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温暖的弦歌曲为什么会老

老照片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_【快资讯】
老照片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于颠簸流离中弦歌不辍的,不仅有被誉为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神话西南联大,还有很多同样传奇、同样精彩,也同样值得大书特书的高校,比如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由张作霖创建,曾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校,但1931年“九一八”的炮火,让东北大学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十八年流亡路,也让东北大学成为了近代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东北大学的历史是一部国难史,也是一部求学斗争史。诞生于风雨飘摇之际()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列强对肥沃富庶的东北垂涎不已,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掠夺,还开办各类学校,实施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不久,奉天省代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教育厅长谢荫昌向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张作霖对于王永江等人的建议当即表示赞同,着手成立了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岷源(王永江的字),我没读过书,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子的害处,所以可不能让东北人没有上大学求深造的机会,所以我把所以的事都交给你了。办学校是大事,开学越快越好,用钱告诉我,不管多少,宁可少养五万兵,但东北大学是非办不可。”在东北大学的筹备过程中,视兵如命的张作霖这样说道。在得知东北当局要创办大学时,日本人公然向王永江提出了不怀好意的“劝告”,他们的行为使张作霖勃然大怒,更加坚定要办好东北大学。在张作霖不遗余力的鼎力支持下,东北大学于日宣告成立,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大学。学校设有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共计480多名学生,校舍暂用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旧校舍,由王永江兼任校长。建校之初东北大学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1925年,经过一年多建设,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相继竣工,新校舍规模之大,功能之齐全,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为避免纸上谈兵,东北大学严格遵守“知行合一”的校训,建设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这种大学设附属工厂,既顾及学生实习,又保障经费来源的模式,也是当时国内其他大学所没有的。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东北大学工厂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设了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他还不惜重金遍请全国名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黄侃、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名人都先后执教东北大学,东北大学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为激励师生担负起“爱校、爱乡、爱人类”的重大使命,根据张学良的提议,由著名白话诗人刘半农作词,著名学者、作曲家赵元任谱曲,创作了《东北大学校歌》。为阻止日本插手东北教育的野心,张学良加速扩建东北大学。从1925年至1931年,他捐资100万元银元,修建了文法学院教学楼;捐资30万元银元,修建了一座可容纳万余人的现代化的罗马式体育场;捐资50万元银元,增建了图书馆、化学馆和实验馆。1928年8月,张学良邀请刚刚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到东北大学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张学良还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了东北大学男女同校的新纪元。到1930年秋,东北大学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但是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东北大学不得不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流亡路。