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母亲,英雄,《妇好简介传》将开拍,谁是你心目中的

  张教授也就是张予好的父亲。他带的学生就直接称呼他为老师。他的同事就称呼他张教授。
他现在的位置正位湖南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地挖掘貌似商朝的古墓。目前还不确定。要进一步挖掘出的文物才能确定。
他站在哪里观察这里的地理位置,还看着他的学生还有工作人员正在努力的工作。对他身旁的同事说“这里原来是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的岗地,1975年冬,掀起农业学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这片岗地成为被平整的目标。要保护这片遗址必须要提出充分的理由,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要确定这是古墓才能申请把这里保护起来。”
他那个同事叫程菲,“由于过去我们没有在这一带作过发掘工作,对遗址内涵知之甚少,我们工作人员研究所决定对重要遗址进行钻探。小屯遗址的钻探工作由笔者负责,岗地上的棉杆尚未拔掉,只能在边缘钻探。”
张教授“经钻探得知耕土层下即出现殷文化层,而且靠东部东西长约70米的夯土比较厚,向西较薄,岗地南边是取土形成的断崖,断崖南面是空地。我考虑如果将南边的断崖清理出来,所观察到的现象更为可靠。”
程菲“嗯,我立刻叫吩咐他们把南边的空地清理断崖的工作”
说完他就去吩咐工作人员去清理南边断崖空地工作了。
对于小屯村西北地的发掘。重点是发掘建筑基址,为弄清房基下边夯土的范围和性质发掘了1号房基,清除房基土之后,下面出现的是一长方形坑,内填夯土,其南边被取土挖掉,但经钻探得知向下仍有夯土,找到其南边缘,整体呈长方形,很像一座墓,但钻探时一杆探不到底,于是系绳下探,由于夯土硬且干,探铲带不上土,探到5米多仍未到底,有人说,小屯墓坑少,尽是“死夯土”(指房基土),影响民工的情绪。于是采取先将局部向下挖,距地表深3米时停下来。我与有经验的技工商量。
张教授“我们还得钻探,一杆探不到底可以加接杆,用螺丝柠紧,如果超过6米深就接近地下水了,夯土成湿泥也不好探,需加柠杆(拧杆是横插在接杆顶端的)”
有位老工人说“用拧杆要两人推动。”
张教授“这好办,星期日停工,留下参加钻探的人员大干一天,目的是探到底,弄个水落石出,即是不是墓也放心了。”在场的人表示赞同。
张教授“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探到底,多打几个孔,只要探到底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算完成了任务。”
工人们干劲很大,开始在边缘探,探了一会有个工人报告“几个孔在不同深度都碰到似石头的硬东西,打不下去。”
张教授“这样吧你在中心部位钻孔,我想如果是墓葬应该有现象。”最后决定在中心部位钻孔。
有位年轻人说,“这有可是关键的一铲。”
使得在场的人情绪有些紧张。从距地表3米至6米深进度比较快。从水井得知此处水位是6.5米。故向下夯土变成泥,探铲探上的泥,上提时往往滑下去,这时加用拧杆用转动的力量向下钻孔,一铲铲下探,速度很慢,每铲上来都仔细看土质有无变化,工人们都很辛苦,从6米探到深7米用了半个多小时,正在推动拧杆下探时,突然探杆下陷了约70厘米,把杆下探的工人何保国紧握探杆,使尽全身的力气向下坠,探杆又下沉约50厘米,出现硬底。这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有出声,小心翼翼地慢慢向上拔铲,探铲提上来了,满铲都是鲜红的漆皮,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墓葬,”
眼光敏锐师傅发现铲内有件东西,他一把抓过来跑到水渠边上洗净,原来是一件玉坠,一座墓葬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确定是古墓了张教授立刻申请公文把这里保护起来。经办理申报,批复手续后就开始挖掘。
集中力量发掘此墓葬,基口长5.6米、宽4米、深约8米。当时对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的一座竖穴墓,并未抱过高的希望,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挖掘墓的填土中就不断出现遗物。遗物是分层埋入的,可分为6层,最先发现的是1件残陶爵,距地表深约3米,在墓穴东北部出现了一件大理岩的石臼,出土时底朝上,翻过来一看,臼孔内满染朱砂,色泽鲜艳。这件臼的发现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其后相继出土数层文化遗物。各层所出遗物不一一细说。
仅将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层简述如下,此层距墓口深5.6米,在墓室中部有叠压在一起的3件象牙杯和大量骨笄,大概原是放在木匣中的。在其南面布满不同质料的随葬品,有石豆、成对的石鸟,精美的骨刻刀和一面铜镜,另有散放的骨笄多件。取出上层遗物之后,露出压在下面的遗物,有两面铜镜,一件大石蝉,另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出土时色泽鲜艳。
清理完第6层已接近水面,但仍不断发现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有“后辛”二字的石牛、靠墓壁发现殉人骨架和狗骨架。由于不断有新的发现,工地气氛十分活跃,尤其是小青年问这问那,有的问会不会出个“虎头彝”(指觥)。
老师傅说“说不定会出个虎头彝让你们开开眼……”旁边的人笑起来。清理完这层遗物已临近水面,不再向下挖,水面以上的发掘告一段落。
在进行水下发掘的准备工作,原定6日开始发掘,但供电局未送电、工人们很心急,有位老师傅建议,“用辘轳绞水可以下挖,对下边的情况多了解一些”已安排好下水的工人很赞成。
于是商定只挖北端和墓室中间一小部分,向下挖了不久,中部出了两件玉簋和1件石人。北边大型铜器逐渐显露,最先露出水面的是大方鼎。鼎耳出来了,长方形口也很明显,围观的人喊,“铜炉”!大甗也露出水面。大型铜器的出现令人惊喜,但考虑到安全,停止下挖,并找供电局联系,要求解决供电问题,以便抽水,供电局同志看了现场,答应第二天全天供电。
早上先抽去坑内积水,9点以后气温上升,工人分组轮流下水操作。先从椁室中部向下发掘,很快进入棺室,棺内布满玉器,开始取出1件向上传递1件,玉戈、玉人等不断送上来,但墓内遗物太多,传递太慢,于是将玉器放入水桶内,残铜器装入筐内,送上地面,一筐筐铜器取上来之后,用平车送到工作站,桶内的玉器由两人抬回去,张教授与工作站的人员将玉器1件件用纸包好,放入纸盒内。工地上墓坑上下的人员都在紧张操作。大约午后1点多钟,棺内的玉器,以及椁内的小型铜器已基本取出。恰在这时出水量少了。于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清理墓室周围陈放的大型铜器,大型铜器不能装筐,只能用绳索捆紧,再由强壮的工人顺着坑壁慢慢拉上来,另外拍了一个工作人员记录下器物的出土位置排列顺序。
参加发掘的人处于紧张的劳动中,围观的人熙熙攘攘,其中也有懂得古物的,每取上一件,就有人喊,又是一件,三联甗架被拖上来了,有人说,“六条腿,这是啥?”
