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育儿书类图书?

荐书第一本:《六A的力量》
[attach]352880[/attach]
所有的父母,除了极端的例外,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不是所有的父母,一开始都想清楚了我们可以给孩子怎样的爱呢?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只是成绩好就可以了吗?体育好就行了吗?有音乐艺术的高雅爱好够不够呢?狂迷科学怎么样?……
之所以第一本介绍《六A的力量》,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一点心关注孩子的品格,这可能是你能给孩子最大最长久的财富,远超考试成绩,远超名校,甚至远超能力。
一个朋友跳楼了。最开始除了为他难过之外,心里充满了疑惑。两口子社会地位不低,年收入加起来好几十W,还有什么值得跳楼的呢?莫非,是贪赃枉法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不忿!不忿没有在竞聘某个职位中得到支持,就!跳!楼!了!!!!
生活需要平衡,而不是量化的标准和外物的攀比。愿我们儿教的爸爸妈妈能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童年,使他们心里满满的爱,能带领他们走过生活的所有磨难。
帖内介绍:
作者的六大原则——这些积极的子女教育“秘诀”可以令你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在《六A的力量》一书中,你将学到如何在同情心、品格建造以及持久性上做你孩子的好榜样。你会发现做一个英雄原来并不难,而且还充满乐趣和成就感,还能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使孩子能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生活得充实而丰盛。
难道这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希望吗?
本书教你如何成为你孩子眼中的英雄!
  六A是指六大积极子女教育原则,因这六个原则在英文单词中都是以“A”开头,故称六A。即: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责任、权威。
  在本书中,你将学到如何在同情心、品格建造以及持久性上做你孩子的好榜样。你会发现做一个英雄原来并不难,而且还充满乐趣和成就感,还能帮助你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使孩子能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生活得充实而丰盛。
麦道卫,美国著名的婚姻与子女教育专家,著有《相爱的秘密》、《正确与错误》、《铁证待判》、《为什么真爱老百姓等待》和《父子心连心》等书逾60种。他同时又是一位世界级的演说家。在全球30多个国家作巡回演讲。
目录第一部分 父母——具有积极正面的子女教育观的英雄
第一章 你可以去骗一个骗子,也可以去愚弄一个傻子,但你绝敷衍不了一个孩子
第二章 不要只是期待,要事先计划
第三章 忽视了亲密关系,规矩就软弱无力
第二部分 接纳——建立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第四章 只有你先接纳了孩子,孩子才会接纳他自己
第五章 接纳——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第六章 接纳的意思:“你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部分 赞赏——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关键
第七章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第八章 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
第四部分 关爱——没有爱,孩子的生命就会枯竭
第九章 拥抱可以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
第十章 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
第五部分 时间——挤出空闲,当个英雄
第十一章 爱的城堡是由“时间”构筑而成的
第十二章 如何抽时间和你的孩子相处
第六部分 责任和权威——怎样用“约束”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正确判断力
第十三章 责任感——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十四章 避免触怒孩子
最后的思索 要不遗余力地成为儿女心目中的英雄!
附录 英雄的百宝箱帖内同时提供下载——不知道是不是全文。至少可以试读。
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当当网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好喜欢。。。
我好喜欢。。。
UID 319593
积分 18573
威望 18573
金钱 17705
阅读权限 12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最经典、最有用的育儿书(请踊跃荐书,谢谢)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阿德勒著,韦启昌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UID 879436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宝宝生日
再推荐两本书:《爱的五种语言》(或《爱之语》)和《儿童爱之语》
这两本书一起介绍。我认为是合理的。
幸福的婚姻造就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家庭造就具备获取幸福能力的孩子。所以再推荐《爱的五种语言》(或《爱之语》,是同一本书,也许是不同的出版社出的),和《儿童爱之语》。
怎样给出我们的爱,才能让对方体会得更深刻、接受得更完全呢?
