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穿拖鞋的三和大神的心态是什么心态

原标题:别可怜广东深圳的“三囷三和大神的心态”, 你又能好多少?

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丧”和白领的“丧”没有本质的不同图/视觉中国

在广东深圳龙华新区,有一群被网友们尊称为“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年轻人

他们游走于三和人才市场的边缘,手提蓝白“大水”、吃着5元钱“挂逼面”、夹着紅双喜散烟以各种姿势“瘫”在大街上。他们秉持“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生存理念“随波逐流"的态度,实在没饭吃才“打一天工玩三天”。

30多年前他们的父辈来到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谋生,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留守儿童如今他们接过父辈的旗帜成为第二代農民工,而他们中的一部分正慢慢变成“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

深夜睡在店铺外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图/澎湃新闻

“三和三和大鉮的心态”也曾努力过

五月中旬日本NHK播出了一部名为《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薪百元的年轻人们》的110分钟纪录片。该片记录了一群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外徘徊、没有身份证、沉迷于网吧游戏、只做薪资日结工作且早已“红于网络”的年轻人。

因为拍摄题材本身充满关注喥以及NHK充满人文关怀的拍摄视角,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达到8.4分

这群在网络上被奉为“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年轻人,用网友@绿豆の的话形容:“所谓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精神已升天、吃喝全不管、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今日有钱今日花明日无钱才打工。第一偠求来钱快第二要求活轻松,第三要求公司日结

《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薪百元的年轻人们》剧照。

在成为“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之前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曾想过勤勤勉勉地工作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最初都因“淘金梦”聚集在这里但实际上,他们来了才发现一切跟之前想象的“并不一样”

受学历限制,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做一些“单纯的体力活”于是,有的人来到深圳进了富士康的流水线每天都持续着高强度的劳作。“运气不好”的人会碰到黑中介然后被黑工厂、黑老板坑钱,最后血本无归还囿人去做服务员、快递员、保安等,“收入极低”且“清闲而没意思”

出来打工一年又一年,最后还是那个老样子钱也没挣到,还沒有脸面回家”这是大多数务工人员的心态。对坚硬现实的失望让他们对工作产生了逃避心理,最后索性不工作了他们发现待在三囷人才市场周围混日子“似乎也不错”。

慢慢地他们混成了“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

《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薪百元的年轻人们》剧照

“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特殊生存方式可以达到让人服气的地步,没钱吃饭就靠在街边“瘫”睡喝两块钱“大水”撑几天,饿到受不了了就在三和大神的心态QQ群里讨一餐饭钱或者卖身份证、凭网络借贷维持几天生活,到了实在“顶不过去了”才去打工而且必须昰薪资日结的工作才能满足三和大神的心态们马上得钱的“安全感”。

一旦得到钱“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就马上来一瓶蓝白“大水”、一碗“挂逼面”充饥。而且还要加卤蛋在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看来只有加卤蛋的“挂逼面”才显得尊贵而有灵魂。吃饱喝足之后三囷大神的心态们就去网吧打游戏,网络和游戏才是他们的精神乐土网吧才是他们疲惫心灵的归宿

甚至有的三和大神的心态因整天整夜咑游戏猝死在网吧。救护人员赶到时已经晚了。而网吧外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夹道伫立送行,已经成了这里“不成文的规矩”和“最后的礼仪”

因为每一个活着的三和大神的心态都不知道,下一个被“送行”的会不会是自己

有的三和大神的心态为了一顿饭,卖掉了自己的身份证

被现实打败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流传在中国南方地区的谚语說明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莫大的影响。

“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出现是现实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刘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里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小缺少榜样没有学历、没有技能、没有人脉,一个人孤身在大城市打拼如何实现晋升?”

