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版纳上影广场版《雷雨》

大剧院上演《雷雨》《邓世昌》 07-上海?广告-解放日报
& 07:上海?广告
上海沪剧院传承经典打磨新剧
大剧院上演《雷雨》《邓世昌》
日 & 07 :上海?广告 &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
&&&&■本报记者 诸葛漪  作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戏?聚精典”演出季重要项目,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领衔主演的《雷雨》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由著名沪剧演员朱俭领衔主演的《邓世昌》明晚在同一地点献演。传世经典与原创新编遥相呼应,开启沪剧盛宴。  紧跟时代让经典常演常新  对《雷雨》,茅善玉有非同一般的感情。2013年她凭借剧中繁漪一角,第二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沪剧《雷雨》定型于1959年,由丁是娥、石筱英、杨飞飞、王盘声、解洪元、邵滨孙、袁滨忠等名家联袂主演。在茅善玉看来,塑造角色向前辈看齐并不难,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如何让经典常演常新。  繁漪与周萍的“花园会”,是沪剧独有发挥,曹禺对之赞不绝口。不过,在茅善玉这一代演员排练《雷雨》时,曾有人提出,“是不是应该尊重原著,拿掉‘花园会’”。“我们没有采纳删除建议,‘花园会’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沪剧唱段,有助于体味人物心情。”茅善玉坦言,这次演出版《雷雨》“花园会”并非完全照搬,“我们删掉了重复的小细节,节奏更紧凑,保留软糯味道。”她颇有感慨,“传承经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对于艺术不能固步自封,要审视当下审美要求,回望前辈名家作品。”  精益求精打磨现代节奏戏  “节奏感”,在茅善玉的话语中频繁提及。“陈薪伊导演为我们排演《邓世昌》时常说,现代观众看重节奏。节奏对了,整个戏感觉就对了;节奏不对,观众会别扭难受,坐不住。”比起有57年历史的《雷雨》,诞生2年的《邓世昌》是上海沪剧院的“新生儿”。茅善玉与同事们借《邓世昌》,交出了这一代演员对沪剧发展的思考答卷。  几度演出、修改,2年来,《邓世昌》剧组一直在精益求精。茅善玉笑言,“成功的戏离不开‘七搞八搞’,当年前辈排演《雷雨》走过这样的路,今天我们走在同样的路上。”  《邓世昌》一直在跟“节奏感”较劲。邓世昌与妻子何如真分别一场戏,最开始场景设置在室内,为了追求变化,一度调整到室外,经过剧组与陈薪伊反复斟酌,这次又改回到室内。茅善玉说,“按照沪剧传统,分别戏放在室内,演得顺,看着也顺。”当然也有反传统的地方,“生生死死等着你”高潮唱段过后,男女主角按常规得拥抱,这次何如真却选择了“后退”。茅善玉解释,这是一个让人物立起来的小细节。  政策扶持引来演出市场繁荣  《邓世昌》的修改不胜枚举,每次演出结束,剧组都在寻找最佳节奏,令表演更有看头。高温天剧组去部队体验生活,从年轻演员到四五十岁中生代演员,与军人同吃同住同训练,有的演员在训练时中暑晕倒。“部队指导员本以为我们只是去参观座谈交流。他说,‘没想到你们那么认真,实打实体验部队训练。’演员们学到军人的精气神,眼神不同了。”茅善玉对年轻演员寄予厚望,“再过几年,《雷雨》《邓世昌》交到又一代新人手上,继续‘添砖加瓦’。”  2003年上海沪剧院推出《家》轰动一时,场场爆满。时隔13年,《雷雨》《邓世昌》一票难求。茅善玉感慨:“从国家到上海市,出台了多项扶持戏曲政策。沪剧获得越来越多认同感,推动了传承经典、原创出新,演员干劲足了,演出市场繁荣了。我为好政策点赞。”
友情链接: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家》中的老电影表演艺术家们
巴金很多名著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作品,《家》、《春》、《秋》等作品先后被内地以及港台导演搬上银幕,让巴老辉煌的文艺作品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中被改编并拍摄最多的当属《家》了,这部经典作品在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多次被搬上银幕,最符合原著面貌的是1956年的版本(纯属个人观点)。
&&&&高老太爷是清末的官宦,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克文早丧,女儿嫁给张家,老三克明、老四克安、老王克定都不务正业,终日沉溺在吃喝嫖赌、斗鸡玩狗的生活中。
&&&&克文留下了3个儿子,老大觉新与姨老妹梅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好,但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各自结了亲。老二觉民与姑表妹琴十分要好。老三觉慧则与丫环鸣凤倾心相爱。
&&&&军阀混战,梅表妹一家来到高府,躲避战乱。觉新与梅意外相遇,两人肺腑之言难以倾诉,十分感伤。不久,梅郁郁而逝。
&&&&高老太爷把鸣凤许给了豪绅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绝望地投水自尽;军阀张师长的儿子看中了正在学校读书的琴,觉慧和琴进行了勇敢的反抗,一起离家出走。
&&&&高老太爷因克安、克定等在外胡闹而暴怒发病,陈姨太与克定、克定等迫不及待地争夺家产。不久,觉新的妻子瑞珏因难产而死。觉新在痛苦万分中,有所觉悟,希望大家共同来改造这个支离破碎的大家庭。
魏鹤龄&....高老太爷  
.... 鸣凤    .... 高觉慧   
.... 钱梅芬    .... 李瑞珏   
.... 高觉新    .... 高大老爷   戴耘 .... 周氏   
.... 沈氏    .... 高觉民   .... 张姑太太   汪漪 .... 张蕴华   范雪朋 .... 钱姑太太   谢怡冰 ....
张嫂   傅惠珍 .... 陈姨太   
.... 高克明   阳华 .... 高克定   
.... 王氏   胡小菡 .... 高淑华   王薇 .... 婉儿   于明德 .... 袁成   郑敏 .... 冯乐山
   .... 高克安   张子良 .... 黄存仁   朱莎 ....
前排:魏鹤龄
后排左起:阳华 韩涛
程之这张原版照片是在当时影片的取景地之一成都拍摄,由著名的"有容照相馆"冲印,四位演员的合影,十分难得!!
魏鹤龄()又名季燕,字季年,天津人。早年生活贫寒,
1928年考入山东省实验剧院,演出过田汉的名剧《名优之死》。抗战爆发后,魏鹤龄参加了北平万全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队,奔赴上海的抗日前线,负伤后留在上海,先后参加了集美歌舞剧社、五月花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狮吼剧社等进步文化团体,主演了《梅雨》、《怒吼吧,中国!》等话剧。1934年魏鹤龄先后进入联星、艺华、明星等影业公司,在《人之初》、《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等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解放后在昆仑、大同、长江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参加拍摄了《乌鸦与麻雀》、《人民的巨掌》、《探亲记》、《祝福》等影片;其中《乌鸦与麻雀》、《祝福》均获得文化部年优秀影片创作个人一等奖。魏鹤龄一生演出了40余部话剧和39部电影,以饰演工人、农民、小职员等劳动人民形象见长,曾任上海演员剧团副团长。
阳华()原名郭寿定,天津人,1933年肄业于天津市立师范学校,1935年就读于南京国立戏剧学校首届表演科。1937年毕业后,从事舞台演出。抗战时期,先后在重庆中华剧艺社、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中央青年剧社演出的《日出》、《雷雨》、《夜上海》、《大地回春》、《屈原》等数十部话剧中饰演角色。抗战胜利后,参加了《还乡日记》、《痴男怨女》、《荒园艳迹》等影片的拍摄。建国后,任上影厂演员。参加了《团结起来到明天》、《南征北战》、《宋景诗》、《母亲》、《家》、《不夜城》、《红色的种子》、《乔老爷上轿》、《林则徐》、《聂耳》、《51号兵站》等影片的拍摄。与此同时,他还演出了《关汉卿》、《北京人》、《镀金》、《红色宣传员》、《高级垃圾》和导演了《白杨树下》、《一百个放心》等话剧。阳华以饰演反面角色见长,他在《南征北战》中饰演的敌李军长,那句经典台词:“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已广为流传。此外,他还参加了《伟大的力量》、《乌克兰诗人舍甫琴珂》、《生活的创造》、《奇婚记》、《危险的货物》、《安娜·卡列尼娜》等译制片的配音工作。
韩涛(1916—
)1946年进入“中电”,参加影片《圣城记》、《忠义之家》的演出。1947年,参与的影片有《白山黑水血溅红》、《追》、《郎才女貌》。1948年,在《哑妻》、《何处不相逢》、《三人行》等影片中担任演员。1949年,参加演出的影片有《杀人夜》、《几番风雨》、《欢天喜地》。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50年代,参加演出影片十余部,主要有《李时珍》中的包乡绅,《家》中的高克明即三老爷、《聂耳》中的歌舞班老板,《林家铺子》中的余会长等,虽扮演的多是配角,但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期间,还参加了一些译制片的配音工作。1963年,在《桃花扇》中扮演阮大铖一角,后逐渐退出影坛。
程之()出生于书香门第,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哀乐中年》、《腐蚀》、《我这一辈子》等影片的拍摄。&
&1941年 上海“新华”版电影《家》
  1941年,上海新华影片公司拍摄了第一个电影版本的《家》。当时孤岛影坛的“四大名旦”:袁美云、陈云裳、顾兰君、陈燕燕悉数参加了《家》的拍摄,可谓是群芳争艳。然而巴金对此片的评价是脱离生活,太漂亮太时髦了,不够质朴。
  1956年 上影版电影《家》
  上影厂的《家》扫除了前两部“绝对大片”的华丽布景与服饰,突出了原著反封建的主题。饰演觉新和瑞珏的是当时的名演员孙道临和张瑞芳,瑞珏成为了第一女主角,这样的设置与此前觉新和梅芬的爱情为主线不太一致。
  1987年 电视剧版《家》、《春》、《秋》
  1987年的电视剧《家》、《春》、《秋》曾荣获第七届“金鹰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奖,同时也是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版本。《红楼梦》里的陈晓旭和张莉分别扮演梅芬和鸣凤,觉新由忧郁气质浓厚的男演员林达信扮演,而觉新最后走上绝路的结局颇令人唏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40年代末期李丽华去了香港,并于不久和张绪谱离婚。中国解放了,红色的狂潮席卷了大陆,她差一点回了去,但是终于明智地留在了香港。  -------------------------------------------------  她一开始还是左派电影界读书会的活跃成员,后来转向右派了,这段历史谁能详细介绍一下?    怎么又很长时间不更新了?
