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飘零本无意,奈何秋风催其行。洋洋洒洒的文章向根去,笑看人生一春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10首宽心诗词,笑看人生烟云
我的图书馆
10首宽心诗词,笑看人生烟云
10首宽心诗词,笑看人生烟云无题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赏析:“土馒头”指坟墓,把坟墓里的人比作馒头馅,古代的馒头是有馅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不可多得,不论人们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得吃一个,而且只能吃一个。人生不满百唐·寒山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赏析:慨叹世人为俗务所累,不得解脱,告诫人们莫为尘世所扰,及早身退,摆脱苦难无边的深渊,寻求获得永恒的慰籍。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赏析:“幽人”指隐居的高人。对花饮酒,醉意陶然,来去自由,一醉方休!人生最难得是清欢,浮世闲人,有酒有好友,足以度过一个美好的日子!菩提偈唐·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赏析:“菩提”指的是智慧,“明镜”指的是清净心。本来清静,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慧能主张“顿悟”,所谓“一念悟即入佛地”。慧能被尊为禅宗“六祖”,其圆寂后的肉身,至今仍然保存在广东韶关南华寺。不寝唐·杜牧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赏析:《水浒传》中白秀英的一句唱词“人生衣食真难事”,金圣叹批道:“七字说尽天下。”红尘多苦,名利是刀头之蜜;思量回头,菜根有淡淡之味。天道五代·冯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道道甚分明。赏析:冯道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先后效忠于四个朝廷,效力于十位皇帝,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说他为“奸臣之尤”。但是冯道在一个乱世之中,以自己的力量做了很多救济民苦、挽救苍生的事。天意从来高难问。冯道自号“长乐老”,他眼中的“天道”不出儒道范围,顺应自然,穷达由命。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赏析:一次途中遇雨,苏轼由此即景生情,因事说理,写下这首旷达洒脱的词,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外部环境的风雨阴晴,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最后都归于坦然平静。西江月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赏析:这首小词以散文语句入词,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同时又流露出一种闲适旷远的风致。花下酌酒歌明·唐伯虎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赏析: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因为一切终将逝去,而逝去的一切的都是美好!莫愁诗清·石天基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场扯淡没来由。当年楚汉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赏析:人生苦短,光阴易逝。说到底,人生真的是空无的,然而人生的价值就是把这终将走向空无的生命历程赋予意义,从而去过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国学】====================================================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
丹凤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作文教学案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2013 届高考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刘力 编写复习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领,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期在未来 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复习重点:在审题、构思、文体选择、材料运用、语言顺畅等方面有所提升和发展。 复习方法和策略: 1、教师讲解相关方法技巧,学生认真完成作文,通过生生、师生、师师互动,完成完整的 作文写作过程。 2、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多媒体、自办语文杂志、印制材料等多渠道为学生搜集整理材料, 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升。 3、把整篇作文与片段作文结合起来,不断深化细节效能和整体思维力,让学生形成作文风 潮,促进学生作文整体实力的提高。 实施过程设计: 作文训练一:作文审题 审题就是对题目的含义、 范围和要求的审订。 由于高中学生作文存在主题先行特点的特 殊性, 故而审题也有其自身的特征, 审题的关键任务就是立意。 即解决文章该写什么的问题; 再加上由于高考作文受时间的限制,故审题必须突出“快”字。一般情况而言,完成审题立 意,应明确要求不得超过五分钟。在高考的临战状态下,必须在 1 小时左右成文,所以在应 试训练中,就要求我们快速审题,经常限时性的进行审题训练。 审题的一般要点 1.把握题旨,明确要求。高考的作文命题,大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标题或材料本身, 二是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部分包括字数、文体、重点范围、标题或表述的方式等的限定, 这些都是制约作文的因素,必须首先明确。 2.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所谓准确、全面,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 地审读、揣摩,确切了解它们的含意。审题的准确与否,全面与否,将决定文章的内容和形 式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朝正确的方向展开,可以说它决定了文章的基本命运。 训练目标(一) :命题作文审题 第一、二课时 目标:命题作文类型介绍,例文展评,要求学生作文。 一、命题作文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 《人生处处是考 场》 《必须跨过这道坎》 《创新需要坚持不懈》 。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 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 《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 《论科学家的创新与 创造》 《酸甜苦辣说高考》 。 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 《路》 《考场》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水》 。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 “和”等词连接,这几 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 《树木?森林?气候》 《一步与一生》 。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二、范文示例赏读 【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 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 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精彩例文】 1、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 DD题记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 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 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 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 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 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 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 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 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 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 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 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 的方式DD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 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 活着,总会有一个位Z,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 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 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 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 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 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 伴奏!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点评】在众多的文章中,这篇自己站了起来,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 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白色东坡,灰色陈子昂,陆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红 色陆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灿烂中交融,这绝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 于长期的阅读与冷静的思考。 2、为生命着色 生命薄如蝉翼, 脆如芦苇。 让生命存在, 而且是多彩的存在, 这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 DD 题记 纺衣车间的女工用单针走线来衡量她们的生命, 所以她们生活的色彩是单调的; 田间辛 苦劳作而仍入不敷出的农民用耕耘的田的块数来衡量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们生活的色彩是黯 淡而痛苦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用还有多少期《泰晤士报》未读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 生活的色彩是充满憧憬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涂着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 无人能取代与更改, 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 一棵平凡的草一样,却有着各自骄傲的理由。是的,我们是幸福的,比起他们:当肆虐的海 啸袭击那片土地时,那些惊惶而不知所措的受灾人民,他们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当那些饥民 由于长期没有进食,无力站立,匍匐在干涸的土地上。看到那双似鹰爪的小手又能让我们用 何种颜色描述他们的生命;当求知的眼神通过那纯净而充满期待的眼神而展现我们面前时, 我们是否读懂了他们生命的颜色;当井矿下塌,看到亲人被活埋于井下,老母或妻儿哭的死 去活来,我们一定领悟得到他们生命的色彩。 