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曾国藩或者张学良的传记哪本好看传记2000字左右!谢谢!不是读后感!是两千字人物传记!

优秀作文《初中人物传记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初中人物传记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初中人物传记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人物传记作文》400字【人物传记作文】
哈哈,我利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读完了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鼎鼎大名的《三国演义》。当然,读完一本名著后,也有许多我喜欢的人物啦!嘿嘿,就让我一一介绍吧!
我最喜欢赵云,他字子龙,家乡在常山真定,乃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大将之一。他身长八尺,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有勇有谋,使一条长枪。在曹操与刘备的一次大战役中,刘备军大败。赵云保护着奄奄一息的阿斗,在曹营军中杀进杀出,屡破重围,砍倒大旗三面,夺武器三条。他作战勇猛,威名远扬,一生中有着许多辉煌事迹,打过许多胜仗。
其次,我喜欢姜维。他字伯约,使一条钢枪,文武双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大事就交给了姜维。他曾多次打败魏国大将邓艾等人。蜀国一天天衰落下来,姜维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挽回汉室(蜀国),自刎了。他生前屡建奇谋,可与诸葛亮媲美。
我还喜欢诸葛亮。他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三国中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干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辅助刘备,常胜于敌人---魏国名将司马懿。但最终与敌对峙以久,不幸病死于五丈原。
我说得都是真的哟!若你不信,可以在《三国演义》里面查找哦!
作文二:《人物传记和作文》3500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
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作者认为把“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人间的仙女”“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这些称谓加在林徽因头上是不合适的,不够人性化。
B.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文化名人称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并为她倾倒,主要是因为她的美貌、才华和她追求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情怀。
C. 抗日战争期间,林徽因夫妇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困居偏远地区,但没有放弃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体现了对建筑艺术的执着精神。
D.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和家人并不看重这些,他们追求的是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E.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灵活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再现了林徽因的真实形象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2) 为什么说“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3)相比张爱玲和林徽因,作者“觉得林可爱得多”,依据是什么?(6分)
(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
但没有鄙俗。”这句话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结合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审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神仙传授酿酒之法给两个凡人,叫他们选端午那天收割的稻子,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中,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这两个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酒调和好并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注定的时刻。
终于等到第49天了。两人整夜都不敢有片刻休息,急切地等着鸡鸣的声音。第一遍鸡鸣后,过了很久,才响起了第二遍,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却惊呆了——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般苦。
而另外一个,虽然打开盖子的欲望也让他按捺不住,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第三遍鸡鸣后打开陶瓮,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他终于喝到了甘醇的美酒。
人:                    事:                       理:
12(1)E3分,C2分,D1分(B不存在因果关系,范围扩大;A“不够人性化”理解不
准确;  D“她和家人并不看重这些”文中没有交代。)
(2) ①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为人女)     ②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操持事务。(为人母)
③ 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
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为人友)
④ 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
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人妇)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
(3)① 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
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② 林徽因利用家的沙龙,培育了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的璀璨群星。
③ 贫病交加的林徽因,辅助丈夫梁思成艰难完成巨著《中国建筑史》。林徽因和
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④ 张爱玲有才气,但她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
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让人容易接近。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
(4)【参考角度】
1、“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是对支撑林徽因与疾病斗争的精神的赞扬。(2
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但她奇迹般的又活了十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3分)给我们的启示:战胜疾病需要一种精神,战胜困难需要一种精神激情。(3分)(意思对即可。)
2、“有贫困,但没有卑微”,这是对林徽因从容面对艰苦岁月的精神的赞扬。(2分)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一家颠沛流离,困居在偏远,贫病交加,没有怨言,靠典当从容度日。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3分)给我们的启示:物质的贫困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有一种勇敢面对的态度。3分) (意思对即可。)
3、“有悲怆,但没有鄙俗”是对她人生短暂、命运多舛但顽强不屈精神的赞扬。(2分)
在51个人生岁月中,她从芳华绝代的才女,到多病缠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事务的主妇;从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沙龙的女主人,到踩泥泞,乘驴车,于疾病斗争,靠典当度日,夫妻共度时艰、共撰巨著的顽强的女人,她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的心。(3分)给我们的启示:面对起伏的人生,始终要有一颗高尚的心。3分) (意思对即可。)
1.D(答非所问,本项说的是筷子的功能,并非筷子产生的原因。)
2.B(因果倒置,本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筷子的长度决定了桌子的规制。)
3.B(表述有误,与原文内容不符,将筷子插入供品,最初的目的并非“掌握时辰”或
“增添神秘感”)
作文三:《英语作文-人物传记》10500字掌门1对1教育 高中语文
人物传记类
人物传记也是记叙文体的一种,但人物传记主要是写名人或伟人的生平、事迹。因此,写人物传记时,要抓住其出生年月、主要事迹、人们的评论等进行叙述。
Our English Teacher
Do you know our English teacher?  Look!  There is a young man standing over there.  He isn't tall, and looks very thin.  Who is he?  H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is name is Sun Feng.
Our teacher is strict not only with himself but also with us. We all like him, because he is a good teacher and often helps us with our English.
My classmate Wang Haiyan was not good at Eng-lish at first. He often thought: “My English is poor, what can I do?” Mr Sun knew it and said to him: “Don't be disappointed, keep up with your classmates! I believe, you can. ” With the help of our teacher, he decided to catch up with his classmates. So he began to put his heart into English and did better in English. At last, he took part in the English contest and got a prize.
