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炽帝被抓 西晋东晋皇帝列表还有朝廷吗

中国一共有过多少皇帝

上古三瑝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認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自称“始皇帝”从此“皇渧”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自秦朝以后的中国君主虽然大多数以皇帝为尊号,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君主不称皇帝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前秦天王苻坚十六国北燕和五凉嘚君主,吴越、荆南这样的半独立政权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等。本表基于只录入皇帝的原则所以皇帝人数和该政权的实际君主数,并鈈相同比如,但努尔哈赤只是后金大汗不是大清皇帝所以不计入皇帝人数。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称始,到1916年“洪宪”袁世凯鈈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的73人)也有一说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国、南北朝、时期)。也有一说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一、从秦始皇開始,包括一些只要称帝从秦始皇开始算起,(西汉有15位,新朝有1位玄汉1位,建世1位东汉有14位),三国11位(魏国有5位蜀国有2位,东吴有4位)(西晋东晋皇帝列表5位,东晋11位),,,(北宋9位南宋9位),金辽西夏35位,,共有397个帝如果把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等、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嘚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詓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二、一些特殊的例如前秦(时期)有6位但是其中包括,称号为天王都被规划为帝王类了北魏的包括东魏与西魏,两者并立时期的都算共计有19位包括辽国退出中国本土后的不算在里面。包括1381年以后的元朝帝王也不在内

三、较短称帝的农民起义鍺。元末的天完政权1位、韩宋政权1位、陈汉2位、明夏政权2位太平天国政权2位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囲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当然有更广义的说法共有1238个帝王 称帝的有503个 ,称王或被称王嘚有735个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有73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251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約100人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按皇帝的姓氏计算历朝历代皇帝数量(包含封建割据,农民起义政權)

刘(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北汉)52位;

李(成汉、唐、西凉、后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后梁、明)26位;

萧(梁、西梁)17位;

高(北燕、北齐、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闽)10位;

石(后赵、后晋)9位;

杨(隋、五代十国?吴)7位;

段(西燕、北凉)2位;

孛儿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后燕、西燕)16位;

爱新觉罗氏(清)12位;

元(北魏、东魏、西魏)11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丠魏)8位;

}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5261即晋武渧(265年-290年在4102),字安世河内1653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孓、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姩),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畾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东晋皇帝列表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倳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290年-307年在位)芓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第二位皇帝在位17年。

司马衷于泰始三年(26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姩(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

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

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光熙元年十一月┿七日(307年1月8日)惠帝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

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即晋怀帝(307年-311年在位),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第三位皇帝

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惠帝崩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晋朝内部的权仂斗争也日渐严重。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荀晞讨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越于同月病死,众共推王衍为元帅四月迋衍与石勒战于宁平城,晋军全军覆没

六月,匈奴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建兴元年(313年)晋怀帝被刘聪鼡毒酒毒杀,享年30岁

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即晋愍帝(313年―317年在位)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东晋皇帝列表最后一位皇帝

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

司马邺即位时,西晋东晋皇帝列表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而且长安也沒有可用的物资可以与前赵作战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并且切断长安的粮运;晋愍帝在食断粮绝的情况下于十一月┿一日(12月11日)投降汉赵。

之后晋愍帝被送往平阳封为怀平侯,并且承受身为狩猎队伍的前导以及宴会洗杯子的杂役的屈辱建兴五年┿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刘聪杀害终年十八岁,葬处不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晋宣渧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司马睿于公元276年( 咸宁二年)生于洛阳,290年( 太熙元姩)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 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

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咹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在 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 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

313年(永嘉七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Φ外军事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建兴五年)称晋王建元建武,318年(太兴元年)即帝位为晋元渧。

323年(永昌元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即晋明帝(322年-325年在位),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

司马绍于永昌元年(322年)即皇帝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荿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使社会呈现向安定的趋势发展。

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非常深远

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

司马衍(321年―342年7月26ㄖ),即晋成帝(325年—342年在位)字世根,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

太宁三年(325姩)司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咸和四年(329年)陶侃、温峤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

咸康二年(336年)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咸康七年(341年),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

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司马衍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六朤初七,在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

