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杂志《读者杂志的现状和问题》中一篇关于一个藏族女孩的文章

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抱歉,您要找的页面不存在。精华区文章阅读
MovieClub 版 (精华区)
发信人:&yaclear&(清一),&信区:&Movie
标&&题:&《大众电影》2007年第8期
发信站:&水木社区&(Fri&Aug&10&11:28:04&2007),&站内
  《大众电影》2007年第8期
  [影谈]
  中国影评 别有洞天..................陈剑雨
  关注平民生活等
  人要看人.......................郑洞天
  小成本电影路在何方?等...............李 名等
  一锅爱情乱炖.....................王国平
  大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青 果
  说一不二的“产业影评”................周铁东
  女性在好莱坞遭受歧视.................严 敏
  好莱坞:虚幻的承诺..................姗 迟
  《磨坊》再掀片风潮..................青 溪
  [封面故事]
  重回校园的研究生赵薇.................王 陈
  [影片]
  塔里木河的呼唤
  三个人的冬天等
  用什么来征服你,兄弟.................瑜 梦
  幸福的小河/回到农村.................李广田
  《集结号》票房预期两亿................状 态
  小“镇”故事多....................刘 伟
  《300勇士》:视觉终结者..............孟 岩
  《多罗罗》:漫画搬上大银幕..............郭 宁
  达子的春天“剩女”的后爱情时光............牛 奶
  [影人]
  刘涛的简单生活....................马阿三
  洪剑涛故事:我不是一名喜剧演员............徐林正
  俊脸詹姆斯?弗兰克..................苏 星
  “快跑”中的汤姆?泰克沃...............青 溪
  钟惦的人品和文品..................罗艺军
  李缨:拍摄八年的《靖国神社》.........李 缨 王 志
  “九旬少年”凌元...................江 平
  [影史]
  《南岛风云》激荡红色银幕...............朱安平
  破冰奇文《阿诗玛,你在哪里?》............严 平
  《金沙江畔》的“白马公主”..............钟 瑾
  星级指南老电影海报收藏................朱浩云
  [资讯]
  关于报送参评第二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通知
  中日电影合作论坛在京开幕等
  汤姆?克鲁斯新片刺杀希特勒等7则
  观片指南――2007年双周影片推荐..........孙信理
  《异度空间》等....................孙信理
  中国影评 别有洞天
  陈剑雨
  “郑洞天教授都在评说这部片子了,我还没看,岂不太没文化了。”――有朝一日,形成这么一个局面,那不是太棒了吗?
  多年以来,专业电影评论的“缺席”和“失语”,屡屡为圈内圈外的有识之士所诟病。知名学者王得后先生有感于近年“很难听到影评家的心声,很难看到有个性的影评”,慨叹:“现在还有几个影评家?”近读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和詹庆生先生的研究报告《2006中国电影产业备忘》,文中在肯定中国电影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同时,也指出我们“缺乏中立的、相对权威的引导市场的”电影批评,呼吁推动“适应电影产业发展规律”的“电影职业批评”,引导观众的电影消费。我注意到,发表上述研究报告的《电影艺术》的编者在《编后语》中说,“随着各种即时性的传播媒体日益大众化,对一部影片‘说三道四’早已不是精英评论家的专利。网络影评的活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专业影评”,面对这样的现实,“专业影评应向何处去?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写这篇短文的初衷,恰恰是读了郑洞天教授在《大众电影》上的专栏《洞天一片》之后,有一些感想想说。专业影评怎么写才能让观众爱看,才能有益于创作,有利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才能有助于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起到引导观众消费的作用,《洞天一片》值得推荐,值得研究。
  读洞天的影评,给你的最直接的印象是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他不端架子,像跟朋友聊天似的,娓娓道来,如叙家常,如数家珍。他往往从自己看片子的感受和经验出发,然后挥洒开去,说他要说的评价和道理。他评说马俪文的《我们俩》,从怀念《城南旧事》《如意》《洗澡》里的胡同入题,题目就叫《又见胡同》。其实文章里说的道理大了去了:从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进入创作的“基本过程”,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从人物关系上升为性格冲突,以至于创作者的直觉和通感,等等。这么高深的话题换个人写,非把你侃晕了不可。洞天紧紧扣住影片的创作实际做文章,有时还顺手拉上几个大家熟知的中外导演的创作实例作旁证,你瞪大眼睛听得入神,跟着他的话锋在胡同里绕来绕去,也就听进并信服他所说的道理了。他评说刘伟强、麦兆辉的《伤城》,从“人见人爱”的梁朝伟说起,不避讳自己与梁朝伟“零距离”时,被梁“那副讳莫如深的迷人神色”弄得“脸居然也热热的,话都说不利落了。从此但凡议及追星,再不笑人。”文章这么起头,让你纵有火烧眉毛的急事也憋不住要看下去。通篇文章紧紧围绕着编导如何用梁朝伟这条主线展开去写,把明星的魅力阐述得淋漓尽致,肯定要把喜欢梁朝伟的观众煽得不看这部电影就睡不着觉了。
  洞天的影评,看似自然天成,其实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让你读来觉得亲切,不露技巧痕迹,态度真诚是根本原因,同时也与他的文字风格有关。他对角色台词的要求是“说人话”,他的影评说的也是“人话”,有时甚至是大白话――准确点说,是知识分子的经过选择和提炼的日常话语,整体看来还挺有文采。他不故作艰深,不掉书袋,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专业影评,顾名思义作者应该是懂电影的内行人。不同的发表园地、不同的读者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不同的写法。《大众电影》上的影评文章,创作者也可以看,但主要应该是内行人写给“外行人”看的,即面对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广大的电影观众,是影迷,因为它负有宣传电影、普及电影文化的使命。《洞天一片》发在《大众电影》,如鱼得水。洞天曾借用张艺谋的话说自己也是“种萝卜”的,“不但自己种,还要教人怎么种”。他的导演兼教授的双重身份使他对于电影能够知其然又讲得出所以然,保证了他的影评文章在专业上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这一点很重要,避免了有的专业影评可能出现的隔靴搔痒或“误人子弟”的毛病。加上他深入浅出的阐发功夫,更增强了他的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由于洞天在圈内人脉丰沛,在他的文章里还经常能道出一些局外人难得一知的第一手的情况,便更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我尤其赞赏的还有他分寸拿捏的适度,举一个突出的例子:他在推崇《图雅的婚事》(王全安导演,余男主演)这部送柏林电影节参赛的新片时说,“半个月以后《图雅的婚事》能不能抱熊而归,那是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情,但是我想,它或许能够又一次代表中国电影说句:别了,‘满大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既不做“三年早知道”,也不当事后诸葛亮。“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这是一位专业人士应有的品格。
  《大众电影》开设《洞天一片》这个栏目始于2006年第1期,发了几期后据说作者因身体原因中辍了几个月,今年第2期起又重打锣鼓另开张,每期评说一部影片,迄今已发了十多篇文章。平心而论,这些文章不是篇篇精彩,字字珠玑,有的片子选得不值当,有的没他说的那么好,看得出来,这些地方他考虑文章有得可写考虑得多了。不过,我特别希望这个栏目能办成引领观众去看电影的“向导”&:“郑洞天教授都在评说这部片子了,我还没看,岂不太没文化了。”――有朝一日,形成这么一个局面,那不是太棒了吗?
  责任编辑/辛加坡
  关注平民生活等
  关注平民生活――从电影《剃头匠》说起
  最近从央视电影频道《爱说电影》中看到关于电影《剃头匠》座谈的报道,随后又在《大众电影》中看到有关其创作和拍摄的文章,我深为该片创作者关注平民生活的情节所感动。
  《剃头匠》描述的是北京胡同里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从事剃头生涯的故事,主人公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而奔波劳碌的老手艺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他恬淡平凡的为人之道却闪烁出人性的光辉,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值得影视工作者去关注、去描写、去歌颂啊!
  剃头匠数十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总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为老主顾剃头,岁月就这样悄悄流逝。他穿好衣服,写好遗书,放好遗像,以备自己某天突然告别人世。老人如此坦然地面对人生,面对死亡,其情其景无不催人泪下。剃头匠的扮演者敬大爷以耄耋之年、孱弱之躯塑造了这位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其精神又是何等可贵。
  影片的成功在于创作者没有一味追赶时髦,而是以人性的关怀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实实在在的表现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人和事,这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和应该倡导的。因此,影片受到欢迎并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奖是理所应当的。
  希望有更多的影视工作者能够多多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四川读者:陈文治
  《爱情呼叫转移》
  ――非经典却好看的电影
  说爱情是电影的惟一主题,是夸张了点。但说爱情是电影的永恒主题,却一点都不假。或许是因为许多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找不到爱情的定义,所以需要在电影中探索。不同的人对爱情有着不同的诠释,于是便有了不同类型的爱情电影。2006年的《云水谣》讲述了一个凄美的、刻骨铭心的感情故事;《爱情呼叫转移》讲的则是一个长相平凡的中年男子与12个美丽女人之间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缠绵悱恻,却真实可信。《爱情呼叫转移》里面涵盖了初恋、暗恋、网恋、姐弟恋、三角恋、艳遇,让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恋爱经历,或能比照自己的现状,或能预测自己的未来,或能抚平自己的伤口,让自己得到一次现实的爱情洗礼。
  在徐朗的呼叫过程中,我们也能隐隐地看到在现代社会女人并不比在封建社会来得容易。现代女性的不幸是社会造成的,但赋予社会这股可怕力量的恰恰就是男性。如果男性朋友们都能像徐朗一样,给她们多一点尊重、多一份公平、多一点关怀,那每个女人就真的是很好了。
  这部影片被称为都市麻辣爱情贺岁喜剧。它是一部爱情剧,却改变了爱情剧讲述一对男女的爱情命运的一般路线。它又是一部喜剧,继承了近段时间来“瓦解拼凑”的喜剧路线,&将近期的热点事件都一一点到,雅与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们的大声喝彩。但它在人物塑造方面存在瑕疵,罗燕燕、周心蕊、庞锟的性格特点都塑造得不够鲜明突出。当然,不管怎么说,《爱情呼叫转移》算得上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影片,虽然这样一部电影没办法成为经典,但只要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或周围人的影子,受到一些启迪,那它就完成了使命,实现了本身的价值了。
  北京读者:程昆
  《图雅的婚事》令人感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我心目中一贯的对内蒙古的印象。《图雅的婚事》为我们展现的,果然是这样一幅广袤的内蒙古草原画面。天还是那样蓝,云还是那样飘,但云下面,草已不再那样茂密,大地呈现出斑驳、饥渴的一面。人们找水、打井,辛苦地生活。
  《图雅的婚事》是一部感动人的影片,主人公图雅在面对生活的磨难时毅然作出嫁夫养夫的决定,这样的勇气让人钦佩。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在人们越来越遵循金钱至上的今天,影片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草原地区人民纯朴、真挚的人生、社会、爱情观让我感动:图雅作为母亲和妻子操劳家业,不畏艰苦;森格在荒凉的高原上为了爱情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点炮挖井,他的执著和坚持与现代社会人们的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巴特尔在家当起了主妇为女儿做饭,看到妻子一天天爱上森格而丝毫不动声色;懂事的孩子在漫漫的暴风雪天迷失在戈壁上,却舍不得家里的羊儿赖在原地不走。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和理所当然。或许许多人认为图雅是让人同情的,可我觉得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生活的很充实,她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生存,而她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找到了两个真爱自己的男人。
  除了影片情节之外,另一个让我感动的是导演将内蒙古草原的现实反映给了大众,他用镜头生动地告诉大家我们想象中的郁郁葱葱的草原正发生着变化或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过度放牧和工业开发使草场遭到破坏,沙化现象日益严重,牧民的生存环境恶化。这些牧民的未来将是怎样?游牧文化会否日渐消失而被“城市文明”所取代?这是影片留给我们的思考。
  上海读者:张章
  人要看人
  郑洞天
  我们到底为什么看电影?一个最简单,也最根本的答案是,因为人要看人。
  自打数字高科技引进电影以来,五花八门的妖魔鬼怪早已成了银幕上的常客,不过因为好莱坞财大气粗和行业规则,它们一般只骚扰美国本土,即便来自远古或者天外,也大多君临纽约洛杉矶之类。看惯了出没于大洋彼岸、甚至张嘴就说英语的怪物,冷不丁有一个家伙从汉江里钻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像本片开头那些首尔人一样感觉有点意外,不过知道这玩意儿是有了技术谁都能造的,看电影的人们不会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然而,当这部可以称作好莱坞科幻加灾难片的模仿版,数字特技也不算目前最高水准的影片,先是创造了韩国有史以来观影人次的最高纪录,后又从全球市场获得了前后电影55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以后,至少每个拍电影的人再看那个怪物心里就不应该平静了。
  仅仅十年,韩国电影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创意经济的一大景观,这是一个包容着许多意味的文化现象。时下对《汉江怪物》的各种读解,就已经超出了影片本身,如同一场从多视角看韩国电影的讨论。
  “一部类型化商业片,却触动了一个民族的心结。”
  这是我们最习惯的一个评价角度。我们的娱乐片拍不好,吃亏就吃在太强调“寓教于乐”。如今看一部怪物电影,难道还要这么累吗?
