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链子太长怎么办?武昌区地方税务局什么地方可以剪?

窗帘上的小亮晶晶怎样能洗掉1个回答啊呆n43你好:
彩钢扣板目前市面上有两种型号.尺寸就是参考型号的名字.
1, 84c彩扣板
84C就是这种扣板的名字.84是整体尺寸8.4厘米宽.C是描述的形状就是圆弧形状.如下图就是84扣板的效果图
84C彩钢扣板是市面上使用量最大的型号,销量最高.外观圆润,整体效果突出.
2, 75L直角扣板
75L就是直角的扣板,2013年上市经过一年的推广也慢慢适应了市场,逐步代替84C成为主流的广告材料.因为其直角多边的特点,安装简单,广告牌立体感更强,而且比84C安装要牢固.价格几乎接近84型号.
上面就是75直角的效果图. 扣板宽7.5厘米.
扣板龙骨尺寸不重要.但是规格就是平时所说的扣板间距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现在泊事达的彩钢扣板龙骨有以下几种间距:
1, 84C扣板龙骨:0.3cm 1.0cm 1.5cm 2.0cm 3.0cm 4.0cm 5.0cm 6.0cm
2, 75L扣板龙骨:0.5cm 1.5cm 2.5cm 4.0cm
希望可以帮到你1个回答cjk39卡佩洛珠宝就很好啊,你可以去看看,有很多的选择,而且价格还实惠呢!1个回答交费片子反正先去江南建材城看看,不中意再上网搜搜!
查看原帖>>3个回答Aniy_1629我买了几本书,最后还是觉得原配说明书最详细,最好用2个回答青葱岁月_7406  冰箱选购5诀窍
  消费者要买到一台称心如意的冰箱,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冰箱的冷却方式 电冰箱按冷却方式分为:直冷式和风冷式(无霜)两种。目前,无霜冰箱已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一般来说,120L以下的小型冰箱受生产成本限制,可考虑选择直冷冰箱,也比较实惠,而中、大型的冰箱选择无霜冰箱更佳。体积越大,无霜冰箱具有的冷量分布均匀、冷冻效果好的优点就越突出。另外,在选择冷冻方式时要学会辨别,最简单的方法是留意型号中有没有字母“W”。如“BCD-182W”,其中W的含意是无霜。
  2、容积 容积大小根据你的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而定,丰俭由人。一般三口之家选择200升左右的冰箱就比较理想了。当然,人口较多、经济条件好、住房面积大的家庭,应挑选容积大的冰箱。
  3、外观 目前,冰箱的外观设计越来越美,各种牌子之间大同小异,但有一点要留意的是冰箱的背面,有的冰箱是挂背式的,背后挂着裸露的冷凝器,十分不雅观,摆放时还要留下足够的散热空间。
  4、结构 现代冰箱的潮流向多温区和多门的方向发展,除了通常的冷冻和冷藏区间,还有冰温区、急冷区甚至变温区,这些功能不仅可提高食物冷藏质量,而且使用也方便。多门冰箱不仅使冰箱更显高档豪华,也使食物的冷藏更科学、合理、卫生。
  5、价格 选择冰箱时要综合考虑价格因素,价格高的并不一定合算,要学会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选择冰箱,选择售后服务好的产品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国内的冰箱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售后服务标准,不妨从维修费用、保修时限、维修速度、维修服务的全面性以及周到性等实在因素去衡量厂家的售后服务水平。
  品牌的选择主要看你自己的喜好,但是请结合当地的售后服务来一起考虑.3个回答甘语秋是的!1个回答神马小叔三门峡市房地产管理局
邮 编: 472000
在三门峡市六峰路和和平路交叉处,东100米,2个回答请叫我小噜酱半封闭的,全封闭的猫基本上不会上的。3个回答pkdxyfp64189抢手就可以的2个回答冬天再冷也会过去进入端口:interface eth0/0/1
允许所有VLAN通过: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爱汁乐原汁机怎么样?2个回答blackdog5186这种用起来还可以,清洗起来比较麻烦xi市场反馈挺好的,做工优秀,价格厂家价,性价比很高,最近在有些论坛很火!惠人品质,二线价格,十年质保,很诚恳的公司。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相关问答2个回答blackdog5186这种用起来还可以,清洗起来比较麻烦2个回答爱刷lr0382这种用起来还可以,清洗起来比较麻烦3个回答askaimc插好电按开关就可以了, 把果实放容器里再按搅拌键哦。1个回答二露我爱你西贝乐牌鲜果汁 豆浆碾磨机   A、结构:主机、透明浆桶、防水片、脱水槽A(红色)、B型、垫片、刀盘、磨、扳手、果汁上盖、豆浆上盖、盛渣桶、推料杆、过滤网、滴水盘、漏斗。   B、...3个回答红颜3284你好,
西贝乐sq2119榨汁机当然好用啦。
优点: 在电动食品加工机械里面,只有这种机械才能制造出纯果汁。要喝纯果汁的朋友一定要认准购买。
缺点: 功能单一,...6个回答卖房你找我西贝乐原汁机不贵的,五六百元就能买到,超市、电器商场都有卖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5个回答水无痕520530西贝乐榨汁机好用,榨汁操作:1、先将菜水果之类去皮去核,洗净备用,个头大于加料口的请切小。2、将果汁杯放于出汁口,大集渣斗放于出渣口。3、开启机器,将水果蔬菜放入榨汁机,用推料杆压...4个回答姜波鸿质量还可以啊,我就是卖电器的3个回答不甜的糖~西贝乐榨汁机研磨杯打东西比较细,十字刀榨出的汁稍微有点粗。
1个回答臆躠002E罖  你看一下,这是说明书  西贝乐牌鲜果汁 豆浆碾磨机   A、结构:主机、透明浆桶、防水片、脱水槽A(红色)、B型、垫片、刀盘、磨、扳手、果汁上盖、豆浆上盖、盛渣桶、推料杆、过滤...露台里的江浙菜:宝翠花园餐厅
名副其实的花园餐厅,翠绿的三层小楼,躲在沙湖路这条挤满馆子的里面,没人引荐的话,一闪眼就过去了。有凉台,实木的桌椅给人厚重的感觉,很有调调。
细心的店家会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点上蚊香,即便是在露台吃饭也没有不会有蚊虫困扰。
餐厅出品属于#融合菜#,花园也可以吃烧烤,迎合大众口味,菜单里也会推出日式烤青花鱼。
环境挺有意思,随便拍个角落都蛮美滴。好吃菌觉得是闺蜜小聚的不二之选。人均:¥88武昌区沙湖路沙湖别墅A栋F1—3(兴华嘉天下小区(武之味旁))四合院吃私房菜:竹吟山房
竹吟山房是一座静谧的私人宅邸,属于武汉难得一见的四合院,坐落于武汉西南方向三环以内的一处静谧之地,身在闹市又远离尘嚣。
竹吟山房做大虾的大厨曾经在武汉最有名的酒店掌勺,烹饪经验不下十年。这里有全武汉“最文艺”的#油焖大虾#。大厨不愿意批量“生产”,所以每天只接待10席。(图@馋嘴妹雅婷)
这里的美食、佳酿、茗茶、字画、收藏都随季节变换。
在大武汉想找个很特别的的地方宴请重要客户,“出门为闹市,进院即深山”的竹吟山房是不二选择。人均:¥150洪山区白沙洲大道张家湾街新农村122号(南国都市小区旁)长辈最爱蒸鱼头:口味堂
口味堂主打的是湘菜,装修古香古色颇为中国风,最早也是从棚子里面矮桌小凳做出来的,在珞喻路一带也算是味道老店了。
眼看着#口味鱼头#从70多元涨价到现在,但因味道不打折扣,仍是让人时常想念那一味。鱼头大且鱼肉饱满,剁椒咸鲜。标准吃法是要下一份#菠菜面#在里面,裹上汤汁吃,一个字:鲜。
口味堂食材新鲜,物有所值,最适合带上口味偏咸喜辣的家中长辈来吃。人均:¥104洪山区 珞喻路530号(湖滨花园酒店正对面)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PSeo5h1V8LHvHeOnxzHFd668mKcPGU87GlFnlh8YHFvWc9compressflag.jpg包含户的词语(共100个)_zuciwang.com
包含户的词语(共100个)
包含户的词语(共100个):门户,行户,地户,客户,小户,户口,菜户,三户,乐户,户籍...
门户mén hù 1.
●《管子o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
●宋刘攽《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清许秋垞《闻见异辞·奇门》:「今夜门户不须锁闭。」 2.
房屋墙院的出入处。
●《孟子o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
●唐杜甫《遣兴》诗之二:「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清孙枝蔚《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诗:「出门乞米去,日中妇彷徨。归来见驷马,齐嘶门户傍。」 3.
