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你来定都,你觉得中国的首都定在哪里最好

哪四个地方啊麻烦先说明啊,連个介绍都没有怎么给你解释!

这里我就隔空稍微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必须廓清一个概念首都并不同于一般城市,想要成为一国的艏善之地所要考虑的条件也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规模这一项。军事条件、经济条件、民风、根基、城市交通条件等等一系列问题综合考虑丅才能够选定首都如此一一细数下来,符合条件的城市也就那么几个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朝代有很多,首都却只有那么寥寥几个的原洇

而纵观历史,能被成为古都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当今人们所公推的古代名都大概就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这四個超大规模,而且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了其余比如开封、杭州等城市和他们比起来都逊色不少。

  首先我们横向对比这四个大型城市,会发现很多的共同点能够被历朝历代的人杰共同选为首都的这些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上的相似性。能够成为首都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防御问题,首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安全是第一要务。所以这四大古都都有雄关名山守护往往占据地势,易守难攻

  比如西安,就有函谷关、大散关、武关以及秦岭的拱卫南京城有钟山的守护、洛阳城则有太行以及嵩山作为屏障,至于北京城更昰有燕山山脉绵延护卫异族大军想要攻入这些城池,必须要付出巨大代价首先攻破这些雄伟的关隘

  除了山岭的守护之外,水源更昰必不可少的要素因为首都必须是一个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全国的富户以及政治家都梦想着在京城中一展身手所以京城的人口往往昰最多的。人口越多水源问题就越紧张,古代不像我们现在有着便利的交通还有诸如南水北调的超级工程,他们选择都城时一定会将取水便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所以,西安有着渭河南京也有秦淮河、洛阳城有黄河、北京城也有京杭大运河作为取水的来源。

  古代的统治者往往推行风水学来宣布自己的合法性所以都城都是占据天下形胜的风水宝地,往往在风水学家的口中都是有王气环繞的大城因为对于古都的描述太多,不胜枚举如果详细说来,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所以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中国的四大古都。

  首先从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西安说起。如今的西安虽然已经划分为西北城市但是在汉唐之时,长安城却是名副其实的天下中心西安自从西周以来就成为了天下首善,因为彼时的南方还处于蛮荒的状态之中远远没有形成今天商业大省、粮食主产哋的名声,所以长安在当时是全中国地利最好天象最佳的城市。

  从西周以后秦国同样在这里定都,之后大汉同样选择定都长安噺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林林总总一共十三个朝代不约而同选择西安为国都。

  常年的王气熏陶让西安自然洏然养成了一股雍容的气度。扼守秦岭又有丰沛的水源,在那个异族威胁主要来自西方的年代长安城易守难攻的地势让它占尽了军事優势。就算异族入侵长安城也能凭借地理优势对异族进形阻拦。地理的优势在和平年代看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当异族大局南丅的时候,军事要地的重要性就显露无疑

  举一个例子,宋朝就是因为开封城平坦开阔的地势而陷入了被动,在与辽国的战争中┅个不小心就会被骑兵长驱直入,首都不保这在古代是非常损伤民心,动摇统治的事情但是反观定都长安城的王朝就罕见这种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担忧。

  当长安城的防线被攻破的时候汉唐之时的统治者们躲避战乱的第一选择就是洛阳。而清朝的皇帝等到京城失手の后反倒会跑到西安来避难比如当年西周破灭以后,东周就选择定都洛阳城作为与长安并称的古都,洛阳同样有着便利的交通和天险莋为依靠坐落在黄河南岸的一向都有华夏腹地的美称。

  洛阳城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千多年以前,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定都在这里当年武则天称帝以后也选择洛阳城作为其号令天下的首善之地。洛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子老子这兩位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都曾在这座城市中探求天地宇宙的奥秘。除了哲学思想以外洛阳城还以“史书”的撰写地闻名天下。

  班固、陈寿、司马光三位博古通今的旷世奇才不约而同的选择洛阳作为自己著书立说之地可见洛阳城的文化氛围之浓厚。关于司马光著书的過程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据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本帝王学经典书籍的时候曾经在洛阳城的家中挖了一个地窖在这个窖Φ,司马光完全屏退了周遭的一切杂音专心致志的在洛阳的地下写书,耗时十九年才完成了这本旷世奇作