一路求学,一路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到东北大学,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东北大学被迫走上了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兵在东北大学站岗 (北陵校址)“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中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对师资队伍的严重破坏。东北大学在事变前的300名教授中,9成以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名牌大学,其中有一大批各学科的学术泰斗、鼻祖和大师级的学者。但是,日寇的炮火使他们被迫离开,分散各地。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后来成为东北大学第二分校校址。但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后来,东北大学校部迁入西直门里崇元观五号原陆军大学旧址,以此为总校,以彰仪门大街原国货陈馆为第一分校,校址于是分散三处。主持校务的校秘书长宁恩承写道:“由极辉煌大学变成流亡难民,处处辛酸,步步艰苦……好在国难当头学生们义愤填膺,许多人讲杀敌救国,对于饥寒交迫他们全可忍受,他们的热血可抵抗饥寒。”1932年、1933年,东北大学分别收容了东北交通大学和冯庸大学逃难而来的师生,合并两所大学后,办起了北平东北大学。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被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北大学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校长张学良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但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日,张学良在张公馆宣布兵谏行动计划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东北大学在三台这座北川小城里度过了八年时光,虽然生活和办学条件季度艰苦,但是师生们却始终笑对苦难,不断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日,东北大学师生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三台)全体教职员工在校门前合影留念1946年东北大学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东北工学院()1949年 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华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处负责人钱俊瑞同志曾宣布东北大学就地解散,东北大学工学院党支部带领717名学生返回沈阳。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9月15日,沈阳工学院正式开学。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改名为东北工学院。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合组为东北工学院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北工学院。院系调整后,东北工学院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认真改进和充实教研组。东北工学院“冶金工业经济组织专业”58年首届毕业合影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了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1978年,东北工学院成为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北工学院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东北工学院主楼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些变化使东北工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以培养工科全日制本科生为目标的办学结构,逐步转变成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并存,以工科为主体,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办学结构。学科类型的丰富,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北工学院敏锐地将学科建设放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上。1984年,学校在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建设。在此思想指导下,以采矿工程和钢铁冶金为代表的一批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在“既为冶金系统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指导下,东北工学院解放思想探索办学新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条件相当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发展机遇。