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牡丹含露真珠颗图片月似弓的科学知识

第07版:文学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回顾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词赏鉴·大好河山)
白居易《暮江吟》诗赏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暮秋,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经长江,时年50岁。这首七言绝句,约作于此时。  “暮”,狭义特指黄昏太阳落山时,广义则可泛指夜晚。此诗既写到了“残阳”,又写到了露水与月亮,故题目中的那个“暮”字当取广义。它不是片刻,而是涵盖了从傍晚到入夜的一个时段。  前两句写黄昏,写江中。“瑟瑟”,原本是西亚、中亚地区出产的一种青碧色的玉石,后来在古诗词里常用指青碧色。一道残阳,倒映水中,诗人却不说“映”,而下一“铺”字,何也?盖因“映”字太直,太实,不奇,不幻,一言以蔽之:缺乏诗意。而“铺”字则炼得十分精彩,有了它,那“一道残阳”就不再是水中的倒影,竟成了一匹红色的绸缎或一条红色的地毯,横铺在江面,其美妙与谲幻不可胜言了。更令人击节称叹的是,在诗人笔下,那匹红色的绸缎或那条红色的地毯,并没有铺满整个江面,于是读者眼前乃呈现出半江碧绿,半江朱红,色块(更准确地说,是“色条”)对比鲜明,具有彩版画效果的奇丽景观。  后两句写入夜,写江上的天空与江畔的野地。“可怜”,这里是“可爱”的意思。“真珠”,即珍珠。农历的“九月”,特殊之节气有“寒露”,故诗人写江畔的野地,于众多意象中特别攫出了珍珠般的露珠;农历的“初三夜”,特征之天象为新月,故诗人写江上的天空,于众多意象中特意选中了弓背状的月牙。只说“露似真珠”,自有江畔野地之花草树木隐约其中;只说“月似弓”,自有江上天空之星辰云气隐然其外。一首七绝,仅有4句28字的篇幅,势不能毕陈万象。因此,像白居易这样以简驭繁,是最聪明的书写策略。  总之,此诗的前半与后半,是不同时间、相同空间的两幅画图,通篇则是两幅画图的叠印。前一幅画着重点在“色彩”——“半江瑟瑟半江红”;后一幅画着重点在“形状”——“露似真珠月似弓”。然而露白,月黄,亦非无色,虽未在字面上设色以强调,对于前一幅画中江水的红与碧,却不失为暗暗的衬托。一江流水,亦有形状。后一幅画中无数露珠的圆形,一弯新月的弧形,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得此不规则线条勾勒出的长江的映带,也愈见灵动。  在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中,赞美长江的优秀作品甚多。而在众多赞美长江的佳作中,白居易此诗尺幅千里,刚柔相济,兼壮阔与细腻而有之,真可谓精品中的精品!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写一段话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九月初三,正值月过中天,夜凉如水.如弓的上弦月洒下一片银光,照耀着满山的草木,其上的点点露水映着清冷的光,如遍地的珍珠般梦幻而美丽.希望能够帮到你,望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_百度知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种悲凉无奈的心情
物事人非的感觉
表达的是:一种悲凉无奈的心情,物事人非的感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月7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三,不自觉的想起了白居易《暮江吟》里的这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最近天气晴朗,今晚应该也会出现似珠之露似弓之月的,那就拭目以待吧。最近天黑的早了,六点半钟就黑了。这时已见西边天空中遥挂着一弯新月,这应该是十月的第一轮新月。随着夜色的加深,这弯新月日渐明亮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迈着悠闲的脚步向西山走去了,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下,不见了影踪,大概只是七点半钟的光景。因为在八点钟我和儿子来到操场上时,儿子说今晚没月亮,我才恍然,她只是出来偷偷窥视了一下人间的风华,就害羞的溜走了。或者说更像一位新娘样,不愿别人偷窥了她美丽的容颜。
这在以前是从没感觉到的,是的,我们每天的生活似乎都马不停蹄的,很少有闲心来看看月亮,管他阴晴与圆缺的,更不会去留心那细微的差别。其实是我们忽视了很多自己所熟悉的风景,生活每天都是新的。过好每一天即过好了一生,所谓“一日一生”也。
白居易先生应该是一个敏锐的生活捕捉者,能够捕捉生活细节,感受美好瞬间。通过这首《暮江吟》诗,我似乎可以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诗人乘船顺江而下,随波逐流,放浪于天地之间,快意于水波之上。朝看红日,暮赏烟霞,江天水色,佳人共赏,沉醉逍遥,好不自在。赏天边云卷云舒,看船前鸥鹭齐飞。
时光不知不觉来到了秋天,已是初秋时节,天地似乎更显辽阔了。在落日的余晖里,江面波光粼粼,通红一片,没有光照的的水面呈现出一片碧绿,这景象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一副画。诗人随即脱口而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陶醉在这夕照图中,如痴如醉,似乎自己也已经融入到了图画之中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一道残阳已经沉入水中,西天出现了一弯新月,有如一张弓,日月轮替,共同呈现。并且夜气也开始笼罩在大地之上水波之间了。叶子之间似乎隐隐约约,一闪一闪的挂起了珍珠般的露珠。诗人看在眼里,吟咏在心间,这九月初三的夜啊是如此静谧祥和美丽。诗人自言自语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感受到了这不同时间段的美好景象,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留心到。我以前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题目是《暮江吟》,却写到了夜月,似乎自相矛盾的。今天自己有了亲身的体验后才感觉到诗人的细致入微的体验。看来鉴赏也要以身体验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可怜是什么意思?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误把真珠写为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这里的真珠即珍珠.编辑本段词语注释
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瑟瑟:碧绿色.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编辑本段古诗译文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编辑本段认识作者
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履道理私第,葬香山,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珍珠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