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
●《三国志o吴志·孙贲传》「上贲领太守,后封都亭侯」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策(孙策)谓贲曰:‘兄今据豫章,是扼僮芝咽喉而守其门户矣。’」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且说郢城与鲁城,这两个城是嘉湖的护卫,建康的门户。」
●杨朔《海市》:「渤海湾素来号称北京的门户,有这条长链子挂在门上,门就锁的又紧又牢。」 4.
途径;门径。
●《荀子o成相》:「蒙掩耳目塞门户。」
●唐韩愈《答侯继书》:「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十六·艺文志考证》:「《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5.
比喻事物的关键。
●《淮南子o人间训》:「是故智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o音辞》:「乾坤,《易》之门户邪?」 6.
家庭;户口。
●《乐府诗集o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o后娶》:「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雠,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王利器集解:「门户,犹今言家庭。」
●《红楼梦》第九三回:「迄今门户雕零,家人星散。」
●茅盾《子夜》十七:「姑奶奶帮着妹子和小兄弟,一句一句话都派荪甫的不是,要荪甫分财产,让四小姐和阿萱自立门户。」 7.
犹门第。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
●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门户虽高,官资殊屈。」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稹,酒泉公义琰侄孙,门户第一,而有清名。」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焦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门户儿,模样儿,人品儿,心地儿,大约也还配得上妹妹你罢?」 8.
指家世、出身履历。
●《旧唐书o张玄素传》:「陛下礼重玄素,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群臣,穷其门户。」
●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摺:「[包待制云:]你是何门户?[正旦云:]本是个守农庄百姓家。」 9.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齐集之后,始得载盐。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10.
衙门的差役。
●《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黄老爹的意思哩。」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还亏你当了这几十年的门户,利害也不晓得。」 11.
派别;朋党。
●《韩非子o八说》:「明君之道,贱德义贵,不必坐上,决诚以参,听无门户,故智者不得诈欺。」陈奇猷集释:「门户,谓一人及其朋党。」
●《新唐书o韦云起传》:「今朝廷多山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
●清侯方域《朋党论上》:「尝就天下之大势观之,门户不同,风气亦异。」
●郁达夫《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12.
●宋周邦彦《瑞龙吟·春景》词:「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明黄尊素《说略》:「门户二字,伎院名也。」
●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虽在门户,素愿从良。」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o小秦淮录》:「﹝高三﹞举止大雅,望之无门户习气。」 13.
武术用语。犹架势。
●《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说唐》第七回:「史大奈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
●《说岳全传》第七回:「洪先叫家人取过一柄三股托天叉来,使个门户。」★「门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6805页 第12卷 4★「门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86页★「门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門戶
行户xíng hù 1.
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明史o李廷机传》:「尝兼署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奏行轸恤行户四事,商困大苏。」
●《续资治通鉴o宋仁宗嘉佑六年》:「后十日,有诏令﹝韩琦﹞与殿中侍御史里行陈洙同详定行户利害。」
●《清史稿o食货志一》:「若往来贸易,必取具行户邻右保结,报官给照,令塘汛验放始往。」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宋朝自京都到州县城镇,同业的商业都组织成商行,入行的商户称行户。」 2.
临时抽调雇用的差役。
●《元典章·礼部一·朝贺》:「外路府州司县,遇圣节正旦拜贺行礼,每每不同,大概勾集诸色社直行户妆扮,预先月余整点。」
●明沈榜《宛署杂记o铺行》:「遇各衙门有大典礼,则按籍给值役使而互易之,其名曰行户。」 3.
●宋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世途日狭,亮又一身不着行户,宜其宛转陷于榛莽而无已时也。」
●宋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今年不免聚二三十小秀才,以教书为行户。」 4.
即行院。对妓院的隐称。
●《警世通言o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妈妈没奈何,日逐只将十娘叱骂道:‘我们行户人家,吃客穿客,前户送旧,后门迎新,门庭闹如火,钱帛堆成垛。’」参见:行戶------------------------------行3户xíng hù 补证条目
1.即行院。对妓院的隐称。 ? 宋洪迈《夷坚三志壬·邹九妻甘氏》:「我身便是汝夫,元不曾死,遭病患磨折,以故久不得歸,汝亦何至入此般行户,故意辱我!」
地户dì hù 1.
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
●汉袁康《越绝书o外传记越地传》:「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于地户。」
●汉袁康《越绝书o外传记越地传》:「吴越二邦,同气同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乃入越。」
●《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原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足东南,是地户。」
●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银衡用九,天门厌西北之荒;铜盖虚三,地户坼东南之野。」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史记四·越王勾践世家》:「春秋时,能病楚者吴,能病吴者越,以其当地户也。」 2.
泛指大地。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粤若真无混沌,抱一气于天门;象化童蒙,构三灵于地户。」 3.
土地的所有者。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地户有荒地一段,招佃常数十家。」 4.
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家。犹佃户。
●萧军《八月的乡村》七:「好歹我们是地东、地户多年了,平常谁对谁不对……全是有个担待的。」
●萧红《生死场》四:「我们是地东、地户,哪有看着过去的?」 5.
道教称人的鼻子。
●《黄庭内景经o若得》:「日月飞行六合间,帝乡天中地户端。」梁丘子注:「鼻为上部之地户。」★「地户」在《汉语大词典》第2764页 第2卷 1020参见:地戶
客户kè hù 1.
汉魏以来,大批农民因逃避赋役而流亡各地,被地主豪族荫占后,称为佃客、浮客、隐户、荫户等。
●唐宋时户籍中并有主户、客户的区别。客户多指无地佃客。
●《晋书o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数百。」
●唐柳芳《食货论》:「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闾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
●《宋史o食货志上一》:「真宗景德初,诏诸州不堪牧马闲田,依职田例招主客户多方种莳,以沃瘠分三等输课。」 2.
泛指由外地迁来的住户。
●宋方岳《燕来巢》诗:「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o祭灶》:「京师祭灶仍沿用旧俗,禁妇女主祭。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
●李广田《没有太阳的早晨》:「黄家是客户,住在毛老爷家的花园里。」 3.
厂商或经纪人对往来主顾的称呼。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他们办事总是这么慢,汕头这个码头靠香港那么近,来往又方便,还有广州客户,有啥困难?」
●《羊城晚报》:「他见到新疆客户代表,对方开口就说:‘这几天你们忙,定货迟两天发出不要紧。’」★「客户」在《汉语大词典》第4848页 第3卷 1442★「客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37页★「客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客戶
小户xiǎo hù 1.
●《汉书o孙宝传》:「杜门不通水火,穿舍后墙为小户。」
●元萨都剌《晓起》诗:「矮窗小户坐终日,煮茶绕坐松风生。」
●清汪懋麟《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诗:「勇退高车疾,虚拘小户扃。」 2.
人口少的人家。 3.
贫苦人家;社会地位卑微的人家。
●《宋史o赵必愿传》:「至郡,免催绍定六年分小户绫罗钱三万缗有奇。」
●明朱朴《苦哉行》:「虚名及小户,米入官家仓。」
●清朱佐朝《吉庆图·邻契》:「怎奈他出身小户,未习闺风。」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和工作队全体人员又都联络了不少的小户,这里头,也有个别的马户。」 4.
●唐白居易《醉后》诗:「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宋黄庭坚《南康席上赠刘李二君》诗:「浪许薄才酬大雅,长愁小户对洪钟。」
●清黄景仁《夜饮孙吟秋斋头》诗:「可怜小户初当筵,已见流珠眼芒起。」 5.
指酒量小的人。
●唐杜荀鹤《雪中别诗友》诗:「酒寒无小户,请满酌行杯。」
●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三:「人能饮不能饮有大小户之称……小户虽不入,并浇灌取尽。」★「小户」在《汉语大词典》第3335页 第2卷 1591★「小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32页★「小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小戶
户口hù kǒu 1.
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
●《史记o萧相国世家》:「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唐张玭《赠九江太守》诗:「二邑旋添新户口,四营渐废旧戈鋋。」
●赵树理《三里湾·变糊涂为光荣》:「为了让远处也看得见,只写了几行大字,说明户口、土地、牲畜等和原来的比较数字。」 2.
●《汉书o张延寿传》:「﹝延寿﹞数上书让减户邑……天子以为有让,乃徙封平原,并一国,户口如故,而租税减半。」 3.
●汉贾谊《新书o匈奴》:「窃料匈奴控弦大率六万骑,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户口三十万耳,未及汉千石大县也。」
●明宋濂《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明公不以德润为不肖,俾吏于潭,然潭之户口逾五十万,事必剧甚,非长才不足以任之。」
●郑观应《盛世危言o议院上》:「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4.
