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明末总兵官指的是那个地方?

当前位置:>> 《明1644》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战!
《明1644》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战!
  &他们&和&她&通过时间车轮的旋转一起回到了那一个国度--《明1644》! 然而,在《明1644》纯净的国度里,&他们&却为了&她&发生了一场至今回忆起都令人生畏的血战!
相逢初见&贼&家中。   某日陈圆圆在某山寨里待字闺中,突然听闻山外杀声四起旌旗耸动,自打从那个天杀的叫&开服&日子起,这已经说不上是第几百次了。圆圆只叹了一声&红颜薄命&,但听咚的一声,闺房正门竟破了个窟窿!忽见一人影闪过飘入房中,圆圆定神一看,立在面前的乃是一彪形大汉,再一端详,顿时花容失色,这不正是大明的xiaofan01322,人称小贩的范总兵吗?
破敌收&女&战雄关   大明玄霜玄总兵,人送绰号万人敌,以联盟杀手著称于世,有万夫不挡之勇。昔日曾脚踢张无忌,夜战孙承宗,山海关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实乃一代枭雄也。听闻&范总兵&鏖战十八寨独抢陈圆圆,不由得心颜大开,杀意盛起。遂上报大明铁骑营的扛把子人称&子房再世&的刘伯温刘总兵。刘总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双手大笔一挥,万分豪迈的写了一&干&字!正所谓兵贵神速,大明铁骑营在刘伯温、玄霜、还有人称&巍2同学&巍总兵等人指挥下,点将挥师,直下范总兵的主城。于是山海关的决战气氛,在大明铁骑营的雷鸣般的铁蹄声中越越来越浓。
冲冠一怒&卫&圆圆   且不说铁骑营,范总兵抱得美人归自然是欣喜若狂,忙与神机营的小的们一起鉴赏这山海关内的唯一女人&&陈圆圆。哎,一群老爷们的围观可让咱圆圆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却不成的想烽火台上狼烟四起,大明铁骑虎视眈眈。范总兵怒起一声&打!&,真是见过大阵仗的铁帅,大兵压境仍临危不乱,命神机营的炮筒子们整装跨马出征迎战,自己则单枪匹马袭扰敌城。范总兵果然铁血真汉子也,连战连捷,大明铁骑营后方眨眼间被席掠数城。可不想回凯旋班师之时,陈圆圆陈美人不知所踪,神机营内,败兵无数,范总兵不由得暗自神伤。正欲挥兵征讨&万人敌&玄总兵之时,却亲眼得见己方数千骁士凌空消逝。顿时范总兵犹如五雷轰顶,叹哉!良将莫苦于无精兵可用邪!主城城外,炮声震天 玄霜的攻城火器的射界已抵至城墙门楼之上。范总兵自心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随即横刀卧颈,血染大旗。至此,大明铁骑营稳当的坐镇山海关之巅。诸看官莫嫌书家多言,现陈美人已辗转落巍某人的帷帐之内,回首范总兵一世英豪,到头却为他人做嫁,真是可悲可叹矣!
有道是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陈美人兮奈若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乱世之中 谁与争锋三朝鼎力 谁主沉浮《明1644》让你主宰自己的世界《明1644》官方网站:http://www.ming1644.com 《明1644》官方论坛:http://bbs.ming1644.com《明1644》官方QQ群:
最新最全网页游戏资讯,尽在
最新最酷最炫网页游戏,尽在
最Q最有人气网页游戏,尽在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 (12-07) · (12-07) · (12-07) · (12-07) · (12-06)
05-1005-0405-0405-0405-0305-0305-0304-29千户、总兵、指挥使、参将傻傻分不清
在众多的明朝影视剧中,看到很多武将官职特别糊涂,有的叫指挥使,有的叫千户或是总兵,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称之为总兵,而锦衣卫又称之为指挥使,千户,想要了解明朝的武将官职,还得从明朝的军事制度说起。
  卫所制
  大明建国初期,太祖朱元璋接受了刘伯温等大臣的意见,建立了卫所制,设立五军都督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又在各省设立都指挥使司,卫所属都指挥司管辖,打仗、训练者听兵部调遣,遇有重大战事又有皇帝指派大将,授予兵权,率领卫所军队出征,战事结束以后,兵权有重新交给朝廷,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将不专军,兵不私将的制度,有利于皇帝对军队和将领的掌控。
  洪武初年,拱卫京师的京军就有48卫,是全国军队中的精锐,到了永乐朝,又增加到了72卫,并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此外还有皇帝的护卫亲兵,如锦衣卫、金吾卫、羽林、虎贲等12卫军。
  明朝初年在全国共设17个都指挥司,3个行都司和一个守备司,内外卫共329个,军队最多的时候达到270多万。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呢?明初,全国共有户一千多万户,人丁五千万左右,军队占了20分之一人口。
  明朝卫军的军官制度
  明初,一个卫大约人数为5600人,由卫指挥使率领,辖五个千户所,由千户率领人数1120人,一个千户所辖10个百户所,由百户率领,辖两个总旗人数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所以我们所常见的千户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带领1000兵的头子。
  明朝军队大致又可分为京军和地方军,京军就是守卫京师的军队,地方军包括了卫军、边兵和民兵,边兵一般就是指守卫边疆的军队,在明朝有九个军镇,史称“九边”。边兵和民兵又隶属另一个系统,称之为营兵制。
  卫军和营兵有何不同
  自太祖制定了卫所制以来,卫军实行的是屯兵制,就是自给自足,有点像抗日时期的八路军,驻守军事重镇的实行三七开,三成兵力正常执勤,7成兵力屯田,而相对稳定的中部地区却是二八开,朝廷统一将种子、农具、耕牛等分配到各个卫所,卫所的军队实行的是世袭制,世世代代为兵,家属也住在朝廷规定的地方,如果遇到家族不能繁衍或战死沙场,朝廷也会统一核销,称之为“消兵”。
  这种制度在明初确实对国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卫军的土地被将校侵占,制度开始败坏,因而导致了大量的卫兵逃离,最严重的时候十之八九缺员,所剩的只是老弱残兵,战斗力急剧下降。在嘉靖朝,蒙古鞑靼进攻京师,京师的兵力已经不到三万,和洪武永乐时期相差甚远。
  营兵制在朱元璋创建王朝的过程中就已形成,招募便是军队的主要来源,建国初期,天下大定,营兵很大一部分来抽调自卫所军,宣德以后,伴随着边境的紧张局势的步步升级,卫所制日益废弛,募兵制开始成为了兵力的重要来源,大规模的募兵出现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嘉靖时期,戚家军和俞家军都是募兵。
  营兵军官由什长、队长、哨官、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和总兵组成,兵将一般都不世袭,也不会终身服役,军队供应则全部由朝廷提供,因此募兵制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也触犯了很多勋贵的利益,在嘉靖时期,抗倭的军队不下数十万,可见朝廷的压力。
  在很多剧情中,卫军给我往往都是有太监当道,千户百户对我们的影响很深,这只是在明朝,锦衣卫名声大,干的都是罗织罪名、陷害忠良、的勾当,而营兵中的总兵、参将我们不是特别熟悉、但是论职位都高于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而总兵一般无定制,都是朝廷委派的公候,副总兵为从二品。
本文为江羿清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精华区文章阅读
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yaclear&(清一),&信区:&Geography
标&&题:&古代长城――战争与和平的纽带
发信站:&水木社区&(Mon&Aug&&6&12:07:43&2007),&站内
  古代长城――战争与和平的纽带
  朱耀廷&郭引强&刘曙光
  ●目录
  一&古代长城概况
  二&长城的历史评价
  三&长城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上下两千年 纵横十万里――中国的历代长城
  一&春秋战国长城
  二&秦汉时期的长城
  三&南北朝至辽金元时期的长城
  四&明长城
  五&烽燧报警系统的诞生及演变
  第二章 江河锁链――辽宁长城
  一&从鸭绿江畔到辽西群山
  二&虎山长城揽胜
  三&鸦鹘关与抚顺关
  四&“第三八达岭”与古兴城
  五&京东首关九门口
  第三章 燕山飞龙――京津冀地区长城
  一&从山海关到洋河
  二&苍茫山海关
  三&喜峰口及冀东长城
  四&畿东锁钥――黄崖关长城
  五&司马台――一段奇妙的长城
  六&“第二八达岭”――金山岭长城
  七&雄伟的古北口长城
  八&颇具特色的慕田峪长城
  九&北门锁钥――八达岭长城
  十&关外有关――千峰叠翠的居庸关
  十一&历代塞上长城重镇张家口
  十二&“内三关”上的紫荆关和倒马关
  第四章 高原脊梁――晋陕宁长城
  一&从雁北山地到河套西部
  二&晋北军事要塞――大同古长城
  三&“外三关”所在的晋中长城
  四&平型关和娘子关
  五&魏长城与临晋关
  六&秦国长城探胜
  七&榆林镇古长城
  八&宁夏境内古长城概览
  九&宁夏明长城的著名关隘
  第五章 草原飘带――内蒙古地区长城
  一&从大兴安岭到马鬃山
  二&包头周围古长城
  三&呼市&集宁附近的秦汉长城
  四&鸡鹿塞&高阙塞与居延塞
  五&呼伦贝尔草原辽长城
  六&横亘在内蒙中东部的金长城
  七&老牛湾一带的明长城
  第六章 大漠长河――甘肃新疆地区长城
  一&从河西走廊到“西域”
  二&临洮秦长城
  三&河西汉长城
  四&玉门关和阳关
  五&天下雄关――嘉峪关
  参考书目
  ●序言
  长城是中国先人最公开的心理。她并不因为旷日持久的公开而失却了她那诱人的风韵和魅力;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
  ――本书题记
  在漫长的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的许多地区都曾修筑过大型的军事防御设施,但就其持续构筑和使用年代之久长、形制规模之复杂宏伟、分布范围之辽阔、影响之深远巨大而言,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理所当然地名居榜首。对于今日的中华儿女来说,长城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最大一笔文物遗产。早在几百年前,长城就被列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
  从这点上说,长城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拥有的财富。
  一、古代长城概况
  “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文献,系指齐、燕等国建于其边界的防御工程而言。汉代人所说的“长城”,则专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修筑的万里长城,至于汉代所修筑的长城,则被统称为“塞”。
  此后的历史文献中所说的“长城”,皆是泛指前朝及本朝所修的边防工事。另外,我们在阅读古文献时要特别注意,因朝代不同,修筑形式的差异等因素,对长城的称谓不尽一致,诸如列城、方城、亭障、塞、堑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迄至今日,“长城”一词又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长城是针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狭义的长城,则特指中国北方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概念,存在着一个从物质的一元概念向物质与精神的二元概念的转变过程。起初,人们只是把长城看作一道军事防御工程的实体。从南朝刘宋政权时起,“万里长城”已成为了保国卫疆将士的借喻,具有了军事上的象征意义。近代以来,在西方人的眼里,长城成为中国古代军事与战争的化身。1933年爆发的长城抗战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广为传唱,更使古老的长城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民族力量传统的象征。