同时,校领导一班人也在尝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复名东北大学(1993-至今)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学校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这一天成为了东北大学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日,东北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2006年,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9月,东北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6月,东北大学共有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获得国家专利1499项,其中发明专利1127项。东北大学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8年流亡路,东北大学成为了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但是东北大学的师生们却始终一路求学,一路斗争,以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谱写了一段动人心魄的发展史。词中老杜周邦彦
我的图书馆
词中老杜周邦彦
死去的周邦彦比生前更为尴尬。生前的他无非是飘零不偶,被人遗忘在世间的角落而已;而死后的他却是上天入地,几无安宁之时。褒之者认为他是词坛巨擘,古往今来的集大成者,宋词七大家中的第一位,如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词至美成(周邦彦),乃有大宗,前收苏(东坡)、秦(观)之终,后开姜(夔)、史(达祖)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陈匪石《宋词举》也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他是“词中老杜(杜甫)”。
  但宋末以来,对周邦彦的指责也十分尖刻。词评家张炎说周邦彦为情所役使,失去雅正的审美理想,其词品位不高,是社会道德风气浇薄的表现。清人刘熙载干脆说“美成(周邦彦)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一个‘贞’字”,情感芜杂低劣。还是那个国学大师王国维,又进一步延伸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欧阳修)、少游(秦观)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他认为欧阳修、秦观等人虽然也写艳词,天生媚骨,但本身气质高雅,不失高华之气,还是淑女;而周邦彦格调低俗,涂脂抹粉,卖弄风情,犹如娼妓。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文学史说,艳情与羁愁几乎占了周邦彦的《清真词》的全部内容,包括那些咏物或咏节令的词在内。这些作品既流露了他自己的生活情趣,也迎合那个腐朽王朝里纵情声色的士大夫们的胃口。由于内容的单薄与无聊,周邦彦就只能在艺术技巧上争胜。也就是说,周邦彦的艺术技巧虽然是超一流的,但内容很无聊,所以不值得去关注,也不能去关注,否则也就会陷入低级趣味之中了。这使我们这些普通读者非常熟悉张孝祥、张元干之类的大名,也对这样一个大人物相当陌生。
  1. 旖旎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嘉祐三年,出生于一个诗礼簪缨之家。据说少年时期的他颇为聪明勤奋,《宋史·文苑传》说他“博涉百家之书”,所以很快成长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而《杭州府志》则介绍说,年轻的周邦彦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博学,而是艺术方面的才华。他喜爱书法,真书、行书都很精通,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书法家。更让人瞠目的是周邦彦对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他妙解音律,善自度曲,是北宋文人中继柳永之后最杰出的音乐家。
  也许是文人的天性,早年的周邦彦生活较为放纵,几部有关宋代的史书对的记载都很简略,却一直认为他“性落魄不羁”,“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所推重”,足见他在家乡的处境很不好。不过周邦彦不甘寂寞,他在努力寻求脱颖而出的机会。宋神宗元丰二年,朝廷扩充太学,二十四岁的周邦彦通过考试被录取了。于是他欣然辞家远行,开始了游学和仕宦的新生活。四十多年后,他曾经写过一首《西平乐》,在序言中,他伤感地说:“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馀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欹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词前小序说词写于“辛丑正月”,辛丑年,当是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避贼”的“贼”,则指方腊。这时周邦彦已经快走到他生命的尽头了。他伫立在平坦的沙岸,眺望初春的景色,柳芽儿方冒出来,正披着一层轻柔的绿纱,那老枝上残留着雪袭霜欺的痕迹。初升的太阳把阳光释放出来,驱走了稍许寒意。秋去春来,自己转眼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当初来到这里,自己正朱颜乌发,风华正茂。
