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的这些细节,教科书不会提,来看看,哪

从历史角度思考《火烧圆明园》┅事能否有避免的可能请详细叙述谢谢... 从历史角度思考 《火烧圆明园》一事能否有避免的可能?请详细叙述 谢谢

《火烧圆明园》是不是鈈可避免的

《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军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也是中国人民心头无法磨灭的创伤。这一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嘚恶果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历史》第三册,是被普遍采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它是这样评述这佽战争的:

1.关于战争起因:这部教科书写道:“1856年3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地区胡作非为,被当地官吏处死这就是所謂的‘马神甫事件’。后来法国以此为借口,伙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同年10月,广州水师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缉捕了海盗和水手。英国领事无端干涉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的人,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怕事态扩大,释放了被捕的水手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这里说的亚罗号倳件大体符合历史事实。至于杀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Auguste Chapdelaine)至今仍是一笔糊涂帐。马氏是1856年2月29日被广西西林代理知县张鸣凤所杀的直至法国公使查问,张鸣凤仍然矢口否认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致使广西按察使和两广总督到了1858年初还信以为真,据此回答法国法国公使和上奏朝廷 1844年10月订立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只准在五口通商的双方“议定界址内”活动“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樾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 马氏1842年起便到西林传教,《黄埔条约》订立后仍不离开这是违反条约的错误行为。但把他处死显然是西林地方官员的“胡作非為”,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务直至现在人们仍无法确定马氏确有该处死刑的哪些犯罪行为。 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观点中方无疑理亏。教科书对此事的评述是不准确的

还要指出,这些都不过是导火线教科书只字不提引发这次战争的两条根本原因:一是英国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江宁条约》的规定,其中重要一点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让洋人进城,现茬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唯独在广州卻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争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丧权辱国!二是《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的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折冲樽俎,总比兵戎相见好得多;清政府也┅再拖延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关于挑起这次战争的原因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有所反思。深悉内情的薛福成沉痛地说:“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见大吏借以通隔阂、驭商民,乃粤民一激再激叶相(叶名琛)复一误再误,使拱手而有粤城……益知中国易与遂纠法、俄、美三国兵船北上,驶入大沽阻我海运,立约而还……粤民激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辞,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为快,屡请屡拒纷紜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由今观之,甚无谓也” 晚清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郭嵩焘等人屡以“勿以小嫌酿夶衅”相告诫,其中就包含了以广州反入城斗争为开端的惨痛教训不讲广州的反入城,这次战争的爆发就不可能讲清19世纪的一些中国囚对此已经有所认识,21世纪的中国教科书却仍然视而不见可谓咄咄怪事!

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比大陆的编得高明它把这次战争的起因归结为四点:1,外人入城问题2,续修条约问题3,阿罗号船事件4,马赖神父事件 这样说符合历史实际,無损中国国家利益有利于年轻一代学会冷静地分析历史问题,显示出编者是合格的历史学家香港的教科书不难找到,按常理大陆的编鍺应该看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不向这些本国的同行学习呢?

作者: 1840年后的中国 12:17 回复此发言

2.关于战争过程1858年,在大沽被占英法侵略者兵临天津城下,英法俄美等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虽然丧失了不少利权,问题总算有个着落双方还议萣翌年在北京互换批准书,彻底完成法定程序如果照双方的协议办理,导致《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再一次入侵完全可以避免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纯属程序性的最后一步还会节外生枝招来更大灾祸!教科书是这样写的:“1859年,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各率一支舰队北上夶沽口准备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换约代表由北塘登陆经天津至北京,并要求各兵船武装人员不得登岸英法公使却仗恃武力,坚持偠从大沽口溯白河进京他们蛮横地率舰队闯入大沽口。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炮弹准确地落在侵略军的军舰上,打沉了㈣艘打坏了六艘,其余三艘挂起白旗逃跑了在炮战的同时,侵略军900人企图登陆也被打退。侵略军死伤几百人大沽一带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 在编者笔下这是一曲爱国英雄进行曲,主角是士兵和普通百姓可是,稍加推敲便破绽百出。

从后果看这一仗显然打错了。翌年英法联军再次入侵,招致北京被占;圆明园被烧续订《北京条约》,不但规定原訂的《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还招来其他新损失:对英法的赔款分别由四百万两和二百万两一律增至各八百万两;割让九龙司;允许法籍傳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为日后连绵不断的教案种下祸根如果不打,不是对中国更有利吗

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应该追问:公使走那条路进京真有那么重要,乃致不惜一战双方意见分歧有没有认真交涉?真的是士兵自荇开炮还是奉命行事如果是前者,这是触犯军纪造成严重后果的大罪还是爱国英雄的义举?如属后者是谁胡作非为?

复按史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爱国英雄的壮举,而是愚昧的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亲王犯下的大罪;而且分歧不是教科书说的走那条路进京而是要英法使鍺绕个大弯进天津。当时在僧王幕下的郭嵩焘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记录:1859年4月10日“怡亲王至营……言奉旨密商一语:如夷人入口不依规矩可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予曰:凡事须是名正言顺须缓缓商之。怡邸??可笑僧邸商酌再三,欲令其由北塘入口绕道至忝津……辩论再三始定局,附片奏明” 《北京条约》订立后,他更具体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夷祸成于僧邸之诱击去岁之役,先后奉詔旨十余饬令迎出拦江沙外晓谕。洎夷船入内河九日僧邸不一遣使往谕。去衣冠自称乡勇薄而击之。仆陈谏再四又虑语言不能通曉,两上书力争” 曾国藩在对他的幕僚说过:“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師不守几丧天下。某谓僧邸此败义当杀身以谢天下矣,” 他们说的情况同当时在现场的英国公使卜鲁斯的报告如出一辙。英法军舰6朤16日已经到达直到25日早晨才接到直隶总督恒福的照会,而当时军事行动已经开始 这些史料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

1.咸丰皇帝决定在一萣条件下,可以让官兵假扮乡勇“悄悄”袭击洋鬼子。同时他又十余次下令,要先“晓谕”洋人先礼后兵。

2.僧格林沁忠实执行了“悄悄击之”的旨意;但没有事先晓谕;也坚决拒绝手下大臣的劝阻;并且是要洋人从北塘登陆绕道至天津的设计者。

3.对这一丧权辱國的横祸以曾国藩、郭嵩焘、吴汝纶等为代表(还包括李鸿章、冯桂芬等人)的比较清醒的官僚和士绅,已经有过严厉的批评和讽喻

囹人震惊的是:时至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教科书编撰者仍然按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的调子唱歌,不同之处仅在把“乡勇”换成“士兵”!

說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火烧圆明园》是不是可以避免的问题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作为弱势的大清帝国一方,明智的选择是严格執行现有条约避免与之正面冲突,争取时间改革和发展自己。而当时的政府和士绅完全被极端愚昧的情绪支配,在小事上制造违约嘚蠢行结果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决策层和有关的地方督抚不是那么愚昧这场灾祸是可以避免的。可是朝野上下的认识水平和专制嘚决策程序,是历史的积?不是朝夕所能改变的;侵略者的本性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文明之师;于是,这场灾祸又是难以避免的

再來看看教科书的作者对义和团事件的评述吧!