  收藏贴!我喜欢上官云珠,王丹凤。
  作者:jiliwala 回复日期: 18:42:07 
    40年代末期李丽华去了香港,并于不久和张绪谱离婚。中国解放了,红色的狂潮席卷了大陆,她差一点回了去,但是终于明智地留在了香港。    -------------------------------------------------    她一开始还是左派电影界读书会的活跃成员,后来转向右派了,这段历史谁能详细介绍一下?        怎么又很长时间不更新了?  ===================================================    确实不好意思,最近很忙,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至于李丽华为何改变主意,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在1957年,大陆的那些事情在香港也闹得沸沸扬扬的,她肯定也是受了一定的影响,害怕也会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决定留在香港
  再添几张李丽华的照片
  李丽华50年代初主演《小凤仙》的剧照
  60年代后期的李丽华
50年代末期的李丽华
  【慕容婉儿&凤凰&王丹凤】    慕容婉儿(——)        慕容婉儿原名钱欣珍,日出生在上海一个教会家庭。父亲是上海前沪江大学教授,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慕容婉儿也和舒适一样,弟兄姐妹众多,由于她的父亲过早去世,慕容婉儿在读完“裨文女中”后,因为再也交不起学费而退学。慕容婉儿相貌娟秀,楚楚动人,她在1939年参加了“上海剧艺社”,开始登台演出话剧。颇有灵性又扮相娇美的慕容婉儿,陆续演出了二十多部影片,迅速成为当时电影界红极一时的女明星。    慕容婉儿在踏入演艺圈之后,和当时著名影星周璇一起联合参加了《西厢记》、《天涯歌女》等好几部影片的拍摄,两人情同姐妹,关系很好。    1941年的五十年代影业公司拍摄的《神·鬼·人》中,慕容婉儿担任其中的三个小故事之一的“人”的编剧,而舒适则欣然执导。次年,两人情投意合,幸福结合。    1944年重返舞台后 ,在上海、香港等地演出话剧《梁上 君子》、《蝴蝶夫人》、《雷雨》、 《日出》、《原野》等。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场演出了《倾城之恋》,舒适和罗兰在舞台上扮演的范柳原和白流苏得到了张爱玲的认可。而此时,由于慕容婉儿产后身体极度虚弱,她已经经不起拍片的辛苦和劳累,只在身体稍微恢复以后,才重新返回舞台。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告别了银幕。    1951年在汉口参加中南军区文工团。    1954年起在 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任翻译。相 继翻译《世界的心》、《两亩地》、 《没有留下地址》、《鬼魂西行》、《仲夏夜之梦》、《勇敢的胡安娜》 、《抗暴记》等外国影片三十余部。    1966年“文革”中,慕容婉儿身戴“特务嫌疑”、“旧上海明星”等多种罪名,遭到残酷的审查。1970年1月,一代影星慕容婉儿在癌症与浩劫的双重折磨下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慕容婉儿的老公是舒适,在慕容婉儿死后几年,舒适和凤凰又走到了一起
      
  左:周璇  中:慕容婉儿  右:白虹
  马克 慢慢看
  慕容婉儿和白虹、孙景璐拍过一部喜剧片《孤岛风光》,她在里面最漂亮
  老伴病逝后 李丽华几乎足不出户
(《联合早报》报道)   李丽华自从1996年回台湾参加当时总统李登辉就职典礼,之后就退出幕前,她与相恋多年的老伴吴中一居住在新加坡,几乎与电影圈没有联络。     不过最近李丽华在邵氏主演的经典黄梅调宫廷片《杨贵妃》、《武则天》等,重新在台湾推出DVD,唤起众多影迷回忆,大家都很关心李丽华的近况。      李丽华在香港家中接受电访,亲口证实:“吴先生在今年5月12日过世,享寿95,我没有隐瞒,在香港发了简单的讣文,只是比较低调,不敢惊动大家。”      事隔几个月了,李丽华语气中虽带哀伤,但情绪非常平静,性格坚强的她说:“我和吴先生本来住在新加坡,因当地白天太热,所以搬来香港,原本吴先生身体都好,但今年气候不稳定,他的呼吸开始不太好,最后是肺纤维化走的。”      吴中一是江苏纺织业大亨,40年代在上海就认识李丽华,但苦无机会表情衷,后来双方各自结婚成家。直到1980年李丽华的导演严俊去世,吴中一意外地和李丽华重逢,陪她走出低潮,也开启她人生的第二春。       眼睛动过两次手术      李丽华说:“我现在的生活很规律,血压有点高,但眼睛不太好,开过2次刀。吴先生病了以后,我连平剧都不唱了,吴先生过世后,我几乎都不出门。家里有佣人,亲戚朋友也常来探望,女儿带外孙女暑假从美国来香港陪我,刚回波士顿去了,我很好,很满足了。”      过去在影坛的辉煌灿烂,对现在的李丽华来说已成过眼云烟。记者提到早年的经典作品重新推出,让“小咪姐”又在大家心里活了起来,李丽华笑说:“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我、惦念我,我只能从心里谢谢大家,也请朋友们都保重。”    
  很丰富的资料
  凤凰(1928—)      和董佩佩陈娟娟黎铿同年出生的凤凰也是童星出身,且可以说是命最好的一个了——那三个都是不幸早逝!(董佩佩1942年出道的时候都已经14岁了,照理说不该算童星了,陈燕燕也是像她那么大出道的,却是以成人身份扮演角色)      凤凰本名严惠秀,1939年出道,和周璇合作了不少片子(都是演周璇的小孩或是小丫鬟之类的角色)。从此走红影坛,成为与胡蓉蓉、陈娟娟齐名的童星,当时国华公司拍摄的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小孩角色都由凤凰出演。“凤凰”这个艺名是张石川给起的,是为了希望她比胡蝶飞得更高,但可惜她于18岁的妙年便嫁给了柳和铿,不久息影,未能充分施展自己的美貌。1949年全国解放后,凤凰再度出山,在当时不多的几家私营电影厂出演了两部电影,没多久政府把所有的私营电影厂归为国营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凤凰虽然在上影演员剧团,但是出产的电影太少,演员过多,再加上工农兵和她的戏路不对,所以她长期无戏可演,50年代初期的她由于赋闲,所以经常陪伴看望周璇。      1964年柳和铿逝世,36岁的凤凰成了寡妇,正好动乱时期的舒适也失去了爱妻慕容婉儿,两个失意的人同病相怜,在RED恐怖肆虐的1975年结合成了夫妻,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等到了平反的那天。两人过上了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至今仍彼此相敬相爱、相互扶持……
      
      
  凤凰和舒适于1975年的蜜月旅行,苦中作乐
  1938年的一天,小凤凰的好朋友、一位陆姓姑娘来家里玩耍时,看到凤凰新拍的照片后爱不释手,凤凰一高兴,索性就把照片送给了她。朋友的父亲是律师,与凤凰的父亲过从甚密,又与国华电影公司有业务往来。数月后“国华”开拍电影《李三娘》,男女主角已经选定由舒适、周璇担任,惟独找不到小演员来饰演周璇的儿子“咬脐郎”。陆律师和女儿闻讯后即把凤凰的照片拿去给“国华”的老板参看,继而试装之后非常满意,于是“凤凰女”就成了“咬脐郎”。   舒适和凤凰在影片《李三娘》里扮演一对父子。“儿子”是一个既会舞剑又会骑马的翩翩少年,“父亲”更是为人正直,武艺高强。为此,电影公司请来当时闻名于世的武术家王子平老先生做舒适的武术指导,王子平的女徒弟教凤凰,巧得很,就是那位陆姑娘。就这样,上午练骑马,下午练剑,舒适当然要时常帮衬小凤凰,凤凰称舒适为大哥哥。工作中两人相处得十分愉快、融洽,这给凤凰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时,“国华”公司是向“大同摄影场”租借摄影棚,在室内搭景拍摄《李三娘》。晚上拍戏,白天大伙儿就在影棚外的一大片空地上玩耍,大家都很喜欢小凤凰,就在摄制过程中,舒适与“儿子”——凤凰拍下了左上角那张合影,只是凤凰当时并不清楚这位常常帮助自己的、叫舒适的大哥哥还是位大明星。   《李三娘》大获成功后,“国华”同凤凰签订了六年拍片合约,一颗耀眼的“童星”在影坛上冉冉升起。而她与舒适也成了忘年交,之后两人又在其他几部影片中相遇合作。   然而,三年后的战乱却使得合约成了一纸空文。往后数年里,凤凰也像许多同行一样,为了维持家计而忙忙碌碌。1946年11月,在“国华”老板柳中亮病危之时,严母决定将十八佳人的凤凰嫁作柳家儿媳。   此时的舒适,正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辗转各地演出话剧,他的夫人是影星慕容婉儿。   光阴荏苒,正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几番辗转后,舒适与凤凰分别于1952年和1958年来到上影厂工作,并住在同一幢楼房里。凤凰在演员剧团朝九晚五的坐班管行政;舒适则经常被派出去支援其他电影制片厂,或者跟着剧组去四处拍戏。   文革开始后,人们的生活被打乱了。舒适因被诬有“特务嫌疑”而被下放到奉贤干校。不久,凤凰也被发配到了这所干校。两人又走到了一起,只是这次他俩一个是“牛鬼蛇神”,一个是被改造对象,真是“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   凤凰胆小怕惹事,不敢与他多搭话。爽朗豁达的舒适却一点不介意,一看见周围没人,就悄悄地为凤凰介绍干校周边的情况,甚至细致到哪个小店里新到了桔子、哪个小店里又有咖啡糖可买等等……当听说凤凰的孩子染上了肝炎后,舒适还常常从干校捎点奉贤黑鱼送给凤凰一家(凤凰的父亲常回赠自制的辣椒酱)。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数年后,双方的伴侣都相继离世,两人各自承担着劳动、家庭的重担,并在共同的劳动中,相互间更多默默的帮助。渐渐地,在那特殊环境里两人长期的相互关爱,使得彼此间的情谊在两颗历尽沧桑渴望抚慰的心中弥漫、升华,这就是爱情,温暖着他们,也温暖着两个家庭。   从干校返回演员剧团后不久,59岁的舒适和47岁的凤凰决定携手共同生活。有人劝凤凰三思,说舒适还有“严重问题”没有交待清楚。凤凰坚定地说:她相信舒适的人品,坚信他没有做过“坏事情”。最终,一张单位证明,成全了他们执著的感情。没有宾客,没有喜筵,没有新衣,甚至连喜糖也没有发,登记后的第二天舒适和凤凰便远赴桂林,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蜜月旅行。如图所见,烟雨漓江、蓑笠渔舟,见证了他们沧桑的患难真情。   如今,凤凰和舒适已经结婚三十一年了。幸福的家庭生活,让舒适和凤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退休了他们也不愿赋闲,舒适一边继续拍戏一边还组织篮球队和戏迷坊,凤凰也被演员剧团返聘了10年。   为了家庭,凤凰一直婉拒各种社交活动。她说:自己在事业上并不算成功。但是,我的心很平和、安恬,我们在一起过得蛮好,不容易啊!   二人幸福的晚年生活,舒适至今健在,已93岁高龄
  张爱玲多亏走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王丹凤(1925—)    旧上海40年代最美丽的女人,也是最聪明最识时务的女人    原名王玉凤,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1941年随友人去合众影片公司看拍戏时,偶然被导演朱石麟看中,应邀在其影片《龙潭虎穴》中饰演一丫环,从此走上影坛。朱石麟为她改名王丹凤。后又在影片《肉》中扮演角色,不久因主演《新渔光曲》一举轰动影坛,被影界称为“小周璇”.    之后,王丹凤接连拍摄了20余部电影。但是,这时的她演技还处于摸索阶段,模仿多于创造,为了提高自己,她潜心研究周璇、袁美云、英格丽•褒曼等人的表演技巧。     1947年王丹凤在“中电”二厂主演的影片《青青河边草》,是一部根据美国影片《魂断蓝桥》改编的。王丹凤将女主角的不幸遭遇及内心情感刻画的淋漓尽致,从此她表演日益走向成熟。     1948年王丹凤来到香港,在长城、南国等影片公司主演了《无语问苍天》、《琼楼恨》等10几部电影。1951年返回上海,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1955年在赵丹排练的舞台剧《雷雨》中,王丹凤饰四凤,还在舞台剧《家》中饰演鸣凤。王丹凤凭着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将两个不同人物的内心处理的既截然不同,又不失女性的含蓄与柔美,充分表现出她出色的演技。1957年王丹凤出演了影片《护士日记》,细致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护士岗位的思想发展与变化;在《女理发师》一片中,她以夸张、自然、可信的喜剧手法处理女主人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心灵。在主演古装片《桃花扇》中饰演才气横溢的俏丽多情名妓李香君,将女主人公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演得真挚,感人。以后又在《玉色蝴蝶》一片中,从少女演到老年,角色跨度之大又成为她演员生涯中一次新尝试。     王丹凤一生中扮演过各种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性角色,她的表演真实,可信,她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新的内涵,是我国影坛上不可多得一位优秀女演员。
  关于王丹凤的私人艺术照极少,原因是十年浩劫期间为了避祸,她把所有自己的照片都烧毁了
  王丹凤在家中练唱情景,女儿为她弹琴
      
      
  王丹凤与周璇1
  王丹凤与周璇2
  晚年的王丹凤与丈夫柳和清
  80岁的王丹凤(左),83岁的秦怡(中),87岁的张瑞芳(右)    于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纪念
  王丹凤的丈夫柳和清与凤凰的亡夫柳和铿之间是堂兄弟关系。
  柳和清现在还健在?