 周邦彦是有资格骄傲的。为太学生时,他就享有了盛名。南宋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下说,周邦彦“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知美成词为可爱”。繁华的帝都,为他大力施展才华提供了最合适的场所,既有众多的同舍与他切磋学问、唱和诗文,更有那“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娱乐场所吸引他去倚声填词。攻书之余,他得意地填下不少风情旖旎、技巧高超的恋情词。在周邦彦的这些“艳词”中,影响最大的是《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正如许多读者所期待的那样,这首词所写的是旖旎的恋情,表现的是恋人间的温柔体贴。令人拍案称绝的是其中的对话。“向谁行宿”,也就是询问对方今天究竟在哪个地方留宿,乍一听,似乎没有挽留之意。“城上已三更”,则是提醒对方,时候不早了,你该做个决定,是走是留,要走就早些走,要留就让我早做准备,似乎还是没有挽留之意。“马滑霜浓”,表面上是替对方设想,如果走就会有危险,外面天气冷,说不定还会着凉,这多么让人揪心。几番转折之后,才干脆地说,你看,街上连人影也没几个,回家去多危险,你还是不要走了吧。
  关于这首词,南宋以来就有这样的传说:李师师是汴京城最有名的歌伎,周邦彦一见,就为她的美艳着迷,写了不少词送她,暗自表白心意,感动了美丽的歌伎,从此两人常设法排开众人,单独相聚,情投意合。但徽宗皇帝与李师师关系也很密切,他一有空就换上便服,溜到李师师的家里喝酒谈天。
  君臣两个人常往师师家里跑,总免不了碰面。有一天,周邦彦先到,正和师师叙情,突然仆人传话皇帝爷到,周邦彦来不及离开,只好躲入床底下。徽宗不知床下有人,和师师卿卿我我,拿出新橙说:“这是刚从南方进贡的礼物,十分难得,特地送几个给你”。二人边吃边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徽宗才依依不舍离去。
  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回家后,立刻为这件事填写了《少年游》。不久,《少年游》传遍京城。喜爱诗词的徽宗自然也听到了,唱唱词曲,想想词意,好象和自己有关,心里不免疑惑,于是问李师师,李师师只得据实回答,皇帝一听,火冒三丈,下令处罚周邦彦,最后以懈慢职务为借口,将周邦彦贬官赶出京城。
  一解心头之恨的徽宗皇帝,得意洋洋地前来看望李师师,结果发现李师师不在家。仔细一打听,原来师师竟然给周邦彦送行去了。徽宗皇帝心中恼怒,见到李师师就要大发龙威,却见师师“愁眉泪睫,憔悴可掬”,心中一软,酸溜溜地说:“你到何处去了,竟如此伤心?”李师师委屈地说道:“臣妾得知周邦彦被撵出京师,前去送别去了。”徽宗皇帝冷笑道:“他不是很会写词吗,不知今日又作了甚词?”李师师答曰:“今日又写了一首《兰陵王》,煞是感人,且让我慢慢唱来。”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徽宗皇帝虽然心里很别扭,还毕竟是位大艺术家,品味很高,懂得真正的艺术。道君皇帝听李师师这深情一唱,也不禁被打动了。师师檀口轻开,为周邦彦告情。徽宗不仅顺势赦免了周邦彦,还越级提拔了他,让周邦彦进入了国家音乐管理部分。这个故事最先为宋朝的张端义《贵耳集》所记载,后来渐渐成为了戏曲小说的重要素材。《水浒传》中宋江想招安,也没有其他门路,后来想到了李师师这条曲径,或许正是受到了周邦彦的启发。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徽宗皇帝虽然心里很别扭,还毕竟是位大艺术家,品味很高,懂得真正的艺术。道君皇帝听李师师这深情一唱,也不禁被打动了。师师檀口轻开,为周邦彦告情。徽宗不仅顺势赦免了周邦彦,还越级提拔了他,让周邦彦进入了国家音乐管理部分。这个故事最先为宋朝的张端义《贵耳集》所记载,后来渐渐成为了戏曲小说的重要素材。《水浒传》中宋江想招安,也没有其他门路,后来想到了李师师这条曲径,或许正是受到了周邦彦的启发。
不过,严肃的学者眼中是揉不进半点沙子的。这个故事虽然流传甚广,民间喜闻乐道,但在学者们看来纰漏甚多。王国维在《清真先生》中专门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详细地考证与辨析。他告诉我们,徽宗皇帝即位时,周邦彦已经是六十出头的糟老头子了,李师师肯定不会对这样的人产生感情。不过,致力于周邦彦生平并认真撰写《清真居士年谱》陈思先生却说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时,周邦彦尚是四十四岁。四十多岁的年纪,虽然年纪还是偏大,但产生一些风流逸事似乎还是可以接受的。更何况,关于周邦彦的传说实在太多了。周邦彦作品中有关艳情的作品也确实太多了。他早年疏隽少检,时常光顾秦楼楚馆,与形形色色的妓女交往频繁,为他们的美艳、声技所倾倒,时时形诸歌咏,这难免会在时人心目中留下风流的形象。
  周邦彦在苏州时,据说常和一位名叫岳楚云的歌伎往来,楚云歌艺出众,两人经常一起游山玩水,邦彦作词,楚云吟唱,十分亲密。后来周邦彦前往京城任官,两人断了音讯。又过了数年,周邦彦回到苏州,急忙到楚云家去,想重叙旧欢,怎料这时楚云已经嫁人了,周邦彦只好带着落寞的心情离开。隔天,苏州知府举行酒会,在宴会中有位歌伎轻唱流行曲子,原来是楚云的妹妹。周邦彦于是写下《点绛唇》,请她转交给姐姐:
  辽鹤西归,故乡多少伤心事!短书不寄,鱼浪空千里。凭仗桃根,说与相思意。愁何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风泪。
  另外,他的不少词还直接描绘了他与歌女往来。《瑞龙吟》抒写京都的一位民间歌妓,尚是少女,能歌善舞。周邦彦喜爱其“痴小”,待他再到京都时已不见踪迹了,遂叹息“事与孤鸿去”。《玲珑四犯》叙写洛阳一位民间歌妓,曾在风华正茂时与周邦彦相识。许多年后,词人鬓发花白了,他们才有缘相见,重温旧梦,但迅即又分离了。《拜星月慢》抒写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词人到小曲幽坊认识了一位中年歌妓。她光彩夺目,水盼兰情,艳丽娇美,实为词人平生罕见。她后来脱离风尘,到某贵家去了。这使词人空自眷恋。《意难忘》描写一位天真活泼的民间歌妓。她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深知音律,但贪玩好耍,能在尊前剧饮。周邦彦与她一见钟情,互相许为知己。《芳草渡》抒写词人认识某贵家之妾,连续两夜醉宿仙境。天色拂晓时,词人匆匆地独自骑着瘦马,踏着泥路而去,回头怅望着那家朱门。