读一读这两本书,希望我们都能让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彼此的爱。
今天老妈告诉我,儿子跟她聊天,说他对外婆和爸爸妈妈的爱同样深,但是内容略有差异。
对爸爸的爱,是因为爸爸肯陪他聊天讲故事,让他着迷;
对妈妈的爱,是因为妈妈会在爸爸打他的时候保护他;
对外婆的爱,是因为他的心里知道,外婆对他的宠爱无人能敌。
孩子有着感知爱的能力,我们也有表达爱的能力,爱与爱的相逢,生活就其乐融融啦。&[attach]352904[/attach]
wdou123在里介绍了《爱之语》并贴出了电子书链接,不妨前往试阅。
拷贝部分内容过来:
在从事了二十年的婚姻辅导工作后,我的结论是——基本上有五种爱的语言:人们藉由五种方式来表达爱,来了解爱。在语言学的领域里,一种语言有无数的方言或变化。同样在五种基本的爱的语言里,也有很多方言。那包括了杂志里的文章:「让你的配偶知道你爱她的十种方法」,「使男人恋爱的二十个秘诀」,或者「表示婚姻之爱的三百六十五句话」。然而并没有十种,二十种,或者三百六十五种基本的爱的语言。以我的看法,只有五种。不过,可能有无数的方言。在每一种爱的语言里,都可以靠我们的想象力,表达无数种爱的方式;但重点是:要说你配偶能领会之爱的语言。
  我们很早就知道,在儿童发展的初期,每一个孩子都发展了独特的情绪模式。例如:有的孩子发展了卑下的自尊心模式,而另一些孩子则具健康的自尊心模式;有的孩子发展了缺乏安全感的情绪模式,而某些孩子则有安全感:有的孩子在成长中觉得有人爱他,有人需要他,有人欣赏他;而有些孩子,却觉得自己没有人爱、没有人要,也没有人欣赏。
  那些觉得受到父母和友伴关爱的孩子,会根据他们独特的心理构造,和父母及其它重要人物爱他们的方式,发展出一种主要爱的语言。当他们会说、能了解一种主要的爱的语言之后,也许将会学习第二种爱的语言,可是他们永远会觉得,使用主要爱的语言是最舒服的。那些没有感受到父母和友伴关爱的孩子,也会发展出某种主要爱的语言。不过,他们的语言会是扭曲变形的,像是学习了粗劣的文法、贫瘠的语汇。用粗劣的文法,并不表示他们不能成为好的沟通者,可是,那表示他们要比起那些有好榜样的孩子们,更需努力地在文法里下功夫。同样地,那些在成长中,于爱的感受上发育不全的孩子们,也能感觉到被爱,并且表达爱;不过,他们需要比那些在健康、充满爱的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们,更努力下功夫。
如果你想下载阅读,可以看这个帖子:。——我没有下载过,不知道效果如何。
关于《儿童爱之语》:&[attach]352906[/attach]
具体内容在这个帖子里有一些简介。部分拷贝如下:  “肯定言词”的孩子
1.他喜欢你的称赞:“瞧!多漂亮的眼睛!”“你笑起来真可爱!”
2.他喜欢他的夸奖:“哦!你穿这身衣服真好看!”“戴着它真精神!”
3.他喜欢你的肯定:“你这样做真是一个好孩子!”
4.他喜欢你的鼓励:“你一定能行!”“你是最勇敢的孩子!”
5.他喜欢你的赞美:“我真为你骄傲!”“你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孩子!”
6.他需要你的理解:“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想的。”“我知道你很难过。”
7.他需要你为他欢呼:“哇!好极了!”“太棒了!”
8.他常常会告诉你:“你真是我的好妈妈!”“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共度时光”的孩子
1.他常常对你说:“快来呀!来看看我做的这个房子。来看看我画的画。”
2.他喜欢请求你:“你能来和我玩一会儿吗?就一会儿。”“你讲个故事给我听吧。”
3.他喜欢你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玩玩具、搭积木、学狗爬,或到草地上打球。
4.他喜欢你完全停下手里的活儿来听他详细讲解他画的画是什么。
5.睡觉前他一定要你陪他说话和讲故事,起床后他会不停地告诉你他做的梦。