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我们明白:为生命着色,不仅为自己,如果有余力,也应想到那些 无力为自己着色的人们。德雷莎放弃了自己优越德的生活条件,走出高墙,走入贫民窟,将 爱带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 &一颗平凡的心, 自由的给, 自由的爱, 直到它受到伤害…… &比起她,我们大可不必这么伤感,只需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们恐 惧死亡,那是因为珍爱生命的缘故。是的,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不仅让生命存在,而 且让它存在的多彩,这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很喜欢泰戈尔的这样一句诗: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于是, 我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夏花和秋叶的颜色DD而明白行动就是这支涂色笔才是至 关重要的一点。 【点评】套用一位扶贫大学生的话: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副担子,那就是让生命多彩 的存在,不仅为自己,更为全人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作者那颗坚强博爱的心,不禁被他 感动,为他喝彩。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三、学生完成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 ?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 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 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 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 隙”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 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 ――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如水泥路面的缝隙), 从而使整 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 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 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 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 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 做人和处事,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团满”,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同样,一个人把所有 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 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存在问题:一是对话题理解不全面,重心把握不准确。单纯抽取“缝隙”二字另作他解 (是希望、 是回忆), 甚至脱离话题直接大谈特谈宽容, 不懂得切题。 二是对例子的论述牵强, 没“拗”过来。三是行文冗长,泛泛而谈。 【立意】:1、环境保护,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2、处理生 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为自己留后路。3、朋友、 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4、给异于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5、写文 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类作品的赏析)。6、凡 事要留回旋的余地。 【精彩例文】: 留一条缝隙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泥土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承载生命的荣耀;高山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深谷幽涧 的美景;绿叶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斑驳树影的变化。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吧,让清新的泉 水渗入其中,滋润你疲惫的心。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先秦诸子, 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 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 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 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 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 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 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 彷徨过, 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 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 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 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 是人生的大哲学; 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则是人生的大遗憾。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 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川端康成 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 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于是,在巨 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给自己留一道缝隙, 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 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 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 山, 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 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道缝 隙, 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 去享受自由的生活, 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 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 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第三、四课时 目标:点评学生作文,进行命题作文审题指导。要求学生进行审题。 一、作文点评: 1、优点肯说: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2、缺点点拨:3、优秀作文展评:二、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比喻象征题目的审题――探究寓意法 【题目特点】――这类题目一般说题目本身不是论点、论题,而是要求在把握命题寓意的基 础上,联系现实生活,找本质上相类似的生活现象,确定论点,展开议论。 【探究寓意法】――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 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 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 否则, 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 文并茂。 【具体步骤】 (1)正确理解题目的字面意义, (2)联想,无论什么题目、材料,归根结底都 是写人,写人的价值、感情,因此,人是本体,题目是喻体。这是大方向、大思路。联想就 是找出题目与人的内在联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首先分析题目的特性、特征,其次找 出与人在哪些地方。 【典例精选】 “与你为邻” ―― “你” 可以有形也可无形, 可具象也可抽象, 可以以书为邻, 可以与 “他” 为邻,可与信仰为邻。 “难题”――可指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可指人生中遇到的难题,可指一个具体的一时难以 解决的问题,总之是指不易解决的或解答的问题。含义广泛。 “找回童年”――童年字典义指儿童时期,幼年。由提示语得知,童年是天真烂漫、无忧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无虑、百无禁忌的象征,令人神往。 “早”――字典义有:1、早晨,2、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3、时间在先的, 4、比一定的时间靠前,5、问候的话。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从时间的角度看,想到早读、 早练、早起上班-------,想到勤奋、刻苦、责任------;想到“一日之计在于晨” ,想到早准备、 早打算------,从问候语看,想到祝愿、和谐、友爱------“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比喻性极强,仰望星空是人生理想希望目标,脚踏实地是达 到理想的路径。特别要讨论两者的关系。 “绿色生活”――即低碳环保的生活;绿色生活即充满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生活;绿色生 活即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绿色的比喻特点鲜明。 “肩膀” (06 辽宁卷)――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 ――责任、勇气等。 “必须跨过这道坎” (07 上海卷)――“坎” ,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 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 。 “提篮春光看妈妈” (07 安徽卷)――“春光”比喻(象征) “希望” “真诚的心” “浓浓的 爱”等。 【类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 “谁也不要走进 8 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 ”但他没解释为什 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 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 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 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 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拿这张 条子给总经理。 ”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 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 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 “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 指房屋、车辆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 “虚掩着”是 修饰语, 点明了 “门” 的特点――只要去推, 便可打开。 