  此外,周邦彦还追求过一些女性,但没有成功,虽有缘相逢,却无缘再聚。例如《应天长》记述一个寒食踏青之日,在京都郊外的一辆油壁车里,周邦彦见到某贵家的眷属,互相有情,引起春思纷乱。第二年的寒食,他希望在故地再见到她,可是未能如愿。《庆宫春》描述在一个富贵之家的晚宴上,有许多美丽的家妓为客人歌舞侑觞。其中一位吹笙的女子美若娇凤。他们眉目传情,但不可能约定佳期。由此惹起了词人许多烦恼。《早梅芳近》(第二)叙写一个晚宴在临池的华堂里举行。绣帘启处,见到一双纤细的女鞋,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即出来一位舞女。她香气流溢,罗带紧束,舞姿翩如惊鸿。在座的观众无不赞叹,词人亦为此情牵梦绕。《清真集》中涉及与歌妓关系的小词还有《忆旧游》、《过秦楼》、《少年游》、《满路花》等。在这些抒情对象里,约有十位可断定与周邦彦有深层恋情关系,而且词人似乎对每一位恋人均表现出热烈的追求,深切的爱情渴望,缠绵悱恻的思念。
  周邦彦艳词描写最多的还是离别后的思念和对旧情的咀嚼回味,其中更多寄寓的是个人的失意困顿。《瑞龙吟》说: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饮露,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不过,周邦彦词中虽多艳情,但词人并没有停留在“艳”本身的描绘上,并不是津津乐道自己的种种“艳遇”,而往往在借情场的失意写出了他人生的失落。周邦彦博学而富有艺术才华,但在北宋后期的政治生涯中,他是一个失败者。对现实的失望促成他转向艺术创作,他急迫地渴望遇到一位红粉知音,以给痛苦的灵魂以亲切的安慰。新时期以来,很多研究者认为,他的一些艳词如《端龙吟》实际上是以香草美人寄托着政治和人生感慨。
  2.飘零
  元丰年间,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有增无已,宋神宗、王安石的新政碰到了极大的困难与干扰。这个时候,血气方刚的周邦彦慨然以歌功颂德者自任,创作了赞扬新法的《汴都赋》。元丰六年七月,邦彦将这篇煌煌七千余言的大赋献上。这个声援新政的果敢举动,使神宗又惊又喜。他令尚书右丞李清臣在迩英阁宣读《汴都赋》,并把周邦彦召赴政事堂,从诸生破格擢任太学正,而周邦彦后半生的遭遇就与这篇赋联系在一起。
  由一个普通的太学生而被擢升为太学正,周邦彦声名一时大振。就在周邦彦任太学正的第三年,神宗去世了。陡然间,政坛风云突变。由于与新党关系密切,在旧党执政时期,他很不得志。周邦彦在太学正任上滞留五年没有升迁,后因外地增设学官,元祐二年被调出京城,贬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周邦彦这一出京,流落州县达十一年之久。他先在庐州供职三年,然后流寓荆州约三年。元祐八年春天,邦彦又被任命为溧水(今属江苏)知县。荆南、溧水的几年是周邦彦思想与创作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滋生的感伤颓唐情绪几乎笼罩了他后期的全部作品,并成了清真词主导的思想特色。《齐天乐》云: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落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评说道:“起只二句,便觉黯然销魂。下字用意,无不精练。沉郁苍凉,太白‘西风残照’后,有嗣音矣”。此类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作是《满庭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生活无定,四处奔波,寄人篱下。漂流身世,宦海浮沉,牢骚不平又怎能不油然而生?当然,这期间周邦彦也会故态复萌,做出惊人之举。他在任溧水县令时,属下有位主薄,其妻年轻貌美,演奏得一手好琴。周邦彦看见后神魂颠倒,寝食难安,就常准备酒食,邀请这位属下一起用餐,在宴上,周邦彦有意无意向年轻漂亮的属下夫人献殷勤,借机亲近,并写下《风流子》: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转清商。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词写周邦彦走到她家的围墙外,听她弹琴,接着想象她换上新妆的妩媚动人,最后祈求上苍能让他见一面,幽会片刻以解相思之苦。周邦彦在溧水小试牛刀,精简其政,境内一片太平。在闲暇之时,他还不忘以弦歌来舒啸自己的襟怀和抱负。据说在在县署后院建了姑射亭,设置了萧闲堂,每逢繁冗的政务之余,小憩其间,作词饮酒,好不惬意。这使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咏物词。
柳永等宋初词人的咏物词,主要是描摹物态,图形写貌。苏轼的咏物词,开始将状物态与抒人情合而为一,但所作咏物词不多。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多,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重寄托开启了门径。周邦彦对自然景色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擅长捕捉景物的特征,做入木三分的刻画,栩栩如生。他将家居、出游、旅途所见之景,一一纳入词中,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景色优美。这时候,词人用比较纯净的审美眼光去看待自然景物,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秾艳与凄苦,而显示出清疏明快的风貌。在溧水期间,他最有名的咏物词是《花犯》: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蓼园词选》评价说:“愚谓此词为梅词第一。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中,时梦见梅影而已。”将自己的处境、心境与梅花融为一气,确实让人拍案称奇。不过,黄蓼园说它是梅词第一,似乎还是过于武断。