Our English teacher works hard and he is as busy as a bee. He often prepares lessons and studies until late at night. In Grade three, we often have tests and have more English homework. Mr Sun always goes over it carefully.
Mr Sun gets on well with us. 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One day before classes began, he said to us: “Now, let me teach you an English song. ”
We all like our English teacher. He is not only teacher but also our good friend. Don't you think so?
Zheng leaps into history
In the winter of 1953, a powerful jump from a Chinese woman attracted world attention.
Twenty-year-old Chinese athlete Zheng Fengrong shattered the women's high jump world record with a leap of 1.77 metres in a Beijing athletic meet on November 17, 1957.
The new record, the first women's world record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one centimetre higher than the old mark held by American Mildred McDaniel .
The jump also made Zheng the first Asian athlete to break a world track and field record since 1936.
The record jump, although by a tiny margin, was described by the foreign media as “an explosive jump” because it generated China's first athletic world record.
Dubbed “ a spring swallow (燕子) awakening (唤醒了)Chinese sports, ” Zheng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China was Nolonger the “sick man of the East. ”
Born in the spring city of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Zheng, who stands at 1.70 metres, has a good physique and a skillful scissor----sharp jump which was seldom seen among top jumpers in the world.
She once leapt 1.78 metres, a national record in 1963.
She claimed a well-merited place in sporting history when her achievement was listed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吉尼斯世界纪录) .
Due to her contribution (贡献) to athletics, Zheng was awarded a series of honours. She was named among the nation's greatest athletes (运动员) in 1984.
Rong is first world champion
When China was hungry for their first world title to celebrate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able tennis player Rong Guotuan made their dream come true.
Rong became New China's first world champion after he won the men's singles title at the 25th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in former West Germany on April 5, 1959.
Before the championships, the team had pinned their gold hopes on the men's team. But their dream of a world team title was destroyed by the Hungarian team in the semifinal match, losing three games to five.
After a chain of (一系列) unexpected defeats to Chinese favoured for the title, Rong carried the heavy hope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Rong's rival in the final was top Hungarian paddler Ferenc Sido.
Rong was seen as an underdog for the title as he had just lost to Sido in the team contest. Even the victory flowers were being prepared for Sido.
But much to the surprise of the 8000-member audience, Rong won three straight sets with a big margin 21-12, 21-15, and 21-14 after losing the first set 19-21. Until that very moment, Rong realized the promise he made one year ago, that was to win a world championship for his motherland.
Two years later at the 26th championship for his motherland.
Two years later at the 26th championships in Beijing,  Rong led the Chinese men to win the team title.
After becoming the coach(教练) of the Chinese women's team,  Rong led the team to the winners' podium at the 28th championships(锦标赛)in 1965.
①写一篇说明马丁·路德·金生平的短文。
提示: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1951年就读于波士顿大学,1952年认识了Coretta Scott,并相爱,1953年结了婚。1954年金离开波士顿,成为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基督教浸礼会牧师,开始领导黑人运动。1963年成千上万的黑人来到华盛顿听他著名的演讲。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被暗杀。(字数:120左右)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the black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爱上……fall in love with
牧师minister
林肯纪念馆the Lincoln Memorial
诺贝尔和平奖the Nobel Peace Prize
被暗杀to be assassinated
②根据下面提示写篇短文。
a.歇洛克·福尔摩斯是19世纪末英国的一位著名侦探;
b.他通常在警察到来之前,就把案件侦破了;
c.许多人信任他,当他们有麻烦或有危险时来求他帮忙;
d.他足智多谋,帮助很多人解决了他们的私事;
e.有很多故事都是关于福尔摩斯的,至今他还被人们所怀念。(字数:70左右) 参考词语
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19世纪末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信任to believe in
陷入困境to be in trouble
私事personal affairs
被怀念to be remembered
③请以Madame Curie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要点如下:
a.Madame Curie为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1867年出生于波兰一个教师家庭,卒于1934年。
b.从小爱学习并希望成为科学家,16岁中学毕业,24岁赴巴黎就读于巴黎大学,生活简朴,学习刻苦。
c.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于1903年和1911年两次分别获诺贝尔物理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d.一个女人事业成功不容易,而一生中两次获诺贝尔奖更为困难,居里夫人将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永远为人们所怀念。(字数:100左右)
波兰Poland
中学毕业to finish one's middle school
过着简朴的生活to live a simple life
科学研究the study of science
诺贝尔物理奖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成功地干to succeed in
考入巴黎大学to enter Paris University
④请按下面所提供的条件用英语写一篇简单的人物传记。
a.保罗·罗伯逊(Paul Roberson)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黑人家庭。
b.12岁做工,先在农场,后来在工厂。
c.他热爱音乐,虽然每天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就练习唱歌。
d.有一副好嗓子。
e.后来成为人民喜爱的歌手。
(字数:100左右)
出生于to be born
靠……为生to make a living by doing
充分利 to make full use of
闻名于to become well-known to
被认为to be regarded as
⑤雷锋生平事迹
怀特先生在我国某城市参观,问起有关雷锋的事情。假定你是接待人员,向怀特先生简要介绍雷锋的生平和事迹。现在请你将所介绍的内容写成一篇短文。
a.1940年出生,干过农活,又当过工人;
b.21岁参军,然后入党;
c.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乐于助人;
d.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为我们大家树立了好榜样;
e.1862年因公殉职。
(字数:80左右)