  对于许多非专业的人士来说,“长城”一词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只是一道连绵不断的高大墙体。实际上,作为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长城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道路、粮秣武库等诸多军事设施和生活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综合功能并与大量长期驻屯军队相配合的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许多人对秦始皇、汉武帝以及明代所修的长城印象极深,有的甚至还产生了只有汉族统治者才修长城的误会。其实,作为中国古代各个政权之间长期军事斗争的产物,不仅许多中原汉族政权修建长城,而且许多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建立了政权以后,为保卫自己的安全,防御外来的侵扰,也曾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例如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金朝都修筑过长城,而且金朝所修筑的长城还相当长,仅次于秦、汉和明长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长城只是东西横旦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的一条固定不变的防线,更有人把今天所能看到的明长城误认为是秦长城。其实由于地理气候的变化等原因,有些段落的明长城比秦长城南移了数百里,北京地区境内的明长城就是如此。我国历代修筑的长城,大大小小纵横数十条,短者数百里,长者万余里,其具体方位和走向是互不相同的,并不是一条固定不变的长城线。
  从公元前7――6世纪的春秋时代开始,直至公元17世纪的明朝末年,长城的修筑持续了两千余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长城的修筑表现出了波浪式发展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长城的初建期,就其修筑动机而言,此时的长城可以分为各诸侯国相互防范及秦、赵、燕三国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而建的长城两大类,前者的修筑时期早于后者。秦始皇与汉武帝两位巨人掀起了长城修建史上的前两次高潮,为支持对匈奴的战争,在东起辽东,西至罗布泊的辽阔北疆,出现了两条规模宏大的万里长城。东汉至两晋时期战乱频仍,形成了长城修建史上的间歇期。北朝诸政权又为长城的修建制造了一个高潮,直到有隋一代,还数次修缮旧有的长城。但自唐、五代、宋、辽的数百年间,长城的修建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女真人所建的金朝曾费70年之功,把长城的修造第4次推向高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广大,大漠南北大部归其所有,没有修长城之必要。明朝因为一直面临着北方瓦剌、鞑靼及女真的威胁,所以在其277年的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忙于长城的修筑,明代这条中国古史上费时最久的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止嘉峪关旁,是横亘在中国北方的第三条万里长城,它以其最为浩大的工程量,最为先进的构筑技术和最为完善的防御体系,把古代长城的修建推至最后的也是最高的潮头。
  由于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技术水平不同,也由于各个政权所面临的军事形势有所不同,历代递建的长城在构造、建筑方法及形制等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于所处地段地理条件的差异,即便同一时代所修长城的面貌也互有区别。就工程技术的大势而言,北魏以前各朝代所修的长城,以版筑夯土为主,北魏时期出现了砖石结构的长城,明代长城则广泛运用了石砌法、砖砌法、砖石混砌法。不过,就构筑长城的基本原则而言,历朝历代却是共同的。这个共同的基本原则,可以用“因地制宜,据险制塞”八个字来概括。所谓因地制宜,一是指巧妙地根据所在地形条件而构筑工程,二是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材质为建筑材料。所谓据险置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险御敌而言。以下的诸条例证,可以对此给予很好的说明。
  敦煌玉门关附近的西汉长城的最高一段,建在当谷隧以东约300米处,现存墙体系用流沙、散石、红柳或芦苇筑成。这完全是由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这里没有黄土和石材,只出产流沙和小》石子,而附近的沼泽地中则生长有芦苇和红柳,汉人筑城时,便就地取材,以流沙、石子和芦苇等物掺和,层层上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不等,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3米多。1而内蒙锡尼乌苏山以西的一段汉长城,均用石块垒砌而成,而从锡尼乌苏向东,有一段是由石片外包而实夯土,再向东行,则全部为土筑而成,这也是因为就地取材所致。2明代仍循前代的作法,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据险制塞”的筑城方法上更加灵活,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长城建筑工程上达到了高峰。墙体高度亦依地形地势制宜,一般在山岭陡峭之处较低,平坦之地较高。在少石多土之地,多为版筑夯土墙,或者用土坯垒砌,例如辽东长城的部分和嘉峪关附近的长城墙体就是如此。在多石的山区一般利用山脊为墙基,外包砌条石、青砖,内填黄土或者碎石,这样可以节省建筑材料,省工省力。
  还有用石块垒砌的石垛墙,利用险峻山岭、随山就势人工劈凿的劈山墙,利用大山险阻作为障壁的山险墙等,如辽东山区和燕山山脉的居庸关、八达岭、金山岭、慕田峪等处的长城就是这样。此外,还有用树木、木板等在山崖险处设置的崖榨,在低洼多水、不宜修建墙体之处因地制宜挖成的边壕,在河岸、山谷,利用自然的陡峭山崖,往往稍加修整即成险阻,加之河流、谷溪的天堑,就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这些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长城构筑方法,既减少了工程量,还达到了制险御敌的理想效果。2
  就长城的形制和防御功能而言,从长城产生之日起,就不单是一堵孤立的城墙,而越到后期越完善、越严密,使长城的整体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从遗留在今河北、内蒙等地的战国时期长城遗迹来看,这时的长城沿线已分布有烽燧、城障等设施,情报传递系统和纵深的防御配置就已建立。秦汉时期各种设施进一步完善,除了烽燧和亭障以外,在长城内外还增加屯戍城等,而且向纵深发展,形成网络。据文献记载,结合出土汉简和实地考查可知,烽燧数量多且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屯戍城是屯驻重兵之所,面积一般较大,有数百米见方。长城经过的交通要冲之处,均设立关隘,严密防守。长城的建造者们还在城墙、城堡的外侧有意地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长城一带,广植榆树,以阻挡骑兵,人称榆关。北齐时期在长城内侧设戍,险要之处置州镇,驻扎军队,形成前沿线状布防。金代长城大部在今内蒙的草原之上,城墙外侧普遍挖有护城河状的堑壕,交通要冲之处还双壕双墙并列,形成外壕、副墙、内壕、主墙几重防线,墙外附筑有马面与烽燧,内侧分布有戍堡或关城。壕墙结合的金长城,增强了前沿的防御能力。马面的增筑,便于保护守城士兵的安全,也有利于射杀攻至城墙下的敌人。
  明代长城的工程技术、形制和防御功能均达到了我国长城修筑史上的高峰。明长城墙体结构坚固,形制设置灵活多样。作为京畿屏障的北京西北宣府镇长城,因处于蒙古族南下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就筑有内外两道长城,在内长城上置有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组成的“内三关”。形成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内长城护卫内三关,内三关拱卫京师的纵深防御体系。明长城重要关口的建置和防御设施非常周全,一般都建有方形和多边形的关城,附筑有瓮城,有的还有罗城与护城河,布防十分严谨。此外,在长城沿线还设立障、堡、敌台、了望墩台等设施,构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防卫体系。明长城把军事重镇、关城、隘口等有机地连结在一起,使其互为犄角,遥相呼应。这样即使某一地失守,也能滞缓敌军行动,迅速集结兵力,重新组织有效的防御。其构思之巧妙,布局之合理,由此可见一斑。
  历代长城的修筑,都是采用分区、分片、分段包干的办法来完成的。主要是依靠军队和征调民夫。秦朝在蒙恬率领几十万军队击败匈奴之后,遂以部队为主力修筑长城。当然秦始皇还从长城沿线强征了大量民工,后来秦朝政府又在长城沿线设置12个郡,承担维修长城和防守的重任。汉代在修建河西长城时,由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分段负责,然后各郡再依次把任务划给下属县、段,层层分段包干,最后落实到各防守据点的戍率身上。明代亦沿用此法。著名的蓟镇长城就是戚继光带领军民共同修筑的,在八达岭长城发现了一通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石碑,上面详细地记述了修建这段长城的官员分工情况和经过,提供了这方面的具体材料。
  二、长城的历史评价
  历代递建的长城,总长度已经超过5000公里,它们犹如一条条气势磅礴的巨龙,翻崇山、越峻岭,穿草原、涉沙漠,跨河海、越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它的军事防御功能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创举的遗物,仍具有一种特别能够振憾人心的历史沧桑感和雄奇、阳刚、悲壮的审美特征。从旅游的角度看,古代长城无疑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有价值,最具观赏性的人文景观之一。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从未有人提出异议,而1978年以来一直持续至今的长城旅游热潮,也已对此做了有力的论证。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关于是否有必要修筑长城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方面有不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主张大修长城,以满足某种特定的政治和军事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包括了皇帝在内的许多人激烈反对和批评修筑长城。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反映出广大劳动人民对修筑长城所带来的沉重徭役的痛恨。同样,对于长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长城的文化象征意义,人们的认识也始终没有统一起来。誉之者认为长城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是最伟大也是最有效的军事防御手段,完全肯定了广筑长城在那个时代是一种最实际和最合理的选择。
  长城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力量的象征。贬之者的意见主要是反对统治者役民暴政,主张治边要以仁德。他们不赞成以暴虐的手段,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长期构筑这道永备的军事防御建筑,指出应以修仁德服敌和以众志成城御敌为根本。有人还认为长城是巨大的悲剧纪念碑,是保守、封闭、退缩无能的标志,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是“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的院墙,是一个“限制文明空间的环。”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人,则把长城说成是一条国界线,这是不堪一击的谬论。
  在我们看来,无论如何都要首先承认,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是整个人类建筑史和军事史上的奇迹。我们的先民们,在极端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凭借着较为原始的工具,完成了极为艰巨复杂的长城施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坚韧不拔的毅力,是应当给予肯定的。其次应当看到,长城修筑的直接原因虽是军事的,但其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和经济的,在它们那巍巍的身躯之上,不仅鲜明地体现出了构筑者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寄托着人们的向往与追求,而且还反映着许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信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当注意区分长城历史作用的主流与支流,避免简单化与片面化的倾向。无可否认,确实有人希望把长城变为所谓的“胡汉天堑”,表现出了极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我们认为,长城的修筑并不是我国古史上的哪一个或哪一些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所决定的,归根到底,长城的修筑是受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类型及民族关系发展等因素所制约的。就某一历史时期修筑长城的具体的、直接的目的而言,当然都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但其侧重点也并不一致。有的是服务于扩张领土的需要,如汉武帝的河西长城;有的是为了炫耀武力,如隋炀帝所修的长城,但更多的是侧重于防守。我们还应看到,长城在历史上实际发挥的客观作用,在许多方面都突破了长城修筑者们原来的主观愿望和单一的功能,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较为详尽的表述。