旁边的人说,“没见过。偶方彝的器体取上来了。”
有个孩子喊,“长方的像猪槽。”负责安全的人在极力维护秩序,要大家不要挤,以后让大家看,但围观的人兴趣不减,议论纷纷。下午3点多,遗物取净了,最后将被朱砂和漆皮染红的水抽去,露出腰坑和生土底。在水下操作的人非常自豪,有的说,这个墓挖得干净利落,另一个师傅说,“亮底了,放心吧,不会丢下东西。”
发掘结束了,将发掘过程中未喝完的酒拿出来说,大家喝酒吧。工人们边喝边议论,有的说“出了这么多小人,好几个虎头彝,真想不到。”
也有的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个坑。不久我们就在安阳工作站办了小型展览”
各村的群众和安阳市的有关单位看了展览后表示满意,也为他们的家乡自豪。”
古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对或成组,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后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其他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圆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其中铸“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的半数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如鸮尊、圈足觥造型美观,花纹繁缛。三联甗、偶方彝,可说是首次问世。三联甗是灶形器与甑配套使用,它可以同时蒸出三大甑相同或不同的食品,又可移动位置,使用方便,是炊具的创新。汽柱甑形器实为汽锅,在昆明用汽锅蒸鸡,是一道美食,同样的炊器在3000多年前已出现,足以说明殷人对食品也是刻意求精的。
墓内的铜器群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而且是商王朝礼制的体现。“妇好”铭文的铜器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礼器群。“后母辛”铭文的铜礼器当是子辈为妇好所作的祭器,其他不同铭文的铜礼器大多是酒器,大型酒器配10觚、10爵。大概是贵族或方国奉献给这位赫赫有名的王后的祭器,这些也是研究殷代礼制的重要资料。
武器有戈、钺、镞等,两件铸“妇好”铭文的大铜钺最令人瞩目,一件纹饰作两虎捕捉人头,虎似小虎,形象生动。相似的图案曾见于“后母戊”大鼎的两耳上。似有震慑作用。
墓内出土玉器多件,绝大部分完整或稍残缺。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也有棕色的,白玉很少。当安阳市玉雕厂的工作人员看了玉器之后,就有人提出墓内所出以新疆青玉为多,对这一见解我们很关注,后经多位有经验的人士验证,确定妇好墓内所出以新疆玉为主。后经科学鉴定,多为透闪石,也有阳起石。透闪石与新疆玉相合,所鉴定标本硬度为摩氏6度。新疆玉在殷墟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玉器类别比较多,有琮、璧、璜等礼器,作仪仗的戈、钺、矛等,另有工具和装饰品。玉礼器对研究礼制极为重要,礼玉以琮、璧为主。《周礼·大宗伯》:“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这虽是反映周朝的观念,但用玉石器进行祭礼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而以良渚文化资料最为系统。尽管时代不同,考古文化不同,但用琮、壁进行祭祀当是一脉相承的。
装饰品为数最多,有420多件、大部分为佩带玉饰,少部分为镶嵌玉饰,另有少数为观赏品。玉石人是研究当时人的发式、头饰、着装等的实物资料。各种动物形玉饰有神话传说的龙、凤,有兽头鸟身的怪鸟兽,而大量的是仿生的各种动物形象,以野兽、家畜和禽鸟类为多,如虎、熊、象、猴、鹿、马、牛、羊、兔、鹅、鹦鹉等,也有鱼、蛙和昆虫类。玉雕艺人善于抓住不同动物的生态特点和习性,雕琢的动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如一件回首状的小鹿,表现出警觉的神情,而头部歪向一侧的螳螂则显得悠闲自在,生动传神。玉器之外还有绿松石、孔雀石、绿晶雕琢的艺术品和玛瑙珠等。3件象牙杯,有两件成对,造型美观,雕琢精致,堪称国之瑰宝。在此还应说一说墓内所出的6800多枚海贝,经鉴定为货贝,1件阿拉伯绶贝(也称阿文绶贝)、2件脉红螺。海贝产生于我国台湾、南海(广东沿海、海南岛、福建厦门东山以南),反映商王朝与我国东海、南海海域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是极重要的证据。
在甲骨文中看到了“妇好”之名见于武丁时期甲骨文,生前曾主持祭祀,从事征战,地位显赫。妇好墓属殷墟早期,与武丁时代相合。墓主妇好当为武丁配偶。其重要性在于该墓保存得好,年代与墓主身份清楚,是商王朝晚期的一座王后墓。上个世纪30年代在侯家庄一带的王陵区内发掘的大墓均遭古今盗掘,因此对商代王室墓的全貌知之甚少。妇好墓的发掘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墓内所出的铜礼群和武器,以及大量玉石器等,大体上反映了武丁前后商王朝礼器群的类别和组合,是研究商代礼制的重要资料。大型青铜礼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也显示了商王朝的兴旺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商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从玉器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新石器时代某些文化的先进因素,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猪龙”,良渚文化的琮、璧等,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丰富了商文化的内涵,为祖国的文化增添了光彩。妇好墓的各种文化遗物,以及贝类、海螺等,尚有待于我们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研究。
一九七六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使这位湮灭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给予这位古代的杰出妇女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公元前十二世纪时,正是中国殷商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商王朝留给今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一位特殊的女人。
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而且也是伟大的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而且武丁在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内容,包括妇好的各个生活侧面: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足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
