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 pdf”的典故出自哪里?

严歌苓与《陆犯焉识》:一个作家的经历和人生阅历都是灵感的来源严歌苓与《陆犯焉识》:一个作家的经历和人生阅历都是灵感的来源史之来历百家号电影《金陵十三钗》正在热映,您曾说对于看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会产生类似“产后抑郁症”的恐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期望值来说,我不敢看根据我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如你所说,我对“亲生”影视剧作品的抵触,来自于类似“产后抑郁症”的恐惧。不敢看,感觉会惨不忍睹。不过《金陵十三钗》确实是震撼人心的。我的小说只是截取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的一个剖面,而电影在给予了宏观展示的同时,又切入剖面,因此它的展示更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谈谈您的新书《陆犯焉识》,这本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您的祖父,通过了解祖父,写他的故事,对您的影响或启示是什么?通过写祖父的故事,我更了解祖父和自己。我认真地读了祖父在经济学方面的论文,知道他当时那样忧国忧民,并企图为国家画一个蓝图。原来我并不是家族中第一个有“忧”的人,祖父曾“忧”过,我父亲那代人更是无可救药的忧国忧民的作家。这位您从没见过的长辈如何会在您心中有这么清晰的形象?童年时,祖父的形象在我心中是神秘且伟大的。没有产生将他的故事写成小说的意愿前,我就情不自禁地想了解他。我的祖父严恩春20岁出国留学,25岁获得博士学位;记忆力惊人,几个小时就能背下小半本字典;也是《德伯家的苔丝》中文版第一任译者。他饱读诗书,怀揣教育救国的梦想,却不喜欢那时的圈子,不愿意结党营私。家庭生活也不甚如意,40岁时自己结束了生命。而我在美国留学期间,也恰好就在祖父留学时的大学。姑妈和父亲都跟我说过很多祖父的故事,我后来在美国找到的祖父的学术论文也让我对祖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都使得未曾谋面的祖父在我心里有清晰的形象。对于作家来说,您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您有着十分丰富的人生经历,成长在书香门第,12岁参军,后来成为了战地记者,经过了一次婚姻,去美国读书,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等等这些,您觉得哪一段经历对您来说是最刻骨铭心的?每一段人生经历结合当时的情景,都会是刻骨铭心的。一个作家的经历和人生阅历都会是她创作灵感的来源,我喜欢思考,喜欢倾听别人的故事,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成我想让读者读到的“好的故事”。作为一个旅居海外的作家,写作的视角会和国内作家不同吗?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是瓤子里还是中国人呀。过去我总是想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已经过了那个阶段,我越来越觉得朴实的写作更难得。文字的华美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写什么都不如写对了重要。您自身的思维方式,是更多的倾向于西方的开化还是中国的传统?自然,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占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分量,因为没有一个作品对我的影响像《红楼梦》那么大。我也读过很多外国作家的作品,但这不可能跟我受到的母语教育相比。因为小时候读到的东西最重要,那时候就像是一张白纸,读到的东西都被吸收了。我觉得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创作方式上都或多或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我个人来说,我如此喜欢《红楼梦》,但我却不是很喜欢章回体小说。我觉得章回体比较陈旧。中国的小说传统只有一个形式,就是单线叙述,而我在形式上接收了西方作品的影响。您觉得您是个强悍的女人吗?比方说您在美国求学时,学业负担很重,而您还要打工赚钱;晚上经常失眠,但白天还是精力充沛,作品高产。在创作时的我像一支燃烧的蜡烛。因为燃烧得特别快,不能睡觉,创造力极高,很多时候都在写作、都在思考,然后哗一下就跌下来了。到浪峰的时候基本是一个蜡烛有很多捻子在燃烧,很多夜睡不着觉。我这个人还有一种病态,就是疯狂地想象,特别是只有不多的素材时,要把它们黏合起来起来、丰富起来、立体化起来,对我来讲非常开心。如果讲的太具体了,我就觉得被绑住了。您说您是个不计较、欲望不强烈的人,有个与世无争的好心态确实挺让人羡慕的,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您也越来越看得开吗?如今在德国定居的我过着简单安静的生活。我每天早晨一杯浓咖啡,然后带着狗出门跑步,回来后开始写作,一直写到女儿下午放学回家。