍赖时之子贞任。而安倍贞任以己方金为行所守在今岩手县南部一关市川崎町一带的河崎栅为依托,率精兵四千与源赖义的征讨军交锋于城栅东南仅5公里的黄海地方。当时风雪大作,道路难行,征讨军劳累困乏,缺少粮食,又不属地形,且敌众我寡,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尽失。源赖义果然大败,此一战中其郎从舍身而死者不计其数,最终依靠部将子嗣的英勇,方始逃得性命,仅余随身六骑一同逃回国府。《陆奥话记》中记载了这六骑的姓名,为“长男义家、修理少进藤原景通、大宅光任、清原贞广、藤原范季、同则明等也。”而《神明镜》第七十“后冷泉院”条中记载的包括陆奥守源赖义在内的七骑名字与此有所不同,他们是“将军赖义、义家、腰泷口末方、后藤内范明、大生大夫光任、大新大夫光房、丰岛平检仗恒家”。两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说法中源赖义、义家父子是完全一致的;另由“范”、“则”相通可知“藤原则明”应当就是“后藤内范明”;而“大宅光任”就是“大生大夫光任”,在《奥州后三年记》中又作“大三大夫光任”,据“大宅氏系谱”可知“大新大夫光房”就是其子大宅光房;其余藤原景通、清原贞广、藤原范季、腰泷口末方、丰岛平恒家则各有其人,互不相同。之所以对“七骑”会出现两种以上不同的说法,是因为这些材料都不是当时的实录,而是后人追忆且文学色彩浓厚的叙述,某些家族为了夸饰先祖的武功便将族人添入名单之中,以参与“前九年之役”和“后三年之役”为荣。我们在这里列举两份名单的目的并不在于分析其真伪,而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黄海战役逃生数骑具名诸将中的“丰岛平检仗恒家”身上。
0 ]5 R5 F9 x% I6 O5 P$ p" s
一、“中村太郎”平将常- X0 |, ?7 H; F
2 P. h1 D7 K8 A&&C7 }; |8 ~2 X
“丰岛平检仗恒家”顾名思义就是原居住在武藏国丰岛郡即今东京市北部大片区域的“平恒家”,其官职是“检仗”即“傔仗”。这个“平恒家”实际上就是平忠常之兄平将常之孙“丰岛常家”,也是葛西氏之祖。
' t: D. q! Q( T- [&&z
平将常约出生于天德(957——961)年间,其母很可能就是平将门之女。因居于武藏国西部的秩父郡中村乡,所以平将常被称为“中村太郎”,是“村冈三郎”平忠赖的长子。秩父郡位于今埼玉县西部,在大里郡村冈乡的西南方。治安三(1023)年四月,武藏介藤原真枝违反敕命,起兵作乱,已过花甲之年的平将常率族人出击,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真枝一党全数剿灭。因此大功,朝廷将骏河国益头郡、武藏国丰岛郡、上总国埴生郡、下总国葛西郡等地赏赐给平将常一族,将常又出任武藏权守一职,“将常流”一举成为东海道强族。
5 I/ P1 ~/ H: U* r* e
其实,平将常早在“藤原真枝之乱”前就扩张了平氏在武藏的势力。他娶武藏武芝之女生下武基、武直二子,又娶义叔父平忠通即“平贞道”之女生下一子武常。& d) M4 Z9 ?- ]4 k" q7 |. ^# n! e3 k
% @" ~0 C&&o6 F' v+ x) z/ i
武藏武芝祖上起源于古代姓氏“丈部直”的“武藏宿祢”家,在“承平之乱”时担任足立郡司,是武藏国的传统势力。承平八(938)年二月,新任武藏权守兴世王、武藏介源经基与武藏武芝发生争执,国内不合,当时乱行已著的平将门伺机介入武藏国内乱,调解了兴世王与武藏武芝的冲突,也将自己的势力安插入了武藏国。源经基等不满于平将门的无端干预,随后于次天庆二(939)年三月便向朝廷投诉将门叛乱之事,同年五月百济王贞连被任武藏守,年底贞连又将平将门叛乱状报入京师,最终导致平将门被视作乱党,其亲族全数诛灭。其间,百济贞连曾撤销武藏武芝的足立郡司职务,这使得武藏氏在“承平之乱”日渐衰败。武芝之子“野与次郎”武藏武宗后开启野与氏,武宗之女嫁予平忠赖之孙、平胤宗之子平元宗,产下近宗、常永、基永、赖任、行忠等子,是为野与、村山等党之祖。武藏武芝一女嫁予后来的武藏介菅原正好,是为角井氏、冰川社务司等祖。武藏武芝除将一女嫁予平将常外,还将自己的孙子、武藏武时之子常时过继给平将常,平常时后来演化出大隅本田氏。- i7 d2 w2 i& R+ }5 O) x
: m! ^0 Z3 q1 {: C$ ?! H+ ^3 r. O
而平忠通实际是平忠赖兄长平忠光之子,因忠光参与平将门作乱失去继承父业的资格,平良文便于临终前将刚出生的忠光之子忠通收为养子,以此弥补忠光一系的惨淡境遇。但是平忠通却是“良文流”中最为武勇的,他先后侍奉源赖光、源赖信兄弟,还担任过镇守府将军,其后人三浦、镰仓等家族主要活动于相模国及其周边地区。
通过与武藏氏、平氏“忠通流”联姻,平将常有效地稳固了家族在武藏及周边地区的地位,并时刻做好向外拓展的准备。后来,平将常将核心据点迁到秩父郡大宫乡,又称“秩父权守”。这是“长元之乱”以前“良文流”达到的鼎盛时期。
" V* Y- W6 L' B! \/ B& I
% g4 l: |3 p, I+ M2 {- X3 Z
6 ?! z4 g/ {. a: s) ^
可惜将常的弟弟平忠常并不如兄长那么沉得住气,他的莽撞行为使得“良文流”在坂东的大好局面顿失,而河内源氏成为那里的新主导者。平将常一系虽然没有卷入“长元之乱”的战祸中,但因为平忠常是“良文流”的本家,所以将常一族在战后也不得不依附于源赖信及其后人,这点可以得到不少史料的映证。&&]* z' \# r/ G&&N
6 H2 w: P# ~/ w8 z/ M+ }
, p" Z' G$ S9 o- R* q9 Q/ @2 r
% t" B# ]( s( M% s
平将常的嫡子平武基继承了家业的主要部分,人称“秩父别当大夫”,他的后人就是秩父氏,后来又衍化出江户、河越、田山、涩谷、高山、小山田等许多分支。平将常的其他子嗣还有“葛西次郎”武常、“小山田大夫”常任、武直和养子常时。常任因在“前九年之役”中战死,此支就此没落;而武直的后嗣情况不明。! R: d2 i& Z- b% x
, N# x: X* [, k. P9 ^
, Y; Y4 Y. Z; z3 A$ \. D6 Q9 d+ p
二、“秩父权守武恒”
& A% S5 \* D' [& v& `' |- p
7 L6 ?' `$ y, B
“葛西次郎”平武常又可称为“秩父次郎”,其名讳也通写作“武恒”。平武常约出生于宽弘四(1007)年,比堂弟平常将年长三岁,“长元之乱”以“良文流”的失败而告终时武常已经二十五岁了。平武常和父亲兄弟们一样,被迫接受河内源氏在坂东新建的霸权,实际上以整个家族成为了源赖信、赖义父子的郎党。好在源氏嫡流最初几代对于自己的从人向来恩赏有加,将自己的利益与郎从的利益融为一体,荣辱与共,这才建立起源家与坂东平氏间不对等的钢铁同盟。源氏嫡流平安无事时,平武常一族自然可以在根据地发展经营自己的领土,源氏蒙受皇恩时也会捎带上一些有力的郎党;可一旦源家陷入困境,一干坂东郎从就要个个披挂上阵,为本家冲锋在前、出生入死,平武常一族也不例外。
, ~7 ~+ v) c% d2 i5 E( M
5 H( Y6 v: O&&L" f- F* K0 G&&^0 y&&^! k&&}
“长元之乱”后数年,平武常继承了父亲“武藏权守”的官职,遂称“秩父权守武恒”。同时,他积极开发荒川两岸的武藏国丰岛郡和下总国葛西郡,为兴盛家族而努力。长历三(1039)年,主家源赖信的嫡孙源义家与平常将之子常长同年出生,平武常为表示祝贺,特意将自己的守刀进献给了新生的小主人义家。这一作为充分表明平武常对源赖信、赖义父子的依附关系。两年后即长久二(1041)年,平武常的次子常家出生了,此前数年其长子“丰岛太郎”近义也已来到人世。) q( g( l- n8 P! H
5 ]' Q# a- [" l$ z( O
后来,源赖义发动了“前九年之役”,平氏“良文流”无不响应主家的召集,率领从人由坂东各国赶往陆奥,其中就包括平武常父子以及武常的兄弟武基、常任等族人。可是,战争进行得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天喜五(1057)年“黄海战役”中源赖义的郎党死伤惨重。我们现在只知道平武常、小山田常任都战死于“前九年之役”,而武常之子常家在“黄海战役”中险象环生,终于逃得了性命。由此可以推断,平武常、常任兄弟就是在源赖义大意失荆州的“黄海战役”中战死的,当时武常刚过五十岁。至此,平武常效忠源氏、兴复家族的遗愿只能由其子孙后代来完成了。
/ W& a3 P&&p+ h& P0 E
# `- t&&s6 Y+ N! K7 n
三、丰岛近义和丰岛常家8 t/ A' `- j* |: U: {) d% K
( ~* [) }3 i, j( H) u5 U( V9 m
父亲平武常战死黄海时,身为镇守府将军源赖义“傔仗”的平常家只有十七岁,他的兄长平近义也比他大不了多少。现如今,他们的父亲过早去世,两个年轻人一定下定决心要为父报仇,他们在日后针对安倍氏的战斗中想必是越战越勇吧。不过,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关于他们在“前九年之役”中表现的更多记载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武常长子的“丰岛太郎”近义代替父亲侍奉主家尽心尽责,同时他与小主人源义家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超过了一般的主仆之情,已经接近于友情了。) A" A6 z4 w+ k3 [3 a
: G! z' D4 P, Q4 h/ u. C
6 M& }3 o6 R9 u) A- X
康平五(1062)年,安倍贞任、藤原经清伏诛,主家源赖义父子取得最终胜利的同时,丰岛近义和丰岛常家也报了杀父、杀亲之仇。战后,丰岛近义回到武藏国,他在丰岛郡荒川南岸修建了平塚城作为丰岛氏的政治中心,同时也和父亲一样悉心发展荒川下游地区。而其弟丰岛常家则暂时留在了奥羽,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
: b7 h1 }! n3 t
* ~$ {4 N* L1 P+ _- i& w0 k
“前九年之役”结束后数年,源赖俊于治历三(1067)年出任陆奥守。源赖俊是大和源氏一族,其祖父是源满仲的次子源赖亲,父亲是赖亲次子源赖房,也就是说他是源赖义的党侄,源义家的从兄弟。源赖俊到任后很想有所作为,便效仿源赖义将目标定在了虾夷征讨上。可是,正当源赖俊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居住在陆奥国的散位藤原基通却与之不和,竟然于延久二(1070)年盗取了国印和国库的钥匙,源赖俊连忙下令追讨之。可是,藤原基通竟逃出了陆奥国,最终在下野被时任国守的源义家抓获,源赖俊颜面尽失。随后,源赖俊联合“前九年之役”后成为从五位下镇守府将军之清原武则之孙清原真衡即“清原贞衡”对国内不归顺的“衣曾别岛荒夷”和“闭伊七村山徒”发动了清剿战争,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闭伊在今岩手县东部,是当时除津轻、北海道外虾夷人最后的保留地之一;而“衣曾岛”是指北海道,“衣曾别岛”当指北海道附近的虾夷人岛屿,现在有学者认为是今青森县的下北半岛或津轻地区,总之源赖俊到达了本州岛的北端。延久三(1071)年即源赖俊陆奥守任期终年的前一年,他请求将俘获的夷虏携带进京,这无疑是向朝廷邀功,同时还举荐了一同实施征剿的清原贞衡为新任镇守府将军,这也使得清原氏在东北的势力更加强大。虽然朝廷最终不但没有对源赖俊给予嘉奖还因为“藤原基通事件”提前一年撤换了源赖俊,但这场对虾夷人的战争却以“延久虾夷合战”之名载入了史册。5 i* s) b9 v! Y&&h7 w
+ [7 s" x( m7 k& w% s
! P+ U) }* ]" v6 N& [, f% d8 k
应德三(1086)年即“后三年之役”激战正酣之时,源赖俊旧事重提,希望朝廷看在他发动“延久虾夷合战”有功的份上任命其为赞岐守,上书提到的当时有功之臣中有“武藏国住人平常家”,这正是“前九年之役”中还只是将军源赖义小小“傔仗”的丰岛常家。丰岛常家在赖义、义家父子离开奥羽后仍在当地效力,成为源赖俊、清原真衡的助力,也表现了他一定的独立性和武人风范。而源赖俊出任陆奥守的第二年即治历四(1068)年,丰岛常家第三子康家出生了。丰岛常家本身是否参加了“后三年之役”现在无从知晓,但他的儿子丰岛康家当时作为镇守府将军源义家的“傔仗”应当直接参与了战争,由此为了带领年岁不大的儿子,丰岛常家亲身在针对清原武衡、家衡作战中拼搏的可能性也就相当大了。
" r1 }; j6 J. k' J# d# M
+ `$ o" I* u% Q2 K3 f: Y
有迹象表明,平塚城主丰岛近义并未亲身参与“后三年之役”,他当时应当正在为主家安抚武藏国的豪族骚动。所以,当源义家取得“后三年之役”最终胜利并率郎从返京途中,特意造访了平塚城,赏赐给丰岛近义铠甲一领。这对于没有参加奥羽战事的近义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对于丰岛一族誓死效忠源家的褒扬。元永(1118——1120)年间,丰岛近义为了纪念源家对丰岛氏的恩德,将此铠甲立塚埋葬,并在平塚神社中供奉“八幡太郎”义家、“贺茂次郎”义纲、“新罗三郎”义光三兄弟的画像,以此作为“平塚明神”。当时源义纲、义光还都在世,所以这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生祠。; c8 d&&G; w5 v- Q4 t: ?