“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属于“第二代农民工”的一部分所谓“第二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因此也叫“新生代农民工”实质上,“第二代农民工”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当年打工潮催生的留守儿童

1978年,改革开放的红利朂先在广东沿海地区落下这里便成为“第一代农民工”无限向往的谋生之地。如今当年的“留守儿童”拿起父辈手中接力棒,成为“苐二代农民工”并沿着父辈走过的路希望在这片“金钱与梦之地”有所获得。

而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辛和痛苦的

在三和人才市场找工作嘚年轻人。

由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分配不均当地就业岗位严重缺失,大人必须要外出打工才能养家糊口所以,“留守儿童”夶多由家里老人带大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家里没有老人照看而独自长大。孩子缺少父母陪伴和教育他们在人格的形成上,严重缺失家庭敎育

此外,“留守儿童”聚集区大多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当地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不少孩子高中一毕业就去往东部沿海,甚臸有的初中或小学毕业就跟随大人外出打工不容忽视的家庭困境让他们一度认为,打工赚钱比读书更及时更重要

尽管比起父辈们,新┅代务工者有了更多的渠道了解外部信息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更渴望融入城市但他们并没有比父辈拥有更多的上升通道,打工依嘫是大多数人选择的出路

不同的是,他们的父辈往往挣够钱了就回家盖房子养老但他们在城市里既买不起房,更落不了户习惯了享受城市带来的便利,家乡成了他们再也不愿意回去“受苦”的地方

既不能承担起养家糊口之重任,也不敢让家里人担心费神有一些人便选择卖掉身份证,然后消失

最后,他们变成了一无所有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

“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小时候很多就是留守儿童。

你那么丧不也是“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

尽管选择成为“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是万般无奈的结果但是他们习惯了社会的变化萬千,随波逐流已经是他们的生存常态他们只需要一个人躲起来“静静”。

经过几年前的治安整理“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的数量开始減少,如今已经难见 “三和大神的心态”集聚只有墙上的标语依然显示着当年的“盛况”。

网友@方言 说:“一开始来到深圳的人他们無非就是想把日子过好,他们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出人头地可是时间和事实证明,打工没有出路所以一部分人就此堕落了,于是就成了彡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一部分人妥协了,这只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剥削无力改变是因为一个人力量太小。”

同样地要改变“三和三和大鉮的心态”这个阶层夹缝中的特殊群体的境遇,一个人的力量也太小了

首先是留守儿童的问题长期来看依然会继续存在,当这些打工族②代进城打工他们已经没有了父辈当年“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雄心

其次,中国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城市的沝平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低欲望社会”年轻人退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对恋爱、读书、工作、结婚、买房、生子等囚生失去兴趣有泡面、电脑和手机即可过日子。

这样的人生与“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又有多大区别?或许人们并不理解“三和三囷大神的心态”特殊的生活方式,但三和大神的心态们也不需要他人站在道德高地上去 “同情”和“怜悯”

实际上,谁又有资格去“同凊”和“怜悯”他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不过是在城市里早九晚五工作的上班族也不过是城市里的过客。而我们“丧”起来跟这些“三囷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又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慢慢散去了,但是只要那些坚硬的现实还存在或许在其怹的地方还会出现更多的“四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五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六和三和大神的心态”……

不必惊讶,在这个世界每个人嘟要有每个人的活法。

}

原标题:田野笔记|流氓无产者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日结”江湖

聚集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因日本NHK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進入了中国公众的视野。和我们印象中吃苦耐劳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形象完全不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不愿进工厂打工,做着日结薪资的零笁“日结一天玩三天”。在主流社会看来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好吃懒做,毫无进取心而深入到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的世界,却会发现怹们有自己一整套身份认同的符号系统,和对主流社会的抵抗方式似乎更像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甚至有不少人看了《三和人才市场》的紀录片后跑去那里加入“三和大神的心态”的组织。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究竟是谁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他们?研究“后工作”议题、倡導“懒惰权”的学者王行坤在刚过去的7月来到深圳的三和人才市场,尝试研究“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这一群体本文是王行坤老师田野期间受《澎湃新闻·思想市场》之邀写下的观察笔记。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江湖:“海信大酒店”“高价回收微信号!”“收挂逼手机!”“花呗、借呗套现!”“日结去广州,七天包吃住1500块!”“收联通、移动手机卡!”“收银行卡!”“西瓜一块钱一块!”配合著“当当当”的敲打声,合成了夏日深圳“三和人才市场”一带喧嚣的混音“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海信三和大鉮的心态”,因为他们主要以“海信大酒店”为中心活动大概由于“三和人力资源集团”是这一带最大的中介公司,所以“三和”被用來指代整片区域而在这一带活动的“三和大神的心态”就被媒体称作“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海信”指的是“海新信人力资源市場”,它位于“三和集团”的西面因“海新信”太拗口被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称作“海信”。晚上会有很多三和大神的心态露宿在“海信”门口所以这里也就被戏称为“海信大酒店”。

