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楚天都市沁园都市怎么能过去?

武汉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35,011分享邀请回答2.9K67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从一线城市回武汉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096分享邀请回答2351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0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从大城市回武汉工作,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从大城市回武汉工作,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小懒猫百家号@分类的蘑菇收入和福利:普通传统岗位薪资水平确实较低,在二线省会里亦不占优,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低于一线城市,另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最低标准缴纳,高收入岗位集中在部分体制内优质企业(央企、银行、设计院、研究院等)以及一些新兴产业(互联网、光伏产业等),传统行业小型私企非常不推荐,总之选对行业很关键。行业水平:大部分行业的顶尖公司在武汉分布远少于一线城市,总体来讲企业管理水平没有一线城市那么规范;工作氛围:加班率明显较一线城市低得多,整体工作作息比一线城市早半个到一个小时左右;同事关系:同事间的话题更生活化,因为本土人士居多,非工作时间team building氛围较弱。个人发展:看个人的能力和际遇,但在武汉需要较大的决心才能督促自己时刻保持危机感并在能力提升方面自我驱动,毕竟武汉的生活节奏很容易让人掉入舒适区。武汉稍具规模的互联网企业有:互联网金融:有道、优品、汉金所、融众电商/传统转电商类:武商网、飞牛网武研、良品铺子、一号店武汉、壹药网、九州通、卷皮BAT系:腾讯武研、百度营销中心、阿里巴巴淘点点其他还有海豚、斗鱼、盛天、微摇、UC武研、航班管家、滴滴/uber市场系等等,如果是从事开发的童鞋,还可以考虑国有银行研发部门以及硬件类公司(华为武研所、中兴武研所、烽火科技),近几年创业公司做得好的也有一些,不一一列举,薪资方面比起一线城市确实有差距,业内普通员工大多在10-20K的水平,高级别管理层30-50K的也有,是否降薪还看自己的本事和议价能力,有心回汉的知友们可根据自己情况自行关注。答主个人还算幸运,在深圳工作时在腾讯,回汉时未降薪,工作环境的落差是一定有的,但综合武汉的消费水平和其他个人因素,总体幸福感较高。个人感觉就互联网行业来说,一线城市大公司的工作经历非常宝贵,如果有幸能遇到好的公司和好的团队真的务必要珍惜。从生活体验来看,外地的童鞋第一次到武汉可能会感觉到市井气息浓厚,加上这两年武汉疯狂赶基建,交通和环境状况都处在阵痛阶段,如果从没在武汉生活过,又从一线城市来武汉肯定会有不习惯,但总体来讲武汉是个适合生活的城市。城市政策:买房落户、买车不限购吃喝玩乐:消费配套齐全,街头巷尾美食密布,顶级消费场所确实要少些,不过土豪们只要肯花钱也不是问题,妹子们喜欢的常见国际品牌都可以买到,周边地区短途旅游渡假资源丰富。生活成本:一般消费并没有比一线城市低很多,但是大头的房价相对来讲真心便宜,大部分中心城区均价还控制在2W内,同比经历15年和16年初暴涨过后的北上深中心区域价格已在8W左右,也就是除开早年机智地在一线城市买了房的小伙伴们,目前要在一线城市定居,收入最少要是武汉的三四倍生活品质才不会大幅降低,考虑到高收入纳税额更高,实际上可能需要更多。当然很多人也会考虑一线城市不动产继续增值的空间以及其他软性红利,不在此讨论。教育环境:出名的教育重镇,教育资源上没有太大短板。文化消费:跟北京、上海比还差得远,但在二线城市里处在前列,音乐会、话剧、演唱会及各类讲座还算密集。空气质量:比北京好,比上海略差,比深圳差不少(但深圳湿度太大住过的都懂T_T)交通状况:近几年修基建路上堵堵堵,和一线城市比勉强也就50步的水平。