% |. M! |4 [- _; |. z
丰岛常家去世于长治元(1104)年,享年六十四岁。其兄丰岛近义去世则在平塚神社供奉后不久,享年八十余岁。近义有子曰近忠,但其事迹后嗣均不详。近义、常家之后传承丰岛氏的主要就是“丰岛三郎”康家。
四、“丰岛平傔仗泰家”/ L7 W1 a2 o: Z6 j/ [
如前所述,丰岛康家是常家的第三子,其名讳又作“泰家”。他年少时同当初父亲常家一样,担任镇守府将军的“傔仗”,而其侍奉的将军正是源义家。按年纪来说,丰岛康家和义家之子义宗、义亲相仿,想必也和伯父近义一样,在战火中与“幼主”成为了好友。“后三年之役”后,丰岛康家回到武藏国丰岛郡,于堂兄弟近忠去世后方始继承家督之位,这时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0 x0 U1 z9 c7 N" w6 {& A
0 ^* A$ ?/ F/ j% t0 q
4 Z" z) a0 u&&u/ x
就在康家成为丰岛氏当主后不久,他将一个女儿嫁给了时任“武藏权守”的藤原远兼,随后生下了外孙远元。丰岛康家又将新拓展的领地、位于丰岛郡和葛西郡北邻的武藏国足立郡让渡给了幼孙,由此其外孙远元始称足立远元,为足立氏之祖。这个足立郡便是当年武藏武芝系统的领地。藤原远兼一族的出身有多种说法,附会成分较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家族从远兼父亲这一辈起就是源家的家人,为源氏嫡流守护着在武藏国部分地区的利益。所以,丰岛康家与藤原远兼的联姻无疑也是在源家的控制之下,是郎从与郎从的婚姻。后来,足立远元一族和丰岛康家的后人一道追随了源义朝及镰仓源氏三代将军,这是可想而知的。
7 \3 r: c( ?8 \5 V1 i3 h- N" r
康家的去世时间不明。如今知道他至少有三个儿子,他们是“葛西三郎”清元、“丰岛四郎”俊经和“平塚入道”。康家以后,总领丰岛氏的就是丰岛清元。/ A4 S2 |8 i* e
; W7 ]7 H; C+ \, q7 o1 h
3 }3 a: `2 {/ R# x# a
五、“丰岛权守”清元与丰岛氏, F4 `4 G# H9 }$ x& @9 J0 d
- E$ p& O6 c" `8 X; V0 q9 O# B
) r# F8 I+ e4 k& a# f
丰岛清元又作“丰岛葛西三郎清基”,从名讳上看,他应当是丰岛康家第三子,本居和曾祖父武常一样在下总国葛西郡。一般认为,他去世于文治六(1190)年,但同时记录的年龄为“四十四岁”是不正确的。按此反推,丰岛清元出生于久安三(1147)年,而其子葛西清重出生不晚于应保元(1161)年,清元就必须于十五岁之前生下第三子清重,这不可能实现。我们注意到,清元和清重都是父亲的第三子,清重第四子清元于建仁三(1203)年已经成年,而丰岛康家的出生时间距建仁三年有135年,丰岛清元的出生时间当在嘉承二(1107)年前后,如然则享年八十四岁,“四十四岁”或为“八十四岁”首字增笔之误。
" I0 S8 ?# U&&|1 `* n! `1 L$ R
$ j6 U: }! O. q&&W" n+ R
父亲康家去世及丰岛氏由自己掌管之时,丰岛清元还是个二十多岁涉世不深的青年。好在清元所处的周边环境还比较缓和,武藏国内有着其本家的大势力秩父党一族,丰岛、葛西两郡北邻又是名义上属于自己外甥足立远元而实际上由姐夫藤原远兼掌握的足立郡。之后,丰岛清元又娶曾祖父武常之兄“秩父别当大夫”武基的曾孙田山重弘之女为妻,进一步加强与秩父宗家的关系;由于下总国千叶常胤也娶了田山重弘之女,丰岛氏与东面的千叶氏也成了连襟关系,两家关系十分密切。总的来说,清元时代的丰岛氏周边几乎都是亲族盟友,这给了丰岛氏充分发展内政外交的机会,也是丰岛氏复兴的时机。清元父祖两代的官途都只是不入流的“傔仗”,而到清元时又上升到“武藏权守”这样的从五位下官,清元又有“丰岛权守”之称;同时,清元还在下总国活动,治承元(1177)年底年过古稀的清元负责修缮了下总香取大社。这都为丰岛氏迎接“源平合战”这样的大风浪做好了实力上的准备。0 J# l2 C; s: c" I&&\
8 x8 g% f* }5 E+ x5 l! ]% R" d
丰岛清元在“源平合战”前的具体事迹并没有多少记载,但考虑到其外甥足立远元曾跟随源义朝奋战于“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中,再加上丰岛氏是源家累代郎党的情况,清元应当也曾跟随源义朝征战沙场。所以,日后源赖朝起兵反平家之时,清元父子一门都向其效忠。
, l- X; Y- G' e, R
/ X$ R9 a3 P% J, q. g
丰岛清元子嗣不少,其中知名的就有“丰岛太郎”有经、“葛西三郎”清重、“笑田四郎”有光、“丰岛五郎”家员、“葛西十郎”清宣等。“石桥山战役”后,源赖朝在土肥氏帮助下来到安房,随后于九月三日召集坂东源家累代御家人归附,其中就包括丰岛清元及三子葛西清重等。但当时丰岛氏宗家秩父氏一族的立场倒向了平家方,领地与葛西、丰岛互相交错,且丰岛有经之子时任右马允的丰岛朝经正在京师供奉,所以清元等没有即刻前去参见赖朝,而是致书解释内中缘由,并命朝经之妻代夫为赖朝筹备绵衣。九月二十九日,源赖朝又命中原惟重捎信来,希望清元三子清重能够将邻近的江户重长诱杀。江户氏也是秩父氏一族,重长之父重继是丰岛清元岳父田山重弘之弟,江户重长等与丰岛清元都是亲族。丰岛、葛西一族原本生存于亲族盟友之间,而“源平合战”暴发之初坂东平氏的不一立场使得这种和睦局面一下子变成了源平双方势力犬牙交错的状况,丰岛清元一生造就的周边和平态势瞬间荡然无存。* `' S. B9 D2 S2 }9 T
4 C9 h5 P9 w. {& {# Z6 U1 A
8 u) u$ _) V* x* q/ P
好在这种不利局面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十月二日,源赖朝集合房总平氏及三浦氏的兵力三万余人西进武藏国,这对武藏诸平氏尤其是那些原本倒向平家方的秩父一族构成了极大的压力。丰岛清元随即率领族人公开迎接赖朝的到来,其子葛西清重、外甥足立远元都积极进见。十月三日,葛西清重等又与千叶常胤嫡子胤正一同讨平了伊南常仲。至十月四日,秩父氏的河越重赖、田山重忠、江户重长等终于放弃了原有立场,重新投于源家门下。十月七日,源赖朝等主力进入镰仓,源家在坂东开始占据优势,而丰岛氏、葛西氏与周边各部的关系重新恢复了盟友状态。
/ Y0 z8 r0 @7 u! M9 V8 N/ L/ z
“源平合战”初期,丰岛清元已经上了年纪,所以他在日后的战事中并没有太多作为。文治元(1185)年十月二十四日胜长寿院供养仪式时,丰岛清元作为六十名擅长弓马的“次随兵”站列于门外西方第一位,而其子葛西清重则为“先随兵”第五位。文治五(1189)年源赖朝讨伐奥州藤原之时,丰岛清元又和两个儿子葛西清重、葛西清宣一道参与军中。但“奥州合战”之时清元已年过八旬,次文治六(1190)年三月十六日清元就病逝了,恐怕与奥州征战行旅劳顿有关。清元法名“教圆”。; P* X2 ~' }, _) \) O4 Q) g, v
&&_' B0 U& ^4 [% ]$ x
7 b" e1 S6 T8 x5 Q/ i) C8 p" G& g
清元死后,丰岛氏的家业由长子有经继承。丰岛有经起先的官职是左卫门尉,后来继承了父亲权守之职,也称“丰岛权守”。早在元历元(1184)年,丰岛有经就被赖朝任命为纪伊国的守护,当时平家方还在西国频繁活动,纪伊可谓前线阵地,由此可见源赖朝对有经是附有重托的。至建仁元(1201)年,有经之子朝经又被源赖家任命为土佐国守护。之后,丰岛氏形成了以平塚、石神井、练马三城为核心的领主体制,家族一直延续到战国时代初期。
# B$ t0 P+ i% n% V7 Z$ u8 R6 p
7 t% O- W* {. i$ M+ f1 q/ y
六、“葛西三郎”清重, e. I* E7 m: o) O
# j! r" \4 h& V3 ^" ^% d
! l) u3 P- [- G$ v. ]8 _, d
一说葛西清重约生于应保元(1161)年,但考虑到其四子重元战死于建仁三(1203)年,应保元年的出生时间就偏晚了,而久安(1145——1151)年间更为可信。因为清重之母是田山重弘之女,田山重能就是他的舅父,千叶常胤是他的姨父,而田山重忠则是清重的表弟,千叶胤正是其表兄。后来,葛西清重又娶了田山重能之女为妻,则葛西氏与秩父一族的田山氏关系变得更为密切。葛西清重在“源平合战”前并没有什么名声,他的出道完全得益于源赖朝一系的崛起。' @* @9 `4 Y' t8 r4 e( |
- x&&z, w- }) V- p6 O6 |
如前所述,源赖朝还在房总之时,葛西清重就随同父亲丰岛清元效忠于源家。甚至源赖朝试图利用丰岛、葛西一族铲除当时还处于对立状态的江户重长时,将指令直接下达到了葛西清重手中。可是葛西清重并不忍心对同族长辈下手,或许他看到了秩父党转变立场的希望,所以之后并没有其采取实际行动谋杀江户重长的迹象。几天后,源赖朝率主力进入武藏,清重随同父亲丰岛清元和表兄足立远元参见了赖朝,随后又联合千叶氏攻灭上总的伊南常仲,同时秩父党也顺利倒戈了。治承四(1180)年十一月初,源赖朝在西方取得大胜之时回师东征常陆佐竹氏,葛西清重也从征有功。十一月十日,源赖朝来到清重住所,将位于今东京市南部、横须贺县北部川崎市中段之间的武藏国丸子庄下赐给葛西清重,清重为了招待赖朝,从他处借来了未婚的“青女”冒充自己的妻女为赖朝准备膳食,以尽地主之谊。虽然其时清重已三十余岁,由于生于乱世,尚未生儿育女也属正常,而接待主人以自己的家室子女前来侍奉款待是当时的礼仪,所以清重才不得已行此下策。后来,葛西清重又因“殊达弓箭”及忠诚不二被源赖朝选为贴身护卫,并屡屡参与各种祭祀礼节活动。( [: |) U( i5 {$ a) p2 C