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 “门” , 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由此来生发 出为文、为事、为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 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 ,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 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 人去推开;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能体味爱心,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事 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等。 2、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 ,即在理解命 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 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 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 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典例精选】2008 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 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 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 绿灯亮了, 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 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 独处时如何与自己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 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 ,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 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 “体味举手投足之间 的感情” “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 养” “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 “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类题训练】 题目: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 。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 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 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 如“担当责任” “担当义务” “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 ,如“我 担当责任” “每个人担当义务” “教师担当道义”等。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 的一点去写即可。 3、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 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 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典例精选】 2007 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 记叙文。注:(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 (2)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 “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 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 “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 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 ,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 “诗 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类题训练】题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 “精彩” “你” ,那么哪个是审题 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 “世界精彩” 状语是 , “因你” 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 , “偏” 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 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 ,如我的人 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 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 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4、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 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 “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 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典例精选】 2008 年高考作文(重庆卷)题目: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 (1) 自然界。 (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审题指导】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 ,例如: “自然”指什么?“自然”不 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 “不勉强” “不局促” “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 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 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 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 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 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类题训练】题目: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 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此题可通过“以问领想法”来打开思维的闸门。自问: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 的圈子?自答: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自问:为什么要 走出这个圈子?自答: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 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 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自问:怎样走出这个圈子?自答:看清这个圈子,认 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自问: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自答:走出这个圈子,是绝 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 空。 “以问领想法”不仅解决了审题立意问题,有时也解决了行文的结构问题,如此例。 5、化意为象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这时, 我们如果仅从抽象 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 就很难找到突破口。 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 【典例精选】 2006 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 “意气”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 个义项: (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3)由于主观和偏 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 “意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题目中的提示已经给出了三个义项,但考 生依然较难把握其立意。是肯定还是否定“意气”呢?我们可采用“化意为象法”进行审题 立意,将“意气”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为朋 友两肋插刀是意气,勇斗歹徒是意气;苏武牧羊是意气,张骞出使西域是意气,项羽乌江自 刎是意气;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意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意气,毛泽东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 意气等。如此,我们下笔就有方向,同时,也便于行文。 “化意为象法”其实是一种联想发 散思维法。 【类题训练】题目:请以“考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考验”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运用“化意为象法” ,将“考验”转化成许多 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苏武牧羊是考验;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屈原终不屈 于浑浊的现实,自身选择高洁,是考验;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我们高考是考验等。从这 些形象的事例中,我们得出中心:“人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考验是对人的毅力、人格、精 神的检验,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化意为象法”采用的是一种先发散后聚合的思维过程。 ” 6、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 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 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 【典例精选】 2008 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 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好奇心” 请以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 “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 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 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 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 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 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类题训练】题目: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 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 屈能伸” ,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 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 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 (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 本身的含义, 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 字面义, 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 比喻义、 象征义、 (见“探究寓意法” )双关义、特指义等。 (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 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3)命题作文一 。 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我们运用以上方法对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当然,命题作文审题 立意的方法还远不止这六种, 有待广大同仁进一步探讨, 随着高考命题作文题的不断变化和 出新,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才能与“时”俱进。 训练目标(二) :材料作文审题 第五、六课时 目标: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指导,学生完成材料作文写作。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 这种命题形式 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 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 ,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 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近几年, 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 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 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多向性原则、3.筛选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 “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的原则, 。 “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 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 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 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 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 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审题的要点:1.理清对象;2.分清主次;3.辨清关系;4.析清含义。 “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 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 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 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 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 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 二、考标要求 正确、深刻、集中、 新颖 三、复习目标: 熟悉审题立意的一般步骤; 重点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对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能力。 审题一般步骤:读材料、析材料、揭寓意、定立意 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 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 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 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所 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 读写结合。 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 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 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 内涵。 事实上, 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 即便其文笔再好, 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 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四、学生完成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 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 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 ?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 ?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 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文章。立意 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当时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的批判,是作者 的愤激之语。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执”与“通”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执”意味着执着认真, 有原则性; “通”则意味着通达、变通,有灵活性。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就是那种荒谬的社会现实力量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的象征。 现实是如此荒诞, 如实念作“真”字的执子连一勺水也讨不到, 而故意把它念作‘直 入’的通子却讨回了美酒。 这说明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存在深刻的矛 盾:认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吃亏,而想得到现实利益又时常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鱼与熊 掌不可兼得,那么人们到底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肯定执子。这是一般的主流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不 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信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轻易 为现实利益所动。这样的人,正是讨不到水喝也要认“真”的执子。可以说,执子的认真精 神,正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 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相反,对于那些为了眼前暂时的现实利益而放弃真理、牺牲 原则、以假为真、苟且偷安的实用主义人生态度,人们常常是鄙弃的。通子为了讨一口水, 便圆滑的将“真”念作“直入”, 是不值得称道的。 在这里, “执”是“执着”是“坚定”, “通”是“圆滑”是“世故”。 二是肯定通子。换个角度,如果此时水对大家至关重要,没有水大家都会渴死,那么, 为了从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那儿讨到水,权宜之计,把“真”字念作“直入”又有何不可? 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认“真”,渴死也不改变,又未免显得过于迂阔、固执、僵化 了。在这里,“通”是“通达”是“灵活”,“执”是“固执”是“死板”。 三是将两者统一。“执”“通”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说“执”代表了理想主义,那么 “通”则代表了现实主义;“执”是仁,“通”是智;“执”是山的性格,“通”是水的品 质。在一些人身上,执与通表现为单一的突出,而在某些人身上,它们却能和谐地统一。 【精彩例文】 执子与通子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 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 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 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神,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 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 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着,有 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 爱又执着得令人心酸。他们如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 撞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 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 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 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 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 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 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 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 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临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 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 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 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 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 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 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着,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这 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 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着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 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啊! 