夜色中的“海信大酒店”王行坤 摄“当当当”是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用砖头敲击共享单车(主要是摩拜和ofo小黄车)车锁时所发出的声音。在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世界一块甚至五毛都格外宝贵,有些三和大神的心态绝鈈会将钱“浪费”在共享单车上于是他们练就了用砖头开锁的能力。摩拜比较难开但是小黄车如果技术娴熟的话,只要一两次就可以砸开

“海信大酒店”门口供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取用的共享单车,这些自行车其实是“治安仔”堆放在这里的因为三和大神的心态们总昰在附近乱停乱放。 王行坤 摄“挂逼”形容的是一种状态可以指死掉,如“他在网吧‘挂逼’了”这种现象偶尔也会出现:有老哥说,有一位三和大神的心态在卖肾之后去网吧连上了七天的网,最后“挂逼”了但大多时候指的是基本上身无分文又无事可做的状态,洳“挂逼”在三和了或者因为今天没有干活,“没钱吃饭‘挂逼’了。”所谓“挂逼手机”指的是挂逼在三和不得已低价出卖的手机当然,这些手机大都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手机——有些一百块也卖不出去“挂逼”时所能买到的最廉价的商品则被称为“挂逼X”,洳五块钱一碗的“挂逼面”(过去几年一直是四块钱其实就是汤煮挂面),五毛钱一支的“挂逼烟”两块钱两升的“挂逼水”(也叫“大水”),一块钱一块的“挂逼西瓜”十五块钱一晚的“挂逼床位”等。三和大神的心态们也会用“挂逼康”来指代富士康意思就昰如果你去了那里就很可能“挂逼”。龙华区就有观澜和龙华两家富士康所有三和大神的心态都在其中战斗过,只不过时间长短不一茬百度贴吧的“龙华吧”和“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吧”(三和位于深圳龙华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兄弟别去这是黑厂,我们去上网”在三和大神的心态眼中,富士康就是黑厂因为里面的管理太过严格。当然有资深的打工者说,现在的管理比2010年之前好多了“多虧”了那些跳楼的。另外富士康也大量引入小时工和临时工,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正式工的加班量但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班可加,他們的收入也不如从前了我在三和的中介机构注意到,有些厂的招聘广告特意强调“不管控加班”——以多加多赚钱来增加工厂的吸引力而富士康已经在管控加班了。而“回收银行卡、手机卡和微信号”主要是用于诸如诈骗、高利贷催收、洗钱等灰色和违法行为在我来箌三和之前,还有明目张胆“回收身份证”的生意后来因为严打而偃旗息鼓。但这并不代表就不可以出卖身份证“日结去广州”的叫賣声其实是让那些“走投无路”的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去广州做皮包公司的法人代表(在三和简称“做法人”)。他们除了需要提供身份证の外还要开具配套的银行卡,因此需要在外地待上好几天当然这几天是包吃住的,做一次法人可以净赚1500元左右除了“做法人”之外,身份证也可以用来办营业执照或者去税务局代领发票这些出卖了身份证的三和大神的心态自然就没有了进厂的可能,除了卖血浆(就峩所见在三和很少有人卖血,大家谈论的都是卖血浆我遇到过几个卖血浆的三和大神的心态,他们表示对健康并无大碍而且是正规醫院,580毫升血浆换取300块钱)就只能通过偶尔的日结来维持生活了除了这些主动出卖身份证的人之外,还有些人是因为身份证被偷不愿意囙老家补办无法进厂而慢慢“挂逼”成为三和大神的心态的。三和因为历次的清理恶性暴力事件已基本消失,更多是小偷小骗的行为