, P& D; ]! P&&[( x) z6 R+ K
次养和元(1181)年九月七日,源赖朝令三浦氏一族的和田义茂挂帅出征下野国足利庄的藤原俊纲父子,其时葛西清重等人为副将。藤原俊纲是藤原秀乡曾孙镇守府将军藤原兼光的六世孙,从其玄祖兼行开始就居于足利郡,至俊纲时已是第五代。听闻和田义茂来讨,俊纲部下便将其杀害,卖主求荣,所以和田义茂不战而胜,葛西清重等也于当月凯旋镰仓。次养和二(1182)年正月二十八日,葛西清重又与另外九名武士向神宫进献了十匹良马,清重所献名为“苇毛”。同年八月十一日,北条政子将产,源赖朝遣十名御家人分往坂东各大名社祁福,其中葛西清重被派往武藏六所宫,这表明清重与赖朝关系的亲密性。
- z* j+ ?% \- E3 x& |3 T
" ?; E% }( y2 C2 z
元历元(1184)年八月八日,葛西清重受命跟随源范赖西征,源赖朝到稻濑河边为诸将饯行。次(1185)年正月二十六日源范赖军从周防强渡丰后时,葛西清重也在军中。三月十一日源赖朝回复范赖信函中特别提到了葛西清重的名字,称其在西国立有大功,当受嘉奖。此间可参见第二章千叶常胤参与源范赖西征的相关内容。
- F8 e4 ?4 ~& B% a( ?. h4 G
后来,在文治元(1185)年十月二十四日的胜长寿院、文治四(1188)年三月十五日鹤冈八幡宫和文治五(1189)年六月九日佛塔的三次供养仪式中,葛西清重都以武勇之士身份作为“先随兵”参与其中。文治四年七月十日,源赖朝长子“万寿丸”元服,仪式中葛西清重又献上了马辔。8 A& F7 u0 w+ t1 {' {0 J# B/ W
. I&&^7 _# v- Q. X, m2 l
4 @& D4 x& Y2 [&&P2 r- a
/ g, Y% Y; L- i2 S, l! t
葛西清重真正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是在文治五(1189)年的“奥州合战”当中。七月十七日,源赖朝兵分三路进讨藤原泰衡,考虑到诸将如果不发动本国武人都难成气候,便令加藤景廉、葛西清重负责发动武藏、上野两国郎党。七月十九日,葛西清重随军从镰仓出发奔赴陆奥。八月九日,“阿津贺志山战役”暴发。葛西清重与三浦义村、工藤行光、工藤祐光、狩野亲光、藤泽清近、河村千鹤丸等七人悄悄奔驰到前阵田山重忠之前。终夜,七骑翻越了阿津贺志山来到藤原泰衡异母兄国衡的要塞木户口之下,遭遇了有“奥六郡第一强力者”之称的伴藤八,狩野亲光战死,工藤行光、藤泽清近合力将伴藤八毙杀,葛西清重、河村千鹤丸则奋勇沙场,击获敌军数辈。次日,源家方大军全面进攻,木户口沦陷,藤原泰衡逃亡,国衡亦被斩杀。之后,源赖朝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将奥州藤原连连击溃,至八月二十二日进驻平泉馆。其时,葛西清重、小栗重成受命寻查一处尚未被彻底烧毁的仓廪,发现一藏有珍宝的“沈紫檀唐木厨子”,赖朝将内中象牙笛赐予清重。九月初,藤原泰衡被部下杀死,平泉藤原灭亡。九月二十二日,源赖朝即将返回镰仓之际,以葛西清重总领陆奥国御家人事。二十四日,又于平泉郡内设立检非违使所,以葛西清重管领之,还将伊泽、磐井、牡鹿三郡内数地赏赐给清重,以表彰其在“奥州合战”中的功勋。四天后,源赖朝正式从平泉出发返回镰仓。源赖朝在返回镰仓途中听闻葛西清重之母即田山重弘之女身染重病,便派遣使者前往下总国葛西郡其住所问候。十月二十四日,源赖朝抵达镰仓,两天后派往葛西郡的使者也前来复命,禀明其病情并无大碍,赖朝便向葛西清重传递消息,让其安心在陆奥国镇守。( l( ~) C2 ^$ R* ~6 e
, z4 r& A3 n&&{
5 m) J# H! G' D" {* m8 U/ X
&&d8 H; P& o4 F+ U&&{$ ?/ H
十一月八日,葛西清重向镰仓申告陆奥国内之事。清重称国中稼穑不熟,百姓凋敝。源赖朝下令以山北农料援助岩井、伊泽、江刺三郡,又以秋田种子援助和贺、稗贯两郡,目前受到深雪影响,明年春天三月前后落实,且可与陆奥土民接触和睦。赖朝又命葛西清重搜寻当初逃匿奥羽的佐竹氏余孽及藤原泰衡子息等,还让搜寻大田师泰战时丢失的坐骑“鴾毛”并附清重处。赖朝在回信中告知其母无殊事,嘱咐其“不可有归国之思”,要悉心警固陆奥国。但就在这年年底,藤原泰衡余党再起,自称源义经、木曾义仲及藤原秀衡子息,葛西清重等连忙飞驿报入镰仓,消息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抵达。次日,赖朝遣工藤行光、由利维平、宫六国平等前往陆奥协力应对。但次文治六(1190)年正月六日,葛西清重又飞驿抵达镰仓,禀报前番叛乱者乃泰衡郎从大河兼任及其子“鹤太郎”兼政、“于畿内次郎”兼武一族,其起兵于出羽北部海边庄、山北郡,主力达七千余人,其中在渡过冰河时溺死五千余人,但余部仍将由利维平、宇佐美实政、大见家秀、石冈友景等讨取。正月八日,源赖朝以千叶常胤、比企能员分掌东海、东山两道进击。十三日,又发动上野、信浓等国御家人,以上总介足利义兼为追讨使,以千叶胤正为别部大将。二十三日,大河兼任等逆贼“群集如蜂”,葛西清重等飞驿再报镰仓,直至二月六日使者方始突破重围抵达。源赖朝回信希望清重等用心分化叛军,归降之人可减缓刑罚,并将此令宣扬国中,以使被大河兼任挟持之辈及早投诚。另外,“新留守所本留守”一度跟随大河兼任作乱,但随后归降,可向葛西清重交纳甲二百领抵罪。二月十一日,足利义兼及葛西清重等率一万人从平泉出发进击泉田大河兼任主力,但由于夜间分宿民居之间,与大河兼任兵马错过。次日,千叶胤正与之会合,大败大河兼任部于栗原,大河兼任部五百人又于衣川关列阵,不待镰仓方大军挺进便渡过北上川逃亡。二十三日,千叶胤正、葛西清重、堀亲家等飞驿抵达镰仓,将大河兼任兵败逃亡一事禀明。后来,大河兼任于逃亡途中被山间樵夫杀死,于三月十日向千叶胤正进上其首级,“大河兼任之乱”至此平定。三月十五日,源赖朝以伊泽家景出任陆奥国新留守职,管理该国民政,而葛西清重仍负责当地军警政务。$ Y! ]' L" J; j* E3 L0 |, [- f% \
+ }8 P# a8 p&&P) R' f$ Q7 X
- I( [) ]" Z; y+ D3 u+ K
: j& ?% y&&C: b+ F9 L# v
同年九月十五日,源赖朝准备上洛,其同行人事名单中有葛西清重,他负责赖朝住宿事宜。此后,葛西清重一直跟随赖朝左右在京师活动。十二月十一日,源赖朝进上十人嘉奖名单中也有清重的名字。建久二(1191)年八月十八日鹤冈八幡宫放生会上葛西清重进献“鴾毛”马一匹,这可能就是年前寻得的大田师泰坐骑。之后,葛西清重担任了“兵卫尉”的官职,仍旧经常出没于幕府的各种重大仪式当中,建久五(1194)年二月二日他还参加了十三岁的北条泰时的元服仪式。这年十月二十二日,葛西清重献上“白大鹰一羽”,被誉为“无双之逸物”。建久六(1195)年九月三日,源赖朝又命葛西清重、伊泽家景负责重修平泉寺塔,二十九日更称二人为“奥州总奉行”。1 O+ p. ]! V
1 \&&R6 a. A4 I5 q
源赖朝死后,幕府有六十六名宿老联名弹劾梶原景时,其中也有葛西清重。建仁三(1203)年,比叡山堂众发动叛乱,葛西清重第四子重元及侄子丰岛朝经等战死,这对清重恐怕是个不小的打击。三代将军源实朝在任期间,葛西清重已是威望极高的宿老,并成为幕府执权北条氏的重要助力之一,甚至表弟田山重忠与北条氏的最终对立也没有影响到清重的立场。元久二(1205)年六月间,葛西清重就和千叶氏一门联兵参与讨伐重忠,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建历三(1213)年五月,葛西清重一族又参与讨伐和田义盛,再度为北条氏效力。建保(1213——1219)年间,葛西清重曾出任壹岐守。
7 T3 F8 E% d. _) R
根据目前材料,葛西清重可能去世于嘉祯三(1237)年十二月五日或历仁元(1238)年九月十四日,认为其去世于公元1238年应当是不会有大错的。葛西清重享年约九十岁,法名“定莲”。他最活跃的时段是在源赖朝、赖家、实朝父子三代时期,葛西氏也在此期间巩固了在坂东和奥州的势力。奥州葛西氏更是实力雄厚,鼎盛时享有今宫城县东北、岩手县南部广阔领域,直到南北朝时期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公元16世纪末宣告灭亡。
[原创]“平大夫国妙”与三浦氏
《陆奥话记》在列举“黄海战役”逃生武士名单之后又叙述了几位壮烈牺牲武人的名号及事迹,他们是相模国人佐伯经范、藤原景通嫡子藤原景季、散位和气致辅、纪为清等。后来,源赖义的郎从藤原茂赖在战后数日不见赖义等人,以为其皆战殁,便出家为僧,潜入战场搜寻将军尸骨,在路上遇见逃生的赖义后才悲喜交加地一同回归国府多贺城。这些都是忠勇之士的例子,突现源家与坂东武人亲密义勇的关系。