  (l)长城是保卫中原农业文明与和平生产环境的屏障。长城就其本质而言,只是在“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3战略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战略防御措施,这是修筑长城最直接和最明显的作用,它在军事方面的巨大功效,始终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功能。两千多年来,围绕城墙展开的攻防之争,构成了古代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一系列的守城战略战术体系也由此而产生。
  纵观全部长城的修筑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战争,以求得人们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最本要的是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原王朝无力控制北部辽阔的荒漠与草原,而又不得不随时提防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扰。既然无法彻底清除飘忽无定的对手,又要时刻防备突如其来的偷袭,那么,广筑长城对中国古代大多数历史时期来说,便不失为一种实际而有效的选择。
  从今天古长城的遗留情况来看,也大体上分布在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上。应该说长城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内,对于中原农业文明所起到的安定与和平的保障作用,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的防御作用是卓有成效的。游牧民族长于骑射,尤其是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锐不可挡,骑射水平高超,远非中原汉兵所能相比,但攻坚步战则非其所长。横亘在骑兵面前突兀而立的高大墙体,使其弃长就短,优势化为劣势,长城的确起到了屏障作用。
  为什么许多朝代的政治家们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来修筑长城?难道说他们的构想和举措都不明智?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从下面一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城的御边作用。汉代的晁错,建议汉文帝大修长城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势力强大,常常犯境,“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所以,他建议徙民实边,“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设立城邑”4。北魏时期,一名叫高闾的谋士给朝廷献策道:“北狄,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者不能内逼……,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5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为,要巩固自身的统治,要防止外族势力的侵害,就要构筑长城进行防御,以消除不安定的因素,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从下面的一些具体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长城的抗敌御边作用。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6汉武帝“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7而后晋以降,中原地区之所以屡遭北方游牧民族洗劫,主要是因为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辽,使长城的东段完全处于辽境内,当长城失却屏障作用后,千里中原沃野直接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之下,致使中原王朝陷于被动的困境。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并不像有些人所说是消极的、保守的、封闭的防御。秦皇、汉武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胜利时构筑长城的,这说明他们是积极的防御。例如汉朝修筑河西长城以及玉门至罗布泊一带的亭障烽燧,就是在战略上进入攻击状态时,随着兵马的不断向前挺进,并步步为营不断巩固前沿阵地的基础上进行修筑的。正如英人斯坦因在此考察之后所指出的那样:“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8
  但是,我们也不否认,长城在军事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交战双方的物质基础、力量的对比和官兵的素质、装备,战略战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战争的性质,正义与非正义,是否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等,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历代王朝在用将得人、用兵得法的前提下,长城对于抗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那不可替代的防卫价值,我们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2)长城是一条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开发的杠杆。纵观中国古代北疆开拓发展的历史,大多与长城为核心的边防建设有关,可以说长城起着经济的杠杆作用。围绕着长城的修筑,以及为解决守城将士军备给养而实施的军屯、民屯和徙民实边等措施,均刺激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修筑长城确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秦汉之时,累计投入的兵民当近千万之众。秦朝在大将蒙恬率领几十万大军打败匈奴之后,遂以军队为主力修筑长城。秦始皇还证调了大量的民夫,后来又在长城沿线设置12个郡,承担起维修长城和防守的重任。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戍以充之。”9并以“拜爵一级”为奖励,“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垦戍边防。”10可见秦朝就已揭开了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序幕。
  汉代由于修筑长城的时间较长,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西汉晁错两度向汉文帝献徒民实边策,他提出“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目以备之”。
  只有募民实边,才能“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而且兼收“营邑立城”,开发建设边疆的功效。11此后武帝时的桑弘羊、宣帝时的赵充国相继提出军屯戍边的主张,在解决“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的同时,也起到“缮乡亭、浚沟渠,”“益垦溉田”,垦殖边疆的作用。12他们的建议先后被汉政府采纳接受并组织实施。西汉时期屯垦规模十分可观,自汉文帝至汉武帝时,西汉政府曾多次将内郡人口迁往边郡,多至一次调动塞卒60万,移民70余万,分布范围遍及北疆诸多战略要地。这些移民和戍守长城的军人一起,开垦荒地进行农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但加速了边区的经济开发,还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长途运输之苦,实为两全其美之策。
  在今天的甘肃、内蒙古、辽阳等地,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秦汉时期的遗物,如铁犁、货币、衡器、量器等,基本与内地的相差无几,说明这些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是移民带去的。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边郡及居延城”也在实施赵过的代田法,“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人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说明当地同样在实行封建租佃制生产方式,数以千万计的屯垦军民运用中原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组织经营方式,累世艰苦开拓,初步建立起鄂尔多斯、辽阳、河西三大新经济区。
  汉昭帝时还“发军屯西河”,“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发人民屯欧脱”等。汉代新设置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也都实行了屯田制。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汉代设“戊已校尉”,统率西域军队,管理屯田。在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轮台县,设“校尉”城,这是汉代“使者都尉”的驻地,也是屯田之所。汉河西垦区农业也很发达,敦煌汉简记录了敦煌一郡即有存谷一万多石,包括莎车、疏勒等地“兵可不费中国而粮食自足”。13西河郡以西十一郡因“物钱谷”富足,还曾“调有余”赈济“困乏”灾区。14足见边区的粮食不但自给自足,而且有了不少节余。
  汉代的河西长城对于活跃西北边地贸易、推动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汉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的使节,曾频繁行走在这条路上,促进了当时的贸易活动。除了“赂遗赠送,万里相奉”之外,汉王朝使团沿途的消费,也影响着当地的经济生活。汉使有时又肩负着直接贸易活动的使命。某些外国来使也是“实行赏赐贾市”的“蛮夷之贾”。这些交易活动,都是依恃河西长城得到行旅安全保证的。
  这条东西贯通的大道,又有为往来使团提供后勤供应的作用。河西长城的建造还为当地民间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中原到大西北去的戍边屯垦的军事移民,往往把内地出产的织品和衣物等,向当地吏民出售,用来购买和换取当地生产的生活必需品,互通有无。这种贸易活动无形之中也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
  北疆交通网络最初也是直接由于构筑长城防务的军事需要开辟建立起来的。道路通畅,交通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进一步促进经济活跃的前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运输粮草装备、调集兵马的一条大动脉。这无疑对于加强边区与内地的物资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确实发挥了刺激北疆经济开发,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线作用。
  北疆交通主干中既有沿长城走向联结北边重镇的干线,又有关中直通漠南的大道。此外尚有沟通西域、塞北的阳关、羌中、居延等要道等,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使得屯田实边军民以及大量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北疆。这条条道路犹如一道道经济大动脉,繁忙的运输刺激了北方经济的发展,这都是凭仗长城防御体系所提供的道路交通之便。