在田里in the fields
参军to join the army
入党to become a Party member
乐于……to be happy to do
关心to care for
做好事to do good deeds
树立好榜样to set a good example to
⑥请按下面提供的条件,写一篇奥·亨利生平的短文。
a.奥·亨利(O·Henry)是 Willian Sidney Porter的笔名(pen-name);
b.1862~1910;
c.出身贫穷,没有上过学;
d.三年监狱生活中学会写作;
e.一生作品300多篇;
f.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字数:80左右)
出生于贫苦的家庭
to be born into a poor family
几乎没受过教育to have little schooling
释放to be set free
短篇小说家a short story writer
⑦马克·吐温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请你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用英文写一篇人物简介。
马克·吐温(1836~1910)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他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马克·吐温的家乡位于密西西比河畔,成年后,曾在密西西比河的船上当水手。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由水文测深标上“两个刻度”而得。
马克·吐温写过许多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深为全世界读者所喜爱。(字数:120左右)
著名作者之一
one of the best known American writers
密苏里州Missouri
密西西比河the Mississippi River
船上当水手as a sailor on a river boat
测量水深to measure the depth of the water
二个刻度two marks
《汤姆·索亚》Tom Sawyer
杰作masterpriece
⑧.根据下面提示内容写一篇短文。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92年10月21日发现了新大陆。为了筹划横跨太平洋的航行,他花了18年时间。他同海员、学者、王子和国王辩论过。他说,向西跨越大洋航行,肯定能达到欧洲人还没去过的大陆,但是几乎没有人相信他,并被人嘲笑。最后,西班牙的国王、王后对打通通向印度的海上路线感兴趣,给他提供了船只和海员,这样他实施了这一计划,发现了新大陆,认为这便是印度的一部分。(字数:100左右)
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
新大陆the New World
花时间干to spend time in doing
与……争辩to argue with
被人嘲笑to be laughed at
对……感兴趣to be interested in
给……提供to offer somebody something
⑨请用英语写一篇有关美国总统林肯的简介,必须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哪年出生,童年如何度过,上学情况;
b.何年当选总统,内战的爆发,林肯领导北方战胜南方,奴隶得到了自由; c.何时何地遇刺;
d.他是个伟大的领袖,一个明智、友好和诚实的人,今天他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字数:120左右)
美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南北战争the American Civil War
业余时间in one's spare time
强烈反对to be strongly against
为黑奴的自由 for the freedom of all slaves
⑩请你用英语写一篇瓦特·迪斯尼的生平简介。提示如下:
a.出生年月:1901年;
b.年轻时想当画家;
c.画画从画老鼠开始;
d.后来成了成功的卡通制作人;
e.于1966年去世。
(字数:80左右)
瓦特·迪斯尼Walt Disney
成功的卡通制作人a successful Cartoon-maker
看见……做……to see,,doing
(11)教师节期间《中国日报》要报道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请你用英语写一篇介绍你班班主任老师的短文。
a.张老师年近五十,1966年来校任教、工作,一贯努力,曾多次受到表扬。 b.他知识丰富,教学有方,上课生动有趣,学生爱听他的课。
c.他与学生关系融洽,但对学生要求严格。他经常鼓励大家为祖国勤奋学习。在他的帮助下大家进步很大。
d.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字数:70左右)
有……知识to have much knowledge in
相处好to get on well with
严格要求to be strict with/in
取得进步to make much progress
不但……而且……not only,,but also
(12)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当鲁迅13岁时,他的父亲死于疾病。18岁那年他决定到日本学医。1905年他已是医学专科学校二年级学生了。但国家被欺凌,人民受压迫,怎样才能拯救祖国呢?经过一番深思,鲁迅决定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唤醒民众,改造中国。
1909年夏天,鲁迅从日本回国教书,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一些革命者,并尽力支持他们。
1918年,他的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了。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抨击了封建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在随后的岁月里,鲁迅极力帮助爱国青年从事革命活动,对敌人的威胁不屑一顾。鲁迅先生受到朋友们的尊敬、学生们的爱戴,但敌人却对他恨之入骨。
1936年10月18日,鲁迅在与病魔的搏斗中停止了呼吸。(字数:120左右) 参考词语
死于to die of
学医to study medicine
被统治to be ruled by
受压迫to be oppressed by
联系to get in touch with
揭露to expose
封建思想feudal thoughts
与……抗争to fight against
对……有害to do harm to
谴责to criticize
(13)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乌尔蒙(Ulm)。小时候人们认为他迟钝,但在14岁时,他自学了高等数学。1901年他开始教书,后来用自己积攒起来的钱在苏黎世(Zurich)大学继续他的学业,1905年他获得博士学位,这时他开始了研究,这种研究导致了他那著名的“相对论”。到1914年爱因斯坦已经闻名于世界。但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对他影响很大。1933年希特勒上台。由于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先是失去了工作,继而被剥夺了国籍,逃出德国。爱因斯坦去过法国、比利时,然后去英国,1940年他在美国定居,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聘请他为终身教授。
1955年爱因斯坦于76岁时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字数:120左右)
干……迟钝to be slow to do,,
在……时候by the time,,
自学高等数学
to teach oneself advanced calculus
苏黎世大学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产生……结果to result in
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First World War
爆发to break out
公民权citizenship
终身教授职务a lifetime professorship
(14)高尔基出生于1868年3月,他幼年丧父,在祖父家度过童年,11岁高尔基开始独自谋生,他从事多种职业。
1889年和1891年春,高尔基两次步行漫游俄罗斯,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 1892年,高尔基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开始了文学生涯。《海燕》是高尔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发表于1901年3月。作者通过描写大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俄国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1936年,高尔基病逝。(字数:100左右)
高尔基Golky
步行on foot
出版to be published
《海燕》Seagull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
了解社会to know the society
展示to display
(15)查理·狄更斯,是19世纪杰出的文学家。他于1812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10岁时,他父亲负债入狱,狄更斯只好找一份工作谋生。
狄更斯从小爱好文学。24岁,他发表了第一部作品《皮克威克外传》,并马上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说家。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和《双城记》。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而被人们所喜爱。
查理·狄更斯死于1870年。(字数:100左右)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因负债入狱
to be taken to prison for debt
对文学感兴趣to be interested in l: teratare
《雾都孤儿》Oliver Twist
《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
《大卫·科波菲儿》David Copperfield
(16)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生于16世纪初叶,从小对医学感兴趣,长大后,发现当时有关草药的著作中有许多错误,决定重新修改它,他花了27年时间,于1587年完成了他的巨著,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字数:80左右)
16世纪早期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
对……有兴趣to show great interest in
修改to revise
中国古代ancient China
(17)《中学生英语报》要征集一批人物介绍,请你写一篇有关曾为第11届亚运会点燃圣火的藏族姑娘达娃央宗的短文。
a.姓名:达娃央宗(藏语:达娃的意思是月亮,央宗的意思是幸福) Dawa Yazong;藏语:Tibetan);
b.性别:女  年龄:15  原籍:西藏;
