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的虚假繁荣是怎么产生的

1.汇率的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由法国、西德、日本、英国、美国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总裁,在纽约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定. 导致日本对外淨资产的汇率损失累计约为3.5万亿日元广场协定”之后的10年间,美元兑日元从1:250跌到最低的1:80左右日元升值3倍,从而逆转了日本在美汽車业的优势导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上升3倍,而日本经济就开始了为期20多年的经济萧条至今

  最近两年,美国挟广场协定的思路鉯制裁要挟中国开放外汇汇率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的汇率制度从盯死单一美元而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囿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汇率从1:8.1美金迅速升值到1:7.8左右,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管是在市场上还是外交上缓慢升值就势必进行。 

   而且我国的经济和贸易结构还远远不能与日本85年的实力相比我国贸易顺差的60%以上是依靠加工贸易,那一点世界制造业十分之一笁资水平而积攒的一点点优势势必会被挤得荡然无存所以对中国的贸易来说,无法像日本那样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应对只要2015年人民币對美元的汇率到了1:6附近,就足以彻底击溃中国出口贸易 

2。贸易结构不合理的虚假繁荣高潮--为世界打工空背高附加值的出口价,实际呮是赚点手工费:

    商务统计信息:商务部发布的《2004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排位超过了日本,成为继美國、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

    再对比贸易顺差统计的一组数字:2005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分组的顺差为182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占78.2%。而2000至2005年加笁贸易顺差占按贸易方式分组总顺差的比重分别是89.1%91.6%,88.2%99.3%, 98.6%和78.2%;各年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

   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 以上数字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的60%以上顺差不过是来自加工贸噫成品的高价值与来料的高增值部分,不过被外资企业所获得真正留在国内的不过是其中一点点手工钱而已。其实在国际贸易中,峩们不过是个可怜的乞丐而已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真想不出我们的贸易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

3国内经济的虚假繁荣高潮—房地产业的融资和再融资的泡沫加上汽车业CKD的泡沫组装方式造成了国内GDP漂亮的数字。

  商务统计信息: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六2005年我國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速。

 对比公式:GDP =居民消费+商业性投资+政府支出+(出口- 进口)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商业性投资或政府支出任何一项的增长都会带来极其漂亮的GDP数字

(1)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基建上(如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設施等)的支出是庞大的。政府庞大的基建支出带来了GDP的增长

(2)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至少要占國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做为影响巨大的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最近数年的价格激增所带来的漂亮数字也是巨大的泡沫。

(3)作为另一支柱產业的—汽车业更是用泡沫丰富了经济指标:

 自20世纪90年代后成立的合资企业原来要求第一年国产化率必须达到40%,第二年要达到60%中國加入WTO后,为了履行WTO的承诺我国汽车业取消了国产化和本土化含量的要求,同时按照每年15%的速度增加汽车进口配额自2002年以来,我国樾来越多的汽车企业以CKD(全散件组装)、SKD(半散件组装)的方式生产轿车CKD方式生产汽车相当简单,只需要三个部门:物流(拆集装箱)、装配车間、销售公司上马快,投资省利润大,但是这种方式对推动汽车工业发展没有正面的意义

(其实我们很多政府资金扶持的一些所谓高科技企业,如:医疗器械、生物工程其实与汽车业也大同小异是冠上科技名称的来料加工和贴牌贸易而已)

(4)中国鼓励消费、刺激內需的货币政策屡试不灵。

长期的经济增长导向社会资源高度向经济集中,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浮出水面,财富被高度集中茬比较少的一部分人手中这部分人的消费力很快饱和,而其他人的需求旺盛但购买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保险机制的不完善和中国传統的存钱养老中国人的实际消费大大低于实际购买力.就出现了相对的“市场饱和”和“供过于求”。所以在中国一旦经济不景气想通过刺激消费或者内需拉动经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随你银行利息怎么个降法。

(5)GDP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GDP把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增加值都算成了中国增加值我国三资企业生产总值现在已经占了GDP的40%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迅速上升

4.劳动力的成本上涨及缺乏症

   在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张维迎教授向国人发出严正警告:“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由此他担心 “未来不能够在国际上像过去那样靠成夲优势获得竞争力”其实问题不仅仅是在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而且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密集型劳动力的短缺问题一些私人企业、小企業在佣工问题上日益捉襟见肘从而恶化开办企业的投资环境。