●赵树理《三里湾·国庆前夕》:「他和玉梅还没有结婚,为什么先把户口调过来呢?」★「户口」在《汉语大词典》第9945页 第7卷 343★「户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51页★「户口」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戶口
菜户cài hù古代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妇,俗称菜户。
●清纪昀《明懿安后外传》:「明之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之对食,亦谓之菜户。其财物相通如一家,相爱若夫妇然。既而妃嫔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
●清褚人获《坚瓠补集·曼殊》:「老尼亦知书,系明季官婢,当时所称菜户者。」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那个掌舵的太监有一个菜户。」原注:「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妻,俗称菜户。这种事起自汉朝,在明朝宫中也是合法的。」参见「对食」。参见:菜戶------------------------------菜户cài hù 补义条目
1.指种菜人家。 ? 宋洪迈《夷坚支志庚·吴江二井》:「吴江塔院大古井,其水穢黑,不堪汲飲。僧命匠王大者濬之……同時有菜户孫氏者亦濬井。」2.宫女雇佣的买办杂物的宦官。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镟匠》:「凡菜户既與宫人成伉儷,其卑賤冗員貪而下劣者,又甘爲菜户之役,皆宫人出錢雇之。」 补证条目
古代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妇,俗称菜户。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内廷结好》:「凡内人呼所配爲菜户,即至尊或亦問曰:‘汝菜户爲誰?’即以實對,蓋相沿成習,已恬不爲怪。」
三户sān hù 1.
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
●《史记o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引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一说,指楚之昭、屈、景三大姓。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李商隐《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明高启《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o如是我闻二》:「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柳亚子《赠李瑞熙》诗:「袖底田郎诗谶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
地名。在今河南淅川县境。
●《左传o哀公四年》:「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杜预注:「三户,今丹水县北三户亭。」 3.
古漳水上的一个渡口。在今河北磁县境内。
●《史记o项羽本纪》:「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裴骃集解:「服虔曰:‘漳水津也。’张晏曰;‘三户,地名,在梁淇西南。’孟康曰:‘津峡名也,在邺西三十里。’」★「三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85页 第1卷 185★「三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三戶
乐户yuè hù 1.
封建时代供统治阶级取乐的人户,专门从事吹弹歌唱,名隶乐籍,户称「乐户」。其社会地位低贱。
●《魏书o刑罚志》:「诸强盗杀人者,首从皆斩,妻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赃不满五匹,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
●《隋书o裴薀传》:「薀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摺:「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大人妻妾。」
●鲁迅《准风月谈·我谈「堕民」》:「况且看他们的职业,分明还有‘教坊’或‘乐户’的余痕,所以他们的祖先,倒是明初的反抗洪武和永乐皇帝的忠臣义士也说不定。」 2.
旧时妓院的别称。
●《醒世恒言o蔡瑞虹忍辱报仇》:「径载到武昌府,转卖与乐户王家。那乐户家里先有三四个粉头,一个个打扮的乔乔画画,傅粉涂脂,倚门卖俏。」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珍哥年一十九岁……卖与不在官乐户施良为娼。」 3.
指民间乐手。
●清袁枚《续新齐谐·喜婆》:「越郡城有惰民巷者,居方里,男为乐户,女为喜婆。民间婚嫁,则其男歌唱,其妇扶持新娘。」★「乐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354页 第4卷 1286★「乐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樂戶
户籍hù jí 1.
登记户口的册籍。古时也称户版、丁籍、黄籍、籍帐。我国户籍制度建立于春秋、战国之交。
●《管子o禁藏》已有「户籍田结」的记载。
●《史记o秦始皇本纪》载战国初期政治经济尚较落后的秦国于献公十年实行「户籍相伍」的制度。
●《汉书o地理志》保存了最早的全国户口记录。以后历代均定期分类审编,用以稽查人口,征课赋税,调派劳役。
●隋炀帝大业五年、明太祖洪武三年都曾进行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
●清雍正时将丁税摊入田赋,户籍失去征调赋税的作用,乾隆三十七年遂停止编修。旧中国的户籍属保甲制度的一部分。新中国的户籍记录各户成员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等项,主要用于社会管理和人口统计。参阅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总序》。 2.
居住某地区的身分。
●宋沈作哲《寓简》卷一:「国朝三岁发解,进士率以秋季引试,初无定日。举子奸计,多占邻近户籍,至有三数处冒试者,冀于多试之中,必有一得。」如:我住在市内,户籍却在郊区。★「户籍」在《汉语大词典》第9948页 第7卷 346★「户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50页★「户籍」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戶籍
户头hù tóu 1.
户主,一家之长。
●《隋书o食货志》:「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后汉书o章帝纪》「加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唐李贤注:「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
●宋赵升《朝野类要o入仕》:「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
●《元典章·户部三·妻侄承继以籍为定》:「至元二十七年官司抄户,萧福九为户头。」 2.
清代负责督催田粮的基层人员。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钱谷·催征》:「圣天子深知排年为百姓之大害,于是亟议革除,而催督之任,惟专责之各甲之户头……愚以为一甲之钱粮寄之户头,必就本甲择年力精壮、殷实粮多、小心畏法者充之。」 3.
●茅盾《子夜》十:「好户头有的是!只要我们的房子粉刷装修得合式,他是肯出好价钱的。」 4.
有帐务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主要的是想请徐总经理担保在银行开个户头,可以透支。」★「户头」在《汉语大词典》第9948页 第7卷 346★「户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51页参见:戶頭
当户(I)dàng hù 1.
对着门户。
●《礼记o檀弓上》:「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乐府诗集o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南朝宋鲍照《梦还乡》诗:「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
●唐王建《乌夜啼》诗:「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2.
指主持门户。
●宋陈师道《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诗:「嫁女不离家,生男已当户。」
●章炳麟《訄书o定版籍》:「凡寡妻女子当户者,能耕,耕也;不能耕,即鬻。」 3.
匈奴官名。
●《汉书o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明高启《戎王追彘图》诗:「大小当户左右贤,单于勇锐阏支妍。」
●曹禺《王昭君人物志》:「休勒--约四十岁。温敦帐下的小当户。」当户(II)dàng hù 1.
●唐元结《举处士张季秀状》:「免其当户徭役,令得保遂其志。」 2.
旧时指当铺里当东西的人。★「当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0990页 第7卷 1388参见:當戶
吃大户chī dà hù旧时遇着荒年,饥民团结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夺取粮食。
●朱德《母亲的回忆》:「庚子(公元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农民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
●夏衍《论肚子问题》:「他们要揭竿而起,抢米,吃大户,乃至成为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也就一点不觉得奇怪了。」
●茅盾《秋收》:「通宝兄你知道村坊里人都干什么去了?--咳,吃大户,抢米囤!」★「吃大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2页参见:吃大戶------------------------------吃大户chī dà hù 补义条目
指对经济效益好、收入多的经济组织或个人采用摊派、强行借款、要求「赞助」等方式要钱索物。 ? 《人民日报》:「人均收入超千元的武汉市长丰乡红星村被人视作‘唐僧肉’,近两年市里一些单位强行借款和搞名目繁多的赞助,被索取现金三十多万元,干部群众说:‘这样吃大户实在受不了。’」 ? 《工人日报》:「维护‘两户一体’的利益,廊坊地区狠刹‘吃大户’歪风。」
官户guān hù 1.
犯罪者及其家属没入官府服役,并编入特殊户籍,称官户。
●《隋书o麦铁杖传》:「陈太建中,﹝麦铁杖﹞结聚为群盗,广州刺史欧阳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
●《唐律疏义o名例·官户部曲》:「官户隶属司农,州县元无户贯。」 2.
金代为官奴婢的一种,身分较唐代官户低。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金朝官奴婢中,原为平民籍没入官的,隶属宫籍,称监户。原为奴婢入官府的,隶太府监,称官户。」 3.
官员的家属及后裔。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童贯平方寇时,受富民献遗。文臣曰‘上书可采’,武臣曰‘军前有劳’,并补官,仍许磨勘,封赠为官户。」
●《宋史o高宗纪八》:「﹝秋﹞辛亥,诏诸州守贰考各县丁籍,依年格收除;民间市物,官户、势家与编氓均科。」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官员家属和他们的后代,都叫官户。形势户和官户享有免役特权。」★「官户」在《汉语大词典》第4784页 第3卷 1378★「官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官戶
开户kāi hù 1.
●《孙子o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汉贾谊《新书o傅职》:「帝自为开户,自取玩好,自执器皿。」 2.
开建门户。
●清李渔《闲情偶寄o词曲上·结构》:「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3.
清代指家奴因立战功等原因而获得单独立户的资格。
●《清会典事例·户部一二一·旗员壮丁著绩分户》:「国初定:首先登城壮丁,准其开户,并将胞兄弟嫡伯叔带出,仍偿原主身价。」
●《清史稿o食货志一》:「至八旗户下人开户,必有军功劳绩,或艺能出众,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亦有不准放出为民,但准开户者,其例又各不同云。」 4.