  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的成功经验,被后代尊崇为“先代之良式”。15所以此策基本上为后世所沿用。例如北齐“开幽州督亢旧陂长城左右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16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令朔州总管赵仲卿于长城以北大兴屯田以实塞下。”17明初军屯更发展到了空前未有的规模,“真所谓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18历代所采取的徙民实边、军屯、民屯等措施,使边区的不少地区大有“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的繁荣景象。以长城为核心向两侧、特别是向外辐射的许多处女地得到开发,变为塞上粮仓。另外,中原历代王朝在长城沿线开设的马市贸易,成为和边民交流的重要渠道,往往由此发展为边境重镇,促进了边疆的繁荣。
  最后,我们再看看长城对北方经济和中原经济建设所起到的保护作用。通览长城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哪一个朝代,只要在得力的朝臣边将主持下,充分发挥长城的御边作用,就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明代为例,嘉靖年间蒙古贵族俺答屡屡驱兵南下,前后杀略吏民剽人畜以亿万计。”19给当时的经济发展以重创,可见边防失修所酿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隆庆万历年间增设城防,有效地进行抵御,并进而促成汉蒙和议后,仅从直接经济开支来看,即每年“所省征调不啻百万。”20如果我们再把这一时期由于和平环境使北方长城沿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所创巨大效益计算在内的话,其经济效益是无可估量的。这仅是一个例子而已。我们可以想见,在长城修筑二千余年的历史过程中,长城对北方长城沿线及中原经济、农业文明的保护作用是多么巨大。
  (3)长城是一条民族融合的纽带。长城不但起到了防御和促进北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在封建文明基础上的凝聚和融合,在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纽带作用。
  北疆各族与中原地区的人民都很清楚,国内民族间长年的仇杀和征战,带给广人劳动人民的只能是巨大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
  而民族间和平往来,融洽相处,经济上相需相靠、联为一体,疆域稳定、边防巩固,人民生活安定,人人安居乐业等,才是他们共同的最终愿望。不可否认,围绕着长城这条防线,北疆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业民族也曾发生多次的冲突与战争,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毕竟是短暂的。北方的游牧贵族,当他们在军事上无法在短期内战胜中原王朝,而经济上又迫切需要换取农耕区产品以补充自身单一经济的不足时,才会出现一个较为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的局面,长城防线正是促成这种格局出现的重要保证。
  随着长城的修筑,中原王朝在边区设立郡县和新经济区的兴起,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交往和交流主要是通过和平互市的方式来实现的。在各民族各政权关系融洽时期,长城的各重要关口以及边塞各城镇,都成了经济交流的驿站和互市贸易的市场。汉武帝时由于加强了长城的防线,所以出现了“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21的和平交往景象,这就为汉与匈奴之间长期稳定发展正常的互市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汉宣帝时终于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局面。明代在长城沿线开设互市贸易的规模更大,例如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蒙汉之间实现“封贡互市”后的半个世纪里,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呈现出了“烽火不惊,三军晏眠,边圄之民,室家相保,商贾夜行”22的民族团结和睦的气象。汉蒙双方除了开设官办的贡市、关市、马市以外,民市、月市、小市等民间贸易也很活跃。据万历《宣府镇志》记载,当时张家口一带居然有“南京的罗缎铺、苏杭的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的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和繁荣景象,为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长城对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在中国历代都有所表现。公元前5l年南匈奴归汉,实现了中原农业区的华夏汉族与北方畜牧民族的汇合,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国以后在内蒙古阴山一带汉代城堡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汉与匈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西汉时期,王昭君慨然北嫁匈奴,在民族团结的友好史上,留下了令人称颂的篇章。在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军后,使数十万降众居住在边境长城沿线一带,设置六个都督府,任命突厥人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崔颢的《雁门胡人歌》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在两军对垒的唐与吐蕃之间,仍然呈现出的一种渐趋融合的形势。“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了的民族较高的文明所征服,”金元时期,雁门关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种麻”,到后来的“生民何处不桑麻”,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的规律。明朝与北部蒙古族的关系也比较紧张,但不乏友好往来之举。例如元室之后,明代蒙古族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与其妻三娘子,先后为蒙古族右翼首领。在两人参政期间对明朝采取和平友好的政策,积极推行边地贸易,主张和平互市,促进蒙、明友好。明在长城沿线开放“马市”,表现了汉蒙互相依存、渐趋融合的密切关系。清政府采取怀柔政策,更进一步促进了长城一带的民族大融合。
  长城带不间断的大规模民族融合,使汉族和北方民族之间最终形成了“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交融的亲缘关系,这正是长城防线发挥了凝聚、联结的纽带作用。
  因而我们说,长城是在农牧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中,树立起的一座民族融合的不朽丰碑。
  (4)长城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长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宏伟壮观的文物之一,积淀和凝聚了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长城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复合作,它不但铭记着民族的心理轨迹,涵盖了种种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长城还包括作为物质实体客观存在的物态文化,反映了长城南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冲突与融合的制度文化,围绕长城制定的战略战术及从中体现的军事思想,作为构筑运用长城重要配套措施的军屯、民屯、商屯中体现的经济思想等。”23
  在长城出现的2000多年来,以长城为中心,长城南北各民族的文化交叉与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民族各自的文化内容和中国总体文化的内容,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长城是“有形的文化界线,乃自然和人文的混合产物”,是人类经济活动所交织的巨大文化之索。在这条文化线的周围,即长城分布的主要地区,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地带。长城沿线既显露出边塞的独特风貌,也存在与中央政权紧密联系同一的一面。长城作为传播封建社会文明的文化带,也对游牧民族邻近长城地区半农半牧中间过渡地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重大影响,使这一地带的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号召国人学习“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今天的赵长城遗址及其出土的匈奴族金冠、金牌和一系列的青铜文物就是明证。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在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单于和亲瓦当,还有闻名遐尔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在当时的长城一线,有胡化成份的汉人,也有受农业文化熏陶的胡人,由于他们之间接触交流,缓和了游牧与农业文化接触时的冲突。边疆民族文化逐渐被先进的汉文化所融合,不仅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也增强了汉文化的活动力量。有人认为“中国文化与民族发展的次第,是自北而南的。边疆民族的入侵,也以北方与东北方的南下为主潮,甚至说我国的历史,是由北方、东北民族与中原文化交织而成,亦无不可……长城,奠基于秦代,显耀于两汉,形成隋唐以后中原文化对东北与北方民族势力消长的关键。它可以说是中原汉民族的前进基地,也可以说是中原民族与儒教文化的门户”。24在距农耕文明腹心地区以北千里之遥的长城沿线出土的大量文书、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就证明了长城文化带的确实存在。
  长城内外出土的大量文物和遗留下来的诸多名胜古迹,以及长城本身都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精华之所在。例如,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河下游黑城东南发掘的居延汉简,被誉为本世纪中国学术界的“四大发现”之一。汉简中绝大部分是长城边塞地区文书,记载了汉代此段长城的城堡、关城和了望台等三个不同等级的军事设施规模和建筑物的配置,以及戍守官兵的组织、装备、出勤、日数、报警联防、身份证和通行证制度,士兵生活,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均有真实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研究汉朝历史,尤其是长城历史必不可少的档案史料。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诸如敦煌、云冈、麦积山、万佛堂石窟壁画、雕塑;北京地区保留的元代居庸关云台、金代的卢沟桥以及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与出土的文物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的辉煌。另外,长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长城许多关隘的券门上有不少雕刻和装饰,不管是砖雕还是石刻,其工艺之精湛,装修之富丽,足可以与一些皇家和王府的工程相媲美。因此说长城是世界上伟大的杰作,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长城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之后,遂开辟了我国东起汉朝首都长安(今西安),西到大秦(地中海东岸一带)全长2万余里的著名交通干道,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的“丝绸之路”。自此我国和中亚、西亚等国进行的物资和文化交流多取此道。一二千年来,中外友好使团频繁往来于这条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直到今天仍在发挥着作用,功绩是巨大的,意义也是深远的。