我很享受这样单纯的生活,没有什么杂念,欲望也不大。这一直是我活在这个世界里的准则。您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是个爱情至上、拼命去爱的女人,您认为现在的女人还可以像田苏菲那样去“爱的太笨”吗?任何时代都有田苏菲一样拼命去爱的女人,而且都不在少数。就像我在《一个女人的史诗》封底文字中所写:只有执着的人,才会爱得笨。有这样的执着才能使人升入另一个境界,在那个境界里有她自己的一套苦乐观和荣辱观,世界在于她是主观的,所以反而是一种幸福。您觉得女人在爱情中是弱者吗?女人为什么一定要是弱者呢?这么多年过去,我对爱情的理解是:爱情是双方价值观的十分吻合。我所追求的不是惊涛骇浪,是陪伴,是双方对婚姻、对家庭的经营和维护。您如何维护和丈夫的感情?不是说谁今天有了家庭,接下来就是怎么糟蹋它。对我的老公,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很精心地待他。如果家里有一口牛奶,两杯咖啡,我就会把这一口牛奶毫不犹豫地给他用,我喝一杯清咖啡。先想到他——我一直这么经营着。《金陵十三钗》背后的故事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这本纪实的书,对我的作品的启发是,对于那场浩劫,日本人从他们的武士精神到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演进,对这个民族,我有了深刻、宏观上的认识,对我写《金陵十三钗》应该说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史之来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第一个挖掘历史的人到底是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陆犯焉识》:这是一群叫做囚犯的生物
(本文摘自严歌苓著《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4年5月版)&&据说那片大草地上的马群曾经是自由的。黄羊也是自由的。狼们妄想了千万年,都没有剥夺它们的自由。无垠的绿色起伏连绵,形成了绿色大漠,千古一贯地荒着,荒得丰美仙灵,蓄意以它的寒冷多霜疾风呵护经它苛刻挑剔过的花草树木,群马群羊群狼,以及一切相克相生、还报更迭的生命。
直到那一天,大草漠上的所有活物都把一切当作天条,也就是理所当然,因此它们漫不经意地开销、挥霍它们与生俱来的自由。一边是祁连山的千年冰峰,另一边是昆仑山的恒古雪冠,隔着大草漠,两山遥遥相拜,白头偕老。
不过,那一天还是来了。紫灰晨光里,绿色大漠的尽头,毛茸茸一道虚线的弧度,就从那弧度后面,来了一具具庞然大物。那时候这里的马、羊、狼还不知道大物们叫做汽车。接着,大群的着衣冠的直立兽来了。
于是,在这大荒草漠上,在马群羊群狼群之间,添出了人群。人肩膀上那根东西是不好惹的,叫做枪。
枪响了。马群羊群狼群懵懂僵立,看着倒下的同类,还没有认识到寒冷疾风冰霜都不再能呵护它们,因为一群无法和它们相克相生的生命驻扎下来了。
那以后,汽车没完没了地载来背枪的人群。更是没完没了地载来手脚戴镣、穿黑色衣服的人群。大草漠上的生灵还有待了解,这是一群叫做囚犯的生物。正是这些失去自由的生物的大批到达,结束了它们在大草漠上的千古自由。黑潮一般的人群漫入绿色大漠,只带着嘴来,本着"靠山吃山"信念来吃草漠,吃海子,吃溪流,自然包括吃大荒草漠上一切活物。后来它们发现,活物被吃光后,他们是不挑拣的,各种生物的尸首、枯骨他们都吃。
马群羊群不久就明白了。成千上万叫做囚犯的生灵把千古未变的草漠掀翻,撒下远方异地的种子,又伐倒千岁百岁的红柳,用去烹煮他们可怜的收成;挖起草根下的泥土,垒建起他们整齐划一,令兔鼠、旱獭瞠目的窝穴。同时,枪声响个没完。枪弹的射程结束在狼群羊群马群里,也偶尔结束在他们自己的群落里。叫做逃犯的人便是靶子。
直到这个时候,马群羊群鸟群才悟到不好了。于是它们拖儿带女地滚滚向西逃奔,呼啸着:人来了!
黑鸦鸦的人群里,有个身高可观的中年男人,案卷里的名字是陆焉识,从浙赣109监狱出发时的囚犯番号为2868,徒刑一栏填写着"无期"。案卷里还填写了他的罪状。那个时期被几百辆"嘎斯"大卡车装运到此地的犯人有不少跟陆焉识一样,罪名是"反革命"。除了以上的记录,还有一些关于陆焉识的资讯是案卷里没有的,比如:他会四国语言,会打马球、板球、弹子,会做花花公子,还会盲写(所谓盲写就是在脑子里书写,和下盲棋相仿,但比盲棋难的是,必须把成本成册的盲写成果长久存放在记忆里)。
叫陆焉识的中年男人就是我的祖父。他囚服背上的2868番号不久就会更改,刚到大荒草漠上犯人会大批死亡,死于高原反应,死于饥饿,死于每人每天开三分荒地的劳累,死于寒冷,死于"待查"(后来"待查"成了犯人们最普遍的死因)。每死一批犯人,就会重新编一次番号。五个月后,陆焉识从2868变成了1564号。就在他番号改编不久后的一个寒冷夜晚,陆焉识看见了极其壮观的一幕:几百条狼的大迁徙。当时陆焉识跟管教干部邓玉辉正抬着一个冻死的犯人钻出帐篷,突然听见远处刷拉刷拉的响声:清亮的月光照在雪原上,几百只狼的灰褐色脊背滚滚地从低洼处涌动,滚成一股浊流。
源源到来的大"嘎斯"卡车让狼也待不住了,惹不起躲得起地开始了迁徙。
三年过去,我祖父的番号已经变成了278。也就是说,他成了严寒、饥荒、劳累最难以杀害的人之一。这时,撤离的狼群又逐渐还乡。它们发现叫做囚犯的人总是它们未来的或者说潜在的餐宴。囚犯们饲养着自己,狼们只需远远地笃守,等他们源源不断地倒下。干旱的湖滩成了规模极大的坟场。