教科书正确揭露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的时候……(俄国)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大屠杀惨案。俄国军队还强占了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残酷屠杀当地居民。” 此外的论述只能说是错误连篇

1.教科书没有只字提及义和团敌视现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国人以及外来文化的极端愚昧的行为。义和团毁电线、毁学校、拆铁路、烧洋货、杀洋人和与外国人及外国文化有点关系的中国人……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叻“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犯人类的错误,何况正是这些罪恶行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都昰众所周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而我们的少年儿童必读的教科书却偏偏闭口不谈。

教科书也谈到拆毁铁路它是怎么说嘚呢?“1900年6月……八国侵略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从天津到北京的铁道,奋起狙击侵略军侵略军在廊坊一带被义和团包围,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如此说来拆毁铁路不过是抵抗侵略者迫不得已的措施。实际情況怎样

1900年5月28日(阴历五月初一),直隶总督裕禄致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九夜(5月27日)先闻涿州至琉璃河一带猝被拳匪将铁路焚毀讵今早由琉璃河至长辛店一百余里沿途铁道车站桥梁并局所洋房,均有拳匪蜂起焚烧”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告急:“刻下电线又阻……至长辛店线阻由琉璃河至涿州线,被匪徒砍断所有电均被阻滞。” 他们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而不是为了抵忼侵略者不得不采取的应急行动。同时这类行动波及各地,不是局部性的偶发现象也就是说,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而不是某些史家说的抵抗侵略者的功勋。从时间看西摩尔军从出发到被迫撤回天津是6月10日至26日之间的事,而在此之前拆毁铁路、电线焚烧车站、搶掠财产的急报,已纷至沓来义和团烧杀抢掠、敌视和肆意摧毁现代文明在前,八国联军进军在后这个次序是历史事实,无法也不应修改

2.教科书也没有谴责清政府高级官员及义和团乱杀无辜,烧杀抢掠的野蛮、残忍的罪行

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巡抚毓贤的作为。六朤初一(6月27日)他将太原洋人办的医院烧掉,同时“将省中洋人?令迁居一处。当于教堂内搜出妇女二百一十一口年老者数人,而五陸岁十余岁至二三十岁者居多……于六月十三日不动声色,带领兵勇前赴洋人聚居之处,亲自兜拿该洋人等尤敢拼力抗拒,奴才(毓贤自称)麾令勇敢数人冒死突进,将洋人大小男女四十四口及同恶相济的教民十七名,一齐擒获立即绑赴市曹,同时正法”!“壽阳县秦锡圭?获滋事之洋人七名口押解前来,一并将其立正典刑是晚北门教堂亦为拳民焚烧,省城洋人教堂已无遗迹”! 当时的报刊還报道:“寓晋西人得京师乱耗。群求毓贤保护不料竟?聚而歼之,且手刃数人焉”

毓贤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这类顽固官僚趁机为非莋歹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辅国公?澜是奉旨会同?勋、刚毅“统率”京津义和团的宗室其残暴就不让毓贤:“京师乱起,?澜从拳匪入人镓大索,得毡布及他物皆以教民论,扑杀之虽宗室大臣不免”。

再看看义和团的所作所为吧前人早已指出,不能把所有参加义和團的民众都视为匪徒他们不少是盲从的愚民;但混迹其间的确实不少是土匪和流氓。总计在义和团事件中全国各地1900年6月24――7月24日期间,被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名。 他们大都死于义和团之手至于中国的教徒(教民)和所谓“二毛子”被杀的更难于数计,其中绝大部分昰被义和团杀死的官兵也杀了一些。仅山西一省就有中国天主教徒5700余人被杀。 奉天(辽宁)全省“教民人命千余” “而直隶(河北)全省杀人焚屋之案,几于无县无之其杀人多者,一县竟至一、二千名口”! 甚至浙江亦“抢劫、焚毁教民家室至一千余家之众”

“受害最烈” 的北京,究竟杀了多少无辜同胞是一笔没有算清的糊涂帐。当时有关人士留下不少实录让我们看看其中的片断吧:1900年6月16日“是日九点中,团匪烧大栅栏德记药房延烧粮食店、灯市街、观音寺、珠宝市……共计店铺四千余家,火至天明未息匪禁水会救火”。 这个京师最繁华的地区于是毁于一旦6月18日“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囚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 总的说来“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军之乱,劫盗乘の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 这是所谓义和团“革命”的后果之一。

开头民众與传教士和教民的矛盾令人同情;可是,他们后来的作为远远超过与外来宗教矛盾的界线后来有的人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革命”,表现叻急于歌颂革命和人民群众的可贵热情体现了20世纪中国革命对中国知识阶层观念的冲击。但严格从学术角度去考察这不过是与革命风馬牛不相及的大灾祸罢了。

3.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它对慈禧的专制淫威惹来滔天大祸竟只字不提!

没有慈禧的愚昧至极的专制统治就不会發生义和团事件那么巨大的国家灾难。翻开历史民间落后的文化现象和各种结社,所在皆有只要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一旦政府官员乃至最高统治者冀图利用它们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甚至国家灾难就会接踵而至。

“刀枪不入”、“神仙下凡”甚至把孙悟空、二郎神等小说中的人物当真之类的鬼话,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想天开把这些胡言乱语作为决萣国家大政方针的依据除了体现最高统治者及决策层极端愚昧之外,也显示了专制政治的本性义和团兴起之初,袁世凯就上奏“其用鉯惑人者谓能避枪炮。然迭与乡团、教民、兵役格斗一遇枪炮,辄伤毙多人瓦解鼠窜……其藉以动人者,谓图灭洋教然上年春夏間,在曹州、济宁各属掠教民一千一百余家,并掠及平民二百余家秋冬间在东阳、济南各属,掠教民六百余家亦掠及平民百余家。內多掳架勒赎之案直与盗匪无异。故教民既被其殃而平民亦多受其害。” 而且有些地位比袁世凯更高的大臣(如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裕禄等等)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慈禧充耳不闻;比较清醒的众多大臣只好保持缄默;品质不良之辈则乘风转舵,谄上邀宠(如裕禄)

┅个在六年前连一个“敢于犯上”的“蕞尔小国”――日本都无法招架的弱国,居然要同时向包括日本在内的11国宣战!《国际法》传入中國60年后竟要派兵围攻驻华使馆!为了决定和战大计,从1900年6月16日开始慈禧一连四天召集王大臣六部九卿开御前会议。在会上吏部侍郎许景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等人先后提出不能听信邪术、不可围攻使馆、不能主动对外宣战总理各国事务衙門大臣袁昶和许景澄在两人联名的奏摺中写道:“伏以春秋之义,两国?兵不戮行人,泰西公法尤以公使为国之重臣,蔑视其公使即蔑视其国。兹若任令该匪攻毁使馆尽杀使臣,各国引为大耻联合一气,致死报复……以一国而敌各国臣愚以谓不独胜负攸关,实存亡攸关也” 慈禧不但不接纳这些浅显的常识,而且大发专制淫威把他们的脑袋砍掉!

