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友谅后人,落于贵州习水,知道是那一个支系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十一个陈友谅.doc 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十一个陈友谅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一个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出生于元朝延祜七年即公元1320年,系南北朝宜都王陈叔明之二十九世孙,系唐朝朝庭命官节渡使,陈伯万之十九世孙,(陈伯万原籍,江西泰,因官迁湖南邵阳镇守边邑,携家眷于鹅圹定居),陈伯万下传子孙至汉帝陈友谅垂直世系于后:陈伯万——元和——翔——诩——昭文——省华——尧佐("三尧世家")——述古——康宗——祖三——奉三——文孙——君晓——仲沈——朝璞——文运——云秀(字千一)——思玉(字陈普才,沔阳人)——陈友谅(注:元末建立大汉朝政权,乃大汉皇帝,上自胡公九十一世,在位四年,身殉鄱阳之战。)寿终四十四岁,薨葬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进首义公园处,至今作省级文物保护。(引自《伯万公宗谱》考察纪实)。
 第二个陈友谅:元朝末期,湖南洞口人,系鹅圹始迁祖——陈伯万之二十世孙、上自陈胡公九十二世,其垂直世系于后:陈伯万下传——元和——翔——诩——昭文——省华——尧佐("三尧世家")——述古——康宗——祖三——奉三——文孙——君晓——仲才——鉴——六七——昌达——宪问——宗英——友谅(注:乃汉帝陈友谅之侄子,现在的洞口人说,他们是汉王陈友谅的子孙)这个陈友谅的子孙分布于湖南洞口、桃江、四川等地,殁葬桃江县县城外郎山,妻张氏卒葬无底井。(引自伯万公宗谱及洞口人的实录)。(实际名叫陈佑亮)。
第三个陈友谅:明末湖北麻城人,老谱载:"江西临江府新谕县,桃花村陈姓,于元朝末年,红巾军倡乱,从战乱之中移徒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兰田坝,鹅掌大丘,世居数代。明朝中叶再迁四川务川县,戴城图二甲桥板沟垦地裔生。(注:后来的务川县划归贵州所辖)入川前,始祖——金道公娶罗氏,生一子果木,果木娶曾氏生八子即:友富、友贵、友福、友禄、友升、友斗、友相、友谅,人们号称八龙。" 金道公未死之前,卜有真龙地一穴,名为骑龙穴,地师曰:"穴前需开凿水塘一百口,要连接江湖为宜,并要死者裸体入棺,后来,金道公殁葬于此穴,子孙兴旺发达,常有灵气进入皇宫作乱,皇帝夜夜入梦,被一少年公子赢棋数局,帝问其名曰之故,朝庭新主降旨阊坟,当时坟茔内有"云龙"出现,顺流而下,来到江湖之处,灵气被伤于武士之剑下,灵气被毁也。阊坟过后,有他人发现坟前的塘不足一百口,实有九十九口,其中少了一口而被毁也。 友富娶苏氏生三子,长曰应爵,二、三夭亡。应爵迁贵州湄潭后徒四川涪陵龙潭乡青龙山。 友贵娶抗氏,住址同上,与兄友富两房子孙在龙潭同乐,冷水一带共繁衍子孙3000多人。 友福娶谢氏,居四川富顺失考。友禄娶万氏,生三子,应昌、应泰、应伦,居四川江津失考。友升(兴)娶庄氏,居四川南川新沙(今民主乡)。友斗娶博氏,居住同上,以上两房子孙繁衍。友相娶蔡氏,生一子应龙,失考。友谅娶程氏、石氏,生子不详失考。源流简况:这个陈友谅之祖籍原居江西临江府新瑜县桃花村(注:这支陈氏,源流失传),于元朝末年迁徒湖北麻城孝感乡,明朝中叶迁徒务川,入川前的世系失考,金道公入川后的繁衍:公生一子——果本——友谅(注:这个陈友谅下落不明失考,"川黔"诸县多数陈氏谱误将以上"八龙"和地理埋葬记也载为汉帝陈友谅身上)(引自《川黔边联谱》卷二及陈霖宗亲来信的实录整理)。
第四个陈友谅:南宋江西新国人,系"义门"柏林庄世系后裔。北宋仁宗帝嘉祐七年,朝庭奉旨"义门"分析,陈思澄经拈阄分得江西柏林庄。这个陈友谅系分庄始祖陈思澄之十三世孙,上自陈胡公为九十八世,世居祖地——柏林,黉宫村,其垂直世系于后: 分庄始祖陈思澄下传——迪——老诚——勇——栋——灵——子赫——曾承——宗相——仲晟——宗卡——彦宪——友谅。彦宪公生二子:友谅、友闻。友谅的下落不明而失考,友闻一支迁徒湖北金山店,子孙繁衍(引自金山店《关山陈氏谱》及《义门简编》64页)。(笔者有注,经考证,补充以下说明:2001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陈氏春秋》一书,第92页中载有"义门柏林庄世系引"的章节,此书编者尚欠全面考察,将义门柏林庄后裔陈友谅和果石庄后裔陈友谅的两个源流混为一团,又确把柏林、果石两庄的源流套在汉帝陈友谅身上,汉帝陈友谅的源流与义门柏林,果石无关,请读者详见第一、三、四、五个陈友谅的考察纪实)。
第五个陈友谅:明末江西泰和人,系义门果石庄始祖陈思洪之二十二世孙,上自陈胡公为107世孙,陈友谅与四弟陈友谒于明末万历十年一同响应朝庭奉旨移民,由泰和县大桥乡永乐村陈家湾迁徒贵州黑洋大箐牧垦定居,住贵筑谷池里五甲,在贵州传播汉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商品、改变贵州新天地,其繁衍垂直世系于后:义门果石庄分庄始祖陈思洪下传——实——满——仁吉——仕通——世奇——宗显——邦治——忠彦——德昭——朝威——日华——叔翔——仁远——子宜——绍祖——云翔——茂叔——仕先——献胜——伯倍——友谅。伯倍公娶柯氏,生子友言,友训,再娶刘氏,生子友谅、友谒、友话,共生五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贵州宗亲改陕国公郭兴为一世的家谱被卖了,是先祖发怒了吗?