  真美。。  楼主继续,一直等着的。
  作者:四季之人 回复日期: 15:40:13 
    柳和清现在还健在?      应该是没有去世,如果去世了肯定能找到相关新闻
  王丹凤头发护养得不错。
  来看这些老照片的
   王丹凤头发护养得不错。  ----------------------  不会吧  她头发都快掉光了,她80岁以后就不愿出镜了  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采访她,她也只肯录音
  【补充】20年代影星卢翠兰    生卒年不详,资料欠奉,和林如心一样,都是顾无为的“茶杯”    有记载主演过的电影:      9.
大地之花 (1939)   8.
薛仁贵征西1 (1927)   7.
薛仁贵征西2 (1927)   6.
三国志凤仪亭 (1927)   5.
三国志·貂蝉救国 (1927)   4.
封神榜-姜子牙火烧琵琶精 (1927)   3.
牛郎织女鹊桥会 (1926)   2.
莲花公主-第2集 (1926)   1.
莲花公主-第1集 (1926)   
  上官云珠(日-日),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女,名均荦,字超群,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    民国26年(1937年),其全家为了避战乱而到上海。韦君荦最初在何氏照相馆当开票员。民国29年(1940年)考入华光戏剧学校习话剧,继人新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学习,改用艺名上官云珠(当时的著名导演卜万苍为其取的艺名)。民国30年(1941年)开始演艺生涯,首演话剧《雷雨》(饰丫鬟四凤)获得成功,后进入电影行业,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梦》、《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香飘万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优秀电影评比中,《乌鸦与麻雀》获金质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于日凌晨3时跳楼自杀。    上官云珠父亲韦亚樵,母亲金氏。韦均荦1936年辍学与当地富家二少爷张大炎(其兄张大烈)结婚,生一子张其坚。1943年离婚后上官云珠先后与姚克(生一女姚姚)、程述尧(生一子韦然)、贺路结婚。    陈复官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40年代主演过“国色天香、“黑衣盗”等影片。参加拍摄“乱世儿女”等片。1954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拍摄“南岛风云”“今天我休息”等片。    一代影星上官云珠的生死劫    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荦和韦亚君,在主演由名导徐欣夫掌镜的新片《王老虎抢亲》,时,著名导演卜万苍专门为她取了“上官云珠”的艺名。第二天清晨,上海某著名的娱乐报用“艺苑新葩—上官云珠”、“倾国倾城—上官云珠”等字眼称赞她。然而,事情却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卑鄙的阴谋。     原来,影业公司老板张善琨与占为己有的红极一时的女星童月娟,因片酬问题产生了矛盾。老板为了要挟她,故意物色刚刚踏入演艺圈不久的上官云珠来与之竞争、抗衡。可是,当张老板与童月娟又重归于好之后,上官云珠便被换了下来。随之,各家报纸又铺天盖地刊出“上官云珠绣花枕头一草包”、“上官云珠虚有其表”等等诬蔑之词。面对被玩耍和被抛弃的打击,年仅20岁的上官云珠并没有屈服,反而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她立志要发愤图强,出人头地。     在乱世风云里苦苦挣扎着的上官云珠,几乎走遍上海滩大大小小的演出团体,即使没有报酬也要参加演出。终于,她因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经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而蜚声影坛。     《南岛风云》春光又现新中国成立时上官云珠才30岁,正是大有作为的年纪。但她的相貌、戏路、气质,都很不适合演“工农兵”形象。上官云珠不气馁,她努力改变戏路,进行脱胎换骨地“转型”。     一时没戏演,上官云珠就另辟蹊径,她为灾区筹款义演,为劳军义演,吃穿住都在舞台上,一天两场、三场,一连演出了131场,直到过度劳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厂准备开拍《南岛风云》。但在即将开机之时,女主角护士长符若华的人选迟迟没有敲定。与上官云珠感情深厚的黄宗英,想起了三年来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云珠,便极力向导演白沉推荐上官云珠。可让上官云珠这样的演员去扮演英姿飒爽、老练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里简直是嘲讽,好在白沉导演力排众议,坚决启用了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不负众望,一改在银幕上似乎早已定型了的“交际花”、“阔太太”形象,把一个历经千难万险的女人公演绎得让人看呆了眼。她的精湛演技让那些一向歧视并带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日,上官云珠手拿着陈毅市长亲手书写的“上官云珠同志,请您来一趟”的字条,走进了中苏友好大厦,受到了到上海视察工作的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尧的牵连,上官云珠也被翻来复去查个没完,心情很是苦闷和压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时,上官云珠向毛主席诉说了心中的委屈和个人的遭遇。不久,上官云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风波》,并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捷克。上官云珠原已被厂里列入“右派”名单,也峰回路转,成为“保护对象”。     命运的转折,使上官云珠又升起了攀登事业高峰的希望。     冥冥幽魂的召唤    上官云珠在拍片之余,积极参加“四清”工作队,经常到外地和深入工厂、学校、农村演出,参加农活劳动,以至于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乳腺癌”和“脑癌”。手术后,上官云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复一日在练习着因“脑癌”导致的语言障碍,以便重登银幕。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造反派们全然不顾上官云珠身体虚弱,硬拉她到厂里去参加大批判。在上影厂召开的批斗大会上,上官云珠多次遭到造反派的毒打。     造反派从鞭挞上官云珠的个人婚姻开始,再到她主演“坏电影”的“放毒”,更重要的还有要她老实交代几次见到毛主席和其它首长的情况、怎样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的言辞,上官云珠胆颤心惊地如实写出受到毛主席几次接见的情况,但坚决否认攻击伟大领袖。     从1968年9月开始,由江青直接操纵的“上官云珠专案组”和林彪秘密成立的“上官云珠特别专案组”,相继逼迫上官云珠写出更翔实的与毛主席以及其它首长在一起的交待材料。可是,能写的都已经写了,上官云珠搜肚刮肠,也实在写不出令“专案组”满意的材料。     日,一个周末的傍晚,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对审讯人员的威逼,上官云珠无话可说,审讯人员一阵猛扇耳光,拳打脚踢,折磨了她两个多小时后,把上官云珠踢出门外,并下最后通牒第二天必须交代,否则后果自负。     日凌晨3时,身心极度疲惫、万念俱灰的上官云珠跳楼自杀  
  三十年回想——忆我的母亲上官云珠   韦 然
    30年前——1968年12月13日,我离开北京到山西农村插队落户。    插队不到一个月,突然接到姐姐的来信,让我马上回上海一趟。我想,这几年一直灾难不断的家一定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姐姐不会一反常态写来这样一封信。于是向北京的奶奶报知我的去向,就爬上火车奔向上海。    17岁的我,趴在小桌上茫然呆望着窗外苍凉冷寂的大地,火车仿佛一直围着远处的一个点在没完没了地转啊转,我的思绪也开始不停地兜起了圈子。  
  一定是妈妈    是病情恶化了?还是别的什么意外?我不敢想下去。    在我刚刚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从上海到了北京,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除了学校放假回上海以外,和妈妈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妈妈只要有机会到北京,一定会接我一起住上几天,共享天伦之乐。1962年,妈妈在北京拍《早春二月》,住在北京白塔寺当时电影局的招待所里,从上海来的道临叔叔、高博叔叔还有谢芳阿姨等几位主要演员也住在这儿,这段时间,我就和妈妈住在一起。平时,他们拍戏,我去上学,星期天,大家一块儿去远足,沿着后海漫步,寻访大观园门前那唯一干净的石狮子;中秋夜,几个人分头采购食品饮料,摆了一乒乓球台,邀来在京的亲友,共享团圆。王文娟阿姨主演的越剧影片《红楼梦》上映,大伙儿一致推举我出面,要求道临叔叔买票请大家看电影……所有这一切,好象就在昨天。    1966年2月,妈妈在江西农村参加“四清”,借回上海休假的机会进行例行体检,发现乳房上有肿块,确认为乳腺癌后不久,在华东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身体恢复得也很快。但是两个月后,她突然昏倒,检查结果是病变组织转移到了大脑。这次可是动了大手术,十几个小时,等从昏迷状态下苏醒过来,妈妈谁也不认得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术后一个多月,妈妈才给我写了第一封信,仍旧是她那向右倾斜的字体和习惯用的绿色墨水,告诉我,已经认识300个字了。    时隔30多年后再来追想,我倒宁愿妈妈就这么一直昏迷下去,睡上十年,直睡到浑浊疯狂的世界重新清凉宁静的那一天!    可是,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人,又有谁躲得过这场劫难呢?    就在妈妈第一次手术时,社会上已经在批判电影《早春二月》和《舞台姐妹》了,是医生的干预,才把她留在了医院,没有过早地卷入汹涌的漩涡。她在华山医院动过脑手术,马上转入华东医院。但是,到了可怕的“红八月”,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妈妈是被一瘸一拐赶出医院的!一个刚刚动了癌切除大手术的病人啊,哪有半点人道可言!那时候的她,人是半傻的,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半年内连续两个大手术,刚刚被医生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马上又被投入更大的虎口。    那些日子里,建国西路高安路口的家完全不像个家,一到四层楼道的墙壁上,全是妈妈的名字,横七竖八,打满红叉。29室的房门,砸得像蜂窝一样,从上到下布满了黑洞。妈妈病弱的身躯倚靠在床上,木然呆望随意进进出出的红卫兵,心中充满恐惧,头脑一片空白……    她到底怎么样了?  