6.在幼儿园回家的路上,他会不停地告诉你他的所见所闻。
7.他喜欢你站在旁边看着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8.他随时都喜欢和父母或大人们在一起。
  “身体接触”的孩子
1.当你下班回家时,他会扑到你的身上,跳到你的膝上,和你一起打闹着玩。
2.当你坐在一个地方时,他会从后面爬到你身上,摸摸你的头,弄弄你的头发。
3.当你们安静地坐着看电视时,他会爬到你身上要你抱着,或紧挨着你,搂着你的胳膊。
4.睡觉前、起床后以及临别时,他喜欢你给他拥抱和亲吻。
5.休息时间他喜欢和你一起在床上或在草地上互相打闹和玩摔跤游戏。
6.当你们一起散步时,他喜欢挽着你的胳膊,或是要你搂着他的肩。
7.他喜欢坐在你的膝盖上和你一起玩游戏,或是抱着他摇晃。
8.当他很小的时候,他要你抱着才能入睡。
  “分享礼物”的孩子
1.他很喜欢别人送给他的礼物。
2.他很珍惜你送给他的任何一件小礼物并仔细保管。
3.他常常会拿出自己得到的礼物来摆弄和玩耍,并自言自语。
4.他喜欢把自己画的画和做的小手工艺品送给你当礼物。
5.他常常会请求你买这个或那个小礼物给他的小朋友。
6.他常常会给你一个小纸包或纸盒并神秘地要你打开它看看是什么。
7.他很喜欢参加小朋友的生日晚会并精心为朋友准备礼物。
8.他常常很激动地等待着自己生日或圣诞节的到来,好在这个时候得到得礼物。
  “服务行为”的孩子
1.当你做饭时,他喜欢在你旁边帮你递东西、拿东西。
2.就餐前,他会忙进忙出帮你摆碗发筷子,吃完饭时,他要抢着去洗碗、擦桌子和扫地。
3.你买菜回来,他要和你一起来拣菜和洗菜。
4.你要上班之前,他会忙着帮你拿包拿衣服,送你到门口。
5.你下班回家后,他会忙着帮你拿东西,牵你进屋坐下。
6.他愿意留在家里陪爷爷奶奶玩,牵着老人去散步,扶老人过马路。
7.客人来访时,他会主动打招呼,帮忙接待客人,帮着端茶送水。
8.他乐意帮助比他小的孩子,带他们玩,照顾他们。
你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分别判断孩子的经常性表现,得分最多的是他的第一“爱语”,得分其次的是他的第二“爱语”。当你从孩子的外在行为中读懂他内在情感的“爱语”时,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按照他的个性特点和内心需要与他沟通,建立起真正充满关怀和爱的亲子关系。这个帖子里也有一些资料可以下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谢谢楼主的分享!
UID 879436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宝宝生日
来一本缓解父母焦躁的育儿回忆录:《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attach]352910[/attach]
在很多地方看到教育专家说,成功孩子的家长回忆录不可取、没意义。
真的没意义吗?
我读了这一本,觉得真的很有意义,至少对于我而言,很有意义。
坊间分享“哈佛女孩”、“XX状元”故事的书很多,但是人的成长要到哪一天为止呢?
我在二楼提到的那个朋友是中国顶尖大学毕业的,当他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母其实也满可以写一本书出来,教人如何养孩子,比较容易进名校。但,人到中年,他从几十层的高楼上纵身一跃,步入了虚空。<img src="./images/smilies/cry.gif" smilieid="4" alt="" border="0">
就这个意义而言,人不到合眼的那一天,成长和改变都是必然。
我们养孩子,要快快的让他(她)出成果,还是慢慢的看到他(她)找到最真实最好的自己?
下午一个朋友给我贴图,还说“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是最难最难的”。
慢养,在这个快餐时代,我们儿教的父母,做得到么?