妇好并不姓妇,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妇好的谥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在大约3000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气温下降,高纬度地区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只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古印欧人不得不向南迁徙。其中,讲希腊语的部落穿过巴尔干半岛,迈锡尼文明,使希腊进入了一个西方学者所谓的黑暗时期,直到大约400年后的公元前8、9世纪文化才开始恢复;向两河流域迁徙的亚述人将美索布达尼亚的数千年的文化一扫而空;另外一只向东迁徙的印欧人在中亚附近分开,一支继续向东最终到达中国;另一支向南进入印度后将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印度原住民征服后,制定了种姓制度:入侵者在剽窃了原住民的文化后被列为最高的种姓,二者文化的真正创造者,印度的原住民却被列为最低种姓,他们被禁止识字和学习自己创造出的文化,最终,比中国起源更早的印度文明就在这种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下逐步衰亡——因为被禁止学习就意味着政治人才的匮乏,所以印度历史上基本没有统一的局面,也没有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因为这次迁徙对文明的破坏影响到了整个欧亚大陆。但进入中国的这支印欧人却被妇好率领的商朝军队彻底地打败了。初具规模的华夏文明在这场急风暴雨中屹立不倒,成为整个人类接下来近3000年文明的灯塔。
这也自然地解释了西方人为什么怕玄鸟。(由于华夏文明的图腾是“玄鸟熊獒犬狼雄凤鸟(雌为凰鸟)”,因此,在西方人的意识中,都惧怕“玄鸟”。)
学者李济把武丁时期有关“西北战争”的甲骨文梳理后说:“这些最为可靠的原始资料,透露了中华民族在形成时代艰苦奋斗的真相,尤其是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生的争夺战,实为奠定中国文明的一连串决战的序幕,其重要性不亚于传说中史学家歌颂的黄帝的阪泉、涿鹿之战。”他还用一些间接资料说明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武丁时代征伐的外族,“与蹂躏印度文化的雅利安民族以及征服两河流域的迦塞族有极其相近的文化关联,并且有些血缘关系;他们虽没有文字,却拥有很进步的战争武器”,但“在这一时代,中华民族在西北边疆打了一次勇敢的、胜利的自卫战,这一战奠定了殷商时代200年的文化生活,为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建立了一个伟大文明的新基础"。
印欧语族人根本不把其他民族的人当人看,他们不是设法和他们打败的民族融合,而是制定出种族隔离或种族灭绝制度:远的说,有入侵印度的印欧人(即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近的说,有欧美人在非洲贩卖黑奴和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屠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妇好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足可与大明洪武帝相媲美,甚至更大,因为那时萌芽阶段的华夏文明架构还很脆弱,如同一棵小树苗,一场暴风雨就能将其摧毁;不像13、14世纪时已经有了深厚的底蕴和基础,如同参天古木,雷霆风暴过后,挺拔依然。甲骨文与随葬品中的商代王后妇好 王后?母亲?女将?
站内搜索:
甲骨文与随葬品中的商代王后妇好 王后?母亲?女将?
发布时间:&&&&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朱乃诚&&&&点击率:
  1976年五六月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小屯村北发掘的殷墟小屯5号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商代王室墓葬。墓室上建有宗庙性质的建筑&&&母辛宗&。墓葬中出土了1928件(组)精美的文物,包括铜器468件、玉器755件、宝石制品47件、骨器564件,还有贝、石制品等。其中许多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展现了商代晚期高宗武丁时期王朝中兴、社会空前繁荣的景象。根据110多件青铜器上铸有 &妇好&铭文,以及甲骨文中对妇好事迹的记录出,多数学者同意其墓主即武丁妻子&&妇好,并且是一位传奇的女子。
  甲骨文中的妇好
  武丁有64位妻子,但是法定的配偶只有三位,即妣辛、妣戊、妣癸。妇好(妣辛)是在武丁后期最早死去。妇好多才多艺,深得武丁的宠爱。在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近200片甲骨文记载了这位传奇女子的一些故事。王宇信、张永山、杨升南等甲骨学家已经对这些甲骨文作了充分的阐述。
  女将领
  妇好为武丁的军队征集兵员。《殷墟书契前编》5.12.3:&甲申卜,#旰醺竞孟鹊侨擞谂印&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命令妇好为王的先导,从庞这个部族征集兵员吗?
  妇好率领13000人征伐羌方。《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130:&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伐乎[羌]。&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命令妇好征召13000军旅征伐羌方吗?这是甲骨文中记录的武丁时期征召军旅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妇好参加过伐土方的战争。 据《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237:&贞王勿乎妇好往伐土方。&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商王不命令妇好去伐土方吗?
  妇好率领过将领征伐东夷。《殷墟文字乙编》:&贞王勿[令]妇好从侯[告伐夷]。&意思是武丁卜辞问:王命令妇好统率侯告伐夷方与否?
  妇好还参加过对西南巴方的战斗(《殷契粹编》1230正),并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殷墟文字乙编》)。
  这些卜辞表明,妇好作为一位将领统率,地位十分高贵,能率领最多达13000人的军旅以及有关将领进行征战,而且骁勇善战,深得武丁的信任。在妇好死后,武丁还将妇好当作神灵祭祀,以乞求对&&方战争的胜利(《殷虚书契续编》3.1.2:&庚子卜,U辏&方于好,&)。
妇好率领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甲骨文(图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76页)
妇好攻打巴方设埋伏卷的甲骨文(图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174页)
  主持祭祀
  妇好主持燎祭。《铁云藏龟》45.1:&贞勿乎妇好往。&意为卜辞是问:不命令妇好去主持烧柴之祭吗?