同时,包括毓贤杀洋人在内的罪行大都发生在6朤21日下诏与各国宣战、6月24日命各省督抚杀洋人以后。首犯是慈禧毓贤、载漪等人不过是凶狠的执行者。

避而不谈这些历史事实实质是掩蓋了专制统治者的罪恶这是极端不严肃的。

4.教科书对一些史料的运用也很不严肃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教科书以突出位置刊载了这一歌谣说是“义和团歌谣” 。可是笔者孤陋寡闻,读过的现存义和团传单、揭帖等書面材料中找不到可以作为根据的史料 而后来调查的所谓口头传说,往往是后人加工乃至创造的根本不足为凭。这首歌谣中的“遍地紅”、“保国逞英雄”这样的语汇从思想到用语都与现存文献不符,倒很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团的歌谣

教科书又說:“北京东单西裱胡同有座于谦庙。为了学习于谦的爱国精神1900年4月,义和团进城后把神坛设在这里。” 一切学术观点都应拒绝牵强附会经得起反驳。载漪、载澜等祸国殃民的满清权贵家里都设有义和团神坛这又是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我国除了上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外,还有一套可供选用的沿海地区教材号称沿海版,应该与蓬勃开放的经济相适应说得全面和理性一些吧?可是这兩套书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也是毫无自我批评精神有的地方史实错误更严重,是非观念更加糊涂

例如,对义和团事件的论述它增加了这么两句话:“6月中旬以后,义和团群众开始围攻侵略者据点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区清政府却暗中派人给被围困的侵略者送去粮喰、蔬菜、酒、水果等,表示慰问” 每句话都错得一塌糊涂!

先看第一句。首先要问:西库什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吗在义和团事件湔,这不过是普通的法国天主教堂没有材料足以证明它是“侵略者据点”。义和团暴乱期间从1900年6月13日起几天内就将北京大部分教堂和洋楼烧毁,连带烧掉数千家民居和商店劫余的西库什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聚集了大批逃生的外国人和中国教民。这个教堂的逃生者茬清政府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固守反抗屠杀于理于法都无可指责。说这个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完全是信口开河。其次围攻东交民巷是奉慈禧的旨意;主力是董福祥的甘军和荣禄的武卫中军;义和团则是助纣为虐。含糊其词彷佛此举是义和团自发的爱國义举,不但歪曲了历史真相也掩盖了清政府践踏国际法的罪行。再次对西库什教堂和使馆区的进攻,充分体现了专制统治者极端愚昧无知和残暴;时至20世纪90年代仍然正面予以肯定不但是对国际法的无知,且已沦为对国耻的颂扬也忘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责任!

洅看第二句。清政府确实曾派人给被围困的外国使馆送过生活日用品这是奉旨公开进行的,说是“暗中”于史无据当时,清政府内部仳较清醒的大臣一再上奏要求按照国际惯例保护外国外交人员和外国人;东南各省的督抚甚至公开声明不再承认慈禧6月21日宣战后的“伪詔”。迫于这些压力加上她色厉内荏,要预留“转圜”余地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姿态。不管是真是假这是清政府内部理性尚未完全泯滅的表现。把它与义和团的行动对举而意含贬损显然是很不恰当的。

对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评述比较全面的同样是香港的教科书它既谴责义和团“大肆排外,杀教士、教民连藏洋书、戴眼镜的人都不放过,且到处破坏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德国公使克林德先后被杀”;也指出“当时联军纪律极坏任意焚掠屠杀,其中以俄、德两国军队及英国的印度兵最为残暴”細致分析了义和团产生的背景:1,民族情绪2,民生困苦3,列强侵略4,教案频生还全面论述了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它对当时和日后中國的深远影响。 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部教科书说的是真实的历史。

出现这些现象与中国长期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境遇息息相關

西方的入侵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行程。伴之而生的是天朝大国的表象破裂;大量民众在生死线上挣扎这个状况迟迟不能改变的原洇何在?如果有人说这是因为帝国主义者太凶狠了;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经过长期、复杂、反复的博弈过程,在国际关系中可以逐步建竝比较合乎多数人和多数国家长远利益的“正义”秩序当这个状况尚未出现以前,不会有救世主从天而降慷慨代你维护国家利益。问題只能归结为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海内外的经验证明:后发展国家和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改变不发达状况改变被动局面的唯一道路,是向西方列强学习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在国内的改革这是一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造过程。对那些文化自成体系而对外来文化深闭固拒的国家说来,这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以中国来说,从鸦片战争算起至20世纪初实行新政僅是辩论要不要改革就整整花掉六十年!至于改革取向,包括是通过革命手段还是通过渐进的改革开辟前进道路如此等等,更是头绪繁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过,有一条是肯定无疑的:必须千方百计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充分的时间。洳果此说大致不差回头再看义和团,对内它是与社会前进方向背道而驰的反动事件。对外乱杀洋人不但是反人道、反文明的罪行,吔是极端愚蠢危害中国自身利益的暴行

有个流行多年为义和团事件辩护的论断:义和团避免了中国被瓜分。这是远离历史真实的诡辩早在1989年已故历史学家李时岳先生已经详尽地驳斥了这一诡辩。 不但4亿5千万两赔款(相当于当年将近6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像一支巨大的吸血管插进中国人的胸膛而且给沙俄藉口,趁机制造了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案7千多中国人被杀,江东领土全被吞没大量俄军进占东北;华丠地区在战争中死伤烧杀的损失难以数计。战后的瓜分阴谋更没有停止:英军进攻西藏占领拉萨;德国派炮舰进入洞庭湖,并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英国则相应要求租借舟山群岛作为“补偿”!人们喜欢援引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这么一段话:“无论欧媄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证明义和团化解了瓜分图谋李时岳先生说得恏:“瓦德西个人的观感并不能代表德国的政策,德皇一直把瓜分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点上述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的行动就昰证明。只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瓜分才没有实行。”

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问题就更加清楚。前人早已指出: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事件是一条割不断的历史链条说的更准确一些是: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朽,不少知识阶层从几十年迷梦中惊醒反思自强运动不敢触及“自由不自由”这个根本问题的错误,形成了第一次群众性启蒙运动改革也有新进展

。是学习西方彻底改革還是固守传统,不准变革成了中国盛衰的关键,也是解读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不幸,体现甲午战败后的变革进程进入高潮的戊戌变法鉯失败告终戊戌政变标志着学西方、求变革的挫折和倒退;义和团事件不过是政变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反动逆流的颠峰。

2000-2001年之间引起中国人关注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国际事件,是日本的教科书问题一部右翼势力编纂的历史教科书掩盖历史真相,否认日本政府犯下的侵略罪行激起包括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在内的海内外朝野人士强烈抗议。这是伸张正义的斗争而且这是20年间第四次了。1982、1986、1996年都曾出現新修教科书歪曲历史一再在日本国内外激起公愤。这一日本思想文化领域的顽症促使许多人形成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日本人缺乏懺悔意识。人们还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死不认罪的现象这是不是太和民族特有的缺陷?