    到了上海,我立即去找姐姐。她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再有一年就毕业了,可是碰上了“文化大革命”,一切都成了未知数。姐姐在校园里看到我,脸上的表情喜忧参半,拉着我匆匆来到暂时栖居的琴房,掩上门,抱住我就哭了。    这时候,不用再多问什么,我只有紧紧地、紧紧地抱住她。    妈妈出院不久就被逼迫去电影厂上班。其实哪有什么班上,只是每天要到“牛棚”报到,在那里学习、劳动、写交代、受批判。那时妈妈的身体,还远没有恢复到一般健康状态,连日常家务都做不了,可电影厂却不敢不去。    出事的前一天,妈妈又一次被传唤,两个“外调”人员和厂里的造反派轮番逼问她,要她承认参加了特务组织,并利用毛主席接见她的时候搞阴谋。妈妈不承认,他们就打,脱下鞋用皮鞋底抽她的脸,打得很重。    妈妈回到“牛棚”时,脸被打肿,嘴角流着血,目光呆滞,身体不停地颤抖。同被关在“牛棚”里的黄宗英阿姨和王丹凤阿姨看她被打成这样,马上端来热水,一边安慰一边关切地询问,但妈妈始终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不住地打哆嗦。    当天晚上回到家里,妈妈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但是还要完成造反派勒令她写的交代,她哪里还拿得动笔,拿起笔来,又能写什么呢?她实在害怕明天,害怕天亮。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妈妈从四层楼的窗口跳了下去。    那是1968年11月22日的凌晨。    那一年妈妈48岁。    妈妈从楼上跳下,落在小菜场准备上市的菜筐里,当时还可以向围上来的人们说出家里的门牌号码,可是,等到有人找来黄鱼车把她送去医院,已经没救了。    姐姐得到学校工宣队的通知赶到医院时,连骨灰也没有见到。妈妈身后的一切,都是姐姐的同学、男友燕凯一手帮助料理的。燕凯,我一直视他为姐夫的人,高大,英俊,多亏有了他,支持姐姐度过妈妈过世后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那次我在上海住了一个星期,一直是我们三个在一起,燕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送姐姐去部队农场之后,返回了山西,而燕凯则在妈妈死后一年半,1970年3月8日,也因文革迫害,自杀身亡,年仅24岁。    我的叔叔程述铭是一位天文物理学家,为中国天文报时准确性跃居世界前列作出过杰出贡献。1971年深秋,在天文台被隔离关押时,他用最简单的物理方法——触电自杀,那一年,他42岁。    我的姐姐因为家里的种种“问题”,学校迟迟不予分配工作,直至1975年才在亲友的帮助下获得浙江歌舞团的工作名额。为了尽快办理手续四处奔波,在9月末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被一辆大卡车撞倒在南京路上。她才刚刚过完31岁生日,几天前我俩还相约,要患难与共、相依为命,可她突然就这么走了,全都走了。  
    30年前的11月22日,妈妈被逼迫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是不情愿的。 燕凯和叔叔,我深信,也是不情愿的。    我不知道妈妈决心离开这个世界的前夜,她都想了些什么。就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象妈妈一样义无反顾地辞世而去的人,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老舍、傅雷、田家英、穆宏……以及数不清的燕凯和叔叔们。中国古代的“士”,也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从来具有这样的传统——可杀,不可辱!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因为,在那个非常时期,人民没有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起码权利。任何一个人,今天给你罗织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明天就可以肆意对你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其手法之残酷和恶劣,真可谓集世界之大成。面对这种非人性的、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可言的身心羞辱,他(她)们只有以死抗争。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    在这成千上万以自杀来抗争世道不公的人群中,以及为数更多的被各种方式迫害致死的人群中,包含了多少对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精英!他们的死给国家带来多大损失,有没有人认真计算过?有没有人追根寻源去究其原因?巴金先生关于建立“文化革命”纪念馆的倡议,不是没有人去理会,至今没有下文嘛!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中写道:“‘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能发生?兹事体大,我没有能力回答。有没有能回答的人呢?我认为,有的,可他们又偏偏不回答,好象也不喜欢别人回答……如果把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坦诚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出来,全国人民……会衷心地感谢,他们会放下心中的包袱,轻装前进,表现出真正的安定团结。”    20世纪马上就要结束了。本世纪中国历史上如此重大、如此罕见、触及了几亿人灵魂的大变故,为什么事隔30年还不能有一个彻底的交代呢?难道不该让年轻的、更年轻的一代人汲取教训,不要让这惨绝人寰的悲剧再次重演吗?    妈妈离开我们30年了,30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她,所有热爱她的电影艺术的观众也没有忘记她。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100年暨中国电影90年的    活动中,妈妈荣幸地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在我心中更为渴望的,是能够把妈妈为什么会遭此恶难的真正原因弄清楚,以告慰她屈死的冤魂。  摘自《中国妇女报》     
  上官云珠和女儿姚姚
  【上官云珠生命中的六个男人】    上官云珠,本姓韦,名均荦(luo 洛),又名韦亚君。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长泾镇。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其父为韦亚樵,母亲金氏。    1936年前后,她到苏州读书,她大哥的一位同学张太炎正在那里教美术。张太炎对这位比自已小九岁的同学妹妹非常爱慕,照顾有加。上官云珠很快怀孕。他们只好结婚。不久,17岁的上官云珠生下了儿子张其坚。被迫中断学业,回张家做了富家的儿媳妇。    1937年抗战爆发,上官云珠随张家逃难到上海。为了谋生,她便到上海巴黎大戏院边上的何氏照像馆做了开票小姐。这样就和当时的影业界有了接触。不久,当时的影业公司老板张善琨与红极一时的女星童月娟因片酬产生矛盾,张善琨欲让上官云珠出演《王老虎抢亲》。但觉得韦均荦名字拗口,于是就为她起了个“上官云珠”的艺名。后来虽然《王老虎抢亲》没有演成,但上官云珠的艺名从此沿用下来。    1940年,上官云珠与反对自已演戏的丈夫张大炎的矛盾越来越大,二人便离婚,张大炎带着儿子张其坚回老家去了。上官云珠的第一次婚姻,也即与第一个男人的关系就这样结束了。    1942年,上官云珠加入“天地剧社”,在这里她认识了第二个丈夫姚克。姚克也是苏州人,耶鲁大学毕业,30年代上海文坛的才子,曾与鲁迅先生来往密切。1944年8月,上官云珠生下了她与姚克的女儿姚姚。正当上官云珠在天津,济南,青岛等地演出时,姚克在上海爱上了一个富家女。上官云珠闻讯后,便与姚克离婚。不满两岁的姚姚就跟了母亲上官云珠。   在与姚克分手后,上官云珠与同为演员的蓝马开始了一段感情生活。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可惜,他们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分手了。    1951年,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结婚。这是她的第三任丈夫,第四个男人。程述尧毕业于燕京大学,与黄宗江,孙道临是同学。他曾组建南北剧社,自已担任社长,丁力、黄宗江、孙道临、卫禹平、于是之、黄宗英等都是剧社成员。程述尧1946年与黄宗英结婚。后来黄宗英认识并追求赵丹,便和程述尧离婚。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结婚后,生有一子韦然。1952年,全国开展“三反”运动,程述尧被诬有经济问题。上官云珠便和程述尧离婚。儿子韦然判给程述尧抚养。    离婚后,上官云珠很快和导演贺路发生了最后一段感情。这是上官云珠生命中的第五位男人。据韦然后忆:“他们之间并没有结婚。这是一段不被祝福的感情,母亲也很快就后悔,但那时已经进入到50年代,组织上也不允许它再闹出更多的风风雨雨。”  上官云珠的儿子站在母亲的巨幅画像前
  上官云珠与姚克()的结婚照    姚克是当时被批判的大毒草《清宫秘史》的编剧,但幸运的是,他留在了香港,躲过了那场劫难
  上官云珠和儿子韦然,女儿姚姚合影。    上官云珠还有一个儿子张其坚,离婚后归了前夫。
  上官云珠简直就是个雷区,身上交织着中国传统中文化的“性”和“政治”两大死结,哪一个都是不可说,不可说……90年代初有个电视剧《上官云珠》,拍到一半给停掉了,里面的女神员酷似上官,可是缺少几分上官的神韵
  上官云珠
      
  【补充】
      
  梁氏三姐妹(没有梁赛珍)
  是没有小妹妹梁赛瑚吧,她还很小,十岁左右的样子
  看到一个叫刘野的画家画的油画阮玲玉,觉得蛮有特色的        