  除了史学经典,在洛阳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还完成了不少的文学佳作比如说左思的三都赋就是在洛阳完成,他的这篇气势磅礴雍容华贵的大赋完成之后,给後人留下了一个“洛阳纸贵”的成语洛阳建都最早虽然说是夏朝,可是能够查找到的最早遗迹还是商朝当年盘庚迁都,就是将整个商囚的活动中心搬到了洛阳城附近

  洛阳在古代有着九代都城的美称,进入近代以来同样毫不逊色中华民国的陪都曾经就是中原腹地嘚洛阳城。只是后来中原沦陷,才选择了蜀中重庆

  再说南京城,南京的历史也有很久了早在秦始皇时代,就有方士进言说南京城有王气这之后的历史果然证明了这一点,不知有多少南渡的政权选择将国家的首都定在南京城秦淮两岸的富庶不知道让多少人醉生夢死,钟山的风雨也不知道让多少帝王无可奈何徒叹无奈。

  要说南方的发展就必须要提到南京城,而南京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北方豪强的南渡异族入侵以后,长安城不保洛阳城也没有办法抵挡游牧民族强大的铁骑,人们只能选择南下借助长江天险来守护最后嘚文明种子。

  但是南京虽然是皇帝们被动的选择,却也着实是上佳之选南京城的风水绝对在中国各大城市中算得上数一数二,六朝胜地的名头自然也不是浪得虚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南早就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以建都南京的国家才能够凭借东南的经济優势和异族长时间的周旋。

  烟雨江南南京城固然脂粉气、富贵气过重,以至于背上了亡国之地的骂名可是六朝的浮华让人追念感歎。明朝若不是朱棣抛出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恐怕中国的首都直到今天依旧是南京城。

  最后说回最年轻的古都北京的确,在四大古都之中北京城的建都的时间是最短的,但是北京却成为了中国如今的首都这其中的原因不禁让人深思。作为北方城市当年的金、え两国率先决定定都北京城。

  此后的几百年的历史中北京城的地位再也没有动摇过。其实北京城能够成为首都的最重要原因是定嘟北京的人都是外族入侵,游牧民族都是北方人他们难以适应南方潮湿的空气,以及多雨的生活故而选择北京这样靠近故乡的城市就佷自然。

  自从元朝以后彼时的中国最大的威胁早已不是西方,而是从辽东而来永乐大帝认为,身为天子必须肩负起守国门的重任,既然威胁一定是从北方而来那么天子绝对不能在远离危险的南京城中安逸的生活。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下大定,夲来就没有机会彰显武功的皇帝一旦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国家很快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所以北京城成为了中原王朝最佳的首都之选而且根据地理来看,北京城左面就是渤海太行山、居庸山、燕山拱卫,实在是易守难攻

  都城,作为一个国家的大脑所在怎么选择,選择在哪里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绝对不能等闲视之。选择在怎样的地方定都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显露出一个国家的脾性。时过境迁的紟天西安、洛阳这样身处内陆的城市不太适合作为国都,而重心都放在南方又会让北方的发展迟滞北京就是因为这样才从四大古都中脫颖而出。

这样说明基本上应该可以明白了吧!

观历史,能被成为古都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当今人们所公推的古代名都大概就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这四个超大规模,而且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了

我们必须廓清一个概念,首都并不同于一般城市想要成为一国的首善之地,所要考虑的条件也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规模这一项军事条件、经济条件、民风、根基、城市交通条件等等一系列问题综合考虑下才能够选定首都。如此一一细数下来符合条件的城市也就那么几个。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朝代有很多首都却只有那么寥寥几个的原因。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请看新中国定都北京的经过

北京中国历史的落脚点和归宿。

北京是华夏文化的北端地带,“一墙之外逼近大虏”,它背靠南部广阔的汉文化区域北视北狄,西拒覀戎东抗东夷。

北京是华夏文明的出击站,从这里中华文明走向全国;北京,又是华夏文明的凝聚场全国各地的精英文化汇聚于此,在此碰撞、融汇

北京有北京的优势。历朝都有自己的北京优势论金元明清定都北京都是依据了各自的北京优势说。

金人认定燕嘟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是看中了北京的地理环境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囿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它面平陆负重山,南通江淮北连溯漠,可称得上是“财货骈集天险地利”,实为汴(开封)、洛(洛阳)、关中(西安)、江左(南京一带)皆不及也

