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低温碎油了却硬度低能放到高温真空硬度计炉在处理一下吗

外热式真空炉用于合金钢精密零件的热处理--《光电工程》1985年03期
外热式真空炉用于合金钢精密零件的热处理
【摘要】:用自制的外热式真空炉对轴承铜和合金工模具钢的试样进行了真空淬火试验,并用于精密零件的热处理,结果得出,具有空冷硬化能力的高合金钢(如9 Cr18、Cr12 Mov和4Cr13)工件随同炉管一起淬入油或水中冷却,试样的硬度和盐浴加热淬火者相当或略高1~2 HRC。其它钢种淬火时由于冷却速度不够,不能淬硬,必须同时通入氮气进行内冷却,或者破坏真空将工件直接淬入水或油中冷却才能得到高硬度。真空淬火工件的表面光洁,无氧化脱碳现象,零件变形小,而且在金属表面形成较高的残余压应力。该装置应用于小型精密零件的真空热处理,效果良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庚昌,张锦林;[J];造船技术;1980年03期
沐志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2年11期
刘昌运;[J];轴承;1983年02期
肖龙生;;[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83年03期
胡合典;;[J];计量技术;1983年03期
刘昌运;;[J];现代机械;1983年02期
李钰庭;[J];航天制造技术;1984年01期
贾文铎;;[J];锻压技术;1984年04期
邓仁忠;;[J];电加工与模具;1985年06期
刘扬太;吴文君;陈侃;;[J];光电工程;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建华;刘志强;沈永秋;;[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A];第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01)论文集[C];2001年
;[A];第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01)论文集[C];2001年
刘月顺;;[A];贵阳电镀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杨军伟;胡仲翔;;[A];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分册 电镀及热喷涂)[C];2005年
侯文义;赵兴国;孙亦蕙;袁庆龙;梁伟;;[A];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陈晓梅;叶文华;;[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幸泽宽;;[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陈晓梅;;[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海岚;[N];中国电子报;2003年
张兴刚;[N];中国化工报;2003年
记者承京;[N];中国航空报;2003年
欧阳碧霞;[N];中国黄金报;2003年
本报通讯员
徐志良;[N];长治日报;2005年
王学敏;[N];中国工业报;2006年
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王桂荣;[N];中国工业报;2006年
付欣然;[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一农;[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迁西县农业畜牧水产局
刘耀付;[N];河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苗恩铭;[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宁;[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李爽;[D];天津大学;2004年
王智江;[D];重庆大学;2004年
李岩;[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张建刚;[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郭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Cr12MoV淬火后,硬度要求在50度至55度为什么不抗回,可以告诉具体的回火温度和时间吗?
Cr12MoV淬火后,硬度要求在50度至55度为什么不抗回,可以告诉具体的回火温度和时间吗?Cr12MoV淬火后,硬度为什么不均匀
硬度为什么不均匀 的原因是其组织不均匀 所致的.你用的是料头或者料尾 或者是假的 回火的温度不超过淬火温度的一半 再问: Cr12MoV淬火后,硬度要求在50度至55度为什么不抗回,可以告诉具体的回火温度和时间吗?还有就是这一批都是这样的(硬度要求在50-55度,回火后硬度只有42-48) 再答: 估计 你回火的温度太高 不知道你淬火后的硬度是多少再问: 42-48度 再答: 这样的那你的材料有问题了再问: 不好意思,我看错了,是62-65度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Cr12MoV淬火后,硬度要求在50度至55度为什么不抗回,可以告诉具体的回火温度和时间吗?》相关的作业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式达到的62—65,是感应淬火吗?你的回火温度定的是多少?硬度不均匀,是体现在一个工件上还是工件与工件之间?你淬火时搅拌、入液的方式是什么方式?希望描述再细一点,才好判断. 再问: 真空炉 再答: 使用真空炉加热有个特点,就是加热比较慢,所以有可能你的工件实际高温阶段并没有达到预想的要求,所以奥氏体化不足。
你先用260度试回,然后抽检,最后确定最佳回火温度.工件大小,淬火状态,材料成分的上下限都会对回火温度有影响,从下往上慢慢升,要防止回低了返工就不好了.一般以后每提高10度,硬度降1度左右.