  简介:       刘野,1964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校;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院壁画系;1994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展览:1989年丝绸之路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1991年自由人艺术展(柏林展览中心);1993年刘野Ⅰ(柏林Taube画廊);1995年刘野Ⅱ(柏林Taube画廊)、世说新语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7年刘野个展(北京明经第画廊);1998年是我—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侧面(北京紫禁城太庙)、蒙特瑞安在中国(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美术馆)、From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莱顿LUMC画廊)、中国艺术家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四位艺术家联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9年解放(伦敦中国当代画廊)、四十周年纪念展(德国柏林);2000年刘野与毛焰(伦敦中国当代画廊)、上海美术馆收藏展(上海美术馆)、刘野个展(柏林Lococo Mulder画廊);2001年费里尼、卫兵、蒙特瑞安,教皇和我的女友(伦敦中国当代画廊)、透明不透明?(巴塞尔)、Graphix&Comix展览(荷兰);2002年China art—中国当代艺术(罗马当代美术馆)、China art—中国当代艺术(德国杜伊斯堡);2003年新生代与后革命、中国当代艺术巡回展、摸也摸得,摸也摸不得、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家联展;2004年红、黄、蓝(香港)。作品广为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收藏。  邓丽君让我在黑暗里张爱玲中年张爱玲《梅》
  这幅画刘野取名为《谁》,是谁呢?有点像周璇
  刘野作品
  作者:北京杨贵妃 回复日期: 09:51:56 
    梁氏三姐妹(没有梁赛珍)  ----------------------------------------------    晕,是我的失误,是没有梁赛珠    作者:四季之人 回复日期: 17:03:36 
    是没有小妹妹梁赛瑚吧,她还很小,十岁左右的样子  --------------------------------------------------    梁赛瑚的照片我以前在一个怀旧网易相册里面看过,确实是只有10岁出头的样子,但是很后悔当时我没收藏起来;其实这张图片是一个朋友给我的,我对此持有保留意见
  这张画还被百代选作CD封面来着
  《百代百年,重修旧好》台湾版CD封面:
  好贴,我喜欢。
  好贴啊,mark,话说20年代的化妆看得真惊悚啊
  和周璇一样,政治嗅觉迟钝的言慧珠()  早年也曾有触电言慧珠与恩师梅兰芳
      
  她的电影看过一部《同心结》
  武汉最早明星叶秋心情史揭秘http://www.sina.com.cn
长江日报    在武汉电影史上,最早的影星当推“模范美人”叶秋心。上世纪30年代,她与胡蝶、阮玲玉等被誉为全国“八大明星”,极尽风光。解放后,她隐居蔡甸,25年前病逝。关于其演艺成就多有报道,而她迭宕坎坷的命运沉浮却鲜为人知。近日,“老武汉”万澄中、万生鼎两位老先生向本报讲述了他们三见叶秋心的往事。      “叶秋心曾是万耀煌的弟媳妇。”85岁的万澄中回忆说,叶秋心1913年出生于新洲,曾就读于汉口圣罗以女中(今合作路二十中),当时汉口的武汉影片公司曾邀她拍过一部叫《什刹海》的片子。由于才貌出众,她被国民党将领万耀煌的胞弟、同为新洲老乡的万倚吾“纳为外室”。万倚吾当时是驻汉国民党军的一位旅长。因为叶秋心常出没于影院、歌厅,为万所不容。1932年,叶秋心被迫离开汉口前往上海。      “1935年的一天,万耀煌的叔父从新洲来我家做客。他对我父亲说,倚吾原来的媳妇因两人感情不合去了上海,据说现在已是电影界八大女星之一了,今天来汉口就是来看她主演的新电影《吉地》的。”万老随他们到汉口明星影戏院(现武汉电影院)观看了《吉地》。这是叶秋心和著名演员郑小秋主演的一部片子,也是万澄中第一次见到叶秋心:“那是一部爱情电影,叶秋心出演女主角,人长得漂亮,光彩照人,演得也好。”      此片在三镇引起轰动,很多观众就是冲着这位汉口女星而走进影院的。      嫁与伶人,好景不长,一度沦落为站街“马路天使”      叶秋心到上海后,经影界前辈邵醉翁介绍,进入“天一影片公司”,与著名影星胡蝶、马陋芬合影《孽海双鸳》,一炮而红,后主演多部电影,声誉日隆。1934年,她被《良友》电影杂志评选为全国八大明星之一。当年“八大明星”之一的徐来,被影界誉为“标准美人”,而叶秋心比徐来更漂亮,则被冠以“模范美人”。      抗战爆发,“明星影片公司”毁于炮火,叶秋心无以栖身,于沪宁间流浪演出,并结识京剧老生演员张铭声,共同生活,后一起回到汉口谋生。      回汉后,叶秋心息影,靠张某养活,并与张育有一子。这时的叶秋心因多年吸食鸦片的缘故,已失去了往昔风采,张某却与一位京剧文武花旦演员董某相好,带着儿子离开武汉,弃她而去。      万澄中回忆说,迫于生计,叶秋心曾一度沦落为站街卖身的“马路天使”。那段时间,我在汉口民生路磨子桥一带经常看到她。身材高挑,约有1.68米,因鸦片毒害,容貌已非常憔悴。      84岁的“老武汉”万生鼎当时在汉口教书,他也时常在磨子桥看到叶秋心:着旧旗袍,叼着一支烟,浓妆艳抹,看不出她曾经是一位影坛明星。      隐居30年,再婚两次,丈夫均早她离世      抗战胜利前夕,汉口常遭轰炸,人们纷纷逃难,叶秋心一度从武汉消失。      1947年,汉口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双钉案”。叶秋心因出演根据此案改编的《双钉记》,再次进入公众视线,红过一阵子。之后又沉寂下来,不知所踪。      上世纪80年代,因收集有关老武汉的文史资实,万生鼎、万澄中经寻找,终于在蔡甸拉丝厂找到了叶秋心的下落。武汉刚解放时,叶秋心随其所在流动剧团,在蔡甸镇演出后,就独自留了下来。先是给镇上的红星酒厂打零工,以扛运粗康为生。后转放拉丝厂当工人,直到退休。      “我们面前的叶秋心已是一位太婆了。”她向万生鼎、万澄中回忆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往事不堪回首,生活在她周边的街坊邻居们并不知道,这位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普通女工,当年曾是名震中国影坛的大美女。      叶定居蔡甸后,曾有过两段婚姻。不幸的是,两任丈夫均早于她离世。1984年,叶秋心突患脑溢血去世。万生鼎透露:当年她和张铭声所生之子,现居江西景德镇。叶生前,母子俩见过一面。叶去世时,其子专程从江西来汉奔丧。  http://news.sina.com.cn/c//s.shtml
  【补充】20年代影星杨爱立——Olive Young(鬼妹?)    生日日(一说生于1903年)  忌辰日,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巴约拿,死于肺病      1925年至上海,入英美烟草公司影片部,在《一块钱》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26年起,任长城画片公司演员,主演影片《情天补恨》等。1929年为民新影片公司主演《热血男儿》后息影。 (一说1931年息影)    
  杨爱立
  《海誓》宣传广告李旦旦版花木兰剧照1李旦旦版花木兰剧照2
  电影《恒娘》剧照,汤天绣与朱飞的吻戏韩云珍
  感觉楼主偏爱胡蝶
针对阮玲玉
  战后出道的红星们:      吴莺音(1922—)      吴莺音的音乐天赋自幼就展露无遗,“我最初的音乐启蒙是来自上海弄堂里卖唱的艺人。有时候我在自己的阁楼里玩耍得乐此不疲,但只要听到巷口的歌声,就会急着跑进人堆里凑热闹,但是听完了却又没有钱,于是就撒开两条小腿一口气跑回了家,哈哈。”日子久了,吴莺音也跟着学会哼唱许多歌曲,时常逗得对其宠爱有加的祖母啧口称道:“还是阿拉阿四唱得好!”如今,这段往事依旧是吴家茶余饭后常常拿来调侃的“保留节目”。    葛优有句很有名的电影台词:一个演戏的,再怎么红,说到底也是一个“戏子”。在那个不容许“良家妇女”上得歌舞厅的年代,从事唱歌的女人并不叫歌星,而是被称为歌女,在她们暴露在镁光灯下时尚尤物一面的背后,却只是供人消遣的道具,这并不是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吴莺音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又是有名的妇产科医师,因此,她打算高中毕业后报考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志愿遭到父母极力反对,“母亲希望我继承她的衣钵,将来也披上白大褂行医;父亲则更加偏激批评我‘没志气的人,不肯好好读书’。”吴莺音说,当年自己的从艺道路可谓颇多坎坷。这也使得年轻气盛的她一气之下到一家小学当起“教书匠”,晚上,她却又悄悄地在电台谋求了一个职位,不过唱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儿歌。    从此,一个名叫“钱茵”的美妙声场便透过电波传送到了夜上海千家万户,这一唱就是五年之久,虽然是一份没有酬劳的工作,吴莺音却从中学得了一个优秀歌手所应有的一切技能。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流行一种称为“RADIOSHOW”的电台节目。“当时歌星在电台现场‘一字排开’,听众则可以通过电话现场点唱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首歌。这样的节目不允许‘假唱’,百分百原汁原味真嗓演唱。”吴莺音如此描述道。    24岁绝对是吴莺音音乐人生一个巨大的转折点。那年春天的一天,吴莺音与友人到夜总会听歌宵夜,那晚正是与她同岁的姚莉登台演唱,正是那一夜,“银嗓子”演绎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独步群芳征服了吴莺音萌动的心灵,直到晚年,每每说起上海老歌,吴莺音依然不无自豪地说道:“我小时候最喜欢周璇和姚莉两个人。许多次都是放学以后拿着书包,我就直接去听她们唱歌。”    这一年,在一位电台好友的怂恿下原本只想在电台唱歌的吴莺音参加了当年上海鼎鼎大名的仙乐斯夜总会歌唱大赛。据记载,当年的仙乐斯大舞厅举办歌唱比赛众星云集,结果抱着“玩”的心态参赛的吴莺音以白虹的成名曲《我要你》脱颖而出,一举登上冠军宝座,也成为继周璇和姚莉之后,活跃在仙乐斯舞台上又一颗闪亮的明星。此后,她的足迹遍及上海的“仙乐斯”、“百乐门”、“大沪”等著名歌舞厅,一炮而红。    父亲不再反感“歌女”    沉醉于舞厅驻唱流连忘返的吴莺音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声线竟然迷倒了坐在舞台下的《夜来香》的曲作者,也就是百代唱片公司的音乐主任黎锦光。“有一天,在我的表演间隙,黎先生满脸笑颜地来到后台,他问我:你想不想来百代录一张唱片,就当随便来玩玩。”吴莺音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正式叩开歌坛大门的那段往事。那时,眼看着年少时的梦想终有机会实现,吴莺音自然是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下来。吴莺音很快成为百代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星,而她的第一张专辑正是销量一举超过自己偶像周璇和姚莉的《我想忘了你》——“我想忘了你,可是你的影子,占有了我的心房……”如同歌词里浅吟低唱的那般,歌迷们不但没有忘记她,反而将其牢牢记在心房。    《我想忘了你》的制作人深感吴莺音的本名“吴剑秋”太过阳刚拗口,便决定要为其取一个好听的艺名,他们觉得她歌声悦耳美妙如黄莺出谷,故用了“莺音”,起初吴莺音对这个名字非常反感,时隔多年她再次说起当时的理由,自己也乐开了花:“其实原因很简单也很滑稽,当时的红歌星:周璇、姚莉、白光、白虹,都是两个字的名字。为什么要我用三个字的?”不过后来,她最终还是妥协了,“吴莺音”这个艺名也一直沿用至今。由于是瞒着父亲进入歌坛,她还要求百代公司不要在自己的唱片封面放置照片。 (本文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新民周刊-封面故事)