但之后《陆奥话记》又附上了这样一段文字:“亦散位平国妙者,出羽国人也。骁勇善战,常以寡败众,未曾败北,俗号云曰‘平不负’,字曰‘平大夫’,故加能云‘不负’。将军招之,令为前师,而马仆为贼所擒。贼帅经清者,国妙之外甥也,以故得免。武士犹以为耻矣。”这无疑是反面的批评。5 f) w8 l- v3 B" r: w0 ]" X. f
! N$ c% w, P/ {9 r7 t
: v! R* e&&_( |# P/ F; d- [/ N, {
- p* c+ X&&l. A0 w" r
此处提到了出羽国人、藤原经清舅父、人称“平不负”的“平大夫国妙”。纵观平氏系谱,其中并无署名“国妙”之人。有人将其和因与子平师季于宽治七(1093)年一同袭击出羽守源信明住所并抢夺财物而被源义纲于次嘉保元(1094)年诛灭的出羽豪族平师妙视为同一人物,但两者相隔三十余年且对待源家的态度全然不同,仅因名讳中一字相同及均与出羽国有关而判为一人是不妥当的。
5 c9 X* d: S; z/ q
事实上,在一份初代歌川丰国于享和二(1802)年绘制的狂言《当奥州壶碑》的浮世绘中,有由当时的演员市川八百藏扮演的“三浦平大夫国妙”的形象;另一幅描绘五世市川团十郎与四世岩井半四郎一同扮演角色的浮世绘中也题有“三浦国妙”的字样,这大约是公元18世纪中期的作品。《当奥州壶碑》是江户时代歌舞伎作者并木五瓶所写,主要描绘“前九年之役”,其成立的时间和五世市川团十郎的演出时间相近。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18世纪以前,民间已经普遍地认为《陆奥话记》中的“平国妙”出自三浦氏。还有一份亦出自初代歌川丰国之手,绘于文化六(1809)年,由四代濑川路考扮演的《奥州牧雪骊》中的“国妙娘あさか”,这更丰富了歌舞剧中“平国妙”的家族背景。目前,我们并没有找到比《当奥州壶碑》更早将“平国妙”比作“三浦平大夫”的文字材料,也不知道并木五瓶如此做的依据何在,但也同样没有出现足以否定这种判断的证据,故此暂且依从这种已经流传了两百余年的说法,将二人等同。
三浦氏是“坂东八平氏”之一,出自平良文养子平忠通,其家族中有“三浦平大夫”之称的是忠通嫡子平为通,也有文献将为通之子平为继如此称呼。依时代辈分论,此处比对为“平国妙”的“三浦平大夫”应当是平为通。下面,就让我们从平忠通开始展开三浦氏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i% e) T( V5 ^% T2 U9 ^&&r
2 c, d/ P& O* G( B8 [: `
一、“碓井贞光”和平忠通
&&`5 @& J3 K1 f5 Y
前面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过这位平忠通,他是平良文的孙子平忠光之子,后来成了祖父临终前认养的义子。平忠光是平良文的次子,年岁较长,在平将门叛乱时已经做到了从五位下骏河守,更有说法称其官至“权中将”,这已是从四位下。“承平之乱”前,平忠光的官位已经超过了父亲良文,本是家族中最有希望的新一代。但随着平将门的覆灭,平忠光也遭到革职流放的处罚,战乱之后被发配到常陆国南部的“信太岛”,因此又称“常陆中将”。约十年后,平忠光终于得到赦免,来到相模国三浦郡,取“青云介”之女为妻生下平忠通,这里的青云介应当是住在今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中部一带青云地方的相模介。之后,平忠光被任命为三浦郡、安房国押领使,父亲良文死后便在弟弟忠赖的庇护下度过了漫长的余生。
5 j: J+ W. g! H) m
平忠通名讳的写法较多,主要有“忠通”、“忠道”、“贞通”、“贞道”等,这是因为“通”、“道”训音相同而通,“忠”、“贞”意思相近而通,并非其多次改名。他的出生时间一说是天历八(954)年,但其义父平良文去世于天历六(952)年,则此“八年”或为“六年”脱笔所致,正确的时间还是平良文临终的这年。如前所述,平良文之所以在临终前收忠通为义子是为了补偿次子忠光一系被剥夺的继承权,因为这样良文可以直接将部分家业传给忠通,使之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来赡养实父忠光,良文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平忠通年少时称“村冈小五郎”,后来又称“村冈平大夫”,可见良文的起家之地武藏国村冈乡一度成为忠通的立足之本。
; O+ g$ o% f4 A! Q
- w" ]&&N$ M. N$ k
但是,平忠通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村冈的领主,因为他的叔父平忠赖在那里活动了很长时间。平忠通继承了父祖的武功,自少年时代起就武艺精湛,远近闻名,成年后他开始侍奉摄津源氏之祖赖光,成为其“四天王”之一。源赖光是源满仲的长子、源经基之孙,他通过侍奉摄关家藤原兼家、道长父子,屡屡获得各国国司、春宫官员及内藏头的职务,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武门源氏首次达到了巅峰。源赖光又武勇过人,招募了渡边纲、卜部季武、坂田金时和后来称作“靭屃尉碓井贞光”的平忠通等人,四出剿灭山匪、平定骚乱,成为当时与安倍晴明齐名驱邪惩恶的达人。“碓井”有时也写作“臼井”、“碓冰”,一说是今群马县安中市松井田町与长野县北佐久郡轻井泽町之间的“碓冰峠”,但结合平忠通身份的更多比对将其安排在神奈川县即相模国境内,而今千叶县北部佐仓市即下总国印幡郡境内也曾有“臼井庄”,此地是千叶氏支系臼井氏的根据地。“贞光”也偶尔写作“定光”,这或许是书写上的笔误所致。“碓井贞光”长期跟随源赖光东征西讨,几乎所有的赖光“鬼退治”物语中都有他和其他三天王的身影,永延三(989)年他还到过越后、上野等地,但这些内容离奇,不足为信。
. M, H! C' w& }7 X/ m9 Y5 I
( I2 J3 w' f) h
从“靭屃尉碓井贞光”的称呼上我们也可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首先,他后来很可能离开村冈乡而前往相模依附外祖父“青云介”,他或许也因为战功而获得了相模国的少量土地,为日后其子孙成为相模豪族打下基础。其次,平忠通极颇受源赖光的赏识,因此获得了“光”的赐字。其实,源赖光与平忠通年岁相仿,二人自然更容易建立起朋友般的情感,忠通倍受主人赏识也就可以理解了。平忠通受到赖光如此的重视还有一点就是他侍奉主家极为仗义豪行,这在《今昔物语集》第二十五卷第十篇《依赖信言平贞道切人头语》中有生动的描写。该篇大致是说:曾有骏河国住人前往源赖光府中做客,但他却对当时还没有多少声望的赖光之弟赖信颇为不敬,赖信对此咬牙切齿,愤言欲取其项上人头;源赖光的郎从平贞道听闻,以为主人之弟也是主人,便在三四个月后从京师东国下向经过骏河国时将那人射杀,并将其郎党杀散,随后切下那人的首级派部下送回京师赖光宅邸交予源赖信;赖信颇为感动,从此平贞道之名也震动四海。最后,“靭屃尉”是对左、右兵卫尉、左、右卫门尉官职的统称,如果平忠通只担任过其中一种,则完全可以直称其为职务,若其先后担任了同种的左右二尉也可将称呼为“兵卫尉”或“尉门尉”,如今称以“靭屃尉”则暗示平忠通侍奉源赖光时先后担任过兵卫尉、卫门尉的职务,其种类当为复数。* N8 b' b5 G& P
! w) t3 e: O# _2 N: Z; H' u6 j
: M1 M+ L. U7 K2 E' P$ `&&h
平忠通以“尉”的身份悉心侍奉源赖光、赖信兄弟大约是公元10世纪后期至11世纪初的事,到了晚年他也独立出任重要官职,其中就有镇守府将军。这是从五位下的官职,足以称为“大夫”,这或许也是平忠通被称为“村冈平大夫”的原因。《鱼鲁愚抄》第六卷中称“平忠道”于宽德三(1046)年担任近江掾,而平忠通若活到此时已年过九十,不可能再为官,更不可能担任国司三等官这样的下级职务,所以这个“平忠道”与这里所指的平忠通并非同一人物。8 |% @+ |0 X; o0 T/ K# X$ K+ B
7 n) u! E) F* }; H
; p2 H/ [" O$ L& ~
- F1 O! t* f9 t7 t2 d2 n&&u. E
依据系谱,平忠通主要有三个儿子,他们是平为通、平景通和圆城寺上座僧惠算法印,其中为通、景通又分别写作“为名”、“景名”。三人都和父亲一样曾侍奉源家,在“前九年之役”中有所建树。为通之后形成了三浦党,景通之后形成了镰仓党,惠算后嗣无闻。在《尊卑分脉》等系图上,平忠通名下还有伊作氏、岩元氏、英祢氏之祖平孝辅;但平孝辅的曾孙平季基于万寿三(1026)年时已以太宰大监的身份前往岛津庄进行开发,则平季基至少于千年纪前后就已出生,忠通最多比季基年长半个世纪左右,不可能是他的玄祖,平孝辅一系当另有所出。$ E+ E+ Y% Z' I# E6 ~! i" d
0 X+ V) ^7 n3 W
& i&&B, W7 u9 G0 ]! b7 I
如前所述,平忠通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义侄平将常生下秩父武常。外孙平武常生于宽弘四(1007)年,此时忠通约五十六岁,而成为武常之母的这个女儿是忠通三四十岁时所生的。与武藏平氏的联姻有助于忠通一系在相模站稳脚跟,这也是忠通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 z' D% K, P&&C& _. q