  妇好主持过祭祀先妣。《殷契粹编》1232:&壬戍卜,□,贞妇好□不往于妣庚。&意思为卜辞是问:妇好不去祭祀她的老祖母妣庚么?
  还有如妇好主持祛除灾殃的祭祀、主持祭祀神泉、主持祭祀宾祭等的记载。另外,妇好还派人进行祭祀活动。如妇好派人去眉地举行祭祀。(《室殷契征文&典礼》114、《殷墟书契续编》4.29.1:&□,#旮竞檬谷擞诿肌&)
  这些卜辞表明了妇好不仅有异于常人的军事才能,在占卜算卦、主持祭祀方面也是得心应手,经常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祭祀对象常为先妣、父、母、神泉等。
  与武丁其他妻子的关系
  现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中的第128号甲骨文字记载了:&贞乎妇好见多妇于。 &武丁命令妇好在徉这个地方会见&多妇&。这些卜辞说明妇好作为一位位高权重的卜官同时也以武丁法定配偶的身份会见其他夫人们。因此,从所有的甲骨文记载都可以看出妇好的地位之高,深得武王的器重。
妇好见&多妇&的甲骨文(图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70页)
  在后宫生活中,武丁时常关心妇好的分娩预产期以及生男生女的卜辞。《殷墟文字丙编》247:&甲申卜,#辏竞妹洌巍M酢跽荚唬浩湮ǘ∶洌巍F湮ǜ洌爰H忠蝗占滓洌患危ㄅ&甲申这一天贞人N剩焊竞靡⒆樱穑可掏跷涠】戳瞬氛字笏担憾∪照庖惶焐兀故窃诟照庖惶焐=峁窃谌惶熘蟮募滓辗置洌患烁雠8竞没股四泻&孝己&,在妇好生前被立为太子。妇好死后,孝己被武丁的其他妻子谗言,放逐而死。
妇好生育卜辞甲骨文(图片采自《故宫文物月刊》总355期第17页)
  此外,许多卜辞记载了武丁关心妇好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断地占卜为之求神保护。在妇好死后,武丁为失去妇好而伤心,并为死去的妇好进行祭祀。这些都表明武丁对妇好的关心超过对其他诸妇,妇好与武丁的关系比其他诸妇要密切。
  依据甲骨文卜辞记录,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妇好是武丁最为宠爱的一位妻子,她能生育,会处理武丁诸妻的事务关系,能够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是一位卜官,最引人注目的是能够率领众多将士四方征战,而且骁勇善战,屡建战功。
  妇好墓的随葬品
  妇好一生的传奇,在墓葬随葬品中得到了体现。1928件(组)随葬品中,有许多大型的青铜礼器与精美的玉器,还有许多兵器。如青铜兵器有4把钺、91件戈、4件铲形器、37件镞(另有两束20件镞)等,占随葬青铜器总数的四分之一多。还有54件玉戈、玉矛、玉戚、玉钺、玉刀等玉质仪仗类兵器。数量如此多的武器随葬,表现了墓主人生前与征战活动的密切关系。
  其中两把铜钺加上木模亓慷荚10千克以上,是目前发现的商代形体最大、纹饰庄重典雅的铜钺,而且均铸妇好铭文,是妇好本人使用的兵器。可以想见当年妇好持此大铜钺征战四方的威武形象,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随葬品中还有开弓射箭的玉扳指,也应是妇好本人使用的。
编号M5U799长39.5厘米,刃宽钺37.3厘米,肩宽28.9厘米,重9千克,铜钺两面都饰两虎食人首纹饰
编号 M5U800长39.3厘米,刃宽38.5厘米,肩宽29厘米,重8.5千克,铜钺两面都饰一首两身龙纹
  在随葬品中,有5件&司母辛&铭文的青铜器,即2件&司母辛&青铜方鼎、2件&司母辛&青铜四足觥,1件方形高圈足器。妇好死后,孝己是同辈中法定的第一位祭奠者,5件&司母辛&器物,应是孝己为其母妇好所作的祭器。这表明墓主妇好确实有过生育。
M5∶809司母辛铜方鼎 &M5∶809司母辛铜方鼎铭文
M∶803司母辛铜四足觥 &M5∶850司母辛高圈足铜器
  妇好的形象
  通过对妇好墓出土的近2000件文物的分析,我们认为妇好的形象可能与随葬在墓中具有人物造型特征的器形或人物雕像有关。这类器物有16件,其中编号为M5∶371的圆雕玉人像可能体现的是妇好的形象。
M5∶371圆雕玉人像
  M5∶371圆雕玉人像,玉质黄褐色,呈双手抚膝的安然跪坐姿态。整器高7厘米,宽约3.6厘米,厚约6.8厘米。首部为窄面厚头形。长脸尖颌,细长眉。双眼单线雕刻,刻纹较粗深,形状近&臣&字形,_眼正视前方,显得炯炯有神。低鼻粱,宽鼻凸,小嘴薄唇呈抿唇状,抽象形扁耳。后脑低平。整个头形与面部五官特征呈蒙古人种的特点,朗目疏眉,气宇轩昂。而深厚的头形,又显得是一位很有力量的人形。头戴圆箍形,用以束发。头发在后脑颈部拢向右耳后侧辫成长辫一条,往上盘至头顶,由头顶绕至左耳后侧,又沿后脑盘至右耳后侧,辫梢与辫根相接,压于圆箍形下。头顶露发丝,上有一对系孔,系孔前有一小孔,似为插笄或插冠孔。前有卷筒状冠饰。卷筒状冠饰两端分别饰三道凹玄纹,凹玄纹之间饰三组沿卷筒状弧旋的双线折角线纹。卷筒状的这些纹饰似表现了戴纹样的编织物卷成筒状、两端束箍后作为冠饰。
  圆肩,双臂与人体胸、腰、股间不相连,为镂空圆雕,呈现出细腰、垂曲细臂状态的女性形体的特征。
  身着衣,交领垂于胸,长袖至腕,窄袖口。宽带束腰,衣下缘似及足踝。腰下腹前系悬长条形&蔽w&,下缘过膝部。脚似穿鞋。衣饰华丽花纹,以双勾阴线表现,整体似以勾角云纹为地纹纹饰,配上主题纹饰的龙纹与&臣&字形眼睛纹。如在衣袖与背部及衣下端饰勾角云纹,在上臂左右外侧分别饰&臣&字形眼睛纹,在衣下部的左右股外侧分别饰龙纹。左侧的龙纹尾部延伸为宽柄器上半部的主题纹饰。宽腰带上饰对角三角纹与菱形纹。&蔽w&为素面无纹。这种具有花纹的丝织品应是当时的一种华丽的衣着装饰,显示着装者的雍容华贵,并且是目前所见商代最为华丽的着装。
  腰左侧边插一宽柄器,上端延至身后体外,器端呈两侧弯卷的卷云状,下端与人体腰部相接并伸向臀股侧边。宽柄器纹饰,左侧面的上部为与衣下部纹饰相连的一条龙纹,下部为独立于人体外部的勾角云纹;右侧面的上下部都为独立于人体外的勾角云纹。
  整个雕像的人像形态十分生动,尤其是脸部的五官特征、发辫、头的形状,以及手指等,表现得十分细腻,以仿真方式处理。而衣着的花纹与宽柄器纹饰则以当时流行的玉雕纹饰&&双勾阴线组成的勾角云纹表现,似有夸张成分。
  总体上看,这是一尊写实风格极强的玉圆雕立体人像,是迄今发现的商代也是先秦时期写实特征最为鲜明、最为形象生动的人物玉雕作品。从雕琢工艺与技术角度分析,这样的人物玉雕作品,也只有在商代晚期武丁时期才可能产生。堪称中国古代首件完美的写实人物玉圆雕作品。