  73岁的静婷(左)与85岁的吴莺音
  作者:四季之人 回复日期: 10:38:54 
    李香兰有没有小孩?  ===================================================      仔细回顾了一下,李香兰没有子女,现孤身一人        王:你以前在上海住在哪里?    姚:我住在愚园路(和丈夫一起),渔光村一带,我妈妈家是在圣母院路(现瑞金一路),我上次回去看时,基本还是老样子。严华原来也住在愚园路。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去世了,李香兰好像还在,我还跟她碰过面。她50年代在香港拍过几部电影,《一夜风流》里她唱了里面所有的9首歌曲。她的歌当时都很红,特别是《夜来香》。她很有人情味,和我哥哥关系也很好的。香兰说很喜欢我的歌,她自己唱的是高音,却偏喜欢我的低音。她后来从政,很厉害。香兰现在什么也不做了,就休息在家里,她没有儿女,就一个人。    
  结果,反对女儿唱歌又喜好听歌的父亲,也机缘巧合地买了吴莺音的这张唱片,但浑然不知唱片内的女声正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听后甚至还赞赏有加……直到有一次,吴莺音身着旗袍外出正巧撞上归家的父亲,父亲便质问起妻子女儿的去向,“我母亲就告诉了他实情,还告诉他我录了一张唱片,就是《我想忘了你》,我父亲竟然一下子转怒为喜。就因为这张唱片,他同意了我唱歌的事。”    要在上海闯出名堂不容易,要在百代录制唱片更不容易,除了绝群的歌艺,独特的气质更是重中之重。当时的红星如姚莉、周璇、李香兰、白光、吴莺音者,谁没有自己专属的招牌气质?但在这些女星中,又最数吴莺音的歌声别有风情:爽朗中带有鼻音,抒情幽怨中又不失妩媚。从1946年开始的短短3年内,“百代”录制了吴莺音的《岷江夜曲》、《春光无限好》、《断肠红》等30多首歌,唱片发行后,几乎首首流行。这个发片速度即使在以高产闻名的台湾歌星蔡琴看来也是十分惊人的成就,令人感慨。    如今,深入人心又为众多歌星翻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即是在那个时期灌录的。可是,当初《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作者刘如曾将写好的歌给吴莺音唱,却“碰了一鼻子灰”,“不怎么好听嘛,我不要这首”。吴莺音说,当初自己认为这首歌“曲调不美”,还差点宣判了此曲的死刑,“当时写歌的人的作品没有人唱就等于卖不出钱,迫于生计的刘如曾一再怂恿我一定要录,我才终于答应了。”    谁知道歌曲一发行,在港台等地大受欢迎,“唱片卖疯掉,我和刘如曾都觉得好玩,想想差点就没有这支歌。”试想,假如没有吴莺音献声,《明月》很可能就此埋没在中国流行音乐长河里,默默无闻。    卷土重来    1949年,一个新时代来临了,昔日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逐渐沦为“靡靡之音”,取而代之的是嘹亮的红色军歌,这也预示着在流行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上海时期”行将画上休止符。“我们那个时期很多的知名歌星包括姚莉、白光、张露、张伊雯等都到香港另起炉灶,也有人和我说,香港的发展前途可能会更好,但因为家庭我还是选择留在了上海。”    1955年,远离了音乐多年的吴莺音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合唱团接受正统声乐训练,解放前的一代歌后沦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介歌手,吴莺音却自得其乐,因为她的唱腔在正统的声乐训练中更上一层楼,鼻音的运用更为纯熟,音色更爽朗,韵味也更足。吴莺音笑称,&日后老美为我取'鼻音歌后'的尊号也是靠那段时光一位老师教授的鼻音共鸣的功夫赢得的。&    1957年,已迁往香港的百代唱片公司邀请她到香港与音乐人姚敏合作制作一张唱片,其实,在这张唱片背后还藏着一个响彻整部中国流行音乐史的名字:陈蝶衣。半个世纪前的香港,在尖沙咀格兰咖啡馆里,姚敏和陈蝶衣每天都会坐在那里即兴创作,两人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一个星期下来就能写出十首歌&,姚敏日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如是写道。    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里,与她合作最多的作曲家姚敏特别为她制作一张专辑,其中包括:《我有一段情》、《醉酒》、《南风》等十首至今脍炙人口的歌曲。《我有一段情》是陈蝶衣怀念留在上海的儿子陈燮阳而作,蝶老曾说,&必须有情,始可写歌……&,而这首动人的歌曲竟让一位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歌词的高产作家&前前后后推敲了整整十天&才赋就一纸。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吴莺音依然在不同场合表示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我有一段情》:&婉转多情,特别适合我清朗中略有的鼻音、幽怨而抒情的嗓音。&    1983年,年过花甲的吴莺音在流行歌坛卷土重来,成为中国歌坛一件盛事,她再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南下广州录制唱片《您好!我是吴莺音》。一年后,她经香港赴美国洛杉矶定居,是年应邀在纽约开了个人音乐会,随后一发不可收,多次巡演旧金山、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1992年至2000年间,吴莺音又唱遍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等地,且场场火爆,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仿佛一段不老的传奇,吴莺音一唱六十载。2001年,吴莺音在自己八十大寿之际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与老伴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虽久居美国,可是每年她都要和老伴乘飞机回沪两趟,她希望有一天当自己走不动时就留在上海……。“我最留恋的还是上海的海派风情,以及我的那些小辈们,如果还有机会,我依旧想与他们一同唱响老歌。”   吴莺音与上海好男儿王传君吴莺音与她的小孩
  逸敏(1928—)    逸敏(1928- ) ﹐原名朱梅芳﹐生于上海﹐早在1946年已成名﹐灌录过9张留声唱片﹐名曲便有“看着我”等。 1949年移居香港﹐在大长城唱片灌录过唱片﹐之後百代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又再重归旗下﹐因为嗓音酷似姚莉﹐而且经常为她合音﹐所以也有“小姚莉”之称。 1949年移居香港﹐在大长城唱片灌录过唱片﹐之后百代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又再重归旗下﹐因为嗓音酷似姚莉﹐而且经常为她合音﹐所以也有“小姚莉”之称。 1959年与邓白英为电影“龙翔凤舞”主唱了一连串歌曲﹐大受欢迎﹐这时的代表作有“长藤挂铜铃”﹑“ 妹妹我爱你” 及“毛毛雨”等。 1959年与邓白英为电影“龙翔凤舞”主唱了一连串歌曲﹐大受欢迎﹐这时的代表作有“长藤挂铜铃”﹑“妹妹我爱你”及“毛毛雨”等。 60年代淡出歌坛﹐其後移民加拿大定居。 60年代淡出歌坛﹐其后移民加拿大定居。      逸敏的大姨妈是姚莉的干娘
  晕,粘贴得乱七八糟,再来一次罢。    ***************************************************          逸敏(1928- ) ﹐原名朱梅芳﹐生于上海﹐早在1946年已成名﹐灌录过9张留声唱片﹐名曲便有“看着我”等。 1949年移居香港﹐在大长城唱片灌录过唱片﹐之後百代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又再重归旗下﹐因为嗓音酷似姚莉﹐而且经常为她合音﹐所以也有“小姚莉”之称。
1959年与邓白英为电影“龙翔凤舞”主唱了一连串歌曲﹐大受欢迎﹐这时的代表作有“长藤挂铜铃”﹑“ 妹妹我爱你” 及“毛毛雨”等。60年代淡出歌坛﹐其後移民加拿大定居。           逸敏的大姨妈是姚莉的干娘  逸敏名曲《长藤挂铜铃》的曲谱,梅艳芳和任贤齐均有翻唱
  梁萍,原名梁爱音      40年代少有的创作歌星,她有首名曲《王昭君》(昭君怨)曾被后来的港台明星们多次翻唱!她还和姚敏合唱过由著名英国曲《伦敦塔》改编的《过大桥》!梁萍现在新加坡安度晚年,未见公开露面。
  黄宛苏()    原名黄莹    1947年,进入影坛,在上海影戏公司任演出,参加影片《新天方夜谭》的拍摄,后在影片《长相思》中扮演柳青。1949年,在《静静的嘉陵江》、《水上人家》、《恋爱之道》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50年,参加影片《冬去春来》、《油漆未干》的拍摄。后到大陆,进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81年,参加演出的影片有《乡情》、《回头一笑》。1984年,在影片《金不换》中扮演徐二婶。  
  电影《阎瑞生》剧照,中间扮死者的可能就是上海第一位女电影演员,妓女王彩云
      
  《白云塔》剧照,左为女扮男装的胡蝶,中为阮玲玉《卫女士的职业》剧照《真假千金》剧照
      
  1927年上海复旦公司《红楼梦》,稗史片
    丁子明殷明珠
  上面那本书我有,貌似里面还有提到一位“汤玛丽”    那两张照片是王莲英本尊?当年的花国大总统。
  今天是王人美的生日,这是她在自己的传记《我的成名与不幸》里面说的。
  作者:四季之人 回复日期: 17:59:23 
    上面那本书我有,貌似里面还有提到一位“汤玛丽”        那两张照片是王莲英本尊?当年的花国大总统。        ---------------------------------------------------    哪里有“汤玛莉”?我没有那本书我不清楚,要不然你去查查?  那两张照片应该就是王莲英本人。    《真假千金》的那张剧照中人是不是宣景林?  《卫女士的职业》剧照中左边的女士是丁子明吗?  杨爱立是不是外国来华混电影圈的第一人?