城际交通方面武汉是高铁枢纽站,去各大城市都便利,出境旅游方面东南亚、美国、日本、韩国、澳洲、欧洲都有直航,新西兰、北欧暂时没有稍有遗憾。社会多元性:比一线城市的包容性差,在北上广深不管你是gay、异装癖、大龄未婚还是离异,没什么人会管你怎么生活,武汉社会环境相对保守,比如女孩子25岁以后大概率遭遇强力催婚。此外答主因为对家乡有感情,家人朋友也带来了幸福感加成,所以对现状比较满意,这类个人因素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和考虑,希望以后来到武汉的人才越来越多,让这个城市更好玩。@芽茕工作方面有失落感,毕竟在北京时是国字头的某协会,在业内也算有点名头的单位。现在的小公司偶尔他们聊起某协会竟然还是满满的崇拜!!我就笑笑不说话工资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持平吧。但是北京的几千块和武汉的几千块还是有区别的,总体手头还是宽裕了一些。生活方面最大的感受是舒适吧答主不是武汉人,在武汉和在北京一样,需要租房子,需要自己找工作,需要一个人扛起整个生活。在武汉,我用和北京望京一间半地下室一样的价格租着一室一厅,再也不用合租了!!终于可以一个人住!!再也不用半夜被不爱睡觉的室友吵醒;也不用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想说话还被室友说我整天要死不活的样子难以相处;我可以想做饭就做饭,也不用得等别人别人先做完饭,还得先洗人家堆在洗碗池里的锅;我可以想洗澡就洗澡,不用怕热水不够用,也不用因房东阿姨想省电不给开热水器 春秋两季想用热水洗澡只能用水壶烧了倒到桶里洗;我可以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觉就睡觉,想裸奔就裸奔,总之想干嘛就干嘛没人干涉我!!!现在我每到周末早上起床一边在锅里做着早餐,一边放着音乐开始做卫生,扫完地早餐差不多也好了,然后一边看剧一边吃饭,吃完后有时出去转转,有时候买点明后天的菜,有时候懒就躺在家里看剧,晚上练会琴,看会书,不要太舒服的嘞!@花茛非湖北人,在上海念书,毕业后就来武汉找工作了,如今四年过去了。一开始来武汉时,哇,好多吃的,吃了一个夏天的龙虾。第二年,发现春天好美,一个春天的徒步和爬山。第三年第四年,就变成死宅了,基本上也就去去图书馆看书了……日子一天一天过,维持这样自由散漫的日子也是越来越难了、这一点其实很清楚。终究要找到一个伴侣,过上家庭生活。工作一年多后,丧心病狂想买房,于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在国企上班,工作挺悠闲的,拿着饿不死的工资,有自己的技能够养活自己,太适合我这种懒鬼了。回家挺方便的,高铁两个多小时,一到假期就可以回家。目前来看,应该不会离开武汉了(这里有重要的好朋友),除非哪天我想去春暖花开的城市定居。目前的赚钱目标是,买一辆车。现在看留在上海的同学,买房拍车牌,结婚生子,也挺舒坦的。在哪个地方根本不重要好嘛……@砖酱回武汉快五年了。五年两份工作。原来在北京互联网媒体,娱记,回武汉进的地方网站,以报道宣传政府为主,没忍住,走了。等到第二份工作,已是一年后。动画公司编剧,写党史。动画公司应该蛮好玩吧,可是党史是神马东东。日常工作就是,读党史红宝书,拉提纲,写本,写了改改了写,偶尔看看经典的历史战争片学习一下(这一个算是工作难得的趣味)。好像是自己不够乖顺,我走上反复改稿终于被迫抄书的十八线编剧之路(被要求将某本党史读物的二十页提纲全部抄一遍),也可能是自己放弃治疗,结果是领导忍不了。这中间两次返京,有offer,其中一个算比较接近理想。当时放弃的理由是,与其一个人苦苦在外,不如守着家人,好好写点东西。是的,当一个编剧,地域应该不是那么重要吧。问题是,回程的那一刻你说要写东西的,现在写了多少?一晃又是一年!当初回来最直接的原因是有了小孩,老公并不在北京。然而依照我二人的情况,大概也并不具备留在一线拼命攒钱买房的条件,各自家境都不殷实,就是啃老付首付都啃不起。有很多回来以后逐渐消化各种不适阻隔,重新找到工作定位,或者回归平淡生活。我,作为一个幻想当编剧的失业主妇,没有一个(至少先干着)的工作,也没有拿出什么响当当的作品(至少过自己这关吧),还要抱怨武汉是我失落的天空(难道不是再次凌空的天际),这绝壁是我个人的问题。我必须要说一点,我们文科狗,另半个艺术狗,真的好想群居。回武汉最闹心的并不是看不到几场话剧或者咖啡馆里的高谈阔论,而是没有朋友。