希望你做到。我也会努力让自己做到。
摘录部分前言放在这里:  身为父母的读者看了这两本书后,会静下心来,想想如何与孩子一起创造双赢?我相信会。因为大好书屋总编辑胡芳芳告诉我,她在编这本书的过程中,自己已经开始运用到女儿身上了。好比说她对女儿比以前更有耐心了,也不担心女儿踢足球了。&  年轻人看了黑家四个孩子的故事后,也会有突破性的领悟。那就是:上进、有企图心,原来也可以是充满乐趣的;小时候爱玩、顽皮捣蛋,长大后可以是满怀爱心、帮助他人的医生;小时候是辣妹,长大后可以是幸福的太太与妈妈。&  黑立言,我的大孩子,很多人说他最像我。坦白说,我觉得他比我帅,他的个性比我好,至少比我会念书,我们全家只有他一人是长春藤学府(耶鲁)的硕士。他是卡内基的资深讲师,有几种训练课程,像"优势销售"、"宏效演讲班",是他引进并推广的,卡内基的很多讲师与他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谊。&  黑立国,现在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也是附设诊所的院长。他的故事我真的不想说,因为实在太精采了,应该由他以第一人称告诉你才好,此刻我只想说,他是我们家的黑羊。连他都可以有这么大的改变,你期望的改变必定是小儿科。他能成功,你一定能成功。&  黑立琍是老三,也是唯一的女儿,也可能是最精灵的一个。她有机会工作,但她选择了在家教养三个孩子,她现在卅五岁,你很难想象她十五岁时的样子。我弟弟那时还小声问我,立琍是不是已经变成太妹了?所以,天下的爸妈都不要太紧张,一切都会安然无恙。&  最小的黑立行,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老师的宝。我常觉得在这么多肯定、宠爱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比较有自信。他演过"国王与我"的国王,想当演员没有当成,从史丹福大学研究所毕业后,就做他最喜欢的产品设计工作。现在自己创业,做汽车里的儿童安全座椅,从展览会受欢迎的程度来看,他设计的产品前途光明。&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慢养",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够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此一来,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来源,家也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加分。经过前二十年培养孩子们自由决定、自我负责的过程后,近来这二十年,他们每一个人在工作及家庭上,都有不错的生活,感觉很像是前二十年的"慢养"教养方式,终于有了丰硕收割!再多贴一段读了有些感触的话:
最近,台湾兴起一阵"慢活"风潮,其实教养孩子也要"慢养":和孩子抱一抱、和孩子谈一谈、相信孩子、等待孩子,父母要转向孩子,孩子要转向父母,这样的家庭是互相关心的,家庭才能为孩子加分。&  在这个过程中,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可以发现最好的自己。&  宁愿在孩子的起跑点,帮他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不要追求一时的方法,而输在起跑点;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赢在人生的终点,享受父母与孩子带来的祝福。&  【分享文字】孩子们会听父母的话,但他们更想看父母怎么做,如果能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的接受度会更高。我们都希望能够教养孩子,却忽略了父母以身作则其实非常重要。儿教还有一些有关这本书的介绍和试读下载:
购书链接:
当当入口:
其他网站入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UID 879436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宝宝生日
再来:《为孩子立界线》
《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对我的观念形成影响也很大。&[attach]352912[/attach]
曾经将“自由”奉为圭臬,相信树大自然直,不太给孩子约束性的规定。不久就发现问题多多,孩子不会自控,喜欢挑战规则,问题多多。
恰巧看到这本书,读了之后,很受启发,从无为型的家长,逐渐转向相对积极的做法啦。经过一些年的努力,孩子比之前那个没进化完全的小猴子“乖”(我宁可说他是“成熟”)得多了。
书籍简介:
本书让父母有勇气何时该说“不可以”,有智慧教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跟孩子立界线,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建构孩子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由地留心行为的后果;负责任地在爱中成长。&作者系心理医师,也是美国广受欢迎的“新生命”广播节目主持人,用生动实例,简易原则,经验分享,把教养孩子的观念及帮助孩子设定适当的界线,倾囊相授。本书可帮助众多父母发现教养上的盲点。
本书适用于从事婴幼儿到青少年教育的工作人员、教师、教练、托幼保姆、青少年辅导员及父母们。
本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孩子为何需要界线”——综览帮助孩子学习负责任的重要性。它描绘出有界线的成熟孩子看起来像什么样子;也描绘了有界线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举止及相关的事情。
第二篇,“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线十律”——讨论这十条界线法则。你可从中学习到,不仅要“教导”孩子界线,更要自己“成为”界线并承担后果,来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第三篇,“与孩子立界线的实践”——以六个步骤来实践与孩子所定的明确而实际的界线,作为本书的总结。
亨利·克劳德博士 约翰·汤森德博士 他们合著金章奖百万畅销书《过犹不及》,家有两位正值青春期的小孩。他是全国性广播电台节目“新生命”(New Life Live!)的主持人之一,“克劳德和汤森德资源中心”(Cloud-Towsend Resources)的创始者之一,也是许多畅销书的作
问题不是问题
议序:在地如同在天
导言:为何要与孩子立界线
第一篇:孩子为何需要界线
第一章:未来就在今天
第二章:品格看起来像什么
第三章:孩子需要有界线的父母
第二篇: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线十律
第四章:这样做会有何结果
第五章:拉自己的推车
第六章:非全能也非无助
第七章:我并非唯我独尊
第八章:超越“因为我是妈妈”
第九章:痛苦可以成为礼物儿教的介绍、下载及学习实例:
当当无货,可以试试卓越、中图网和淘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有思想的家长,喜欢你