第七、八课时 目标:点评学生作文,完成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一、作文点评: 1、优点肯说:2、缺点点拨:3、优秀作文展评: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①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提取中心法) 由于分类的标准、 方法不同, 命题材料的不同, 我们也应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材料的中心。 如果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 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 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审题分析:本则材料围绕着一个内容,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列举现象;第二段以“有 人说”的形式对上文进行总结概括。综合整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第二段已经为 我们提供了最佳观点,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 分破旧,便说: “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 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 ” 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 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 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 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 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②把握隐含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 却容易疏漏。 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 “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 地上跑出的线最直。 ”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 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 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 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审题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 、 “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 得失???, ???“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 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审题导引:通过审度材料,我们发现,话题“沙子”是比喻型,材料“远方的高山”比喻“远 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的缺点和前进路途中的小困难”“随时 , , 倒掉沙子”比喻“随时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 。因此,题旨是: 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时,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小困难和自身的小缺点, 那么我们就 要随时改正这些缺点和克服这些困难。 ③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 词句是材料中的“眼”(抓关键句法 ) 。 例:科学家罗素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1+1=?”这样一道题。 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 等号后面写上了 2, 并且说: “1+1=2, 这是真理, 面对真理, 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审题分析:科学家罗素的话是值得推敲的关键。 “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概括成一个正确的主张(观点)是:要能于坚持真理。当然,如果从“高材生”们角度出发, 分析一下“面面相觑”的原因,也可以得出另一观点:先入为主往往影响人的判断力。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 “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 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 “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 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 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 “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 常美丽的珍珠。 ”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 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 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蝴蝶和蜻蜓忙着游玩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也 动弹不得。 蝴蝶叹气说: “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 蜻蜓说: “都怪那炫目的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 蜘蛛却说: “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 这则寓言,我们不难看出关键句是蝴蝶、蜻蜓、蜘蛛的话语,而其中最关键的句子则是: “要怪只能怪自己” 。 由此我们可得出寓意: 决定一件事结局的固然是有外因, 但更主要的是内因。 由材料向现实、 由蝴蝶、蜻蜓到人。我们就可明确所给话题范围应是“主、客观因素对一个人成败的影响。 ” 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本质。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请看下题: 例:2002 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和思考,清华 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 “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 料里,看它能不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 ”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分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公德、修养问题。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 料表面不会深刻,当然也难得有新意。往深层次看,刘海洋是有知识的“文化人” ,应该懂 得这些起码的常识,由此看来, “有文化”不等于“有公德修养” ,这就牵涉到才与德的关系: 知识不等于德操。这样论述,就避免了人云亦云。 例 2:读下面这则材料,看看怎样审题确立它的论点? 材料:有人问日本的“经营之神” ,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你成功的秘诀是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什么?松下先生说了他成功的秘诀,有三个要点:一、出身贫寒;二、学历低下;三、体弱 多病。 审题分析:对这个材料,要用辨证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三个要点”背后的东西才 是这则材料的旨点。 “出身贫寒,学历低下,体弱多病”本是成功的不利因素,但是,恰恰 是不幸促使松下幸之助努力学会了诸如坚强、谦虚、自强等美德,敢于与命运抗争。 (5)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能找 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 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 “切错了!切错! ”话音刚落, 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 “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 ”只见 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 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6)抓住关联,求同存异,辨证分析。 有时候,命题由多则材料内容组成,材料一多,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 我们在审题时, 一定要学会辨证思维, 从现象到本质地深入分析, 抓住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 此类试题,对材料理解方式上与前两类并没有什么差别,最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孤立、片 面地理解其中的一则,而应全面地。联系地理解材料。 【求同法】几项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 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 例 1:材料一 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 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审题分析: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 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 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题旨是: 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 例 2:①李时珍经过 27 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 ;②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 失败了 605 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 30 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④马克 思用 14 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 ;⑤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审题分析: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 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 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这个共性就是材料 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 【材料】 (1) ①马克思 23 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 