(而回到北京当她们聊到贵圈之时,我已插不上话。)这里没有人要聊贾樟柯。没有人会对一张戏剧票兴趣极大(当时转过一张票到工作群,反应寥寥)。某次我们在看过某部比较争议的战争片之后引发一阵讨论,领导直接喊停。搞什么呢,这是写党史,你以为你是奥斯卡编剧?大家看一看,光是把我个人经历捋一捋是不是就是一部好作品了不是?新时期的王彩玲。@田甜妞这个我绝对有发言权,回来之前就知道武汉的工资水平,所以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上海做销售底薪5K,做好了砍半的打算,结果发现这边的待遇就真的只这样。工资待遇还不是最让我心塞的,企业氛围让人无法马上适应,不像在沿海的城市,一般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开工后大家都是很有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回来之后适应真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工作个一两年之后自己创业的想法就很强烈了,不能改变工作环境就做自己擅长的,从点滴做起。@哦的地方已经从北京撤回了武汉就在四月底,辞了工作,现在正在武汉找工作和意料中一样从互联网环境最好的北京,来到了武汉这样一个电销和金融漫天,小机构小企业遍地开花的城市。没有急着找工作,自己也才在北京工作一年两个月,想找一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没有想到的是比想象中还要难,去过几家公司面试薪资就不说了实际工作内容和我们当初联系时谈过的相差甚远遂停下来了面试也推了想好好的先摸清方向所有朋友都很难理解我为什么回来工作碰壁后更是我也不知道我着了什么魔我就是觉得武汉还好啊等我找到工作再来更…@付亦鹏湖北省内人,大学在南京读,从那时起就羡慕在武汉读书的同学。后来阴差阳错,拿到了苏宁offer(南京本地最大的企业了,相当于武汉卓尔),北京央媒offer,就是没想过要回武汉,那时武汉真的还拿不出手,也不知道怎么就真的完全没想过回武汉。但是依旧很羡慕在武汉读书、即将在武汉工作的同学。结果,在北京毕业上班的我,很快发现,稍微有些想法的同学,都去了深圳、广州、上海,留在武汉的拿着微薄的薪资,靠着父母殷实的家底,买了房、买了车、结了婚、抱了娃。北京的生活来得好快,第一年真的也很辛苦,当时住在北京五环的房山,因为我第一家单位在丰台四环。当时一个月也就4000左右的工资,一个人,在房山一个朋友都不认识,但是说实话,4000自己过还是挺舒服的,我也没有存钱的打算和需求。后来因为受不了国企的复杂、懒散,我进入公关行业,当时公司给的6k,真的很高兴,屁颠屁颠就赶紧去上班了。很感谢第一家公司,我的直属领导也是湖北人,教会了我很多专业,最关键的是,我从此相信,通过团队协作,只要你想做,没有做不成的人。再后来,接触了外面的世界,发现北京这个行业太发达了,外面好多同行的收入都要高。后来,第二家公司开了10K,第三家公司12k,第四家15k。在第二家公司,我抽空回武汉买了房子。说实话,从来没想过在北京买房子,虽然我爸提过,但是一来我社保不满5年,二来真的是不敢想,光租房就太清楚北京的房产市场是什么情况了。就算是80年代的老房子,4环边上也不低于3-4万。武汉天地才多少钱?在买房子后的这一年,我要好的兄弟已经怀第二胎,靠着父母在中南路核心路段买了房子,买了60万的豪车,虽然他月薪只有4k。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用他的话说,他已经是养老生活,而我什么也没有,还在北京漂着,有一套房子,但是在武汉,我住不到。这一段时间,我每个月房租3k,房贷5k,我图个啥?于是我就开始着手找武汉的工作。问题是武汉的工作真tm的难。我先后研究过,我们这行在武汉基本没有一家正规的公司,我们是为上市企业、大型企业提供品牌咨询服务,武汉本地的大多叫做礼仪庆典公司,跟咨询完全沾不上边。后来也先后见过两个本地顶尖传媒公司的老板,问题是人家要找销售总监,我完全没有销售经验,就算我能做,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在我安心准备在北京先呆2-3年,或者以后把武汉房子卖了来北京买房(15年12月买的房子,16年底涨了80%)的心理准备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科技公司的老总,于是,回来面试,到今天已经上了1个半月的班了。