机关或个人在银行设立户头,建立储蓄、信贷等业务关系。★「开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6842页 第12卷 41★「开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19页参见:開戶
户下hù xià 1.
门下。指门扇下或门楣下。
●《左传o庄公八年》:「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后汉书o庞参传》:「自抱孙儿伏于户下。」 2.
户主的属下,多指奴隶或门客而言。
●汉王褒《僮约》:「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万五千。」
●《元典章·户部三·户口条画》:「诸色人户下子弟,读书深通文学者,止免本身杂役。」
●《清会典事例·户部·户口》:「籍没人丁,凡系旗人户下者,均令旗人领买。」 3.
户名之下。
●宋王溥《五代会要o逃户》:「应有坐家破逃人户,其户下物业,并许别户陈告。」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编审·总论》:「然绅衿之豪,以包揽成风,恬不为怪。贫穷亲友及乡间稍裕者,其田地揽归户下,每年钱粮包为代纳。」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邵康节宅契》:「按,今人田宅,称某人户下,亦承宋人之旧也。」★「户下」在《汉语大词典》第9945页 第7卷 343参见:戶下
酒户jiǔ hù 1.
酒量。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
●唐元稹《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宋陆游《深居》诗:「病来酒户何妨小,老去诗名不厌低。」钱仲联校注:「户,唐人语,指酒量。」
●清钱谦益《吴门林若抚胡白叔二诗人劝破诗戒》诗:「酒户下中禁亦得,诗肠枯涩戒何曾。」 2.
唐宋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
●《旧唐书o食货志下》:「元和六年六月,京兆府奏:‘榷酒钱除出正酒户外,一切随两税青苗据贯均率。’从之。」
●宋陆游《村居书事》诗:「酒户知贫焚旧券,医翁怜病献新方。」
●《宋史o食货志下七》:「天禧初,著作郎张师德使淮南,上言:‘乡村酒户年额少者,望并停废。’……治平四年,手诏蠲京师酒户所负曲钱十六万缗。」★「酒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3891页 第9卷 1374★「酒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酒戶
【家喻户晓】成语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家喻户晓】成语出处:《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家喻户晓】成语故事:汉朝人编的一部《烈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梁姑的女子,一天,她的房屋不慎失火。她哥哥的一个小孩和她自己的两个小孩,都在屋里。她冒火冲进屋去,本来想先抢救她哥哥的小孩,可是抢出一看,却是自己的一个孩子。这时,火势已猛,没法再进去了。她急得双脚直跳,捶胸大哭道:“这怎么得了呀!我不是要背上自私的恶名了吗?我姓梁的岂能‘户告人晓’,让人骂呢?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啊!……”说着,不顾一切,投身火海,最终被火烧死了。  这里的“户告人晓”是“家家互相传告,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后来又有人写作“家至户晓”是“家家都传到,户户都知道”的意思。逐渐地,就变成今天的“家喻户晓”了。【家喻户晓】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初中生成语,中考常考易错成语,J开头的成语
大户dà hù 1.
普遍清查户口。
●《左传o成公二年》:「乃大户,已责,逮鳏,救乏,赦罪,悉师。」杜预注:「阅民户口。」 2.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变文》:「帝又问:‘尊师饮户大小?’净能奏曰:‘此尊大户,直是饮流。’」 3.
指酒量大的人。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o饮量》:「有黄懋昭广文训者,可称大户。」 4.
指有财势的人家。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摺:「这人没钱时无些话,才的有便说夸,打扮似大户豪家。」
●《水浒传》第二四回:「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
●茅盾《春蚕》一:「这时候,老通宝家在东村庄上被人人所妒羡,也正像‘陈老爷家’在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大户」在《汉语大词典》第3073页 第2卷 1329★「大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41页★「大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大戶
户牖hù yǒu 1.
●《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淮南子o泛论训》:「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
●《后汉书o王充传》:「户牖墙壁各置刀笔,着《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宋曾巩《寄郓州邵资政》诗:「宿云依户牖,流月过松筠。」
●陈毅《太行山书怀》诗:「朝来启户牖,山光照四壁。」 2.
比喻学术上的门户、流派。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o诸子》:「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
●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
●清冯桂芬《重刻段氏<说文解字注>序》:「﹝治《说文》者﹞无虑数十家,先后迭兴,各辟户牖。」★「户牖」在《汉语大词典》第9947页 第7卷 345★「户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51页★「户牖」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戶牖
朱户zhū hù 1.
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
●《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
●《汉书o王莽传上》:「于是莽稽首再拜,受绿韍衮冕衣裳……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 2.
泛指朱红色大门。
●宋柳永《西江月》词:「凤头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
●明刘基《小重山》词:「娟娟斜倚凤凰楼,窥朱户,应自半含羞。」 3.
指富贵人家。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
●唐李绅《过吴门二十四韵》:「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南唐冯延巳《虞美人》词:「碧波朱户垂帘暮,帘下莺莺语。」★「朱户」在《汉语大词典》第5798页 第4卷 730★「朱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朱戶
户长hù cháng 1.
宋代负责督催赋税的乡官。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有一村,多豪户,税不可督,所差户长辄逃去。」
●《宋史o食货志上五》:「役法: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常数。宋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淳化五年,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少吏论》:「韩淲《涧泉日记》云:‘罢里正,而以催科之事委之户长。至有逃亡,使之偿补。为户长者,诚为可悯。’案,‘户长’,今改‘里书’、‘图差’。」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户长是里正的副手,乡书手助里正办理文书……户长由二等户,乡书手由三等户充当。」 2.
今谓户主。★「户长」在《汉语大词典》第9945页 第7卷 343参见:戶長
北户běi hù 1.
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
●《尔雅o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觚竹在北,北户在南。」
●邢昺疏:「北户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
●秦李斯《琅玡台刻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唐郎士元《送林宗配雷州》诗:「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北户月,与子独相亲。」 2.
向北开的门。
●晋左思《吴都赋》:「开北户以向日,齐南冥于幽都。」
●唐宋之问《冬宵引赠司马承祯》诗:「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
●宋戴复古《大热》诗之四:「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北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936页 第2卷 192参见:北戶
比户bǐ hù 1.
家家户户。
●《魏书o李安世传》:「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月积于比户矣。」
●五代李中《献乔侍郎》诗:「九霄恩复降,比户意皆忻。」
●清李渔《奈何天·助边》:「祇为着苍黔凋敝,水旱频仍,比户嗟呀。」
●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一章:「试游于都会,入于闾井,听乡谣,比户可忧焉:老妇隆冬无被,乃典衣而疗子孙之疾;老翁白首无裤,乃力作而偿子孙之负。」 2.
形容人多而普遍。
●清钮琇《觚剩续编·樾泉近体》:「何以效苏陆者比户,谈王李者塞途也?」 3.
一户挨着一户。
●清唐甄《潜书o远谏》:「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o如是我闻三》:「邻里乡党,比户而居。」★「比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716页 第5卷 261参见:比戶
匠户jiàng hù 1.
世业的工匠。
●《新唐书o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 2.
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明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
●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
●《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元明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元朝把有技艺的工匠俘获,征调编为匠户。」参阅《明会典o工匠二》。★「匠户」在《汉语大词典》第965页 第1卷 965★「匠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匠戶
百户bǎi hù 1.
●《淮南子o泛论训》:「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
●《史记o封禅书》:「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
●《后汉书o章帝纪》:「加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李贤注:「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 2.
●元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为世袭军职。
●明清为低级军官。
●《元典章·兵部·整治军兵》:「万户、千户、百户不肯奉公优恤军人,专务克取益己。」
●《清史稿o食货志一》:「嘉庆初,铜仁、石岘苗地建碉卡,置屯军,每军百名,设百户一,总旗二。」★「百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1379页 第8卷 223★「百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百戶
万户wàn hù 1.
●《史记o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陈师道《赠魏衍》诗之二:「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
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班固《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唐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
●金初设置,元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o百官志七》。★「万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2978页 第9卷 461★「万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萬戶
专业户zhuān yè hù指我国农村中按专业分工、以专门生产技能从事某种专业性生产的农户。
●《人民日报》:「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使广大群众打开了视野,发展很快。他们从事购销、养殖、服务、长途贩运、采矿、加工等专业性生产,既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的优势,又发挥了社员个人专长。」
●《中国青年报》:「凤阳县二万五千多个专业户过去大部分是粮食专业户,现在养鱼、养牛、养蜂、运销等专业户逐步增加。」
●陈世旭《惊涛》:「大队和公社曾经打算在这里开一次专业户致富现场会,动员了几次,都被老九元一口拒绝了。」★「专业户」在《汉语大词典》第3020页 第2卷 1276★「专业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08页★「专业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專業戶
猎户liè hù 1.
以打猎为业的人家。
●宋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金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三:「只从明府到,猎户得安眠。」
●《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原来二人都是桂阳岭山乡猎户出身。」 2.