  但是在影片背后,我好像听到韩国同行有一个声音说,如果娱乐算作一种精神享受,观者的愉悦程度和作品的精神含量未必一定成反比。他们把这个虚拟故事的时间故意放在当下,就是一种毫不隐讳思想倾向的表白,片头一开始的那组美军基地实验室画面,更直截了当地点明了酿成灾难的黑手。我不知道在当地的社会民心中,这种忧患是一个占有多大分量的问题,但我知道从当初的《生死谍变》在票房上打败《泰坦尼克》,到后来的《共同警备区》《太极旗飘扬》《欢迎来到东莫村》,一系列以南北关系为题,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特征和民族精神关注的影片,恰恰是韩国影市票房曲线上历次高潮的标志。这些作品的样式认真而地道地照搬好莱坞类型片,首先让本土青年观众有一种形式上的亲近感,然后把人心向背的社会焦点糅进其中,如此内外夹攻,才造成全民热看,其中的规律性很值得琢磨。我还注意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反美”的《汉江怪物》,出口美国非但没有遭到抵制,还开创了北美市场上韩片上映银幕数最高的纪录,这就更耐人寻味了。
  “好电影能把假的拍成真的,坏电影把真的拍成了假的。”
  这里的“真假”,我想绝不止说的是那个电脑做出来的怪物。艺术的门道,与生俱来就是玩各种假定性下的真实,如果你能让观众心甘情愿地相信了这种“真实”,而且你的假定性从头到尾没有被自己破坏,观众不会去傻问“难道生活是这样的吗?”之类。在这个标准上,不分商业片艺术片,也不分现实主义不现实主义。前面说到韩国人选择了翻拍好莱坞作为托底策略,除了跟主体观众(看美国电影长大的年轻人)套了个近乎之外,自己也原原本本地学来了占据市场主体的类型电影、商业大片从创意、制作到宣传发行的全副本事。《汉江怪物》里,无论情节悬念的递进铺排、人物设置的性格反差,还是情绪节奏曲线、视听奇观高潮,所有设置与实现,都显示出完整的灾难片游戏规则和拍摄技艺,尽管导演的年龄只有37岁,尽管这只是他的第三部作品。这种专业的功底,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在韩国电影的新人新作中,而此前《我的野蛮女友》等影片反被好莱坞购买重拍版权的现象,更隐含着对于规律的尊重,遵守,自如运用,再到创造的必由之路。
  “不管什么电影,有没有魅力,还要看那里面的人。”
  这话就说得更到位了。
  回忆一下看《汉江怪物》的心理过程,进入那个假设的情境,我们只用了一个很短的时间,而一旦进去了,就不再管它的真假,一心一意又想看又怕看地期待着下一刻的惊险,直至最终的结局,归根到底不是因为那个怪物,而是因为我们想看康斗一家人――一个缺失了两代妻子的家庭里,父亲、三个兄妹和命悬一线的孙女玄舒。如果说,抗争的英雄从弱者起步,搏击的团队由离散聚合,都是不算新鲜的套路;那么,本片创意的重心则是刻画每一位人物在生死搏击中的内心历程。灾难之前,家庭的各个成员心灵深处的某种创伤,使得后来的相依为命与各有作为,表现了人性的丰满;而作为父亲和长子的康斗,在卷入漩涡中心的过程中,逐渐被唤起深藏于心的自信和智慧,(有点像周星驰在《功夫》里任督二脉被点通的意味),更凸显了一种人格的张力。还记得银幕上被美国医生完全没放在眼里的康斗,突然回头用英语问道:“你说根本没有病毒?”影院里顿时响起一片激动的唏嘘,我们到底为什么看电影?一个最简单,也最根本的答案是,因为人要看人。
  责任编辑/辛加坡
  小成本电影路在何方?等
  李 名等
  小成本电影路在何方?
  “没有电影看”,这是很多观众的抱怨。中国真是没有电影吗?当然不是,去年电影产量330部,绝大多数是小成本电影。但人们还是说“就是没有电影看”,为什么?
  中国人是很喜欢看电影的,看电影是仅次于看电视的极重要的娱乐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经济上突飞猛进,总量已然居世界第五。经济的增长,本应刺激电影的增长,但中国电影却是一个怪现状的存在。首先,电影产量很多,但并不代表电影实力。再次,中国的小成本和美国的小成本也没法比较。在美国,1500万美元以下属于小成本电影,因此李安的《卧虎藏龙》和《断臂山》都属于小成本,而更多坚持独立制片的导演,也能够用1500万美元拍摄出精彩的电影,只要创意绝佳和执行力强就行。最出色的独立制作电影人,当然是昆廷?塔伦蒂诺,他从一个录像带出租店的伙计成长为国际知名导演,都要拜小成本电影所赐。1992年的《落水狗》是昆廷?塔伦蒂诺的电影处女作,也是美国独立制片史上的关键性作品,因为它理顺了与好莱坞类型片的关系。从此,昆廷们更加自由的拍摄着小成本电影,直到震惊世界。昆廷们的创意可以源源不断的奉献出来,最关键的是有固定的影迷,在商业上可以回收。
  众所周知,中国观众进电影院的次数并不很多,基本上都奉献给大片,于是导致中小投资的电影基本没有票房保障。2002年《英雄》成功以来,国产大片已经走出一条回收成本的道路,“拍大片,赚大钱”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部电影,大片是极少数,中等投资的电影也不多,其余全部可以归为小成本电影。这些电影,多数进不了电影院。即便排在档期上,也很快就要下档。这就促使一个结果出现,众多小成本电影在开拍前就已经确定不以电影院里的观众为目标。电影在电视上看,也是中国特色了。
  没有钱请大明星,没有钱宣传,小成本电影如何生存?小成本电影在中国是普遍模式,但不具备主流地位。本来拍摄小成本电影只是青年导演和新人导演刚入行时的锻炼阶段,但现在却因为市场束缚了几乎所有人的手脚。小成本电影本来不应该成为电影的主流模式,但是中国的现状就是如此。除了任务指标,国营厂投拍电影一直低迷;而民间资本又非常谨慎。大投资固然好,但是风险大,融资也很困难,于是小成本电影成为最好的、无奈的选择。资金的匮乏,必然导致艺术上的缺陷。学习昆廷式的制作,宁浩是出色的,制片人们也在盼望下一个疯狂的宁浩出现。
  当边缘成为中心,而又各自为战,因为宣传经费的原因,小成本电影在媒体上很少获得大幅版面报道,只有数量上的优势,在国际上无法竞争,在国内也是勉强维持。至于小成本电影如何突出重围,导演们的看法大致相同。今年春节央视四套《今日关注》播出了中国小成本电影谈话节目,邀请了三位近年来卓有成就的青年导演马俪文(《我们俩》)、陈大明(《鸡犬不宁》)、张一白(《好奇害死猫》),一起探讨“小片”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展望。他们一致认为:坚持关注现实、保证电影品质,解决缺乏职业经理人、降低“小片”票价等问题,正是小成本电影的出路所在。
  http://blog.sina.com.cn/m/minglee
  中国电影的“申奥”策略
  俞建平
  对于79届奥斯卡奖,国人最关心的恐怕是《黄金甲》在最佳服装设计奖项上的角逐了。《黄金甲》的最终落败,有网友认为这是“奥斯卡再度抛弃张艺谋”。且不论其观点是否成立,从使用“抛弃”一词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潜意识中已经将张艺谋放在“弃妇”的地位上。这是非常中国化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文人在诗文创作中一向有以女子被男人抛弃而自怨自艾来比喻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他们所谓的“得志”其实就是获取统治阶级的青睐,得以加官进爵光耀门楣。由此可见,奥斯卡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甚至神圣地位,学者们将中国人狂热的申奥情绪称为奥斯卡情结。
  奥斯卡的强势不仅在于好莱坞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更与美国在近20多年中成长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密不可分,一个国家文化的强盛与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随着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奥斯卡已经从一个美国电影人自娱自乐的国家级电影节成长为吸引全球眼球的“世界”第一电影节。
  历届奥斯卡最重要奖项的获得者大多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及观念,表现的都是美国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正面、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实质暗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主流价值意识。因此,好莱坞电影常常被各国学者认作是美国强势的文化侵略。
  中国电影要想在奥斯卡有所收获,国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最佳外语片奖项上。中国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屡次获提名,都铩羽而归。最近几年张艺谋、陈凯歌的影片更是沦落到只能入围却无法获得提名的尴尬境地。当然,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张、陈的冲奥其实不过是宣传口号,“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迎合的不过是国人狂热的奥斯卡情结,目的是为了高额的票房回报。从历届最佳外语片得奖影片看来,虽然呈现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在主题表现与价值取向上几乎如出一辙。比如去年的《黑帮暴徒》,全片都在表现“救赎”的主题。今年的《窃听风暴》也在意识形态的倾斜上正中奥斯卡下怀。
  中国人狂热的奥斯卡情结恰恰说明了中国电影在世界处于边缘地位,现在所谓的“世界电影”其实就是西方电影的代名词,要想得到他们的承认就必须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口号难以服众。因此,中国电影真正要想在奥斯卡进行突围,应该选择在不背离其主流价值观基础上,展现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策略。这样的策略看似委曲求全,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更是明智之举。我们已经走过狂妄自大与妄自菲薄两大极端,确实到了可以客观地估量自己文化地位的时候了。因为当我们的文化还不够强大时,没有人会主动来陪你玩平等的游戏,除非你足够强大到可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让别人来适应你。要想中国人来坐世界电影的庄,中国电影人还任重而道远。
  http://blog.sina.com.cn/hubiandeyu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考表演?