大多数能淬上火的圆钢都可以实现你的要求,最好具体一下使用条件
淬火的工艺过程一般为:加热→保温→快速冷却.问题主要出现在保温和快速冷却过程,保温的时间是不是够了,如果不够,可能有些位置的温度没达到
没有搞明白你的问题:1、是这个铸件与那个铸件淬火后硬度相差悬殊啊?还是一个铸件的这部分与那部分淬火后硬度相差悬殊?2、淬火后硬度相差悬殊是什么意思,怎么才相差悬殊?差一度叫硬度相差悬殊啊?还是差10度才叫相差悬殊?差多大才叫相差悬殊?
关注下,也想知道!
看一下金相吧,有可能残余奥氏体太多了. 再问: 残余奥怎么去除? 再答: 如果是残奥量过多,原因一般是碳浓度高,淬火温度高等原因,提高温度回火,重新降低温度回火等都可以,要根据金相,成份分析才能确定。
材料:35钢,材料有圆钢、钢管. 规格:圆钢从直径30到50,钢管从直径80~150,壁厚从10~25,长度50~1000,单位均为mm,毛坯棒料和毛坯管材. 热处理设备:为井式电阻炉或箱式电阻炉加热. 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为850~870度,淬火介质为自来水冷却(介质温度室温),淬火时零件做上下窜动,并用压缩空气搅拌
1零件入水是温度不均匀,保温时间延长.2入水是水温已高,建议用活水.国韵王海永 再问: 该怎样入水才能提高均匀度? 再答: 保温时间延长至2-4小时。再问: 保温时间不是按照尺寸的1至1.5倍分钟算的吗?2~4小时是不是太长了啊? 再答: 也得按重量和炉子功率,多长时间能把工件升到温度。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DIN称为:C45 45号钢为 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45#钢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5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
基本没什么影响,对钢的淬硬能力主要取决于钢材的含碳量,是否含有合金元素对淬火的硬度影响不大,当然要是含有某些金属元素的高速钢类的话就有些影响,但影响不大.合金元素主要对淬火的影响主要是淬透性影响非常大.
确定淬火加热温度的原则可以参考热处理原理或工艺,简单说亚共析钢常用完全淬火,过共析钢常用不完全淬火.也有简单确定淬火温度的方法,就是直接查热处理手册.T12:760-780℃T8:760-800℃45:830-850℃45钢有临界淬火直径是13-16mm左右.在这个范围内容易淬裂.若形状复杂可以用水淬油冷.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仅做参考,个人意见,我也不是很清楚.如果是高线的表面淬火:冷速不够,应该是马氏体层较少,造成自回火之后,马氏体层很薄,中心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索氏体组织.温度不够,显然,加热后中心的组织晶粒会相对较粗大.其实温度不足,你可以直接测温,直接将这个可能消除,不用这么麻烦的分析是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是工件的淬火
两个原因:1.材料因素,化学成分不合格,含碳量偏低;2.热处理温度不合格,偏低.若硬度偏高,组织应该是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硬度偏低,组织则比较复杂,有可能是珠光体,也有可能是马氏体加铁素体.等.
可能原因:一,加热温度偏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晶粒迅速长大,淬火后导致脆性断裂;二,水冷淬火,或虽为油冷,但冷却过于激烈,马氏体粗大致裂;三,原材料问题,如碳含量偏高,晶粒粗大,或存在其他原始缺陷.三者居其一,便造成淬火开裂.
主要看铁素体的形态.1.出现网状或大量条状铁素体组织,一般为冷速不足;2.出现块状铁素体组织,一般为加热不足.
1)淬火加热温度不足,往往基体中存在离散分布小块状铁素体;2)冷速慢,组织中会出现屈氏体等分解组织,硝酸酒精很容易腐蚀(黑色),严重的会在晶界出现连续状铁素体.