7 E, D# {% [. x* l: g: M% Z
6 v! j: I- f3 X- }5 @
另外,若“平国妙”真是忠通长子为通的话,藤原经清的生母、藤原赖远的妻室就应当是平为通的姐妹即平忠通之女。考虑到藤原经清于永承二(1047)年已官至从五位下陆奥权守,他的出生时间不应当晚于治安元(1021)年,则其母出生时间在千年纪前后。由此,嫁给“五郎太大夫”藤原赖远的这个女儿出生时,平忠通已在知天命之年,而联姻达成时已是他的晚年。当时藤原赖远居住于下总国,官位大略也是从五位下,和平忠通相当,相模国与下总隔东京湾相望,这次联姻也带有地方武人势力联盟的色彩。又据田村氏系图,藤原赖远本是陆奥权大掾坂上有行第五子,过继给藤原秀乡嫡流、曾孙正赖,不少学者认为这很可能是“婿继子”,即赖远娶了正赖之女后以女婿身份继承了藤原的姓氏。在系图上,藤原赖远除了经清之外还有一子出羽权介藤原连国,他是赤荻氏之祖,藤原连国很可能就是藤原正赖之女所生。如此,平忠通之女只是藤原赖远的小妾,在正赖之女活着的时候地位不会很高。
' B. ]+ P1 y/ C
还应当指出,平忠通与藤原赖远之间的联姻也和上一章所述丰岛康家与藤原远兼家族联姻一样,带有源家郎党间增进同士关系的性质。《陆奥话记》称源赖义依靠清原氏大破安倍氏、俘获藤原经清后,赖义对经清说:“汝先祖相传为予家仆。而年来,忽绪朝威,蔑如旧主,大逆无道也。”依照源赖义的说法,藤原经清的先祖相传为源家的家人,而藤原经清的先祖包括藤原秀乡、千晴、千清、正赖和赖远。源家始祖经基在平将门之乱中刚刚露头,而当时藤原秀乡却是功勋卓著、地位显赫。可后来在“安和之变”中,源经基之子满仲密告了秀乡嫡子千晴参与谋反,这使得藤原千晴和左大臣源高明一道遭到流放,从此源家与藤原氏“秀乡流”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源满仲自“安和之变”后就成为京畿的豪门,藤原千晴之子“将军太郎”千清因为父亲获罪的缘故竟然没有官职和官位,而他的年龄只比源满仲小几岁,两人后来的境遇大相径庭。藤原千清与源满仲有着深刻的家仇,从他开始侍奉源家的可能性不大。而依源赖义的话,藤原经清祖上作源家家人的至少有两代且不包括经清,则经清的祖父正赖和父亲赖远就都依附于源家了。藤原正赖跟随源家很可能是因为源赖光时代该家族的进一步的发展,赖光的威名权势更胜其父,就连摄关家藤原道长的异母兄藤原道纲也娶了赖光的女儿。藤原正赖归附源赖光当然是明智之举,后来他官至从五位下下野守,比其父千清有起色多了。正赖对源氏的依附性也留传给了养子赖远,这就是源赖义所说的“汝先祖相传为予家仆”。因此,藤原正赖也和平忠通一样,具有源家郎从的性质,这段婚姻也就成了源氏嫡流郎从间的联姻。在源赖义看来,藤原经清是源家家仆所生,自然也是源家家人,理当遵从主家,悉心侍奉。可藤原经清自恃在陆奥有安倍氏撑腰,羽翼丰满,不但不受源赖义父子节制,反而与赖义分庭抗礼,赖义自然格外愤怒,故而“以钝刀渐斩其首”,令人嗟叹。外孙遭主家如此酷刑,这也是平忠通嫁出女儿时不可能想到的。
关于平忠通的去世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永保二(1082)年。这显然不可能,否则忠通将有一百三十岁的寿命,这个死于永保二年的平忠通或许是宽德三(1046)年担任近江掾的那个平忠道。另一是治安元(1021)年,忠通享年七十岁。这一年也是忠通的老主人源赖光去世的一年,平忠通和源赖光之间还真有着一种莫名的缘分,也许忠通到了黄泉之下也仍然会与源赖光相互扶持吧。8 I$ U. v) ?0 G6 h+ L
' ^. k* x" @. @2 @( S- p8 |+ n0 `
8 y5 h2 ]8 p1 p' _$ Q
1 b% `3 V" Q, k0 b2 Q1 V0 t4 n
平忠通去世七年后“长元之乱”暴发,又三年后平忠常投降于平忠通的故主源赖信。虽然早在半个世纪前忠通就投身于源赖光门下,但平忠常投降后奉上了本家的名簿,这是愿以整个家族都以奴仆身份委于源赖信一系的做法,其效力比平忠通对源家个人自愿的侍奉要强得多。从此,坂东平氏大多失去了独立性,忠通的后人则更加坚贞地效忠于武门源氏。
, Q. ^8 P* g2 L$ t. _
0 C6 H/ z- T2 x7 w5 K
二、“平国妙”与“三浦平大夫”为通- x( F& o6 i8 Q2 S
3 j+ i" d: L' f4 F& U1 W" w
目前可见的材料中,仅有歌舞剧《当奥州壶碑》明确将“平国妙”归于三浦氏,将平国妙与平为通等同的依据并不十分充足。故此,我们在此先将二人分开叙述,随后再配合为一体。) K4 m4 \/ P3 N: A
+ a2 {8 A' h: R0 `+ X* d! h) d
% t0 s+ b* O8 }: v+ ?&&|
关于“平国妙”的史料仅有《陆奥话记》中的那几行字。平国妙不知从何时起居住在出羽国,因为当时来到奥羽任职或发展的平氏相当繁多,根本无法从中寻到线索。而平忠通也曾任镇守府将军,那么他的后人也有可能进入邻国出羽。所以,虽然平忠通的根据地在坂东的相模境内,但这并不与平国妙的居住地矛盾。平国妙年轻时十分骁勇善战,经常以少胜多,未尝败绩,这点在当时似乎是出了名的,所以人称“平不负”,何其了得。从公元10世纪起,日本虽然仍处于公卿占优势的平安中期,但地方上尤其是在东国的武士阶层渐渐形成,他们互相攻伐,争夺领地、人口和财货的事件一直此起彼伏。平国妙在“前九年之役”以前便常参与这种冲突,也因为其精湛的武艺得到某些官员的赏识和重任,也拥有官位;但源赖义来到陆奥时,平国妙已经解任,故称为“散位”,这点与藤原经清、平永衡一致。平国妙字“平大夫”,“平”就是他的姓氏,而“大夫”则是因为他享有从五位下以上的官位,这大略与国守、国介这样的官员相当,而这样的地位也是“前九年之役”之前他就具备的。此外,平国妙原本不是源赖义的郎从,而是赖义闻其武名之后招募而来,此后成为源赖义的前阵即先锋。可惜平国妙的一世英名就毁在源赖义军事判断严重失误的“黄海战役”之中,落马被俘的国妙只能因为与敌方藤原经清的姻亲关系才得以生还,这是武士莫大的耻辱。“黄海战役”后,平国妙就再没出现在《陆奥话记》中了。
; H# \' P; P8 |* y6 \
平为通则是平忠通的长子,或称“平大夫”,官途是长门守。按照父亲平忠通及后胤为次、义次、义明等的出生活动时间,平为通大致出生于宽和(985——987)、永延(987——989)年间,与前陆奥守藤原登任年纪相仿,至“前九年之役”正式暴发时年近古稀。由此,平为通在此前早已积攒到足够的名望,堪称宿将,通过自身的长年努力达到长门守这样的从五位下官。; C&&~9 g* m. w' L; S* F; |
) M9 R' I&&J/ o. U: p
# K0 k&&I3 Z; \& e
. `- f4 m3 l3 Q7 v# Q' |) y2 M
父亲平忠通是源赖光、赖信兄弟的家人,自己当然对源家暗含着附属性,所以虽然已有半个世纪左右未曾跟随武门源氏奋战,但源赖义、义家父子在奥羽陷入困境后,平为通仍然义不容辞地率领族人前往支援。和平为通一同效力于源赖义的还有他的弟弟“平子民部大辅”景通、圆城寺僧人“惠算法印”及嫡子平为次、景通之子平景将。其中,为通和景通虽然上了年纪,但都老当益壮;惠算禅师则悉心诵佛以鼓舞士气;为次、景将二人正当壮年,勇猛无比。为通一族以此五人为核心,在源赖义军中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0 }* Z, [& E3 L# \&&@0 p
- A% q) r- o2 ~" m7 i) V
他们在“前九年之役”中的具体表现如今已无从知晓,但平为通必定是立有战功的,因为安倍贞任等刚被剿灭后的康平六(1063)年,他就被授予相模国御浦郡即三浦郡,从此揭开了三浦的苗字。受封后不久,平为通又在今神奈川县东南横须贺市中部着力修建了衣笠城作为家族的核心据点,开始构筑这块得来不易的世袭领地。源赖信曾是冷泉院判官代,源赖义曾是冷泉院之孙小一条院敦明亲王的判官代,父子二人都出任过相模守。三浦郡南端有原属于小一条院的三崎庄,而此时该庄传给到敦明亲王之女、权大纳言藤原信家妻室“冷泉宫儇子内亲王”手中。在源赖义的影响下,平为通获得临近三崎庄的三浦郡领有权也就容易想见了。三浦氏实际上也担有“冷泉宫领内”三崎庄庄官的身份。$ p3 k&&I8 C. o' _' {
1 f/ H9 o# v0 g: F7 T# C
“前九年之役”正式结束后不久,平为通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左右。他主要有三个儿子,长子“三浦平太郎”为次、次子为俊、三子“久良气三郎”通次又称“次长”,平为次一系是三浦氏的本宗。有人认为平为通之子为俊就是曾侍奉白河法皇的宠童“千手丸”,他曾任左卫门尉、检非违使、骏河守,但侍奉白河法皇的平为俊至公元11世纪末方始成年,与为通之子相差了约半个世纪,当另有其人。平为俊之子平为景开启了安西氏,安西为景又收千叶常胤的叔父“安西四郎”常远为养子,常远的儿子常景、孙子景益分别侍奉了源义朝和源赖朝。平次长既然以“久良气”为字,他应当基本控制了相当于今横滨市东南邻近东京湾的武藏国久良岐郡,这个郡虽与三浦郡不同国,但地域上却是交界的。后来平次长的后人以久良岐郡平子乡为苗字形成了平子氏。3 p9 C7 @" N) o" ?9 ?