c.个人情况:从小喜欢跳舞,现为艺术学校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爱好体育(篮球与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d.家庭情况:五口人。祖母、父亲、母亲、哥哥;
e.主要事迹:1990年为第11届亚运会点燃圣火。(字数:80左右)
点燃圣火to light the fire
第11届亚运会the 11th Asian Games
西藏Tibet
擅长于to be good at
(18)《中国日报》要征集先进人物事迹介绍,请你用英语写一篇有关邓秀华的介绍。 邓秀华现任某公司总经理,以前做过各种工作,曾经当过工人、制图员、办公室职员等。后来受雇于一家公司。在该公司的各个部门干过。由于工作出色,最终位至公司最高职务——总经理。她常说:“妇女要相信自己才能不被歧视,只要努力,男人能干的事妇女也能干好。”(字数:80左右)
各种各样all kinds of
制图员designer
各部门all the departments
被看不起to be looked down upon
只要as long as
(19)许海峰是一名成绩辉煌的射击运动员,请你用英语写一篇介绍他的短文。内容包括:
a.他所参加的奥运会;
b.他所取得的成绩; C.他所获得的荣誉。 (字数:130左右)
第一块金牌获得者
the first Olympic gold medalist  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代表中国to represent China  小手枪pistol
表彰in recognition of  教练coach
国家级运动员a national athlete  国家体委the National Sports Commission
作文四:《实用---人物传记作文》10900字▲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
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
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
个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    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
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
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    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
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
了,用针缝起来,,,, 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
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
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
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
夫——钱三强。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
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1943年,德国与
法国恢复通信。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
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
通信,限定25个单词。    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
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    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
的挚爱。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
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
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1936年清华毕业后,何泽慧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
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喜欢听评弹的苏州女子,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毅
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l940年,她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
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她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
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l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女
儿,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予学研究组的组建。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
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核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
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她是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开拓者
之一,也是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最早的推动者。
2011年初夏,97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人们前往她家吊唁,发现她住的是一套老
旧的单元房,灵堂则是她不到14平方米的小客厅。遗像上的老人满头银发,微
微抿嘴,淡淡微笑,朴素一如生前。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
何泽慧,,,,相继辞世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风
范绝代,倾慕后世,风骨伟岸,无需雕饰。    在苏州十中校园,原来的振华
女中,有两块篆刻遥遥相对。一块是l932年何泽慧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一块是2006年,何泽慧为百年母校的题词——“爱国奋进”。从“仁慈明敏”
到“爱国奋进”,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80多岁的老太太乘公交车上班,穿补丁衣服和胶鞋,下班的时候还带
上从单位食    堂里买的馒头。这些事件体现了何泽慧朴素的品质。    B.何
泽慧与钱三强情深意长,早在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时,在德国留学的
何    泽慧就曾给在法国的钱三强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    C.何泽慧将事
业与国家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你恋着我,我恋着
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便是真实的写照。    D.何泽慧老人去世时,人
们发现她住的是老旧的单元房,客厅很小,旨在说明总是赞    扬科学家朴素
是不够的,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    E.本文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事迹
来体现何泽慧无需雕饰的风骨,并运用外貌描写等手    法来表现她“仁慈明
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    答:C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B项
给1分;答D、E不给分。(B项,何泽慧没有明确表达心意,但有可能是一种
暗示,故给1分;D 项“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的说法与作者的写作
目的不符。E项外貌描写不能体现何泽慧“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
(2)为什么说何泽慧“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请简要分析。(6分)
为人处世:①朴素。生活中衣食住行尽显朴素的作风。(2分)②对爱情忠贞
不渝。她与钱三强有朴素而久远的爱情,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
履行了爱的承诺。(2分)③爱国。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
来,一生的重大选择都与国家需要有关。(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做学问:④热爱工作,执着事业,科研成就卓著。追求无止境,把自己的一生
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在物理学界被称为中国的“ 居里夫人”,引领了中国乃
至世界物理学的发展,精益求精,成绩卓著。(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文章第一段从何泽慧八九十岁开始写起,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倒叙手法。(2分)①作用: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先极言她的普通,与下文
“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构成极大反差,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读者印象。(2分)②具体描述起到强调作用。用真
实的生活场景表现何泽慧的生活简朴、对事业的执着,这是何泽慧人格上闪光
的一面,放在开头起到了强调作用。(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文章最后写道:“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
仰。”请你结合  何泽慧的一生,从“朴素”和“信仰”中任选其一,谈谈你
的理解。(8分)
观点一:朴素  朴素是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可以使人心无旁骛,坚定
执着。①何泽慧在物质生活上极尽简朴,她把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事业上,在工
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②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爱情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事
