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古希尔顿酒店鹿酒气中武功高打三个数字

  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许多史书上均有零散不详的记载,诸如完璧归赵等。而关于传国玉玺,也有王莽时期曾经摔破一角,后补以黄金的传说;而《三国演义》中,也有孙坚于井中宫女尸身得到玉玺,后退出讨伐董卓联军,返回江东等记载。对史上这些关于神奇宝贝的神秘传说,我感到十分的好奇,相信也有许多类我之人,对那些神秘宝贝的来源去向,它们最终的结局,有着浓厚的兴趣。笔者查阅了海量的史料,发现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其实是同一块宝贝,我对那些神秘宝贝的各种线索进行了比对梳理,连贯衔接,给朋友们还原出一个连贯完整的传奇面貌。为最真实地还原传奇面貌,使故事丰满,在真实的史料和神秘传说的框架下,笔者以小说的笔触,于情于理之中再现当时的场面心理,给朋友们讲述一个关于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完整连贯、丰满真实的神秘传奇故事,同时,在故事中,我们也能窥见人性的贪婪与丑陋。欢迎朋友们点评,也欢迎朋友们提供更翔实的资料。请看故事。  一、“天命归我”  “杀——”  城外的士兵如潮水般涌上来。原本不高的城墙,在如潮水般的士兵围困下,显得越发的矮了,城上城下简直探手可及。一座池窄城低的普通城池,怎禁得住如此凶猛的攻击?  这是公元九三四年的陕西凤翔,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被朝廷的军队紧紧围困。  强盛的巍巍大唐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农民军斗争,早已千疮百孔,衰败式微,最后被军阀朱全忠所取代,国号梁,史称后梁。强大的唐朝至此终结。然而,后梁建朝也没几年,就被晋王李克用父子所灭,儿子李存勖称帝,恢复大唐称号,却再不是原先的大唐了,因此史称后唐。后唐经两代到明宗李嗣源,尽管皇帝不识字,却是五代极为少有的明君。明宗李嗣源死后,次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  李从厚优柔寡断,又重用朱弘昭和冯斌,二人掌握朝廷大权。这两个人一无威望,二无才干,只知道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排除异己,众人敢怒不敢言。朱、冯二人更害怕在凤翔领兵的李从珂。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从小跟随李嗣源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他们将李从珂视为最大的威胁,想尽办法要除掉他。李从珂也对他们有了戒备,经常称病,不去朝廷。而闵帝也怕李从珂威胁自己的皇位,加上朱、冯二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所以即位才几个月,就开始采取措施抑制李从珂。先是将李从珂在京城统领禁军的儿子李重吉贬出京城,贬到边远的亳州(今安徽亳县)任团练使,又将李从珂一个当尼姑的女儿李惠明召入宫做了人质。然后听从了朱、冯的计谋,让洋王李从璋做凤翔节度使,取代李从珂,让李从珂到河东任节度使。这几项措施最后终于将李从珂逼反了。  李从厚让李从珂到河东任节度使,却没有正式的诏书,只是让人口头宣授。李从珂马上召集下属商议,大家都说:“主上年幼,不会亲自做主干这种事,军国大事都是朱弘昭等人把持,不赶紧想办法,大王肯定会自身难保。”当天夜里,李从珂让人起草了檄文散发到各地,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请求各节度使共同出兵攻打首都,杀掉朱弘昭等人。李从厚命王思同领兵来讨伐,王思同集结各路兵马围攻凤翔城。  这凤翔城本来就不是什么重镇,所以城墙很低,外面的护城河也很窄,水也浅,无法固守。王思同的军队和李从珂的相比,占了很大优势。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击下,凤翔城东西关的小城先后失守,李从珂的属下伤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难保,李从珂站在城头上,焦急万分,恨自己没有早点防备,以致今天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望着城下如水的攻城将士,李从珂焦急万分,猛然间,他眼前一亮。再仔细向下看,城下的将领竟有许多是他以前的部下。这下可把李从珂高兴坏了,他隐约看到了一线生机。李从珂三下五除二,立刻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了城墙上放声大哭。在生死关头,李从珂哭得声泪俱下,城下正在冲锋攻城的将士都听到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停了下来,仰头往李从珂这边看。李从珂抹了一把鼻涕眼泪,悲伤地说:“我不到二十岁就跟随先帝出征,四处奔走,出生入死,毫无怨言,创伤遍身都是,你们大家和我一同跟随先帝四处征战的也很多,也为国家社稷的复兴立下了功劳。而现在朝廷却由奸臣当政,对我妄加猜测陷害,你们大家都知道我,了解我,我以前对你们如何,你们心里也清楚,为什么还要被奸臣利用,替他们杀自己的朋友呢?朝廷听信谗言,说我谋反,要致我于死地,你们又怎么忍心看我们骨肉相残,不肯救一救呢?我有什么罪啊,今天竟落到这个地步!”李从珂哭到伤心之处,靠在城墙的垛口上哽咽得有气无声。  城下的将士被他感动了,有的还伤心得落下泪来。将领中有个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曾在李从珂的手下任职,交情也很好,他对大家大声说:“大相公乃我主也!” 众将士也齐声应和。杨思权又对李从珂说:“希望大王在攻克京城后能任命我为节度使,不要给防御使和团练使。”李从珂立即回头大喊:“拿笔墨!”立刻在纸上写下让他做节度使的字样。杨思权于是领兵从西门进入城中,听候李从珂调遣。  听到西门归附的消息,指挥攻打东门的都指挥使尹晖也率军从东门进入,归附李从珂。归附的将士接连不断,外面攻城的其他部队都被击退了。为答谢众将士救难之恩,李从珂又在城中征集财物赏赐他们。   李从珂哭计成功,马上领兵杀出凤翔城,王思同的兵马不堪一击,被李从珂打得大败。李从珂又收集各路的降兵降将,整军向东进发,直逼京城。这下轮到李从厚着急了,连忙派亲军出城抵抗。他召集将士先赏赐财物,以使他们为他卖命,竟将国库都用空了,李从厚怕将士们嫌少,就许诺到凤翔平定李从珂后再每人赏赐二百缗钱(一缗合一千文),将士们没有人嫌多,都说:“到了凤翔再请一份!”  这句话意思很含糊,也可以理解成到凤翔再向李从珂请一份。事实正是如此,亲军将士和李从珂的军队相遇后,没有开战就都投降了。李从珂一路直攻入京城洛阳,然后直入宫中,搜寻皇帝的传国玉玺,然而却遍寻不见。  不久,闵帝李从厚便被带到了李从珂的面前。原来,李从厚带着几十名侍卫匆匆逃离京城,半路上遇到了姐夫石敬瑭,石敬瑭不愿意救这个大势已去的小舅子,就将李从厚的侍卫全部杀死,将李从厚送给了李从珂。抓着了皇帝,当然高兴。而更让人高兴的,最让李从珂两眼发亮的,是石敬瑭双手送上的传国玉玺。  这块玉玺方四寸(古代一寸相当于现在的零点七寸),上部交缠着五条龙(即螭),旁边缺一角,以黄金镶补着。传国玺的印面刻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印文为鱼虫篆体,应该为传说中的李斯亲笔书写。  这就对了,这应该就是流传了千年的金镶玉的传国玉玺了。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力的象征,当作“天命归我”的上天的暗示,当作一统天下的象征。  李从珂捧着玉玺,双手实在抖得厉害。突然,他双腿一跪,仰头大笑起来:“哈哈哈——天命归我!谢谢上苍!天命归我——”  李从珂的声音十分洪亮,从宫中传到了宫外,传到了天上。几只鸟儿也被惊得飞出了宫外。  是的,这是一块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神奇的传国玉玺,它代表了“皇权神授”,代表了上天的授意,谁握着它,就是握着了统治天下的权力。  这么一块神奇的宝贝当初是怎么来的呢?它又经历了哪些曲折坎坷,经历了什么磨难,有着些什么神秘的传奇故事呢?  故事还得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说起。
