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可以修地仙吗学原始佛教吗?

去年到现在一直有几篇文章想写但是由于已经没多少强烈的说服别人的欲望,每次提笔几下又没兴趣写下去但是考虑到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后期问题比较重要包括本人前几年也一直陷在追求体验,追求观智追求涅盘,而不是追求烦恼的削弱的坑里(大部分禅修者后期估计也是这样)觉得还是囿必要写出来。这篇文章先从正定说一说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虽然我个人通过自己的实际体会已经很确信的认为自己理解了什么是正定),希望可以给原始佛教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路


注:原讨论中解悟的观点我认为挺好,有很多观点和我一致适合阅读參考。

谈下我对正定的理解 我最近正好打算写一篇关于正定 关于涅盘的文章 可以说后人对这两个东西的理解已经偏离的很厉害

首先我认为解脱必须经历四禅

当年的初禅到四禅应该并非后人所说的专注定(专注于一个所缘)我认为指的是心面对各种身心现象,无五盖(贪嗔等心抓取排斥身心现象的行为)心开始 不抓取排斥也就是执着于身心现象,开始安住于自身的心一境性才是正定(我有实际体会实际仩就是名色识别智身心分离的那个状态,心开始独立出来不黏着现 象),心由于脱离了五盖的束缚不执着于身心现象,心开始轻安喜樂慢慢的心对这些喜乐也去除执取,达到真正的舍也就是达到四禅,而且四禅也是很接近最 终涅槃的状态这个在后人的专注定里是體会不到的,却在很多被称为纯观的派别里可以体验到这是由于专注于一个所缘的禅定并非正定,反而现在被称为纯观的 禅法更符合当姩的四念处而不是压制根门专注一个所缘的禅法。

另外可以说真正的涅盘和四禅的状态很像也不是现在很多人简单的理解为名色彻底斷灭消失,我有空针对这个问题也想详细说下最近我禅修有所进展,也有些台 湾禅修者邮件和我交流针对我研究的一些问题在facebook上已经囿很多人讨论给出了不少早期论藏的出处,比如我关心的有部论藏大毗婆沙论现在证据 链越来越明朗,不过目前我很确定我自己的亲身體会证据链文献的收集有空我有兴趣会慢慢去做,所以详细整理的文章可能要慢慢的写(附录有台湾网友讨论的摘录)

针对这篇文章,我可以说我和解悟的体会完全一致我能看出他 和我有过相似的经历。

下面这篇经文可以说把正定 涅盘描述的非常清楚明白也很清楚嘚说出了正确的禅修方式,也就是不是紧盯专注于一个目标而是来什么觉知什么,始终安住于心一境性(任何现象升起都非我心不为任何现象所动摇,不抓取排斥任何现象这就是安住于心自身)的状态(也可以称为无五盖),真正的涅盘甚至可以心把心本身都舍离洇为心本身就是无我的。

巴赫亚你应当学习如此观察:

无论何时你看到什么,看只是看听只是听,

觉知只是觉知认知只是认知,

那┅刻“你”不存在。

无论何时都没有“你”

那一刻,“你”既不在此界

也不在彼界,不在任何一界

(巴赫亚经/三藏25/49)

而四念处就昰觉知逐渐圆满的过程,法念处为什么第一个就是要观五盖因为这是(没有五盖,前文所说的心面对一切升起灭去的现象不动摇不陷叺,不排斥的正定状态)直接导致正定的元素

(注意下文所说的五盖都是指前文所说的心面对一切升起灭去的现象不动摇不陷入,不排斥的正定状态而非紧盯一个所缘,没有其他现象升起的后人专注定状态)

身念处由小范围目标扩散到全身的觉知这是身念处,由小范圍的目标扩散开来引发基本的觉知能力

身念处的发展,觉知开始敏锐从而引发对身心的苦受,乐受的觉知能力(包括心受不仅仅是身受)这是受念处。

为什么要受念处因为受是引发贪嗔的直接原因(苦受引发心的排斥,乐受引发心的抓取也就是贪嗔乃至五盖),受念处的圆满可以提升对贪嗔的敏锐觉知能力提升对心的造作的觉知能力,从而引发到心念处

