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士如何才能实现月薪多少才能买苹果过万

记者体验|外卖骑手:如何造就月薪过万的传说_网易新闻
记者体验|外卖骑手:如何造就月薪过万的传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记者体验|外卖骑手:如何造就月薪过万的传说)
互联网的这一头,是年轻的外卖骑手,他们的数量在中国已经达到数十万人。他们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富有激情、充满干劲,他们想用最短的时间买车买房。而互联网那一头的用户,是和他们差不多大的我们。2016年11月,我加入一家互联网订餐平台的一个骑手团队,来体验他们的生活。我送了一天外卖,从早到晚,只送出去了15单。这个数量,是一个正常骑手一半的送单量。一个骑手轻描淡写地说,十层楼,十秒上去,一秒一层。在这里,速度意味着金钱。外卖骑手一般十几个人一个团队,以一家商场为圆心,负责周围三公里的外卖服务,每个骑手都被后台GPS定位,由系统派发给他们订单。要想拿单多,就要跑得快。不仅是速度,很多都和钱有关。见到客户,不管之前爬楼多喘气,用力平复下来,然后微笑,就有可能得到一个好评,后台会奖励2元钱。每天下午3点钟,是骑手们最闲的时刻。他们带我到了巴黎春天商场地下一层的汉堡王。这里是他们休息的大本营。因为旁边有厕所,还有免费的Wi-Fi,边上的座位也可以打盹。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来得及看清楚每一个骑手的脸,一个个去认识他们。钱,对他们确实很重要。周强鹏,来自江西大山里的农村,家里的小孩才7个月大。为了赚够家里的奶粉钱,100天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不是公司违反劳动法用工,而是他自己自愿要加班,否则一睁眼,他就觉得欠了房租。我们问他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他说是卖保健品的,专门卖给老年人。“当时年轻不懂事,就做了这个,后来感觉他们骗人,就不做了。”骑手 周强鹏而事实上,周强鹏还是个90后。1991年出生,19岁就出去打工,干过工厂,去过很多发达城市。现在做外卖,周强鹏觉得这个职业还比较实惠,对他而言。“做送餐的外卖,肯定要比送货强!”我的另一个骑手兄弟杨强,和周强鹏有着差不多的迁徙逻辑。只不过,他是从河南农村去了郑州富士康,做电焊。之后,他从富士康来到了上海,做外卖。骑手 杨强“不行,一个月赚两千多块钱,根本不行,我还要养家!”“在老家还是赚不到钱,不稳定啊!”张永,1993年出生,来自安徽。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骑手。他说这个时代发展很快,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感觉翻身一两年就可以了。不过,骑着电动车送外卖,不停奔跑的张永,偶尔也会感到迷茫。骑手 张永“迷茫,是最危险的。”“上海这么大,竟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一迷茫,我就想回家。”张永不甘心做一个骑手,就像他不甘心在安徽老家窝着一样来到上海淘金。我问他,你之前是做什么的?张永轻飘飘地说什么都做。其实,我能理解这句“什么都做”透露着不稳定、透露着无奈。“现在来到上海,也感觉不好混。”“只能怪自己没能力!”外卖只是一个临时的职业。这种心态其实很多外卖骑手都有,趁着年轻在大城市赚钱,然后回家买房,做点小生意。张永就一心想着攒十万块钱回老家开个淘宝店。然后娶妻生子,在此之前,他只想趁着年轻,多赚点钱。和这些外地跑来打工的骑手们一起聊着天,深深的感觉到这些年轻人,对命运,甚至是未来却少有抱怨。他们觉得,大城市至少给他们了出力挣钱的机会。然而,和这些骑手待的时间长了,就会体会到,他们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打拼,不仅仅需要钱,还需要温暖。在中午最为繁忙的送单时间,一个骑手在微信群里说,“我的电动车电瓶坏了。”我身边的张永,一个安徽小伙子,二话不说,骑着车给他送电瓶。另一个骑手,则默默的把张永的单子接过来,帮他送给了客户。这个时候,大家都不说钱。如果没有亲自体验过送外卖,我很难有这样的感受:高大上的互联网,真的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肩扛手提上。而我送的这15个订单,也让我看到了不同人的生活。有加班的白领,上学的学生,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护士,他们像我一样,都在忙着打拼,甚至顾不上看我一眼。我刚刚给一个别墅区的女业主送了一份奶茶,出来的时候,保安检查了我的腰包。下一单,我又给住在棚户区的一个中年人送了一份炸猪排。他可能上的是夜班,刚刚醒,下午才吃饭。接着,我还给一个独自在家的老人送了一份晚饭,真想问一句这份饭是不是他自己用手机订的。
(原标题:记者体验|外卖骑手:如何造就月薪过万的传说)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外卖骑士如何才能实现月薪过万?