  应该都是这样的    汤玛丽貌似也是海外华侨来着,记不太清楚,回头再把那本书找出来瞅瞅
  唐若青()一说生于1917年      《清宫秘史》里面的慈禧,《倩女幽魂》(乐蒂版)里面的姥姥      中国话剧演员。原籍湖南湘乡,是戏剧家唐槐秋的长女。自幼爱好戏剧。1934年在中国旅行剧团开始舞台生涯,扮演《梅萝香》剧中梅萝香,引起注意。到抗日战争前夕,连续出演了近30出中外名剧,如《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复活》中的卡秋莎、《雷雨》中的鲁妈、《日出》中的陈白露等。抗日战争初期,她随中旅在武汉、香港从事救亡戏剧活动。1939年冬,又随中旅回到上海。其间她主演了《葛嫩娘》、《洪宣娇》、《李香君》等,是“孤岛”时期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1948年唐若青应香港永华电影公司邀请在《清宫秘史》中扮演慈禧,后客居香港,在一些商业性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角色。 中年嫁给一个富商做续弦,没有自己的子女,后来罹患胰腺癌仍要带病参加节目录制,最终活活被癌魔折磨致死!  唐若青(右)与父(唐槐秋)、母(吴静)合影
  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戏剧界曾出现过一位享有“活剧舞台皇后”之盛誉的女演员,作为我国第一个擅长于演悲剧的职业话剧演员,唐若青的一生是具有悲剧性的。      这位悲剧演员的艺术实践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她的生涯也有许多引人深思的教训。        一、艺术世家        在20年代的最末一年,广东戏剧研究所的排演场上,经常有一个身材不高的小女孩出入走动,严然像这里的小主人。年轻的男女学员们争相把她领到身边,爱护地向她指点排演场上的一切。她时而聚精会神地观看他们的表演,时而在一边活泼地做出一个摹拟动作,直至她的妈妈来把她叫走,让她回家去做小学生作业。      可是她往往会娇嗔地反抗家长的约束,而且提出一些令她的双亲难以反驳的要求来:“妈妈,我要学演话剧!你和爸爸不都是演话剧的吗?让我也和爸爸妈妈一起演话剧不好吗?”      终于,她的父母违拗不过这个任性的女儿开始对她让步了。那位当教务长的父亲看着女儿的可爱姿态,内心若有所动,就对妻子说:“吴静,那你就教教你女儿讲国语吧!”从此,他俩在课余时间向长女若青悉心传授起话剧表演艺术的A、B、C、来了。      唐若青就是这样开始接受话剧表演艺术的教育的。她抛下了学校的教科书,熟练地朗诵着剧本,很快就在排演场上与她所敬慕的哥哥姐姐们打成了一片,后随父母从广州到了上海,在16岁那一年(1933),她与父母一起成了“中国旅行剧团”的最初6名成员之一,从此开始了她的职业演员的生涯。      她的家庭是一个真正的话剧艺术之家,在田汉创办的南国剧社的最早8名成员中,就有她的双亲唐槐秋与吴家瑾(吴静)。唐槐秋是闻名的“南国二唐”之一(另一为唐叔明),曾在《苏州夜话》中饰演老画师;吴静则有“南国女王”之美誉。唐槐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像这样全家成为职业话剧演员的,在中国话剧运动史上还没有先例。      正如“中旅”的才女赵慧深所形容的:“所有的环境造成她的前途,只有戏剧一条路。”艺术世家出身的唐若青走上话剧舞台,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她所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顾仲彝改编的外国名剧《梅萝香》的女主角。      当时,爱美剧运动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随着剧场经营的繁荣,对剧场艺术提高的客观需要的增长和观众范围从学校向全社会的扩展,话剧职业化的条件已趋成熟。唐槐秋的中国旅行剧团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在南京陶陶大戏院首演的成功,使唐若青受到南京戏剧界的瞩目,在以“中国戏剧协会”名义的扩大公演中,当时的“首都”南京广大观众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女演员初露锋芒。她开始踏上了扮演悲剧女主角的历程。        二、茶花女        30年代初的北平协和礼堂,原是文化界上层人士专办内部音乐会的高级剧场。自从中旅全团北上以后,这里为话剧的职业公演敞开了大门,小仲马名著《茶花女》就是在协和礼堂首演的。      舞台设计严格写实,布景装置和道具的陈设完全符合法国18世纪的风俗习惯,就连酒席的摆法这样细微之处也不例外:三面摆刀叉,空出一面摆花瓶——正好是靠观众的这一面。经过训练的演员们熟谙法国上流社会的礼仪,使舞台气氛显得特别真实。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当时担任中法大学教授的导演陈绵和他的法国夫人。有赖于这位留法的戏剧学博士,以及焦菊隐、熊佛西等戏剧界前辈的支持,“中旅”在北平打开了局面。      在《茶花女》中,女主角唐若青与陶金配戏。玛格丽特与阿芒的初恋,犹如春云乍展,令人快慰。演得最出色的是第三幕,随着乔治·杜瓦(阿芒父亲)的出现,玛格丽特始而惊愕,继而坦然,面对虚伪的绅十要她舍去阿芒的无理要求,她由不屑置辩,变为力争,终于哭诉、哀恳和屈服。瞬间,这位善良无辜的女性那异常复杂的情感悉呈观众眼前。及至第四幕,玛格丽特见到盛怒难捺的阿芒,欲避不能,倚着沙发,神不守舍,一心只系在赌钱的阿芒身上。她的眼神里流露出对阿芒的怜悯和依恋。尽管受辱,羞愤难堪,但她仍不置辩,柔情婉转,楚楚动人。最后一幕,茶花女病危,频频咳嗽,尚且一片痴情,盼望阿芒到来,观众看到此处,泪下如雨。阿芒来到身边,她欣喜异常、挣扎求生和强作笑颜的神情,更使观众泣不成声。终于大幕降下,茶花女死在阿芒怀里,观众却还在剧场里留连忘返。而在大幕后面,女主角唐若青竟被悲哀的重负压得站不起来,形同死去。连“女仆”(陈映饰演)都哽咽欲绝,以致唐若青被同伴扶起后还要安慰同伴说:“我并没有真死呀!你看,我又活过来了!”      《茶花女》首演后,北平七家报纸出了“公演特刊”。从此,在唐若青的十余年演剧生涯中,《茶花女》成为众口一同赞赏和推崇的代表作之一。唐若青堪称中国的萨拉·伯恩哈特(与小仲马同时代的扮演玛格丽特最成功的法国女演员)。      正如悲剧需要巨大的激情,喜剧往往更能考验剧作家与演员的艺术才华,一位真正杰出的悲剧演员应该同时是喜剧艺术中的佼佼者。唐若青便是如此,在她创造出茶花女这一成功的悲剧形象之前,她已经以活泼动人的喜剧角色打动了观众的心弦。她以浪漫女子的形象出现在古都舞台上,演活了梅萝香的女友彼春兰和哥尔多尼笔下的女店主。在她的第一个成名作——《少奶奶的扇子》(王尔德名剧)中她饰演女主人公金女士,初次显示出善于驾驭复杂性格的能力。这是一个才貌出众、颠倒众生的交际花,虽已年届四旬,却仍风流绝世。另一方面,这个堕落女人还是一位充满母爱的母亲。不言而喻,这样一个饱经世故的女性与17岁的唐若青之间的差距是太大了。但是凭着她的大胆、敏悟和善于适应、长于表现的演剧才能,唐若青把这一复杂的角色演得活而又媚。与她同台演出的“少奶奶”,是刚进“中旅”就崭露头角的白杨(杨君莉),此剧成了风靡一时的热门戏。      其时,与舞台上的放荡泼辣相反,唐若青在公众场合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个朴素矜持的少女。当焦菊隐宴请“中旅”时,这位年轻的女主角出现在新闻记者和戏剧界人士面前,只穿着一件蓝布衫,套着一件毛马甲,服从她父亲的命令,腼腆地低声称呼《世界日报》社长成舍我为“姑父”。平时每排完戏,她总是背诵着台词,安静地坐在床上织毛衣。演出有收入时,她和大家一样领取每天五角的零花钱,买些她爱吃的零食,仿佛以此提醒人们,她才不过是个17岁的女孩子。      然而清寒的衣着打扮掩盖不住她那强烈的个性。她的双手指甲上涂着鲜艳夺目的红蔻丹,只是这一点装饰,才让人们想起她就是舞台上的茶花女和那位交际花金女士。个性的活跃往往是某种天赋才能的姊妹。早熟的唐若青为北京饭店屋顶舞厅的舞迷们所熟知,她曾在那里连续跳舞两星期,而且喜欢携带女性舞伴而舞。一旦出现在北海的溜冰场上,她那不怕摔交、欢蹦乱跳的开放型的性格更表露无遗。      勤奋和朴实,从来都是使天才得到磨练和保证成功的必备品质。唐若青在走向蜚声剧坛的顶峰时,也经历过这一必由之路。在《茶花女》的多次排演和演出中,她都认真从事,演到第五幕茶花女卧病一场,需要覆盖棉被,时值炎夏,唐若青假戏真做,汗水湿透全身。有时唐槐秋禁不注要向导演陈绵悄悄表示对女儿的担心。这位出色的女演员的成长,是与“中旅”首倡话剧职业化的艰苦卓绝的集体奋斗历程分不开的,唐若青和她的“中旅”团友们一样,度过了草创时期的清苦日子,从京汉铁路沿线巡回演出归来,票房收入无几,住在北平的小四合院里,隆冬季节,这位团长的女儿、舞台上受人羡慕的女主角,带着刚入剧团的“小弟弟”葛鑫一起,竟在捡煤渣、生火炉呢!        三、话剧皇后        如果说茶花女是唐若青的成名作,那么她的表演艺术在《雷雨》中就更加成熟了。曹禺的《雷雨》在天津首演时,一位刚满18岁的少女,化身为鬓发微露斑白的年近半百的老妇,在雷雨交加的夜晚,逼着她的“女儿”起誓——观众很难相信这就是唐若青,就是那位惯于扮演美貌热情的浪漫女性的女主角!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力使她体会到饱经忧患的侍萍心中的无限隐痛呢?又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力使她能够清晰有力地把这种隐痛展露在观众眼前呢?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演员所特有的自我感觉,它能深深潜入剧中人物的灵魂并以鲜明准确的表情动作加以体现。唐若青的演剧天才在侍萍的形象中得到了举世公认。      很自然地,演出实践把唐若青推到了“中旅”台柱的地位,她成了报章舆论关注的新闻人物。连她的私生活也传为逸闻美谈。“中旅”剧务主任王遐文曾是她的未婚夫,她把他的情书汇编成册,留作纪念。      《雷雨》在平津一带演出成功后,“中旅”即载誉南下,于日回到它的诞生地上海。在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中旅”的《茶花女》和《雷雨》轰动了大上海,演出盛况创我国话剧演出之纪录。从此,话剧也像京剧一样有了它的名演员,即所谓的“红角”,从而在大城市里扎下了稳固的地盘。对话剧运动高潮的形成,唐若青是有显著贡献的。      “七七”事变前夕,经欧阳予情导演,“中旅”在卡尔登大戏院公演《日出》,其上座率与当时最热门的影片《渔光曲》相媲美。《日出》的舞台调度别具一格。剧中场景的展开,以陈白露与方达生回忆童年,凝视窗上结的冰花时的双双背影开始;未幕以陈白露面向观众,对着精心设计的空框镜台,默默端详自己作结。