有思想的家长,喜欢你
UID 879436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宝宝生日
跟着儿教读书会阅读的书——《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这本书是在跟大家一起读完的。帖子在这里:。感谢童童ma咪的带领![attach]352914[/attach]拷贝豆瓣的荐书内容:内容简介& &· · · · · ·& & 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你在亲子教育上少走弯路的书。只要吃透这一本书,父母就可以树立起一个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受用一生。全书用一种亲切可感的叙述
方式,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抛出生活中父母遇到的各种关于孩子的棘手问题,以生动的实例启发、引导父母,并且对每个现实情节进行了有效的延
伸,由此父母可获得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比如,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慈爱坚强的人,你就不得不思考:我们对孩子说的话需要有什么与众不同之
处?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赞美才会让孩子由衷地有所触动并做得更好?怎样做到“不插手”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当被孩子惹恼的紧急时刻,我们应该怎样表达自己
的愤怒?作者通过分享她们和其他父母的经验,以感人而富有说服力的故事,证明了她们的新颖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展示了能够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并能
够树立责任感的沟通方式。  本书因对人文精神做出的最高文献成... [url=](展开全部)[/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
者简介& &· · · · · ·& && && &  阿黛尔&#8226;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8226;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
她们是纽约市社会研究新校和长岛大学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创建者。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如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
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她们除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频繁演讲外,还经常出现在《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和《欧普拉》(Oprah)等热门电视节目里。法伯与玛兹丽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她们已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  两位作者的其他亲子教育畅销书:  &#61548;《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畅销500多万册,被译成30多种文字;  &#61548;《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被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年度最佳图书”;  &#61548;《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荣登《... [url=](展开全部)[/url]&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 · · ·& && && && &第 1 章 讲述那些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 && &&&○避免评价孩子的性格能力,描述见闻和感受。& && &&&○倾听孩子简单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 &&&○那些孩子喜欢的语言,我们自己讲起来不习惯怎么办?& && &&&○过分使用语言技巧,也会让孩子习以为常。& && &&&○学会新的语言,还要完全忘记旧语言 。& && &&&○为人父母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仁爱坚强的人。& && &&&第 2 章 帮助孩子认识他们真实的感受& && &&&○孩子的感觉绝非小事,承认而不是抑制它。& && &&&○倾听并对孩子的感觉作出回应,亲身"感受"孩子的感觉。& && &&&○当遇到更大的伤害时,承认痛苦的情感会让孩子变得坚强。& && &&&○只要世界上有一个能真正听懂和理解的人,这痛苦就能够忍受。& && &&&第 3 章 在感同身受中体会孩子的变化& && &&&○当孩子的语言超越了我们接受的底线……& && &&&○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送点小礼物,让他(她)打开心扉。& && &&&○为孩子的情感宣泄找一个出口。& && &&&○给每个孩子留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灵魂一角。& && &&&○有时热情洋溢的鼓励可以带来惊人的改变。& && &&&第 4 章 当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时……& && &&&○用成人的逻辑处理孩子不断变化的感觉是无效的。& && &&&○理解孩子身上同时存在的自相矛盾的感觉。& && &&&○每个孩子的感觉都是独特的。& && &&&○当孩子的感觉得到承认和接受,就会与你的感觉建立更亲密的联系。& && &&&第 5 章 你是一位解决不了孩子自理问题的母亲吗?& && &&&○你会说使孩子感到无助或产生依赖感的话吗?& && &&&○不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发问和发表评论。& && &&&○多依靠别人来帮助我们的孩子。& && &&&○不要抢劫了孩子的时间。& && &&&第 6 章 一种有效的赞赏方法:描述你看到的或感觉到的& && &&&○我们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让他们积极看待自己。