为什么要心念处,因为对心的觉知力敏銳之后就能敏锐的时刻觉察到心的贪嗔造作也就是提高了觉察五盖的能力,慢慢的就学会让心安住于自身不再贪嗔抓取现象(不再有伍盖)。

逐渐发展到正定就是法念处的过程所以一上来就是觉知五盖,实际上是心念处到法念处的过渡五盖消失就是正定,就能如实觀苦集灭道,缘起无我才能看的清清楚楚,直到解脱(也就是法念处接下来的内容观名色的本质,缘起圣谛,无常无我等内容絀世间的内容),所以法念处五盖作为第一个五盖一消失,才是真正的观因为心不受五盖污染,心不抓取排斥现象不再加工现象,洺色的真实本质就出现了真正的涅盘和正定是非常相似的,禅修就是这个过程达到正定的过程。所以说正定之后才是观正定之前都昰止,止五盖所以现在虽然说纯观,实际上在获得正定前真正看清现象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前的观,实际上都还是原始佛教止的内容原始佛教的止和观不是割裂独立开的。

以上四念处的过程可以从观身观动作也可以从观心,观受入手甚至直接观五盖法念处入手,各種方式入手因为身受心法的现象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包含的四念处每一部分都一定包含其他三个部分,不一定必须从身入手,(参栲之前博文:四念处之间的关系:)但是肯定有上面这个过程这个层次。

可以说重点就是断五盖也就是断心对现象的抓取,排斥(贪嗔)痴(后面三盖)的过程,心不黏着陷入现象不迷失就是正定正定之后就能看清现象无我的本质,然后放下身放下心,达到涅盘

而据我目前的研究,可能我上面的这种解释在部派时期可能都并没怎么偏离只是清净道论时期后,可以说对正定的阐述有了很长远的誤导如果我有精力,我会详 细找部派时期的文献来论述只是我这些观点我自己已经深信不疑了,所以我并不急于去考证最近半年我看了很多论文包括经文论藏(有部),包括灭尽定灭受 想定的发展,还有印顺法师认为四无色定都可能是后人发展等等看了很多部派時期以及有部的一些文献,我可以说目前的南传理论和部派分裂时期都有一定距 离,去研究研究大毗婆沙论解脱道论,甚至俱舍论那些都对研究原始佛教到底说什么有很大帮助,台湾有很多人对大毗婆沙论研究很深入我看到了一些我觉得 研究很深入的论文竟然是北傳僧人写的。

现在对我来说经文真的是讲的清清楚楚,不需过多解释就是字面上很简单的意思,后人真的是越解释偏离的越远可以說最重要的禅定,涅盘都已经是180度 偏离的去解释后人所说的正定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外道定(当然我觉得部派时期是要比我们 现在好些,峩们现在可以说是清净道论时期)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想要解脱,那就要全天正念不断始终不起五盖,也就是心始终安住(正定)这樣心就能如实观,如实观就能看到身心无我心就能放下身,放下心达到涅盘。核心就是断贪断五盖。辅助方式可以去修慈心修不淨,思维无常苦无我加速你断贪,断五盖的过程

可以说正念不断,始终安住于正定是关键而这里面最最关键的就是断五盖,断贪這是禅修后期大部分人会走入的误区,大部分人会去追求体验追求境界,追求 之前理论预设好的涅盘而忘了核心是断贪,断五盖也僦是断心对现象的抓取排斥。只要心断了五盖始终安住于正定,时刻觉察到现象的无常苦无我心不被任 何身心现象所动摇(持久的四禪正定),心自然能最终放下身心达到涅盘(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正定和四禅很相似那时候你会理解佛陀为什么会拒绝回答死后存在 还昰不存在,为什么说既不存在于此界又不存在于他界)

可以说现在任何一种所谓“纯观”禅法都很好,但是一定要小心陷入后期理论预設的坑这方面我现在反而更喜欢泰国的一些派别,比如动中禅隆波帕默,隆波顿那些缅甸反而后期受理论尤其是清净道论约束太大。

目前南传禅修有两个节点很重要一个是名色识别,经历后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正定什么是五盖,什么是安住心一境性另一个是第三觀智(可以包含第二观智), 也就是直观无我这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如实观,什么是四禅以后的正定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涅盘经历过這两个重要节点的人会更容易理解我上面所说的,如果理 解的话要尤其重视我前两段说的后期不要陷入误区不要追求境界体验,不要理論预设涅盘重点一直是断贪,断贪让心始终安住不抓取不排斥任何身心现象, “如如不动”(不是紧盯压制而是现象来了走了,心始终不为所动这是真正的正定,最终你会知道心可以把心自己都还给世间,因为心也非我)


台湾原始佛教研究者给我发来的外网关于初果体验涅盘的讨论其中有很多大毗婆沙论的一手资料,很有参考价值
在专题资料目录下的初果以涅盘为所缘目录中
回复台湾网友关於为何我现在更看好泰国派的问题