业追求之上,一生风雨与共,相依相携,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朴素而久远。
③何泽慧对祖国的热爱朴素而真挚,她没有豪言壮语,但一生的选择与奋斗都
自觉地、主动地与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每一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信仰  信仰是一种人生追求,信仰是激励人奋进的动力。①何泽慧中
学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就是她一生的人格追求。②何泽慧对祖国的热
爱,成就了她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她为母校百年校庆的题词“爱国奋进”即是
她一生奉行的信仰。③何泽慧对事业的执着也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她九十岁高
龄还在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而奋力工作,对科学的信仰,支撑着她奋斗到生命
的终点。(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
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
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
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
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
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
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
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
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
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
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
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
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
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
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
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
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
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
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
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
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
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
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
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
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
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
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
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
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
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
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
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
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
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
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
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
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CE)(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
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B.陈寅恪在清
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
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C.梁启
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
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D.作者引用傅斯
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
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
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首先,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
清华的原委;其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
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再次,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
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②
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
一帜;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
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⑥陈寅恪具
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以上6点写出3点即可)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①“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是强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
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
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②
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
不求显达,身处逆境和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③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
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
的重要原因。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
来者无法超越的。④启示: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
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
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赓续,为中华文化的
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慧眼识英才     这个报告会是中国数学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会,能在其中占
一席之地,并非易事。陈景润被分配在数论代数分组,该组的论文宣读大会在
古香古色的北京大学的一个教室中举行。站在讲台上,陈景润发现,与会的30
多位数学家的目光,全系在他的身上。他,竟然变成了一只受惊的小鹿,不知
如何是好。论文宣读一开始,所有准备好的言辞,全部逃遁得无影无踪,头脑
一片空白,勉强说了几句,结结巴巴,不知怎么表达才好,猛然记起,应当在
黑板上写个题目。转身写完题目,说了一二句,又急匆匆地转身在黑板上演算
起来,,,,这就是华罗庚极力赞扬的陈景润么?台下的听众开始摇头,接着,嘀
咕开了。当年,陈景润在中学教书,第一堂课也是这样的。思维缜密的数学家,言辞表达委实太让人感到遗憾,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真是急煞人了。满头
大汗,背上更是冷汗如洗,台上的陈景润开始痴痴地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
他的老师,厦门大学的李文清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对陈景润的论文作了
补充介绍,但人们仍感到不甚满足。这时,一个魁梧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健
步移上台去,喔,是华罗庚,这位中国数学界堪称泰斗的大人物,颇有风度地
向大家笑了笑,接着,阐述了陈景润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不凡之处,充分评价了
陈景润所取得的成果。
对于陈景润的这篇论文,1956年8月24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这次大
会时,特别指出:“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的业余时间里,阅读
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
究成果有了一些推进。”这个评价客观且不乏冷静,陈景润的成果终于得到了
公认。    貌不惊人的陈景润在宣读论文时出了“洋相”,但他那锐利的进取
精神,却使华罗庚深深地感动了。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家境贫寒,又身患残