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 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 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 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分析】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 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 料⑤是讲徐特立 48 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 立论: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 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 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 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 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 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 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 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 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 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例 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的议论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 也有人想, 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 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 审题分析: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 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 例 2:材料一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 1 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 中一年级,一背就是 6 年 1000 多个日子。 材料二 某杂志社作调查: “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 的是“乐于助人” 。 材料三 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 “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 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注意:把材料二 和材料三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一,自由决定。 审题分析: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对 比分析,即求异,找出二者的对立点:言行不一,律己与律人标准不一。由此我们可以提出 一个正确的主张:高尚的品质绝不体现在嘴上,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双 腿瘫痪的同学上学,且一背就是 6 年 1000 多个日子,小新助人为乐,靠的不是如何说,而 是靠的实际行动,可作为品质高尚的典型事例。 训练目标(三) :话题作文审题 第九、十课时 目标:话题作文审题,学生作文。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逐渐弱化的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 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在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 才华的余地, 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 使用各种方法、 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 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 但仍有一定的限制, “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 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 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 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 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审清 题意,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审题立意方法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一)化大为小。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 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 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 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 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 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1.限制话题。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 越大。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 大, 主题就难以收拢。 如2002年高考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 据此可以写“妈妈的选择”、 “同桌的选择”、 “困难面前的选择”、“生与义的选择”等等,这样一限制,“选择”的外延就小 了,行文的指向明确了,作文的立意、选材、写法以至结构都容易把握,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来。 (提问)再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此前后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 后都加,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 教师总结: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这样文章范围缩小了, 打开思路就迅速多了。 如何限制话题,找到更小的切入口呢?那就是把一个总话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话题。 如:\&饭桌上\&为话题作文,很多同学想到的仅仅是吃饭的问题,那么这个思维的空间 就非常狭小。如果把\&饭桌上\&作为一个信息源,围绕它可以拟几条信息线。你可以想象一 下,饭桌上的\&人\&是一条标线,\&物\&是一条标线,\&情感\&是一条标线,\&事\&是一条标线, \&时间\&都是标线;在每一个标线上都有很多审题立意信息点。比如说在\&人\&的信息标上就 可以标出下面这些信息点:我在饭桌上、不速之客上饭桌等;在\&事\&的信息线上可以有: 怪事出在饭桌上、饭桌上谈奥运、风波骤起饭桌上、饭桌上的审判。再比如\&情感\&线上, 烦恼皆因饭桌起,温情丝丝在饭桌等。再比如在\&时令\&线上,饭桌早点日日新,饭桌今日 又春风,隆冬送暖入饭桌,月圆饭桌合家欢……从\&时间\&线上你可以选饭桌上的回忆,饭 桌上的变迁,二十年后饭桌上等等话题。这样思路一打开之后,拿着一个话题,可以想象无 数个选题,这里面就可以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写。这样饭桌上\&成了社会生活的窗口,社会生 活方方面面都可以浓缩在饭桌上。 这么多信息是不是都选呢?只能取其一条, 于是第二个步 骤就是集中,这么多想象里哪一个最能打动你的,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 哪一个。 2.设问构思。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 半径,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如2002年高考题“心灵的 选择”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问:“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选择?”、“他的选择有什么意 义或给人们什么启示?”等,通过设问,对话题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文章的立意也就容易确 定了。 (提问)再如:写话题作文《理解》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是理解?为什么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 教师总结:这种自问自答方式,可以使思维逐渐深入,较容易确定切入点。 (二)化虚为实。 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假若记 忆可以移植”之类便是。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抽象为 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 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带有科学假想的话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当年许多考生 大书特书记忆移植的可能性, 或一窝蜂地写科幻题材, 以至高考之后市面上的科幻读物脱销, 一时洛阳纸贵,殊不知这正好步入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自然难得高分。其实,只要拿这个 话题与“假若我是市长”、“假若我是班主任”等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命题形 式,都是想象作文,都是在“假若……”的前提下,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都可以把笔触 伸向现实生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激浊扬清,任尔所为。 可以这样结合周围的日常生活立意,“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父辈几十年以来为工 作为生活日夜操劳,摸爬滚打,遍尝生活中酸甜苦辣的记忆移植到我的头脑中,让我尽快地 品味生活,理解父母,感受亲情,消除代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初三、高三学生 遨游于题海之中, 饱经过重的学习负担煎熬,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痛苦记忆移植到教育部门 的领导、学校老师的头脑中,让他们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探寻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 作文话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 它都是来源于 现实生活,要写好它,必然要使自己的行文内容回归现实,反映现实。 二、以“苦难”、“等待”为话题进行具体指导。 (一)苦难(设问构思) ① 展示话题材料。 《中国青年报》曾以一篇题为《幼稚与艰难:解读八十年代》的文章中探讨了八十年代 出生的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如崇尚自由,讲究情调和品位,藐视权威和传统, 不关心政治但关注舆论等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普遍表现为IQ(智商)很高,EQ(情商) 很低, 简而言之, 就是只执迷于一些小的细碎的玻璃式的情感, 很敏感又很脆弱, 而在伟大、 崇高和悲剧、苦难的情感面前,他们常常显得漠然,很难感动,或者无法感动。大家对苦难 有过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吗?