我的图书馆
贵州宗亲改陕国公郭兴为一世的家谱被卖了,是先祖发怒了吗?
修家谱编造世系,不惜更改始迁祖的名讳,是对祖先最大的不敬,是对家族最大的亵渎。此家谱的后人将始迁祖讳郭敬,改为讳郭兴,并无可信的证据。事实上据明太祖实录,郭敬公原籍江西,为元朝武将,先归大汉陈友谅,后归顺明太祖朱元璋,任徐州卫指挥使。后调太原为晋王朱棡护卫山西都指挥使(大军区司令)。很可能在明初皇家的内斗中受牵连被贬(秦王与晋王均被斗死,燕王造了反)。郭敬公原为元朝武将,根据其后辈的辈分“敬宗元大相,彦伏陈国朝”推测,确有可能为成吉思汗大相郭宝玉的后人,足以让郭氏后人引以为豪,但决不是新修家谱胡乱编造的世系。无论怎样论证,郭敬公与郭兴公是两个不同的先祖。宗亲的论证说服别人容易,说服自己困难。&时间: 18:49:23 [网友] 郭贞进:http://www.smxs.com.cn/printtext.asp?id=791151&我贵州纳雍的,听说我家也是从江西迁过来的,辈字有:敬宗元大象,彦福臣国朝,云子丞思廷,毓琼贵太振嘉珍,章忠耀祖世代辉荣,恩翔泽厚……希望和大家共同研究郭氏家谱,QQ:&时间: 19:49:06 [网友] 郭永荣:http://www.smxs.gov.cn/sviewtext.asp?id=1295313&我们有三本族谱.我们是郭敬老祖这一支的.是郭敬那辈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郭家村拱桥头来到贵州思南府次南门倒水桥黄土坡居住.葬在黄土坡.后被他长子郭云宗迁至清镇县安葬................。&&&&&从跋后再叙第一列 “来黔之祖辈敬”可知该家谱的始迁祖名讳为“郭敬”,“敬祖”或“郭敬祖公”为第一世的尊称。若敬公夫人陈氏为陈友谅的亲属,纪念在大汉为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考证一世的身份,比想方设法更改名讳容易的多。无知或不知所犯的错误,与故意弄虚作假是两个性质的问题。前者祖宗可以原谅,后者则不会。编造世系,不仅亵渎了自己的祖先,也亵渎了别人的祖先,再次善意提醒!比方说先生非贵父之子,而是别人的儿子,先生能高兴吗?先生不高兴,为祖先安排别人做祖宗,祖先会怎么想?祖先的母亲会怎么想?糊涂啊!&&&&&考证现代没有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郭家村拱桥头,不说明任何问题,要考证始迁祖生活的年代没有此地址才说明问题。就像现在去凤阳找不到十三都一样,那是明朝的区域划分法。&&&&&敬祖生活的年代与明太祖实录郭敬的身份吻合的很多,如始迁地江西,取陈姓妻,字辈提示为元朝贵族等。与郭兴公符合的记录则少的可怜。我未给任何人指定祖先,只是帮助考证下祖先的身份。而该谱二世云宗公生七子,与郭兴公长子郭景仪洪武前期战死贵州五开的记录很难吻合。即便景仪公去世时30多岁,生7子的可能性也很小,况且明朝军人出征,家眷都留京城,并不随军。除非云宗公为兴公孙辈,寿命很长,需要对家谱的始迁时间和始迁地认真考证,我说的证据指的是根据老家谱、家谱成员墓葬地、墓志铭、老地方志记载的任何可能信息,而非根据别人的记录现编的故事。&&&家谱为家族的隐私记录,不传外人。有人不惜网上拍卖家谱,说明6万贵州宗亲对更改一世名讳的做法,观点也不尽相同。&&&未改一世名讳者,请不要对号入座。
[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转载]汉王陈友谅后裔
文中有怀宁潜山义门丁氏后人信口雌黄,说怀宁丁氏为陈友谅后人,请说这话之人赶快多多了解我义门丁氏族史吧。我们虽不知百年之后归宿哪里,但定晓自己来自何处。
&&&&&&&&&&&&&&&&&&&&&&&&&&&&&&
六百年来,陈友谅为了推翻蒙古人的残暴统治,恢复汉室天下,组织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直至建立大汉王朝,尽管最终失败,但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广为流传。当时很多陈姓人受到陈友谅的牵连,被朱元璋以陈友谅后人之名而追杀,不得不改名换姓,到处躲藏。如今有很多人站出来说是陈友谅的后裔,可是有人专门整理过历史上有八个以上同名同姓的陈友谅,究竟是不是汉王陈友谅的后裔呢?本人花了几年的时间作了些整理,肯定不完全正确,现列如后,请各分支继续提供佐证,以便进一步订正。
第一部分 已经查明的陈友谅后裔
一、贵州、四川、重庆陈谢
