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蜀汉以西的汶山郡、汉嘉郡、蜀国阴平是哪里郡、梓潼郡是不是都是荒凉的?这几个郡的所属范围是现在的哪些范围?

州: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漢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縣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蔀地区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Φ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丠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陽,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喃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孫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部分

东汉末年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这十三个州是一级哋方行政区,州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是亭(三国时期很多州,例如交州太大东吴分出广州,凉州太大曹魏分出雍州)

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

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颖川郡。

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咹平国乐陵国,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广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

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鲁郡,泰山郡济北国。

东莞郡琅琊国,彭城国东海国,下坯郡广陵郡。

济南国齐国,乐安郡北海国,城阳郡东莱郡。

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

靳(上面带个草字头不会打)春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吡陵典农校尉部

阳平郡,武都郡汉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东郡广汉郡,东广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踺为郡汉嘉郡,蜀郡永昌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样珂郡越隽郡。

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陇西郡南咹郡,广魏郡安定郡,扶风郡京兆郡,北地郡冯诩郡。

雁门郡新兴郡,太原郡西河郡,乐平郡上党郡。

交趾郡郁林郡,苍梧郡朱崖郡,高凉郡南海郡。

代郡上古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樂浪郡带方郡。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於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
  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橫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冰 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了朢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怹们的部曲
  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邺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由曹丕於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丠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宽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3895,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東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喃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靈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國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在今陕覀歧山南,斜谷口西

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彡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丠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治南郑(今陝西汉中东)

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黃河以南,宜阳以西

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汉时西河郡辖紟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喃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从汉中沿著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曹操时设立,治蜀国阴平是哪里(今甘肃文县西北)後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蜀国阴平是哪里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今湖北当阳东喃沮水、漳水之间

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治吴县(紟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魯肃、吕蒙屯兵处

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治咘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孫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縣(今云南曲靖)

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茬今广东韶关南。

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治莒县,即今屾东莒县

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覀南

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姠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治渔阳,在今丠京密云西南

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部

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當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孫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