  M5∶371圆雕玉人像携带兵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像后端、插于腰左侧边的宽柄器。《殷墟妇好墓》考古报告曾提出这一宽柄器可能象征的是武器或具有某种含义的器物,张广直先生则将这件圆雕玉人像背后的宽柄器现象与巫师与巫术联系起来考虑,但都没有对宽柄器作深入的分析。现提出三个进一步分析的切入点。
  第一,宽柄器不是在人像的后腰正中向后突出,而是在后腰的左侧向后突出,这现象表明将宽柄器制作于人像后腰左侧,不是受玉料的限制,而是有意雕琢。由此推测雕琢这一宽柄器表示的是人像携带的一种器物。这件器物可能是在腰左侧顺腰股部插入携带,因人像呈跪坐状,使得所携带的器物向人像后侧突出。
  第二,从宽柄器与跪坐人像的大小比例角度分析,宽柄器的形体较为长大,可能表现的是一种长柄宽首宽刃的器物。当然不排除玉工雕琢时的夸张表现,宽柄器上的纹饰可能就是一种夸张的表现。
  第三,宽柄器所表现长柄宽首宽刃的器物,可能与墓中的随葬品有关。
  依据以上三点分析,可以在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中寻找与M5∶371圆雕玉人像后端、插于腰左侧边的宽柄器形制特点接近的器物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妇好墓中出土的1928件(组)随葬品中,属长柄宽首的器物主要有兵器与工具可以进行对应的探索。而从形制特征看,只有一种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可能与宽柄器的形制特征有联系。
  妇好墓出土的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殷墟妇好墓》将之归入青铜工具&&铲,有四件。形制呈扁长方形,主要的特点是在铲体两侧后端呈勾云内卷,圆形銎,在銎部及铲体后部勾云内卷部分满饰精美的纹饰。
&M5∶715青铜铲形器,长11.5厘米,刃宽10厘米
GM21∶9曾伯青铜钺, 长19.3厘米,刃宽14.8厘米
  这种形制特殊、施精美纹饰的精制的青铜铲形器,其使用功能不应是工具类的铲,而是一种兵器。其形制精巧,便于随身携带。犹似后来的随身佩戴的剑。形制类似的青铜铲形器,在殷墟早年的发掘中,于安阳西北岗M1005墓中也有出土,表明这种青铜铲形器在商代晚期确实曾流行过。妇好墓出土的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的形制与M5∶371圆雕玉人像后端、插于腰左侧边的宽柄器端部的形制基本相同。而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的GM21∶9曾伯 青铜钺,在器身正面铭&曾白(伯)铸戚啵幔┯梦&,器物自铭证明这类形制的青铜铲形器确实是属于戚钺类的兵器。据此推测M5∶371圆雕玉人像后端的宽柄器象征的可能是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是人像携带的一种戚钺类兵器。
  妇好身材的探索
  关于妇好的身材,依据墓中随葬的那些青铜兵器,尤其是两把大型青铜钺,可以推定妇好的身材高大而强壮,否则不可能舞动两把重达近10千克的大铜钺。另外,依据M5∶371圆雕玉人像的宽柄器所象征的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也可以推测妇好的身材比一般女子要高大。因为青铜铲形器安装木柄之后的总长度可能达到80厘米左右。如果依照M5∶371圆雕玉人像及宽柄器的比例估算,人像的实际上身长约有80厘米,推测整个人像的实际站立高度可能在175厘米以上,是女子中身材高大的形象。
  此外,妇好墓中出土的玉扳指也可以说明墓主的身材高大强壮。M5U973玉扳指呈深绿色,有褐斑。下端平齐,上端位前高后低的斜口。正面饰兽纹,背面有一条凹槽,为扣弓弦使用。可套入成年人拇指。我们曾经做过试验,这件玉扳指可以套戴在身高1.75米以上较为壮实的男子手指上。这是考古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玉扳指,也是目前发现的商周玉扳指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M5U973玉扳指,高2.7~3.8厘米,孔径2.4厘米,壁厚0.4厘米
M5U973玉扳指套戴示意
  《史记&殷本纪》记述:&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这是司马迁对商王武丁在位59年业绩的评价与赞叹。殷墟的发掘成果以及甲骨文的记录反映了武丁时期确实是商王朝最为兴盛时期,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空前繁荣。而妇好墓所展示的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及甲骨文对妇好事迹的记录表明,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有着多样的人生经历与不凡的身份角色,得到商王武丁的宠爱,拥有大量的财富,地位显赫。
  所以在妇好死后,武丁将妇好的墓葬埋于宫殿宗庙区附近,并在墓上营建了纪念性的建筑物&&&母辛宗&。墓中随葬了大量珍贵的物品。包括妇好生前使用的各种青铜礼器、武器与玉器,以及绝世佳品&&绿松石象牙杯。755件玉器随葬,表明妇好生前特别喜爱玉雕作品,包括前世的各种玉雕珍品,当时流行的各种玉雕工艺品,并且由玉工雕琢了她自身的形象&&M5∶371圆雕跪坐玉人像(见上图)。
&绿松石象牙杯
  也正是因为M5∶371圆雕跪坐玉人像塑造的是商王朝晚期盛世王后妇好本人生前的形象,才能够以技艺最好的玉工、非凡的雕琢工艺、极为认真的雕琢精神,模仿妇好的形象及携带兵器跪坐的姿势进行写实创作雕琢,生动逼真的形象、丰富细腻的特征,可谓是中国古代人物玉雕的极品。这也为我们充分展示了3200年前商代晚期玉雕工艺的成熟发展状态,让我们目睹了武丁时期玉雕巅峰之作的精品。这件玉雕作品,使得妇好在3000多年之后再现尊容,并且将传至永远。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6年第5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
甲骨文与随葬品中的商代王后妇好 王后?母亲?女将?