  自从长城诞生以来,长城就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守边将士、诗词名家、帝王将相以及民间百姓等,以长城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中有民歌、神话、民间传说等,尤其是诗歌诗词相当多,内容十分广泛。有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咏唱万里长城的壮美,也有无情揭露鞭挞统治阶级役使兵民筑城的酷虐残暴及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等等。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吟咏长城的第一篇秦朝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这首揭露秦始皇暴虐无道、充满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民歌,被魏晋之际的哲学家杨泉引入《物理论》,后又被郦道元转引入《水经注》得以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因此弥足珍贵。这首唯一遗留下来的秦代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作品,开后世历代诗人歌咏长城的先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功不可设。
  自秦以后,歌咏长城的诗词占有首要地位,其中唐代的“边塞诗”尤为典型。这些诗篇与长城的修筑与保卫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的歌咏长城关隘雄伟壮丽,筑城工匠的勤奋智慧;有的写怀念远人、悲欢离合的内容。文辞有悲壮,有缠绵,有哀怨,有欢欣,题材广泛,格调生动,形式多样。例如汉代蔡琰《胡笳十八拍》中有“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之句,写出了怀念亲人那断肠哀切的心情。唐代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则直抒胸臆,赞美、讴歌长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写出了戍边征战,关山行旅的兵民之苦。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均是以长城为题材而书写的,是长城历史与风情的真实画卷。
  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均有不少诗人词人名人,路经或登临长城,有感于长城的修筑、作用,以及长城两侧的壮美河山等,挥毫写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广为流传,大大丰富了长城文化的宝库。
  三、长城的现实意义
  修建了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兄弟民族之间也早已化千年干戈为玉帛。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已转化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人类文化的财富。今天,当人们把长城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时,长城又具有了新的现实意义。
  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的万里长城,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人类文明的骄傲。今天,人们仍能从这厚重纷繁的长城中,去发掘蕴含着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建筑、考古、文学、美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以及那深刻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在人们的心目中,长城这极为雄伟博大的景观和审美上阳刚、悲壮的文化载体,是囊括两千多年中华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是“数不清的伟大故事形成了一部地球的历史。”25日本学者稻叶也说:“长城文化深浚而奥秘,如果能探到这潜蕴的宝藏,或许能揭示中国古老而珍贵的神秘。”今天的中国人民正是从长城文化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他们深深地感到,只有伟大的民族,才会建造出伟大的长城。这就昭示人们,继往开来,去发扬光大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民族精神,加速今天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长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长城,以它的巍巍雄姿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成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的长期传唱,使长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升华为民族精神和意识。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曲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更加强化了这种精神和意识。昔日,中国人民高唱着这支雄壮嘹亮的歌曲,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今天,长城精神和意识,正在激励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去筑成中国“新的长城”,再创中华辉煌。
  这就是长城最能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内涵,同时中华民族也不断赋予长城更新的寓意,这就是长城精神、长城魂!
  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重点文物。邓小平同志也为长城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不但更加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而且作为名胜古迹,世界奇观,也更具有了旅游观光价值。“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就已意识到了长城的观赏价值。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把长城与壮丽的河山相结合的典范之作。长城作为风景观光四季皆宜,它有春的温柔,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严峻。作为名胜古迹,长城记载着中华上下两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每一个旅游观光者,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不了解长城,不认识长城是难以想象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已成为中外游人共同的心声。数以亿计的中外人士正是带着这种对长城的仰慕与向往,千里迢迢来游览观光长城,以实现自己日夜之梦想,终身之夙愿。
  长城不仅对中国的旅游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促进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为长城而高歌,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佟柱臣:《中国边疆民族物质文化史》,第118页,巴蜀书社1991年版。2.盖山林、陆思贤:《潮格旗朝鲁库伦汉代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见《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自科全书》,总论第6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3.《盐铁论?险固第五十》
  4.《汉书?晁错传》。
  5.《魏书?高闾传》。
  6.《新书?过秦上》。
  7.《汉书?匈奴传》。
  8.《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第14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2月。
  9.《史记?匈奴列传》。
  10.《史记?秦始皇本纪》。
  11.《汉书?晁错传》。
  12.详见《汉书?赵充国传》,《汉书?西域传》。
  13.《后汉书?班超传》。
  14.《居延汉简》甲编1175AB,破城子。
  15.《晋书?食货志》。
  16.《隋书?食货志》。
  17.同2。
  18.《春明梦余录?屯田》。
  19.《明史纪事本末》卷60。
  20.《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
  2l.《汉书?匈奴传》。
  22.方逢时《大隐楼集?辕门记谈》。
  23.曹大为:《长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光明日报日。
  24.姚从吾:《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见《东北史论从》,台北正中书局,1959年9月。
  25.英国作家威廉?基尔1909年著《中国的长城》。
  ●第一章 上下两千年 纵横十万里――中国的历代长城
  在我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开始到明代为止,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王朝修过长城,历时长达2700多年。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的1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长城的遗迹,单是内蒙古境内的长城就有3万华里。如果把各个地区历代所修的长城连结在一起,总长度可超过10万华里,真可谓“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其工程之浩大,无与伦比。
  一、春秋战国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其他诸侯国和外族入侵,各自修建了边界江城。从防御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推测,长城可能是由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等单体建筑发展而成的。
  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七雄时期,战争连绵,硝烟不断。各个诸侯国纷纷划界分疆而守,为了保卫自己国土的安全,有的以河堤为防,有的沿山岭置障墙,修建长城以自卫。随着诸侯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作为有效的军事防御工事的长城,不断得到大规模的修建。秦、齐、楚、韩、燕、赵、魏诸国,都规模不等地筑有长城。除楚国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大部分都在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各诸侯国所修的长城加在一起,其长度将超过万里,这对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历史等都是非常宝贵的。
  (1)楚国长城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最先在今河南省伏牛山因山设险,利用山岭高地再连给河流堤防,将一系列小防御城堡连成条状防御体系,称为方城或连堤,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长城,也是我国靠近长江流域的长城。
  楚国立国之时,在今湖北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后移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原来楚国是一个小国,春秋时期逐渐发展起来,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弱小国家,跻身强国之列,把矛头直指中原,企图争夺霸主地位。
