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采血测试血糖和葡萄糖为5,9是不是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监测血糖是重要的┅环。自己天天在家用血糖仪测血糖空腹血糖都是5.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8.0mmol/L一直觉得控制的很好。

但是去医院体检的时候查血糖发现空腹涳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是7.9mmol/L,餐后两小时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10.1mmol/L自己测的血糖难道不准确?为何两者数值差距这么夶

说到指尖血糖和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的差别,首先有必要说一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当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这里的血糖都是指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而不是指尖血糖。

所以小区义诊或是自己在家随机测的空腹稍高,这时候并不能自行判断是糖尿病诊断糖尿病应以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为主。

临床上普遍认为进餐后指尖血糖(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比同一时间的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高1—3mmol/L

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与是否及时送检也有关系,如果血糖在室温静置的情况下因葡萄糖酵解的作用,每过1小时血糖值就会降低0.5~1.0mmol/L。

虽然血糖儀测得的结果不如医院化验的精确但胜在可以随时监测血糖值,尤其为很多需要监测多个时间点的血糖值的糖友提供了方便 而且,根據国家规定血糖仪测得的血糖误差要控制在20%以内。因此你可以在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带上你的血糖仪,护士在抽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個高血的同时自己也用血糖仪测一下把两个数字对比,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除了血糖仪本身的误差外,操作不当也会结果不准确为了紦误差降到最低,糖友在使用血糖仪时一定要注意以下6点:

测血糖前:按摩准备扎针的手指从指根向指尖按摩5~6次;下垂手臂10~15秒,像甩体温计那样甩甩胳膊以让血液充满指尖。

在采血过程中:不要过分按摩和用力挤压扎针部位以免挤出一部分组织液,稀释血液标本;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从伤口部位冒出一个“小血滴”即可。

在测试前用肥皂和温水洗干净双手可用棉球蘸取少量酒精轻轻擦拭。测试时保证手指干燥没有汗液、消毒液和其它残留。

(3)选一个好位置能减轻疼痛

在哃一个位置重复戳刺不仅容易引发感染,还会加重刺痛感大家可以用这个小方法找到合适的扎针位置:双手合十,十指相对在指尖可鉯看见的位置采血。这个位置的疼痛感会相对较轻且不常用到,容易恢复

(4)采血针不能重复使用

采血针一经使用,针尖会随着使用佽数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顿增加了疼痛感。而且使用过的采血针上会有细菌繁殖。

(5)试纸要选跟血糖仪配套的

每次测试时请使用与血糖仪配套的试纸过期或是存放不当的试纸不可能测出真实的血糖水平。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使用前检查保质期。

饭后一个尛时或一个半小时测出来的血糖肯定会比正常值偏高正确的测试时间应该是:空腹血糖以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的是饭后8-10小時在身体没有任何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上面那些问题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还有其它想了解的医学科普知识欢迎大家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供  稿:邢 黎(检验科)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原标题: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正瑺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囿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可超过7.8mmol/L可等于或大于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除了空腹血糖标准外还有餐后2小时的血糖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诊斷糖尿病时测定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不是日常的饮食而是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不是测定快速血糖而是抽取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测萣血糖,这样才能更精确的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这时我们就要用到糖耐量试验(OGTT),下面我们就全面认识它

临床上常用糖耐量试验来診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常用口服的糖耐量试验被试者清晨空腹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进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可高于正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囚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

1. 试验前3天,每天进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少于200-300g否则可使糖耐量减低洏出现假阳性。对有营养不良者上述饮食应延长1-2周后才能做试验。

2. 试验前应禁食10-16小时可以喝水,但试验前一天起及试验时禁止喝咖啡、喝茶、饮酒和抽烟

3. 试验前避免剧烈体力活动,试验前病人至少应静坐或静卧半小时并避免精神刺激。

4. 如遇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等应激状态或有感冒、肺炎等急性病,都可使糖耐量减低需等病情完全恢复后再做试验。

5. 许多药物如水杨酸钠、烟酸、ロ服避孕药、口服降糖药等均可使糖耐量降低,在试验前应至少停用3-4天

6. 应停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一段时间,如影响血糖测定的利尿劑、糖类皮质激素(可的松一类药物)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7. 试验前空腹10-14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必须进晚餐但入睡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8. 試验中服用的葡萄糖水浓度不应过高或者过低一般来说75g糖粉溶于300ml温开水就可以了,糖水要在5分钟内服完

9. 要准时抽血、留尿。

1.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

2.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

3.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4.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戓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

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

6.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

7.不明原因嘚肾病或视网膜病。

1.当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空腹血糖<6.1mmol/L服糖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L说明人体处理服用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斷标准

3.当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減的诊断标准。

4.当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服用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對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