  杨紫茳
  眼下,正是各个艺术院校招生考试最热闹的时候。我记得我考试是7年前了,那时候中戏的表演专业报了6000多,电影学院8000多。而2002年以后这些学校每年表演专业报名人数就已过万,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实艺术院校的招生人数很有限,我在学校时新生军训全年级只有100多一点人,现在扩招后表演系也不过是招收6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报考表演专业呢?总结如下几点:
  1.考大学难,寻找捷径。当一个学生上到高中二年级,成绩还是排在全班30名以后怎么办?努力进取估计考大学也困难。那如何在低分的情况下上大学呢?就只有通过体育或者艺术类了。体育得从小锻炼,艺术中钢琴、小提琴等等更非一日之功,所以表演专业就成了考大学中的第一大“捷径”。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表演系是专门招收低分生,而且可以速成的一个专业。如果你没有学过京剧,没有弹过钢琴,你绝对不敢去考京剧或者音乐学院,但往往敢去考表演。这就是所谓的“盲目”。其实表演也需要扎实的文化功底,而临时背段唐诗、学段街舞就去考试的考生成功率也不会高。
  2.找工作难,觉得演戏好玩、风光、赚钱多。我记得当时很多考生就说,宁愿上个艺术类的大专也不上理工的本科。但依我上学时的经验来说,上表演系真的很辛苦,很累。大一的时候老师说:“演员就是把自己愈合的伤口扒开,露出自己的心给别人看的一个工作。”这话我当时认为忒矫情,现在我也认为很矫情。但是要说“好玩”,这工作谈不上。要说赚钱多,就拿演员和商人比较,演员演到顶尖,也就是中等商人的收入;演员落到底层,还不如卖茶叶蛋的挣得多。
  3.其他门类转行学表演。每年考表演的考生很多都是过去学舞蹈的、学声乐的等等。家长送孩子学艺术的初期往往比较盲目,舞蹈、钢琴、模特什么的特别多,但这些成材率都很低。拿舞蹈来说,很多人学了五、六年,可是还是考不上舞蹈学院,文化课也耽误了。怎么办?正好有点基础,改表演吧。
  4.报名很方便,碰碰运气,这部分占了每年考试的大多数。艺术院校的考试是提前的,相对独立的,每年2月至3月高考前来碰碰运气的考生很多。当然这跟各个艺术院校的鼓励也有关系。我计算了一下,一个艺术院校表演专业招收50人,报名10000人,报名费200元。十几个老师在教室里一坐,找几个学生叫叫号,三天的初试轻松拿下200万。那一万人中还有几千人进复试,最后还有几百人进三试,加上学校的其他专业,考试的一个多月是一个很好的创收。
  总之:招收几十人的表演专业每年报考上万的原因,基本是由于大多数人对这个专业不了解。就像“超级女声”有这么多人参加是一个道理。我们看“超级女声”可以发现,不是人人都能唱歌的,表演也是一样,很多的报名有盲目性。如果抱着平常心态或者“超级女声”一样的娱乐心态报考也是可以的,但若因为一个并不了解且概率很低的考试影响学业或者遭受打击,就大可不必。
  http://blog.sina.com.cn/yangzijiang
  电影是否该不问市场只问艺术?
  谢阗地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电影?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去做什么样的文化产业?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很多方面。我仅就市场划分谈谈看法。
  在商品经济已经全面铺开,在国际上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市场经济层次和开放市场的大背景下,不做市场划分和目标消费者调研几乎可以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我们看《三峡好人》的目标消费者是什么人群,《黄金甲》又是什么?很多人认为《黄金甲》只是为了取悦各种评奖委员会的做秀行为,而《三峡好人》才是真正拍给中国人看的电影。可是事实呢?在看完《黄金甲》后我也不遗余力地抨击这部电影,但是现在我才醒悟过来,老谋子的老谋深算之处。
  《黄金甲》是一部地道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片,所谓“冲击奥斯卡”只是一句广告语,这部电影的目标市场就是内地,试图在内地市场收回一些成本之后再往外销售盘活全局。无论骂声多么响亮,这样的战略使全球票房达到4.23亿人民币。
  相形之下,贾樟柯忠于现实忠于艺术是他的优点,但是他缺乏的是合理的艺术表达。镜头语言用到极致,冲突设计的完美无缺。但这样只能让学电影的人们击掌赞叹,能打动多少普通观众呢?
  中国有9亿农民,只有1亿大学生,目前完成本科以上教育的只有不到5000万。而关注贾导所关注的问题的人都在那5000万中,其余的人可能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去赞一部电影么?好比有人拍了你一天的生活拿去公映,你看了是什么感觉?或者你作为导演拍了一部电影,所有的镜头都是自己策划出来的,然后去看成片还有很多感觉么?
  帮助贾导完成《三峡好人》全球总票房4000万的消费额的人们是什么样的人呢?换而言之,这部电影的目标消费者是什么人呢?抛开学术研究,怕只剩下那些有相当文化水平,衣食无忧,关心国计民生,同时有强烈责任感的中高收入人群。这样的人基数小,电影的覆盖率也低。更严重的是他们中有不少人关注对电影的评论甚于电影本身。
  看到中国贫富差距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文化鉴赏能力分化”的人实在太少。至少贾樟柯没有看到。我不敢说张艺谋看到了,但至少《黄金甲》的制片及发行团队里有人有这个意识。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市场划分都非常重要,商业片的市场划分已经有深刻的例子了。文艺片一样需要划分,教学用?研究用?实验用?文艺爱好者看?每个群体有多少消费者?可能创造多少消费额?
  不管制作什么电影,都有制片人、经纪人还有投资商的角色。不管导演或者演员或者别的什么人有多大决心为电影付出什么,那三个角色是一定要赚钱的,是要计较投入产出比的,是要计较社会价值的。马克思告诉我们,价值凝结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但有价值不代表有交换价值。而在市场上,没有交换价值就意味着没有回报。而人们的需求是什么?不是无差别的价值,而是回报;这回报可以是心情、思考、刺激、感悟、工作收入(观察者、报道者之类)等等。
  http://fbi007x.yculblog.com/archive.html
  一锅爱情乱炖
  王国平
  菜肴有“乱炖”,电影也可以“乱炖”。《爱情呼叫转移》就把一些关于爱情的片断“乱炖”成一顿时尚的爱情大餐。
  北方有一道家常菜,叫“乱炖”。顾名思义,这道菜的特色就在一个“乱”字:大块猪肉、粉条、豆角、土豆、西红柿……搅和在一起,再拿大锅炖,上菜时用一个大钵盛。如果不是黑店,容量一般都比较可观,两个人吃这一个菜就足够。
  菜肴有“乱炖”,电影也可以“乱炖”。《爱情呼叫转移》就把一些关于爱情的片断“乱炖”成一顿时尚的爱情大餐。
  一切源于一场家庭婚姻危机。徐朗和妻子正经历着七年之痒,他决定和妻子离婚,原因属于鸡毛蒜皮的小冲突:家里顿顿吃炸酱面,吃面时妻子还要看无聊而冗长的电视剧,妻子每天穿紫色毛衣。妻子咆哮了几句,应下来了,也把徐朗的手机给摔了。徐朗就要去修理手机,在有些诡异的修理铺,他遇见了一个有些诡异的修理工。修理工给了他一个魔幻手机,说了按个数字就可以马上来一场令人怦然心跳的艳遇。“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徐朗就信了,还迅速拿出执行力,电影也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乱炖”这道“菜”的“佐料”就开始了轮番轰炸,让我们见识了当代爱情的各种滋味――
  跟罗燕燕是雨中相遇。他潇洒、体贴,她漂亮、温柔。很快,两人进展迅速。但是激情迸发的当口,她被送进了医院。她是一个未婚妈妈,想通过一夜情来帮肚中的孩子找个爸爸。于是,爱情在这里把实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两情相悦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把孩子安顿好,也让自己对社会有个交待:大家看,这孩子是有爸爸的。
  跟陈小雨是街头相遇。一上来,她就跟徐朗来了一个拥抱,时不时还要让徐朗抱紧一些。原来她是一朵警花,正在以跟徐朗亲热为掩饰抓逃犯。这是一个把爱情完全理性化的女子,“这是原则问题”、“这是纪律”的句子伴随着她冷酷的表情,对徐朗形成威慑力。当她得知徐朗有过婚史,顿时啥也别说,跟他拜拜了。在她看来,爱情成了一项冷冰冰的工作,不关乎情感交流。
  凭借“龙小虾”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个新新人类。“你老前列腺怎么样”,这是跟他父亲打电话时说的词。见面没几个小时,她就叫徐朗“老公”,而且当得知他离婚之后没有再找别的女人,欢呼自己坐了“沙发”,当即就要办理结婚手续。这是一个不懂爱情为何物的孩子,是在网络和西餐包围下长大的孩子,好玩至上,爱情是挂在嘴边的游戏,不防备,也不上心。
  忍受不了这种High类型,徐朗去征婚。以对方母亲为评委会主席、各方亲戚为评委的评委班子,在充分掌握了徐朗的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情况之后,决定让他回去等候消息。这个时候,女儿站了出来,跟徐朗聊了聊缘份的话题,当即作出一个判断,徐朗就是自己单身母亲需要寻找的对象,而母亲一听到女儿的建议,顿时笑开了花。在这对母女看来,爱情成了标榜严肃的一场“秀”。“秀”来“秀”去,其结果是玩笑一句话,大家齐声乐哈哈。像极了曾经火爆的婚配节目,把爱情在大庭广众贩卖,信誓旦旦,情绵恒远。但节目一结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潘文婷一出场就是笑,不过笑得有那么一点虚荣。然后就是直奔主题,挑房子。而在这一过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虚荣就不是一点点。她把房子和徐朗联系起来,含沙射影,冷嘲热讽,神秘兮兮。待偶遇一位名人,她的虚荣趋向顶峰,赶紧上前搭话套近乎,而且已经开始把徐朗视为陌生人了。在这里,爱情不仅现实,而且成了内心虚荣的装饰品。
  高菲咄咄逼人,爱情成了一场火药味极浓的对决。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她相信心理测试,徐朗的结果是禽兽、禽兽不如、比禽兽还禽兽。她已经对爱情全然绝望,她不相信爱情,但还是拿爱情折磨自己、折磨他人。
  这就是徐朗艳遇过程,一身狼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自己的“青梅竹马”。曾经沧海让他们顿时体味到已然远逝的亲切的可贵,于是他们再度情窦初开,爱情之花悄然绽放。
  这是世间再美好不过的事。但有评论说徐朗真幸运,不仅见识了那么多美女,而且最终选定的这个不仅漂亮,而且是“海龟”,“‘海龟’就意味着有钱啊!”剥离电影,回到现实,我们的爱情也是这般的实际而庸俗。
  责任编辑/张扬
  大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青 果
  整部影片所有的细节都做得不不火,照顾周全,堪称是一次对历史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华丽古典的宫廷建筑、高贵优雅的处事风范,电影《女王》让观众在色彩浓郁的影像中一窥英国王室的私密生活,一睹伊丽莎白二世这位神秘女王的风采,同时又使戴妃拥护者的缅怀之情得以满足,这一切都注定了《女王》将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事实也的确如此,该片不仅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而且一举赢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更是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收入囊中。
  影片将镜头聚焦在1997年戴安娜车祸身亡时,王室、政府以及民众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和他们之间空前的紧张关系上,可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然而《女王》并不是一部关于伊丽莎白二世的传记片,尽管片名很自然让人如此联想,因为谁都知道为现在仍在世的历史人物树碑立传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影片毕竟涉及了不少英国王室的真实人物,如何真实准确地呈现这一事件的全貌并且避免所有可能的麻烦,比如法律纠纷等,导演史蒂芬?弗里尔斯以及他的工作人员可谓做足了功课,否则得罪的就不仅仅是英国王室,更是全球广大民众,非同儿戏!