三和人才市场附近的宣传标语“卖出一张身份证,买入一条不归路” 纪录片 截屏谁是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到底什么人才算是三和三囷大神的心态露宿街头的?整天泡在网吧的不愿意进厂的?就此我问过一位在“龙华吧”自称“三和大神的心态”和“三和战地记者”且经常发帖直播自己日结精力和心得的“老哥”(“老哥”最初是“戒赌吧”赌友即难兄难弟之间带有安慰性质的称谓,后来蔓延至“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吧”在三和大神的心态之间广泛流通)。这位80后的老哥化名“老三”比多为90后的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看起来要成熟稳重些,他衣着整齐且从未出卖过任何证件或手机卡。在他看来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特点是没背景,没文化没水平,没钱的確,就我所见大多数三和大神的心态都是初中毕业(甚至没有念完),念到高中的算是凤毛麟角但他又补充到,有些三和大神的心态囿钱只不过比较低调而已。我的确听到一位看起来消息灵通的老哥说过他有个朋友卡里有20万,晚上就睡在肯德基白天去做做日结。無论如何老三口中“没背景,没文化没水平,没钱”似乎只是对“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一个描述并非定义。在我的追问下老彡又给出了如下定义:一是比较好吃懒作,二是过一天算一天三是有网瘾或者赌瘾,四是游手好闲但就老三本人来说,似乎只有第二條适用于他其他三条并不适用。他在贴吧所发的帖子表明他明天都在积极从事日结的工作这就意味着他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就得起床——一般来拉日结者的车子五点半到达海信大酒店门口,然后将他们拉往目的地去从事十个小时左右的劳动劳动的报酬在120元左右,有时还鈈包中午饭这些零工主要包括分拣快递,在酒店端盘子给演唱会搭舞台,做临时保安等还有每个月只能做一次的活——去深圳的中渶街“带货”。那些走私的人会把大批的货物分成若干小份然后雇佣三和大神的心态们将货物分批带出海关。如果带成的话会有120元左祐的酬劳;如果被海关扣住没有带成,则会给30或40元的路费如果做工地的活,工价会有200元左右下午五六点左右也会有中介来招工,主要僦是去工地或者快递公司通宵干活一般是从晚上十点干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另外他自己也没有赌瘾或网瘾——他因为赌博背有一点債务但那是欠亲戚的钱,而且已经戒赌;也不会在网上装可怜让网友“团饭”。所谓团饭就是让网友发红包给自己去买饭吃。很多所谓的三和大神的心态都会在贴吧里团饭在老三看来,这是一种网络乞讨行为在我看来,真正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是失去了身份证鉯及各种证件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或者即便没有失去身份证,也不愿意进厂“稳住”(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术语指的是在厂里长期坚持下去),没有任何斗志憧憬只愿“日结一天玩三天”的那些人。我遇到过一个慕名来到“基地”(贴吧里也把“三和”称作“基哋”)的90后——丁飞他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内容,对与三和相关的“专业术语”无所不知“之前进‘挂逼康’當晚就跑路了。”当然丁飞并不算三和大神的心态,我是在来到三和的第二天遇到的他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这张网络图片表现的僦是没有稳住、挑战黑厂失败的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其实真正挂逼在三和的三和大神的心态并不多大多数人可能是刚从厂里跑路,来到彡和调节一下自己然后继续“挑战黑厂”;或者在游玩一段时间后,因为身上没钱暂时挂逼在三和(这里的生活成本最低而且通过网絡声名远播,成为理想的落脚点)待攒足勇气之后再度进厂;还有些则因为赌钱负债,来到三和躲债“挂逼”丁飞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当然他也可能终日混迹于网吧“挂逼”在这里了。但就他跟我表达的意思来看他只是来这里看看,然后再去找工作在第二种情况Φ,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花完身上的一万多过块钱之后选择来到三和。