●宋范成大《戏题索桥》诗:「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
●《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们山里可就出来一只碜大的老虎……州里派了多少猎户们打他。」
●田汉《获虎之夜》:「易四聋子是我们镇上有名的猎户……他有一个朋友姓袁,也是个有名的猎户。」★「猎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590页 第5卷 135★「猎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18页参见:獵戶
蜑户dàn hù蜑人散居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带,向受封建统治者的歧视和迫害,不许陆居,不列户籍。他们以船为家,从事捕鱼、采珠等劳动,计丁纳税于官。明洪武初,始编户,立里长,由河泊司管辖,岁收渔课,名曰「蜑户」。清雍正初,明令削除旧籍,与编氓同列;交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通令解放贱民,蜑户也在其内。
●宋苏轼《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
●《宋史o神宗纪二》:「辛卯,诏滨海富民得养蜑户,毋致为外夷所诱。」
●清俞蛟《潮嘉风月记o丽景》:「潮嘉曲部中半皆蜑户女郎。而蜑户惟麦、濮、苏、吴、何、顾、曾七姓,以舟为家,互相配偶,人皆贱之。闲尝考诸记载,蜑谓之水栏,辨水色即知有龙,又曰龙户。」★「蜑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2047页 第8卷 891参见:蜑戶
丐户gài hù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
●明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
●明沈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浙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镪巨万,禁不得纳赀为官吏。」
●清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人至今犹贱之。」
●《清史稿o食货志一》:「﹝雍正元年﹞并谕浙江之惰民,苏州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参见「惰民」。★「丐户」在《汉语大词典》第342页 第1卷 342参见:丐戶
庭户tíng hù 1.
犹门户。喻指某种造诣、境界。
●南朝梁陆倕《将至浔阳郡教》:「光武灵台之籍,较涉根基;张华聚土之书,略见庭户。」 2.
●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闲,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3.
泛指庭院。
●唐方干《新秋独夜寄戴叔伦》诗:「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
●宋柳永《二郎神·七夕》词:「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 4.
犹门庭;门户。
●宋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词:「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o青娥》:「﹝霍桓﹞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庭户」在《汉语大词典》第4634页 第3卷 1228参见:庭戶
船户chuán hù 1.
以行船为业的人家。
●《宋史o李迨传》:「般运事稍缓则船户独受其弊,急则税户皆被其害。」
●《元史o食货志五》:「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脚价不以时给,收支不得其平,船户贫乏,耗损益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船户埠行,有许多代运盐斤,情愿不领脚价。」 2.
指以船为家的水上住户。相对陆上人家而言。★「船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02页参见:船戶------------------------------船户chuán hù 补证条目
1.以行船为业的人家。 ? 宋洪迈《夷坚三志辛·桃源凶盗》:「紹熙五年五月,秉義郎靖州東路巡檢宋正國任滿,顧桃源縣船户客舟東歸。」
民户mín hù 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o汶水》:「﹝奉高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冢……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述叙,标志而已。自昔恒蠲,民户洒埽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遗矣。」
●《资治通鉴o晋海西公太和三年》:「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殚尽,委输无入。」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呵,你就是韩六爷吗?’萧队长讥讽地说着。‘不敢,民户就是韩凤岐。’韩老六哈着腰说。」 2.
清代户籍的一种。
●《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凡户之别,有民户(土著者,流寓入籍者,八旗销除旗档者,汉军出旗者,所在安置为民者,皆为民户)、有军户、有匠户。」★「民户」在《汉语大词典》第9404页 第6卷 1421参见:民戶
万户侯wàn hù hòu 1.
食邑万户之侯。
●《战国策o齐策四》:「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
●《史记o李将军列传》:「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明何景明《鲁连》诗:「不受万户侯,长揖千乘君。」 2.
用以泛指高爵显位。
●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诗:「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宋陆游《山中夜归戏作短歌》:「少年意薄万户侯,白首乃作穷山囚。」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在《汉语大词典》第12979页 第9卷 462★「万户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42页★「万户侯」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萬戶侯
高户gāo hù 1.
●唐无名氏《大唐传载》:「干元二年,御史中丞元载为江淮五道租庸使,高户定数征钱,谓之白着榷酤。」
●《新唐书o食货志五》:「﹝开元﹞十八年,复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户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
●《资治通鉴o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诏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元胡三省注:「唐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 2.
高大的房屋。
●唐陆龟蒙《记梦游甘露寺》诗:「高户承北风,声号太波白。」 3.
比喻酒量大的人。
●唐白居易《戏赠梦得兼呈思黯》诗:「陈郎中处为高户,裴使君前作少年。」★「高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7733页 第12卷 932参见:高戶
揽户lǎn hù 1.
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余,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
●明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场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 2.
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o食货志下三》。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解州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解池、安邑,其雇于官而种盐者曰揽户。」★「揽户」在《汉语大词典》第8976页 第6卷 993★「揽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攬戶
番户fān hù 1.
唐时谓被赦免过一次的官奴、官婢。
●宋费衮《梁溪漫志o官户杂户》:「按唐制,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男年十四以下者配司农;十五以上者,以其年长,令远京邑,配岭南为城奴也。一免为番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则免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通年服役的人,称为官奴婢,免(朝廷下赦诏,官奴婢与普通罪人同得宽免)一次称为番户。」 2.
清时称少数民族已编入户籍者。
●《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甘肃循化、庄浪、贵德、洮州,四川懋功、打箭鑪,云南维西、中甸等处,同知通判所属为番户。」★「番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0961页 第7卷 1359参见:番戶
花户huā hù 1.
以卖花为业的人家。
●宋陆游《天彭牡丹谱o风俗记》:「惟花户则多植花以侔利。」
●宋陆游《花品序》:「自是洛花散于人间,花户始盛,皆以接花为业。」 2.
旧指户口册上的户口。花,言其参杂不一。
●《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差科户役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开具花户姓名。」
●《清史稿o食货志一》:「册内止开里户人丁实数,免列花户,则簿籍不烦而丁数大备矣。」
●《玉佛缘》第八回:「后来转了许多弯……说明一亩三分五厘地,出钱五百吊,立了契,过了花户,才算是王姓之地。」★「花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2804页 第9卷 287★「花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花戶
【傍人门户】成语解释: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傍人门户】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傍人门户】成语故事:在古时候,春节时人们在桃木板上写了神名,挂在门边上以驱邪,叫桃符,後来演化成春联;在门上贴门神以镇邪。端午节时,人们用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大门上以消毒气。  有一次,桃符仰面看著艾人,说:「你是甚么呀,怎么敢住在我头上?」艾人屈身向下,回答道:「你已经半截子入土了(从元旦到端午,约半年),还有脸同我争上下吗?」 桃符很生气,和艾人吵了起来。门神劝解道:「不要吵了,我们这等人,都依附著人家的门户过日子,哪里还有工夫争闲气呢?」。【傍人门户】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比如的成语,B开头的成语
四户sì hù 1.
●《大戴礼记o盛德》:「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南朝陈后主《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余晖斜四户,流风飏八音。」 2.
南朝齐永明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
●《南史o恩幸传·吕文显》:「三年,带南清河太守,与茹法亮等迭出入为舍人,并见亲幸……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四户」在《汉语大词典》第3980页 第3卷 574参见:四戶
贴军户tiē jūn hù元明兵制。元初,发民为兵,令贫富相兼应役,有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贴军户贴出钱以津贴正军户。明时,贴军户则成为候补军户,正军死,贴户丁补。
●《元史o兵志一》:「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汉军。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余为贴军户。」亦省称「贴户」。
●《元史o兵志一》:「旧例,丁力强者充军,弱者出钱,故有正军、贴户之籍。」
●《明史o兵志四》:「初,三丁已上,垛正军一,别有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至是,令正军、贴户更代,贴户单丁者免;当军家蠲其一丁徭。」★「贴军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4111页 第10卷 144参见:貼軍戶
亭户tíng hù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
●《新唐书o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绝,巡捕之卒,遍于州县。」
●《宋史o食货志下四》:「然自皇佑以来,屡下诏书辄及之,命给亭户官本,皆以实钱;其售额外盐者,给粟帛必良;亭户逋岁课久不能输者,悉蠲之。」
●宋叶适《宋武翼郎邵君墓志铭》:「煎盐实克亭户钱,以应诸费。」★「亭户」在《汉语大词典》第2108页 第2卷 364★「亭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亭戶
户等hù děng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汉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北魏献文帝天安、皇兴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北齐再施行。唐高祖武德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武德九年,又改为九等。宋太祖建隆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余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宋仁宗至和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元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明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后遂废止。参阅《史记o平准书》、《魏书o食货志》、《宋史o食货志上五》、《明史o食货志一》、《续文献通考·户口二》。★「户等」在《汉语大词典》第9947页 第7卷 345参见:戶等
户限hù xiàn门槛。
●《晋书o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明宋濂《住持净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铭》:「暇则翻阅《华严大经》,足不逾户限者凡五春秋。」
●清刘大櫆《如意寺记》:「揖乌聊,瞰黟岭,渺然巉削之危峰,蓄在户限。」★「户限」在《汉语大词典》第9946页 第7卷 344★「户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51页★「户限」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戶限
户房hù fáng 1.