  女王的扮演者英国著名演员海伦?米伦,作为一位绝对的自由派,将地球上最保守的女人――伊丽莎白二世刻画得生动、恰当,或许她所演绎的女王与真实的女王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走进温莎城堡,见识这位神秘女王的庐山真面目呢?海伦?米伦演绎了一位她所理解的女王,并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就足够了!
  然而,《女王》却颇有为英王室与政府歌功颂德之嫌。片中女王从起初拒绝就戴妃之死出面表态的强硬态度,经过与社会各界抗衡以及自己激烈的“思想斗争”,到最后终于决定走出温莎城堡面对公众的这一过程,显示了其不惜屈就高贵的身份,深明大义、体恤民众的“隐忍”的美德。而刚刚上任的布莱尔首相在整个事件中也表现得“诚恳与机智”,小心翼翼却又不乏果敢地游走在王室与普通民众之间,颇具政治家的头脑与风度……这样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周全细致的影片,难怪非但没有引来任何麻烦,更是在各大奖项中满载而归。或许这可以解释为在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现状的使命比艺术作品真实地反映生活更为重要,因为谁都不想因为一部电影而引发王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电影人所做的似乎更像政治家那样:权衡、权衡再权衡。
  影片有意回避了一些敏感话题,比如女王与戴安娜之间的紧张关系,观众几乎不能看到她对这位一直令自己头痛的儿媳的评价,惟独与查尔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中说起:“她感情外露,从不压抑自己的感受。”正如片中女王所言,女王从小所受的教育使她一直习惯于压抑情感,影片聪明地将女王的内心活动外化于与布莱尔政府以及英国民众的持续较量中,让观众从一些细枝末节中领悟女王的“言外之意”,也许这是影片刻意为之的叙述方式,但同时不也正是这位保守女王的个性展现吗?
  片中有一个颇具意味的情节,女王偶然在王家庄园的山顶发现了一头俊美的雄鹿,激起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与保护之情,正当她要起程前往伦敦时,却听到了雄鹿被捕杀的消息,于是不顾政务繁忙,匆匆赶去探望这头“遭遇不幸”的可怜生物。原来女王也有如此温柔细腻的情感,而这头美丽的雄鹿是否就是戴安娜王妃的化身呢?有意思的是,当女王终于走出城堡面对民众,完成公开演讲等一系列仪式后,纪录片中戴安娜的回眸一笑似乎昭示了两人的最终和解。
  再看看影片的另一位主角布莱尔,除去“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激情投入与雷厉风行,这一角色更多地折射出了英国历任首相艰难与尴尬的处境:既要获得民意的最大支持又要保护好王室的地位与尊严,实在不易,或许这正是英国百年宪政体制的一大特色吧!至于布莱尔夫人,一位毋庸质疑的反王室分子,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更先进、更当代的政治潮流的代表,但片中的诸多表现,尤其第一次作为首相夫人觐见女王行见面礼时的动作,实在滑稽得可以,难以让人产生好感……
  在《女王》中,还有许多地方可资言说,这是它颇具社会影响力的题材本身所赋予的。总的来说,无论《女王》中人物的表现是精彩到位还是蹩脚难看,事件的呈现是准确可信还是令人质疑,整部影片所有的细节都做得不温不火,照顾周全,堪称是一次对历史人物与大事件的温情回顾!
  责任编辑/张扬
  说一不二的“产业影评”
  周铁东
  如果说电影产业是一片麦田的话电影评论家便是这片麦田的守望者守望者的缺失必然会导致麦田内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现象。
  好莱坞业内对“影评”的定义只有六个字:A&critical&examination&of&a&movie。其中还有三个字属于结构性的虚词,所以就其实质而言,影评无非是“对影片的批评性检查”。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已经推进了多年,各类电影人材可谓雨后春笋,但独独缺了这种专事“批评性检查”的从业者。就连政府的《电影工作报告》也把这一缺失当作问题而提了出来。咱们也许有学术性的影评人,也许有个人化的影评人,但却没有产业化的影评人。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结构中,“影评”尚未成为其结构机制中的一环,即使偶有“影评”,也只是作为一种边缘声音而游离于产业之外。因其边缘化的游离,所以很难表现出建设性的专业精神、职业伦理和理性批判。如果说,电影产业是一片麦田的话,电影评论家便是这片麦田的守望者,守望者的缺失必然导致麦田内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现象。
  所谓影评,应该是对一部影片所进行的产业化分析与评估,而这一产业化分析与评估的承载者便是媒体,因此好莱坞业内把这种影评定名为“新闻影评”,我们也可把它称为“产业影评”,用以区分传统意义上把影片当成艺术而非商品的“学术影评”。学术影评乃象牙塔内的自言自语,在好莱坞眼中,属于电影理论或电影研究的范畴,与产业无涉,亦与本文无关。之所以提及,是因为中国的象牙塔内也许还真不缺这种与产业利益毫无关联的影评。
  作为电影产业的一分子,新闻影评人一般都受雇于报纸、杂志、广播媒体以及网络出版商,而且仅对即将发行的新片进行评说。通常情况下,在他们下笔之前,他们对所涉影片仅仅看过一次便趁热急就。尽管如此,这些影评人大拇指的屈伸便很有可能决定一部影片的命运,尤其对一些独立小片而言。这种产业化的影评有其写作定式,对影片情节的概括和描述是这类影评的主体。正是这一部分,作者的话语取向和详略处理,便足以令观众做出是否去影院观看这部影片的决定。影评的影响对小规模发行的独立影片更是生死攸关,一边倒的负面评论常常能让一部影片见光便死,并进而导致投资人从此消失于好莱坞的版图。
  关于影评与影片票房及其后续产品销售之间的重大意义,好莱坞也有争议。曾有财大气粗的片商确信,以巨大财力作为支撑的铺天盖地的现代电影营销模式足以淹没影评人的微词,所以他们认为,那些着力炒作的“动作”、“恐怖”和“喜剧”类型的大片根本就不怕媒体的锋矛,小小影评人的区区怪论能奈我何?然而,残酷的事实却最终令其相信,钱不是万能的。奥利弗?斯通2004年耗资1.55亿美元执导的《亚历山大大帝》不可谓不大,由于遭到美国影评界的一致嘲讽,该片在美国本土仅仅以3400万美元的票房惨痛收摊。美国观众可不管你文化不文化,商业不商业,我认可的影评家都说没法看,我干嘛要浪费钱去看它呢?昆廷?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则是一个反例。这部影片被评论界一致追捧,不但喜获票房丰收,而且还获得了奥斯卡和金棕榈,同时还把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屈伏塔以及名不见经传的昆廷本人推上了大师的宝座。别看这些影评人都是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个体,但他们形成的阶层却代表着一个产业的价值取向,主导着足以载舟亦可覆舟的观众的观影路线。
  所以,制片厂不得不对影评人的影响力刮目相看,并把媒体放映作为其整体营销计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大环节,在影片上市之前,盛邀有影响力的资深影评人安排专场集中观看。这已经形成了好莱坞影片宣传理念中将产业利益与影评联系起来的一个定式。
  正是由于正面影评意味着票房收益,制片厂会竭力讨好影评人,与影评人的关系已经成为好莱坞著名的“关系论”中的重中之重。每逢大力炒作的大片,制片厂会给影评人事先寄去“媒体包”,内含影片背景材料和可供发表的剧照,常常还随附一些用于影片宣传的小礼品,如果是电视媒体,还会收到影片剪辑的播出带。
  更有一些片商,由于缺乏自信,害怕负面评论殃及影片票房,甚至不敢召集媒体放映会。然而,这却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二难选择:给影评人看,怕被骂杀,不给他们看又怕被默杀,因为影评人已经熟悉了制片厂的路数,而且观众也知道,但凡不敢见媒体的影片,肯定不值一看,评论界只需一句话就足以令其永无出头之日。华纳公司的《复仇者》,便是一个令其追悔不已的经典案例:影片于日首映,尽管银幕数多达2466块,但其周末票房仅为区区10,305,957美元,如此在影院拖延将近两月,结果只好以2300万总票房含恨退场。
  至于如何保证影评人的客观公正,好莱坞自有一套行业制约机制,这一点我们可以另文探讨。
  责任编辑/翟建农
  女性在好莱坞遭受歧视
  严 敏
  女星们在银幕上、红地毯上、颁奖台上十分抢眼,她们的造型、性感、魅力和演技始终吸引着全球影迷,但到头来仅仅是充当男星们的陪衬。
  第79届奥斯卡奖爆出的一系列令人跌破眼镜的结果后面,隐生着一系列深层的问题。比如最受瞩目的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竟让一位英国“老太”和一位选秀出身的新人分别夺走了,好莱坞那么多容貌与演技兼备的女星,包括“影坛常青树”梅丽儿?斯特里普和前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多次获提名的‘戏精’安?本宁等都落选了。不仅如此,去年以来,女制片人监制和女导演执导的影片也大幅缩水,女观众人数也明显减少。好莱坞出现了严重的女性断档,尽管本届奥斯卡奖把琼?赫尔肖特人道主义奖颁给了已退休的派拉蒙前总裁雪莉?莱辛。
  关于“熟女”女演员在好莱坞遭受冷落,斯特里普早在前几年出席上海电影节时就大吐苦水:“女演员过了一定岁数,就人老珠黄不值钱了。像我现在能够拿到一些较好的剧本和较好的角色,也算是片商的恩赐了。这正是我近几年拍片少的原因。”一般以为,本届海?米伦胜出是因为她实力太强了,无人匹敌,可实际上是好莱坞女星出彩的演出太少了。去年,一批30至40岁的奥斯卡影后像朱丽娅?罗伯茨、蕾?威瑟斯朋、希?史旺克等均无上乘的影片问世。