而马群和羊群还在西迁。在它们中的大部分完成迁徙,陆续到达印度的时候,我的祖父陆焉识正在夕阳里走着,趿拉着自己的脚掌。他身前身后都是收工的囚犯,有二百多个。这时他假装拔鞋,想渐渐落到所有犯人后面,再悄悄摸到劳改干部身边。好,很好,他的磨蹭成功了。他毫无必要地把鞋带系成一朵花,一面看见路面上指导员邓玉辉挎手枪的影子伸延过来。
这是我祖父陆焉识和同类们被迫进犯大草漠的第四个年头,正值人吃兽的大时代,活物们被吃得所剩无几,都是"谈人色变"。
陆焉识这个名字在此地是被收藏起来的,和他的英国花呢大衣、一套民国初年的《石头记》被保管在监狱库房里。这是一种特殊待遇。因此他那个由举人父亲起的正姓大名和英国呢大衣一样成了特殊待遇,一般不被启用。监里监外他一共有三个名号,一个是老陆,另一个是278,还有一个叫"老几"。第一个名号偶然有人叫,因此他认领这名号时总是诚惶诚恐,等待天打雷劈似的等待和这称呼一同到来的转折。比如,一年前的一天,他被称为"老陆",接下去就问他肯不肯去给几个干部的孩子补课。补课是个大好转折,时而能吃上一口额外的饭食。再比如几年后,他当统计员的好事也是跟随"老陆"这称呼到来的。最典型的一次,是十八年之后,政府的特赦名单下达的时候,他是被高呼着"老陆"走出犯人的群落,走向场部的马车,再走出大荒草漠的。陆焉识在犯人里最流行的称呼是"老几"。"老几"源自"老卷","老卷"是老卷毛的意思。刚到大荒草漠的时候,犯人们留一种特殊发式,前面剃秃瓢,脑勺上却蓄一撮头发,陆焉识的卷毛拖在脑后,像不太健康的绵羊尾巴。1959年北京来了个公安部首长,视察七大队时发现墙报上的字写得不凡,问是谁写的,回答是老卷写的,首长听成了"老几",笑着说,"老几"这绰号好,地、富、反、坏,加上美蒋特务、漏网汉奸、贪污犯,编了号排下去,叫个"老几"多方便,把"老几"往哪儿插队都行!于是人们便"老几老几"地叫,叫了下来。
邓指此刻站在他面前,矮矮地充满耐心,等着老几平定高原缺氧引起的喘息,同时复原蹲下拔鞋造成的体力亏空。然后我的祖父陆焉识就开口了。(未完,全文请见《陆犯焉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叶凯汶]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90645
播放数:123261
播放数:172892
播放数:78933《陆犯焉识》:严歌苓并不适宜于写此题材
&&&&来源:&&&&
&&&&&&字号
总体来说,严歌苓并不适宜去写这样一个题材的小说。尽管《陆犯焉识》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之后,因为与电影档期相配合,小说也一度成为各网络书店的热门书。但热门不是小说价值的最重要指标。
读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当然是因为张艺谋电影《归来》。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先外祖父,是赵犯。他的命运遭际,与陆焉识庶几相似。无非一个在浙江,一个在上海,如此而已。后来我想,也许,我读严歌苓的小说,恰恰是要寻找我外祖父当年生活的踪迹。
赵犯晋绥,生于1914年,于2012年在合肥去世。外祖父晚岁平安,得享天年,这是唯一差可告慰的。他去世时我没在身边,而他结束劳改,以佝偻之身从新疆回来,突然以外祖父的身份出现在我面前的场景,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但据母亲说,不应该有这么深刻的印象,因为外祖父归来,我尚年幼,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之记忆?但在我,大约6岁的那一年,外祖父从天而降,于是凭空多出一个爱我的外祖父,宛如神迹。此前,我从没听说过有一个外祖父的存在。他的一生,有30年,在阿克苏的劳改农场度过。但即便等我长大成人,外祖父也从没在我面前说起这一段岁月,哪怕一个字。这是外祖父留给我,让我猜想的一段生命的空白。
作家放弃了对旧知识分子悲剧命运根源的追问
因而我初读《陆犯焉识》,惊讶于他们命运的相似,当是为了了解赵犯晋绥而读之。但读完小说,我的失望不止一端。因为按照严歌苓的写法,无论赵犯还是陆犯,他们在大西北的生活,会让读者误解为这是知识分子的体验生活。严歌苓已经倾尽其力描写环境的恶劣,但因为她太易于抒情了,她的抒情直接否掉了之前的铺垫。如果真如严歌苓所描绘的那样,那么,我外祖父也在大西北度过了30年诗意的光阴。那些饥荒,简直就是闹着玩。而因为物质条件极其恶劣之后所导致的人与人的恶意相斫,一点也没有。几乎每个人都是好人,罪犯是好人,管教干部也是好人。但问题是,即便全是好人,可悲剧仍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那么,根源在哪里?如果我们不追问陆焉识以及更多陆焉识这样的旧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根源,那么,这个小说的意义何在?
总体来说,严歌苓并不适宜去写这样一个题材的小说。尽管《陆犯焉识》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之后,因为与电影档期相配合,小说也一度成为各网络书店的热门书。但热门不是小说价值的最重要指标。当然严歌苓已经尽力呈现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挟持之下如飘蓬般转徙的命运,但严歌苓对造成这一命运的覆雨翻云手,其所涉及是远远不够的。她对陆焉识的同情,无非是对一个遭遇不好的旧日贵族的同情,并没有触及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尤其是,严歌苓不能对这一个时代有那种穿透性的把握,即,严歌苓没有能够对那个迫害人的制度,做出更进一步的审视,那么,她的作品,在根本意义上,与上世纪80年代解冻时期的伤痕文学,区别亦不大。