楼主发言:55次 发图: | 更多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2  二、凤凰和鸣  艳阳高照。山坡上一片茂密的梧桐,在这春天里,生机勃勃的。宽大的梧桐新叶,片片舒展,那么嫩绿,那么诱人。远远望去,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树林在春日的暖阳下,似一张绿色的缎子。  “唧唧——”“足足——”,这时远处飞来了两只大鸟,长长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它们绕着梧桐树林飞了一圈,然后落在了一棵梧桐的树枝上。“唧唧——”“足足——”,两只美丽的大鸟似在相互说话,又似在相互爱抚,鸣声那么婉转,那么悦耳。  卞和看得呆住了。这样一幅画面太震撼人了。这样美丽的大鸟,这样美丽的树林,这样悦耳的鸣声,他卞和此生何曾见过听过。他忽然明白过来:这两只大鸟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啊!啊!是!就是!一定是!凤凰只会栖于梧桐,是家乡春天美丽的梧桐引来了凤凰,是这座神圣的荆山招来了那美丽的凤凰!  卞和激动得扔下了锄头,急忙往树林跟前跑,他要到近前去好好看一看那传说中的神鸟。他要感谢上天,感谢上天让他那么走运,能幸运地看到神奇的凤凰鸟。  在他就要走到梧桐树林跟前的时候,两只凤凰忽然飞了起来,张开绚丽的翅膀就在卞和头顶上空飞过,它们在空中盘旋了一圈,飞往树林外,最后落在山坡上的一块石头上。“唧唧——”“足足——”,两鸟又似在相互爱抚着,悦耳的鸣声直散在春天温暖的空气里。  卞和又赶紧向山坡跑去。他太激动了,他一定要到跟前去好好看看这神奇的凤凰,他只想好好看看,即使要他跪在凤凰面前也愿意。他知道,这个机会是转瞬即逝的,他一定要抓住。“唧唧——”“足足——”,悦耳的鸣声就在山坡上。卞和急急跑上了山坡。  就在卞和刚跑上山坡时,两只凤凰腾空而起,扇着美丽的翅膀,在空中盘旋了一阵,飞向了远方,“唧唧——”“足足——”,鸣声逐渐消失在了天际。  卞和久久地望着凤凰消失的天际。他有些失落,是否自己太冒失了,把美丽的凤凰赶走了?凤凰是否要来家乡的梧桐树上筑巢?这样想着,卞和又十分后悔,直怪自己太冒失了,自己干了件蠢事。  卞和回头看凤凰站过的那块石头,这是一块普通的青石。他仔细地看着,仿佛要从那上面看出凤凰的影子。是啊,刚才凤凰就是站在这石头上,他清清楚楚地看着两只凤凰就那么亲密地站在一起,相互爱抚着,还发出悦耳的鸣声。他清楚地看见的。  卞和抚摸着这块青石,想象着凤凰的样子,又低头仔细地看是否有凤凰的脚印。“凤凰不落无宝地。”他忽然想到这句话。对!凤凰是不会落在普通石上的。这是块玉石!是一块宝玉!他立刻兴奋得跳起来,随即又俯身仔细抚摸,仔细地看。但这分明就是一块青石,一点玉石的样子也没有。他又翻过背面来看,粗糙的石面粘着泥土,哪有什么玉石的样子?但凤凰是不会落在普通石头上的,这一定是一块玉石!卞和坚定地认为。  就这样,在一个温暖的春天,在家乡满是梧桐的荆山上,我们亲爱的卞和遇见了两只美丽的凤凰,拾着一块宝石,有了一次影响他一生的奇遇。嗯,是奇遇。  卞和回到家里,他的奇遇立刻引来了乡亲们。大家围着这块石头,听着卞和讲述神奇的故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自古就没人见过凤凰,谁知道那是不是凤凰啊!”  “‘凤凰不落无宝地’只是个传说而已,世上哪有那么多宝石?没有宝石它就不落地了?”  “这分明就是块普通的石头而已,它若是玉石,那荆山上至少应该还有别的玉石吧,可山上哪曾见过玉石?”  最后还是卞和大爹说话掷地有声:“不管这石头是不是宝石,都当不了饭吃,大家散了吧。”  不管大家怎样说,怎样不信,卞和就是相信这是块玉石,因为别人没看到凤凰,而他卞和是真正的、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凤凰,别人可以不信,他不能不信。嗯,我们的卞和可不是能随便被人左右的人,他可是有主见的人。  晚上,卞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是块宝玉,可大家不信,他也无法证实给大家看,而且,就这样放着,永远也无法让人认识它,必须让玉工来鉴定,才能让所有人相信。想到这,他心里忽然一亮:把它献给大王,让大王请玉工去鉴定,这样就能让天下人都认识这块宝玉了。他于是十分兴奋,兴奋得无法入睡。  第二天,他背上青石,就出家门。然而,大爹和父母已经站在门口等着他了。  大爹用拐杖敲着地面,厉声说:“王宫是你能去的地方?咱老百姓什么时候进去了有好果子的?你会有命进去,没命出来!”  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了,而父亲拿着一根木棍就朝他打来。卞和抱着头,绕过父母就跑。他不管这些,他就要天下人认识这是一块宝玉。
  回复&@难得雨丝:新人新帖求哥们支持下哈
  @未咲 3楼
03:32:48  回复
:新人新帖求哥们支持下哈  -----------------------------  真太谢谢了,很感动,兄台一路支持我,谢谢!煮酒那边容不下我的玉玺,只能到这边来,谢谢兄台,谢谢朋友们!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3    卞和急急地上路了,不管身后父母的哭喊,不管大爹的高声警告。  从家乡到国都几百里,我们的卞和走了几天,终于来到了国都。那天,他背着青石向王宫走去,卫兵拦住了他。他指着背上的青石说,他要向大王献宝。卫兵把他往地上一推,怒目看着他。唉,你一个小百姓,能有什么宝献给大王呢?难怪卫兵要生气了。卞和连声大喊起来:“我要向大王献宝!”卫兵上前来,愤怒地用戟指着他。哎呀,很危险!这时,门内走出来一个老人,一直走到面前。卫兵立刻挺直身子:“令尹大人!”   卞和立刻又喊起来:“我要向大王献宝!”  令尹说:“你有什么宝献给大王?”  卞和指着背上的青石说:“我有宝玉献给大王。”  令尹走近仔细看他的青石,说:“这是块石头啊,你怎么说是宝玉呢?”  卞和坚定地说:“大人仔细看,这确实是块玉石,是凤凰站过的。”于是把他的奇遇跟令尹大人讲了一遍。  令尹听了,站了一会儿,说:“嗯,你跟我来吧。”嗨,终于有门了。  卞和跟着令尹大人来到了王宫。殿上正中间坐着威严的大王,两边站着几人,廊下还站着拿着长戟的武士。卞和是乡下人,怎见过这样的场面?况且那大王也太威严了,他立刻感觉到恐惧。  令尹上前施礼,说:“大王,此人说有宝物献给大王。”  卞和抬头看大王,只见大王满脸的胡须,目露凶光,正瞪着自己。他一个哆嗦,赶紧解下青石,放在大堂上,说:“小人给大王献上一块宝玉。”于是又把自己巧遇凤凰的经历说了一遍。  还没等卞和说完,大王已经急急离开座位,上前来仔细看这块石头。大王也是人,见着好奇的东西也会不顾礼仪的。他翻过来覆过去地仔细看着,一会儿他的凶光就射向了卞和:“这就是块石头,你敢背块石头来骗我?”  卞和急急分辩:“这千真万确是块玉石,是凤凰踩过的,凤凰不落无宝地啊!”他出了身冷汗。  这时令尹说:“大王不如让玉工来鉴定一番吧。”立时就有两个玉工上来了。他们也是翻来覆去地看着,还用锤子敲下了几小块,最后向上一施礼:“大王,这是普通石头,不是玉石。”  大王大怒,胡须翘起,圆瞪双目,大声喝令:“拉下去砍了!”  令尹赶紧上前说:“大王息怒。此人虽说欺骗了大王,但怜其一片诚心,可暂且饶了他的性命。”  大王于是又喝令:“把他拉下去,砍去他的脚!”  可怜卞和脸色惨白,哆嗦着被架了下去。一会儿,卞和便失去了一条左脚,连同他的青石一起被扔在了王宫门口。天啊!这是什么世道啊,卞和可是好心来献宝的啊!  这时令尹走前来,好言安慰道:“回去孝敬你的父母,好好过日子,别再想什么凤凰宝玉了。”说完叫过来一辆马车,让人把卞和和他的青石送回了家乡。  这天大的灾祸,立刻震惊了家乡。人们纷纷前来看望卞和,同情之余,更多的是摇头叹息。可不是吗?谁会想到好心竟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啊!  卞和躺在床上,他悲伤之极。父母已经不责怪他了,他们只剩下伤心和眼泪。大爹也没有过多说什么,只是劝他好好养伤,别再胡思乱想了。然而,卞和却不能不胡思乱想。  他不明白,那天他分明看到了凤凰,凤凰分明就站在这块石头上,这块石头怎么就不是玉石呢?而且连王宫的玉工也不能辨别,竟然也说是普通石头。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因为人们的无知,竟然害他失去一只脚,让他成了残疾。  卞和把青石搬到了跟前,再次仔细地看起来。这块石头表面较平整,青白色,质地细密坚硬,跟普通的青石没什么两样。他就是个乡下百姓,他也没见过真正的玉石,不知道真正的玉石是什么样子,或许这真是块普通石头?是自己太固执了,太相信那些传说了?不,不是的!人们不相信有凤凰,他却看见了真正的凤凰;人们传说凤凰只栖梧桐,他看到的凤凰也是停在梧桐树上;现在凤凰落在这块青石上,“凤凰不落无宝地”,这也应该是块宝石。是的,这的的确确应该是块宝石!他卞和没错,是人们错了,是王宫的玉工错了,是大王错了!想到这,卞和十分激动,他坚信自己受了冤枉,坚信是大王错害他成了残疾。他禁不住哭了起来,越哭声音越大,越哭越伤心。父母邻居都过来了,都陪着他伤心流泪,最后又是大爹说话掷地有声:“不要伤心了,少了半截脚,还有另一只脚,还有一双手,只要勤劳,照样可以过好日子!”  父亲搬起那块青石,要扔到外面去。卞和大叫:“别动!就放在我床边,我要天天看着它!”这是块宝石,虽然害了卞和,但他要好好守住它。  从此,这块石头就一直放在了卞和的床边,几年未动过。  公元前七四一年,楚厉王蚡冒去世,楚武王即位。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他带领楚国的军队南征北战,征服四方。楚国一时名声大噪,震动中原。  消息传到卞和家乡,卞和心里十分激动。厉王昏庸残暴,不仅不识宝玉,还害他成了残疾,现在的新君英明神武,此时正是他献上宝石,让宝石在天下大放异彩的时候。  说干就干。卞和架好牛车,把那块青石搬了上去,然后自己坐好,举起鞭子正要赶牛,却发现牛被父亲紧紧按住了。大爹拄着拐杖,站在牛车前面,怒目看着他。
  荆山  
03:32:48  回复
:新人新帖求哥们支持下哈  -----------------------------  @难得雨丝 4楼
12:11:49  真太谢谢了,很
,兄台一路支持我,谢谢!煮酒那边容不下我的玉玺,只能到这边来,谢谢兄台,谢谢朋友们!  -----------------------------  嘿嘿,,我有要向你取材的地方,,该是我谢谢你呢、、加油、、看好你
03:32:48  回复
:新人新帖求哥们支持下哈  -----------------------------  @难得雨丝
12:11:49  真太谢谢了,很
,兄台一路支持我,谢谢!煮酒那边容不下我的玉玺,只能到这边来,谢谢兄台,谢谢朋友们!  -----------------------------  @未咲 7楼
20:50:23  嘿嘿,,我有要向你取材的地方,,该是我谢谢你呢、、加油、、看好你  -----------------------------  谢谢哈!我们一起加油!