先说说不够好的地方:武汉的交通都懂,很多地方只能走主干道,结果现在很多主干道在修地铁、拓宽,所以就悲剧了。雄楚大道、南湖大道、民族大道,这都是要命的路。交通问题是回来很头痛的一大问题,不过还好,现在基建势头很猛,相信后面会有改观。另外一个就是服务意识,在武汉基本不管什么地方,大多都没有一点服务意识。当然,如果你耐心地跟他们套近乎,实际上也是很热情的,但是为什么不能把这个表面功夫做好呢?非要板着个脸服务?最后,武汉的商业发展太落后,我指的是民营经济的商业服务相关,类似法律咨询、财务咨询、公关咨询、技术咨询、金融咨询,为什么呢?因为本地的中小企业实在不够发达,这就很难弄了,底层商业不发达,我们这种配套干商业服务的就没饭吃,这本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事情,但是现在还看不到太多的空间。有空可以看看武汉当地的富人都是谁吧!绝味鸭脖老板、周黑鸭老板、良品铺子老板、还有搞航空之前坐牢的名字不记得了。总之,武汉除了吃,国企、外企这种,民营经济太弱了,所以经济起不来,不过当然我们这些从外面回来的,也需要站上这个时代浪尖,因为没有,所以改变,在武汉做一个品牌咨询企业是我的目标。再说点好的:武汉消费水平真的是低!1块钱当2块钱花,北京每周取1000,分分钟不知道怎么就花了,光谷软件园这边吃快餐,10块钱可以吃到4荤2素一个汤啊,我天!北京煎饼多少钱?正规的地方也不低于6、7块吧,我在北京还吃过20块钱的煎饼,那叫一个难吃!就算吃虾,158一份大虾,2-3人吃没问题,另外点点菜,人均也就百来块钱,这在武汉基本已经是顶级消费了!再看西餐,这边牛排人均50-70都算好的,在北京吃个西堤130/人 根本眼睛都不眨的好吗,而且50-70保你吃的爽啊。另外点菜就不说了,肥肠30块钱,2个人吃一顿馆子80块钱可以吃到撑啊哥!是正规饭馆啊!根本吃不完的!更不好说街边美味的4元锅盔、10元牛肉炒面、2元绿豆爽、5元大份热干面管饱了我天。我媳妇问我,要不要做饭,我说,还做个屁啊,你做饭能比吃路边摊好吃吗,能比吃路边摊便宜嘛?扯几把蛋么不是。真的很惬意。回来请了私教在健身,玩4-5个小时才晚上10点多。北京呢?我们租的三环边一室一厅,每天8点到家(不加班情况虾),做饭、吃饭完9点了,把吃饭时没看完的非诚勿扰看完,10点20了!我天,洗个澡、喂喂猫崽子12点半了。真的没有生活质量可言,周末就是瘫到床上混吃等死叫外卖。北京我10点-10点半上班 天天没一点精神,现在8点半上班,精力充沛的很!最后一句话,在北上广发不了财就回来吧,图个啥!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上海人去日本打工想留在日本,结果现在呢?武汉现在也是一样,前途大大的有。人家一线城市1万涨到-8万用了多久?是北京再涨5万难,还是武汉再涨5万难?答案显而易见,武汉问题固然多,但是武汉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二线城市起不来,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影响,北上广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会编程的码农从12年到帝都读研,毕业后留某科研院所工作到17年初,总共五年的时间,对未来仍然看不到希望...前几个月终于决定回武汉发展,目前已经在一家新公司任职,薪资变化不大。从北京回武汉,我感觉最大的区别如下:1. 感觉生活终于有了希望,觉得自己可以有资格买房买车养妻生子了。光谷附近地铁+学区房,2w左右,北京的60平的首付就可以在这边全款了。2. 工作压力骤减。没有人会在下班后要求你加班干活,领导和同事普遍都是准点走,不像在北京,晚上九十点下班还经常会堵在路上。3. 慢慢的找回自信了。你会发现身边大部分人都跟你一样,都在同一个阶级;不像在北京,谁谁的老爹是某局级领导,谁谁家刚拆迁赔了几千万...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小懒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在这个大城市里,小懒猫是我最温暖的陪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头图加载中...