友谅长子元亨字善,封为太子,大汉四年朱元璋攻武昌,陈理请降,善未降,携四子岱岳平建逃四川白帝城(今奉节)四马桥隐居,善公病故葬四马桥边。后四子均迁四川酉阳下街谢家寨,改谢姓,六代还宗。岳公后迁四川涪陵安镇乡(今马武乡)河坝隐居。平公后迁贵州务川(后划归正安),居正安洪渡乡。建公号祚霖,迁四川彭水陈家园黄堡堡(今诸佛乡红岩村)。
善次子岳的儿子出生即姓罗、复改姓胡,故曰罗胡,其后数代从其姓,罗胡曾经在明朝官京都御史,后转湖广武昌府按察院,一任未完即卒于任上,葬于武昌,其子曰万金万银万财三兄弟就在湖广武昌府蒲圻县吉阳乡(现在湖北省赤璧市车埠镇),万金、万银无嗣,唯有万财出一子浩,后即三代单传,是三代单传还是当中另有隐情?而今无法考证。迨至康熙年间,即公元1709年,下传至谅公第10代,因张献忠明末起义,四川人口锐减,响应朝廷“湖广填四川”之号召,友谅公9代孙世一公带领其6个儿子和世昌公大儿子和二儿子迁来罗胡四川重庆府铜梁县,由于明洪武和永乐年间(1368年―&#年)先有移民于此,此次来铜梁占地有限,于是世昌之子长子和二子文先、文伯和部分世一公后裔千来落于重庆合川县,就于此安居乐业,目前为止下传到23代,部分24代,乾隆年间即1771年,才开始有字派:尔大其上、万代荣祥、升恒方至、邦家之光。世昌公妣李氏祖婆带领世昌公三子和四子文遂和文奇进入播州(现贵州遵义),后迁来落于贵州平远府(现贵州省织金县),而后来在文遂文奇之子尔建、建仁、建明又千来落于大定府登仁里八甲红岩脚居住,后又转入大定府城内北门居住,后建仁迁贵州毕节黄土坡,建明迁云南大力厂四方井。尔建迁往凡讲大桥头。尔建子陈大顺后迁来落于大定府管下大有里十甲(民国时期是贵州省大定府,1943年从中分出纳雍县,现在就是贵州省纳雍县),到大顺工孙子正德、正良这一代,千来落于现在居住的地方,现有大部分迁往织金县黑土乡花坡村。贵州支系字派是:尔、大、其(启)、正、能、春、泽、兴、文、清、杰、光、福、寿、在、家、庭。因来贵州时候是很惨的,来贵州后都没有出现名人和文化人,所以只根据上辈的遗传记录整理。族普上记载来籍:湖广武昌府蒲圻县吉阳乡。祖籍:湖广宝庆府沙城小麻县,即曾经的祖籍:宝庆府、玉沙县、麻城县,麻城是入川前汇集到麻城来出发。
重庆贵州合字派,从“光”开始为:虞宗应运昌,师锡庆明扬。纯祖蕃厘永,兴贤景祚长。平均膺硕辅,德义翊元良。远耀辉奎聚,休征福禄康。
联系人:陈伦仕,善公后裔,住重庆彭水县城河堡街87号,电话023-,邮编409600;陈英杰,善子岳公后裔,贵州纳雍县人,阴历日(阳历日)生,属蛇。联系方氏:QQ,电子邮箱: 。
二、重庆南川陈
理,友谅次子,1363鄱阳湖大战,友谅死,太子善被俘,二太子理继皇帝位。1364明军复攻武昌,陈理请降,授归德侯,1371年与归义侯明昇同徙高丽(今朝鲜)。据传,约十年后,理从高丽潜回。与嗣袭皇后李氏夫人携二子全忠全惠隐居于四川涪陵龙潭镇的李度大山之下,后长子全忠迁酉阳,次子全重庆朝天门。陈理及夫人殁葬涪陵同乐乡(今龙潭镇)柏树桥边。
联系人,陈霖,重庆南川市西大街53号附12号,电话023-,邮编408400.
三、湖南张家界陈
1369年,二皇妃张凤道携必通、必达、必道、必远兄弟四人在亲信龚正军的护送下,辗转到湖南吉首堡子界大山坪窝(今张家界永定区双七桥乡雷家山、高坪一带)隐居。坪窝现有必达公墓,碑完好。后必通迁沅古坪,必远先迁湖南桃源县后转到四川涪陵龙潭乡(今属重庆)。
联系人:陈世泽,必达公裔,张家界市永定区双溪桥乡高坪村,电话,邮编427308;陈文长,必达公裔,居张家界永定区沅古坪,电话,,邮编427308;陈学普,必道公裔,任张家界农业站站长,电话,邮编427308.
四、湖南靖州广西融水陈张
四皇妃周氏携二子公旭、茂逃湖南靖州铺口乡同乐大山,遇恩人张俊伟留住,改张姓。1450年公茂携子元朝、元旺迁广西融水县安陲乡羊岭村四维河雇佣为生,改汉为苗,到现在未复陈姓,子孙繁衍达千余户。
联系人,陈善明,公旭后裔,住湖南靖州县花材市场七栋3号,电话,邮编41841;陈永松,公旭后裔,住湖南靖州县铺口乡同乐村三组,电话,邮编418413.
五、山西洪洞、河北泊头、河南偃师密县登封等地陈夏
五皇妃何氏在陈友贵及堂弟陈遂的保护下携二子伯能、伯通及一女伯慧,改夏姓奔陕西转山西洪洞县南郊原二里七甲居住,何氏享年七十有余,殁葬酸枣树村。伯能长子福广迁河北泊头市齐桥镇隐居,明末复陈姓。次子福贵迁河南偃师。
联系人,陈如华,伯能公裔,河北泊头市齐桥镇陈庄村,电话,邮编062153;陈付明,伯能公裔,河南淇县西岗乡沙窝村,电话,邮编456750;陈长江,伯能公裔,河南登封君召乡,电话,邮编452470。
六、广东龙川河源陈烟殷钟
六皇妃张氏在家臣陈积富等的保护下携二子赤毛白毛,改烟姓,隐居福建宁化县葛藤凹水,后辗转到广东龙川义都乡,于义都演变姓氏,赤毛子孙变为殷姓,白毛子孙变为钟姓。
联系人,殷显耀,赤毛后裔,江西鹰潭市宝山路五小宿舍,电话,邮编335000.