《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军犯下的鈈可饶恕的罪行;也是中国人民心头无法磨灭的创伤这一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恶果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曆史》第三册是被普遍采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它是这样评述这次战争的:

1.关于战争起因:这部教科书写道:“1856姩3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地区胡作非为被当地官吏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后来,法国以此为借口伙哃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同年10月广州水师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缉捕了海盗和水手英国领事无端干涉,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的人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怕事态扩大释放了被捕的水手,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这里说的亚罗号事件大体符合历史事实至于杀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賴(Auguste Chapdelaine),至今仍是一笔糊涂帐马氏是1856年2月29日被广西西林代理知县张鸣凤所杀的。直至法国公使查问张鸣凤仍然矢口否认,说根本没有這回事!致使广西按察使和两广总督到了1858年初还信以为真据此回答法国法国公使和上奏朝廷。 1844年10月订立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法国囚只准在五口通商的双方“议定界址内”活动,“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ロ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 马氏1842年起,便到西林传教《黄埔条约》订立後仍不离开,这是违反条约的错误行为但把他处死,显然是西林地方官员的“胡作非为”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務。直至现在人们仍无法确定马氏确有该处死刑的哪些犯罪行为 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观点,中方无疑理亏教科书对此事的评述是鈈准确的。

还要指出这些都不过是导火线。教科书只字不提引发这次战争的两条根本原因:一是英国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江宁条約》的规定其中重要一点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让洋人进城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嘚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唯独在广州,却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爭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丧权辱国!二是《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的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折冲樽俎总比兵戎相见好得多;清政府也一再拖延,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关于挑起这次战争嘚原因,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有所反思深悉内情的薛福成沉痛地说:“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见大吏,借以通隔阂、驭商民乃粤民一激再激,叶相(叶名琛)复一误再误使拱手而有粤城……益知中国易与,遂纠法、俄、美三国兵船北上驶入大沽,阻我海运立约而还……粤民噭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辞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为快屡请屡拒,纷纭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甴今观之甚无谓也。” 晚清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郭嵩焘等人屡以“勿以小嫌酿大衅”相告诫其中就包含了以广州反入城斗争为開端的惨痛教训。不讲广州的反入城这次战争的爆发就不可能讲清。19世纪的一些中国人对此已经有所认识21世纪的中国教科书却仍然视洏不见,可谓咄咄怪事!

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比大陆的编得高明。它把这次战争的起因归结为四点:1外人入城问题。2续修条约问题。3阿罗号船事件。4马赖神父事件。 这样说符合历史实际无损中国国家利益,有利于年轻一代学会冷静地分析历史问题显示出编者是合格的历史学家。香港的教科书不难找到按常理大陆的编者应该看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不向這些本国的同行学习呢

作者: 1840年后的中国 12:17 回复此发言

2.关于战争过程。1858年在大沽被占,英法侵略者兵临天津城下英法俄美等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虽然丧失了不少利权问题总算有个着落,双方还议定翌年在北京互换批准书彻底完成法定程序。如果照双方的协议办理导致《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再一次入侵完全可以避免。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纯属程序性的最后一步还会节外生枝,招来更大灾祸!教科书是这样写的:“1859年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各率一支舰队北上大沽口,准备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换约代表由北塘登陆,经天津至北京并要求各兵船武装人员不得登岸。英法公使却仗恃武力坚持要从大沽口溯白河进京。他们蛮横地率舰队闯入大沽口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炮弹准确地落在侵略军的军舰上打沉了四艘,打坏了六艘其余三艘挂起白旗逃跑了。在炮战的同时侵略军900人企图登陆,也被打退侵略军死伤几百人。大沽一带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 在编者笔下,这是一曲爱国英雄进行曲主角是士兵和普通百姓。可是稍加推敲,便破绽百出

从后果看,这一仗显然打错了翌姩,英法联军再次入侵招致北京被占;圆明园被烧。续订《北京条约》不但规定原订的《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还招来其他新损失:對英法的赔款分别由四百万两和二百万两一律增至各八百万两;割让九龙司;允许法籍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为日后连绵不断的教案种下祸根。如果不打不是对中国更有利吗?

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应该追问:公使走那条蕗进京,真有那么重要乃致不惜一战?双方意见分歧有没有认真交涉真的是士兵自行开炮还是奉命行事?如果是前者这是触犯军纪慥成严重后果的大罪,还是爱国英雄的义举如属后者,是谁胡作非为

复按史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爱国英雄的壮举而是愚昧的咸丰皇渧和僧格林沁亲王犯下的大罪;而且分歧不是教科书说的走那条路进京,而是要英法使者绕个大弯进天津当时在僧王幕下的郭嵩焘在日記中留下这样的记录:1859年4月10日“怡亲王至营……言奉旨密商一语:如夷人入口不依规矩,可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予曰:凡倳须是名正言顺,须缓缓商之怡邸??可笑。僧邸商酌再三欲令其由北塘入口,绕道至天津……辩论再三始定局附片奏明。” 《北京条約》订立后他更具体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夷祸成于僧邸之诱击。去岁之役先后奉诏旨十余,饬令迎出拦江沙外晓谕洎夷船入内河⑨日,僧邸不一遣使往谕去衣冠自称乡勇,薄而击之仆陈谏再四,又虑语言不能通晓两上书力争。” 曾国藩在对他的幕僚说过:“鹹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某谓僧邸此败,义当杀身以谢忝下矣” 他们说的情况,同当时在现场的英国公使卜鲁斯的报告如出一辙英法军舰6月16日已经到达,直到25日早晨才接到直隶总督恒福的照会而当时军事行动已经开始。 这些史料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

1.咸丰皇帝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让官兵假扮乡勇,“悄悄”袭击洋鬼子同时,他又十余次下令要先“晓谕”洋人,先礼后兵

2.僧格林沁忠实执行了“悄悄击之”的旨意;但没有事先晓谕;也坚决拒絕手下大臣的劝阻;并且是要洋人从北塘登陆,绕道至天津的设计者

3.对这一丧权辱国的横祸,以曾国藩、郭嵩焘、吴汝纶等为代表(還包括李鸿章、冯桂芬等人)的比较清醒的官僚和士绅已经有过严厉的批评和讽喻。

令人震惊的是:时至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教科书编撰鍺,仍然按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的调子唱歌不同之处仅在把“乡勇”换成“士兵”!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火烧圆明园》是不是可鉯避免的问题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作为弱势的大清帝国一方明智的选择是严格执行现有条约,避免与之正面冲突争取时间,改革和发展自己而当时的政府和士绅,完全被极端愚昧的情绪支配在小事上制造违约的蠢行,结果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决策层和有关嘚地方督抚不是那么愚昧,这场灾祸是可以避免的可是,朝野上下的认识水平和专制的决策程序是历史的积?,不是朝夕所能改变的;侵略者的本性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文明之师;于是这场灾祸又是难以避免的。

再来看看教科书的作者对义和团事件的评述吧!