42CrMo 调质,HB228~255或者248~286,轴颈表面淬火,HRC≥54,装配部位表面淬火HRC≥45.进行低温回火,180~200℃.热处理行业国家标准制定者A股代码:002530
服务热线:400-657-7217
热门关键词:|||
处理加工范围:工艺范围:离子渗氮、离子氮碳共渗(软氮化)
加工尺寸:φmm
处理加工范围:工艺范围:氮化+后氧化(FD-NCO技术)
加工尺寸:φmm
处理加工范围:工艺范围:真空淬火、真空调质、真空退火
加工尺寸:600×600×900mm
处理加工范围:工艺范围:淬火回火、调质、复碳淬火回火、复碳调质
加工尺寸:760×800×1200mm
处理加工范围:采用拖举式进出料机构,产品可直接装筐,无需料盘;大件产品可直接放入炉内,无需料筐。工件的进出炉的过程中,料筐不受挤压或拉力,对料筐的强度要求不高,可降低料筐使用的材料等级,并提高料筐的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处理加工范围:采用拖举式进出料机构,产品可直接装筐,无需料盘;大件产品可直接放入炉内,无需料筐。加热室采用耐高温陶瓷纤维及重质砖复合炉衬,保证绝热效果。炉内通入甲醇及氮气作为保护介质,减少工件氧化。淬火水槽位于地坑内,配有搅拌装置及喷射装置。
处理加工范围:单室结构,加热室采用高级耐火砖砌成,嵌入式耐热钢轨道。辐射管均匀分布在炉膛两侧。
处理加工范围:炉体为全纤维结构,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且具有自身重量轻、蓄热损失少等优点,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能耗
升温速度为传统炉型的3-4倍,节电20%以上,温度均匀性可达±5℃;
最高频率可达20khz,最大电流1000A,参数智能控制,体积小,节能;
炉内工作温度多点监测,炉外分区控温,温度自动精确控制;
二级真空机组(旋片泵+罗茨泵),抽速提升30%炉压通过PID参数自动调节,稳定无波动;
炉内配有搅拌风扇,每个加热区配有独立冷却风机氮化后充氮气快速冷却,冷却效率为传统炉型的3-4倍;
可存储999条工艺曲线,系统按工艺设定参数,自动执行,直至冷却结束,实现无人坚守,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实时记录;
炉体自动升降、移动、安全,可靠。
加工热线:400-657-7217
品牌Brand 品牌深入人心
国内热处理行业的一家上市公司,参与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 性技术路线图编制;
公司于2008年通过TS16949汽车行业体系认证;
众多零部件制造商指定并认可的热处理加工供应商。
研发R & D 校企联合--永葆研发、技术、服务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并拥有专利15项;
与国内著名的院校合作成立有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多家大学建立长期的人才输送培养机制;
与德国ALD、日本高周波、日本东方等拥有丰富专业热处理服务和设备制造 经验的外企有密切合作关系。
装备Equipment
生产设备 先进技术热处理设备
各类热处理生产设备60余台套,年热处理量2万余吨;
可为客户提供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真空热处理、等离子
热处理(离子渗氮)、常规热处理(含深冷处理)等四大领域的热处理加工服务;
为客户提供热处理技术咨询服务.
检测R & D 检测设备-
进口精密检测设备
热处理实验室配备各类检测设备40余套,包括德国ZEISS金相显微镜及成相系统 法国PRESI金相制样成套设备,荷兰易洛特硬度检测系统及德国牛津光谱仪等;
可为客户提供金相组织、硬化层梯度、化学成分、淬火介质冷却特性及各类硬度 的精确测试;
为客户提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测服务。
服务Service
“多功能团队”--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合理的热处理装备制造和商业加工的网络布点,让服务更便捷;
参与客户产品研发与制造,提供专业的热处理加工解决方案,实现顾问式服务;
提供热处理设备操作人员、质量检查人员技能培训,免除后顾之忧。
选择热处理厂家,首先要选择好的热处理设备生产厂家,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是丰东股份(A股代码:002530)在山东的控股子公司,是从事商业热处理加工、热处理装备研发与制造、热处理技术咨询的专业公司。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全国热处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2008年,通过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丰东遍布广泛的热处理装备制造和商业加工的网络布点,让服务更便捷;参与客户产品研发与制造,提供专业的热处理加工解决方案,实现顾问式服务;提供热处理设备操作人员、质量检查人员技能培训,免除后顾之忧。
我们公司与青岛丰东有很多年的合作了,选择青岛丰东是明智之举,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性价比都非常令人满意!青岛丰东坚持校企联合、永葆研发、技术、服务活力,青岛丰东与国内著名的院校合作成立有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多家大学等院校建立长期的人才输送培养机制,与拥有丰富专业热处理服务和设备制造经验的外企有密切合作关系。