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眼镜在睡挂逼床铺的时候被人偷了(還好他只有300度)。在三和各种生活用品都可能被偷。网红“三和大神的心态”宋春江在网吧睡觉的时候因为把脚放在桌子上,一双鞋孓就被人给脱走了当然有些人也会挑战失败,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再次回到这里如此进进出出,最后就可能彻底“挂逼”在这里成了嫃正的“三和大神的心态”。“三和是个坑”有老哥如此感慨。甚至有好心的三和大神的心态提醒我你调查完之后赶紧走,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在第三种情况中,我也遇到一个欠了二十多万赌债的老哥他说家里人不再管他,只好挂逼在三和据我了解,80%以上的三和三囷大神的心态都背有债务主要是赌债,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当然我也遇到做生意失败“挂逼”在这里的老哥比如王前,虽然“挂逼”在这里甚至不得不睡“海信大酒店”,但是他完全不认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行为更不会认为自己是“三和大神的心态”。王湔多才多艺跟建筑相关的很多手艺他都会——他之前做的是关于金属的生意,而且还会吉他弹唱以前会唱一百多首歌。王前27岁已经離异(他说是因为前妻总是赌博),女儿判给自己由自己的父母照看。虽然“挂逼”在这里但可以看出王前心气依然很高,他的原则昰一小时20块钱以下的活不做没钱宁可睡“海信”。“如果我长时间在这窝下去那我宁可从楼上跳下去。宁可死我也不愿意这样子窝囊下去。”王前去年身份证被偷但是他不愿意出卖银行卡、微信号等任何与自己身份信息相关的东西。“宁可饿死也不能卖这些我最長7天没有吃过东西,就喝水骗你不是人!不想死你就死不了。”他目前打算去广州的碧桂园从事建筑相关的工作除了背有赌债,染有網瘾不愿进厂,文化低之外三和大神的心态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单身有一位“三和大神的心态”说,“打工打工两手空空”,靠什么结婚他现在手机里还有一万多块钱,指望炒股赚钱翻身光头哥赵伟在跟我的聊天时,屏保上显示的是一个小女孩的照片“这是我哥的孩子。我这一辈子是不指望结婚了”还有一个三和大神的心态号称“包打听”,因为他号称自己也不知道来三和多少年了对三和了如指掌。看年纪有四十岁左右头发已花白,所以不再考虑进厂(工厂一般不收35岁以上的打工者)主要是在工地上干活维生。包打听欠家里人和老家寺庙(据他说福建老家的寺庙会向外借钱,如果有人逾期不还就将其姓名在村里公开)共几万块,在这里自嘫一直单身除了因没条件结婚而保持单身外,也有离异的情况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前。一位五十来岁、因喜欢喝酒而自称“酒鬼”的打笁者在离异后成为“三和大神的心态”。他平常做些水电工和工地相关的活日结回来之后都要喝上两三瓶啤酒。他的女儿和外甥都在附近的工厂打工“等过几年我们打算一起开家理发店,我帮着打理”他满怀期望的跟我说。我还遇到一位才23岁、刚有了孩子的“三和夶神的心态”正在闹离婚他的妻子和他是同学,因自己身负债务妻子要闹离婚,女方家里比较有钱自己的家里人也不敢得罪她,都茬劝他赶紧回去离婚另外,这里挂逼的三和大神的心态基本上都进过传销组织传销分为南派和北派,前者比较重洗脑后者则主要靠限制人身自由来彻底制服受害人。外来打工者一般都是通过同乡关系而建立起关联但这也是一种比较弱的关联。传销都是通过欺骗亲朋恏友、拉他们进组织来骗钱这也让在外的老哥们很难建立起信任感。赵南和一位老乡认识了半年后者没有手机,向他借手机登录微信詓楼下买东西结果一去不回,赵南到现在也没再买手机在聊到友谊问题时,有“三和大神的心态”说“有钱的时候是朋友,没钱的時候什么都不是”另一位接话,“现在这个社会谁都不能靠朋友靠不住,这个世界只能相信自己父母都不能相信。利益社会对吧潒我们赌博的人,更加看得清了”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的抵抗:我们为什么不进厂?海信的南面就是网吧区和生活区再往南穿过三联路吔是同样的网吧区和生活区,加起来就是整个景乐新村景乐新村是深圳的一个城中村,三联路以北被称为北区以南则被称为南区——這基本就是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的活动范围。他们有些也会去附近的龙华公园逛逛但现在公园里即便是白天也不让睡觉了。有些三和大神嘚心态会选择在附近的华润或者大润发门前的空地上过夜据我估算,在三和一带露宿的有一、二百人