纵观平国妙和平为通的事迹,两者明显的共性就是年轻时都曾独立发展,都积极参与了源家的“前九年之役”,且不存在明显矛盾的地方。若《当奥州壶碑》所言非虚,那么我们可以描绘出“平不负”三浦为通更为详细的人生轨迹。他年轻时跟随父亲忠通四处征战,后来又于公元11世纪初年随出任镇守府将军的父亲一同前往陆奥,父亲卸任后回归相模,而为通则留在了奥羽,不久进入出羽国定居。其间,父亲平忠通将一长女嫁予武藏国平将常,后又将一幼女嫁予下总国藤原赖远,与周边豪族达成同盟,但平为通未必参与其事。为通在出羽等地奋斗了近半个世纪,以其武勇威名远播,傲称“平不负”,后又出任长门守,达到了他事业的巅峰。当源赖义请他出山时,平为通欣然应允,统率弟子族人参与到陆奥的战事当中。可是为通终究已经上了年纪,在“黄海战役”这样残酷的战斗中马失前蹄,成了安倍氏的俘虏,幸好外甥藤原经清还念甥舅情义将其释放,但这终究是武人的奇耻大辱。如在壮年,恐怕平为通已经因此切腹自尽了,而此刻年过古稀的他却隐忍了下来,直到战争终结。《陆奥话记》之所以不提平为通的名讳而只记下生僻的“国妙”,恐怕也是为了为通一族名誉着想,《陆奥话记》是以源氏立场写成,自然也要顾及其累代郎从的颜面。“前九年之役”后,源赖义为平为通一族请下三浦郡的领地,为通便回归相模国,建成衣笠城,这也算是叶落归根吧。从此,这一系便以三浦氏之名更加忠诚地为河内源氏嫡流效力。
三、“三浦平太郎”为次
/ J0 A7 N7 K/ o! `" J
因为父亲在接手三浦郡后不久便离开人世,“平太郎”为次可以算是三浦氏真正的创始人。也是由于训音相同的关系,“为次”又写作“为继”、“为嗣”。三浦为次约生于治安(1021——1024)年间,与表兄弟藤原经清年纪相仿。为次年轻时跟随父亲一起在出羽、长门等地活动,武名略显。
9 o( S$ ~5 @$ |
天喜四(1056)年,陆奥守源赖义与奥六郡之主安倍赖时决裂,“前九年之役”正式暴发,为次也和父亲为通一道加入了源赖义的阵营。这时平为次已过而立之年,阵中还有两个叔父及堂兄弟景将、表兄弟藤原经清,一族的立场暂时保持一致。但是源赖义无端杀死平永衡的武断行为导致藤原经清倒戈相向,平为通、为次的亲族也分别站到了敌对的双方。更糟糕的是,天喜五(1057)年底源赖义在安倍赖时被安倍富忠杀死后盲目轻敌,轻进冒动,召来“黄海战役”的惨败,郎从及盟友伤亡极重,为次之父为通也一度被安倍氏虏去,家族颜面尽失。“黄海战役”前后为次的行动没有详细记载,他或许死里逃生,或许和父亲一道被俘,无论怎样,一定是陷入了困境当中。之后,安倍贞任等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将源赖义一党彻底赶出陆奥国,双方相持了近五年之久。直到康平五(1062)年秋清原武则率子弟郎从部众万余人从出羽赶来支援,源赖义、义家父子才转危为安,很快逐一剪除安倍氏羽翼,一直逼到安倍贞任最后的老巢厨川栅。是年九月十七日,在源赖义、清原武则联军猛攻之下,厨川栅陷落,藤原经清、安倍贞任、安倍重任、贞任幼子“千世童子”先后被捕杀。安倍贞任的武勇是当世闻名的,在捉拿贞任时竟要官军数人围攻并用长矛将其刺成重伤方始捕获,而贞任又体型硕大魁梧,竟须六人才能将其抬起。参与捉拿并搬运安倍贞任的这些武士当时被称为“高兵七人”,其中就有平为次和堂兄弟平景将。为次和景将的奋战不但使得他们个人的武功得到肯定,也为家族赢得了荣誉,一雪前耻。
4 e* {/ p) c6 @6 H- W* y
9 T0 j&&I* U&&j5 z, W$ F/ b
“前九年之役”结束后,为次随父为通进入新领地三浦郡,景将则随父景通进入三浦郡西北邻的镰仓郡。从此,为次开始称为“三浦平太郎”,这时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三浦为次从父亲手中接过三浦郡并苦心经营,使三浦氏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相近的时期,三弟平次长进入北邻的武藏国久良岐郡发展,与长兄为次呼应。其间,三浦为次嫡子义次元服,主家源义家是他的“乌帽子亲”并赐“义”字,这进一步加强了源氏嫡流与三浦氏之间的主从关系。
永保(1081——1084)初年,奥羽清原氏当主、武则之孙真衡与舅父吉彦秀武因不睦而引发清原氏内乱,这成为“后三年之役”的导火索。永保三(1083)年,源义家出任陆奥守,对清原氏内乱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态度。同年,得到源义家支持的真衡在出征出羽途中突然病逝,清原氏陷入了权力真空状态。应德二(1085)年,义家做主将奥六郡平分给了投降于自己的真衡异母弟家衡和家衡同母异父兄清衡。次应德三(1086)年,清原家衡为了领地与清衡反目成仇,刀兵相见,“后三年之役”正式暴发。源义家再度召集源家的郎从前往奥羽,帮助清衡共同面对窘迫的局面。已年过花甲的三浦为次再度出阵,同在军中的还有他的堂侄“镰仓权五郎”景正。至次宽治元(1087)年,源义家之弟“新罗三郎”义光也率郎从前来支援,源氏大军经过艰苦的战斗终将清原家衡及其叔父武衡围困在出羽国金泽栅。在一次战斗中,当时才十六岁的镰仓景正被清原方的弓箭射中了右眼,但他忍住疼痛、眼中带着箭奋勇杀敌,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其行迹超过了夏侯惇。镰仓景正如此神勇的表现使得身边的堂伯父三浦为次十分震惊,停战后三浦为次想要帮助已经躺倒在地的景正拔出弓箭,他试图用脚踏住景正面部再使双手用力拔取。景正见状愤然跳起,不顾为次乃是其同族长辈而欲将其斩杀,称“在弓箭下死去是武士的夙愿,而被穿着靴子的脚踏在脸上是武士的耻辱”。三浦为次听闻觉得景正所言甚是,这正是武士的尊严,便连连向这个“孩子”道歉,随后跪在躺倒的景正身边,将这支连皮带血的利箭取出。是年冬,源氏攻破金泽栅,清原武衡和家衡均被诛灭,源义家、义光兄弟大获全胜,其中也有郎从三浦为次等部族的功劳。“后三年之役”后,三浦为次又回到相模,但由于朝廷判定这是源义家发动的私斗,所以包括义家、义光在内的众多武士都没有得到恩赏,可谓白忙一场。
8 p7 D+ X2 G6 u7 b&&r) P" E3 L
三浦为次在相模又度过了二十多年,这个时期相模国中部近族镰仓党的领袖景正大力拓展势力,对同族的三浦氏构成了威胁。公元12世纪初,为次将幼女嫁给了相模国西南部豪族中村宗平,以此联盟与镰仓党对抗。嘉承元(1106)年主家源义家去世,天仁二(1109)年源家当主、义家之子源义忠被暗杀,这时已实施院政的朝廷又努力打压以源氏为代表的东国武士集团,没收部分庄园并禁止地方豪族向源氏进行庄园寄进,源家与坂东平氏陷入了发展的低潮期。
* _2 q9 t/ B
天永四(1113)年,出自“小野朝臣”的武藏国南部豪族“野新大夫”横山隆兼一党二十余人将相模国目代“爱甲内记平大夫”打杀。一般认为,“爱甲内记平大夫”既是相模国的在厅官人,也是在今神奈川县中部厚木市一带的爱甲庄庄司,而爱甲庄是当时河内源氏总领“六条判官”为义寄进给熊野山的领地,则横山党所杀的实际是源为义的家人。更有说法认为这个“爱甲内记平大夫”就是源为义的岳父、其四个幼子即乙若、龟若、鹤若、天王的外祖父“内记大夫行远”,但源乙若生于天养元(1144)年,距“爱甲内记平大夫”被杀一事已有三十一年,乙若等之母如为其女,则初诞子嗣的年龄略显偏大,此说不可靠,仅备一考。另外,此横山隆兼之曾祖即横山氏之祖是武藏权介“横山大夫”义隆;义隆第三子资隆于长保六(1004)年任武藏别当,人称“野三别当大夫”;资隆弟“横山五郎”某在“前九年之役”中牺牲了性命,其后名迹由“村山七郎贯主”平赖任继承,赖任即平忠赖曾孙、胤宗之孙、元宗之子;资隆子经兼即隆兼亲父,称“横山次郎大夫”、“野大夫”,亦跟随源赖义征讨安倍氏,安倍贞任死后斩首,其首级便由横山经兼主持处置。由此,横山隆兼祖上是源氏嫡流的郎党。于是,朝廷向相模、常陆、上总、下总、上野五国下达了追讨令,要求缉捕杀人暴徒,相模豪族三浦为次、镰仓景正和武藏“留守所总检校”秩父重纲也在追讨使名单当中。为次、景正和重纲的父亲秩父武纲都曾跟随源赖义、义家父子在“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中拼搏,其家族均可算源家的累代郎从,他们与源为义之间也是主从关系,如果横山党确实损害了源家的利益,那么他们三人也必定会暂时抛开私利,对其尽力追讨。: m7 f5 f# Z) e. {8 f% B# n7 ]* r
然而,横山隆兼事发后亲自赶往京都,拜见了才十八岁的源为义,向其解释杀害“爱甲内记平大夫”的原因,申辩称自身并无过错。之后,源为义不但谅解了横山党的莽撞行为,还将爱甲庄的管理权连同一副白弓袋赐给了横山党,从此爱甲庄庄司改由横山隆兼堂侄季兼的后人担任。源为义没有怪罪横山党,内中另有原委。就在“爱甲内记平大夫”被杀紧前的天永三(1112)年底,在任已经七年的相模守藤原宗佐病故于任上。他本是堀河院藏人,是院政时期朝廷派在地方上维护中央贵族权利的官员代表之一,任内横征暴敛,不但经常向中央权贵赠送重礼,同时也试图塞满自己的腰包。藤原宗佐去世后,本当为武门源氏效力的“爱甲内记平大夫”却秉承国司的指令继续压榨国人,势头正盛的横山党将其打杀不过是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反抗国衙斗争中的一例而已。面对武人阶层低潮的源为义此时正试图整合地方豪族,重新恢复源赖义、义家时代坂东武士紧密聚拢在源家周围的态势,他与其和朝廷沆瀣一气严惩横山党,不如借此机会将这支东国重要的力量重新纳入自己的家人体系当中。
& X& a" A, j4 X6 P. y* X
是年四月,京都的检非违使藤原盛重抓获了几名杀害“爱甲内记平大夫”的凶手,但朝廷后来就没有进一步的成果了,可见以源为义为首的武人对中央权贵向东国渗透行动的联合抵制是有所成效的。这个藤原盛重幼号“千寿丸”,曾和“千手丸”平为俊一道以童形侍奉过白河法皇,是院政的鹰犬。二十多年后,本为横山党追讨使的秩父重纲与横山隆兼还成了儿女亲家,重纲嫡子田山重弘娶横山隆兼之女生下“小山田别当”有重。后来,隆兼又将末女嫁给了镰仓景正的堂侄梶原景清生下景时,与镰仓党也缔结了姻亲。到了隆兼之子横山时重当家时,他又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浦为次的嫡玄孙和田义盛和秩父氏一族的“涩谷次郎”高重,另将两个侄女分别嫁给田山重弘弟江户重继子“太郎”重长和涩谷高重弟“涩谷三郎”某,横山党中的许多成员加入到了三浦氏一族和田义盛的阵营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该事件七年后的保安元(1120)年底,与横山党敌对的藤原盛重出任相模守,但相模、武藏的武人集团仍如源为义所希望的那样顺利地整合到了一起。6 t. a( `# q' f5 t& _1 q( ]
' _, y2 l2 k$ I% D, o
' P6 B% ?3 u9 C9 J7 Y/ _
- c" K1 O, Z$ z9 a( |, H0 I
天永四(1113)年时三浦为次已经将近九十岁了,这也许是他在该事件中无所作为的主要原因,三浦氏在稍晚时候方与横山党联姻也可能与此有关。事件平息后不久,三浦为次去世,具体的时间节点不明,他是三浦氏早期诸位当主中最长寿的一个。为次死后,三浦氏由其子义次统领。