看完小说,我总以为,是陆焉识偶然掉进了一场自然灾害,或许他本可以幸免。严歌苓这个小说几乎没有任何抱负,要去呈现出这一场悲剧的不可避免。于是小说接近尾声时,转而成为一个颂歌式的作品,她所要歌颂的,乃是这个自然灾害里,尚且保留的人性与人情之美。于是,在作家力有不逮之下,在思想洞察力有所不足之下,《陆犯焉识》基本上成为了一部言情小说。改编成电影,主题成为歌颂爱情之坚贞,也就理所当然。当然,因为小说本身的技术性还是不错的,严歌苓毕竟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作家,小说比之于改编后的电影,还是小说更有力量。
在苦难不能被恰如其分传达之前,任何抒情都是矫情
读过小说的朋友想必都会赞同,小说前面部分,写陆焉识一家在旧上海的贵族生活,比后面受难部分好多了。当写到上海里弄,婆婆媳妇之间微妙的相处时,严歌苓笔下甚为细腻。那种家族内部的弄权与勾心斗角,婆媳之间的细微征战,以及陆焉识在两者之间周旋的困境,是极为出彩的。这里对人性幽微的洞察,堪比张爱玲。也许这是女作家的所长之一。
但写到后面的受难,显然严歌苓力有不逮。从小说细节来看,显然严歌苓并没有准备好完全真实地面对。因而在这些小说人物最重要的受难与炼狱生涯之中,时不时地突如其来的抒情,冲淡了悲剧的惨痛意味。刚以为要控诉罪恶了,突然进来一长段关于西北风光的描写,天之苍苍,大地辽阔,自然的壮美,一下子消解了前述的荒谬而又惨绝人寰的苦难。
严歌苓很努力,但她仍没有准备好直接面对苦难。一个负责任的作家,面对苦难,第一要做的,当是记录,如实记录。在苦难不能被恰如其分地传达之前,任何抒情都是矫情。更严重地说,这甚至不是矫情,而是对罪恶的有意无意地掩盖。因而,面对大西北的劳改生涯,首先要做的,就是杨显惠做的事,杨显惠用纪实的笔法写了“夹边沟”,如实记录下一个个惨绝人寰的故事。只有直接面对这些真实的故事,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才配得上去谈论我们的祖辈所遭遇的苦难。
在此之上,才会有高尔泰的诗意笔法。高尔泰的诗意在于,他遭难多年之后,拥有了一种智者彻悟的眼光,去反观这个颠倒的时代。高尔泰的诗意,来自于承担苦难,而又能反思苦难的高超境界。高尔泰用生命的沉淀,用《寻找家园》的书写,完成了自我救赎。
严歌苓不是最适宜于写此题材的人
这正如俄苏文学。我们需要有索尔仁尼琴式的《古拉格群岛》,秉笔直书,令人不敢逼视。但同时我们也有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在苦难的深渊,仍不凋零对诗意的仰望――正如布罗茨基所说的: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赞美的前提在于,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世界的残缺。
严歌苓在“一席”的演讲《职业写作》中说,这个故事,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写不可的故事。但我以为,这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一个个诸如我的外祖父这样的真实生命的悲剧。严歌苓不可谓不努力,她深入当年农场腹地采访,做了种种功课,但她终究不是那个最适宜于写此题材的人。于是《陆犯焉识》成了目前我们看到的模样。但这确实也太过艰难。比如由于我的年幼无知,多年来对外祖父的一生,都无法理解。即便现在有所知,也无非来自自己对史料的阅读。赵犯晋绥,与陆犯焉识一样,新式学堂毕业,一度人生绚烂,而江山易色之后,半生均在劳改营中度过。要怎么样的诗意,才能重述他们被取消的那30年呢?
历史不容假设,但真相可以逼近。在我所读过的关于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在大西北改造的全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是《一叶一菩提》,还是《寻找家园》,还是《夹边沟记事》,其中最动人心魄的还是高尔泰的一句话,荒诞、残酷、悲情,又有点黑色幽默,但无比深刻地写出了那个无法解决的困境: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
&&相关新闻
(责编:张淑燕、周斌)  看完小说,都有点糊涂,陆焉识是怎样成了反革命,可在哪个时代,又一点不觉得奇怪。  陆焉识,是留学生,懂四国外语,是一位教授,家底殷实,本来可以过些舒心的小日子。然而,时代风云,让人的命运像浮萍飞篷般,随风波乱舞,失去了常态。抗日,内战,后右,接着是文革,以陆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本来就很难在这个混乱的大时代独善其身,更何况,无意党派之争,或参与政治的他,却因为偶尔发表的文字和言论,不但得罪了资产阶级(凌教授),又得罪了无产阶级(大卫韦),备受冷箭和打击。可以说陆的悲惨人生,都和此两人的“笔墨恩仇“有关-----其实陆本身是进步的,是不太同意凌的观点,却因情面事后又没有明确表示,以至被双方误会,两面受罪,落下了一生不幸的根源。由其是大卫韦。这个大卫韦本来是陆的中学同学,还是陆用学费钱给他配眼镜,他是无产资阶的代表,一直想拉拢陆进入他的”圈子“里。奈何陆对政治,对政党没兴趣,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留学归来,陆成了教授,大卫韦因是异见份子被排挤,想陆给他找教职,陆说只要有论文就行。