发布时间:
  1976年五六月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小屯村北发掘的殷墟小屯5号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商代王室墓葬。墓室上建有宗庙性质的建筑&&&母辛宗&。墓葬中出土了1928件(组)精美的文物,包括铜器468件、玉器755件、宝石制品47件、骨器564件,还有贝、石制品等。其中许多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展现了商代晚期高宗武丁时期王朝中兴、社会空前繁荣的景象。根据110多件青铜器上铸有 &妇好&铭文,以及甲骨文中对妇好事迹的记录出,多数学者同意其墓主即武丁妻子&&妇好,并且是一位传奇的女子。
  甲骨文中的妇好
  武丁有64位妻子,但是法定的配偶只有三位,即妣辛、妣戊、妣癸。妇好(妣辛)是在武丁后期最早死去。妇好多才多艺,深得武丁的宠爱。在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近200片甲骨文记载了这位传奇女子的一些故事。王宇信、张永山、杨升南等甲骨学家已经对这些甲骨文作了充分的阐述。
  女将领
  妇好为武丁的军队征集兵员。《殷墟书契前编》5.12.3:&甲申卜,#旰醺竞孟鹊侨擞谂印&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命令妇好为王的先导,从庞这个部族征集兵员吗?
  妇好率领13000人征伐羌方。《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130:&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伐乎[羌]。&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命令妇好征召13000军旅征伐羌方吗?这是甲骨文中记录的武丁时期征召军旅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妇好参加过伐土方的战争。 据《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237:&贞王勿乎妇好往伐土方。&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商王不命令妇好去伐土方吗?
  妇好率领过将领征伐东夷。《殷墟文字乙编》:&贞王勿[令]妇好从侯[告伐夷]。&意思是武丁卜辞问:王命令妇好统率侯告伐夷方与否?
  妇好还参加过对西南巴方的战斗(《殷契粹编》1230正),并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殷墟文字乙编》)。
  这些卜辞表明,妇好作为一位将领统率,地位十分高贵,能率领最多达13000人的军旅以及有关将领进行征战,而且骁勇善战,深得武丁的信任。在妇好死后,武丁还将妇好当作神灵祭祀,以乞求对&&方战争的胜利(《殷虚书契续编》3.1.2:&庚子卜,U辏&方于好,&)。
妇好率领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甲骨文(图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76页)
妇好攻打巴方设埋伏卷的甲骨文(图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174页)
  主持祭祀
  妇好主持燎祭。《铁云藏龟》45.1:&贞勿乎妇好往。&意为卜辞是问:不命令妇好去主持烧柴之祭吗?
  妇好主持过祭祀先妣。《殷契粹编》1232:&壬戍卜,□,贞妇好□不往于妣庚。&意思为卜辞是问:妇好不去祭祀她的老祖母妣庚么?