唐宋诸朝官署名,掌有关户部事务。
●《新唐书o百官志一》:「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宋史o职官志一》:「中书人吏分掌五房:曰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 2.
清代府厅州县掌民户的机构。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莅任·看须知》:「户房经管应征解给、夏税秋粮、丁差徭役、杂课等项。」
●《清会典事例·吏部·经济额缺》:「都察院堂印房经承一人,吏房经承三人,户房经承三人。」★「户房」在《汉语大词典》第9946页 第7卷 344参见:戶房
编户biān hù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
●《汉书o梅福传》:「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
●《北齐书o文宣帝纪》:「周曰成康,汉称文景,编户之多,古今为最。」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o至那仆底国》:「编户安业,国用丰赡。」
●宋王安石《敕榜交趾》:「比闻编户,极困诛求。」
●清唐甄《潜书o存言》:「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
●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至于匹夫编户,岂直不能与闻国是,乃至视之若奴隶。」★「编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3465页 第9卷 948★「编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編戶
雁户yàn hù 1.
指流动无定的民户。
●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宋刘兼《酬勾评事》诗:「才薄只愁安雁户,年高空忆复渔舟。」自注:「夷人内有雁户,盖徙移不定之故也。」
●清朱彝尊《送少宰张先生假旋京口》诗之四:「清淮泛滥浊河淤,雁户飘摇少定居。」 2.
猎凫雁之户。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o史料二·谢忠愍公保卫天津》:「村民有弋凫者,善用排枪,置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百发百中,佥呼之为雁户。」★「雁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6162页 第11卷 803★「雁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雁戶
排户pái hù 1.
●《晋书o光逸传》:「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散发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
●宋陈师道《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o无锡幻人》:「冯大骇,急排户,则人马都散。」 2.
挨家挨户。
●唐元稹《为河南府百姓诉车状》:「今假令府司排户差遣,十分发得一二,即来岁春农必当尽废,百姓见坐流亡。」 3.
●唐薛能《边城作》诗「管排蛮户远,出箐鸟巢孤」自注:「蜀人请税为排户。」★「排户」在《汉语大词典》第8637页 第6卷 654参见:排戶
月户yuè hù 1.
月下的门户。
●南朝宋鲍照《园中秋散诗》:「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唐白居易《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诗:「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宋向子諲《鹧鸪天·戏韩叔夏》词:「只有梅花似玉容,云窗月户几尊同。」
●清阮大铖《燕子笺o闺忆》:「月户砧声,露阶虫语,件件无非催人愁具,怎又与愁人相对?」 2.
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语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o天咫》:「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后用以喻能文者。★「月户」在《汉语大词典》第9107页 第6卷 1124参见:月戶
脚户jiǎo hù 1.
旧称赶着牲口供人雇用的人。
●《醒世姻缘传》第五回:「众脚户说道:‘这头口闲一日,就空吃草料,谁人包认?’」
●贺敬之等《惯匪周子山》第四场:「我装成一个脚户,吆上牲灵,我就到白地去。」 2.
旧时称代人长途送货送信的人。
●欧阳山《高干大》第十四章:「上了白家窑子,高生亮决心去探望那年老的脚户傅开山。」
●王汶石《少年突击手》:「奶奶抱着他说:‘大雪围了门,脚户掉了魂。’」
●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诗:「一个脚户把路问,他要到青杨畔来把信送。」★「脚户」在《汉语大词典》第9256页 第6卷 1273参见:腳戶
主户zhǔ hù 1.
指土著的原有民户。与「客户」相对。
●《新唐书o食货志一》:「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
●《宋史o地理志一》:「天下主客户:自至道末四百一十三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天禧五年,主户六百三万九千三百三十一,客户不预焉。」 2.
地主家庭。
●《歧路灯》第三十:「大约弄戏的人,多是些破落主户,无赖棍徒。」
●姚雪垠《长夜》三:「瓤子九躺下去烧着大烟说:‘凡是到老吴那里当学兵的都是有钱的主户。’」原注:「主户,就是地主家庭。」★「主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96页 第1卷 696★「主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主戶
灶户zào hù以煮盐为业的人户。
●宋苏轼《上文侍中论榷盐书》:「淮浙之民所以不免于私贩,而灶户所以不免于私卖者,以官之买价贱而卖价贵耳。」
●《元典章·刑部十五·约会》:「灶户与军民官相关词讼,理合所委盐司官与军民官一同取问归结。」
●明杨基《与陈时敏别》诗:「灶户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清会典·户部三·尚书侍郎职掌五》:「凡户之别,有民户……有灶户。」原注:「各盐场井灶丁,是为灶户。」
●《新华日报》:「为了抗战中的食盐生产,为了保障小灶户的生存,实行统制政策是必要的。」★「灶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灶戶
牖户yǒu hù 1.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朱熹集传:「牖,巢之通气处。户,其出入处也。」
●《仪礼o有司》:「司宫阖牖户。」
●《汉书o食货志上》:「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明张居正《紫宸宫贺表》:「奄四海以为家,恒念绸缪于牖户。」 2.
特指窗户。
●唐韩愈《和虞部卢四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着壁搜蛟螭。」 3.
借指屋舍。
●宋范仲淹《泰州张侯祠堂颂》:「比比牖户,鳞鳞场圃。」★「牖户」在《汉语大词典》第9033页 第6卷 1050参见:牖戶
千户qiān hù 1.
即千户侯。
●《战国策o秦策五》:「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 2.
古代武官名。
●《宣和遗事》利集:「掌骑吏千户,姓幽西,名骨碌都。」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同里有个姓缪的千户,与他从幼往来相好。」参见《续文献通考·职官七》。 3.
特指富农。
●《革命民歌集·百户跟我走》:「‘万户’欠我钱,‘千户’不管闲,‘百户’跟我走,月月八块钱。」萧三注:「万户指地主,千户指富农。」★「千户」在《汉语大词典》第833页 第1卷 833★「千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千戶
债户zhài hù 1.
泛指欠他人钱财的人。
●清李渔《奈何天·焚券》:「凡在佃户债户身上,都要施些小恩,存些厚道。」 2.
债主,债券的持有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谁知这一家钱庄恰在这一两天内倒闭了,于是各债户都告起来。」
●茅盾《林家铺子》四:「他的债户还多着呢,万一群起效尤,他这铺子只好立刻关门。」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福佑药房宣告破产。所有福佑的债户组织了债权团,清理债务。」★「债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613页 第1卷 1613★「债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634页参见:債戶
蛋户dàn hù蜑户。蛋,同「蜑」。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林则徐自去岁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具知西人极藐水师,而畏沿海枭徒及渔船、蛋户。」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六:「吃蛇肉,吃狗肉,游荔枝湾,逛六榕寺,听广东戏,访蛋户船,日子倒也过得着实古怪。」参见:蛋戶------------------------------蛋户dàn hù 补证条目
蜑户。蛋,同「蜑」。 ? 明王士性《广志绎o广东》:「廉州中國窮處,其俗有四民……四曰蛋户,舟居穴處,僅同水族,亦解漢音,以採海爲生。」
户口册hù kǒu cè亦作「户口簿」。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
●《柳南续笔·太湖渔户》引清吴友篁《太湖渔风》:「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间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以志其异。渔人户口册中两见之。」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但仔细一看,却是属于别一本户口册上的。」
●周立波《盖满爹》:「楠木乡的八个联组,五百来户,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脑壳就是一本活的户口册。」
●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第四次录音》:「曾蔷玖曾拿户口簿和定期存单在银行里办过一个过户手续。」参见:戶口冊
网户wǎng hù 1.
雕刻有网状花纹的门窗。
●《楚辞o招魂》:「网户朱缀,刻方连些。」王逸注:「网户,绮文镂也。」
●唐李白《明堂赋》:「玉女攀星于网户,金娥纳月于璇题。」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其中之洞房曲室,网户罘罳,尚未齐备。」 2.
●清昭梿《啸亭杂录o内务府定制》:「凡网户,沙河二十六人,霸州四十六人,江南六人,岁给银米有差。」
●《清史稿o食货志一》:「其渔船网户、水次搭棚趁食之民,均归就近保甲管束。」★「网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3410页 第9卷 893参见:網戶
外户wài hù 1.
从外面关闭的门。
●《礼记o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颖达疏:「扉从外阖也。」
●《吕氏春秋o慎大》:「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 2.