大卫没写过论文,就向有论文16篇的陆借用一二篇。陆为人古板,认为钱可借但论文不能假。过后才醒悟没当场给大卫一些钱以解燃眉之急,当晚转辗去找上门去,大卫一家揭不开锅,到岳父家蹭饭,又没遇上。抗战胜利后,陆自己也落难,好不容易得了份中学教职,却因掩护被人跟踪的大卫而失去,事后大卫竟然说是陆出卖了他。大卫韦这个人,堪称是一个典型,看似做着高尚的事,却常常显得卑鄙。一直想拉扰陆,拉拢不了,就公仇私怨齐上,数次在报刊上造陆的谣言,给陆下套,让不喜争执的陆极之狼狈,名誉受损。此人不光心胸狭隘,而且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比如将陆给他的英文私信发表,故意曲译文句,做成误会,陷陆于不义),反反复复,变面比反掌还快,建国后陆成了反革命,好像也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落井下石。  陆焉识,一个公子哥儿,空有其英俊外表,满肚子知识,其实很象一个多余的人。后娘本来要被退回娘家,是他仗言把她留下来,不满包办婚因却又甘于恩娘的安排,又自艾不幸,将责任和怨气全部迁怨在妻子婉喻身上。因为婉喻是恩娘硬塞给他的,让他失去了只有一次的自由恋爱和选择的机会,所以婉喻在他眼里几乎如同陌路人,甚至没怎正视过,更不觉得婉喻美,有次他惊恐地发现,自己竟然想不起妻子的样子来。他对婉喻偶有的一丝温情,不过源于恩娘对婉喻的压逼,又未尝没有小小报仇恩娘给自己包办婚姻的不满。他是恩娘眼中的天,是婉喻心中的神,但他对陆家尽了什么责用,或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始终始,都是恩娘和婉喻支撑起一头家。抗日时期,他只身随校避退重庆,恩娘妻子和儿女全部留在上海(恩娘是不愿走主愿留下,婉喻是被逼留下),八年抗战,物价腾飞,孤儿寡母独居上海沦陷区,其苦况可想而知。他自己却在重庆和一个女人同居,虽然受两年牢狱之苦,基本上没怎受过饥寒之苦,以至抗战胜利后回家,见到骨瘦如柴的恩娘和妻子,惭愧于自己的“胖”。为其谋职,尽家材请客,结果客不至而事无果。不久祖产大宅又被“国有”,最后还算在朋友帮助下,勉强保全,亦是好一身狼狈。连恩娘也说他“没用”,原因你读了这么多收,竟这么没有。在那个混乱的时代,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但也确实说明陆焉识对陆家确实没有什么贡献。但我更相信,凡是讲良知,有气节,耻于投机倒把,昧着良心钻营的,在那样的环境下,都是没用的人。君子从来争不过小人。建国后成了反革命,更是成了家人的累赘和负担,把家拖向了深渊。因为他是反革命,是无期徒刑人员,一家人活得抬不起头,一有风吹草动就大受牵边,儿子婚姻事业皆不得意,一肚子的怨气,本来是才貌出众的小女儿,竟然当了老姑娘,在四十岁后,文革结束,陆被放释,才找了位拖着三个孩子的平庸男子。书中,对家人儿女受其牵连,担惊受怕,受尽白眼,没有过多的描写,只是以孩子对他的态度和人生的不如意等结果来反映,所受的苦难其实不难想见。  陆焉识,这样一个虽有学识其实有点平凡的人,被打成反革命,有个人原因在内,更多其实是时代的错。我觉得此书成功处,主要不在于塑造陆焉识这个形象,而在于通于陆二十一年牢狱生涯和经历,揭示建国后,种种错误政策,对社会,对个人,对人性的践踏破坏摧毁之烈之酷之无情之变态,让人触目惊心。陆的反革命本来就是莫须有,后来被加刑甚至判成死刑,其事之荒谬滑稽是无而复加,只能说统治的专横专制到了只凭个人喜好。审理陆案的法官被证实是“敌人”,于是凡经此人量刑的案件一律加刑,有期变无期,无期变死刑,陆的15年就这样变25年。堂上陆只是表示不解,质疑所依,便被视为搞对抗,是反革命行为,于是改判死刑。比葫芦僧判葫芦案还要荒谬滑稽,却让人一点也笑不起来。要不是妻子婉喻,变卖祖产,到处送礼求人,甚至不惜出卖色相,恰好陆又改进了制祙工序,提高效率,立了功,改判无期,在举行枪决的刑场上被及时抢救了下来,要不陆焉识一早死在自己的天真和无知之下。这又怎能怪他,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疑问的,只怪他遇上的是一个只能顺从,不能质疑的社会,没有人权,没人道理,更没有法律。事后,陆得了教训,自此假装口吃,如古人佯狂装傻避灾一样,借口吃拖廷时间以便察言观色,好见风使舵,趋凶避吉,和当初那个单纯、清高的陆焉识判若两人,至少是学乖了,这也是他能活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环境确实足以改变一个人。陆焉识为了用欧米茄行贿邓指,到达去礼堂看一眼九年未曾见的上了电影的女儿,甚至产生过希望谢队长的“加工组”把梁葫芦“加工”死的想法,那么就没有人知道欧米茄在自己怀里,他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梁是小偷,难道小偷不应被“加工”吗?幸好,陆的本质不坏,他还是想方设法营救,还拉住绳索想减轻梁葫芦的痛苦,最后还想说表在自己身上,被梁用目光给制止了。还有那次邓指怀疑妻子不忠,用枪指着陆要他说实话,有没有见过妻子上山,不说实话就要开枪。事实上,陆确实见到邓的妻子,但他没说,他宁可被枪杀。看到这一切,我心里还是觉得陆虽然变“狡猾”了,但本质本性未泯,还是这样善良,说真的,由其是后一件事,在枪口下能不说真话的,能有几个人?心里,还是暗暗佩服陆焉识,由其是在那个时代,不少人为了表功,为了自保,为了脱身,别说是确有其事,就是无中生非,牵强附会,干了多少明枪或暗箭的行为?那个时候,夫妻反目,父子母女成仇,比比皆是,谁会为一个陌生人,牺牲自已的生命?