DAY 1:昙华林--黄鹤楼--长江大桥--户部巷
DAY 2:古德寺--江汉路
DAY 3:光谷--
DAY 4:东湖风景区
这样并不科学,但轻松自由,更科学的安排可以是:
1.东湖风景区--
汉街,若碰上3,4月还能去
大学赏个樱花,东湖风景区还包含
省博物馆及美术馆。
2.昙华林--黄鹤楼--长江大桥--户部巷,长江大桥下楼户部巷吃完小吃还能去武
滩赏夜景。
3.古德寺--汉正街--江汉路,之后汉口江滩夜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4.光谷广场
建议住在2,4号线沿线,11路(双脚)+地铁完全全能到达,除了东湖景区,公交线路会更方便些目前。
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高铁网络连接大半
铁路系统中重要的大型中转站以及内河重要港口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
交汇,造就了
隔两江立三镇地理特征(长江与汉江江
主要分成三块:汉口,武昌,汉阳。汉口以商贸为主,武昌以教育为主所以出名,汉阳中心地方小没有特色所以没有另两地出名)市
河纵横、湖港交织,全境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构成了
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因此
自古又称江城。
也许你不会爱上这个城市的每一面,但是总有一面,会让你觉得如此亲切与熟悉,这就是神奇的
,一座身处异地却能“设身处地”的城市…
1.诗情画意,文化艺术之旅
701,411等线路都可以到达东湖风景区,建议从梨园那里开始入园,一来不收门票,也不知道是不是要门票,反正进去没看到有检票口,正门出来到是看到有检票口。二来正门出来与
省博物馆与美术馆会更近一些,闲逛闲逛也就到了,可以了解了解历史,欣赏欣赏艺术。
东湖很大,赏花听涛,游船踏青,诗情画意。博物馆,通古今,知天文,晓地理。美术馆,抒情怀,提情操,得灵感。
碰上适当的季节还可去全国最美大学之一
大学(樱花著名)溜达一圈,如果你是大学生,那就当交流学习,如果你不是大学生,那就去缅怀大学,去向往大学,求知本就是一件好事儿,最终无论你是不是大学生去了更多其实都只是为了赏花…
下午或是傍晚去个
汉街,感受下武昌热闹的商业中心,既有风味又有现代感。逛累了,逛饿了,找家餐厅一坐,享受美味!
2.小吃美食,历史实景之旅
地铁螃蟹岬站有个出口就能到达昙华林,昙华林主要是以小资情怀,青春活力打造的小街。也许它的许多有特色的小店或是建筑物都是新的,也许有的又有着久远的故事,但它们现在都在一同叙述着共同的特有的故事。
从昙华林出来不多路就能望见黄鹤楼(最好问个路怎么走比较近)黄鹤楼不用多介绍,语文课本中都有古诗,老师也都详细讲解过,重要考试也有出现过,还会继续出现着(同学们那个恨啊)所以它应该对于大陆学生来说少有没听说过的吧?想说的是原本以为黄鹤楼就是个简单的楼作为一个单调的景点,沾着名人古诗荣登
楼之一,享有“天下
第一楼”的美誉,但黄鹤楼景点其实是个公园,除了黄鹤楼之外,景区内还有大量的石碑、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真迹,绿化率也非常高。
长江大桥是新
成立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自1955年建成以来,就经历过2001年一次比较大型的翻修,在
的众多桥梁之中,它是最可靠,维修最少的桥梁,可想过去人工作的认真细致…
顺着桥墩下楼即可去到户部巷尝美食,又或者沿江赏景(
有汉口江滩及武
滩,都是不错的夜游好去处)
,繁华之都
古德寺不得不说超值得一去,藏匿在都市深处,别样的情怀,当然别扰了清净,亦可虞城祈福!
古德寺建于清光绪三年,圆通宝殿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系汉传佛教全国唯一仿印,缅,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古德寺占地不大,但一应俱全,可谓“大隐隐于市”。
比较:汉正街,江汉街,光谷广场,
汉街,同样热闹的四条商业街却别具特色。
汉正街更像是
的七浦路,淘货砍价也是种快乐体验!
江汉街主要是一些品牌店和大商场,更像是
路步行街,不得不说那儿有一片夜市,热热闹闹挺值得一逛,与江汉路平行的
路也是一条小吃街,吃了买了回了睡了,满满足足!
光谷广场是个大集市,有各国风情街,又有淘宝街等,如果整体做的再精致点儿可能会更好些…
汉街时髦又现代的商圈,老派建筑及高楼遍及于此,像极了
新天地淮海路。
另外,昙华林听当地居民描述也是这两年刚兴起的,自己亲身经历也觉得目前也还没有特别成为一定规模,只是去黄鹤楼等的顺道路过一下。
的物价也非常亲民,蔡林记全料热干面户部巷6元,不知名街4.5元。
,这儿或是那儿,一栋建筑或是一棵树木,总能让你感觉到似曾相识的错觉,它就是那样,一座身处异地却能“设身处地”的城市…
本篇游记共含1917个文字,38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C) 2018 Mafengwo.cn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马蜂窝客服:国内 海外 +86-10-武汉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35,011分享邀请回答2.7K60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369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楚天都市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