& && &&&○夸奖孩子"好"并不错,但仅仅是夸他"好"还不够。& && &&&○描述性赞赏让孩子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 && &&&○不是他们想什么,而是我知道什么。& && &&&第 7 章 为孩子设定一个好的角色& &&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 &&&○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同样让父母烦忧。& && &&&○我们应该像孩子已经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人那样对待他们。& && &&&○父母应该是"储存孩子最美好回忆的仓库"。& && &&&第 8 章 不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只需改变孩子的情绪& && &&&○借助幽默和想象的力量化解孩子的抵触。& && &&&○灵活的程序能保证你不会变成唠叨的老太婆。& && &&&○如何成功地转化孩子不好的情绪。& && &&&○真正的情绪转换大师是孩子自己。& && &&&第 9 章 接受我们自己的感觉& && &&&○也许我们不总是清楚自己的感觉。& && &&&○坦白自己的糟糕感觉其实是一种释放。& && &&&○我们也需要独立于孩子之外的生活。& && &&&○为人父母的首要职责应该是:对自己负责。& && &&&第 10 章 保护家庭,从保护自己开始& && &&&○无视自己的负面情绪,会让全家人跟着遭殃。& && &&&○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感受。& && &&&○坚持强调自己感受的重要性,就是为孩子做了好榜样。& && &&&第 11 章 如何面对负罪感& &&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冲突了怎么办?& && &&&○孩子的快乐不能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 &&&○找能够倾听而不做出评判的人诉说。& && &&&○和自己对话。& && &&&○当孩子发现自己有能力触发父母的负罪感,就相当于给他(她)一颗原子弹。& && &&&第 12 章 寻找更人性化的方法来表达愤怒 / 185& && &&&第 13 章 重新定义好父母 / 235& &&&· · · · · ·当当购买入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积分 33679
威望 33679
金钱 42047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来自 都市边缘
斯波克育儿经
我推荐以前说过的斯波克育儿经,这本书写的年代也很久了,再版也不知多少次了,但是即使在今天,依然是一本育儿的圣经啊。首先它可以教给你很实用的育儿技巧啊,小baby能遇到的,大多都能在这里找到。更主要的时他会给你一个育儿的理念,告诉你培养精神健康的宝宝的唯一诀窍就是,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充满爱、相互支持和彼此尊重的关系。同时他会告诉你最科学的养育孩子的知识,把我们传统里那些不科学的育儿经验都抛掉吧。孩子发烧了,不需要着急,要用冰块去降温,而不是盖着被子发汗。就这个发汗的错误中医方法,在以前的无数年,不知道害掉了多少孩子的一生啊。书籍简介:&《斯波克育儿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凝结了“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斯波克育儿经》曾与弗洛伊德的《精
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斯波克育儿经》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它告诉父母“你
的比你想象的多”,应该勇敢地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把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结合起来。这些理论在初版当时前所未有,由此开创了儿童教育史
的新时代。
自1946年问世以来,《斯波克育儿经》一直不断修订补充,已被译为39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5500万册。本书为最新修订版第8版,分为发育、饮食营
养、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安全等六大部分,针对育儿最新研究成果设立了全新的章节,还对母乳喂养、儿童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意外伤
害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3:20 编辑 ]
精品文章!
精品文章!
常未饮酒而醉,以不读书为通
积分 33679
威望 33679
金钱 42047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来自 都市边缘
赏识你的孩子
这本书曾经火了一阵,慢慢地被大家淡忘了。 周弘曾经在全国各地办讲座,推广他的理念,后来办了公司,把公益做成了生意 但当年他推广的时候,尽管家长也会受到震动,但最激动的是那些孩子们,因为第一次有人说出了他们需要的。 我不认为赏识教育法,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理念。这个东西也不会再全世界发挥什么影响,因为这个理念在西方世界是融化在生活里的,但长期儒家影响下的中国的家长需要补这门课。 因此还是要隆重的推荐。《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全新版)这本书,将“赏识教育法”这一教育瑰宝奉献给读者。本书分6次觉醒介绍了周弘教育女儿成长和找到“赏识教育法”的全过程;父爱,发现,顿悟,成功,走向和谐,推广赏识教育。书中的大量事例,有助于读者了解赏识教育的精粹,学习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周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成为全国十佳少年,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等。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用“赏识教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自动地转化为继续学习的无穷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人格受到尊重;自信心十足,独立能力强,将来成才,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常未饮酒而醉,以不读书为通
积分 33679
威望 33679