七、湖南澧县岳家湖花园台陈
八皇妃达定氏生子一丑驴,隐居湖南澧县岳家湖花园台,生子三,已传二十余代。
联系人,陈敦炎湖南澧县粮食局,电话,邮编413600;陈敦霞,湖南澧县大堰档镇,电话,邮编413600.
八、河南洛阳陈
九皇妃薛氏在陈友贵及堂弟陈遂的保护下隐居洛阳宜阳县莲庄乡涧河,生一子陈羲,已传24代。陈羲墓碑立于明天顺五年四月,原碑由宜阳县文物管理所抬走,又立新碑。
九、湖南临澧陈刘
湖南临澧太浮山雷水村居住着一支刘姓村民即为陈友谅后裔。刘氏族谱记载:传至元末,高始祖友亮(原谱印亮,据查证,应为谅)公因与明太祖争衡天下失利江西鄱阳湖。遂潜布子孙,兹居至始祖留忠公旋恐访逮被害,更陈为刘。以故所生六子曰温曰良曰恭曰俭曰让曰盛,概以刘为氏。温良恭三公乏嗣无传。让盛二公虽传有数代,其子或孙迁徙,其或后世绝继,然代远事淹,实无法稽考。独俭公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赣迁楚,奠居临澧太浮山之麓黑沙溪。讫今有五百余年,相传近二十代,户口达百,人文慰起,世泽绵延。2006年清谱时500多人。
后有一支迁湖北鹤峰,现已发到一千余人。
班派字辈,老派:"大起光嘉士,正国朝廷耀,世德克遵守,谟烈永则效"。续派:"文秀钟颖川,繁衍帝裔昌,太乙辉先祖,后代远传芳"。
联系人:刘雨庭,俭公后裔,湖南省临澧县太浮镇雷水村王家峪组,邮编415209;刘洋,俭公后裔,住湖南临澧县农业局宿舍区,,7,QQ,邮编415200;刘德福,俭公后裔,住湖北鹤峰燕子乡响溪坪村,电话。
十、河南大别山陈郭
谱记陈友谅长子(非太子善,应属不同娘生)化名景福,在部分汉军的护送下潜伏在大别山腹地-信阳-青石桥附近山中,改郭姓。听老人说,江西有一支郭姓人,山东聊城还有一支郭姓人,都是他们一个族的。这些人也都是陈友谅的后人,都是我们一个大家族的人。到郭拄时为官,明朝已去,开始统一辈份。近两百年来统一辈份为:“世家之传,
克承其志, 立乃仁心, 以启方一, 延泽礼长, 文定光国”。
原郭家宗祠位于信阳县青石桥街中部,坐东朝西,后有四合院,院后有广场,直通石砌寨墙东大门。
原宗庙位于青石桥街南山山顶,有房几十间,正殿为二层。解放前后改为学校。
联系人:郭克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青石桥村四组,广东省深圳市龙岗镇爱联至富毛衫厂,是郭茂松的后人。
陈氏宗亲网上传资料的人,来自合肥 ,QQ。
第三联系人,相传我们一系是青石桥郭姓大门传人,我的太爷名叫郭承道,我的爷爷叫郭其祥,老爹(大伯)叫郭志材,我们是立字辈叫郭鹏宇.我的QQ81647024,。
第二部分 与陈友谅有关系的分支
一、重庆陈氏
陈朝明,电子邮箱:
,023-&,我族谱上记载:我祖陈友谅1363年战死,其第友仁、友贵阵亡。家居江西临江府的陈安汝立下“谅尽忠孝信,宽圆胜明军”的十字谱,组织陈氏将士家眷分散各方。1364年,陈安汝由江西入四川富顺县洪合乡高家园,后其子陈良荫回归江西,又逢皇令从江西徙行三千多里到四川酉阳落业。入川增补字谱:良寿龙正映,伯大尚三元;
汉家兴国泰,民安友金贤。 进山增补字谱:孟于大世昌,绍祖永登方; 胜朝克庭瑞,诗文开帝邦。 民国续增字谱:义廉明德普,锡远福寿康;
中正辉国助,仁洪耀华光。“汉家兴国泰,民安友金贤”足见对汉室的忠心。这支人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等地。
疑为友谅部将之后,疑问:陈安汝是陈友谅的何人?这一支会不会是陈友富之后?