令人回味无穷。项堃饰方达生,与唐若青配戏。她演陈白露的成功,给她带来了“话剧皇后”的荣誉,鲜花塞满了她的化妆间。      在我国职业剧团中,首演《雷雨》、《日出》的都是“中旅”,曹禺的话剧双壁,在我国话剧史上公演次数最多,而在鲁侍萍、陈白露这两位女主人公的众多饰演者中,唐若青所创造的角色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唐若青随“中旅”经过一段动荡曲折的历程;见于她的自述:“由上海战事发生时,我们正在汉口演戏,那时我们很怕为了战事的关系不能够重到上海来,费了不少周折,“中旅”才由汉口到了南京,我们居住没有多少时间,上海便失陷了。我们回上海既不可能,只好又去汉口。到汉口时,南京芜湖又相继陷落。我们本来在上海赚了一些钱,因为这样舟车往返,差不多钱都花光了。为了生活的关系,我们再度在汉口演戏,这样居住了几个月,汉口形势又趋紧张,一般剧团都纷纷往四川了;而我们为了路费的缘故,同时又有香港某戏院的邀请,所以转去香港。可是我们到香港没有多久,又听见汉口被日军占据的消息……”《庸报》日第9页,《唐若青翩然归沪》)      面临抗日战争,唐若青的态度是积极的、爱国的。这从一件事即可看出,离沪前夕,她曾一度被编人洪深、金山领导的“救亡演剧二队”。更不用说,她在汉日参加了《前夜》(阳翰签编剧)等许多救亡戏剧的演出,唐若青与党领导下的左翼戏剧界曾长期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孤岛时期,她早于“中旅”回到上海,参加了左翼剧团上海剧艺社,并在璇宫剧院主演阿英编写的爱国主义历史剧《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饰葛嫩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阿英还专为唐若青与“中旅”写了《洪宣娇》,据阿英(魏如晦)在附于演出说明书后的《洪宣娇公演前记》中自述:“这一回,中国旅行剧团假座兰心大戏院。若青为着希望有一个新的剧本。雷厉风行的来逼我为她赶写,我很觉得踌躇……但终经不起她连续的‘硬逼’,结果只得答应下来写《洪宣娇》了……我是仅仅地用了10天时间,从事于史料阅读和剧本写作。”      兰心大戏院原是上海租界工部局音乐厅,是被外国人把持的。1941年4月,在进步势力和友人们的广泛支持下,“中旅”出巨资打入兰心大戏院,举行《洪宣娇》的盛大公演,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爱国行动。这位太平天国的中帼英雄的舞台形象,从中华民族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了力量,鼓舞了沦陷区民众的苦闷的心。      从鲁侍萍、陈白露到葛嫩娘、洪宣娇,唐若青不只是扮演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旧中国妇女的悲剧角色,而且也创造了英姿逼人的悲剧英雄的光辉形象。这是她的表演艺术所达到的新高度。《洪宣娇》的演出成功还使唐若青开始进入电影界。经著名导演费穆接洽,美成影片公司出资14000元买下了“中旅”这台戏(连同服装),由“中旅”原班人马拍成电影。这部影片是话剧搬上银幂的滥觞,翌年,唐若青在演话剧的同时,参加拍摄影片《清宫秘史》。她饰慈禧太后,舒适饰光绪皇帝,周璇饰珍妃,洪波饰李莲英。她的“老佛爷”演得这样出色,以致人们提起《清宫秘史》,就会联想到唐若青。        四、金丝雀        这位天才演员的成长令人想到,若是她的生活道路始终处于进步力量的影响下,并有先进思想的一贯指导,唐若青本来是会成为一位更加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的。但是,正如她的成长一样,她的艺术前途是与“中旅”这个奋斗、摸索于旧社会环境中的职业剧团的命运密不可分的,这也就决定了她的艺术成就不可避免地半途而废。      从汉口到香港,“中旅”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因内部意见不和而发生分裂。在这中间,唐氏父女之间的悲剧性的家庭纠纷也肇始了。其原因,部分应归之于唐槐秋的私生活的不检点,以及对其发妻与事业上的助手吴静的不忠实;部分也与唐若青的个性的放纵不羁有关。唐氏父女的冲突给“中旅”带来了致命的消极影响,像腐蚀剂一样在“中旅”的后期起着作用,加速了中旅逐步走下坡路的过程。      “中旅”在香港分裂为两团后,唐若青一度只身经河内欲赴桂林,中途被吴静拍电报召回,然后送她妹妹湘清到上海求学。在阿英、费穆的支持下,“中旅”在上海弥合了内部裂痕并恢复了在舆论界的名声。尽管如此,“中旅”后期己从话剧职业化逐渐向商业化演变,唐若青的表演艺术也随之停滞,未能继续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角色。“中旅”后期,她主演的新戏主要是“一花二泪”,即顾仲彝根据英国小说《简爱》改编的《水仙花》,周贻白编剧的《绿窗红泪》和陶秦改编的《香笺泪》。这些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均已带有感伤气息或缠绵徘恻、风花雪月的味道。      1943年岁首,唐氏父女和“中旅”全团人员在北京演出时破日本宪兵队逮捕入狱。其原因是一新成立的特务机关为了邀功请赏,给“中旅”杜撰了一个“为八路军作宣传”的罪名。唐氏父女关的时间最长,过足了两个月的铁窗生活,获释后在北京重组了“新中国旅行剧团”,顽强不息地继续进行话剧的职业演出。同年秋季,她率领剧团到天津公演周贻白编剧的《金丝雀》等剧。      《金丝雀》是周贻白为了躲避上海电影界的恶势力,随”中旅”北上途中,以“中旅”演员们、特别是唐若青为模特儿而编写的。此剧写一女艺人在“大腹贾”与赛马场骑师的争夺下,饮弹惨死的故事。“金丝雀”洪素兰这一角色堪称悲剧演员唐若青的写照,也是她的“天鹅之歌”。熟悉内情的观众自然会想起唐若青和她所扮演的歌舞艺人“金丝雀”有许多仿佛之处:不但个性的放荡相似,而且唐若青自从与未婚夫分手后,就终日在跑马厅和回力球场寻求刺激,与外国人(一位回力球员)厮混,并处在一位骑马师和一位音乐师的追逐之中,还与旧艺人一样染上了抽鸦片的恶癖,这一切都令人感到她在剧中演的就是她自己!当时聪明的剧评者并且预言了她的下场不妙。《金丝雀》之后,唐若青也就没有再演过什么值得称道的新戏。      在盛誉厚禄包围之中,唐若青的生活糜烂已为众所周知,但她有一个得天独厚之处,就是她所演的大多是反映她同时代人的现实题材的剧目,或内容与她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圈子有相通之处的剧目(其中有的甚至是随团剧作家专为演员编写的),因此她扮演的角色与她本人的生活阅历很接近,甚至有的角色与她自己的境遇和性格相仿佛(如陈白露、金丝雀)。毕竟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唐若青的表演艺术的独到之处,所谓“维妙维肖”,正如一切真正的艺术品一样,它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摹仿性,正是植根于她的生活。加之她那自幼开始的长期舞台实践,使她的演技异常纯熟,善于把深沉真挚的内心体验和鲜明逼真的外部表现融合在一起,仿佛化身为剧中人物。这就是使当年许多话剧观众为之倾倒的舞台魅力所在。当时有一篇剧评称她“作假如真,浑身是戏,一人说话则满台为之紧张,使观众见之如历其境”(《新天津画报》日,“《金丝雀》观后”),当年曾与她同台演出过的名演员(如邵华),也都对她的这种强烈的舞台感染力赞不绝口。      她最善于发掘和表现那种个性特殊的女性的复杂心理,如莫汉姆原作、陶秦改编的《香笺泪》中的女主人公薇娟,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个性而又怯弱畏罪的双重性格的女人,这位阔太太在寂寞苦闷的生活中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而与仆人私通,又出于一种变态心理而杀死了自己的爱仆。唐若青在扮演这一反派悲剧女主角时的表情和台词是强有力的。她的戏路很宽。演《雷雨》时,她头天饰侍萍,次日饰繁漪,角色个性差异幅度如此之大,应付裕如。从《英雄与美人》(肖伯纳剧作)中的少女拉伊斯,到《雷雨》中的老妇鲁侍萍;从《干吗》(陈绵改编的法国名剧)中的姘妇格兰太太,到《牛大王》(英国德朗斯剧作)中的慈善家;从《水仙花》中的献身于纯洁坚贞之爱的欧阳莹仙,到《绿窗红泪》中的工于心计而终至殉情的坏女人刘玉英;从感情丰富的悲剧女主角,到喜剧《阿Q正传》中的单纯懵懂的村女——30年代至40年代的我国话剧观众曾经充分领略到唐若青的天才表演的丰采与韵味。        五、飞龙阁        1944年1月,重返上海的唐若青与她胞妹若英(湘清)重组的“中旅”会师,恢复剧团原名,仍在唐槐秋的主持下,分三剧场(美华、绿宝、丽华)在沪同期公演,为期半年,虽然轰轰烈烈,实则盛极而衰,所演剧目质不如量,思想艺术水准因越加浓厚的商业化色彩而有所降低,乃是势所必然。值得一提的只是,唐若青在敌伪势力包围的严峻环境里,竞还敢于主演《葛嫩娘》这样的富于民族感情的爱国主义剧目,公演达月余之久。      “中旅”最终离沪之前,举行两次盛大的联合公演。其一是与上海著名话剧演员合作演《日出》,陈白露一角分别由唐若青、黄宗英、丹尼饰演(唐若青演第一幕)。其二是“中旅”团友为纪念母团公演《雷雨》,唐若青仍饰侍萍,同台演出的除了唐槐秋,还有石挥、黄河、孙景璐等人,这两次高水平的联合公演传为话剧界的佳话,是“中旅”和唐若青在上海的告别演出。      “中旅”后期,步当时流行的“红角”制、“明星”制的后尘,作为“台柱”的唐若青实际上已取代了导演在剧团内的应有地位。而凌驾于同台演员之上,从舞台作风到生活待遇都不适当地特殊化了。从《洪宣娇》拍片一例即可看出,唐若青独占影片公司收购的代价14000元巨资之半数。剧场演出的票房收入分成,她也提取相当于全体演员所得总和的高额红利。由于商业化的恶浊空气在先成日伪占领区。后为国统区的大城市剧场中越来越浓厚,造成职业剧团对名演员的严重依赖,使“中旅”不得不迁就唐若青的日益骄纵的个性,连她的父亲和作为团长与导演的唐槐秋也只能对她侧目而视了。旧社会戏剧界中这种畸形的人事关系,必然导致舞台作风江河日下以至艺术的堕落,这在“中旅”后期和唐若青身上也有了某种程度的反映。有一篇记载唐苦青独自在北京与唐纳、白光合作演剧的短文称,她“在台词中随时加入:‘今天晚上请你到什么地方去相会。’这好像蹦蹦戏的演员随时与台下对答同一情形,想不到唐若青也来这一套。”而且“登台的时候,后台却摆着一桌麻将,一下台就叉”(《海晶周报》日)。排戏时她可以躺着让别人替她走地位。甚至在舞台上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版纳上影广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