请以“苦难”为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② 立意训练,请学生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话诠释“苦难”的含义。 (注意要把话题化小、化 实。(设问构思) ) 苦难是战争废墟中的孩童的哭声。 苦难是铁达尼号撞上冰山的那一刻。 苦难是一杯失意者独自啜饮的苦酒。 苦难是安乐种下的恶果。 苦难是有志者成功的阶梯。 苦难是没能正确对待的幸福。 苦难是老母亲额上深深的皱纹, 头上丝丝白发, 手上厚厚的老茧, 以及她那蹒跚的背影。 苦难是黎明前的黑夜,只有经历黑夜,才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苦难是走在明媚的阳光下,心却寒冷如冬。 苦难是帆,苦难是桨,正因为我们拥有苦难,生命之舟,才能历险滩,战恶浪,闯暗礁, 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苦难是时间淬炼人的工具,经过苦难的淬炼,人才会从“不懂”到“懂”。 苦难是落叶飘零无法挽留的瞬间,是运动场上无法超越的1秒。 苦难是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生活境地。 苦难是梦想翱翔蓝天的雄鹰失去了强健的双翅。 *************************************************************************** ***** 苦难是勤劳人的前半生,懒惰人的后半生。 ――李敖的一句名言:不怕苦,苦半辈子;怕苦,苦一辈子。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苦难是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当你未曾经历过时,你没有资格说它,当你经历过后, 你会觉得你更没有资格说它。 ――所以智者常常缄默,而未经世事者因一点疼痛逢人便诉。 苦难是一架梯子,它让勇敢者踩着它,摘取幸福的果实。 苦难是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 ――20岁, 史铁生的人生之门刚刚打开了一条缝, 憧憬的眼眸从门缝里看到了外面精彩 的世界,阳光、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飞蝶,可是这门突然“哐当”一声关上了,留下的 是无边的黑暗与令人窒息的寂静。 史铁生说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 他用作 品照亮了宇宙。 而史铁生照亮的是人类的心灵。 史铁生“用他的苦难提高大家对生命的认识”, 他的恳切、优美的散文是让读者无法不感动的人生的诗。 事实上我们现代人都在集体远离苦难,都需要适当的苦难教育。“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 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家书》 ) (二)等待(限制话题) ① 展示话题材料 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等待:小学生等待上中学,中学生等待上大学;等待集合, 等待排队,等待通知,等待早请示晚汇报,等待废话连篇的报告结束,等待典礼开始,等待 误点的航班,等待好友的来信……等待中寄寓着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 请以“等待”为话题,展开联想与想象,可记叙议论,可描写抒情,可写真人真事,也可 编述故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 审题立意指导 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和张扬个性的特点而受到命题者和广大师生的青睐, 北京市高考作 文阅卷组组长曹阳老师曾撰文指出“以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可以说是高 考作文命题成熟的表现”。近三年高考话题作文中涌现出的满分作文和优秀习作即是最好的 明证。话题作文“等待”同样也是十分开放的,也是能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的。 从等待的主客体对象来看, 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待, 可以是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等 待,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等待。作文时我们可以写我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 等待, 可以写友人之间的相互等待, 可以写恋人、 夫妻之间的等待, 可以写师生之间的等待, 可以写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等待, 可以写贤臣对明君的等待, 可以写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 同时也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事情可小可大,可以是身边事,也可以是天下 事。作文时我们可以写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中考录取通知书,等待元旦联欢晚会,等 待高考,等待申奥,等待入世,等待本土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等待巴以双方的和平,等 待伊拉克战火的平息。 从等待的时间来看,可长可短,短至几秒,长至千年。赛场上,运动员由各就各位到发 令枪响,等待的时间可谓短矣;中国入世,十五年艰辛谈判,可谓征途漫漫。由嫦娥奔月到 阿姆斯特朗登月,人类的历史跨越了千年,可谓“千年等一回”。 从等待的距离来看,可以是近在咫尺,虽近在咫尺,有时却如隔着万水千山,“等你等 到我心痛”;可以是远在天涯,虽远在天涯,有时却瞬息即至,等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从等待者所处的环境来看,可以是顺境,可以是逆境;可以是太平盛世,可以是烽火岁 月。 从等待者的态度来看,可以是主动积极的,有目的的,在等待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抓 住机遇,大显身手,一鸣惊人;可以是被动消极的,盲目的,在等待中虚度韶光,磨平了棱 角,挫失了锐气,丧失了良机,最终一事无成。 从等待时的心情来看,可以是自由的,自信的,乐观的,浪漫的,憧憬的,悠闲的,快 乐的,美丽的;可以是压抑的,犹豫的,悲观的,无聊的,绝望的,焦急的,忧郁的,灰色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的。 从等待的结果来看,可能是香瓜,抑或是苦果;可能是笑颜,抑或是泪水;可能是团聚, 抑或是分离;可能是希望,抑或是无奈;可能是荣华富贵,锦绣前程,无限良机,抑或是“水 中月,镜中花”,竹篮打水一场空。 立意自定,思想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要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而不能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把选择文体的权利交给了你,让你选择最擅长的一种文体 来写。记叙文、议论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杂文、随笔、书信、日记等等体裁,任 你选择一种,但必须写什么像什么,而不能写成“四不像”“五不像”或“六不像”。 三、学生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 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 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 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 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 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以“沉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指导】 “沉潜” “蓄积与勃发”有三个层次含义:一是指一种策略,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智慧, 属于谋略层面意义;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是指一种“忍” “韧” 的哲学理念,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素养,一种收敛、内向、自省,锻造灵魂的手 段。它当然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可以写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指抽象的哲学思辨。可 以写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更可以写果断出手一鸣惊人。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 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 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 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 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 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精彩分论点】1。《为人生蓄势》: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 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2。《沉潜,为成功蓄势》:沉潜能够历练 我们的意志;沉潜能够积聚我们的实力;沉潜使我们准备得更完善;沉潜使我们对未来更有 信心。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精彩例文】 沉潜与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 的放声高歌; 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 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 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 取成功。 从古到今, 小到个人, 大到国家, 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 496 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 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 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 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 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 当的深度?,公元前 475 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 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 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 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 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 他们才 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 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 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 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 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 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 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 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 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第十一、十二课时 目标:作文点评,进一步训练。 