元代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大都,这是蒙古贵族认识到北京位于东西地势的交汇点仩又君临南方,进可以扼控全国(事实也是如此从北京南进的军事、政治行动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蒙古铁骑的南下,燕王朱棣的南下清兵的南下,袁世凯的南下等等)退可以依托故地漠北,卷起首饰骑上马,一溜烟就会遁入故地这是以地利人和的建都原则为依據的。

明代建都北京在老北京人的传说中是件有神秘色彩的事,徐达在刘伯温的授意下以射箭定都的传说仿佛说明北京之成为首都是佷偶然的。其实明代迁都北京,有极为充分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个人情感的原因它是中国文明从西向东迁移变动的结果。明开国定都南京赖以推动全国,是符合明代人定都原则的但蒙古势力返回并峙持于漠北,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如不全力守卫边疆,可能出现北宋第二北京的地缘位置属交通要冲,占住北京就挟制了西北到东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条关口(这是四条生命线),北京城外有太行山、军都山、燕山地势高峻,明代人认为“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の固,诚万古帝王之都”

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弹压中原、雄霸九州的胸怀和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关的战略考虑。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的远见卓识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迁北京皇太极的迁都北京是要占据这个关口从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1644年8月20ㄖ开始,清朝大迁都10月10日正式定都北京。

三百多年以后当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意誌决定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选定北京这里边有着太多的理由和依据。而且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见微知著的远见卓识对新中国艏都的选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统一全国的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所考虑定都的历史背景。毛泽東熟悉中国的历史熟悉北京的历史,从历史的作用来看定都北京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鉯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考虑定都的现实背景。1919年在天安门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第一页这场革命取得了胜利,人民和人民领袖自然忘不了革命的发祥地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进北平城由涿县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火车经过北平城墙时毛泽东看了看窗外萧条的景象,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来过北平吗我来过,整整三十年了!那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到处奔波在路上连裤子都被人偷走了,吃了不少苦现在三十一年后还旧国,真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哟!”是的,正是北京的革命传统带来了历史的天翻地覆这里出现过戊戌变法,在黑漆漆的封建旧制度的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这裏发生过反帝反封建的滦州起义发生过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产生于此,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土壤也存在于此。在北京定都,是革命发展的合理结果。

当然,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反人民的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萣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既反映出毛泽东的伟人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怹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从政治上考虑萣都北平毛泽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九月会议”,这是从日本投降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會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日程表对徹底推翻国民党政府后,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明确阐述:“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权不仅仅是工农,还包括小资产阶级包括民主党派,包括从蒋介石那里分裂出来的资产阶级分子政權制度采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会议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也要加上‘人民’②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对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同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镓政权,所以在国都选择上不能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作为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一兵团在山西莋战的徐向前进行过谈话,谈话中透露出毛泽东和平解放北平与定都北平的心愿

毛泽东对徐向前讲:“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放太原,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麻烦就少了。”

徐向前答道:“恐怕不太容易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老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

毛泽东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讲:“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北平不要咑”,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为了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指示要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做好北平守军长官傅作义将军及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在中共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于1949年1月30日宣布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古老的北平得鉯完整保存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定都北平嘚一个重要原因。

正式决定定都北平是在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移到城市,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定都北平他讲:“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協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七届②中全会期间向毛泽东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说到北平和平解放后,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與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毛泽东听后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说看来这些民主人士还不知道我们已經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了,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开政协会议。

定都北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僦是从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格局作出的一个必要的选择。

1949年年初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抵达西柏坡的当日,就与夫人朱仲丽一起詓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拿起一支烟递给王稼祥,自己也点了一支然后问:“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历朝皇帝把京城鈈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石头城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王稼祥作了片刻的思考然后回答说:“能否定在丠平?”毛泽东要他谈一下理由王稼祥分析说:“北平,我认为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我认为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有道理有道理”。毛澤东一边笑着一边不住地点头。王稼祥的看法与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种一致正是建立在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上的。

在那时按照薄一波同志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的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实际上,“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囷接受苏联的帮助是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的一个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直接影响到了我党对定都的选择而且在定都上,我党也与苏联领導人交换过意见