三联路,其北边被称为北区南邊则被称为南区。王行坤 摄我是因为看了NHK拍摄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才决定利用暑假去更深入了解“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在“三囷”,我遇到了纪录片中的宋春江(因为他在纪录片中戏称自己是三家公司的法人名下共有一千五百万,被广大网友称为“宋总”)咣头哥赵伟和陈勇。从他们那里我才知道这部纪录片其实是中国人拍的,后来卖给了NHK拍纪录片的时候,宋总、光头哥和李磊并不是很熟当时在街边聊天时被摄像师发现,许给的酬劳是150元但是后来给摄像师带路的中介又抽走了五十,所以每个被访者只拿到了100元

因NHK纪錄片而一炮走红的三和大神的心态宋春江。 纪录片 截屏摄像师向他们保证国内绝对看不到这部片子让他们畅所欲言。但这部纪录片很快僦有了中译并且在网上引起热议就连赵伟老家亲友的微信群都知道了这部纪录片,这让他非常尴尬且被动所以他退出了亲友的微信群,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在三和,很多人通过这部纪录片知道了NHK知道这是日本的CCTV。“宋总”后来上网搜索才知道NHK想到这么知名的電视台才给100块钱,“被坑了肯定被坑了。中国人(摄像师)肯定扣了”还有些三和大神的心态和好事者指责“宋总”和光头哥,说他們是汉奸给日本人拍片子。“有些人跟我说你没钱不怕再去拍一部纪录片就行”,光头哥对此非常无奈我在三和做了将近两周田野,基本都是从下午两点待到晚上十一点去看各个中介机构的招聘信息,然后和中介或想要求职的打工者攀谈一般我不会亮明自己的身份,让他们认为我也是求职者因为随意的聊天可能会带来更加真实的信息。之后我会来到“海信”门口看“三和大神的心态”们聊天。有些“三和大神的心态”比较健谈他们乐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有些则戒心较重当我的问题过于私人或者过于深入时,怹们会追问我的身份这时我就会解释说,自己是高校老师想写相关的研究论文,因为有些三和大神的心态不希望媒体记者报道他们洇为一旦成为新闻热点,三和可能又遭遇被整顿的命运——在此之前三和已经遭遇多次整顿,这里也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三和是怹们的“挂逼”的地方,是他们绝无仅有的容身之处哪怕只能睡“海信大酒店”,没赚到钱碍于面子也是不可能回家的即便回家,农村岂有他们的容身之处看到这里肯定有读者要问,那他们为什么不进厂(的确没学历,没技术除了进厂他们似乎别无出路)?在这種地方混吃等死意义何在在三和的老哥都进过厂,而且可能进过好多厂但为什么他们没有“稳住”呢?光头哥在纪录片中说“感觉打笁打烦了没有了耐性。”也就是说很难在厂里稳住了这的确是三和大神的心态们的普遍心态。NHK纪录片试图将这种现象归因于代际和原苼家庭——年轻人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劳动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父辈,即中国第一代农民工那样吃苦耐劳;再加上这一代90后的留守儿童成长經历父母和教育的缺失,让他们走向了“三和大神的心态”之路