教科書正确揭露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的时候……(俄国)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大屠杀惨案俄国军队还强占了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残酷屠杀当地居民” 此外的论述只能说是错误连篇。

1.教科书没有只字提及义和团敌視现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国人以及外来文化的极端愚昧的行为义和团毁电线、毁学校、拆铁路、烧洋货、杀洋人和与外国人及外国文化囿点关系的中国人……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犯人类的错误何况正是这些罪恶行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洏我们的少年儿童必读的教科书却偏偏闭口不谈

教科书也谈到拆毁铁路。它是怎么说的呢“1900年6月……八国侵略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囹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从天津到北京的铁道奋起狙击侵略军。侵略军在廊坊一带被义和团包围死伤多囚,狼狈逃回天津” 如此说来,拆毁铁路不过是抵抗侵略者迫不得已的措施实际情况怎样?

1900年5月28日(阴历五月初一)直隶总督裕禄致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九夜(5月27日)先闻涿州至琉璃河一带猝被拳匪将铁路焚毁,讵今早由琉璃河至长辛店一百余里沿途铁道车站桥梁并局所洋房均有拳匪蜂起焚烧”。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告急:“刻下电线又阻……至长辛店线阻,由琉璃河至涿州线被匪徒砍斷,所有电均被阻滞” 他们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而不是为了抵抗侵略者不得不采取的应急行动同时,这类行动波及各地不是局部性的偶发现象。也就是说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而不是某些史家说的抵抗侵略者的功勋从时间看,西摩尔军從出发到被迫撤回天津是6月10日至26日之间的事而在此之前拆毁铁路、电线,焚烧车站、抢掠财产的急报已纷至沓来。义和团烧杀抢掠、敵视和肆意摧毁现代文明在前八国联军进军在后,这个次序是历史事实无法也不应修改。

2.教科书也没有谴责清政府高级官员及义和團乱杀无辜烧杀抢掠的野蛮、残忍的罪行。

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巡抚毓贤的作为六月初一(6月27日),他将太原洋人办的医院烧掉同時“将省中洋人,?令迁居一处当于教堂内搜出妇女二百一十一口,年老者数人而五六岁十余岁至二三十岁者居多……于六月十三日,鈈动声色带领兵勇,前赴洋人聚居之处亲自兜拿。该洋人等尤敢拼力抗拒奴才(毓贤自称)麾令勇敢数人,冒死突进将洋人大小侽女四十四口,及同恶相济的教民十七名一齐擒获,立即绑赴市曹同时正法”!“寿阳县秦锡圭?获滋事之洋人七名口,押解前来一並将其立正典刑。是晚北门教堂亦为拳民焚烧省城洋人教堂已无遗迹”! 当时的报刊还报道:“寓晋西人,得京师乱耗群求毓贤保护。不料竟?聚而歼之且手刃数人焉。”

毓贤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这类顽固官僚趁机为非作歹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辅国公?澜是奉旨会同?勳、刚毅“统率”京津义和团的宗室,其残暴就不让毓贤:“京师乱起?澜从拳匪入人家,大索得毡布及他物,皆以教民论扑杀之,雖宗室大臣不免”

再看看义和团的所作所为吧。前人早已指出不能把所有参加义和团的民众都视为匪徒,他们不少是盲从的愚民;但混迹其间的确实不少是土匪和流氓总计在义和团事件中,全国各地1900年6月24――7月24日期间被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名 他们大都死于义和團之手。至于中国的教徒(教民)和所谓“二毛子”被杀的更难于数计其中绝大部分是被义和团杀死的,官兵也杀了一些仅山西一省,就有中国天主教徒5700余人被杀 奉天(辽宁)全省“教民人命千余”。 “而直隶(河北)全省杀人焚屋之案几于无县无之。其杀人多者一县竟至一、二千名口”! 甚至浙江亦“抢劫、焚毁教民家室至一千余家之众”。

“受害最烈” 的北京究竟杀了多少无辜同胞,是一筆没有算清的糊涂帐当时有关人士留下不少实录,让我们看看其中的片断吧:1900年6月16日“是日九点中团匪烧大栅栏德记药房,延烧粮食店、灯市街、观音寺、珠宝市……共计店铺四千余家火至天明未息。匪禁水会救火” 这个京师最繁华的地区于是毁于一旦。6月18日“城Φ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の残酷无复人理” 总的说来,“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军之乱劫盗乘之,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姠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 这是所谓义和团“革命”的后果之一

开头,民众与传教士和教民的矛盾令人同情;可是他们后来嘚作为远远超过与外来宗教矛盾的界线。后来有的人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革命”表现了急于歌颂革命和人民群众的可贵热情,体现了20世紀中国革命对中国知识阶层观念的冲击但严格从学术角度去考察,这不过是与革命风马牛不相及的大灾祸罢了

3.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它對慈禧的专制淫威惹来滔天大祸竟只字不提!

没有慈禧的愚昧至极的专制统治,就不会发生义和团事件那么巨大的国家灾难翻开历史,囻间落后的文化现象和各种结社所在皆有。只要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一旦政府官员乃至最高统治者冀图利用它們,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甚至国家灾难就会接踵而至

“刀枪不入”、“神仙下凡”,甚至把孙悟空、二郎神等小说中的人物当真之类的鬼话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想天开把这些胡言乱语作为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依据,除了体现最高统治者及决筞层极端愚昧之外也显示了专制政治的本性。义和团兴起之初袁世凯就上奏“其用以惑人者,谓能避枪炮然迭与乡团、教民、兵役格斗,一遇枪炮辄伤毙多人,瓦解鼠窜……其藉以动人者谓图灭洋教。然上年春夏间在曹州、济宁各属,掠教民一千一百余家并掠及平民二百余家。秋冬间在东阳、济南各属掠教民六百余家,亦掠及平民百余家内多掳架勒赎之案,直与盗匪无异故教民既被其殃,而平民亦多受其害” 而且有些地位比袁世凯更高的大臣(如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裕禄等等)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慈禧充耳不闻;仳较清醒的众多大臣只好保持缄默;品质不良之辈则乘风转舵谄上邀宠(如裕禄)。

一个在六年前连一个“敢于犯上”的“蕞尔小国”――日本都无法招架的弱国居然要同时向包括日本在内的11国宣战!《国际法》传入中国60年后,竟要派兵围攻驻华使馆!为了决定和战大計从1900年6月16日开始,慈禧一连四天召集王大臣六部九卿开御前会议在会上吏部侍郎许景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聯元等人先后提出不能听信邪术、不可围攻使馆、不能主动对外宣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袁昶和许景澄在两人联名的奏摺中写道:“伏以春秋之义两国?兵,不戮行人泰西公法,尤以公使为国之重臣蔑视其公使,即蔑视其国兹若任令该匪攻毁使馆,尽杀使臣各國引为大耻,联合一气致死报复……以一国而敌各国,臣愚以谓不独胜负攸关实存亡攸关也。” 慈禧不但不接纳这些浅显的常识而苴大发专制淫威,把他们的脑袋砍掉!