  对此,著名女影评人克莉丝汀?斯皮尼斯在《娱乐周刊》上以长文&“好莱坞对决女性”详细分析了深层的情况和原因。她诘问:“她们去看电影,观看次数达30亿,可大片厂为什么不多拍些供女人看的影片呢?”她举了举例子:不久前好莱坞流传一个所谓的好剧本,内中有数个女主角,属意妮可?基德曼和卡梅隆?迪娅兹,大家期待一定能拍出像《英国病人》那样的佳片来,可结果是部动作片,片名叫《X女郎》,讲三个花花公子女玩伴的故事。“现在是女演员的艰难时期。过去,女主演们可以在各种类型片里寻到出彩的角色,可现在连奥斯卡表演奖得主和大牌明星若能接演女郎都以为很幸运了。女人占人口的一半,可大片厂依然只关注阳刚的男性角色,砸大钱拍他们的影片。”斯皮内斯总括道:“独立电影依然为女演员们提供了机会,但其底线令人困惑:2006年,大片厂只发行了12部女角主宰的影片。”
  女电影人实在太少
  去年,据一项权威统计,拍摄250部卖座影片的幕后人员中,女性仅占17%。“很多男性电影人都不愿意坐下来为女性写剧本。”女性导演南?梅耶斯如是说。尽管居好莱坞高层的女性也算不少,像迪斯尼的尼娜?雅格布森、环球的斯坦茜?施奈德等,但是她们不得不作为“男性俱部乐一份子”,在拍片定夺上不得不男性化些,以套近男同事和男合伙人。索尼的女强人米?帕斯卡尔是唯一一位照顾女导演的,正是她给索菲亚?科波拉的《绝代艳后》开了绿灯,但她同时负责《秘密行动》这部男性军事科幻片的监制。
  现在专为中年女星写剧本的甚少。仅编剧兼导演的诺亚?鲍姆巴赫为他的44岁妻子、知名影视女星珍妮佛?贾森?李量身度造写了个剧本;麦克?怀特为41岁女星莫莉?香侬写了《狗年》。女导演掌镜或演出的也少。前年仅43岁的朱迪?福斯特执导并主演了一向由男人当道的惊悚片《飞行战栗》,去年她又演出了《知情人》,饰一个与男人周旋的亦正亦邪的女经纪大鳄。
  正是鉴于女导演少,许多女演员都期待同一些“厚爱”她们的男导演合作。这些男导演中,既有美国的又有非美国的。像昆汀?塔伦蒂诺就让多位女演员走红,如《杀死比尔》的乌?舒曼等。马丁?斯科西斯曾在9部影片里让女演员们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甚至得奖,如《艾丽丝不再住在这里》的艾伦?伯斯汀和《飞行大亨》的凯特?布兰奇特就捧得金像。故斯科西斯亨有好莱坞“女性最羡慕朋友”之誉。克林特?伊斯特经特的风格硬朗,但也很“善待”母辈与妹妹辈女演员,如《廊桥遣梦》《神秘河》《百万美元宝贝》等。非美国导演则包括被佳德?阿莫多瓦,他的作品几乎全是女性电影,如《高跟鞋》《对她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等,他提携了一批西班牙女星,令好莱坞女星们大为羡慕。
  女演员备受歧视
  好莱坞一向是“大男子主义”、“男星至上”。像妮可?基德曼、朱丽娅?罗伯茨等超级女星在权势和片酬上远不及超级男星们;奥斯卡奖70多年来究竟有几位女影人获得过表彰终身成就的荣誉奖?梅丽儿?斯特里普主演《时尚女魔头》叫好又叫座,得到的却是大片厂和一帮男经纪人的惊呼――“这简直是行业的奇迹!”
  过去,好莱坞女星走红的时段较长,凯?赫本、英格里?褒曼、蓓?苔维丝等几乎红遍20――30年,甚至半个世纪。如今女星们的“红”时越来越短。几年前红得发紫的竟昙花一现,如林赛?洛翰等。她们有的现溺于酒色之中,有的急于结婚生子。可以预计,未来奥斯卡表演奖的女性得主要么是些“老戏骨”,要么是些外来者。这是好莱坞的悲哀,也是奥斯卡的悲哀。女星们在银幕上、红地毯上、颁奖台上十分抢眼,她们的造型、性感、魅力和演技始终吸引着全球影迷,但到头来仅仅是充当男星们的陪衬。呜呼!
  责任编辑/张扬
  好莱坞:虚幻的承诺
  姗 迟
  雾零现象说到底,是一种商业策略的运作,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视线,最终为电影行销和商业宣传服务。
  《夺宝奇兵4》将在今年6月开拍的消息是斯皮尔伯格去年年底突然宣布的,对于印第安那?琼斯迷来说,这个消息意义格外重大。首先这将是两位高龄动作明星――76岁的肖恩?康纳利和65岁的哈里森?福特的最后一次同台表演,之后不会再有续集;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好莱坞最著名的(也许是最长的)一个“雾零”终于有了兑现的一天。
  什么是雾零?
  雾零,又被称作雾件,是从英语单词vaporware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指某项产品或技术,在面世之前大炒特炒而备受关注和期待,可是实际上却一拖再拖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在市面上始终无法买到,像雾一样,看得到而摸不着。&vapor这个词在英语里,除了表示“水气”和“雾气”之外,还有“无实质之物”、“自夸者”的意思。中文里有个词“雷声大雨点小”,可以比较接近地描述雾零的状况。
  就拿《夺宝奇兵4》来说,它的“雷声”已经轰隆隆响了快20年。自从1989年第3部《圣战奇兵》后,观众就开始期盼第4部的上映。虽然斯皮尔伯格没说他会继续《夺宝奇兵4》的拍摄,但各种传闻一直层出不穷,有些是子虚乌有,有些则真假难辨。1992年一款名为《印第安那?琼斯与亚特兰蒂斯之迷》的电脑游戏发行,让影迷误以为新电影也将随之出炉。1995年盛传《圣战奇兵》的编剧杰弗里?鲍姆已经开始写第4部的剧本,随后又传出《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接替了鲍姆的工作。但是也没在这个位置呆久,编剧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2006年7月,斯皮尔伯格接受采访时爆出曾为《蜘蛛侠》撰写过剧本的大卫?凯普正在紧张地重写剧本工作中,以往不管写完没写完的剧本都不会再使用。影迷被这些虚虚实实的消息搞得云里雾里,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感受,就是被“忽悠”了。而这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换编剧事件,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好莱坞频繁发生的“雾零现象”。
  一切为商业服务
  雾零现象本来在电脑软件业最普遍,可最近这些年,娱乐业尤其是好莱坞也成了雾零频发的地方。从布鲁斯?威利斯两次辞演《虎胆龙威4》到哈里森?福特再次挥起印地安那?琼斯的鞭子,甚至2005年上映的《终结者3》,也是持续了5年的雾零状态。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好莱坞频繁出现雾零现象说到底,都是一种商业策略的运作,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视线,最终为电影行销和商业宣传服务,而在这个目的背后,艺  还以《夺宝奇兵4》为例,由于前3部电影都是有着良好口碑的商业大片,因此作为好莱坞最大牌的商业导演,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票房上再现《夺宝奇兵》昔日的辉煌,关于影片的所有宣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这其中包括影片制作前期对剧本一改再改,包括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开拍,还包括如何尽量完整地体现导演个人对影片的艺术设想。但是,这个设想也必须为实现赚钱的目的服务。你可以说,斯皮尔伯格那么著名,他完全可以抛开票房压力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但是如果他的电影都如大卫?林奇的电影晦涩怪异,别说等20年,恐怕等两年观众就会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去年是《印第安那?琼斯》系列电影发行25周年,很多大型媒体比如英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帝国》和美国时代华纳旗下的《娱乐周刊》都策划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纪念专刊,并对新的续集做了恰到好处的介绍,可谓吊足观众胃口。此外,派拉蒙公司还发行了一套收藏版DVD,里面收录了超过3个小时的幕后制作花絮,以此纪念印第安那?琼斯上映25周年。这一系列电影促销的背后,其实蕴含了野心勃勃的商业目的,也表明了为什么吊了观众20年的胃口之后,《印第安那?琼斯4》才重新又回到斯皮尔伯格的日程表上来。有了前面种种的铺垫,今年开机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为什么雾零――金钱博弈的结果
  制造雾零现象不仅仅是为吊观众胃口,有时候根本就是金钱博弈的结果。所谓金钱博弈,是指明星与制片公司之间关于片酬的角力,这个现象在拍摄续集电影时尤为明显。续集是最容易制造雾零的项目,原先的主创人员(尤其是主演)若不愿“吃回头草”,或者要价太高,片商手中的无价之宝便无法兑现。《黑衣人2》拖延了好几年才开拍,主要原因就是“分赃者”太多,让片商索尼公司心痛得迟迟不敢答应。
  有些片商在拍第一集时就与演员签署了续集合同,但往往是些无名小卒,对于真正的大明星,制片公司是没有约束力的,如果他们不给明星涨工资,该项目很可能成为雾零。布鲁斯?威利斯当年以《虎胆龙威》三部曲称霸90年代影坛,但他厌烦了总在银幕上单枪匹马四处救火,放出话来说自己再也不想演约翰?迈克兰警官了,吓得正准备拍第4集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赶紧许诺把他的片酬从1000万美元提高到1500万。可过了没多久,他又表示要退出《虎胆龙威4》,直到福克斯开出2000万美元的诱人片酬,外加提成,他才终于答应下来。
  福克斯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让他们求着布鲁斯?威利斯呢。假如换做是一名新手或者是一个“钱途”并不看好的项目,他们宁愿食言也不会多掏一分钱。今年福克斯已经叫停了吉姆?凯瑞的一部新片,因为预算已经过亿。考虑到吉姆?凯瑞2500万美元的身价和这几年大大缩水的票房号召力,福克斯公司干脆让项目雾零,免得赔本赚吆喝。
  无奈之举