  春节刚过,王吉又开始忙碌起来,由于还有部分骑士没有返回,在岗的每位骑士订单量相比较平时要多出不少。“您的百度外卖订单到了,请前来取餐”,王吉现在每天都要把这句话重复四五十次。自入职百度外卖以来,王吉在半年时间里已经送出了6000余单外卖,“我现在最高一个月能赚一万块,是我上一份工作工资的2倍多。”
  王吉今年22岁,高中毕业后,他就跟着父亲开着货车,在全国各大城市穿梭。后来,他转行在淘宝卖起了化妆品,不压货,只走订单,从做化妆品的朋友那里发货。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洋快餐连锁店送外卖,因为丢失了电动车,年轻气盛的王吉辞职回了山东老家。在女友的激励下,他回到北京成为一名百度外卖骑士。
  王吉在百度外卖骑士的工作和以前在洋快餐店的工作差不多: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10点到晚上9点,下午2点-5点可以自行选择休息或不休息;当王吉骑车进入有餐厅的商圈,订单就会通过系统智能地指派到王吉的手机里。接单――取餐――送餐,一个订单就完成了。但几个月下来王吉发现,赚的比以前做快餐配送员多多了,最高的一个月,王吉送出了900多单,收入也超过万元。
  “比以前的工作效率提升了N倍。”王吉说,收入高功劳最大的是百度外卖的智能调度系统,它能根据历史订单的情况预测餐厅出餐时长、骑士送餐时长,甚至可以根据百度搜索的数据结果,预测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后的出餐效率,并且为骑士规划出最优的取餐时间和送餐路线。这样,每个骑士的空驶率就被大大降低了。
  “当然让我压力最大的也是这个系统。”王吉话锋幽默地一转:“智能调度系统还会评估我的准点率和拒单率、投诉率,评分越高我的工作越多,如果我表现不好评分低了,单子就少了。”好在现在我们有了超时赔付系统,用户觉得更有保障的同时,也更加理解和包容我们的工作,间接的也提升了我的业绩评分。
  做外卖骑士的这半年,也有郁闷的时候。有一次送餐,因为订单多,后边箱子装不下,前面的箱子也放了餐。上楼的时候,王吉只背着要送的餐,结果放在楼下的餐就丢了。还有一次,因为餐厅出餐晚了,马上就要超时了,碰上西大望路有一条道路全是坑,一不小心车颠了,所有的菜撒了一地。“没办法赶紧和用户道歉。还好用户很谅解我们。”
  在百度外卖的工作经历,让王吉感觉自己像换了一个人。“18岁的时候,我每天就是特别迷茫的状态,不知道干什么。每天除了玩儿就是玩儿,跟朋友去网吧。那时候我就在想,我20岁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一个奋斗目标,有一个稳定的收入。现在,我每天都很充实,有苦也有乐。”王吉说,每个月,他都会回山东去看一趟女朋友,也希望女友大学毕业后,可以来北京和他在一起。
编辑:殷雨婷
关键词:王吉;骑士;外卖;时长;智能调度
每天有大量的外卖送到南艺 图片来自南艺官方微信制图 李荣荣  “中午十二点一刻,学校南食堂里就餐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但一路之隔的45号宿舍楼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对此,南艺官方微信历数外卖“三宗罪”:外卖食品质量难保证、影响校园公共环境,还助长学生懒惰习气。
张宇在北京送外卖已有两个多月,每天能送25单左右。”  据美团外卖望京西站的派送员杨师傅介绍,该站点有120多人,春节期间约30人留守北京。如火如荼的外卖O2O春节后头几天也遭遇“小尴尬”,许多配送员和厨师尚未到岗。
外卖在生活中迅速兴起,而且外卖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不仅可以电话订购,也可以在网上订购。”  从经济、卫生、健康、社交等方面考虑,董老师建议同学们没有特殊原因,尽量都去食堂吃饭,这才是大学生活。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饿了么外卖骑手月薪过万有绝招
作者:互联网
分类 : 比特网
  “快给我你今天跑多少单了。”一进门,任启明伸手要看李鹏的。“先给我看看你的。”李鹏回击。这是他俩的日常。李鹏和任启明是饿了么北京酒仙桥站的骑手,差不多同一时间加入饿了么。
  来到饿了么9个月,李鹏拿了4次单王,任启明则是2次单王4次卡王,在去年年底的骑手评选中,俩人都被评为四星骑手。
  一般情况下,他俩每天跑四五十单,不相上下,月跑单量都能过一千。“除了刚来的第一个月,后面差不多工资都能过万吧。”一直都在路上跑,电动车的电池一天就要换两三次,因为回站里换电池比较费时间,为了省电,没单的时候李鹏会将电动车用脚滑着走。“距离近的时候,他还会跑着去送。”任启明说。