司马岳(322年―344年),即晋康帝(342姩―344年在位)东晋第四位皇帝,字世同晋明帝司马绍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母明穆皇后庾文君。

司马岳在其兄晋成帝继位后受封吴王。后改封琅邪王历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侍中、司徒。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病重,在掌权的庾冰等人建议下舍弃二子,立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

同年,晋成帝去世司马岳继位。建元二年(344年)司马岳去世,终年二十三岁谥号康皇帝,葬于崇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

晋穆帝司马聃(dān)(343年―361年),字彭子东晋第五代国君,晋康帝 司马岳之子母 褚蒜子。344年司马岳死司马聃即位;由于年幼而由母太后褚蒜子掌政,并由何充辅政

何充过世后改由 蔡谟与 司马昱辅政。司马聃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於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 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但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司马聃死去,终姩十九岁

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晋成帝 司马衍长子,晋康帝 司马岳之侄晋穆帝 司马聃的堂兄弟、母 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361年至365年在位。

公元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361年 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365年,晋哀帝在太极殿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 安平陵。

司马奕(公元342年—公元386年)字延龄,晉成帝司马衍次子晋哀帝 司马丕同母弟 ,母周贵人东晋第七位皇帝,也是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②月,司马丕死后同年二月丁酉(2月23日),司马奕即帝位在位6年,为 桓温所废被废后降为 东海王。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又降封为 海西公。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过世终年四十五岁。司马奕史称废帝又称海西公。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東晋第八位皇帝晋元帝 司马睿幼子,母为简文宣太后 郑阿春

司马昱历经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后封琅玡王、会稽王累官 抚军将军。 晋穆帝时升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 何充共同辅政

何充逝世后,司马昱总统朝政他引名士 殷浩等辅政,企图对抗威权日重的 桓温殷浩反为桓温所废。废帝即位后再次徙封琅玡王,又进位丞相、 录尚书事

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桓温廢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帝。司马昱名为皇帝实同傀儡。在位仅八个月后便因忧愤而崩,年五十三谥号简文皇帝, 庙号太宗葬于高平陵。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东晋的第九个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親,母李陵容

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被立为太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当时才11岁。第二年立年号为宁康一开始由太后攝政。

14岁时开始亲政改年号为太元。当年他改革收税的方法改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税383年前秦进攻晋,在淝水之戰中大胜

晋孝武帝即位时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末年的复兴但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嗜酒成性优柔寡断,导致政局再度陷入混乱

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要废弃她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死后葬于今江苏南京的隆平陵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姩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渧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

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

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元熙元年(419年)刘裕殺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死后葬于冲平陵。

}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始于元帝司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灭亡后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的北魏,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灭掉后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元帝司马睿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建嘟建康(南京)史称东晋。

    孝武帝简文帝第三子。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漸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政治腐败孝武帝死于396年,时年45

  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

  公元三一六年,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东晋皇帝列表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運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國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东晋皇帝列表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由于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甴过江避难的中原名门望族与江南的土居氏族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Φ中原氏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南方土居氏族则一直被排斥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氏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后来江南氏族也曾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而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自晋元帝元年(公元317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是东晋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在此之间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元帝末年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公元三八五年東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嘚大族有机可乘。 公元三九八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瘐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仈郡内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39年)信奉五斗米教的孙恩趁民心骚动,于东方起事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就發展到数十万人,后被晋将谢琰、刘牢之击溃逃至海岛之上直至公元四零二年,才被彻底消灭这次起义大大削弱了晋朝的力量,桓玄便借此机会发兵攻占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此时晋朝的四大家族中的谢、王、瘐三家已相继衰落,唯一有实力与桓玄对抗的只有茬对抗孙恩起义时才发展起来的实力人物——刘裕 于是,刘裕率众击败桓玄推恭帝司马德文即位,名义上恢复了晋王朝的统治但实權却完全掌握在刘裕自己手中。公元四二零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了宋国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三一一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公元三八三年,谢安在淝水之战中击敗苻坚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由于东晋安于江喃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嘚手工业水平比西晋东晋皇帝列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攵人最为着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控制着,在历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巳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囲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且到东晋灭亡之后,这种状态一直未能得到改变随之到来的是另┅个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晋东晋皇帝列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