  楚王宫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4               三、和氏璧  大爹用拐杖用力地敲着地面说:“你难道还没上够当?你丢了一条腿还不够吗?”  卞和说:“现在不一样啦,新大王英明神武,他能够认识我的宝石,他会给我申冤的。”  大爹厉声说:“自古就没有体恤百姓的大王,他再英明神武,都是他王家的事儿,他也不会在乎咱老百姓的性命。你今天去,最好的结果是把你另一只脚砍掉,否则就是你会没命。”  卞和流着泪说:“就是把我另一只脚也砍掉,我也要去,这是一块稀世珍宝,若不能让它露真容于天下,我死不瞑目!”您不理解我们卞和啊,他是有着坚定信仰的人,怎么会为些许困难而止步呢?  这时母亲上前来,抚着卞和的手说:“孩子,咱老百姓没那么多大志,它就是块稀世珍宝,也由它随缘去,咱没必要搭上自己的性命。下来吧!”  卞和流着泪对母亲说:“您保重身体吧,我不能给您尽孝,您就原谅我吧。”不能给母亲尽孝,才是咱卞和心里最大的不安,可是可是……  父亲再也听不下去了,他转身去拿了一根棍子,对着卞和劈头就是一棍子,卞和头一偏,棍子就打在了牛的身上,那牛奋力一蹿,拉着牛车就奔跑了起来,卞和顺势又抽了几鞭,一会儿,牛车就消失在了道路的尽头。  望着远去的牛车,母亲一下瘫坐在了地上,放声痛哭起来。  卞和来到王宫门前,几个卫兵立即上前用戟指着他。他跟卫兵说要见令尹大人,有要事禀告。一会儿,令尹出来了,见又是卞和,便说:“你怎么又来了?”是啊,你已经被砍了一只脚,怎么还敢来?  卞和说:“大人,我以前说的事情都是真的,我没有骗人。这确实是块宝石,我应该把它献给大王,让天下人都认识它。”  令尹说:“可玉工都已经鉴定过了,这只是块普通石头,你再送去给大王,恐怕又要惹怒大王。”  卞和说:“上次一定是玉工弄错了,这次一定要玉工好好看清楚,它确实是凤凰踩过的,凤凰不落无宝地啊,这是稀世珍宝啊!”  令尹说:“那好吧,你进来吧。”你不怕死,非要进去,就进去吧。  后面的事情就不详细描述了。我们只知道厉王的弟弟武王,虽然不像他哥哥那样昏庸,但面对卞和送来一块普通石头,同样勃然大怒,虽然卞和再三描绘他巧遇凤凰的故事,再三申明这是一块稀世珍宝,令尹也请来了玉工再三鉴定,最后卞和依然难逃被砍去另一只脚的命运。唉!大王英明一点没有,只剩一片神武对待卞和。可怜卞和一片好心,最后落得双脚都没了。  失去了双脚的卞和坐着牛车回到了家乡。卞和的伤心痛苦是何等的深重啊!为了这一块石头,他已经失去了双脚,甚至赌上了自己的一生,这一生也都毁了。父母亲人面对没有了双脚的他,除了伤心痛苦之外,还加上了失望叹息。乡邻们虽然对他十分同情,同时却也觉得他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非要相信什么凤凰的故事,非要认一块普通石头为宝石,还非要送去王宫找刑罚。而最让卞和感觉痛苦的,是人人都认为他在说谎,没人认为他的石头是宝玉,人们甚至还认为他的神经有问题。人活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卞和想到了死。他用力地撑起身体,把绳子抛上房梁,然后打好结,把头伸了进去,最后用半截腿蹬开身下的凳子……  等卞和醒来,他发现自己正躺在地上,头枕在那块青石上,后脑勺疼得厉害。原来,刚才绳子并没有挂好,自己从上面掉下来了,头正好摔在那块青石上,于是昏过去了。他抚着那块青石,心里百感交集!一切都是因为这块石头,双脚没了,人生毁了,他真想用锤子砸了它,它就是一个灾星,给人带来灾祸的灾星,那两只凤凰也不是好东西,它们是专门为给他送灾祸而来的,要不怎么只让他一人看见?别人谁也没看见,不是专为他一人而来的?两只凤凰专门为他而来,专门送灾祸给他!想到这,他又仔细看了看这块青石。忽然,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的,两只凤凰确实是专门为他而来的,它们是来告诉他荆山有一块稀世珍宝,它们要他把这块稀世珍宝发掘出来,告诉天下人。啊!是的,他不能死,他身上还肩负着重任,是上天交给他的重任,上天就交给他卞和,没交给别人,他还没完成重任,所以他还不能死。  想到这,卞和振作起来,他把那块青石藏了起来,他要等待时机,等待真正让宝石在天下大放异彩的那一天。他要好好活着,活着才能等到那一天。从此,他开始认真的生活,开始了他真正的人生。  光阴荏苒,春去秋来,荆山上的梧桐绿了不知多少回,也黄了不知多少回,梧桐叶子长了又落,落了又长,转眼五十年过去了。这些年里,楚武王率领楚军南征北战,四方征伐,吞并了周围几十个小国,楚国疆域越来越大,成了天下诸国望之惊恐的强国。  公元前六九零年,楚武王去世,楚文王即位。多年征战,楚国极需休养生息。楚文王停止了征伐,让百姓专心于农业生产,同时他把国都迁到了荆山脚下的郢。  郢就在卞和家乡,卞和从此就是生活在国都的郊外了。  那天,七十多岁的卞和抱着他的青石,坐在荆山脚下的梧桐林边,望着面前伸向远处国都的大路,忽然心酸不已,悲从中来,于是放声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越哭声音越大。这是一条来往国都的大路,人来人往,人们都不禁停下步子,关心起这么一位老者来。是啊,能不伤心吗?卞和可是被这石头害了一辈子啊!
  楚王宫  
  荆山  
  历史小说的读者要少一些
  历史小说的读者要少一些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5
  一个没了双脚的古稀老者,坐在荆山下大哭,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都城,而且,到第三天,这个消息就传到了王宫。楚文王听说后,立刻派了一个使者去看看。  使者来到卞和面前。此时老卞和已哭了三天三夜了,眼里已没了泪,却哭出了血。三天了啊,而且又那么老了。使者上前安慰说:“老人家别哭了吧,你有什么伤心事,说出来,大王会帮助你的。”大王还能信么?  卞和用手指着自己的双脚,却说不出话来,哭得越发大声了。  使者说:“看你这双脚,应该是受了刖刑吧,你一定是触怒了大王。可天下受刖刑的人太多了,就是被砍头的也不知有多少,你何必太伤心呢?”说得多轻巧,不是你呗。  卞和擦了擦眼泪,说:“我的脚被砍了,是痛在我的身上,而一块宝玉被说成石头,一个忠贞之士被说成骗子,那才是我终生彻骨之痛啊!”这才是我们的卞和高尚的地方,残疾一生不要紧,清白和宝玉才最重要。  于是,卞和把五十多年前的那次荆山奇遇,以及之后所受的冤屈,全都说了出来。说完,卞和又禁不住哭了起来,眼里流出的,又是红红的血。  使者说:“你别伤心了。这样吧,你同我一起去王宫,把宝石献给大王,大王一定会让玉工好好鉴别,一定会还你清白的。”  老卞和摇摇头,十分疲倦地闭着眼睛,说:“不去了。请你把这块宝石带进宫中,献给大王,请他好好雕琢这块宝石,不要辜负了上天的恩赐。我累了。”是啊,一辈子了,真累了。  看着卞和疲倦地闭着眼睛,使者不再说什么,便和从人搬起青石,悄悄地坐上马车,回到了都城。  楚文王听了使者讲述的关于卞和的故事,也如他的父辈一样,立刻下来仔细看这块青石,然后叫来了玉工,命令他们认真鉴别。玉工们仔细剖开石头,细细地逐层去除青石成分,一点点地磨去瑕点,终于,一块绝世美玉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楚文王大喜,手捧起美玉,左瞧右瞧,又对着光亮看,怎么也看不够。半天,才又传给左右侍臣看,传给身边侍女看,传给殿上臣子看,让满殿的人兴奋得忘了礼仪,整个大殿惊叹声一片。看来人都差不多,见着好奇的东西,表现都一样。  许久,令尹向大王一施礼,说:“大王,这块绝世美玉是天下无双的宝物,这是大王的盛德带来的,然而,它毕竟只是一块美玉,依臣愚见,还应将它雕琢成一块璧,这样能使它更加价值连城。”  “有道理!”楚文王兴奋得一拍大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立刻又命令玉工进行雕琢。嗨!又没了大王的样子。一个月后,一块精美的璧玉就呈到了楚文王的案上。大殿上一片欢腾,惊叹声、庆贺声不绝于耳。  这时,令尹走到楚文王面前躬身一施礼,说:“大王,这块绝世璧玉得来不易,是那个叫卞和的百姓最早发现,并用一生的时间守护,最终才得以在世间大放异彩,才成为大王的宝物。臣以为,应该给这块璧玉取个名字,就叫‘和氏璧’,最为恰当。”  楚文王正兴奋着,帽子都歪了,也没了坐相,只是一连声说:“就依你就依你!”此刻,他的眼里只有这块绝世珍宝,其它什么他都没心思听了。  消息传到卞和家里时,卞和正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那么多天了,他奄奄一息,就这么一丝儿气吊着,却怎么也不落气。当听着家人乡亲兴奋的话语时,卞和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卞和或许一直在等着王宫里的消息,当终于听到那块宝玉被雕琢成了价值连城的璧玉时,他便可以放心了,上天交给他的重任完成了,他可以放心地去向上天汇报了。想想,他卞和此生来人间一趟,原来就是为了这一块宝玉的,宝玉发现了,他卞和此生就可结束了。  谁说不是呢?谁知道呢?