泛指大门。
●《宋书o索虏传》:「边城之下,外户不闭。」
●宋范成大《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3.
喻屏障或出入要地。
●子虚子《湘事记》:「其城与岳州犄角,又为湘之外户。」★「外户」在《汉语大词典》第4556页 第3卷 1150参见:外戶
洞户dòng hù 1.
房间与房间门户相通。
●《后汉书o梁冀传》:「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 2.
●南朝梁刘邈《见人织聊为之咏》:「檐花照初月,洞户未垂帷。」
●金宇文虚中《岁寒堂》诗:「洞户延清吹,庭除贮绿阴。」 3.
借指幽深的内室。
●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4.
●唐王贞白《游仙》诗:「我家三岛上,洞户眺波涛。」★「洞户」在《汉语大词典》第7598页 第5卷 1143★「洞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洞戶
营户yíng hù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各族统治者将所虏之民户配置各地,归军队管辖,称营户。
●《宋书o沈庆之传》:「庆之前后所获蛮,并移京邑,以为营户。」
●《魏书o高祖纪上》:「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叛,诏太尉、陇西王源贺追击,至枹罕,灭之,斩首三万余级;徙其遗迸于冀、定、相三州为营户。」
●《资治通鉴o晋安帝义熙元年》:「益州营户李腾开城纳纵兵,杀璩及弟瑗,灭其家。」胡三省注:「民有流离逃叛分配军营者为营户。」★「营户」在《汉语大词典》第9868页 第7卷 266★「营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營戶
石户shí hù 1.
上古传说中的地名。
●《庄子o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
●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石户,地名。」
●南朝陈徐陵《劝进表》:「岂可逡巡固让,方示石户之农。」 2.
见「石户农」。 3.
●南朝宋谢灵运《过瞿溪山饭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
●南朝梁江淹《杂词·构象台》:「苔藓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
●宋苏轼《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石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0584页 第7卷 982参见:石戶
窑户yáo hù 1.
陶瓷工匠。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官军乃更作灰炮,用极脆薄瓦罐,置毒药、石灰、铁蒺藜于其中,临阵以击贼船,灰飞如烟雾,贼兵不能开目。欲效官军为之,则贼地无窑户,不能造也,遂大败。」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o谈异四·瓷易经》:「益都翟进士某,为饶州府推官,甚暴横。一日,集窑户造青瓷《易经》一部,楷法精妙,如西安石刻‘十三经’。」
●清赵翼有《年来市间饭碗渐小盖窑户工料增贵暗为收减也感赋》诗。 2.
●向寿《煤城怒火》:「城里虽大,没有窑户插脚的地方。」参见:窯戶
户庭hù tíng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
●《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宋鲍照《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李频《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故西人于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俨同阛阓。」★「户庭」在《汉语大词典》第9946页 第7卷 344★「户庭」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戶庭
桑户sāng hù 1.
即子桑户。又名子桑伯子。
●鲁人。古代的隐士。
●《庄子o大宗师》:「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待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2.
鸟名。即桑扈。
●汉焦赣《易林·同人之未济》:「桑户窃脂,啄粟不宜,乱政无常,使心孔明。」原注:「桑户,鸟名,窃脂即桑扈也。」参见「桑扈」。 3.
桑枝编成的门。参见「桑户棬枢」、「桑户蓬枢」。★「桑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088页 第4卷 1020参见:桑戶
生户shēng hù指未入州城定居的人户。
●宋欧阳修《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今忽见沪先得罪,带枷入狱,则新降生户岂不惊疑。」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其间自泾原章川堡至秦州麻穣寨,一百三十里,并是生户所居。」
●《宋史o兵志五》:「西北边羌戎种落不相统一,保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
●《续资治通鉴o宋太宗淳化五年》:「大约党项、吐蕃,风俗相类,其帐族有生熟户,接连汉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僻远者谓之生户。」★「生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1093页 第7卷 1491参见:生戶
户枢hù shū 1.
门轴。亦谓门户。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又传言西王母告百姓:‘佩此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户枢中有白发。’」
●唐元稹《后湖》诗:「朝餐有庭落,夜宿完户枢。」
●宋梅尧臣《一日曲》:「世本富缯绮,娇爱比明珠。十五学组紃,未尝开户枢。」 2.
●清袁枚《新齐谐·鬼闻鸡鸣则缩》:「至三鼓,门外啾啾有声,户枢拔矣。」 3.
比喻关键。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小学者,又经之户枢也。」★「户枢」在《汉语大词典》第9947页 第7卷 345参见:戶樞
九户jiǔ hù 1.
九门。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寝皆有九室,室有一门,共九门。
●《文选o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辟。」李善注:「《大戴礼》曰:‘明堂者,古有之,凡九室。’郑玄《礼记》注曰:‘天子路寝,制如明堂。’然则既有九室,室有一户也。」 2.
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云笈七签》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阙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o评文》:「神浆可挹,流味九户之前。」★「九户」在《汉语大词典》第730页 第1卷 730参见:九戶
园户yuán hù 1.
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新唐书o食货志四》:「大中初,盐铁转运使裴休着条约……园户私鬻百斤以上,杖背。」
●宋沈括《梦溪笔谈o官政二》:「淳化二年,令商贾就园户买茶,公于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 2.
指专事园圃的民家。
●清赵翼《重九前一日管公祠看菊》诗:「吾乡近年菊事繁,园户俱工马螣艺。」
●茅盾《耶稣之死》六:「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园户」在《汉语大词典》第4059页 第3卷 653参见:園戶
粮户liáng hù 1.
缴纳田赋之民户。
●《明史o食货志二》:「里甲催征,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粮长不敢多收斛面,粮户不敢搀杂水谷糠秕。」 2.
方言。地主。
●《太平天国歌谣》:「毛竹笋,黄又黄,农民领袖李忠王。种田人见了他赛过亲娘,粮户见了他像见阎王。」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伪满压迫咱们十四年,粮户苦害我们几千年。」
●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何况说起来,你还有家当,大小总算个粮户。」★「粮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2757页 第9卷 240参见:糧戶
儒户rú hù 1.
读书人的户籍。
●元代根据居民的职业分户籍为民户、军户、儒户、医户等名目。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摺:「这厮接待不周……枷号一月,打退儒户,永为农夫。」
●《元典章·圣政一·兴学校》:「应系籍儒户,杂泛差役,依例蠲免。」 2.
指具有此种户籍的居民。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摺:「俺两个是儒户,县里拣选来接待新官的。」
●《元史o礼乐志二》:「籍近畿儒户三百八十四人为乐工。」★「儒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711页 第1卷 1711参见:儒戶
乡户xiāng hù 1.
泛指乡村住户。
●《晋书o职官志》:「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以上置史、佐各一人。」
●《儒林外史》第一回:「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 2.
宋代特指有恒产的平民,主要是地主,多充官府职役。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国朝州郡役人之制:衙前入役曰乡户,曰押录,曰长名。」
●《宋史o食货志上五》:「役人必用乡户,为其有常产,则自重。」★「乡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4627页 第10卷 660参见:鄉戶
戟户jǐ hù 1.
贵家门户,显贵之家。
●唐高适《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唐张继《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诗:「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
●明高启《木兰花慢·过城东废第》词:「正春来梦好,春忽去,怎留将?早月坠筝楼,尘生戟户,草满球场。」 2.
●《新唐书o任迪简传》:「承茂昭奢纵后,公私屈覂,欲飨士,无所给,至与下同粝食,身居戟户。逾月,军中感其公,请安卧内,迪简乃许。」★「戟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685页 第5卷 230参见:戟戶
驛户 订讹条目
驿站的役户。地位卑贱,有时由犯罪者充任。 ? 《隋书o刑法志》:「盜及殺人而亡者,即懸名注籍,甄其一房配驛户。」 ? 《元史o武宗纪一》:「辛亥,樞密院臣言:‘諸王各用其印符乘驛,使臣旁午,驛户困乏。’」 ? 明陶安《驿户馀粮应役记》:「國家疆理之大,極天所覆,廣袤數萬里,自畿甸而要荒,如腹心手足,聯合一體。内外使者得往來於道,若血脈之流通,此驛所由置也。驛有饋餉,官給錢米爲倡驗,驛户民賦謂之餘糧,俾任其費。故一介之使經涉遐遠,不資裹囊,所至如歸。」按,原释「即驿舍」,误。
绣户xiù hù 1.
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三:「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宋陆游《蝶恋花》词:「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绣户朱帘,时露娇娥半面。」 2.