疾,没有上过大学,精湛的数学造诣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全靠自己自学的。当初,只在金坛初中任会计兼庶务,幸有唐培经、熊庆来、杨武之、郑洞荪、叶企荪
等人对他的奖掖和帮助,把他调到清华大学工作,并给予无私的帮助和逐步的
提携,才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以己推人,华罗庚把期望寄托在仅
此见过一面的陈景润身上。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当然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
头苦干专作嘶鸣的科学工作者,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
时候,而出现的‘怪僻’、‘偏激’、‘健忘’、‘似痴若愚’,不对具体的
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合乎辩证法的。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
业的职责,也正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     华罗庚极力推荐陈景润到中科院
数学研究所工作,数学所主动和厦大协商,得到了厦大党委、王亚南校长和数
学系的全力支持。1957年9月,陈景润正式调到北京,进入全国最高研究机构,揭开了他生命史上坎坷而最辉煌的一页。进京以后,陈景润仍然保持那种孤雁
独翔式的科研方式,他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习惯于单枪匹马去叩响科学的殿堂。华罗庚充分理解陈景润这种难以移易的独特个性,他身为研究所所长,给了陈
景润充分的自由天地。对于这一切,陈景润感激不尽。
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陈景润在自己身患重病住院的日子里,依然牢记
着华罗庚当年对他的厚爱之心。华罗庚于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讲学时,心
脏病突发而不幸去世,陈景润闻讯悲痛万分。后来,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数学大
师,人们在中关村数学研究所门前的院子里竖起了一尊华罗庚铜像。在铜像揭
幕仪式上,已是病重住院的陈景润,眼睛睁不开,坐着轮椅,坚持到这里向尊
敬的恩师表示感激之情。他终于来了,他把绵绵的思念和无限的崇敬,永远留
在了这里    (节选自沈世《陈景润》,稍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在华罗庚的推荐下,陈景润参加了
他的论文,这才使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B.陈景润虽然思维缜密,勇
于探索,但却是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这使他的研究成果
经常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可。C.虽然陈景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华罗庚胸怀
宽广,看重的是陈景润的数学才华和进取精神,极力推荐把陈景润调到数学研
究所。D.陈景润在科研方式上习惯于独往独来,孤雁独翔,单枪匹马,华罗庚
很赞赏他的这种科研方式,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天地和大力的支持。E.陈景润知
恩图报,即使自己重病住院,坐着轮椅,也坚持参加华罗庚铜像揭幕仪式,以
表达他对华罗庚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
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2)文中介绍华罗庚的出身、简历及唐培经、熊庆来等人对他的提携和帮助,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①使读者对华罗庚的身世和经历有
了基本了解;②说明了他极力推举陈景润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根源;③赞扬了两
代数学大师帮助和提携新人的无私精神。
(3)陈景润身上具有哪些特点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①热爱数学,锐意进取,思维缜密;②知恩善报,对恩师非常尊敬和感激;③习惯于单枪匹
马地进行自我研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4)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的数学天才,并且推荐他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大力支持陈景润的研究,使陈景润后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请你就对
“发现”、“推荐”、“支持”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看法。(8分)         观点一:善于发现、慧眼识才,是人才成功的
前提。①华罗庚能够慧眼识英才,发现陈景润的非凡之处;②华罗庚的及早发
现,为陈景润的钻研提供了动力;③遇上华罗庚,是陈景润成功的重要因素。             观点二:即使不完美也敢于推荐,是人才成功的起点。陈景润出了
充分评价他取得的成果;②能够看清陈景润的主流精神,不为小的缺点所遮蔽;③极力推荐,主动协调关系,使陈景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观点三:大力无私的帮助,是人才成功的根本。①尊重陈景润的独特个性和科研方式;
②尽力为陈景润的科研提供自由和方便;③华罗庚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是
陈景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詹天佑从小就聪颖好学。1872年,他作为中国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
留学时,年仅12岁。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他专门攻读铁路一科。在毕业考试
中,他夺得了第一名。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时刻思念着养育他的父母
之邦。他非常关注时事,对美国殖民主义者从我国拐走大批华工,让他们从事
奴隶般的苦役极为愤慨。1874年,日本侵犯我国台湾,更使他受到极大刺激。    1881年,詹天佑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1887年,
“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公司总办伍
廷芳聘詹天佑为工程师。詹天佑梦寐以求的、献身于中国铁路事业的愿望终于
能实现了。    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面对湍急的河水,英国、日本、德
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束手无策,相继败下阵来。这时,英籍总工程师金达不得
不找詹天佑来试一试。詹天佑认真分析了以往失败的原因,仔细勘察研究了滦
河地质情况后,决定改变桥址。他请来精通水性的人潜入河底,用中国的传统
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大桥终于建成了,詹天佑在工作中显露
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名声大噪。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
1905年5月,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它全长虽仅201公里,但必须通过地
势险峻的燕山山脉,其中南口以北的关沟段(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带)更
是层峦叠嶂,自古就有“天险”之称,工程难度非常大。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根
本看不起中国人,他们嘲笑说,“中国会修关沟这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
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
国内也有些人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中国自己承办这条铁路是“不自
量力”。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会办(后称总办)兼总工程师,主持
该线铁路的修筑工程。詹天佑不畏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
明确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
“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1906年初春,京张铁路正式开始从丰台铺轨。    从南口到康庄的第二期
工程.是京张铁路中最艰巨的一段。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要开凿居庸关、
八达岭两大隧道。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400米;八达岭隧道更长,是居庸关隧道的3倍,而且全是坚硬难凿的花岗岩。第二个难题是地势高陡,如果采用正常螺旋式线路,列车难以爬上去。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更加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在给一位美国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将不只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人们将不再信任中国的工程师。”    针对上述两个难题,通过反复勘查测量,认真研究思考,詹天佑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首先,他精心设计了两头对凿和中间竖井开凿隧道的方法。他把办公室移到工地,亲临现场指挥。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两条隧道终于打通了。接着,他又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折返线路,即从青龙桥起,用两个车头一前一后,一推一拉来牵引列车,通过“人”字交叉口后,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