# d9 l. e' D, B% b
8 L2 |9 J7 u) o% ^& a
! X" l5 V6 u9 ^* L4 w, E. C&&]
四、“三浦庄司”平义次
; h7 `7 E6 A7 D5 r8 ~7 V5 `
三浦义次的名讳又写作“吉次”。依据三浦氏历代的活动时间判断,他大致出生于“前九年之役”前后;但“前九年之役”期间三浦氏长期随源赖义父子陷入困境,义次的祖父为通即“国妙”一度被俘,义次的父亲为次恐怕无暇在战争期间生育子女;再考虑义次后来的活动时间,他出生于“前九年之役”后不久的可能性较大。于是,义次出生时父祖刚好因功获得三浦郡的领有权,他从小就冠以“三浦”的苗字。: }8 o% B&&u: R4 ?* W, L/ ^
9 l1 k, P: E) r
' b! ?&&x: Q8 M1 q, D& X# I2 \3 n
约公元11世纪七八十年代,义次到了元服的年纪。主人源义家为了加强与相模平氏总领家的关系,主持了三浦义次的元服仪式,因此成为其“乌帽子亲”,并下赐“义”字。从此,“义”便成为三浦氏的通字,世代流传。源义家介入家人元服并成为“乌帽子亲”的事我们前面还提到过一次,那就是和义家同年的千叶氏、上总氏祖平常长的元服,后来以千叶、上总两氏为代表的房总平氏都围绕在源家侧近。此次,源义家进一步赐字,使得三浦氏和千叶、上总一族一样成为源氏嫡流的忠实郎党。
% ~% Y0 R! t/ H9 Q: r
: `4 D. R/ Y1 l8 V; k$ K
“后三年之役”中,父亲为次及平氏“忠通流”的族人们表现活跃,当时二十多岁的三浦义次很可能也参与了战争并有所表现,但如今却看不到这方面的记录。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当父亲亲身率领族人参战时,作为一门总领嫡子的义次待在了三浦郡做总留守,为前方奋斗的叔伯兄弟们保障后勤,提供必要的辎重补给。无论义次在“后三年之役”中是否有所作为,三浦氏都没有获得官方的赏赐,这是当时院政压制源氏东国武士集团大趋势所致。( V. I6 J+ }, ^, R# H2 ?5 \
长治元(1104)年,父亲三浦为次已经八十岁左右了,家务基本转交给义次处理。是年,三浦义次为父亲在衣笠城建造了清云寺,供为次诵佛修法。三浦氏后来信奉佛教的临济宗,清云寺作为三浦氏家寺其后自然也属临济宗,建久五(1194)年源赖朝为纪念三浦义明而建立的满昌寺也同属此宗派。; x, W9 g+ E" {6 F& p
天永四(1113)年横山党事件时,三浦义次已经年近半百,但出奇长寿的父亲为次仍存活于世,所以朝廷将追讨令下达给了为次。但天永四年三浦义次主持家业也有十年左右,当时能实际参与对横山党讨伐事务的还是义次。不过,事件很快圆满结束,在主家源为义的授意下,横山党与武藏、相模两国平氏和解,其中也包括三浦为次、义次父子。
( p' D3 G0 b. `, T
% L( }2 n3 K) v7 l
之后不久,为次去世,义次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浦氏家督。在三浦义次出任家督期间,三浦氏得到不小的发展。三浦义次将领地寄进,正式成立“三浦庄”,后一度出任相模介,这个职务又传给他的长子义明,义明娶秩父重纲之女与其联姻。义次的次子义行来到相模国西北部的津久井地方发展,称“津久井次郎”又称“筑井次郎”,这是相模和甲斐交界的关隘之地。义次三子为清在衣笠城西南5公里处构筑芦名城,与宗家成犄角之势。义次的末子义实来到相模国南部沿海中段的冈崎定居,即今神奈川县平塚市一带,遂称“冈崎恶四郎”,冈崎义实又于公元12世纪30年代中期与相模国西南部的中村党联姻,娶中村宗平之女为妻,后将其所生一子次郎义清过继给内弟“土屋三郎”宗远,以稳固地方势力同盟。其间,平为俊之子、三浦义次的堂兄弟为景进入安房西部,开启了“安西”的苗字,也为三浦氏积极参与房总半岛事务开了先河。
: w+ v& @: l1 N4 Q' F9 E$ l
) N' R/ a/ S+ Z0 d8 U
公元12世纪40年代,源为义嫡子义朝离开父亲出任上总御曹司,独自到坂东发展。保延六(1140)年,源义朝娶了三浦义明之女,次永治元(1141)年生下长子义平,义朝由此成为三浦义次的孙女婿。康治二(1143)年,源义朝干预了千叶氏与上总氏关于“相马御厨”的争端。次天养元(1144)年,源义朝又发动三浦氏、中村党侵入了掌握在镰仓党手中的“大庭御厨”,三浦义次、义明父子及义次的妹夫中村宗平都参与其中,而就在该事件发生前后三浦义次还将自己的幼女嫁给了中村宗平第三子土屋宗远,以此进一步加强同盟,抵制镰仓党,这是短世代间三浦、中村两族的第三次联姻。
1 D+ `+ \; C; s) t6 J- |
7 D7 ^6 y, X) y( v+ P$ |3 O* E
长治年间(1104——1106),三浦义次的从兄弟镰仓景正将数十年来利用浮浪人开垦的大庭一带土地寄进给伊势神宫,直到十余年后的永久五(1117)年才获得相模国司批准,“大庭御厨”成立,镰仓景正就任御厨下司,天养元(1144)年时该御厨已转由景正的堂侄大庭景宗掌管。天养元年九月,源义朝对“大庭御厨”境内高座郡鹄沼乡提出领土要求,其郎从清原安行等侵入领内,杀伤御厨神职人员,抢夺财物;十月,相模国田所目代散位源赖清及部分在厅官人和源义朝及郎从清原安行、“三浦庄司平吉次”(即三浦义次)、“男同吉明”(即三浦义明)、中村宗平、和田助弘等率千余骑进入御厨,扬言要将其停废,双方遂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源义朝一方势力强大,大庭景宗及伊势神宫方面损失惨重。虽然天养二(1145)年三月朝中下达了要求源义朝等人停止滥妨的宣旨,但大庭景宗最终还是向义朝屈服。源义朝通过这些年在坂东的暴力侵害,将房总、相模、武藏五国的豪族都聚拢到自己身边,为日后在“保元之乱”中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庭御厨事件发生时,三浦义次已年过八十,他仍以如此高龄亲自参与孙女婿义朝的军事活动,可谓对主家尽心尽力,这也是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次“演出”。
+ v/ u) l( g: D&&V
久安(1145——1151)年间,三浦庄初代庄司义次去世,享年八十余岁。此时,三浦氏已经成为相模国数一数二的大豪族,其家业由嫡子义明继承。
五、“三浦大介”义明
8 H&&y+ z$ R; e# u8 _0 v
2 {7 p3 u8 V& H8 I1 y7 z
三浦义明又作“吉明”,出生于宽治六(1092)年,这是“后三年之役”结束后五年,三浦氏重新进入领地发展时期。十多年后的长治元(1104)年,义明元服,成为一名可以披挂上阵的武将。从名讳上看,义明和族叔伯镰仓景明拥有相同的“明”字,这个景明是当时镰仓党总领景正的堂兄弟,也是后来获得镰仓党总领地位的大庭御厨下司景宗的父亲。虽然此时三浦氏和镰仓党仇敌中村党有靠拢的趋势,但也不能排除其同时与同族镰仓氏也有较为友好的关系,三浦义明的“乌帽子亲”或许就是镰仓景明。就在义明元服同年,祖父为次将家督之位让予父亲义次,义明又成为下代家督的潜在人选。永久元(1113)年,横山党袭杀相模国花甲庄的“内记平大夫”,三浦氏受朝廷之命负有讨伐横山一族的任务。按理来说,刚过二十的三浦义明遇到了一次建立武名的好机会,可是横山隆兼很快向源为义妥协,横山党不但不再被追讨,而且在源氏嫡流的主持下渐渐与相模、武藏的平氏形成同盟。又过了十多年,三浦义明娶邻国武藏留守所总检校秩父重纲之女,于天治二(1125)年产下第一子即“杉本太郎”义宗。也在天治(1124——1126)年间,三浦义明出仕相模国,成为在厅官人,担任相模国检断职,这是受父亲义次出任相模介影响的缘故。大治二(1127)年,三浦义明的次子“荒次郎”义澄也来到世上,这就是三浦氏后来的当主。
保延六(1140)年,三浦义明将长女嫁给了源为义嫡子源义朝,与主家结成姻亲。从此,三浦氏与源氏嫡流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源家在坂东最根本的依托力量。次永治元(1141)年,义明的外孙来到世上,这就是后来人称“恶源太”的源义平。其间,在源义朝的促进下,三浦氏与上总氏关系日益亲近,三浦义明与上总氏当主常澄年岁相仿,后来义明次子义澄元服时上总常澄成为其“乌帽子亲”并赠与“澄”字。天养元(1144)年,义明随父亲义次侵入镰仓党控制的大庭御厨,这一方面是支持女婿源义朝的行动,另一方面也与三浦氏实地的扩张倾向相一致,后来杉本义宗的居所“杉本馆”就在今神奈川县镰仓市东部。之后,大庭氏臣服于源义朝,作为义朝一党的义明自然也获得了相当的实际利益。数年后,义明之父义次去世,义明成为三浦氏一族的总领,还继承父亲担任了相模国介一职。/ u, A; u3 B1 [3 o9 L2 l
公元12世纪50年代是个风云变化的时代,三浦氏也同样经历着这场风雨。相传,鸟羽法皇曾宠幸过一位称为“玉藻前”的美貌少女,但后来鸟羽法皇患病时有巫师认为此病系由“白面金毛九尾狐”化身的“玉藻前”所致,“玉藻前”闻讯便逃往下野国那须野。久寿二(1155)年春,法皇下旨要求那须野的领主“须藤权守”那须贞信主持九尾狐的讨伐事宜,贞信便邀请相模国三浦义明和上总国上总广常出阵,组成八万人的庞大征讨军,最终将“玉藻前”铲除,三浦义明也因此称为“三浦大介”。后来,九尾狐与酒吞童子、大天狗并称日本三大恶妖怪。讨伐“玉藻前”物语当然不会是真实的,但也暗藏了一些历史的投影。有学者认为,“玉藻前”的原型是鸟羽法皇的宠妃美福门院藤原得子,她正是后来挑起“保元之乱”的重要人物之一,是红颜祸水的典型。而三浦义明曾为相模介,上总广常后来成为上总介,三浦、上总两家都在“保元之乱”中跟随源义朝、义平父子奋战。所以将“玉藻前”物语理解为神怪版的“保元之乱”也可说通,这正是那个时代最为突出的动乱之一。
. K# ]8 j# z+ X8 r2 a
' D4 Y* e7 }1 Q5 w% {! A) n
1 J1 m+ y$ w( ~2 Y1 ?1 r) p
久寿二(1155)年确实发生了一场与三浦氏有关的动乱。是年,三浦义明的外孙、年仅十五岁的源义平与叔父源义贤对立,从而引发了“大藏合战”。源义贤是源为义的次子、源义朝的亲弟,他在近卫天皇为春宫时出任带刀长,人称“带胁先生”,后来为了对抗与父亲闹翻的长兄义朝来到东国。源义贤起初的领地在上野国南部的多胡郡,后来娶秩父重纲次子河越重隆之女为妻,随后在武藏国比企郡大藏即今埼玉县中部岚山町一带构筑据点,向周边地区拓展势力。源义朝、义贤虽为兄弟,义平也与义贤同出源义家之后,效忠源家的秩父一族臣从于源义贤也合情合理。但后来源义平与叔父义贤因为上野国内领地纠纷结下仇怨,竟然发动母家三浦氏奇袭大藏馆,一举将源义贤和河越重隆诛灭,“镰仓恶源太”从此闻名于世。当时敌对双方关系十分复杂,除了义贤与义平有叔侄关系外,义贤的岳父河越重隆也是三浦义明的内兄弟,义明之子义宗、义澄都是重隆的外甥;此外,源义平方还有田山重忠之父重能,他是河越重隆的亲侄子、三浦义明的内侄,田山重能虽然参与杀死叔父重隆的行动,但将源义贤之子、自己的表外甥、当时才两岁的“驹王”保护出去,这就是后来威名响彻全日本的“木曾冠者”义仲。在此之前,三浦氏就与田山重能关系密切,日后不但成为战友,“平治之乱”后三浦义明还将女儿嫁给了田山重能,此女即田山重忠之母。# E! X9 k: [$ p