●清李渔《闲情偶寄o声容·治服》:「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绣户而略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绣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3553页 第9卷 1036★「绣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繡戶
龙户lóng hù旧时南方的水上居民。也称蜑户、蛋户。
●唐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钱仲联集释:「朱翌曰:‘龙户,即蜑户也。’曾三异曰:‘只有三姓,曰杜,曰伍,曰陈,相为婚姻。’」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o龙户马人》:「龙户,在儋耳、珠崖,其人目睛皆青碧,善伏水,盖即所谓昆仑奴也。」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o舟语·蛋家艇》:「昔时称为龙户者,以其入水辄绣面文身,以象蛟龙之子。」★「龙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8263页 第12卷 1462参见:龍戶
亦作「窑户」。亦作「窑户」。1.陶瓷工匠。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官军乃更作灰礮,用极脆薄瓦罐,置毒药、石灰、铁蒺藜於其中,临阵以击贼船,灰飞如烟雾,贼兵不能开目。欲效官军为之,则贼地无窰户,不能造也,遂大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瓷易经》:「 益都 翟进士 某,为 饶州府 推官,甚暴横。一日,集窰户造青瓷《易经》一部,楷法精妙,如 西安 石刻‘十三经’。」 清 赵翼 有《年来市间饭碗渐小盖窑户工料增贵暗为收减也感赋》诗。2.指矿工。 向寿 《煤城怒火》:「城里虽大,没有窑户插脚的地方。」
户曹hù cáo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的官署。后汉、三国魏以下有户曹掾。北齐与功曹同为参军。隋有户曹参军。唐诸府称户曹。在州曰司户。户曹掌管籍账、婚姻、田宅、杂徭、道路等事。
●《后汉书o百官志一》:「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
●宋高承《事物纪原o抚字长民·户曹》:「汉公府有户曹掾,主民户祀农桑,州郡为史,北齐与功仓曹同为参军,唐诸府曰户曹,余州曰司户。」又清代户部司员亦称户曹。参阅《文献通考o职官十七》。★「户曹」在《汉语大词典》第9946页 第7卷 344参见:戶曹
水户shuǐ hù 1.
临水门户。
●唐白居易《张常侍相访》诗:「水户帘不卷,风床席自翻。」 2.
开设妓院之男子。
●明谢肇浙《五杂俎o人部四》:「隶于官者为乐户,又为水户。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
●《梼杌闲评》第四五回:「﹝萧灵犀﹞先被媒婆哄骗,只说是良家为妻,谁知是个娼家。那水户却好也姓萧。」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保甲·驱逐娼妓》:「该保甲密禀本县,以凭严拿……娼妇水户,一并责惩。」★「水户」在《汉语大词典》第7311页 第5卷 856参见:水戶
府户fǔ hù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北齐书o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军府的户口,世执兵役,称为府户,也就是兵户。府户、兵户有的是被强征而来的,有的是被俘虏或坐罪而来,其地位低于一般农民。」★「府户」在《汉语大词典》第4620页 第3卷 1214参见:府戶
负户fù hù 1.
背着门板以挡弓箭。
●《后汉书o光武帝纪上》:「或为地道,冲輣橦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
●《梁书o韦叡传》:「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
●唐裴铏《传奇·赵合》:「连弩洒雨,飞梯排云,穿壁决濠,昼夜攻击;城中负户而汲者矢如猬毛。」 2.
倚门;背靠门户。
●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负户愁读书,剑光忿冲斗。」★「负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4031页 第10卷 64参见:負戶
正户zhèng hù 1.
有正式户籍而定居的人民。
●《逸周书o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孔晁注:「人守正户,言不逃亡。」
●《韩非子o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正户贫而寄寓富。」
●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正户,谓有正籍而不移徙之民也。」 2.
指清代按八旗人丁册开立的户籍。
●《清史稿o食货志一》:「八旗别载册籍之人,原系开户家奴冒入正户。」★「正户」在《汉语大词典》第6762页 第5卷 307★「正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正戶
东户季子dōng hù jì zǐ传说中的上古君主。
●《淮南子o缪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亩首。」高诱注:「东户季子,古之人君。」亦省称「东户」。
●晋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北齐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诗:「玄风冠东户,内范轶西陵。」
●唐李邕《谢敕书及彩绫表》:「求西山之药,愿补圣躬;论东户之人,以分帝念。」★「东户季子」在《汉语大词典》第5894页 第4卷 826参见:東戶季子
海户hǎi hù 1.
居住海滨的人家。
●南唐陈陶《古镜篇》:「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 2.
指在海子服役的人。
●明沈榜《宛署杂记o力役》:「某为酒户,某为醋户,某为厨役,某为女户,某为女轿夫,某为海户。」
●清吴伟业《海户曲》:「大红门前逢海户,衣食年年守环堵。」靳荣藩注引《扈从西巡日录》:「南红门内海子,元时为飞放泊。我朝……仍设海户一千八百人守视。」参见「海子」。★「海户」在《汉语大词典》第7675页 第5卷 1220参见:海戶
【三户亡秦】成语解释: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对暴力的必胜信心。【三户亡秦】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三户亡秦】成语故事: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南公说过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都会报仇雪恨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米心为楚怀王,得到楚人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三户亡秦】成语标签: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三的成语,史记的成语,人物心理的成语
军户jūn hù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入军户后,世代为兵,社会地位低下。元、明、清亦有军户,但制度稍异。
●《宋书o武帝纪》:「吏身可赐爵一级,军户免为平民。」
●《元史o兵志一》:「诸军户投充诸侯王怯怜口、人匠,或托为别户以避其役者,复令为军。」
●《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军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3721页 第9卷 1204★「军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軍戶
昌户chāng hù指周文王(姬昌)的门庭。传说文王诞日,有赤雀衔丹书止于门庭的祥瑞。丹书戒言应以仁义守天下。
●《史记o周本纪》「﹝太任﹞生昌,有圣瑞」
●张守节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
●《隋书o音乐志上》:「假令巢侔轩阁,集同昌户,犹当顾循寡德,推而不居。」★「昌户」在《汉语大词典》第7044页 第5卷 589参见:昌戶
庄户zhuāng hù佃户。亦指农民。
●《资治通鉴o后周太祖广顺元年》:「于是帅庄户及乡人悉为兵。」胡三省注:「佃豪家之田而纳其租,谓之庄户。」
●宋何薳《春渚纪闻o歙山斗星砚》:「歙之大姓汪氏,一夕山居,涨水暴至,迁寓庄户之庐。」
●杨朔《铁骑兵》:「鸡叫时,他们终于来到一个村子,敲开庄户人家的门。」★「庄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2942页 第9卷 425★「庄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12页★「庄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莊戶
贫户pín hù 1.
穷困的民户。
●唐白居易《别州民》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明归有光《南京车驾司员外郎张君墓志铭》:「田有不均,丈量以宽贫户。」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惟曲班始于咸同之际,至同光间为盛,其初仅三两家,皆本地贫户之女,或大家之婢。」 2.
贫家的门户。
●南唐李中《寄左偃》诗:「贫户懒开元爱静,病身才起便思吟。」★「贫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4080页 第10卷 113参见:貧戶
僧祇户sēng qí hù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魏书o释老志》:「昙曜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谷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赈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高宗并许之,于是僧祇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矣。」★「僧祇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684页 第1卷 1684★「僧祇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僧祇戶
铛户chēng hù以煎盐为业的人家。
●《旧五代史o晋书·高祖纪二》:「其北京管内盐铛户,合纳逐年盐利。」
●《宋史o食货志下五》:「仁宗时,分永利东、西两监。东隶并州,西隶汾州。籍州民之有碱土者为铛户,户岁输盐于官,谓之课盐,余则官以钱售之,谓之中卖。」
●《文献通考o征榷三》:「鬻碱为盐,大抵碱土,或厚或薄,薄则利微,铛户破产不能足其课。」★「铛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6777页 第11卷 1418★「铛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鐺戶
存户cún hù在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存款的户头。★「存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25页参见:存戶------------------------------存户cún hù 补义条目
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存款的个人或团体。 ? 车耳《投资西方》第五章:「银行给存户发一个支票本,顾客以此支付房租、水电、煤气等定期开支。」 ? 《文汇报》:「这座金库现在由锦江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存户90%以上是私人客户。」
课户kè hù家中有纳税丁口的民户。
●《新唐书o食货志一》:「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
●《资治通鉴o后周世宗显德五年》:「丙戌,诏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其幕职、州县官,自今并支俸钱及米麦。」胡三省注:「唐初,诸司置公廨本钱,以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其后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此所谓课户也。」★「课户」在《汉语大词典》第15636页 第11卷 277★「课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課戶
【亡秦三户】成语解释: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亡秦三户】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亡秦三户】成语故事: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南公说过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都会报仇雪恨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米心为楚怀王,得到楚人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亡秦三户】成语标签:四字成语,三的成语,紧缩式成语,史记的成语,黑暗的成语
站户zhàn hù元代服役于站赤之户称站户。属通政院与中书兵部,并置驿令、提领等官管辖,不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昌区地方税务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