  还有如妇好主持祛除灾殃的祭祀、主持祭祀神泉、主持祭祀宾祭等的记载。另外,妇好还派人进行祭祀活动。如妇好派人去眉地举行祭祀。(《室殷契征文&典礼》114、《殷墟书契续编》4.29.1:&□,#旮竞檬谷擞诿肌&)
  这些卜辞表明了妇好不仅有异于常人的军事才能,在占卜算卦、主持祭祀方面也是得心应手,经常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祭祀对象常为先妣、父、母、神泉等。
  与武丁其他妻子的关系
  现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中的第128号甲骨文字记载了:&贞乎妇好见多妇于。 &武丁命令妇好在徉这个地方会见&多妇&。这些卜辞说明妇好作为一位位高权重的卜官同时也以武丁法定配偶的身份会见其他夫人们。因此,从所有的甲骨文记载都可以看出妇好的地位之高,深得武王的器重。
妇好见&多妇&的甲骨文(图片采自《商王武丁与后妇好》第70页)
  在后宫生活中,武丁时常关心妇好的分娩预产期以及生男生女的卜辞。《殷墟文字丙编》247:&甲申卜,#辏竞妹洌巍M酢跽荚唬浩湮ǘ∶洌巍F湮ǜ洌爰H忠蝗占滓洌患危ㄅ&甲申这一天贞人N剩焊竞靡⒆樱穑可掏跷涠】戳瞬氛字笏担憾∪照庖惶焐兀故窃诟照庖惶焐=峁窃谌惶熘蟮募滓辗置洌患烁雠8竞没股四泻&孝己&,在妇好生前被立为太子。妇好死后,孝己被武丁的其他妻子谗言,放逐而死。
妇好生育卜辞甲骨文(图片采自《故宫文物月刊》总355期第17页)
  此外,许多卜辞记载了武丁关心妇好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断地占卜为之求神保护。在妇好死后,武丁为失去妇好而伤心,并为死去的妇好进行祭祀。这些都表明武丁对妇好的关心超过对其他诸妇,妇好与武丁的关系比其他诸妇要密切。
  依据甲骨文卜辞记录,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妇好是武丁最为宠爱的一位妻子,她能生育,会处理武丁诸妻的事务关系,能够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是一位卜官,最引人注目的是能够率领众多将士四方征战,而且骁勇善战,屡建战功。
  妇好墓的随葬品
  妇好一生的传奇,在墓葬随葬品中得到了体现。1928件(组)随葬品中,有许多大型的青铜礼器与精美的玉器,还有许多兵器。如青铜兵器有4把钺、91件戈、4件铲形器、37件镞(另有两束20件镞)等,占随葬青铜器总数的四分之一多。还有54件玉戈、玉矛、玉戚、玉钺、玉刀等玉质仪仗类兵器。数量如此多的武器随葬,表现了墓主人生前与征战活动的密切关系。
  其中两把铜钺加上木模亓慷荚10千克以上,是目前发现的商代形体最大、纹饰庄重典雅的铜钺,而且均铸妇好铭文,是妇好本人使用的兵器。可以想见当年妇好持此大铜钺征战四方的威武形象,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随葬品中还有开弓射箭的玉扳指,也应是妇好本人使用的。
编号M5U799长39.5厘米,刃宽钺37.3厘米,肩宽28.9厘米,重9千克,铜钺两面都饰两虎食人首纹饰
编号 M5U800长39.3厘米,刃宽38.5厘米,肩宽29厘米,重8.5千克,铜钺两面都饰一首两身龙纹
  在随葬品中,有5件&司母辛&铭文的青铜器,即2件&司母辛&青铜方鼎、2件&司母辛&青铜四足觥,1件方形高圈足器。妇好死后,孝己是同辈中法定的第一位祭奠者,5件&司母辛&器物,应是孝己为其母妇好所作的祭器。这表明墓主妇好确实有过生育。
M5∶809司母辛铜方鼎 &M5∶809司母辛铜方鼎铭文
M∶803司母辛铜四足觥 &M5∶850司母辛高圈足铜器
  妇好的形象
  通过对妇好墓出土的近2000件文物的分析,我们认为妇好的形象可能与随葬在墓中具有人物造型特征的器形或人物雕像有关。这类器物有16件,其中编号为M5∶371的圆雕玉人像可能体现的是妇好的形象。
M5∶371圆雕玉人像
  M5∶371圆雕玉人像,玉质黄褐色,呈双手抚膝的安然跪坐姿态。整器高7厘米,宽约3.6厘米,厚约6.8厘米。首部为窄面厚头形。长脸尖颌,细长眉。双眼单线雕刻,刻纹较粗深,形状近&臣&字形,_眼正视前方,显得炯炯有神。低鼻粱,宽鼻凸,小嘴薄唇呈抿唇状,抽象形扁耳。后脑低平。整个头形与面部五官特征呈蒙古人种的特点,朗目疏眉,气宇轩昂。而深厚的头形,又显得是一位很有力量的人形。头戴圆箍形,用以束发。头发在后脑颈部拢向右耳后侧辫成长辫一条,往上盘至头顶,由头顶绕至左耳后侧,又沿后脑盘至右耳后侧,辫梢与辫根相接,压于圆箍形下。头顶露发丝,上有一对系孔,系孔前有一小孔,似为插笄或插冠孔。前有卷筒状冠饰。卷筒状冠饰两端分别饰三道凹玄纹,凹玄纹之间饰三组沿卷筒状弧旋的双线折角线纹。卷筒状的这些纹饰似表现了戴纹样的编织物卷成筒状、两端束箍后作为冠饰。
  圆肩,双臂与人体胸、腰、股间不相连,为镂空圆雕,呈现出细腰、垂曲细臂状态的女性形体的特征。
  身着衣,交领垂于胸,长袖至腕,窄袖口。宽带束腰,衣下缘似及足踝。腰下腹前系悬长条形&蔽w&,下缘过膝部。脚似穿鞋。衣饰华丽花纹,以双勾阴线表现,整体似以勾角云纹为地纹纹饰,配上主题纹饰的龙纹与&臣&字形眼睛纹。如在衣袖与背部及衣下端饰勾角云纹,在上臂左右外侧分别饰&臣&字形眼睛纹,在衣下部的左右股外侧分别饰龙纹。左侧的龙纹尾部延伸为宽柄器上半部的主题纹饰。宽腰带上饰对角三角纹与菱形纹。&蔽w&为素面无纹。这种具有花纹的丝织品应是当时的一种华丽的衣着装饰,显示着装者的雍容华贵,并且是目前所见商代最为华丽的着装。
  腰左侧边插一宽柄器,上端延至身后体外,器端呈两侧弯卷的卷云状,下端与人体腰部相接并伸向臀股侧边。宽柄器纹饰,左侧面的上部为与衣下部纹饰相连的一条龙纹,下部为独立于人体外部的勾角云纹;右侧面的上下部都为独立于人体外的勾角云纹。
  整个雕像的人像形态十分生动,尤其是脸部的五官特征、发辫、头的形状,以及手指等,表现得十分细腻,以仿真方式处理。而衣着的花纹与宽柄器纹饰则以当时流行的玉雕纹饰&&双勾阴线组成的勾角云纹表现,似有夸张成分。
  总体上看,这是一尊写实风格极强的玉圆雕立体人像,是迄今发现的商代也是先秦时期写实特征最为鲜明、最为形象生动的人物玉雕作品。从雕琢工艺与技术角度分析,这样的人物玉雕作品,也只有在商代晚期武丁时期才可能产生。堪称中国古代首件完美的写实人物玉圆雕作品。