  周邦彦知溧水的后期,朝政又一次大动荡: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重行熙丰新法,一大批打着新党旗号的新贵袍笏登场了。但周邦彦却被人们遗忘了。他也保持沉默,“不因是以求进”。直到绍圣末年,四十多岁的周邦彦才被调回京任国子监主簿。
  周邦彦奔波于仕途,一生多数时间在各地辗转为官,在京城停留的时间总是相对短暂的。以羁旅行役为题材的作品大都写于外放期间。周邦彦并无政治才干,又不善逢迎,在新旧党争的夹缝里还受点闲气,奔走于各地时大约都是在抑郁不得志的情况之下,这使他的羁旅行役之词,笼罩着清幽凄冷的氛围。又如《绕佛阁》: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看浪颭春灯,舟下如箭。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舒展?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宦途失意、流落他乡所引起的倦客之悲与对故友的思念。入夜以后,飞尘静止下来,佛寺的影子与词人所寄居的孤馆轮廓分明地呈现出来。更漏声渐渐短了起来,长时间听诵经之声与书签掀动经页之声令人十分生厌。由于倦客思归,所以最后免不了要向远处遥望,心也随之飞向远方。《关河令》说: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季节之冷、环境之冷、心境之冷、孤灯之冷、长夜之冷,都与愁思乡情融而为一,行旅之愁莫过于此。“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陈子龙语),正是此词特点。
  元符元年,标榜新法的哲宗想起了周邦彦当年献赋之举,于六月十八日在崇政殿召见了他,命其重进《汴都赋》。邦彦大喜过望,修表奉赋以入。哲宗览后称善,把他擢为秘书省正字。徽宗即位后,迁校书郎。此后邦彦循资格以进,屡经升迁。徽宗欲使完成礼书,留他继续秉笔。以后他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徙明州(今浙江鄞县),政和六年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皇家最高音乐机关)。但周邦彦不善阿谀奉承,与徽宗年间朝廷中谄媚的风气格格不入。
  据《浩然斋雅谈》载,徽宗当政期间,当时大臣们纷纷上报“祥瑞沓至”,圣上以为此乃是太平盛世之征兆,于是期待周邦彦填几首词来润色鸿业,“播之乐府”,传唱四海。不料,周邦彦意气用事,坚决不做这等阿谀奉承之事:“某老矣,颇悔少年时期的轻佻之作。”此时,一个与周邦彦素不相能的同僚,打听到清真居士还在某王爷筵席上为歌妓赠词,并没有“颇悔少作”,于是忙给蔡京打小报告,蔡京又上奏圣上。圣上心里不痛快,就把周邦彦贬出京城了。
这是周邦彦被贬出京师的另一说法。无论是小心眼,还是吃醋,总之,似乎都是徽宗皇帝的错。其实,史书记载,这位道君皇帝本来颇为欣赏周邦彦的才华,他们还曾一同探讨过音乐艺术方面的问题。据说,周邦彦曾自创《六丑》曲调。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就向李师师打听作者的情况。李师师趁机推荐了周邦彦,徽宗皇帝召见周邦彦时不耻下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丑,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六丑·蔷薇谢后作》云: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绩;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甚高。清人在陈世焜《云韶集》中说:“如泣如诉,语极呜咽,而笔力沉雄,如闻孤鸿,如听江声。笔态飞舞,反复低徊,词中之圣也。结笔愈高。”夏敬观则说它一气贯注,转折处如天马行空,所用虚字,无一不与文情相合。其实,词人在京师期间还写过不少优秀的咏物之作。《苏幕遮》说: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人在大晟府任职不到半年,没有任何作为即被调离大晟府,出知真定(今河北正定),改知顺昌府(今安徽阜阳)。周邦彦的晚景十分凄凉、窘迫。他六十五岁时被从顺昌调知处州(今浙江丽水)。未曾到任又被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在今河南商丘)。于是他去睦州(今浙江建德)居住。不久方腊起义爆发,他慌忙回杭州。才入钱塘门,义军已到,他只好北渡长江,暂居扬州。又听说义军已尽据两浙,将攻淮、泗,他只得挈家前往南京鸿庆宫定居。宣和三年正月,他重过天长道中,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经此道上汴京求学的情景,不觉百感交集,吟成了绝笔词《西平乐》。词中哀吟道:“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伫立尘沙!”到了南京后,他一病不起。
  周邦彦的词,在南宋影响很大。南宋著名词人在吴文英《惜黄花慢》词序中说:“吴江夜泊惜别,邦人赵簿携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当时歌妓出场,都还是演唱周邦彦的词。南宋末年词人张炎在《国香》词序又说:他曾经认识一位沈梅娇,是杭州著名的歌妓。后来在京都偶然见到她,非常诧异。在一起饮酒的时候,这位沈梅娇还能唱清真居士的《意难忘》、《台城路》这两首词。张炎还在《意难忘》词序中说:吴地有位歌妓名为秀卿,是乐部中之翘楚者。她所唱的周邦彦的词曲,都能把握主其韵味。每次听到秀卿唱清真居士的词时,张炎都叹赏不能已,后来就写了一首《意难往》给她。而南宋晚年的大诗人兼词人刘辰翁,在《大圣乐》词中写道:“伤心处,斜阳巷陌,人唱《西河》。”这里的《西河》,也是周邦彦的名作,可见直至宋末元初,一些著名歌妓还非常喜欢或者擅长演唱周邦彦的词。后来有学者慎重指出,在演唱家那里,清真居士的词流传最久,最有生命力。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暖的弦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