不说谎就好,更不用说那是事实。监狱里,就时不时举办这样的犯人“咬人”大会,彼此间咬来咬去,已是常事和常态。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陆焉识还是一如既往的象一个人,苦难和不公没有摧毁他心中的善良,由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自已为人处事初衰和良知。装口吃不过是为了便于生存,为了避免卷入旋窝的一种手段,因为口气,咬人大会,他不咬人,也没有人咬他,并不是说他真的变狡猾,那只是为了保护自已的一点小伎俩罢了。陆焉识虽是一个多余的人,但他的人格甚至是高大的,他的人品甚至是极好的,由其是那个时代,那种情形下,更显得像珍珠般极为难得。出狱后,他帮邻居的小孩子补学,一样对不合理的观点大事批评,害得他儿子怕他这些言论招灾引祸,忙给别人退回了学费说老父样病了,以后再不给人补业。你看,宁折不弯,在真假对错面前,没有昧着良心,学聪明从众或闭嘴。在这点上,我很佩服陆焉识。  陆牢改的地方在西宁附近,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原,他们几千人个罪犯,死了不知多少人,陆的编号从二千多变成二百多,缺衣少食严寒外加繁重的劳动,没有人知道明天自已能不能爬起来,陆焉识能活下来,真是奇迹。在这里,他们被动物们称为“人”来了,吓得成群成群西迁,可见这人为了吃,对动物对自然界是何等的凶残,在动物眼里,他们是可怕的人。但在人的眼里,他们却不是人,或者不被当作人,他们只是犯人。不光有“加工队”的随意打骂,折磨。那回梁葫芦因偷表被拖在马后被加工,结果整个后脑皮不见了,后脑骨给冻住在冰上,差一点就死掉。从此梁葫芦正面看是人,后面看是骷髅头,让人毛骨耸然。看守的解放军,就更不当他们是人。有次劳动回来,刮着大风雪,风大的足以将人刮走,寒气足以冻死人,群犯又累又饿风又大,报数声没能让护楼上的解放军听清,就不准进内。要知道多呆一会,就多一分危险,带队的管理领导也看不下去了,大骂之后,拔出枪来,领着犯人要硬冲进去,结果双方驳火,死了二个犯人,伤了好几个。不管他们是因何而死,都不足以引起注意,死因永远是“待查”,尸体在野外用浮沙一掩就算,风一吹,全露出来,成了野狼的食物,尸臭传数里。陆焉识因为逃跑,让看管人员受累,有个河北干事,故事用绳子紧紧捆扎他的脚,目的是到达长时间血流不通,度至双脚坏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逼他捉种兔为名,造成逃跑的假像,好名正义顺开枪,或借看守的枪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把患肺病的陆关在医院温屋里,不理不问,想造成陆自然死亡,幸好温室里有疏菜,没饿死,也没热死,反倒病死了。最后,还是邓指好心把他救出来,调到自己的打鱼队,才让陆死里逃生。但按陆观察,似乎有几次邓也想杀他,不知为什么没动手。二十年间,陆有无数次会死,可以不死,真是奇迹。而牢狱生活的可怕也是作者着重的且详细的描写,就是通过陆的经历,以及其他人的经历,不动声色的,自然而然的,真实而残酷地表现了出来。可以说,那是非人的生活,虽说有医院医生,他们得到的护理极其有限,有一个病人,生吞食物成团塞住了肠子,开刀取出来,不久就死了。因为只是简单的开刀,拿出,缝上而已,就等于是往肚里的捅上一刀,把肠子都捅破了,能不死?  故事跨度70年之久,但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开始,是从陆到西宁服无期徒刑开始的,之前的经历和故事,随意穿插在其中,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好处有很多。第一,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冗长。第二,突出了重点,小说的重点,明显是陆的后半生,从服役到释放回上海,从一个侧面反映各种社会运动,各种拗曲的意识形态,给社会环境,给个人心灵和精神所带的冲击、变化以及危害和摧残。第三,故事节奏紧凑,前后对比艳明。我很喜欢这样的手法,现在好多小说都取用这种布局结构,但像作者运用得娴熟自然,信手沾来,并不多见。还有一点,我觉得这小说最主要线索,可以称为“逃跑”,一切都围绕着这个展开,所以尽管70年的时间跨度,无数的故事,看似散漫,围绕着逃跑这个中心,却组织得有序而紧凑然而直观且清晰。我觉得作者对布局的掌控能力,对节奏的操控,真是做到了随心所欲,浑然一体的地步。所以,我觉得作者这部小说的成功,首先是成功在布局结构的精巧,由点及面,层层波及,如一堆珍珠,作者找到了最适合的一根线,把它们串了起来,成了一条极精美的项链。范围很大,内容很杂,时间很长,但重心始终是一点,这样就散而聚,聚而不散,既有中点的突出,又有背景的波澜壮宽。拍成电影的《归来》,也是以逃狱这点为主线或说是主要内容。除了布局上的突出重点,还有我更欣赏的一点是,写法极其细腻,甚多心理描写。细腻的好处是真实和丰满,心理描写多的好处是容易让人身临其境,缺点是容易沉闷和琐碎,缺少一种磅礴的气势,这书可以说缺点全无,好处十足,所以读来余味无穷,又极容易受感染。我觉得这细腻非要有从容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真实的感情,才可以刻缕细微,而不会显得琐碎,失之粗糙。这是一种功力,要求的不光是笔力,还有心力。  不过,我觉得陆还只是一面镜子,虽然摆在人前处于最显著位置,其实全书更感人的角色,却是妻子婉喻那种深入骨髓的爱。之前的陆,对妻子因为自己个人心理问题,对妻子只有同情而没有爱情,是失去自由后,失去了一切,人更需要一种精神支柱才能活下去,他的支柱就是回忆。