  和氏璧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具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6  四、绝世惊艳  时轮飞快地旋转,转眼过去了四百年,楚国又经历了十几位国君。到楚威王时,相国昭阳英明神武,嗯,他也是英明神武,他率领楚军东征,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杀了越国国君无疆,让越国成了楚国附庸,然后挥师北上,大败齐国,这使楚国疆域达到方圆五千余里,带甲百万,国力达到了鼎盛,这为楚国在战国激烈的竞争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相国这可立了大功,是楚国的第一功臣。  楚威王要重赏昭阳。提拔?相国已是最高职位;赏赐?有什么能够奖赏那么大的功劳?楚威王想破了脑袋,最后还是一个侍从提醒他:“大王,和氏璧。”楚威王一拍大腿:“对呀!只有这件宝贝才够奖励相国!”看来威王也遗传了他祖先的习惯。  当楚威王在朝堂上郑重地把和氏璧赏赐给昭阳时,满堂文武眼睛都直了。因为他们全都只听说过和氏璧,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这可是天下闻名的宝贝啊!昭阳见大家眼睛直直地盯着他的宝贝,便得意地让大家瞧了一圈,然后笑呵呵地捧着回去了。  这可是一件出名的事儿。四百年了,民间一直都有关于和氏璧的故事传说,卞和虽然去世几百年了,可人们一直都在传说他的故事,都在怀念他。嗯,看来只要一个人真正为国家社会做了事,历史是会记住他的。总之,几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传说和氏璧的故事,可这件宝贝一直藏在深宫,外人谁也没见过宝贝的神秘真容,现在,它终于走出了深宫,人们可以一睹它的神采了。这件事传得很快,昭阳还没到家,消息就传遍了都城。  昭阳门下有很多门客,大都身怀绝技,在适当时候替主人出力。这天,昭阳笑呵呵地捧回来和氏璧,还没进门,就被众多门客围了个水泄不通,争着要睹宝贝神采。嗯,可以理解,宝贝太有吸引力了。  面对这种场面,昭阳心里自然很得意,可也架不住这样抢啊。于是,他就大声宣布:“明天我在赤山宴请各位,届时与各位共赏和氏璧。”众宾客这才欢呼着散去。  第二天,相国昭阳率领一百多门客,来到赤山。赤山离国都不很远,暮春时节,山上满目葱茏,佳木婆娑,翠竹依依,徜徉于林荫小径,满耳啁啾鸟语,实在要醉了。  昭阳与众门客一路赏过,最后来到一个水潭边。此水潭很大,也很深,按今天的叫法,可叫湖。只见湖面碧波荡漾,绿水幽幽,那可是深不见底。湖边有一座高楼,飞檐翘角,气势宏大,众人一起登上高楼,欣赏那湖光山色。  面对青山碧水,昭阳心情大好,连连喝令摆酒。想想,也是啊,自己连续征战,节节胜利,为楚国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让大王都无法奖赏自己了,最后找出了传说中的绝世珍宝来奖自己,这可是无上的光荣啊!现在对着这美妙的春光,他兴奋得不停喝酒,面对众人的赞美,他乐得合不拢嘴。然后,他就把和氏璧拿出来,给众宾客传看。看着宾客们张大的嘴巴,发亮的眼神,听着他们纷纷发出的惊叹声,昭阳心里万分的受用,不,是醉了,酒也醉了,心也醉了……  突然,窗边有一位宾客大喊起来:“快看,有大鱼!”  紧接着又有几人惊讶地大喊:“有大鱼!”  人们于是纷纷涌往窗前,这一看不要紧,只是个个都惊呆了!只见湖里有一条大鱼不停地跃出水面,大鱼足足有一丈多长,忽啦啦发出巨大的声音,它跃起又落下,一直不停。紧接着,周围水面又有许多小鱼跃起,不断跃起,越来越多,顷刻间,整个湖面出现了惊人的壮观场景:中间一条巨大的鱼在忽啦啦不停跃起,周围无数的小鱼也在跟着不停地跃出水面。  这真是奇观!前所未见的奇观!好好的赤山水潭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奇怪的惊人现象呢?是自然界在为昭阳的伟大功绩庆贺?还是……对了!是和氏璧!嗯,是和氏璧!这么一块绝世珍宝出现在它们面前,鱼儿也忍不住想上来看看。昭阳想到这儿,赶紧转身去看他的宝贝。可是,他看遍了那么多张桌子,怎么都不见和氏璧呢?  相国昭阳着急了,他大声把宾客们喊回来,询问和氏璧哪儿去了。众宾客面面相觑,个个摊着双手,都说自己没有拿,也没有看见。  这可是天大的事儿!  昭阳喝令立即四下寻找!桌子上,桌子下,座位,窗边,甚至楼外,楼下,寻遍了,可是都不见。昭阳越来越恼怒,喝令搜查宾客的身体。于是,一百多人,个个举着双手,让侍从从上到下搜查,可搜完了最后一个人,依然没有和氏璧的踪影。  唉,看来爱炫耀真不是好品德,有好宝贝还是锁在自家保险柜里好,省得让人看了生贪念。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具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7  这时,一个门客说:“或许是被鱼精偷走了吧。”  “混帐话!无稽之谈!”昭阳很恼怒。其实,我们可以猜想昭阳的心理:别说这不可能,就是可能,他也不想承认,你想,他若承认是鱼精偷走了,还有追回的可能了么?所以,他无论如何要从在场的人身上找出来。  这可难了。搜是搜不出来了,不是用尽了力气也没搜出来吗?那就只有逼那人出来了。  昭阳于是下令:今天如果那人不交出来,就所有门客全坐牢。  这可不得了!所有人连坐,连累所有人,那怎么行啊。于是立刻炸了锅,一百多人全闹开了,有人嚷嚷不公平,有人斥责盗宝者,还有人在怨鱼精……  但昭阳不为所动。也是啊,现在不赶紧找到,回去后还能有希望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宝贝啊!  众人闹嚷了一阵后,就开始了猜测。谁平时有这种行为的?你看我,我看你,能说谁呢?那好,谁平时爱占小便宜?大家的目光慢慢就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张仪。  要说这张仪,可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后来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往于各诸侯国,玩弄各国国君于股掌之间,一部战国史,他谱写了不少内容。只是此时他还未发迹。他师从鬼谷子老师,学成下山,便到各国去游说,不久前才投到楚相国昭阳的门下。他家境贫穷,又带着妻子,平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爱占点小便宜恐怕难免。  这下好了,众人的目光慢慢全聚到了他的身上。他一看这形势,这可怎么得了!大家怎么都看他了呢?他急得面红耳赤:“看我干嘛?我又没拿!”  “你就拿出来吧,还回相君,别害了大家!”众人纷纷冲着他喊。  这不欺负人吗?张仪更加着急,面红耳赤,满头淌汗,不知怎样分辩了。最糟糕的,是昭阳此刻看过来了,目光里是怒,是狠,是凶。张仪打了个寒颤,心想,完了。  昭阳说:“先生生活如果不济,可以跟我说,但希望先生不要有这样的行为。”  怎样的行为?这可是要命的事。要知道对一个士人来说,名誉可是比生命重要。士可杀,不可辱,这在当年的士人可是奉为信条的。  张仪急急地分辩:“我没有拿,我干嘛要拿啊?”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这可是对他比生命还严重的侮辱,能不急吗?  这时有几人马上接口说道:“你家里贫穷,平时最爱占小便宜,不是你是谁?”  “看他脸红的,还冒汗,一定心里有鬼,还说不是他。”有人在嘀咕。  天!有这样陷害人的吗?  可这时昭阳却再忍不住了,大喝一声:“给我拿下!”  可怜张仪被侍从结结实实地绑住,然后带回了相府。于是发生了令人遗憾的事情,造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一段公案。  张仪被带回相府,然后被严厉逼问,然后接受严刑拷打,然后被打得死去活来。从现在来看,张仪可能真的没拿,再怎么严刑拷打,就是杀了他,他也拿不出来啊!折磨到最后,昭阳也许失望了,也许怀疑自己真弄错了,反正最后就没再逼问,只是让人把他抬出了相府,把他扔到了大门外。  这可是天大的冤枉!张仪当时虽然还未发迹,还是一个卑微之人,可他有才华,而且他对自己的才华有着充分的自信,所以这种冤枉,这种侮辱,就将要造成严重的后果。  当时张仪被扔出了相府,妻子抱着他,哭成了泪人:“在家好好的,非要去读书游说,被人打成这样,受这样的屈辱,以后怎么办啊!”  张仪艰难地睁开浮肿的双眼,张开嘴巴,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妻子说:“舌头还在,就差剁你的手呢”  张仪嘴角艰难的笑了一下:“舌头还在就行。”  后来,张仪养好伤,就离开了楚国,辗转到赵国投奔师兄弟苏秦,结果被苏秦一番羞辱,被迫前往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口吐莲花,终于取得秦惠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开始了他玩弄天下诸侯于股掌之间的历史。  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张仪当上了秦相之后,就给楚相昭阳写来了一封信:“当初我陪着你喝酒,我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严刑拷打我。现在你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张仪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从此,他专门跟楚国作对,几骗楚怀王,即使有屈原等人的怒斥,也挡不住张仪骗得楚国大量土地,又大败楚军,最后还让楚怀王客死于秦国。  只是可惜楚相昭阳的和氏璧,从此就没了下落。他拷问门客们没有结果,最后只好悬赏千金,来寻他的宝贝。然而依然什么结果也没有。昭阳的懊恼可想而知了。  难道真是鱼精偷了璧玉?当然不是。这种说法只能是某些人的托词,偷璧者只能是门客中的一人。
  昭阳相府  
  这种历史小说真的没多少人看啊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具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8  五、完璧归赵  楚相昭阳悬赏千金,追寻他的和氏璧,却始终没有结果。虽然这样,但他严厉的追查,却也让偷盗者始终不能将和氏璧“脱手”。所以,此后和氏璧就真如被鱼精偷了一般,一直没有任何踪影,也没任何消息。  时轮转到了五十余后的公元前二八三年,我们把目光转向北方的赵国。  某日,内侍首领缪贤带着随从,从宫里回自己家。缪贤是太监头目,掌管宫内事务,虽然对朝中的事说不上话,但他紧紧跟随赵惠文王,深得赵惠文王的宠信,是大王身边的红人,所以他也是多少人巴结的对象,门下也有众多的宾客。  内侍首领缪贤从宫中回家,当他走到古玩市场门口的时候,忽然有一人走到他的近前,轻轻地说:“和氏璧。”  缪贤没有理睬,继续往前走。那人又对着他轻轻说:“和氏璧。”  缪贤终于停下脚步,转过头,对那人说:“你说什么?”  那人又轻轻说一声:“和氏璧。”然后转身就往商铺里走。  缪贤也跟那人进了商铺,掩上门,说:“拿出来看看吧。”  那人转身从里屋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盒子,一块晶莹碧透、闪着绿光的宝玉出现在眼前。缪贤的眼睛都瞪大了,然而他还是很谨慎地拿起来仔细察看。  那人说:“这是真的和氏璧,是有人从楚国带过来的。大人若想要,可以便宜给您,大人给一千金就行。”  缪贤说:“我也不敢肯定这是不是真的,所以我只愿出五百金。”  那人面呈难色。缪贤脸色一沉,那人赶紧说:“好好,就五百金。”  就这样,公元前二八三年,在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宦者令缪贤以区区五百金,就把闻名天下的绝世珍宝和氏璧买到手了。时隔五十余年后,和氏璧再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缪贤买得绝世珍宝,内心的狂喜当然抑制不住,所以之后的那些天几乎天天在家里把玩宝玉。这可以理解,和氏璧的起源传说早已传遍天下,让这块宝玉充满了传奇色彩,再经过五十多年前楚相昭阳那么一番折腾,更给这块宝玉增添了无限的神秘色彩。