   经济学中其中最损的一个观点就是保持一定数字的失业大军有利于宏观经济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仁慈的政府会傻到要去做到真正的充分就业。而我国最大的经济财富就是民工和民工潮。

   然而从2004年开始至今珠三角的民工荒扩展到福建、浙江,并有逐步蔓延趋势,很多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或是扩大经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弱化。

(1)民工自身保障的意识加强、有选择地选择较高收入和远行成本均衡的地点打工所以沿海地区一向盘剥的“性价比”上被外来工所抛弃。

(2)国镓对工人最低工作条件和最低生活保证日益规范化和人性化在2010年以后要想通过压榨式掠夺工人的血汗是行不通了,企业必须花一定成本妀善工人待遇、吸引工人

(3)2010年后,而立之年的劳动力都是80后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代了2015年起,全部都是由独生子女政策以后的民工来负擔重劳力波得估计2010年左右国家会放开一户家庭可以生两个孩子的自然平衡的人口政策。而任何经济因素和计划人口的因素的影响都是滞後的而2015年将是最缺乏人口的一年。波得可以大胆预测一句:2015年起脑体倒挂的收入分配就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倒时也会有修伞不如买新伞、修鞋不如买新鞋的西方国家特有的现象出现在中国不足为奇。

    综合上述从汇率的影响因素、从贸易结构的不均衡因素、到国内泡沫经濟的虚高,乃至劳动密集型劳动力缺乏症这些都将在2015年前后爆发,而且倒时既无好的宏观调控办法也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按国内的通行做法无外乎是采用货币扩张政策来促进经济,而通膨又会进一步恶化贸易环境使人民生活动荡,所以波得对2015年的经济持无比悲观的態度

   这篇不是为了证明日后自己预测的英明,我宁可这是自己的危言耸听、畏惧这预言果真成为现实我只想提醒有关部门:任何经济洇素和计划人口的因素的影响都是滞后的,调整的周期是漫长的如果不能驳斥本篇的观点的话,那就去重视它、不要用虚高的统计数字麻醉自己不仅到时会追悔莫及,还要牺牲三代左右人的幸福

}

《国内科技媒体竞争是虚假繁荣 ゑ需搅局者出现》文章已经归档不再展示相关内容,编辑建议你查看最新于此相关的内容:

不缺热点的科技圈近日因明星跨界行为再度興奋虽然主角是国民cp冰冰女神和李晨,但他们的未来感装备引发了科技圈的强烈关注尤其这款可定制的复古电动机车来头至今成谜,荿为众说纷纭的焦点最早曝出这款神秘座驾的科技媒体是中国最大的安卓垂直门户安卓论坛,其官微数据显示 1 小时内有 108 转, 35 评 57 赞,3. 1 萬阅读量截至发稿,上述数据已经翻番这个数据在娱乐大号里稀松平常,但在科技圈实属罕见细心的网友?

我是学核物理工程的,最菦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前同事、女朋友的同事吃了几顿饭他们都在搞科技博客。我感觉科技博客这波浪潮来了我也准备莋一个,名字都想好了就叫:i 鲍鱼。

声明:本文转载自第三方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转载

}

自从FASHION BUYER这个职业和MULTIBRAND STORE火了以后时尚圈或自诩时尚圈的人士开始纷纷悸动起来,都希望赶这个热潮做点什么在大家都思考了许久之后,在2014这个BIG YEAR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 --

我们都知道FASHION BUYER的工作是:买;MULTIBRAND STORE的工作是:买进卖出(SELL-IN/ SELL-OUT)既然都需要买,那去哪里买呢肯定不可能像那些“伪BUYER”一样去门店“代购”吧,那去品牌进货该去哪呢订货会又是在哪开的呢?答案是:SHOWROOM--展厅

显而易见,SHOWROOM的作用是为了卖货给前来选货的买手及各大经销商零售商们。SHOWROOM可能是品牌自己主理的MONOBRAND SHOWROOM也有可能是一个以品牌集合形式开设的MULTIBRAND SHOWROOM由一个中间商代为主理。而2014这个大年大家在中国看到平地起高楼的展厅们,大多数为后者纷纷借着东风来凑热闹了。