回忆让他像个旁观者一样,能清清楚楚看清以前发生的一切,他悔悟,也发现了妻子的美和好,开始真正爱上的妻子。他逃狱就是想对妻子说自己是爱她的,是想弥补以前的缺失:再不爱就爱不动了,爱过就无憾。我总觉得里面混杂着一种忏悔意识,一种自我救赎意味在,也确实是感人,但和婉喻一比,就显得大有不如。在婉喻心里,陆焉识简直是她的神,无人能替代,在陆焉识坐牢后,婉喻可谓追求者众,情书多得读不来,却从不心动:见识过焉识,我还能看上得别的男人么?陆焉识后来回忆中,爱上妻子一种眼神,其实那眼神就是一个女人对爱的渴慕和期盼,是一个女人大胆袒露心迹,大胆追求爱情释放出爱的信号的瞬间,只是陆焉识一直只道当时是寻常。可见想象,其实妻子婉喻是一直得不到丈夫的爱的,陆焉识对她的态度,连小女儿也看得很清楚:爸爸爱你吗?可是,婉喻从没有埋怨过,说这是因为恩娘的原因,焉识才不能很好爱自已,这显然是自欺欺人的话,可婉喻自己从来就是这么想,也这样相信。因为这份爱,毫不动摇,又明显带着仰视,什么事落在她眼里,都是另一种样子,陆焉识每读她来信说到过去的事,总发现事情常常不是她说的那样,那样美好,是婉喻因为自己心存深爱,让一切变得美好,丈夫也是爱着她,念着她。我觉得这不是自欺欺人,是那份爱太真,而陆焉识是她的神,神光下一切自然变得更美好也让人更虔诚。我常常被感动。婉喻的形象,在前半段,顶多是一个传统女子,一个安份守已,循规蹈矩的妻子形象,虽然很安静,很平和,也没有多大的吸引人,但自从陆焉识入狱,婉喻的形象通过她的爱和坚毅,变得无比光彩和感人。  这是一份怎样的爱?想尽办法的营救自不在话下,每次准时的探望,风雨无阻,仿佛一开始就坐在哪里,安安静静,看不出丝毫的风尘仆仆。一次两回,不难,难在次次如此,且从不迟到,不是因为爱,深厚的爱,发自内心的爱,可以做得到?生活的各各问题,旁人的白眼和指点,孩子的照料和安排,来回的奔波和劳累,这些,难道不是问题,这些难道没有给婉喻带着许多许多的困难和麻烦么,她是怎样一一克服的,做到每次必到,从不迟到呢?书中没有具体说到,我想象不出来,也不能想像到。陆焉识说就要转监狱了,却不知何时转转到哪里去,婉喻沉默了一会,坚定说不管转到哪里,我一定可以找到你的,一定!几天后,陆搭火车转移,那是一个下雨的傍晚还是白天,我忘了,肯定是下雨,陆发现婉喻竟然站在车站的栏栅外,她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及时矗来的?这是陆的疑惑,也是我们读者的疑惑。原来婉喻请了两个星期的假,又千方百计请人代课,自己就在车站外一直守着。守株待兔是个笨法子,却是最有效的法子。世上望夫石真由人变,肯定就是婉喻这类的女人。没转之前,家和监狱路途太远,婉喻不能日日,甚至月月来看,只能三个月来一次。于是婉喻的出现,成了陆焉识的四季轮转,她总是要给焉识带着当季的美食,焉识总是惊诧这么多东西,她是如何千里迢迢弄来的,坐在面前的婉喻总是这样安安静静,干干净净。最让人印象深刻是那一瓶瓶蟹肉和蟹黄。婉喻四十元的工资,有一半都给焉识买蟹吃,怕孩子们馋,她总是等到孩子睡下,一个人在厨房里就着昏暗的油灯,吃力地剥开一只只蟹壳,又小心翼翼挑出蟹肉,不敢浪费一点。蟹壳很硬,常刺破指头。那小小一瓶蟹肉蟹黄,要多少斤蟹才够,又要多少爱和心血才做得出来?焉识只是一个犯人,不再是以前的少爷,全家四口全靠她那点微薄的工资活口,去了一半,平常日子如何过,我有时都不敢想象。我倒是奇怪,为什么焉识吃得那么心安理德?除了蟹,还有咸蛋,婉喻为焉识腌了二十只咸蛋,却不知焉识转到哪(一共转过两次监),时间久了,卤水里都长出了虫子,婉喻用筷子一只只挑出来,转身发现孩子正靠在门框上眼巴巴看着,她不自然且有点内疚对孩子解释说,这是留给你爸爸吃的。这些咸蛋,最后是给焉识吃了,还是给孩子们吃了,书里没交待,我想如果是给孩子们吃了,肯定是再不吃就不能吃了。可以想象,还有多少东西,都是留给爸爸吃的,没孩子们的份呢。  陆焉识进了监狱,就提出来离婚,婉喻怎么也不答应,尽管陆说就当给孩子一个清白的未来。陆到了西宁,探望是不实际的,于是几天一信,成了婉喻的习惯。陆焉人虽离开了家,但通过信,清楚知道家里的情况,比如小女儿考上了大学,上了宣传防治吸血虫的科教片,都是通过来信知道的。十年后,是文革时期,发现自已真爱妻子的陆焉识,觉得真应为妻子和儿女做点什么,把签好名字的离婚书寄到婉喻面前,婉喻泪如雨下。陆焉识的存在,也确实让他们的处景十分艰难,她流着泪鉴下了名字,儿女长大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忽略他们的存在和需求,再不能像处理那些咸蛋一样对儿女说:这是为你们爸爸留着的。也因为这个原因,陆焉识逃狱后,千方百计找到婉喻的校学,跟在婉喻身后,一直跟到回家,他以为婉喻认不出他,其实自从知道他逃狱后,她无时无刻不在留意,他一出现,尽管形象大变,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只是,为了儿女(那时,他们还没离婚,离婚是陆不久自首后才离的)。。。以前是为了丈夫委屈了儿女,这时只能为了儿女委屈自已和丈夫,婉喻假装不认识,但不管是为谁,她从没为过自已。现实,逼人的现实,她不敢想像真的相见,会给这个家带来多少的灾难。不知是不是陆焉识逃狱受了惊吓,婉喻的记忆渐渐出现的问题,开始键忘。到陆焉识回来后,婉喻尽管还记得有陆焉识这个人,是她的丈夫是儿女的爸爸,但她已经认不出陆焉识。到后来,她忘了孙子孙女,忘了儿子女儿,只记得陆焉识这个人,最后,连队陆焉识也记不起了,还是本能地记得她的宝贝:藏着陆焉识来信的盒子。陆焉识陪在婉喻身边好几年,全没办法让婉喻记起自己,最后他想方设法弄回原先的陆宅,摆成以前的模样,企图借此唤回婉喻的记忆,婉喻只是本能觉得这里很熟悉,还是没法记起什么。最后陆焉识交还她的信盒子时,婉喻一把抢回,想也不想给了陆焉识一个耳光。