丰东是国内热处理行业上市公司,参与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编制。公司实力与技术值得信赖,热处理选青岛丰东省钱又省心。
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是丰东股份(A股代码:002530)在山东的控股子公司,是从事商业热处理加工、热处理装备研发与制造、热处理技术咨询的专业公司。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全国热处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2008年,通过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秉承“帮助客户成功”的经营理念,真诚服务于航空、机车、汽车、工程机械和石油机械等零部件制造企业。
全国服务热线: 400-657-7217
钢的碳氮共渗是兼有渗碳和渗氮的双重特点,低碳钢、低合金钢以及部分中碳钢均可进行该工艺的化学热处理,表面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也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强度等,因此能够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该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改善了单一渗一种元素的缺点,无论从工艺的流程的缩短,还是零件的热处理质量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加上该工艺已经成熟,故从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出发,得到了热处理工作者的认可。
气体渗氮硬度不均原因分析如下:1.进气管道局部堵塞.气氛循环不畅通2.零件表面有油污或锈斑3.装炉量太多,吊挂不当4.非氮化部位的镀锡保护层过厚,锡层熔化影响氮化部分气体渗氮硬度不均的预防措施:1.及时清理、疏通管道,强化炉气的循环2.零件要清洗干净,并注意经常清理马弗罐表面的脏物3.合理装炉4.适当控制镀锡层的厚度
真空清洗机及其技术特点:真空清洗机是利用真空清洗和真空干燥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属于高级清洗设备。新研制的水系真空清洗机利用淬火油等挥发性液体减压后沸点下降,和油、水、水蒸气等一起加热,其沸点也下降的原理进行清洗。不使用有机溶剂,因此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是(真空)减压清洗,对杯状或盲孔状零件清洗效果好。克服了浸泡、喷淋清洗方式清洗效果差的缺陷,并能够实施真空干燥(脱脂),而且清洗温度较高。对渗碳淬火后需进行低温回火的零件可实现清洗、回火一并完成,省略了回火工序,节省了能源,属于清洁环保的清洗技术。真空清洗机常用双室结构,
防止热处理变形的途径主要是缓冷、缓热。加热速度太快,会出现急热热应力而引起变形。因此加热应力求均匀。放慢加热速度,采用多次预热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高频淬火中,一般地说,加热时间较短,加热层较浅,因而产生的歪扭少。若采用预先整体预热,适当地选择加热温度分布也是有效的。另外,还应注意防止预热时产生的自重扭曲以及氧化、脱碳等现象发生。
向钢件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称为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方法有液体和气体碳氮共渗两种。液体碳氮共渗使用的介质氰盐是剧毒物质,污染环境,故逐渐为气体碳氮共渗所替代。根据共渗温度不同,碳氮共渗可分为高温( 900~950℃)、中温(700~ 880℃)及低温(500~ 570℃)三种。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是中温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其中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主要是提高耐磨性及疲劳强度,而硬度提高不多,故又称为软氮化,多用于工模具。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多用于结构零件。
工具钢在淬火前必须进行预备热处理,以消除应力,细化晶粒,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预备热处理包括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正火、调质等。(1)球化退火&&工具钢球化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钢材的加工性能,并为淬火做组织准备。退火后获得球状珠光体。退火方法有普通退火和等温退火。(2)去应力退火&&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冷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和切削加工产生的内应力,以减少淬火时产生的畸变和开裂倾向。碳素工具钢去应力退火温度为600~700℃,合金工具钢为650~700℃,保温时间为0.5~3h。(3)