我早期也是崇尚缅甸派,因为缅甸派重视经论比较严谨,有其好处也有其坏处好处是不会超越经典呔多,所以大部分缅甸派入手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其缺点也是太重视经论,由于其过于依赖经论导致其后期过于受论藏的限制,所以茬后期牵扯到涅盘的关键问题时容易陷入假涅盘的坑

而泰国则不重经论,这有其好处也有其坏处坏处是由于不重经论,很多派别可能┅上来就歪了但是其好处就是一旦有某个派别入手方法是 对的符合四念处的,那么他们后期则完全不会受理论限制论藏限制,因为他們忠于自己的实际体验所以很可能修出了真涅盘(也有可能后期过于相信自己的体验 走偏了),当然他们由于不重视经论所以经常会即使是正确的体验也套上了错误的经论名词,甚至套北传金刚经也能说的通的他们也可能会引用但这不代表他们 修错了。

我修行最初一夶部分时间都在解决什么是四念处什么是佛陀时代正确的禅修方法这个问题,我曾短期出家以及参加禅修营接受缅甸派的指 导同时也絀家时接触了一些参加泰国禅修的禅修者,自己也研究了解并应用了一些泰国的禅修派别比如以观动作入手的隆波田观心入手的泰国隆波帕默等禅修方 法,直到我通过禅修直观的见到无我明白无我的含义以后我就很清楚什么是四念处,什么不是四念处了这个时候我回頭审视所有的缅甸,泰国的禅修方法我很 容易的就看出了其中是四念处的禅修派别(很大一部分的禅修方法都是符合四 念处的),但是峩却分不清这些派别在后期证涅盘的时候会不会走错路所以我在这些派别里面寻找真正可能达到阿罗汉达到真涅盘的派别,随着我禅修嘚深入以及 经典部派时期佛教分裂的研究,我认为现代佛教很可能关于涅盘的理论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现在论藏派都认为的初果见涅盘,涅盘是名色的彻底熄灭这些问题(类似于无想定我认为是断灭论),针对这个问 题我查找了各派的书籍果然发现泰国的派別在后期由于不受论藏的束缚,有些禅师可能达到了真正的涅盘比如我说的阿姜放,隆波顿(也有翻译叫阿姜敦隆波 敦,阿姜顿;是/阿姜曼的早期弟子)我在他们的著述中关于最后解脱的部分 ,明显看到了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涅盘描述所以我觉得他们很可能是阿罗汉。

当然泰国一些僧人的传记比如阿姜曼传就已经是夸大色彩有很多不如法的成分,是其弟子摩诃布瓦写的而摩诃布瓦本人有很多不当訁论, 还参与了政治献金把金子送给王室后来有人问阿姜曼早期弟子隆波顿那些阿姜曼的传说是不是真的,他说他和阿姜曼相处那么久沒看到过所以很多传言传说并不 可信,传言的阿姜曼不一定是真的阿姜曼最合适的方法还是直接去了解那些僧人的教导,自己结合实踐判断是否正确而且尤其要重视禅修实践,实际上光靠理论 思辨基本很难判定一个禅修方法正确不正确重点还是要去实践验证,我曾實践了一些曾今深信的最后却不认可也实践了一些觉得有问题的后来又认可的,这些都 是理论实践结合的结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泰国派有些虽然方法总体上是对的,也就是核心是观身心的四念处但是入手有时候会参杂一些其实可能都不是佛陀当年教导的内容,比如念buddo甚 至观禅相之类的,他们借此获得一定的定力他们自己也会在教导中说那些禅相不是真的,这些派别里之后开始真正观身心的部分才昰核心了解泰国派禅修需要包 容一些他们整个禅修过程中的一些杂质(包括上文我说的他们有时候因为经论研究不深,甚至去套金刚经他们也许修对了,但是理论名词不一定能套对 比如其实佛教的修证,一个阿罗汉如果没看过佛教经典让他去套印度教的经典说不定嘟能套上一些),所以不能一竿子打死把他们禅修过程中所有部分都否定 也不能全盘肯定以至于肯定了其中的一些杂质。

我实际上具体操作起来比较建议隆波田的动中禅,隆波帕默的心念处(隆波顿的弟子)缅甸雪吴敏的心念处,这些都是我认为方法正 确后期没有悝论预设,涅盘预设不容易掉坑的派别。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人可以修地仙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