  楚国最初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晋国和齐国。后来秦国日益强盛,楚长城又具有防秦之意。楚长城究竟修自何年何月,史书尚无明确的直接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文献中间接地知道其大致年代。《左传》鲁僖公四年载,齐桓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齐等8个诸侯国的军队攻打楚国,兵至陉山(今河南偃城东)时,楚国派大夫屈完率兵迎击。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这里屈完提到的“方城”,实际上就是楚国的长城。鲁僖公四年为公元前656年,由此可知,楚长城的修筑当在此之前。
  楚国长城之所以称“方城”,是基于它的形式和结构而言的。楚长城是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因山为壁,临水为堑,连山相接,“无上之处,累石为固”。1又据《春秋?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载:“许迂于叶者也。楚盛,周衰,(庄王)控霸南上,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列城就是一系列防御性城堡,屯兵戍守,是后来演变为长城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形式。经考察遗址可知,春秋时期,楚国长城从今河南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再折向东南,至泌阳县东北,利用陡峭的山岭、河流的堤防兼筑长墙,将列城连结成矩形防御体系。战国时代楚国又将方城自鲁阳关向西扩建,连接栾川县东南境翼望山,再向南折,直至邓县北境,形成完整的矩形。
  综合考察楚方城的具体位置及其走向,楚长城西起湖北省竹山县,向北经河南内乡县、鲁山县、叶县,然后一直向南,到河南泌阳止,呈戊形,所以称为方城。其长度近千里。这条长城正好处于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的西、北、东三面,对于来自北方的强大的诸侯国秦国、齐国、晋国等的进攻,构成了十分重要的防御体系。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大关口,还保存有一段1000余米的楚长城遗迹,依山而筑,虽已是残垣断壁,仍不减当年气势。1983年,我国的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省东南部与湖北省交界的旬阳、白河县境内,曾发现了石砌长城遗迹。据说,有的地方,城门还比较完整。参加考察的文物工作者认为,这是当年楚国长城的一部分。从地理位置和防御需要来说,这和前面所述的楚长城倒是一致的。
  (2)齐国、魏国长城
  齐国长城 齐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曾雄踞于各强国之首。位于今山东省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其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极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县南),是当时华夏诸国中最强的国家。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齐国的势力有所削弱,为了抵御西方韩、赵、魏等国的侵袭,齐国开始修筑长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三晋伐齐,“入长垣”。2这是齐长城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
  还有一段文献也印证了这一时间。《水经注》汶水注中引《竹书纪年》云:“晋烈公十二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齐康公元年,公元前404年),王命韩景子、赵烈侯及我师伐齐,入长城。”从以上两条文献记载我们可以认为,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齐国就已修筑了长城。
  齐国最初的长城是利用济水的堤防再筑墙连结山脉而成,史称“长城钜防”,“足以为塞”。3被列国诸侯视为重险,引为畏惮者。至齐宣王时(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4由此可以想见,当时齐长城的规模很是不小。
  关于齐国长城的起止地点及其走向,在一些历史文献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再结合今天尚存的遗迹考察得知,齐汉城西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古济水之滨,东北行入长清县南境,经五道岭入泰安县界。统泰山西北麓山岭(长城岭,一名大横岭)东行,经历城县南界梯子山,沿章丘、莱芜两县市交界之劈林尖山东南行,经博山县南境。入临朐、沂水两县交界地曲折东行,逾穆陵关,经安丘县西南界太平山,傍莒县高华岭而入日照县北境,沿昆山、诸城县雷石山,东至胶南县小珠山之东入海,长达千余里。
  齐长城的遗迹如今在上述诸县市经过地方还可辨认,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长城中迄今保存较好的一条。齐长城有夯筑和石砌两种建筑结构。一般情况卜,平地多用黄土夯筑,山区多就地取材,用自然石块垒砌,现在残高1――4米,宽约4――5米。黄土夯筑部分多已不复存在。
  齐长城中部的重要关隘――穆陵关,遗迹尚存,在今山东临朐县和沂山东南,蒋峪与马站之间的大岘山上,此处地势险要,人称“齐南天险”,为鲁南与鲁北交通往来之门户。
  魏国长城 魏国位于今河南西部和陕西东部,在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变法之前魏国是一个较强盛的国家。后来,魏国西面的秦国和南面的楚国,通过变法图强,势力日渐强大,经常进攻魏国,魏国便由先前的攻势变为守势。另外,魏国的西北角又与犬戎相连。魏国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都时,修了一道河西长城;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又在今河南境内修筑了一条长城,分别是为了防秦,防犬戎和防楚的。
  魏国和秦国本以黄河为界,在河西原仅有少梁一城。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先后任用翟璜、李悝、魏成子为相,任用吴起等为将,实行变法革新,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魏文侯曾几次大举进攻秦国,占领了秦国的几座城池。而秦国后来居上,在秦献公执政时期开始反攻魏国。魏惠王八年(公元前362年),魏同韩、赵两国发生大战,秦乘机而入,大败魏军于少梁,迫使魏国东迁大梁。此时,魏国的河西诸城,虽未失守,但已处于秦军的严重威胁之中。在此情形之下,魏国在黄河西侧的洛水之滨修筑了一条长城用以防秦。关于这条长城,《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水经注》济水条亦引《竹书记年》载:“梁惠成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龙贾率师所筑长城于西边”。《史记?魏世家》云:“(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从以上文献可知,从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51年的10年间,魏曾不断地经营河西防务,修筑长城。可能从南边的洛水之滨一直向北延伸至今内蒙古的固阳,因而这条长城还有防西北西戎入境掠夺之作用。经实地考察发现,这条长城的南端起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华山峪口,顺长涧水而卜,经县城西北古城村,向北跨越渭河,然后循洛水东岸北上,经大荔、澄县、洛川、延安等地,直到绥德附近的黄河岸边,长达数百公里。它是利用洛河的高岸堤防结合夯土墙版筑而成,故历史上也称作“滨洛长城”。这条长城的遗迹今天在有些地方还清晰可见,华阴县华山峪口至县城西北古城村有一段长城遗迹,夯筑,还十分坚实。在大荔县城东高城区蜿蜒而西至长城村,长有10余公里。韩城县自北龙亭村向东还保存一段,断断续续直达黄河岸边,雄峙高耸,宛然如旧。另外,在这段长城附近,有一段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的小城遗迹,似为当年驻军屯粮之所。
  此外,魏国还修过一条河南长城,亦叫魏河外长城。这条长城是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以后,在中原大地上修起的。关于这条长城,历史文献均有记载。《水经注》卷7载:“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
  《后汉书?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这条长城虽然修在魏国与韩国的边界,但当时秦国的势力逐渐东扩,越过崤关以后,该城墙除了防韩以外,也有防秦作用。据考证,魏在中原修筑的这一长城北起魏卷城西北黄河东南岸,东穿魏卷、安城南境与韩垣雍、修鱼北境之间,至今河南原阳县南折向西南行,跨越古济水,经郑州东南,达于密县东北起伏的山脚下止,全长约300华里。由于它起于黄河南岸卷城,历史上又称为“魏卷长城”。黄河在这一地区的频繁泛滥已使这条长城踪迹难寻。若要调查一下,在这条长城的南段,今密县、荥阳的丘陵地带,可能会找到一些线索。
  这里顺便提一下郑、韩长城。郑国是地处中原的小国,因势小力薄,为了防止强秦的入侵,曾修过一条防秦、防魏的长城。《竹书纪年》云:“梁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
  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梁惠王十五年(公元前355年)筑也。”后来,韩国灭掉了郑国,仍继续使用,所以叫郑韩长城。这条长城修在郑国、韩与魏国之间,其主要用意在于界边,修筑规模不会很大,但“郑韩故城”遗址尚存,今仍被人们凭吊。
  (3)秦、燕、赵及中山国长城
  秦国长城 战国时期的秦国,先后修筑过两条长城,一条是东西和魏国接壤的“堑洛长城”,一条是西边防御西北游牧民族袭扰的边地长城。
  春秋时期,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的一片地域。公元前五四世纪之交,秦国力不振,常受到周围邻国的欺负。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就是它的东邻魏国。秦国东部黄河、洛河之间的上地屡被魏国攻占。为了抵御魏国,秦国退守洛水西岸,沿河修筑了一条长城。《史记?秦本纪》载,简公六年(公元前409年),“堑洛,城重泉”。这里的“堑”,就是掘的意思,即削掘洛河河岸使之变成高崖以利防守。重泉城故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钤铒镇,东距洛河3公里,可能为当时的驻军之所。这段长城的修筑方法是筑墙与削掘崖岸相结合的工程,所以史书上称作“堑治长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一条防魂长城,比魏国的河西长城(滨洛长城)早56年。
  关于这段长城的位置及具体走向,《水经注》卷19记载:“渭水又东,沙渠水注之。水出南山,北流,西北入长城。城自华山,北达于河。”再结合实地考察得知,这条秦长城南起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之下的小张村,逶迤而向东北,再经华阴庙东北,跨过沙渠河而到渭河之滨,渭河以北则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
  今天在渭河以南华阴县小张村至华阴庙东城子间存有一段低矮断续的城墙,夯土层清晰可辨。
  在今天的陕西富县城西南2公里处洛河东侧的监军台有一段长750米的长城遗迹,这是秦国防御赵国而在洛河中游修筑的上郡塞长城的一段。洛河中游的河谷是由陕北通往关中的必由之路,当赵国拥有今山西、陕西之间、河套以南大片土地之后,对洛河以南的秦地构成了威胁。秦惠文王时(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25年)“筑上郡塞”5以对付赵国。这段长城的位置在今陕西富县、洛川两县间的洛河西岸,东西两端分别止于黄龙山和子午岭。
  秦西北的边地长城,始建于秦昭王时(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这是为了防御活动于西北草原地区的西戎等游牧部落的侵扰而修建的。《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段长城准确的修筑时间,这里没有明确告知,但《后汉书?西羌列传》中间接地给我们以提示:“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周赧王四十三年,为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由此可知,秦昭王的防戎长城,应修建于此时。
  依据历史文献结合实地调查,我们已基本搞清了秦昭王时修筑这条长城的位置及其走向。它西起今甘肃省岷县,即秦时临洮,沿洮河东岸向北到今临洮县;然后再折向东南至渭源县境,再折向东北沿着弯弯曲曲的群山峻岭一路逶迤东去,穿过定西、静宁之间的华家岭地区而进入宁夏南境;跨过葫芦河、六盘山,迳固原县城北至清水河畔石羊洼折向东南,经碉堡梁和长城梁,到固原与镇原间宁夏与甘肃两省的交界处复折向东北;再由甘肃的环县、长城源、营盘山进入陕西境内的吴旗县境;沿长城岭继续东北行,循陕西靖边、志丹、安塞等县境的横山山脉,向东北延伸至靖边县天赐湾与安塞垦镰刀湾之间的古塞门处,分作两支。南边一支沿大理河与淮宁河之间的分水岭继续向东方至绥德,然后傍无定河西岸北行,止于今榆林县南鱼河镇,即古上郡治所肤施县附近;北边一支转向东北经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县境,然后入内蒙古南境,经准格尔旗,直到托克托县南的黄河畔,长达千余里。