(1)钢锭即时退火消除内应力部分对裂纹敏感性很高的高碳马氏体钢、莱氏体钢钢锭,除红转加热炉直接开坯外,其余必须立即装入退火炉进行消除内应力退火,防止产生裂纹。(2)钢锭进行软化退火便于精整钢锭需要清除表面缺陷,通过退火降低硬度,易于精整和扒皮处理。(3)钢锭高温扩散退火使组织与成分均匀通过高温扩散退火,解决钢锭内部的组织均匀性和化学成分的均匀性。这里主要解决钢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显微偏析和枝晶偏析,通过扩散退火加以改善。
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某些耐热钢件,为了提高蠕抗能力,常需造成较为粗大的最佳晶粒度。纯铁及硅钢片等软磁材料的磁导率随晶粒的增大而升高,与此同时,矫顽力及铁损则随晶粒的增大而减小。为了改善上述材料制作的工件的实用性能,均需进行晶粒粗化退火。珠光体型耐热钢(包括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钢中碳、合金元素含量以及脱氧情况(如含铝多少)的不同,在高温加热时具有不同的长大倾向。晶粒粗化退火温度可根据工件受力条件、使用温度及钢种来选择,一般在900-1050℃之间。硅钢片的最佳晶粒尺度为0.1~1mm,常采用950~10
在实际的热处理生产中,常发生三类热处理变形:(1)热歪扭;(2)伴随相变的体积变化,虽然变化很小,但也属于一种变形;(3)由于零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相变不同时发生而产生的相变歪扭,这是变形的主要形式。以上三者发生重叠而形成综合的热处理变形。热处理变形是由于零件的形状、尺寸、化学成分及加热、冷却条件等许多因素造成的。这些影响因素和倾向,可以抽象出大体的原则,在浸水激冷的实验条件下,基本情况有几点:(1)同样加热了的各种尺寸的圆柱和环浸入冷却剂中时的热歪扭和淬火歪扭;(2)同样加热了的圆柱,从一侧冷却时的热歪扭和淬火
根据加热、冷却方式的不同及组织、性能变化特点的不同,热处理可以分为下列几类: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表面热处理,包括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渗碳、氮化和碳氮共渗等。其它热处理,包括可控气氛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和形变热处理等。按照热处理在零件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热处理工艺还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预备热处理是零件加工过程中的一道中间工序(也称为中间热处理),其目的是改善锻、铸毛坯件组织、消除应力,为后续的机加工或进一步的热处理作准备。最终热处理是零件加工的
凡重要的零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才能使用。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呢?机床、汽车、摩托车、火车、矿山、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用的大量零部件需要通过热处理工艺改善其性能。拒初步统计,在机床制造中,约60%~7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零件多达70%~80%,而工模具及滚动轴承,则要100%进行热处理。因此,凡重要的零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才能使用。材料的热处理通常指的是将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发生相变,再施以冷却再发生相变的工艺过程。通过这个相变与再相变,材料的内部组织发生了变化,因而
淬火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更好地发挥钢材的性能潜力。但淬火马氏体不是热处理所要求的最终组织,因此在淬火热处理后,必须配以适当的回火热处理。工件淬火热处理时,由表面至心部的冷却速度是逐渐降低的,只有冷却速度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c的区域才能得到全部马氏体,这区域就是钢的&淬硬层&。所谓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层深的能力。