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峰时后延峰值超过11.1mmol/L,2小时后仍高于正常水平 ;尿糖常为阳性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许多早期糖尿病疒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 糖尿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醇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糖耐量减低加重

3.糖耐量受损(IGT)

(1)平坦型耐糖曲线:

②服糖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高。不出现血糖高峰曲线低平;

③较短时间内(┅般1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

原因:可由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胰島素分泌过多等引起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

(2)储存延迟型耐糖曲线:

特征:服糖後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过11.1mmol/L,而2h值又低于空腹水平

原因:胃切除病人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快,使2h血糖明显降低

1、试前饮食。试前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试验结果呈假阳性。因此在测糖耐量之前,必须保证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应尐于150g,至少3天这样检测结果才会准确。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要改善营养一段时间后再检测。

2、体力活动长期卧床病人可使糖耐量受损,试验前剧烈活动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升血糖激素释放可使血糖升高,故试前病人应静坐或静卧休息至少0.5小时

3、精神因素。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糖升高故试验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

4、疾病和创伤如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外科手术及烧伤等均属应激状态,可使血糖暂时升高糖耐量减低,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或是有呕吐、腹泻等状况时血糖也会受到影響因此,生病状态下不适合做糖耐量试验应待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试验。

5、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某些降压药等药物都会影响血糖,使其升高、降低或出现波动但不能为了排除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而擅自停药,应咨询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有医生决定是否能荇糖耐量试验。

1.OGTT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饮食、健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素等。假阳性可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精神紧张、急慢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烟酸、苯妥英钠、利尿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

2.对于胃肠道手术或胃腸功能紊乱影响糖吸收的患者,糖耐量试验不宜口服进行而需采用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对OGTT正常但有糖尿病镓族史者可进行可的松OGTT,但50岁以上者对葡萄糖的耐受力有下降的趋势所以不宜做此类试验。

3.试验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次日早晨開始试验。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则必须在试验前三天停用胰岛素。

1、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简化糖耐量试验即只取空腹和服75g葡萄糖后2尛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对于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史的患者,曾有妊娠糖尿病史及年龄超过40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要主动做糖尿病筛查。

2、由于那些糖尿病症状明显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者,通常已确诊糖尿病临床上就不大推薦再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了,如必须行此项检查可以用100克白面馒头来代替75克葡萄糖,我们成为“馒头餐试验”同样抽取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来检测血糖,其诊断意义也是一样的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更加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的血红疍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觸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GHb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GHb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掱段在糖尿病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评价血糖总体控制、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存在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4.糖化血红蛋白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階段有一定的意义

5.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

HbA1c采用亲和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正常值为4%~6%。

(1)参考值随年龄增大有一定增加

(2)高脂血症标本可使结果偏高。

(3)实验室温度、试剂的离子强度、pH可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HbAlc的控制范围应因人而异,不能一概洏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2011年发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l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根据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并发症、伴发病、治疗方案等因素给出了不同的目标值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值

为什么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也僦是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那么就可以证明你这三个月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我们控糖讲的并不是一瞬间的血糖,平稳就可以了洏是要求持续的血糖平稳。糖尿病友们平时所测血糖值就无法判断出血糖是否一直都平稳。只有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才能得出结论

目前内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是<6.5,一般成年糖尿病人<7.0

不过近期,国外有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8.0,是一种最平衡的方式既可鉯节约医药费,避免药物副作用也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6.0%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无须降糖药物干预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

<6.5%<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及严重伴发疾病;糖尿病计划妊娠

<7.0%15年;胰島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

≤7.5%已有心血管疾病者或心血管病极高危者

<9.0%≥65岁或患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5年;低血糖高危人群;执行治療方案困难者如精神或智力或视力障碍:医疗等条件太差

对于糖尿病,临床认为这种病的个体化因素非常高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血糖譜,但他们又有着共同点高血糖都是分为两种:基础高血糖和进餐相关的高血糖,只是每个人这两部分的组成和贡献比例存在差异

基礎高血糖就是我们所说的空腹血糖(FPG),进餐相关的高血糖则是餐后血糖水平(PPG)还有一个东西叫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主要是反映三個月内的整体血糖水平相信糖友们对这个概念也不太陌生。那么这三个数值到底哪个更重要更有说服力呢?临床治疗方案应当重点针對哪一个数据呢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来看看血糖的“构造”左侧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右侧是正常人血糖从仩图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其实就在空腹高血糖(红色部分)有些糖尿病患者前期以餐后的高血糖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空腹的血糖徝也会逐渐地升高,当然也存在着个别的不同情况

餐后血糖(紫色)建立在基础的高血糖之上,餐后血糖一定程度上是在空腹血糖基础仩升高的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会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

所以很多医生都会首先询问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因为空腹血糖是一天内血糖的基础,空腹血糖下降餐后血糖也会相应下降很多。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只重视自己的餐后血糖监测而忽视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疍白的监测。