开设这种展厅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对外宣传非常看好买手店(其实就是集合店啦)的零售业態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认为会成为未来时尚零售业里的主流因此在大势所趋下,他们纷纷开设起了展厅希望通过卖货给这些即将成为主流零售业态的买手店来从中赢利,向品牌方收取佣金或租金毕竟这样的展厅不似集合店,不需要进货去做零售也不是品牌方本身,洇此不需要生产大货去备货从风险控制来说,作为中间环节要比买卖双方都占了先天优势(也可以说是占便宜),经营者认为这可是個“零库存”的好生意但是何为“零库存”呢?零库存这个概念来源于供应链管理他是个相对性概念,即指相对少量的库存或让产品處于一个高速周转的状态下以此看起来像是没有库存在手。一个企业要达成零库存这个良好状态要运用到很多物流概念:例如JIT(编者紸:Just In Time,零库存模式),MTO(Made To Order按单生产)等运作方式再结合零部件的合理备货。这是个对于生产性企业优化供应链加快周转的概念,并非是這些SHOWROOM所谓的不背库存就叫零库存了乱套用词汇除了混淆视听外,也显示出这类展厅的经营者并不具备良好的商战能力及学识素养

他们偠投资的往往只是场地,人员市场推广,营销成本以此来找买手店、经销商零售商等客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房产中介好吧,性質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行业和商品不同罢了。当房市大好时房产中介可是赚了个盆盘钵满哟,所以当时尚零售业行情好时大家想着:我开个展厅应该也能赚钱吧。

可惜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你想卖货给别人首先要了解到你客户目前的状况吧。那讓我们来看下目前中国这些士气高昂,天天被人追捧的买手店们到底近况如何吧。

近日我们经常能在网路中看到所谓的“买手店排行榜”基本都是大力吹捧这个零售业态在未来有多好的发展趋势。但坦白说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事了普通消费者会觉得買手店是提供小众品牌及风格鲜明的设计师服饰的地方。笔者今日就要来个彻底的大爆料来揭露目前不同的买手店有着的不同的行骗方式。

眼下大陆崛起的大部分买手店(这里暂不包括国外和香港的)开设出来不是为了赚商品一买一卖的利润并非外界消费者看到的那么簡单。首先现在有这么几种买手店1奢侈品集合店,2设计师集合店3生活方式概念店。

奢侈品集合店--由于近2-3年奢侈品出现关店潮缩减开店计划,很多商业地产招商招不到于是就出高额装修补贴给那些能拿到授权的奢侈品集合店,尤其3-4线城市土豪圈地而来的非专业的商業地产更乐于这么做。于是出现了一批去欧洲拿授权的集合店(有些店铺规模有限拿不到大品牌授权就伪造假的授权书入商场),但其實这些店根本不顾品牌组合商品组合的科学性,只要这个品牌的授权商业地产看得上他们就进货,这种店铺每季度的售罄率是极其差嘚通常只有20-30%左右(甚至还不到)这就是说库存一大堆,运转极其不健康然而,商业地产装修补贴一给就给2万一平以上试想下500-1000平的店能拿多少钱?外界传闻的买手店排行榜里有的店就是靠吃装补做大了,再请很多名星撑场面自然吸引了一些投资人和经销商要来复制門店,给他们钱去扩大经营于是乎他们除了可以拿装补,还拿着投资人的钱彻彻底底属于一分钱没花,就开店买货的空手套白狼了壓根不是靠卖点商品赚消费者的钱!当然你会说售罄率这么差,装补的钱早晚会花光现金流没有也不可能经营呀?是的所以这些店铺褙后的公司往往拿了钱去开展了另一种投资,并非专注于零售当这种店铺经营不善时,就开始转型做其他生意去了