陈朝宇,William Chen,祖籍孝感,迁重庆,目前在国外,。
二、河南新密县光武陈村一支系。
陈遂,友谅堂兄弟,鄱阳湖战改后与友一道
护送皇妃何氏、薛氏,辗转陕西商洛、山西洪洞,后在河南密县东北部磨旗山因沟汲水,挖穴而居,冒贾来兴名耕种,隐居山区。五世后迁密县白寨东的光武店。其后仕途荣耀,成为“五尚皇亲”。十世祖陈日章为清朝翰林,当过康熙的老师,同陈庭敬一道
编康熙大字典。在修建
光武陈宗祠时康熙帝御封“滚龙脊”、“啃脊兽”、“前后门”,并亲书“庆余两朝”匾额一块。光武陈为陈姓望族,现保存有御封的宗祠和匾额。
三、山东寿光陈
陈良玉,山东寿光台头镇北台头村,沈阳东北大学,,,
024-,&山东寿光县台头镇北台头村,现有人口4000人,除赵、白、汪、隋姓等10余户外,均为同宗陈氏。祖谱记载祖居沔阳府(今为湖北洪湖县乌林黄蓬),从明初更世一世祖为伯夷(日)、伯阳(月),伯夷生友文,伯阳生友德、友财,现传至23代,村中7代见面。元末友文、友德、友财随堂兄弟陈友谅举兵,兵败九江口后北潜(逃),先居冀州枣强(县城东郊大庙附近)、后随移民迁山东广饶大营村,因多次受明廷通缉故再迁寿光台头,定居至今。(现山东广饶大营村仍有一支陈氏,全村陈姓,其祖与我一世祖为八服兄弟,大营、台头两地相距几十里,皆在巨淀湖(明代水面很大)畔)。因与陈友谅为近族(友谅父姓谢入赘陈家,友谅母为伯夷公等为叔伯兄妹),整个明朝属通缉要犯不敢建谱修庙,至明灭清立康熙三年修谱建庙,至今修谱20次。伯夷、伯阳、伯纳、伯杰、伯元为5亲兄弟一起北迁,为避明军官府北迁时名字分别改为日、月、星、曜、斗,现其后分布在山东寿光、昌乐、潍坊、蓬莱等县区,后迁往东三省及其他地区的很多,人口不下5万。伯纳公12代孙潍县陈官俊为嘉靖三年进士,道光年间至户、工、吏三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其子介祺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曾收藏周代毛公鼎50年(见清史稿),这支系系陈友谅堂兄弟之后。&
四、江浙渔民
陈灶萍,QQ,我家是渔民,我们是九姓渔户的陈姓,所以应该是陈友谅的后代,而陈友谅又是义门陈氏的后代,所以我应该是义门陈氏的后代,希望义门陈氏的后代与我联系。
资料来源:
有资料记载: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在江西鄱阳湖决战。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并俘虏了陈友谅的部将。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遂将陈友谅的部属押解到浙江严州府(建德市梅城镇),流放到新安江中,并贬为“贱民”,规定:他们不得上岸居住,不准与岸上人通婚、不准读书应试,不准穿鞋上岸。于是,数百年来,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等九姓,只能举家泛舟,生活在水上,以打鱼为业。
邓江,浙江,,&我有足够的证据.我们的方言可能还是湖北的方言!陈友谅的后人在浙江是最悲惨的,在钱塘江的上游的兰江和新安江上,原陈友谅的部属在鄱阳湖大战后大批流落于此,后不知为何被黄帝贬为堕民,世代不得为官,上岸只能从事唱戏、抬轿和为猪配种三个职业,所以大多数人世代打鱼为生。我们离江边不到5公里,为何能隐居下来也是一个谜。不知陈友谅有几个儿子?史书有记载的是两个.其中次子陈理被朱元璋发往高丽后再无记录.我们浙江邓姓老人传也是陈友谅的子孙.但不知是陈友谅哪个儿子的子孙.你们如知道陈友谅有几个儿子,或知道陈理后人的情况,或知道陈理到高丽以后的情况,请告知.我感觉我们可能是陈理这一支。陈友谅的后人在浙江是最悲惨的,在钱塘江的上游的兰江和新安江上,原陈友谅的部属在鄱阳湖大战后大批流落于此,后不知为何被黄帝贬为堕民,世代不得为官,上岸只能从事唱戏、抬轿和为猪配种三个职业,所以大多数人世代打鱼为生,而且得不到教育.这些人现在被称为“九姓渔民”,因为其中主要是陈姓、何姓等9个姓氏,大家可以上网查到.这些人因为陈友谅遭受了600余年的社会歧视,直到今天由于很多人是文盲,还是很难融入社会正常生活.邓姓由于改姓躲过了这一旷古劫难,我们离江边不到5公里,为何能隐居下来也是一个谜.史书记载朱元璋当时还是很优待陈理的,陈友谅的几个兄弟都还封了侯,不知后来为何下此毒手,这是否与某个事件有关连?我的祖先是否与这一事件有关.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邓姓是陈姓后人,这我有足够的证据.我们的方言可能还是湖北的方言!如果朝鲜、韩国没有陈理的后人,如果陈理下落不明,我怀疑我们是他的后人.望广大陈姓宗亲提供资料,凡陈友谅后人请关注“九姓渔民”!
柯陈二姓,世世通婚,陈友谅当日曾对天盟誓,陈氏若有天下,后妃必定首先从柯姓中选取,非柯氏所出者不得继位。钱塘江上的柯姓船家,都是陈友谅的旧部。陈友谅败亡后,洪武帝将他的旧部分散至各地居住,贬为贱民,生生世世,不得上岸。地方官既有安抚之责,也有监视之责。
我是江西吉安电视台的记者,我在前几天的采访中得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有陈理的子孙,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村子全是姓陈,当年陈理和父亲陈友谅一起在江西潘阳湖兵败时迁移到这里,村里现在还有当年打的水井二十多口,我当时看了陈氏族谱上面也是这样写的,今天看到你们的论坛很高兴,希望能给你们有点帮助。我叫郭敏,我们单位的办公室电话是,QQ:&
来自: 江西吉安 邮件地址: ,
资料来源网址=.