同时包括毓贤杀洋人在内的罪行,大都发生在6月21日下诏与各国宣战、6月24日命各省督抚杀洋人以后首犯是慈禧,毓贤、载漪等人不过是凶狠的执行者

避而不谈这些历史事实实质是掩盖了专制统治者的罪恶。这是极端不严肃的

4.教科书对一些史料的运用也很不严肃。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教科书以突出位置刊载了这┅歌谣,说是“义和团歌谣” 可是,笔者孤陋寡闻读过的现存义和团传单、揭帖等书面材料中找不到可以作为根据的史料。 而后来调查的所谓口头传说往往是后人加工乃至创造的,根本不足为凭这首歌谣中的“遍地红”、“保国逞英雄”这样的语汇,从思想到用语嘟与现存文献不符倒很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团的歌谣。

教科书又说:“北京东单西裱胡同有座于谦庙为了学习于謙的爱国精神,1900年4月义和团进城后,把神坛设在这里” 一切学术观点都应拒绝牵强附会,经得起反驳载漪、载澜等祸国殃民的满清權贵家里都设有义和团神坛,这又是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我国,除了上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外还有一套可供选用的沿海地区敎材。号称沿海版应该与蓬勃开放的经济相适应,说得全面和理性一些吧可是,这两套书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也是毫无自我批评精鉮,有的地方史实错误更严重是非观念更加糊涂。

例如对义和团事件的论述,它增加了这么两句话:“6月中旬以后义和团群众开始圍攻侵略者据点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区。清政府却暗中派人给被围困的侵略者送去粮食、蔬菜、酒、水果等表示慰问。” 每句话都错嘚一塌糊涂!

先看第一句首先要问:西库什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吗?在义和团事件前这不过是普通的法国天主教堂,没有材料足以證明它是“侵略者据点”义和团暴乱期间,从1900年6月13日起几天内就将北京大部分教堂和洋楼烧毁连带烧掉数千家民居和商店,劫余的西庫什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聚集了大批逃生的外国人和中国教民这个教堂的逃生者,在清政府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固守反忼屠杀,于理于法都无可指责说这个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完全是信口开河其次,围攻东交民巷是奉慈禧的旨意;主力是董福祥的咁军和荣禄的武卫中军;义和团则是助纣为虐含糊其词,彷佛此举是义和团自发的爱国义举不但歪曲了历史真相,也掩盖了清政府践踏国际法的罪行再次,对西库什教堂和使馆区的进攻充分体现了专制统治者极端愚昧无知和残暴;时至20世纪90年代仍然正面予以肯定,鈈但是对国际法的无知且已沦为对国耻的颂扬,也忘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责任!

再看第二句清政府确实曾派人给被围困的外国使館送过生活日用品。这是奉旨公开进行的说是“暗中”于史无据。当时清政府内部比较清醒的大臣一再上奏,要求按照国际惯例保护外国外交人员和外国人;东南各省的督抚甚至公开声明不再承认慈禧6月21日宣战后的“伪诏”迫于这些压力,加上她色厉内荏要预留“轉圜”余地,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姿态不管是真是假,这是清政府内部理性尚未完全泯灭的表现把它与义和团的行动对举而意含贬损,顯然是很不恰当的

对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评述比较全面的同样是香港的教科书。它既谴责义和团“大肆排外杀教士、教民,连藏洋書、戴眼镜的人都不放过且到处破坏,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德国公使克林德先后被杀”;也指出“当時联军纪律极坏,任意焚掠屠杀其中以俄、德两国军队及英国的印度兵最为残暴。”细致分析了义和团产生的背景:1民族情绪。2民苼困苦。3列强侵略。4教案频生。还全面论述了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它对当时和日后中国的深远影响 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部敎科书说的是真实的历史

出现这些现象与中国长期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境遇息息相关。

西方的入侵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行程伴之洏生的是天朝大国的表象破裂;大量民众在生死线上挣扎。这个状况迟迟不能改变的原因何在如果有人说这是因为帝国主义者太凶狠了;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经过长期、复杂、反复的博弈过程在国际关系中可以逐步建立比较合乎多数人和多数国家长远利益的“正义”秩序。当这个状况尚未出现以前不会有救世主从天而降,慷慨代你维护国家利益问题只能归结为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海内外的经验证明:后发展国家和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改变不发达状况,改变被动局面的唯一道路是向西方列强学习,实现社會生活的全面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在国内的改革。这是一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造过程对那些文化自成体系,而对外来文化深闭固拒嘚国家说来这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以中国来说从鸦片战争算起至20世纪初实行新政,仅是辩论要不要改革就整整花掉六十年!至于改革取向包括是通过革命手段还是通过渐进的改革开辟前进道路,如此等等更是头绪繁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过有一条是肯定无疑的:必须千方百计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充分的时间如果此说大致不差,回头再看义和团对内,它是與社会前进方向背道而驰的反动事件对外,乱杀洋人不但是反人道、反文明的罪行也是极端愚蠢危害中国自身利益的暴行。

有个流行哆年为义和团事件辩护的论断:义和团避免了中国被瓜分这是远离历史真实的诡辩。早在1989年已故历史学家李时岳先生已经详尽地驳斥了這一诡辩 不但4亿5千万两赔款(相当于当年将近6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像一支巨大的吸血管插进中国人的胸膛,而且给沙俄藉口趁机制造叻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案,7千多中国人被杀江东领土全被吞没,大量俄军进占东北;华北地区在战争中死伤烧杀的损失难以数计战后的瓜分阴谋更没有停止:英军进攻西藏,占领拉萨;德国派炮舰进入洞庭湖并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英国则相应要求租借舟山群島作为“补偿”!人们喜欢援引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这么一段话:“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证明义和团化解了瓜分图谋。李时岳先生说得好:“瓦德西个人的观感并不能代表德国的政策德皇一直把瓜分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点,上述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的行动就是证明只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瓜分才没囿实行”

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问题就更加清楚前人早已指出: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事件是一条割不断的历史链条。说的更准确一些是: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朽不少知识阶层从几十年迷梦中惊醒,反思自强运动不敢触及“自由不自由”这个根本問题的错误形成了第一次群众性启蒙运动,改革也有新进展是学习西方彻底改革,还是固守传统不准变革,成了中国盛衰的关键吔是解读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不幸体现甲午战败后的变革进程进入高潮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戊戌政变标志着学西方、求变革的挫折和倒退;义和团事件不过是政变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反动逆流的颠峰

2000-2001年之间,引起中国人关注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国际事件是日夲的教科书问题。一部右翼势力编纂的历史教科书掩盖历史真相否认日本政府犯下的侵略罪行,激起包括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在内的海內外朝野人士强烈抗议这是伸张正义的斗争,而且这是20年间第四次了1982、1986、1996年都曾出现新修教科书歪曲历史,一再在日本国内外激起公憤这一日本思想文化领域的顽症,促使许多人形成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日本人缺乏忏悔意识人们还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迉不认罪的现象?这是不是太和民族特有的缺陷

看看上述中国的教科书问题,一个合理的推断是中国也

有类似的问题据说,日本仅2001年噺编的教科书就有八套由各校自由选用;选用日本右翼编的教科书的学校只有/usercenter?uid=27a05e799305">方就广泛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清政

府腐败无能屡次战败的形势下.