1909年10月2日,盛大的京张铁路通车典礼在南口举行。许多外国专家、驻华使节及清政府的官员们前来参观,他们都为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的质量好、速度快和耗资少而感到惊叹。据西方人估计,京张铁路需6年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在仅用了4年就胜利通车,并且节约工程费用三十五万六千余两白银。人们盛赞他是外扬国威、“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华铁路工程师。     人们不会忘记詹天佑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1922年,中华工程师学会在青龙桥车站为他树立了一座全身铜像,以纪念这位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    (选自张秀平主编《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作为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生,时刻思念着祖国。他对美国奴役华工、日本侵犯台湾的殖民主义行径极为愤慨。    B.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相继败下阵来。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时,他沉着应变,将中国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顺利建成了桥墩。
C.詹天佑不畏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修建京张铁路的重任。帝国主义者嘲笑这是“不自量力”,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国人也认为完成该工程至少得五十年。    D.在铁路史上,詹天佑首创了“人”字形折返线路,解决了地势高陡、列车难以爬行的难题。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    E.人们是不会忘记詹天佑一生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的。青龙桥车站为他树立的全身铜像,表明他是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 选B项3分,选A项2分,选D项1分,选C、E项不得分。(D项“首创”在文中没有明确依据,C项帝国主义者和国人的看法张冠李戴,E项第二句话表述因果倒置。)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
在詹天佑看来,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中国人却不能自己修筑京张铁路,是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严重伤害。(3分) ②“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将不只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人们将不再信任中国的工程师。”
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条件下,詹天佑接下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已经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且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荣誉。(3分)
(3)文中从哪几件具体的事情上写出詹天佑是一位“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请结合原文进行归纳。(6分)   ①修筑滦河铁路桥时,詹天佑认真分析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失败的原因,仔细勘察研究滦河地质情况,用中国传统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2分)②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2分)③接受修建京张铁路这一重任,成功攻克两大难题: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人”字形的折返线路。(2分)
(4)作为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身上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8分)  ①勤奋好学,打下基础;满腔热血,报效祖国;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深入调研,科学创新。(4分)②以其中一条为中心,或结合自身学习生活,或结合社会实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分)
作文五:《英语人物传记作文》1500字About  Wade
I  like  play  basketball,  my  favorate   basketball  player  is  Dw yane  Wade   who  is  a  super  star  in  NBA.  Not  only  do I   like  his  skills   and  style  ,  but  also  his  personality.
Yes,  Wade   plays   basketball  like   painting    pictures,   he  is  full  of   passion  when  he  stands   on  the   piayground ,at  the   sa me  time,he  is  agreessive,   sometimes,  even   hell-bent. The   morecritical  moment,   he  is  more  calm ,  he   never  give  up, this  is   because   he   is   keen   on    victory,  and   there  is  few  player    who   is   able  to  defend   him   successfully.
Howev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Wade  in   life,  he  is    a   modest   and   grateful  man,  he  has  no  gossip  and   never  talk  b ig, besides ,he  donates   20   percentage  of   his  salary   to  charity  foundation   every  year,  and   he   also   takes  a   look     at   the   local    orphans   and   spends   Christmas  with   kids.
To  be  most   important,  he  is  a  good   father  and  husband,he  would   spend   much   time  in  taking   care  of  his  two sons   and accompanying   his  wife,  although  he  is  really  busy.  of  course, he  is  also   fashion,  to  my   surprise,  he  is  one  of  mostfifty   beautiful   man   in  the  USA,   so   does   his    wife.
I  like  him   so   much,  when  I   meet   diffficulty,I   would  think of   Wade,I   learn   from   him   in    every   aspect,  I   have    never
meet   him,  but   he   give   me  the  mysterious  force.     Come  On!  Wade!
作文六:《作文素材——人物传记》3200字? 吴良镛
【致力创新】在吴良镛看来,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不应给人们带来拥堵、焦虑、不适的感觉。在吸取中外建筑规划理论精华下,吴良镛结合中国建筑规划事件,开创性地相继提出“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在国际建筑界引起强烈反响。吴良镛的《北京宪章》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它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宪章之一。
【诲人不倦】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建系之初,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二人执教。后来,吴良镛赴美进修。当他获得硕士学位时,梁思成来信:“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他毅然回国,重新执教清华。吴良镛曾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他注意汲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制定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数十年来,他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言放弃】不言放弃,让生命之花更加绚丽:不言放弃,让人生旅途更加辉煌;不言放弃,让自己不留遗憾。面对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精英文化、轻大众关怀等等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重重误区,吴良镛常常千里迢迢赶到举办各种专题会议的会场,畅所欲言,以一己之力据理力争。在与一些现实问题和错误交锋的过程中,虽然不能每次都赢,但他绝不轻言放弃。一个不言放弃的人,会永远含着微笑,从容地走进生命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在那里留下义无反顾的身影。
【理想与奋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因为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灵魂,它在人的一生当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使一个有理想的人奋力追求上进,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滋有味。年近九旬的吴良镛先生“中风”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带着7个博士生,还亲自教授一门硕士课程,领衔的研究小组搞京津冀区域规划第三期研究报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一直抱有“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崇高理想。理想,是吴老奋斗的强大动力。
【自信】64岁的贝聿铭被法国总统邀请参加卢浮宫重建,并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当时法国人不分昼夜表达不满,翻译都被吓倒了,几乎没有人替贝聿铭翻译他答辩的话。贝聿铭坚信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之脑后。旁人接受我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我得首先接受自己。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