  “他俩比着跑,每天都是最晚才回来。”郑亚鹏这样评价两位骑手,“跑得勤快当然挣钱也就多了。”郑亚鹏2014年9月来到饿了么做骑手,去年8月升为酒仙桥站站长,现在已经是见习站营负责人。“有他俩带头,站里其他人的跑单和抗压能力也变强了。”2015年,酒仙桥站获得了北京战区优秀团队奖。
  老骑手带新骑手,剩下的只能靠自己摸索
  然而,任启明说,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这样迅速和精准的。“我俩都从外地来,对这边的路也不熟。”任启明之前在河南老家开车跑长途物流,李鹏在深圳家电工厂打工。
  ▲从左至右:李鹏、郑亚鹏、任启明。仨人同龄,都是1988年出生
  刚开始郑亚鹏带着任启明跑了三天,条马路、一家家餐厅地去认识。饿了么还会定期组织骑手培训,老骑手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跟新人分享、交流。“老骑手带骑手这样比较有效率,我现在也在带第一个徒弟了。”任启明说。
  “不过,小路都靠自己慢慢摸索。”任启明带着我拐进了一条小胡同,然后再拐了几次就到了送餐目的地,他的车技很是娴熟。
  “我们去的6号楼是最里边那一栋,这小区保安比较严,我们只能把车停在外面走进去了。”任启明现在已经对酒仙桥地区的每条路每个小区每个办公楼都了如指掌,从哪条路穿过去最近,提前几分钟打电话通知用户取餐,这些细节他精确地知道。
  ▲这条美食街,他们每天要过来取餐几十次
  一次接到19单,不焦虑反而更兴奋
  对酒仙桥地区的了解和拼劲,让俩人轻松应对日常的送餐工作。但是第一次爆单,还是让他们慌乱了。“那天饿了么订单超多,我手机里一次来了16个订单,那是第一次碰见爆单,没找到窍门,最后有两单超时了。”李鹏说:“后来有次到19单的时候就顺利完成了。”
  李鹏分享了他的经验:19单要分几次完成,因为配送箱也不能一次全部装下,而且地点太散,分次完成比较合理;哪家餐厅出餐快就先去哪家,送餐目的地太远的就晚点送;取餐和送餐的地点心里要有数,这样才能规划好,路上不浪费时间。
  “一次来19个订单,压力大吗?”想到19单我就会隐隐焦虑,于是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不会啊,我们特别兴奋。如果心里想要逃避的话,肯定就慌了。接到订单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地图,去取餐的路上就能规划好路线了。”任启明说话的语气里都充满着自信。“主要是要有积极性,不能挑单。”李鹏补充到。
  ▲他们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连接着用户和餐厅
  喜欢跟兄弟一起拼的感觉
  在酒仙桥跑了9个月,他们早已跟很多用户和商家成了朋友。去年圣诞节就有用户给李鹏和任启明一人一双袜子,平安夜有的商家还会给饿了么小哥送。“很多人都会特别,等着取餐的时候也会跟餐厅的人两句,或者餐厅忙的时候帮他们端一下盘子。关系都是相互的,人与人多沟通多交往,很多事就很好解决了。”
  ▲下午闲暇时间,李鹏和任启明会聚到一起,聊天休息,顺便探听一下对方跑了多少单
  任启明特别喜欢现在的状态,在饿了么认识了一大堆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不像以前开长途车会特别无聊。李鹏则更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 “有单跑忙起来就特别开心,没事干我会闲得慌。而且在饿了么干得多挣得也多,现在拼的状态很好。”李鹏已经是3岁孩子的爸爸,跟家人一起生活在北京。今年过年他也没有休息,而是一直都在送餐的路上。
  “饿了么机会挺多的,从他俩身上,从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只要用心、努力,就有回报。”郑亚鹏会时常这样鼓励酒仙桥站的骑手们。不过他自己的经历也验证了这句话,的时间从骑手做到见习站营负责人,这也是不少饿了么小哥正在经历的成长。
  “天气越来越好了,正是在外面跑单的好时节。”任启明跨上电动车说,他要准备送晚餐订单了。
[ 责任编辑:lf ]
比特网 10:09:42
互联网+升级到智能+,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一片大好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核心提示互联网的这一头,是年轻的外卖骑手,他们的数量在中国已经达到数十万人。他们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富有激情、充满干劲,他们想用最短的时间买车买房。而互联网那一头的用户,是和他们差不多大的我们。