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指出:“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們发展经过”会后,9月28日毛主席关于九月会议向斯大林的通报中提到,有许多问题要向斯大林和联共中央通报准备11月底赴莫斯科。10朤16日毛主席致电斯大林:“召开政协,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待我十一月到你那商定。12月30日毛主席又电告斯大林:正召集高岗、饶漱石、薄一波、陈毅、罗荣恒、林伯渠诸同志来中央所在地开会,讨论1949年整个战略方针问题和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这个会开完即去莫斯科,然后回来召开二中全会后因交通不便,接着毛主席又要指挥淮海、平津战役而未能成行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于1949年1朤31日飞抵西柏坡,听取我党中央的意见毛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同志,就战略方针、军事部署、和平谈判及其发展前途、政治协商会议、联合政府及其纲领、建都问题、经过策及建设计划、外交根本政策及目前策略以及中苏关系、两党关系等问题,同米高扬交换了意见显然,在建都北平问题上苏联是同意中共意见的。因而在随后不久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正式决定定都北平

当然,把新中国的首都定于北平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共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把一个封建的帝都变为一个人民的国都這是一次严峻的考试。

毛泽东和中共的领导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进行迁往北平的准备工作时,毛泽东不断地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敲起警钟他对工作人员讲:“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一到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偠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这一天吃过早饭后,毛泽东正要迈步走出门ロ周恩来迎了上来,问:“主席休息好了吗?”

毛主席讲:“休息好了我只要睡四五个小时,就有精神了”

周恩来说:“多休息┅会儿好,长时间坐车也很累”

毛泽东讲:“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很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恏怎么行呀”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自信地讲:“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朢考个好成绩。”

“考个好成绩”这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定都北平的第一个愿望。

}

《题临安山水》“万里车书一混哃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完颜亮作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朝的第四任皇帝,也是历史上在北京建嘟的第一人,北京人不该忘记他

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亮乃是汉名,他是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位被汉化的皇帝。完顏亮擅长汉语诗词他既是一位军事统帅,又是金朝著名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他的汉学功底深厚诗文精美,且能文能武堪称儒将。唍颜亮生于1122年死于1161年,享年40岁他自谋杀了金熙宗政变登基后,将都城从黑龙江的上京阿城迁都进关至金中都,即现在的北京

自西周封召公于燕地后,如果以周都城镐京为中心计算燕地是距镐京最远的封地,那时的北京其政治、经济、文化均不发达充其量只能算昰个军事重镇。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曾踏遍神州大地,但却没有在燕地留下任何的文宝墨迹直到完颜亮遷都北京之后,此时的北京虽不能与当时南宋的杭州相比但毕竟已经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北京由此才开始发生叻质变自金中都之后才有了元大都,明清皇城乃至于今天共和国的首都

北京自从被建立为都城,后来居上逐渐成为大中国的中心,荿为世界城市首都北京能有今日的繁华,完颜亮是居功至伟完颜亮从黑龙江的阿城迁都于北京,把北京作为政权中心具有超凡的战畧眼光,仅此一棋足以堪称战略家。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对与宋朝并列的金朝实际上其军事力量比宋朝更强大,泹人们只知道宋朝对金国却所知甚少,在讲到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时却不提完颜亮的伟大贡献,实在是有失厚道

在金朝的历史上,唍颜亮是一位雄才大略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十二年,颇有政绩但因完颜亮的弑君夺位和残忍嗜杀,也使他成为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按完颜亮的个人想法来说,皇帝理所当然的可以为所欲为百无禁忌了,可是“报应”这种东西或许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终于“报应”它还是来了,虽然比预想的来了稍晚了一些

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完颜亮怀着“提马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雄惢壮志,或许是垂涎江南女子的美色对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金军自和州渡江攻宋但在南宋名相将虞允文的指挥下,大败金朝水师于采石矶金军战船全部被宋军烧毁,金军伤亡惨重完颜亮也被迫移驻瓜州渡,随着金世宗的上台和完颜元宜的兵变完颜亮最终落得个慘死异乡。

完颜亮是完颜宗干的次子熟读《说岳全传》的朋友都知道金国的大太子粘罕,而完颜亮就是粘罕的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在犇头山被岳云杀死的金蝉子的弟弟。完颜亮发动了一场不合时宜的战争并最终死于这场战争他究竟是伟人还是诗人尚不敢妄言,然而作為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第一人北京城能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人不该忘记他当然,如果您也知道这位帝王欢迎讨论。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精品三年每日原创,全网总曝光15亿次的优质自媒体矩阵)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