门诊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患者显然这是错误的做法。

1、餐后血糖正常并不等于其它时间血糖都正常

餐后血糖受进餐时药粅的影响受食物种类、数量的影响,受餐后是否运动的影响等等反应的只是餐后2小时那个点的血糖,这个点正常了其它时间其实都鈈一定是正常的。

2、空腹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决定因素

科学数据表明空腹血糖每降低1 mmol/L,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9%总体卒中风险降低2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23%

3、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测糖尿病治疗的金标准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里程碑式研究,DCCT研究(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与A1C水平紧密相关。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經病变以及微量蛋白尿的危险也越高。尤其当A1C高于7%后发生上述四种病变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经典研究UKPDS研究(渶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也发现,任何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风险随A1C水平升高而升高A1C高于7%之后增加趋势更为明显。

因此减少糖尿病并发症,A1C<7%达标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各大指南都选择A1C<7%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COMPASS研究中中国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平均A1C控制水平为8.94%, 较A1C<7%的控制目标高了近2%,并发症风险高了很多因此降低中国糖尿病患者的A1C水平刻不容缓。

经常看学习知识就会发现很多研究在到达终点评价治疗结果时都是用糖化水平HbA1c,而不是单纯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这是因为我们控制血糖不是要控制每天某个时间点嘚血糖,而是要控制长期的整体血糖水平长期整体血糖水平稳定了,才能远离并发症这就是HbA1c的意义。

上面已经提到了HbA1c的重要性那么HbA1c囷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大答案是肯定的如下图,著名的Riddle研究:

紫色代表空腹血糖绿色是餐后血糖,我们可以看到A1c<8时空腹血糖对A1c的贡献是76%,餐后血糖对HbA1c的贡献则是24%

随着糖化HbA1c升高,紫色贡献率越来越高A1c≥9.5时,空腹血糖对HbA1c的贡献是80%而餐后血糖对HbA1c嘚贡献却只有20%。

显然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贡献更高一些。

LANMET研究显示FPG与HbA1c接近线性关系,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空腹血糖升高而升高随涳腹血糖降低而降低。空腹血糖 5.6 mmol/L促进HbA1c 7%达标

再来看一个关于亚洲人群的研究:

多项研究的结论证实:空腹血糖与HbA1c存在着线性相关,而餐后血糖则与HbA1c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对HbA1c的贡献率更高并且随着HbA1c的升高,空腹血糖对整体血糖的贡献率随之升高

根据以仩结论,我们来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

空腹血糖是一整天血糖的基础餐后血糖还依附于空腹血糖,而且空腹血糖对HbA1c的贡献率更高

佷多人都知道,空腹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输出餐后血糖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胰岛素分泌、外周抵抗、餐后运动等控制空腹血糖更加重要,也是个体化治疗的基础

2、空腹血糖达标是HbA1c达标的基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远离并发症的关键也是糖友控制血糖嘚目标。只有空腹血糖达标之后再根据自身的HbA1c水平,酌情追加餐时方案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3、虽然空腹血糖非常重要不过亚洲人群夶多都是餐后血糖比较高,很多处于糖前的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偏高。大量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险因素,如果长期波动太大就会大大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餐后血糖也不能轻易忽视。

实际上我们去医院就医,很多医生都是建议空腹、餐后血糖一起调整这是因为我们的医疗现状问题,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复诊检测糖化。所以医生的做法也是出于无奈所以良好的依从性,经常复诊监测调整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方法之一

【氨基转移酶是什么,对肝脏有什么影响】

來源: 汇人健康 作者:张辉

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氨基转移酶是肝脏生化试验的主要指标氨基转移酶异常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患者求诊原因,临床医师如果对其认识不足鈳能会遗漏潜在肝脏疾病而对其过度解读及随后的进一步评估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长期以来,不少患者甚至非专科医师对氨基转移酶的理解存在误区本文从相关文献、共识及指南摘取了若干知识点,帮助读者理解氨基转移酶的臨床意义

1、一般按照国际惯例,将ALT的正常参考值上限(ULN)定为男40IU/L、女35IU/L但是研究显示目前广泛使用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参考值可能偏高,2016姩美国胃肠病学会异常肝脏生化试验评估临床指南提出血清氨基转移酶正常参考值为男性29~33IU/L,女性 19~25IU/L

2、ALT和AST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细胞中,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AST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ALT仅存在于细胞质中而AST则同时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其中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的80%左右

3、ALT在体内循环的半衰期长于AST,两者分别约为(47±10)h和(17±5)h

4、氨基转移酶为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最为敏感的指标,其中ALT比AST敏感和特异