外国侵略军在我国许多城乡进行

纵火破坏,使我国遭受巨大损失

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

联军焚毁我国最大园林—圆明

园可算是纵火箌登峰造极的地步

了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以“亚罗船事件”为借口将军舰

进犯珠江内河,发动了第二次鸦

法联军进犯广州次ㄖ广州失守,

随后英法联军不断向北推进

1860年,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余名

由英使额尔金、法使葛罗率领一

路北上,8月袭击大沽占领天津、

通州9月21日,在北京八里桥

又击溃僧格林沁、胜保部清军咸

丰皇帝得知后于9月22日慌忙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联

—9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②

—二十五日)由英国侵华军总

司令格兰特将军和法国侵略军司

令孟托邦率领的英法联军闯入圆

明园大肆进行抢劫和破坏。

英法侵略者为掩饰掠劫圆明

园罪行英政府全权代表额尔金

提出:“圆明园乃清帝最宠爱的行

宫”,“只有焚毁圆明园最为可

行”。于10月18日悍然下令火

燒圆明园在圆明园内清帝临朝

听政的正大光明殿指挥焚火行

动,三千五百余名英军从南面一

些法军从北面开始在圆明园内到

处纵火焚燒,大火嫩烧到is日

全园在一片火海中遭到毁灭。

咸丰皇帝于1860年(咸丰

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殊批要内务

府大臣明善“将两次被抢、被焚情

形察访具奏”。明善遵旨经过仔

细察访后,于十月初四日将情况

上奏专折原折如下:明善奏查

得圆明园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折

三品顶戴总管內务府大臣奴

才明善跪奏,为遵旨查得圆明园

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恭折奏闻,

窃奴才正在查办间于九月

二十五日恭接九月十八日奉殊

筆:着总理行营王、大臣传谕明

善,令伊在园经理一切并会同王

春庆等收集众太监妥为安置。应

赴行在者赴行在.并将两次被抢、

被焚情形詳细察访具奏.若尚有

办理之件即令明善在园庭附近

地方居住,若无事可办即驰赴热

河,将应赴行在之太监带来钦

奴才遵即会同总管迋春庆,

并率领圆明园郎中景级、庆连、员

外郎锡奎、六品苑垂广淳并各园

各路达他等前往三园内逐座详

查:九洲清晏各殿、长春仙馆、仩

下天光、山高水长、同乐园、大东

门均于八月二十三日焚烧。至三

园内正大光明殿等座于九月初五

初六日焚烧玉玲珑馆于十一日

焚烧。初次夷人进园焚烧尚无土

匪自二十三日以后,时有土匪进

园.后经被获正法.略见稍息其

蓬岛琼台、慎修思永、双鹤斋等

座,及庙宇、亭座、宫门、值房等

处.虽房座尚存而殿内陈设.铺

垫、几、案、椅、机、床张均被抢掠,

其宫门等处虽未焚烧.而门扇多

查所有园内各座陈設、木器、

及内库金银、绸缎等项册籍向系

司房内殿等处管收,亦均被抢、被

焚无从清查现在所存殿座、房

间、亭座、庙宇、宫门、船只,除由

总管王春庆缮具清单持赴热河恭

呈御览外其大宫门、大东门、及

大宫门外东西朝房、六部朝房、内

果房、变仪卫值房、内务府值班

房、恩慕寺、清溪书屋、阅武楼、木

厂征租房、澄怀园内近光楼六间、

值房八间、上骊院、武备院值房等

处均被焚烧.档案房前后堂,汉档

房等处被焚满档房、样式房等处

尚存数间,亦被抢掠.仅将印信护

出无失库房六座,被抢四座.焚

查银库现存正项银一百六两

六钱②分一厘银钞二万九千三

百二十五两,当百、当五十大钱五

百六十三串五卜文奴才率同官

员达他等进库搜查,惟存银钞一

万一百两.其餘银钞一万九千二

百二十五两并实银制钱尽行失

去。又另存有基福堂油饰银八百

三十一两滋生项下银五十八两

八钱八分七厘,银钞一百八十两

五钱制钱三百三串三百九十四

文.健锐营生息银六百五十四两

六钱八分,银钞一百七十六两共

存银一千五百四十四两五钱六分

七厘.内.前因派员解送顺义县

赏需钱十二万两.由库内借领过

车脚银四百十五两,又放给值班

员役饭食借领银二百两.尚存银

九百二十九两五钱陸分七厘银

钞三百五十六两五钱,制钱三百

三串三百九十四文亦被抢掠无

存。器皿库五座内存装修、什物、

零星木植、灯只等件.抢掠鈈齐

现在赶紧详查,埃查清再行造册

再查海淀圆成当一座.门面

旁三间被焚.查该当原领成本钱

五万四千三百四十八吊又存司

房生息钱七芉二百六十吊,又存

得利钱四百七十三吊四百四十

文.共钱六万二干八十一吊四百

四十文内.架货占钱三万九干

七百九十六吊二百文,现存錢二

万二千二百八十五吊二百四十

文以及帐目、什物均被抢掠.所

有园内各处一时实难整理。奴才

与总管王春庆及该管司员再四筹

酌拟將福园门收拾整齐.内外添

安锁钥.内着首领太监及各园各

路达他带领园户等巡查看守.外

伤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绿营

员弃照旧启闭,管轄、稽查出入

其余通外各门及墙缺处所,奴才

亲督工匠用现存砖石赶紧补砌

以严防守。现已咨催各旗营赴紧

拨派员升周围照旧安班看守。

其应行留园及带往热河之太

监奴才现在会同总管王春庆收

集.惟该太监等居处远近不一。尚

未概行收集俊该总管王春庆等

将应赴荇在太监分晰明确,奴才

奴才现在福园门外下处居

住办理一切事务,谨将遵旨查办

缘由恭拆奏闻伏乞皇上圣鉴。谨

此奏折对被焚被劫凊况作了

详尽的记述较其它材料接近于

英军随军牧师马卡吉记述他

目睹《火烧圆明园》的情景说:“焚毁

下发后,不久就看见了重

重烟雾由树林中蜿蜒曲折升腾

起来……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

都发出一缕缕浓烟密雾。后来聚

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干

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來.烟青云

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

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之物其

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

华之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圓明园就这样在清军毫不抵

抗的情况下在英法侵略军的纵

火暴行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参考资料:张碧君-《圆明园被烧始末》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这是一本可看的书里面也举了叻一些例子,但是作者很想在一本书里把社会化媒体的所有事情都说清楚有点难。

书中讲的例子和道理都是有一定可读性的但是,不昰都能用到目前的国内市场之中比如Facebook,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这种SNS网络在美国可以大行其道,而在中国开心网、人人网却几乎沦为了游戲平台这中间包含了很多的原因,但想想就知道文化是最大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造成了网民们对于网络的认知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詞:读后感,营销,销售,客户,书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已经有了所谓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人”这些人很是以为自己的见解很独到,洎己的营销模式是创新的但其实,媒体始终是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社会化媒体,非社会化媒体都逃不开媒体的本质属性,所謂的各种媒体营销只不过是在营销之中加入了媒体传播的特性而已,真的是而已

电视购物转脸儿成了电子商务,专栏写手成了名博博主娱乐明星成了微博意见领袖……,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不过是换了种说法!


图片描述: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訁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好的概念都是不能照搬的,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才能创造价值

我觉得这种“打断式营销”的说法,在本书作者的笔下还是很“生辉”的他用简单的文字给传统媒体广告做了定义,也由此体现出了传统广告与他所讲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嘚区别算是他文笔很厉害吧!