  除了制片公司与大明星的金钱斗争造成好莱坞出现众多空虚的承诺之外,很多雾零现象也实属无奈之举。本来有些项目说好由某人掌镜,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换来换去,这个项目就雾零了。得过两次奥斯卡提名的瑞典导演莱斯?霍斯多姆在拍摄《苹果酒屋的规则》前,同制片公司米拉麦克斯有过一个新片计划,是讲述关于一个窃贼和警察的故事。但由于影片内容与斯皮尔伯格的《逍遥法外》撞车,米拉麦克斯只好重新修改剧本,改来改去也没改出来,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一种情况是导演与片商发生严重分歧,导致片商被迫撤销项目,或者导演被迫退出,这在好莱坞并不鲜见。2003年《指环王3:王者归来》横扫奥斯卡后不久,导演彼得?杰克逊就在个人网站上宣布说,他已经为拍摄该片前传《霍比特人》做好了准备,只要资金到位,很快就能投入拍摄。但去年夏天突然传出消息,投资方新线公司炒了彼得?杰克逊的鱿鱼,因为他和新线公司在前3部《指环王》的收益分配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甚至打起了官司。2006年10月,他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不无悲伤的宣布,他将不再染指这个项目。不管影迷怎么支持彼得,声讨新线,最后他还是被迫离开了本应属于他的《霍比特人》。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制片公司奉行的是金钱至上主义,任何阻挡或者破坏它达到目的的现实障碍,都会被它无情地抛到身后,即使像曾为它赚了几十亿美元的彼得?杰克逊也不能幸免。
  其实每一个看似不得已而为之的雾零背后,都是处心积虑的商业驱动力在作祟,这是造成好莱坞频频“忽悠”观众的根本原因。如果从行业角度分析,这些虚幻的承诺既是一种商业策略,也是片商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这是好莱坞成熟完善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模式的体现。它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是一条完整的电影产品行销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运作环节,它可以带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促进电影产品的营销推广。但反过来说,承诺许多了,又总实现不了,必然会产生“狼来了”的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公众眼里,好莱坞变成像某些名人代言的广告一样,“忽悠”你没商量!
  责任编辑/胡晓英
  术表达屈从于商业利益的电影文化起了决定作用。
  《磨坊》再掀片风潮
  青 溪
  什么是cult片?从字面上看,cult有“膜拜”“迷信”之意;所谓“cult片”有译成“邪典电影”的,也有译成“私宠电影”的。
  美国独立电影的两位“神奇小子”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玩票性质”的新作《磨坊》(Grindhouse)日才在全美上映,不过此前,通过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影片的相关内容、拍摄花絮已经流落民间。《磨坊》之名直接源自上世纪70年代在小众群体之间颇为风行的“磨坊”电影。这种形式大都由两部时间不长的B级片和其间插入的专门用来“抻时长”的预告片连缀而成,因为其多以恐怖血腥的内容为卖点,观众观影时常常恍若置身屠宰场,“磨坊”由是得名。
  相比较好莱坞的正规制作,“磨坊”电影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可它那粗制滥造的血浆美学却偏偏造就了一批口味偏执独特的拥趸,塔伦蒂诺和罗德里格斯便身在其中。据说,阅片无数、靠租赁录影带起家的塔伦蒂诺至今仍在私人的电影派对中乐此不疲地重映此类影片,而拍摄《磨坊》的创意也正是他和罗德里格斯“分享恐怖”时突然迸发的。由罗德里格斯负责前半部分《恐怖星球》(Planet&Terror),塔伦蒂诺负责后半部分《死亡证据》(Death&Proof),并邀请三位久负盛名的B级片炮制者艾力?罗斯、埃德加?怀特、罗伯?赞比拍摄串场预告片,整部影片耗资5300万美元。
  从影片的整体构建看,塔伦蒂诺和罗德里格斯主要以B级教父约翰?卡彭特和乔治?罗梅罗为“致敬对象”。这两位大师的僵尸片和“活死人”系列所开创的类型模式、商业价值及负载的复杂的文化涵义(比如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便强烈地指涉了越战,某种意义上,它具有《西线无战事》同样的思想高度)至今无出其右者。为了体现70年代小成本影片特有的粗糙质地,两位导演特意花钱把胶片“做旧”,毛边、划痕、雪花、噪点随处皆是,连海报都难以幸免。此外,他们更在影片中“放肆地”糅合了一切自己感兴趣的流行元素:B级惊险片、香港的拳脚功夫、日本卡通动漫……不一而足,像《恐怖星球》中美女大腿被改造成自动步枪的至酷造型,创意便显然来自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塔伦蒂诺他们从不否认此类“抄袭”,反而以此为最大乐趣。
  在IMDB的《磨坊》网页上,影片未映先热。两派影迷围绕着它和另一部热片《斯巴达300壮士》未来票房的孰优孰劣你来我往,争吵不休。显然,《磨坊》以其特殊的另类气质将注定在今年再掀cult片风潮。什么是cult片?从字面上看,cult有“膜拜”“迷信”之意;所谓“cult片”有译成“邪典电影”的,也有译成“私宠电影”的。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小众电影”“艺术电影”有着根本意义上的差别。这种影片通常造价低廉,造型夸张粗俗,以反映社会亚文化(比如异装癖、边缘族群)为主,却又能自成体系,引领时尚风潮,因此也就成了某一个小圈子里影迷“私宠膜拜”的经典。
  在cult片的历史上,1975年吉姆?沙曼导演的歌舞奇幻片《洛奇恐怖秀》(The&Rocky&Horror&Picture&Show)堪称里程碑式的经典。故事中的情侣暴风雨中汽车抛锚,被迫进入一幢古堡中求救。古堡主人福特博士创造的科学怪人洛奇正在完成阶段,他俩各自追求闯进来的年轻情侣,开始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历险。影片初始在洛杉矶上映时并不叫座,但却培养了一批狂热的死忠粉丝。他们每天都来看这部影片,并逐渐和电影“互动”起来。银幕里面演着,外面打成一片,唱作一团,煞是热闹。就这样,一部120万美元的小制作竟然随着口口相传,神话般地斩获近两亿美元的票房、租赁收入。1980年,艾伦?帕克导演在《荣誉》一片中,也插入了学生观赏《洛奇恐怖秀》时的疯狂场面,它已然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
  当然,cult片也并非美国所独有,而逐渐扩展为一个世界现象。在中国香港,邱礼涛导演的《八仙饭店》(1993)便可谓实实在在的cult片模式。影片投资极小(200万港币),情节残暴夸张,却在香港和东南亚获得十倍的收益;饰演变态杀人狂的黄秋生更由此斩获当年的金像奖影帝。同时,一些在我们看来的十分正统的影片――比如李小龙在香港拍摄的动作片――由于文化差异,在美国上映时却被视为cult片,并引导了西方世界一场规模空前的功夫热潮。
  那么,内地有没有cult片呢?似乎比较鲜见。但就香港著名影评人列孚看来,在北京电影一家独大的当下,“一些非主流、另类、不入俗眼的电影,绝大多数便都有北京地方色彩”,而“王朔就是北京Cult王”;同样,以重庆为背景、说重庆话的《疯狂的石头》《好奇害死猫》便属于重庆cult片。自然,这些cult片的开放尺度还远逊于《磨坊》。
  责任编辑/张扬
  重回校园的研究生赵薇
  王 陈
  自从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艺术硕士之后,赵薇的消息渐渐少了。从去年九月到今年春节,整整大半年的时间她一直埋头读书,没再拍过任何新片。喜欢她的观众只能通过一遍遍回味《京华烟云》来感受她的变化和成熟,该片是中央电视台2006年电视剧收视冠军,片中赵薇成功塑造了既灵秀大气又忍辱负重的姚木兰这个角色。不过随着三月份《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和四月份《夜。上海》的公映,赵薇又将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重回校园
  1996年赵薇以专业课全国第一的分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6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电影学院导演系艺术硕士,中间恰好相隔十年。十年时间,赵薇已由当初的青涩少女,长成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明星演员。重新回到校园当中,一切还是那么新鲜、有趣,“表演系和导演系原来在一个楼里,我本科四年从来没去过导演系,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现在导演系从表导楼里搬出来了,我在导演系上学,就好像是换了所新学校。而且像电影史、电影理论这样的课程我都觉得很有意思。”
  长期工作过的人再回去读书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方面是年纪渐渐大了,另一方面是生活里诸事烦心,难得清静。可赵薇的感觉却恰好相反,因为影视是一门特别注重实践经验的学科,如果从大二拍《还珠格格》算起,赵薇从事演员这一行已有八年时间,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课堂上不仅技术方面的知识她一清二楚,电影理论由于有了实践相对照,赵薇学起来也是轻松自如、如鱼得水。她说自己惟一怵的是摄影,“可能女孩子天生就害怕机器”。
  赵薇的研究生导师是著名导演郑洞天和田壮壮。第一学期课排的很紧,每天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几乎都满了,赵薇全勤,这也使得她完全没有时间接戏。不过马上要进入第二学期,课程就松了很多,她可以趁这个机会参加吴宇森新片《赤壁》的演出。