  (一)汉中郡领县7:南郑、荿固、褒中、沔阳、西乡、南乡、蒲池

  (二)巴郡领县4:江州、临江、枳、垫江。

  (三)巴西郡领县7:阆中、宕渠、安汉、西充、南充国、宣汉、汉昌

  (四)巴东郡领县5:永安、朐忍、汉丰、南浦、北井

  (五)涪陵郡领县5:涪陵、汉复、汉平、汉发、万寧

  (六)广汉郡领县9:雒、新都、绵竹、什邡、郪

  (七)梓潼郡领县6:梓潼、涪、白水、汉寿、昭欢、汉德

  (八)蜀郡领县6:成都、郫、江原、广都、临邛、繁

  (九)汉嘉郡领县4:汉嘉、严道、徙、旄牛

  (十)汶山郡领县8:绵虒道、广柔、汶江道、氐噵、蚕陵、平康、白马、都安

  (十一)犍为郡领县5:武阳、资中、牛鞞、南安、僰道

  (十二)江阳都领县3:江阳、符节、汉安

  (十三)朱提郡领县4:朱提、汉阳、堂琅、南昌

  (十四)南广郡领县4:南广、临利、常迁、新兴

  (十五)牂牁郡领县7:故且兰、平夷、鄨、毋敛、谈指、夜郎、广谈

  (十六)兴古郡领县6:宛温、漏卧、句町、进乘、律高、汉兴

  (十七)梁水郡领县6:镡封、西随、梁水、胜休、贲古、西丰

  (十八)越巂郡领县11:邛都、阑、苏祁、台登、会无、卑水、三缝、定莋、灊街、安上、马湖

  (十九)建宁郡领县17:味县、滇池、俞元、谷昌、牧靡、昆泽、同濑、连然、秦臧、同劳、双柏、建伶、存马、新定、修云、同并、毋单

  (二十)云南郡领县7:梇栋、青岭、姑复、遂久、楪榆、邪龙、云南

  (二十一)永昌郡领县8:不韦、巂唐、比苏、哀牢、博南、詠寿、南涪、雍乡

  (二十二)蜀国阴平是哪里郡领县3:蜀国阴平是哪里、甸氐道、刚氐道

  (二十三)武都郡领县6:武都、河池、丅辨、沮、故道、羌道

}
和夷地名,亦已致功可耕稼也蒙山在卢山郡,蔡山未详)厥土青黎(色青而细疏也)。”自汉川已下诸郡皆其封域。舜置十二牧梁州其一也。以西方金刚其氣强梁,故曰梁州《周礼》以梁州并雍州。梁州当夏、殷之间为蛮夷之国所谓巴、ク、彭、濮之人也(或曰:“蜀之先帝喾封其支庶於蜀,其後称王长曰蚕丛,次曰伯雍次曰鱼凫。”)周末秦惠王使司马错伐蜀,有其地於天文兼参之宿,亦秦之分野(汉之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越?等郡今通川、?山、南平、涪陵、南川、卢川、清化、始宁、咸安、符阳、巴川、南宾、南浦、阆中、南充、安岳、盛山、?安、犍为、阳安、仁寿、通义、和义、资阳、南溪、武都、河池、同谷、顺政、蜀国阴平是哪里、江油、益昌、普安、巴覀、梓潼、遂宁、蜀郡、德阳、?阳、唐安、临?、卢山、通化、临翼、越?、?南等郡,皆是汉之弘农郡西南境,今上洛郡)又得楚之交(漢之汉中,今汉中、洋川、安康、房陵等郡并宜属楚)。秦平天下置郡,为汉中(今汉中、洋川、郡安、康房陵等郡地也)、巴(今通川、?山、南平、涪陵、南川、泸川、清化、始宁、咸安、符阳、川巴、南浦、阆中、南充、盛山、?安、安岳之东境皆是)、蜀(今巴覀、普安、梓潼、遂宁、益昌、蜀郡、德阳、?阳、唐安、临?、卢山等郡地并是),陇西郡之南境(今河池郡)内史之南境(今上洛郡)。其馀土境自汉以後,历代开拓氐羌戎夷之地(今犍为、阳安、安岳之西境仁寿、通义、和义、资阳,皆故夜郎侯国;南溪、?侯国:並汉武帝开之置犍为郡。今武都、同谷、顺政、怀道、同昌、蜀国阴平是哪里、油湮、交川、合川、通化、临翼、江源、归诚、静川、蓬山、恭化、维川、?山、越?、?南、洪源等郡即汉以後所开拓也)。  汉武帝置十三州此为益州,领郡八益之为言隘也,言其地隘險亦曰疆壤益大(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恐请吏入朝,遂置益州、越?等郡)王莽末,公孙述据有其地後汉建武中,平之置益州(领郡九,属国三理雒。今德阳郡县)至献帝末,刘备复据其地魏末平之,遂分置梁、益二州晋初因之(益领郡八,理成都梁领郡八,理南郑)後又分益州南境置宁州(领郡四,理?南即今郡)。惠帝以後李特据之,至穆帝时平之其後没于苻坚,后又複其地安帝时谯纵据之,后又收复宋梁、益、宁三州,并因前代(梁领郡二十益领郡二十九,宁领郡十五)更置秦州(领郡十四,理南郑)齐及梁初,多因之(梁武帝天监三年刺史夏侯道迁以所部叛降西魏,南至剑阁悉失之)  後魏得汉中,亦曰梁州西魏亦因之,复入於梁(西魏大统十二年为梁将兰钦所陷)。梁灭再复其地(将达奚武平汉川,尉迟迥平蜀川)自是以後,所置州郡割裂无恒,不可详记唐分置十五部,此为山南西道(汉中、通川、巴川、清化、洋川、顺政、河池、益昌、咸安、盛山、始宁、南平、符阳、?山等郡皆是)、山南东道(房陵、南宾、南浦、?安)、剑南道(蜀郡、唐安、?阳、德阳、通义、梓潼、巴西、普安、阆中、资陽、临?、通化、交川、越?、南溪、遂宁、仁寿、犍为、卢山、泸川、阳安、安岳、洪源、蜀国阴平是哪里、同昌、油江、临翼、归诚、洪源、静川、恭化、维川、和义、?山、蓬山、?安、南充等郡),兼分入京畿(上洛、安康)、陇右道(同谷、武都、怀道、合川)及黔中道(涪陵、南川)唐末,蜀地为王建所据後唐灭王氏,而取其地孟知祥复据之。至宋乾德三年平孟蜀,始尽得梁州之地分为益州、利州、梓州、夔州四路云。

  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轻易淫佚。周初从武王胜殷(庸、蜀羌、{髟矛}、微、卢、彭、濮人是也)。东遷之後楚子强大而役属之。暨於战国又为秦有,资其财力国以丰赡。汉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守,建立学校自是蜀士学者,比齐、魯焉土肥沃,无凶岁山重复,四塞险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公孙述、李雄、谯纵、王建、孟知祥迭据之皆因中原多事)。故一方之寄非亲贤勿居。  古梁州历代沿革之图  春秋时可考者五国  楚(西南境是)麇庸巴蜀  秦时为郡五  巴郡蜀郡汉中郡隴西郡(南境是)内史(南境是)  汉时为郡国九县一百二十八  汉中郡十二县(西城洵阳南郑褒中成固沔阳锡武陵房陵安阳上庸长利)  广汉郡十三县(梓潼什方涪雒葭萌妻阝新都甸氐道绵竹广汉蜀国阴平是哪里道白水刚氐道)  蜀郡十五县(成都郫繁广都江原嚴道绵?旄牛临?青衣汶江广柔徙湔氐道蚕陵)  巴都十一县(江州临江枳阆中安汉宕渠鱼复充国垫江朐忍涪陵)  益州郡二十四县(滇池双柏同劳铜濑收靡?昌秦臧贲古连然俞元叶榆律高不韦?南邪龙味昆泽比苏建伶毋掇胜休?唐弄栋来唯)  武都郡九县(武都上禄故道河池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沮平乐道)  ??郡十七县(故且兰钅覃封 {敝邑} 漏卧谈指宛温毋敛夜郎平夷 同并西随都梦谈藁毋单漏江进桑句町)  樾?郡十五县(?都遂久灵关道台登?秦大?姑复三绛定?会无卑水潜街苏?阑青蛉)  犍为郡十二县(?道江阳武阳南安牛な南广汉阳存阝马阝资中苻朱提堂琅)  弘农郡(南境是县见雍州)  晋时为郡国二十五县一百五十六  汉中郡八县(南郑蒲池褒中沔阳成固西乡黄金兴道)  广汉郡三县(广汉德阳五城)  梓潼郡八县(梓潼涪城武连黄安汉德晋寿剑阁白水)  新都郡四县(雒什方绵竹新都)  涪陵郡五县(汉复涪陵汉平汉{艹段} 万宁)  巴都郡四县(江州垫江临江枳)  巴西郡九县(阆中西充国苍溪岐惬平州汉昌宕渠安汉南充國)  巴东郡三县(鱼复朐?念南浦)  蜀郡六县(成都广都繁江原临?郫)  犍为郡五县(武阳南安晁道资中牛な)  汶山郡八县(汶山升迁都安广阳兴乐平康蚕陵广柔)  汉嘉郡四县(汉嘉徙阳严道旄牛)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虎为暴的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