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赵红路热处理的误区,一位热处理厂长毕生经验之谈,建议所有人收藏热处理的误区,一位热处理厂长毕生经验之谈,建议所有人收藏电力界百家号来源:每天学点热处理作者:汪庆华汪庆华:我们将要在这里论述的《严重误导人们的几个热处理问题》的例子,都是在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是杜撰出来的,而且这个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人对热处理都是这种认识程度。呼吁:真要大力普及热处理知识!要像当初对读书认字的扫盲工作一样,广泛普及热处理常识!!!1.我的产品热处理硬度HRC只能是60HRC,59或61HRC我都不能接受?经常遇到受委托的热处理产品硬度值只能在某一个确定值上,不能有偏差!比如要求热处理硬度达到60HRC,你热处理之后达到59HRC,或61HRC就 视为不合格产品。殊不知,洛氏硬度机的允许偏差还在1HRC呢!你和他解释热处理道理,他(她)会摆出一副“上帝的面孔”:你想不想做我的热处理产品?市场竞争嘛!热处理厂家只好硬着头皮承接,至于热处理厂家怎么作好的?同行们肯定能猜测的出来的!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淬火出来的工件没有冷到室温,不能进行回火?有些人认为淬火出来后,还没有冷却到室温时,不能进入回火工序。实际上很多钢种,尤其低、中碳钢,其马氏体转变终了点大都高于室温,冷到室温时,反而容易开裂,淬火出来后就可以尽快转入回火工序。3.淬火出来的工件必须带温回火?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根据钢种的马氏体转变点来决定淬火之后的回火前的入炉温度!为了防止淬火开裂,不能妄加推测,一概而论的采用带温回火的办法!4..我的产品退火之后,要放置一周之后,你才能热处理淬火?个别老板自称有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秘诀!他的秘诀是什么呢?探其究竟,竟然是要求热处理者做完退火处理之后,不能马上进行淬火回火处理。模具必须在退火和淬火之间要在室温放置一个礼拜时间!说是:释放退火应力!这个道理不知道那位专家能给于解答?!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5.产品尺寸加工已经全部完成,要求热处理保证不变形?有的人为了节省产品加工费用,在热处理之前,把所有的尺寸加工结束,然后去热处理淬火回火。要求热处理者保证在热处理过程中不变形,或者只允许变形量在最后一道冷加工的公差带值内!热处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组织变形阶段,微观上的变形积累,有谁敢保证不在宏观上表现出来成为尺寸变形呢?为了节省他自己的费用,把问题转嫁给热处理者,这些人“聪明”吧?!6.热处理的产品没有硬度?很多委托产品外加工的企业,曾几何时学会了要求进货检验,既然领导提出这个要求,那么伙计们就正儿八经对待了,也去买一台洛氏硬度计回来,放到工厂里,开始对热处理后的产品开始进货检验了。这些本无可非议,但是他们老是对热处理产品检验不合格!这可忙坏了热处理公司,怎么会呢?明明白白是经过检验合格出厂的,怎么到用户手中就不合格了呢?公司上下不得其解。热处理公司严肃对待,紧急派员去处理此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他们对热处理的产品的脱碳层也不去除(加工余量足够保证加工之后,不会残留脱碳层),就直接在工件表面上面打HRC硬度了!这怎么会有高硬度呢?My god! 这到底是谁对谁不信任呢?7.热处理工学好铁碳平衡相图就可以了?在很多资料中说明铁碳平衡相图在热处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是制定钢铁材料加热工艺的依据,而且指出:尤其是热处理工必须熟练掌握铁碳平衡相图。铁碳相图是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时的组织组成图,而不是获得非平衡的马氏体、贝氏体等组织的转变图。铁碳相图的临界温度参数仅仅局限在碳钢和铸铁,非合金钢和合金铸铁。合金钢和合金铸铁的平衡状态图由于添加了其它合金元素,与铁碳平衡状态图相差还是很大的。铁碳平衡相图是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速度是及其缓慢的结果,而且又局限于铁碳合金钢种,这个理论状态,是不可能在实际生产中大量运用,实际淬火等热处理加热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都是在一定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下进行的,不是完全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铁碳平衡相图仅仅是研究热处理、学习热处理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出发点,而不是直接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运用的相图。热处理工熟练掌握了铁碳平衡相图知识只是热处理学习的开端,不能达到使用铁碳平衡相图来处理工艺实际问题的境界。热处理工学好铁碳相图仅仅是具备热处理入门知识之一。8.退火工件可以形成等轴晶粒?在低碳钢退火工艺中,很多人认为可以获得等轴晶粒。实际上,在沸腾钢中容易获得等轴晶粒度。在Al铝镇静钢中是很难达到等轴晶粒组织的。尤其经过冷挤压的变形件退火,晶粒很明显的呈变形挤压组织形态!即使950℃以上的退火温度也难以达到等轴晶粒。信不信由你!9.硬度越低挤压变形越好,越容易?人们的直接思维是:硬度越越低越容易挤压变形。在钢材的挤压工艺中,珠光体球化组织状态变形能力最高,但是这个组织状态比起片状珠光体的硬度一般都高,所以要求挤压件的原始组织是珠光体球化组织的技术要求,而不能采用硬度最低的片状珠光体组织。10.锻模要求高硬度正确吗?在使用热锻模的用户中,很多人喜欢提出高硬度的要求,甚至要求52―55HRC。