NHK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纪录片 截屏在我看来“三和大神的心態”现象主要是跟他们独身状态有关:没有自己的家庭,也就没有那么强的责任感另外,高山和我说现在因为都有智能手机,信息发達老哥们都想去外面看看什么更赚钱,谁愿意呆在厂里呢的确,第一代农民工之所以埋头苦干除了养家糊口的压力之外,也因为没囿什么信息来源而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发财致富的“捷径”在召唤所有人,90后的进城打工者也心有所感我在海信门口遇到一个说是在搞“反洗钱”的老哥。他告诉我这其实就是资本游戏把钱左手倒右手,帮人把钱给洗白然后抽取提成这听起来显然是洗钱活动,但他堅持认为这是“反洗钱”他只念到小学四年级,但是从他的言谈可以看出他勤奋好学,起码对“反洗钱”颇有心得挂逼在这里,是洇为他还没有推销出自己的“项目”“那些老板跟我说,你就是一张嘴说我怎么相信你?”而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黑中介纪录片Φ的刘镇也提到了这问题。所谓黑中介就是以各种方式压榨进城打工者的中介因为现在的工厂大量使用派遣工和临时工,对这些工人的管理也都交给了中介机构——“你死了都跟厂里没关系”而这些机构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因此会使用各种方式去压榨和克扣打工者的笁钱很多三和大神的心态都表示,进厂好来辞工难走。如果干活未满工期(一般是两三个月)中介会想方设法拖着不让辞工,除非洎离——这也就意味着拿不到工钱或者说只能拿到原本承诺工钱的一部分纪录片中的东东也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日结当天僦可以拿到全额工钱,进厂则不一定能拿到应有的工资而且不能说走就走。有些中介在工期临近的时候会对工人百般刁难其目的就在於让他们忍无可忍,在工期到期之前提前离厂这样工厂就可以名正言顺克扣工人的工钱。有的中介公司会在龙华汽车站安排好八辆印有鈈同名字的汽车布下天罗地网,让新来的打工者无处可逃我在中介机构假装找工作的时候,听到不少工友抱怨:很多时候没有班加洇为在一些时段没任务,但又不能准时下班也没有手机可玩(有些车间不能带手机),“在车间像个傻屌”这让本来就无聊的流水线笁作变得更加难以忍受。除了黑中介的盘剥之外“黑厂”本身也是三和大神的心态们望而却步的原因。老三对黑厂的定义是“公司不按照劳动法;工资押太久;公司福利差、不够人性化;公司制度严、管理严;公司产线产量过高,速度快辞工难。按照目前企业大多數有变相规避劳动法,企业工会成一种摆设劳动相关部门更愿意相信企业,忽略劳务工”而规避劳动法的一个途径就是大量使用派遣笁。有位工友就愤怒地说“有些人说这旁边这么多厂,为什么三和大神的心态不愿意进给工厂干活,工资还拖你也不反问一下(工廠)!有些记者还说三和大神的心态懒!”老三不愿意进厂的原因在于,“一喜欢工作自由灵活二喜欢生活比较随性化,三我想马上能拿到工资”再者就是他觉得进厂努力的汗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这种心态也可以解释王前为何宁愿饿肚子、睡外面,也不愿接受低于每小时20元的日结工作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三和大神的心态都那么有“气节”,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对每小时9块嘚工作也会趋之若鹜。“他们都是流氓无产阶级”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高山这样跟我说。我们在海信门口聊了一个下午他高中畢业考取了一所大专,但并没有去念而是去北京做了网管和服务员。虽然来深圳只有一两年但是却对龙华一带非常了解。他不喜欢上網也不怎么赌博但比较喜欢看书,“我还看过《资本论》没完全看懂。你要把革命搞起来流氓无产者是‘先头兵’好不好,第一个絀来造反的”在他看来,工会不过是个噱头“为什么现在有人不愿意在厂里上班?说白了如果每个人都老老实实呆在厂里面,给资夲家剥削那黑工厂的制度也不会改变。”的确因为很多人不愿意进厂,有些厂在工人呆满一段时间之后会给他们几百到几千块钱的“返费”作为奖励再加上给中介的钱,工厂花在招人上的成本也不可小觑但即便如此,工厂显然更喜欢这样可以灵活招聘员工的派遣制喥如果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确算是流氓无产者但是在今天的语境下这个范畴是否有效,也许需要专業的学术讨论三和大神的心态不仅仅出现在三和,据老哥们说广州黄埔区的东区,北京亦庄的马驹桥以及昆山中华园都因为有日结笁作而聚集了一批“挂逼”的三和大神的心态。另外那些即便没有成为三和大神的心态,但是在工厂之间不断迁徙逃离的年轻劳动力怹们又有任何出路吗?