  目前《赤壁》已确定由赵薇扮演孙权的妹妹孙尚香。
  谈起这半年在学院里的感受,赵薇说:“感受其实特别老土,就是觉得想多学知识,多学文化,多了解一些自己的专业――就是这么平淡、简单。我对于现在新学的课程兴趣还是很大的。”赵薇和同学们相处的很好,有一天上谢飞老师的课,因为很快就要布置拍摄短片的作业了,谢飞在课堂上做指导,其中一点要求是希望同学们敢于用专业演员,“有的时候本子不错,想法也不错,结果找了些不会演戏的业余演员,最后全给弄毁了。”谢飞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的目光就齐刷刷对准了赵薇,她是这个班唯一的专业演员。赵薇告饶:“你们别看我了,到时我给你们一人俩小时。”
  没文化的女大厨
  赵薇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扮演一个女大厨,没什么文化,又性格暴躁,满嘴粗话。这其实是一个配角,戏份不多,赵薇愿意出演一方面是因为她和许鞍华导演在《玉观音》里合作过,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另一方面,这个角色也是赵薇表演的一次突破,她还没有演过这样一个来自底层的二百五和混不吝呢。
  赵薇第一次亮相就不同凡响,但见她身穿一套劣质皮衣皮裤,扎一根粉红头绳,戴一副金色大耳环,说话粗声粗气。刚开始赵薇对自己的扮相还很难接受,后来看到周润发的那一身行头,穿件红毛衣抱个绿西瓜,她忍不住一阵狂笑,这才发现戏里每个人都怪里怪气的――不愧是“后现代生活”。
  女大厨是姨妈的女儿,从小被丢在东北,母女关系十分恶劣。片中有一场母女吵架的戏,女儿要对母亲破口大骂,这场戏挺让赵薇为难,她是那种特别不会吵架的人。有一次在停车场被人故意碰瓷,明明是对方不对,但在对方的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之下,赵薇居然气得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更要命的是,现实生活里赵薇和妈妈的感情最深,当年赵薇从师范学校退学,报考上海谢晋恒通影视艺校,是妈妈第一个对她表示支持。妈妈歌唱得很好,赵薇今年出新唱片,还想着和妈妈对唱一首。让她对着饰演母亲的斯琴高娃发那么大的火,她确实很难开口。
  然而剧情需要,她必须这么做。赵薇只有反复调动自己的经验,那些差点让她崩溃的时刻。终于她成功地把自己的情绪酝酿起来并发泄出去,拍摄顺利完成。事后赵薇一个劲儿向斯琴高娃道歉,虽然明明知道是在演戏,她仍然觉得于心不忍。赵薇还有一点儿后怕:“我居然能够那么歇斯底里,都不敢相信那是我。”
  没人爱的女司机
  《夜。上海》里赵薇走的还是底层路线,扮演一位夜班女出租车司机,“头发乱七八糟,乱的像鸡窝。穿得和男孩子一样,干净的裤子也要擦上好多灰,我在电影里是一个连修车的都看不上的女孩。要是打扮得很漂亮,第一人家不信你是开车的,第二人家不信没人喜欢你。所以要故意扮丑。”为了多见心上人几面,女司机故意制造一些小车祸好把汽车送去维修。拍摄撞车场面时,剧组特意请来了特技替身。《夜。上海》几乎全部是夜晚外景拍摄,没自己戏的时候,赵薇也只能坐在剧组的大巴里干等,无聊得很。看了几次替身的表演,车技颇高的她跃跃欲试。她把替身换下,亲自上场,居然完成的一点儿不差。这下可好,轮到替身不干了,嚷嚷着要罢工。
  说起自己在片中的表现,赵薇毫不谦虚地表示,“突然开窍了”。原来《夜。上海》的情节比较轻松、简单,这对于赵薇来说反而利于发挥。通宵实景拍戏,赵薇有了近距离接触“夜上海”的机会,她说:“上海是一个很浪漫的城市,夜晚没有白天那么多人的喧嚣,静静的,很浪漫很有气质的感觉。”
  在上海,赵薇度过了四十多个晨昏颠倒的日子,晚上拍戏虽然辛苦,但也给她带来意外的灵感,“晚上拍戏没有围观的群众,交通又比较安全,特别清静;要是白天的话,早就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其实演员是很需要有不被打扰的空间去完成创作的,这次我觉得演的不错和这个有一定关系。干扰真的少。没有那种50米以外就是黑压压的一群人的情况,真的可以很投入。”
  刚进组的时候,赵薇有点儿偏胖,导演张一白把赵薇拉到监视器旁,让她看自己的形象,然后给了她一个特别悲哀的眼神。赵薇很不好意思,忙说知道了知道了,减肥嘛。说是这么说,可心里到底还是不服气。大家都知道,张一白是个胖子,却要人家减肥。赵薇刚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张一白就一边在自己满是络腮胡子的下巴上比划着,一边用他那口四川普通话可怜兮兮地说:“我已经瘦喽――”
  赵薇不能休息,一休息就胖,一工作就瘦。《夜。上海》拍摄期间,赵薇眼看着瘦了下去,瘦到什么程度?前后的戏都快接不上了!后期剪辑时,制片人建议张一白干脆把赵薇前期拍的镜头都剪掉算了,张一白不肯,非得留几个,说是给她留个教训。
  第一次拍戏
  别看赵薇现在又是演戏又是唱歌,女人味儿十足,光彩照人,其实小时候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也有父母的同事或者亲戚朋友夸过她漂亮,可她从来没往心里去,以为这都是别人的客气话。赵薇上过五所小学,转学的原因一是搬家,二是实在待不下去。有一次为从某重点小学转出来,她不断央求妈妈。妈妈问为什么,她说老师管得太严自己无论如何都受不了了。
  上了初中,同学们仍把她当作男孩子,打打闹闹无拘无束,可到了初三情况忽然发生了变化,赵薇察觉大家开始当她是个女的了。这种感觉是从别人的反应里得来的,以前和男孩子打架,没人让着她,她打了别人,别人是一定要打回来的。现在好了,她打了别人,那男孩子往往会慷慨地把手往后一背,“打吧”。赵薇补充解释:“也不一定是大家当我女的了,也可能是他们突然当自己是男的了。”
  初三毕业,赵薇考入当地女子师范学校。学校清一色女生,除了老师见不到一个男的。这大概可以解释赵薇性格里那些大大咧咧部分的最初来源,没有男性,自然用不着假扮淑女了。
  1992年黄蜀芹拍摄潘玉良的传记电影《画魂》,来到潘玉良的老家安徽芜湖取景。赵薇的老师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去剧组当群众演员,没人告诉她们拍什么,也没人告诉她们怎么演,去了就让换衣服,接着做动作。这些孩子连开机关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话地任由摆布。中午的时候只听副导演一声喊,休息了,才算结束。能见到大明星巩俐,赵薇很兴奋,不过最让她高兴的,还是剧组一天几十块钱的补助。对于每月只有三十元津贴的师范生来说,这不啻是一笔巨款。报酬到手,赵薇通通买了吃的。
  《画魂》是赵薇第一次在镜头前亮相,镜头似乎也注意到了她,不仅给了她一个单人画面,还停留了一两秒的时间。后来赵薇离开师范学校,到上海谢晋恒通影视学校学习,她回忆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发现《画魂》的拍摄经历对她还是有影响的,“最起码让我知道了剧组怎么回事,不像一般人觉得拍戏离自己那么遥远。”
  电影学院的小迷糊
  第一次离家单独生活的赵薇第一次尝到了孤独的滋味,这滋味在她生日那天来得特别猛烈。以前在家里,生日这天早早就会有人把礼物和蛋糕奉上来,可是在这里,赵薇连一声问候都听不到。她越想越委屈,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终于有人注意到她的反常,过来关切地问她到底怎么啦。赵薇强忍悲痛,抽抽嗒嗒地说:“我……我今天生日。”
  直到今天赵薇也是这样,没人的时候很少哭,倒是身旁有人时哭得更多些。这其实是一种缺少安全感的表现,在上海的时候,和同学们比起来,赵薇不是很有自信。那时,她还有点儿“婴儿肥”,长着一张粉嘟嘟的娃娃脸。一个制片主任曾经对她说,“赵薇啊,你将来恐怕永远都只能演小孩儿了。”
  一年后赵薇从艺术学校毕业,她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成绩出来,她以专业课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顺利录取。她的班主任老师崔新琴说,考试那天只觉得赵薇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入学以后,她无意中听见同学们在私底下议论,说这个赵薇是崔老师什么什么亲戚,更离谱的还有说是她私生女的。哭笑不得的崔新琴这才醒悟为什么第一次见赵薇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她俩长还真有点儿像,都是大大的眼睛、鲜明的五官。
  电影学院学习期间,赵薇的专业成绩依然出类拔萃,从来没有掉出过前三名,不过她是出了名的小迷糊,老师从来不敢委她以重任,所以她也从来和班干部无缘。不过但凡有汇报演出,那就是赵薇大出风头的时候,一个班出五个节目,她一个人出演三个,其中两个还是主演。拍摄《夜。上海》期间,日本演员本木雅弘由衷地夸她:“赵薇,你这张脸简直是为银幕而生。”
  赵薇银幕上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是她艺术学校的毕业作品,一部名为《女儿谷》的电影,她主演一名女囚犯,这让她在圈里有了一些小小的知名度,之后又接连主演了几部电影。应该说,即使没有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习,赵薇的演艺事业也算是起步了,可她还是执意参加高考,她说这可能多少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那时谢晋恒通艺术学校还并非学历教育,赵薇还是觉得要拿着大学文凭,心里才踏实。多年以后,她基于同样的心理报考了研究生考试,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为文凭,而是真的想学到一些东西。
  刚进电影学院的赵薇特别单纯,用她自己的话说,“近乎幼稚”。入学之前,赵薇工作过一年。拿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她深刻反省自己:“我在社会上磨练过,工作过,还挣过钱,我不那么纯洁了。现在我要上大学了,必须把社会上的习气丢掉!”她给自己订了一条苛刻的标准:再也不许撒谎!