此支应该是汉军后裔,这是一群最后的勇士。
第三部分 待查的分支
一、襄攀李
李,追寻,襄樊南漳,长沙理工大学,,,QQ,。
二、仙桃陈
陈俊,athousand,一千个WHY/se,&仙桃,,QQ。&&
三、江西瑞昌湖北黃石陈柯
江西九江瑞昌肇陈镇,目前有两大姓。一是陈姓,二是柯姓。据说两姓是一家的。是为了摆脱朱姓追杀改姓柯的,所以有真柯和假柯之分。真柯姓在唐朝末年就在这生活了,柯姓太公为柯成公,字乐源,在肇陈镇旁边有条
60里的山沟,现叫乐园乡,那儿基本上都姓柯,肇陈以及湖北阳新也有很多柯姓的。假柯据传是友谅公第六子南舜的后裔,人称六房柯,他们修谱时把六房柯依附在四房柯脚下,与真柯成为一体。假柯没有单独修谱,但从谱书上看有明显的粘合痕迹,凡六房柯都是友谅公之子南舜的后代。
六房柯分布在武昌、大冶、阳新、黄石和江西瑞昌,以瑞昌为主。
还有陈南信改成吴南信,他们说友谅公儿子都有个南字,南字辈的吧。吴姓也在湖北靠江西一带,暂未联系上。瑞昌还有徐姓和吴姓的一小部分也是。柯昌国是其中一位,电话。
肇陈陈姓谱上记载为果实柏林庄,出自义门陈,现在他们供的太公叫陈山,就是当神供着的,说是友谅公的部下。
资料提供:陈建设,联系电话&QQ。
《枣林杂俎》在其《逸典》内,有则《二家遗裔》,说的是沔阳有姓柯、姓马者,乃友谅后人避嫌所改也。改姓后,他们与友谅旧部谈、王、吴三家(姓),潜逃大冶、兴国(今湖北阳新)、瑞昌(今县名,在江西,明为瑞昌府)三邑交界处落户,生男育女,人口繁殖,成为大族。崇祯丙午年(1631),还有一人参加乡试考中举人。
“姓”以言义。陈友谅(包括两兄两弟)的后人改姓姓柯,柯,斧柄也,申引为武器,当不忘先人“铁马纵横称大汉,金戈飞舞战鄱阳”之雄;也有改姓姓马,马,战骑也,更不忘汉王“驱胡功绩千秋在,起义名垂万世芳”之勇。雄名永在,勇气长存,此友谅后人改姓柯、马之由衷心曲也。(肖菁)
(黃石陈柯分支,《法制日报》社湖北站记者江建柱对些有了解。手机,邮箱:。可进一步联系)
四、山东聊城陈
陈良振,山东聊城,陕西西安市兴庆路66号&&&&
1.主要人口分布祥细地址,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张寨乡土陈村
2.人口大概总数,(1500人)
3.排行字辈,(王广西兴玉,计风连清怀,韶生时恒良,道远在明德)
4.家族来历(陈友谅支系后人)
5.族中名望及修谱或热心家族事业的人的联系方式
陈良振QQ:,
6.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
五、山东平度陈
1.陈宝成,在路上,山东平度城关,北京, , &
QQ&。《新京报》记者。
山东平度陈有良后人原居于平度城东五十里古岘镇,后九世祖一支讳敏徙居本州岛四关,十世祖讳永祚葬于黄山水库,十一世祖讳景实、景昂徙居城东北金沟子。现在古岘有四里村、七里村等,城关有金沟子村,其中金沟子村大约800人,约24世。“有良”是否“友谅”,待查。
2.山东平度陈分支――辽宁陈。
陈人丽,丽人天下行,辽宁辽阳,,&我们这一支是在15世从山东来的辽宁辽阳刘二堡,是兄弟两个,一个十五世讳合林,配李氏子三,徙居关东刘二堡,地在辽阳西。人丽是第20世。字辈:鸿式如常守之,人俊可成;诗书培本立,乃克振家声。此系和陈宝成一脉,陈有良家族。
六、山东成武陈
我是山东成武县大田集陈胡同。这支说是陈友谅之后,家谱记载,陈友谅1363年没有战死,是1363年他逃到山东成武县大田集镇建立的陈胡同村。23岁,郑州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现留校进修。QQ,。与史癬有很大出入,待查。
七、江苏盐城陈。
陈永华,江苏省盐城市伍佑镇,,,&,南京,QQ。
八、贵州大方陈。
陈谦,贵州大方,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读书,QQ&。
九、衡阳陈李
陈李祥欣,冷月颦,湖南衡阳衡山白果镇(及长青乡),,&QQ,始祖是俊沧公,班派:“其枝仕荣,宗绪永终,源衍江渝,祥开岳衡,懋昭先训,克振家声,崇德继善,人文绍亨”,俗称“铁铺李”。
十、安徽:
1.丁国华&,安徽安庆潜山,现在深圳,家谱上说我们是陈友谅的后代,不知真假,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丁姓最多,占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我们宿松少一些。始祖坟在怀宁某地(不记得名字了),我的邮箱
,来自: 安徽安庆 OICQ号码8325653。
在,"丁艳丰" &&
写道:这个还真不知道,我现在在外地,查不到家谱.反正我老家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以及怀宁县的丁姓很多,家乡的长辈说我们是陈友谅的后代,但是要我说出是陈友谅的第几代后裔,我无法告知,很抱歉!