现在这块神奇的宝玉终于到了自己的手里,他的狂喜自然可想而知了。  而他获得和氏璧的消息,也早已不胫而走,不仅府里知道,邯郸城里也早已传遍了,甚至,最后也传到了赵惠文王的耳朵里。这可不得了,这样的事就发生在大王身边,缪贤怎么就没说呢?赵惠文王心里很不高兴,所以,第二天上朝时,他就转头问了站在身边的缪贤。缪贤紧张了,就急急地把宝贝呈给了大王观赏。嗨,谁说不是呢?那么好的宝贝,你怎么能抱在家里独自一人欣赏,竟然连大王也不让知道呢?  那天,在赵国朝堂上,赵惠文王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着,口水就流到了嘴角,他手抚着和氏璧,半天都不愿放下。而群臣也个个伸长着脖子,盯着大王手里的宝贝。半天,赵王才把宝贝递给群臣,让他们传看。然而,听着群臣口里连连发出的惊叹声,赵王终于又不顾礼仪,亲自跑下来,把宝玉抢回来,张大嘴巴抱着继续赏玩。嗨,一块宝玉让大王都忘了自己的身份样子了。  许久,赵惠文王转过头,对缪贤说:“这么珍贵的宝贝,放在先生府里恐怕不太安全吧,先生还是放到寡人宫里来,寡人会好好看住的。”麻烦了,大王看上了缪贤的宝贝。  缪贤急急说:“大王放心,这是一块绝世珍宝,臣就是拚上性命也会保护好它的。”嗨,你是真听不懂呢,还是装傻呢?  大王一脸不高兴,说:“你就好好保护吧。”起身就走了。  这也真难为缪贤了。你想,这可是绝世珍宝啊,多少人使尽卑劣的手段、宁愿失去性命都想得到它,何况它现在已经名正言顺地归缪贤所有了,谁又愿意就这么无偿地献出去呢?  过了几天,赵惠文王又对缪贤说:“先生还是把和氏璧放到寡人的宫中来好,这样安全一些。万一楚王来追讨,寡人也能替先生挡着。”还不死心啊!  缪贤说:“多谢大王记挂!只是这是臣在市场中正当买来的,楚王有何理由来追讨呢?”  大王的脸色很是不悦。  又过了几天,赵惠文王又对缪贤说:“先生有没有想通啊?和氏璧还是放到寡人宫中来好,万一楚王来追讨,得罪楚国的不是先生,而是赵国。”  嗨,这大王真是宝贝不到手就不罢休啊!可偏偏缪贤认不清形势,分不清利害,竟然还是不答应。他是真舍不得啊!  事不过三,这回大王没耐心了,他勃然大怒,下令卫兵立刻去缪贤府里把宝贝抢来。  一队卫兵去了不久,就捧着精美的和氏璧回来了。大王兴奋地抱起匣子,捧起和氏璧瞪大眼睛看着。许久,回头看缪贤站在一旁,就笑嘻嘻地说:“先生不必多心,寡人也不是真要抢你的宝贝,寡人是要买的。”说完,吩咐侍从给缪贤一千金。  缪贤赶紧跪下,说:“大王说笑了。这和氏璧本来就该是大王的,楚国的国宝来到邯郸,就说明上天是要送给大王的,臣何敢独占。”终于认清形势了,开始说得体的话了。  赵惠文王扶起缪贤,拍着他的手说:“先生才是上天送给寡人的宝贝啊!”  于是君臣和好。  宦者令缪贤用区区五百金,在邯郸买到了稀世珍宝和氏璧,和氏璧重现人间,这件事已经在世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赵王派兵去缪贤家里抢夺和氏璧,就更让和氏璧在各诸侯国传得沸沸扬扬,甚至引来各诸侯王的瞩目。  这件事传到了赵国的强邻秦国,引起了秦昭王的注意。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9  公元前二八三年,赵惠文王派兵前往宦者令缪贤府上抢夺和氏璧,这一惊人的举动,立刻引来了各诸侯的注意。在赵国的西邻秦国,秦昭王坐在朝堂上,就跟群臣商议:“这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能不能把它弄来看看啊!”  这秦昭王是秦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之一,他在位五十六年,是所有秦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他的在位时间超过了身后包括始皇帝在内的三位秦王的总和。他对关东诸国鲸吞蚕食,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他统治后期,他灭亡西周公国,结束早已是象征性的周王室,秦国统一天下的野心就大白于天下了。只是此时他还在实施母亲宣太后制定的近交远攻的策略,上一年刚刚联合燕赵等国,由乐毅率领军队重创齐国,今年秦国又攻打魏国,直打到魏国都城大梁才撤军。秦国的强悍作为和野心,令关东诸侯胆战心惊。  大良造(大将军)白起说:“命令赵王送来就是了,他敢不送来?”  丞相魏冉说:“这样不太好,我看还是把它骗过来好。”  秦昭王说:“嗯,就说用十五座城换他的和氏璧吧。”  于是派使者给赵王送去了一封信。  秦国使者来到赵国,赵国朝堂上立刻一片哗然。赵惠文王十分惊恐。是啊,能不惊恐吗?  秦国不仅军力强大,还对山东诸国虎视眈眈,几乎每年都要对别国使用武力。今年刚刚把魏国打得大败,差点攻占了它的都城。现在秦王看上了他的宝贝,若给他,肯定是得不到城;若不给,秦军下次进攻的就是赵国了,而此刻,赵国的大批主力部队还在齐国土地上。  大将军廉颇说:“大王不必担忧,只要我们做好准备,秦军当不至于立刻来攻。”  平原君说:“应派使者出使秦国,去说明道理,陈述利害,两国应该交好。”  赵惠文王说:“可秦国只是要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也没说不交好啊?”  平原君说:“还是应该派使者去,说明和氏璧只是一块石头,不值十五座城,我们不敢交换。“  嗯,有道理,跟秦王说这块石头不值十五座城,我们不敢占秦国的便宜,自然有理由不交换了,同时在边境做好防守准备。可派谁去呢?赵惠文王看着堂下,满堂的大臣都低着头。是啊,谁敢去拒绝秦国啊,那可是虎狼之国!  这时站在大王身旁的缪贤轻轻地说:“大王,臣的门客蔺相如或许可以去。”  大王转头问道:“先生怎么知道他可以去呢?”  缪贤说:“臣过去曾经犯过罪,当时就想逃往燕国。可蔺相如阻止了臣。他问臣凭什么相信燕王。臣说,过去臣跟随大王去与燕王会盟时,燕王曾经握着臣的手说愿跟我结为好朋友,臣去投奔他应该没有问题。可蔺相如却说,过去臣受大王宠信,所以燕王愿跟臣结交,现在臣逃离赵国,失去了宠信,燕王肯定要把臣捆绑着送回给大王的,还不如去向大王负荆请罪,诚恳认错,或许大王会宽恕臣。最后承蒙大王大恩宽恕了臣。臣以为,蔺相如是有智谋有勇气的人才。”  “快召蔺相如前来!”赵惠文王早已等不及了。  蔺相如来到朝堂上,向大王拜了两拜,然后开始了他在政治上第一次亮相的演说:“臣以为,我们还是把璧玉送给秦国,跟他们交换。”  “哗——”朝堂上一片哗然。廉颇斥责道:“秦国是虎狼之国,送璧玉给他,你还真以为能换来城池?无知!”  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廉将军不用着急。若真能换来城池,廉将军以为可划算?”  廉颇说:“若真能用一块玉石换来十五座城池,当然划算,可秦国明显是在欺骗!”  蔺相如说:“秦国现在提出用城交换和氏璧,我方若不答应,他就有了进攻的借口;我方若答应,而他最后又不给城池,他就理亏了,就没有借口了。”回转身对赵王一拜,说:“大王,臣愿意捧璧出使秦国,秦国若愿意用城交换,那就城入赵,璧留秦;秦若没有诚意,臣定当完好无损地把璧玉带回来!”  赵王赶紧起身,走下陛阶,抚着蔺相如的手,说:“先生若真能做到如此,就是为宗庙社稷立下大功!”  就这样,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带着赵国的重大的使命,踏上了凶险异常的出使秦国之路。临走时,赵王双手抚摸着和氏璧,半天也不舍得放下。可不是吗?这是天下至宝,人人都想得到,上天特意把它送到了邯郸,他才从缪贤府上抢来,都还没有捂热呢,现在就要送给秦王了,他能不心酸吗?  蔺相如的马车行驶在前往秦国的官道上,秋风飒飒吹着,黄土高原上除了枯草,就是一望无际的黄土。蔺相如的衣襟不时被风吹起,他的心也被这猎猎凉风吹得很是凄凉。他自认才华出众,却出身卑微,像他这种出身卑微之人,要想出人头地,是千难万难的。他也只能像其他人一样,去投到权贵门下做食客,以争取万分之一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其实是极其危险的,他这是在前往虎穴狼窝,极有可能性命不保,这有谁会不知呢?满朝文武没一人愿冒这个险,甚至现在身边这些随从也早跟家人作了生死诀别。然而,他还能有更好的机会吗?他只能抓住这些没人愿去的危险的机会,以生死相搏,以求万一之成功可能,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既然历史把他蔺相如推到了前台,他就下定决心,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成功在此一举。  秋风猎猎地吹着,蔺相如的马车快速向西驶去,车后卷起阵阵的黄土灰尘。
  蔺相如  
  八九天了,发了九节了,点击量才二百多,可悲!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0  蔺相如带着他的随从来到秦国国都咸阳,下榻在广成宾馆。这是咸阳最大的宾馆,各国来往的使节都住在这里。咸阳城很大,街道规划很整齐,城墙厚而高,不愧是强国的首都。这八百里秦川,加上东面的崤山函谷关,再加上黄河,这秦地真是个称王的好地方,难怪山东诸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  蔺相如来不及细看这秦地,就赶紧派人去给秦国朝廷通报了。过了一天,秦廷传来通知,要蔺相如带璧玉到章台列观去拜见秦王。  这章台列观不在咸阳,而是在两百里外的渭水南岸的渭南,是秦王在那里建造的一座离宫,秦王出外经过时,便在那里休息。可以说,不在咸阳王宫,而在章台列观接见一国使者,这是很失礼的一个举动。  蔺相如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秦国倚仗自己的强大,经常欺侮别国使节,甚至是别国国君。他作为赵国使节,必须维护赵国的尊严,从现在的情势看,这将是一场严峻的斗争。更让蔺相如心情沉重的,是从现在的情况看,秦王根本就没有诚意用城池交换和氏璧,他将面临如何保护和氏璧的严峻任务。  蔺相如乘马车来到渭南,立刻被宫中的太监带往列观。章台宫不很大,却也有着许多宫女太监。秦昭王歪着身子坐在上面,两旁站着许多宫女侍从,这哪像接见一国使节的样子?蔺相如心内已明白一切,于是从容上前,拜了两拜,口称敬意,然后呈上国书,说明了自己的使命。秦昭王没等他说完,早兴奋地站起来,说:“快!快!拿和氏璧来看看!”  蔺相如呈上和氏璧。秦昭王打开匣子,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放出异样的光。是啊,这是稀世珍宝,天下闻名呢,此刻就在眼前,他能不兴奋吗?不仅是他昭王,此刻,所有的宫女侍从、殿中群臣,都眼睛放光,直直地盯着他手中的宝玉。  等到秦昭王兴奋地站起来,举起手中的宝玉,向众人炫耀时,满殿的臣子和宫女侍从立刻跪下,高呼“万岁”。而他昭王就像一个得胜的帝王,接受着天下人的朝拜。  许久,秦昭王坐下,把宝玉传给左右侍从宫女赏看。众人立刻欢呼起来,纷纷上前争抢,一会儿,和氏璧就传到后宫去了。  蔺相如站在殿中,冷眼看着这一切。然而,此刻,他已形如空气,这大殿中上自大王,下至侍从,再没一人眼里有他了。许久,蔺相如等他们稍安静一些了,就到昭王面前拜两拜,说:“大王,这和氏璧有一个斑点,请让我指给您看。”  秦昭王一愣,是吗?这天下闻名的宝贝还有斑点?他立刻叫人把宝玉拿回来,让蔺相如指出来。蔺相如拿过和氏璧,立刻后退到柱子旁,双手高举着宝玉,瞪大眼睛,头发竖起,高声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骗取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大家都说不能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赵王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玉后又将它传给妃嫔宫女看,以此来戏弄赵国。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哗——”满殿的人全惊呆了。谁也没想到这么个不起眼的人,竟然会做出如此激烈的举动。秦昭王赶紧起身,上前来道歉。蔺相如厉声喝道:“退后!”双手把璧玉举过头顶,眼睛斜看着柱子。  秦昭王惊讶地看着蔺相如,连忙道歉,请他一定不要冲动,要冷静,然后召来官员,拿出地图,对蔺相如说:“来,来,给你城池。”在秦王的眼里,一个蔺相如算什么呢?这么一条小命怎么能跟和氏璧比呢?  蔺相如怒瞪双目,并不上前。秦昭王就打开地图,用手指着地图说:“从这里到这里的十五座城全给赵国。”眼睛偷偷看蔺相如。是的,只要你上前来,我就有机会夺得宝玉。  蔺相如双手抱紧璧玉,并不上当,高声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稀世珍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玉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面对蔺相如高度的警惕,秦王无计可施,他站了一会儿,也许觉得如果强夺终究是会毁坏和氏璧的,就改换口气,陪上笑脸,说:“好好,就斋戒五天。”  “大王!”大臣们气愤地喊起来,同时怒目瞋视着蔺相如。  蔺相如抱着璧玉,警惕地退出了章台宫,坐上马车,回到了广成宾馆。  一回到宾馆,蔺相如立刻叫来两名随从,让他们换上当地百姓的粗布衣服,然后把和氏璧用布包着放在包裹中,命令他们立刻从小路把和氏璧护送回赵国,而且一定要避开大路关卡。蔺相如很清楚,秦王根本就没有诚意交换和氏璧,璧玉已经进了秦国,他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了,他不愁璧玉拿不到手,现在他答应的一切都只是稳住蔺相如而已。趁现在秦王还来不及控制,蔺相如还有机会送出璧玉,再晚就一定没机会了。  果然,随从刚走一会儿,宾馆门口就多了兵士,进出都要搜查了。  五天后,宫中派人来叫蔺相如。蔺相如从容地来到秦国朝堂。