【爱国】虽然贝聿铭受西式教育影响甚巨,但他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于是他开始为中国建筑作贡献。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曾经他就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
【认真细致】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他秉承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还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严谨】事业有了起色,但李安对作品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拍摄《少年派》时,56岁的李安为了拍片在水下取景,亲自学习潜水并考取了潜水执照。李开复在微博上评论
说:“没有一万小时磨炼,不可能成为大师。”如果转变让我们走得更远,那么就真正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温情】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熟悉他的人讲,他永远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做他妻子很幸福,他30年没绯闻,出席重要场合永远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当李安手捧小金人对着台下的妻子说“我爱你!”时,林惠嘉对这一杜比剧院内的真情告白的反应显得错愕且羞涩。
【挫折】怀揣自己的电影梦,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在美国电影界苦苦寻找出路,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近而立之年的李安连生活都无法自立。
【梦想】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给我们危险,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李安
【大器晚成】当代最杰出的华人导演李安回台湾宣传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一次讲座中,他的老友陈文茜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张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这当然是从李安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安到38岁才得到第一次拍片的机会,42岁在柏林得了金熊奖,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纽约寻找机会实现他的电影梦,“除了端盘子,他干了所有纽约未成名的艺术家干过的事。”带孩子、做饭、写剧本、去片场扛大包,,,,那时,他是一个让岳父摇头叹息的百无一用的死“文艺男青年”。
【坚定】17岁的梁思礼到美国留学,由于战争爆发,他与家里断了联系。为了完成学业,他装过罐头,端过盘子,甚至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夜蜷居在储藏室,但求学的信念从未动摇。
【乐观】在梁思礼的字典里,没有悲观和厌世。即便是文革时期被下放“五七”干校当“猪倌”时,他每天也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爱国】当梁思礼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凭着一颗单纯的爱国之心,决定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回国后,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过很多委屈,遭遇不少不公正的对待。有一次,他赴美访问,在西雅图遇见当年的同窗好友,是位研究导弹的专家,也是华人,他的年薪是300万美元,梁思礼一年的工资还不到一万元人民币。别人问粱思礼:“别的不公正待遇,你都不计较,但这件事对你一定有很大的刺激吧?”梁思礼回答:“他研究出的导弹,当时也许就瞄准着中国,我研究出的导弹,却是保卫祖国。我为此非常自豪。”
【失败】“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因为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落地后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砸出了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这次失败对梁思礼打击很大。但是他认为,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正因为失败后做了大量工作,才使坏事变成好事,才真正懂得怎样自行设计。
【创新】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远程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远程运载火箭要求精度更高,控制系统也要更进一步,原有的分离元件组成的计算装置,体积、重量过大,必须做出小型弹上计算机。这在当时,是个棘手难题。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
“惯性平台一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当时只有美国的一款洲际导弹用过,但元器件经常出问题。梁思礼和负责制导控制的同志,决定从系统设计上解决集成电路稳定性问题。他们重新推导了制导方程和关机程序,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集成电路,不仅为计算机“瘦了身”,还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努力】褚时健把曾经的成功经验如今被悉数用到了种橙上。他对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需执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种橙期间,遇到任何难题,褚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经常一个人翻书到凌晨三四点。种植冰糖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差事:阳光对果实尤其重要,因此年初就要剪梢;开花后要保花,接着保果,控制果实的实际大小、外观,环环相扣。褚时健一直亲力亲为,有果园的工人对此发过牢骚——一次果园运来一批树苗,工人们卸车、搬苗、栽种,全部都在褚时健眼皮底下干完,他就那么盯着工人,一直到晚上。
作文七:《英语作文人物传记》3300字英语作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类
人物传记也是记叙文体的一种,但人物传记主要是写名人或伟人的
生平、事迹。因此,写人物传记时,要抓住其出生年月、主要事迹、
人们的评论等进行叙述。
Our English Teacher
Do you know our English teacher? Look! There is a young man standing over there. He isn’t tall, and looks very thin. Who is he? H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is name is Sun Feng.
Our teacher is strict not only with himself but also with us. We all like him, because he is a good teacher and often helps us with our English.
My classmate Wang Haiyan was not good at Eng-lish at first. He often thought: “My English is poor, what can I do?” Mr Sun knew it and said to him: “Don’t be disappointed, keep up with your classmates! I believe,
you can. “ With the help of our teacher, he decided to catch up with his classmates. So he began to put his heart into English and did better in English. At last, he took part in the English contest and got a prize.
Our English teacher works hard and he is as busy as a bee. He often prepares lessons and studies until late at night. In Grade three, we often have tests and have more English homework. Mr Sun always goes over it carefully.
Mr Sun gets on well with us. 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One day before classes began, he said to us: “Now, let me teach you an English song. “
We all like our English teacher. He is not only teacher but also our good friend. Don’t you think so?
Zheng leaps into history
In the winter of 1953, a powerful jump from a Chinese woman attracted world attention.
Twenty-year-old Chinese athlete Zheng Fengrong shattered the women’s high jump world record with a leap of 1.77 metres in a Beijing athletic meet on November 17, 1957.
The new record, the first women’s world record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one centimetre higher than the old mark held by American Mildred McDaniel .
The jump also made Zheng the first Asian athlete to break a world track and field record since 1936.
The record jump, although by a tiny margin, was described by the foreign media as “an explosive jump” because it generated China’s first athletic world record.
Dubbed “ a spring swallow (燕子) awakening (唤醒了)Chinese sports,
“ Zheng sent a mes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国藩传记在线阅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