17:45 我丁氏一族亦友谅公后人。
大体不知,然去岁祭祖之时曾亲见友谅公之名刻在墓碑之上。
我等在安徽安庆境内怀宁与潜山二县
2.周廷义&安徽桐城 淮北&。&&&&
3.chenzongkun&合肥,据老人们说我们是从江西迁到合肥的。还有一说,说是元末明初的那个“陈友谅”也是我们一家子的,字辈:文学光宗、贤能富国、民理安长、红招世泽。
十一、陈启、陈美屹 思雪&黔――恩施咸丰,黄金洞乡石人坪小学,&、,我是湖北恩施,咸丰,活龙系人。先祖搬迁于贵州。听老前辈。我们那支族系曾属于明朝处始陈友谅的后裔。因朱原璋得龙相助。陈友谅不幸战败。后来他的部下分散各地。我们那一支人先是到了四川。后来到贵州,现在一部分就到了我现在住的地方,字辈:遗,仕,三、应,斗;双,凤,亭,上,庆;永,世,绍,入,民……,我是世字辈,陈&晨风徐来,西楚陈二郎,恩施,
,,我爷爷说过我们这支是陈公讳友谅后裔。
十二、湖南石门
陈璐,晚若,石门,山东上大学,,QQ。&&
&大拉法,石门,南昌,&,QQ
。出版代理。
&十三、湖南湘谭陈周
我的同事周扬杞,湖南湘谭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本人于一九六二年毕业于上海交大。我去其家串门,他知我去江西寻根,便对我说:“我的祖先也是从江西迁出的,是陈友谅的后代,改姓周,传到我是十九世。我没有象你那样去寻根。”他一番话使人大感意外。他又说:“我祖先有两兄弟,都逃难走了;八十年代我去参加计算机会议,浙江来了一个人,也姓周,年纪和我差不多,也是扬字辈,我怀疑是我本家。”我问他“有族谱吗?”“有!我三岁时入了谱”,他回答。其祖先改姓“周”;周字的含义,大概是希望子孙立足大地,四方八面受神明保护,逢凶化吉,世代相传。
十四、陈徐,西风客人
来源网址:。16日给家里电话。爸爸说,徐家正在修谱。是小姑奶奶那边的本家主持,那边算是大房,还有太爹爹在,也不过是80多岁,爸爸过去也得喊爹爹。爸爸送这边的人口表过去,捐了200元。大家都说,这边算是给徐家出了人,指我们兄妹俩。那边好像没有。所以爸爸虽然是孙子辈,却也是很光彩。听老人讲,徐家本不姓徐,而是姓陈,是陈友谅的后人,当年陈友谅跟朱元璋争天下,失败了,后人只得改了姓,四处流浪,做些杂活,甚至乞讨为生。我们这一家族算是在历史中失势的一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物。他们又说,家谱得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建国后不兴修谱,现在存下来的家谱是年修的,距今八十多年了。爸爸说,在这个谱上,还找得到爹爹和小爹爹(另一支本家,在罗家岭,也就是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的老家)的名字。爹爹是个手艺人,补锅匠(技术很高,我一个小学同学曾经告诉我,他家的长辈都还记得我爹爹当年补锅的情景),其实也是一生飘泊,最后客死他乡,我连面都未曾见到,只是偶尔听奶奶说起。
河南信阳陈波(这一支可能是陈伯能公后裔)
他们那里2001年清过谱,现在有1000多人
十五、生孟死陈
老家附近有几个村子的人姓孟,人称孟家湾。偶然的机会,发现当地人的墓碑上却都姓陈,比如先考陈XX大人之墓。打听后才知道,他们的族谱上也都是姓陈。据他们说,他们都是陈友谅的族人,当年为了躲避朱元璋的杀戮改姓孟,为了生存,才改姓并到处迁徙最终定居在现在村子里。当年他们的祖先为了活命而不得不改名换姓,希望死后能以本姓面对先祖。6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生孟死陈。PS:
清明快到了,老人家们又开始整理族谱,准备扫墓,并且通常会有那种露天的花鼓戏演出。
根据族谱记载,我祖籍江西,当年朱元璋血洗陈友谅的家乡后,我的祖先才逐步迁徙到现在的地方。所以说,400年前,我家在江南西道。。
十六、生郑死陈
  元末明初,陈友谅与朱元璋为争夺帝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内战。至正二十三年五月,即1363年,陈友谅率军马25万,战舰500余艘,与朱元璋率领的北方红军巾大战于鄱阳湖。朱用火攻陈的战舰,南方红巾军被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也中箭而亡。朱率大军穷追陈的余部,直杀到湖北天门县的陈湖。朱将陈友谅之子陈理的余部围于陈湖。明军询查过往船只,下令不准放走一个姓陈的。这时,陈理混在渔民船队中,即将靠岸,明军大声问道:“何方船只,船主何姓?”行在最前面的一渔民站在船头,高声答道:“小民姓郑,捕鱼归来,请军爷放行。”于是,明军让姓郑的船只通过了哨卡。继续盘查,有答姓武的,有答姓郑的,也有答姓王的,明军将他们一一放了行。问到渔民打扮的陈理时,他灵机一动,答曰:“小民也姓郑,家住陈湖边,世代以捕鱼为业,还望军爷放行。”明军一士兵左看右看,还是看不出破绽,只好放了行。“船头郑”由此得名。后来,二王邹普胜分裂,率水军10万去了四川。这样,大大削弱了陈理的力量,他只得向朱元璋投了降,大汉政权从此灭亡。少数不愿投降的陈氏后裔,隐姓埋名,改陈姓为郑姓,在天门陈湖一带过起了捕鱼耕猎的平民生活。因为他们是陈氏的后裔,所以,他们死后,仍归宗姓陈,这就是“生郑死陈”的来历。
十七、生薛死陈
估计陈友谅的儿子挺多的,要不哪有那么多姓氏的人都说是他的后代,我是姓薛的也是他的后代,而且我们死后牌位后墓碑上都改姓陈的,你们会不会改?不上网真不知道原来陈友谅的后人这么多,总之,我们对祖上传下来的遗训还是很相信的。。
十八、陕西定边
张,大漠孤狐,QQ ,2007年高考。
(张定边回天无力,携理出降。理授归德侯,定边不肯受封,为保全堂兄张定畿之子张佑保,携侄保隐广西苍梧,取定首边旁改名张宗道。保过继翟氏,赘于李(娶妻李催真),更名翟敬六,冒钓隐台老翟村余裔定居于水东陈村。)
十九、天津府郭家楼上村
山东莒县,五莲&。&&&