  勇斗秦廷  
  @难得雨丝 24楼
13:13:01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具严谨
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8  五、完璧归赵  楚相昭阳悬赏千金,追寻他的和氏璧,却始终没有结果。虽然这样,但他严厉的追查,却也让偷盗者始终不能将和氏璧“脱手”。所以,此后和氏璧就真如被鱼精偷了一般,一直没有任何踪影,也没任何消息。  时轮转到了五十余后的公元前二八三年,我们把目光转向北方的赵国。  某日,内侍首领缪贤带着随从,从宫里回自......  -----------------------------  推荐你看下那个。。。。千古名将英雄录。。。貌似他的手法值得借鉴  如果就像现在这样写的话,感觉是在读文言文的译文。。。。
  我喜歡
  @难得雨丝
13:13:01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具严谨
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8  五、完璧归赵  楚相昭阳悬赏千金,追寻他的和氏璧,却始终没有结果。虽然这样,但他严厉的追查,却也让偷盗者始终不能将和氏璧“脱手”。所以,此后和氏璧就真如被鱼精偷了一般,一直没有任何踪影,也没任何消息。  时轮转到了五十余后的公元前二八三年,我们把目光转向北方的赵国。  某日,内侍首领缪贤带着随从,从宫里回自......  -----------------------------  @未咲 30楼
22:55:12  推荐你看下那个。。。。千古名将英雄录。。。貌似他的手法值得借鉴  如果就像现在这样写的话,感觉是在读文言文的译文。。。。  -----------------------------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谢谢!
  @吚嗲 31楼
00:39:08  我喜歡  -----------------------------  谢谢!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1  六、传国玉玺  这咸阳的王宫比渭南的离宫气派多了,宫殿巍峨,气势恢宏。蔺相如从容地走上宫道,迈上朝堂。他已经把和氏璧安全地送回了赵国,任务已经完成,自己的安全已经不重要了,而且,他相信,自己也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脱险。  秦王已经在朝堂上准备好了九宾大礼,单等蔺相如前来。然而,当蔺相如空手前来时,秦廷上的大王大臣们又惊讶得目瞪口呆了。  在朝堂上,蔺相如从容地对秦昭王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没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五天前派人拿着璧玉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大王如果真想交换和氏璧,只需先割十五城给赵国,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派人捧着璧玉送来。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了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哗——”满大殿的人全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嘴里发出惊讶声,呆住了。嗨!真是,这不是在玩弄人吗?这天下竟然有人敢玩弄虎狼之秦的大王,不仅没人敢有这个胆量,甚至任谁也没有这个想象力,也甚至超出了秦昭王的想象力。这,就是蔺相如,英雄虎胆的蔺相如!  终于,朝堂上爆发出一片怒吼:“杀了他!”“煮了他!”“油炸了他!”有几位侍从走上来,揪住蔺相如的衣襟,扯着往外拉。秦昭王终于醒过来了,就说:“算了吧,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寡人吗?”这秦昭王也真不简单,被人玩弄成这样,竟能那么冷静,不愧为最有作为的秦王之一!  于是秦昭王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其实蔺相如早料到了这一切。你想,在强秦的眼中,他蔺相如的性命算什么呢?杀和不杀都是小事一桩,然而秦赵两国的关系却是大事。秦国此刻还没有准备好进攻赵国,等真正要进攻了,借口也有的是。以强秦雄才大略的君王和满朝的谋臣,他们不会因为他一个小小的蔺相如和区区和氏璧,就坏了国家大计。只是这种惊心动魄的冒险,只有他蔺相如才敢,只有他蔺相如才有把握。  马车在八百里秦川奔驰着,蔺相如站在马车上,内心感慨万千。这次他勇闯虎穴,历经九死一生,终于活着回国了。他出身卑微,这次,他为赵国立下了大功,他将出人头地了,多年的追求终于有了成果。想到这里,他内心抑制不住喜悦,兴奋得想大喊,想跑,想跳。他看着这秋天里的黄土高原,这里虽然缺水,但这黄土是肥沃的,只要没有战争,百姓是能过好日子的。他便想,他若从此步入上层社会,定要尽力制止战争,让百姓安居乐业,实现自己富民安邦的理想。  公元前二八三年,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不辱使命。赵惠文王十分高兴,立刻封蔺相如为上大夫。蔺相如从此步入统治阶层,此后也没有背弃自己的理想,始终是赵国的一名贤大夫。而秦国也再没有提交换和氏璧的事,和氏璧便一直留在赵国,虽然秦国照样进攻赵国,战火照样年年在中国大地上燃烧。  此后的秦赵两国,历经了多年惨烈的战争。赵国虽然有赵奢、廉颇等良将,但架不住强秦的凌厉进攻,也架不住赵王的昏庸和赵括等人的无能,最终于五十五年后的公元前二二八年,被秦国一举攻破而灭亡,和氏璧也最终落入秦王之手。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这是自古未有的皇帝,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远方。他守住关中,固守边疆,这时秦始皇的心里,就在做子孙万代的帝王之梦了。那么,既然要子孙万代做帝王,当然就要有能永远传下去的皇帝印玺了,就要用世上绝无仅有的宝贝来雕琢皇帝印玺。这时秦始皇就想到了和氏璧。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宝玉可以跟和氏璧相比了,它的晶莹剔透,它的碧绿可人,当然还有它的传奇的来历,以及轰动天下的惊人故事,都让它堪称独一无二的绝世珍宝。于是,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磨和氏璧作皇帝印玺,因想代代相传下去,于是称之为“传国玺”。  这样一块印玺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传国玺的印文为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印文鱼虫篆体,为李斯亲笔书写。依古制,玺方四寸(古代一寸相当于现在的零点七寸),上部钮交五龙(即螭)。从此,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力的重要象征,当作一统天下的象征。  和氏璧终于变成了传国玉玺。然而,和氏璧与生俱来的曲折命运,似乎又预示着用它加工制作的传国玉玺的多舛命运。秦始皇用它造至高无上的皇帝玺,本来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然而,愿望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没有想到,他的皇权总共只传了两代,在他死后不久,强大的秦王朝便迅速灭亡。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也随着中国历史的曲折前行,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程,并最终湮没无闻,成为一大历史迷团。而伴随传国玉玺的颠沛流转的,却是人性的丑态,是野心家的贪婪险恶,以及百姓的艰辛血泪。
  @难得雨丝   繼續哦
  @吚嗲 35楼
01:33:20  @难得雨丝  繼續哦  -----------------------------  有您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传国玉玺  
  玉玺印文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2  七、神授国玺  始皇帝带着他的文武大臣,离开云梦城,放弃马车,登上大船,浩浩荡荡地从云梦城下的云梦泽向着西南方向出发了。  这是公元前二一九年的夏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二次出巡。早在三年前,即消灭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的前一年,他就开始下令修建从咸阳驰往天下各个方向的驰道,各地修好驿站,建好行宫,他就做好了出巡的准备。去年他往西北去了一趟,巩固了后方,今年他便要到六国去巡视,去威慑六国的贵族,收服民心,他要让他们看看,他才是上天之子,要让他们看到真正天子的威仪。这次出巡,他带来了文武大臣,浩浩荡荡上万人,先去齐地祭了泰山,后又派方士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山,等了几个月,徐福都没有回来,他便沿驰道向西南而来。在云梦郡,有过去楚王现成的林苑,设施很完备,他便令大队人马在此休息了很多天。云梦泽是楚地大湖,八百里云梦泽,气蒸天地,波撼山岳。他是古来未有的皇帝,是真龙天子,今天,他要坐船穷尽这浩瀚的云梦泽。  大船在湖上行进着。水上烟波浩渺,远远的两岸青山是一抹黛青色。这南方水乡确实跟北方不同,南方的水才能称为大水,就像东海一样,有着北方所没有的水的气度、水的灵气。嗯,这楚地,可称泽国。不过,他始皇帝是真龙天子,是龙,这泽国理所当然要臣服于他脚下。  这云梦湖水面时宽时窄,一直延向南方,长江在这里激荡,然后又奔腾着流向东方。始皇帝的船队沿着湖面一路向西南方向行去。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两岸青山如画,始皇帝心情大好,便对身边的李斯说:“这大好的湖山,怎么让熊氏享受了那么久啊?”楚王芈姓,熊氏。  李斯说:“在真龙天子还未出现以前,早年的熊氏还能有所作为,只是到了陛下君临天下之时,这天下的万物众神也就全臣服于陛下了。”  始皇帝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船队继续向南行进,不久,船队来到岳阳。这里的湖面更加阔大,远远望去,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浩大的湖面中间,有一座小岛,岛上青山起伏,绿树阴阴,在这浩渺的湖上,真是“白玉盘里一青螺”啊。  