  M5∶371圆雕玉人像携带兵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像后端、插于腰左侧边的宽柄器。《殷墟妇好墓》考古报告曾提出这一宽柄器可能象征的是武器或具有某种含义的器物,张广直先生则将这件圆雕玉人像背后的宽柄器现象与巫师与巫术联系起来考虑,但都没有对宽柄器作深入的分析。现提出三个进一步分析的切入点。
  第一,宽柄器不是在人像的后腰正中向后突出,而是在后腰的左侧向后突出,这现象表明将宽柄器制作于人像后腰左侧,不是受玉料的限制,而是有意雕琢。由此推测雕琢这一宽柄器表示的是人像携带的一种器物。这件器物可能是在腰左侧顺腰股部插入携带,因人像呈跪坐状,使得所携带的器物向人像后侧突出。
  第二,从宽柄器与跪坐人像的大小比例角度分析,宽柄器的形体较为长大,可能表现的是一种长柄宽首宽刃的器物。当然不排除玉工雕琢时的夸张表现,宽柄器上的纹饰可能就是一种夸张的表现。
  第三,宽柄器所表现长柄宽首宽刃的器物,可能与墓中的随葬品有关。
  依据以上三点分析,可以在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中寻找与M5∶371圆雕玉人像后端、插于腰左侧边的宽柄器形制特点接近的器物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妇好墓中出土的1928件(组)随葬品中,属长柄宽首的器物主要有兵器与工具可以进行对应的探索。而从形制特征看,只有一种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可能与宽柄器的形制特征有联系。
  妇好墓出土的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殷墟妇好墓》将之归入青铜工具&&铲,有四件。形制呈扁长方形,主要的特点是在铲体两侧后端呈勾云内卷,圆形銎,在銎部及铲体后部勾云内卷部分满饰精美的纹饰。
&M5∶715青铜铲形器,长11.5厘米,刃宽10厘米
GM21∶9曾伯青铜钺, 长19.3厘米,刃宽14.8厘米
  这种形制特殊、施精美纹饰的精制的青铜铲形器,其使用功能不应是工具类的铲,而是一种兵器。其形制精巧,便于随身携带。犹似后来的随身佩戴的剑。形制类似的青铜铲形器,在殷墟早年的发掘中,于安阳西北岗M1005墓中也有出土,表明这种青铜铲形器在商代晚期确实曾流行过。妇好墓出土的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的形制与M5∶371圆雕玉人像后端、插于腰左侧边的宽柄器端部的形制基本相同。而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出土的GM21∶9曾伯 青铜钺,在器身正面铭&曾白(伯)铸戚啵幔┯梦&,器物自铭证明这类形制的青铜铲形器确实是属于戚钺类的兵器。据此推测M5∶371圆雕玉人像后端的宽柄器象征的可能是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是人像携带的一种戚钺类兵器。
  妇好身材的探索
  关于妇好的身材,依据墓中随葬的那些青铜兵器,尤其是两把大型青铜钺,可以推定妇好的身材高大而强壮,否则不可能舞动两把重达近10千克的大铜钺。另外,依据M5∶371圆雕玉人像的宽柄器所象征的两侧呈勾云内卷的青铜铲形器,也可以推测妇好的身材比一般女子要高大。因为青铜铲形器安装木柄之后的总长度可能达到80厘米左右。如果依照M5∶371圆雕玉人像及宽柄器的比例估算,人像的实际上身长约有80厘米,推测整个人像的实际站立高度可能在175厘米以上,是女子中身材高大的形象。
  此外,妇好墓中出土的玉扳指也可以说明墓主的身材高大强壮。M5U973玉扳指呈深绿色,有褐斑。下端平齐,上端位前高后低的斜口。正面饰兽纹,背面有一条凹槽,为扣弓弦使用。可套入成年人拇指。我们曾经做过试验,这件玉扳指可以套戴在身高1.75米以上较为壮实的男子手指上。这是考古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玉扳指,也是目前发现的商周玉扳指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M5U973玉扳指,高2.7~3.8厘米,孔径2.4厘米,壁厚0.4厘米
M5U973玉扳指套戴示意
  《史记&殷本纪》记述:&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这是司马迁对商王武丁在位59年业绩的评价与赞叹。殷墟的发掘成果以及甲骨文的记录反映了武丁时期确实是商王朝最为兴盛时期,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空前繁荣。而妇好墓所展示的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及甲骨文对妇好事迹的记录表明,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有着多样的人生经历与不凡的身份角色,得到商王武丁的宠爱,拥有大量的财富,地位显赫。
  所以在妇好死后,武丁将妇好的墓葬埋于宫殿宗庙区附近,并在墓上营建了纪念性的建筑物&&&母辛宗&。墓中随葬了大量珍贵的物品。包括妇好生前使用的各种青铜礼器、武器与玉器,以及绝世佳品&&绿松石象牙杯。755件玉器随葬,表明妇好生前特别喜爱玉雕作品,包括前世的各种玉雕珍品,当时流行的各种玉雕工艺品,并且由玉工雕琢了她自身的形象&&M5∶371圆雕跪坐玉人像(见上图)。
&绿松石象牙杯
  也正是因为M5∶371圆雕跪坐玉人像塑造的是商王朝晚期盛世王后妇好本人生前的形象,才能够以技艺最好的玉工、非凡的雕琢工艺、极为认真的雕琢精神,模仿妇好的形象及携带兵器跪坐的姿势进行写实创作雕琢,生动逼真的形象、丰富细腻的特征,可谓是中国古代人物玉雕的极品。这也为我们充分展示了3200年前商代晚期玉雕工艺的成熟发展状态,让我们目睹了武丁时期玉雕巅峰之作的精品。这件玉雕作品,使得妇好在3000多年之后再现尊容,并且将传至永远。
(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6年第5期)
作者:朱乃诚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妇好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