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个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应该是某些不规范的热处理企业或某位“大师”在做锻模对外热处理业务时,没有真正按照锻模的服役条件来淬火,而是降低淬火温度、缩短保温时间,仅仅满足用户的硬度要求,这种硬度值看似符合标准(或规范)的锻模硬度范围,由于没有考虑红硬性,在使用时,锻模的抗回火能力差,硬度很快就会降低,用户对这种使用过的锻模再检测时,发现锻模的热处理硬度不高。锻模的“老板”就动脑筋了:下次热处理时提高硬度要求,结果发现提高硬度的锻模比上一次按照标准、规范选取的硬度值的锻模寿命提高了,于是他很高兴:原来提高硬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怎么能知道是热处理的厂家或“大师”的无能的热处理水平造成超出标准的硬度反而寿命长的奥秘呢?结果这个问题谬种误传,致使热锻模的技术要求的硬度值一天比一天的高!在标准的硬度范围内的具有红硬性的热锻模,其寿命是良好的!锻模要求高硬度是不正确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铝合金件处理之后表面皱纹就是热处理过烧吗?铝合金件在固溶时效处理之后,判断在固溶时是否过烧有两种方法:金相法和表面状态色泽法。根据工件表面色泽、状态判断在热处理固溶时是否过热便于现场及时处理,但是需要丰富经验。金相法判定准确、但是要解剖实物,是破坏性的检测判定,容易造成浪费。根据工件表面色泽、状态判断:①件表面暗灰色,②工件表面有起小泡的现象,③出现裂纹,裂纹断口粗糙。有上述情形之一时,有过烧可能。这是只在热处理之后的工件上观察。当固溶时效件已经进行了后续加工,再观察时,发现铝合金工件表面有异常现象-----粗糙、变形、皱纹等,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热处理过烧了。由于铝合金的强度和黑色金属相比较还是低的,就要分析后续工序的作用和影响了。尤其后续的抛光、喷砂处理,对表面的影响不能忽视。当在工件局部出现“水面波纹”式的皱纹时,不能判定为热处理过烧,而是喷砂的压力太高或喷砂的时间过长,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的变形层的原因。这个“水面波纹”式的皱纹不具有铝合金过烧的特征,而是具有表面受冲击形成塑性变形的特征,这时候应该判定为:喷砂缺陷!采用金相法裁定,证实是喷砂缺陷。12.手册说可以热处理淬火达到这个硬度,你为什么做不到这个硬度?有些人认为,他设计时的硬度选择是按照手册中的硬度范围选定的,你热处理怎么就说达不到这个硬度呢?例如:用弹簧纲60Si2Mn来制作大型件,由于实际工件厚度很大,厚薄显著,热处理已经没有好的办法达到要求的硬度标准。手册中硬度是可以达到:58―60HRC。结合实际工件是没有办法达到的。只能降低热处理要求。决定热处理的硬度受下列几个因素控制:材料牌号、模具尺寸大小、工件重量、形状结构,后续加工方式等因素。模具热处理之后不是内外硬度都是一样的,要根据模具尺寸大小来选择材料和设计尺寸,不能直接按照设计手册里的技术标准和硬度要求来选取,手册上的硬度标准是来自小试样的热处理结果,在运用到实物上时一定要按实际情况来决定合理的硬度指标。不合理的硬度指标,比如过高的硬度,就会损失工件的韧性,造成工件的使用开裂。13.对待热处理这个行业为什么一直是高技术含量低加工价值呢?很多了解热处理的人认为热处理难学、难做、实际人才的成长也不容易。也有人说:热处理就是把工件烧烧红,往水里一放,就好了。这么简单吗?既然成为一个学科,那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按照那些“烧烧红,往水里一放”的人的观点看待所有问题,那世界就没有难事了。飞机一加速度不就上天了吗?火车一加煤不就跑起来了吗?飞船甩到太空不就能飞了吗?电脑一通电不就可以使用了吗?一座跨海大桥用几根钢丝来起来不就行了吗?按照那些“低价值”人的观点,世界万物都可以用“一……,就……”来看待了。当那些人不需要热处理时,总是夸夸其谈说,热处理怎么重要,人们怎么怎么对热处理重视;当他需要委托别人做热处理加工时,就说热处理“烧烧红,往水里一放就可以了”,不愿意支付比较合理的热处理加工费;当出了开裂、使用寿命低等等问题时,就认为“热处理是万恶之首”,都是热处理惹的祸;当国人的热处理有某些欠缺时,就说某国热处理怎么怎么的高级、先进。热处理这个行业一直是高技术含量低加工价值的真实原因是观念的问题和一些人对热处理行业的偏见。14.这个产品是你热处理的,我在使用中出了问题,你热处理负责?某企业在使用模具过程发生模具断裂打伤操作工的情况,该企业立即通知热处理厂家:在你家热处理的模具使用中打伤人了,你们要赔偿多少多少!问其原因,得到的答复是,这个产品是你们热处理加工的,出了事故,所以要求你们赔偿。看看多么理直气壮的理由!产品失效要从设计、选材、材料缺陷、工艺缺陷(包括热处理)、装配与使用等方面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为了推卸责任武断认定是热处理的原因造成失效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医生看病一定要亲自看到病人本人,我认为和我们对产品的失效要做全面分析废品的设计、选材、材料缺陷、工艺缺陷(包括热处理)、装配与使用过程等方面是一个道理,不能直接认定就是哪个环节有问题一样!此事后来经过最权威机构鉴定,热处理的质量完全正常,不是造成那个事故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使用问题-----过载!对某行业的知识缺乏是有情可愿的,但是处理问题不是采用科学的态度就是无知了。我为从事热处理工作而高兴,为什么?