始皇帝一路看着,为这江南的秀美、云梦泽的浩大兴奋着。一会儿,刚才还晴朗的天空,就飘来了大片大片的乌云,天立时阴暗下来了。紧接着,就雷声阵阵,电光闪闪,眼看就要下大雨了。人们纷纷躲进了船舱。一会儿,又刮起了大风,狂哮的大风在湖面上卷起了滔天的巨浪,大浪直扑向始皇帝的船队,把大船打得左右摇摆。李斯和侍从们赶紧扶住始皇帝,始皇帝紧紧抓住舱壁。大风继续狂哮着,大浪也一个接一个地扑入船舱里来,不久,船就被吹得倾斜了,眼看就要倾覆了……情急之中,李斯大声对始皇帝说:“陛下,赶快拿出传国玺来,国玺神授,乃上天所赐,把它抛入湖中,镇住妖邪!”  这时,一个小侍从立刻捧上传国玺,始皇帝接过玉玺,用力把它扔进了湖中……也奇怪,一会儿,风力小了,咆哮的狂风巨浪渐渐趋于平静,然后就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不久,雨渐停息,太阳又出来了,天空再次一片晴朗,雨后的湖面波光粼粼,天地一片清新。  惊魂甫定的始皇帝站在船上,看着这湖水青山,心里十分恼怒。他是真龙天子,这里的妖邪竟敢对他起伤害之心。他叫来博士官,要他说明在这里的是什么妖孽。  博士官说:“这里的水神叫湘君,是一对姊妹,名字叫娥皇、女英,她们都是尧的女儿,一起嫁给了舜。舜来楚地巡视时,死在了苍梧之野,葬在了九嶷山上。两位夫人来此寻夫,最后投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楚人把二人葬于湖中洞庭山,后改此山为君山。湘君便是这八百里洞庭的水神。”  始皇帝闻言大怒,区区女子,竟敢对他天子不敬。他必须惩罚她们,让她们认识真龙天子。是的,他此次出巡,所到之处,人们围观如堵,天下莫不钦羡,这普天之下,都是他的臣子,无论是人,还是神。  他厉声喝令:“把君山上的所有树木蒿草全部砍去,草皮也不能留,直到它露出石头,成为一座赭红色的石头山。”湘君不是女子吗?把她们身上的所有衣物扒光,就是对她们最好的惩罚。  这是一座山,虽然在湖中,但也不小,要立刻见着效果,必需很多人力。于是始皇帝下令这云梦四周所有的囚犯全部来砍山,他还要用囚犯而不是平民来对湘君进行羞辱。一时间,四乡的囚犯聚集起来,足足有三千人,一起在这小小的君山上挥舞着柴刀锄头,一天时间,这“白玉”盘里一“青螺”,就变成了“白玉”盘里一“红螺”,一座清秀的小山就变成了完全裸露着暗红山体的“裸山”。  其实以我们今天来看,秦始皇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你想,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他巡游天下的目的,就是要威慑天下,是不容许存在任何对他的不敬的,即使是神也不行。尽管秦始皇十分信神,狂妄的他也要让神臣服于他。此举,他一者在于震慑楚人,二者在于震慑天下的神灵。这跟他这次巡游之初在泰山祭天,目的是一致的。  秦始皇干完了“赭君山”的事情之后,也没去捞他的玉玺,就威风凛凛地带着他的大队人马,取道南郡,往北回到了他的咸阳。  只是他那么残暴地对待天下人,甚至对待神灵,他就能心安么?君山上的湘妃斑竹也并没有就此断根,春风一来,满山又是斑斑泪竹,向人们述说着湘妃那美丽的传说。
  底下为毛没有了?  用惯手机了、电脑不太好用啊。。。。。。
  顶你、我睡觉去也
  我特意看了一下、写这个的有很多、、但是写得特别好的并不多,所以。。。。  加油喔
  @未咲 42楼
01:20:07  我特意看了一下、写这个的有很多、、但是写得特别好的并不多,所以。。。。  加油喔  -----------------------------  谢谢!我会努力的!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3  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回到咸阳,结束了他的第二次巡游。这次出巡他巡遍了东南诸国,让各国贵族、天下百姓瞻仰了他的威仪,同时他也视察了他的江山,观赏了华夏美丽的山河。  这几年,许多方士来向他进献仙丹,向他献上长生不老之术,甚至说东海的三座仙山上有仙人,让他十分感兴趣。他虽然正值壮年,但身体却常常出问题,他虽然贵为皇帝,但却没有仙躯,让他十分苦恼。方士徐福向他推荐东海仙山,他便派遣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去寻找,若能找着仙山,那便有希望获得长生不老之术了,可惜徐福一去不返,且杳无音信,这让他十分牵挂。  公元前二一八年,在刚刚结束第二次出巡的第二年阳春,秦始皇又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第三次出巡,这次他选择直奔山东齐地,直奔东海。  我们真得理解秦始皇。你想,他是从古未有的皇帝,除了上天,这天下所有的人和神都是他的臣民,可他却跟普通人一样,只是一躯凡胎,生老病死一样不少,这哪是什么天子?天子就该跟天神一样,长生不老,永无灾病。他实在不甘心啊!徐福说东海有仙山,有仙人,他一定要找到,一年了,他当然要去看看徐福怎么样了。  秦始皇沿驰道山间道往东一路行来,到得阳武县境(今河南省原阳县)博浪(《史记?秦始皇本记》用“狼”字)沙地,猛地起一怪声,山间道上侧飞来一大铁椎,擦过秦始皇副车,击断车轼。刺客本欲椎死秦皇,偏偏秦皇狡兔三窟,安置了副车三十辆,大铁棰只击中其一,始皇幸运,逃过一劫。秦始皇大怒,下令“大索天下,求贼甚急”,然而搜索无果,却惊扰了天下百姓。椎击秦皇之举,实是张良用重金雇请力士所为。只因张良祖上五代佐韩为相,所以他尽倾家资,弟死不葬,要报秦灭韩之仇。当时张良逃过追捕,隐姓更名,藏匿于下邳,后辅佐刘邦定鼎西汉。此为别话,此处不叙。  秦始皇兴冲冲地往山东去,途中遇上刺客,这大扫了他的兴。所以他在山东沿海转了一圈,没有找着徐福,也没有找着仙山,就哪儿也不再去了,直接返回咸阳了。  在这之后的几年,秦始皇只往北去过两次,这里就不说了。让秦始皇有些惊恐的,是这些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尽管他不停地吃丹药,身体却一点也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差。这让他十分着急。他才四十几岁,皇帝还没做多少年哪。他不停地派方士去寻找仙药,他们也献了不少上来,却没有任何用处。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其实是可以明白原因的。首先,秦始皇十分勤政,事必躬亲,这是秦王的优良传统,过度的劳累,影响了他的健康;其次,这后宫几千妃嫔宫女,也每天在损害着他的健康,这就不用多说了,自古皇帝多害在这上面;第三,秦始皇经常吃的丹药,其实是含汞物品,经常吃,当然要汞中毒了。  秦始皇越想长生不老,越吃丹药,他的身体就会越糟糕,这点他当然不知道。然而他还是要寻找原因的。他于是回想自己历年的所作所为,是否得罪了上天,或者其他什么神灵。想到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也许是当年他在洞庭湖“赭君山”,羞辱湘君,得罪了舜帝,是舜帝在报复他。于是,他便想,该再去一次南巡,到云梦祭祀一下舜帝,向他表示一下歉意,请求他的原谅。  秦始皇还没有定下出巡的时间,而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就让他决定立即出发,前往南方。  公元前二一一年十月(按秦历一年以十月为始,这时已是公元前二一零年了),始皇使者夜里经过华阴平舒道,有个人拿着传国玉玺,拦着使者说:“替我把这玉玺送给滈池君。”滈池君是当时的水神名,这里明显是指秦始皇,因秦始皇自称以水德统一天下。那人接着说:“今年祖龙死。”使者不知所云,便追问那人,那人在夜幕中忽而神秘地消失了,玉玺却放在原地。使者捧着玉玺将经过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良久不语。退朝后他说:“祖龙就是人的祖先嘛!”他不敢说祖龙是自己,因为那人说祖龙今年会死。秦始皇命御府审察这块玉玺,它正是李斯书写、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是九年前在洞庭湖风浪大作时,抛入湖中镇风浪的那块玉玺。这件事对极端迷信鬼神的秦始皇有着巨大的震动,他因此坚信是舜帝在报复他,而“今年祖龙死”的话,更让他一刻也呆不住了,他要立刻前往南方,去祭祀舜帝,请他宽恕。  公元前二一一年十月,秦始皇在收回传国玉玺的当月,率领文武随从上万人,开始了他的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这次出巡,他再也没能活着回到咸阳。  他取驰道,往南直奔云梦郡,然后在云梦非常虔诚地斋戒、沐浴,遥对着远处的九嶷山,向舜帝祭拜。秦始皇遥祭舜帝的原因,历史上有许多的说法,但无论何种说法,都离不开秦始皇羞辱湘君和他的身体日渐糟糕这两点。  秦始皇祭完舜帝,就顺长江而下,巡视了东南一带,然后北上山东,后在平源渡口(山东平原)生病了,七月,走到沙丘平台,秦始皇病逝。千古一帝就这样走完了他三十七年秦王、皇帝,四十九年人生的道路。然后赵高李斯合谋,秘不发丧,杀太子,斩大将,把幼子胡亥推上了皇位,是为秦二世。  传国玉玺因抛入洞庭湖镇风浪,失踪九年,最后又回到了秦王廷,成为统治者统治天下的凭信。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4  八、暴政逆天  公元前二一零年,秦始皇在进行他的最后一次巡游时病倒,终于一病不起,逝于沙丘宫。千古一帝就这样走完了他的四十九年人生历程。应该说,尽管秦始皇施行严刑酷法,以暴政著称,但他的功绩却也是无可否认的。四分五裂的中国大地让他统一了,五花八门的文字被他定于一种了,“书同文,车同轨”,才真正让中华大地各地域的文明融合了,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明。而强盛的国势,也让秦声名远扬。不是吗?世界上称中国为“CHINA”,就是当时的“秦”的拼音“CHIN”,因为是国名,而再加上了“A”。可见当时秦朝国力强盛,在世界上已经很有名了。  秦始皇心里盘算着皇帝位要传万代,他不允许臣下议论皇帝,不能像周王一样“文王”“武王”的定谥号,所以他称自己为始皇帝,往后就“二世”“三世”地一直称下去,直至万世。他所制作的皇帝印玺也称为“传国玺”,目的都是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只是秦始皇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形势完全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发展,不要说万世,就是“二世”也才做了三年,然后“君权神授”的“传国玺”就凄凉地交到了别人手上。  且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然后赵高李斯胡亥合谋,秘不发丧,瞒住了其他大臣。因天气炎热,尸体发臭,他们便弄来鲍鱼,放到车中,让人们以为是鲍鱼的臭味。而且,为不引起大臣怀疑,他们还安排心腹宦官住在车中,每走到适当的地方,就献上饭食,百官象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车中每日照样降诏批签。这些阴谋家,真是费尽了心思,用尽了手段!  然后,他们伪造了诏书——传国玉玺就掌握在赵高手中,他们要伪造什么会做不到呢——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咸阳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而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说完含泪自尽。而蒙恬却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见他不听从诏命,就将他投入了阳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后来也被赵高用毒酒毒死,这是后话。  然后,他们对外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  等这一切都做完了,他们就一路快速行进,从直道回到咸阳,发布治丧的公告。然后皇太子胡亥继承皇位,就是二世皇帝。  