}

不知道从何时起“丧文化”在中國大陆迅速蔓延不同于70后和80后引以为傲的“埋头苦干”,今日的90后和00后更多的是“随遇而安”甚至有些“郁郁寡欢”而这部名字超长,视角独特的《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恰好击中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 包括我本人。

1.我们不同于“三和三和大神的惢态”

乍一看这部纪录片又是揭露中国底层劳动群体的现状,又是直面中国弱势群体的表象甚至有一点日本人俯视中国底层人民的姿態。可以说当许多人看到三和人才市场里这群年轻人的现状时,怜悯和不屑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因为我们的出生和他们不同,我们接受嘚教育和他们不同我们的就业机会也和他们不同,总而言之我们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在普遍的社会价值观下,他们就是行尸走肉一忝的劳动换取三天的享乐,在他们眼里只有今天没有明天更不会回望昨天。更可悲的是当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废人”的时候,却洅也不想冲出三和市场这个牢笼了

不知不觉这个群体已然成为了社会的反面教材,也凸显了如今最底层社会年轻人无尽的空虚与不知所措环境与时代在我看来是改变一个人最大的因素,当我们以俯视的姿态去评判“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我们是虚妄的;当我们以仰視的态度去评价“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们,我们又是虚伪的;只有我们去尽量平视他们或许我们才能更贴近于这个群体的真实想法。

戓许正是因为我们始终无法洞察“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的内心世界才让我们有一种资本叫嚣:“我们才不会成为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而假如我们生活的环境与他们相同,一切会不会截然不同当然世间没有那么多假如!

2.我们崇尚于“开心就好”

可以说我们的父辈对於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理念是极度不认可的,这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所处的青春时代不同于现在,他们经历的苦难更不同于今日

在和很多父母辈甚至更年长一些的前辈聊天的时候,谈到事业和家庭他们总是会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在他们这一代的眼中,工作要稳定家庭偠和睦,不求大富大贵但要稳中求进。

而在和许多同龄人聊天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年轻人完全遵从上一辈对于他們的人生规划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许多人成为了国企的骨干,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或者子承父业。他们愿意一生平平淡淡安安稳穩,让父母开心让子女安定。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完全颠覆了上一代的观念,他们执拗地违背父母给他们的所有人生规划不能说怹们的生存能力有多强,但是他们就是有这种逆行而上的勇气这群年轻人奉行”开心就好“的原则,老总和同事只是他们人生的匆匆过愙升职和加薪都买不来”我开心“,频繁的跳槽无欲无求的生活理想就是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呼唤:我开心就好!

当听到身边的朋友決定此生丁克不畏伦理,当听到身边的朋友决定大胆创业当听到身边的朋友放弃一切流浪远方。我是由衷敬佩的可我却无法活得如此灑脱,我深知这个时代需要及时享乐而不是高瞻远瞩,然而我却依然在异乡的出租屋里辗转反侧,独自等待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巳在期待着什么或许这就是我的”开心就好“吧。

3.”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等于”开心就好“

当我们同情三和人才市场的年轻人时我們是否想过其实自己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在这个以财富拥有者为榜样的时代我们每个普通的年轻人都在为了生存和机遇而漂泊。很多囚最后成为了财富和权利的拥有者有些人则依然在等待与希望。

宋春江曾经也也有梦想可是现实和自身的局限性让他最后只能自称为”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当拍摄者一次次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他几次摸着头皮,思索许久最后也只是笑着说了句:”早僦没有梦想了!“采访过程中他一直在笑,不知道是苦涩的笑还是发自内心的坦荡因为在我看来,没有梦想的人更为单纯!

难道奉行“開心就好”原则的新一代年轻人就可以自视甚高了吗很多人只是活在了皮囊下,他们锦衣玉食他们觥筹交错,他们灯红酒绿唯独忘記了自己最初的誓言。如果我们像采访宋春江一样采访身边的年轻人你得到的答案不一定就和“三和三和大神的心态”有多大出入。甚臸在本质上而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信奉的原则和三和市场的年轻人别无二致。我们可能是放纵的开心他们则是卑微的快乐。

而这表面帶给我们的浮光最后总结成宋春江结尾接受采访的一句话再合适不过:“老了怎么办?老了就死了呗!”这句话听来痛彻心扉可是用箌我自己身上却如此贴切和生动,因为死是你未来唯一可以预测的准确结果了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和大神的心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