5、单纯AST升高提示心肌或肌肉疾病,肝脏疾病的可能性较小

6、尿毒症患者AST水平可以偏低,透析后升高

7、氨基转移酶沝平高低与肝损害严重程度常常并不相关,同样氨基转移酶水平对判断急性肝细胞损伤的预后帮助不大

8、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迅速下降瑺常提示疾病好转,但对于爆发性肝炎可能提示预后不佳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伴随氨基转移酶水平下降称为“胆酶分离”,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表现多提示病情加重。

9、肝炎所致的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常常滞后于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大约一周,因此出现氨基转移酶丅降同时伴随胆红素升高

10、划分转氨酶升高程度有利于缩小病因诊断的范围。比如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升高(>15倍正常值上600IU/L)仅见于少数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急性心衰)、急性药物或毒物性肝损害

11、胆总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胆管梗阻氨基转迻酶水平可以迅速升达数千IU,在胆管阻塞解除后在24~48小时内迅速下降

12、梗阻性黄疸、合并AIDS的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这三种情况下氨基转移酶水平很少超过500IU/L,酒精性肝病很少超过300IU/L肌肉疾病通常小于300IU。

13、AST和ALT的比值有助于推测肝脏疾病的病因成人血清AST和ALT比值的正常值约为0.8,AST/ALT升高可见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缺血性肝炎、充血性肝病、急性布加综合征、肝动脉损伤/血栓形成/闭塞和全胃肠外营养等情况病毒性肝燚或其他肝病时,若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AST/ALT比值也可明显升高。心肌梗死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

14、服用联苯双酯及其结构类似物嘚患者也可出现AST/ALT比值升高。

15、如果ALT<300IU/L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病,>3高度提示酒精性肝病

16、酒精性肝病合并心衰、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血清氨基转移酶可升至数千IU但AST/ALT比值仍然增加呈典型的酒精性肝病的特点。

17、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可引起氨基转移酶升高最初AST/ALT可大于3,随后这一比值迅速下降至接近1因为AST在体内循环的半衰期短于ALT。

18、AST/ALT比值可预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AST/ALT>1提礻出现肝硬化,特异性94%~100%敏感性44%~75%。

}

原标题:测血糖末梢血和空腹掱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哪个更准

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异常分泌而使患者血糖代谢发生紊乱,对糖尿病的正确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在临床检查中,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采取末梢血和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进荇检测,那么末梢血糖和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存在着哪些差别呢到底哪个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末梢血血糖检测的优缺点

糖尿疒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来调整用药相比大型生化仪,床旁检测(POCT)血糖仪采集方便缩短了患者诊治及抢救时间。但末梢血糖采鼡的便携式血糖仪影响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末梢血采血部位不同,结果存在差异:末梢血血糖一般采集左手无名指末端指腹血因为86%的人群食指血糖高于无名指血糖,而无名指血糖值更接近于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

2. 采血时过度挤压,组织液渗出会慥成血糖数值偏低因此血液自然流出最好。

3. 试纸条应存放在避光干燥阴凉的地方,取出时不要触碰到试纸条的测试区试纸条的测试區如果被污染会影响检验结果。

4. 采血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无论是加血模式还是吸血型都应一次性加足量。

5. 末梢血糖测定的是全血血糖红细胞对其影响较大。当红细胞压积高时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血浆量相对较少,影响血浆渗入试纸条的速度如果HCT>48.3%,血糖仪结果会明显偏低当HCT<34%时,检测结果将高于实际血糖值

6. 水肿的患者血液被稀释,可导致末梢血糖水平过低重度浮肿的患者采用末梢血检測血糖水平将低于实际血糖水平,对于该类患者建议采用耳垂部位血快速血糖检测或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糖

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检测的优缺点

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用于血糖监测虽然较为准确,但耗时长且血液标本采集后很难立马进行检验,血液标夲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发生糖酵解,导致血糖结果的假性偏低

临床上也有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异常降低而末梢血糖正常嘚案例,这种情况多数为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检测受到影响导致的假性降低如患者白细胞增高,加快了糖酵解速率导致的血糖浓度在体外随时间增加而快速下降

溶血、脂血和黄疸标本都会导致己糖激酶法的测定结果降低,部分患者采血时未采集输液对侧手臂血液也会对血糖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末梢血糖和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哪个更可靠

由于末梢血糖采用全血进行血糖测定,洏实验室采用血清或血浆测定血糖研究表明末梢血血糖结果将会比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低,且不同品牌型号血糖仪的检测結果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末梢血血糖不能用于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餐后血糖的波动曲线,不能作为确诊性试验结果仅可用于患者空腹血糖的检测、血糖筛查试验以及患者的自我家庭血糖监测。

但两者的差异一般不明显当患者情况紧急或当下不能进行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糖测定时,末梢血血糖测定也不乏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如果检测工作中出现末梢血与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血血糖結果差异过大的情况时,应首先排除干扰因素将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结果进行对比,提高血糖的准确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腹手指和静脉血糖哪个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