九月,始皇被隆重安葬在郦山。始皇当初刚刚登位时,就挖通治理了郦山,到统一天下后,他从中国各地征来七十多万徒役,把一座陵墓整治得规模浩大,机关重重。据说陵墓凿地特别深,还灌注了铜水,又修造了地宫,设置了百官位次,把珍奇器物、珍宝怪石等搬了进去,放得满满的,命令工匠制造由机关操纵的弓箭,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画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火炬。二世说:“先帝后宫妃嫔没有子女的,放她们出去不合适。”就命令这些人全部殉葬。下葬完毕,因为是工匠制造了机械,墓中所藏宝物他们都知道,又担心会泄露出去,所以,隆重的丧礼完毕,宝物都已藏好,就封闭了墓道的门,工匠们全部被封闭在里边。墓上种上草木,从外边看过去就好像一座山了。  秦始皇的陵墓到今天也没有全部发掘出来,现在只挖了个陵墓门口的兵马俑,就已经是世界级的奇迹了;若全部发掘出来,不知会是怎样的奇迹了!  这边在修着陵墓,这边二世又开始了残害兄弟手足。早在没登帝位之前,二世和赵高就已经逼死了长兄扶苏,现在又开始杀害别的兄弟姐妹了。一次,在咸阳集市上,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另一次,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有个兄弟叫将闾,为人沉稳,胡亥实在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把他和另两个兄弟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任凭将闾他们如何悲愤地喊冤,也难逃被逼自尽的结局。 还有一位公子高,他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一个被胡亥杀害,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但逃走又会连累家人,于是下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保全家人。他于是上书给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秦始皇共二十三个儿子,至此,已被杀得只剩胡亥一人了。一个皇位,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残酷冷血、毫无人性到这种地步!  杀害了兄弟姐妹之后,胡亥又开始了对不听话的文武大臣的迫害。在赵高的唆使下,首先迫害的是蒙恬蒙毅兄弟俩。蒙恬蒙毅在始皇生前颇受重用,屡建奇功,在朝中也位尊权重,因此是赵高平生最忌之人。开始胡亥还想继续用他们兄弟俩,但赵高害怕他们对自己构成威胁,就向胡亥竭力造谣诬陷,终使胡亥派使者逼蒙毅自尽,然后又派人到阳周的监狱中逼蒙恬服毒自杀了。  接着,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被陷害,为免遭羞辱,二人选择了自尽。当然,在杀死大臣的同时,赵高将自己的亲信一个个安插了进去,他的兄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咸阳的县令,都是要职,其他朝中的要职也遍布赵高的党羽。  公元前209年年初,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年初,胡亥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浙江绍兴),北到碣石(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辽宁辽阳)返回咸阳。在巡游途中,赵高悄悄对胡亥说:“陛下年纪轻,这次巡游天下,应该趁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听话的官吏诛杀,这样您才能有至高无上的威信。”于是,胡亥不问青红皂白,连连下令诛杀看不顺眼的大臣,结果弄得人人惶恐不安。  在杀完了那些对自己可能有威胁、或者干脆就仅仅看不顺眼的大臣之后,胡亥和赵高的屠刀,终于举到了丞相李斯的头上了。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5  要说这胡亥也就是个花花公子而已,整天想的也就是怎么好玩,他即位时也就二十岁,他能那么干净利落地除掉政敌,做那么多坏事,全靠的是赵高,全是赵高撺掇、设计的。  这赵高何许人也?  赵高本是秦国某位国君之后,他的父亲是秦王的远房本家,因为犯罪,被施刑,其母受牵连沦为“隐官”,赵高弟兄数人世世卑贱。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察言观色、逢迎谄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处他死刑,赵高巧言令色迷惑秦始皇,最终使秦始皇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 可是秦始皇没有想到,就是这位在自己眼中“敏于事”的宠臣,日后会成为断送大秦江山的祸首。  史上多说赵高是宦阉,这其实是错误的。其实赵高是很有才华的,精通法律,书法极好,善大篆,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否则秦始皇怎么会那么喜欢他,并且选他作儿子的老师呢?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赵高是“宦人”,有“宦籍”。这是赵高被认为宦阉的一条依据。然而,根据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宦”,就是在宫中内廷任职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职于宫内之人,相当于王或者皇帝的亲近侍卫之臣。宦籍,就是用来登录出入于宫门者的登记册。秦汉时代,不管是“宦人”、“宦籍”,还是“宦官”的用语,都没有后代所谓的“宦官”的语义。当时,被去势后的男人被称为“奄(阉)人”,在宫中任职的阉人被称为“宦奄(阉)”,定义非常清楚。根据这个最新的材料,赵高是任职于宫中的宦人,也就是皇帝的亲近之臣,而不是被去势的宦阉。  按说这赵高文武全才,只要一路努力,也应当会是一位青史留名的国家栋梁。然而,赵高的出身却对他的成长起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赵高的母亲是刑余之人,身体有残缺,赦免后在“隐官”(秦朝官府的手工作坊,专为收容赦免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者作工)做工生活,赵高及其兄弟数人,就出生于这里。在秦代的等级身份规定中,在隐官劳动生活的人,其身份也叫隐官,用现代的话来说,相当于刑满释放人员,地位在普通庶民之下,所能占有的土地和住宅,只有普通庶民的一半。这样一种卑贱的身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可想而知,聪明而有才华的赵高,心理会是怎样一种扭曲的状态。这样一种人,要么是国家的栋梁,要么就是大奸大恶了。  且说赵高撺掇胡亥在除掉了朝中异己之后,终于把屠刀举到了丞相李斯的头上。  李斯本是赵高的同伙,他们曾经合谋进行了沙丘政变,成功地除掉了长子扶苏,把幼子胡亥扶上了皇位。然而,此刻的赵高,已经把朝中大部的决断之权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随着权力的扩大,他的野心也不断地膨胀,终于将目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因此,除掉李斯,在他的心目中就显得日益迫切了。而李斯在先皇时候就一直是深受倚重的丞相了,是先皇的重臣,而且还才华横溢,传国玉玺的印文即为李斯书写,他在朝中有着无比的威望。赵高要杀李斯,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的秦朝已是危机四伏,自秦始皇以来的暴政到了胡亥之世更加变本加厉。“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沉重的徭役赋税和残酷的厉政刑法,使人民苦不堪言;六国的旧贵族们也日夜谋划着复辟江山。各种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农民领袖陈胜、吴广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旧贵族的势力也纷纷招兵买马,企图利用农民力量达到复辟目的;秦朝的小官吏如刘邦等人,由于不满秦的统治,也加入了起义的队伍。 虽然他们各怀目的,但由于眼前利益一致,因此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秦力量,所向披靡,极大地震撼着秦室的根基。  李斯面对危局,屡次想进见二世,沉湎于酒色玩乐的二世只是不许。赵高见此情形,立即认识到机会来了,便故意问李斯:“现在关东反叛的盗贼如此嚣张,但皇上仍然声色犬马,毫不关心。我本想劝阻一番,无奈位卑言微。丞相乃先帝重臣,说话有分量,为何不进谏呢?”  李斯苦笑摇头:“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现在陛下常居深宫,很难见到,我找不到机会啊。”嗨,李斯一心为国,可毕竟书生气重了一些。  赵高见李斯已上钩,便不动声色地说:“只要丞相肯进言,卑职一定留心,见着皇上有空闲,卑职立即来禀报。”  李斯自是感激不尽。国事为重的人,是没那么多心思防着别人的。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玩乐,十分反感别人在他玩兴正浓的时候来打扰。于是,每当看到胡亥歌舞狂欢,与众妃嫔厮混时,赵高就派人通知李斯:“皇上正闲着,可以奏事。”李斯赶忙去求见,一连几次,都是如此。 二世非常恼怒,破口大骂:“李斯这老贼,竟敢拿朕寻开心!我闲着的时候他不奏事,偏我宴饮正酣之时再三扫我兴致。难道是看朕年轻,瞧不起朕吗?”  赵高在一旁,立即应声说:“哎呀!如果丞相真这么想,那就糟了!沙丘之谋,丞相也是参与者。现在,陛下做了皇帝,他却没捞到多少好处,必定怀恨在心。大概他是想让陛下实行分封,立他为王呢!”话刚停,赵高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事,陛下不问,臣还不敢相告。”  胡亥厉声问:“莫非又与李斯有关?”  赵高拜了两拜,接着说:“丞相的长子李由现任三川郡守,造反闹事的贼子陈胜等人与丞相本是同乡。正是因此,盗贼们经过三川的时候,李由也不组织攻击,致使事端越闹越大。臣还听说李由与陈贼有过书信往来,由于还没有得到真凭实据,才不敢贸然奏知陛下。”  胡亥早气疯了,下巴颏稀稀疏疏的几根细软的胡须都翘起来了。他立刻就要查办李斯,并当即派人去调查李由通贼一事。谁惹了官二代,谁就倒霉,这种人哪还会把国家危亡放在心上?
  前些天有点事儿,没有写,帖子没到底了。
  和氏璧、玉玺的那些神秘传奇——一部有严谨历史依据的连贯完整的传奇小说16  九、凄凉易主  且说经过这么几次折腾之后,李斯也终于醒悟了。他明白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于是他立刻上书给二世,一面申诉自己的冤屈,一面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
  然而此时的胡亥,早就被赵高完全迷惑了,他竟然将李斯的申诉书交给赵高过目,嘱其小心。有如此皇帝,李斯休矣!赵高佯作悲伤,凄凄惨惨地说:“丞相父子谋逆之心已久,所担心的就臣一人。臣死不足惜,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奸人一般演技特别好。  二世安慰赵高道:“爱卿不必挂心,有朕在,谁敢动你。”  自此,赵高明白自己与李斯已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便开始放肆地诬陷迫害李斯了。  秦的天下已经摇摇欲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年武功元气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