一、点评作文: 1、优点肯说: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2、缺点点拨:3、优秀作文展评:二、审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 的。有人喜欢前者,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己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应如何对待自己呢?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 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富有理性色彩的材料, 首先必须明确材料概括了人类对待生活的三种态度和表 现,并要求写出在当今社会中的“慎对自己”的话题作文。“慎”即“小心”,当今是个怎 样的社会,以致让人要小心地对待自己呢?当今社会经济上是投机与实干齐飞,机遇与风险 并存; 政治上是人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日益深入民心, 未泯的善良人性与滑坡的道德正拼死 抗争,虚伪的面孔和虚张声势的口号正日益为人们所唾弃。再说“自己”。喜欢前者的,美 的酷的外表固然令人欣赏,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他是个普通人,那他可能永远生活在别 人的阴影里,为别人而活,累;如果他是个掌有一定权力或拥有一定财富的人,那他可能在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灯红酒绿、权钱交易中一时春风得意马蹄轻,最后身败名裂。喜欢后者的,知足常乐,如果 他是个普通民众, 那他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地活着, 也有可能出现“平凡的人给他人最多感 动”,人民也给他很多很多;如果他是个掌有一定权力或拥有一定财富的人,那他可以大义 凛然地工作着、 万民敬仰地休闲着, 美的真实的内心总是润物细无声般的令人赞赏。 第三种, 让两个自己不时交流、 融合。 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易的, 只要你能“慎对自己”, 善对良心, 立意就高了,因为人不因美丽而可爱,却因可爱而美丽。 【精彩例文】 我真实,我快乐 风从水上拂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叶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岁月从森林走过,留 下圈圈年轮。朋友,我们踏着生活的节拍,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又留下什么呢?真实快乐 的自我还是虚伪痛苦的自我? 上帝给每个人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有的人喜欢用多种面孔面对生活, 心灵之门永 远无法开启,有的人喜欢用一种真实的脸孔面对生活,心灵之门却永远敞开着。你的世界, 你是主宰者,选择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自己,生活将用不同的语言来诠释它的本质。 我们为真我而活着, 活的意义便是探寻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本质。 何必让自己整天改变, 改变不同的面孔去应付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活出真我,是人生对生命的又一次考验。 人的内心是一个会思考的世界,当一个人独处时,往往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有的人却给自 己的心灵蒙上一层黑布,去掩盖它原本的真实,活得很累甚至毫无尊严。 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向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学生下跪,满面哀求地伸手向他要钱,乞求他 的怜悯。那位中学生满脸通红,被眼前的情景惊得不知所措。看到这种现象,我不知该如何 评价这位身体看上去还健康的男子,?男儿膝下有黄金?,怎么能轻易向别人下跪?你的双 手呢, 难道不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吗?那一跪, 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全部跪掉!那一 跪,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男子在孩子面前的优势全部跪掉!我不能用最坏的恶意来猜测你那 满脸哀求背后的真实目的,但但你那为了金钱不顾尊严、满脸哀求地向一个孩子的一跪,就 无法或没有资格博得人类的同情。 庄子不违本心,辞楚相而不做,逍遥于天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隐 居在田间。李白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放浪于山水,纵情于诗酒。 更有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这些仁人志士,Z功名富贵而不顾,弃个 人生死而为自由,活得有尊严,活出了真我,所以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蜜蜂慎对自己,舍弃了蝴蝶游戏花间的浪漫,用忙碌的身影去为人类酿造生活的甜蜜; 水滴慎对自己,以穿石的不懈努力,诠释着什么叫执著;梅花慎对自己,以傲雪的英姿展示 着什么是风骨。慎对自己,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活出一个有尊严的自我,活出一个高境界 的自我,生活将不再枯燥,世界将会更快乐!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人不是商品,没有必要去伪装自己,摘下让你身心疲惫的面具吧,真实的,才是最美丽 的。 训练目标(四) :议论文构思 第十三、十四课时 目标:复习议论文的构思结构方法,完成作文。 “文体符合要求”是《考试大纲》对写作的重要要求。首先要符合考题要求的文体,其 次还要符合自己选定的文体。 历年高考作文主要把文体集中在议论文和记叙文上, 作为中学 生在高考复习中必须要注意这两种文体的规范性要求。构思,广义指对文章的总体设计,包 括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 一、议论文的四种结构类型 (1)总--分--总式:这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 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2) 并列式; 并列式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 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 (3)层进式:层进式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的关系来进行论述。采用这 样的结构方式, 可以论点为中心点从前因后果或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等多角度进行线性思考。 (4)对照式: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 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 烘托、陪衬的作用。 四种结构类型中,总分总式是一种基本的结构,文章即使采用了并列式、对照式或层进 式,从文章整体上说,也往往首先是总分总式的结构(即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具体论证,结 尾总结) ;对照式的正反对照,也可以看成一种并列。所以,我们只重点掌握并列式与层进 式两种即可。 二、模式分析: 1、并列式结构(包括正反对比) 在论证思路中, 为了论述的方便, 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 并列的分论点, 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并列式 也称横式结构。 并列式作文模式: 、分论点并列式 (1) (2) 、分论据并列式 分论点并列式其结构如下: 分论据并列式结构如下: 引论: (提出论点) 引观点: (提出论点) 本论: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议观点:阐述观点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联现实:论据(1)+分析论证+回扣观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点 结论(总结全文) 论据(2)+分析论证+回扣观 点 论据(3)+分析论证+回扣观 点 结总论(总结全文) (1)阅读下面高考满分作文,列出其结构提纲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 繁星满天;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鸟语花香的绿洲;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 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 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 ,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 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 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 ,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 努力? ,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 ?那不 行,绝对不行? ,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 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 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 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 《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 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 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它需要语言为 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 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 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 蒲苇? ,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 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本文结构如下: ▲开头部分:起兴,亮出观点: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 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 上。 (2)阅读下面高考满分作文,提取出其结构模式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 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 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 万古旷世, 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 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 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 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顾挫折重重 2013 届一轮复习作文教学案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 ,笑对痛苦,而对挫折他拂袖而去, 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杯。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 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面对挫折, 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 了方向。遭遇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洋洒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