她不容忍不了,别人抢夺她的宝贝。她连陆焉识也给忘了,可是深入骨髓的爱,却像本能本性一样存在。严格来说,婉喻永远没有得到丈夫的真爱,因为她不知道,但换一个角度说,她从来就得到了丈夫的爱,在自己心里。真正遗憾的是陆焉识,他没机会对婉喻说,他真的爱她。陆焉识回来陪着婉喻那几年,俩人相处得很好玩也很有趣。婉喻虽然只爱心中的陆焉识,对这个陌生的陆焉识也颇有好感,在儿女眼中,他们这两个老人的来往,就有点似恋爱又不似恋爱的意味,好玩又显得有趣,其实骨子里是一片悲凉:相逢却不相识。  文革对人的影响和摧残,除了在表现在陆焉识和婉喻的故事中,还在其儿女身上,儿子从来不叫陆焉识为爸爸,叫他老头子,听见他逃狱就紧张,听他释放也不主张接回来,怕过几年又有运动,到时老头子,又给他们带来无穷的麻烦,他怕了。就因为陆焉识的“身份”,他不光和心爱的女儿分了手,还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受了几十年的白眼,一到运动,就给人揪着不放。还有小女儿,一个美丽的博士,那些管理员在影片上看到她,无不流口水,竟然到四十年还没能把自己嫁出来,最后只能把自已给二手(对方再婚且有孩子)处理掉。他们对陆焉识的态度都是带些粗暴,也不理解和同情陆焉识。当陆焉识逃了出来,给婉喻打长途电话,有一回是小女儿接的,陆焉识听出女儿的声音说不出声来,小女儿喂了几声,改用英文说了两句话“请你不要找我母亲了”“假如你对我们还有丝毫的顾念,请你尽快去自首。”,陆焉识怕女儿会举报他,放下电话,立马就走。读到这里,我只有叹息,叹息那场浩劫,对人性的摧残和践踏竟至如斯。能说小女儿错了吗?能说她不念亲情么?文革其间,多少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多少亲友朋友间相互举报,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给折腾成了动物园了。固然有宁折不屈的人,我们应敬仰,但个人又怎难挡住滚滚浊流?全部都是受害者。这场惨无人道的浩劫,对人性的践踏和摧残,是史无前例的,其流毒影响,怕是百年不足以恢复。唉,文革。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没了他陆焉识的位置,他自己也说,自已回来,只是为了婉喻。婉喻死了,女儿结婚了,安置他就成了一个难题,他就主动消失了,带走了婉喻的骨灰,我估计他是回到了草原。  这是一个人为的悲剧。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象这样的悲剧故事数不胜数,陆焉识只是其中之一。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多年来,严歌苓的小说一直在反思极端现实中的人物命运、人性沉沦。  陆焉识的悲剧,确实是无数悲剧中的一个。  先提上去。
  写的真好
  所以这一次看到有人批评电影连带着批评小说主题时,有些感慨,我们的社会最终会走向何处呢?
  毕竟一小说。
  @湖北青蛙 4楼
21:47:19  毕竟一小说。  -----------------------------  民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孩子不知肚子疼。  多年后,假如记录被销毁,一干当事人离世,小说就可能是唯一的历史遗存。  此篇小说的厚重与丰富,依我看堪比10篇有分量的论文。
  问好王立,法克曼,阿湄  我很同意一枝翁的意见
  写的精彩!评论的独到!  
  好文!
  我也是最近看了巜陆犯焉识》,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潮涌中起起伏伏,伤心伤情。  
  @独庸生,刚看到谈《蛙》那篇被社区隐藏了,找找哪儿有敏感词句,修改一下继续发:)
  这是一次人性的真实洗礼,陆犯背后毕竟有等待他的亲人。那些划清界线,反戈一击的又怎么说?  别以为现在的人性就比几十年前洗白了,只不过暂时没机会而已,再来一次,还是一样。
  原著比电影深刻多了。  还以为严歌岑就编剧那水平呢,吓一跳。
  沉重却又不愿意放下  
06:29:02  原著比电影深刻多了。  还以为严歌岑就编剧那水平呢,吓一跳。  -----------------------------  没办法,电影倒想深刻了,光电恐怕通不过把?
  @湖北青蛙 4楼
21:47  毕竟一小说。  -----------------------------可那也差不多是76年以前生活的尤其是文革階段的正常現象  
  小说我看过,看完后什么也说不出来,陆犯焉识,犯位于陆姓之后,作者的深意可见一斑
  文章虽然主角写卢焉识,但是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对婉喻的描写,严歌苓一贯的文风,写中国传统女人入目三分!
  有时间看看
  谢谢您阿,我非常高兴  
  @独庸生 我是看完电影才看的书呀
  楼主写的很好
  好帖,有思想有深度,顶顶
  百年不遇的好帖子,不得不顶  
  有搞头,哈哈,楼主不错  
  顶一下吧~ 很少见的好帖了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  
  再关注ing 非常谢谢楼主,顶一下  
  参考参考,我认为很好,大家说说  
  支持ing 谢谢您的辛苦发帖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犯焉识经典语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