) t- j% M5 W& }& U, ~! E
9 i# j, m2 M. Q0 @6 o
“大藏合战”只是“保元之乱”的预演。保元元(1156)年,鸟羽法皇去世,崇德上皇与后白河天皇对立,天皇方的源义朝在坂东平氏的支持下联合平清盛消灭了上皇方的父亲源为义和清盛的叔父平忠正等人的势力,成为这场被誉为“武者之世”开端的大动乱的胜利者。三浦义明作为义朝的岳父,自然对女婿鼎力相助,胜利后也获得了一定的赏赐,其“三浦大介”称号可能从此而来。& ^; w0 q0 }# L7 g
7 h/ L0 G: T. N/ ~&&R% @
可是,胜利者间权利的分配并不均衡,后白河天皇后来退位实行院政,在武士集团中明显偏向平清盛一方,源义朝对此十分不满。平治元(1159)年底,源义朝与平清盛公开决裂,又一次大乱暴发。三浦义明之子“荒次郎”义澄跟随源义平与平家奋战,在义平的队伍里还有友族上总常澄第八子广常的身影,他们在“待贤门合战”中随义平追击平清盛嫡子重盛,表现十分突出。随后,三浦义澄、上总广常等又在“六波罗合战”中协助源义平突围,再度立下武名。然而,源义朝一党败局已定,坂东武士再如何勇猛也无法扭转颓势,义朝父子纷纷落败而逃。次永历元(1160)年初,三浦义明的女婿源义朝被部下杀死,不久其外孙“恶源太”义平也因刺杀平清盛失败而被斩首,曾依附于源义朝的那些坂东平氏大多进入了政治斗争的低谷。
7 F- g& }% Z! l8 T1 Q4 v
和其他坂东豪族一样,三浦氏失去了源家的庇护之后,不得不向掌握中央权势的平家低头,三浦义澄和下总千叶常胤第六子胤赖、义明的女婿田山重能一道在京侍奉权贵。但三浦氏本身在地方上的独立性并没有完全丧失,他们仍然可以自主豪族间的势力重组,包括建立同盟和武力扩展。例如,“平治之乱”紧后,三浦义明就将女儿嫁给田山重能,由于田山重能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千叶常胤和丰岛清元,所以此举形成了以田山氏为核心的四族同盟。仁安(1166——1169)、嘉应(1169——1171)年间,三浦义明又将幼女嫁给了上总常澄幼子、广常之弟“金田小大夫”赖次,达成与上总氏的联姻。其间义明晚年所生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大河户太郎”广行,大河户氏出自藤原氏“秀乡流”,领有武藏国东北部大河户御厨即在今埼玉县东部地区,与小山、下河边等氏同属一族,广行是其父大河户重行与秩父重纲之女所生,大河户重行与三浦义明是连襟关系,广行又与义明的另一个女婿田山重能是表兄弟。长宽元(1163)年,义明还派遣嫡子杉本义宗以水军东渡安房,与长狭常伴争夺该国西北部的平群郡,该郡南方就是与三浦氏、千叶氏有渊源的安西氏领地。结果,杉本义宗在战斗中中流矢,逃回三浦郡后不治而亡,享年三十九岁,这对当时已经年过古稀的三浦义明是个重大的打击。杉本义宗死后,三浦氏嗣子地位由义明次子义澄握有,而义宗嫡子义盛等在今神奈川县东南端三浦市北部的和田乡定居,随称“和田小太郎”,杉本城由义宗次子“小次郎”义茂受领。
) _' V# _. ]3 z3 F. N8 q1 W
/ s+ L5 R- Y7 {' c
总的来说,义明时期是三浦氏大发展的时期。义明的子嗣不少,主要有“杉本太郎”义宗、“矢部次郎”或“荒次郎”义澄、“大多和三郎”义久、“多多良四郎”义春、“长井五郎”义季、“杜户六郎”重连、某郎义秀、“佐原十郎”义连等。矢部在衣笠城东南部不远,佐原又在矢部东南侧近,长井在前述和田乡西北侧近,大多和在和田北方不远处并三浦半岛西侧有小田和(即小多和)湾,多多良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东部,杜户即今横须贺市西北邻叶山町西部的森户,再加上义明女婿赖次的居所即三浦半岛南端的金田,义明的子辈此时已经控制了整个三浦半岛,完全巩固了父祖几代人的事业。考虑到津久井、芦名、冈崎等兄弟家族的情况,三浦氏一族在相模国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6 T& [8 K3 o" t+ T4 t
! z4 F7 ~& o5 q6 N( I
治承元(1177)年,刚与伊豆国北条时政之女私自成亲的源赖朝悄悄来到三浦半岛,他在郎从“真田与一”义忠、“柳川弥次郎”的伴随下先后走访了衣笠城和位于今叶山町北邻逗子市的久野谷,与三浦氏、相传出自藤原氏的久野谷氏再次取得联系,不久赖朝又授意千叶常胤之子日胤法师赴石清水社诵经祈求源家兴复。这个真田义忠是冈崎义实的幼子,也就是三浦义明的亲侄子,当时只有二十二岁;而柳川弥次郎后来娶了久野谷氏当主、曾跟随赖朝长兄义平的“久野谷六大夫”之女久野广尾,改称“久野谷弥次郎”,之后又成为三浦义明嫡孙和田义盛的代官。源赖朝的这一切活动都在为即将重新揭开的源平战事做准备,而三浦氏正是他最先发动的累代郎党之一。' }& A3 T, z& x( Q+ I5 ~! m- Q
+ |$ e* J# {. w&&S4 G) W" C
" M&&B% z4 M1 ^! o, N
治承四(1180)年四月,以仁王在京师密谋推翻平家统治,向全国雌伏的源氏发出讨伐平家的密旨,二十七日源赖朝的叔父行家将此令旨传达至伊豆。但还不等赖朝起兵响应,五月以仁王阴谋败露,其党类被平家诛灭,当时尚在京都侍奉的三浦义澄等人也因此乱延误了返回东国的行程。此后,赖朝派遣安达盛长等游走关东,召集坂东各累代郎从。当三浦义明接到赖朝书信时,激动万分,不顾身染疾病,亲自接待使者,梳洗后阅读来函,挥泪感叹称源家兴复有望,三浦一族作为源家累世家人必当舍生取义,为赖朝的大业肝脑涂地。六月二十七日,三浦义澄、千叶胤赖在从京归还途中私下拜访了源赖朝,向其汇报了京都的形势,密谈中可能还商议了日后起事的具体方案和时间表。( v9 p, r3 R&&F- ?
" p( s" L" F/ Y
0 ~2 J/ l1 a9 D8 h. D$ S: o
八月十七日,源赖朝率郎党等正式揭起反旗,将监视者山木兼隆讨取。八月二十日,源赖朝及众多御家人从伊豆国出发,北上相模国足柄郡土肥乡即今神奈川县西南端汤河原町一带,同行从类中有冈崎义实父子和大庭景宗长子“怀岛太郎”景义等。同时,源赖朝邀义外祖父三浦义明一族前来与之汇合,但路途较远,未及召集。八月二十二日,三浦义明命弟筑井义行、子三浦义澄、佐原义连、大多和义久及孙和田义盛、和田义茂、和田义实、大多和义成、多多良重春、多多良明宗等率本族精兵三百人从三浦郡出发,前往相模足柄。
; O. M; {6 c8 s* c( Z) X8 F) O
0 o+ d&&l& i* C
但八月二十三日,源赖朝所率三百余人与平家的追讨军在今小田原市南部的石桥山一带发生遭遇战。平家方主力是大庭景宗之子三郎景亲、“俣野五郎”景久等带领的三千余人,镰仓党一族的长尾为宗、定景兄弟、梶原景时等也在其中,另外伊东佑亲也率三百余骑驻扎在源赖朝背后,试图寻找机会发动袭击。此时,三浦氏的部众因天气原因屯驻在丸子河即今小田原市东酒匈川口附近,他们遣郎从等烧毁了大庭景亲一党的屋舍,烟火飞升至半天。大庭景亲等遥见烟火,得知三浦氏正在其背后,认为如果等待次日源赖朝与三浦氏会师将难以对付,当于今日不顾黄昏即强攻赖朝本阵。商议已定,平家大军便突袭赖朝部众,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赖朝方很快溃败,义明之侄真田义忠等皆战死,当时义忠年仅二十五岁。大庭景亲大军追击,源赖朝逃往土肥椙山。八月二十四日,大庭景亲继续追亡逐北,源赖朝部下四散,赖朝在梶原景时的暗中帮助下逃生,进入箱根山躲藏。
同时,三浦氏得知源赖朝本部遭此劫难,以为赖朝九死一生,便欲先退回三浦郡从长计议。途中经过今神奈川县镰仓市由井滨稻濑河口,与属平家方的义明外孙田山重忠部五百人遭遇,三浦义澄欲避开田山重忠潜归,而和田义盛、义茂等年轻气盛,小视当时仅十七岁的重忠,上前挑战。于是,田山重忠率部追于由井滨东面的小坪坂与三浦氏交战。田山重忠之父重能本与三浦氏休戚与共,累代姻亲,只因田山重能及弟小山田有重前往京师侍奉,却被平家扣留当作人质,重忠这才无奈,遂与源家、三浦氏为敌,但也只是逢场作戏而已。所以,和田义盛派人向重忠劝降后,重忠也派遣乳母之子、出自“武藏七党”之一“丹党”的榛泽成清与三浦氏达成和议。但义盛之弟义茂不知双方已然和解,竟然私自纵马冲向重忠军阵;重忠以为三浦氏佯和来攻,便组织郎从抵抗;三浦义澄、和田义盛见义茂不利,也集中兵力来援,一举杀伤重忠部下五十余人,其中包括“缀党”首领三人。重忠复猛攻,三浦方的“多多良三郎”重春及其郎从“石井五郎”殒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田山重忠与和田义盛、义茂、多多良重春等都是表兄弟。见激战双方均损失惨重,重忠郎从本田亲常、榛泽成清二人努力进言和解,双方再次退兵,各归本处,三浦义澄等遂率余部回到衣笠城。是日,三浦义明的女婿、上总权介广常之弟“金田小大夫”赖次率七十余骑来援三浦。
&&V: K: J- @; J" A* e: E6 V7 j4 @
/ n/ R0 _1 w3 A&&K( h" L# }' Y; n
八月二十六日,尚不成熟的田山重忠为报前仇,来寻秩父党总领、从兄河越重赖。此河越重赖是“大藏合战”时被重忠之父所杀的河越重隆之孙,此刻与重忠冰释前嫌,共同敌对三浦氏。重赖、重忠二人的堂叔父江户重长也率部参与,至此形成秩父党发动武藏联军讨伐相模三浦一族的态势。三浦氏是日清晨闻讯,义明准备固守衣笠城。而其嫡孙和田义盛认为衣笠城虽固但不在要冲之地,可引兵悉守衣笠东约4公里处的怒田城,此城也为三浦氏所掌且离海岸更近,是三浦水军基地,一旦不敌需要退却,可较快发挥水军优势。但三浦义明愿与衣笠城共存亡,不采纳义盛的建议,仍以全族守备衣笠城,三浦义澄、佐原义连守东门,和田义盛、金田赖次守西门,长江义景、大多和义久守中路。
/ y( a. A7 o( q) Y, I9 {$ q. x4 D
- T# {$ k3 X& `3 c$ c" [8 ]' {
5 [9 s. C. X1 {" D1 I' C
守备衣笠的众人大都是三浦义明的子孙,金田赖次也是义明的女婿,唯独长江义景属于镰仓党。义景是当年与三浦为次一同参加“后三年之役”的“镰仓权五郎”景正嫡孙,但镰仓景正及子景继去世后,镰仓党的总领地位被另一支的大庭景宗继承,景正的后人反而成了庶流。长江义景父名“景继”,这个“继”字与三浦为次、义次的“次”实同,依年代看,三浦义明之父义次很可能是景继的“乌帽子亲”;又义景名讳中也新出现了“义”字,依年代看,义明可能就是义景的“乌帽子亲”。如果以上推测正确,则镰仓景正、景继时代与三浦氏关系尚好,景继早卒,其子义景因年幼沦为镰仓党庶流,后投靠义明,成为了三浦氏的高级郎党。长江义景的本居地在今叶山町北部的长柄村,此地本就在三浦郡境内,是三浦氏的势力范围。) j2 \& D1 E4 X
2 E" A: S' f+ `" K8 z2 R( Y8 @
2 C2 l5 v3 M8 T$ }4 K
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放之路忠诚之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