  秦昭王所修的这条长城,迄今还保存有几段遗迹。在甘肃临洮、渭源县境,自临洮县城东峪沟北岸斜向东南,经渭源县城北,长数十公里,随山峦起伏;在宁夏固原县境,由城西南孙家庄东经县城北至清水河畔石羊洼,全长18公里;另一段在固原东南碉堡梁和长城梁上,长约7公里,傍茹河北岸斜向东南。甘肃环县,陕西吴旗县境,内蒙古境内均有遗迹可寻。甘肃环县城西南常塌q附近,南北长约2公里左右。环县东北40公里的营盘山至陕西吴旗县西南28公里的城墙村之间,共长30公里。内蒙古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交界处的书会川西岸也保留有一段。这段长城为土石相间的建筑结构。其余各段均为黄土夯筑。
  燕国长城 燕国也修有两条长城。南部边境的长城是用来防御赵、齐以及秦国的,北部的长城是用来防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国的封地在今河北省北部到辽宁西南部一带,建都于蓟(今北京),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燕国初封之时,不在诸侯强国之列,燕昭王在位时,高筑黄金台,延揽天下贤士,以乐毅为将,经过一次次征战,最后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但由于连年与齐国开战,结下了冤仇。另外,在燕国西南部的秦国,为了东进图霸,常常驱使赵国威胁燕境。为了防御齐国、赵国以及秦国的袭击,在其南边疆界修筑了一条御敌的长城。《水经注》卷11载:“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易水及东历燕之长城,又东迳渐离城南……易水又东流,屈迳长城西……”这一大段将长城和易水交叉在一起描述的文字,说明这条长城是利用古易水的堤防与筑墙结合而成,所以当时多以“易水长城”连称。
  据考证,燕南界长城西起自今河北易县西北方向的太行山下,向东南跨古易水,沿易水河南岸经今徐水、安新县北境,再经雄县南境,止于文安县境,长50O余里。在今徐水县解村瀑河上游东岸,南起石龙山,北至黄山,沿河岸有土垣长10公里,宽4――6米,残高2――4米的遗迹。
  说到易水长城,人们会自然地想到一段催人泪下的历史故事。
  燕国末年,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壮士荆轲受燕王喜的儿子太子丹的托付,带领燕国勇士、13岁的秦舞阳去秦都咸阳刺杀秦王,临行前悲壮地告别燕太子丹,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千古罕见的送别,就发生在燕国下都城外的易水岸边、长城脚下。唐代骆宾王据此有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燕北界长城是为了抵御北部东胡、山戎等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建。史家认为,这是战国长城中修筑时间较晚的一条。《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关于这条长城的具体位置和走向,除了文献中记载的造阳、襄平两点外,其余均没有明确记载。
  经过史学、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方考察认为,这条长城西起今河北张家口、宣化一带,往东北方向经河北围场,内蒙古多伦、独石,再到辽宁朝阳,越医巫闾山,直至辽东。其遗迹在河北围场县边墙村向东,经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姜子湾村、敖汉旗土家营子至辽宁朝阳断续保存的有300余公里。从建筑材料看,有石筑、夯土筑、土石混用或利用天然岩壁加砌石块而成。石筑墙基宽一般在2――4米之间,残高不足1米。土筑墙仅能从地面上看出一条黑土带,宽约5――6米。在辽宁朝阳市境内的长城上还筑有小城堡,长城遗迹内外的山上也分布有不少小城堡遗址。在这些城堡内出土了燕国同期的重线山形纹半圆形瓦当、“明刀”钱、“一刀”圆钱、铜镞、云纹瓦当、绳纹瓦、陶片等器物,说明城堡与长城在当时一起组成纵深防御体系。6
  赵国长城 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东南),后又于公元前386年迁都河北邯郸。占有今河北省西南部、山西省中部、陕西省东北和内蒙古河套地区。赵国东邻齐国,东北邻燕国,南面和西南面邻魏国,西北面邻东胡、林胡。胡人要南下,魏国要北进,对赵国形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其地域的南界和北界各修筑了一条长城。
  赵国的南界长城,在今河北省与河南省交界的漳河北岸,因建于赵肃候在位时,又称赵肃侯长城,是用来防御魏国的;因秦国也驱魏攻赵,所以也起防秦作用。《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战国时代的古漳河河道,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以下的河段,位上今漳河以北,斜向东北流,左会滏水而入于黄河。赵南界长城当是利用漳水、滏水的堤防相连扩建而成。据勘察知,这条长城西起于今河北省涉县东北、武安故城西南的太行山麓,沿古滏水南岸向东南方向延伸,到磁县南的漳水河北岸折而向东北方向,沿古漳水西岸到今曲周附近一带止,形成一个向南凸起的弓形。至今在河北临漳、磁县一带尚有遗迹可寻。
  赵北界长城位于内蒙古阴山、大青山一带,是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破林胡、楼烦,开拓燕、代、云中、九原四郡之后为防胡所建。《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水经注》卷3在描述高阙下这段长城时记载更详细:“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据记载和考察所知,这段长城东起今河北宣化附近,向西北方向经张家口进入内蒙古,然后沿阴山山脉西去,直到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高阙止,长约600余公里。
  目前这条长城还保留有两段:一段自内蒙古卓资县三道营土城村,沿大青山南坡山脚,迤逦向西,直到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村。这段长城基本上为黄土夯筑,也有土石相间的。另一段在包头、呼和浩特、卓资县北境,这段长城以石筑为主,有此地段用石块铺作墙基,上面用黄土夯成,残高2――3米。沿长城还修筑有许多城堡、障塞和烽燧,构成纵深防御体系。
  中山国长城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位于今河北正定、石家庄地区较小的地域之内。中山国虽然地小人少,但它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和华夏民族结合而建立起来的,非常强悍,虽处在强邻的包围之中却能够自立,立国时期长达二三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96年才被赵国所灭。战国时期,中山国与其北方的燕国和东方的齐国结为盟国,长期和平相处。而它西南方的赵国和魏国却视其为心腹之患。
  因此,中山国在其西南边界,修筑了一条防魏防赵长城。《史记?赵世家》云:“(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经推考,这段长城的位置可能在今河北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石家庄西南的太行山下,到邢台地区的分水岭,全长约250公里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括地志》卷4。
  2.&《竹书纪年》卷下。
  3.《战国策?燕策》,苏代语。
  4.《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
  5.《史记?苏秦张仪列传》。
  6.顾铭学:《先秦时期中朝关系问题初探》,载韩国丛书《韩国学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二、秦汉时期的长城
  一提起中国的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万里长城之名始于秦始皇,秦始皇也确实修筑了我国的第一条万里长城,这是有史可查的。
  我国的汉代,地域辽阔,且立国时间长。有汉一代,除了复修秦长城以外,还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修筑了河西长城,长达2000余里。如果把汉代所修长城连接起来,总长度将超过1万公里,所以,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l)秦始皇与第一条万里长城
  战国后期,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志在削平东方六国。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军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燕、楚各国。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开进了战国末期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的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
  统一之后的秦朝,疆域辽阔,东到渤海、黄海、东海,西到甘肃,南至两广,北到河北、内蒙交界一带。为了保护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革故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秦朝的西部和北部居住着匈奴、东胡等民族。尤其是匈奴,势力较强,他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业,常常游骑南下侵扰秦境,对秦朝北部国防的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安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抗击匈奴、修筑长城以阻挡匈奴的南侵,是摆在秦始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秦始皇在北击匈奴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伟大事业。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以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一横贯秦帝国北部边境的长城,主要是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边地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连缀和增广而成。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匈奴南下侵扰,这是非常明确的。因为在秦始皇大力修筑北部长城的同时,却在拆除内地原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这些长城的一部分,对这个庞大的封建帝国来说,已经构成了障碍。《史记?秦始事本纪》载,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刻碣石门之辞日:“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秦朝国内局势稳定以后,秦始皇把精力转移到边境的防范中去了。
  秦始皇所筑长城,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自东经113度30分的内蒙古化德县境,沿北纬42度往东,经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库伦旗南境,进入辽宁阜新市北,这段长城基本上是沿着今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处蜿蜒东行的。进入辽宁以后,折向东南,一直延伸到朝鲜境内的平壤大同江北岸。
  以往的史家只是根据文献记载推断,以为秦始皇的东段长城是利用战国时期燕国长城旧址稍加修缮而成,没有单独修建新城。
  1977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张家口、承德地区进行普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推翻了以往的观点。在张家口至承德一线,就保存有三道古长城遗迹:最北边的一道,又称康保三道边,由内蒙古化德和河北康保县东去,和赤峰市北边的一道长城衔接,是秦始皇时期所筑,现存高度l――3米,当地群众称之为“土龙”。因其顺山势起伏如长龙。这段长城在河北围场境内也有遗存。据《承德府志》载,1752年秋天,乾隆皇帝率领他的属下来到河北木兰围场打猎。他没有发现猎物,却发现了一段东西走向的古长城,长约400余里,可是他的属下却说这不是长城,是自然形成的。对此乾隆不以为然,经过仔细考证,乾隆皇帝认定这就是秦长城,遂在今围场县新拨乡岱尹梁北镌立《古长城说》石碑一通为证。全文284字,分别用汉、满、藏、蒙4种文字书写,可以说这是乾隆皇帝关于长城的论文。