二十、敝邑乃当年鄱湖大战之地战败后,友谅三子陈三三改余姓,此传说由来已久,我亦试图调查,奈何余氏族人对此讳莫如深。来自: 江西九江
邮件地址:。
二十一、湖北沔阳罗
是友谅后裔, 还是友谅二史后裔,待查。听说是四户合一,改罗姓,繁体“羅”取四户为一之意。派行字
“##继传志国,星爷定汉邦”联系人:罗X,,属国字派。
二十二、浙江陈
陈先生,电话:,电话联系刘雨庭。后多次电话至浙江,知对方为村主任,可能工作忙,未得详细情况。
二十三、云南昭通陈
我处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乐居乡,有陈姓2000人。祖籍江苏南京应天府上元县猪子街竹子巷
,现老谱上写的始祖陈贝于洪武13年(1381年)由湖广出师到颠黔封为镇国将军,统领八大指挥,后因征剿云贵有功,封为镇威将军,武略将军,并赠予川东、宣威这些地方。陈先生,联系方式:QQ,邮箱。
第四部分 已经排除的分支
就汉王陈友谅而言,这部分宗亲被排除了,但下列分支依然是我们的宗亲,都是陈胡公的后裔,在汉王以前某个时代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有着相同的血源,有着永远斩不断的亲情。
1、陈亮(大概走了、曲江独钓),贵州沿河县沙子镇大漆村,,贵阳,&,手机号码:。居住在贵州沿河及重庆(原属四川)酉阳一带的很多陈姓家族都是陈友谅的后世子孙;还说有谱可查:纪,定,茂,德,永,
亮为永辈。
有谱为证:此友谅为北宋进士,非汉王,北宋进士陈友谅(普上是叫陈有亮)的后代陈景著是明朝永乐年间探花,福建人,其后人后迁贵州铜仁和重庆酉阳。江西德安义门陈。
2、陈世田,&&1,&,我这支也是因陈友谅兵败,而受到株连,请登陆,?从1369年先族从南京逃难,到现在我是20世。
属陈排湾陈鼎陈鼐后裔,非汉王后裔。
3、陈兴,字恒易&chenhengyi,祖籍湖北(也有说法江西),&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1代
陈景先(江西德安义门火港庄),2代 陈亶,3代 陈大金、陈大道、陈大玄,4代
陈有百、陈有千、陈有万、陈友谅、陈有林、陈友新、陈有仁、陈君凤、陈君美、陈君泽。陈兴邮箱,QQ,字辈“庆昌万寿兴中大”。陈兴,是陈有权的后代,陈有权,我在普书上找到了,有两个,一个是亶公的下10代,一个是下12代。不知道他是那个陈有权的后代,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义门裔孙,来自江西吉安府大桥头小桥尾。
属陈景先之子陈亶的后裔,与汉王无关。
4.贵州毕节市织金县陈,属陈友德后裔。
&&&  留言者:
雨萧萧QQ  留言时间: 日 23点22分
。“普才公三子陈友德第十八世子孙,我回家去几日,收获颇多,和我祖父提级友德友谅两位先祖之事,祖父给了我一些资料,贵州的付姓,青姓和鄢姓都是友谅公的后人。值得一提的是,友德公在贵州为了给友谅公报仇,也屠杀过朱洪武(即朱元璋)的后人,迫使他们一部分改姓方.至今我们这里还有方朱二姓是一家之说。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是兄弟就十有八九了”。&
留言者: 海咯帝国王  留言时间: 日 18点32分
确有其事,我家老家煤窑有一个卿姓的,他自己说是卿百万的后代,陈友谅的后代,他是湖南邵阳县的。
陈杰,晓风晨雨,黔毕节织金人,在贵阳,QQ。
辩误:陈理,字景先,有子陈檀,檀有三子,陈大道、陈大金、陈大玄
。他们是1382年从江西吉安府,大桥头小桥尾迁到贵州贵筑县(在现贵阳市)。进贵族后的字辈是“亶大有万福”,有字辈有个陈有亮(陈檀孙子,陈大道的长子),比汉王友谅公相差了100多岁。
通过查证,此友德是友百,乃写碑的人误写了,此友谅也非汉王友谅。其氏系:陈亶――陈大金、大道、大玄――陈友百(贵州传说的陈友德)、陈友千、陈有万、陈有亮(这个支系把这个有亮当成了汉王)、陈有林、陈友新、陈有仁、陈君凤、陈君美、陈君泽。
5、荆门陈&
开国上将陈士榘家族。陈士榘家是湖北荆门陈家集。陈士榘将军,祖父陈克山,叔祖父陈克水,皆清军行伍。陈克山生子陈荣钟,将军父也。
荣钟、荣镜亦行伍,均为清新军十六协统工兵管带。
联系:写信到北京永定路22号院军委工程兵部办公厅收转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人康,或长子陈华。
韩卫,风吹稻田,鄂荆门沙洋,北京,,姥姥为陈友谅后人,即陈士榘的亲妹妹。将军母亲姓胡,我母亲小时候去他家见过他母亲,他母亲还给我母亲糖吃呢,还聊天。我曾外祖父就是我妈的老爷是陈雨苍,他是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留学到日本和德国,1920年在德国获得医学博士,第二年回国创办的湖北医学院,后来的湖北医科大学,今天的武汉大学医学部。他1927年入党,陈士榘实际是他带出来参加革命的,后来陈雨苍加入中共特科,成为中共高级特工,直接受周恩来和李克农的领导,抗战时期在上海设立秘密电台,收集情报给延安。他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李霞的原型之一。
另找到一联系人陈刚,QQ ,邮箱:。据查族谱,荆门陈字辈:“思兴万必,成思经文,万宗方大,之国维世,克家有人,象贤可望,法祖修德,永远其昌,中天景运,开志明良,广培仁善,登崇纪纲,
发鼎宝定…懋锡荣光”。属义门分支陈思亮后裔,思亮是1260年左右出生的人,其后无陈友谅名的子孙,故这支不是汉王友谅后裔。
参考资料:
1.&湖南临澧太浮山黑沙溪《刘氏族谱》,民国三十八年版;
2.&《明史》;
3.&陈发祥,《历史上有八个陈友谅》;
4.&陈氏兴濂世系;
5.&重庆酉阳石门山《陈氏宗谱》;
6.&义门陈湖北荆门《陈氏族谱》,民国九年版;
&&&&&&&&&&&&&&&&&&&&&
汉王友谅二十世孙&&&&
刘 克华字洋
整理于公元2007年五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