金钱 42047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来自 都市边缘
近距离看美国
林达,一对美国籍华人作家夫妇,写了一个系列的书,不是育儿书,确是中国人成长所需要的。 很早,在网络上就看林达的系列文章,世纪末三联开始出版,开始的时候似乎影响还没那么大。 慢慢的,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封写给新世纪的长信。启蒙,不仅孩子需要,成人也需要。 你真的了解美国吗?一般认为美国人是不了解中国的,中国人适合了解美国的。但你所知的美国除了他的先进、富裕、现代,还有什么。 我们自豪于56个民族,但美国有多少种族?全世界的种族聚集在那里,带来了全世界的文明。 到底民主、自由、平等、法律的精髓是什么? 爱读故事的,你可以读到一个个很赏心悦目的小故事,但深入的,你可以知道怎么才能实现那些梦想。 如果你读懂了这些理念,并且从小就把他传递给孩子们,等他们长大了,就不会在这世界上是一个另类,不再是一辆逆行的汽车,而是融入到这个现代社会中去。
常未饮酒而醉,以不读书为通
UID 275377
积分 16174
威望 16174
金钱 14594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最经典、最有用的育儿书(请踊跃荐书,谢谢)
我其实育儿书籍读的很少的。
只是当初对儿童英语不了解的时候,读过几遍《朗读手册》。我读这本书的唯一目的是想知道有哪些儿童文学作品,但实际上这本书的主题是要给孩子讲故事。等到了儿教之后,原版的文学作品多如牛毛,能读其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已属不易了。
一个家长想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是很难的。那其实不如自己列出一些大的观点,问题,然后仔细想想,找到自己喜欢的答案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跟别人学习。
1. 比如兴趣重要还是知识重要。很显然,有了兴趣,就会不断的努力深入学习,而且会自发主动的学习。而灌输知识,知识被动学习,幼小的孩子理解力有限,长期记忆又不好,很多灌输的知识就消失了。
还有知识重要还是文化重要。
比如学前孩子是声音重要还是计算能力重要。
孩子是在楼下疯跑重要,还是参加有目的的机构组织的活动重要,凡此种种。
把这些问题都形成自己的答案后,我估计也就知道该怎么分配时间了。
至于杜曼好不好,就如同集中识字好不好一样,其实学还是不学,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喜恶。操作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
比如我们今年上学,香型学前大致做了这些事情:
1. 坚持读书给孩子听,无论中文的还是英文的,遇到喜欢的就重复。超乎预期的一个现象就是,没有没有教过识字,他也认识和很多字。没教过英语阅读,自己也可以阅读了。
2. 坚持听古典音乐,遇到喜欢的就重复。一个超乎预期的现象就是,我们没有参加视唱练耳的培训班,但是可以把听过的曲子完整的抄下来。
3.学会轮滑,滑板车,自行车,游泳。每天在小区和小朋友疯跑一阵子。
4. 定期去科技馆,游泳馆,图书馆,公园。除了钢琴,不参加任何学习班。
所以表面看我很懒,不愿意多读育儿书,其实我感觉,每天上班就很忙了,这样有限的时间不如多陪陪孩子。
人生是要长跑的,没必要非要制定一些短期目标。健康活泼快乐,求知欲望强就足够了。虽然楼主想多提供育儿书籍是好意,但是我想屁民简简单单的去生活就挺好了
说得真好!
说得真好!
我很赞同。
我很赞同。
UID 849240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理解孩子的成长
理解孩子的成长
作  者:(英) 等著, 等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被广泛采用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因其广泛的覆盖面和以研究为基础严谨作风而备受赞誉。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从“理论与方法”、“儿童的社会世界”、“儿童的心智发展”按照17个专题论述分析了儿童的成长过程。本书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可读性,其最突出的特点——专题性——使读者能对儿童心理学某一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的把握。本书的这些特点使其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参考读物。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教师甚至学校都会经历成长的欢欣与烦恼,都会体验抚养、教育孩子所感到困扰的问题和矛盾。年长者或许会觉得孩子的某些做法不可理喻,面对孩子的言行,常常百感交集又不知所措。《理解孩子的成长》将为您破解儿童成长、特别是儿童心理成长之谜。”
找这类书来看,主要是想多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 孩子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决定的?哪些方面更多是遗传而哪些方面更多是后天环境习得?读完此书后,会知道其实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非常浅薄,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便会心生敬畏。
金钱 19014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最经典、最有用的育儿书(请踊跃荐书,谢谢)
最近在另外一个网站,看到一个妈妈推荐的
孩子来自天堂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生命的重建
改变,从心开始: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
还有无事生非说的《爱的五种语言》(查普曼)
谢谢参与!
谢谢参与!
当你微笑地面对这个世界,整个世界也会对你微笑。
UID 63941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最经典、最有用的育儿书(请踊跃荐书,谢谢)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这本书我看过,不错
谢谢参与!
谢谢参与!
UID 905652
阅读权限 1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最经典、最有用的育儿书(请踊跃荐书,谢谢)
好东西。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学习了。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书推荐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