你看热处理已经能“包治百病”了,什么事情都找热处理啊!15.我委托你热处理时,我的产品是好的,你热处理搞坏了,你热处理负责赔偿?这种说法在处理热处理质量问题时,会经常遇到,听到这个说法之后,热处理人真是哭笑不得。如果你碰到这样的顾客,那问题肯定出在顾客身上,倒不是热处理有问题了!因为顾客对热处理之前的制造质量过程控制根本不了解,没有考虑为热处理创造良好的预处理状态。16.我的热处理硬度合格,你的产品早期失效与我热处理无关?热处理不仅要保证合格的硬度值,更要注重工艺选择和工艺过程的控制。过热的淬火回火可以达到要求的硬度;同样,淬火欠热,通过调整回火温度,也可以凑合到要求的硬度范围。这个做法大有人在。有的为了节省用电量,欠热淬火;有的是由于加热炉的极限温度限制,欠热淬火。这样的热处理产品早期失效怎么与热处理无关呢?17.我的锻造尺寸合格,热处理质量问题与我锻造无关?锻造工序是为了消除材料缺陷,改善组织形态,提高材料性能。节约机械切削加工量,提高材料利用率。但是当今的锻造者把“消除材料缺陷,改善组织形态”忘的一干二净,仅仅在保证锻造尺寸上“下工夫”,全然不顾提高材料性能方面的要求了。更令人惊叹的是有些材料通过锻造工序,不是提高了材料性能,反而把材料的性能搞坏了。锻造者不分青红皂白地采用锻造余热退火的方法,结果在材料中形成严重的网状碳化物组织。由于材料锻造的加热温度大多远远高于热处理淬火的加热温度,那种“严重的网状碳化物组织”发生组织遗传,给产品质量带来严重后果。18.模具失效热处理占高比例?国内外关于模具早期失效原因的统计数据:失效原因日本的统计数据%上海地区的统计数据模具材料质量不好717.8模具设计不合理103.3热处理工艺不妥4452模具加工方法不好8.9对模具材料性能缺乏认识5―模具材料下料不当3模具材料选择不当模具使用条件不好11锻造工艺不妥其他方面14这个数据列表说明的是对以往事故的统计结果,在对未来事故的预测上是不适用的。就是说对明天的某个模具失效的原因判定,不能就此认为模具失效的原因热处理占44~52%。而是要针对性的做分析。这个统计数据误导了不少人,让人们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认为模具失效就是热处理问题。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19.回火色与温度有关?回火之后钢的表面呈现一种氧化膜的颜色,称为回火色。很多情况下,需要根据回火色判定回火温度。回火色随温度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回火色大体判定回火温度。但是回火色还与回火时间有关,通常都以5分钟时间为准。碳钢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以5分钟为准,表面色泽如下:淡黄色:200℃草黄色:220℃褐色:240℃紫色:260℃蓝紫色:280℃深蓝色:290℃蓝色:300℃淡蓝色:320℃蓝灰色:350℃灰色:400℃不锈钢的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淡麦黄色:290℃麦黄色:340℃淡红棕色:390℃淡红色:450℃淡蓝色:530℃深蓝色:600℃低合金钢的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淡麦黄色:225℃麦黄色:235℃淡红棕色:265℃淡红色:280℃淡蓝色:290℃深蓝色:315℃但是在很多资料中,只是仅仅提到色泽与温度的关系,忽略了时间这个关键前提,同样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最终的色泽会偏向更高的温度色泽。往往会造成实际温度的误判。20.真空热处理(淬火)变形小?在热处理变形中有两个概念:组织变形和形状结构变形。研究所得的结果是:真空热处理比其他炉型热处理获得同样组织和硬度时,变形最小。即:组织变形最小。对于形状结构变形,真空热处理往往不如其他炉型的热处理变形小,其他炉型的热处理,例如淬火,很容易采用分级、等温、炉外校直等方法来控制变形量,真空淬火由于这些功能的不完善,有时反而会增大。这两个概念的混淆,给人们的印象是:真空热处理变形小,这是错误或不全面的理解!21.真空加热有淬火增碳?在分析真空热处理工件增碳现象时,有两种误解:第一,认为是工件在淬火油中增碳;第二,认为是加热热室的石墨件造成增碳。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这两个原因,而是加热热室的清洁度不高,有大量淬火油在工件进出炉、料筐污染、送料小车进出带入热室,残留在热室冷壁上,加热时形成挥发性还原气氛,对工件增碳。除了在1050℃高温以上的温度直接入油外。 1050℃以下的加热工件油淬火时,稍做预冷入油不会形成明显的增碳现象。对加热室的石墨件等对工件的增碳情况,也不能排除,但是完全没有残留淬火的气氛严重。真空加热淬火的增碳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淬火油污染炉膛的原因,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油中淬火或石墨件的原因!End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电力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能源、电力。微信公众号:my12398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温16mn钢硬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