【视频】三公里的世界 只要不停跑就有钱赚 & & & && 2016年11月,我加入一家互联网订餐平台的一个骑手团队,来体验他们的生活。我送了一天外卖,从早到晚,只送出去了15单。这个数量,是一个正常骑手一半的送单量。一个骑手轻描淡写的和我说,十层楼,十秒上去,一秒一层。在这里,速度意味着金钱。外卖骑手一般十几个人一个团队,以一家商场为圆心,负责周围三公里的外卖服务,每个骑手都被后台GPS定位,由系统派发给他们订单。要想拿单多,就要跑得快。不仅是速度,很多都和钱有关。见到客户,不管之前爬楼多喘气,用力平复下来,然后微笑,就有可能得到一个好评,后台会奖励2元钱。每天下午3点钟,是骑手们最闲的时刻。他们带我到了巴黎春天商场地下1层的汉堡王。这里是他们休息的大本营。因为旁边有厕所,还有免费的wifi,边上的座位也可以打上一个盹。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来得及看清楚每一个骑手的脸,一个个去认识他们。钱,对他们确实很重要。周强鹏,来自江西大山里的农村,家里的小孩才7个月大。为了赚够家里的奶粉钱,100天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不是公司违反劳动法用工,而是他自己自愿要加班,否则一睁眼,他就觉得欠了房租。我们问他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他说是卖保健品的,专门卖给老年人。“当时年轻不懂事,就做了这个,后来感觉他们骗人,就不做了。”而事实上,周强鹏还是个九零后。1991年出生,19岁就出去打工,干过工厂,去过很多发达城市。现在做外卖,周强鹏觉得这个职业还比较实惠,对他而言。“做送餐的外卖,肯定要比送货强!”我的另一个骑手兄弟杨强,和周强鹏有着差不多的迁徙逻辑。只不过,他是从河南的农村去了郑州的富士康,做电焊。之后,他从富士康来到了上海,做外卖。“不行,一个月赚两千多块钱,根本不行,我还要养家!”“在老家还是赚不到钱,不稳定啊!”
张永,1993年出生,来自安徽。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骑手。他说这个时代发展很快,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感觉翻身一两年就可以了。不过,骑着电动车送外卖,不停奔跑的张永,偶尔也会感到迷茫。“迷茫,是最危险的。”“上海这么大,竟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一迷茫,我就想回家。”张永不甘心做一个骑手,就像他不甘心在安徽老家窝着一样来到上海淘金。我问他,你之前是做什么的?张永轻飘飘地说什么都做。其实,我能理解这句“什么都做”透露着不稳定、透露着无奈。“现在来到上海,也感觉不好混。”“只能怪自己没能力!”外卖只是一个临时的职业。这种心态其实很多外卖骑手都有,趁着年轻在大城市赚钱,然后回家买房,做点小生意。张永就一心想着攒十万块钱回老家开个淘宝店。然后娶妻生子,在此之前,他只想趁着年轻,多赚点钱。和这些外地跑来打工的骑手们一起聊着天,深深的感觉到这些年轻人,对命运,甚至是未来却少有抱怨。他们觉得,大城市至少给他们了出力挣钱的机会。然而,和这些骑手待的时间长了,就会体会到,他们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打拼,不仅仅需要钱,还需要温暖。在中午最为繁忙的送单时间,一个骑手在微信群里说,“我的电动车电瓶坏了。”我身边的张永,一个安徽小伙子,二话不说,骑着车给他送电瓶。另一个骑手,则默默的把张永的单子接过来,帮他送给了客户。这个时候,大家都不说钱。如果没有亲自体验过送外卖,我很难有这样的感受:高洋上的互联网,真的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肩扛手提上。而我送的这15个订单,也让我看到了不同人的生活。有加班的白领,上学的学生,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护士,他们像我一样,都在忙着打拼,甚至顾不上看我一眼。我刚刚给一个别墅区的女业主送了一份奶茶,出来的时候,保安检查了我的腰包。下一单,我又给住在棚户区的一个中年人送了一份炸猪排。他可能上的是夜班,刚刚醒,下午才吃饭。接着,我还给一个自己在家的老人送了一份晚饭,真想问一句这份饭是不是他自己用手机订的。互联网的这一头,是年轻的外卖骑手,他们的数量在中国已经达到数十万人。他们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富有激情、充满干劲,他们想用最短的时间买车买房。而互联网那一头的用户,是和他们差不多大的我们。(编辑:蔡思庆)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关键字:
48小时热榜新闻视频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月薪过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