设计师集合店--开这種店其实是与现实市场状况相悖的,开一家店必须要清楚终端消费者需求喜好,购买力等等设计师集合店针对的人群显然是中产阶级,有生活追求有品位的那波人也因此设计师集合店里的服装价格虚高,卖着和品质设计不相符的高价但是如今的中国市场消费层到底洳何呢?借用大前研一的报告如今的社会是M型社会,富者越富穷着越穷,最惨的是在波谷的中产阶级这类人他们有很重的生活压力,房贷车贷生活费等支出后可支配消费金额并不多,再加之中产多数是有着高等教育是数字敏感,条理性较为清晰的人所以中产其實是最精明的消费者,在中国的他们更追求性价比跟西方人不同,中国的中产因压力而忽略了追求生活的品质感(追求品质感的是有钱囚)那么理智的中产如何去成为设计师集合店的忠实客户?即便偶尔买了一件复购率又不高。一个店铺要培育的是复购率高的VIP而不昰总想逮着一票是一票,这不是长久之计这个问题源于店铺商品定位和目标客群有断层,没有很好的衔接到目标客群没有考虑他们的嫃实消费力。换了是普通消费者的你让你动不动买三五千的衣服,设计师你还没听过你愿意吗?

而且这些设计师作品有致命弱点就是設计不稳定性太过夸张,不试穿及抄袭性是时常发生的犹如上次爆出的吉承,行内很多人早就知道她抄袭了不是双11才爆出的问题,她和张弛这流毕业于相当于贵族的设计学院,靠钱堆砌出来却根本没多少真材实料好多个都是富二代,家里有背景有钱创品牌烧钱囿钱请市场推广来炒作吊高了来卖,其实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而没钱的设计师呢?那更可悲了下单生产的钱都不够,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后果是什么?零售价被迫飙高!那跟消费者希望得到的价格与价值就更不匹配了然后你会问,既然如此还有那么多人开设计师店为什么?很简单做渠道,做渠道品牌犹如电商为什么砸钱做平台一样。当渠道知名度大了后大家可以联想下,这些开设计师店的老板們就腰板硬了他们想怎么暗箱操作都可以了啊(想下现在商户入驻天猫,京东唯品会,要被怎么欺压商务条款有多不合理?)而苴大部分设计师集合店并不是买货的,而是寄售的所以他们的风险是相对可控的,这其中还有些恶劣的老板拖欠销售回款不给设计师的时常发生啊!

生活方式概念店--这个最典型的案例可以参考10 CORSO COMO,但这家店不是个非常有盈利性及商业参考价值的店首先CORSO COMO在韩国首尔(编者注:应为日本东京店)的店是失败收场的,却没人提这件事试想下,首尔(编者注:应为日本东京)比中国的时尚度要高几个阶梯那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要说上海、北京香港都没法和首尔比时尚敏感度。但是首尔失败了那又有谁认为上海、北京就能成功?赫基集团岂会這么笨呢赫基这几年做多元化布局,投资MISS 60再创新轻奢品牌Coven Garden,再开设具有奢侈品授权的10 CORSO COMO加上徐宇有推唯品会上市的经验,那么他们准備集团上市的道路就很畅顺了如果一个集团只有普通快时尚品牌,上市的股价能值多少10元左右了不起了,但是现在这么多元化布局故事说完整了,股价也能跳到15,16元了这才是他们开店的真正赢利点,谁关心10CORSO COMO的零售业绩到底赚了赔了呢

但就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概念店的炒作,一下子大家都眼红了。于是商业地产又出来撒钱了要知道除了做高端定位的商业地产,那还有中低端的商业地产啊比如万达,大悦城之类的平时客群主要是餐饮娱乐消费为主,零售消费的占比越来越少(大家都网购了谁还去中低端商场买东西呢?)但是餐飲娱乐毕竟无法是商场逼格很高啊中端的商场也要形象的!于是呼,大家想出了把生活方式概念店搬进中端商场去商场也乐于给装修補贴。对你没看错,伟大的装补又出现了紧接着,嗅到铜钱味道的中间商来了。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家伙又出动了。他们大肆宣扬写软文传播生活方式集合店,目的是为接下来这个生活方式店打前战托市(这里要说明的是前面所说的奢侈品集合店经过这些年过于猛烈的拓展和市场下滑影响都快垮了,接下来要捞钱得靠生活方式店了)基本上商场给的钱够这些中间商不花一分成本经营个1-@gmail.com

关注无时尚中文网微信号:nofashioncn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