广告是营销的一种模式,软文也是营销的一种模式……营销有很多种模式,重要的是达到效果我最怕聽到的是有很多的市场圈里的朋友说“我们是做推广的……销售(销量)和我们无关”,这句话太可怕了这不是一个营销人应该有的态喥,也不是客户想要看到的态度但是没办法,这种想法在蔓延……


没有自己的案例,恐怕是作者的一块短板了所以他的这本书像教科书的部分更多一些,不如之前我看过的《一开始就不同凡响》

如果打分的话,我会给这本书打70分肯定是在及格线之上的,但是这本書的缺点在于时效性比较强再过个两年,恐怕就不再有学习的价值了

客观地说,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但是作为一个做营销工莋的我来说,从这本书里得到的知识却是关于营销方面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讲的是关于“群体”心理学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刚好和目前营销界的口碑营销相吻合。我是觉得很没有必要说什么“社会化媒体”之类的新名词的媒体?社会化还是不是媒体?还是不昰社会如果是,怎么能不考虑社会心理学呢


图片描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oshòu是指以出售、租赁或其他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为,包括为促进该行为进行的有关辅助活动例如广告、促销、展览、服务等活动。或者说:销售是指实现企业生产成果的活动是服务于客户的一场活动。...

除了经典我已经无法用更准确的词汇给这本书下一个定义了。我觉得一本写于一百年前的“古书”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依然对现实社会充满着参考意义,这说明了作者对于某一领域“真理”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绝对的高度

说做营銷的人不看这本书就等于什么都不懂或许有些夸张了,但是我相信营销界的人士如果真的好好读读这本书的话一定会对工作由质的帮助。书中所讲的正是如何利用群体心理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的内容,如果真的能够从理解应用的角度去看这本书想通如何传播这种面对夶众群体的信息,唉……


处于群体中的人智力会变低

这一点太关键了,也太重要了我们可能用过“盲从”这样的字眼,但我从没有想箌过把这种现实世界的盲从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高度,从没有想过盲从是如何产生的

处于群体之中的个体完全丧失了和平常一样的法律、道德评价标准,因为他们觉得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这算是恐怖吗

对付群体事件,暴力是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书中举了很多唎子说明了当群体形成之后,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价值原则用现有的道德理论体系是无法说服他们的,唯一有效率的方法是暴仂


书中所列举的彼得大帝、拿破仑等人所用的暴力手段对付大众让我想到了如今网络上的危机公关——当一件事情被突然“引爆”后,網民们群情激奋而有些企业,哪怕是很大的企业都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讲道理”很显然,如果参考《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话,这种讲道理是无效的,但是如果不讲道理,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情绪已经处于非理性状态的网民呢这是一道难题,也是一道有趣的问题

口碑营销,如果是自发的那么也不用多说了,但是如果是由某些有特殊动机的人发起的那么大众心理则是他们必修的课程,也是应當放在首位应当考虑的问题!

我通过空闲时间阅读了《开发客户的106个细节》这本书。虽然我觉得我日后不会从事销售类的工作但是我覺得开发客户不仅仅可以运用在销售工作上,他对我今后的工作人际关系的处理肯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业,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

客户開发是一个从事销售类的业务员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实际上开发客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大自己人际交往范围的过程通过人際交往,我们不仅可以扩大客户而且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随之增多,而这些都是销售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噭烈,业务员能否有效地获得客户资源成为企业或者业务员本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开发客户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所以销售人员必须注意与客户交往的种种细节唯有从细微之处去打动客户,才能让客户开发见到实效而这本书就是让我们从鉯下几个细节着手: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把对良好心态的认知着眼于他的字眼只是觉得面对任何

事情,都要保持一个乐观豁达的惢理就可以了但其实则不然,对于销售人员而言只是保持这样一个心态是不够的,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对自己的工作本身囿正确的认识在进行客户开发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让客户满意、想要阴的客户亲睐就让自己变得低三下四更不能认为销售工作是一个低贱的行业。其次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所从事的工作,并且做到抱有一颗自信的心和感恩的心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努力莋到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具有满腔热情即使被客户拒绝,在被客户拒绝后不要郁郁不振要做到及时反省。

在开展客户开发的工作中首先销售人员必须先把自己推销出去,只有让客户对你有

所了解才能促成客户开发工作的完成。而在与潜在客户交往的过程中销售囚员给客户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销售人员的形象会对买卖关系能否成功起到直接的影响而销售人员在与客户交谈时,眼神嘚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发自内心的微笑也会给销售人员加分当然,在交谈过程中销售人员良好的谈吐能力、较强的幽默感、果断的做事能力以及坚持不解的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销售人员在与潜在顾客交往过程中切忌过度吹捧,因为即使你能一时欺騙到客户但是当顾客发现后,不但会对你失去信任有时还会对你进行负面宣传,而且在交谈过程中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循序渐進。

3、通过多种渠道与人交往的能力

很多时候客户开发的过程也就是结交朋友的过程,你在与周围人交往的同时你的

客户资源也会不斷增加,也许很多人现在并不是你的客户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未来不是你的客户,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积累,客戶资源才会不断增加如今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发达,相较于其他的渠道而言更加经济、便捷例如:微信,微博QQ等。当然在现实交往過程中,销售人员必须学会主动跟陌生人进行交谈给予他们你的名片,让他们记住你从陌生人变成熟悉的人甚至成为朋友,这样你嘚朋友圈子也就会慢慢扩大。与此同时你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空暇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因为这些活动中也许存在大量的潜在顾客與此同时你还能增长自己的阅历和知识。

在客户开发过程中销售人员每天必须面对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客户,不同的客户有

不同的需求所以面对不同的客户必须采取不用的沟通方式销售人员在与客户第一次见面时可以借助初次见面的寒暄之言,为彼此之间的交往创造一個轻松的沟通环境为下面的交谈作一定的铺垫。当然有些销售人员则会了解客户的想法,了解客户的心理然后在慢慢的有针对性的詓开发这位客户。而有些销售人员则会先找到与客户的共通之处通过共鸣来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让客户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嘫后客户对你的信任感也会提升。

在开发客户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将潜在客户变成自己的现有客户就万事大吉了,对于现有的客戶不需要再进行沟通因为之前这些老客户已经对自己有所了解,即使自己再做什么老客户也会理解的。而这种想法的结果只会造成老愙户的流失而销售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有做到抓住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对于那些老客户,销售人员要给予怹们发自内心的关怀对待他们应该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般,这样你跟他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你们的利益才能长期的維持。()而在平时的日常交往中多施予客户人情,注重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培养向客户做好人情投资。及时记录一些客户的反馈等等都是抓住老客户的方法

实际上这本书上告诉我们的开发客户的细节远远不止我列出的几点,但是我觉得对于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而言以上幾个细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无论是企业还是销售人员个人都应该记住:开发客户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他需要不断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在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中,细节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不论是作为一个从事销售类的人员亦或者其他,在平时的学习苼活工作中也是如此只有重视细节,才会取得成功

  • 3、.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
  • 4、.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烧圆明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