  第二道长城是战国燕长城遗迹,在第一道长城南大约20公里。还有一道长城,当地群众称分“成吉思汗长城”,显然是错误的。
  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古长城也保存了三道遗迹:经昭乌达盟文物工作队调查,认为赤北长城是秦统一后建筑的,今残长约30余公里,残高不足1米,当地群众用“石龙”、“土龙”、“沙龙”或“赶牛道”来称呼这段长城。第二道“赤南长城”与赤北长城相距约50公里,是战国燕长城遗迹。第三道长城仅在敖汉旗南部边缘有发现,又称“老虎山长城”。因发现有秦代重要的遗址遗物,被认为是秦代长城内要塞之一,可能沿用了燕长城的一部分,但时代晚于第二道赤南长城。秦始皇长城东段沿线还修筑了许多城池、障和烽火台一类的防御建筑设施。
  秦始皇东段长城的建筑方法基本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险制塞”,“累石为城,树榆为塞”的不同方法。山岭上多选用自然石块垒砌,平地多用黄土夯筑,也有土石并用的。在长城穿越河谷的地段,或以沟堑代替墙壁,或在河谷一侧增筑一段平行的墙壁,水地一段多为石筑。两山之间则用天然石块砌成石墙,形成“石门”,在城子乡一带有35公里一段保存完好,长壕上宽5米,底宽2米,沟深1米,壕、墙共宽12米。
  秦始皇长城的中段,经考察处于东经114度以西至106度之间。沿北纬41度左右,从东至西由内蒙古兴和县,经黄旗海北岸,绕过集宁市北境,顺大青山而西,经察右中旗,武川县南部的南乌不浪,固阳县北部的大庙、银号、西斗铺,然后北依阴山,南障黄河后套,经五原、杭锦后旗北境,西抵乌兰布和沙漠北缘。这是秦统一以后,蒙恬北逐匈奴,辟地数千里,利用战国时期赵长城的基础,加以重新修缮而成的。而阴山至贺兰山之间的广阔缺口当是秦统一以后新筑。另外,在连绵的山巅上,还发现了用石块垒成供传递军情用的烽火台,史称“烽燧”、“亭燧”。山谷间的通道则构成了一系列城堡,就是文献中提到的“障塞”。使秦统一以后的长城中段,形成纵深的防御体系。
  秦始皇长城的西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四)十县,城河上为塞。”这里所说的榆中,应是今甘肃兰州、永靖一带。由于蒙恬收复河南地之后,横贯甘肃、宁夏南部、陕北、内蒙古的秦昭王长城已失掉防御作用,西北边地已推进到黄河和贺兰山之间。秦始皇长城的西段是凭籍黄河天险而成,其中多修有障塞和城堡。经考察西起甘肃省岷县,循洮河东岸向北至临洮县、兰州,再东折至榆中。向北沿黄河东岸修筑了不少城塞,直到内蒙河套地区,和历史文献“自榆中并河以东……城河上为塞”相吻合。
  今在这一带发现有秦汉时期的城址和大量墓葬,进一步印证了文献记载的正确。自榆中向东经宁夏固原、甘肃环县、庆阳,再经陕北直达黄河岸边的长城,基本上是战国时期秦国所修长城,秦朝只是利用而已。
  综观秦始皇所筑长城,虽然大部分是利用原秦、赵、燕北部长城的旧址,加以修缮连接而成,但也有部分是新筑的,特别是一些城堡障塞。秦始皇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通过军队的移防、移民垦荒,来管辖和开发这些地区,这样不但巩固了秦帝国北部的边防,保障了农耕区正常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开发边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评价,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褒贬不一。持褒扬态度者多从秦始皇修筑长城保护中原文明方面考虑,持贬意者多从秦始皇暴虐、劳民伤财方面考虑。应当承认,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一巨大的工程,的确役使了大量的民夫,使许多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秦朝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以及后来演化出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明证。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秦始皇是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国君,正如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一样,他修长城这一历史举动,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宁,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方面,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2)汉长城――中国的第二条万里长城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了汉朝。汉朝建都长安,其疆域之大,人口之多,都远远超过了秦代。但是在秦末汉初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东灭东胡,西驱大月支,征服楼兰、乌孙等12国,其西部的疆域已达今祁连山、天山一带,势力较为强大。所以,终汉一代,一直面临着来自匈奴的巨大军事威胁。
  为防止匈奴的南犯,汉朝大规模修筑长城。除了修缮秦始皇的长城以外,还新筑了一些长城,特别是大规模地修筑了河西长城,即今天的甘肃酒泉、玉门至新疆罗布泊一线。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单于曾率兵南下,“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直捣汉朝腹地。还“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今甘肃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与中国界于故塞”。故塞、河南塞,即指战国时期秦昭王所筑西起今甘肃岷县、临洮,经宁夏南境、陕西北境,东北达内蒙古托克托西南黄河岸的边地长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帅32万大军北伐匈奴,结果被匈奴围困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白登山上达7日之久。最后用陈平秘计,重赂冒顿的阏氏,才得以突围。高祖有了这次沉痛的教训,认识到长城的重要作用,遂下令修缮秦昭王时所筑的长城。并“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缮治河上塞”,1以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卫。
  在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统治的六七十年间,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对外求得边境的安宁,对内休养生息以强国力。然而,和亲只是汉朝单方面的美好愿望而已,是消极的防守。在和亲的数十年间,匈奴并没有终止对汉朝的侵袭,边警频传,烽火数达京都长安。陇西(今甘肃东南)、上谷(今河北怀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辽东(今辽宁辽阳)等郡,也经常受到袭击。云中、辽东一带,每年被掳去的人口,均在万人以上。《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慰印,虏人民畜产甚多”。匈奴“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使汉朝蒙受重大损失。
  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汉文帝派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苏意、张武为将军,率大军在今山西、陕西北部和甘肃东北部一带,修缮秦始皇长城,防御匈奴南下。从首都长安到长城沿线,还修筑了许多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这时西汉的国力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达到空前的鼎盛时期。武帝一改过去那种一味与匈奴和亲的消极防御之策,主动出击,大事征伐匈奴,50余年间,几乎没有一日之安息。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汉书?武帝本纪》载,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在武帝第一次北击匈奴的前三年,就“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这是对北击匈奴所作的准备工作。真正大规模地进攻匈奴并修筑长城当属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史记?匈奴列传》载:“其明年(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汉武帝前期将防御匈奴的北方边界推进到今内蒙古阴山南麓的原秦始皇长城一线。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过居延海,回师祁连山,东奔西杀,反击匈奴。同年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来降。河西走廊一带遂为汉朝所据。武帝先后在此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从此“断匈奴右臂”,打通西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通路。为保护这条交通道路的安全,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代即开始了河西长城的修筑。在短短的二三年内,汉武帝修筑了由今甘肃省永登县至酒泉的长城,东面与秦始皇所修长城相接。关于这次修长城,《汉书?张骞传》载:“汉始筑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这是汉武帝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关段的长城,这是他第三次修筑长城。《史记?大宛列传》载:“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今新疆吐鲁番),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今罗布泊地区)王,遂破姑师……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这里所说的亭障,是堡垒、城堡,也属于长城的防御体系,只是堡垒与堡垒之间没有墙体相连而已。
  汉武帝第四次修筑长城是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间,这次修的是玉门关至新疆罗布泊段的长城。《史记?大宛列传》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今罗布泊一带),往往有亭。”《汉书?西域传》亦载:“自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盆地)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至此,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到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4年)的近20年间,汉武帝修筑起由今甘肃兰州至新疆罗布泊长达2000余里的长城与烽燧亭障,以保障汉代通往西域的大道畅通无阻。
  后来汉宣帝即位后,又设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策大雅),汉河西长城的亭燧建筑再向西延伸至库车西北,以维护东西交通的安全。
  汉武帝时,还在内蒙古阴山北麓一带修过长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分道出兵,北击匈奴,匈奴退于漠北,漠南无王庭。为阻止匈奴南入阴山,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在阴山北侧、大漠南缘修筑长城,“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卢朐。”2五原塞在今包头市西北,这道城障列亭的防御系统,在秦始皇长城以北,史称“外城”、“塞外列城”或“光禄塞”,可见不是首尾相连的墙体。在五原郡北有光禄城,当与光禄塞有关。
  总的算起来,汉代从西北的河西长城到东北的辽东长城,其长度1万余里,如果再加上今新疆罗布泊、库车一线的亭障,内蒙古一带的列城、城障列亭等,长度可达2万里之上,远远超过秦代。因此,我们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雄关是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