  她下定决心,也是这么做的。有时她犯迷糊,上课迟到,老师问她什么原因,若是搁在以前赵薇肯定像其他同学那样,随便找个理由就对付过去了。现在她已经发誓不再撒谎,于是她只有老老实实地说:“老师,我在等汉堡包,它在微波炉里老是不熟。我要等它熟了以后才能拿出来,到教室就迟到了。”可惜的是,老师听了赵薇这番“赤诚相见”的坦白,非但不感觉欣慰,反而觉得这个学生的脑子可能有点儿问题。
  “小燕子”一飞冲天
  大二那年,赵薇因为主演《还珠格格》红遍全世界华人区。她扮演的小燕子真诚可爱,精灵古怪,一时成为许多影迷的偶像。但是谁能知道,琼瑶最早找赵薇演《还珠格格》,给她的角色是紫薇而不是小燕子。琼瑶是台湾出了名的“明星之母”,无数男女明星因为演了她的戏而名声大噪。她找赵薇演戏,赵薇岂有不满口答应之理?谁知赵薇的班主任崔新琴看过剧本后,不放赵薇走。赵薇一听就急了,崔新琴说要演可以,这里面只有一个角色适合你。赵薇忙问是谁,崔新琴说,小燕子。赵薇一个劲儿摇头,怎么可能呢,那个角色早就定了别人。崔新琴说,既然这样,你就别去演了,踏踏实实念书吧。
  两三个月以后,《还珠格格》已经开拍,赵薇风风火火找到崔新琴,她说崔老师,你说话算不算数?崔新琴说,当然算数。赵薇说,你说如果让我演小燕子你就放我走。崔新琴说,是啊,现在还是这样的。赵薇大笑,他们找我去演小燕子。崔新琴一听也愣了,不过她还是很替赵薇高兴,兑现承诺痛快放人。
  进组没多久,赵薇经历了一次“换人风波”。她和扮演紫薇的台湾演员林心如相处得很好,可是这天突然听说,剧组要把林心如换掉,因为她演得不够好。这个消息把赵薇吓得够呛,那时她和林心如已经拍了不少对手戏,林心如如果被换掉,那些戏就会统统作废。既然要全部重拍,剧组会不会干脆把两个人都换掉呢?
  度过提心吊胆的几天,赵薇得到确切消息,她不会被换掉,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她也为林心如感到惋惜。利用拍戏间歇,她带着林心如在北京城四处逛了逛,两人还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正当两人沉浸在无尽的离愁别绪之中伤感不已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林心如可以留下了,真是大悲大喜。原来琼瑶通过反复观看林心如的表演,觉得虽然和自己原来的想象不完全一样,但不是没有改进的可能,再者她考虑到要多给年轻人机会,所以最终作出不换人的决定。
  赵薇的名字是随着《还珠格格》的热播而为各地观众熟悉的,最早播放《还珠格格》的是台湾,比内地足足早了半年。当她在台湾红透半边天的时候,内地还没有多少观众知道“赵薇”这个名字。赵薇在《还珠格格》之后紧接着拍了另一部戏《表妹吉祥》,剧组里内地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名叫赵薇的毫不起眼的电影学院在校生,却备受台湾来的工作人员的优待,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内地也开始播放《还珠格格》,受欢迎程度几乎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跟他们一起工作的,竟然就是这个“小燕子”啊!
  塔里木河的呼唤
  革命历史故事片《塔里木河的呼唤》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责任编辑/苏欢
  总&顾&问:韩光
  总&监&制:毛祚策、郭英楼
  总&策&划:李刚
  民俗总监:玉素甫江?买买提
  艺术总监:张国领
  编剧/导演:&蔡德华摄影:孙圣允
  作曲:努斯勒提?瓦吉丁
  主要演员:魏永、蔡雨桐
  艾则孜?库尔班、
  吐尔逊古丽
  影片推介
  该片根据革命先烈林基路同志在抗战年代,出任新疆库车县长期间,带领少数民族兄弟们修桥的光辉事迹改编。该片由蔡德华出任编剧、导演,他曾参加过国家重点故事片《我的母亲赵一曼》的创作。先后荣获中国第11届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中国电影百年优秀剧本奖。林基路由魏永扮演,他曾在电影《叶圣陶在直》一片中成功地塑造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这一角色。该片全部镜头,均在天山南麓,塔里木河流域的库车县境内实景拍摄。影片充分展现了南疆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博大精深的龟兹文化和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
  剧情梗概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基路受党的委托,从延安到新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他赴任库车县长的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河上没有桥,乡亲们只能趟水过河。突然,一个洪峰呼啸而来,人们呼喊着四散而逃。一个随家人卖艺的小女孩――阿依古丽,被浪头意外地抛到了岸上,父母却被洪水吞噬了。她无助地哭泣着,林基路目睹这一切,他强忍悲痛,收阿依古丽为义女,并承诺一定要在河上修座桥。
  林基路上任后,他承受着各种压力同反对势力作斗争,积极主张削减赋税、兴办教育、修坝筑路……使乡亲们的苦日子好了起来。他下决心要将大桥修建起来。在林基路的带领下,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桥终于建成了,乡亲们打起手鼓、唱起歌、翩翩起舞。在维吾尔木卡姆乐曲声中,乡亲们牵着骆驼、赶着毛驴、轰着羊群在桥上涌动着……
  北京红日影业公司荣誉出品
  协助拍摄单位:中共库车县委员会&新疆库车县人民政府&中共库车县委宣传部
  三个人的冬天等
  责任编辑/苏欢
  剧情梗概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原始林区。这里蛮荒未开,人烟稀少,女人更少,是伐木人、猎户和采参人的天下。木帮的大把头魏大山为人仗义,有胆有识,技术好,在山林里很有威望和号召力,大家伙都知道他家里藏了一个美丽的妻子(云凤),可他在人前却说妻子丑陋,任凭徒弟们怎么央求,从不让她见人,其实他是怕被林子里这帮终年见不到女人的老少爷们儿勾引。所以总象防贼似的防着他们……在一个大雪飘飞的冬季,&伐木工李大倔子所伐的一棵巨大松树“坐殿”了(伐透的树不倒为坐殿)。这在林区里是极危险的事情,千钧一发要命的当儿,大把头想都没想,为救人他顶了上去,巨树轰然倒地!人是获救了,可过程中出了意外,魏大山从此瘫痪!从此他要靠木帮的兄弟们接济过活,他的徒弟,忠厚天真的黑塔尽管想尽办法帮助师傅求医问药,可几年下来,丝毫不见起色,魏大山生活陷入困境之中。
  在木帮的弟兄们行将转场的雪夜,魏大山指令美丽的妻子上山请心爱的徒弟下山拉帮套,支撑起这家的同时,也接受他美丽的妻子。黑塔被震撼了,他一口回绝,但他也知道,如果不帮师傅,师娘就会受村里混混的污辱,面对师傅的生存绝境,他犹豫再三选择了留下。
  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法宣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出品人:赵国光/总策划:韩志君、于守祥/总监制:宋江波、马林
  编剧:张笑天、张夷非/导演:张夷非/摄影:罗逊/美术:龚明辉/制片人:于守祥、刘小娜
  主演:蒋雯丽、赵君、宁才
  木札岭
  责任编辑/苏欢
  剧情梗概
  伏牛山深处的木札岭因山区闭塞,交通极为不便,乡亲们出山只能翻山越岭行走在祖辈踏出的羊肠小道上。山货运不出,文明进不来,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乡亲们守着“金山”讨饭吃。村民开山爷为了修一条通向山外的路,一辈子开山不止……
  村办小学的姜亚梅老师是当年未返城的知青,她收养了一个孤儿小花,也是她的学生。不幸的是一个雨夜,孩子得了急病因为山路难行,得不到及时救治,死在曲折难行的栈道上,女教师受到严重刺激,从此精神恍惚,嘴上总是念叨着“花儿、路、花儿、路……”人称“路痴”。
  “路痴”的儿子松根是一名转业军人,转业后在县城安排了工作,并找到了心爱的女友。当他兴冲冲地赶回家中时,却发现母亲已经疯了,松根为给母亲治病,听从太奶奶的建议娶亲冲喜,谁料娶亲队伍经过最难行走的老虎嘴时,突然塌方砸断了唯一的通道栈桥,嫁妆也滚落了山涧,新娘一气之下跑回了家。
  历经磨难后的松根终于认清了劈山修路的重要性,于是毅然辞去了县城的工作,回村带领乡亲们修路造福乡里。
  国家交通部下派干部李萌到九都市的嵩南县担任主管交通的副县长,在下乡调查途中路过木札岭时,他遇到了正在筹划修路的松根,向松根打听开山爷的情况,并说出了他父亲当年在豫西山区打游击时负伤住在开山爷家养伤的秘密。他让松根告诉开山爷,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深山,“村村通公路”的工程已经拉开了序幕……
  山路通了,国道连上了,松根也娶到了相爱已久的春桃,姜亚梅也治好了病。从此村里又有了老师,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青山中回荡。
  主创名单
  出&品&人:王宇振柴国生
  总制片人:杨金山
  总&监&制:王全乐杜殿虎
  宋殿宇冼树忠
  编剧:范小红王自力
  导演:刘一麟
  主演:墨阳徐爽
  村里马金风
  北京沃森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洛阳市广播电视局洛阳电视台河南洛阳木札岭风景区管理局联合摄制
  梅里雪山
  责任编辑/苏欢
  剧情梗概
  生活在北京的马骅,有份稳定且收入很高的工作,但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对诗歌的喜好,对理想的追求,把他带到了藏区偏远的小村。
  初来明永村,藏族同胞单纯、拙朴、虔诚的生活方式就打动了他,但孩子们学习条件的恶劣也深深的震撼了他,马骅决定以自己的爱心帮助更多的孩子们回到学校上课。
  他不允许自己教的任何学生辍学,甚至不惜掏空了身上的最后一块钱。为了帮助更多的藏族同胞过上富足的生活,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大家开设了英语学习班。
  然而在一次开车前往县城采购学习用品的路上,发动机出现故障,汽车掉入了澜沧江大峡谷……
  出品单位:河北电影制片厂
  北京今古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总&顾&问:丹增
  出&品&人:申晓义&武林
  总&监&制:赵勇&高小平&蔡雨伯
  总&策&划:吴晓林&袁源
  制&片&人:杨世光&王文宝
  编剧:徐红&范稳
  导演:徐红
  摄影:陈树新
  美术杨世光
  主演:郑诺唐于鸿兰&卡&张树平
  用什么来征服你,兄弟
  瑜 梦
  1946年的东北四平,发生了国共两党抗战后在军事上的一场重大较量,这场会战打得异常残酷,前后方阵线已经模糊,双方人员损失惨重。由于医生极其短缺,大批伤员得不到救治而死亡。时任东北联军卫生部长的孙仪之面对严峻的现实,在上级没有明确态度,下级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决定任用刚刚俘虏的国民党军医。在被俘获的军医中,一位名叫石坚的医术最高,也最桀骜不驯,影片就是围绕石坚对孙仪之从抵触到认同的过程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完美的勾画出一位医生将军的形象。
  在临时成立的战地中心医院里,每天都有大批的伤员涌入,其中不乏一些重创敌军的战斗英雄。对于石坚这些刚从敌军阵营中过来的医生,有一些警惕性高却又思想简单的同志很不放心,于是出现了刺刀抵着国民党军医的脊背给解放军战士做手术的场面。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军医,石坚选择了离开。听到下属报告国民党军医逃跑了的消息,孙仪之制止了他们的抓捕建议,亲自带着警卫员开车将石坚找了回来,见到石坚只说了一句: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读者杂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